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弘明集》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道宣是南山律宗开山之祖,著有多部佛学著作。《广弘明集》是其编纂的佛教思想文献集。全书三十卷,收录一百三十余人的一百八十多篇文章。这些文章是研究汉魏以至唐初社会、历史、宗教、文化的第一手文献。但《广弘明集》成书于佛、道争论异常激烈的唐高宗时期,有明确的弘法护教的宗教目的。此一宗教动机,影响了《广弘明集》辑录文献的态度和文献的客观性。因此,本论文是对《广弘明集》所收录文献进行辨伪存真的工作,其次才探讨文献所包含的文化内容。
     论文前四章基本围绕《广弘明集》辑录文献的客观性这一问题展开。涉及道宣的籍贯和宗教活动,《广弘明集》版本、资料来源和编纂体例、思想,以及《广弘明集》辑录三教论争文献的真伪。在文献和历史相结合的考察中,论文认为,《广弘明集》的前十五卷集中收录了有关三教论争的文献。在唐初三朝道先佛后的宗教政策和佛道论争日渐激烈的宗教生态中,《广弘明集》的成书同时受到客观求真和主观作伪两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前十五卷的文章既具有相当大的文献价值,又存在佛教徒篡改和故意误读的痕迹。这一部分文献,使用时需慎重。
     论文后两章主要从《广弘明集》辑录文献探讨南北朝时期的宗教史和佛教与文学的关系。其中涉及北周灭佛后的佛教活动、夷夏之辨与隋前佛经翻译版本、南朝的佛道论、佛教与宫体、佛教苦谛思想对中古文学的影响、佛教降魔文等等。论文认为,北周灭佛后的佛教活动三教融汇对隋唐时期佛教的发展有重要影响;隋前佛经传译中不分胡本、梵本与华夷之辨的观念有密切联系;佛教观念对宫体诗的兴盛影响极大;佛教苦谛观念对中古悲苦文风的形成和演变有重要影响;佛教降魔文具有多重文化价值。
     论文主要采用文献的和历史的研究方法,辨伪去妄,求真存实。《广弘明集》辑录文献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对《广弘明集》的个案研究,有待于继续深入。
Daoxuan was the forefather of the Vinaya school of the southern mountain who wrote many Buddhism works. Guang hongmingji is a work of Buddhism thoughts document collections compiled by him. It includes more than 30 volumes, 180 articles written by more than 130 authors. These articles give us the first hand materials for studying society, history, religion and culture from Wei through earlier Tang dynasty. But Guang hongmingji, came into a book in the period of Gaozong when the dispute between Buddhism and Taoism was very intense, bore an explicit responsibility to teach and protect Buddhism. This influenced the attitude and objectivity of the compiling of the work. For this, my thesis will firstly distinguish the true from the false in the materials collected in Guang hongmingji, and probe into the cultural contents of the work secondly.
     The first four chapters basically discuss about the objectivity of the materials in Guang hongmingji, including native place and religious activity of Daoxuan, versions, resources, stylistic rules and layout of Guang hongmingji, as well as the the genuineness of those materials about the dispute of the three religions in Guang hongmingji. By combining the documents and history together, the thesis thinks Guang hongmingji collected materials about the dispute between the three religions in the first fifteen volumes. In the period of the first three emperors in earlier Tang, under the policy of putting Taoism before Buddhism and the situation of the dispute between Buddhism and Taoism getting more and more fierce, the compiling of Guang hongmingji got influences both from seeking the truth objectively and making forging subjectively. Therefore, the first fifteen volumes of the work have much higher value for reference, and at the meanwhile, have traces of interpolating and deliberate misreading by Buddhists. This part of documents should be used prudently.
     The last two chapters of the thesis will discuss about history of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y and relation between Buddhism and Literature by studying the materials collected in Guang hongmingji, including Buddhism activities after extinguishing of Buddhism in Northern Zhou, the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Cathay and Barbarians and translation versions Buddhism classics, dispute between Buddhism and Taoism in Southern Dynasty, Buddhism and Gong Style, influence on middle-age Literature by Buddhism Dukkha, Buddhism classics for subduing demons, etc. The thesis thinks that the merging of three religions after the extinguishing of Buddhism in Northern Zhou had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Buddhism in the period of Sui and Tang Dynasty; The fact of no distinguish between Hu and Sanskrit versions of translation of Buddhism classics before Sui dynasty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concept of the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Cathay and Barbarians; Idea of Buddhism exerted tremendous influence on the prosperousness of Gong Style Poem; The idea of Buddhism Dukkha had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iddle-age suffering style of writing; Buddhism classics for subduing demons have multiple cultural values.
     Adopted a combining documental and historical method of study, the thesis aims to distinguish the false from the true. As Guang hongmingji is numerous in quantity of documents and rich in contents, further study of individual cases still has to waiting for.
引文
①释道宣《续高僧传》卷二十九《明律后论》,《大正藏》第50册,第621页中至622页中。
    ②“毗尼”,梵文为Vinaya,新云毗奈耶,旧云毗尼,律藏之梵名也。“四分”指《四分律》,共六十卷,为姚秦佛陀耶舍与竺佛念共译于长安,原为印度上座部系统法藏部所传之戒律。
    ③李小荣《〈弘明集〉〈广弘明集〉述论稿》,巴蜀书社,2005年。
    ①巩本栋《〈广弘明集〉释译》,台湾佛光出版社,1996年。
    ②巩本栋《〈广弘明集〉在中国佛教史上的价值、地位及其现代意义》,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年第2期。
    ③刘立夫《弘道与明教——〈弘明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① 周叔迦分中国佛学的发展为四个阶段:原始时期、华化时期、蔓衍时期、衰微时期。其中华化时期又分为南北朝后期(包括隋代)的酝酿季、唐代宪宗以前的灿烂季和宪宗以后的凋零季。见周叔迦《中国佛学史》,收入《周叔迦佛学论著集》(上),中华书局,1991年。
    ② 沙门宗晓《法华经显应录》卷一,《卍续藏经》第78册,第27页中。
    ③ 明成祖编《神僧传》卷六,《大正藏》第50册,第988页下。
    ④ 释道宣《释迦方志》卷二,《大正藏》第51册,第975页上。
    ⑤ 释道宣《释门章服仪》卷一,《大正藏》第45册,第839页中。
    ⑥ 沙门智升《开元释教录》卷八,《大正藏》第55册,第562页上。
    ⑦ 释延一《广清凉传》卷三,《大正藏》第51册,第1118页下。
    ⑧ 沙门志磐《佛祖统记》卷二十九,《大正藏》第49册,第296页下。
    ⑨ 沙门念常《佛祖历代通载》卷十二,《大正藏》49册,第581页。
    ⑩ 释宝洲觉岸《释氏稽古略》卷三,《大正藏》第49册,第818页上。
    11 周克服《法华经持验记》卷上,《卍续藏经》第78册,第74页下。
    12 赞宁《宋高僧传》卷十四《释道宣传》,中华书局1987年,第327页。
    13 《宋高僧传》卷十二《释鉴宗传》,第279页。
    14 《宋高僧传》卷十五《释志鸿传》,第367页。
    15 《宋高僧传》卷二十五《释行瑫传》,第644页。
    ①弘一法师《南山道宣律师年谱》,见《弘一大师全集》第7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01页上。
    ②赞宁《宋高僧传》卷十四《释道宣传》,第327页。
    ③董斯张《吴兴备志》卷八,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94册,第352页。
    ④鏊《姑苏志》卷五十三,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93册,第999页。
    ⑤《弘一大师全集》第7册,第401页上。“士申”,《宋高僧传》道宣本传作“申”。
    ⑥杜佑《通典》卷二十九,文锦等点校,中华书局1988年,第811页。
    ① 《续高僧传》卷十四《释慧頵传》,《大正藏》第50册,第534页上至中。
    ② 《续高僧传》卷二十二《释智首传》,《大正藏》第50册,第615页上。
    ③ 《量处轻重仪本》卷一,《大正藏》第45册,第839页下。
    ④ 《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卷一,《大正藏》第40册,第429页上。
    ⑤ 《大唐内典录》卷五,《大正藏》第55册,第282页中。
    ① 《量处轻重仪本》卷一,《大正藏》第45册,第840页上。
    ② 《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卷一,《大正藏》第40册,第429页上至中。
    ③ 《续高僧传》卷十六《僧达传》,《大正藏》第50册,第553页中。
    ④ 《续高僧传》卷十六《僧稠传》,《大正藏》第50册,第555页中。
    ⑤ 《续高僧传》卷二十四《法通传》,《大正藏》第50册,第642页上。
    ⑥ 《续高僧传》卷二十五《慧达传》,《大正藏》第50册,第645页上。
    ⑦ 《释迦方志》卷二,《大正藏》第51册,第972页中。
    ⑧ 《续高僧传》卷十四《慧頵传》,《大正藏》第50册,第534页中。
    ⑨ 《释门章服仪》卷一,《大正藏》第45册,第839页中。
    ①慧立、彦悰著,孙毓堂、谢方点校《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十,中华书局2000年,第214页。
    ②《集沙门不应俗等事》卷三,《大正藏》第50册,第455页下。
    ③《集沙门不应俗等事》卷六,《大正藏》第50册,第472页下。
    ④此事《旧唐书》卷四《高宗本纪上》云:“六月己未朔,皇子旭轮生。乙丑,初令道士、女冠、僧、尼等,并尽礼致其父母”。整个事件的过程,并未记载。而《集沙门不应俗等事》记载尤为详细。
    ①道宣《关中创立戒坛图经》卷一,《大正藏》第45册,第816页上至817页下。
    ②《旧唐书》卷四十六、四十七,第2005、2030、2079页,
    ①《新唐书》卷五十九,第1525至1527页。
    ②《宋史》卷二百零五,第5182、5185、5186页。
    ③《大唐内典录》卷十,《大正藏》第55册,第333页上。
    ④《法苑珠林校注》卷一百,中华书局2003年,第2883页。道世统计中,《注僧尼戒本》与其《疏记》以及《注羯磨》与其《疏记》都看作一部。另外,道世统计的卷数也有误,应为126卷,而不是117卷。
    ① 释智升《开元释教录》卷八,《大正藏》第55册,第561页下至562页上。
    ② 《芝苑遗编》卷三,《卍续藏经》第59册,第648页下至650页下。
    ①《芝苑遗编》卷三统计道宣著作为五十七部二百六十七卷者,有误。
    ②《宋高僧传》卷十四《道宣传》,第329页。这里的《法门文记》、《三宝录》,其它文献中不曾记载。
    ③又《通志》卷六十七有释道宗撰《续高僧传》三十二卷,但僧传经录中无此著作,道宗当为道宣之讹;《崇文总目》卷四《续高僧传》为三十一卷;《文渊阁书目》卷四《续高僧传》为三十册。
    ④苏晋仁《佛教文化与历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51页。
    ⑤现存最早的《赵城金藏》中《续高僧传》阙十卷,《中华藏》以《高丽藏》补全,再以别部藏经校
    ① 《开元释教录》卷八,《大正藏》第55册,第562页上。
    ② 《律相感通传》卷一,《大正藏》第45册,第874页上、中。
    ③ 《律相感通传》卷一,《大正藏》第45册,第882页上。
    ④ 《道宣律师感通录》卷一,《大正藏》第52册,第442页中。
    ① 《律相感通传》卷一,《大正藏》第45册,第877页下至878页中。
    ② 《法苑珠林校注》卷三十九,第1256页至1258页。
    ③ 《道宣律师感通录》卷一,《大正藏》第52册,第442页中。
    ① 《广弘明集》卷六,《大正藏》第52册,第123页中。
    ② 《旧唐书》卷七十五《傅奕传》,第2717页。
    ③ 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卷一百二十三,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76册,第422页。
    ④ 《广弘明集》卷六,《大正藏》第52册,第123页中。
    ⑤ 《广弘明集》卷六,《大正藏》第52册,第123页中至下。
    ①《四分律删繁补随机羯磨疏》四卷(或八卷)是对《四分律删繁补随机羯磨》二卷所作的疏,《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疏》四卷(或八卷)是对《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三卷所作的疏。
    ②见建光《中国律宗思想研究》,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4年,第66页至69页。
    ③《续高僧传序》,《大正藏》第50册,第425页中。
    ①李健超《〈释迦方志〉在地理学史上的地位》,《宗教学研究论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26—231页。
    ① 《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后志》卷二,《万有文库》本,商务印书馆民国26年,第891—892页。
    ② 《广弘明集》卷二十,《大正藏》第52册,第246页下。
    ③ 释道世著,周叔迦、苏晋仁校注《法苑珠林校注》,中华书局2003年,第2页。
    ④ 《法苑珠林校注》卷五,第174页。
    ⑤ 《法苑珠林校注》卷十四,第488页。
    ① 《法苑珠林校注》卷十四,第488页。
    ② 《法苑珠林校注》卷五十五,第1660页。
    ③ 《法苑珠林校注》卷五十七,第1725至1726页。
    ④ 《法苑珠林校注》卷八十五,第2455—2458页。
    ⑤ 《法苑珠林校注》卷一百,第2883页。
    ⑥ 《法苑珠林校注》卷一百,第2885页。
    ⑦ 《法苑珠林校注》卷十,第342页。
    ⑧ 《法苑珠林校注》卷十四,第490页。
    ⑨ 《法苑珠林校注》卷三十五,第1109页。
    ① 《法苑珠林校注》卷一百,第2901页。
    ② 《法苑珠林校注》卷一百,第2898页。
    ① 《广弘明集》卷二十京师西明寺释玄则《禅林妙记后集序》,《大正藏》第52册,第246页上。
    ② 《广弘明集》卷二十八《京师西明寺钟铭》,《大正藏》第52册,第330页上。
    ① 《隋书》卷三十二《经籍志》,第908页。
    ② 《隋书》卷三十二《经籍志》,第908页。
    ③ 《旧唐书》卷七十三《令狐德菜传》,第2597页。
    ④ 《旧唐书》卷七十一《魏徵传》,第2548页。
    ⑤ 《旧唐书》卷七十三《令狐德菜传》,第2597页。
    ⑥ 《太宗实录》分两次写成,第一次从贞观元年(627)写到贞观十四年(640),房玄龄撰,共20卷;第二次从贞观十五年(641)写到贞观二十三年(649),长孙无忌撰,共40卷。后者是高宗朝完成的。
    ① 曹之《中国古籍编撰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29—133页。
    ② 《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五“高祖武德元年”,第5792页。
    ③ 《贞观政要》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95页。
    ① 《混元圣纪》卷八,《道藏》第17册,第855页中。
    ① 对于儒学是否为宗教,学术界存在争议。本文在使用的“儒教”一词和“儒家”完全等同。因为在南北朝后期颜之推、释慧远的著作中,就有“儒教”这一名词。
    ② 《高僧传》卷五《释道安传》,第178页。
    ③ 《辩正论》卷四,《大正藏》第52册,第511页上。
    ① 《续高僧传》卷二十二《释玄琬传》,《大正藏》第50册,第616页中。
    ② 《续高僧传》卷二十四《释慧乘传》,《大正藏》第50册,第634页上。又见《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丙《高祖幸国学当集三教问僧道是佛师事》,《大正藏》第52册,第381页上。
    ③ 《广弘明集》卷二十五,《大正藏》第52册,第283页下。
    ④ 《通典》卷六十八,第1892至1893页。
    ① 《广弘明集》卷二十五,《大正藏》第52册,第284页上。此事《旧唐书》卷四《高宗本纪》云:“乙丑,初令道士、女冠、僧、尼等,并尽礼致其父母。”然据《广弘明集》所录全文,应该是“致君亲”。
    ② 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第14页至15页。
    ③ 《广弘明集》卷二十五,《大正藏》第52册,第283页上。
    ④ 《金石萃编》卷四十,《大海寺唐高祖造像记》,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影印本,1990年。
    ⑤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七,第157页。
    ① 《贞观政要》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95页。
    ② 《旧唐书》列传六十三《萧瑀传》,第2403页。
    ③ 《破邪论》,《大正藏》52册,第476页上。
    ④ 《广弘明集》卷七,《大正藏》52册,第134页下。
    ⑤ 《新唐书》卷九十五《高俭传》,第3841页。
    ⑥ 《旧唐书》卷六十一《窦威传》,第2364页。
    ⑦ 《旧唐书》卷六十五《高士廉传》,第2443页。
    ① 《新唐书》卷一百七十二《杜兼传》,第5206页。
    ② 《法苑珠林校注》卷一百“兴福部”,第2896至2897页。
    ③ 洪军《论唐初三帝的宗教政策》,《孔子研究》,2004年第5期,
    ④ 《续高僧传》卷二十六,《大正藏》50册,第671页中。
    ⑤ 《金石萃编》卷四十一《秦告少林寺主教书》,卷七十四《少林寺赐田敕》,卷七十七《少林寺碑》。
    ⑥ 《后汉书》卷四十二《楚英传》,第1428页。
    ⑦ 《后汉书》卷三十下《襄楷传》,第1082页。
    ⑧ 《高僧传》卷一《释帛法祖传》,第27页。
    ① 《魏书》卷一百一十四《释老志》,第3051页。
    ② 《魏书》卷一百一十四《释老志》,第3052至3053页。
    ③ 《广弘明集》卷八,《大正藏》第52册,第136页上。
    ④ 《辩正论》卷四,《大正藏》第52册,第511页中。
    ⑤ 《旧唐书》卷七十九《傅奕传》,第2717页。
    ①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卷十二,《大正藏》第49册,第106页下至107页上。
    ① 《历代三宝记》卷十二,《大正藏》第49册,第106页中。
    ② 《历代三宝记》卷十二,《大正藏》第49册,第106页下。
    ③ 《历代三宝记》卷十二,《大正藏》第49册,第105页上。
    ④ 《大唐内典录》卷五,《大正藏》第55册,第281页下。
    ⑤ 《大唐内典录》卷五,《大正藏》第55册,第281页下至282页上。
    ⑥ 《大唐内典录》卷五,《大正藏》第55册,第282页上。
    ① 《广弘明集》卷一,《大正藏》第52册,第97页上中。
    ② 《续高僧传》卷一,《大正藏》第50册,第425页上、中。
    ③ 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中华书局1982年,第100页。
    ④ 《大唐内典录》卷一,《大正藏》第55册,第219页上。
    ① 《广弘明集》卷二十七,《大正藏》52册,第306页上。
    ① 《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一,《大正藏》第52册,第363页上、中。
    ② 《开元释教录》卷八,《大正藏》第55册,第562页上。
    ③ 《集古今佛道论衡》卷四,《大正藏》第52册,第395页中。
    ① 《集古今佛道论衡》卷甲,《大正藏》第52册,第367页下。
    ② 《宋高僧传》卷四《释彦惊传》,第74页。
    ③ 《贞元新定释教录》卷十二,《大正藏》55册,第863页上。
    ④ 《集沙门不应俗等事序》,《大正藏》第52册,第443页上。
    ① 《广弘明集》卷二十五卷,《大正藏》52册,第280页下。
    ② 《集沙门不应俗等事》卷二,《大正藏》52册,第452页中。
    ① 《集沙门不应俗等事》卷一,《大正藏》第52册,第443页中。
    ② 《广弘明集》卷二十三,《大正藏》第52册,第263页下。
    ① 《破邪论》卷一,《大正藏》第52册,第475页中。
    ② 《续高僧传》卷二十四《法琳传》,《大正藏》第50册,第637页下。
    ③ 《破邪论》卷上,《大正藏》52册,第478页中至482页上。
    ① 《辩正论》卷一,《大正藏》52册,第490页上。
    ② 《辩正论》卷一,《大正藏》52册,第490页中。
    ①法经《中经目录》卷一,《大正藏》第55册,第18l页上。
    ②傅璇琮、谢灼华《中国藏书通史》(上),宁波出版社2001年,第263页。
    ①转引自李富华、何梅《汉文佛教大藏经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第79页。
    ②李富华、何梅《汉文佛教大藏经研究》,第78页。
    ③《高丽藏》的初雕本、续雕本已毁于兵火,现存者为高丽高宗二十三年至三十八年(1236—1251)的续雕本。《碛砂藏》雕版于南宋嘉定九年至元代至治二年(1216—1322)。
    ④此表主要考察收文多少及文章顺序。文名以碛砂藏为准,天宁寺本如名称不同而内容相同,按同一篇文章记,表中不作详细注明其差异。表中凡《广弘明集》简称“广”,《弘明集》简称“弘”。
    ① 《四部丛刊》初编82—83,上海书店,1989年三月,据商务印书馆1926年版重印。
    ② 陈垣《中国佛教史籍概论》,上海世纪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44页。
    ③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四十五,第1236页下。
    ①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四十五,第1236页下。
    ② 《广弘明集》卷一,《大正藏》第52册,第97页上。
    ③ 《宋高僧传》卷十四《释道宣传》,第327页。
    ④ 《广弘明集》卷一,《大正藏》52册,第97页中。
    ① 《广弘明集》卷一,《大正藏》52册,第97页中、下。
    ② 《广弘明集》十篇名称,文献记载稍有差异。既使在《广弘明集》中,《广弘明集序》和各卷前的篇目名称也有差异。《广弘明集序》为慈恻、灭罪者,卷前篇目分别为慈济、悔罪。本文于《广弘明集》篇目一并沿用卷目前题字,即:归正篇、辩惑篇、佛德篇、法义篇、僧行篇、慈济篇、诫功篇、启福篇、悔罪篇、统归篇。
    ③ 永珞等撰《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八四,第1271页下。
    ④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八六,第1685中。
    ⑤ 《三国志》《魏书》卷二《文帝纪》,第88页。
    ① 《出三藏记集》卷十二,第428至429页。
    ② 《高僧传》卷十四,中华书局1992年,第524至525页。
    ① 《续高僧传》卷一,《大正藏》第50册,第425页中。
    ② 《广弘明集》卷一,《大正藏》第52册,第97页下至98页上。
    ① 《广弘明集》卷五,《大正藏》第52册,第118页上至中。
    ② 《广弘明集》卷五,《大正藏》第52册,第117页下。
    ① 《广弘明集》卷十五,《大正藏》第52册,第195页上至中。
    ② “三圣”有两层涵义。其一,指华严三圣,即本师毗卢遮那佛及普贤、文殊二大菩萨:其二,指圆顿戒坛之三圣,指受圆顿菩萨戒时之和上、羯磨、教授等三师。即以释迦为和上,以文殊为羯磨阿阇梨,以弥勒为教授阿阁梨。此处,应该是第二层涵义。
    ① 《广弘明集》卷十八,《大正藏》第52册,第221页上至中。
    ① 《广弘明集》卷二十三,《大正藏》52册,第262页下至263页上。
    ② “六和”是指戒和同修、见和同解、身和同住、利和同均、口和无诤、意和同悦。
    ① 《广弘明集》卷二十六,《大正藏》52册,第292页中至下。
    ② 《广弘明集》第二十七卷,《大正藏》第52册,第303页下至304页上。
    ① 《广弘明集》卷二十八,《大正藏》第52册,第321页中至下。
    ② “三科”是指一切佛法分为五蕴、十二处、十八届等三大类;“三界”指中生存在的三种界域,即欲界、色界、无色界。
    ③ “三毒”指贪、嗔、痴三种烦恼;“四弘誓愿”指一切菩萨于因位时所应发起的四种誓愿,即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数誓愿断、法门无尽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① 《广弘明集》卷二十八,《大正藏》第52册,第330页中。
    ② 《广弘明集》卷二十九,《大正藏》第52册,第335页中。
    ① 《弘明集》卷一,《大正藏》第52册,第1页上。
    ② 像季指像法之末季。佛灭后五百年为正法;正法后一千年为像法,似法所行之时也;像法后一万年为末法。
    ③ 《广弘明集》卷一,《大正藏》第52册,第97页下。
    ① 《弘明集》卷十四,《大正藏》第52册,第95页上。
    ① 《广弘明集》卷五,《大正藏》第52册,第117页下至118页上。
    ① 潘桂明《居士、居士佛教及其源流》,《佛学研究》1998年,第358—367页。
    ② 《出三藏记集》卷十二《杂录序》,第428页。
    ③ 《出三藏记集》卷十二,第489页至491页。
    ① 《成唯识论》卷八,《大正藏》第41册,第43页中。
    ② 《佛说譬喻经》卷一,《大正藏》第4册,第801页下。
    ③ 《法华义疏》卷二,《大正藏》第34册,第478页上至中。
    ①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四十五,第1236页下。
    ① 《弘明集》卷一,《大正藏》第52册,第4页上。
    ② 《魏书》卷一百一十四《释老志》,第3033页至3034页。
    ③ 《广弘明集》卷七,《大正藏》第52册,第132页中。
    ④ 《广弘明集》卷七,《大正藏》第52册,第134页下。
    ① 《广弘明集》卷六,《大正藏》第52册,第123页下至124页上。
    ① 《大唐内典录》卷一,《大正藏》第55册,第221页上。
    ② 《法苑珠林校注》卷五十五云:“后汉时,通人傅毅开显佛化,造《法本内传》”,然而持此说仅道世一人,不可信。
    ③ 周敦义《翻译名义集》卷一,《大正藏》第54册,第1068页中。
    ④ 《广弘明集》卷一,《大正藏》第52册,第99页中。
    ①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1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②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第一册),第10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③ 《续高僧传》卷二十三,《大正藏》第50册,第624页下。
    ④ 《续古今佛道论衡》卷一,《大正藏》第52册,第398页下。
    ⑤ 卿希泰《中国道教史》(第一册),第548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
    ⑥ 《破邪论》卷一,《大正藏》52册,第480页中。《汉法本内传》其卷目智升《续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一稍有差别,“第一卷明帝求法品,第二卷请法师立寺品,第三卷与诸道士比校度脱品,第四卷明帝大臣等称扬品,第五卷广通流布品”。(《大正藏》第52册,第401页下)
    ⑦ 《广弘明集》卷一,《大正藏》第52册,第98下至99上。
    ① 《广弘明集》卷一,《大正藏》第52册,第98下至99上。
    ② 对汉明求法的历史真实性,学界态度不一。本文不讨论此事真伪,凡提及此事均称汉明求法传说。对于其它佛教入华说法,同样称为“传说”。
    ① 《〈弘明集〉〈广弘明集〉述论稿》,第67至70页。
    ② 《续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一,《大正藏》第52册,第397页中。
    ③ 《高僧传》卷一《摄摩腾传》,第1页、2页。
    ④ 《高僧传》卷一《竺法兰传》,第3页。
    ⑤ 如前所引,《汉法本内传》中当有摄摩腾和竺法兰二人译经之事迹,但原文佚失,具体细节无从考知。从卷次表目和现存的一些片段来看,主要是写他们降服道教,弘扬佛法的。前引《大唐内典录》卷一所云“以佛法初至,异道乖竞,遂叙时事,著《汉法本内传》五卷”,即是此意。
    ⑥ 竺法兰在《汉法本内传》中是何脚色,文献佚失,无从考之。
    ① 《开元释教录》卷十三:“《汉法本内传》五卷,未详撰者;《沙门法琳传》三卷,沙门彦惊撰。右二部传,明勅禁断,不许流行。故不编载。”(《大正藏》第55册,第625页中)此说依托《春秋》“庄公七年”天象变化而附会佛陀成道及涅槃时间。南北朝隋唐时期依托此说,佛教徒撰有多部伪书。如《穆天子别传》、《周书异记》等,也包括《汉法本内传》。
    ③ 《旧唐书》卷一百六十《韩愈传》,第4199页。
    ④ 《混元圣记》卷一,《道藏》第17册,第791页上。
    ⑤ 《广弘明集》卷十一,《大正藏》第52册,第160页中。
    ⑥ 法琳曾请求太宗:“再造生民,重兴佛道,即是如来大檀越主。请遵汉明永平之化,近同文帝开皇之时。” (《破邪论》卷一,《大正藏》第52册,第482页中)
    ① 《续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一,《大正藏》第52册,第397页下至398页上。
    ② 《魏书·释老志》云:“释迦生时,当周庄九年。《春秋》鲁庄公七年,夏四月,恒星不见,夜明,是也。”(第3027页)关于释迦牟尼的生年,又多种说法。此一问题与《周书纪年》的关系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
    ① 《续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一,《大正藏》第52册,第397页上至398页下。这段内容,他本引文不详,故据此录之。各本引文于此处叙事顺序有差异。《续集古今佛道论衡》是道士上表汉明帝启与摄摩腾斗法以定真伪时带来的,他本多是在斗法前道士带来。
    ② 《历代佛祖通载》卷四,《大正藏》第49册,第507页下。
    ③ 唐代佛教徒引用此段文字时,未录摄摩腾烧经未焚一事,估计和法琳有关。法琳《辩正论》中称,念观世音者能临刃不伤。太宗令念观世音七日,后欲处死。故而唐代佛教徒是不可能引用摄摩腾烧经不焚一事,怕引火烧身。
    ④ 通过焚烧来确定经典真伪是佛教的传统观念。汉代朱士行至于阗获得梵书正本《大品》佛经,为当地小乘僧人所阻,遂烧经求证。
    ① 《道行般若经》卷二,《大正藏》第8册,第432页中。
    ② 《出三藏记集》卷九《贤愚经记》,第351页。
    ③ 《贤愚经》卷二,《大正藏》第4册,第360页下。
    ④ 《贤愚经》卷二,《大正藏》第4册,第360页下至363下。
    ① 《续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一,《大正藏》第52册,第399页上至中。
    ① 《后汉·楚英传》、袁宏《后汉纪》十并作汉明帝。
    ① 此四篇文章的标题,佛教典籍中多有不同。本文以严可均辑录《全梁文》中此四篇文章的标题为准。
    ② 《辩正论》卷八,《大正藏》第52册,第549—550页。
    ① 此处文意不通,似有佚文。
    ② 《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一,《大正藏》第52册,第370页。
    ③ 《广弘明集》卷四,《大正藏》第52册,第111一112页。
    ④ 《法苑珠林校注》卷五十五,第1671—1673页。
    ⑤ 从文献对勘来看,《集古今佛道论衡》、《广弘明集》、《法苑珠林》等三部著作所录武帝舍道事佛组文,极少有异文;从成书时间看,《集古今佛道论衡》成书于龙朔元年(661),《广弘明集》成书于唐麟德元年(664),《法苑珠林》成书于唐总章元年(668),后两部著作都晚于《集古今佛道论衡》。而且,《集古今佛道论衡》和《广弘明集》都是道宣所编纂,《广弘明集》中不少文献出自《集古今佛道论衡》,道宣和道世是同门师兄弟,同修业西明寺。故而,此三种著作所录武帝舍道事佛组文,当以《集古今佛道论衡》为祖。
    ⑥ 《佛祖统纪》卷三十七,《大正藏》第49册,第348页下。
    ⑦ 《北山录》卷九,《大正藏》第52册,第628页上。
    ⑧ 《集古今佛道论衡》(或简称“《集》”)与《辩正论》(以下或“《论》”)所录梁武帝舍道事佛组文共有25处异文,其中7处差异较大。萧衍《舍道事佛疏文》一文中,《论》为“伏见经文玄义,理必须诠,云……”者,《集》作“伏见经云”;《论》为“标空察理,渊玄微妙。就义立谈,因用致显”者,《集》无此16字;《论》为“应迹娑婆,示生净饭。宫诞相,步三界而为尊。道树成光,普大干而流照”者,《集》作“应迹娑婆,宫诞相。步三界而为尊,普大干而流照”;《论》为“此土根情浅薄,好生厌怠。自期二月,当至双林。亦是湛说圆常,且复潜辉鹤树”者,《集》作“但以机心浅薄,好生厌怠。遂乃湛说圆常,亦复潜辉鹤树”;《论》为“广弘经教,化度众生,共取成佛。入诸地狱,普济群萌”者,《集》作“广弘经教,化度含识,同共成佛”。萧衍《敕舍道事佛》一文中,《论》为“朕舍外道,以事如来”者,《集》作“朕舍邪外,以事正内,诸佛如来”。萧纶《遵敕舍老子受菩萨戒启》中,《论》为“臣纶 启:臣闻”者,《集》作“臣纶闻”。
    ① 《梁书·萧纶传》称其大宝二年卒时年三十三,此说有误。今按,武帝第五子萧续生于天监四年,第七子萧绎生于天监七年。据此,萧纶为第六子,当天监四至七年。
    ② 熊清元《梁武帝天监三年“舍事李老道法”事证伪》,《黄冈师专学报》,1998年第2期,第67—71页。
    ①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第三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5—18页。
    ② 《弘明集》卷二,《大正藏》第52册,第9页中、下。
    ① 《南齐书》卷五十四《高逸传后论》,第946—947页。此条证据为成都中医药大学家葵提供。在此致谢。
    ② 《甄正论》卷下,《大正藏》第52册,第568页下。
    ③ 《辩正论》卷二,《《大正藏》第52册,第497页下。
    ④ 《续高僧传》卷十五《义解后论》,《大正藏》第50册,第548页中。
    ⑤ 《续高僧传》卷二十三《释昙显传》,《大正藏》第50册,第625页中。
    ⑥ 《梁书》卷二十九《萧纶传》,第432页。
    ⑦ 《通典》卷二十一,第548页。
    ① 《梁书》卷五十《任孝恭传》,第726页。
    ② 《梁书》卷三十五《萧子显传》,第511页。
    ③ 《辩正论》卷二,《大正藏》52册,第497页下。
    ④ 《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六,第5131页。
    ① 《续高僧传》卷八《释法存传》,《大正藏》第50册,第486页上。
    ② 《续高僧传》卷五《释智藏传》,《大正藏》第50册。此事刘汝霖系于天监十六年(《东晋南北朝编年史》,上海书店1992年,第362页至363也)。《佛祖统纪》卷三十七系于太清元年(《大正藏》第49册,第351页中)《隆兴佛教编年通论》卷七系于普通元年(《大正藏》第75册,第143页上)此三种系年都没有具体论证。因为《高僧传》最早记载此事,但《智藏传》与梁武帝欲为白衣僧正一事后,载智藏卒于普通三年九月十日,似智藏不会在大同中期阻止梁武帝出任白衣僧正。僧传中记事于时间不能统一者不止一、二。本文延用《智藏传》的记载,认为大同中期梁武帝欲为白衣僧正当属真。至于是否是智藏阻止,当难以肯定。且存疑。
    ① 《广弘明集》卷一,《大正藏》52册,第98页中。
    ② 《列子》卷四,《诸子集成》第3册,上海书店1986年,第41至42页。
    ③ 季羡林《〈列子〉与佛典——对〈列子〉成书时代和著者的一个推测》,《季羡林学术论文自选集》,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年,第17至31页。
    ④ 《广弘明集》卷一,《大正藏》52册,第98页下。
    ① 《广弘明集》卷一,《大正藏》第52册,第99页下至100页上。
    ② 《隋书》卷三十三《经籍志》,第955页。
    ① 《高僧传》卷一《康僧会传》,第15至16页。
    ② 《唐护法沙门法琳别传》卷二,《大正藏》第50册,第206上。
    ③ 《广弘明集》卷一,《大正藏》52册,第100页上。
    ① 《高僧传》卷七《慧严传》,第261页。
    ② 《弘明集》卷十一,《大正藏》第52册,第69页上至中。
    ③ 《高僧传》卷七《竺道生传》,第257页。
    ① 《广弘明集》卷一,《大正藏》第52册,第100页中至下。
    ② 《续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一,《大正藏》第52册,第403页上。
    ③ 《广弘明集》卷一,《大正藏》第52册,第106页中。
    ① 《隋书》卷六十九《劭传》,第1601页。
    ② 《北史》卷三十五《劭传》,第1301页。
    ③ 刘知几撰、浦起龙释《史通通释》卷十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368页。
    ④ 《隋书》卷六十九《劭传》,第1613页。
    ⑤ 法琳《辩正论》卷六,《大正藏》第52册,第520页上、中
    ① 《广弘明集》卷三,《大正藏》第52册,第106页下至107页下。
    ② 《江文通集汇注》,第381页。
    ③ 《广弘明集》卷二十九,《大正藏》第52册,第342页下。
    ① 《广弘明集》卷五,《大正藏》第52册,第118页中至129页上。
    ① 《高僧传》卷十三,第507页。
    ② 《曹植集校注》卷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396页。
    ③ 《曹植集校注》卷一,第188至189页。
    ① 《广弘明集》卷五,《大正藏》第52册,第119页中至120页上。
    ② 《晋书》卷八十二《孙盛传》,第2147页。
    ③ 《广弘明集》卷五,《大正藏》第52册,第120页中、121页中。
    ① 《三国志》《魏书》卷二《文帝纪》,第77页。
    ② 《续高僧传》卷二十三《僧勔砖》,《大正藏》第52册,第630页下。
    ③ 《广弘明集》卷八道安《二教论》,《大正藏》第52册,第138页中。又见隋吉藏《三论玄义》卷一。
    ④ 《三国志》《魏志》卷二十八《钟会传附弼传》,第796页。
    ⑤ 《广弘明集》卷五,《大正藏》第52册,第121页中。
    ① 《广弘明集》卷八,《大正藏》52册,第135页下至136页上。
    ② 《广弘明集》卷六,《大正藏》第52册,第124页上。
    ③ 《广弘明集》卷六,《大正藏》第52册,第125页下。
    ④ 《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二,《大正藏》第52册,第372页上。
    ① 《北史》卷五十一《上党涣传》,第1864页。
    ② 余嘉锡《北周毁佛主谋者卫元嵩》,见《中国佛教史论集》(一),大乘文化出版社,民国六十六年,第253页。
    ③ 《广弘明集》卷二十五,《大正藏》第52册,第285页下。
    ④ 《释迦方志》卷二,《大正藏》第51册,第973页下。
    ① 《辩正论》卷七,《大正藏》第52册,第540页上。
    ② 《集沙门不应俗等事》卷二,《大正藏》第52册,第452页上。
    ③ 《魏书》卷九十五《铁弗刘虎传附卫辰子屈孑传》,第2057页。
    ④ 《观世音持验记》卷一,《卍续藏经》第78册,第94页中。
    ⑤ 《魏书》卷一百一十四《释老志》,第3054页。
    ⑥ 《高僧传》卷七《超进传》,第297页。
    ⑦ 《高僧传》卷七《僧道传》,第281页。
    ① 《高僧传》卷十《昙始传》,第386页。
    ② 《辩正论》卷四,《大正藏》第52册,第515页下至516页上。
    ③ 金申《中国历代纪年佛像图典》,文物出版社1995年,第434页。
    ④ 《广弘明集》卷五,《大正藏》第52册,第118页中。
    ① 《北史》卷十《高祖武帝纪》,第361页。
    ② 《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一,中华书局1976年,第5335页。
    ③ 《广弘明集》卷十,《大正藏》第52册,第156页下。
    ④ 《续高僧传》卷二《释彦琮传》,《大正藏》第50册,第436页下。
    ⑤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89页。
    ⑥ 《北史》卷六十四《韦孝宽传附兄复传》,第2270页。
    ⑦ 《广弘明集》卷二十八,《大正藏》第52册,第330页上。
    ① 《广弘明集》卷十,《大正藏》第52册,第155页上。
    ② 《北史》卷十《高祖武帝纪》,第395页。
    ③ 《广弘明集》卷七,《大正藏》第52册,第132页上。
    ④ 谢守灏《混元圣记》,《道藏》第17册,第853页下。
    ⑤ 《续高僧传》卷十一《释普旷传》,《大正藏》第50册,第512页中。
    ⑥ 漥德忠著、萧坤华译《道教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138页。
    ⑦ 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道藏》第5册,第275页上。
    ① 樊光春《长安道教与道观》,西安出版社2002年,第39页。
    ② 杜光庭《历代崇道记》卷一,《道藏》第11册,第1页。
    ③ 《广弘明集》卷十,《大正藏》第52册,第153页上。
    ④ 《续高僧传》卷十一《释普旷传》,《大正藏》第50册,第512页上、中。
    ⑤ 《续高僧传》卷二十三《释道安传》,《大正藏》第50册,第628页上至629页上。
    ⑥ 《续高僧传》卷十三《释法祥传》,《大正藏》第50册,第523页上。
    ⑦ 《续高僧传》卷十七《释昙崇传》,《大正藏》第50册,第568页中。
    ① 《续高僧传》卷二《释法智传》,《大正藏》第50册,第434页下。
    ② 《续高僧传》卷二《释彦琮传》,《大正藏》第50册,第436页下。
    ③ 《广弘明集》卷十,《大正藏》第52册,第156页下。
    ④ 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三十,《道藏》第5册,第275页上。
    ⑤ 《北史》卷十《高祖武帝纪》,第360页。
    ⑥ 《隋书》卷五十一《长孙览传附从子炽传》,第1328页。
    ⑦ 《广弘明集》卷七,《大正藏》第52册,第134页。
    ⑧ 仲荦《北周六典》,中华书局1979年,第503页。
    ①窪德忠著、萧坤华译《道教史》,第139页。
    ②《续高僧传》卷十一《释普旷传》,《大正藏》第50册,第512页中。
    ③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八十五,《道藏》第22册,第602页中、下。
    ④卿希泰《中国道教》(第二卷),上海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43页至46页。
    ⑤安娜.塞德尔著,蒋见元、刘凌译《西方道教研究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10页。
    ① 《续高僧传》卷二《释彦琮传》,《大正藏》第50册,第436页中。
    ① 除天和四年二月的三教讨论外,还有天和四年(569)三月十五日、天和四年(569)三月二十日、天和五年(570)二月、建德二年(573)十二月、建德三年(574)五月十六日的五次三教讨论。周武帝除了组织三教人士商讨三教优略外,还亲自到寺院中暗访沙门德行以便为其最终确定三教政策提供依据。
    ② 《广弘明集》卷八《叙周武帝集道俗议灭佛法事》,《大正藏》52册,第136页中。
    ③ 《续高僧传》卷二十三《释静霭传》,《大正藏》50册,第626页下。
    ④ 《续高僧传》卷二《达摩笈多传》,《大正藏》50册,第436页中。
    ⑤ 《续高僧传》卷十一《释(青彡),渊传》,《大正藏》50册,第511页中。
    ⑥ 《续高僧传》卷十二《释灵干传》,《大正藏》50册,第518页上至中。
    ⑦ 《续高僧传》卷十三《释道杰传》,《大正藏》50册,第530页上。
    ⑧ 《续高僧传》卷十四《释道宗传》,《大正藏》50册,第534页中。
    ⑨ 《续高僧传》卷十八《释法纯传》,《大正藏》50册,第575页中。
    ⑩ 《续高僧传》卷十八《释静端传》,《大正藏》50册,第576页中、下。
    11 《续高僧传》卷二十《释静琳传》,《大正藏》50册,第589页中。
    12 《续高僧传》卷二十《释昙荣传》,《大正藏》50册,第590页上。
    13 《续高僧传》卷二十《释昙献传》,《大正藏》50册,第599页上。
    14 《续高僧传》卷二《那连提黎耶舍传》,《大正藏》50册,第432页上至433页下。
    ① 《续高僧传》卷八《释法上传》,《大正藏》50册,第485页上至下。
    ② 《续高僧传》卷九《释灵裕传》,《大正藏》50册,第496页上。
    ③ 《续高僧传》卷十一《释志念传》,《大正藏》50册,第508页下。
    ④ 《续高僧传》卷十二《释宝袭传》,《大正藏》50册,第520页上。
    ⑤ 《续高僧传》卷二十《释僧伦传》,《大正藏》50册,第601页下。
    ⑥ 《续高僧传》卷二十四《释明赡传》,《大正藏》50册,第632页下。
    ⑦ 《续高僧传》卷八《释昙延传》,《大正藏》50册,第488下。
    ⑧ 《续高僧传》卷十六《释昙相传》,《大正藏》50册,第558页下。
    ⑨ 《续高僧传》卷十八《释僧照传》,《大正藏》50册,第578页中。
    ⑩ 《续高僧传》卷十九《释法应传》,《大正藏》50册,第580页上。
    11 《续高僧传》卷十九《释法藏传》,《大正藏》50册,第580页下至581页中。
    12 《续高僧传》卷十九《释智藏传》,《大正藏》50册,第586页下。
    13 《续高僧传》卷二十《释惠宽传》,《大正藏》50册,第601页上。
    14 《续高僧传》卷二十一《释慧主传》,《大正藏》50册,第612页中至下。
    15 《续高僧传》卷二十一《释智诜传》,《大正藏》50册,第613页中。
    16 《续高僧传》卷二十六《释道密传》,《大正藏》50册,第667页下。
    17 《续高僧传》卷二十七《释普济传》,《大正藏》50册,第680页下。
    ① 《续高僧传》卷八《释慧远传》,《大正藏》50册,第490页下至491页上。
    ② 《续高僧传》卷九《释慧藏传》,《大正藏》50册,第498页中。
    ③ 《续高僧传》卷十七《释玄景传》,《大正藏》50册,第569页中。
    ④ 《续高僧传》卷十九《释僧邕传》,《大正藏》50册,第583页下至584页上。
    ⑤ 《续高僧传》卷二十一《释洪遵传》,《大正藏》50册,第611页中。
    ⑥ 《续高僧传》卷二十五《释智瑱传》,《大正藏》50册,第649页下。
    ⑦ 《续高僧传》卷二十六《释宝积传》,《大正藏》50册,第669页中。
    ⑧ 《续高僧传》卷二十六《释明粲传》,《大正藏》50册,第669页上。
    ⑨ 《续高僧传》卷二十六《释僧昕传》,《大正藏》50册,第673页上。
    ⑩ 《续高僧传》卷二十二《释静霭传》,《大正藏》50册,第627页上。
    11 《续高僧传》卷二十七《释普安传》,《大正藏》50册,第681页上至中。
    ① 《续高僧传》卷十二《释道判传》,《大正藏》50册,第516页下至517页上。天元嗣历度百二十菩萨僧在大成元年(579),据此上推十五年,静霭等入山当在周武帝保定五年(565),时尚未废灭佛发。故而《续高僧传》十五年之说有误。今按,建德三年灭佛(574),大成元年入百二十菩萨僧之列,实际只有6年。即使静霭入山较早,也没有十五年之久。
    ② 《续高僧传》卷二十二《释静霭传》,《大正藏》50册,第626页下。
    ③ 《续高僧传》卷二十七《释普安传》,《大正藏》50册,第681页上至中。
    ④ 《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第2849页。
    ① 《续高僧传》卷二《阁那崛多传》,《大正藏》50册,第433中至下。
    ② 《续高僧传》卷一《释释法泰传》附《释智敫传》,《大正藏》50册,第431页下。
    ③ 《续高僧传》卷十《释宝儒传》,《大正藏》50册,第507页上。
    ④ 《续高僧传》卷十一《释慧海传》,《大正藏》50册,第509页下至510页上。
    ⑤ 《续高僧传》卷十一《释辩义传》,《大正藏》50册,第510页中。
    ⑥ 《续高僧传》卷十一《释明舜传》,《大正藏》50册,第510页下至5ll页上。
    ⑦ 《续高僧传》卷十一《释法侃传》,《大正藏》50册,第513页上。
    ⑧ 《续高僧传》卷十八《释慧瓒传》,《大正藏》50册,第575页上。
    ⑨ 《续高僧传》卷十二《释慧迁传》,《大正藏》50册,第520页中。
    ⑩ 《续高僧传》卷二十一《释通幽传》,《大正藏》50册,第610页下。
    11 《续高僧传》卷二十三《智炫传》,《大正藏》第50册,第632页上至中。
    12 《续高僧传》卷二十六《释宝安传》,《大正藏》50册,第674页上。
    13 《续高僧传》卷二十六《释法楷传》,《大正藏》50册,第675页中。
    ① 《续高僧传》卷十二《释善胄传》,《大正藏》50册,第519页中。
    ② 《续高僧传》卷十八《释昙迁传》,《大正藏》50册,第572页上。
    ③ 《续高僧传》卷十《释靖嵩传》,《大正藏》50册,第501页中至下。
    ④ 《续高僧传》卷十《释慧最传》,《大正藏》50册,第507页中。
    ⑤ 《续高僧传》卷十二《释善胄传》,《大正藏》50册,第519页中。
    ⑥ 《续高僧传》卷十六《释慧意传》,《大正藏》50册,第560页中。
    ⑦ 《续高僧传》卷十七《释慧思传》,《大正藏》50册,第563页中至下。
    ① 《续高僧传》卷十八《释昙迁传》,《大正藏》50册,第572页上。
    ② 《续高僧传》卷十七《释慧思传》,《大正藏》50册,第563页下至564页上。
    ③ 《续高僧传》卷十七《释法彦传》,《大正藏》50册,第571页上。
    ① 《续高僧传》卷十一《释法侃传》,《大正藏》50册,第513页上至中。
    ② 《续高僧传》卷十《释靖嵩传》,《大正藏》50册,第501页中至下。
    ③ 《续高僧传》卷十五《释慧睿传》,《大正藏》50册,第539页上。
    ④ 《续高僧传》卷二十六《释辩寂传》,《大正藏》50册,第675页上。
    ⑤ 《高僧传》卷八《释玄畅传》,第314页。
    ⑥ 《高僧传》卷十《释昙始传》,第386页。
    ⑦ 《高僧传》卷十一《释僧周传》,第414页。
    ① 《高僧传》卷十三《释慧芬传》,第514至515页。
    ② 《魏书》卷一百一十《释老志》,第3035页。
    ③ 《宋高僧传》卷十二《释寰中传》,第273页
    ④ 《宋高僧传》卷十二《释闻喜传》,第292页。
    ⑤ 《宋高僧传》卷十六《释允文传》,第397页。
    ⑥ 《宋高僧传》卷二十三《释元慧传》,第589页。
    ⑦ 《宋高僧传》卷二十五《释神智传》,第639页。
    ⑧ 《宋高僧传》卷二十七《释定光传》,第676页。
    ⑨ 《宋高僧传》卷十二《释日照传》,第274页。
    ⑩ 《宋高僧传》卷十二《释从谏传》,第278页。
    11 《宋高僧传》卷十六《释常达传》,第393页。
    12 《宋高僧传》卷十七《释楚南传》,第428页。
    13 《宋高僧传》卷二十七《释智頵传》,第684页。
    14 《宋高僧传》卷二十七《释文质传》,第685页。
    15 《宋高僧传》卷二十七《释宗亮传》,第686页。
    ① 本文所言“三派”,只是把这一时期的佛道论按照一定标准简单归类,并无宗派之意。
    ② 《南齐书·顾欢传》记顾化事迹至永明元年(483),此后卒,年六十四。据此推算,顾欢当生于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年)稍后。
    ③ 《南齐书》卷五十四《顾欢传》,第928至929页。
    ④ 刘立夫《弘教与明道》,第159页。
    ⑤ 《夷夏论》分别见于《南齐书·顾欢传》、《南史·顾欢传》和《弘明集》。本文凡引《夷夏论》均出自《南齐书·顾欢传》,第931至932页。
    ⑥ 僧顺称“道士假称张融《三破论》”,佛教典籍中继承僧顺说法。但梁代荀济曾引张融、范缜“三破论”的观点攻击佛教,《宋史》卷二百五也称“张融《三破论》一卷”,《通志》卷六十七云“《太元三破 论》一卷,张融撰”。从张融《门律》来看,他对佛教的态度是非常温和的,《三破论》似不为张融所作。但道士敢托名张融著《三破论》,说明张融的佛道本同观似乎更偏向于道教。
    ① 《弘明集》卷八,《大正藏》第52册,第51页下。
    ② 《弘明集》卷六,《大正藏》第52册,第41页中至43页上。
    ③ 《广弘明集》卷三十,《大正藏》第52册,第352页下。
    ④ 《广弘明集》卷二十九,《大正藏》第52册,第360页中。
    ⑤ 《艺文类聚》七十六,第1297页。
    ① 《南齐书》卷五十四《高逸传后论》,第947至948页。
    ② 沈约有《均圣论》,认为“世之有佛,莫知其始。前佛后佛,其道不异。法身湛然,各由应感。感之所召,跨大干而咫尺。缘苟未应,虽践迹而弗睹”。由此出发,认为遂人钻火、神农播谷、周孔诫杀,都是“佛教之萌”。最后得出“内圣外圣,义均理一”。沈约竭力沟通儒、佛两教,然对于佛道教的关系未曾论述。陶弘景著文与沈约商榷,反对沈约的看法,然也不曾论及佛道二教关系。
    ③ 《南史》卷四十二《豫章文献萧嶷传》,第1064页。
    ④ 《弘明集》卷七,《大正藏》第52册,第44页中至45页中。
    ⑤ 《弘明集》卷七,《大正藏》第52册,第43页上至44页中。
    ① 《弘明集》卷六,《大正藏》第52册,第38页下。
    ② 《弘明集》卷十一,《大正藏》第52册,第73页上、中。
    ③ 陈国符《道藏源流考》,第499页。
    ① 陈国符《道藏源流考》,第467页。
    ② 《南齐书》卷五十四《顾欢传》,第934至935页。
    ① 《南齐书》卷五十四《顾欢传》,第933页。
    ② 《弘明集》卷六,《大正藏》第52册,第37页下。
    ③ 《南齐书》卷五十四《顾欢传》,第934页。
    ④ 《南齐书》第四十一卷《周颐传》,第731至732页。
    ⑤ 《南齐书》卷五十四《顾欢传》,第935页。
    ⑥ 《弘明集》卷六,《大正藏》第52册,第41页上、
    ① 《弘明集》卷八,《大正藏》第52册,第49页下。
    ② 《弘明集》卷六,《大正藏》第52册,第38页。
    ③ 《南齐书》第五十四卷《顾欢传》,第932页。
    ④ 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卷三,第187页。
    ① 《南史》卷六十五《顾欢传》,第1875页。
    ② 《续高僧传》卷二十三《释智炫传》,《大正藏》第50册,第631页中。
    ③ 甄鸾《笑道论》,《广弘明集。卷九,《大正藏》第52册,第143页下。
    ① 《后汉书》卷八十八《西域传》,第2931页。
    ② 《牟子理惑论序》,《广弘明集》卷一,《大正藏》第52册,
    ③ 《弘明集》卷一,《大正藏》第52册,第1页上。
    ④ 《道藏源流考》,第469页。
    ⑤ 《辩正论》卷六,《大正藏》52册,第547页下。
    ⑥ 《辩正论》卷六,《大正藏》52册,第534页下。
    ⑦ 《梁书》卷五十一《陶弘景传》,第743页。
    ⑧ 卿希泰《中国道教史》(第一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497页。
    ① 《弘明集》卷三,《大正藏》第52册,第19页上。
    ② 《广弘明集》卷五,《大正藏》第52册,第122页上。
    ③ 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十六《归心篇》,第368页。
    ④ 西域作为历史地理名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的西域,是指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地区;广义上的西域,是指通过玉门关、阳关向西所能到达的所有地区。本文旨在研究佛经传译过程的胡化,所指西域主要为现在的新疆和中亚地区,故而常使用中亚西域这一古今地名组合构成的地理名词。
    ⑤ 《大唐贞元续开元释教录》卷上,《大正藏》55册,第755页。
    ⑥ 《佛祖通纪》卷四十三,《大正藏》49册,第401页。
    ⑦ 季羡林《再谈“浮图”与“佛陀”》,《当代学者自选集:季羡林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589页。
    ①大月支佛教传入最晚在公元前一世纪中叶,安息早于大月支,康居稍晚于大月支,罽宾则早在佛陀灭后100年左右即公元前四、五世纪之间佛教已经传入。于阗在公元前86—76年间由罽宾传入,龟兹于公元前三世纪中叶传入佛教。(以上诸观点,参照《西域佛教史》诸章节,日人羽溪了谛著,贺昌群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中土传入佛教有多种说法,但大多数学者认同的是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比西域中亚要晚上百年。
    ②牛汝极《西域语言接触概说》,《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第122至125页;林梅村《丝绸之路上的古代语言概说》,《西域文明》,东方出版社1995年,第133至155页。
    ③僧祐《胡汉译经音义同异记》,《出三藏记集》卷一,第13页。
    ④法显《法显传》卷一,《大正藏》51册,第857页上。
    ⑤《大唐西域记校注》,玄奘、辩机著,季羡林等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第48页。
    ⑥《大唐西域记校注》,第54页。
    ⑦《大唐西域记校注》,第66页。
    ⑧《大唐西域记校注》,第1002页。
    ①黄振华《于阗文》,《中国民族古文》,中古民族古文字研究会1982年编,第166页。
    ②李铁《焉耆—龟兹文》,《中国民族古文字》,第172页。
    ③比如,有些外国高僧来华之前,可能已经在别国传教,其携带的佛经版本也经因此变得复杂。又如,来华僧人所携带的佛经数量,在僧传经录大多记载不清。因此,仅依据不同国籍来华僧人的人数来推测 胡本与梵本比例,其结论有失严谨。但是,因为胡本和梵本书写文字的差别较小,主要是在方言词汇和本土化观念的差别。一个僧人辗转多个国家,其母语和祖国文化的影响仍然很大。此外,虽然并不是每位东来弘法高僧所携带或诵出佛经的数量都有准确的记载,但是产生重大影响的佛经,其来源却是比较清楚的。由此两条理由,本文从东来弘法高僧的国籍推断经过此一途径传入中土的佛经状况,大致是可以行得通的。
    ① 《续高僧传》卷二,《大正藏》第52册,第437页下。
    ①季羡林《再谈“浮屠”与“佛”》,《当代学者自选集:季羡林卷》,第599页。
    ②郑玄注、贾公彦疏、黄侃经文句读《周禮注疏》卷三十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593页。
    ③《战国策》卷十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434页。
    ④《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280页。
    ⑤欧阳询《艺文类聚》卷七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294页。
    ⑥欧阳询《艺文类聚》卷十七,第318页。
    ①许慎《说文解字》,中国书店据商务印书馆版本影印1989年,第28页。
    ②许慎著、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世界书局民国25年,第40页。
    ③顾野《宋本玉篇》卷十三,北京市中国书店出版,1983年,第246、258页。
    ④《大唐西域记校注》,第42—43页。
    ① 《释迦方志》卷上《中边篇第三》,道宣著,范祥雍点校,中华书局,2000年,第11页至12页。
    ② 迦留陀迦翻译《十二游经》,《大正藏》第4册,第147页中。
    ③ 隋长房《历代三宝记》卷四,《大正藏》第49册,第53页上至中。
    ④ 《历代三宝记》卷四,《大正藏》第49册,第54页中。
    ⑤ 《历代三宝记》卷四,《大正藏》第49册,第55页中。
    ⑥ 《续高僧传》卷一《释彦琮传》,《大正藏》第50册,第436页下。
    ①郝春文主编《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三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231页至232页。
    ②《牟子理惑论》,《弘明集》卷一,《大正藏》52册,第3页下。
    ③佚名《汉法本内传》,《广弘明集》卷一,《大正藏》52册,第99页上。
    ④刘勰《灭惑论》,《弘明集》卷八,《大正藏》52册,第51页上。
    ①曹道衡、沈玉成《中古文学史料丛考》,中华书局2003年,第588页。
    ②本文所论“宫体”,时间上仅限于梁代,作家群体以萧纲文学集团为核心,作品形式以诗歌为主,是狭义的“宫体”。
    ③《南史》卷四十八《陆杲传附子罩传》,第1205页。
    ④《广弘明集》卷二十,《大正藏》第52册,第242页下至第244页上。
    ⑤《梁书》卷四十九《文学传上·庾于陵附弟肩吾传》,第690页。
    ⑥查《梁书》、《南史》陆杲本传,杲卒于中大通四年,时年七十四岁,年岁高于徐、庾等人近二十岁,当为上一辈人,而本传中又不载其曾被晋安萧纲厚遇,《法序》也未录其姓名于编者之列。故,“陆杲”为“陆罩”之讹。
    ①此据徐陵编、吴兆宜注、程琰删补、穆克宏点校《玉台新咏笺注》,中华书局,1985年。
    ① 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269页。
    ② 《梁书》卷三十五《萧子恪传附子显传》,第512页。
    ③ 《梁书》卷三十五《萧子恪传附子显传》,第513页
    ④ 《梁书》卷二十一《暕传附训传》,第323页。
    ⑤ 《梁书》卷四十《刘显传》,第570页。
    ⑥ 《梁书》卷四十《到溉传》,第569页。
    ⑦ 《南史》卷二十一《弘传附籍传》,第581页。
    ⑧ 《梁书》卷五十《文学传·庾仲容传》,第724页。
    ① 《梁书》卷二十七《陆襄传》,第409页。
    ① 《梁书》卷四十九《文学传上·庾于陵附弟肩吾传》,第690至691页。
    ② 《北史》卷八十三《文苑传·庾信传》,第2793页。
    ③ 《梁书》卷三十《徐摛传》,第447页至448页。
    ① 《隋书》卷九《礼仪志》,第180页。
    ② 《陈书》卷三十二《孝行传·殷不害》,第424页。
    ③ 参见刘林魁《梁简文帝萧纲(与湘东书)系年考》(《西北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萧纲对“文选派”的批评》(《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二十四辑(华东师大出版社,2005年12月)。
    ④ 见刘林魁《〈玉台新咏〉编者和编纂时间再探讨》,《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第84至89页。
    ⑤ 欧阳询《艺文类聚》,第424页。
    ① “宫体”的概念,本节采用罗宗强的表述。它是一种讲声律、对偶与词采华美的轻艳丽靡的文风,是一种重娱乐、尚轻艳、尚写实的文学思潮。其发展经过三个阶段:齐永明至梁天监八年为萌芽期,天监八年至萧纲为皇太子后、徐陵编成《玉台新咏》为高峰期,陈后主至隋末唐初为尾声(《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06—425页)。与前节不同,是从广义上对“宫体”创作观念的探讨。
    ②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第146页。
    ③ 《荀子》,《诸子集成》本,上海书店1986年,第281页。
    ④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158页。
    ⑤ 姚秦鸠摩罗什译《中论》,《大正藏》第55册,第77页上、中。
    ⑥ 《出三藏记集》卷九,第341页。
    ①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三),第434页。
    ②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第1150页。
    ③ 吉藏《二谛义》,《大正藏》第45册,第107页下。
    ④ 《梁书》卷八《昭明太子传》,第166页。
    ⑤ 《广弘明集》,《大正藏》第52册,第247页下。
    ①吉藏《二谛义》,《大正藏》第45册,第93页下。
    ②吉藏《大乘玄论》,《大正藏》第45册,第16页下。
    ③吉藏《二谛义》,《大正藏》第45册,第107页下。
    ④吉藏《二谛义》,《大正藏》第45册,第105页。
    ① 《广弘明集》卷二十一,《大正藏》第52册,第250页中。
    ② 《广弘明集》卷二十一,《大正藏》第52册,第250上。
    ① 《梁书》卷四十九《文学传上·庾于陵附弟庾肩吾传》,第690页。
    ② 《梁书》卷三十五《规传》,第581页。
    ① 《梁书》卷四十九《文学传上·庾于陵附弟庾肩吾传》,第690页。
    ② 《隋书》卷七十六《文学传序》,第1730页。
    ③ 《梁书》卷三十《徐搞传》,第446—447页。
    ④ 《梁书》卷八《昭明太子传》,第171页。
    ①欧阳询《艺文类聚》,第480—481页。
    ②殷孟伦注《汉魏六朝北三名家集题词》,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第105页。
    ③施国祁注、麦朝枢校《元遗山诗集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第525页。
    ① “二苦”包括内苦和外苦,内苦又分一切疾病之身苦和忧愁嫉恨之心苦,外苦又分盗贼虎狼之害和风雨寒暑之灾;“三苦”包括苦苦、坏苦、行苦,“苦苦”指由苦事之成而生苦恼者,“坏苦”指由乐事之去而生苦恼者,“行苦”指由一切法之迁流无常而生苦恼者。
    ② “怨憎会苦”指众生不由自主,不得不与憎恶者会合之苦恼;“爱别离苦”指与所爱者别离时所感受之苦;“求不得苦”指有所欲求而得不到满足之痛苦;“五阴盛苦”指人生的种种痛苦都是由色、受、想、行、识这五种要素组成的人身而来。
    ③ 非常,亦作无常,指生灭迅速,人生苦短,不能常在;苦,是对人生本性的判断;空,指人生毕竟无所有;非身,指身无所主,非我所有,后译无我。
    ④ 元魏吉迦夜、昙曜译《付法藏因缘传》卷二,《大正藏》第50册,第303页上。
    ⑤ 陈兵《自净其心——重读释迦牟尼》,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至3页。
    ⑥ 《奥义书》是印度“吠陀”后期时代的典籍。“吠陀”时代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吠陀”本集的历史时代,重要经典有《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阿达婆吠陀》等“四吠陀”,产生的时间在公元前1500年至前1000年。后期的主要经典是“吠陀”本集衍生的《梵书》、《森林书》、《奥义书》、《天书》。最古老的《梵书》约产生于公元前1000年至前500年,最古老的《奥义书》约产生于公元前800年至公元200年。
    ⑦ 徐梵澄译《五十奥义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350页。
    ① 徐梵澄译《五十奥义书》,第851页。
    ② 徐梵澄译《五十奥义书》,第492页。
    ③ 徐梵澄译《五十奥义书》,第642页。
    ④ 道安《人本欲生经序》,《出三藏记集》卷六,第249页。
    ① 《四十二章经》卷一,《大正藏》第17册,第723页上、中、下。
    ② 《弘明集》卷十三,《大正藏》第52册,第88页中、下。
    ③ 宗炳《答何衡阳难释〈白黑论〉》,《广弘明集》卷三,《大正藏》第52册,第21页上、中。
    ①《广弘明集》卷二十七,《大正藏》第52册,第312页中。
    ②逯钦立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全北周诗》,第2440页。
    ① 《广弘明集》卷三十,《大正藏》第52册,第358页下。
    ② 《晋诗》卷十二,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1084页。
    ③ 《广弘明集》卷三十,《大正藏》第52册,第354页下至355页上。
    ① 僧孺《初夜文》,《全梁文》卷五十二,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3253页下至3254页上。
    ② 徐陵《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全陈文》卷十一,《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3464页下。
    ③ 邢劭《景明寺碑》,《全北齐文》卷三,《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3843页上。
    ④ 卢思道《从驾大慈照寺诗序》,《全隋文》卷十六,《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4113页上。
    ⑤ 梁武帝《断酒肉文》,《全梁文》卷七,《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2988页上。
    ⑥ 萧纲《谢敕赉苦行像并佛迹启》,《全梁文》卷十,《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3007页下。
    ⑦ 后梁宣帝《游七山寺赋》,《全梁文》卷六十八,《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3158页上。
    ⑧ 释彦琮《通极论(并叙)》,《全隋文》卷三十三,《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4216页上。
    ⑨ 僧祜《世界记序》,《全梁文》卷七十二,《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3384页下。
    ⑩ 萧衍《断酒肉文》,《全梁文》卷七,《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2988页下。
    11 陈文帝《药师斋忏文》,《全陈文》卷二,《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3413页上。
    12 释亡名《宝人铭》,《全后周文》卷二十二,《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3996页下。
    13 梁武帝《断酒肉文》,《全梁文》卷七,《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2990页下。
    14 梁武帝《断酒肉文》,《全梁文》卷七,《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2992页上。
    ① 朱元洪妻孟阿妃《造老君像记》《全北齐文》卷八,《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3874页上。
    ② 萧纲《为诸寺檀越愿疏》,《全梁文》卷十四,《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3034页上。
    ③ 沈约《千僧会愿文》,《全梁文》卷三十二,《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3136页下。
    ④ 沈约《为齐竟陵解讲疏》,《全梁文》卷三十二,《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3137页下。
    ⑤ 萧绎《梁安寺刹下铭》,《全梁文》卷十八,《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3054页下。
    ⑥ 释彦琮《通极论(并序)》,《全隋文》卷三十三,《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4216页下。
    ⑦ 萧纲《千佛愿文》,《全梁文》卷十四,《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3034页上。
    ⑧ 秦嘉《赠妇诗三首》之一,《汉诗》卷六,《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186页。
    ⑨ 《古诗十九首》之《青青陵上柏》,《汉诗》卷十二,《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329页。
    ⑩ 《古诗十九首》之《驱车上东门》,《汉诗》卷十二,《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333页。
    11 《古诗十九首》之《生年不满百》,《汉诗》卷十二,《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333页。
    12 《古诗十九首》之《今日良宴会》,《汉诗》卷十二,《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330页。
    13 《古诗十九首》之《回车驾言迈》,《汉诗》卷十二,《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331至332页。
    14 《古诗十九首》之《东城高且长》,《汉诗》卷十二,《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332页。
    15 曹操《短歌行》,《魏诗》卷一,《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349页。
    16 曹丕《大墙上蒿里行》,《魏诗》卷四,《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379页。
    17 阮籍《咏怀》十三首之《世务何缤纷》,《魏诗》卷十八,《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503页。
    18 见《中国古代文学通论·魏晋南北朝卷》,刘跃进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76至190页。又普慧《佛教对中古文人思想观念的影响》,《文学遗产》2005年第5期,第10至19页。
    19 陆机著、张少康集释《文赋集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第183页。
    ①钟嵘著、周振甫译注《诗品译注》,中华书局1998年,第20—21页。
    ②萧绎《金楼子》卷四,《丛书集成初编》补印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59年。
    ③《广弘明集》卷一,《大正藏》第52册,第100页上。
    ④《江文通集汇注》,第114页。
    ⑤《江文通集汇注》,第185页。
    ⑥《江文通集汇注》,第391页。
    ⑦《江文通集汇注》,第351页。
    ⑧《江文通集汇注》,第381页。
    ⑨《江文通集汇注》,第384页。
    ① 《江文通集汇注》,第35至36页。
    ② 《江文通集汇注》,第40页。
    ③ 《江文通集汇注》,第7页。
    ④ 《江文通集汇注》,第9至10页。
    ⑤ 钱钟书《管锥编》第四册,第1411至1412页。
    ⑥ 徐国荣认为,江淹的这两篇赋作“标志魏晋以来感伤思潮的彻底终结”(《中古感伤文学原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54页)。
    ①详细图表见阮荣春《佛教南传之路》,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18页至21页。
    ②素、李方《魏晋南北朝敦煌文献编年》,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7年,第53页。
    ③《弘明集》卷十三,《大正藏》第52册,第88页下。
    ④黄金明《伤悼文学的衰落与南朝文学的演变》,《文学评论》,2006年第2期。
    ⑤《六度集经》卷八,《大正藏》第3册,第47页中。
    ⑥《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六,《大正藏》第3册,第318页。
    ① 先谦《荀子集解》卷十八,《诸子集成》第2册,第317页。
    ② 《博物志》卷五,《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第20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③ “蛾眉”,马瑞辰等人认为即为“蛾”与“娥”通,释为“好貌”,颜师古、朱子等人认为“蛾”即为“蚕蛾”,本文从后者。
    ④ 金开诚《屈原集校注》,中华书局,1996年,第39页。
    ⑤ 崔豹《古今注》卷中,《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241页。
    ⑥ 张协《杂诗十首》之一,《晋诗》卷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745页。
    ⑦ 谢朓《灯》,《齐诗》卷四,《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1453页。
    ⑧ 何逊《秋夕叹白发诗》,《梁诗》卷九,《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1697页。
    ⑨ 张正见《赋得佳期竟不归诗》,《陈诗》卷三,《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2499页。
    ⑩ 庾信《对烛赋》,《全后周文》卷九,《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3925页下。
    11 庾信《灯赋》,《全后周文》卷九,《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3925页下。
    12 阳休之《秋诗》,《北齐诗》卷二,《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2281页。
    13 《全晋文》卷一百六十五,《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2424页下。
    14 僧孺《初夜文》,《全宋文》卷二十六,《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2574页下至2575页上。
    15 萧绎《归来寺碑》,《全梁文》卷十八,《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3057页上。
    ① 符朗《符子》,《全晋文》卷一百五十二,《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2326页下。
    ② 鲍照《飞蛾赋》,《全宋文》卷四十六,《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2690页上。
    ③ 萧衍《赐到溉连珠》,《全梁文》卷六,《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2984页下。
    ④ 八相是指降兜率相、托胎相、降生相、出家相、降魔相、成道相、说法相、涅槃相。
    ⑤ 《弘明集》卷十四,《大正藏》第52册,第92页下至93页下。
    ⑥ 《弘明集》卷十四,《大正藏》第52册,第93页下至94页下。
    ⑦ 《广弘明集》卷二十九,《大正藏》第52册,第343页上至348页中。
    ⑧ 《广弘明集》卷二十九,《大正藏》第52册,第348页中至348页下。
    ⑨ 《全宋文》卷六十四,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三国秦汉三国六朝文》,第2784页下。
    ①当然,也有另外一种可能:释智静为另外一僧人,他和懿法师之作都是摹拟释道安之文,但是释智静文中并没有此意,我们无从肯定这种可能。就目前所见材料而言,可以断定释智静即为释道安。
    ②湛然《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五,《大正藏》第46册,第284页上。
    ①《大方等集经》卷九,《大正藏》第13册,第53页上。
    ②《大智度论》卷五,《大正藏》第25册,第99页中。
    ③《高僧传》卷四《竺道生传附释宝林传》,第257页。《法苑珠林校注》卷一百载,梁朝僧会曾有《伐魔诏》一卷,己佚。
    ④此文与僧传所载宝林之《檄魔文》是同一篇还是两篇文章,现已无从考察,存疑。
    ⑤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289页。 识,与前面数篇所破之魔是“四魔”者不同。所以,《奏平心露布》的作者应该是唐沙门行友,而不是元魏懿法师。
    ①八识分别是眼、耳、鼻、舌、身、意、阿陀那识、阿黎耶识。
    ②志远博士论文《论汉魏六朝时期的佛教表现艺术》,第164页至178页。
    ①兜率天有内、外两院。内院乃即将成佛者之居处,释迦牟尼佛以前曾经在此天修行,现在则为弥勒菩萨之净土;弥勒现为补处菩萨,于此宣说佛法,若住此天满四千岁,即下生人间,成佛于龙华树下。外院为天众欲乐处,不易闻法。《檄魔文》不可能“大慈氏”和“解脱月”同指弥勒菩萨,故而现在难以确定。
    ②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二十,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377—378页。
    ① 《高僧传》卷十三《唱导后论》,第521页。
    ② 《续高僧传》卷三十《释宝岩传》,《大正藏》第50册,第705页中。
    ③ 《法苑珠林校注》卷十八,第608页。
    ①释道安《二教论》,《广弘明集》卷八,《大正藏》第52册,第140页下。
    ②甄鸾《笑道论》,《广弘明集》卷九,《大正藏》第52册,第149页上。
    ③释明概《决对傅奕废佛法僧事》,《广弘明集》卷八,《大正藏》第52册,第169页中。
    《十三经注疏》,[清]阮元校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两汉纪》([东汉]荀悦《汉纪》、[东晋]袁宏《后汉纪》),张烈点校本,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后汉书》,[南朝宋]范晔,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三国志》,[晋]陈寿,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晋书》,[唐]房玄龄,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宋书》,[南朝梁]沈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梁书》,[唐]姚思廉,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陈书》,[唐]姚思廉,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南史》,[唐]李延寿,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北史》,[唐]李延寿,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魏书》,[北齐]魏收,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周书》,[唐]令狐德棻,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
    《北齐书》,[唐]李百药,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隋书》,[唐]魏征,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旧唐书》,[五代后晋]刘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宋史》,[元]脱脱,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通典》,[唐]杜佑,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通志》,[宋]郑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唐会要》,[宋]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贞观政要》,[唐]吴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北周六典》,仲荦,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四库全书总目》,[清]永瑢,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金石萃编》,[清]昶,西安:陕西美术出版社影印本1990年。
    《弘明集》,[南朝梁]僧祜编;《广弘明集》,[唐]道宣编,《赵城金藏》本、《高丽藏》本、《宋碛砂藏》本、《永乐北藏》本、明吴惟明本(即《四库全书》本)、明道昆本(即《四部丛刊》本)、《龙藏》本、《大正藏》本、《中华藏》本、常州天宁寺本(即《四部备要》本)。
    《集古今佛道论衡》,《续高僧传》,《大唐内典录》,《释门章服仪》卷一,《量处轻重仪本》卷一,《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关中创立戒坛图经》,《律相感通传》,《道宣律师感通录》,以上均为[唐]道宣撰,《大正藏》本,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75年。
    《历代三宝记》,[隋]费长房撰;《破邪论》,[唐]法琳撰;《辩正论》,[唐]法琳撰;《续集古今佛道论衡》,[唐]智异撰;《集沙门不应俗等事》,[唐]彦悰撰;《唐护法沙门法琳别传》,[唐]彦惊撰;《甄正论》,[唐]玄嶷撰;《北山录》,[唐]神清撰;《开元释教录》,[唐]智昇撰;《广清凉传》,[宋]释延一撰;《佛祖统记》,[宋]志磐撰;《佛祖历代通载》,[元]念常撰;《释氏稽古略》,[元]释觉岸撰;《神僧传》,明成祖朱棣撰,以上均为《大正藏》本,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75年。
    《四十二章经》,[汉]迦叶摩腾、法兰译;《道行般若经》,[汉]支娄迦谶译;《撰集百缘经》,[三国吴]支谦译;《六度集经》,[三国吴]康僧会译;《放光般若经》,[西晋]无罗 又译;《生经》,[西晋]竺法护译;《普耀经》,[西晋]竺法护译;《光赞般若经》,[西晋]竺法护译;《维摩诘所说经》,[十六国后秦]鸠摩罗什译;《成实论》,[十六国后秦]鸠摩罗什译;《大庄严论经》,[十六国后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花经》,[十六国后秦]鸠摩罗什译;《佛所行赞卷》,[十六国北凉]昙无谶译;《大般涅槃经》,[十六国北凉]昙无谶译;《大方广佛华严经》,[东晋]驮跋陀罗译;《佛本行经》,[南朝宋]宝云译;《贤愚经》,[北魏]慧觉等译;《杂宝藏经》,[北魏]吉迦夜、昙曜译;《入楞伽经》,[北魏]菩提留支译;《楞严经》,[唐]般剌蜜帝译,以上均为《大正藏》本,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75年。
    《芝苑遗编》,[宋]元照撰,道询编;《法华经显应录》,[宋]沙门宗晓撰;《法华经持验记》,[清]周克服,以上均为《卍续藏经》本,台北市:新文丰出版,1983年。
    《历代崇道记》,[唐]杜光庭;《混元圣记》,[宋]谢守灏撰;《云笈七签》,[宋]张君房编;《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元]赵道一撰,以上均为明《正统道藏》本(简称“《道藏》”本),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和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
    《高僧传》,[梁]慧皎撰,汤用彤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出三藏记集》,[梁]僧祜撰,苏晋仁、萧炼子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宋高僧传》,[宋]赞宁撰,范详雍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法苑珠林校注》,[唐]道世编,周叔迦、苏晋仁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大唐西域记校注》,[唐]玄奘、辩机撰,季羡林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往五天竺国传笺释》,[唐]慧超撰,张毅笺释,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经行记笺注》,[唐]杜环撰,张一纯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唐]慧立、彦惊,孙毓棠、谢方点校,中华书局2000年。
    《释迦方志》,[唐]道宣撰,范详雍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南海寄归内法传校注》,[唐]义净撰,邦维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诸子集成》,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
    《颜氏家训集解》,[北齐]颜之推撰,利器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抱朴子外篇校笺》,[东晋]葛洪撰,杨明照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北堂书钞》,[唐]虞世南编,北京:中国书店1989年。
    《初学记》,[唐]徐坚编,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艺文类聚》,[唐]欧阳询编,北京: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太平广记》,[宋]李昉编,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古小说钩沉》,鲁迅辑录,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
    《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世说新语笺疏》,[南朝宋]刘义庆撰,余嘉锡笺疏,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敦煌变文集校注》,黄征、张涌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严可均编,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全唐文》,[清]董诰编,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
    《全唐诗》,[清]彭定求编,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昭明文选》,[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玉台新咏笺注》,[南朝陈]徐陵编,[清]吴兆宜笺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曹子建集》,[清]赵幼文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谢灵运集》,李运福注,长沙:岳麓书社1999年。
    《江文通集汇注》,[明]胡子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文赋集释》,[晋]陆机著,张少康集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诗品译注》,[南朝梁]钟嵘著,周振甫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文心雕龙注》,[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佛学研究十八篇》,梁启超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印度佛学源流略讲》,吕澂著,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吕澂著,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弘一大师全集》,李叔同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
    《季羡林自选集》,季羡林著,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中国佛教史籍概论》,陈垣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
    《唐代佛教》,范文澜著,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牟子存残新编》,周叔迦、周绍良编,北京:中国书店2001年。
    《周叔迦佛学论著集》,周叔迦著,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汤用彤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隋唐佛教史稿》,汤用彤著,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汤用彤选集》,汤用彤著,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
    《中国佛教史》(1—3卷),任继愈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郭朋著,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
    《隋唐佛教史》,郭朋著,济南:齐鲁书社1980年。
    《佛教史》,杜继文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汉化佛教与佛寺》,白化文著,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
    《三生石上旧精魂——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白化文著,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
    《佛教文化与历史》,苏晋仁著,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
    《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方立天著,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方立天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方立天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中国佛性论》,赖永海著,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
    《佛教般若思想发展源流》,姚卫群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年1996年。
    《佛学概论》,姚卫群著,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
    《中国佛教与儒、道思想》,洪修平著,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
    《中国佛教忏悔法研究》,朗宇法师著,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
    《汉文佛教大藏经研究》,李富华、何梅著,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中国居士佛教史》,潘桂明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汉唐佛寺文化史》,张弓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中国佛教史论集》(一),张曼涛主编,台湾:大乘文化出版社1977年。
    《五、六世纪北方民众佛教信仰》,侯旭东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佛教南传之路》,阮荣春著,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
    《佛经版本》,李际宁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
    《佛教与儒、道的冲突与融合——以汉魏两晋时期为中心》,彭自强著,成都:巴蜀书社2000年。
    《中国律宗思想研究》,建光著,成都:巴蜀书社2004年。
    《唐代佛寺辑考》,李芳民著,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中国道教史》,任继愈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中国道教史》(1—3卷),卿希泰主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
    《道藏源流考》,陈国符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道教概说》,李养正著,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道家道教与中土佛教初期经义发展》,萧登福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2003年。
    《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葛兆光著,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长安道教与道观》,樊光春著,西安:西安出版社2002年。
    《宗教学通论新编》,吕大吉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中国思想史》(1—3卷),侯外庐主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东晋南北朝学术编年史》,刘汝霖著,上海:上海书店1992年。
    《中国哲学发展史》(隋唐),任继愈主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中国哲学发展史》(魏晋南北朝),任继愈主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
    《中国思想史》(第二卷),葛兆光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中国思想史》(第一卷),葛兆光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
    《魏晋玄学史》,余敦康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金明馆丛稿初编》,陈寅恪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金明馆丛稿续编》,陈寅恪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外二种,包括《唐代政治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陈寅恪著,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唐长孺著,北京:三联书店1955年。
    《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唐长孺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唐长孺著,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
    《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周一良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周一良著,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五朝门第》,伊同著,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8年。
    《东晋门阀政治》,田余庆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魏晋南北朝史论稿》,万绳楠著,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
    《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研究》,余太山著,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敦煌变文论文集》,周绍良、白化文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佛教与中国文学》,张中行著,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4年。
    《佛教与中国文学》,孙昌武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唐代文学与佛教》,孙昌武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游学集录》,孙昌武著,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
    《中国文学中的维摩与观音》,孙昌武著,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
    《佛经文学粹编》,陈允吉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古典文学佛教溯缘十论》,陈允吉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唐音佛教辨思录》,陈允吉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佛经文学研究论集》,陈允吉主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佛经传译与中古文学思潮》,蒋述卓著,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南朝佛教与文学》,普慧著,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佛教文学》,陈引驰著,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
    《汉魏六朝文学与宗教》,葛晓英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中古汉译佛经叙事文学研究》,吴海勇著,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
    《佛经文学故事选》,常任侠编,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
    《中国美学史》,李泽厚、刘纲纪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美的历程》,李泽厚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佛教美学》,祁志祥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中古文学系年》,陆侃如著,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5年。
    《南北朝文学编年史》,曹道衡、刘跃进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南北朝文学史》,曹道衡、沈玉成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
    《中古文学史料丛考》,曹道衡、沈玉成著,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曹道衡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中古文史丛稿》,曹道衡著,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
    《中古文学史论文集》,曹道衡著,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中国古代文学通论·魏晋南北朝卷》,傅璇琮、蒋寅主编,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年
    《隋唐五代文学编年史》(1—4卷),傅璇琮主编,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年。
    《古典文学文献学丛稿》,刘跃进著,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年。
    《中古文学文献学》,刘跃进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
    《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刘跃进著,北京:三联出版社1996年。
    《管锥编》,钱钟书著,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唐戏弄》,任半塘著,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
    《八代诗史》,葛晓音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中古文学集团》,胡大雷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唐前志怪小说史》,李剑国著,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
    《中国文学批评史》,郭绍虞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中古文学史论》,瑶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隋唐五代文学批评史》,运熙、杨明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运熙、杨明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罗宗强著,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罗宗强著,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中国文学理论范畴》,詹福瑞著,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张伯伟著,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中古感伤文学原论》,徐国荣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中国古籍编著史》,曹之著,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
    《西方道教研究史》,[法]安娜·塞德尔著,蒋见元、刘凌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中国5—10世纪的寺院经济》,[法]谢和耐著,韩昇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佛教征服中国》,[荷]许理和著,李四龙、裴勇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宗教哲学》,[美]路易斯·P·波伊曼著,黄瑞成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隋唐佛教文化》,[日]砺波护著,韩异、刘建英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般若思想史》,[日]山口益著,肖平、杨金萍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道教史》,[日]漥德忠著,萧坤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印度与锡兰佛教哲学—从小乘佛教到大乘佛教》,[英]A·B·凯思著,宋立道、舒晓伟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三武一宗灭佛研究》,张箭著,四川大学历史系2001年博士论文,杨耀坤指导。
    《中国佛教艺术研究》,彭肜著,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2002年博士论文,陈兵指导。
    《〈法苑珠林〉叙事结构研究》,安正燥著,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03年博士论文,陈尚君指导。
    《灵验记研究》,刘亚宁著,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03年博士论文,项楚指导。
    《道宣南山律学思想研究》,罗美云著,北京大学哲学系2004博士论文,魏常海指导。
    《论汉魏六朝时期的中国佛教表现艺术》,志远著,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张燕瑾指导。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