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城市居民的宗教生活:以佛教为中心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基于强大的国力和卓越的经济文化成就,唐帝国制定和实行了开明、开放的民族、宗教政策,这一政策使唐人得以接纳各种思想文化潮流的涌入,在宗教文化上的体现则是各种宗教在帝国境内,主要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城市里,广泛传播、交流与并存。诸种宗教的流传使唐代城市居民的宗教生活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画面。
     全文导论、结论之外,正文共五章。导论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缘起,国内外对该专题相关研究的状况及评述,资料运用及研究方法,本文的研究思路,术语及相关问题的说明。结论部分总结全文,指明论证所得。
     第一章主要运用传世文献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综述唐代政府对宗教事务实行有效地管理和调控。这主要从国家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政治形势的需要,变动宗教事务管理机构、控制专职宗教徒数量、控制寺观数额等三个方面得以体现。此章主旨在于明了唐代城市居民宗教活动是在怎样的国家政策和制度保障下进行的。
     第二章主要考察唐代城市居民在大型公共宗教活动中的宗教情感和体验。主要从如下三方面论述:一是国家举行的大型公共宗教活动,包括唐前期三教在朝廷上的激烈论争和中后期作为庆典活动的三教论议,唐诸帝数次迎奉法门寺佛骨活动,敬迎玄奘法师西行求法归来,玄奘圆寂后国家举行的隆重殡葬仪式。二是国家和宗教团体共同举办的宗教法会无遮大会。三是岁时节庆中的公共宗教活动。上述三种类型的公共宗教活动是城市居民不分士庶贵贱普遍参与、人数众多、规模宏大、极具城市特色的公共宗教生活。它对参与者的宗教情感刺激之强烈,宗教体验之深刻,影响之长久,远为其他形式的宗教生活所不及。
     第三章分类探讨城市各个阶层居民的宗教生活情况。本文将城市居民分为世俗居民和神职人员两部分,进而又对世俗居民按阶层划分为士人、工商业者、军队将士三部分。对于城市神职人员的宗教生活,本文则主要从出家人与世俗家庭之间的密切关系反映其对世俗家庭的宗教影响。士人阶层主要从士人的离俗出世和还俗入世两个方面考察了出入世间的士人所受教内影响及对教外社会的影响。宗教对工商业者阶层同样产生了极大影响,主要体现在丰富了工商业部门的门类、为城市居民提供就业谋生之路,对工商业者的职业行为和道德品质具有规范和教化作用。房山石经题记中记载的唐代幽州地区行业性社邑造经活动则集中反映了本区工商业者集体进行的宗教信仰活动。军队将士信奉佛教的目的在于寻求心理安慰和精神寄托以及解决现世疾苦,因而具有实用性和盲从性特征。军人中除极个别将士对佛教内涵有深刻领悟外,大多是浅尝辄止性的一般性了解和认识。本章以宗教信仰对不同社会群体生活的介入和影响为重点。
     第四章主要运用墓志碑刻资料从城市居民生命历程中的生、老、病、死等阶段来分析探讨宗教对生命个体的宗教影响。唐人不仅在生育、老病中求佛神,在丧葬礼制中如临终之际、命绝于寺观、丧葬观念和葬法上尤其体现了宗教文化的深刻影响。本章具体而微地究明了宗教对城市居民生命个体的不同阶段的影响与渗透。
     第五章主要对一些特定的地区和城市的宗教信仰特色作个案研究。主要包括统治中心洛阳、长安东西二京、具有悠久的道教和其他民间宗教传统的巴蜀和东南沿海开放的港口城市扬州三个地区。长安、洛阳地区是帝国之都,城市中生活着帝制下的帝后嫔妃、达官权贵等特殊的群体阶层,他们的宗教生活因其社会地位等的特殊性而独具特色。佛道二教在本区集中在汉人中信奉,景教、祅教、摩尼教和伊斯兰教等西来宗教则集中在来唐的西域、西亚、中亚等外国人身上。巴蜀地区由于偏安西隅,与外界联系相对较少,因而佛教自传入此地后就一直与本区的传统道教斗争不止。在唐代前期,二教斗争比较激烈,到中晚唐后二教趋向圆融共存。扬州地区位于东南沿海一带,由于便利的交通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为本区宗教文化的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佛教在本区活动范围广、空间大,佛教徒积极地与内地两京地区和海外保持密切往来;道教活动则集中在扬州城及道教活动中心茅山圣地;伊斯兰教在本区的信奉群体是来扬的阿拉伯和波斯等国的胡商。据考古资料发现,伊斯兰教信徒在本区有一定的规模。本文通过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地区的个案研究,全面展示了唐代城市居民宗教生活的地区特色以及所具有的共性。
     总之,本文在明了唐朝宗教政策及宗教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对唐代城市居民的宗教生活,从大型的公共宗教活动、不同阶层群体、个体生命历程、不同地区特色等角度,分专题进行了探讨。从中可见,唐代城市居民的宗教生活呈现出多样性、开放性、兼容性、时代性和地域性等特征。本文通过这种多棱镜的透视方法,较为客观、真实、立体地展现了唐代城市居民丰富多彩的宗教生活画面。
The rulers of the Tang Dynasty made open ethical and religious policy in the case of political stability and economical prosperity. Various ideology and culture swarmed into the Empire. The religious culture spread widely especially in the city of the Empire. So the religious life of the Urban Residents showed colorful.
     This paper consists of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to Five and Summary. Introduction mainly describes the motivation of the author to start this research work, the status of relevant academic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the use of the material and the research method, the basic framework, the terminology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lated issue. Summery overviews the whole article and comes to the conclusions.
     Chapter One introduc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managemeng on religion affairs that Tang government took effective measures. In the use of initiate material and related research results,we make a study of three aspects how Tang government changed Religious Affairs Agencies,controlled priestess amount and limited the number of temples,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different Times and different political situation.
     Chapter Two mainly investigates the religious emotion and experience of the Urban Residents in the large and public religious activities. Three parts are included: First,Tang government held large public religious activities,such as three religions debating drastically the Court in the early and discussion in the middle and latter in the celebration activities; Tang Empires held several activities of Fogu of Famen Temple; Xuanzang was welcomed wonnly as coming back from India and was held grand funeral rites when he passed away; Second, the government and religious groups held religious ritual; Third, religious activities in the festivals. The above activites stimulated the strong religious emotion and profound experience to Urban Residents.
     Chapter Three studies the religious lives of the different social groups in the city. The priestess still continued to be in contact with their secular family. Some literati entered into religion,while some priestess gave up and returned secular family. Buddhist offered to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Staff for the road to employment and had an affect on their employment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social norms. The engraving Buddhist scriptures in You Zhou Region reflected the collective religious activities of them. The motive of the Generals and Socials in the army was to seek psychological comfort and spiritual and to solve the actual problems. The vast majority of them had general knowledge to Buddhism.
     Chapter Four investigates in the use of epitaph records that Religion had great influence on individual life including birth,aged,illness and death. In particular Religion affected Chinese traditional funeral custom such as the layman dying in temples,the complex of beliefs and funeral method. The chapter analyzes in details how Religion had impacted on the Tang people in the diffent stage.
     Chapter Five probes into specific areas and cities that the centre rules of Changan City and Luoyang City, Bashu Area having a long history traditional Taoism and else Folk beliefs, the southeast coast open port city—Yangzhou City. On account of special social groups, the religious life of the capital of Empire showed distinctive and complex. The Chinese people of native mainly believed in Buddhism and Taoism. The foreigners from Western Regions, West Asia and Central Asia believed in the western religions such as Nestorian, Zoroastrianism, Manicheism and Islam. The struggle of Buddhism and Taoism in Bashu Area had greatly intensified in the Tang Dynasty sinc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began. But Buddhism was slightly dominant. During the peried of Emperor Tang Xuanzong he strongly supported Taoism, and Buddhism and Taoism showed the mutual infiltration trend. In Mid—Late Tang, the three religious had formed coexistence. In Yang zhou Area, facilitate the traffic and superior Location religious offered a wide range of a large space for the religious and cultural exchanges. Buddhists maintain close contact with mainland and overseas. Taoists acted in Yangzhou City and the Holy Land of Mao Mountain. In local Islamism came from Hu merchant of Arab and Persian Empire. According to Archaeological information, Islamism had a certain scale. The chapter tried to display a comprehensive picture of the common and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To sum up, in open and liberal religious policy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Tang government, we investigates the religious life of the Tang peop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large open religious activities, different social groups, individual life and different areas. We learn that the religious life of the Tang people showed complexity, diversity and modern features, in three kinds of forces: Monarchical Power, religious own development and traditional awareness of the concept three kinds of forces. We hope to show a colorful picture of religious life of the Tang people objectively, truely and stereoscopic perspectively in the Prism perspective methods.
引文
[1]陈寅恪《论韩愈》,《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2001年版,页332。
    [2]杨庆垫著,范丽珠等译《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宗教的现代社会功能与其历史因素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欧大年《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宗教的现代社会功能与其历史因素之研究:序言》,页15。
    [2](美)太史文著,侯旭东译《幽灵的节日:中国中世纪的信仰与生活》,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Ebrey,Patricia and Gregory,Peter N.ed.Religion and Society in T ang and Sung China.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3.转引自荣新江《导言:唐代宗教信仰与社会:新问题与新探索》,荣新江主编《唐代宗教信仰与社会》,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页3。
    [4]Dudbridge,Glen.Religious Experience and Lay Society in T'ang China:A reading of Tai Fu's “Kuangi-chi,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见赵宏勃书评《唐代的宗教体验与世俗社会:对戴孚<广异记>的解读》,载《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2卷,2000年版,页5192。
    [5]李斌城等《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6]胡戟主编《二十世纪唐研究·序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页4。
    [7]荣新江主编《唐代宗教信仰与社会》,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1]谢重光、白文固《中国僧官制度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2](台)明复《中国僧官制度研究》,台湾明文书局,1981年版。
    [3]永平《唐代道教的管理体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4]郑显文《唐代道僧格的研究》,《历史研究》2004年第4期。
    [5]林西朗《唐代道教管理制度研究》,四川大学2005届博士论文。周奇《唐代宗教管理研究》(复旦大学2005届博士论文)。[6]钟国发《神圣的突破:从世界文明视野看儒佛道三元一体格局的由来》,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7]张国刚《佛学与隋唐社会》,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8]永平《道教与唐代社会》,首都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
    [9]黄新亚《消失的太阳:唐代城市生活长卷》,湖南出版社,1996年版。
    [10](台)刘淑芬《慈悲清净:佛教与中古社会生活》,台北,三民书局,2001年版。
    [1]黄正建主编《中晚唐社会与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涛《唐宋之际城市民众的佛教信仰》,《山西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3]郭绍林《唐代士大夫与佛教》,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4]李斌城《论唐代士大夫与佛教》,《魏晋隋唐史论集》2,中国社会科学,1983年版.
    [5]张弓《唐代士人的“始儒终佛”》,《华梵大学第七届儒佛会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2003年版。
    [1]唐长孺《吐鲁番文书所见丝织手工业技术在西域各地的传播》,氏著《山居存稿》,中华书局,1989年版。
    [2]魏明孔《隋唐手工业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周侃《浅谈唐代手工业者的宗教信仰生活》,《聊城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4]严耀中《佛教戒律与中国社会》,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5]姚平《唐代妇女的生命历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1](日)平冈武夫《唐代的长安与洛阳》,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日)妹尾达彦《白居易と长安·洛阳》,岩波书店,1958年版;荣新江《关于隋唐长安的几点思考》,《唐研究》第9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吴涛《盛唐时期的东都洛阳》,《郑州大学学报》1992年第6期:丁毅华《从唐诗看唐代洛阳的生活画卷》,《文史知识》1994年第11期。
    [2]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氏著《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樊光春《长安道教与道观》,西安出版社,2002年版。
    [4]龚国强《隋唐长安城佛寺研究》,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
    [5]曹尔琴《唐长安的寺观及有关的文化》,《中国吉都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6]孙昌武《唐长安佛寺考》,《唐研究》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7]维坤《唐代长安与西方宗教文化交流的研究》,《西北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8]陈瑞《佛教文化与隋唐洛阳城市生活》,《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1年第3期。
    [9]韩香《唐代外来宗教与中亚文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1]郝春文《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会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黄正建主编《中晚唐社会与政治研究》中的第六章“中晚唐时期的世俗佛教信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3]余欣《神道人心:唐宋之际敦煌民生宗教社会史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版。
    [4]#12
    [5]李廷先《唐代扬州史考》,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6]米寿江《扬州早期的穆斯林与伊斯兰教东传》,《世界宗教研究》1999年第2期。
    [7]李兴华《扬州伊斯兰教研究》,《回族研究》2005年第1期。
    [1]《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版。
    [1]参考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历史·现状·展望》,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2]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第十二章第一节“封建城市产生的特殊途径”称:“中国封建城市的产生途径与西方不同,城市的政治、军事性质特别突出,我觉得这种城市可以简称之为‘郡县城市'。”三联书店。1979年版,页249。
    [3]参见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历史·现状·展望》第四章“中国封建社会城镇体系的发展(上)”。
    [4]《唐会要》卷68《刺史上》,页1416。
    [5]《唐会要》卷68《刺史上》,页1416。
    [6]《新唐书》卷37《地理志》,页959。
    [1]《旧唐书》卷38《地理志一》,页1385。《唐会要》卷78《节度使》,页1686。
    [2]《新唐书》卷37《地理志》,页960。
    [3]《旧唐书》卷14《宪宗本纪》,页424。
    [4]唐律引《宫卫令》曰:“五更三筹,顺天门击鼓,听人行。昼漏尽,顺天门击鼓四百槌讫,毕门。后更击六百槌,坊门皆闭,禁人行”(唐·长孙无忌《唐律疏议》卷26,中华书局,1993年版);“闭门鼓后,开门鼓前行者,皆为犯夜”(《唐律疏议》卷26).较早对唐代的市制进行研究的是日本学者加藤繁先生,论文《唐宋时代的市》收入《中国经济史考证》上,中译本第1卷,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5]《唐六典》卷3《尚书户部》,“户部郎中员外郎”条,页74。
    [1]代表性论著有李申‘中国儒教史》(上下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2000年版.张荣明《中国的国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中国僧官制度史》对中国古代的僧官制度的发展演变进行系统论述。张弓《汉唐佛寺文化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僧伽篇”中“二、僧官与寺职”“三、省寺的僧伽管理”论述了汉唐僧官制度的演变情况.永平‘道教与唐代社会'(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政治篇:三、唐政府对道教的控制与管理”阐述了唐代对道教的管理制度及措施。此外,两篇博士论文林西朗《唐代道教管理制度研究》(四川大学2005届博士论文‘未刊稿>)和周奇‘唐代宗教管理研究》(复旦大学2005届博士论文<未刊稿>)也对唐代宗教管理进行专门论述。
    [2](梁)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5《竺道壹传》,中华书局,1992年版,页206-207。
    [3]详参《中国僧官制度史》第三章第三节“僧官制度的产生”,页10-12。
    [4]参见《中国僧官制度史》第三章第三节“僧官制度的产生”,页13-16。
    [1]《魏书》卷114《释老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页3030。
    [2](宋)赞宁《大宋僧史略》卷中,《大正新修大藏经》(简称《大正藏》,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印赠,1990年版,以下同)第54册,页243。
    [3]诸本异文情况详见《大正藏》版《广弘明集》此条校注,2103/0102a02。
    [4]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页368。
    [1]《高僧传》卷6《僧(?)传》,页240.
    [2]详参《中国僧官制度史》第四章第一节“隋文帝对魏、齐僧官制度的继承和发展”页85-93。
    [3]敕任寺院三纲的情况大量出现在高僧传的记载中,如在《续高僧传》卷11《普旷传》、卷18《静端传》、卷18《灵干传》都有实证。(唐)道宜《续高僧传》,《大正藏》第50册。相反,有关任命中央及州郡僧官的情况到隋文帝开皇末年已经罕见。
    [4]《隋书》卷28《百官下》。中华书局,1973年版,页802。
    [5]关于道教管理机构的最早设立时间,永平先生认为始于北周(参见氏著《道教与唐代社会》,页112)。近有研究者上推至北魏(林西朗《唐代道教管理制度研究》;周奇《唐代宗教管理研究》)。
    [6]《魏书》卷114《释老志》,页3049。
    [7]《魏书》卷114《释老志》,页3055。
    [8]《隋书》卷27《百官志中》,页755。
    [1]《唐六典》卷16《崇玄署》条,中华书局,1992年版,页467.
    [2]《隋书》卷29《百官志下》,页802。
    [3]《唐六典》卷16《宗正寺》“崇玄署”条,页467。
    [4]《通典》卷23《吏部》“司封郎中”条,中华书局,1988年版,页634。
    [5]《通典》卷23《礼部》“祠部郎中”条,页640。
    [6]《新唐书》卷48《百官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页1257。
    [7]《旧唐书》卷43《职官志二》,中华书局,1975年版,页1831。
    [8]《唐会要》卷49“僧尼所隶”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页1006。
    [9]《新唐书》卷48《百官志三》,页1250。
    [1]《唐会要》卷49《僧尼所隶》,页1006:《佛祖统纪》卷54《僧籍免丁》:“(开元)二十四年,敕僧尼隶鸿胪寺;明年仍旧隶祠部;道士隶宗正寺,以李宗也.”
    [2]《唐会要》卷49《僧尼所隶》,页1006。
    [3]《通典》卷23“吏部尚书”条,页634。
    [4]天宝十三载(754),高僧不空在武威,“别为功德使、开府李元琮受法”,是宦官任功德使的最早记载。《宋高僧传》卷1《不空传》,中华书局,1987年版,页8。
    [5]《新唐书》卷48《百官三》。页1253。
    [6]《唐会要》卷49《僧尼所隶》,页1006.
    [7]《新唐书》卷46《百官志一》,页1195。
    [8]《唐会要》卷49“僧尼所隶”条,页1006-1007。
    [9]《资治通鉴》卷263“唐昭宗天复三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页8594。
    [10](宋)赞宁《大宋僧史略》卷中“管属僧尼”条,《大正藏》第54册,页246。
    11《唐六典》卷30“中都督府”条,页748。
    12《旧唐书》卷44《职官三》:“长安、万年、河南、洛阳、太原、晋阳六县,谓之京县。……京兆、河南、太原所管诸县,谓之畿县。”页1920。
    [1]唐代所保存下来的在籍户口数据,主要是以州县为单位的编民。另有一些特殊户口诸如工商杂户、官私奴婢、寺观人户等未列入州县户口.城市中的流寓、浮游人口等无法固定的户口一般也难以为国家所掌握,因而国家所掌控的全国人口数也不完整。需要说明的是,以下行文所说的人口数,均指在籍人口数。
    [2]据《旧唐书·地理志》诸州户口统计数。统计数字参照冻国栋《中国人口史:隋唐五代时期》“表2-2唐代著籍户口升降表”,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页96。
    [3]《广弘明集》卷7,《大正藏》第52册,页134。
    [4](唐)道世撰,周叔迦、苏晋仁校注《法苑珠林校注》卷100《传记篇·兴福部》,中华书局,2003年版,页2894。
    [5]唐太宗《讨高昌诏》,《全唐文》卷6,中华书局.1983年版,页76。
    [6]《续高僧传》卷15《玄鉴传》,《大正藏》第50册,页542。
    [7](唐)慧立本、彦惊笺《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1,中华书局,2000年版,页7-8。
    [8]高祖《沙汰佛道诏》,《全唐文》卷3,页38。
    [9]《续高僧传》卷20《法向传》,页606。
    [1]太宗《度僧于天下诏》,《全唐文》卷5,页66。
    [2]《旧唐书》卷4《高宗纪上》永徽三年七月丁丑条记380万;《唐会要》卷84《租税下·户口杂录》“永徽三年七月二十二”条记385万。
    [3]据研究表明。唐代绝大多数的民户家庭都以小户为主,人数多在5口上下.参冻国栋《中国人口史:隋唐五代时期》第六章第二节“唐代的家庭规模结构”,页371-399。今姑据此比例推算,以下同。
    [4]《法苑珠林校注》卷100.页2898。
    [5]《通典》卷7《食货七》,页153。必须指出,官府着籍户口与实际人口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个差异首先在于户籍的严重脱漏,大量人户未为版籍所收。这里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户口的逃亡,现有户籍不予录名:二是户口的隐漏,虽未逃走,却隐瞒不报。前者是主要的。此外,这个差异还由于不少的特殊人户另行统计,未纳入州县编户,城市中的流动人口很难为官府团定,以及一些少数族人口原本缺乏可信的统计数据等,如玄宗天宝年间浮逃户的数字在300万~400万户之间,合计人数有上千万.参见冻国栋《中国人口史:隋唐五代时期》,页153-157。
    [1]《佛祖统纪》卷42,《大正藏》第49册,页385。
    [2]参张弓《南北朝隋唐寺观户述略》,《中国史研究》,1984年第2期。
    [3]详见冻国栋《中国人口史:隋唐五代时期》,页108。
    [4]《唐会要》卷84,页1837。中晚唐时期户部计帐所录相关数据存在许多疑问,在此列出仅供参考。
    [5]《宋高僧传》卷16,页407。
    [6]《旧唐书》卷18上《武宗本纪》,页606。
    [7](日)圆仁著,白化文、李鼎霞、许德楠校注,周一良审阅《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卷4,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页496。
    [8]《佛祖统纪》卷42,《大正藏》第49册,页386。
    [1]《宋高僧传》卷17《威秀传》,页411。
    [2]参洪修平《儒佛道三教关系与中国佛教的发展》,《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3]《册府元龟》卷2《诞圣》,中华书局影印,1960年版,页22。
    [1]《册府元龟》卷2《诞圣》,页22。
    [2]《册府元龟》卷2《诞圣》,页23。
    [3]《佛祖统纪》卷42,页384。
    [4]白居易《三教论衡》,《白居易集》(第四册)卷68,中华书局,1979年版,页1434-1440。
    [5]《宋高僧传》卷6《僧彻传》,页133。
    [6]《旧唐书》卷13《德宗本纪下》,页363-364。
    [1]阎文儒《两京城坊考补》,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法苑珠林校注》卷38《敬塔篇》,页1212。《佛祖统纪》卷53载:“世传三十年当一开,则岁丰人安。”《大正藏》第49册,页461。
    [3]《法苑珠林校注》卷38《敬塔篇》,页1212-1214。
    [4]《资治通鉴》卷240,“宪宗元和十四年”条,页7758。
    [5]《唐阙史》卷下,《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页1357。
    [1]《唐会要》卷47《议释教上》,页982。
    [2]《旧唐书》卷160《韩愈传》,页4199-4200。
    [3]苏鹗《杜阳杂编》下,《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页1397-1398。
    [1]《旧唐书》卷19上《懿宗本纪》,页683。
    [2]《资治通鉴》卷252,“懿宗咸通十四年”条,页8165。
    [3](宋)祖琇《隆兴编年通论》卷27,《大正藏》第75册,页245。
    [4]《魏书》卷114《释老志》,页3028。
    [5](新罗)崔致远《唐大荐福寺故寺主翻经大德法藏和尚传》,《大正藏》第50册,页283。
    [6]《魏书》卷114《释老志》,页3028。
    [7]《法苑珠林校注》卷38《敬塔篇》,页1212。
    [8]刹,指刹竿、幡柱,即于塔中心柱上加冠伞盖,或于佛殿之前庭竖立幢幡,以作为寺塔之标帜,故寺院称佛刹、梵刹、宝刹等。
    [1]《唐大荐福寺故寺主翻经大德法藏和尚传》,页283。
    [2](清)昶《金石萃编》卷101《大唐圣朝无忧寺大圣真身宝塔碑铭并序》,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页10。
    [3]苏鹗《杜阳杂编》下,《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页1397。
    [1]《唐大荐福寺故寺主翻经大德法藏和尚传》,页283。
    [2]《宋高僧传》卷23《元慧传》,页589。
    [3]《旧唐书》卷160《韩愈传》,页4199。
    [4]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页30-31。
    [1]《杜阳杂编》下,《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页1398。
    [2]据《法苑珠林校注》卷40《舍利篇》载:“晋义熙元年(405),有林邑人尝有一舍利,每斋日有光.沙门慧邃随广州刺史刁逵在南,敬其光相,欲请之。未及发言,而舍利自分为二,邃闻心悦,又请留敬。而又分为三。”(页1271)又“魏明帝曾欲坏宫西佛图。外国沙门乃金盘盛水,置于殿前,以佛舍利投之于水,乃有五色光起,于是帝叹曰:‘自非灵异,安得尔乎?'遂徙于道东,为作周阁百间。佛图故处,凿为濛汜池,种芙蓉于中。”《魏书》卷114《释老志》,页3029。)
    [3]《旧唐书》卷19上《懿宗本纪》,页683。
    [4]《法苑珠林校注》卷38《敬塔篇》,页1212。
    [5]《法苑珠林校注》卷38《敬塔篇》,页1212。
    [1]《法苑珠林校注》卷38《敬塔篇》,页1214。
    [2]《法苑珠林校注》卷38《敬塔篇》,页1213。
    [3]《法苑珠林校注》卷38《敬塔篇》,页1214。
    [1](唐)慧立本彦惊笺,《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6。中华书局,2000年版,页126-128。
    [2]《续高僧传》卷4《玄奘传》,页454。
    [1]任继愈主编《宗教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版,页862-863。
    [2]郭朋《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齐鲁书社,1986年版,页564。
    [3]霍旭初《考证与辩析:西域佛教文化论稿》,新疆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页129。
    [4]《杂阿含经》卷25,《大正藏》第2册,页180。
    [1](东晋)法显《佛国记》(又名《高僧法显传》),《大正藏》第51册,页857。
    [2]《玄应音义》卷17,《大正藏》第30册,
    [3](宋)志磐,《佛祖统纪》卷37,页350。
    [4]《隋书》卷13:“帝自为之词三曲,又令沈约为三曲,以被弦管。帝既笃敬佛法,又制《善哉》、《大乐》、《大欢》、《天道》、《仙道》、《神》、《龙》、《灭过恶》、《除爱水》、《断苦轮》等十篇,名为正乐,皆述佛法。又有法乐童子伎、童子倚歌梵呗,设无遮大会则为之。”(唐·魏征等,《隋书》卷13.志8,页305)
    [1]《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5,页112。
    [2](唐)法琳《辩正论》卷4,《大正藏》第52册,页511。
    [3](元)觉岸‘释氏稽古略》卷3载:“(武德元年)五月,帝于朱雀门南衢建道场,设无遮大会。”,页812b。高祖于是月受隋禅后,随即举办无遮大会,两《唐书》高祖本纪及《资治通鉴》均不载此事。但此事必有,由此我们可据佛教典籍以补正史之不足。
    [4]《陈书》卷2《高祖本纪下》,中华书局,1972年版,页34。
    [5]牟发松《陈朝建立之际的合法性诉求及其运作》,《中华文史论丛》2006年第3期。
    [6]严耀中《中国东南佛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页92。
    [1]《法苑珠林校注》卷100《传记篇》,页2894。
    [2]《资治通鉴》卷205,“则天后天册元年”条,页6498。
    [3]《旧唐书》卷7《中宗本纪》,页147。
    [4]《旧唐书》卷7《中宗本纪》,页149。
    [1](宋)宋敏求《长安志》卷10,中华书局,1991年版。《续高僧传》卷16《信行传》,页560。
    [2]《太平广记》卷493《裴玄智》引《辨疑志》,页4047。
    [3]《无尽藏法释》,见矢吹庆辉《三阶教の研究·别篇》,岩波书店刊行。另,关于三阶教无尽藏,法国学者谢和耐亦曾有论述,参氏著,耿昇译《中国5-10世纪的寺院经济》,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页213-221。
    [4](唐)韦述撰、辛德勇辑校《两京新记辑校》卷3,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页57.
    [5]《太平广记》卷493《裴玄智》引《辨疑志》,页4047。
    [1]又说以四月八日为佛诞日。无论是二月八日还是四月八日,只要遇到当时认为是佛诞的这一天,各个佛寺届时举行诵经法会,并根据“佛生时龙喷香雨浴佛身”的故事,以各种名香浸水灌洗佛像,并供养各种花卉。另外,还举行佛祭祖、施舍僧侣等庆祝活动。(参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页375)
    [2]《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页376。
    [3]《杜阳杂编》(下),《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页1398。
    [1]谢生保、谢静《敦煌文献与水陆法会:敦煌唐五代时期水陆法会研究》,《敦煌研究》2006年第2期。
    [2](宋)宗颐《水陆缘起》,《大正藏》续101,页442。
    [3]《水陆缘起》,《大正藏》续101,页442。
    [1](唐)李绰《秦中岁时记》,转引自徐连达《唐朝文化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页465。
    [2]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乡党第十》:“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中华书局,1980年版,页105。
    [3]《唐朝文化史》,页465。
    [4](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页116。
    [5]牟发松《关于<荆楚岁时记>的几个问题》,载于《南国名都江陵:它的历史与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页146。
    [6]《儿郎伟》(P.3270)。录文参周绍良《敦煌文学“儿郎伟”并跋》,载文化部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编《出土文献研究》,文物出版社,1985年。
    [7]张弓《汉唐佛寺文化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页941。
    [8]《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页364。
    [9]《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页395。
    [1]向达《唐代俗讲考》,载于《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僧善伏就是于贞观三年(629)在常州听俗讲后皈依佛门的。(《续高僧传》卷20《善伏传》)僧文溆在文宗朝以俗讲而名闻于时,并受皇帝优宠,“有文淑僧者,公为聚众谭说,假托经论所言,无非淫秽鄙亵之事。不逞之徒,转相鼓扇扶树。愚夫冶妇,乐闻其说,听者填咽。寺舍瞻礼崇奉,呼为和尚”。(唐·李肇《因话录》卷4,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页94)此文作者虽以不屑的口气诋毁文淑,但从其描述中不难看出文淑的俗讲确实受到士庶民众的欢迎.
    [2]李传军《论元宵观灯起源于西域佛教社会》,《西域研究》2007年第4期。
    [3]隋炀帝《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4]《唐会要》卷49》燃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页1010。
    [1]《洛阳伽蓝记》卷2,页66。
    [2]《洛阳伽蓝记》卷3,页104-105。
    [3]《洛阳伽蓝记》卷4,页158。
    [4]内道场是皇帝在宫中设置的专门事佛场所,是皇室在此举行译经、受戒、诵经、斋会及接待高僧等活动的场所。关于唐代内道场及内道场僧团的探讨,请参张弓《唐代的内道场与内道场僧团》(《世界宗教研究》1993年第3期)。
    [5]《太平广记》卷404《万佛山》引《杜阳杂编》,页3257;(高丽)一然《三国遗事》卷3,《大正藏》第49册,页991。[6]《唐会要》卷50《杂记》,页1031。
    [7]《太平广记》卷83《续生》引《广古今五行记》,页532。
    [1]《幽灵的节日--中国中世纪的信仰与生活》,页28。
    [2]详参张弓《中古盂兰盆节的民族化衍变》,《历史研究》1991年第1期。
    [3]《法苑珠林校注》卷62《祭祠篇》,页1826。
    [4]《文苑英华》卷125,中华书局,1966年版,页573。
    [5]《太平广记》卷422《卢元裕》引《宣室志》,页3438。
    [1]《太平广记》卷122《华阳李尉》引《逸史》。页860。
    [2]《太平广记》卷34《崔炜》引《传奇》,页216。
    [3]《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卷4。页445。
    [4]《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卷4,页445。
    [1]《法苑珠林校注》卷50,页1509。
    [2]《宋高僧传》卷2《实又难陀传》,页32。
    [3]《宋高僧传》卷24《大光传》,页622。
    [4]《宋高僧传》卷17《道丕传》,页432。
    [5]《宋高僧传》卷11《齐安传》,页261。
    [1]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以下简称《汇编》)贞观053,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页43。
    [2]《汇编》贞观088,页64。
    [3]《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9,页204-206;《续高僧传》卷4《玄奘传》,页457。
    [1]周绍良等主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以下简称《续集》)垂拱016,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页290。
    [2]《汇编》长寿011,页839。
    [3]《汇编》景龙035,页1106。
    [1]《汇编》开元105,页1226。
    [2]《汇编》开元164,页1270。
    [3]《汇编》开元459,页1473。
    [1]《汇编》贞观128,页89。
    [2]《续集》贞观070,页49。
    [3]《汇编》显庆061.页269。
    [4]《汇编》调露011,页659。
    [5]刘淑芬《林葬-中古佛教露尸葬研究之一(三)》,《大陆杂志》第96卷第3期。
    [6]《汇编》调露013,《大□□□□都督上柱国□□郡开国公孙管真墓志》,页659,
    [6]《汇编》调露014,《大唐故营州都督上柱国□□渔阳郡开国公孙管俊墓志》,页661。
    [1]《汇编》长安038,页1018。
    [2]张说《元识阇黎庐墓碑》,《全唐文》卷228,页2302。
    [3]李适之《大唐蕲州龙兴寺故法现大禅师碑铭》,《全唐文》卷304,页3092。
    [4]《汇编》开元488,页1492。
    [1]《宋高僧传》卷23《唐成都府福感寺定兰传》,页587。
    [2]《宋高僧传》卷12《唐明州栖心寺藏奂传》,页276。
    [3]《宋高僧传》卷17《周洛京福先寺道丕传》,页432。
    [1]李梦生译注《左传译注》卷33“襄公十七年”:“齐晏桓子卒。晏婴粗縗斩,苴絰、带、杖,营屦,食鬻,居倚庐,寝苫,枕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页736)(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25《泗水》载:“今泗水南有夫子冢……即子贡庐墓处也。”(四部丛刊本,页338)。(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83《逸民传·戴良》:“母卒,兄伯鸾居庐啜粥,非礼不行。”(中华书局,1965年版.页2773)又《后汉书》卷39《赵孝传》:“年十余岁丧父母。因遭大乱,百姓奔逃,唯琳兄弟独守塚庐,号泣不绝。”(页1300)又《后汉书》卷52《崔寔传》:“父卒,隐居墓侧。服竟,三公并辟,皆不就。”(页1725)
    [2]《旧唐书》卷189上《欧阳询传附欧阳通传》:“年凶未葬,四年居庐不释服,家人冬月密以氈絮置所眠席下,通觉,大怒,遽令撤之。”(页4947)《新唐书》卷112《韩思彦传》:“张僧彻者,庐墓三十年。”(页4164)
    [3](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卷4,《大正藏》第25册,页85。
    [4](唐)道世《诸经要集》卷10,《大正藏》第54册,页96。
    [1]《太平广记》卷388《僧道杰》引《冥报拾遗》,页3096。
    [2]《酉阳杂俎续集》卷2《支诺皋中》,页208。
    [3]《酉阳杂俎前集》卷3《贝编》,页39。
    [1]《唐故杨府君墓志铭》,吴钢等主编《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简称《补遗》),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页338。
    [2]《唐故李府君墓志铭》,《续集》元和072,页852。
    [3]《大唐济度寺大比丘尼墓志铭并序》,《汇编》龙朔077,页386-387。
    [4]《太平广记》卷260《崔损》,页2033。
    [5]《太平广记》卷330《僧韬光》引《纪闻》,页2623。
    [1]《唐故张府君夫人樊氏墓志铭》,《汇编》永贞003,页1942。
    [2]《大唐济度寺故大德比丘尼惠源和上神空志铭》,《汇编》开元459,页1473。
    [3]《汇编》贞元029,页1858。
    [1]《汇编》咸通020,页2393。
    [2]《汇编》大中071,页2303。
    [3]《续集》天宝103,页657。
    [4]《汇编》元和109,页2026。
    [1]《汇编》会昌002,页2211。
    [2]《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页239-240。
    [3]肃宗帝在灵武,以军需不足,宰相裴冕请鬻僧道度牒,谓之香水钱。卖牒始此。(《佛祖统纪》卷40,页375) 墓塔中有他们的家族墓地。
    [1]据刘淑芬研究,雍州蓝田梁氏家族三阶教信仰前后绵延,至少历时一百年之久。详参刘淑芬《林葬一中古佛教露尸葬研究之一(三)》,《大陆杂志》第96卷第3期。
    [2]杜特《印度的佛僧与寺院:其历史及对印度文化的贡献》,页45。转引自《幽灵的节日》,页190。
    [3]《幽灵的节日:中国中世纪的信仰与生活》,页189-190。
    [4]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琉·春秋谷梁传注疏》成公元年,中华书局,1980年版,页2417。
    [5](唐)房玄龄注,(明)刘续增注《管子》卷8《小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页76。
    [6]《唐六典》卷3《户部尚书》,页74。
    [1]《旧唐书》卷172《萧俛传》,页4476。
    [2]《资治通鉴》卷254“僖宗广明元年”条,页8240。
    [3]重民、孙望、童养年辑录《全唐诗外编》(上),中华书局,1982年版。
    [4]《新唐书》卷132《蒋又传附蒋曙传》,页4534。
    [5]《唐摭言》卷8,页93。
    [6](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逸文》卷3《璧山神》,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页162。
    [7]《唐故中大夫紫府观道士薛先生墓志铭》,《续集》贞观048,页35-36。《册府元龟》卷822《尚黄老》,页9768。
    [8]《旧唐书》卷191《薛颐传》,页5089。
    [1]《者故禅大德演公塔铭并序》,《汇编》贞元111,页1917。
    [2]《唐会要》卷50《杂记》,页1031。
    [3]董侹《阎贞范先生碑》,《全唐文》卷684,页7003。
    [1]《宋高僧传》卷8《道亮传》,页183。
    [2]《宋高僧传》卷14《玄俨传》,页344。
    [3]《宋高僧传》卷14《县一传》,页353。
    [4](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卷14《勤求》曰:“百年之寿,三万余日耳。幼弱则未有所知,衰迈则欢乐并废,童蒙昏耄,除数十年,而险隘忧病,相寻代有,居世之年,略消其半。计定得百年者,喜笑平和,则不过五六十年,咄嗟灭尽,哀忧昏耄,六七千日耳,顾眄已尽矣,况于全百年者,万未有一乎?谛而念之,亦无以笑彼夏虫朝菌也。盖不知道者之所至悲矣。里语有之:人在世间,日失一日,如牵牛羊以诣屠所,每进一步,而去死转近。此譬虽丑,而实理也。”(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页204-205)
    [5]《太平广记》卷42《贺知章》引《原化记》,页263。
    [6]韦挺《上官仪》,《全唐文》卷154,页1576。
    [1]《旧唐书》卷80《上官仪传》,页2743;《新唐书》卷105本传,页4035。
    [2]《太平广记》卷334《杨准》条引《广异记》,页2650。
    [3]《唐故河南府参军张君墓志并序》,《汇编》天宝111,页1609。
    [4]吕岩说《唐故河南府参军范阳张府君墓志铭(并序)》,《全唐文》之《唐文拾遗》卷19,页10577。
    [1]《汇编》建中014,页1830。
    [2]《佛祖统纪》卷42,页384。
    [3]《唐摭言》卷10,页111。据《唐才子传》卷6载:“宝历(825-827)中。姚合守钱塘,因携书投刺以丐品第,合延待甚异。见其《哭僧》诗云:‘冻须亡夜剃,遗偈病中书。'大爱之,因加以冠巾,使复姓字。时夏腊已高,荣望落落,竟往依名山诸尊宿自终。”
    [4]《太平广记》卷117《刘轲》条引《云溪友议》,页817。
    [5]据《唐摭言》卷11载,刘轲“少为僧,止于豫章高安县南果园,复求黄老之术,隐于庐山,既而进士登第,文章与韩柳齐名。”文中虽称他自幼为僧,但对儒释道三家书籍的阅览却是无疑的。
    [1]《太平广记》卷264《僧鸾》条引《北梦琐言》,页2067。
    [2]齐文榜《贾岛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页593。
    [3]贾岛《早秋寄题天竺灵隐寺》,《全唐诗》卷574,页1470。
    [4]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第四册,中华书局,1990年版,页213。
    [5]《续高僧传》卷9《僧粲传附僧鸾传》,页501。
    [6]《旧唐书》卷73《孔颖达传附马嘉运传》,页2603。
    [7]《旧唐书》卷189上《儒学上》,页4946。
    [1]《北梦琐言》卷19《周玄豹》,页131。
    [2]唐太宗《贬萧瑀手诏》,《全唐文》卷8,页97。
    [1]魏明孔《隋唐手工业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唐会要》卷48《寺》,页997。
    [3]韦凑《谏造寺观疏》,《全唐文》卷200,页2021。
    [4]《唐六典》卷23“甄官署”条,页597。
    [1]《太平广记》卷212《吴道玄》引《独异志》,页1622。
    [2]《太平广记》卷212《净域寺》引《酉阳杂俎》,页1626-1627。
    [3]《太平广记》卷213《圣画》引《宣室志》,页1635。
    [4]《法苑珠林校注》卷27,页850。
    [5]《法苑珠林校注》卷94,页2714。
    [6]《太平广记》卷209《东都乞儿》引《酉阳杂俎》,页1603。
    [7]《法苑珠林校注》卷17《敬法篇》,页567。
    [1](唐)段成式撰,方南生点校《酉阳杂俎续集》卷5《寺塔记上》,中华书局,1981年版,页248-249。
    [2]《酉阳杂俎续集》卷5《寺塔记上》,页251。
    [3]《太平广记》卷134《珍》引《广古今五行记》,页956。
    [4]参见《山西平陆县出土一批隋唐佛道铜造像》,《考古》1987年第1期。
    [5]《太平广记》卷101《许文度》引《宣室志》,页678-679。
    [6]《太平广记》卷172《赵和》引《唐阙史》,页1269。
    [7]《鄜州宝室寺钟铭》,《全唐文》卷988,页10226。
    [8]《西明寺钟铭》,《全唐文》卷99,页1019。
    [9]《旧唐书》卷184《高力士传》,页4758。
    [10]《旧唐书》卷118《缙传》,页3418。
    11《道教灵验记》卷13。
    12《宋高僧传》卷27《定光传》,页676。
    13太宗《断卖佛像敕》,《全唐文》卷9,页110。
    [1]元宗《禁坊市铸佛写经诏》,《全唐文》卷26,页300。
    [2]据李晓敏的统计分析,在唐代造像达到最高峰时期在龙朔元年一咸亨元年(661-670),即唐高宗与武后时期,这一造像高潮一直持续到开元天宝盛世结束。详见李晓敏《造像记:隋唐民众佛经信仰初探》,《郑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3]《请申禁僧尼奏》,《全唐文》卷966,页10033。
    [1]《旧唐书》卷18上《武宗本纪》,页605。
    [2](宋)谠《唐语林》卷7,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页237。
    [3]《太平广记》卷174《温庭筠》引《尚书故实》,页1291。
    [4]《太平广记》卷212《吴道玄》引《独异志》,页1622。
    [5]《太平广记》卷355《僧珉楚》引《稽神录》,页2809。
    [1]《太平广记》卷395《庐山卖油者》引《稽神录》,页3159。
    [2]《太平广记》卷328《陈导》引《集异记》,页2607。
    [3]在佛教的传播过程中,有主张“末法佛”之说者,他们认为释尊入灭后,佛教发展将经历“正法”、“像法”、“末法”三个时期,具体时间说法不同,但必将进入“末法”阶段。(《法苑珠林》卷98)为“护法”事业的需要,早在北齐时就有僧唐邕于北齐天统四年(568)至武平三年(573),在今河北省武安县响堂
    [1]守泰《山顶石浮图后记》,《房山石经题记汇编》,页11。
    [2]《宋高僧传》卷16《唐朔方龙兴寺辩才传》,页387。
    [3]北京文物管理处《北京万佛堂孔水洞调查》,《文物》1977年第4期,页16。
    [4](元)孛兰肹、赵万里校辑《元一统志》卷1《崇孝寺》,中华书局,1966年版,页28。
    [5]《佛祖统纪》卷42,页384。
    [6]吴梦麟《房山石经述略》,载于《房山石经之研究》,1987年版,页70-71。
    [1]《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卷4,页496。
    [2]参见(日)曾布川宽《龙门石窟にぉけゐ南唐代造像の研究》,《东方学报》第60册,1988年3月。转引自常青《龙门石窟“北市彩帛行净土堂”》,载于《龙门石窟研究论文集》,1993年版,页271。
    [1]《佛祖统纪》卷41,页378。
    [2]《太平广记》卷244《皇甫浞》引《唐阙史》,页1889。
    [3]《唐代墓志汇编》麟德027,页414。
    [4]《唐代墓志汇编》万岁通天001,页889。
    [5]《唐代墓志汇编》贞元080,页1893-1894。
    [1]刘汾《大赦庵记》,《全唐文》卷793,页8314。
    [2]《酉阳杂俎续集》卷7《金刚经鸠异》,页267。
    [3]《太平广记》卷107《忠干》引《酉阳杂俎》,页722。
    [1]《太平广记》卷108《殷》引《酉阳杂俎》,页730。
    [2]《太平广记》卷107《董进朝》引《报应记》,页726。
    [3]《太平广记》卷238《李延召》引《玉堂闲话》,页1837。
    [1]《太平广记》卷289《双圣灯》引《辩疑志》,页2299。
    [2]苏鹗《杜阳杂编》下,《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页1397-1398。
    [3]《旧唐书》卷124《田神功传》,页3533。
    [1]据《宋高僧传》卷19《西域亡名传》载:“南康在任二十一年,末涂甚崇释氏,恒持数珠诵佛名。所养鹦鹉,教令念经。及死,焚之,有舍利焉。皋又归心南宗禅道,学心法于净众寺神会禅师。在蜀,富贵僭差,重赋敛,时非议之,然合梵僧悬记焉。”(页481)
    [2]《宋高僧传》卷15‘鉴源传》,页366。
    [3]《续高僧传》卷20《智岩传》,页602。
    [1]《续高僧传》卷15《灵睿传》,页539。
    [2]《续集》威通011,页1041。
    [1]《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9,页196。
    [2]《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9,分别见页199、201、210。
    [3]孙刚英《长安与荆州之间:唐中宗与佛教》,荣新江主编《唐代宗教信仰与社会》,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4]《太平广记》卷96《韦皋》引《宣室志》,页641。
    [5]《法苑珠林校注》卷73,页2178。
    [6]《宋高僧传》卷19《西域亡名传》,页481。
    [1]《大唐河南府汜水县丞邢倨夫人景氏墓志铭并序》,《唐代墓志汇编》贞元011,页1844。
    [2]《前大理评事薛元常妻弘农杨氏墓志》,《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开成021,页938。
    [3]《唐故清河张氏夫人墓志铭并序》,《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乾符009,页1124。
    [4]《太平广记》卷312《新昌坊民》引《唐阙史》,页2469-2470。
    [5]黄正建主编《中晚唐社会与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页608-609。
    [1]《唐故沙弥僧蒋氏子墓志》,《唐代墓志汇编》元和109,页2026。
    [2]《唐代墓志汇编》元和102,页2020。
    [3]《像法决疑经》卷1,《大正藏》第85册,页1336。
    [4]《太平广记》卷95《洪昉禅师》引《纪闻》,页633-1634。
    [1]《唐卢氏故崔夫人墓铭并序》,《汇编》大中128,页2350。
    [2]《汇编》天宝174,页1652。
    [1]《汇编》开元172,页1275。
    [2]《续集》元和004,页802。
    [3]《汇编》成通102,页2457。
    [4]《汇编》成通082,页2442。
    [1]《续集》残志004,页1173。
    [2]《续集》景云005,页445。
    [1]《续集》天宝028,页600。
    [2]《汇编》咸亨039,页537。
    [3]《汇编》天宝102,页1602。
    [4]《汇编》开元468,页1479。
    [1]参刘淑芬《佛教与中古的女性》,《慈悲清静:佛教与中古社会生活》,三民书局,中华民国九十年(2001年)。
    [2]《汇编》天宝181,页1658。
    [3]《中阿含·长老上尊睡眠经》卷20,《长阿含·游行经》卷3,页1616。
    [1]《续集》天宝045,页612。
    [2]《汇编》大和042,页2125。
    [1]《汇编》天宝098,页1599。
    [2]《维摩诂经·方便品第二》:“虽服宝饰,而以相好严身;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页113-114)徐陵《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非服名香,但资禅悦。”(《全陈文》卷11,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页3464)而“蝉蜕”比喻洁身高蹈,不同流合污。《史记》卷84《屈原贾生列传》:“自疏灌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更多情况下是比喻脱胎换骨,修道成真。《淮南子》卷7《精神训》:“生不足以挂志,死不足以幽神,屈伸倪仰,抱命而婉转。祸福利害,千变万紾,孰足以患心!若此人者,抱素守精,蝉蜕蛇解,游于太清,轻举独住,忽然入冥。凤凰不能与之俪,而况斥鷃乎!”何宁《淮南子集释》本,中华书局,1998年版,页537。
    [3]《汇编》开元044,页1184。
    [4]详参台湾学者刘淑芬《林葬:中古佛教露尸葬研究之一(三)》,《大陆杂志》第96卷第3期。
    [1]《汇编》大历014,页1769。
    [2]《汇编》大历039,页1785。
    [3]《汇编》大历040,页1785.
    [4]精舍:亦称“精庐”,指学舍、书斋。出现于汉代,为当时儒家聚集生徒私家讲学的场所。东汉以后,佛教徒亦把自己传经授徒的场所称为“精舍”,因此又称僧人、道士修炼居住之所为精舍。但儒家士人不愿 与之同名为伍,遂在唐代始将“精舍”改为“书院”。文中出现的精舍大抵为僧道教徒修行、居住之所。
    [1]陈长安主编《隋唐五代墓志汇编·洛阳卷》第6册,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页188。
    [2]《补遗》页326。
    [3]<补遗》页339。
    [4]《续集》贞元047,页767。
    [5]柳宗元《先太夫人河东县太君归袝志》,《全唐文》卷590,页5968。
    [1]《补遗》页265。
    [2]《补遗》页304。
    [3]《汇编》咸通105,页2459。
    [4]《唐会要》卷48《议释教下》“寺”条,页989。
    [5]《旧唐书》卷37《五行志》,页1367。
    [6]《旧唐书》卷159《崔群传》,页4188。
    [1]《汇编》开元502,页1501,
    [2]《汇编》开元420,页1447。
    [3]《汇编》建中001,页1820。
    [4]《续集》开成002,页925。
    [1]《大唐故处士河东柳君墓志铭》,《汇编》垂拱008,页733。
    [1]《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华地图学社出版,1975版,页56-57,页63-64。
    [2]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第三册),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页1940。
    [1]《太平广记》卷363《韦滂》引《原化记》,页2882。
    [2]《太平广记》卷330《僧仪光》引《纪阐》,页2624。
    [1]《汇编》开元159,页1266。
    [2]《汇编》开元146,页1257。
    [3]《汇编》开元221,页1309。
    [1]《汇编》长寿011,页839。
    [2]《汇编》大足006,页988。
    [3]《汇编》开元252,页1330。
    [4]《补遗》,页260。
    [1]参见刘淑芬《林葬:中古佛教灵尸葬研究之一》,《大陆杂志》第96卷第1期。
    [2]张乃翥《龙门石窟唐代瘗窟的新发现及其文化意义的探讨》,《考古》1991年第2期:李文生、杨超杰《龙门石窟佛教瘗脏形制的新发现--析龙门石窟之瘗穴》,《文物》1995年第9期。
    [3]《续集》显庆050,页114。
    [4]《汇编》长安054,页1029。
    [5]《汇编》开元073,页1204-1205。
    [6]刘淑芬《石室瘗窟:中古佛教露尸葬研究之二》。
    [1]《汇编》长安038,页1018。
    [1]《汇编》贞观106,页75。
    [2]《续集》贞观070,页49。
    [3]《续集》永徽031,页72。
    [4]《汇编》显庆072,页274.
    [5]《续集》成亨012,页192。
    [6]《汇编》开元401,页1433。
    [1]《续集》咸通011,页1041。
    [2]《汇编》乾符006,页2474。
    [3]《汇编》乾符020,页2487。
    [4]《汇编》光启003,页2518。
    [1]司马光《司马氏书仪》,中华书局,1985年版。
    [1]《宋高僧传》卷1《不空传》,页8。
    [2]《册府元龟》卷51《帝部·崇释氏一》,页575。
    [3]《宋高僧传》卷1《不空传》,页9。
    [4]《资治通鉴》卷224“肃宗至德二载”条,页7024。
    [5]《资治通鉴》卷222“上元二年九月”条。
    [6]《资治通鉴》卷224“代宗大历二年”条,页7196。
    [7]《旧唐书》卷18‘武宗本纪》,页600。
    [8]《资治通鉴》卷250,“咸通三年四月”条,页8097。
    [9]《新唐书》卷181《李蔚》,页5351。
    [10]《宋高僧传》卷6《知玄传》,页131。
    11《太平广记》卷499《氏子》引《中朝故事》,页4095。其实,扣钟舍钱并非唐僖宗的独创,早在玄宗时期,受玄宗优宠的大宦官高力士就曾有此举。据史载:“保寿寺本高力士宅。天宝九载(750),舍为寺。初铸钟成,力士设斋庆之,举朝毕至。一击百千。有规其意,连击二十杵。”(《太平广记》卷213《保寿寺》,页1629:《释氏稽古略》卷3,页825。)
    [1]《宋高僧传》卷8《道亮传》,页183:同书卷14《道岸传》,页337。
    [2]《宋高僧传》卷14《崇业传》,页342。
    [3]《宋高僧传》卷5《良贲传》,页99。
    [4]《宋高僧传》卷1《不空传》,页8
    [5]《宋高僧传》卷1《不空传》,页9。
    [6]关于内道场问题,张弓在《唐代的内道场与内道场僧团》(《世界宗教研究》1993年第3期)中作了初步探讨。在此基础上,龚国强《隋唐长安城佛寺研究》第二章第三节“唐长安城皇城和禁内中的佛教设置”中对内道场的起源提前至东汉,并对内唐代内道场的发展始末进行了深入探讨。
    [7]《大唐故临川郡长公主墓志铭并序》,《唐代墓志汇编》永淳025,页703。
    [1]《新唐书》卷83《诸帝公主》,页3657。
    [2](唐)魏知古《谏造金仙玉真观疏》,《全唐文》卷237,页2397。
    [3]高世瑜《唐代妇女》,三秦出版社,1988年版,页29。
    [4]郑华达《唐代富人释放问题初探》,《中华文史论丛》第53辑,1994年。
    [5]唐肃宗《放宫人诏》,《全唐文》卷42,页467。
    [6]《旧唐书》卷17上《文宗本纪》,页574。
    [7]张萧逄《送富人入道》,《文苑英华》卷229,页1155;《全唐诗》卷491作“张萧远”,页1239。
    [1]《太平广记》卷485《东城老父传》,页3992。
    [2]《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卷4,页446。
    [1]《隋书》卷28《百官志下》,页790。
    [2]《通典》卷40《职官二十二》,“视流内”条,页1103。
    [3]《新唐书》卷46《百官一》,页1195。
    [4]洛阳市文物工作队编《洛阳出土历代墓志辑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页126。
    [5]《洛阳出土历代墓志辑绳》,页330。
    [6]《大唐定远将军安君志》,《唐代墓志汇编》景龙033,页1104。
    [7]有关外国人在长安的墓地分布情况,请参程义《关中唐代墓葬初步研究》,西北大学2007届博士论文<未刊稿>。
    [1]《太平广记》卷419《柳毅传》引《异闻集》,页3417。
    [2]黄心川《琐罗亚斯德教简介》,《世界宗教史料》1984年第4期。
    [3]《唐代墓志汇编》下,页2039-2040,页2072-2073。
    [4]荣新江《一个入仕唐朝的波斯景教家族》,《伊朗学在中国论文集》第2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页82-90。
    [5]葛承雍《唐代长安:一个粟特家庭的景教信仰》,《历史研究》2001年第3期。
    [1]张乃翥《跋河南洛阳新出土的一件唐代景教石刻》,《西域研究》2007年第1期。
    [2]陈垣《回回教入中国史略》(收入吴泽主编《陈垣史学论著选》)。
    [3]《旧唐书》卷198《大食传》,页5315。
    [1]《续高僧传》卷25《释植相传》,页645,《大正新修大藏经》,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印赠,1990年。
    [2]《续高僧传》卷25《童进传》,页659。
    [3]《续高僧传》卷18《法进传》,页576。
    [4]《续高僧传》卷13《玄续传》,页531。
    [1]陈子良《隋新城郡东曹掾萧平仲诔(并序)》,《全唐文》卷134,页1352。
    [2]《续高僧传》卷22《慧满传》,页618。
    [3]《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1,页7-8。
    [1]《续高僧传》卷20《惠宽传》,页601。
    [2]《续高僧传》卷20《惠宽传》,页601。
    [3]《续高僧传》卷15《灵睿传》,页540。
    [4]参见《汉唐佛寺文化史》,页129。
    [1]《续高僧传》卷28《宝琼传》,页688。
    [1]《宋高僧传》卷20《唐资州山北兰若处寂传》,页507。
    [2](五代)杜光庭《青城山记》,《全唐文》卷932,页9710。
    [3]《续高僧传》卷25《香闽梨传》,页657。
    [1]《青城山常道观敕并表》,龙显昭、黄海德主编《巴蜀道教碑文集成》,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页23。
    [1](唐)徐太亨《青城山丈人祠庙碑》,《巴蜀道教碑文集成》,页25-26。
    [2]参见黄海德《中国西部古代道教石刻造像研究》,载于《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第1期,页95。
    [1]参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页249-250。
    [2]卷511,页5194。
    [3]《巴蜀道教碑文集成》,页33。
    [1](唐)牛僧孺《玄怪录》卷3《开元明皇幸广陵》,中华书局,1982年版,页57。
    [2]《三国志》卷49《吴志·刘睬传》,页1185。
    [1]《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6,页141。
    [2](日)真人元开著,汪向荣校注《唐大和上东征传》,中华书局,1979年版,页47-48。
    [3]《宋高僧传》卷14《法慎传》,页346-347。
    [1]《宋高僧传》卷14《鉴真传》,页349。
    [2]张弓《汉唐佛寺文化史》,页121。
    [3]分别见《续高僧传》卷26《法向传》、《宋高僧传》卷14《法慎传》、同书同卷《鉴真传》、同书卷15《灵一传》、同书卷19《广陵大师》、同书卷12《从谏传》。
    [4](日)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商务印书馆,1980年,页126-150。
    [1]《唐大和上东征传》,页40。
    [2]参朱江《海上丝绸之路的著名港口--扬州》,页42。
    [3]《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1,页78。
    [1]此段内容参考朱江《海上丝绸之路的著名港口--扬州》,页59-60。
    [2]《太平广记》卷60《东陵圣母》引《女仙传》,页374。
    [1]《全唐文》卷340,页3445-3446。
    [2](宋)张君房编《云笈七签》卷113《刘商》引《续仙传》,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页821。
    [3]《太平广记》卷27引《仙传拾遗》,页180-181。
    [1]《太平广记》卷74引《仙传拾遗》,页464-465。
    [2]《太平广记》卷23《冯俊》引《原仙记》,页156。
    [1]《旧唐书》卷128《秦彦传》,页4716。
    [2]《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卷1,页95。
    [3]《扬州出土的唐代阿拉伯文背水瓷壶》,《文物》1983年第2期。
    [4]杨文炯《关于伊斯兰教入华“标志”问题的再探讨》,《西北史地》,1998年,页68。
    [5]金云峰《怎样看待伊斯兰教入华的“标志”和“时间”》,《甘肃民族研究》,1999年,页60。
    [6]李兴华《试论穆斯林商人在回族发生、发展中的某种关键作用》,《西北民族研究》,1994年,页131。
    [1]参见李林《伊斯兰教在唐代活动述略--兼议伊斯兰教在中国早期文化传播的性质》,《回族研究》2001年第4期。
    [2]白寿彝《中国伊斯兰教史存稿》,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页9-10。
    [3]《册府元龟》卷170《帝部》,页2056;《全唐文》卷75《太和八年疾愈德音》,页785。
    [1]《通典》卷182《州郡十二·风俗》,页4849-4850。
    [2](唐)陆贽《授杜亚淮南节度使制》,《文苑英华》卷454,页2303。
    [3](宋)象之《舆地纪胜》,中华书局,1992年版,页1561。
    [1]舒元舆《唐鄂州永兴寺重岩寺碑铭》,《全唐文》卷727,页7498。
    《白居易集》第四册,唐·白居易撰,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北梦琐言》,五代·孙光宪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册府元龟》,宋·钦若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长安志》,宋·宋敏求撰,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
    《昌黎先生集》,唐·韩愈撰,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版。
    《春秋左传注》,杨伯峻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道家金石略》(唐部分),陈垣撰,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
    《敦煌社邑文书辑校》,宁可、郝春文辑校,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房山石经题记汇编》,北京图书馆金石组,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石经组编,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
    《陔馀丛考》,清·赵翼撰,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
    《抱朴子内篇》,晋·葛洪,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
    《管子》,唐·房玄龄注,明·刘续增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汉书》,汉·班固撰,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淮南子集释》,何宁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
    《后汉书》,南朝宋·范晔撰,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晋书》,唐·房玄龄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金石萃编》,清·昶撰,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5年版。
    《旧唐书》,唐·刘啕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
    《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洛阳出土历代墓志辑绳》,洛阳市文物工作队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全唐文》,清·董诰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吴钢等主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
    《全唐诗》,清·彭定求编,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全唐诗外编》(上),重民、孙望、童养年辑录,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清·严可均辑,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
    《日知录校注》,清·顾炎武撰,陈垣校注,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尚书今古文注疏》,清·孙星衍撰,陈抗、盛冬铃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十三经注疏》,阮元校刻,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水经注》,北魏·郦道元撰,四部丛刊本。
    《史记》,汉·司马迁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司马氏书仪》,司马光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隋书》,唐·魏徵撰,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
    《隋唐五代墓志汇编》,陈长安主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太平广记》,宋·李防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唐大诏令集》,唐·宋敏求撰,北京:商务出版社,1959年版。
    《唐代墓志汇编》,周绍良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周绍良、赵超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唐令拾遗》,日·仁井田陞辑,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1983年版。
    《唐会要》,唐·溥撰,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版。
    《唐两京城坊考》,清·徐松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唐六典》,唐·李林甫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唐律疏议》,唐·长孙无忌撰,刘俊文点校,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唐语林》卷7,宋·谠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丁如明、李宗为、李学颖等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唐摭言》,五代·定保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通典》,唐·杜佑撰,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通志》,宋·郑樵撰,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魏书》,北齐·魏收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文苑英华》,宋·李昉撰,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版。
    《新唐书》,唐·欧阳修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玄怪录》,唐·牛僧孺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颜氏家训》,北齐·颜之推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因话录》,唐·李肇撰,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一卷),郝春文释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同书第二、三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四、第五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酉阳杂俎续集》,唐·段成式撰,方南生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舆地纪胜》,宋·象之撰,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元一统志》,元·孛兰肹,赵万里校辑,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版。
    《贞观政要》,唐·吴兢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撰,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
    《左传译注》,李梦生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辩正论》,唐·法琳撰,《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册,《大正新修大藏经》(简称《大正藏》)第51册。台北: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印赠。(以下同)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唐·慧立本、彦惊笺,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大宋僧史略》,宋·赞宁撰,《大正藏》第54册。
    《大智度论》,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25册,页85。
    《法苑珠林校注》,唐·道世撰,周叔迦、苏晋仁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佛国记》(又名《高僧法显传》),东晋·法显撰,《大正藏》第51册。
    《佛祖历代通载》,元·念常撰,《大正藏》第49册。
    《佛祖统纪》,宋·志磐撰,《大正藏》第49册。
    《高僧传》,南朝梁·释慧皎,汤用彤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古清凉传》,宋·延一撰,《大正藏》第51册。
    《广弘明集》,唐·道宣撰,《大正藏》第52册。
    《集古今佛道论衡》,唐·道宣撰,《大正藏》第52册。
    《隆兴编年通论》,宋·祖琇撰,《大正藏》第75册。
    《洛阳伽蓝记》,北魏·杨街之撰,韩结根注,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版。
    《冥报记》,唐·唐临撰,《大正藏》第51册。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日·圆仁撰,白化文、李鼎霞、许德楠校注,周一良审阅,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释氏稽古略》,明·觉岸撰,《大正藏》第49册。
    《宋高僧传》,宋·赞宁撰,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唐大和上东征传》,日·真人元开撰,汪向荣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唐大荐福寺故寺主翻经大德法藏和尚传》,新罗·崔致远撰,《大正藏》第50册。
    《维摩诘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玄应音义》(又称《一切经音义》),唐·玄应撰,《大正藏》第30册。
    《续高僧传》,唐·道宣撰,《大正藏》第50册。
    《云笈七签》,宋·张君房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诸经要集》,唐·道世撰,《大正藏》第54册。
    白寿彝《中国伊斯兰教史存稿》,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陈垣《明季滇黔佛教考》,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邓小南主编《唐宋女性与社会》,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冻国栋《中国人口史:隋唐五代时期》,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樊光春《长安道教与道观》,西安:西安出版社,2002年版。
    傅筑夫《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第四册,中华书局,1990年版。
    高世瑜《唐代妇女》,三秦出版社,1988年版。
    高国藩《中国民俗探微》,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龚国强《隋唐长安城佛寺研究》,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
    谷霁光《府兵制度考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历史·现状·展望》,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郭绍林《唐代士大夫与佛教》,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郭朋《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版。
    郝春文《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会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侯旭东《五六世纪北方民众的佛教信仰:以造像记为中心的考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胡戟等主编《二十世纪唐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三联书店,1979年版。
    黄忏华《中国佛教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黄正建主编《中晚唐社会与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黄新亚《消失的太阳:唐代城市生活长卷》,湖南出版社,1996年版。
    霍旭初《考证与辩析:西域佛教文化论稿》,乌鲁木齐:新疆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日)加藤繁《唐宋时代的市》,收入《中国经济史考证》上,中译本第1卷,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日)加藤繁《中国经济史考证》第1卷(中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
    李斌城等《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李廷先《唐代扬州史考》,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李申《中国儒教史》(上下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2000年版。
    李兴华等《中国伊斯兰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梁鸿飞、赵跃飞主编《中国隋唐五代宗教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日)砺波护著,韩异译《隋唐佛教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台)刘淑芬《慈悲清净:佛教与中古社会生活》,台北,三民书局,2001年版。
    (日)镰田茂雄著、郑彭年译:《简明中国佛教史》,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林悟殊《古代摩尼教》,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林悟殊《唐代景教再研究》,北京:中国社科出版社,2003年版。
    林悟殊《中古三夷教辨证》,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林悟殊《摩尼教及其东渐》,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刘玉峰《唐代工商业形态论稿》,济南:齐鲁书社,2002年版。
    龙显昭等主编《巴蜀道教碑文集成》,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龙显昭等主编《巴蜀佛教碑文集成)),成都:巴蜀书社,2004年版。
    (日)妹尾达彦《白居易と长安·洛阳》,东京:岩波书店,1958年版。
    蒙默、刘琳、唐光沛《四川古代史稿》,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台)明复《中国僧官制度研究》,台湾明文书局,1981年版。
    牟钟鉴、张践《中国宗教通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日)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潘桂明《中国居士佛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日)平冈武夫《唐代的长安与洛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齐文榜《贾岛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卿希泰、唐大潮《道教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任继愈总编《佛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任继愈主编《宗教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版。
    荣新江主编《唐代宗教信仰与社会》,北京:北京大学盛唐丛书,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日)矢吹庆辉《三阶教の研究》,东京:岩波书店刊行,1927年版。
    石峻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2卷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孙继民《敦煌吐鲁番文书所出唐代军事文书初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中华书局,1982年版。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美)太史文著,侯旭东译《幽灵的节日:中国中世纪的信仰与生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亚荣《长安佛教史论》,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
    永平《道教与唐代社会》,北京:首都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
    魏明孔《隋唐手工业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谢重光、白文固《中国僧官制度史》,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法)谢和耐著、耿舁译《中国5-10世纪的寺院经济》,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徐连达《唐朝文化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阎文儒《两京城坊考补》,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严耀中《中国东南佛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严耀中《佛教戒律与中国社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杨庆垄著,范丽珠译《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宗教的现代社会功能与其历史因素之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杨鸿年《隋唐两京考》,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姚平《唐代妇女的生命历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阴法鲁等《中国古代文化史》3,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余欣《神道人心:唐宋之际敦煌民生宗教社会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张弓《汉唐佛寺文化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张国刚《佛学与隋唐社会》,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张国刚《唐代政治制度研究论集》,台湾:台湾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
    张泽咸《唐代工商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张荣明《中国的国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赵文润《隋唐文化史》,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周叔迦《周叔迦佛学论著集》,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
    钟国发《神圣的突破:从世界文明视野看儒佛道三元一体格局的由来》,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朱江《海上丝绸之路的著名港口--扬州》,北京:海洋出版社,1986年版。
    朱谦之《中国景教》,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1984年版。
    中华地图学社出版《中国历史地图集》,1975版。
    北京市文物管理处《北京万佛堂孔水洞调查》,《文物》1977年第4期。
    曹尔琴《唐长安的寺观及有关的文化》,《中国古都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
    曹印双《从墓志看唐代处士阶层信仰格局》,《宗教学研究》2006年第4期。
    常青《龙门石窟“北市彩帛行净土堂”》,《龙门石窟研究论文集》,1993年版。
    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载于氏著《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陈垣《火袄教入中国考》,收入吴泽主编《陈垣史学论著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陈垣《回回教入中国史略》,收入吴泽主编《陈垣史学论著选》。
    陈兵《佛教的宗教信仰心理观》,《法音》2001年第5期。
    陈瑞《佛教文化与隋唐洛阳城市生活》,《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1年第3期。
    陈忠凯《唐人的生活习俗:合葬与归葬》,《文博》1995年第4期。
    (日)道端良秀《中国佛教社会事业之一问题:养病坊?》,《印度学佛教学研究》,1970、18(2)。
    丁建军、赵丽梅《从城与市的关系看我国古代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河北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丁双双、魏子任《论唐宋时期丧葬中的佛事消费习俗》,《河北学刊》2003年第6期。
    段塔丽《从夫妻合葬习俗看唐代丧葬礼俗文化中的性别等级差异》,《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丁毅华《从唐诗看唐代洛阳的生活画卷》,《文史知识》1994年第11期。
    冯培红《P.3249背<军籍残卷>与归义军初期的僧兵武装》,《敦煌研究》1998年第2期。
    葛兆光《重新清理唐代宗教的历史:读吉川忠夫编<唐代の宗教>》,载于《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三联书店,2003年版,页185。
    葛承雍《唐代长安:一个粟特家庭的景教信仰》,《历史研究》2001年第3期。
    葛承雍《唐代乞丐与病坊探讨》,《人文杂志》1992年第六期。
    耿慧玲《由墓志看唐代取佛教化名号的社会现象》,《唐代文化研讨会论文集》,文史哲出版社,中华民国八十年。
    郭绍林《论隋唐时期庆生辰》,《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3期。
    郝春文《隋唐五代宋初传统私社与寺院的关系》,《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2期。
    韩香《唐代外来宗教与中亚文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何兹全《中古时代之中国佛教寺院》,《中国经济》1934年第2期。
    贺梓城《唐长安城历史与唐人生活习俗》,《文博》1984年第2期。
    胡昌健《佛教传入巴渝地区的时间和路线》,《四川文物》2004年第3期。
    胡小伟《三教论衡与唐代俗讲》,选自《周绍良先生八十寿辰纪念文集》。
    洪修平《儒佛道三教关系与中国佛教的发展》,《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黄心川《琐罗亚斯德教简介》,《世界宗教史料》,1984年第4期。
    黄夏年《四十年来我国玄奘研究的综述》,《佛学研究》1993年。
    黄夏年《百年玄奘研究综述》,《广东佛教》第1期,后收入黄心川主编《玄奘精神与西部文化:玄奘精神与西部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三秦出版社,2002年版。
    黄夏年《唐代山西太原寺与崇福寺刍议》,2006年8月太原“佛教本土化与晋阳文化嬗变”学术研讨会论文。
    黄海德《中国西部古代道教石刻造像研究》,《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第1期。
    黄清发《唐代僧尼的出家方式与世俗化倾向》,《南通师范学报》2002年第3期。
    黄炳章《房山云居寺石经》,《房山石经之研究》,1987年版。
    焦杰《从唐墓志看唐代妇女与佛教的关系》,《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金云峰《怎样看待伊斯兰教入华的“标志”和“时间”》,《甘肃民族研究》1999年第1期。
    李斌城《唐前期道儒释三教在朝廷的斗争》,选自《佛教与历史文化》,杨曾文、方广錩,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1月。
    李斌城《论唐代士大夫与佛教》,《魏晋隋唐史论集》2,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李兴华《试论穆斯林商人在回族发生、发展中的某种关键作用》,《西北民族研究》,1994年第1期。
    李兴华《扬州伊斯兰教研究》,《回族研究》2005年第1期。
    李林《伊斯兰教在唐代活动述略--兼议伊斯兰教在中国早期文化传播的性质》,《回族研究》2001年第4期。
    李林《中国佛教史上的福田事业》,《法音》2005年第12期。
    李传军《论元宵观灯起源于西域佛教社会》,《西域研究》2007年第4期。
    李晓敏《隋唐时期的出家人与家庭》,《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李文生、杨超杰《龙门石窟佛教瘗脏形制的新发现--析龙门石窟之瘗穴》,《文物》1995年第9期。
    (台)刘淑芬《林葬--中古佛教灵尸葬研究之一》,《大陆杂志》第96卷第1期。
    (台)刘淑芬《林葬--中古佛教露尸葬研究之一(三)》,《大陆杂志》第96卷第3期。
    (台)刘淑芬《石室瘗窟--中古佛教露尸葬研究之二》,《大陆杂志》第98卷第2期。
    (台)刘淑芬:《五至六世纪华北乡村的佛教信仰》,《史语所集刊》1993年第63本第3分。
    梁丰《从房山“石经题记"看唐代的邑社组织》,《中国历史文物》1987年。
    林悟殊《唐朝三夷教政策论略》,《唐研究》卷4,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卢建荣《从造像记论五六世纪北朝乡民社会意识》,《历史学报》1995年第23期。
    米寿江《扬州早期的穆斯林与伊斯兰教东传》,《世界宗教研究》,1999年第2期。
    牟发松《陈朝建立之际的合法性诉求及其运作》,《中华文史论丛》2006年第3期。
    卿希泰《道教在巴蜀初探(上、下)》,《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5、6期。
    全汉昇《中古佛教寺院的慈善事业》,《食货》1935、1(4)。
    荣新江《关于隋唐长安的几点思考》,《唐研究》第9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荣新江《一个入仕唐朝的波斯景教家族》,《伊朗学在中国论文集》第2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日)善峰宪雄《唐朝朝代的悲田养病坊》,《龙谷大学论集》,1969年版。
    苏士梅《从墓志看佛教对唐代妇女生活的影响》,《史学月刊》2003年第5期。
    孙昌武《唐长安佛寺考》,《唐研究》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孙刚英《长安与荆州之间:唐中宗与佛教》,载于荣新江主编《唐代宗教信仰与社会》,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唐长孺《吐鲁番文书所见丝织手工业技术在西域各地的传播》,氏著《山居 存稿》,中华书局,1989年版。
    唐耕耦《房山石经题记中的唐代社邑》,《文献》1989年第1期。
    田廷柱《唐代手工业者生产生活状况探微》,载于《中外封建社会劳动者状况比较研究论文集》,天津:南开大学历史系,1989年版。
    三北、赵宏勃《唐代的佛道之争:论官方对民间信仰的整合》,选自《中国社会历史评论》,张国刚主编,商务印书馆,2002年。
    永平《论唐代道教的发展规模》,《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维坤《唐代长安与西方宗教文化交流的研究》,《西北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涛《唐宋之际城市民众的佛教信仰》,《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永平《试释唐代诸帝服饵丹药之谜》,《历史研究》,1999年第4期。
    魏明孔《唐代私营手工业作坊之管见》,《中国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2期。
    吴敏霞《从唐墓志看唐代女性佛教信仰及其特点》,《佛学研究》2002年。
    吴涛《盛唐时期的东都洛阳》,《郑州大学学报》1992年第6期。
    吴梦麟《房山石经述略》,载于《房山石经之研究》1987年版。
    北京市文物管理处《北京万佛堂孔水洞调查》,《文物》1977年第4期。
    谢生保、谢静《敦煌文献与水陆法会--敦煌唐五代时期水陆法会研究》,《敦煌研究》2006年第2期。
    严耀中《墓志祭文中的唐代妇女佛教信仰》,载于邓小南主编《唐宋女性与社会》,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杨梅《唐代尼僧与世俗家庭的关系》,《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杨宝玉《中晚唐时期的世俗佛教信仰》,载于黄正建主编《中晚唐社会与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杨文炯《关于伊斯兰教入华“标志”问题的再探讨》,《西北史地》1998年第4期。
    杨维中《法门寺佛骨崇析》,《西北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张泽洪《唐代道教规模辨析》,《宗教学研究》1997年第1期。
    张泽咸《唐代的诞节》,《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11,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
    张泽咸《唐代的节日》,《文史》37,1993年。
    张弓《南北朝隋唐寺观户述略》,《中国史研究》,1984年第2期。
    张弓《中古盂兰盆节的民族化衍变》,《历史研究》1991年第1期。
    张弓《敦煌春月节俗探论》,《中国史研究》1989年第3期。
    张弓《唐代士人的“始儒终佛”》,《华梵大学第七届儒佛会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2003年版。
    张乃翥《跋河南洛阳新出土的一件唐代景教石刻》,《西域研究》2007年第1期。
    张乃翥《龙门石窟唐代瘗窟的新发现及其文化意义的探讨》,《考古》1991年第2期。
    张建木《房山石经题记历史资料初探(上)》,《法音》1981年第2期。
    张国刚《<佛说诸德福田经>与中古佛教的慈善事业》,《史学集刊》2003年第2期。
    赵宏勃《唐代的宗教体验与世俗社会:对戴孚<广异记>的解读》,载《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2卷,2000年版。
    郑显文《唐代道僧格的研究》,《历史研究》,2004年第4期。
    郑华达《唐代宫人释放问题初探》,《中华文史论丛》,1994年第53辑。
    周侃《浅谈唐代手工业者的宗教信仰生活》,《聊城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朱江《扬州出土的唐代阿拉伯文背水瓷壶》,《文物》1983年第2期。
    (日)佐藤智水《北朝造像铭考》,《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六朝隋唐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程义《关中唐代墓葬初步研究》,西北大学2007届博士论文。
    林西朗《唐代道教管理制度研究》,四川大学2005届博士论文。
    张勃《唐代节日研究》,山东大学2007届博士论文。
    周奇《唐代宗教管理研究》,复旦大学2005届毕业博士论文。
    朱红《唐代节日民俗与文学研究》,复旦大学2003届博士论文。
    杜本明《唐代小说中的扬州印象》,扬州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