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唐末五代江皋两湖湘赣诗歌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论文《唐末五代江皋两湖湘赣诗歌研究》以唐懿宗咸通元年至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860—978)湘江、洞庭湖流域、赣江、鄱阳湖流域和长江中游地区的诗歌为研究对象,梳理这一地区,尤其是赣中地区诗歌由唐至宋的发展状况。论文详细考察本地的诗人活动、诗歌重心由袁州到吉、抚等州的转移,分析了儒、释等文化对诗人心理和诗风的影响,特别考查了五代本地诗人政治地位上升和诗歌中儒家思想增强的现象,并试图分析其在唐宋诗歌转变中的意义。
     论文分三部分、六章。第一部分为第一章,从交通、经济、宗教等方面概括了江南西道地区中晚唐地位的提升。湘赣地区交通方便,士民乱中南迁,促进了本地开发。本地中唐已有韩愈等对本地诗歌创作的促进。到唐末,本地的诗歌创作开始繁荣。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袁州。
     第二部分详细介绍唐末本地诗歌的状况。这一部分包括三章,先按本地诗人、外地诗人、方外诗人的顺序,分湘江、洞庭湖流域、赣江、鄱阳湖流域、沿江地区三大块,介绍唐末本地诗人及其创作,然后对本地本地重要诗人许棠、张乔、郑谷、杜荀鹤生年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考证。
     第四章《江皋两湖湘赣诗人的诗风》是全文的重点。本地诗人大都尊崇杜甫、白居易,推重风、骚、雅。其诗反映现实,忠君爱民。当时宣宗、昭宗好学重儒,文坛重要人物郑薰、薛能为人重士好儒、诗尊风雅。朝野君臣有以儒救国的焦急心态。他们的诗有“清苦”特征,讲究锻字炼句,写穷愁悲伤,境界清新幽静。这种诗风与姚贾一脉相承,其中方干、李频、李洞是其间桥梁。受到当时社会喜好的影响,本地诗歌清苦而不奇僻,趋向浅俗。江皋湘赣诗歌具有浅俗表现为以文为诗、字词重复、多俗语。佛教、禅宗独特的思维与叙述方式、本地流行的俗体诗与流行音乐形式,起到了重要作用。
     论文第三部分包括第五、六两章。主要论述五代时期江皋湘赣诗歌的发展。第五章仍以三块分叙五代时期此地诗歌活动。第六章《赣中诗人的强势崛起和重儒风气的形成》,从政治、思想、诗歌三方面叙述五代本区由文化的酝酿、积累而变为强势过程。宋齐丘等本地诗人开始登上政治高位,拓宽了本地诗人生存空间,改善了本地文人的前景,激发了他们的进取心。钟传于唐末独尊文教,重进士。这使得赣中地区文化发展占得先机。钟传所推行的尊文重学的政策,吉州受惠最多。吉州刺史彭玕的为人、政策对吉州作用很大。吉州出现一大批儒学名人。而刘洞、夏宝松回到庐陵广收门徒,对诗学影响很大。诗学与儒学正在五代赣中地区得到结合并慢慢发展。唐宋诗歌重心也逐渐向赣中地区转移。
The dissertation, the Research of the Poetry of the Area Covered byXiangjiang River and Ganjiang River in the End of Tang Dynasty and WuDynasty, try to describe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the localpoem,especially the poets'living and creating in the middle of therange of The Ganjiang River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10thcentry,which,infectly, is critical in the evolution of poemtry between theTang dynasty and the Song Dynasty, but neglected by the currentscholars.The paper,combing the the movement of the poem centerfrom Yuan county,Xuan,She,Chi county to Ji,Fu county during theperiod from the first year of the Xiantong Era to the 3rd year of theTaipingxingguo Era, analyse the effects of Buddhism,Confucism andlocal culture in psyche, therefore,the style of their works,in which,theclimbing of the political status and the outstanding of the confucism arepoints deserving attention.
     The article,including six chapters,covers three sections.The 1st part is aintroduction,which aim is to get a glimpse about the rapid rise of localeconomy in the middle and late Tang Dynasty,which is stimulated by agreat number of the people moved from their north hometown,madethe culfural upheaval possible.The Yuan county,a typical area,enlighted by the famous literati,such as Hanyu,Lideyu, greeted theirown successful poet group.
     The 2nd part of this paper,including three chapters aims at the poemin the end of the Tang Dynasty in this erea. Firstly,the authour introducedthe poets who born,living or traveling there,according to threesections,the range of Xiangjiang River and Dongting Lake,the range ofGangjiang River and Poyanghu Lake,the middle range of ChagnjiangRiver.Secondly,the 3rd chapter,as a addition to the 2nd one,carefullydiscussed some problems in the life experience of somepoets,Zhangqiao,Xutang,Zhenggu and Duxunhe.
     The 4thchapter,considered a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this paper, tryto explain the feature of the local poem in three aspects,Confucianpurpose,pureful and painful style,easy words.Discribing the realisticlife,honouring earlier Confucian poets,such as Dufu,Baijuyi,most of thelocal poets show their roalty,enthusiasm when talked about the kingand the country earnestly,which can be explained by such a fact,when the last two embitious emperors,Xuanzong and Zhaozong,wanted torebuild their strength,they used Confucism as a weapon,theirpeople,Xueneng,Zhengxun,chosed to encourage the social spirits,mostof local poets were influenced by them.Most of them came from poorfamily in remote district,so,their life was painful,and they made friendswith monks,so their poem were pureful.Originated fromJiadao,Yaohe,local poets learned this style from Fanggan,Lipin.Somepeople like to make poem difficult to understand,which brought themmisfortune.Drawn lesson from their fate,local poem take a shift to thosefeature easy to understand.This easy operation,including threepoints,popular, repedted words and writing poem as prose,benefit fromthe popular music,poem and Buddhism,especially Zen Buddhismthought and words.
     The 3rd part of dissertion,consisting of chapter 5 and chapter 6,is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em of the Wu Dynasty in the range ofXiangjiang Rriver, Ganjiang River and Changjiang River,which highlightsthe transferation.The 5thchapter still glimpse those poets who born,livingor traveling there one by one.The 6th chapter pays attiention to twophenomena,one is local politicians,such as Songqiqiu,Lizhenggu,havebeen top bureau in the South Tang Dynasty,which, showing a wonderfullandscape of the future for these poor writers, widen the devepingspace for local poets, the other, Zhongchuan,Penggan,the leaders ofcounties in the middle range of Gangjiang River, adopted some policiesto emphasize Confucian for thirty years,which gave advantage to themiddle range of Gangjiang River and made local culture to overwhelmthe other districts. At the late period of the South Tang Dynasty, somefamous poets,Xiabaosong,Liudong,came back from Lushan Mountianto Luling, Jizhou county,where,flourished a great number of Confucianofficers,had overtaken Yuan county to be a center of poem.So far, thecradle of the poets and the feature of the poem of the Song Dynastywere shaping,and a new era of the poem would come soon.
引文
① 傅璇琮《唐五代文学编年史》,辽海出版社,1998年版。
    ① 苏雪林《唐诗概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② 胡国瑞《唐末诗坛鸟瞰》,《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第3期,收入1983年辑《唐代文学研究年鉴》。
    ③ 康萍《唐末诗歌的淡泊情思及其原因》,《复旦学报》,1991年第4期;《浅谈唐末诗歌对五代宋词的影响》,《华东师大学报》,1994年第5期。
    ④ 此文后以《唐宋之际诗歌演变研究》之名出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见其第411页《后记》。
    ⑤ 李定广先生此论文以《唐末五代乱世文学研究》为题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① 关于歙州,除了上文所引《旧书》卷四0《考证》以为《新书》属于江南西道外,《太平寰宇记》卷一0四《江南西道二》有“歙州”,其后有云“风俗与宣州同”。而且,歙州在五代时属于南唐,宣、歙、池三州文人往来甚多。故将歙州置于本论文中一并研究。
    ② 宋黄升《花庵词选》卷三。
    ③ 《四库全书》本《罗昭谏集》眷四。
    ④ 《全唐诗》卷六七五。
    ⑤ 《全唐诗》卷六七五。
    ⑥ 安石《临川文集》眷三六。
    ⑦ 朱彝尊《词综》卷五。
    ⑧ 《全唐诗》巷六七六。
    ⑨ 《全唐诗》卷六七六。
    ① 《全唐诗》眷六七四。
    ② (清)黄生选评,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是亦山房刻本。
    ① 尚永亮《唐代诗歌的多元关照》,第341页、351页。
    ② 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第十二章第一节《重功利的文学主张流为虚假与庸俗化》,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81—282页。
    ① 陈引驰《地域与中心:中国文学展开的空间观察》,《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② (明)胡震亨《唐音癸簸》卷八、(清)纪昀《四库伞书总目》卷一五一。
    ③ 见秀林《晚唐五代诗僧群体研究》引言,复旦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2002届博士毕业论义,第9—13页。
    ① 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歌汇考·诗格论(代前言)》,凤凰出版社,2002年版,第17—38页。
    ② 见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第395—423页。
    ③ 马茂元、陈伯海《隋唐五代诗歌概述》,见霍松林主编《全国唐诗讨论会论文选》,陕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许总《唐诗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④ 吴庚舜、董乃斌《唐代文学史》(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0、11页。
    ① 论见陶庆梅《新时期晚唐诗歌研究述评》,《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② 张兴武《五代作家的诗格与人格》,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五代十国文学编年》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刘宁《唐宋之际诗歌演变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③ 分见《饮冰室文集》第3、4、7、14册。
    ④ 《静庵文集》第170—172页,国维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⑤ 《刘师培学术论著》第131—167页,刘师培著,劳舒编,雪克校,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⑥ 余恕诚《地域、民族和唐诗刚健的特质》,《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7年第3期。
    ⑦ 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要》,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6月版。
    ① 贺中复《五代十国诗坛概说》《北京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五代十国的温李姚贾诗风》,《阴山学刊》,1996年第1期。
    ② 威清《论唐末诗派的形成及其特征——以“咸通十哲”为例》,《文学评论》,1997年第5期。
    ③ 尹楚彬《咸、乾士风与艳情诗风》,《文学遗产》2002年第6期;罗时进《咸乾士风及其才调歌诗》,《文学评论》,2003年第3期。
    ④ 谭优学《唐人行年考》,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唐人行年考续编》,巴蜀书社,1987年版。
    ⑤ 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中华书局,1987—1995年先后出版;《唐五代文学编年史》,辽海出版社,1998年版。
    ⑥ 曹汛《齐己生卒年考证》,《中华文史论丛》,1983年第3辑。
    ⑦ 汤华泉《张乔考论》,《阜阳师院学报》,1985年第1期;《杜荀鹤生平事迹考证》,《阜阳师院学报》,1986年第1期;《晚唐池州诗人续考》,《古籍研究》,总第2辑,1986年12月出版。
    ⑧ 维汉《唐末诗人贞白考》,《上饶师专学报》,1987年第3期。
    ⑨ 黄震云,孙明仲《李群玉、方干生卒年汇考》,《徐州教育学院学报》,1989年第3期;1990年,周勋初《“芳林十哲”考》,《唐代文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⑩ 吴在庆《咸通十哲三论》,《中州学刊》,1992年第6期;《咸通十哲的的科举生活与心态》,《广西师大学报》,1995年第1期;《晚唐五代生平仕历杂考》,《宁夏教育学院、银川师专学报》,1991年第1期;《晚唐五代诗人生平仕历从考》,《阴山学刊》,1992年第3期,《宁波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这些文章大都收入其《唐五代文史从考》(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蒋长栋《晚唐诗人考》之系列,《湘潭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中国韵文学刊》,1995年第2期。
    11 李晖《“诗禅”周繇诸事考——池籍唐才子研究之一》,《池州师专学报》第16卷第4期,2002年11月 出版;《诗道苦贞的张乔——皖籍才子研究之二》,《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① 见李定广《唐末五代乱世文学研究》附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301—305页。
    ② 见张兴武《五代作家的诗格与人格》附录一,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44—252页。
    ③ 曹汛《“中唐郑谷说”质疑》,《中华文史论丛》,1983年第3期;赵昌平《关于郑谷的佚诗》,《文学遗产》,1984年第3期;傅义《郑谷<云台编>叙录》,《宜春师专学报》,1985年第3、4期,《文史》第29辑,1988年出版:赵昌平《郑谷年谱》,《唐代文学论丛》第9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从郑谷及其周围诗人看唐末至宋初诗风动向》,《文学遗产》,1987年第3期;谭优学《郑谷行年考》,《唐人行年考续编》,巴蜀书社,1987年版,第276—315页;周介民《郑谷卒年考》,《益阳师专学报》,1990年第1期;霍有明《晚唐诗坛巨擘郑谷的诗歌创作》,《人文学刊》,1992年第2期;定璋《试论郑谷的诗歌》,《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3期;霍有明《郑谷生平事迹考略》,《河北学刊》,1992年第4期。
    ④ 严寿激、黄明、赵昌平《郑谷诗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傅义《郑谷诗集编年校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⑤ 例如,(台湾)政治大学中文所1995届硕士金秀美论文《郑谷交往诗研究》、(台湾)蔡旻《郑谷及其诗研究》,1998届硕士毕业论文、江西师范大学2001届硕士毕业生琦珍毕业论文《郑谷与晚唐诗风试论》。西北大学中文系2004届硕士张小红毕业论文《郑谷诗歌研究》。
    ⑥ 傅义《唐代袁州诗坛》、《晚唐五代宜春诗坛》,《宜春师专学报》,1992年第6期、1993年第3期。
    ① 见戴伟华 《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附录,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15—270页。
    ② 刘汾、胡朝雯 《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试论潇湘山水对唐宋文学创作的影响》,《中国文学研究》,1999年第2期。
    ③ 邱昌员,刘小玉 《赣文化与晋唐五代江西小说述论》,《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④ 周建军、伍玖清 《对古代文学地域性研究的思考——以荆楚地区的唐诗研究为重点来考察》,《怀化学院学报》 第23卷第6期,2004年12月出版。
    ⑤ 李德辉 《从唐五代湖南文学看古代地域文学的二重性》,《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四卷第2期,2005年6月出版:《唐代交通与文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⑥ 孟修祥 《荆楚歌谣的地域文化特色略论》,《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8卷第3期,2005年6月出版。
    ⑦ 佟培基 《唐代僧诗重出甄辨》,《中华文史论丛》,1985年第3期;蒋寅 《大历诗僧漫议》,《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1993年第2期;姜光斗 《论中唐时期浙东的诗僧》,《南通师专学报》,1997年第1期。
    ⑧ 黄世中 《略论诗僧贯休及其诗》,《浙江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第2期;李朝正 《唐诗僧可朋说略》,《文史杂志》,1990年第2期;卞地诗 《诗僧函可的愤懑情思》,《社会科学辑刊》,1992年第2期;蒋力余 《略论齐己诗歌的禅境界美》,《中国韵文学刊》,1995年第2期;尹楚彬 《湖湘诗僧齐己与沩仰宗》,《湖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崔炼农 《齐己〈白莲集〉的诗禅观》,《中国韵文学刊》,2002年第2期;朱学东《“贤圣无他术,圆融只在吾”——唐末五代诗僧贯休诗论探微》,《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20卷第4期,2002年8月出版;刘衍军 《郑谷诗歌的禅宗美学意蕴》,《攀枝花学院学报》,第20卷第3期,2003年6月出版;邓新跃、刘杼 《齐己〈白莲集〉与中晚唐诗禅境界》,《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第7卷第3期,2004年5月出版。
    ① 田道英《释贯休研究》,四川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2002届博士毕业论文;秀林《晚唐五代诗僧群体研究》,复旦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专业2002届博士毕业论文;胡遂《佛教与晚唐诗研究》,河北大学古籍所2005届博士毕业论文,后由东方出版社于2005年出版;陆文峰《<禅月集>校注》,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6年版。
    ② 分见《唐才子传校笺》第3册第420页、第5册第410页。
    ③ 《唐五代文学编年史》(五代卷)第252、253页。
    ④ 祥《试论地域、地域文化与文学》,《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第4期。
    ① 《全唐文》卷七八四穆员《秘书监致仕穆元堂志》云代宗时“于时周郑路塞,东南贡赋之入,漕汉江转商山”。
    ② 崔致远《桂苑笔耕集》卷二《请巡幸第二表》:“必恐乌合蚕食之徒,占据江陵,把断峡路,则列镇贡赋,无计流通”。卷一0《与萧遵相公书》:“诸道赋舆,皆遵峡路”。
    ③ 详参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卷三篇一六《蓝田武关驿道》、见李德辉《唐代交通与文学》第二章第四节《长安至荆襄岭南道交通与文学》,第94—100页。
    ④ 见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卷四篇二八《荆襄驿道与大堤艳曲》。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七九《均州》亦有述,可以参看。
    ⑤ 《全唐诗》卷七O一贞白《商山》云:“商山名利路,夜亦有人行”。
    ⑥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八《江南道四》“虔州”下“赣县”条,亦见《水经注疏》卷三九“赣水”条。
    ⑦ 《读史方舆纪要》卷八三《江西一》。
    ① 《水经注疏》卷三八“湘水”条,又见《读史方舆纪要》卷七五《湖广一》。
    ② 《曲江集》卷一六,《开凿大庾岭路序》。
    ③ 《册府元龟》卷六七八《牧守部·兴利》。
    ④ 符载《江州录事参军厅壁记》,见《全唐文》卷六八九。
    ⑤ 《新唐书》卷一四一《崔瓘传》。
    ⑥ 分见翁俊雄《唐代区域经济研究》页229、232、234。
    ⑦ 李白《武昌宰韩君去思颂碑》,见《全唐文》卷三五0。
    ① 《唐会要》卷七0“量户口定州县等第例”、“州县分望道”条。
    ② 见《全唐文》卷五00权德舆《裴公神道碑铭》。
    ③ 《册府元龟》卷六九四《牧守部·武功》。
    ④ 分见《全唐文》卷五五五韩愈《送陆歙州诗序》、六六六白居易《苏州刺史谢上表》、七五一杜牧《上李太尉论江贼书》。
    ⑤ 《全唐诗》卷四九六。
    ⑥ 《全唐诗》卷五八七。
    ⑦ 《全唐诗》卷六九二。
    ⑧ 《唐会要》卷八七“转运盐铁总叙”条。
    ⑨ 《全唐文》卷六四五。
    ⑩ 《全唐文》卷八九。
    11 李思密《袁州城隍庙记》,见《全唐文》卷八0二。
    12 窦潏《池州重建大厅壁记》,见《全唐文》卷六二二。
    ① 《册府元龟》卷四九四。
    ② 《茶经》卷下。
    ③ 《全唐文》卷八七一。
    ④ 《全唐诗》卷四二七白居易《红线毯》、《紫毫笔》、二六八耿淖《咏宣州笔》、《唐国史补》卷下“宣州兔毛褐”条。
    ⑤ 《茶经》卷下。
    ⑥ 《唐国史补》卷下“叙酒名著者”条。
    ⑦ 皮日休《鲁望以竹夹膝见寄因次韵酬谢》,《全唐诗》卷六一四。
    ⑧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八《江南道四》“饶州”条。
    ⑨ 《新唐书》卷四一《地理五》江南道下“信州”条、《全唐诗》卷二七六卢纶《送信州姚使君》、《太平广记》卷七三《郑君》。
    ⑩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九《江南道五》“郴州”条。
    11 《文苑英华》七二七符载《钟陵夏中送裴判官贵浙西序》、《全唐文》卷三五四敬括《豫章赋》、《太平广记》卷三五四《徐彦成》。
    12 《五代十国商品经济的初步考察.》,载《唐史研究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3 《唐语林》卷一。
    ① 张途《祁门县新修间门溪记》,见《全唐文》卷八0二。
    ② 《楚辞补注》卷二《九歌章句》,中华书局,1983年版。
    ③ 《续高僧传》卷二五《荆州神山寺释玄爽传》
    ④ 《全唐文》卷五八九。
    ① 分见《全唐诗》卷二0六、三九八。
    ② 《全唐诗》卷三六二。
    ③ 《全唐诗》卷二九三。
    ④ 《全唐文》卷八二九。
    ⑤ 《全唐诗》卷三六二。
    ⑥ 《全唐诗》卷一四七。
    ⑦ 《全唐诗》卷二九七。
    ⑧ 《全唐诗》卷二九三《送柳震归蜀》。
    ⑨ 《全唐诗》卷三六二。
    ⑩ 《自江陵沿流道中》,《全唐诗》卷三六一。
    11 《思益堂日札》卷六。
    12 《全唐诗》卷二四八。
    13 第四章《湖南的宗教信仰》第二节《湖南的民间信仰》,第114页。
    ① 《道藏》第二二册199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55年版。
    ② 《道藏》第6册第865页。
    ③ 《道家金石略》第122页,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
    ④ 皆见于影印宋刊《南岳总胜集》卷下,清光绪三十二年叶氏校刊本,转引于《中国道教》第四卷,卿希泰主编,东方出版中心,1996年版,第149—153页。
    ⑤ 皆见于清乾隆重修《南岳志》卷四。
    ⑥ 《旧唐书》卷一八上《武宗本纪》。
    ⑦ 见《全唐诗》卷五四二、八一一、八四一、八一一。
    ⑧ 《全唐诗》卷八三二。
    ⑨ 《全唐诗》卷八一一。
    ⑩ 《道藏》第二二册第202页。
    ① 《道教文献》第2册第95—96、178页,台北丹青图书有限公司,1983年。转引自《中国道教》第四卷,第193页。
    ② 《全唐诗》四九四。
    ③ 《全唐诗》二六四。
    ④ 《太平广记》卷四《鬼谷先生》
    ⑤ 分见《正统道藏》第3册271、276页、第二五册355页。
    ⑥ 《全唐诗》卷六四六。
    ⑦ 卷一0,第4册,第398页。
    ⑧ 俱见《全唐诗》卷八五八。
    ① 关于唐代佛教地理分布的论文颇多,有辛德勇《唐高僧籍贯及驻锡地分布》(见《古代交通与地理文献研究》,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232—251页)、《长安城寺院分布与隋唐时期的佛教》(《文史知识》,1992年第6期)、张弓《唐代佛寺群系的形成及其布局特点》(《文物》,1993年第10期)、李洁华《唐宋禅宗之地理分布》(《新亚学报》,1980年第6期)、李映辉《唐代佛教地理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等,其中以李文较为系统全面。
    ② 分见《唐代佛教地理研究》,第39、44、65、71、82、91页。
    ③ 参见《唐代佛教地理研究》第41、45、48、67、69、71、74、84、93页。
    ① 《宋高僧传》卷九义福、普寂本传,《大藏经》,第50册第760页。
    ① 吕温《南岳弥陀寺承远和尚碑》,《全唐文》卷六三0。
    ② 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附图6、7、8,插于第22、23页间,三联出版社,1983年版。
    ③ 史念海有《两<唐书>列传人物本贯的地理分布》(史念海《唐代历史地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年版。第373—467),曾大兴有《隋唐五代文学家的地理分布》(《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第五章,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出版,第102—132页),冷国栋有《唐代诗人前后期各道分布统计表》、《唐代散文作家前后期各道分布表》、《唐代进士前后各道分布统计表》(《唐代人口问题》第五章第四节《唐代人口迁移的影响》,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13—316页)。
    ① 见陈尚君《唐代诗人从考》、《唐代闽籍诗人考》,见《唐代文学从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② 赵昌平《“吴中诗派”与中唐诗歌》,《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第4期;贾晋华《唐代集会总集与诗人群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李浩《唐代三大文学士族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版;尚永亮《唐五代诗作者之地域分布与北南变化的定量分析》,见其《唐代诗歌的多元关照》(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35—351页);吴在庆,《唐五代闽中诗人论略》,《福州师专学报》,2001年第1期:尹占华;《大历浙东与湖州文人集团的形成与诗歌创作》,《文学遗产》,2004年第4期。
    ③ 刘珈珈有《江西文坛在唐代的崛起》,《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1年第3期。
    ④ 《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第二章,第74页。
    ⑤ 见孙国栋《唐宋史论从》(增订版),第244页,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2000年版。
    ① 地方志为光绪重修《江西通志》卷二一《选举表》,曾国藩、刘坤一、赵之谦等纂修,《续修四库全书》第656册第457页(以下此种形式略为656—457,全文同,不另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光绪重修《湖南通志》卷一三四《选举志》“进士”条,李瀚章、曾国荃等纂修,《续修四库全书》664—400;《江南通史》卷一一九《选举志》“进士”,赵弘恩等监修,黄之隽等编纂,《四库全书》510—507。《唐才子传》,耿傅璇琮等《唐才子传校笺》,中华书局出版;《登科记考》,取孟二冬《登科记考补正》,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年版。
    ② 池州张乔,青阳人,《登科记》记为大顺二年及第,《才子传》云未及第。实未第,故不列。
    ① 《全唐诗》、《全唐文》小传云毗陵人,后徙宜春。然唐人记载皆云湛为宜春人,此从其所住地,下文刘景“望在长沙住桂阳”(刘禹锡诗见《全唐诗》卷三六五),故记入连州。
    ① 《登科记考补正》同卷列杨夔之名,然据后文,现存材料证明杨夔并未及第。详见第五章第三节沿江诗人中关于宣州诗人考证之注释。
    ② 考见第二章第一节关于湘江诗人概述之“羊振文”条。
    ① 梁超然先生以为李宣远未及第,据陈尚君先生所考改。见《唐才子传校笺》第5册,第371页。
    ② 厉图南之籍贯,详见本文第三章第一节关于许棠太原行踪之考述。
    ③ 通志云“大中卢肇榜”,按《登科记》卢肇于会昌三年(843)状元,从之。
    ④ 按《唐才子传校笺》卷一0笺,唐、五代各有一曹松,一为舒州人,唐末中“五老榜”,另一为衡州曹松。。
    ① 同治《饶州府志》卷四“寺观”载鄱阳荐福寺,即为戴叔伦读书堂。
    ② 《全唐诗》卷二七0戎昱有诗《衡阳春日游僧院》、《湖南雪中留别》、《湖南春日二首》、《宿湘江》、《晚次荆江》,可见其湖南行踪。又有诗《抚州处士湖泛舟送北回两指此南昌县查溪兰若别》,从中可见在赣行迹。
    ③ 《全唐诗》卷三二五有权德舆诗《奉使宜春夜渡新淦江陆路至黄檗馆路上遇风雨作》,卷三二九有诗《祗役江西路上以诗代书寄内》、《黄檗馆》,可约见其江西行踪。
    ④ 其在湘江、赣江、流域及皖南的行踪见《伞唐诗》卷二六四顾况诗《从江西至彭蠡入浙西淮南道中寄齐相公》、卷二六六《鄱阳大云寺一公房》、《湖南客中春望》、《题歙山栖霞寺》、卷二六七《青弋江》、《忆鄱阳旧游》。
    ⑤ 《全唐诗》卷二0五《岭下卧疾寄刘长卿袁员外》、《酬于侍郎湖南见寄十四韵》、《发襄阳后却寄公安人》 可见包佶此地行踪。
    ① 以上人物生平具体考索材料,详见蒋寅先生《大历诗风研究》,中华书局,1995年版。
    ② 四部丛刊本《毗陵集》卷一四。
    ③ 上三诗分见《全唐诗》卷一四八、一四九、二0七。
    ④ 《大历诗风研究》,第417页。
    ⑤ 《全唐诗》卷三二二。
    ⑥ 《全唐诗》卷三二四。
    ⑦ 详见缪钺《杜牧传》第29、55、63、69、87、95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
    ⑧ 分见《全唐诗》卷五二三、五二五。
    ⑨ 分见《全唐诗》卷五二二、五二三、五二四。
    ⑩ 《全唐诗》卷五三五。
    11 《全唐诗》卷五一一。
    ① 俱见《旧唐书》卷一六0《柳宗元传》。
    ② 分见《全唐诗》卷三五六、三六一、三六五。
    ③ 分见《全唐诗》卷二四七、五八七。
    ④ 分见《全唐诗》卷五一0、五五六、五五五。
    ① 殷文圭之子姓汤,因避讳,时宋祖讳“胤”。
    ② 《全唐诗》卷六九八韦庄《袁州作》。
    ③ 见《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附录,戴伟华著,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15—270页。
    ① 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第37册,上海古籍书店1982年影印本。
    ② 江西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巴蜀书社合版,1996年版,第58页(上)。
    ③ 《全唐诗》卷八八六。
    ① 《全唐诗》卷三三七。
    ② 《全唐诗》卷八四四。
    ① 姚合《姚少监诗集》卷三有《寄李群玉》,方干《玄英集》卷八有《过李群玉故居》,《全诗》眷五二三有杜牧《送李群玉赴举》,卷五八九有李频《江上送从兄群玉校书东游》,卷六七三有周朴《吊李群玉》。
    ② 《云溪友议》卷中“云中命”、《全唐诗》卷五八四。
    ③ 李群玉事见《唐才了传校笺》梁超然、陶敏先生之考证(中华书局,1987年—1995年版)。下文若非特别注释者,皆依传笺及其补笺,不另注。
    ① 羊振文,两唐书、续修四库《湖南通志》、《唐五代文学编年史》、《唐人轶事汇编》皆不载,《唐五代文学编年史》、《唐人轶事汇编》未列。《永乐大典》引《苏州府志》云羊振文即羊昭业,苏州人,咸通九年登第。《全唐诗》卷六三一“羊昭业”小传中云二杨同一,吴人。孟二冬《登科记考补正》卷二四“乾宁五年”条(第1032页),吴汝煜《<全唐诗>人名考》述(页626、630)皆据此以为羊振文为苏州人。据《摭言》一二“轻佻”条,羊昭业大顺中与顾云修史,然他书未载羊昭业即为振文。故疑羊振文为桂阳人,或与昭业为二人。
    ② 见《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宋陈振孙、《邵阳乡土志》卷一《耆旧》。
    ③ 重民《补<唐书·胡曾传>》(《中华文史论丛》1980年第二辑)认为胡曾为延唐令之事甚为可疑,此据《才子传》校笺。
    ④ 何光远《鉴诫录》眷二、《全唐文》卷八一一《代高骈回云南牒》。
    ⑤ 见张兴武《五代作家的诗格与人格》附录1,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44—252页。
    ① 《唐摭言》卷一0“海叙不遇”条。
    ② 见《江西通志》卷六六《人物一》
    ③ 事见《唐摭苦》卷一0“海叙不遇”条。
    ④ 见宋尤袤《遂初堂书目》、《锐郛》卷一0下。
    ⑤ 关于来鹄与来鹏,《唐才子传》卷八以为二人为一,《全唐诗》卷六四二小传同之。梁超然《唐才子传校笺》以为二来当为两人,从蔡居厚《诗史》开始混淆。《全唐诗》卷六四二中《圣政纪颂》为来鹄之作,其它为来鹏所作。今从其说。
    ① 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卷二九引《百斛明珠》,《五代诗话》卷三“毂”条引《小草斋诗话》、宋曾慥《类说》卷五五“玉树曲条”。
    ② 此诗现存郑谷集中不载,见《唐才子传》卷一0。
    ① 按李涛甚多,当时除了长沙李涛外,另有饶州、陕西李涛。饶州李涛事见库本《江西通志》卷八七《饶州府人物》引《豫章书》。《五代诗话》卷二所记“李涛”条误陕西、长沙二涛为一。其引《全唐诗话》卷五“李涛”条者与《摭言》同。其引《石林诗话》卷上、《谈苑》所云“社日饮酒治聋”轶事之主乃五代李涛,后官至宰相。此李涛为京兆万年人,为五代名臣,后入宋,史有传。事亦见《陕西通志》卷三0《选举一》、卷六0《人物六》.又按夏承焘先生《温飞卿系年》“咸通七年(886)年”条(《唐宋词人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411页),温庭筠于此年“为国子助教,牓国子监”。长沙李涛之闻名,或在此际。
    ② 《全唐诗》卷七六三杨夔《送郑谷》诗,其云:“一曲狂歌两行泪。送君兼寄故乡书”。末句可证其籍贯。
    ③ 《唐书》卷六0《艺文志第五十》:“杨夔集五卷”。《宋史》卷二0八《艺文志第一百六十一》:“杨夔集五眷,又赋一卷,冗书十卷,冗余集十卷”。《通志》卷七0《艺文略第八》:“杨(?) 集五卷,又冗书十卷,又冗余集一卷”。
    ④ 《宜春志》谓杨夔曾经及第,恐误。《登科记考补正》卷二七附考(下册,第1236页)列杨夔名,但无证。此外亦未有杨氏中举之任何材料。而其它材料都证明杨夔未曾及第。如《全唐诗》卷六七七郑谷《赠杨夔二首》云:“江湖休洒春风泪,十轴香于一桂枝”,又云“时无韩柳道难穷,也觉天公不至公。看取年年金牓上,几人才气似扬雄”。《文苑英华》巷二一八杨夔《金陵逢张乔》云:“有志年空过,无媒命共竒。……天爵如堪倚,休惊鬓上丝”。是都表明杨夔未曾及第。宋陈思《宝刻丛编》卷一四引《复斋碑录》中《唐乌程县修建廨署记》时云“唐布衣杨夔撰并正书”。《全唐文》卷八六七《歙州重筑新城记》谓杨夔“自胜弁力学,以暨於发落齿堕,属兹丧乱,洎在民伍”。据本文第五章第三节,此文作于梁开平二年(908)。杨此时尚流落,其终唐未第可知也。
    ⑤ 《江南通志》卷一一九《选举志》云其伍秋浦人,此依《全唐诗》小传。
    ⑥ 《唐诗纪事》卷七一。
    ⑦ 《唐摭言》卷八“为乡人轻视而得者”条。
    ① 关于周繇之事迹,《唐诗纪事》诸书皆云其与段成式、温庭筠于襄阳幕府唱和之事。梁超然先生以为此为古人误记,陶敏先生以为唐有二周。其一为大中之元繇,字为宪,官至御史中丞,乃与段、温等唱和者也,后人误作周繇。其二为池州周繇,字允元。可为一说。说见《唐才子传校笺》第5册第439—441页。
    ② 《增补唐五代文史从考》“顾云生年条”,黄山书社,2006年版第47、48页
    ③ 顾云行年详参《唐五代文学编年史》(晚唐卷)各年条,傅璇琮、吴在庆著。
    ④ 见《玉泉子》
    ① 宋尧臣《崇文总目》卷一二、《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六、尤袤《遂初堂书目》、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六二、卷二三三。
    ② 《唐诗纪事》卷六七。
    ③ 《江南通志》卷一六九、《唐诗纪事》卷六七。
    ④ 见《江南通志》卷三四《舆地志》“古迹五”、卷四一《舆地志》“坛庙五”、卷四七《舆地志》“寺观五”。
    ⑤ 《江南通志》卷一六七云武瓘秋浦人,《全唐诗》卷六00云贵池人。
    ⑥ 《唐诗纪事》卷六三、宋祝穆《古今事文类聚》后集卷四五。
    ① 考见傅璇琮、吴在庆《唐五代文学编年史》(晚唐卷)本年条,第425、426页。本节对罗隐、韩偓等游踪之叙述,若无特别标注者,皆出此书各年条。
    ① 李定广《罗隐生平事迹考证》“广明元年隐居池州九华山六七年”条以为罗隐隐居池州时间是广明元年至光启二年(880—886)(《唐末五代乱世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1页)。此据《编年史》。
    ① 《唐集质疑》见《唐人行第录》(外三种)后附,岑仲勉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476页。
    ① 《唐摭言》卷八“放老”条。
    ① 《大藏经》第50册第896页。
    ① 《全唐文》卷七九七皮日休《论白居易荐徐凝屈张祜》。
    ② 《全唐文》卷八二0吴融《代大夫请追赐方干等及第疏》。
    ③ 《全唐文》卷八八九韦庄《乞追赐李贺皇甫松等进士及第奏》。
    ④ 《宋高僧传》卷二七《唐明州国宁寺宗亮传》:“大中再造国宁寺征选清高者隶名,(宗)亮预住持.建州太守李频为寺碑”,见《大正藏》第50册,第881页。
    ① 关于薛能入感化时间,《唐语林》卷七记云:“(许)棠登第薛已自京尹出镇徐州”,颇疑薛能节度感化在咸通十二年。然《唐方镇年表》卷三“感化”条定为咸通十四年,咸通十二年为郭铨。依据为《太平广记》卷二0二引《玉堂闲语》云“陈琡,鸿之子也,……乾符中弟琏复佐薛能幕”云云。《唐才子传校笺》无说。吴氏之云,抑或有它据,姑且两存。
    ② 《唐才子传校笺》第3册第308—319页,谭优学校笺,第5册364—370页陈尚君、陶敏补笺。
    ③ 孟二冬《登科记考补正》,卷二0,第835页。
    ④ 《翰院群书》卷六。
    ⑤ 《福建通志》卷《福建通志》卷二十四《职官》“漳州府唐漳浦郡刺史”条。
    ⑥ 《登科记考补正》,卷二二,第918页。
    ⑦ 《通鉴》二四九“大中十二年”条。
    ① 《宋高僧传》卷三0有“次太守蒋环开洗忏戒坛,命休为监坛焉”,《大藏经》第50册。
    ② 《北梦琐言》二0“休公真率”条、《宋高僧传》三0、《唐才子传》本传皆载贯休得罪成汭被流放黔中事,而《五代史补》卷一《僧贯休入蜀》条云因幕吏郑准害其能,怒而入蜀”,难知孰是。
    ③ 关于诗僧之部分,多参考复旦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2002届博士毕业生的毕业论文《晚唐五代诗僧群体研究》第二章《晚唐五代诗僧群体考》相关部分,50——66页。下不另注,特此说明。
    ④ 见《宋高僧传》本传、《全唐义》卷八二0吴融《禅月集序》、《全唐诗》六八四有《寄贯休上人》、《寄贯休》等诗。
    ① 晋杜氏注、唐陆德明音义、孔颖达疏,《四库全书》本。
    ① 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一二《仰山慧寂法嗣》有《福州明月山道崇大师》。又齐己师门之说,见尹楚彬《湖湘诗僧齐己与伪仰宗》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12月出版。
    ① 修睦入吴时间考见秀林《晚唐五代诗僧群体研究》第二章《晚唐五代诗僧群体考》第一节《庐山诗僧群》“修睦”条。不同意胡应磷修睦与朱同时及祸的说法,其说待再考。本文关于诗僧之论述,若无特别标注者,皆参考先生此文之论述。
    ② 见《山西通志》卷一五九《仙釋一》“尚颜”条。
    ③ 见《全唐文》卷八百二十九颜荛《颜上人集序》、李詷《颜上人集序》。
    ① 《郡斋读书志》卷四中“虚中《碧云诗》一卷,右唐僧虚中也,居玉笥山”。
    ② 《唐才子传》卷八、五代诗话卷八“虚中”条、《诗话总龟》卷一0“雅什门”上引《郡阁雅谈》俱云此。《唐诗纪事》眷七五云“住湘西粟城寺”。
    ③ 此条记载颇多,如五代诗话巷七“廖图”条引《雅言杂录》、《唐诗纪事》巷七五“虚中”条。
    ④ 《五代诗话》眷八“虚中”条引《郡阁雅谈》
    ⑤ 见《郡斋读书志》卷四中、《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唐音癸簸》卷三0、巷三二、《全诗》卷八四九修睦《怀虚中上人》、《江南野史》卷七《孙鲂传》。
    ⑥ 齐己有《闻西蟾从弟卜岩居岳西有寄》,又有《寄怀西蟾师弟》云“见说南游远,堪怀我姓同”,此秀林意见。
    ① 宋阮阅《诗话总龟》卷一一“雅什门下”。
    ① 相关文章有李小荣《略论“咸通十哲”的诗歌意象》,贵州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贾岛对“咸通十哲’影响之检讨》,淮阴师专学报,1997年第4期;臧青《论唐末诗派的形成及其特征》,《文学评论》1997年第5期;吴在庆《咸通十哲的科举生活与心态》《广西师大学报》,1995年第1期;杨秋瑾《李频交游小考》,《四川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1月等。
    ② 分见《唐才子传校笺》第4册第15至30页、第5册第444页。
    ③ 见吴在庆《唐五代文学编年史》“晚唐卷”第370、383、431页。聂乐根《许棠及其诗研究》第一章第四节。
    ④ 见《唐才子传校笺》第卷九,第4册第24—26页。
    ① 《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二,见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七,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②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卷二,图八《长安西通陇右河西道河湟青海地区交通网合图》。
    ① 见《唐代交通图考》卷一《京都关内区》,第91—128页,。
    ② 见《唐才子传校笺》第4册第20页。
    ③ 见《唐才子传校笺》第5册第376页。
    ④ 据《旧唐书》卷一八(上),会昌三年十月,上以李石检校司空、平章事兼太原尹、北都留守、充河东节 度使等。
    ① 见《全唐诗人名考》第615页、
    ① 姚合于《全唐诗》卷四九九有诗《陕下厉玄侍御宅五题》,马戴于卷五五六有《宿裴氏溪居怀厉玄先辈》,贾岛于卷五七二有《雨夜同厉玄怀皇甫荀》,卷五七三《酬厉玄》,卷八一三无可有《秋日寄厉玄先辈》。
    ② 《严州图经》,台北成文出版公司,1983年版,第95页。
    ③ 见《全唐诗人名考》卷中,第555页。
    ① 《唐代交通图考》卷一图八《唐代长安西通陇右河西道河湟青海地区交通网合图》所绘甚明,可并参。
    ② 见《唐代交通图考》卷一图六《唐代关内道交通图》。
    ③ 《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8、996、1025页。
    ① 参见《唐代交通图考》卷一图六《唐代关内道交通图》。
    ① 《全唐诗》卷六0四。
    ① 《无锡县志》卷四(上)亦载,见《四库全书》第492册。
    ② 《全唐文》卷七九四孙樵《自序》云“常侍”为“李潼”,然姚氏所载,或另有所本,姑存之。
    ③ 见《知不足斋丛书》第十三函《翰苑群书》上册第56页。“江西观察使”,《四库全书》本作“浙西观察使”(第595册第371页),误。
    ① 《唐摭言》卷一0“海叙不遇”条:“咸通末,京兆府解,李建州频时为京兆参军主试,同时有许棠与乔,及喻坦之、剧燕、任涛、吴罕、张玭、周繇、郑谷、李栖远、温宪、李昌符,谓之‘十哲’”。《唐诗纪事》卷七0《张乔》条、《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亦云,内容小异,大致不差。
    ② 《唐摭言》卷二《争解元》条云:“同、华解最推利市,与京兆无异。若首送,无不捷者”。
    ③ 详参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第三、四章,第52、82页,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① 许棠游蜀经历参见黄俊铨《“独孤云移镇天雄”辨》,《中国学研究》,第十辑,济南出版社,2007年4月出版。
    ② 见《阜阳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第1期。
    ③ 傅璇琮等《唐才子传校笺》第4册,第300—312页,本节观点《校笺》观点若无特别标注者,皆出此。
    ① 《旧唐书》卷一八下后附考证,(清)沈德潜等撰,《四库全书》第268册第448页。
    ① 此诗《全唐诗》卷六三九原文首联下句缺“似、“洲”字,腹联下句缺“蒴”字,据《文苑英华》卷二六五补。
    ② 《登科记考补正》卷二三“咸通十五年条”,第876页。
    ③ 吴在庆等《唐五代文学编年史》(晚唐卷)“咸通十五年、乾符五年条”,第616、670页。
    ① 岑仲勉《郎官石柱题名新考订》(外三种),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56—373页。
    ② 吴在庆先生以为“刘侍郎”乃刘承雍,说见《唐五代文学编年史》(晚唐卷)“成通九年”条、《增补唐五代文史从考》“顾云生年条”(黄山书社,2006年版第47、48页)。按其意见,顾云初落第在咸通九年,若顾云八年始赴举干谒,初下第时日与吴先生所推正合,且至十二年三年间,除咸通十一年停举之年,正好两次,与《上翰林刘侍郎启》中所述亦合。惟其断此文作于成通十二年(871)秋。《编年史》“咸通十四年”条又云翰林学士刘承雍遣人存问顾云,似言此刘亦为刘承雍。按此刘若为承雍,则咸通十三、四年间顾云连上两书时,已经落第至少三次,与《上翰林刘侍郎启》所云落第两次不合。吴断此二处未列证据,然其论必有所由,故列而论之。
    ③ 《唐才子传校笺》第2册第331页,卷五。
    ① 见《唐才子传校笺》第5册第113页,卷三陈尚君先生补。
    ② 见《唐才子传校笺》卷九,第4册第177页,亦见于曹汛《齐己生卒年考证》(《中华文史论从》1983年第3辑)。
    ③ 见《全唐诗》卷一二七、五八八。
    ④ 《唐才子传校笺》第4册第301页,卷一0。
    ⑤ 分见《全唐诗》卷一四0、一九八。
    ① 陶敏等《唐五代文学编年史》(初、盛唐卷),辽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743、780页。
    ② 《郑谷诗集编年校注》后附《郑谷年潜》,第257页。
    ③ 《全唐诗》六七六。
    ① 见《全唐诗》卷三00。
    ② 此处多见于唐人诗歌,如《全唐诗》卷一九九岑参《敷水歌送窦渐入京》、卷散二五权德舆《敷水驿》、卷四四八白居易《过敷水》、卷四五五自居易《罗敷水》、卷五三四许浑《途经敷水》。
    ① 《郑谷诗集编年校注》第263页云郑谷往汝州为乾宁三年,《郑谷诗集笺注》后附《郑谷传笺.》(见该书第511页),则未定。
    ② 严寿澂等《郑谷诗集笺注》第229页疑非郑谷作原因是郑谷没有为秘书省校书郎之仕历,然亦无其它证据确定此诗之伪。鄙意以为,“芸阁”尽管可以作为秘书省之代称,但其初始意义是为了藏书之处。郑谷《重访》诗所言“芸阁”或指后者。他自己喜欢种药。《咏怀》:“香锄抛药圃”;《远游》:“中条有药园”;《结绶鄂郊縻摄府署偶有自咏》云:“释褐来年暂种芸”。其种芸大致是为了藏书。郑谷《深居》云:“书满闲窗下,琴横野艇中”,此见其藏书甚多。(宋)祝穆《古今事文类聚·别集》卷三引《典略》:“芸香辟蠢,故藏书台称芸台阁,称芸阁”。彭大翼《山堂肆考》卷一百二《文学》“藏书”条下亦因引此。郑谷或以“芸阁”形容自己的藏书。诗言其离家仕宦,藏书处蒙尘也。
    ① 见《唐才子传校笺》第3册第523—525页梁超然《司空图传》笺,亦见陶礼天《司空表圣诗文集笺校》后附《司空表圣年谱新编》(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61—372页)、张少康《司空图及其诗论研究》第一章《司空图的生平和思想》(学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9页)。以下关于司空图编年之征引,若无特别说明,皆出陶谱。
    ① 虚中诗见《全唐诗》卷八四八。
    ② 梁笺定为乾宁四年,陶谱、《唐五代编年史》“乾宁四年十一月”条从之。观此诗中景色,当为春季,目前无证据云乾宁四年司空图在华山,故定为五年。然此差别无大碍。
    ① 见《唐才子传校笺》卷九,第4册第255页。
    ② 《全诗》卷六七六《送进士驾下第归蒲中》。
    ③ 见《说郛》卷八三(上)、《玉芝堂谈从》卷三0、《钦定渊鉴类函》卷一九八、《沧浪集》卷一、《存家诗稿》卷二、《诗人玉屑》卷二、《沧浪诗话》“诗体”条。
    ① 汤华泉《杜荀鹤生平事迹考证》,《阜阳师范学院学报》,1986年第1期。
    ② 傅璇宗《唐才子传校笺》,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4册第262—277页。
    ③ 吴在庆等《唐五代文学编年史》(晚唐卷),辽海出版社,1998年版。
    ④ 杨莉《杜荀鹤研究》,四川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学专业,2002届硕士毕业论文。
    ⑤ 见胡嗣坤、罗琴《杜荀鹤及其<唐风集>研究》,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5年版,第340—366页。
    ① 吴在庆《唐五代文学编年史》(晚唐卷)“咸通九年条”,辽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543页。
    ① 即中和元年,据史,本年七月改元。
    ② 《登科记考补正》“咸通十五年”条,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年版,第970页。
    ③ 吴在庆《唐五代文学编年史》“广明元年”条,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695页。
    ④ 《全唐诗》卷六九二
    ① 此中交通路线,皆参考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卷四《山剑滇黔区》图一四、一五《唐代渭水蜀江山南剑南交通图》(西、东幅)。
    ② 阡能平于何时,史书记载不一。《通鉴考异》卷二四“高仁厚讨千能”条辩曰:“《实录》:(?)年十月,草贼阡能于蜀州败官军,陈敬瑄遣高仁厚讨之。《实录》见《句传》叙讨千能事承十月癸丑发峡路收讨韩秀升下,因附之十月,亦误也。《实录》又曰:十二月,仁厚以阡能首来献,帝御大玄楼宣慰同戈将士,以仁厚为检校工部尚书、眉州防御使,亦因句传而去。其曰:又此年十月戊辰,升、眉、汉、彭、绵等州并为防御使,故改刺史为防御耳。今高仁厚擒阡能既不知决在何年月。故因《实录》附于此”。
    ① 见《诗话补遗》卷三“晚唐两派诗”条,《杨升庵丛书》,文才,万光治主编,天地出版社,第6册,第183页。
    ② 见《晚唐两大诗人群落及其风貌特征》,《安徽师大学报》1996年第2期。
    ③ 《全国唐诗讨论会论文选》,霍松林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④ 见《文苑英华》卷七一四。
    ① 关于成、乾士风与诗风,尹楚彬、罗时进两位先生论述较详,前者见《咸、乾士风与艳情诗风》(《文学遗产》2002年第6期),后者见《咸乾士风及其才调歌诗》(《文学评论》2003年第3期)。
    ② 说见藏青《论唐末诗派的形成及其特征——以咸通士哲为例》(文学评论1997年第5期,第86—87页)。
    ① 《全唐诗》卷七0七《寄贺杜荀鹤及第》。
    ② 见赵昌平《<郑谷诗集笺注>前言》“郑谷诗的‘悲凉气局’(第5页)、吴在庆《论唐末文人的愁苦心态——从咸通十哲看唐末文人的处境与风貌》(《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第143页)。
    ① 见《河岳英灵集》卷下“湾”条下注。
    ② 高仲武所撰《集序》反复强调的似以“风雅”的精神为主,要求诗人能“著政之兴衰,表国风之善否”,并反对“浮游”、“淫靡”之风。但其真正的重点乃在于“理致清新”,而目其理论的表述还存在一些前后不一、甚至自相矛盾之处。郑谷批评高仲武“未公心”之事,主要是对其“进钱、郎、皇南而独抑刘(长卿)”表示不满,但这并不能说郑谷不认同高仲武主风雅的诗论。(观点详参孟二冬《论高仲武<中兴问气集>》《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4期)
    ① 分见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凤凰出版社,2002年版,第399、400页(《风骚旨格》),第363页(《文苑诗格》)、第372—374页(《二南密旨》)、第17页(关于《诗式》的论述)。
    ② 《全唐义》卷九00孙光宪《白莲集序》。
    ① 《全唐诗》卷七一六。
    ② 如陈伯海等先生以为:“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唐末与五代更替,整个社会危机四伏,一些不愿故弃淑世情怀的诗人,继承中唐讥讽朝政、反映民间疾苦的诗歌传统,强调重讽喻、重教化的诗学思想,成为中唐感事写意诗学的嗣响。在这类文士当中,其代表人物有皮日休、陆龟蒙、杜苟鹤等。虽然他们的人生经历有很大的差异,但其上下求索的情怀却是一致的”。(陈伯海等《中国诗学史》(隋唐五代卷)第六章第三节《中唐感事写意诗学的嗣响》,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第262、263页。)
    ③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八至九世纪之间思想史的再认识:重建国家权威与思想秩序”,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28、229页。
    ④ 《全唐诗》卷六五七。
    ⑤ 分见《旧唐书》卷一八(下)《宣宗纪》、卷二0《昭宗纪》。
    ① 赵翼《瓯北诗话》见《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327页。
    ② 《全唐诗》卷619。
    ③ 分见《全唐文》卷八00、八0一。
    ④ 见《北梦琐言》卷二“皮日休献书”条。《请以孟子为学科书》、《请韩文公配飨太学书》见《全唐文》卷七九六。
    ① 关于郑薰的褒贬,有两件事历来议者少之。其一,颂扬仇士良:其二,抑郑畋(事见《旧书》卷一七八《郑畋传》)。金无足赤,作者无意曲为其辩护。观晚唐时势,朋党相争,宦官横行,士人少有全身远之者,郑薰亦不例外。宣宗尚不能为力,况一大臣乎?故氏所问为确,吾人于此不可深责,为一瑕而碎全鐾,否定整个人。论见应麟《困学纪闻》一四。
    ② 《文苑英华》卷三八八。
    ① 见《全唐诗》卷六七六郑谷《读故许昌薛尚书诗集》诗内自注。
    ② 《唐阙史》卷上。
    ① 一作张祜诗,亦有作赵嘏诗者。
    ① 莫砺锋《大家阴影下的焦虑——唐代诗人薛能》,《唐代文学研究》第十一辑,广西师大出版社,2006年版,第698—714页。
    ① 《全唐诗》卷635有周繇《送江州薛尚书》,卷702有张(虫宾)《送徐州薛尚书》,喻坦之见下文。
    ① 二诗编年分见傅义《郑谷诗集编年校注》第89、230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② 《后村诗话》卷一二。
    ① 运熙、顾易生编《中国文学批评通史》(隋唐五代卷)“晚唐五代义学批评”部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579、593、748页。
    ② 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第十一章第三节《诗教说与写民生疾苫》,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363页。
    ③ 刘宁《唐宋之际诗歌演变研究》第五章第一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8—238页。
    ① 见《全唐文》卷八0七。
    ② 《大藏经》第12册第41页
    ① 《大藏经》第1册《中阿含经》第592页。
    ② 见《齐己<白莲集>与中晚唐诗禅境界》,《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5月出版。
    ③ 郑谷诗《全唐诗》作325首,严寿潋等《郑谷诗集笺注》收齐己《白莲集》孙光宪序一首。
    ① 《全唐诗》三卷收诗326首,胡嗣坤、罗琴《杜苟鹤及其<唐风集>研究》补入4首。
    ② 此处数字部分引自李小荣《贾岛对“咸通十哲”影响之检讨》(《淮阴师专学报》1997年第4期)。聂乐根《许棠及其诗歌考论》统计数字有所不同,其言贫病12次,言悲愁29次,言孤独30次,言寒苦30次。
    ③ 《唐诗汇评》第2768页。
    ① 《全唐文》卷九00孙光宪《白莲集序》“而”下注“缺三十字”,此据《五代诗话》巷八所引补。见《对床夜语》眷五。
    ② 除上列李小荣文外,尚有如肖占鹏《韩孟诗派研究》第九章第一节《韩孟诗派在中晚唐五代的影响》(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2—187页)。
    ① 亦见于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一四《冷斋鲁(山言)序》。
    ② 张宏生《姚贾诗派的界内流变和界外余响》,《文学评论》,1995年第2期。
    ③ 尹占华《论郊岛和姚贾》,《文学遗产》,1995年第1期;贺中复《五代十国时期的温李、贾姚诗风》,《阴山学刊》,1996年第1期:谷玛利《姚贾诗异同论》,《苏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刘宁《”求奇”和”求味”——论贾姚五律的异同及其在唐末五代的流变》,《文学评论》,1999年第1期。
    ① 张震英《论姚合诗歌的审美追求》,《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② 姚合三诗分见《全唐诗》卷四九六、四九七、五0一。
    ① 此处意见有差异,赵昌平先生以为郑谷在京为大中九年,时五岁(见《唐才子传校笺》第4册第155页);傅义先生则以为在大中八年,时七岁(见《郑谷诗集编年校注》后附年谱“大中八年”条,书256页)。二人意见不同,而无碍郑谷少时受教马戴的事实。
    ② 辉斌《姚合以女妻李频辨误》,《吉安师专学报》(哲社版)第17卷第2期,1996年6月出版。
    ③ 两诗分见《全唐诗》卷四九七、五0一。
    ④ 对二人交游之考证,详参杨秋瑾《李频交游小考》,《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⑤ 分见《全唐诗》卷六四八、七一六、八三一。
    ① 见《全唐诗》卷五八七。又《全唐诗》卷六0四有许棠《有忆宛陵旧居》。《元和郡县图志》卷二九“宣州”云:“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时属楚,秦为鄣郡,汉武帝改为丹阳郡,领县十七,理宛陵,即今理是也”。其下“宣城”条云:“本汉宛陵县,属丹阳郡,后汉顺帝置,至晋属宣城郡,隋自宛陵移于今理”。许棠是泾县人,就县而言,不当云“宛陵”,然就宣州大环境而言则可。
    ② 考见《唐才子传校笺》第4册第25、26页、第5册第395页。
    ① 《唐才子传校笺》卷七“薛能”条陈尚君补笺,第5册,第365页。
    ② 《方干生平系诗》(《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卷第1期,1999年3月出版。
    ③ 见《全唐文》卷八二0。按此记所云方干谒见姚合时间有误,吴在庆先生《关于方干生平的几个问题》已经辩明。
    ④ 详参吴在庆《关于方干生平的几个问题》,《文学遗产》,1997年第4期。
    ⑤ 龙明子《葆光录》卷一,《从书集成初编》本。
    ① 《全唐诗》卷七一七。
    ② 《全唐诗》卷八四八。
    ③ 详参吴在庆《关于方干生平的几个问题》,《文学遗产》,1997年第4期,下文关于方干生平的问题,若无注明,均出于吴文。
    ④ 详参《杜荀鹤及其<唐风集>研究》后附《杜荀鹤年谱系诗》,第343、352页。
    ⑤ 详参《齐己生卒年考证》,《中华文史论丛》1983年第3辑。
    ⑥ 吴在庆先生有《李洞为裴贽所屈考论》(《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1期)、《李洞瓣香贾岛三论》(《中国韵文学刊》,1998年第1期)等。下文李洞行年,若不另注,均来自吴文《李洞诗歌与生平考辨》(《华东师大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6期)。
    ① 此处有一混乱之处。郑诗云水部员外郎,李洞诗题云“转本曹郎中”诗中又云“官转水曹重”,显见其转官当在水部内。岑仲勉先生《郎官石柱题名新考订》“祠部郎中李羽”条疑水部员外郎乃其李羽长流之前所官,则亦承认李曾为官水外。然傅义先生以为李羽先在户部任职,或为州县官,再转水部郎中,故有“粟征山县欠”之语。傅义先生所言亦不无道理。于兹颇为踌躇,暂存疑。好在据《六典》卷三“尚书工部”条,户部员外郎品秩与水外同,州、县长官品秩亦略同,不影响大局。
    ② 据《旧唐书》一九上《懿宗纪》,成通十年正月,杨收长流驩州,赐死于路,其党李羽等长流儋、崖、播等州。
    ③ 《郑谷诗集编年校注》第19页。
    ① 李白诗见《全唐诗》卷一七七《宣州谢胱楼饯别校书叔云》、卷一六八《赠孟浩然》、卷一六一《古风》、卷一七0《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② 原诗下有注云:“一作司空图诗,祖保泉、陶礼天已辨明为郑谷作,见二公《司空表圣诗文集笺校·前言》,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4页。
    ① 傅义先生编年于乾符元年,见《郑谷诗集编年校注》第47页。
    ① 参杨曾文《唐五代禅宗史》第六章第二节第三小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99—301页。
    ② 印顺《中国禅宗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95、100、101页。
    ③ 杜继文、魏道儒《中国禅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165、321—323页。
    ④ 《大藏经》第51册,第230页、第244页。
    ⑤ 杜继文、魏道儒《中国禅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327页。
    ⑥ 参杨曾文《唐五代禅宗史》第六章第一节第四小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69—271页。
    ① 《历代法宝记》,《大藏经》第51册,第191页。
    ② 杜继文、魏道儒《中国禅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165页。
    ③ 裴休《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大藏经》第48册第381、382页。
    ④ 《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大藏经第》48册第384页。
    ① 参杨曾文《唐五代禅宗史》第六章第一节第四小点,第298页。
    ① 蒋力余《齐己尚“清”说探微》,《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第39—42页。
    ② 吕澂《吕澂佛学论著选集》,《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九讲“楞伽师说的转变”,齐鲁书社,1991年版,第5册第2753—2759页
    ③ 孙昌武先生详细地分析了以“镜”喻禅和以“泉”喻禅的问题。见其作《禅思与诗情》第七章第四、五节,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26—236页。
    ① 吕澂《吕潋佛学论著选集》,《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九讲“楞伽师说的转变”,齐鲁书社,第5册第2756—2759页。
    ② (姚秦)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藏经》第8册,第752页。
    ③ 吕澂《吕潋佛学论著选集》,《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九讲“南北禅宗的流行”,齐鲁书社,第5册第2788—2790页。
    ④ 《大藏经》第45册第155页。
    ⑤ 库本《六臣注文选》卷五九。
    ① 《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卷一,《大藏经》第47册。
    ② 《周易注疏》卷四,(魏)弼注,(唐)陆德明音义,孔颖达疏。
    ① 《论语注疏》卷三“八佾”第三音义,(魏)何晏集解,(唐)陆德明音义,(宋)邢呙疏。
    ② 《全唐诗》卷八四八。
    ③ 《高僧传》卷五“义解二”《释道安传》,《大藏经》第50册第352页。
    ① 闻一多《唐诗杂论·贾岛》,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36—42页。
    ② 吴在庆《略论唐代苦吟诗风》,《文学遗产》,2002年第4期。
    ① 见《唐摭言》卷一0、《郡斋读书志》卷四。
    ② 《全唐诗》卷五四五。
    ③ 详参卓遵宏《唐代进上与政治》,台北国立编译馆,1987年版,第86—89页;宋德熹《晚唐的社会与文化》,台湾学生书局,1990年版,第137—139页。
    ④ 《唐摭言》卷七“好放孤寒”条。
    ⑤ 《鉴诫录》眷八“钱唐秀”、《全唐诗话》卷五“罗隐”条。
    ⑥ 溥《唐会要》卷七六“元和二年十二月”、“开成元年十月”条,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382页。
    ⑦ 《新唐书》卷一七六《韩愈传》附《贾岛传》
    ① 见《鉴诚录》眷八,然其文云被贾岛夺诗者为宣宗,实当为文宗。吴汝煜、胡可先有辩。见《唐才子传校笺》贾岛传校笺,第2册,第330页。
    ② 范摅《云溪友议》卷中“白马吟”条。
    ③ 吴在庆《李洞为裴贽所屈考论》,《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1期。
    ④ 高蟾登第年,诸书不一。《登科记考补正》二三记为“乾符三年”(876),《唐才子传校笺》卷九“高蟾”条认为是咸通十四年。
    ① 《因话录》卷三《商部下》。
    ① 此诗欧阳修、吴聿、纪昀曾疑为周朴作,然毕仲询、贺裳等皆以为杜作。今人多倾向于后者。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辨之甚详。吴企明先生《唐音质疑录》亦有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99—101页),从之。
    ① 见宋朱翌《猗觉寮杂记》卷上。
    ① 卍新纂《续藏经》第65册,第702页。
    ② 卍新纂《续藏经》第68册,第520页。
    ③ 卍新纂《续藏经》第78册,第730页。
    ④ 《全唐诗》卷四一五。
    ⑤ 《全唐诗》卷五二二。
    ⑥ 卷二二○《舒州白云山海会演和尚初住四面山语录》,参学、才良编,卍新纂《续藏经》第68册,第131页第3栏。
    ① 裴休著,《大藏经》第48册,第385页。
    ② 《雪峰义存禅师语录(真觉禅师语录)》卷一,卍新纂《续藏经》第69册,第72页,第2栏。
    ③ 于(由页)编集《庞居士语录》卷一卍新纂《续藏经》第69册,第134页,第1栏。
    ④ 《全唐诗》眷四四九、四五一
    ⑤ 《全唐诗》卷八O六。
    ⑥ 《大藏经》第51册第285页、第288页。
    ⑦ 卍新纂《续藏经》第69册第82页。
    ⑧ 如《瀛奎律髓汇评》卷二三许印芳评吴融《闲望》“三点五点映山雨,一枝两枝临水花”云:“起住二句与李山甫《寒食》诗‘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犯复”,“此种诗意味浅薄,不足学”。
    ⑨ (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是亦山房刻本。
    ⑩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五一。
    ① 此两例中诗句两字相重,不属于叠词。前后两字分属不同的语法组织,诗格上称为“连绵”。正如“望山山似峻,看水水仍清”。(见旧题魏文帝撰的《诗格》“八对”条第六。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第104页,凤凰出版社,2002年。)尽管此种句式属于一种修辞格,仍然属于两字相重,并非叠词。本文一律视为重用。下文同。
    ① 见《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592页。
    ② 朱承平《对偶修辞》,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81页。
    ③ 分见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歌汇考》,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105、413、430页。《诗格》旧题魏文帝作,实际上是后人伪托于北宋末前。内容多见于《笔札华梁》,可作唐人诗论视之。考见张书第99页。
    ④ 云五《万有文库》第一千0一种,商务印书馆,民国十八年(1929),第75、75页。
    ⑤ 濮侃《辞格比较》,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118页。
    ⑥ 姜宗伦《古典文学辞格概要》,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18、119页。
    ⑦ 唐松波、黄建霖《汉语修辞格大词典》,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 989年版,第266—269页。
    ① 《史记·伯夷列传》。
    ② 《宋书·五行志》。
    ③ 《文选》卷二九。
    ④ 《诗纪》卷十二。
    ⑤ 《北堂书钞》卷一五五。
    ⑥ 《玉台新咏》卷九作“古词”,《艺文类聚》卷四三作“古东江飞伯劳歌”。
    ⑦ 分见《全唐诗》卷二二六、二二七、三六五、五二三、五三九、五三九。
    ⑧ 《说苑》善说篇。《乐府诗集》卷八十三。
    ① 逯钦立辑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
    ② 分见《全唐诗》卷二二二七、二二九、五二二。
    ③ 龙树造,后秦鸠摩罗什译,《大藏经》第25册第370页。
    ① 《大藏经》第48册第360页。
    ② 《禅与诗学》,《禅宗思维方式与意象批评》第二点,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08、109页。
    ③ 护法等造,玄奘译,《大藏经》第31册,第1页。
    ④ (唐)澄观撰,《如来出现品第三十七》,《大藏经》第35册,第878页。
    ⑤ 《大藏经》第47册第527页。
    ⑥ 《艺文类聚》卷七六。
    ⑦ 昆吾、孙尚勇《唐代佛教诗歌的套式及其来源》,见《唐代文学与宗教》,刘楚华主编,中华书局(香港),200年版,第422—447页。
    ① 分见《全唐诗》卷二四二、二七四、三七九。
    ② 《全唐诗》卷四六二。
    ③ (清)赵翼《陔余丛考》卷二三。
    ① 昆吾《唐代酒令艺术》,第23页。
    ② 宋谠《唐语林》卷七.昆吾先生以为是两种令格的不同实例,见《唐代酒令艺术》第73页。
    ① 昆吾《唐代酒令艺术》,第67、71、119页。
    ① 昆吾《唐代酒令艺术》,第55、83页。
    ② 《全唐诗》卷一七九。
    ③ 《全唐诗》卷五三四。
    ④ 《全唐诗》卷二二七。
    ⑤ 《全唐诗》卷一六七。
    ⑥ 《全唐诗》卷四七七、二七。
    ⑦ 《全唐诗》卷六五四。
    ⑧ 《全唐诗》巷六九八。
    ① (清)夫之辑《唐诗评选》,《船山遗书》本。
    ② 关于《竹枝》之说法,见任二北先生《唐声诗》相关部分的说法(下编第333—336、375—400页)。
    ③ 《全唐诗》卷三六五。
    ④ 《全唐诗》卷六五三。
    ⑤ 《全唐诗》卷五四一。
    ⑥ 《全唐诗》卷三六五。
    ① 分见《全唐诗》卷三六五、四四一。
    ② 《全唐诗》卷五六一。
    ③ 《杨柳枝》的内容,详参《唐声诗》“柳枝”条、526—538页“杨柳枝”条,若无特别标明,均出此。
    ④ 《全唐诗》卷五六一薛能《柳枝词五首序》。
    ① 《南部新书》卷六。
    ② 刘尧民《词与音乐》,云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70—73页。
    ③ 《敦煌丛刊初辑》第一五册,刘复辑《敦煌掇琐》,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5年,第110页
    ④ 《敦煌丛刊初辑》第一0册,许国霖撰,下辑,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5年,第135页
    ⑤ 后蜀赵崇祚《花间集》卷七。
    ⑥ 《唐声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下编,第529页
    ① 《全唐五代词》正编卷四,《敦煌词》,曾昭岷等编,中华书局,1999年版,下册第893页
    ② 《北梦琐言》卷三“薛保逊轻薄”条。
    ③ 《唐诗纪事》卷五八。
    ④ 分见《全唐诗》卷五五一、七四三、八四七。
    ① 《全唐诗》卷八三0。
    ② 《全唐诗》卷八二九。
    ③ 《全唐诗》卷八四三。
    ④ (汉)袁康《越绝书》卷一略异,渔夫歌曰:“日昭昭,侵以施,与子期甫芦之碕”。
    ① 任二北《唐声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下编第258页。
    ② 《全唐五代渊》正编卷三,《五代词》,曾昭岷等编,中华书局,1999年版,上册第441页
    ① 《全唐五代词》副编卷二《敦煌作品》,曾昭岷等编,下册,第1105—1276页。
    ② 参任二北《唐声诗》下编,第343、344页。
    ③ 任二北《敦煌曲初探》,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年版,第56—57页。
    ④ 转引自任二北《唐声诗》下编,第343页。
    ① 二诗分见《全唐诗》卷六一、六八五。
    ② 《全唐诗》卷八三七。
    ① 司空图诗分见《全唐诗》卷六三三、六三四。
    ① 日本圆仁《日本国承和五年入唐求法目录》下列有“开元诗格一卷”,下注云:“徐隐秦字肃然撰”(见《大藏经》第55册第1075页)。此书不见于诸家目录,历来研究著作亦未提及。徐隐秦,文献亦未见载。然圆仁或有所本,姑记之以待来哲。
    ② 《大藏经》第46册第766页。“格位”之说亦见湛然《法华玄义释签》卷一一(《大藏经》第33册第892页)、智(豈页)《维摩经玄疏》卷四(第38册第547、548页)。
    ③ 潘桂明、吴忠伟《中国天台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91—193页。
    ④ 《樊川集》卷一三。
    ⑤ 《全唐诗》巷五二二。
    ⑥ 《全唐诗》眷六八二。
    ⑦ 《全唐诗》卷六六五罗隐诗补遗。
    ① 见阮阅《诗话总龟》卷一三、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七。
    ② 见《唐才了传》卷八。
    ① 郑谷《题处士山居》。
    ② 《御定全唐诗录》卷九十六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
    ③ 《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三沈彬《秋日》
    ① 士禛原编、郑方坤删补、戴鸿森校点《五代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例言》第2页。
    ② 见欧阳修《新五代史》卷六六《楚世家》
    ① 见《新五代史》卷六一《吴世家》所记天祐三年二月、开平元年事。
    ② 见《资治通鉴》卷二八二“后晋高祖天福五年十二月”条。
    ③ 见《新五代史》卷六五《南汉世家》。
    ④ 岑仲勉《补唐代翰林两记》、周祖譔、吴在庆《唐才子传》卷九《吴融传》校笺(《唐才子传校笺》第4册第230页)。
    ⑤ 《五代诗话》卷七引《情史》。
    ① 《类说》卷一九“作感怀诗”条云:“欧阳彬,蜀时为翰林学上”。
    ② 《蜀祷杌》卷下、《说郛》卷三0四下、《海录碎事》卷一二、《实宾录》卷六“风月主人”条。
    ③ 马永易《实宾录》二“东野先生”条。
    ④ 《大清一统志》卷二七七、《湖广通志》卷五七《人物志》。
    ⑤ 《宋史》卷四八三《湖南周氏》、《资治通鉴》卷二九三“世宗显德三年七月”条。
    ① 《全唐诗话》卷三“刘昭禹”条。
    ② 见《宋史》卷二0八元《艺文志》“艺文七”、《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通志》卷七0《艺文略第八》。
    ③ 见《文献通考》卷二四三、《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校笺》第5册第491页、第4册第476—484页。
    ④ 《类说》卷二七“咏白诗”条、《诗话总龟》卷一三引《郡阁雅谈》。
    ⑤ 关于廖凝为官江州,《全唐诗》卷七四0廖凝小传云:“与马希萼同迁金陵授,水部员外郎,出为建昌令,终江州团练副使”。廖氏为官建昌,不知何本。明李贤等《明一统志》卷五二云廖凝“仕南唐,宰都昌县”。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卷七七、《湖广通志》卷五五《人物志》“廖凝”条云:“五代南唐廖凝,为都昌县宰,以廉自守,秩满题诗修江寺”云云。然《大清一统志》卷二八一云南唐李景聘凝“为彭泽令,慕陶元亮高风视事,未几叹曰:‘昔渊明不以五斗折腰,吾何久为人役,恻怆若辕下驹耶?’即解印归。复起为连州刺史,寻归隐”。是二处所记又有不同。然《五代诗话》卷三引《郡阁雅谈》:“廖凝,字熙绩。隐居南岳,为彭泽令”。《诗话总龟》卷一0:“廖凝……受伪官为彭泽令”,后几则材料早出,凝当宰都昌。概古彭泽县志在都昌,后人有误者。而“建昌”、“都昌”名近地连,或为误。其为官江州团练副使之事,无法详考。
    ⑥ 《江西通志》卷一五九、(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卷七七“鬓为民焦”条。
    ⑦ 《通志》卷七0、《宋史》卷二0八。
    ⑧ 《五代诗话》巷三引《郡阁雅淡》、《诗话总龟》卷一0、《竹庄诗话》卷一四杂编四《中秋月》下注引《雅言杂载》。
    ① 考见《唐五代文学编年史》(五代卷)乾化元年、二年条,其书第97—103页。
    ② 诗见《全唐诗》巷八四七,题为《寄廖匡图兄弟》。
    ③ 如同书同卷胡三省引路振《九国志》云有“李铎、潘起、曹梲、李庄、徐牧、彭继英、裴颃、何仲举、孟玄晖、刘昭禹、邓懿文、李弘节、萧洙、彭继勋、并拓拔恒等四人凡十八人”。《五代史补》卷三“马希范奢侈”条云李铎、潘玘、拓跋恒、李皋、李庄、徐牧、彭继英、廖图、徐仲雅、邓懿文、李松年、卫曮、彭继勋、萧铢、何仲举、孟玄晖、刘昭禹。前者列十九人,后者仅有十七人,姓名亦有漏、衍者。
    ① 五代史补卷二“何仲举及第”条。
    ② 见《诗话总龟》眷一五、《全唐诗》卷七六二小传、《北梦琐言》卷六“李群玉轻薄事”条、《新唐书》卷六0。其人或为李福之嫡孙,待考。
    ③ 《湖广通志》卷五七《人物志》“文苑”。
    ④ 《大唐新纂》,《五代史补》卷三“石文德献挽歌”条、《十国春秋》卷七三本传、《文献通考》卷二一五、《宋史》巷二0六、《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一。
    ⑤ 《五代诗话》卷七引《雅言系述》、《竹庄诗话》卷一三。
    ① 事见《新五代史》卷六一《吴世家》。吴国杨氏仍然沿用天祜年号,故年号据《资治通鉴》各年条改。
    ② 关于“一字师”,唐代有多个版本。其中与齐己有关者,《五代史补》卷三“僧齐己”条所云也有异。其云:郑谷在袁州,齐己因携所撰诗往谒焉。有《早梅》诗曰:“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谷笑渭曰:“数枝非早,不若一枝则佳”。齐己矍然,不觉兼三衣叩地膜。自是士林以谷为齐已一字之师。尽管叙述不同,而对齐己往谒郑谷于袁州之事,却记载一致。另,对“一字师”之论述,孙昌武先生《“一字师”与“句中眼”》有独到见解,见其《文坛佛影》第233—254页。
    ③ 见《郑谷诗集编年校注》附《郑谷年谱》“天祐元年”条,华东师大出版社,1993年版,第281、283页。
    ① 据诸史,五代时似有两黄损,其一为南汉黄损,已如上述。另有一楚黄损。《资治通鉴》卷二七七“明宗长兴元年十一月”条云:“楚殷卒……兵部侍郎黄损曰:‘吾丧君有君,何备之有?宜遣使诣邻道,告终称嗣而己’”。《十国春秋》卷六七《黄损传》亦同。是楚亦有黄损也。同书卷六七记(天成二年秋八月,927),始开国以潭州为长沙府,“黄损兵部侍郎”,又于卷六二、六七分载两黄损。前传黄及第后投南汉,无有一语涉楚。后传亦未有至南汉经历。两载截然,是云损有二也。《通鉴》卷二七七,楚马殷卒于后唐长兴元年(930年)十一月,据同书卷二八三,南汉高祖卒于后晋出帝天福七年(942)。若损仕楚后投南汉,不可能见重若此,十二年内升至仆射。而黄损曾出为永州,是其仕途不顺也,此后升职或时间较长。是则楚之黄损不可能至南汉也。若此,则黄损事迹尚有待考者,姑系此。
    ② 关于《今体诗格》之名,各种资料所记不同。宋祝穆《古今事文类聚》别集卷一0“诗有数格”条引《缃素杂记》云:郑谷与僧齐已、黄损等共定《全体诗格》”。《锦绣万花谷》前集卷二一“葫芦格辘轳格进退格”条亦引《杂记》云:“郑谷与齐已黄损定《今体诗》”。《十国春秋》卷六十二《黄损传》:“损常与都官员外郎郑谷、僧齐已定近体诗诸格”。张伯伟先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新定诗格”条有考(见其书第395—396页)。但其名之异同,仍未能统一。若称《今体诗格》,为何又名为《新定诗格》?其原因亦不得而详。
    ③ 《江南野史》卷七“孙鲂”条云:“长会唐末0乱,都官郎郑谷亦避乱归宜春。鲂往师之,颇得其诱掖,后有能诗之名”。按《郑谷年谱》本年条(见《郑谷诗集编年校注》第281页),郑谷归隐宜春在天祐元年(904),孙鲂往见只能在此后。
    ④ 考见周祖譔、贾晋华《孙鲂传》校笺(《唐才子传校笺》第4册第470页)。贾晋华《唐五代文学编年史》后“晋天福二年”条。
    ① 宋马令《南唐书》卷一三:“唐末都官员外郎郑谷避乱归江淮,鲂从之游,故其所吟诗颇有郑体”。所载略同,然其所云郑谷归江淮有异。按据时贤所考,郑谷晚年归宜春,并非江淮,马氏误。今从《江南野史》。
    ② 孟二冬《等科技靠补正》当年条,分见中册第1056、1066页。
    ③ 宋沈枢《通鉴总类》卷一0(下):“南唐江文蔚取士专任至公”条:“后周广顺二年……当时唐之文雅于诸国为盛,然未尝设科举,多因上书言事官。至是,始命翰林学士江文蔚知贡举,进上克贞等三人及第”。
    ① 宋阮阅《诗话总龟》卷三三引《雅言杂载》。
    ② 见《氏族大全》巷一六“石莲灯”条、《山堂肆考》卷一二八“偷春”条。
    ③ 《全唐诗》卷八三八、八四四、卷八四六。
    ④ 见《唐才子传校笺》第4册,第448页。
    ⑤ 贾晋华《唐五代文学编年史》(五代卷)第166、167页。
    ① 见《唐才子传校笺》第4册第377—388页、第5册第482页。下同,不另注。
    ② 《宋史》卷二0八、《崇文总目》卷一二、《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
    ③ 《五代诗话》卷三引《留青日札》。
    ④ 《十国春秋》卷二一李建勋本传。
    ⑤ 《江南余载》卷下。
    ⑥ 此事各书所记大致相似,惟沈彬所举孙鲂《夜坐》诗句不同。马令《南唐书》卷一三《孙鲂传》云其为“划多灰杂苍虬迹,坐久烟消宝鸭香”。
    ① 见《唐才子传校笺》第4册第452页、《唐五代文学编年史》(五代卷)第253页“后唐长兴三年”条。
    ② 分见朱玉龙《五代十国方镇年表》,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445、454—455、464—465页。
    ③ 《唐五代文学编年史》(五代卷),“后梁末帝贞明六年”条,第156页。
    ① 李建勋之诗见《全唐诗》卷七三九《落花》、《残牡丹》、《惜花》、《晚春送牡丹》等。
    ② 见吴汝煜、胡可先《全唐诗人名考》卷下“李中”条,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701—703页。
    ① 见《五代诗话》卷三引《小草斋诗话》。
    ② 《全诗》卷七四0、《五代诗话》所引《雅言系述》。
    ③ 宋龙衮《江南野史》卷八“孟宾于”条。
    ④ 见禹偁《小畜集》卷二0《孟水部诗序》、宋叶廷珪《海录碎事》卷一九“三水部”条。
    ⑤ 见禹偁《孟水部诗集序》、《宋史》卷二0八《艺文志第一六一》、《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
    ⑥ 《唐才子传校笺》卷一0云当时有两李昉,一与孟同年,另一即此乾祐间登科之李昉。后者解救孟氏于死刑。见其书第4册第488—490页。
    ⑦ 《全唐诗》卷七四九有《甲子岁罢吉水县过钟陵时暮春维舟江渚谒柴太尉席上作》,唐末五代以“甲子”记者有二,一为唐天复四年(904),二为宋太祖乾德二年(964)。李中南唐人,所云当指后者。按三考之惯例,其此吉水之任当在建隆二年左右。同卷又有《吉水作尉酬高援秀才见赠》、《吉水作尉时酬阎侍御见寄》,且李中时未有云为吉州令之事,可知其在吉水当为尉,非令。
    ⑧ 《唐才子传校笺》卷一0。
    ① 此依《唐五代文学编年史》(五代卷)各年条。
    ② 周祖譔、贾晋华先生在《唐才子传校笺》(第4册第473、489页李中、孟宾于传校笺)中以为唐五代无此地名,认定辛文房误“新淦”为“新塗”,此未得其据。“新塗”吉已有之。据《宋书》卷九四,太宗即位,论功行赏”,李道儿为“新塗县侯”。《南齐书》卷二八《刘善明传》刘“授封新塗伯”。《广记》卷四一五“聂友”条云:“吴聂友,字文悌。豫章新塗人……今新涂北二十里余,曰封溪”。《郡斋读书志》卷四中别集类云:“李有中尝为新塗令”。唐人亦有呼“新塗”者,权德舆《权文公集》卷六就有《奉使宜春夜渡新塗江陵路至黄蘖馆路上遇风雨作》之诗。辛文房并未误记。《通鉴》一六一“新塗公大成”条下胡注“新塗,或作“新淦”,沈约《志》新淦县,汉属豫章郡”。“新塗”当为“新淦”之古称。此说甚是。周必大《文忠集》卷一八三《老堂杂志》五《记阁阜登览》引文云:“吉州属邑曰新塗”。《元丰九域志》卷六“同下州临江军”条下有县三,其一为新塗军。可见“新塗”在古地理志中大略属于吉州。据《太平寰宇记》卷一0九,新淦县南六十里有玉笥山。据《明一统志》卷五五,九仙台在玉笥山。《江西通志》一三二《艺文记十一》引《峡江练公祠记》有“嘉靖癸丑,登玉笥九仙台”之条。由上可见,孟宾于为官之新淦,确有“新塗”之称,地点在吉州。
    ① 分见《唐才子传校笺》第4册第427页、秀林《晚唐五代诗僧群体研究》第二章《晚唐五代诗僧群体考》第一节《庐山诗僧群》“齐己”条。
    ② 周祖譔、贾晋华《唐才子传校笺》卷九《齐己传》校笺。
    ③ 《东坡全集》卷三0有苏轼《惠州灵惠院壁间画一仰面向天醉僧云是蜀僧隐峦所作题诗于其下》,可见隐峦所出。
    ④ 考见秀林《晚唐五代诗僧群体研究》第二章《晚唐五代诗僧群体考》第一节《庐山诗僧群》“栖隐”条。
    ① 见《全唐文》卷九一九、《宝刻丛编》卷一五、《庐山记》卷五。后两文名与前文不同,当依后。岑仲勉、贾晋华先生有考辨,见《唐五代文学编年史》(五代卷)第269页;秀林有补,见《晚唐五代诗僧群体研究》第二章《晚唐五代诗僧群体考》第一节《庐山诗僧群》“匡白”条。
    ① 五代尚有谭峭。《十国春秋》卷三四云:“谭峭,字景升,故唐国子司农洙之子也。洙训以进士业,而峭酷好黄老书,师嵩山道士十余年。得辟毅养气之术,夏则服乌裘,冬则绿布衫,或卧于风雪中经日,人谓已毙,视之气腾腾然。久之,炼丹南岳。成,能入水火。隐形不见。因蹑屦游三茅山。道过金陵。见宋齐丘有仙骨。虽溺机智而异于众人。出所著《化书》授齐丘曰:‘是书之化,其道无穷,曷序而流于后世。’齐丘遂夺而传之。后入青城山仙去”。二人一学道于南,一学于北;一入茅山,一入庐阜:一见害于臣,一见遇于主。宋马永易《实宾录》卷一一“正一先生”条,云谭紫霄乃“江南道士”,所述与谭峭了不相关。谭峭诗,最早列入宋曾慥《类说》卷三、朱胜非《绀珠集》卷二,二书均未涉及与紫霄相关事。其《化书》,宋人著录皆题为南唐宋齐丘所著,后人有言宋夺谭峭者,或为宋齐丘氏人品而附会之事,已无法确考。然谭峭马、陆二书均无专传,《十国春秋》分两传叙。是知谭峭为后人附会偏多而吴氏采入。二谭之不同历历可数,亦知此谭非彼谭,然后世甚有误者。《江西通志》卷一五九《杂记》引《临江府志》:“谭景升,于终南山著《化书》,出授宋齐丘。……景升,名峭,即紫霄真人也,住庐山栖隐洞”。清沈季友《檇李诗系》卷三0云:“紫霄真人谭峭,峭字,景升少好道,……著《化书》授宋齐丘序之。齐丘欲窃为已有,醉缝革囊中,投之江。……李后主累辟至建康,赐号紫霄真人。”地方志所采不精,《檇李诗系》“疎于考核”之处甚多(见《四库提要》本书条),不足为证。余嘉锡先生《四库提要辨证》卷一四云二谭皆为一人,尚不可信。
    ② 《全唐诗》七五七、八六一各有“许坚”,二人游溧阳下山寺、题茅山观、题幽栖观之题异而诗同,或为一人。然无它据,暂存疑。
    ③ 《诗话总龟》卷四四“隐逸门”、《宋诗纪事》卷九0“许坚”条引《郡阁雅谈》云江左许坚“太平兴国八年自茅山游庐山,或在洪州西山、吉州玉笥山”。徐铉《骑省集》卷一四有《许真人井赞》,卷三有《寄萧给事》》后诗有注云:“萧江西致仕”。诗云:“买宅尚寻徐处士,飡霞终访许真君”。《全诗》卷七三八有潘佑《送许处士坚往茅山天坛》,《唐音癸籤》眷三三载:“潘佑书许坚等诗(行书)”。潘、萧、徐诸人为诗交。《全诗》卷八六一云有许坚《上徐舍人》,或其早年有隙,后又归好。
    ① 考见《唐刺史考全编》卷一四八、一五九,该书第2123、2310页。
    ② 库本《江西通志》卷四一“陈贶隐居桑疏”条云:“贶,闽人。南唐时与叔陈沆隐紫霄峰下,力田自食,踰三十载,学者师之”。此则陈沆、陈贶为叔侄。然它书皆云贶叔为沙门,陈沆似未有为沙门之记载。疑《通志》因二人皆闽人而混。
    ③ 陈贶隐居庐山与卒年分参《唐五代文学编年史》(五代卷)“后唐明宗天成二年”、“宋太祖建隆元年”条。
    ④ 《诗话总龟》卷四“诗进门”、《五代诗话》卷三“左偃”条引。
    ① 《宋史》卷二0六《艺文志第一百五十九》云此书为史虚白作,《钓矶立谈载记提要》则云为其子作。从之。
    ② 《诗话总龟》卷一四“警句门”、卷四十四“隐逸门”引《雅言杂载》、《全唐诗》卷七四七李中《赠史虚白》。伍乔、孟贯赠诗见下文。
    ③ 《唐摭言》卷二“争解元”条。
    ④ 《登科记考补正》卷二五。
    ⑤ 见《唐五代文学编年史》(五代卷)天福五年(940)年条。
    ① 熊皎为九华人,《册府元龟》云熊皦闽人。宋时各著录列《屠龙集》、《南金集》于二处。此两处无法解释,仍待再考。
    ② 见《文献通考》卷二四三《经籍考七十》。
    ③ 《说郛》卷四八下“上霄峰”条。
    ④ 李征古事迹见下章第一节。
    ① 宋黄朝英《靖康缃素杂记》卷九“江为”条引《江南野录》。
    ② 马氏《南唐书》卷十四《江为传》、《靖康缃素杂记》卷九“江为”条引《江南野录》。
    ③ 《宋史》卷二九六《杨徽之传》。《玉壶清话》卷五记杨徽之《哭江为诗》云:“废宅寒塘水,荒坟宿草烟”。
    ① 考见《唐五代文学编年史》(五代卷)各年条。
    ② “孟夫子”之称与仕周为大夫事,见库本《江西通志》卷九六《寓贤》“孟贯”条引《林志》
    ③ 《药性论序》与“联九品”之说,见宋陶谷《清异录》卷上“鳖还丹”条、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中、清陈元龙《格致镜原》卷六二。
    ④ 见蔡居厚《诗史》(《五代诗话》卷二引)
    ① 《宋史》本传云其有集二十卷,而卷二0八《艺文七》载《杨徽之》集五卷。不知何故有异。
    ② 见《全宋诗》,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册,第158—160页。又《全唐诗》之杨徽之诗与《全宋诗》之诗,可见二人为一。然其小传云杨乃楚马殷时人。按《诗话总龟》卷一0“撰雅什门”上、‘五代诗话》卷一引《郡阁雅谈》云“湘守杨徽之”与衡山廖融善,其代归阙枉道南岳,宿融山斋留诗。其诗二书俱收。又《五代诗话》眷九引《粤西通志》云七星山道士桂人石仲元能诗,世传其警句。“杨徽之守湘源”,南岳处上廖融因诵仲元数篇,徽之大称赏。此则此似杨氏曾为官湘楚,《宋史》漏载,或有二杨。待再考。
    ③ 杨亿《武夷新集》卷一一《杨公行状》。
    ④ 《宋史》卷二六二《刘温叟传》。
    ⑤ 见《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诗话总龟》眷一二“警句门”上。
    ⑥ 见宋应麟《小学绀珠》卷六“至道九老”条
    ① 《登科记考》“乾宁五年”(878)条。
    ② 见《十国春秋》卷一一本传。
    ③ 见《新五代史》卷六、《通鉴》卷二七0。
    ④ 《全唐诗》卷七0七殷文圭小传。
    ⑤ 《宋史》二二0八、《通志》七0、《直斋书录解题》一九、《十国春秋》卷一一。
    ⑥ 见《江南通志》卷一一九《选举志》、宋罗愿《新安志》卷六。
    ⑦ 《登科记考补正》卷二三乾符五、六年(878、879)条。
    ⑧ 《唐五代文学编年史》(晚唐卷)第861页,“乾宁二年”条
    ⑨ 明凌迪知《万姓统谱》卷五二“康骈”条、《全唐诗》卷八九0“康骈”小传。
    ① 《唐才子传校笺》第4册第421页。
    ② 《唐才子传校笺》第4册第363—365页。
    ③ 郁贤皓等《唐刺史考全编》卷一四0江南东道“湖州”条,第1962页。
    ① 宋罗愿《新安志》卷三“歙县”下“乡里”条、卷六、《江南通志》卷一六七。
    ② 见明程敏政《新安文獻志》卷一七、宋陶谷《清异录》卷上,(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卷二三七《补遗》“轩郎”条引。
    ③ 见《全宋诗》卷一八,第262页。
    ④ 宋郑文宝《南唐近事》、曾慥《类说》卷一八“韩熙载不敢阻兴”条、宋祝穆《古今事义类聚》后集卷一六“诸妓私客”条引《湘縤杂记》。
    ⑤ 见宋赵希弁《郡斋读书后志》卷一。
    ① 《江南野史》卷六。
    ① 见明程敏政《明文衡》卷二九。
    ① 马令《南唐书》卷一三《儒者传上》序。
    ② 马令《南唐书》卷二三《汤悦传》。
    ③ 士祯《香祖笔记》卷五。
    ④ 《宋史》卷二○八。
    ⑤ 见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三、《枫窗小牍》卷下、宋陈舜俞《庐山记》巻三皆及此。
    ⑥ 见《宝刻从编》卷七。
    ⑦ 《江表志》卷二。
    ⑧ 《宋史》四四一《徐铉传》。
    ① 汤氏编年,见《唐五代文学史》(0五代卷)各年条下、第288、298、362、377、419、459、582页。
    ② 见《资治通鉴》卷二八三、陆氏《南唐书》卷四、《池北偶谈》卷二六“两五鬼”条、《读书纪数略》卷二五。
    ③ 《江南野史》卷二、《通鉴总类》卷九上。
    ④ 见宋马永易《实宾录》卷一0“菰芦中伟人”条。
    ⑤ 宋马令《南唐书》卷二一、《十国春秋》卷二六云:“李征古,宜春人也,昇元末第进士”。《册府元龟》卷九二0:“陈觉与李征古皆齐丘门人”。《南唐近事》云:“来年至京,一举成名”。此则李征古似曾进士及第。宋郑文宝《江表志》卷二云:“陈觉、李征古少日,依托镇南楚公齐匠,援引至枢密使”。又云:“援引门人陈觉、李征古掌枢密之任,且授其意日”云云。案前文,后周太祖广顺二年(南唐保大十年,952)南唐才设贡举。此距昇元六年(942)有十年,安得云“昇元末”?而保大中,征古早已依齐丘为党,保大十年为袁州刺史,不可能再进举。诸书所云“齐丘门人”,或为宋氏党羽的委婉说法,此或亦为春秋笔法,并非云宋齐丘擢李入第,不足为据。故疑征古非昇元末南唐进上及第。《登科记考》未列李征古,实有以也。然古人所云,或有它因,故暂从而待再考。
    ① 宋马令《南唐书》卷二0。
    ① 分见《宋书》卷六0《荀伯子传》、《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
    ② 分见《新唐书》卷一五三《颜真卿传》、卷一四三《戴叔伦传》。
    ③ “彭玕”,《江南野史》作“彭玗”,又作“彭旰”《九国志》亦作“彭玕”,今从《通鉴》卷二六五作“玕”。
    ① 以下人物,若无特别说明者,皆见于库本《江西通志》七五《吉安府人物》。
    ① 《诗话总龟》一二二“警句门上”载陈德诚赠夏宝松诗云:“建水旧传刘夜坐”,似云刘为建阳人。陆《书》一三《潘佑传》云:“饶州处士刘洞”,显误。马《书》一四、《十国春秋》三一皆云刘洞为庐陵人。考《江南野史》卷九云“世居建阳”,未云建阳人,又“南还庐陵”。概庐陵方为故籍,建阳乃客居。诸书云庐陵,原因大概在此。
    ② 刘洞居庐山时间,各史记载有别。《江南野史》卷九、马氏《南唐书》卷一四《儒者传下》云“贶卒,而洞犹居二十年”。陆氏《南唐书》卷一五、《十国春秋》卷三一云:“隐居庐山二十年”。案前文,陈贶约于 后唐天成二年来庐山,居庐山将近四十年,约卒于宋太祖建隆二年(961)。若刘洞再居二十年,当至太平兴国五年(980),而实际上,刘洞在开宝八年(975)年已经去世。此间,他入金陵二年,嗣后回庐陵,不可能居留庐山二十年。故其居留时间,当依陆《书》。建隆二年(961)后主李煜即位,刘离庐山往谒。由此前推二十年,当为后晋出帝天福七年(942)。南唐国学建于天福五年(940),时江为等入之。后来左偃、李中等亦入。刘洞入庐山,约当与其同时。
    ① 见陆氏《南唐书》卷一三、《十国春秋》卷二七《潘佑传》。
    ② 江为于后晋天福五年左右(940)至庐山从陈贶学诗,于广顺二年(952)前后赴举。夏宝松从江为学诗,当在此期。
    ③ 陆氏《南唐书》卷一五云“时有夏宝松者,亦隐庐山,相与为诗友”。是夏隐居庐山也。马《书》卷一四云刘洞还庐陵“与同门夏宝松相善”,似云刘洞与宝松同为陈贶弟子。然刘洞、江为共承陈贶,夏从江为。二人所师不同,辈分有异。然二俱为庐陵人,同属陈贶系,且江为广顺二年离山,或夏宝松亦曾就陈贶求教,庐山众人间的师承关系比较松散,亦并不在乎这种辈分与师门。故二人称“同门”亦可。
    ④ 见朱玉龙《五代十国方镇年表》“虔州”条,第468—469页。
    《白居易集》,(唐)白居易著,顾学颉校点,中华书局,1979年版。
    《白莲集》,(唐)齐己著,《四部丛刊》初编第131册,上海书店 1989年影印(初编本出版时间下同)。
    《北梦琐言》,(五代)孙光宪著,林艾园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北宋临川氏家族及其文学考论——以安石为中心》,汤江浩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本事诗》,(唐)孟棨著,《丛书集成新编》第78册,台北新文丰公司,1986年版。
    《碧云集》,(唐)李中著,《四部丛刊》初编第128册。
    《藏海诗话》,(宋)吴可著,《历代诗话统编》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
    《册府元龟》,(宋)钦若等编,中华书局,1960年版。
    《禅思与诗情》,孙昌武著,中华书局,1997年版。
    《禅学与唐宋诗学》,杜松柏著,台湾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6年初版。
    《禅与老庄》,徐小跃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禅与诗》,李壮鹰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禅与诗学》,张伯伟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禅与艺术》,张育英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禅月集》,(唐)贯休著,《四部丛刊》初编第131册。
    《〈禅月集〉校注》,陆永峰著,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6年版。
    《禅宗美学》,张节末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禅宗诗歌境界》,吴言生著,中华书局,2001年版。
    《禅宗哲学象征》,吴言生著,中华书局,2001年版。
    《禅宗语言》,周裕锴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禅宗语言和文献》,于谷著,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禅宗与中国古代诗歌艺术》,李淼著,台湾高雄丽文文化公司,1996年版。
    《禅宗与中国文化》,葛兆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禅宗与中国文学》,谢思炜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长江集〉新校〉》,李嘉言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从郑谷及其周围诗人看唐末至宋初诗风动向》,赵昌平撰,《文学遗产》,1987年第3期。
    《词与音乐》,刘尧民著,云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大乘起信论校释》,(梁)真谛译,高振农校释,中华书局,1992年版。
    《大历诗风研究》,蒋寅著,中华书局,1995年版
    《大清一统志》,《四部丛刊》续编第16—47册,上海书店 1984年影印。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校注》,邦维校注,中华书局,1988年版。
    《大正新修大藏经》,(台北)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印赠,1990年版。
    《登科记考补正》,(清)徐松著,孟二冬补正,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年版。
    《地域、民族和唐诗刚健的特质》,余恕诚撰,《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7年第3期。
    《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戴伟华著,中华书局,2006年版。
    《地域与中心:中国文学展开的空间观察》,陈引驰撰,《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钓矶立谈》,(南唐)史虚白著,《丛书集成》初编本。
    《读史方舆纪要》,(清)顾祖禹著,贺次君、施和金点校,中华书局,2005年版。
    《杜牧传》,缪钺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
    《杜荀鹤及其〈唐风集〉研究》,胡嗣坤、罗琴著,巴蜀书社,2005年版。
    《杜荀鹤生平事迹考证》,汤华泉撰,《阜阳师院学报》,1986年第1期。
    《对床夜语》,(宋)范希文著,《丛书集成新编》第78册。
    《敦煌变文字义通释》(增补定本),蒋礼鸿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敦煌丛刊初辑》,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5年版。
    《敦煌歌辞总编》,任二北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年版。
    《敦煌曲初探》,任二北著,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年版。
    《敦煌曲子词集》,重民著,商务印书馆,1956年重印本。
    《敦煌诗集残卷辑考》,徐俊纂辑,中华书局,2000年版。
    《二十史朔闰表》,陈垣著,中华书局,1962年版。
    《樊川诗集注》,(唐)杜牧著,(清)冯集梧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版。
    《樊川文集》,(唐)杜牧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方舆胜览》,(宋)祝穆著,祝洙增订,施和金点校,中华书局,2003年版。
    《佛法概论》,印顺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佛法与诗境》,萧驰著,中华书局,2005年版。
    《佛教哲学》(增订本),方立天著,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佛教与晚唐诗》,胡遂著,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
    《佛学研究十八篇》,梁启超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佛祖历代通载》,(元)释念常著,《大正藏》第49册。
    《佛祖统记》,(宋)释志磐,《大正藏》第49册。
    《福建通志》,(清)郝玉麟等监修,《四库全书》第527—530册,台湾商务印书
    馆,1986年影印。
    《高僧传》,(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版。
    《庚溪诗话》,(宋)陈岩肖撰,《历代诗话统编》本。
    《碧溪诗话》,(宋)黄彻撰,《历代诗话统编》本。
    《古代交通与地理文献研究》,辛德勇著,中华书局,1996年版。
    《古典文学佛教溯缘十论》,陈允吉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古今禅藻集》,(明)释正勉等辑,《四库全书》第1416册。
    《故唐律疏议》,(唐)长孙无忌等撰,《四部丛刊》三编第27、28册,上海书店 1985年影印。
    《古尊宿语录》,(宋)赜藏主编集,中华书局,1994年版。
    《观林诗话》,(宋)吴聿撰,《历代诗话统编》本。
    《桂苑笔耕集》,(新罗)崔致远著,《丛书集成新编》第60册。
    《广东通志》,(清)郝玉麟等监修,《四库全书》第562—564册。
    《韩国诗话中论中国诗资料选粹》,邝健行、陈永明、吴淑钿选编,中华书局,2002年版。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汤用彤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红土·禅床——江西禅宗文化研究》,段晓华、刘松来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湖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张伟然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湖南通志》(光绪重修),(清)李瀚章、曾国荃等修,《续修四库全书》第661—66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皇明文衡》,(明)程敏政编,《四部丛刊》初编第332—334册,上海书店影印。
    《挥麈录》,(宋)明清撰,中华书局,1961年版。
    《贾岛对咸通十哲影响之检讨》,李小荣撰,《淮阴师专学报》 1997年第4期。
    《贾岛诗集笺注》,黄鹏著,巴蜀书社,2002年版。
    《嘉靖池州府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第24册,上海古籍书店 1962年影印。
    《甲乙集》,(唐)罗隐著,《四部丛刊》初编第130册。
    《鉴戒录》,(五代)何光远撰,《丛书集成》初编本。
    《江表志》,(宋)郑文宝著,《丛书集成新编》第115册。
    《江南别录》,(宋)陈彭年著,《丛书集成新编》第11 5册。
    《江南佛教史》,严耀中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版。
    《江南通志》,(清)赵弘恩等监修,黄之隽等编纂,《四库全书》第507—512册。
    《江南野史》,(宋)龙衮著,《丛书集成新编》第115册,《四库全书》第464册。
    《江南余载》,(宋)郑文宝著,《丛书集成新编》第83册。
    《江西通志》,(清)谢旻等监修,《四库全书》第513—518册。
    《江西通志》(光绪重修),(清)曾国藩、刘坤一等纂修,《续修四库全书》第656—660册。
    《江西文学史》,吴海、曾子鲁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金明馆丛稿初编》,陈寅恪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金明馆丛稿二编》,陈寅恪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金石萃编》,(清)昶辑,中国书店,1985年版。
    《<金石录>校证》,(宋)赵明诚著,金文明校证,上海书店出版社,1985年版。
    《锦里耆旧传》,(宋)勾延庆撰,《丛书集成》初编本。
    《静庵文集》,国维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景德传灯录》,(宋)释道原著,《大正藏》第51册;《四部丛刊》三编第57、58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
    《靖康缃素杂记》,(宋)黄朝英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九国志》,(宋)路振撰,《丛书集成》初编本。
    《旧唐书》,(后晋)刘晌等著,中华书局,1975年版。
    《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著,中华书局,1976年版。
    《郡斋读书志》,(宋)晁公武著,《丛书集成》初编本。
    《困学纪闻》,(宋)应磷著,《四部丛刊》三编第33册,上海书店1985年版。
    《愧郯录》,(宋)岳珂著,《四部丛刊》续编第54册,上海书店1984年影印。
    《郎官石柱题名新考订》,岑仲勉著,中华书局,2004年版。
    《历代诗话》,(清)吴景旭著,中华书局,1960年版。
    《历代诗话续编》,丁福保辑,中华书局,1983年版。
    《李群玉诗集》,(唐),李群玉著,《四部丛刊》初编第128册。
    《隶释》,《四部丛刊》三编第30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
    《两宋文学思想史》,程千帆、吴新雷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临汉隐居诗话》,(宋)魏泰撰,《历代诗话统编》本。
    《麟台故事》,(宋)程俱著,《四部丛刊》续编第48册,上海书店1984年影印。
    《刘师培学术论著》,刘师培著,劳舒编,雪克校,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六一诗话》,(宋)欧阳修著,《历代诗话统编》本。
    《刘禹锡集》,(唐)刘禹锡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吕澂佛学论著选集》,吕澂著,齐鲁书社,1991年版。
    《略论贾岛在唐诗发展中的地位》,胡中行撰,《复旦学报》,1983年第3期。
    《略论唐代苦吟诗风》,吴在庆撰,《文学遗产》,2002年第4期。
    《论唐末文人的愁苦心态——从咸通十哲看唐末文人的处境与风貌》,吴在庆撰,《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2期。
    《梅尧臣集编年校注》,(宋)梅尧臣著,朱东润编年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闽书》,(明)何乔远编撰,厦门大学古籍所、历史系古籍整理研究室校点,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明文海》,(明)黄宗羲编,中华书局,1987年影印本。
    《南海寄归内法传校注》,邦维校注,中华书局,1995年版。
    《南汉纪》,(清)吴兰修撰,《丛书集成》初编本。
    《南汉书》,(清)梁廷楠著,林梓宗校点,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南唐近事》,(宋)郑文宝撰,《丛书集成初编》本。
    《南唐近事》(一卷本),(宋)郑文宝撰,宝颜堂秘笈本,明万历陈继儒辑刻。
    《南唐书》,(宋)马令著,《四部丛刊》续编第15册,上海书店 1984年影印。
    《南唐书》,(宋)陆游著,《四部丛刊》续编第15册,上海书店 1984年影印。
    《欧阳修全集》,(宋)欧阳修著,李逸安点校,中华书局,2001年版。
    《皮子文薮》,(唐)皮日休著,肖涤非等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齐己〈白莲集〉的诗禅观》,崔炼农撰,《中国韵文学刊》,2002年第2期。
    《清诗话》,丁福保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清诗话续编》,郭绍虞编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清)严可均编,中华书局,1958年版。
    《全宋诗》,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全宋诗》,傅璇琮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全宋文》,曾枣庄、刘琳主编,巴蜀书社,1991年版。
    《全宋文》,曾枣庄、刘琳等编,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全唐诗》,(清)彭定求等编,中华书局,1960年版。
    《全唐诗补编》,陈尚君辑校,中华书局,1992年版。
    《全唐诗重出误收考》,佟培基编撰,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全唐诗话》,(宋)尤袤著,《历代诗话统编》本。
    《全唐诗人名考》,吴汝煜、胡可先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全唐诗人名考证》,陶敏编著,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全唐文》,(清)董诰等编,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本。
    《全唐文》,(清)董诰等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影印本。
    《全唐文补编》,陈尚君辑校,中华书局,2005年9月版。
    《全唐文纪事》,(清)陈鸿墀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全唐五代词》,曾昭岷、曹济平、兆鹏、刘尊明编著,中华书局,1999年版。
    《全唐五代诗格汇考》,张伯伟著,凤凰出版社,2002年版。
    《全五代诗》,(清)李调元编,《丛书集成》初编本。
    《容斋随笔》,(宋)洪迈著,《四部丛刊》续编第51、52册,上海书店1984年影印。
    《三楚新录》,(宋)周羽狲著,《丛书集成》初编本。
    《山西通志》,(清)觉罗石麟等监修,《四库全书》第542—550册。
    《神会和尚禅话录》,杨曾文编校,中华书局,1996年版。
    《诗辩坻》,(清)毛先舒著,《清诗话续编》本。
    《释贯休研究》,田道英著,四川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 2002届博士毕业论文。
    《诗话总龟》,(宋)阮阅著,周本淳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诗镜总论》,(明)陆时雍著,《历代诗话统编》本。
    《石林诗话》,(宋)叶梦得著,《历代诗话统编》本。
    《诗薮》,(明)胡应麟著,中华书局,1958年版。
    《诗源辨体》,(明)许学夷著,杜维沫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石洲诗话》,(清)翁方纲著,《丛书集成新编》第79册。
    《十国春秋》,(清)吴任臣著,中华书局,1983年版
    《释氏疑年录》,陈垣著,台北鼎文书局,1977年翻印本
    《书史会要》,(明)陶宗仪著,《四库全书》第814册。
    《书小史》,(宋)陈思撰,《四库全书》第814册。
    《蜀梼杌校笺》,(宋)张唐英撰,文才、炎等校笺,巴蜀书社,1999年版。
    《水经注疏》,(北魏)郦道元原著,(清)杨守敬、熊会贞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说诗睟语》,(清)沈德潜著,《历代诗话统编》本。
    《司空图及其诗论研究》,张少康著,学苑出版社,2005年版。
    《司空表圣诗文集笺校》,祖保泉、陶礼天笺校,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宋代禅宗文化》,魏道儒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宋代诗学通论》,周裕锴著,巴蜀书社,1997年版。
    《宋代文学通论》,水照著,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宋代文学思想史》,张毅著,中华书局,1995年版。
    《宋高僧传》,(宋)赞宁著,范祥雍点校,中华书局,1987年版。
    《宋金元文学批评史》,顾易生等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宋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二卷,宋绍兴中改定,叶德辉考证,《观古堂书目丛刊》本。
    《宋诗话辑佚》,郭绍虞辑,中华书局,1980年版。
    《宋诗话全编》(10册),吴文治主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宋诗纪事》,(清)厉鹗辑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宋史》,(元)脱脱等撰,中华书局,1977年版。
    《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岁寒堂诗话》,(宋)张戒撰,《历代诗话统编》本。
    《隋唐佛学与中国文学》,陈引驰,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隋唐佛教》,郭朋著,齐鲁书社,1980年版。
    《隋唐佛教史稿》,汤用彤著,中华书局,1982年版。
    《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李斌城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隋唐五代史》,吕思勉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隋唐五代史》(上册),仲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隋唐五代文学论著集目正编、续编》,罗联添编辑,台湾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版。
    《隋唐五代文学批评史》,运熙,杨明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罗宗强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版。
    《俗语佛源》,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遂初堂书目》,(宋)尤袤著,《丛书集成新编》第11册。
    《太平广记》,(宋)李昉等撰,中华书局,1961年版。
    《太平寰宇记》,(宋)乐史撰,《丛书集成初编》本,(卷一一三至卷一一九补阙,参续修四库本)
    《太平御览》,(宋)李昉等编,中华书局,1960年版。
    《坛经校释》,(唐)慧能著,郭朋校释,中华书局,1983年版。
    《谈艺录》(补订本),钱钟书著,中华书局,1984年版。
    《汤用彤全集》(七卷本),汤用彤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唐才子传校笺》,傅璇琮主编,中华书局,1987——1995年出版。
    《唐刺史考全编》(共5册),郁贤皓著,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唐代白话诗派研究》,项楚、谭伟等著,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5年版。
    《唐代佛教》,范文澜著,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唐代佛教地理研究》,李映辉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唐代集会总集与诗人群研究》,贾晋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唐代交通图考》,严耕望著,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1985年版。
    《唐代交通与文学》,李德辉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唐代酒令艺术》,昆吾著,东方出版中心,1995年版。
    《唐代科举与文学》,傅璇琮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唐代区域经济研究》,翁俊雄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李浩著,中华书局,2002年版。
    《唐代士大夫与佛教》,郭绍林著,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唐代诗文丛考》,陈耀东著,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唐代通俗诗研究》,谢思炜撰,《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
    《唐代文士与唐诗考论》,吴在庆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唐代文学丛考》,陈尚君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唐代文学史》,乔象钟、陈铁民、吴庚舜、董乃斌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唐代文学研究论著集成》,傅璇琮、罗联添主编,三秦出版社,2003年版。
    《唐代文学与宗教》,刘楚华主编,(香港)中华书局,2004年版。
    《唐方镇年表》,(清)吴廷燮撰著,中华书局,1980年版,
    《唐国史补》,(唐)李肇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57年版。
    《唐会要》,(宋)溥著,中华书局,1955年版。
    《唐李推官披沙集》,(唐)李咸用著,《四部丛刊》初编第128册。
    《唐末五代乱世文学研究》,李定广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唐人行第录》(外三种),岑仲勉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唐集叙录》,万曼著,中华书局,1980年版。
    《唐人酒席间的歌舞与酒令》,尹占华撰,《中国典籍与文化》,2006年第4期。
    《唐人行年考》,谭优学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唐人行年考续编》,谭优学著,巴蜀书社,1987年版。
    《唐人轶事汇编》,周勋初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唐史余讅》,岑仲勉著,中华书局,1960年版。
    《唐声诗》,任二北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唐诗创作与歌诗传唱关系研究》,吴相洲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唐诗概论》,苏雪林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唐诗汇评》,陈伯海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唐诗纪事》,(宋)计有功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版。
    《唐诗品汇》,(明)高棅编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唐诗学引论》,陈伯海著,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
    《唐四僧诗》,(唐)释灵澈等撰,《四库全书》1332册。
    《唐宋词汇评》(唐五代卷),兆鹏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唐宋词人年谱》,夏承焘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唐宋之际诗歌演变研究》,刘宁著,北京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
    《唐戏弄》,任二北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丁如明等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唐五代禅宗史》,杨曾文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唐五代词纪事汇评》,史双元编著,黄山书社,1995年版。
    《唐五代江南地区诗歌创作基本状况述论》,景遐东撰,《学术月刊》2001年第8期。
    《唐五代诗歌考论》,彭万隆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唐五代人物传记资料综合索引》,傅璇琮主编,中华书局,1982年版
    《唐五代文史从考》,吴在庆著,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唐五代文学编年史》,傅璇琮主编,辽海出版社,1998年版。
    《唐研究》第二卷,荣新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唐音佛教辨思录》,陈允吉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唐音癸签》,(明)胡震亨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唐音审体》,(清)钱木庵著,《历代诗话统编》本。
    《唐音质疑录》,吴企明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唐御史台精舍题名考》,(清)赵钺、劳格撰,张忱石点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
    《唐摭言》,(五代)定保撰,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唐摭言》,(五代)定保著,《丛书集成新编》第83册。
    《通志》,(宋)郑樵撰,中华书局,1987年版。
    同治《南昌府志》,江西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巴蜀书社合版,1996年版。
    《晚唐五代巴蜀文学论稿》,房锐主编,巴蜀书社,2005年版。
    《晚唐五代诗僧群体研究》,秀林撰,复旦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 2002届博士毕业论文。
    《梵志诗校注》,项楚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文公文集》,(宋)安石著,唐武标校,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围炉诗话》,(清)吴乔著,《丛书集成新编》第79册。
    《文镜秘府论校注》(日)弘法大师原撰,利器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文坛佛影》,孙昌武著,中华书局,2001年版。
    《文献通考》,(元)马端临著,中华书局,1986年版。
    《文苑英华》,(宋)李昉等著,中华书局,1966年版。
    《文字禅与宋代诗学》,周裕锴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五代会要》,(宋)溥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五代诗话》(清)士禛原编、郑方坤删补,戴鸿森点校,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五代十国的温李、贾姚诗风》,贺中复撰,《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1996年策1期。
    《五代十国方镇年表》,朱玉龙编著,中华书局,1997年版。
    《五代十国史研究》,郑学檬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五代十国文学编年》,张兴武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五代史补》,(宋)陶岳撰,《四库全书》第407册。
    《五代史略》,陶懋炳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五代史阙文》,(宋)禹偁撰,《四库全书》第407册。
    《五代作家的人格与诗格》,张兴武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五灯会元》,(宋)普济撰,苏渊雷点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
    《五国故事》,(宋)不著撰人,《丛书集成》初编本。
    《吴礼部诗话》,(元)吴师道撰,《历代诗话统编》本。
    《吴越备史》,(宋)范埛、林禹撰,《四部丛刊》续编第15册,上海书店1984年影印。
    《吴中诗派与中唐文学》,赵昌平撰,《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第4期。
    《稀见本宋人诗话四种》,张伯伟编校,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西崑酬唱集注》,(宋)杨亿编,仲犖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咸乾士风及其才调歌诗》,罗时进撰,《文学评论》,2003年第3期。
    《咸、乾士风与艳情诗风》,尹楚彬撰,《文学遗产》,2002年第6期。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
    《湘山野录》,(宋)释文莹著,《丛书集成新编》第83册。
    《筱园诗话》,(清)朱庭芳著,《清诗话续编》本。
    《黄州小畜集》(及其外集),(宋)禹偁著,《四部丛刊》初编第133册。
    《新安文献志》,(明)程敏政辑撰,何庆善、于石点校,黄山书社,2004年版。
    《新唐书》,(宋)欧阳修等撰,中华书局(六卷本),1995年版。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集校》(上、下),赵超编著,中华书局,1998年版。
    《新五代史》,(宋)欧阳修著,(宋)徐无党注,中华书局,1974年版。
    《续高僧传》,(唐)释道宣著,《大正藏》第50册。
    《卍续藏经》,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日本《卍续藏经》本。
    《宣和画谱》,(宋)不著撰人,《丛书集成》初编本。
    《宣和书谱》,(宋)不著撰人,《丛书集成》初编本。
    《严州图经》,台北成文出版社影印本,1983年版。
    《养一斋诗话》,(清)潘德舆著,《清诗话续编》本。
    《姚贾诗派的界内流变和界外余响》,张宏生撰,《文学评论》,1995年第2期。
    《益州名画录》,(宋)黄休复著,《四库全书》第477册。
    《吟窗杂录》,(宋)陈应行编,秀梅整理,中华书局,1997年影印本。
    《因话录》,(唐)赵磷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57年版。
    《瀛奎律髓汇评》,(元)方回选评,李庆甲集评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舆地广记》,(宋)欧阳态撰,李勇先、小红校注,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舆地纪胜》,(宋)象之撰,中华书局,1992年版。
    《元丰九域志》,(宋)存撰,中华书局,1984年版。
    《元和郡县图志》,(唐)李吉甫著,贺次君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
    《原诗》,(清)叶燮撰,《历代诗话统编》本。
    《云溪友议》,(唐)范摅撰,《四部丛刊》续编第54册,上海书店,1984年影印。
    《韵语阳秋》,(宋)葛立方撰,《历代诗话统编》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
    《郑守愚文集》,(唐)郑谷著,《四部丛刊》续编第57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
    《增补唐五代文史从考》,吴在庆著,黄山书社,2006年版。
    《曾巩集》,陈杏珍、晁继周点校,中华书局,1984年版。
    《浙江通志》,(清)嵇曾筠等监修,《四库全书》第519—526册。
    正德《袁州府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第37册,上海古籍书店,1982年影印本。
    《郑谷诗集编年校注》,傅义著,华东师大出版社,1993年版。
    《郑谷诗集校注》,严寿澂、黄明、赵昌平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郑守愚文集》,(唐)郑谷著,《四部丛刊》续编本。
    《直斋书录解题》,(宋)陈振孙著,《丛书集成初编》本。
    《正统道藏》,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55年版。
    《中古文学论著三种》,刘师培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中国禅思想史——从6世纪到9世纪》,葛兆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版。
    《中国禅学思想史》,(日)忽滑骨快天著,朱谦之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禅学思想史纲》,洪修平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版。
    《中国禅宗大全》,李淼编著,长春出版社,1991年版。
    《中国禅宗史》,印顺著,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中国禅宗思想历程》,潘桂明著,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年版。
    《中国禅宗通史》,杜继文、魏道儒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中国禅宗与诗歌》,周裕锴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中国道教》,卿希泰主编,东方出版中心,1996年版。
    《中国道教史》(修订本),卿希泰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灯录全书》,净慧主编,中国藏学出版社,1993年版。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集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曾大兴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5册(隋唐五代十国时期),谭其骧主编,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
    《中国诗史》,陆侃如,冯沅君著,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中国思想史》,葛兆光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版。
    《中国文学发展史》,刘大杰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中国文学批评史》,罗根泽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中国文学批评通史》,(宋金元卷),运熙、顾易生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新时期唐诗研究述评》,张忠纲等著,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中唐诗歌嬗变的民俗关照》,刘航著,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
    《中兴间气集》(唐)高仲武编,《四部丛刊》初编第314册。
    《竹坡诗话》,(宋)周紫芝著,《历代诗话统编》本。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著,中华书局,1997年版。
    《资治通鉴考异》,(宋)司马光著,《四部丛刊》初编第31册。
    《资治通鉴纪事本末》,(宋)袁枢著,《四部丛刊》初编第37—44册。
    《祖堂集》,(南唐)静、筠法师合撰,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3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