论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档案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是珍贵的社会文化遗产,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资源的价值只有通过开发利用使其服务于人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对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能够实现档案蕴藏的文化价值,能够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强化档案馆文化功能,更有助于社会文化发展与繁荣,实现公民文化权利。在文化强国成为国家最高决策,文化软实力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力量,文化产业成为主要国民经济部门的条件下,充分开发利用档案文化资源理应成为档案事业改革的突破口和发展的新方向。
     基于这个背景,本文立足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以档案学理论和实践为基础,借鉴文化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中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关注社会文化发展方向,观察文化产业发展动态。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问题中涉及的主要概念、类型、意义,阐述了面临的障碍与困难,提出了具体的开发利用方式,并对解决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些对策和办法。
     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组成,正文共五章:
     第一章:“档案文化资源概说”。主要分析了档案的文化价值,在分析“文化资源”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档案文化资源”的定义,对其资源特性、类型进行了说明。
     第二章:“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概念与意义”。主要给“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做了定义界定,说明了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主体和客体,对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在各个层面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释。
     第三章:“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制约因素和档案馆面临的‘文化危机”’。主要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阻碍因素、不足和问题。并着重对档案馆正在经历的“文化危机”的具体表现和肇因进行了分析。
     第四章:“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与内容”。主要从公益性开发利用与产业性开发利用两个部分提出了具体的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及内容。在公益性开发利用方式中,讨论了以档案馆为首要主体的编研、展览、文化活动、公共文化产品开发、社会教育等开发利用方式。在产业性开发利用方式中,主要对档案馆的文化商品开发活动,对文化产业部门进行档案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第五章:“加强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主要针对第三章所分析的各种阻碍因素和第四章的开发利用需要,认为应当加强档案文化资源的调查与整合、加强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并从观念、资源、信息化、制度、机构等多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档案界围绕档案与文化进行了为时甚久的讨论,但至今罕见专门以“档案文化资源”和“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为主题的研究,本文试图对此进行相对系统的研究和探讨,以期抛砖引玉,引起档案学研究者、实践者对这个问题的共同关注,以便更好地实现档案的文化价值,使档案文化资源这一文化富矿能服务于我国的文化战略,服务于公众的文化需求。
Archives are a product of soci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a valuable soci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and an important cultural resource. The value of resources can only be realized when they are developed and utilized, and serve to the needs of humankind. Th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archives cultural resources will help realize the hidden cultural values of archives,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rchive work, strengthen archival cultural functions, and moreover, prosper soci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realize citizens' cultural rights. While becoming a cultural superpower has been on the top list of the national decision, cultural soft power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nd cultural industry been one of the main sectors of national economy. A necessary breakthrough and a new direc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rchive reform should lie in a full exploitation of archives cultural resources.
     Under such conditions,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dvanced socialist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archive theory and practice, focuses on the direction of social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closely observes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by integrating relevant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culturology. sociology, and history. The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ain concepts, types, and meaning that will be dealt with in the exploitation process of archival cultural resources, elaborates the possible obstacles and difficulties, proposes specific ways of exploitation, and promotes suggestions for resolving these problems.
     This paper, made up of five chapters, consists of introduction, body and conclusion.
     Chapter Ⅰ,"Introduction to Archives Cultural Resources". This chapter mainly analyzes the cultural values of archives, puts forward the definition of "archives cultural resources", explains their typical features and specific categories.
     Chapter Ⅱ is entitled "The Definition, Subject&object, Significance of th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Archives Cultural Resources", which mainly defines the "exploitation of archives cultural resources", and states the exploitation subject and object.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exploitation in specific aspects is expounded thereafter.
     Chapter Ⅲ,"Restriction in th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Archives Cultural Resources and the'Cultural Crisis'of Archives". This chapter analyzes, from both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points of view, different obstacles, shortcomings and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the exploitation of archival cultural resources in China, and also analyzes the specifics and causes of the "cultural crisis" which archives are now undergoing.
     Chapter Ⅳ is about "The Method and Content of th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Archives Cultural Resources", which proposes specific ways and content of the exploitation from two parts:non-profit exploitation for public welfare and industrial exploitation. In the non-profit exploitation, we discuss the compilation, exhibition, cultural activities, exploitation of public cultural products, social education and other means with archives as the subject. While in the industrial exploitation method, we mainly make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archival cultural commodities and the industrial exploitation of archival cultural resources for the cultural industry sectors.
     Chapter Ⅴ is entitled "Suggestions on the Creativ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Archives Cultural Resources". Based on the obstacles discussed in Chapter Ⅲ and the exploitation needs in Chapter Ⅳ, we hold that the research and integration of archival cultural resources should be intensified, and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the exploitation of archival cultural resources be enhanced too. Therefore, we propose countermeasures for solving the problems in the exploitation of archival cultural resources, from perspectives of mentality, resources, informationization, institution, and organization.
     A long-lasted discussion about archives and culture has been around in archival field since the late1980s, but research focuses specifically on "archival cultural resources" or "exploitation of archival cultural resources" is still rare to date. This paper tries to make a relatively systematic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on such topic, in the hope that archival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 would pay more attention and contribute better ideas. Thus the archival cultural values can be better realized and archival cultural resources can better serve the cultural strategies and public cultural needs of our country.
引文
②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92页。
    ① 陈智为:《档案社会学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0-22页。
    ① 王英玮:《档案文化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② 任汉中:《中国档案文化概论》,中国档案出版社,2000年版,第4-7页,第59-105页。
    ③ 冯子直:《论档案文化》,载于《档案学研究》,2005年第3期。
    ④ 岳宗福、张秀芹:《试论档案的文化价值》,载于《档案学研究》,1997年第3期。
    ⑤ 刘东斌:《试论档案的文化价值及其开发利用》,载于《档案与建设》,1999年第1期。
    ⑥ 邓达宏:《论档案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载于《档案学通讯》,2002年第1期。
    ⑦ 方立霏:《档案的文化价值及其历史表现》,载于《北京档案》,2003年第3期。
    ① 任汉中:《论档案的文化价值》,载于《档案学研究》,2005年第2期。
    ② 王英玮:《档案文化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6-186页。
    ③ 任汉中:《中国档案文化概论》,中国档案出版社,2000年版,第173-195页。
    ④ 姜之茂:《档案馆理论与实践新探》,中国档案出版社,2000年版,第18页。
    ⑤ 马学强:《档案馆文化功能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24-44页。
    ① 这种说法的“文”,就是“有文化”,而所说的“野”,就是野蛮,也就是“没文化”。
    ② 陈序经:《文化学概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页。
    ① 庄孔韶:《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0页。
    ② 陈序经:《文化学概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23页。
    ③ 中国古代公文档案多为手写,印刷术应用不多。但自印刷术大行其道之后,官府需要大量使用的官文书也往往采用印刷的方式,如执照、路引、信票、交子等。另外民间使用印刷术所形成的档案也不在少数,如银票、当票、文契、广告等。虽然中国古代档案没有广泛使用印刷术,但档案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中国印刷术的滥觞,如秦朝在陶量嚣上用木戳印40字的诏书,被认为是中国活字排印的始祖;而对石刻档案的拓印则启发了雕版印刷的发明.
    ① http://baike_baidu.com/view/5124663.htm
    ② 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文件报告集》;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年版,第96、212页。
    ③ 吴宝康:《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1页。
    ④同上,第2页。
    ① 吴宝康:《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页。
    ① 刘耿生:《档案开发与利用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② 《档案学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版,第1页。
    ③ 刘耿生:《档案开发与利用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页。
    ① 《龚自珍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26页、第305页。
    ② 李燕:《文化释义》,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54页。
    ① 转引自方立霏:《档案的文化价值及其历史表现》,载于《北京档案》,2003年第3期。
    ② 张斌:《关于档案价值鉴定的理论与实践》,载于《档案学通讯》,2002年第1期。
    ① [德]哈拉尔德·韦尔策:《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季斌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② 吴宝康:《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页。
    ③ [德]哈拉尔德·韦尔策:《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季斌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页。
    ① 孙家正:《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开幕式上的讲话》,载于《人民日报》,2006年3月3日。
    ① 刘成武、黄利民等:《资源科学概论》,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1页。
    ② 邱明正:《文化发展与综合国力》,载于《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8年第1期。
    ① 丹增:《文化产业发展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3页。
    ② 吴圣刚:《文化资源及其利用》,载于《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③ 转引自马海霞:《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理论研究》,载于《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④ 同上。
    ⑤ 胡惠林、李康化:《文化经济学》,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⑥ 申维辰:《评价文化——文化资源评估与文化产业评价研究》,2004年版,第7页。
    ⑦ 欧阳友权:《文化产业通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8、139页。
    ① 吕庆华:《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经济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第49页。
    ② 牛淑萍:《文化资源学》,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2页。
    ③ 吴圣刚:《文化资源及其特征》,载于《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① 资料来源:http://news.china.com.cn/live/2013-03/14/content_19070793.htm
    ① 周正刚:《论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开发》,载于《求索》,2004年第11期。
    ① 薛匡勇:《档案馆文化性研究》,载于《档案学通讯》,2000年第3期。
    ② 王英玮:《档案文化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2页。
    ③ http://news.xinhuanet.com/theory/2009.09-18/content_12073929.htm
    ④ 王英玮:《档案文化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4页。
    ① 王英玮:《档案文化论》,载于《档案学通讯》,2003年第2期。
    ① 转引自方立菲《论档案馆的文化功能》,载于《北京档案》,2001年第8期。
    ② 张小锐:《中国档案学会档案文献编纂学术委员会工作会议强调档案编研工作要自觉担当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使命》,载于《中国档案报》,2012年6月8日。
    ① 摩尔根:《古代社会·上》,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3页。
    ① 冯惠玲、张辑哲:《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
    ② 吴宝康:《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1页。
    ① 转引自刘耿生:《档案开发与利用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08页。
    ② 冯惠玲、张辑哲:《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版,第7页。
    ①转引自庞卓恒、李学智、吴英:《史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57页。
    ① 转引自吴宝康:《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1988年版,第55页。
    ① 转引自吴宝康:《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5页。
    ① 冯惠玲、张辑哲:《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8页。
    ① http://baike.baidu.com.view/5124663.htm
    ① 华林、黄梅:《少数民族档案遗产研究》,载于《档案学通讯》,2010年第4期。
    ① 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康筝译,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4页。
    ① 转引自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康筝译,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
    ① 转引自《档案馆有无休闲功能·之一》,载于《北京档案》,2005年第10期。
    ① 刘湘燕、王慧玲:《浅论档案工作者行为中的文化传统研究》,载于《华章》,2009年第5期。
    ① 冯惠玲:《档案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93页。
    ② 同上。
    ③ 同上,第194页。
    ① 陈兆祦、沈正乐:《现代档案工作实务》,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年版,第205页。
    ② 颜海:《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3~54页。
    ① 陈智为:《档案社会学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0页。
    ① 陈智为:《档案社会学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0页。
    ② 杨冬权:《谈档案与文化建设——在2012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上的讲话》,载于《中国档案报》,2012年11月8日。
    ① 杨冬权:《谈档案与文化建设——在2012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上的讲话》,载于《中国档案报》,2012年11月8日。
    ① 冯子直:《论档案文化》,载于《档案学研究》,2005年第3期。
    ② 李宝玲:《档案馆文化属性的发展与演变》,载于《湖北档案》,2009年1-2。
    ① (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446页。
    ② 王英玮:《档案文化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6~186页。
    ③ 任汉中:《中国档案文化概论》,中国档案出版社,2000年版,第173~195页。
    ④ 姜之茂:《档案馆理论与实践新探》,中国档案出版社,2000年版,第18页。
    ① 马学强:《档案馆文化功能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24~44页。
    ② 刘耿生:《档案开发与利用教程》,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2页
    ③ 冯慧玲、张辑哲:《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① 刘耿生:《档案开发与利用教程》,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页。
    ① 转引自汪孔德:《档案鉴定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
    ① 刘耿生:《档案开发与利用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25页。
    ② 孙萍:《文化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1、29页。
    ① 引自《看天下》,2008年第23期,总第89期,第45页。
    ① 引自《看天下》,2008年第23期,总第89期,第45页。
    ① 费孝通:《对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思考》,载于《思想战线》,2004年第2期。
    ① http://baike.baidu.com/view/473694.htm
    ② 王玲:《浅析档案与文学创作的互相促进作用》,载于《才智》,2008年第23期。
    ② http://baike.baidu.com/view/45654.htm
    ① 转引自《海外寻宝线路图》,载于《中国档案》,2005年第2期。
    ① 按照近年党史研究者对档案的研究,毛泽东思想在1941年产生雏形,1943年开始使用,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正式定名。
    ① 陈文娟:《发展民族档案事业刍议》,载于《档案学通讯》,2003年第4期。
    ① 庞卓恒、李学智、吴英:《史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51页。
    ② 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主编:《徽州文书类目》,黄山书社,2000年版。
    ③ http://baike.baidu.com/view/204879.htm
    ④ http://bjyouth.ynet.com/article.jsp?oid=2142648
    ①http://bjyouth.ynet.com/article.jsp?oid=2142648
    ① 陈刚:《城建档案馆文化功能开发初探》,载于《城建档案》,2006年第7期。
    ① 庞卓恒、李学智、吴英:《史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91页。
    ② 鲍广丽:《试论史记引用谣谚的艺术》,载于《江淮论坛》,1998年第4期。
    ① htto://www.vnda.vn.gov.cn/vnda/2738752622906310656/20111031/44674.html http://news.zi.vnet.cn/2012051718495925.html
    ②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2_04/25/14132921_0.shtml
    ③ 冯惠玲、张辑哲:《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3页。
    ① 转引自陈艳红、罗燕:《试论我国公共档案馆发展中的数字鸿沟问题——与发达国家之比较》,载于《档案学通讯》,2009年第3期。
    ② 资料来源:http://zjnews.zjol.com.cn/05zjnews/system/2012/04/25/018440884.shtml
    ① 冯惠玲、张辑哲:《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7页。
    ① 钱宁:《现代社会福利思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① 钱宁:《现代社会福利思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② 转引自王列生、郭全中、肖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版,第13页。
    ① 资料来源:《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编辑:《当代中国的档案事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78页。
    ② 参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
    ① 以上数据来自《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编辑:《当代中国的档案事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35、535、541、236、237页。
    ② 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16页。
    ① 转引自胡惠林:《在积极的发展中保障中国的国家文化安全》,载于《美术》,2003年第2期。
    ① 陈序经:《文化学概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页。
    ① 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98页。
    ② 《中国人烧毁连接过去的桥梁》,载于《参考消息》,2004年4月7日。
    ① 转引自陈廷湘、敖依昌:《中国文化》,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9页。
    ② 任汉中:《中国档案文化概论》,中国档案出版社,2000年版,第134页。
    ① 转引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4页。
    ① 转引自庞卓恒、李学智、吴英:《史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65页。
    ① 王英玮:《档案文化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页。
    ① 张斌先生认为档案除了上述三组价值之外,还应当包括“利用价值和保存价值”。
    ① 冯惠玲、张辑哲:《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7-38页。
    ① 转引自哈罗德·伯曼:《美国法律讲话》,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203页。
    ① 弗兰克·B·埃文斯:《档案展望》,载于《档案科学参考》,1985年第1期。
    ② 冯惠玲:《论档案馆的“亲民”战略》,载于《档案学研究》,2005年第1期。
    ① 倪丽娟:《档案信息价值定位》,载于《档案与建设》,1997年第2期。
    ① 李国庆:《欧美档案馆服务中的人本观》,载于《档案学研究》,2001年第1期。
    ① 吴建华、刘明、王斌等:《中国档案网站建设概况与重点分析》,载于《档案学通讯》,2008年4月。
    ① 陈永生:《档案合理利用研究——从档案部门的角度》,载于《档案学通讯》,2007年第1期。
    ② http://news.xinhuaner.com/nolitics/2009-10/30/content=12361972.thm
    ① 汪孔德:《档案鉴定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② 转引自汪孔德:《档案鉴定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
    ⑨ 《文化艺术档案管理期待迈上新台阶》,载于《中国文化报》,2008年12月5日。
    ① 华林、李佳妍、段睿辉:《西部大开发环境下的少数民族档案遗产流失保护研究》,载于《档案学通讯》,2011年第4期。
    ② 陈子丹:《民族档案史料编纂学概要》,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
    ① 罗军:《我国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研究》;载于《档案学通讯》,2009年第5期。
    ① 李珍刚:《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中的政府责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83页。
    ① 孙萍:《文化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1页。
    ② 彭华民等:《社会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弟85页。
    ① 李道平等:《公共关系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9页。
    ① 曹喜琛:《近年来基层档案馆(室)档案编研的选题述评——从北京、广州举办的档案编研成果展览之所见谈起》,载于《北京档案》,2000年第3期。
    ① 庞卓恒、李学智、吴英:《史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64页。
    ① [加]特里·库克:《1898年荷兰档案手册出版以来档案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影响》,载于《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报告集》,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年版。
    ② 转引自f美]F·杰拉尔德·汉姆:《档案边缘》,载《山西档案》,1999年第1期。
    ③ [美]F·杰拉尔德·汉姆:《档案边缘》,载《山西档案》,1999年第1期。
    ① 引自《新周刊》2012年第7期(总第368),第43页。
    ① http://baike.baidu.com/view/101318.htm#sub5436166
    ② http://tv.sohu.com/20100805/n274011879.shtml
    ③ http://baike.baidu.com/view/101318.htm#sub5436166
    ① 刘耿生:《档案开发与利用教程》,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4页。
    ① 林传祥:《关于编研》,载于《中国档案》,2002年第5期。
    ① 李跃琼:《提高档案编研水平挖掘档案文化内涵》;载于《云南档案》,2003年第5期。
    ② 张小锐:《中国档案学会档案文献编纂学术委员会工作会议强调档案编研工作要自觉担当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使命》,载于《中国档案报》,2012年6月8日。
    ① 薛云:《档案展览之探析》,载于《兰台内外》,2010年第6期。
    ② 杨太阳:《山东省档案新馆展厅对外开放12个大型档案展览同台亮相》,载于《兰台世界》,2009年第23期。
    ③ 欧阳慧芳:《有感于广东省档案馆的开放之路》,载于《兰台世界》,2005年第8期。
    ① 周庶江、马凤云:《打造展览品牌强化公共服务——沈阳市档案馆积极探索档案展览新形式》,载于《中国档案》,2009年第9期。
    ② 姜之茂:《外国档案展览的理论和实践》,载于《档案学通讯》,2000年第3期。
    ① 李圆圆:《1949年以来我国档案展览概述》,载于《档案学研究》,2009年第6期。
    ② 徐辉:《读伦敦市档案馆“活动宣传册”有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1年7月8日。
    ① 知日:《“知往鉴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一行参访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侧记》,载于《中国档案报》,2011年9月26日。
    ① 丁枫:《加拿大国家图书馆与档案馆转变服务模式》,载于《中国档案报》,2012年3月15日。
    ① 陈杰、闵锐武:《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页。
    ① 杨太阳:《档案馆的商业活动研讨会将在伦敦举办》,载于《中国档案报》,2012年5月3日。
    ② 马学强:《档案馆文化功能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18页。
    ① 郭红解:《档案事业与文化产业》,载于《中国档案》,2004年2月。
    ① 《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当代中国的档案事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84页。
    ② 陈琦、吕晓刚:《中美档案信息利用比较》,载于《四川档案》,2003年第2期。
    ③ 李国庆:《研究“文化”基本特征,提升档案馆文化功能》,载于《中国档案》,2004年第10期。
    ④ 田尚秀:《档案编研为公众服务的一次有益尝试与启示》,载于《中国档案》,2010年6月。
    ① 杨冬权:《谈档案与文化建设——在2012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上的讲话》,载于《中国档案报》,2012年11月8日。
    ① 杨冬权:《谈档案与文化建设——在2012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上的讲话》,载于《中国档案报》,2012年11月8日。
    ① 马学强:《档案馆文化功能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16页。
    ① 刘永红:《版权产业:助推美国经济30年》,载于《出版参考》,2010年第28期。
    ② 同上
    ① 华林、黄梅:《少数民族档案遗产研究》,载于《档案学通讯》,2010年第4期。
    ① 华林、黄梅:《少数民族档案遗产研究》,载于《档案学通讯》,2010年第4期。
    ① 费孝通:《对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思考》,载于《思想战线》,2004年第2期。
    ② 杨冬权:《谈档案与文化建设——在2012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上的讲话》,载于《中国档案报》,2012
    ① 束维兵:《创新体制 整合资源 优化服务——安徽开展档案管理模式改革试点取得成效》,载于《中国档案》,2006年第3期。
    ① http://blog.voc.com.cn/blog_showone_type_blog_id_560869_p_1.html及《北京晨报》,2004年3月5日。
    ① 《等待电影的电影厂》,载于《南方周末》2005年4月7日。
    ① http://theory.gmw.cn/2012-03/19/content_3795214_2.htm
    ① http://theory.gmw.cn/2012-01/31/content 3461818.htm
    ② http://theory.gmw.cn/2012-01/31/content_3461818.htm
    ① 宗培岭:《档案中介机构的社会定位》,载于《浙江档案》,2005年第7期。
    ① 宗培岭:《档案中介服务业的现状分析》,载于《浙江档案》,2005年第9期。
    ② 王欢喜:《试论档案中介机构介入待销毁档案的处理》,载于《湖北档案》,2002年第5期。
    ① 马学强:《档案馆文化功能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18页。
    ① 吴玉珍:《新时期档案学会的地位、作用与革新》,载于《档案学研究》,1998年第1期。
    ① 苏洲:《我国私人档案馆建设的思考——以屈干臣私人档案馆为例》,载于《湖北档案》,2010年第1期。
    ① 荣华:《推动档案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思考》,载于《中国档案》,2010年第10期。
    ① 荣华:《推动档案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思考》,载于《中国档案》,2010年第10期。
    ① 刘爱民:《国外的档案特藏室》,载于《中国档案》,2002年第12期。
    ② 管欣:《创一流佳绩树兰台新风——山东省档案馆特藏室建设回顾》,载于《山东档案》,2005年第1期。
    ① 数据来源:《2008年全省综合档案馆信息化评估情况综述》,载于《浙江档案》,2009年第6期。
    ① 杨冬权:《谈档案与文化建设——在2012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上的讲话》,载于《中国档案报》,2012年11月8日。
    [1]吴宝康.档案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2]曹喜琛.档案文献编纂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3]冯惠玲、张辑哲.档案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006.
    [4]陈兆祦、和宝荣、王英玮.档案管理学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陈智为.档案社会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
    [6]刘耿生.档案开发与利用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7]冯惠玲. 档案管理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8]王英玮.档案文化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9]任汉中. 中国档案文化概论[M]. 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0.
    [10]胡鸿杰.档案文献编纂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11]陈子丹. 民族档案史料编纂学概要[M].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
    [12]陈子丹.云南少数民族金石档案研究[M]. 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1.
    [13]陈子丹.外国档案事业史[M].昆明: 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
    [14]华林.西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管理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15]郑文.档案管理学原理[M]. 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9.
    [16]黄霄羽.外国档案事业史[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7]杨小红. 中国档案史[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2.
    [18]张斌.档案价值论[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19]姜之茂.档案馆理论与实践新探[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0.
    [20]汪孔德.档案鉴定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
    [21]张晓娟.档案馆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
    [22]薛匡勇.档案馆论[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2.
    [23]周晓英.档案信息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4]颜海.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25]陈兆祦、沈正乐.现代档案工作实务[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
    [26]李燕.文化释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27]杨善民、韩锋.文化哲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28]牛淑萍.文化资源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
    [29]姚伟钧等.从文化资源到文化产业——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0]孙萍.文化管理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1]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2]陈序经.文化学概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3]陈廷湘、敖依昌. 中国文化[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
    [34]张岱年、方克立. 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35]陈杰、闵锐武.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36]张胜冰、徐向昱、马树华.世界文化产业概要[M].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37][英]约翰·斯道雷, 常江译.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8]欧阳友权.文化产业通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39]潘一禾. 文化安全[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40]张骥等. 中国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战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41]何志均等.文艺与文化:生产、消费、开发[M]. 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9.
    [42]艺衡.文化主权与国家文化软实力[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43]俞思念、魏明等. 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战略[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4][美]戴安娜·克兰,赵国新译.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45][英]阿雷恩·鲍尔德温等,陶东风等译.文化研究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6][英]约翰·汤林森等,陆扬、王毅选编.大众文化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47]庞卓恒、李学智、吴英.史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8]庄孔韶.人类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
    [49]李向平、魏扬波. 口述史研究方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50]李道平等.公共关系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51]刘成武、黄利民等. 资源科学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52][美]摩尔根.古代社会(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53][美]杰弗瑞·戈比,康筝译.你生命中的休闲[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54][美]哈罗德·伯曼.美国法律讲话[M].北京:三联书店,1980.
    [55]钱宁.现代社会福利思想[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6]彭华民等.社会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7]王列生、郭全中、肖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
    [58]李珍刚.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中的政府责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费孝通.对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思考[J].思想战线,2004,(2):1-6.
    [2]冯子直.论档案文化[J].档案学研究,2005,(3):3-7.
    [3]岳宗福、张秀芹.试论档案的文化价值[J].档案学研究,1997,(3):17-19.
    [4]刘东斌.试论档案的文化价值及其开发利用[J].档案与建设,1999,(1):21-22-6.
    [5]邓达宏.论档案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J].档案学通讯,2002,(1):12-15.
    [6]方立霏.档案的文化价值及其历史表现[J].北京档案,2003,(3):35-37.
    [7]任汉中.论档案的文化价值[J].档案学研究,2005,(2):11-14.
    [8]潘连根、屠剑虹.档案文化价值及其实现[J].浙江档案,2009,(4):25-28.
    [9]张芳霖、王辉.档案文化的发展趋势:知性·自觉·主动[J].档案学通讯,2010,(2):21-24.
    [10]陈愚.从档案文献编纂看中国档案文化的若干特点[J].广西社会科学,2004,(4):194-195.
    [11]陈愚.略论自然生态环境与中国传统档案文化[J].云南档案,2010,(11):3-4.
    [12]罗军.还档案馆“文化事业机构”本来面目——对“局馆合一”档案管理体制的反思[J].档案学通讯,2007,(1):18-20.
    [13]郭红解.论档案馆的“文化身份”[J].浙江档案,2006,(1):50-51.
    [14]郭红解.档案事业与文化产业[J].中国档案,2004,(2):18-19.
    [15]华春雷.公共档案馆开发档案文化资源的商业化模式——文化产业发展背景下档案文化资源开发探析之二[J].云南档案,2007,(2):31-33-40.
    [16]华春雷. 档案文化资源开发的新思路——文化产业发展背景下档案文化资源开发探析之一[J].云南档案,2007,(3):45-47.
    [17]李国庆.研究“文化”基本特征,提升档案馆文化功能[J]. 中国档案,2004,(10):49-51.
    [18]周林兴. 公共性:档案立法的基本价值取向[J].档案管理,2008,(2):22-24.
    [19]荣华.推动档案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思考[J]. 中国档案,2010,(10):26-29.
    [20]张斌. 关于档案价值鉴定的理论与实践(七)——鉴定活动论:鉴定标准与价值判断[J].档 案学通讯,2002,(1):22-26.
    [21]华林、黄梅.少数民族档案遗产研究[J].档案学通讯,2010,(4):96-99.
    [22]华林、李佳妍、段睿辉.西部大开发环境下的少数民族档案遗产流失保护研究[J].档案学通讯,2011,(4):24-27.
    [23]李宝玲.档案馆文化属性的发展与演变[J].湖北档案,2009,(1):26-27.
    [24]陈艳红、罗燕.试论我国公共档案馆发展中的数字鸿沟问题——与发达国家之比较[J].档案学通讯,2009,(3):26-29.
    [25]吴建华、刘明、王斌等. 中国档案网站建设概况与重点分析[J].档案学通讯,2008,(4):50-54.
    [26]陈永生.档案合理利用研究——从档案部门的角度[J].档案学通讯,2007,(1):52-55.
    [27][美]F·杰拉尔德·汉姆,刘越男译.档案边缘[J]. 山西档案,1999,(1):14-17.
    [28]张东华、刘名福.文化共生环境下档案文化发展动力研究[J].档案学通讯,2010,(4):4-6.
    [29]任宁. 中、西档案文化差异的历史渊源探析[J].兰台世界,2009,8月下半月:32-33.
    [30]丁华东、沙菲.论档案专业文化的自觉与建设[J].档案学通讯,2009,(2):4-7.
    [31]宗培岭.档案中介机构的社会定位[J].浙江档案,2005,(7):10-12.
    [32]宗培岭.档案中介服务业的现状分析[J].浙江档案,2005,(9):11-13.
    [33]宗培岭.文化事业机构抑或公益事业机构——档案馆基本属性论[J]. 浙江档案,2008,(6): 13-15.
    [34]何伟慧.档案文化建设中的若干理论问题[J].图书情报知识,2005,(8):55-57-90.
    [35]马海霞.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理论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89-93.
    [36]李书文、尹作升.文化产业化与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J].社会科学研究,2004,(3):64-66.
    [37]唐德彪.论民族文化的资源化[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84-88.
    [38]汤晖、王官诚. 当代文化资源的独特性及其产业化开发思路[J].商业时代,2008,(26):98-100.
    [39]施炎平.从文化资源到文化资本——传统文化的价值重建与再创[J].探索与争鸣,2007,(6):50-54.
    [40]张胜冰.产业化视角下的文化资源开发:问题及其解决方案[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8,(3):29-33.
    [41]陈炎.文化资源论[J].天津社会科学,2006,(1):92-95.
    [42]杜超、王松华.文化资源转化与文化产业业态创新[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99-103.
    [43]雷长兴.西部文化资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社科纵横,2009,(8):25-27-34.
    [44]吴圣刚.文化资源及其利用[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28-129.
    [45]吴圣刚.文化资源及其特征[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11-12.
    [46]周正刚.论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开发[J].求索,2004,(11):107.
    [1]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报告集[C].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
    [2][德]哈拉尔德·韦尔策,季斌等译.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顾江.文化产业研究:文化软实力与产业竞争力(第3辑)[C].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1]马学强.档案馆文化功能研究.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D].济南:山东大学,2006.
    [1]杨冬权.谈档案与文化建设——在2012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上的讲话[N]. 中国档案报,2012-11-8.
    [2]张小锐. 中国档案学会档案文献编纂学术委员会工作会议强调档案编研工作要自觉担当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使命[N]. 中国档案报,2012-6-8.
    [1]全国人大常委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Z].1987年9月5日通过,1996年7月5日修订.
    [2]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Z].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
    [3]中共中央.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
    [4]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Z].2007年10月15日.
    [5]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Z].2012年11月8日.
    [6]国家档案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Z].1990年10月24日国务院批准.1999年5月5日国务院批准修订.
    [7]国家档案局.档案馆工作通则[Z]. 国档发[1983]14号.1983年4月26日.
    [8]国家档案局.各级各类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的规定[Z]. 国家档案局令第9号.2011年11月11日国家档案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
    [9]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关于印发《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Z].档发[2011]1号.2011年1月14日.
    [10]文化部、国家档案局.艺术档案管理办法[Z].第21号令.2001年12月31日.
    [11]文化部.文化部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Z].文化产发[2003]38号.2003年9月4日.
    [12]国家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的通知[Z]. 国统字[2004)24号.2004年4月1日.
    [13]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Z].2012年7月.
    [14]《档案学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
    [15]《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编辑. 《当代中国的档案事业》[Z].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