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翟氏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敦煌地处河西走廊的西端,这里原本生活着少数民族部落。公元前121年,汉武帝组织发动了河西之战,一举击溃了居住在河西的匈奴部落,河西走廊开始归属汉朝管辖。自此,中原朝不断派官员和从内地移民到包括敦煌在内的河西地区,从而使这一地区由单一的少数民族变成了以汉人为主体的民族布局。
     敦煌居民来源较为复杂,翟氏亦然,其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匈奴部落或丁零部落的后裔;二是北朝时期迁自陇西的翟氏;三是隋唐时期的粟特翟氏。这些翟氏人口众多且广泛分布于敦煌的各城乡。他们当中,以迁自陇西的翟氏最为显贵。这支翟氏原是丁零人,后加入乞伏鲜卑联盟。十六国时期,乞伏鲜卑联盟建立西秦政权,翟氏遂成为陇西当地的“大家”。
     约在公元五、六世纪前后,因一位翟氏“从官流沙”而子孙世居敦煌。这支翟氏为了尽早融入敦煌的士族社会,他们一经迁入,便冒引“浔阳”和“上蔡”郡望,并于唐初发展为敦煌当地的士族。至归义军时期,这支翟氏更是显赫一时,成为敦煌当地的名门望族。他们不仅与归义军最高统治者张氏家族和曹氏家族频繁通婚,还与敦煌其他世家大族缔结姻亲关系。他们中的众多成员充斥归义军政权,有些还担任都指挥使、都押衙等显官要职。他们重视儒学,以孝悌传家,培育出了许多优秀人才,如节度使曹元忠夫人“浔阳”翟氏、都僧统翟法荣、历法家翟奉达等。翟氏还是一个世代崇信佛教的家族。他们中的许多人俄然落发,舍俗出家,其中一些德性高,声誉好的翟氏还被擢升为法律、僧政、都僧统等高级僧官。而在家翟氏则通过开窟、造像、起塔、转经、写经、布施等活动来表达他们的敬佛之意和供养之心。翟氏家族凭借着强大的经济势力,自北周以来就不断在莫高窟开窟造像。翟氏家族营建的莫高窟第220窟和第85窟分别是莫高窟初唐和晚唐的代表窟。它们是翟氏留给人类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
Dunhuang is located on the western end of the Hexi Corridor, where lived some minorities originally. In 121 BC, Emperor Wudi launched a War at Hexi and defeated the Hun clans who lived there, which put the Hexi Corridor under the rule of Han Dynasty. From then o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sent officials and people continuously to settle in the Hexi Region including Dunhuang, and thus changed Dunhuang from a place of single minority to that of multi-nationalities, among them the Han is the principle part.
     The origin of Dunhuang inhabitants was quite complex, so did the Zhai Family. There were mainly three origins for the Zhai Families at Dunhuang: 1. the offspring of the Hun or Dingling clans; 2. the Zhai Family that migrated in Longxi region during Northern Dynasties, and 3. the Zhai Family from the Sogdians in Sui and Tang dynasties. These Zhai families had a large population and were distributed in every town and country at Dunhuang. Among these families, the one from Longxi enjoyed the highest social position. They were from Dingling previously, and later joined the alliance of Qifu Xianbei, which established the Western Qin in the Sixteen Kingdoms period, and then this Zhai family became powerful in Longxi region.
     Because a member of this Zhai family took a official post at Dunhuang at about the 5th-6th century, they began to settle at Dunhuang ever since. In order to have a higher social status, this Zhai family claimed themselves to be from Xunyang or Shangcai, as soon as they immigrated here, and developed to be a noble family at Dunhuang. During the Return-to-Allegiance Army period, this Family was more powerful. They not only established a close relationship by marriage with Families Zhang and Cao, the ruling ones of the Return-to-Allegiance Army, but also with other powerful families at Dunhuang. Many members of the Zhai Family were absorbed into the state of Return-to-Allegiance Army, holding important posts. They paid more attention to Confucianism, and promoted filial piety. Thus they fostered many excellent persons, such as Lady Zhai, wife of Cao Yuanzhong, Fa Rong, the general commander of Buddhist activities, and Zhai Fengda, who was versed in calendar. The Zhai family also worshipped Buddhism all the times, and many of its members are monks, some held high posts. They showed their piety by building caves and stupas, making images, transcribing sutras and making donations. They built caves continuously since Northern Zhou supported by their economic power. Early Tang cave 220 and Late Tang cave 85 are representative ones built by the Zhai Family, which are a rare artistic treasure for humankind.
引文
[1][汉]史游撰、[唐]颜师古注、[宋]应麟补注、[清]钱保塘补音:《急就篇》,《丛书集成初编》(1052册),第53-54页。
    [2][宋]郑樵:《通志》,中华书局,1987年,第454页。
    [3][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中华书局,1985年,第539页。
    [4][元]黄酒:《日损斋笔记》,《丛书集成初编》(2217册),中华书局,1985年,第19-20页。
    [5][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上,《丛书集成初编》(2867册),中华书局,1985年,第13页。
    [6]详见本文第一章第二节。
    [7]详见本文第一章第二节。
    [1]《战国策》卷31《燕策》。
    [2]《论语》卷7《子路》。
    [3]据李卿统计,在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正史中,“宗族”一语共出现269次,而“家族”仅出现8次。参见李卿:《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关系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8页。
    [4]《管子》卷8《小匡》。
    [5]《管子》卷23《轻重甲》。
    [6]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981年,第5页。
    [7]魏承思:《唐代宗族制度考述》,《史林》1987年第3期,第24页。
    [8]徐扬杰:《中国家族制度史》,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6页。
    [9]《尔雅》卷3《释亲》。
    [10]《通典》卷73《五宗》引《白虎通德论》。
    [1]李卿:《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关系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6、27页。
    [2]关于翟神德的上蔡郡望之判定将在第一章讨论。
    [3]关于翟日俊的浔阳郡望之判定也将在第一章讨论。
    [4]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文物出版社,1986年,第103页。
    [5]段文杰主编:《甘肃藏敦煌文献》(第二卷),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4页。
    [6]徐扬杰:《中国家族制度史》,第18页。
    [7]《汉书》卷89《循吏传》。
    [8]《后汉书》卷40(上、下)《班固传》。
    [1]《晋书》卷45《刘毅传》。
    [2]《晋书》卷92《沈传》。
    [3]阎守诚、赵和平整理:《唐代士族、庶族问题讨论会综述》,《历史研究》1984年第4期,第134页。
    [4]仲荦:《<唐贞观八年条举氏族事件>残卷考释》,《文史》第9辑,1980年。
    [5]何灿浩:《关于唐代士族问题的管见》,《宁波师院学报》1987年第1期。
    [6]孙永如:《论唐代谱学》,《陕西师大学报》1987年第4期,第114-125页。
    [7]毛汉光:《唐代统治阶层的社会变动》,台湾政治大学政治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68年。
    [8]史苇湘:《世族与石窟》,《敦煌研究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51-164页。
    [9]姜伯勤:《敦煌邈真赞与敦煌名族》,《敦煌邈真赞校录并研究》,新文丰出版公司,1994年,第32-35页。
    [10]史苇湘:《世族与石窟》,第151-164页。马德:《敦煌莫高窟史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42页。
    [1]常建华:《宗族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2]参见李正宇:《沙州贞元四年陷蕃考》,《敦煌研究》2007年第4期,第98-103页。
    [3]参见刘安志:《唐朝吐蕃占领沙州时期的敦煌大族》,《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3期,第83-91页。
    [4]该碑现保存在敦煌研究院,馆藏号为Z01112、Z01113。
    [5]见本文第六章《大唐伊吾郡司马上柱国浔阳翟府君修功德碑》之录文。
    [6]莫高窟第85窟主室东壁门北侧第四身题曰:“□□□夫人……河西节度使□□□□□(敕)授右神武_卫赠太子太保□弟十六侄女一心供养”。“河西节度使”、“赠太了太保”指张议潮。张议潮的这个第十六侄女即张淮深的姊妹。
    [1]吕思勉:《中国宗族制度小史》,上海中山书局,1929年。
    [2]高达观:《中国家族社会之演变》,正中书局,1944年。
    [3]徐扬杰:《中国家族制度史》,人民出版社,1992年。
    [4]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5]胡戟、张弓、李斌城、葛承雍主编:《二十世纪唐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852-864页。
    [6]李军:《西凉大姓略考》,《兰州大学学报》1983年第3期,第52-57页。
    [7]齐陈骏、陆庆夫、郭锋:《五凉史略》,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年。
    [1]齐陈骏:《河西史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109-120、130-144、145-163页。
    [2]尤成民:《汉代河西的豪强大姓》,《敦煌学辑刊》1991年第1期,第40-45页。
    [3]施光明:《西州大姓敦煌宋氏研究》,《魏晋南北朝史论文集》,齐鲁书社,1991年,第166-177页。
    [4]尤成民:《汉晋时期河西大姓的特点和历史作用》,《兰州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第80-87页。
    [5]杨伟:《从敦煌文书中看古代西部移民》,《敦煌研究》1996年第4期,第97-100页。
    [6]冯培红:《汉晋敦煌大族略论》,《敦煌学辑刊》2005年第2期,第100-111页。
    [7]池田温:《八世纪初にぉけゐ敦煌の氏族》,《東洋史研究》第24卷第3号,1965年,第28-52页。
    [8]#12
    [9]《讲座敦煌·3·敦煌の社会》,东京大东出版社,1980年。
    [10]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
    [11]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甘肃教育出版社,1992年。
    [12]姜伯勤:《敦煌社会文书导论》,新文丰出版公司,1992年,第29-80页。
    [13]饶宗颐主编:《敦煌邈真赞校录并研究》,新文丰出版公司,1994年,第1-55页。
    [14]荣新江:《归义军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15]杨际平、郭锋、张和平:《五--十世纪敦煌的家庭与家族关系》,岳麓书社,1997年。
    [1]刘安志:《唐朝吐蕃占领沙州时期的敦煌大族》,《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3期,第83-91页。
    [2]郭锋:《唐代士族个案研究-以吴郡、清河、范阳、敦煌张氏为中心》,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年。
    [3]罗振玉:《补唐书张议潮传》,《永丰乡人杂著》,1922年:重民:《金山国坠事零拾》,《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第9卷第6号,1935年,第5-32页;
    唐长孺:《关于归义军节度的几种资料跋》,《中华文史论丛》第1辑,1962年,第275-298页;
    姜亮夫:《唐五代瓜沙张曹两世家考》,《中华文史论丛》1979年第3辑,第37-57页;
    土肥义和:《归义军(唐后期·五代·宋初)时代》,《讲座敦煌·2·敦煌の历史》,东京,1980年,第235-296页:
    苏莹辉:《瓜沙史事丛考》,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荣新江:《敦煌卷子札记四则·关于敦煌的两个张氏》,《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第2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631-673页;
    梁尉英:《张芝籍贯辨》,《敦煌研究》第2期.1985年,第148-155页;
    马明达:《<张芝籍贯辨>驳议》,《敦煌学辑刊》1986年第2期,第125-128页;
    邓文宽:《张淮深平定甘州回鹘史事钩沉》,《北京大学学报》1986年第5期,第86-98页;
    李正宇:《关于金山国和敦煌国建国的几个问题》,《西北史地》1987年第2期,第63-75页;
     贺世哲:《试论曹仁贵即曹议金》,《西北师大学报》1990年第3期,第40-46页;邓文宽:《张淮深改建莫高窟北大像和开凿第94窟年代考》,《1990年敦煌学国际研讨会文集》,辽宁美术出版社,1995年,第121-135页:郑炳林:《张淮深改建北大像和开凿94窟年代再探》,《敦煌研究》1994年第3期,第37-41页;
    马德:《莫高窟张都衙窟及其有关问题》,《敦煌研究》1996年第2期,第30-36页;
    荣新江:《归义军史研究--唐宋时代敦煌历史考察》,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赵红、高启安:《张孝嵩斩龙传说历史背景研究》,《敦煌研究》2004年第2期,第63-65页;
    郑炳林、安毅:《敦煌写本P.2625<敦煌名族志>残卷撰写时间和张氏族源考释》,《敦煌学辑刊》2007年第1期,第1-14页。
    马德《曹氏三大窟营建的社会背景》,《敦煌研究》1991年第1期,第19-22、114页。
    贺世哲《再谈曹元深功德窟》,《敦煌研究》1994年第3期,第33-36页。
    荣新江:《敦煌归义军曹氏统治者为粟特后裔说》,《历史研究》2001年第1期,第65-72页;
    冯培红:《敦煌曹氏族属与曹氏归义军政权》,《历史研究》2001年第1期,第73-86页;
    李并成、解梅:《敦煌归义军曹氏统治者果为粟特后裔吗》,《敦煌研究》2006年第6期,第109-115页。等等。
    [4]马德:《敦煌阴氏与莫高窟阴家窟》,《敦煌学辑刊》1997年第1期,第90-95页;
    张清涛:《武则天时代的敦煌阴氏与莫高窟阴家窟浅议》,《2004年石窟研究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425-430页;
    张景峰:《莫高窟第138窟及其影窟的几个问题》,《2004年石窟研究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410-424页;
    白天佑、沙武田:《莫高窟第231窟阴伯伦夫妇供养像解析》,《敦煌研究》2006年第2期,第6-10页;
    沙武田:《莫高窟第138窟智慧性供养像及相关问题研究》,《敦煌学辑刊》2006年第3期,第83-89页:
    杨学勇:《敦煌阴氏与佛教的关系及相关问题研究》,《敦煌学辑刊》2006年第3期,第165一174页;
    张永安:《敦煌阴氏地位研究》,《敦煌研究》2007年第2期.第61-69页。
    [5]郑炳林:《<索崇恩和尚修功德记>考释》,《敦煌研究》1993年第2期,第54-64页;
    郑炳林:《<索勋纪德碑>研究》,《敦煌学辑刊》1994年第2期,第61-75页;
    刘雯:《吐蕃及归义军时期敦煌索氏家族研究》,《敦煌学辑刊》1997年第2期,第84-91页。
    [6]池田温:《敦煌汜氏家传残卷につぃこ》,《东方学》第24辑,1962年,第14-29页。
    [7]李永宁:《敦煌莫高窟碑文录及有关问题(一)》,《敦煌研究》第一期,1981年,第56-79页;
    孙修身:《敦煌李姓世系考》,《西北史地》1983年第3期,第36-48页:
    张书城:《敦煌莫高窟的李白近宗--李白是李明振族叔》,《敦煌学辑刊》1986年第2期,第117-124页:
    荣新江:《晚唐归义军李氏家族执政史探微》,《文献》1989年第3期,第87-100页:
    孙修身:《伯3718<李府君逆真赞>有关问题考》,《敦煌研究》1991年第1期,第69-76页;
    马德:《敦煌李氏世系订误》,《敦煌研究》1992年第4期,第87-90页;
    张书城:《李唐、李白、李明振冒称凉武昭之后说》,《敦煌学辑刊》1992年第1、2合期,第70-78页;
    刘雯:《陇西李氏家族研 究》,《敦煌学辑刊》1996年第2期,第88-93页;
    张书城:《<新唐书>陇西李氏敦煌房辨疑》,《敦煌研究》1997年第1期,第113-119页;
    公维章:《涅槃、净土的殿堂--敦煌莫高窟第148窟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
    [1]孙晓林:《汉一十六国敦煌令狐氏述略》,《北京图书馆馆刊》第4期,1996年,第92-96页;
    孙晓林:《敦煌遗书所见唐宋令狐氏在敦煌的分布》,《唐代的历史与社会》,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526-539页。
    [2]苏莹辉:《莫高窟C.245窟及榆林窟C.6窟慕容氏题名考--瓜沙史事丛考之五》,《敦煌学》第5辑《戴密微先生逝世三周年纪念专号》,1982年,第53-61页;
    郭锋:《慕容归盈与瓜沙曹氏》,《敦煌学辑刊》1989年第1期,第90-105页;
    郭锋:《略论慕容归盈出任归义军瓜州刺史前的身世》,《敦煌研究》1991年第4期,第89-95页:
    陈明:《慕容家族与慕容氏出行图》,《敦煌研究》2006年第4期,第25-31页;
    陈菊霞:《P.5032(9)<沙州阇梨保道致瓜州慕容郎阿姊书>的定年及相关问题》,《敦煌研究》2007年第2期,第70-73页。
    [3]腾:《隋唐五代西域罗氏流寓中国与敦煌罗氏家族研究》,《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三编》,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年,第634-692页。
    [4]#12
    [5]史苇湘:《世族与石窟》,《敦煌研究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51-164页。
    [6]万庚育:《珍贵的历史资料--莫高窟供养人画像题记》,《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文物出版社,1986年,第179-193页。
    [7]贺世哲:《从供养人题记看莫高窟部分洞窟的营建年代》,《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文物出版社,1986年,第194-236页。
    [8]马德《敦煌的世族与莫高窟》,《敦煌学辑刊》1995年第2期,第41-46页。
    [9]马德:《敦煌莫高窟史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1996年。
    [1]向达:《记敦煌石室出晋天福十年写本寿昌县地境》,《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三联书店,1957年,第429-442页.
    [2]苏莹辉:《敦煌翟奉达其人其事》,《瓜沙史事丛考》,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70-87页。
    [3]藤枝晃:《敦煌历日谱》,《东方学报》(京都)第45期,1973年,第377-441页。
    [4]施萍婷:《敦煌随笔之三--件完整的社会风俗史资料》,《敦煌研究》1987年第2期,第34-37页:
    杜斗城:《敦煌本佛说十经校录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229-230页;
    杜斗城:《“七七斋”之源流及敦煌文献中有关资料的分析》,《敦煌研究》2004年第4期,第32-39页。
    [5]惠民:《敦煌写本<水月观音经>研究》,《敦煌研究》1992年第3期,第98、31页。
    [6]李正宇:《敦煌乡土志八种笺证》,新文丰出版公司,1998年,第384-386页。
    [7]邓文宽:《敦煌天文历法文献辑校》,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邓文宽:《敦煌吐鲁番天文历法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
    [8]仁俊:《敦煌石室真迹录》,宣统元年国粹堂石印本,1907年,第10-12页;
    蒋斧:《沙州文录》.罗振玉编《敦煌石室遗书》本,诵芬室,1909年;
    [9]石璋如:《敦煌千佛洞遗碑及其相关的石窟考》,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34本。
    [10]苏莹辉:《敦煌翟家碑时代考》,《敦煌论集》,学生书局,1969年,第427-434页。
    [11]竺沙雅章:《敦煌の僧官制度》,《东方学报》(京都)第31册,1961年,第117-197页;
    荣新江:《关于沙州归义军都僧统年代的几个问题》,《敦煌研究》1989年第4期,第70-78页。
    [12]马德《都僧统之“家窟”及其营建》,《敦煌研究》1989年第4期,第54-58页。
    [1]河原由雄:《敦煌净土变相の成立と展开》,《佛教艺术》68号,每日新闻社,1968年,第85-106页。
    [2]敦煌文物研究所:《莫高窟第220窟新发现的复壁壁画》,《文物》1978年第12期,第41-46页。
    [3]成田俊治:《敦煌净土教绘画と善导净土教》,《善导教学の成立とその展开》,山喜房佛书林,1981年。
    [4]贺世哲:《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维摩诘经变>》,《敦煌研究》试刊2,1983年,第62-87页。
    [5]敦煌文物研究所编:《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第三、四卷),文物出版社,平凡社,1987年。
    [6]段文杰:《唐代前期的莫高窟艺术》,敦煌文物研究所编:《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第三卷),文物出版社,平凡社,1987年,第161-176页。
    [7]李永宁:《报恩经和莫高窟壁画报恩经变》,敦煌文物研究所编:《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第四卷),文物出版社,平凡社,1987年,第190-203页。
    [8]胜木言一郎:《敦煌莫高窟第220窟阿弥陀净土变相图考》,《佛教艺术》202号,每日新闻社,1992年,第67-91页。
    [9]宁强:《佛经与图像--敦煌第二二0窟北壁壁画新解》,《故宫学术季刊》(第十五卷)第三期,第81页。
    [10]Ning Qiang,Art,religion,and politics in medieval China:the Dunhuang cave D,the Zhai Family,Hawaii University Press,2004.
    [11]梅林《莫高窟第85窟、第196窟艺术研究的两个问题》,敦煌研究院编《敦煌石窟艺术·莫高窟第85窟敦煌石窟艺术·第八五窟附一几六窟》,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10-22页:图版说明第216-233页。
    [12]壬惠民:《敦煌净七图像研究》,《中国佛教学术论典》,2003年,第326-328页。
    [13]公维章;《莫高窟第220窟南壁无量寿经变札记》,《敦煌研究》2002年第5期,第8-12页。
    [14]施萍婷:《关于敦煌壁画中的无量寿经变》,《敦煌研究》,2007年第2期,第1-5页。
    [15]贺世哲:《敦煌壁画中的金刚经变研究(续)》,《敦煌研究》2007年第4期,第16-28页。
    [1]《汉书》云:“自武威以西,本匈奴昆邪、休屠工地,武帝时攘之,初置四郡,以通西域,隔绝南羌、匈奴。其民或以关东下贫,或以报怨过当,或以悖逆亡道,家属徙焉”。参见《汉书》卷28下《地理志》。
    [2]夏鼐:《敦煌考古漫记》,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52页。
    [1]夏鼐:《敦煌考古漫记》,第53页。
    [2]夏鼐:《敦煌考古漫记》,第52页。
    [3]夏鼐:《敦煌考古漫记》,第52页。
    [4]阎文儒:《河西考古简报(上)》,《国学季刊》7卷1期。1950年7月,第120页。
    [4]张朋川:《河西汉晋绘画简述》,《文物》1978年第6期,第63页。
    [5]郭永利、杨惠福;《敦煌翟宗盈墓及其年代》,《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4期,第61-63页。
    [6]夏鼐:《敦煌考古漫记》,第53页。
    [7]国维:《鬼方昆夷玁猃狁考》,《图维论学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17页。
    [8]《英藏敦煌文献》(第3卷),第210页。
    [9]黄永武主编:《敦煌宝藏》(第110册),第258页。
    [1]汤球:《十六国春秋辑补》卷87《西秦》,中华书局,1985年,第603页。
    [2]《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0册),2002年,第259页。
    [3]《广弘明集·辨惑篇》载梁苟济《论佛教表》引《汉书·西域传》之文日:“塞种本允姓之戎,世居敦煌,为月氏迫逐,遂往葱岭南奔”。刘光华先生在《敦煌上古历史的几个问题》一文中认为“敦煌地处我国西部,其上古土著居民应属氐羌(或羌戎、西戎)这个大类”。余太山先生在《塞种史研究》一书中分别引用《史记·齐太公世家》、《穆天子传》、《吕氏春秋·古乐篇》、《左传·昭公元年》、《汉书·地理志》、《山海经·北山经》中的相关资料,力证大夏曾活动在河西地区。他还认为“大夏”是Tochari(吐火洛)的对译:汉代“敦煌”郡应得名于敦薨。“敦薨”与“大夏”似为同名异译。欣先生在《吐火罗史研究》一书中基本认可余太山先生关于大夏曾活动于河西地区的观点,并认为“公元前3世纪后半叶,大部分河西一带的吐火罗(大夏)人因受月氏、乌孙之间争战的影响而沿天山北麓西迁伊犁河、楚河流域”。大夏势力退出河西地区后,河西东部由月氏人居住,河西西部由乌孙人居住。大约在战国末期至秦初,月氏和乌孙之间发生冲突,结果乌孙战败,逼迫西迁,河西西部为月氏所统治。
    [4]余太山:《古族新考》,中华书局,2000年,第93页。
    [1]国维:《鬼方昆夷玁猃狁考》,《国维论学集》,第117页。
    [2]《魏书》卷103《西域传》。
    [3]《通志》卷196《丁令传》。
    [4]《隋书》卷84《铁勒传》;《北史》卷99《铁勒传》。
    [5]《新唐书》卷217《回鹘传》。
    [6]《新唐书》卷217《回鹘传》。
    [7]《史记》卷110《匈奴列传》。
    [8]段连勤:《丁零、高车与铁勒》,第90页。
    [9]《汉书》卷94《匈奴传》。
    [10]《汉书》卷54《苏武传》。
    [11]《后汉书》卷89《南匈奴列传》。
    [1]马长寿:《北狄与匈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9页。
    [2]《汉书》卷55《霍去病传》。
    [3]《史记》卷123《大宛列传》。
    [4]刘光华:《汉武帝对河西的开发及其意义》,《敦煌学辑刊》第一集,1980年,第57页。
    [5]《册府元龟》卷956《外臣部·种族》。
    [6]马长寿:《北狄与匈奴》,第39页。
    [7]段连勤:《丁零、高车与铁勒》,第91页。
    [8]《南齐书》卷59《河南氏羌传》。
    [1]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23页。
    [2]张伯元:《安西榆林窟》,四川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255页。
    [3]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101页。
    [4]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五辑),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年, 第86页。
    [1]唐耕耦、陆宏基先生在《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五辑)中释录了P.4660《前河西都僧统京城内外临坛大德三学教授兼毗尼藏主赐紫故和尚邈真赞》,并加注曰“此翟和尚当即张淮深奏文中的勒授河西管内都僧统赐紫僧法荣,与P.4640号《翟家碑》中之僧统为同一人”。
    [2]马德:《敦煌莫高窟史研究》,第85-87页。
    [1]《宋书》卷93《隐逸传》。
    [2]黄永武主编:《敦煌宝藏》(第110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4年,第258页。
    [3]《汉书》卷84《翟方进传》。
    [4]《汉书》卷84《翟方进传》。
    [1]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103页。
    [2]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29页。
    [3]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编:《英藏敦煌文献》(第4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18页。
    [4]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103页。
    [5]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58页。
    [1]仓修良:《试论谱学的发展及其文献价值》,《文献》第十六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第207页。
    [2]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五辑),第51页。
    [3]《史记》卷44《魏世家》。
    [4]《汉书》卷84《翟方进》。
    [5]《汉书》卷84《翟方进》;《汉书》卷99下《莽传》。
    [6]《晋书》卷94《翟汤传》:《宋书》卷93《隐逸传·翟法赐》。
    [7]汤球:《十六国春秋辑补》卷87《西秦》,中华书局,1985年,第603页。
    [1]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五辑),第86页。
    [2]李昉等:《太平御览》卷80《皇部五》,中华书局,1995年,第372页。
    [3]蒋斧:《沙州文录》,《敦煌资料丛编三种》(第四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第23页
    [4]林宝:《元和姓纂》,中华书局,1994年,第1582页。
    [5]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中华书局,1985年,第539页。
    [1]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91页。
    [2]钱穆:《行秦诸子系年》,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67页。
    [3]钱穆:《行秦诸子系年》,第167页。
    [4]张传玺:《中国通史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68页。
    [5]《汉书》记载:绥和二年(公元前7)“二月子,丞相翟方进薨”。参见《汉书》卷10《成帝纪》。
    [6]《宋书》卷93《隐逸传》。
    [7]《晋书》卷91《翟汤传》。
    [8]《晋书》卷94《翟庄传》。
    [1]李昉等:《太平广记》卷359,中华书局,1996年,第2841页。
    [2]杜佑:《通典》卷170《刑八》,中华书局,1984年,第902页。
    [3]长孙修为长庆(821-824)时人。
    [4]“东郡”代指翟义,因为他曾出任过东郡太守。
    [5]董诰等:《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3345页。
    [6]李昉等:《太平御览》卷80《皇部五》,中华书局,1995年,第372页。
    [7]《世说新语》第十八曰:“南阳翟道渊”。刘孝标引《晋阳秋》注曰:“翟汤字道渊,南阳人”。余嘉锡笺疏曰:“南阳,《晋书》作寻阳,《帝纪》两见,前云寻阳,后云南阳,当两存之”。又嘉锡案曰:“汤为方进之后,则其先本南阳翟氏,过江后侨居寻阳”。参见[南朝宋]刘义庆著、[南朝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657-658页。
    [8]《晋书》卷7《康帝纪》。
    [9]欧阳询:《艺文类聚》卷36《隐逸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651页。
    [10]刘义庆:《世说新语》卷18《栖逸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349页。
    [1]《晋书》卷7《康帝纪》。
    [2]岑仲勉:《元和姓纂四校记》(第三册),商务印书馆,1948年,第1000页。
    [3]《隋书》卷72《翟普林传》;《北史》卷84《翟普林传》。
    [1]据《北史》卷84《翟普林传》记载,翟普林为楚丘(治今山东曹县东)人。
    [2]郑樵:《通志》,中华书局,1987年,第439页。
    [3]《梁书》卷1《武帝纪》。
    [4]《史通》卷5《邑里》。
    [1]《英藏敦煌文献》(第3卷),1990年,第210页。
    [2]黄水武主编:《敦煌宝藏》(第110册),第258页。
    [3]《旧唐书》卷40《地理志》。
    [4]《晋书》卷125《乞伏国仁载记》。
    [1]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101页。
    [2]司马光编著、胡三省注:《资治通鉴》卷107,中华书局,1963年,第3384页;
    崔鸿:《十六国春秋·西秦录》,中华书局,1985年,第87页;
    汤球:《十六国春秋辑补·西秦录》,中华书局,1985年,第595页。
    [3]杜斗城、亨通:《炳灵寺石窟内容总录》,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94页。
    [4]惠民:《炳灵寺建弘纪年应为建弘五年》,《敦煌研究》1998年第3期,第167页。
    [1]《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32册).2005年。第254页。
    [2]黄烈:《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92页.
    [3]周伟洲:《西北民族史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100页。
    [4]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421页。
    [5]《三国志》卷16《仓慈传》。
    [6]#12
    [7]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一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第2页。
    [1]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国国家图书馆编:《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1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68页。
    [2]#12
    [3]#12
    [4]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一辑),第230页。
    [5]姜伯勤:《唐五代敦煌寺户制度》,中华书局,1987年,第35页。
    [6]参见池田温:《八世纪初にぉける敦煌の氏族》,《东洋史研究》24-3,1965年,第87-90页。
    [1]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二辑),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年版,第239页。
    [2]《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三册),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318-321页。
    [3]荣新江:在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三联书店,2001年,第193页。
    [4]《吐鲁番出士文书》(第七册),文物出版社,1986年,第88-94页。
    [5]经李方先生研究,西州的译语人是昭武九姓胡。参见李方:《吐鲁番文书中的译语人》,《文物》1994年第2期,第45-51页。
    [6]参见Nicholas Sims-Williams,Sogdian and other Iranian Inscriptions of the Upper Indus Ⅱ、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Corpus Inscriptionum Iranicarum,part Ⅱ,vol·Ⅲ/2/2,1992。
    [7]#12
    [1]《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七册),第420-422页。
    [2]侯灿、吴美琳:《吐鲁番出土砖志集注》,巴蜀书社,2003年,第107页。
    [3]参见隋唐五代墓志汇编总编委员会编:《隋唐五代墓志汇编》(陕西)1册,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1992年,第107页。
    [4]参见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634页。
    [5]陈海涛:《来自文明十字路口的民族-唐代入华粟特人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382页。
    [6]林梅村:《从考古发现看火袄教在中国的初传》,《西域研究》1996年第4期,第54页。
    [7]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一辑),第40-41页。
    [8]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一辑),第40-41页。
    [9]参见Fre jman,A.A.,Opisanie,publikacii i issledovanie dokumentov' s gorg Mug 「Description,editions and studies of documents from Mr.Mug」,Moskva,Izdatel' stvo vostocnoj literaturg,sogdijskie dokumentys gorg Mug,1,1962年,第197页。
    [10]赵万里:《魏晋南北朝墓志集释》(卷九),科学出版社,1956年,图版484、323页。
    [1]参见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三联书店,1979年,第90-91页;
    张广达:《袄教颜鲁公撰<夏州都督康公神道碑>唐代中国之影响三例》,《法国汉学》第1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45页;
    龚方震、晏可佳:《袄教史》,上海社会科学院,1998年,第273-276页。
    [2]《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三册),第75页。
    [3]《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三册),第119页。
    [4]《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三册),第318-321页。
    [5]参见荣新江:《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三联书店,2001年,第293页。
    [6]斯大林关于民族的定义是:“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7]《隋书》卷83《西域传》。
    [8]《新唐书》卷221下《西域传》。
    [1]《资治通鉴》卷94,晋成帝咸和五年条。
    [2]《晋书·苻坚载记》云:徙“北地丁零翟斌于新安”。《资治通鉴》卷103晋简文帝咸安元年条云:“徙丁零翟斌于新安、渑池”。
    [3]《晋书》卷123《慕容垂载记》。
    [4]《晋书》卷104《石勒载记》。
    [5]参见《十六国疆域志》卷2《后赵》。
    [6]参见段连勤:《丁零、高车与铁勒》,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52页。
    [7]参见岑仲勉:《汉书西域传地里校释》上,中华书局,1981年,第240页。
    [1]赵万里:《魏晋南北朝墓志集释》(卷九),图版484、323页.
    [2]《史记》卷123《大宛列传》。
    [3]《史记》卷123《大宛列传》。
    [4]《汉书》卷96上《西域传》。
    [5]白鸟库吉:《西域史研究(下)·粟特国考》,岩波书店,1971年,第48-55页;
    余太山:《塞种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96-99页。
    [6]《汉书》卷96上《西域传》。
    [7]参见余太山:《塞种史研究》,第102页。
    [8]《后汉书》卷87《西域传》。
    [9]《通典》载:“粟弋,后魏通焉,在葱岭,大国,一名粟特”。白鸟库吉在《西域史研究(下)·粟特国考》中已经辨明“粟弋”即“粟特”。
    [1]《新唐书》卷221下《西域传》。
    [2]参见陈海涛:《来自文明十字路口的民族》,第47页。
    [1]土肥义和:《归义军(唐后期·五代·宋初)时代》,《讲座敦煌2·敦煌の历史》,大东出版社,1980年,第254页.
    [2]虽然在第一章中已辨明敦煌翟氏的浔阳和上蔡郡望为冒称,但为了方便引用,本文仍称其为浔阳翟氏或上蔡翟氏。
    [3]陈国灿:《敦五代敦煌县乡里制的演变》,《敦煌研究》1989年第3期,第39-49页。
    [4]参见李正宇:《沙州贞元四年陷蕃考》,《敦煌研究》2007年第4期,第98-103页。
    [5]李正宇:《敦煌历史地理导论》,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第52页。
    [1]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二辑),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年,第473页。
    [2]陈国灿:《敦五代敦煌县乡里制的演变》,第42-47页。
    [3]参见池田温:《八世纪初にぉける敦煌の氏族》,《东洋史研究》24-3,1965年,第87-90页。
    [4]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二辑),第67页。
    [5]池田温:《吐鲁番、敦煌契卷概观》,台北《汉学研究》第4卷第2期,1986年,第52页。
    [6]荣新江:《通颊考》,《文史》(第33辑),中华书局,1990年,第136页。
    [7]冯培红:《归义军时期敦煌县诸乡置废申论》,《敦煌研究》2000年第3期,第98页。
    [8]刘进宝:《试谈归义军时期敦煌县乡的建置》,《敦煌研究》1994年第3期,第82页。
    [9]冯培红:《归义军时期敦煌县诸乡置废申论》,第99页。
    [1]据唐长孺先生考证,该文书是曹议金任归义军节度使时的作品。参见唐长孺:《关于归义军节度的几种资料跋》,《中华文史论丛》第1辑,中华书局,1962年。
    [2]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三辑),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年,第610页。
    [3]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三辑),第271页。
    [4]冯培红:《归义军时期敦煌县诸乡置废申论》,第100页。
    [5]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二辑),第37页。
    [1]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二辑),第37页。
    [2]宁可、郝春文辑校:《敦煌社邑文书辑校》,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90页。
    [3]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二辑),第246页。
    [4]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二辑),第246页。
    [5]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二辑),第246页。
    [6]刘进宝:《试谈归义军时期敦煌县乡的建置》,第80页。
    [7]土肥义和:《莫高窟干佛洞と大寺と兰若と》,《讲座敦煌3·敦煌の社会》,大东出版社,1980年,第360页。
    [1]冯培红:《归义军时期敦煌县诸乡置废申论》,第98页。
    [2]唐耕耦先生将此“丁未年”定为947年。参见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三辑),第610页。
    [3]施萍婷先生定为964年前后。参见施萍婷:《本所藏<酒帐>研究》,《敦煌习学集》(上),甘肃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14-21页。
    [4]唐耕耦先生定为980年至982年。参见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三辑),第281页。
    [1]上表的文书都出自唐耕耦和陆宏基先生所编的《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它们的定年基本也是采用唐陆二氏的。
    [1]小田义久:《大谷文书集成》(第1册),法藏馆,1984年,第109页.
    [2]池田温:《中国古代籍帐研究概观·录文》,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79年,第339页。
    [3]陈国灿:《唐五代敦煌县乡里制的演变》,第366页。
    [4]陈国灿:《唐五代敦煌县乡里制的演变》,第377-378页。
    [5]李正宇:《敦煌历史地理导论》,第50页。
    [6]《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9册),2003年,第60页。
    [7]《英藏敦煌文献》(第一卷),1990年,第217页
    [1]《英藏敦煌文献》(第一卷),第213页。
    [2]刘复:《敦煌掇琐》,《敦煌丛刊初集》,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第297页。
    [3]那波利贞:《关于正史所记载的大唐天宝时代的户数与口数的关系》《历史与地理》三三,1934年,第210页。
    [4]铃木俊:《唐代丁中制的研究》《史学杂志》46-9,1935年,第89-93页。
    [5]永兴:《敦煌唐代差科簿的研究》《历史研究》12期,1957年,第71-100页。
    [6]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一辑),第229页。
    [7]铃木俊:《唐代丁中制的研究》《史学杂志》四六-九,1935年,第89-93页。
    [8]池田温着、龚泽铣译:《中国古代籍帐研究》,中华书局、1984年,第281页。
    [9]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一辑),第208页。
    [10]永兴:《敦煌经济文书导论》,新文丰出版公司,1994年,第204页。
    [11]《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9册),第61页。
    [1]《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5册),2002年,第295页
    [2]《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5册),第293页
    [3]永兴:《敦煌唐代差科簿的研究》,第74-80页。
    [1]该碑现藏敦煌研究院陈列馆,馆藏号为Z01112、Z01113。
    [2]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103页。
    [3]因为翟直的父亲翟通始建第220窟,史苇湘先生认为该窟主室西壁龛下南向第一身供养人“翟思远”即是翟通,其字思远。而继翟通之后主持修建第220窟的人是翟直,那么,西壁龛下南向第二身供养人画像就是翟直的。
    [4]关于《大唐伊吾郡上柱国司马浔阳翟府君修功德碑》的树立时间将在第六章第一节展开详细讨论。
    [5]《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4册),2002年,第152页。
    [6]池田温:《中国古代籍帐研究概观·录文》,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79年,第598页。
    [7]郭锋:《略论慕容归盈出任归义军瓜州刺史前的身世》,第90页。
    [8]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归义军行政区划制度研究(之一)》,《敦煌研究》2002年第2期,第15页。
    [9]郭锋:《略论慕荣归盈出任归义军瓜州刺史前的身世》,第90页。
    [1]冯培红:《P.3249背(军籍残卷)与归义军初期的僧兵武装》,《敦煌研究》1998年第2期,第143页。
    [2]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二辑),第93页。
    [3]小田义久:《大谷文书集成》(第1册),第109页。
    [4]池田温:《中国古代籍帐研究概观·录文》,第339页。
    [5]李正宇:《敦煌历史地理导论》,第50页。
    [6]主要参考P.3877《唐开元四年(716)沙州敦煌县慈惠乡籍》。
    [7]《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9册),第64页。
    [8]李正宇:《敦煌历史地理导论》,第265页。
    [1]那波利贞:《关于正史所记载的大唐天宝时代的户数与口数的关系》,《历史与地理》三三,1934年,第210页。
    [2]池田温:《敦煌资料第一辑介绍》,《东洋学报》,1963年,第122页。
    [3]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一辑),第213页;
    永兴:《敦煌经济文书导论》,第204页。
    [4]《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5册),第297-301 页
    [5]永兴:《敦煌唐代差科簿的研究》,第72-83页。
    [1]史苇湘:《士族与石窟》,第128页。
    [2]李正宇:《敦煌历史地理导论》,第50页。
    [3]《英藏敦煌文献》(第10卷),1994年,第212页。
    [1]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三辑),第465页。
    [2]李正宇:《敦煌历史地理导论》,第272页。
    [3]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俄罗斯科学出版社东方文学部、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俄藏敦煌文献》(第9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56页
    [4]李正宇《敦煌历史地理导论》,第245页。
    [1]李正宇:《敦煌历史地理导论》,第49页。
    [2]该文书卷首残损,有四位尼姑的俗姓和年龄缺失。另外,文书中有二位尼姑属瓜沙晋昌县。
    [1]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9页。
    [2]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540页。
    [3]《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4册),第151页。
    [4]《英藏敦煌文献》(第7卷),1992年,第93页
    [5]《元和郡县图志》,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1163页。
    [6]陈国灿:《唐五代敦煌县乡里制的演变》,第42页。
    [7]《英藏敦煌文献》(第4卷),第176-179页。
    [8]藤枝晃:《敦煌の僧尼籍》,《东方学报》(京都)第29册,1959年,第317-318页。
    [9]藤枝晃:《敦煌の僧尼籍》,第312页。
    [10]郝春文:《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会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30-31页。
    [1]《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4册),第151页。
    [2]李正宇:《敦煌历史地理导论》,第48页。
    [1]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二辑),第474页。
    [2]《俄藏敦煌文献》(第5册),1994年,第367-426页。
    [3]李正字:《敦煌史地新论》,新文丰出版有限股份公司,1996年,第122页。
    [4]大业年间,呜沙县又改为敦煌县。
    [5]李正宇:《敦煌历史地理导论》,第49页。
    [1]《英藏敦煌文献》(第10卷),第87页。
    [2]李正宇:《敦煌历史地理导论》,第271页。
    [1]该转帖首题曰:“社司转帖”。
    [2]宁可、郝春文辑校:《敦煌社邑文书辑校》,第99页.
    [3]陈国灿先生考出此“丁卯”为乾德五年(967)。参见陈国灿:《敦煌所出诸借契年代考》,《敦煌学辑刊》1984年第1期,第8页。
    [4]宁可、郝春文辑校:《敦煌社邑文书辑校》,第103页。
    [5]黄永武主编:《敦煌宝藏》(第107册),1986年,第386页。
    [6]宁可、郝春文辑校:《敦煌社邑文书辑校》,第298页。
    [7]宁可、郝春文辑校:《敦煌社邑文书辑校》,第379页。
    [1]《太平寰宇记》卷153《沙州、寿昌县》。
    [2]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一辑),第52页。
    [3]齐陈骏:《河西史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84页。
    [4]向达:《记敦煌石室出晋天福十年写本寿昌县地境》,《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三联书店,1957年,第430页。
    [5]李正字:《敦煌历史地理导论》,第49页。
    [6]《英藏敦煌文献》(第7卷),第22页。
    [7]唐耕耦:《敦煌寺院会计文书研究》,新文丰出版股分有限公司,1997年,第77页。
    [1]《俄藏敦煌文献》(第5册),第363页。
    [2]李正宇:《敦煌历史地理导论》,第255页。
    [3]陈国灿:《敦五代敦煌县乡里制的演变》,第39-49页。
    [4]#12
    [5]池田温:《中国古代籍帐研究概观·录文》,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79年,第101-113页。
    [1]参见李正宇:《沙州贞元四年陷蕃考》,第98-103页。
    [2]参见E2502v《寅年六月思董萨部落百姓井兴逸便麦契稿》。
    [3]李正宇:《敦煌历史地理导论》,第53页。
    [4]沙知录校:《敦煌契约文书辑校》,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09-110页。
    [5]李正宇:《敦煌历史地理导论》,第53页。
    [1]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二辑),第412页。
    [2]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_二辑),第403页。
    [1]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二辑),第375页。
    [1]宁可、郝春文辑校:《敦煌社邑文书辑校》,第4-6页。
    [2]竺沙雅章:《敦煌出土“社”文书の研究》,《东方学报》(京都)第三十五册,1964年。第242-248页。
    [3]宁可、郝春文辑校:《敦煌社邑文书辑校》,第7-8页。
    [4]宁可、郝春文辑校:《敦煌社邑文书辑校》,第682页。
    [5]宁可、郝春文辑校:《敦煌社邑文书辑校》,第7、684页。
    [1]关于翟神庆和翟法荣的关系,似在第四章详细讨论。
    [2]《法藏敦煌两域文献》(第34册),第5页。
    [3]《法藏敦煌两域文献》(第34册),第5页。
    [1]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一辑),第273页。
    [2]《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19册),2001年,第5页。
    [3]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三辑),第268页。
    [4]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35页。
    [5]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343页。
    [6]《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19册),第180页。
    [7]《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6册),第158页。
    [8]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三辑),第257页。
    [1]《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19册),第5页。
    [2]P.4640《己未年.辛酉年(899-901)归义衙内破用纸布历》云:“十一日,高加兴传处分,支与常乐副使细纸壹帖”。高加兴可能任押衙或为衙官。参见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三辑),第260、263、265页。
    [3]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三辑),第270、259页。
    [4]文书在描述杨忽律哺的宅舍时说“北至薛安住”。
    [5]土肥义和:《归义军(唐后期·五代·宋初)时代》,《讲座敦煌2·敦煌の历史》,大东出版社,1980年,第254页。
    [1]详见第四章第三节“翟奉达的敦煌籍贯”之讨论。
    [2]郭锋:《略论慕荣归盈出任归义军瓜州刺史前的身世》,第90页。
    [1]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1页。
    [2]《晋书》卷48《段灼传》。
    [3]《晋书》卷45《刘毅传》。
    [4]《晋书》卷92《沈传》。
    [5](清)赵冀:《廿二史劄记》卷8《九品中正》,《从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第148页。
    [6]参考郭锋《唐代土族个案研究-以吴郡、清河、范阳、敦煌张氏为中心》,博士论文,1994年。第145-146页。
    [1]《魏书》卷60《韩麒麟传》。
    [2]郑樵:《通志》卷25《氏族序》,中华书局,1987年,第439页。
    [3]《贞观政要》卷7《礼乐》。
    [4]《旧唐书》卷65《高士亷传》。
    [5]敦煌研究院藏Z01112、Z01113《大唐伊吾郡司马上柱国浔阳翟府君修功德碑》在记载翟珍时云:“此郡(陇西郡)大家也”。
    [6]P.4640《翟家碑》,《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32册),2005年,第254页。
    [1]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四辑),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年,第519页。
    [2]谭蝉雪:《敦煌岁时文化导论》,新文丰出版公司,1998年,第337-347页。
    [3]谭蝉雪先生认为归义军衙府的参地点应在常定楼。
    [4]吕都牙、汜都牙之后至押衙杨通信之前有22名官员,他们的官衔应为都头。因为P.3878《己卯年(979)八月-十二月都头知军资库官张富高状并判凭》中张富高任都头知军资库官:P.3721《庚辰年正月十五日夜见在巡礼都官》中有薛员俊,都头又作都官,可知薛员俊为都头;P.3152《淳化三年(992)八月陈守定请陈僧正等为故都押衙七七追念设供疏》中的陈守定的署名为内亲从都头;S.5855《雍熙三年(986)阴存礼请三界寺都僧录等为亡考七七追念设供疏》中阴存礼的署名为都头。
    [5]《英藏敦煌文献》(第7卷),第16页。
    [6]唐耕耦:《敦煌寺院会计文书研究》,第318页。
    [7]《英藏敦煌文献》(第7卷),第16页。
    [1]黄永武主编:《敦煌宝藏》(第101册),1984年,第330页。
    [2]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四辑),第192页。
    [3]《英藏敦煌文献》(第7卷),第16页。
    [4]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三辑),第229页。
    [5]《英藏敦煌文献》(第6卷),1992年,第268页。
    [6]《英藏敦煌文献》(第6卷),第268页。
    [7]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四辑),第10页。
    [8]池田温著、龚泽铣译:《中国古代籍帐研究》,第500页。
    [9]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四辑),第13页。
    [1]拙文《再议P.5032(9)<沙州阁梨保道致瓜州慕容郎阿姊书>的定年及相关问题》,《敦煌研究》2007年第2期,第72页。
    [2]《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30册),2003年,第264页。
    [3]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四辑),第10页。
    [4]《英藏敦煌文献》(第2卷),1990年,第240页。
    [5]唐耕耦:《敦煌寺院会计文书研究》,第286页。
    [6]唐耕耦:《敦煌寺院会计文书研究》,第281-288页。
    [1]唐耕耦:《敦煌寺院会计文书研究》,第288-291页。
    [2]唐耕耦:《敦煌寺院会计文书研究》,第291页。
    [3]《英藏敦煌文献》(第11卷),1994年,第77页。
    [4]《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33册),2005年,第260页。
    [5]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三辑),第224页。
    [1]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归义军行政区划制度研究(之一)》,《敦煌研究》2002年第2期,第13页。
    [2]饶宗颐主编:《敦煌邈真赞校录并研究》,第173页。
    [3]饶宗颐主编:《敦煌邈真赞校录并研究》,第179页。
    [4]冯培红:《敦煌归义军职官制度-唐五代藩镇官制个案研究》,博士论文,2004年,第214页。
    [5]参见郑炳林:《<索勋纪德碑>研究》,《敦煌学辑刊》1994年第2期,第61-71页;
    冯培红:《敦煌归义军职官制度-唐五代藩镇官制个案研究》,第214页。
    [1]《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18册),第301页。
    [2]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三辑),第253、258、267页。
    [3]《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5卷),第254页。
    [4]李正宇:《敦煌地区古代祠庙寺观简志》,《敦煌学辑刊》1988年第1、2期,第77页。
    [5]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归义军行政区划制度研究(之一)》,第14页。
    [6]饶宗颐主编:《敦煌邈真赞校录并研究》,第345页。
    [1]参见李永宁:《敦煌莫高窟碑文及有关问题(一)》,《敦煌研究》1981年第1期,第66-71页。
    [2]郭锋:《慕容归盈与瓜沙曹氏》,《敦煌学辑刊》1989年第1期,第90-105页。
    [3]唐耕耦:《敦煌寺院会计文书研究》,第312页。
    [4]唐耕耦:《敦煌寺院会计文书研究》,第313页。
    [5]指P.3290《己亥年(999或939)报恩寺算会分付黄麻凭》。
    [6]唐耕耦:《敦煌寺院会计文书研究》,第328页。
    [7]唐耕耦:《敦煌寺院会计文书研究》,第330-331页。
    [8]即P.2943《宋开宝四年(971)五月一日内亲从都头知瓜州衙推汜愿长等状》。
    [1]郭锋:《慕容归盈与瓜沙曹氏》,《敦煌学辑刊》1989年第1期,第96页。
    [2]郭锋:《慕容归盈与瓜沙曹氏》,第92页。
    [3]郭锋先生在《慕容归盈与瓜沙曹氏》一文中认为P.2943《宋开宝四年(971)五月一日内亲从都头知瓜州衙推汜愿长等状》中的“慕容使君”指慕容归盈。
    [4]拙文《再议P.5032(9)<沙州阇梨保道致瓜州慕容郎阿姊书>的定年及相关问题》,第72页。
    [5]金滢坤《敦煌社会经济文书定年拾遗》,《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第9-14页。
    [6]邓文宽:《使主·副使·使头·使君》,《中国文物报》1998年7月22日第3版;方中:《笺释“使君”》,《敦煌学辑刊》1997年第2期,第117页。
    [1]杨富学:《也说“使君”》,《敦煌学辑刊》1998年第2期,第147页。
    [2]荣新江:《归义军史研究》,第210页。
    [3]在10世纪中后期的敦煌文献中又记载净土寺有常住库。
    [4]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471页。
    [5]严耕望:《唐代方镇使府僚佐考》,《唐史研究丛稿》,1969年,第117页。
    [6]冯培红:《敦煌归义军职官制度-唐五代藩镇官制个案研究》,第158页。
    [1]《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4册),第332、333页。
    [2]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三辑),第186页。
    [3]《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33册),第169页。
    [4]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90年,第477页。
    [1]参见S.8683《曹仁裕等算会状》。
    [2]参见P.2482《罗盈达邈真赞并序》。
    [3]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四辑),第406页。
    [4]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四辑),第408页。
    [5]《英藏敦煌文献》(第12卷),1995年,第195页。
    [6]《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4册),第366页。
    [7]《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4册),第366页。
    [8]陈国灿:《敦煌所出诸借契年代考》,《敦煌学辑刊》1984年第2期,第8页。
    [1]谭蝉雪《敦煌岁时文化导论》,第127页。
    [2]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三辑),第360页。
    [3]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426页;
    荣新江:《归义军史研究》,第236页。
    [4]《英藏敦煌文献》(第2卷),第253页。
    [5]荣新江:《归义军史研究》,第236页。
    [6]《英藏敦煌文献》(第12卷),第1页。
    [7]《英藏敦煌文献》(第12卷),第1页。
    [1]《英藏敦煌文献》(第12卷),第1-2页。
    [2]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三辑),第528页。
    [3]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义献真迹释录》(第三辑),第527页。
    [4]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485、490页
    [1]《新唐书》卷49下《百官志》。
    [2]荣新江:《归义军史研究》,第210页。
    [3]《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0册),第186页。
    [4]冯培红:《敦煌归义军职官制度-唐五代藩镇官制个案研究》,第231页。
    [5]荣新江:《归义军史研究》,第210页。
    [6]黄永武主编:《敦煌宝藏》(第9册),第139页。
    [7]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299页。
    [8]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四辑),第13页。
    [9]《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30册),第264页。
    [10]《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4册),第211页。
    [1]《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0册),第62页。
    [2]《大唐六典》卷5《尚书兵部》。
    [3]《俄藏敦煌文献》(第8册),1997年,第179页。
    [4]唐耕耦:《敦煌寺院会计文书研究》,第377页。
    [5]《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4册),第64页。
    [6]《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4册),第64页。
    [7]土肥义和:《莫高窟千佛洞と大寺と兰若と》,《讲座敦煌3·敦煌の社会》,大东出版社,1980年,第360页。
    [1]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四辑),第306页。
    [2]冯培红:《敦煌归义军职官制度-唐五代藩镇官制个案研究》,第264页。
    [3]李正字:《唐宋时代敦煌县河渠泉泽简志(一)》,《敦煌研究》1988年第4期,第89-97页:《唐宋时代敦煌县河渠泉泽简志(二)》,《敦煌研究》1989年第1期,第54-63页。
    [4]冯培红:《敦煌归义军职官制度-唐五代藩镇官制个案研究》,第113页。
    [5]《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14册),2001年,第328页。
    [1]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归义军行政区划制度研究(之二)》《敦煌研究》2002年第3期,第.68页。
    [2]黄盛璋:《沙州曹氏二州六镇与八镇考》,(1983年全国敦煌学术讨论会文集-文史·遗书编》(上),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75页。
    [3]土肥义和、李永宁译:《归义军时期(晚唐、五代、宋)的敦煌(一)》,《敦煌研究》1986年第4期,第86页。
    [4]陈国灿:《唐五代瓜沙归义军军镇的演变》,《敦煌学史事新证》,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97页。
    [5]《英藏敦煌文献》(第3卷),第88页。
    [6]《英藏敦煌文献》(第3卷),第88页。
    [7]唐耕耦、陆宏皋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三辑),第177页。
    [8]荣新江:《归义军史研究》,第287页。
    [9]参见S.6172《行城文》。罗华庆:《9至11世纪敦煌的行像和浴佛活动》,《敦煌研究》1988年第4期,第 98页。
    [1]宁可、郝春文辑校:《敦煌社邑文书辑校》,第366页。
    [2]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一辑),第409页。
    [3]宁可、郝春文辑校:《敦煌社邑文书辑校》,第36页。
    [4]《法藏敦煌两域文献》(第20册),第63页。
    [1]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四辑),第10页。
    [2]《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30册),第264页。
    [3]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归义军行政区划制度研究(二)》,第68-73页。
    冯培红:《敦煌归义军职官制度-唐五代藩镇官制个案研究》,第231-237页。
    [4]《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4册),第211页。
    [5]冯培红:《敦煌归义军职官制度-唐五代藩镇官制个案研究》,第187页。
    [1]《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9册),第55页。
    [2]《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9册),第55页。
    [3]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三辑),第217页。
    [4]郑炳林先生认为“癸未年”为923年。
    [5]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488页。
    [6]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485页。
    [7]《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9册),第55页。
    [8]《法藏敦煌两域文献》(第27册),2002年,第120页。
    [1]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四辑),第13页。
    [2]谭蝉雪:《敦煌岁时文化导论》,第43页。
    [3]#12
    [1]《俄藏敦煌文献》(第8册),第166页。
    [2]《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33册),第257页。
    [3]《英藏敦煌文献》(第5卷),1992年,第254页。
    [4]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三辑),第213页。
    [5]此句为倒书。
    [6]《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17册),2001年,第149页。
    [7]宁可、郝春文辑校:《敦煌社邑文书辑校》,第139页。
    [8]大顺仅二年,《大顺三年(892)十二月春坐局席转帖》中之“大顺三年”应指景福元年。这一写 法可能与书者不知中原朝已于正月改元有关。
    [1]谭蝉雪:《敦煌岁时文化导论》,第225页。
    [2]《俄藏敦煌文献》(第8册),第165页。
    [3]《英藏敦煌文献》(第3卷),第172-173页。
    [1]贺世哲:《从供养人题记看莫高窟部分洞窟的营建年代》,第219页。
    [2]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35页。
    [3]冯培红:《晚唐五代藩镇幕职的兼官现象与阶官化述论--以敦煌资料、石刻碑志为中心》,《敦煌学研究》2006年第2期,韩国首尔出版社,第23页。
    [4]冯培红:《敦煌归义军职官制度-唐五代藩镇官制个案研究》,第153页。
    [5]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133页。
    [1]张亚萍:《唐五代归义军政府牧马业研究》,《敦煌学辑刊》1998年第2期,第54-60页。
    [2]冯培红:《敦煌归义军职官制度-唐五代藩镇官制个案研究》,第86页。
    [3]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二辑),第240-241页。
    [4]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二辑),第242页。
    [5]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二辑),第242页。
    [6]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二辑),第239页。
    [7]《资治通鉴》卷215《唐纪三十一》。
    [1]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102页。
    [2]《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5册),第224页。
    [3]冯培红:《敦煌归义军职官制度-唐五代藩镇官制个案研究》,第125页。
    [4]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三辑),第258页。
    [1]孙继民:《敦煌吐鲁番所出唐代军事文书初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06页。
    [2]荣新江:《英国图书馆藏敦煌汉文非佛教文献残卷目录》,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4年。
    [3]孙继民:《敦煌吐鲁番所出唐代军事文书初探》,第181-211页。
    [4]《英藏敦煌文献》(第13卷),1995年,第202页。
    [1]孙继民:《敦煌吐鲁番所出唐代军事文书初探》,第191-196页。
    [1]《英藏敦煌文献》(第13卷),第203页。
    [2]孙继民:《敦煌吐鲁番所出唐代军事文书初探》,第191页
    [3]孙继民:《敦煌吐鲁番所出唐代军事文书初探》,第197-199页。
    [4]菊池英犬:《关于唐代边防机关守捉、城、镇的成立过程》,《东洋史学》(第27辑),1964年。
    [5]孙继民:《敦煌吐鲁番所出唐代军事文书初探》,第200页。
    [1]《通典》卷148《兵典》。
    [2]孙继民:《敦煌吐鲁番所出唐代军事文书初探》,第203页。
    [3]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一辑),第216页。
    [4]据《旧唐书》卷九记载,天定三载,改“百姓十八以上为中男,二十三已上成丁”。
    [5]据《新唐书》卷51《食货志》记载,广德元年,改“二十五为成丁,五十五为老”。
    [6]《唐会要》卷72《府兵》。
    [7]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一辑),第197页。
    [1]《英藏敦煌文献》(第13卷),第200、201页。
    [2]拙文《敦煌翟氏郡望和族源新探》,《敦煌研究》2004年第2期,第66-71页。
    [3]拙文《<大唐伊吾郡司马上柱国浔阳翟府君修功德碑记>考释》,《敦煌研究》2003年第2期,第8-12页。
    [1]P.2551《李君莫高窟佛龛碑并序》记:“首望宿卫上柱国敦煌张大忠书”;P.3792《张和尚生前写真赞并序》云:“窃以龙塞首宗,陲方上圣”。
    [2]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29页。
    [3]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53页。
    [4]金维诺:《敦煌窟龛名数考》,《文物》1959年第5期。
    [5]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52页。
    [6]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52页。
    [7]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53页。
    [8]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52页。
    [9]饶宗颐主编:《敦煌邈真赞校录并研究》,第329页。
    [1]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32页。
    [2]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33页。
    [3]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52页。
    [4]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52页。
    [5]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21页。
    [6]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22页。
    [7]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30页。
    [8]苏莹辉:《敦煌论集》,台湾学生书局,1983年,第432页。
    [1]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四辑),第289页。
    [2]荣新江:《归义军史研究》,第100页。
    [3]姜伯勤:《敦煌邈真赞校录并研究》,第33页。
    [4]郑炳林先生认为莫高窟第98窟营建于925-927年间。参见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345页。
    [5]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52页。
    [6]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38页。
    [7]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33页。
    [8]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24页。
    [1]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25页。
    [2]拙文《再议P.5032(9)<沙州阇梨保道致瓜州慕容郎阿姊书>的定年及相关问题》,第71页。
    [3]张伯元:《安西榆林窟》,第214页。
    [4]张伯元:《安西榆林窟》,第227页。
    [5]张伯元:《安西榆林窟》,第256页。
    [6]张伯元:《安西榆林窟》,第227页。
    [7]张伯元:《安西榆林窟》,第227页。
    [8]张伯元:《安西榆林窟》,第227页。
    [9]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110页。
    [1]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105页。
    [2]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105页。
    [3]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105页。
    [4]张伯元:《安西榆林窟》,第227页。
    [5]罗瑶:《榆林窟第20窟新发现供养人像考》,《敦煌研究》2004年第2期,第19-21页。
    [6]张伯元:《安西榆林窟》,第251页。
    [1]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二辑),第474页。
    [2]详见第四章第三节的相关讨论。
    [3]饶宗颐主编:《敦煌邋真赞校录并研究》,第260页。
    [4]《英藏敦煌文献》(第3卷),第210页。
    [5]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72页。
    [6]参见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312页。
    [1]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3页。
    [2]参见P.4660《翟神庆邈真赞》。
    [3]S.95《显德三年(956)丙辰岁具注历日并序》首题曰:“登仕郎守州学博士翟奉达纂上”。
    [4]P.2623《显德六年(959)已未岁具注历日并序》题曰:“朝议郎检校尚书工部员外行沙州经学博士兼殿中侍御史赐绯鱼袋翟奉达撰”。
    [5]敦煌研究院藏Z01112、Z01113《大唐伊吾郡司马上柱国浔阳翟府君修功德碑》。
    [6]参见P.4660《翟神庆邀真赞》。
    [7]参见P.4640《翟家碑。》
    [8]荣新江:《敦煌归义军曹氏统治者为粟特后裔说》,《历史研究》2001年第1期,第65-72页:
    冯培红:《敦煌曹氏族属与曹氏归义军政权》,《历史研究》2001年第1期,第73-86页。
    [9]李并成、解梅:《敦煌归义军曹氏统治者果为粟特后裔吗》,《敦煌研究》2006年第6期,第109-115页。
    [1]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53页。
    [2]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19页。
    [3]徐晓爵:《归义军时期敦煌妇女的社会生活研究》,博士论文,2003年,第48-49页。
    [4]金维诺:《敦煌窟龛名数考》,《文物》1959年第5期。
    [5]贺世哲:《从供养人题记看莫高窟部分洞窟的营建年代》,第224页。
    [6]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53页。
    [7]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53页。
    [8]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窟窟供养人题记》,第53页。
    [9]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19页。
    [10]贺世哲:《从供养人题记看莫高窟部分洞窟的营建年代》,第227页。
    [1]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23-24页。
    [2]徐晓丽:《归义军时期敦煌妇女的社会生活研究》,第48-49页。
    [3]罗瑶:《榆林窟第20窟新发现供养人像考》,第19-21页。
    [4]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33页。
    [5]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24页。
    [6]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18页。
    [7]徐晓丽:《归义军时期敦煌妇女的社会生活研究》,第49页。
    [1]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23页。
    [2]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18页。
    [3]荣新江:《归义军史研究》,第110页。
    [4]荣新江:《归义军史研究》,第113页。
    [1]详见P.5032(9)《沙州阁梨保道致瓜州慕容郎阿姊书》。
    [1]张伯元:《安西榆林窟》,第238页。
    [2]张伯元:《安西榆林窟》,第238页。
    [3]张伯元:《安西榆林窟》,第255页。
    [4]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第491页。
    [5]黄征、吴伟校注:《敦煌愿文集》,岳麓书社,1995年,第726页。
    [6]谭蝉雪:《敦煌岁时文化导论》,第256页。
    [7]谭蝉雪:《敦煌岁时文化导论》,第256页。
    [1]参见P.3727(2)《广顺五年正月吕富建、阴义进等状》。
    [2]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三辑),第274页。
    [3]施萍婷:《本所藏<酒帐>研究》,第14-21页。
    [4]谭蝉雪:《敦煌岁时文化导论》,第263页。
    [5]主室甬道南壁男供养人第二身。参见张伯元:《安西榆林窟》,第251页。
    [1]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第498页。
    [2]荣新江《归义军史研究》,第61页。
    [3]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33页。
    [4]郑炳林先生认为莫高窟第98窟营建于925-927年间。参见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345页。
    [5]《英藏敦煌文献》(第4卷),第190页。
    [1]《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0册),第314页。
    [2]《册府元龟》卷170《帝部·来远门》。
    [3]《旧五代史》卷115《周世宗纪》。
    [4]荣新江:《归义军史研究》,第119页。
    [5]《五代会要》卷14《尚书省》。
    [6]《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1《太宗纪》。
    [7]曹延禄为浔阳翟氏夫人所生。
    [1]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23页。
    [2]贺世哲:《从供养人题记看莫高窟部分洞窟的营建年代》,第226页。
    [3]贺世哲:《从供养人题记看莫高窟部分洞窟的营建年代》,第227页。
    [4]宁可、郝春文辑校:《敦煌社邑文书辑校》,第166页。
    [1]天福没有十三年,可能因为敦煌僻处内地,尚不知中原朝廷改元之事。“丁未年”乃开运四年(947)。
    [2]《英藏敦煌文献》(第4卷),第190页。
    [3]贺世哲:《从供养人题记看莫高窟部分洞窟的营建年代》,第227页。
    [4]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18页。
    [5]贺世哲:《从供养人题记看莫高窟部分洞窟的营建年代》,第227页。
    [1]《英藏敦煌文献》(第4卷),第190页。
    [1]松本荣一:《敦煌画の研究·附图》,东方文化学院东京研究所,1937年,第224页;
    史苇湘:《世族与石窟》,第156-157页。
    [2]武周延载只有一年,延载二年应是证圣元年。
    [3]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72页。
    [4]邓文宽先生将张淮深改建北大像的时间考定在885年。参见邓文宽:《张淮深改建莫高窟北大像和开凿第94窟年代考》,《1990年敦煌学国际研讨会文集》,辽宁美术出版社,1995年,第133页。
    [5]郑炳林:《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130页:
    荣新江:《敦煌写奉<敕河两节度兵部尚书张公德政之碑>校考》,《周一良先生八十生日纪念论文集》,1992年,第206-216页。
    [1]张伯元:《安西榆林窟》,第247页。
    [1]黄永武主编:《敦煌宝藏》(第107卷),第303-304页。
    [2]谭蝉雪:《敦煌岁时文化导论》,第13页。
    [1]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三辑),第100页。
    [2]《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16册),2001年,第187页。
    [3]黄征、吴伟校注:《敦煌愿文集》,第371页。
    [1]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三辑),第101页。
    [2]《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0册),第321页。
    [1]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178页。
    [2]谭蝉雪:《敦煌岁时文化导论》,第287页。
    [3]《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0册),第314页。
    [4]谭蝉雪:《敦煌岁时文化导论》,第303-316页。
    [5]此据黄征先生之定名。参见黄征、吴伟校注:《敦煌愿文集》,第340页。
    [6]谭蝉雪:《敦煌岁时文化导论》,第314页。
    [1]松本荣一:《敦煌画の研究·附图》,第224页;
    史苇湘:《世族与石窟》,第156-157页。
    [2]《甘肃藏敦煌文献》(第二卷),第14页。
    [3]参见马德:《10世纪中期的莫高窟崖面概观-关于<腊八燃灯分配窟龛名数>的几个问题》,《1987年敦煌石窟研究国际讨论会文集》,辽宁美术出版社,1990年,第47页。
    [1]《英藏敦煌文献》(第5卷),第126页。
    [2]荣新江:《归义军史研究》,第118页。
    [3]莫高窟千佛洞と大寺と兰若と》,《讲座敦煌3·敦煌の社会》,大东出版社,1980年,第360页。
    [1]参见P.2761《祈愿文》
    [2]P.4660《前河西都僧统故翟和尚逆真赞》说翟法荣:“幼挺英灵……出家入道”。
    [1]《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33册),第39-40页;
    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175页;
    饶宗颐主编:《敦煌邈真赞校录并研究》,第163页。
    [2]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五辑)在本篇录文后沣曰:“此翟和尚当即张淮深奏文中的敕授河西管内都僧统赐紫僧法荣”。
    [3]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176页。
    [1]《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33册),第38页。
    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172页;
    饶宗颐主编:《敦煌邀真赞校录并研究》,第165页。
    [2]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五辑),第129页。
    [3]《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7册),第113页。
    [4]本篇没有写出撰写人,但姜亮夫、郑炳林等先生认为本篇的作者是张球。参见姜亮夫:《莫高窟年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418页:
    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173页。
    [5]金维诺:《敦煌窟龛名数考》,《文物》1959年第5期。
    [6]《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30册),第275页。
    [7]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四辑),第108页。
    [1]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四辑),第194页。
    [2]藤枝晃:《敦煌の僧尼籍》,第284页;
    竺沙雅章:《敦煌の僧官制度》,《东方学报》(京都)第31册,1961年,第132页.
    [3]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78页。
    [4]郝春文:《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会生活》,第30-31页。
    [5]#12
    [6]据S.11287号文书记载,8世纪中后期,吐蕃入侵敦煌时,确有许多僧人被编入军队,与沙州官民一起抗击吐蕃军队。
    [1]荣新江:《归义军史研究》,第66页。
    [2]郝春文:《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会生活》,第343-344页。
    [3]竺沙雅章:《敦煌吐蕃期の僧官制度》,第313-315页。
    [4]竺沙雅章:《敦煌の僧官制度》,第155页。
    [5]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174页。
    [1]此据姜伯勒先生之定名。参见姜伯勤《唐五代敦煌寺户制度》,第35页。
    [2]《英藏敦煌文献》(第2卷),第31页。
    [3]姜伯勤《唐五代敦煌寺户制度》,第35页。
    [4]姜伯勤《唐五代敦煌寺户制度》,第84-102页。
    [5]《英藏敦煌文献》(第2卷),第29页。
    [6]姜伯勤《唐五代敦煌寺户制度》,第96页。
    [7]竺沙雅章:《敦煌の僧官制度》,第149页。
    [8]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四辑),第194页。
    [9]《英藏敦煌文献》(第4卷),第218页。
    [10]关于《役部》的年代,藤枝晃先生持806年说;池田温先生持818年说。笔者以为,后者的定年更为合理。故取818年说。参见藤枝晃:《吐蕃统治时期的敦煌》,《东方学报》(京都)第31册,第265页:池田温:《中国古代籍帐研究》,第535页。
    [1]郑炳林先生定名为《七月十五日夏终设斋文》;《法藏敦煌西域文献》定名为《释门文范》。本文采用《法藏敦煌西域文献》之定名。
    [2]《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18册),第331页;
    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173页。
    [1]《英藏敦煌文献》(第4卷),第218页。
    [2]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辛丑年”只有821年。《英藏敦煌文献》(第3卷),第118页。
    [3]参见北图咸字59《辛丑年(821)二月龙兴寺等寺户请贷麦牒及处分》。
    [4]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55页。
    [1]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四辑),第30页。
    [2]参见池田温著、龚泽铣译:《中国古代籍帐研究》,第414页。
    [3]参见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292页。
    [4]参见荣新江:《归义军史研究》,第66页。
    [5]《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7册),第113页。
    [1]《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7册),第113页。
    [2]《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33册),第38页。
    [3]《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33册),第39页。
    [4]《英藏敦煌文献》(第3卷),第190页。
    [5]《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7册),第113页。
    [1]参见荣新江:《归义军史研究》,第283页。
    [2]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55页。
    [3]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54页。
    [4]《资治通鉴》卷230《德宗纪》。
    [5]蒋斧:《沙州文录》,第24页。
    [1]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54页。
    [2]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175页。
    [3]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142页。
    [4]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410页。
    [5]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463页。
    [6]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54-55页。
    [7]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29页。
    [8]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58页。
    [1]饶宗颐主编:《敦煌邈真赞校录并研究》,第150页。
    [2]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55页。
    [3]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29页。
    [1]道安:《比丘大戒序第十一》,《出三藏记集》,中华书局,2003年,第412页。
    [2]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55页。
    [3]饶宗颐主编:《敦煌进真赞校录并研究》,第163页。
    [4]《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33册),第39页。
    [5]姜伯勤:《敦煌毗尼藏主考》,《敦煌研究》1993年第3期,第7页。
    [6]姜伯勤:《敦煌毗尼藏主考》,第7页。
    [7]黄永武主编:《敦煌宝藏》(第104册),第145页。
    [8]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第340页。
    [1]《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33册),第39页。
    [2]续明:《戒学之种类》,《律宗概述及其成立与发展》,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第248页。
    [3]《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33册),第39页。
    [4]《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33册),第21页。
    [1]《英藏敦煌文献》(第2卷),第14页。
    [2]上山大竣:《敦煌佛教の研究》,法藏馆,1990年,第423-427页。
    [3]《顿悟大乘正理决》现存写本二件,编号分别是P.4646、S.2672.。
    [4]详见戴密微著、耿升译:《吐蕃僧诤记》,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
    [5]饶宗颐:《神会门下摩诃衍之入藏兼论禅门南北宗之调和问题》,《选堂集林》(中册),香港中华书局,1981年,第705页.
    [6]《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33册),第38页。
    [7]《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7册),第114页。
    [8]《英藏敦煌文献》(第6卷),第264页。
    [9]《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7册),第100页。
    [10]《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8册),2004年,第74页。
    [1]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297-302页。
    [2]《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33册),第40页。
    [3]《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33册),第45页。
    [4]《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33册),第49页。
    [5]《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7册),第114页。
    [6]《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7册),第115页。
    [7]《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0册),第355页。
    [8]《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7册),第103页。
    [9]《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7册),第104页。
    [10]《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8册),第74页。
    [1]《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33册),第38页。
    [2]《渐各经十住梵名并书叙第三》,《出三藏记集》卷9,第333页。
    [3]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中华书局,1997年,第183页。
    [4]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二卷),第176页。
    [5](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5《道安》,中华书局,1997年,第183页。
    [6]赞宁:《大宋僧史略》卷中《道俗立制》。
    [7]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二卷),第154页。
    [1]梁释僧佑:《出三藏记集》,中华书局,2003年,第568页。
    [2]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二卷),第318页。
    [3]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55页。
    [4]鸠摩罗什译:《中论》,《大正藏》,第30册,第32页。
    [5]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大正藏》,第25册,第254页。
    [6]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二卷),第412页。
    [1]鸠摩罗什译:《中论》,《大正藏》,第30册,第33页。
    [2]《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32册),2005年,第336页。
    [3]《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11册).2000年,第128页。
    [4]黄永武主编:《敦煌宝藏》(第32册),第619页。
    [5]上山大峻:《敦煌佛教の研究》,第322-323页。
    [6]参见本文第六章P.4640《翟家碑》之录文。
    [7]参见本文本P.4660《唐故河西管内都僧统邀真赞并序》之录文。
    [1]参见本文本章P.4660《前河西都僧统故翟和尚邈真赞》之录文。
    [2]参见本文本章P.4660《前河西都僧统故翟和尚邈真赞》之录文。
    [3]参见本文本章P.4660《唐故河西管内都僧统邈真赞并序》之录文。
    [4]参见本文第六章P.4640《翟家碑》之录文。
    [5]参见本文奉章P.4660《唐故河西管内都僧统邈真赞并序》之录文。
    [6]参见本文本章P.4660《唐故河西管内都僧统邀真赞并序》之录文。
    [7]参见本文本章P.4660《唐故河西管内都僧统邈真赞并序》之录文。
    [8]参见本文本章P.4660《唐故河西管内都僧统邈真赞并序》之录文。
    [9]参见本文本章P.4660《前河西都僧统故翟和尚邈真赞》之录文。
    [1]苏莹辉:《翟奉达其人其事》,《瓜沙史事丛考》,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70-87页:
    藤枝晃:《翟奉达考》,《敦煌历日谱》,《东方学报》(京都)第45期,第434-439页;
    邓文宽录校:《敦煌天文历法文献辑校》,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
    向达:《记敦煌石室出晋天福十年写本寿昌县地境》,《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三联书店,1957年.第429-442页;
    施萍婷:《一件完整的社会风俗史资料-敦煌随笔之三》《敦煌研究》1987年第2期,第34-37页:
    李正宇:《古本敦煌乡土志八种笺证》,新文丰出版公司,1998年,第385页:
    杜斗城:《“七七斋”之源流及敦煌文献中有关资料的分析》,《敦煌研究》2004年第4期,第32-39页。
    [2]关于《检家潜》的内容,详见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101页。
    [3]拙文:《<大唐伊吾郡司马上柱国浔阳翟府君修功德碑记>考释》,第11页。
    [4]详见第一章第二节之论述。
    [5]《资治通鉴》卷107《孝武帝纪》。
    [6]《晋书》卷125《乞伏乾归》。
    [1]《晋书》卷125《乞炽炽盘》。
    [2]参见本文第一章第一节《翟直碑》之录文。
    [3]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101页。
    [4]参见本文第一章第一节《翟直碑》之录文。
    [5]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101页。
    [6]参见本文第一章第一节《翟直碑》之录文。
    [7]参见本文第一章第一节《翟直碑》之录文。
    [1]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101页。
    [2]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102-103页。
    [1]据《逆刺占》题记所载,天复二年(902),翟奉达20岁。而据P.3384《唐大顺二年(891)正月沙州翟明明等户状》记载,大顺二年(891),翟再成八岁。可见,他俩是同龄人。
    [2]莫高窟第220窟甬道北壁为翟奉达重修,其列西向第六身题名为“亡孙定子一心供养”。
    [3]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103页。
    [4]参见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二辑),第322页。
    [5]邓文宽《敦煌文献中的天文历法》,《敦煌吐鲁番天文历法研究》,第1页。
    [6]邓文宽录校:《敦煌天文历法文献辑校》,第374页。
    [1]藤枝晃:《敦煌历日谱》,第412页。
    [2]《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2册),2002年,第299页。
    [3]向达:《记敦煌石室出晋天福十年写本寿昌县地增》,第438页。
    [4]邓文宽录校:《敦煌天文历法文献辑校》,第422页。
    [5]向达:《记敦煌石室出晋天福十年写本寿昌县地增》,第439页。
    [6]藤枝晃:《敦煌历日谱》,第422页。
    [7]藤枝晃:《敦煌历日谱》,第422页。
    [8]藤枝晃:《敦煌历日谱》,第422-423页。
    [9]邓文宽录校:《敦煌天文历法文献辑校》,第506页。
    [1]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三辑),第260、266页。
    [2]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三辑),第260页。
    [3]邓文宽录校:《敦煌天文历法文献辑校》,第279页。
    [4]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三辑),第264页。
    [1]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三辑),第266页。
    [2]邓文宽录校:《敦煌天文历法文献辑校》,第279页。
    [3]藤枝晃:《敦煌历日谱》,第422页。
    [4]邓文宽录校:《敦煌天文历法文献辑校》,第260、266页。
    [5]向达:《记敦煌石室出晋天福十年写本寿昌县地增》,第437页。
    [6]向达:《记敦煌石室出晋天福十年写本寿昌县地增》,第438页。
    [1]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45页。
    [2]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101页。
    [3]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103页。
    [1]《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5册),1997年,第143页。
    [2]《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5册),第150页。
    [3]《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5册),第138页。
    [4]据敦煌邓秀峰藏《逆刺占》题记知,天复二年(902)时,翟奉达20岁。那么,天复八年(908),他应当是26岁。
    [5]此系恩师施萍婷先生教示。
    [6]晚唐五代,敦煌与西川两地的佛教交流较为频繁。如大周广顺八年(958),西川善兴大寺西院法主大师法宗从西天取经回来时途经敦煌,并将《维摩诘所说经》献给节度使曹元忠。再如P.2292b《维摩诘经讲经文》题曰:“广政十年(947)八月九日在西川静真禅院写此第廿卷文书,恰遇抵黑书了,不知如何得到乡地去”。此外,敦煌还流入大量的西川印本,其中照西川印本抄写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有S.5534、S.5451、S.5669、S.5544、P.3398、P.3493、P4515。
    [1]《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敦煌文献》(第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86页。
    [2]《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敦煌文献》(第4册),第87页。
    [3]《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敦煌文献》(第4册),第91页。
    [4]《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敦煌文献》(第4册),第92页。
    [1]黄永武主编:《敦煌宝藏》(第109册),第437页。
    [2]黄永武主编:《敦煌宝藏》(第109册),第438页。
    [3]黄永武主编:《敦煌宝藏》(第109册),第438页。
    [4]《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3册),1994年,第340页。
    [5]《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3册),第342页。
    [6]《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3册),第348页。
    [7]施萍婷:《一件完整的社会风俗史资料—敦煌随笔之三》,《敦煌研究》1987年第2期,第34-37页。
    [8]高国藩:《敦煌古俗与民俗流变》,河海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323-325页。
    [1]惠民:《敦煌写本〈水月观音经〉研究》,《敦煌研究》1992年第3期,第98、31页。
    [1]引自向达:《记敦煌石室出晋天福十年写本寿昌县地境》,第439页。
    [2]引自向达:《记敦煌石室出晋天福十年写本寿昌县地境》,第438页。
    [3]《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17册),第156-157页。
    [4]敦煌邓秀峰藏《逆刺占》题曰:“于时天复二载岁在壬戌(902)四月丁丑朔七日,河西敦煌郡州 学上足子弟翟再温记”。引自向达:《记敦煌石室出晋天福十年写本寿昌县地境》,第438页。
    [1]引自向达:《记敦煌石室出晋天福十年写本寿昌县地境》,《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第439页。
    [1]《魏书》卷114《释老志》。
    [2]藤枝晃:《敦煌の僧尼籍》,第285-334页。
    [1]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10页。
    [2]敦煌研究院编:《敦煌石窟内容总录》,第17页。
    [3]《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5册),第232页。
    [4]《英藏敦煌文献》(第4卷),第123页。
    [5]参见S.2729《辰年三月沙州僧尼部落米净辩牒》,《英藏敦煌文献》(第4卷),第217页。
    [6]S.2614v《沙州诸寺僧尼名簿》写十10世纪初,共登记僧众50人。
    [1]参见P.2250《龙兴寺、乾元寺、开元寺、永安寺、金光明寺儭状》。《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10册),1999年,第83-84页。
    [2]竺沙雅章先生在《敦煌の僧官制度》一文中推测最前部分为灵图寺或金光明寺的名簿,而陈国灿先生在《敦煌所出诸借契年代考》一文中认为是永安寺的。当以陈先生的定年为是。
    [3]《英藏敦煌文献》(第10卷),第150页。
    [4]《英藏敦煌文献》(第5卷),第21页。
    [1]《英藏敦煌文献》(第9卷),1994年,第217页。
    [2]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一辑),第358页。
    [1]敦煌研究院编:《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新编》,中华书局,2000年,第166页。
    [2]郝春文:《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会生活》,第380-381页。
    [1]唐耕耦:《敦煌寺院会计文书研究》,第365-367。
    [2]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二辑),第232页。
    [3]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三辑),第239页。
    [1]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正藏》,第8册,第750页。
    [2]敦煌写本有四件,分别是P.2094、E4025、S.4037、Dx.0514。
    [3](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第508页。
    [4]《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2册),第41页。
    [5]当然,也有生人自办“七七斋”的情况,又称作“生七斋”。
    [6]黄征、吴伟校注:《敦煌愿文集》,第752页。
    [1]《英藏敦煌文献》(第10卷),第49页。
    [2]敦煌研究院编:《敦煌遗书总日索引新编》,第189页。
    [1]慧立本、彦惊笺:《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大正藏》,第50册,第276页。
    [2]平井俊荣:《大般若经》,《讲座敦煌7·敦煌と中国佛教》,第12页。
    [3]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地区〈大般若经〉的流传与信仰》,《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三编》,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年,第163页。
    [4]张先堂:《唐宋敦煌世俗佛教信仰的类型、特征》,《寺院财富与世俗供养》,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第298页。
    [5]参见土肥义和:《归义军(唐后期·五代·宋初)时代》,《讲座敦煌2·敦煌の历史》大东出版社,1980年,第294页。由于土肥义和先生没有说明定年理由,现作补充说明。E3240号卷子有二件文书,第一件是《壬寅六月廿一日配经历》,第二件是《壬寅七月十六日付纸历》。E3240号卷子中出现的人名又多见于E4779(1)《佛经录》和S.4687《乾元寺董法律等斋饼历》,这几件文书应属同一时期。而S.4687《乾元寺董法律等斋饼历》中又有“显僧政”之记载,显然,僧政系显德寺僧人,而显德寺又是显德年间(954~959)由法门寺更名而来,所以,S.4687《乾元寺董法律等斋饼历》的写作时代应在954年之后。另外,P.3240(2)《壬寅七月十六日付纸历》中的“宋孔目”和“吴孔目”又见于E3440《丙申年(996)三月十六日见纳贺天子物色人绫绢历》。由以上信息可判断,P.3240号卷予中的下寅年只能是1002年。
    [1]《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2册),第273页。
    [2]《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5册),第143页。
    [3]《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5册),第150页。
    [4]黄永武主编:《敦煌宝藏》(第104册),第145页。
    [1]施萍婷:《斯2926〈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写卷研究》,《敦煌研究》1993年第4期,第34页。
    [2]《俄藏敦煌文献》(第6册),1996年,第122页。
    [3]参见杜斗城《“七七斋”之源流及敦煌文献中有关资料的分析》,《敦煌研究》2004年第4期,第32页。
    [1]参见牧田谛亮:《疑经研究》,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76年,第339页和《疑经索引》。
    [2]荣新江:《归义军史研究》,第277-278页;殷光明:《敦煌壁画艺术与疑伪经》,第215页。
    [3]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第108页。
    [4]年、月、日均用武周新字。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第239页。
    [5]《上海博物馆藏敦煌吐鲁番文献》(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175页。
    [6]《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33册),第169页。
    [7]池田温先生将此“庚辰年”定为800年。参见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第320页。
    [8]《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5册),第241页。《十地疏义卷三》并非翟家所抄,因为本卷后有题记曰:“觉法……此汉写经记耳。押牙量文……”。这则题记的笔迹与《十地疏义卷三》正文笔迹相同。而“翟家题记”之笔迹与《十地疏义卷三》正文笔迹不相同,且在“翟家题记”后另有“太平兴国五年岁次庚辰,《佛说佛名经卷第一》、《杂阿含经卷第一》、《佛方便报恩经品第八》”等杂写,这些佛经可能才是翟家在庚辰年的写经。
    [1]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第108页。
    [2]敦煌研究院编:《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新编》,第570页。
    [3]法贤译:《佛说布施经》,《大正藏》,第16册,第812页。
    [1]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三辑),第77页。
    [2]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三辑),第77页。
    [3]《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33册),第110页。
    [4]宁可、郝春文辑校:《敦煌社邑文书辑校》,第165页。
    [5]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三辑),第226页。
    [1]贺世哲先生认为莫高窟第285窟由东阳元荣组织兴建。参见贺世哲:《从供养人题记看莫高窟部分洞窟的营建年代》。第197页。施萍婷先生推测莫高窟第428窟由建平公于义组织兴建。参见施萍婷:《建平公与莫高窟》,《敦煌研究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47页。
    [2]所谓“家窟”,指由同一家族所建造的洞窟。
    [3]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101页。
    [4]敦煌文物研究所:《莫高窟第220窟新发现的复壁壁画》,《文物》1978年第12期,第41-42页。
    [1]马德:《敦煌莫高窟史研究》,第85.87年。
    [1]史苇湘:《世族与石窟》,第155页。
    [2]马德:《敦煌莫高窟史研究》,第85页。
    [3]《旧唐书》卷加《地理志·伊州条》云:“隋为伊吾郡……唐天宝元年至乾元元年改为伊吾郡”。
    [1]李永宁:《敦煌莫高窟碑文录及有关问题(一)》,《敦煌研究》1981年第1期,第56-71页;李永宁:《莫高窟碑文录及有关问题(二)》,《敦煌研究》第1982年第2期,第108-126页;宿白:《〈武周圣历李君莫高窟佛龛碑〉合校》,《中国石窟寺研究》,文物出版社,1996年,第262页;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9页。
    [2]所补“大唐”见后文的“立碑时间”一节。
    [3]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101页。
    [1]马德先生在《敦煌莫高窟史研究》一书中认为,莫高窟第300窟为翟迁立像窟。
    [2]史苇湘:《世族与石窟》,第155页;马德:《敦煌莫高窟史研究》,第85页。
    [3]据《汉书》记载,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分武威、酒泉地置张掖、敦煌郡”。参见《汉书》卷6《武帝纪》。
    [1]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101-102页。
    [2]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102页。
    [3]西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101页。
    [4]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103页。
    [5]史苇湘:《世族与石窟》,第155页。
    [6]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103页。
    [7]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102页。
    [1]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103页。
    [2]姜亮夫:《莫高窟年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216页。
    [3]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101-102页。
    [4]贺世哲:《敦煌壁画中的维摩诘经变》,第246页。
    [1]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103页。
    [2]参见萧默:《敦煌建筑研究》,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49页。
    [3]敦煌研究院编:《敦煌石窟内容总录》,第87页:段文杰:《敦煌艺术论文集》,第176页;敦煌文物研究 所编:《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文物出版社,平凡社,1987年,第24-26页。
    [1]鸠摩罗什译:《佛说阿弥陀经》,《大正藏》,第12册,第346-347页。
    [2]河原由雄:《敦煌净土变相の成立と展开》,《佛教艺术》68号,每日新闻社,1968年,第89页。
    [1]成田俊治:《敦煌净土教绘画と善导净土教》,《善导教学の成立とその展开》,山喜房佛书林,1981年。
    [2]胜木言一郎:《敦煌莫高窟第220窟阿弥陀净土变相图考》,《佛教艺术》202号,每日新闻社,1992年。
    [3]宁强:《从“偶像崇”到“观想天国”-论西方净土变相之形成》,《段文杰敦煌研究五十年纪念文体》,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6年,第146页。
    [4]惠民:《敦煌净土图像研究》,《中国佛教学术论典》,2003年,第326-328页。
    [5]施萍婷:《敦煌石窟全集·阿弥陀经画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35页。
    [6]施萍婷:《敦煌经变画略论》,《敦煌研究文集·敦煌石窟经变篇》,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3页。
    [1]施萍婷:《关于敬煌壁画中的无量寿经变》,《敦煌研究》2007年第2期,第1-5页。
    [2]公维章:《莫高窟第220窟南壁无量寿经变札记》,《敦煌研究》2002年第5期,第8-12页。
    [3]施萍婷:《关于敦煌壁画中的无量寿经变》,第3页。施先生说这身菩萨“背对着观众面朝佛”,但从发式和衣着来看,应是背对佛面朝观众。
    [4]施萍婷:《关于敦煌壁画中的无量寿经变》,第4-5页。
    [1]施萍婷:《关于敦煌壁画中的无量寿经变》,第2页。
    [2]罗华庆:《敦煌壁画中的〈东方药师净土变〉》,《敦煌研究》1989年第2期,第7页。
    [1]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102页。
    [2]李玉珉:《敦煌药师经变》,《故宫文物月刊》七卷5号,1989年。
    [3]永井信一:《中国の药师像》,《佛教艺术》159号,每日新闻社,1985年;李玉珉:《敦煌药师经变》,《故宫文物月刊》七卷5号,1989年,第65页。
    [4](隋)达摩笈多译:《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大正藏》,第14册,第401页。
    [5]陈文帝:《药师斋忏文》,《广弘明集》,《大正藏》,第52册,第334页。
    [6]惠民:《敦煌净土图像研究》,第161页。
    [1]惠民:《敦煌净土图像研究》,第181-183页。
    [2]百桥明穗:《敦煌的药师经变与日本的药师如来像》,《1987年敦煌石窟研究国际讨论会文集·石窟考古》,辽宁美术出版社,1990年,第384页。
    [3]李正宇:《沙州贞元四年陷蕃考》,第98-103页。
    [4]史苇湘:《关于莫高窟的时代》,《敦煌石窟内容总录》,文物出版社,1996年,第240页。
    [5]惠民:《敦煌净土图像研究》,第136页。
    [6](隋)达摩笈多译:《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大正藏》,第14册,第402页。
    [7](隋)达摩笈多译:《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大正藏》,第14册,第402页。
    [8]宁强:《佛经与图像-敦煌第二二窟北壁壁画新解》,《故宫学术季刊》(第十五卷)第三期,第81页。
    [1]贺世哲:《敦煌壁画中的维摩诘经变》,《敦煌石窟论稿》,甘肃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225页。
    [2]邓健吾:《敦煌莫高窟第220窟试论》,《佛教艺术》第133期,1980年。
    [1]《中国壁画全集·敦煌·5·初唐》,辽宁美术出版社,1987年,图版说明52。
    [2]贺世哲:《敦煌壁画中的维摩诘经变》,第246页。
    [3]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101-102页。
    [1]石璋如:《莫高窟窟形》,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6年,第105页。
    [1]《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32册),2005年,第254-255页;蒋斧:《沙州文录》,第21-23页;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五辑),第86-90页;苏莹辉:《敦煌翟家碑时代考》,《敦煌论集》,学生书局,1983年,第427-430页;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54-56页。
    [2]仁俊:《敦煌石室真迹录》,第10-12页;蒋斧:《沙州文录》,第21-23页。
    [3]石璋如:《敦煌千佛洞遗碑及其相关的石窟考》,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34奉。
    [4]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29-30页。
    [5]敦煌研究院编:《敦煌石窟内容总录》,第34页。
    [1]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29页。
    [2]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32页。
    [3]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30页。
    [4]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29页。
    [5]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30页。
    [6]荣新江先生在《归义军史研究》一书中说:“(张议潮)咸通十三年(872)去世,诏赠太保。此后,在张氏归义军时期,一直被称为太保。在曹氏归义军时期,因为要区别于曹议金等人的太保称号,一般称议潮为张太保”。
    [7]荣新江:《归义军史研究》,第129页。
    [1]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29页。
    [2]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四辑),第194页。
    [3]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29页。
    [1]参考石璋如:《莫高窟窟形》,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6年,第105页。
    [2]敦煌研究院编:《敦煌石窟内容总录》,第34页。
    [3]敦煌研究院编:《敦煌石窟内容总录》,第34页。
    [4]张景峰:《敦煌莫高窟第85窟与金刚经变相》,《敦煌学辑刊》2007年第4期,第338-343页。
    [1]杜继文、魏道儒:《中国禅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143页。
    [2]黄永武主编:《敦煌宝藏》(第8册),第116页。
    [3]杨富学、李吉和:《敦煌汉文吐蕃史料辑校》,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页。
    [4]黄永武主编:《敦煌宝藏》(第6册),第66页。
    [5]道宣:《续高僧传》.《人正藏》,第50册,第552页。
    [1]荣新江、邓文宽:《敦博本禅籍录校》,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305-307页。
    [2]荣新江、邓文宽:《敦博本禅籍录校》,第66-71页。
    [3]贺世哲:《敦煌壁画中的金刚经变研究》,《敦煌研究》2006年第6期,第36页。
    [4]上山大峻:《敦煌佛教の研究》,第296页。
    [5]贺世哲:《敦煌石窟全集·敦煌楞伽经画卷》,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5-9页。
    [6]宗密:《圆觉经大疏钞》卷3,《续藏经》第14册,新文丰出版公司,第555页。
    [7]李邕:《大照禅师铭》,《全唐文》卷262,中华书局,1985年,第2658页。
    [8]惠民:《〈思益经〉及其在敦煌的流传》,《敦煌研究》1997年第1期,第36-37页。
    [9]惠民:《〈思益经〉及其在敦煌的流传》,第36页。
    [10]贺世哲:《敦煌石窟全集·敦煌楞伽经画卷》,第185页。
    [11]惠民先生还从敦煌遗书中翻检出一件《思益经变》榜题底稿。参见惠民《〈思益经〉及其在敦煌的流传》,第33页。
    [12]这些数据均引自贺世哲先生《敦煌楞伽经画卷》一书。
    [13]贺世哲:《敦煌石窟全集·敦煌楞伽经画卷》,第8页。
    [1]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55页。
    [2]《大正藏》,第16册,第588页。
    [3]资世哲:《敦煌石窟全集·敦煌楞伽经画卷》,第17页。
    [4]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55页。
    [1]智恩集:《金刚般若经依天亲菩萨论赞略释奏本义记》,《大正藏》,第85册,第111页。
    [2]贺世哲《敦煌壁画中的金刚经变研究(续)》,《敦煌研究》2007年第4期,第20-27页。
    [1]《大正藏》,第25册,第786页。
    [1]《大正藏》,第25册,第798页。
    [2]《大正藏》,第39册,第452页。
    [3]潘重规:《变文集新书》,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106、108、109、118页。
    [4]参见许绢惠:《唐代敦煌金刚经变研究-兼论“禅净融合”思想的发展》,南华大学与学与艺术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2006年,第137页。
    [5]许绢惠:《唐代敦煌金刚经变研究-兼论“禅净融合”思想的发展》,第107页。
    [6]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55页。
    [1]《大正藏》,第38册,第289页。
    [2]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55页。
    [3]《大正藏》,第14册,第401页。
    [1]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55页。
    [2]施萍婷:《敦煌经变画略论》,第3页。
    [3]旌萍婷:《敦煌石窟全集·阿弥陀经画卷》,第18页。
    [4]施萍婷:《敦煌石窟全集·阿弥陀经画卷》,第59页。
    [5]荣新江:《敦煌写本〈勅河西节度兵部尚书张公德政之碑〉校考》,《归义军史研究》,第404页。
    [1]梅林:《469窟与莫高窟石室经藏的方位特征》,《敦煌研究》1994年第4期,第188页。
    [2]杨曾文:《唐五代禅宗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24页。
    [3]参见杜继文、魏道儒:《中国禅宗通史》,第114页。
    [4]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55页。
    [1]贺世哲:《敦煌法华经画卷》,第91页。
    [2]详见附表六。
    [3]殷光明:《敦煌报恩经画卷》,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00页。
    [1]梅林:《敦煌石窟艺术·莫高窟第85窟》,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13页。
    [2]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55页。
    [3]鸠摩罗什译:《维摩诘所说经》,《大正藏》,第14册,第539页。
    [1]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55页。
    [2]施萍婷《金光明经变研究》,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225-227页。
    [3]金维诺:《〈祗园记图〉与变文》,《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11期,第32-35页:秋山光和:《劳度叉斗圣变白描粉本和敦煌壁画》,《东京大学文学部文化交流研究施设研究纪要》第2·3号,1978年。
    [4]李永宁、蔡伟堂《〈降魔变文〉与敦煌壁画中的劳度叉斗圣变》,《敦煌研究文集·敦煌石窟经变篇》,什肃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331页。
    [5]李永宁、蔡伟堂《〈降魔变文〉与敦煌壁画中的劳度叉斗圣变》,第374-375页。
    [1]敦煌研究院藏Z01112、Z01113《大唐伊吾郡司马上柱国浔阳翟府君修功德碑》在记载翟珍时云:“此郡(陇西郡)大家也”。
    [2]北周大成元年(579),“浔阳”翟迁在莫高窟建圣容立像。参见翟奉达在莫高窟第220窟甬道南壁题写的《检家谱》,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101页。
    [1]莫高窟第85窟主室东壁门北侧供养人像列南向第一身题曰:“故……敦煌释门僧统沙门日俊”。又据S.2729《吐蕃辰年三月沙州僧尼部落米净辩牒》记载,开元寺僧人名单中有翟日俊,而且捧名第二位。S.2729《吐蕃辰年三月沙州僧尼部落米净辩牒》写于788年。由此可知,翟日俊主要活动在吐蕃占领敦煌时期。
    [2]陈国灿:《唐五代敦煌县乡里制的演变》,第377-378页。
    [3]陈国灿先生认为,改悬泉乡为赤心乡有“赤胆忠心、赤心为国”之用意。参见陈国灿:《唐五代敦煌县乡里制的演变》,第377-378页。
    [4]参见《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33册),第169页。
    [5]详见第五章第一节。
    [6]详见第五章第一节。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敦煌古文献编辑委员会、英国国家图书馆、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编:《英藏敦煌文献》1-14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1995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国国家图书馆编:《法藏敦煌西域文献》1-34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2002年。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俄罗斯科学出版社东方文学部、上海古籍山版社编:《俄藏敦煌文献》1-17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2001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博物馆编:《上海博物馆藏敦煌吐鲁番文献》1-2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北京大学图书馆、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敦煌文献》1-2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天津艺术博物馆、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天津艺术博物馆藏敦煌文献》1-7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1998年。
    段文杰主编:《甘肃藏敦煌文献》1-6卷,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年。
    黄永武主编:《敦煌宝藏》1-140册,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1986年。
    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1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
    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2-5辑,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年。
    图录版《吐鲁番出土文书》第1-4册,文物出版社,1992年、1994年、1996年、1996年。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
    (刘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
    (刘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晋)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65年。
    (后晋)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梁)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96年。
    (梁)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中华书局,1997年。
    (梁)僧祜:《出三藏集记》,中华书局,2003年。
    (北魏)崔鸿:《十六国春秋》,中华书局,1985年。
    (北齐)魏收:《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
    (唐)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
    (唐)姚思廉:《陈书》,中华书局,1972年。
    (唐)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96年。
    (唐)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
    (唐)李延寿:《北史》,中华书局,1995年。
    (唐)魏征等:《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
    (唐)杜佑:《通典》,中华书局,1984年。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商务印书馆,1959年。
    (唐)林宝:《元和姓纂》,中华书局,1994年。
    (唐)欧阳询:《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宋)欧刚修、宋祁等:《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中华书局,1976年。
    (宋)欧刚修:《新五代史》,中华书局,1974年。
    (宋)司马光编著、胡三省注:《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63年。
    (宋)郑樵:《通志》,中华书局,1987年。
    (宋)钦若等:《册府元龟》,中华书局,1960年。
    (宋)李昉等:《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95年。
    (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中华书局,1985年。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95年。
    (宋)溥:《五代会要》,中华书局,1978年。
    (清)汤球:《十六国春秋辑补》,中华书局,1985年。
    (清)董诰等《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55、85。
    白鸟库吉著、傅勤家译:《康居粟特考》,商务印书馆,1936年。
    松本荣一:《敦煌画の研究》,东方文化学院东京研究所,1937年。
    岑仲勉:《元和姓纂四校记》,商务印书馆,1948年。
    白鸟库吉:《西域史研究》,岩波书店,1971年。
    牧田谛亮:《疑经研究》,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76年。
    池田温:《中国古代籍帐研究概观·录文》,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79年。
    《讲座敦煌》第1-8卷,大东出版社,1980年。
    岑仲勉:《汉书西域传地里校释》,中华书局,1981年。
    周伟洲:《敕勒与柔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苏莹辉:《瓜沙史事丛考》,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戴密微著、耿升译:《吐蕃僧诤记》,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
    余太山:《嚈哒史研究》,齐鲁书社,1986年。
    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文物出版社,1986年。
    敦煌文物研究所编:《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文物出版社,平凡社,1987年。
    黄烈:《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人民出版社,1987年。
    姜伯勤:《唐五代敦煌寺户制度》,中华书局,1987年。
    段连勤:《丁零、高车与铁勒》,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齐陈骏:《河西史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年。
    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90年。
    上山大峻:《敦煌佛教の研究》,法藏馆,1990年。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
    姜伯勤:《敦煌社会文书导论》,新文丰出版公司,1992年。
    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甘肃教育出版社,1992年。
    余太山:《塞种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高国藩:《敦煌民俗资料导论》,新文丰出版公司,1993年。
    饶宗颐主编:《敦煌邈真赞校录并研究》,新文丰出版公司,1994年。
    姜伯勤:《敦煌吐鲁番文书与丝绸之路》,文物出版社,1994年。
    永兴:《敦煌经济文书导论》,新文丰出版公司,1994年。
    黄征、吴伟:《敦煌愿文集》,岳麓书社,1995年。
    杜继文、魏道儒:《中国禅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5年。
    张伯元:《安西榆林窟》,四川教育出版社,1995年。
    周伟洲:《西北民族史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
    荣新江:《归义军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马德:《敦煌莫高窟史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1996年。
    邓文宽:《敦煌天文历法文献辑校》,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
    石璋如:《莫高窟窟形》,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6年。
    敦煌研究院编:《敦煌石窟内容总录》,文物出版社,1996年。
    李正宇:《敦煌史地新论》,新文丰出版有限股份公司,1996年。
    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1-3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唐耕耦:《敦煌寺院会计文书研究》,新文丰出版股分有限公司,1997年。
    杨际平、郭锋、张和平:《五--十世纪敦煌的家庭与家族关系》,岳麓书社,1997年。
    李正宇:《敦煌历史地理导论》,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唐耕耦:《敦煌寺院会计文书研究》,新文丰出版股分有限公司,1997年。
    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
    季羡林主编:《敦煌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
    沙知:《敦煌契约文书辑校》,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郝春文:《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会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梅林:《敦煌石窟艺术·莫高窟第85窟》,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年。
    谭蝉雪:《敦煌岁时文化导论》,新文丰出版公司,1998年。
    李正宇:《敦煌乡土志八种笺证》,新文丰出版公司,1998年。
    郭锋:《唐代士族个案研究-以吴郡、清河、范阳、敦煌张氏为中心》,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年。
    宁可、郝春文:《敦煌社邑文书辑校》,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杨曾文:《唐五代禅宗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敦煌研究院编:《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新编》,中华书局,2000年。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余太山:《古族新考》,中华书局,2000年。
    敦煌研究院编:《敦煌研究文集·敦煌经变篇》,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年。
    贺世哲:《敦煌石窟全集·敦煌法华经画卷》,商务印书馆,2000年。
    殷光明:《敦煌报恩经画卷》,商务印书馆,2000年。
    孙继民:《敦煌吐鲁番所出唐代军事文书初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荣新江:《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三联书店,2001年。
    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夏鼐:《敦煌考古漫记》,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
    施萍婷:《敦煌石窟全集·阿弥陀经画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
    陈国灿:《敦煌学史事新证》,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
    欣:《吐火罗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邓文宽:《敦煌吐鲁番天文历法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
    胡戟、张弓、李斌城、葛承雍主编:《二十世纪唐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贺世哲:《敦煌石窟全集·敦煌楞伽经画卷》,商务印书馆,2003年。
    惠民:《敦煌净土图像研究》,《中国佛教学术论典》,2003年。
    郊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续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
    NingQiang,Art,religion,and politics in medieval China:the Dunhuang cave of the Zhai Family,Hawaii University Press,2004.
    冯培红:《敦煌归义军职官制度-唐五代藩镇官制个案研究》,博士论文,2004年。
    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三编》,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年。
    陈海涛:《来自文明十字路口的民族-唐代入华粟特人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年。
    许绢惠:《唐代敦煌金刚经变研究-兼论“禅净融合”思想的发展》。南华大学美学与艺术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2006年。
    池田温著、龚泽铣译:《中国古代籍帐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
    #12
    向达:《记敦煌石室出晋天福十年写本寿昌县地境》,《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三联书店,1957年。
    永兴:《敦煌唐代差科簿的研究》,《历史研究》第12期,1957年。
    藤枝晃:《敦煌の僧尼籍》,《东方学报》(京都)第29册,1959年。
    金维诺:《敦煌窟龛名数考》,《文物》1959年第5期。
    竺沙雅章:《敦煌の僧官制度》,《东方学报》(京都)第31册,1961年。
    竺沙雅章:《敦煌出土“社”文书の研究》,《东方学报》(京都)·第35册,1964年。
    #12
    #12
    池田温:《八世纪における敦煌の氏族》,《东洋史研究》24,1965年。
    #12
    河原由雄:《敦煌净土变相の成立と展开》,《佛教艺术》第68号,每日新闻社,1968年。
    苏莹辉:《敦煌翟家碑时代考》,《敦煌论集》,学生书局,1969年。
    藤枝晃:《翟奉达考》,《敦煌历日谱》,《东方学报》(京都)第45期,1973年。
    敦煌文物研究所:《莫高窟第220窟新发现的复壁壁画》,《文物》1978年第12期。
    刘光华:《汉武帝对河西的开发及其意义》,《敦煌学辑刊》第一集,1980年。
    土肥义和:《归义军(唐后期·五代·宋初)时代》,《讲座敦煌2·敦煌の历史》,大东出版社,1980年。
    成田俊治:《敦煌净土教绘画と善导净土教》,《善导教学の成立とその展开》,山喜房佛书林,1981年。
    饶宗颐:《神会门下摩诃衍之入藏兼论禅门南北宗之调和问题》,《选堂集林》(中册),香港中华书局,1981年。
    李永宁:《敦煌莫高窟碑文录及有关问题(一)》,《敦煌研究》第一期,1981年。
    刘光华:《敦煌上古历史的几个问题》,《敦煌学辑刊》第3期,1982年。
    苏莹辉:《敦煌翟奉达其人其事》,《瓜沙史事丛考》,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贺世哲:《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维摩诘经变〉》,《敦煌研究》试刊2,1983年.
    陈国灿:《敦煌所出诸借契年代考》,《敦煌学辑刊》1984年第2期。
    阎守诚、赵和平整理:《唐代士族、庶族问题讨论会综述》,《历史研究》1984年第4期。
    李永宁、蔡伟堂《〈降魔变文〉与敦煌壁画中的劳度义斗圣变》,《1983年全国敦煌学术讨论会文集》(石窟艺术编上),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
    贺世哲:《从供养人题记看莫高窟部分洞窟的营建年代》,《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文物出版社,1986年。
    万庚育:《珍贵的历史资料--莫高窟供养人画像题记》,《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文物出版社,1986年。
    段文杰:《唐代前期的莫高窟艺术》,敦煌文物研究所编:《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第三卷),文物出版社,平凡社,1987年。
    李永宁:《报恩经和莫高窟壁画报恩经变》,敦煌文物研究所编:《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第四卷),文物出版社,平凡社,1987年。
    何灿浩:《关于唐代士族问题的管见》,《宁波师院学报》1987年第1期。
    孙永如:《论唐代谱学》,《陕西师大学报》1987年第4期。
    施萍婷:《一件完整的社会风俗史资料-敦煌随笔之三》,《敦煌研究》1987年第2期。
    李正宁:《敦煌地区古代祠庙寺观简志》,《敦煌学辑刊》1988年第1、2期。
    罗华庆:《9至11世纪敦煌的行像和浴佛活动》,《敦煌研究》1988年第4期。
    陈国灿:《唐五代敦煌县乡里制的演变》,《敦煌研究》1989年第3期。
    马德:《都僧统之“家窟”及其营建》,《敦煌研究》1989年第4期。
    郭锋:《慕容归盈与瓜沙曹氏》,《敦煌学辑刊》1989年第1期。
    李玉珉:《敦煌药师经变》,《故宫文物月刊》七卷5号,1989年。
    荣新江:《关于沙州归义军都僧统年代的几个问题》,《敦煌研究》1989年第4期。
    荣新江:《通颊考》,《文史》(第33辑),中华书局,1990年。
    #12
    谢重光:《吐蕃占领期与归义军时期的敦煌僧官制度》,《敦煌研究》1991年第3期。
    郭锋:《略论慕荣归盈出任归义军瓜州刺史前的身世》,《敦煌研究》1991年第4期。
    胜木言一郎:《敦煌莫高窟第220窟阿弥陀净土变相图考》,《佛教艺术》202号,每日新闻社,1992年。
    姜伯勤:《论禅宗在敦煌僧俗中的流传》,《九州学刊》4卷4期,1992年。
    姜伯勤:《敦煌毗尼藏主考》,《敦煌研究》1993年第3期。
    刘进宝:《试谈归义军时期敦煌县乡的建置》,《敦煌研究》1994年第3期。
    姜伯勤:《敦煌邈真赞与敦煌名族》,《敦煌邈真赞校录并研究》,新文丰出版公司,1994年。
    马德:《敦煌的世族与莫高窟》,《敦煌学辑刊》1995年第2期。
    宁强:《从“偶像崇”到“观想天国”-论西方净土变相之形成》,《段文杰敦煌研究五十年纪念文体》,世界图书出版社,1996年。
    国维:《鬼方昆夷玁猃狁考》,《国维论学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刘安志:《唐朝吐蕃占领沙州时期的敦煌大族》,《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3期。
    惠民:《〈思益经〉及其在敦煌的流传》,《敦煌研究》1997年第1期。
    冯培红:《P.3249背〈军籍残卷〉与归义军初期的僧兵武装》,《敦煌研究》1998年第2期。
    冯培红:《归义军时期敦煌县诸乡置废申论》,《敦煌研究》2000年第3期。
    施萍婷:《敦煌经变画略论》,《敦煌研究文集·敦煌石窟经变篇》,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年。
    荣新江:《敦煌归义军曹氏统治者为粟特后裔说》,《历史研究》2001年第1期。
    冯培红:《敦煌曹氏族属与曹氏归义军政权》,《历史研究》2001年第1期。
    陈国灿:《唐五代瓜沙归义军军镇的演变》,《敦煌学史事新证》,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
    史苇湘:《士族与石窟》,《敦煌研究文集·敦煌历史与莫高窟艺术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
    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归义军行政区划制度研究(之一)》,《敦煌研究》2002年第2期。
    公维章;《莫高窟第220窟南壁无量寿经变札记》,《敦煌研究》2002年第5期。
    罗瑶:《榆林窟第20窟新发现供养人像考》,《敦煌研究》2004年第2期
    杜斗城:《“七七斋”之源流及敦煌文献中有关资料的分析》,《敦煌研究》2004年第4期。
    贺世哲:《敦煌壁画中的维摩诘经变》,《敦煌石窟论稿》,甘肃民族出版社,2004年。
    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地区〈大般若经〉的流传与信仰》,《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三编》,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年。
    金滢坤《敦煌社会经济文书定年拾遗》,《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贺世哲:《敦煌壁画中的金刚经变研究》,《敦煌研究》2006年第6期。
    李并成、解梅:《敦煌归义军曹氏统治者果为粟特后裔吗》,《敦煌研究》2006年第6期。
    贺世哲《敦煌壁画中的金刚经变研究(续)》,《敦煌研究》2007年第4期。
    施萍婷:《关于敦煌壁画中的无量寿经变》,《敦煌研究》2007年第2期。
    李正宇:《沙州贞元四年陷蕃考》,《敦煌研究》2007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