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熙丰诗坛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熙宁、元丰时期是北宋诗歌发展最具创造力的时期,宋代诗歌最富代表性作家集中出现于这个时期,整个诗坛产生了数量惊人的作品,并逐渐摆脱唐诗附庸的地位,建立起了自己的独特风格。这个阶段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首先、诗坛拥有发展所需的雄厚人才基础。北宋统一后逐步改变五代武人治国方略,开始转向文治,通过逐步完善科举考试、重用文臣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北宋建立起了自秦朝以来中国最庞大、最成功的文官系统,科举与文治的结果,使众多中下层的十人有机会参与到政治中来,造成中下层十人大量上达的局面,这是北宋中期人才大盛最根本的原因;在统一过程中北宋统治者注重收集整理文化,重建北方文化中心地位,在这个过程中南北文化逐步交融,伴随着南人政治、文化地位的上升,北宋文坛、政坛、士风等多个方面都出现了新气象;北宋加强国家办学与民间办学,学校基本覆盖全国,印刷术广‘泛运用,出版物极大丰富,十人读书机会增多,也是众多人才出现的重要原因。其次、熙丰诗坛发展有很好的政治基础。庆历、熙宁、元丰时期是北宋政治发展最有活力的时期,这个阶段由于国家面临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问题,随着儒学向经世致用的方向发展,士大夫普遍提出变革要求,从庆历新政到熙宁变法,北宋政治发展进入高潮阶段。同时这个时期也是北宋政治最为开明的时期,士大夫踊跃参政议政,实现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再次、熙丰诗坛发展有很好的士风基础。一个阶段诗歌的创造活力如何、风格如何,与当时的十风有极大关系。熙丰年间,北宋统一已有一百多年,伴随着振兴古道的古文的发展,不仅改革了文风,也使得儒家的价值观再次回归并发展到更高的层次,十人的精神风貌普遍高扬激昂。以上三方面的因素均极有利于诗歌的创新发展。
     由于熙宁变法,部分朝中大臣闲退洛阳,再加上洛阳独特的人文地理条件,熙丰中在洛阳形成了一个高层士大夫的唱和群体,他们以邵雍、司马光为核心举行了频繁的雅集聚会。这一群体在政治上趋于保守,诗风上接近“白体”。群体的创作虽然对宋诗整体发展无太大推动作用,但在表现上层十大夫生活形态方面具有典型性。邵雍的创作独具特色,创造了一种贯彻儒家理念而形式自由的诗歌;司马光的创作接近“晚唐体”风格,平淡清丽,自成一家。
     王安石早期诗歌创作追随欧阳修诗文革新运动风气,诗风直遂畅达,无复含蓄,表现出部分宋调特征。晚年由于政治失意,诗风发生很大变化,表达趋于深隐曲折,吸收了唐诗中的有益因素,宋调特征也表现的更为复杂。王安石创作成果丰富,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他是体现宋调风范的第一人。
     苏轼熙丰时期是创作力与创造力最活跃的时期,创作数量多、质量高、体裁全面,题材广泛,其代表作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创作于这个时期。苏轼对于宋调发展的意义在于,首先通过“深刻说理”、“容贯才学”等方法解决了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诗风革新后出现的问题;其次使宋诗的抒情心理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宋调的主要特色在苏轼这里得到全面的开拓与表现,他是宋调创作成功的榜样。
     黄庭坚是与苏轼同时而能自成一种风格体系的作家,至元丰末已完成了自己诗体的构建,他的创作方式比苏轼更为精细,在宋调方面表现出更多变体特色与细节特征。黄庭坚诗学从总体上可以说是一种“陌生化”诗学,他用“陌生化”的方法改造了诗歌从语言、内容到形式的各个层面,完成了从唐诗到宋诗的彻底转变,是宋调最典型的代表。
     对王、苏、黄三位大家的创作都采取了分体论述,每一种诗体都选取最重要的特征探讨,而不是面面俱到的论述,古诗、律诗、绝句三种诗体的特征综合起来,可以体现一个诗人总体的诗歌艺术特色。
     在论述三大家的同时也涉及与他们直接相关的文学群体:苏门文人群、新党文人群、江西诗派。除去这些诗坛主流群体,当时全国各地也存在数量众多的其他文人群体,包括宦游唱和群体与地方文人群体,文章主要考察了苏轼杭州诗社、韦骧唱和群体、贺铸彭城诗社、吕南公灌园诗社四个群体。各地文人群体的大量出现是诗坛繁荣的证明,是对主流群体创作的补充,同时活跃了地方文化。
     自北宋末年以来关于北宋中期诗歌发展高峰的确定,人们一般倾向于“元祐”。“元祐”是个复杂的概念,首先它是个政治阶段的代称,随后被借用到文学中,诗学领域内对“元祐体”的评价与文人政治观念有着紧密关联;第二,因为严羽对“元祐体”概括模糊,引起后人解说“元祐体”出现差异,对“元祐体”的认识存在宽泛化与具体化两种方式。以诗歌史为背景考察,具体化的理解更符合历史实际。要清晰把握宋诗发展态势,应将熙丰、元祐区别对待,它们处于宋诗发展的不同阶段,熙丰时期宋诗已经完成了自己关键的转变。
XiNing and YuanFeng period is the most creative time in the Bei Song poem development history. Those poets whose works can represent Song Poem emerged in large numbers, and the Parnassus produced amazing works whether its numbers or qualities. Song Poem broke away from the old tradition of Tang Poem, and created its own style. The Xi Feng Parnassus had such achievement because:first, the Parnassus had a galaxy of talent. After unified the county, Bei Song ruling class diverted the military political power to scholar-bureaucrat political power. Bei Song created the largest and most successful civil service system since Qin Dynasty, by reformed the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 and appointment rules. A large number of people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class had their chance to take part in the political power, this is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 of the large number of talent poem emerged during that period. During the process of Bei Song unification, the ruling class cared about gathering and studying the culture books and records, recreated the culture core in north of China. During this process the north culture and the south culture melted gradually. The Parnassus,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the scholar-bureaucrat culture had a whole new scene. Bei Song set up schools in every county and encouraged open private school, so the schools covered the majority area of the whole country. And the publishing business was very prosperity. This is also a important reason for developing culture and nurturing talent people. Second,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was also beneficial for the Poem Parnassus's development. Qing Li, XiNing, YuanFeng were the most dynamic period in the Bei Song political history. Most of the scholar-bureaucrat proposed to take a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eform, because the country faced a lot of problems, and the Confucianism development absorbed some pragmatism factor, this new Confucianism also encouraged people to think about reform. The scholar-bureaucrat participated in the political activities enthusiastically. The situation of "govern the country with the scholar-bureaucrat" which seldom achieve really in Chinese history appeared in Qing Li and Xi Feng period. Third, the mental outlook of the scholar-bureaucrat was very well in this perio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u Wen movement" whose aim is to change the literature style and promote the Confucianism moral, the Confucianism values were back again and developed to more higher level. Above all these three factors are good for the creative development of the poem.
     Some of the high-ranking official retired from the prominent position in central government because they didn't agree with the Xi Ning reform. Most of them come to Luo Yang where posses abound in gifts of nature in landscape, and its culture environment is also good. So in Xi Feng period those officials and local poets constitute a poetry society. They were conservative in politics, their poem style approximate "Bai Ju-yi Style". Though their poems did not have too much creative, but in reflect the high society life is successful. Shao Yong's poem has ite own style. He created a kind of poem which is very flexible about the form to express his feelings and Confucianism ideas. Si Ma-guang's poem is approximate "Wan Tang Style".
     In the earlier time Wang An-shi followed Ou Yang-xiu literature reform movement style. His poem style was freedom and outright, showed some of the Song Poem Style. In the later period his style changed, his expression was mild, and absorbed some good factors from Tang Poem. Wang An-shi is the first person whose poem show a lot of character of Song Poem.
     Xi Feng period is the most creative period in Su Shi's Artistic life,90% of his masterpiece were created in this time. Su Shi's creation gave impetus to Song Poem's development. He solved the problems left by Ou Yang-xiu, Mei Yao-chen, Su Shun-qin, promoted the interior qualities of Song Poem, and changed the emotion expression patterns of the Song Poem. His works are the successful models of Song Poem.
     Huang Ting-jian established his unique style at the end of Yuan Feng period. His way of creation was more elaborate than Su Shi, showed a lot of changeful and subtle characters. The art of Huang Ting-jian's poem can be called a kind of "Defamiliarization" poem art. He used the way of defamiliarization to change every aspect of poem. From then on Song Poem broke away from the Tang Poem completely. Huang Ting-jian's poem is the most typical Song Poem style works.
     To study the poem of Wang An-shi, Su Shi, Huang Ting-jian, I take a way of differentiate style, include "Gu Shi", "Lv Shi", "Jue Ju". To integrate three style's characters can show the whole art character of one artist.
     The main poetry group of Xi Feng Parnassus include Su Men poetry group, Xin Dang poetry group and Jiang Xi poetry group.Besides those mainstream literature groups, there are many poetry society and groups established by scholar-bureaucrat who often traveled to different place because of been transferred to another post. Many of them are literature enthusiasts. They organize poem party with their colleagues and local friends. I studied Su Shi Hang Zhou poetry society, Wei Xiang poetry society, He Zhu Peng Cheng poetry society, Lv Nan Gong Guan Yuan poetry society. Local poets also organize poem parties and groups by themselves. Their composition shows a prosperity profile of the Xi Feng Parnassus.
     When people talk about the poem development climax of North Song Dynasty, most of them are inclined to agree with "Yuan You". "Yuan You" is a complicated concept. First of all it's a politic phase name, then, was borrowed into literature field. In poem field the discussion about "Yuan You" always contact with literatures own politics issue. Second, "Yuan You Ti" which was raised by Yan Yu is an little ambiguous concept. It leads different explanation. People often discuss it in two ways, generalization and concretion. When we put this issu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oem, the concretion way is more reasonable. So, if want to learn clearly about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Song Poem, we must distinguish the character between Xi Feng and Yuan You. They are in different phase of development of Song Poem, and in the Xi Feng period Song poem had completed its crucial change.
引文
①《自序二》,《朱熹的历史世界》,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第8-9页。
    ①以上所引见(法)布罗代尔《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一版序言》第8-9页,《中译本序》(布罗代尔夫人作)第7页。
    ①《孟子·滕文公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983年,第266页。
    ②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202页。
    ③《文献通考》卷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76-280页。案:以下重复出现文献版本不再标注,所有文献版本信息均见文末参考文献。
    ①可参考《旧唐书·王徽传》、《旧唐书·徐彦若传》、《新唐书·杨虞卿传》、《新唐书·杨于陵传》、《新唐书·杨收传》、《新唐书·李宗闵传》、《唐语林》卷四等,均记载贵族之家一门登第数人。至于唐末进士科由权贵把持更厉害,参考《旧唐书·哀帝本纪》。
    ②可参考《旧唐书》中唐后期三位宰相张九龄、韦贯之、韦处厚传记,其中都谈到重视甄别流品、不结交胥吏或不使胥吏凌驾清流之上的问题,由之可看出当时风气。
    ③孙国栋《唐宋之际社会门第之消融》第一节“晚唐门胃了弟之社会地位”,其统计列传始于韦见素传,其余宦官、外戚、文苑、隐逸诸传俱不列.根据不同出身、仕宦途径分为十三类。孙国栋《唐宋史论丛》,香港:商务印书馆2000年。
    ④《周太祖本纪》,《旧五代史》卷一百一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1482页。
    ①可参考《旧五代史·世宗本纪》有关记载。
    ②(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71页。案:以下简称《长编》。
    ③(宋)马永卿编《元城语录》卷上,丛书集成初编601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第12页。
    ④(宋)文莹《玉壶清话》,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9页。
    ⑤《长编》卷三,第62页。
    ⑥《长编》卷二十四,第559页;(宋)王应麟《玉海》卷三十三,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943册,第770页。
    ⑦《长编》第293、171页。
    ①《宋史·选举一》卷一百五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3605页。
    ②(清)徐松《宋会要辑稿·选举》一四之一五,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
    ③(唐)张九龄等《唐六典》卷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595册,第16页。
    ④《宋史·选举一》卷一百五十五,第3605页。
    ①《长编》卷四,第105页。
    ②《宋史·选举一》卷一百五十五,第3606页。
    ③《宋史·选举二》卷一百五十五,第3636页。
    ④《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之二。
    ⑤其法始于唐代,唐代吏部选官所试判文即用糊名法,但武则天以为“非委任之方,罢之。”(《选举志下》,《新唐书》卷四十五)五代后周广顺三年(953),知贡举赵上交首次在进士考试中弥封法,结果触犯权贵,以“选士失实”之罪被罢黜。(《周太祖本纪》,《旧五代史》卷、《赵上交传》,《宋史》卷)可见弥封法是权贵垄断科举的严重障碍,因而招致反对。
    ⑥《长编》卷三十三,第734页
    ①《宋会要辑稿·选举》七之九。
    ②《长编》卷八十四,第1740、1913页。
    ③《长编》卷八十四,第1920页。
    ④《论逐路取人札子》,《欧阳修全集》第1716页。
    ⑤《唐宋之际社会门第之消融》,孙国栋《唐宋史论从》,香港: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279页。
    ⑥(宋)蔡襄《国论要目·任材》,《蔡襄集》卷二十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383页。
    ①《中国历史研究法》,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46页。
    ②《旧五代史·杨邠传》卷一百○七,第1302、1406、1408页。
    ③《旧五代史·孙骘传》卷二十四,第324页。
    ④《旧五代史·末帝纪中》卷四十七,第645页。
    ⑤《十国春秋》,第346页。
    ⑥《十国春秋》,第501、838、958、1115页。
    ①《长编》卷七,第171页。
    ②《十国春秋》卷二十八,第404页。
    ③《杨文公谈苑》,《宋朝事实类苑》卷三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74册,第262页。
    ④《长编》卷十六,第354页。
    ⑤《长编》卷十九,第427页。
    ①《长编》卷十九,第422页。
    ②《长编》卷十六,第261、354页。
    ③《十国春秋》卷五十二,第769页。
    ④《十国春秋》卷五十六,第814页。
    ①《长编》卷,第361页。
    ②《十国春秋》卷三十,第435页。
    ③《宋史》卷四四一,第13040页。
    ④《十国春秋》卷三十一,第449页。
    ⑤《十国春秋》卷八十七,第1264页;《宋史》卷四四一,第13042页。
    ①《十国春秋》卷二十八,第407页。
    ②见《宋史·李至传》卷二六六,第9177页。
    ③(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178页。
    ④《长编》卷十七,第362页。
    ⑤(宋)王铚《默记》卷上,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4页。
    ⑥《十国春秋》卷三十,第441页。
    ①《宋史·刘昌言传》卷二六七,第9206页。
    ②《宋史·选举志一》卷一五五,第3604页。
    ③《贡院乞逐路取人状》治平元年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三十,本卷第4页。四部丛刊初编,集部180,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
    ①《贡院乞逐路取人状》治平元年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三十,本卷第4页。
    ②《宋史·吕蒙正传》卷二六五,第9146页。
    ①《宋史·李迪传》卷三一○,第10179页。
    ②《贡院乞逐路取人状》治平元年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三十,本卷第4页。
    ③《论逐路取人札子》治平元年(1064),《欧阳修全集》卷一百一十三,第1717页。
    ①《长编》卷八十四,第1920页。
    ②《宋史·王旦传》卷二八二,第9548页。
    ③《长编》卷六十,第1341页。
    ④(宋)朱弁《曲洧旧闻》卷一,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97页。
    ⑤《宋史·卢稹传》卷四四一,第13043页。
    ⑥《宋史·欧阳修传》卷三一九,第10375页。
    ⑦《宋史·晏殊传》卷三一一,第10196页。
    ①《宋史·范仲淹传》三一四,第10276页。
    ②《宋史》第10083、10197、10381页。
    ③《宋史·范仲淹传》三一四,第10268页。
    ④《学校考三·太学》,(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十二,第395页上。
    ⑤(清)徐松《宋会要辑稿》崇儒二之三,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2188页。
    ⑥(宋)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卷一百四十七,第1670页。
    ①《宋会要辑稿》第五十四册,崇儒二之四,第2189页。
    ②《长编》卷一百四十七,第3564页。
    ③《宋会要辑稿》崇儒二之三,第2188页。
    ④《长编》卷二百三十七,第5768页。
    ⑤《学校下·辟雍》,(宋)王应麟《玉海》卷一百一十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946册,第44页。
    ⑥《南安军学记》,《苏轼文集》卷十一,第373页。
    ⑦《宋会要辑稿》崇儒二之二,第2188页。
    ⑧(宋)朱熹《申修白鹿洞书院状》,《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二十,《朱子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二十一册,第905页。
    ①《学校考七·郡国乡党之学》《文献通考》卷四十六,第431页中。
    ②《宋会要辑稿》崇儒二之四一,第2207页。
    ③《宋会要辑稿》崇儒二之二,第2188页。
    ④《宋会要辑稿》崇儒二之四一,第2207页。
    ⑤(宋)张栻《潭州重修岳麓书院记》,《南轩集》卷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67册,第506页。
    ⑥《文献通考》卷四十六,第431页下。
    ⑦《经籍》,(宋)王溥《五代会要》卷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28页。
    ⑧《职官五》,《宋史》卷一百六十五,第3916页。
    ①《宋会要辑稿》崇儒二之二,第2188页。
    ②《宋史·李至传》卷二百六十六,第9177页。
    ③(清)徐乾学《资治通鉴后编》卷二十四,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342册,第320页。
    ④《李氏山房藏书记》,《苏轼文集》卷十一,第359页。
    ①《宋史·李沆传》卷二八二,第9540页。
    ②《长编》卷四十二,第897-898页。
    ③《宋史纪事本末》卷二十一,《历代纪事本末》第1302页。
    ④《策略一》,《苏轼文集》卷八,第226页。
    ⑤《长编》卷一百一十四,第2663-2667页。
    ⑥《宋朝诸臣奏议》卷一○一,第1084页。
    ①《长编》卷一百四十二,第3413-3414页。
    ②《范仲淹全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年,第184页。
    ③《长编》卷一百四十三,第3456页。
    ①《上范公参政书》,《苏舜钦集编年校注》卷八,成都:巴蜀书社1991年,第527-548页。
    ②《故尚书比部员外郎崔君墓志铭》,《安阳集编年校注》卷四十九,成都:巴蜀书社2000年,第1517页。
    ③《长编》卷一百四十六,第3544页。
    ④嘉祐六年(1061)应制科所上数十篇策论以论改革为核心,《苏轼文集》第226-279页。
    ⑤《苏轼文集》卷八,第239页。
    ⑥《铨选资格》,《陈亮集》卷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34页。
    ⑦(宋)孙复《孙明复小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090册,第171页。
    ①《范仲淹全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年,第190页。
    ②《上河中同理范学士书》,《乐全集》卷三十一,《全宋文》卷八○四,第337页。
    ③《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3-4页。
    ④《宋史·孙复传》卷四三二,第12833页。
    ①蔡襄《太常博士致仕胡君墓志》,《蔡襄全集》卷三,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728页。
    ②《安定学案》,《宋元学案》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5页。
    ③(宋)李觏《李觏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67页。
    ①《王文公文集》卷三十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426页。
    ②(清)黄以周等辑注,顾吉辰点校,《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四,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53页。案:以下简称《长编拾补》。
    ③《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249页。
    ④《张载集》附录,第384页。
    ⑤《张载集》附录,第384页。
    ⑥《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673页。
    ①《二程集》第319页。
    ②《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修订第3版,第561页。
    ③《晋书·刘隗附孙波传》卷六九,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840页;《后汉书·王霸传》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734灭:《后汉书·景丹传》卷五二,第772页。
    ④余英时《东汉政权的建立与士族大姓之关系》,《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84页。
    ⑤《汉书·高祖纪下》卷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53页。
    ⑥《旧唐书·高士廉传》卷六五,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444页。
    ①《宋史·选举一》卷一五五,第3616页。
    ①《宋史》卷三一九,第10379页。
    ②《宋史·李迪传》卷三一○,第10173页。
    ③《宋代士大夫的境遇与士大夫精神》,诸葛忆兵《宋代文史考论》,中华书局2002年,第259页。
    ④《长编》卷三四,第751页。
    ⑤《东都事略·张昪传》卷七十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382册,第456页。
    ⑥《二程集》第159页。
    ①《宋论》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第83、87、88页。
    ②《长编》卷二九,第647页。
    ③《宋史·职官志一》卷一六一,第3778页。
    ④《长编》卷八九,第2040页。
    ⑤《长编》卷一一一,第2585页
    ⑥《长编》卷一二一,第2855页:《宋史·仁宗本纪》第206页:《长编》卷一五一,第3691页。
    ①《上范司谏书》,《欧阳修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973页。
    ②《上神宗皇帝书》,《苏轼文集》卷二十五,第740页。
    ③《新五代史》卷三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55页。
    ①《河东先生集》卷一,本卷第10页。四部丛刊本初编,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
    ②《徂徕石先生文集》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61页。
    ③《徂徕石先生文集》卷十三,第142页。
    ①《答欧阳永叔书》,《徂徕石先生文集》第174页。
    ②《范仲淹全集》第208页。
    ①《范仲淹全集》第132页。
    ①《欧阳修全集》第977页。
    ②《宋史》卷三百一十九,第10380页。
    ③《论包拯除三司使上书》,《欧阳修全集》卷一百一十二,第1692页。
    ④(宋)韩琦《故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赠太子太师欧阳公墓志铭》,《安阳集编年笺注》第1535页。
    ⑤《宋史》卷三百一十九,第10380页。
    ⑥《苏轼文集》第316页。
    ①《后村诗话》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2页。
    ①胡应麟《诗薮》杂编卷五,吴文治主编《明诗话全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5698页。
    ①(法)罗贝尔·埃斯卡尔皮着,符锦勇译《文学社会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43页。
    ①《祭欧阳文忠公夫人文》,《苏轼文集》卷六十三,第1956页。
    ②《淮海集笺注》第751页。
    ③《黄庭坚全集》第479页。
    ④《黄庭坚全集》第485页。
    ⑤《黄庭坚全集》第498页。
    ⑥《答李推官书》,《张耒集》第829页。
    ①朱庭珍《筱园诗话》,《清诗话续编》第2328-2329页。
    ②《历代诗话》第695页。
    ①《历代诗话续编》第182、451页。
    ②《历代诗话续编》第529、1300、1344页。
    ③《清诗话续编》第181页。
    ④《清诗话》第1035页。
    ⑤《清诗话续编》第2073、940页。
    ①以上所引见《谈艺录》,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第2-7页。
    ②《历代诗话》第696页。
    ①缪钺《诗词散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5-51页。
    ②《王水照自选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81-104页。
    ③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上海:上海书店2006年,第455-488页。
    ①《文学遗产》1986年第3期,第32-36页。
    ②《清诗话续编》第607页。
    ①《清诗话续编》第1428页。
    ②《历代诗话》第309、310、309、312页。
    ③《黄庭坚全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60页。
    ④《历代诗话续编》第323页。
    ⑤刘辰翁《赵仲仁诗序》,《刘辰翁集》南昌:江西人出版社 1987年,第172页。
    ①《古诗考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84页。
    ②《诗词散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6页。
    ③《中国文学精神》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482页。
    ④《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4期,第169页。
    ①《第一届宋代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高雄:丽文出版社1995年,第63-90页。
    ②《樊川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94、242页。
    ③《答朱载言书》,《李文公集》卷六,第40页。四部从刊初编集部119,上海:上L海书店1989年。
    ④《全唐文》卷五百三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461页。
    ⑤《皇甫持正集》卷四,本卷第3页。四部丛刊初编集部119,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
    ①《历代诗话续编》第329页。
    ②(明)镏绩《霏雪录》卷下,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66册,第689页。
    ③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186-220页。
    ④(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五,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375页。
    ⑤《六一诗话》,《历代诗话》第265页。
    ①《石林诗话》,《历代诗话》第410、436页。
    ②《历代诗话续编》第821页。
    ③《历代诗话》第493页。
    ④《历代诗话续编》第331页。
    ⑤《历代诗话》第267页。
    ①《韵语阳秋》,《历代诗话》第509页。
    ②《苏轼文集》第367页。
    ③《中山诗话》,《历代诗话》第285页。
    ④《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第22页。
    ⑤《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4期,第175页。
    ①《跋柳子厚诗》,《黄庭坚全集》第656页。
    ②《谈艺录》第3页。
    ③《诗词散论》第36页。
    ④康乐,彭明辉主编《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第383页。
    ①《历代诗话》第268、269、327页。
    ②《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四,第175页。
    ③《历代诗话》第383、419页
    ④《历代诗话续编》第372页。
    ⑤《清诗话》第498页。
    ⑥《苏轼文集》第2109页;《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苏辙集》,第1110页;《苏轼文集》第2124页。
    ①《黄庭坚全集》第665、678、1365页。
    ②《历代诗话》第268页。
    ③《历代诗话》第340、483页。
    ④《苏轼文集》第2523页。
    ⑤《黄庭坚全集》第471页。
    ①《长编拾补》卷四,第179页。
    ②《长编拾补》卷七,第340页。
    ③《长编拾补》卷七,第339页。
    ④《长编拾补》卷七,第317页。
    ⑤《长编》卷二百十一,第5135页。
    ①《长编》卷二百二十四,第5207、5232、5449页。
    ②《长编拾补》第241页:《长编》第5437页;《富弼传》,《宋史》第10256页;《长编》,第5514页。
    ③《长编》第5944页:《宋宰辅编年录校补》第486页。
    ④《司马光年谱》第143、148页;《传家集》卷十七,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094册,第187页;《司马光年谱》第167页。
    ⑤《长编》第5095、5758、6863页。
    ⑥《长编拾补》第221-222页;《宋史·范纯仁传》卷三百一十四,第10286页。
    ⑦《宋会要辑稿·职官》五六之二四;《宋会要辑稿·职官》二四之二、三。
    ①《长编》卷三百四十五,第8289页。
    ②《长编》卷二百一十六,第5263页。
    ③《长编》卷三百二十九,第5406、5719、6083、7562、7916页。
    ④(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95页。
    ⑤《邵氏闻见录》.卷十,第104-105页。
    ①(宋)李格非《洛阳名园记》卷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240页。
    ②《性理大全书》卷六十四,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710册,第403页。
    ①《宋史·邵雍传》卷四百二十七,第12727页。
    ①(宋)邵伯温《闻见录》卷十七,第186页。
    ②《新唐书·白居易传》卷一百一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304页。
    ①司马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六十五,本卷第9页。
    ② 参见(明)陶宗仪《说郛》卷七十五《洛中耆英会》,《说郛三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本,第3519页。《全宋诗》富弼,第3365页:席汝言,第3466页:王尚恭.第3818页:赵丙,第4269页:刘几,第4273页;冯行己.第4273页;楚建中,第4442页:王慎言,第4449页:张问,第4875贞;张焘,第4874页:王拱辰,第4839页。
    ①马积高《宋明理学与文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44页。
    ②刘天利《宋代理学诗派研究》浙江大学2002年博士论文,第28、33页。
    ①吕肖奂《宋诗体派论》,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280、282页。
    ②程杰《宋诗学导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02页。
    ③《理学文艺史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16页。
    ④张海鸥《邵雍的快乐诗学》,《中山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⑤魏崇周《邵雍文学思想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第139-146页。
    ⑥ 吕肖奂《宋诗体派论》,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278、288页;邓红梅《论“邵康节体”诗歌特征及其对于宋代诗坛的意义》,《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⑦范希春《宋代中期儒家文艺美学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2001年博士论文,第38页;李青春《宋学与宋代文学观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06页:刘天利《宋代理学诗派研究》浙江大学2002年博士论文,第43页;吕肖奂《宋诗体派论》,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276页:王竞芬《逍遥安乐的审美人生——略论邵雍儒道兼综的境界美学》,《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①《二程集》第21、70页。
    ②(宋)邵雍《皇极经世书》卷十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03册,第1050页。
    ③(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543、2544页。
    ④《二程集》第673、32、45、87页。
    ①(宋)魏了翁《鹤山集》卷五十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72册,第584页。
    ①《二程集》第32页。
    ②《朱子语类》卷一百,第2544页。
    ①《二程集》第45页。
    ②对司马光的研究多侧重于其政治、史学方面,文学研究较少,各种综合文学史中间有涉及,多是一笔带过,近期有部分研究者开始关注司马光的诗歌,如王守芝《司马光诗歌与其思想之关系》,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马东瑶《司马光与熙丰时期的洛阳诗坛》,《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第2期,第50一59页。
    ①《独乐园记》,《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六十六,本卷第9页。
    ②《邵氏闻见录》卷十一,第117页,参见《渑水燕谈录》第49-50页,所记与《闻见录》不完全相同,邵伯温及闻司马光言行,并与之交往,邵记可信度更高。
    ①《紫薇诗话》卷一,《历代诗话》第373页。
    ②《闻见录》卷十二,第126页。
    ③《历代诗话》第277、279页。
    ①《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六十一,本卷第4页。
    ②《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五十七,本卷第18页。
    ①《宋朝诸臣奏议》卷一百一十五,第1255页。
    ②《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六十六,本卷第10页。
    ③《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七十四,本卷第12页。
    ④《上哲宗论新法便民者存之病民者去之》,《宋朝诸臣奏议》卷一百一十七,第1283页。
    ⑤《历代诗话》第275、276页。
    ①《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六十,本卷第13页。
    ②《围炉诗话》,《清诗话续编》第630页。
    ③《历代诗话》第275、277、280页。
    ④《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六十,本卷第3页。
    ①《文献通考》卷二四四,第1931页。
    ②《历代诗话》第383页。
    ③《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三,第222页。
    ④《历代诗话续编》第159页。
    ⑤文章写于1986年,《王安石与北宋文学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⑥《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①《长编》卷二七,第621页。
    ②《苏辙集》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230页。
    ①《历代诗话续编》第320页。
    ②《梁溪漫志》卷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年,第75页。
    ③《石林诗话》,《历代诗话》第407页。
    ④《历代诗话》第419页。
    ①文章写于1986年,高克勤《王安石与北宋文学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28页。
    ②《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第23-34页。
    ③《宋史》卷三二七,第10541页。
    ①《长编》卷二百十一,第5135页。
    ②(宋)魏泰《东轩笔录》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2页。
    ③《历代诗话》第304页。
    ①《历代诗话》第406页。
    ②(清)吴乔《围炉诗话》,《清诗话续编》第583页。
    ③(清)潘德舆《养一斋诗话》,《清诗话续编》第2025页。
    ①见沈松勤《北宋党争与“荆公体”》,《文学遗产》1999年第4期。
    ②钱基博《中国文学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8年,第492页。
    ③《闻见近录》,《宋人轶事汇编》,第497页。
    ④(宋)王铚《默记》卷中,中华书局1981年,第24页。
    ①《与耿天骘书二》,《王文公文集》第52页。
    ①《新编渔洋杜诗话》,《杜甫诗话六种校注》第467、469页。
    ②《石洲诗话》,《清诗话续编》第1376页。
    ③《西圃诗说》,《清诗话续编》第752页。
    ④《瓯北诗话》,《清诗话续编》第1164页。
    ①(清)袁枚《与稚存论诗书》,《小仓山房文集》卷三十一,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81影印四部备要本。
    ②《韵语阳秋》,《历代诗话》第623页。
    ③《小清华园诗谈》,《清诗话续编》第1878页。
    ①《历代诗话续编》第331页。
    ②《四溟诗话》,《历代诗话续编》第1164页。
    ③《历代诗话》第387页。
    ④《昭昧詹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287页。
    ①《石林诗话》,《历代诗话》第432页。
    ②《石林诗话》,《历代诗话》第406页。
    ③《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五,第236页。
    ④《杜诗详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249页。
    ⑤《杜诗详注》第525页。
    ①《瓯北诗话》,《清诗话续编》第1342页。
    ②《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六,第37页。
    ①《瀛奎律髓汇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新1版,第1295页。
    ②《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二,第146页。
    ③《文心雕龙注·隐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32页。
    ①《新编渔洋杜诗话》,《杜甫诗话六种校注》,济南:齐鲁书社2002年,第450页。
    ②《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三,第222页。
    ③《苕溪渔隐从话》前集卷三十四,第228页。
    ①《漫堂说诗》,《清诗话》第418页。
    ②《养一斋诗话》卷四,《清诗话续编》第2069页。
    ③翁方纲《复初斋文集》卷十八,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
    ①《蔡宽夫诗话》,(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47页。
    ①《清诗话续编》第2060页。
    ②《剑溪说诗》,《清诗话续编》第1093页。
    ③《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五,第234页。
    ④《诚斋诗话》,《历代诗话续编》第141页。
    ⑤《诗式》,《历代诗话》第37页。
    ①《五灯会元》卷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259页。
    ②《历代诗话》第35页。
    ①《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十七,第325页。
    ②《历代诗话》第422页。
    ①《诗式》,《历代诗话》第28页。
    ②《侯鲭录》卷七,第182页。
    ③《宾退录》卷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1页。
    ④《墨庄漫录》卷六,第180页。
    ⑤《王荆文公诗李壁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6页。
    ①《清容居士集》卷四十八,本卷第5页。四部丛刊初编,上海:上海书店]989年。
    ②《艇斋诗话》,《历代诗话续编》第293页。
    ③《明诗话全编》第5627、5614页。
    ④《宋诗特征试论》,《中国文学精神》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461页。
    ⑤《临川诗钞》,《宋诗钞》卷十八,第564页。
    ⑥梁启超《王安石传》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第228页。
    ①《候鲭录》卷一,第50页。
    ②梁启超《王安石传》第224页。
    ③《香屑集》提要,《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七三,第1529页。
    ④《避斋闲览》,《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五,第238页。
    ⑤《沧浪诗话》,《历代诗话》第698页。
    ①《宋史纪事本末》卷二九,第1329页。
    ①《长编拾补》卷五,第237页。
    ②《长编拾补》卷四,第155页。
    ③《长编》卷二百二十五,第5481页。
    ④《长编拾补》卷六,第253页。
    ⑤《长编》,王庭筠等,第5094页:李定,第5103、5105、5107页;谢景温,第5104页;张琥,第5131、5282、5325页;唐垧,第5170、5505页;李清臣,第5245页:邓绾,第5277页:邓润甫,第5282页:陈绎,第5322页;蒲宗孟,第5347页;蔡确,第5505页;:王雱,第5507页;王秀,第5542页;张商英,第5559、5614页:王安礼,第5582页;曾肇,第5612页。
    ①(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苏轼资料汇编》下编,第1655页。
    ②《叶祖洽传》《宋史》卷三百五十四,第11167页。
    ③苏轼《参定叶祖洽廷试策状二首》,《苏轼文集》卷二十八,第804页。
    ④苏轼《拟进士对御试策一道并引状》,《苏轼文集》卷九,第301页。
    ⑤《长编》卷二百十五,第5245页。
    ⑥《长编》卷二百四十三,第5917页。
    ⑦《长编》卷二百十八,第5545页。
    ①《长编》卷二百十八,熙宁四年十一月戊申条附注,第5546页。
    ②《上神宗论王安石》,《宋朝诸臣奏议》卷一百一十五,第1255页。
    ③《长编》卷二百三十七,第5778页。
    ④(宋)徐自明《宋宰辅编年录校补》卷九,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537页。
    ⑤《与王文公介甫》,《欧阳修全集》第2368页;《举刘放、吕惠卿充馆职札子》,《欧阳修全集》第1715页:
    ⑥《举胡宗愈、吕惠卿札子》,《沈氏三先生文集》沈遴、沈括、沈辽撰,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影印四部丛刊三编本。
    ⑦《长编拾补》卷五附录,第245页。
    ⑧神宗三次论吕惠卿见《长编》第5398、5789、5884页。
    ①《长编》卷二百五十,第5917、6095页。
    ②(宋)孙觌《鸿庆居士集》卷三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35册,第297-298页。
    ③《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四,第176页。
    ④(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212页。
    ⑤《长编》卷二百二十七,第5341、5478、5527页。
    ①《宋史·曾肇传》卷三一九,第10392-10394页。
    ②(宋)曾肇《曲阜集》卷四附录,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01册,第407页。
    ③《曲阜集》提要,《四库全书总目》第1322页。
    ④《宋史·王雱传》卷三二七,第10551页;《长编》卷二百六十三,第6449页。
    ⑤《长编》卷二百一十,第5112页。
    ⑥《长编》卷二百十五,第5955页。
    ⑦《宋史·蒲宗孟传》卷三二八,第10571页。
    ①《宋史·邓润甫传》卷三四三,第10912页。
    ②《宋史·沈括传》三三一,第10657页。
    ③《题王观复所作文后》,《黄庭坚全集》第671页。
    ④《长兴集》提要,《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四,第1333页。
    ⑤《宋史·李清臣传》卷三二八,第10561页。
    ⑥李壁注:“赠诗时,器资未入朝。”《王荆公诗注补笺》第61页。
    ⑦《鄱阳集》提要,《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四,第1322页。
    ⑧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581页。
    ①《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四,第230页。参见李壁《王荆文公诗笺注》卷七《虎图》诗注。时为嘉祐元年,见李德身《王安石诗文系年》。
    ②《长编》卷二百十一,第5135页。
    ①《长编》卷二百二十,第5341-5342页。
    ②《长编》第5342页。
    ③《长编》第5789页。
    ④《长编》卷二百五十,第6091页。
    ⑤殿试罢诗赋始于熙宁三年,礼部罢诗赋始于熙宁六年,见祝尚书《宋代科举与文学考论》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第234-235页。
    ⑥《长编》卷二百四十三,第5917页。
    ⑦可编年诗184首,据李德身《王安石诗文系年》统计,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
    ⑧根据《苏轼诗集》统计,中华书局1982年。
    ①《侯鲭录》卷三,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93页。
    ②《邵氏闻见录》卷十,第108页。
    ③(宋)沈作喆《寓简》卷八,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61页。
    ①《长编》卷二百六十九,第6589页。
    ②《书汤西楼诗后》,《清容居士集》卷四十八,本卷第5页。四部丛刊初编,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
    ③《长编》卷二百二十六附注,第5508-5509页。
    ①《履园谭诗》,《清诗话》第872页。
    ②《絸斋诗谈》,《清诗话续编》第803页。
    ③《养一斋诗话》,《清诗话续编》第2029页。
    ①《春渚纪闻》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84页。
    ②(宋)苏籀《栾城遗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64册,第174页。
    ③《侯鲭录》卷四,第73、109页。
    ④《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第22页。
    ⑤《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三,第257页。
    ①《清诗话续编》第1844页。
    ②《自评文》,《苏轼文集》第2069页。
    ③《历代诗话续编》第323页。
    ④《一瓢诗话》,《清诗话》第691页。
    ⑤《围炉诗话》,《清诗话续编》第608页。
    ⑥《苏轼诗集》第723页。
    ⑦《藏海诗话》,《历代诗话续编》第340页。
    ①《石林诗话》,《历代诗话》第411页。
    ②《老生常谈》,《清诗话续编》第1815页。
    ③《艺概》卷二,《刘熙载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03页。
    ④《苏轼诗集》第347页。
    ⑤《评柳诗二则》,《苏轼文集》第2109页。
    ①《新编渔洋杜诗话》,《杜甫诗话六种校注》第425页。
    ②(清)吴乔曰:“读唐人诗集,知其性情,知其学问,知其立志。明人以声音笑貌学唐人,……故读其诗集,干人一体,”《答万季野诗问》,《清诗话》第26页。
    ③《筱园诗话》,《清诗话续编》第2343页。
    ①《岘佣说诗》,《清诗话》第994页。
    ②《瓯北诗话》,《清诗话续编》第1 196页。
    ③《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五,第376、378页。
    ①《冷斋夜话》卷一,第13页。
    ②(宋)吴沆《环溪诗话》卷下,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48页。
    ①《一瓢诗话》,《清诗话》第689页。
    ②《石洲诗话》,《清诗话续编》第1437页。
    ③《原诗》《清诗话》第610页。
    ④《弇州四部稿》卷一百四十七,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281册,第382页。
    ⑤《剑溪说诗》《清诗话》第1096页。
    ⑥《诗薮》内编卷六,《明诗话全编》第5529、5537页。
    ⑦《诗源辩体》卷三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292页。
    ①《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九,第124页。
    ①《剑溪说诗》,《清诗话续编》第1096页。
    ②《筱园诗话》,《清诗话续编》第2344页。
    ③《苏轼诗集》第1183页。
    ①《竹坡诗话》,《历代诗话》第354页。
    ②《后山诗话》,《历代诗话》第306页。
    ③《岁寒堂诗话》,《历代诗话续编》第464页。
    ④《蔡宽夫诗话》云:“国初因袭五代之余,士大夫皆宗白乐天诗,故王黄州主盟一时。祥符、天禧(真宗1008-1021)之间,杨文公、刘中山、钱思公专喜李义山,故昆体之作,翕然一变。”(《宋诗话辑佚》卷下)《送罗寿可诗序》云:“宋划五代旧习,诗有白体、昆体、晚唐体。白体如李文正(昉)、徐常侍昆仲(铉、锴)、王元之(禹偁)、王汉谋(奇):昆体则有杨(亿)、刘(筠)《西昆集》传世,二宋(庠、祁)、张乖崖(咏)、钱僖公(惟演)、丁崖州(谓)皆是;晚唐体则九僧最逼真,寇莱公(准)、鲁三交(交)、林和靖(逋)、魏仲先父子(野、闲)、潘逍遥(阆)、赵清献(林)之祖(湘)。凡数十家,深涵茂育,气极势盛。”(方回《桐江续集》卷三十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93册,第662页。)
    ⑤《历代诗话》第264页。
    ①(元)方回《桐江续集》卷三十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93册,第662页。
    ②《昭昧詹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276页。
    ③《石林诗话》,《历代诗话》第407页。
    ④《载酒园诗话》《清诗话续编》第411页。
    ①《宋诗选注》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22页。
    ②《朱子语类》卷一三九,第3313页。
    ①《六一诗话》,《历代诗话》第272页。
    ②《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七,第109页。
    ③《后山诗话》,《历代诗话》第304页。
    ④《后山诗话》,《历代诗话》第308页。
    ⑤《麓堂诗话》,《历代诗话续编》第1386页。
    ①《老生常谈》,《清诗话续编》第1844页。
    ①(日)吉川幸次郎《中国诗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70页。
    ①(宋)曾巩《苏明允哀词》,《曾巩集》卷四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560页。
    ②《曲洧旧闻》卷八,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204页。
    ③《太息送秦少章》,《苏轼文集》卷六十四,第1979页。
    ④《祭欧阳文忠公夫人文》,《苏轼文集》卷六十三,第1956页。
    ⑤《渑水燕谈录》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42页。
    ①《珊瑚钩诗话》卷一,《历代诗话》第453页。
    ②见苏轼《次韵答元素》并引;(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苏轼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1662页。
    ③《苏轼诗集》卷十三,第619页。
    ①(宋)李昭玘《上眉阳先生》,《乐静集》卷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22册,第303页。
    ②(宋)潘自牧《记纂渊海》卷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①(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63册,第656页。
    ②《斜川集》卷五,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丛书集成初编本。参见苏轼《刚说》,《苏轼文集》卷十,第338页。
    ③《苏轼文集》卷五十三,第1562一1563页。
    ④《全宋诗》第12984页
    ⑤参见《李宪仲哀词》小序,《全宋诗》第9359页。
    ⑥《苏轼文集》卷十五,第466页;参见苏辙《祭王子敏奉议文》,《苏辙集·栾城后集》卷二十,第1102页,参见《王子立秀才文集引》《苏辙集·栾城后集》卷二十一,第1109页。
    ⑦《答李方叔十七首》,《苏轼文集》卷五十三,第1577页。
    ①《韵语阳秋》卷一,《历代诗话》第489页。
    ②《济北晁先生鸡肋集》卷五十一,本卷第14页。四部丛刊初编,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
    ③《及第谢苏公书》,《济北晁先生鸡肋集》卷五十二,本卷第4页。
    ④(宋)张来《晁无咎墓志铭》,《张耒集》卷六十一,第900页。
    ⑤(宋)李昭玘《乐静集》卷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22册,第302页。
    ⑥《晁无咎墓志铭》,《张耒集》卷六十一,第900页。
    ①《宋史》卷四四四,第13113页。
    ②《与黄鲁直书》,《张耒集》卷五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827页。
    ③参见邵祖寿《张文潜先生年谱》,《张耒集》附录一,第983页。
    ④《黄楼铭》并序,《后山居士文集》卷十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影印宋刻版,第752页。
    ⑤《后山居士文集》卷十六,第723页。
    ①《冷斋夜话》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9页。
    ②《后山居士文集》卷十六,第723页。
    ③《答秦太虚》《苏轼文集》卷五十二,第1534页。
    ④《与苏先生简》《淮海集笺注》卷三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984页。
    ⑤《与苏先生第二简》《淮海集笺注》卷三十,第986页。
    ⑥《与苏先生第三简》《淮海集笺注》卷三十,第988页。
    ⑦《淮海集笺注》卷三十,第1006页。
    ①《寄苏子由书三首》,《黄庭坚全集》第459页:孔凡礼《苏辙年谱》元丰五年(1082),第243页。
    ②《苏轼年谱》卷十一,第234页。
    ③《上苏子瞻书》,《黄庭坚全集》第457页。
    ①《题东坡像》,《黄庭坚全集》第1588页。
    ②《李宪仲哀词》并引,《全宋诗》第9359页。
    ③《与王荆公》,《苏轼文集》卷五十,第1444页。
    ①《避暑录话》卷上,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63册,第664页。
    ②(宋)赵与虤《娱书堂诗话》,《历代诗话续编》第488页。
    ③《富弼传》,《宋史》卷三百一十三,第10249页。
    ④(清)潘永因《宋稗类钞》卷二十四,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年。
    ⑤《与鲁直书》,《张耒集》第827页。
    ①《与鲁直书》,《张来集》第827页。
    ②《淮海集笺注》卷三十,第999、1004、1010页。
    ③《全宋诗》收录2170首,其中包括偈颂。另有莫砺锋先生统计有1960首左右,《怎样读黄庭坚诗》,《文史知识》1994年第4期。
    ①《避暑录话》卷上,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63册,第664页。
    ②《西塘集耆旧续闻》卷三,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313页。
    ③《黄庭坚全集》第2379页。
    ④《黄庭坚全集》第2384页。
    ①(宋)张嵲《豫章集序》,《黄庭坚全集》附录,第2383页。
    ②(清)王士禛《然澄记闻》,《清诗话》第120页。
    ①《围炉诗话》,《清诗话续编》第486页。
    ②《六一诗话》,《历代诗话》第272页。
    ③《容斋随笔》卷十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210页。
    ④《贞一斋诗说》,《清诗话》第929页。
    ①《风月堂诗话》卷下,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08页。
    ①《岁寒堂诗话》,《历代诗话续编》第452页。
    ②《梁溪漫志》卷七,士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74页。
    ③《滹南诗话》,《历代诗话续编》第515页。
    ①《诗筏》,《清诗话续编》第138页。
    ①《昭昧詹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314页。
    ②《避暑录话》卷上,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63册,第664页。
    ③《载酒园诗话》,《清诗话续编》第432页。
    ①《唐宋诗举要》第138页。
    ②《豫章集序》,《黄庭坚全集》附录,第2383页。
    ①《南行前集叙》,《苏轼文集》第323页。
    ②《黄庭坚全集》第2379页。
    ①《原诗》,《清诗话》第610页。
    ②《藏海诗话》,《历代诗话续编》第355页。
    ③《答何静翁书》,《黄庭坚全集》第464页。
    ④《与徐师川书四》,《黄庭坚全集》第1868页。
    ⑤《与王观复书》,《黄庭坚全集》第471页。
    ⑥《与洪驹父书》,《黄庭坚全集》第484页。
    ⑦《与孙克秀才》,《黄庭坚全集》第1925页。
    ①(宋)普闻《诗论》,(明)陶宗仪《说郛三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本,第3672页。案:文中《寄黄从善》应是《寄黄几复》之误,几复名介。
    ②《岘佣说诗》,《清诗话》第993页。
    ①《饮冰室文集·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梁启超《饮冰室合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四册,饮冰室文集之三十七,第120页。
    ②《韵语阳秋》卷二,《历代诗话》第497页。
    ①《汉武故事》载“云子”为道家仙药,一种白色小石,细长而圆,状如饭粒,以喻新稻。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环溪诗话》卷中,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33页。
    ②《冷斋夜话》卷四,第37页。
    ③《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十七,第325页。
    ①《瀛奎律髓汇评》卷二十五,第1107页。
    ①《王直方诗话》,《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十七,第319页。
    ①《诗镜总论》,《历代诗话续编》第1417页。
    ①《题意可诗后》,《黄庭坚全集》第665页。
    ②《黄庭坚全集》第669页。
    ③《谈艺录》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第2版,第44-45页。
    ①《吕氏童蒙训》,《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三,第88页。
    ①《诗筏》,《清诗话续编》第141页。
    ②《黄庭坚全集》第665页。
    ③《五灯会元》卷四,第191页。
    ①《历代诗话续编》第525页。
    ②《黄庭坚全集》第473页。
    ①《临汉隐居诗话》,《历代诗话》第328页。
    ②《国学研究》第十八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4页。
    ③《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第63页。
    ④《管锥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版,第1198页。
    ①《昭昧詹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314页。
    ②《仇池笔记》卷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1983年,第235页。
    ③《新编渔洋杜诗话》,《杜甫诗话六种校注》第444页。
    ④《昭昧詹言》第314页。
    ⑤莫砺峰《推陈出新的宋诗》辽宁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148页。
    ①《答晁元忠书》,《黄庭坚全集》第462页。
    ①《书黄山谷集后》,《黄庭坚全集》附录五,第2516页。
    ①《山谷内集诗注》卷十二,《黄庭坚诗集注》第441页。
    ②《历代诗话》第314页。
    ③(俄)维克托·什克洛夫斯《作为手法的艺术》,什克洛夫斯基等著,方珊等译《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第6页。
    ④(美)克雷奇等著,周先庚等译《心理学纲要》,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第383页。
    ①黄庭坚《与王周彦书三》,《黄庭坚全集》第1838页。
    ①《黄庭坚全集》第479页。
    ②《黄庭坚全集》第485页。
    ③《黄庭坚全集》第487页。
    ④《黄庭坚全集》第742页。
    ⑤《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十八之《宗派图》列有何觊,赵彦卫《云麓漫抄》卷十四所载《宗派图》中没有二何,祝穆《古今事文类聚别集》卷十“江西诗潜”、明彭大翼撰《山堂肆考》卷一百二十七引《苕溪渔隐丛话》作何顗,《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九十五《江西诗派总序》列有何颙。谢思炜《吕本中与<江西宗派图>》(《文学遗产》,1985年第3期)认为何觊、何凱都是何颉之误,而何颙另有其人,周裕锴《何颉考》(《九江师专学报》1991年第4期)中意谢思炜说法。
    ⑥《黄庭坚全集》第1365页。
    ⑦《黄庭坚全集》第1377页。
    ⑧《黄庭坚全集》第1858页。
    ①《宋会要辑稿·职官》十一之一至二,大中祥符八年八月;《长编》卷八十五,第1948页。
    ②《南行前集叙》,《苏轼文集》卷十,第323页。
    ①(宋)龚明之《中吴纪闻》卷四,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589册,第334页。
    ②《苏诗诗集》卷十二,第585-586页。
    ①(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苏轼资料汇编》第1662页。
    ②熙宁五年秋至熙宁七年秋在任,《古灵先生年谱》,《古灵集》卷二十五,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093册,第723页。
    ①《与周开祖四首》,《苏轼文集》卷五十六,第1668页。
    ②《宋史翼·韦骧传》卷二十六,第274页。《韦骧传》,《咸淳临安志》卷六十六,《宋元方志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3959页。
    ③《长编》卷四七七,第11374页。
    ④《钱塘集》提要,《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三,第1318页。
    ①武义属婺州東陽郡保宁军节度管辖,见《元丰九域志》卷五,第213页。
    ②刘养中《熟桥记》:婺据浙上游,控制括苍以西,姑蔑以东。其最当孔道,莫如武川。首于永,趾于金、于兰,与三邑相错,溪山道理相缀属,间道走温、处,下达严滩、钱塘,其要津则熟溪。《浙江通志》卷二十二,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735页。
    ③《长编》卷一百九十三,第4667页。
    ④属温州永嘉郡军事管辖,《元丰九域志》卷五,第216页;《宋史·颜复传》卷三四七,第11009页。
    ⑤《宋史·颜太初传》卷四四二,第13086页。
    ⑥《全宋诗》第8408页。
    ①通州属淮南东路,《元丰九域志》卷五,第199页。
    ①《宋史·陈绎传》卷三二九,第10614页。
    ②《长编》卷二百七十九,第6844页。
    ③富川属福建路贺州临贺郡军事管辖,《元丰九域志》卷九,第413页。
    ①《宋史·贺铸传》卷四四三,第13103页。
    ②见夏承焘《唐宋词人年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③《全宋诗》第12520页。
    ④《全宋诗》第12521页。
    ⑤《全宋诗》第12582页。
    ⑥《全宋诗》第12498页。
    ⑦《全宋诗》第12521页。
    ⑧《全宋诗》第12545页。
    ①《全宋诗》第12499页。
    ②贺铸《题渊明轩》小序曰:“陈传道葺双沟官舍,濒水之北轩,索名于我,因命曰渊明轩。陈即日去职,予高斯人,为赋是诗寄题轩上,乙丑十月彭城作。”《全宋诗》第12563页。
    ③苏轼《王子立墓志铭》,《苏轼文集》卷十五,第467页;《忆王子立》,《东坡志林》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5页。苏辙《王子立秀才文集引》《栾城后集》卷二十一,《苏辙集》第1109页。
    ④孔凡礼《苏辙年谱》,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年,第269页。
    ①《国学研究》第三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451-488页。
    ①(宋)米芾《乐圃先生墓表》,《宝晋英光集》卷七,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16册,第133页。
    ②(宋)程俱《莆阳方子通墓志铭》,《北山小集》卷三十三,本卷第7页。四部丛刊续编,上海:上海书店1985年。
    ③(宋)程俱《承奉郎致仕杨君墓铭》,《北山小集》卷三十三,本卷第12页。
    ④《宋史·吕南公传》卷四四四,第13122页。
    ① 吕南公《与傅亨甫书》,《灌园集》卷十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23册,第124页。
    ②《与傅亨甫书》,《灌园集》卷十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23册,第124页。
    ①《历代诗话》第688页。
    ②《桐江续集》卷三十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93册,第662页。
    ③《清容居士集》卷四十八,本卷第5页。四部丛刊初编,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
    ④《剡源戴先生文集》卷九,本卷第2页。四部丛刊初编,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
    ①《西陂类稿》卷二十七,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323册,第305页。
    ②《鲒埼亭集》外编卷二十六,本卷第4-5页。四部丛刊初编,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
    ③《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六十七,第1441页。
    ④《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九十,第1725页。
    ⑤《诗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据石棱精舍1928年版编校出版。
    ⑥《宋诗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据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编校出版。
    ⑦《宋诗派别论》长沙: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
    ⑧《齐鲁学刊》1982年第2期。
    ①《文学遗产》1986年第4期。
    ②《宋诗史》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年。
    ③《两宋文化与宋诗发展论略》,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3页。
    ④《浮溪集》卷十七,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97页。
    ①《太仓稊米集》卷五十九,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41册,第423页。
    ②《桐江集》卷二《后近诗跋》,转引自《元代文学批评资料汇编》,台北:台湾成文出版社1978年。
    ③《与金蓉镜太守论诗书》,《学术集林》卷三,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第116-117页。
    ①参见王水照《苏轼创作的发展阶段》,《王水照自选集》第281页;莫砺锋《论黄庭坚诗歌创作的三个阶段》,《文学遗产》1995年第3期,第71页。
    ②《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十九,绍兴四年(1134)八月戊寅条,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③见沈松勤《北宋文人与党争》相关章节,人民出版社1998年:萧瑞峰、刘成国《“诗盛元祐”说考辨》,《文学遗产》2006年第2期。
    ①《扪虱新话》下集卷三,《宋诗话全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5577页。
    ②《诗薮》外编卷五,《明诗话全编》第5612页。
    ③(清)王世祯《带经堂诗话》卷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43页。
    《安阳集编年笺注》(宋)韩琦著,李之亮,徐正英笺注,成都:巴蜀书社2000年。
    《白居易集》(唐)白居易著,顾学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北宋党争研究》罗家祥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北宋儒学》杜保瑞,台北:台北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北宋诗歌论政研究》林宜陵,台北:文津出版社2003年。
    《北宋文化史述论》陈植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北宋文人与党争》沈松勤著,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北宋新旧党争与文学》萧庆伟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邓广铭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泊宅编》(宋)方勺撰,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蔡忠惠集》(宋)蔡襄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参寥子诗集》(宋)道潜著,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影印四部丛刊三编本。
    《晁氏琴趣外篇》(宋)晁补之著,刘乃昌、杨庆存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晁补之词编年笺注》(宋)晁补之著,乔力校注,济南:齐鲁书社,1992年。
    《禅思与诗情》孙昌武,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禅宗与中国文化》葛兆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禅宗诗歌境界》吴言生,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禅宗思想渊源》吴言生,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禅宗哲学象征》吴言生,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禅宗与中国文学》谢思炜,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陈师道及其诗研究》范月娇著,北京: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
    《赤壁漫游与西园雅集》衣若芬著,台北:线装书局2001年。
    《池北偶谈》(清)王士禛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出入自在——王安石与佛禅》徐文明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初唐诗》(美)宇文所安著,贾晋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
    《传家集》(宋)司马光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传媒与真相——苏轼及其周围士大夫的文学》(日)内山精也著,朱刚、益西拉姆等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春明退朝录》(宋)宋敏求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春渚纪闻》(宋)何蘧撰,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徂徕石先生文集》石介著,陈植锷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邓广铭治史丛稿》邓广铭,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东都事略》(宋)王稱,台北:文海出版社1979年。
    《东坡志林》(宋)苏轼撰,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东轩笔录》(宋)魏泰撰,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东斋记事》(宋)范镇撰,北京:中华书局]980年。
    《杜甫诗话六种校注》张忠纲编注,济南:齐鲁书社2002年。
    《都官集》(宋)陈舜俞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杜诗详注》(唐)杜甫著,(清)仇兆鳌注,中华书局1979年。
    《二程集》(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二十世纪的历史学:从科学的客观性到后现代的挑战》(美)格奥尔格·伊格尔斯著,何兆武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
    《法国史学革命:年鉴学派,1929-1989》(英)彼得·伯克著,刘永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伐檀集》(宋)黄庶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范文正公集》(宋)范仲淹著,四部丛刊初编本。
    《范忠宣公文集》(宋)范纯仁著,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影印本。
    《范仲淹评传》方健著,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范仲淹全集》(清)范能濬编,薛正兴校点,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年。
    《佛教与中国文学》孙昌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公是集》(宋)刘敞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丛书集成初编。
    《新笺决科古今源流至论》(宋)林駉撰,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影印本。
    《古灵集》(宋)陈襄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姑溪居十集》(宋)李之仪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丛书集成初编。
    《归田录》(宋)欧阳修撰,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癸辛杂识》(宋)周密撰,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国史大纲》钱穆著,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修订第3版。
    《过庭录》(宋)范公偁撰,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唐)韩愈著,钱仲联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韩愈资料汇编》吴文治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鹤林玉露》(宋)罗大经撰,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后汉书》(南朝宋)范晔著,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后山居士文集》(宋)陈师道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据北京图书馆藏宋刻本影印。
    《后山诗注补笺》(宋)陈师道著,任渊注,冒广生补笺,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后现代与历史学:中西比较》王晴佳、古伟瀛著,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
    《侯鲭录》(宋)赵令畴撰,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胡云翼说诗》胡云翼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画墁集》(宋)张舜民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丛书集成初编。
    《淮海词笺注》(宋)秦观著,杨世明笺注,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
    《淮海集》(宋)秦观著,四部丛刊本。
    《淮海集笺注》(宋)秦观著,徐培均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淮海居士长短句》(宋)秦观著,徐培均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黄庭坚和江西诗派资料汇编》傅璇琮,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
    《黄庭坚年谱新编》郑永晓,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
    《黄庭坚评传》黄宝华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黄庭坚全集》(宋)黄庭坚著,刘琳等校点,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
    《黄庭坚诗集注》黄庭坚撰,任渊、史容、史季温注,刘尚荣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黄庭坚诗学体系研究》钱志熙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黄庭坚研究论集》黄启方著,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
    《黄庭坚研究论文集》九江师专古籍整理研究室、九江师专图书馆编辑印行,1985年。
    《黄庭坚与江西诗派》王琦珍著,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6年。
    《黄庭坚与江西诗派论集》黄启方著,台北:国家出版社2006年。
    《黄庭坚与宋代文化》杨庆存著,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宋)朱熹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济南集》(宋)李廌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鸡肋编》(宋)庄绰撰,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济北晁先生鸡肋集》(宋)晁补之,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影印四部丛刊初编本。
    《计量史学》(英)罗德里克·弗拉德,王小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
    《伊川击壤集》(宋)邵雍著,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影印四部丛刊初编本。
    《记纂渊海》(宋)潘自牧撰,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甲申杂记》(宋)王巩,北京:北京图书馆2003年影印本。
    《家世旧闻》(宋)陆游撰,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宋)李心传撰,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江西诗派研究》莫砺锋著,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
    《江西诗派诸家考论》韦海英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晋书》(唐)房玄龄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宋)苏轼著,郎哗选注,四部丛刊本。
    《居易录》(清)王士祯撰,上海:商务印书 1936年,丛书集成初编。
    《景文集》(宋)宋祁著,上海:商务印书]936年,丛书集成初编。
    《嵩山文集》(宋)晁说之著,上海: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四部丛刊续编本。
    《旧唐书》(后晋)刘煦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旧闻证误》(宋)李心传撰,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郡斋读书志校证》(宋)晁公武撰,孙猛校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科举与宋代社会》何忠礼著,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金诤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孔凡礼古典文学论集》孔凡礼著,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年。
    《老学庵笔记》(宋)陆游撰,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乐静集》(宋)李昭玘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乐全集》(宋)张方平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历代名臣奏议》(明)杨士奇、黄淮等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影印本。
    《历代诗话》(清)何文焕辑,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版。
    《历代诗话续编》丁福保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李觏集》李觏著,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历史学家的技艺》(法)马克·布洛赫;张和声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历史研究》(英)阿诺德·汤因比著,刘北成、郭小凌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辽宋西夏金社会生活史》朱瑞熙、张邦炜等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两宋财政史》汪圣铎著,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两宋名贤小集》(宋)陈思,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两宋文学史》,《程千帆全集》第十三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两宋思想述评》陈钟凡著,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年。
    《临川先生文集》(宋)王安石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刘禹锡集》(唐)刘禹锡撰,卞孝萱校订,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吕氏杂记》(宋)吕希哲撰,《全宋笔记》第一编,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
    《潞公文集》(宋)文彦博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洛阳名园记》(宋)李格非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影印本。
    《梅尧臣集编年校注》(宋)梅尧臣著,朱东润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渑水燕谈录》(宋)王辟之撰,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明道杂志》(宋)张耒撰,学海类编本。
    《明诗话全编》吴文治主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
    《默记》(宋)王铚撰,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墨客挥犀》(宋)彭口辑撰,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墨庄漫录》(宋)张邦基撰,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南阳集》(宋)韩维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廿二史札记校证》(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欧阳修全集》(宋)欧阳修著,李逸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彭城集》(宋)刘放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丛书集成初编。
    《坡门酬唱集》(宋)邵浩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齐东野语》(宋)周密撰,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中国思想史第二卷,葛兆光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钱塘集》(宋)韦骧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秦观资料汇编》周义敢、周雷编,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秦少游年谱长编》徐培均著,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清波杂志校注》(宋)周煇撰,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青山集》(宋)郭祥正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青箱杂记》(宋)吴处厚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曲洧旧闻》(宋)朱弁撰,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全宋词》唐圭章编纂,王仲闻参订,孔凡礼补辑,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新1版。
    《全宋诗》傅璇琮等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1999年。
    《全宋文》曾枣庄等,成都:巴蜀书社1988—1989年。
    《全唐诗》(清)彭定求等编,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全唐文》(清)董诰等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容斋随笔》(宋)洪迈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三朝名臣言行录》(宋)朱熹,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影印,四部丛刊初编本。
    《邵氏闻见录》(宋)邵伯温撰,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邵氏闻见后录》(宋)邵博撰,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沈氏三先生文集》(宋)沈遘、沈括、沈辽撰,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影印四部丛刊三编 本。
    《盛唐诗》(美)宇文所安著,贾晋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
    《诗词散论》缪钺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十国春秋》(清)吴任臣撰,徐敏霞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释家艺文提要》周叔迦著,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4年。
    《石林燕语》(宋)叶梦得撰,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石门文字禅》(宋)惠洪著,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影印,四部丛刊初编本。
    《诗史》李维著,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
    《诗薮》(明)胡应麟撰,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史学方法论》杜维运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石遗室诗话》陈衍,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师友谈记》(宋)李廌撰,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四朝闻见录》(宋)叶绍翁撰,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四库全书总目》.(清)永瑢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司马光年谱》(明)马峦(清)顾栋高编著,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美)包弼德著,刘宁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思想的转型——理学发生过程研究》徐洪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思想史的写法——中国思想史导论》葛兆光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宋朝事实类苑》(宋)江少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宋朝诸臣奏议》(宋)赵汝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宋初朋党与太平兴国三年进士》何冠环,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宋大事记讲义》(宋)吕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代巴蜀文学通论》祝尚书著,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
    《宋代禅宗文化》魏道儒,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
    《宋代地域文化》程民生著,开封:河南大学山版社1997年。
    《宋代佛教史稿》顾吉辰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
    《宋代佛教政策论稿》刘长东著,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
    《宋代官员选任和管理制度》苗书梅著,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
    《宋代教育》苗春德主编,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
    《宋代经济论文集》宋韶光著,香港:香港志文出版社1985年。
    《宋代经济史》漆侠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宋代科举与文学考论》祝尚书著,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
    《宋代历史文化研究》张其凡、陆勇强主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宋代社会经济史论集》梁庚尧著,台北:允晨文化1997年。
    《宋代社会研究》朱瑞熙著,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年。
    《宋代蜀学研究》胡昭曦等著,成都:巴蜀书社1997年。
    《宋代文官选任制度诸层面》邓小南编著,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
    《宋代文化史》姚瀛艇主编,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
    《宋代文学思想史》张毅著,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宋代文学通论》王水照主编,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
    《宋代文艺理论集成》蒋述卓等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宋代政治史》林瑞翰著,台北:大学联合出版委员会1989年。
    《宋代政治史》何忠礼著,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
    《宋代政治文化史论》张邦炜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宋代制度史研究百年(1900—2000)》包伟民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宋会要辑稿》(清)徐松,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
    《宋论》(清)王夫之,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
    《宋明理学》陈来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宋明理学史》侯外庐主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宋人别集叙录》祝尚书著,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宋人诗话外编》程毅中主编,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
    《宋人所撰三苏年谱汇刊》王水照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宋人轶事汇编》丁传靖编,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2版。
    《宋人传记资料索引》昌彼得等编,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宋人传记资料索引补编》李国玲编,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
    《宋人总集叙录》祝尚书著,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宋儒微言》卢国龙,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
    《宋诗钞》(清)吴之振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宋诗话辑佚》郭绍虞辑,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宋诗话考》郭绍虞著,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宋诗话全编》吴文治主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宋诗纪事》(清)厉鹗辑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宋诗派别论》梁昆著,长沙:商务印书馆1939年。
    《宋诗散论》张白山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宋诗史》许总著,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年。
    《宋诗特色研究》张高评著,长春:长春出版社2002年。
    《宋诗体派论》吕肖奂著,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
    《宋诗选注》钱钟书,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宋诗臆说》赵齐平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宋诗纵横》赵仁珪著,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宋史》(元)脱脱等,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宋史纪事本末》(明)陈邦瞻著,《历代纪事本末》本,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宋史全文》不著撰人名氏,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
    《宋史选举志补正》何忠礼,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
    《宋史翼》(清)陆心源,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宋文鉴》(宋)吕祖谦编,中华书局1992年。
    《宋文六大家活动编年》洪本健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宋文学史》柯敦伯著,长沙:商务印书馆1934年。
    《宋学与宋代文学观念》李春青,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宋元禅宗史》杨曾文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宋元诗社研究丛稿》欧阳光著,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苏东坡传》林语堂,张振玉译,广州: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
    《苏门六君子研究》马东瑶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苏门四学士》周义敢编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苏门四学士》廖承良选注,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
    《苏轼词编年校注》(宋)苏轼著,邹同庆、王宗堂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苏轼论文艺》颜中其著,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年。
    《苏轼年谱》孔凡礼著,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苏轼评传》王水照、朱刚著,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苏轼诗集》(宋)苏轼著,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苏轼诗集合注》苏轼著,(清)冯应榴辑注,黄任轲、朱怀春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苏轼诗研究》谢桃坊著,成都:巴蜀书社1987年。
    《苏轼文集》(宋)苏轼著,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
    《苏轼文艺理论研究》刘国珺著,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
    《苏轼研究论文集》第三辑,苏轼研究学会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
    《苏轼研究论文集》第四辑,苏轼研究学会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
    《苏轼研究史》曾枣庄著,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
    《苏轼研究专集》四川大学大学学报编辑部,四川大学中文系唐宋文学研究室编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
    《苏轼传》王水照、崔铭著,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
    《苏轼资料汇编》四川大学中文系编,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涑水记闻》(宋)司马光,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苏舜钦集编年校注》(宋)苏舜钦著,傅平骧、胡问陶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91年。
    《苏魏公文集》(宋)苏颂,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清)王文诰撰,成都:巴蜀书社1985年影印清嘉庆原刻本。
    《宋宰辅编年录校补》(宋)徐自明,王瑞来校补,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苏辙集》(宋)苏辙著,陈宏天、高秀芳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苏辙年谱》孔凡礼著,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年。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陈寅恪著,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太平治迹统类》(宋)彭百川,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坛经校释》(唐)慧能著,郭朋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谈艺录》钱钟书著,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第2版。
    《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程千帆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唐宋史论丛》孙国栋著,香港:商务印书馆2000年。
    《唐宋诗之争概述》齐冶平著,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
    《唐音癸签》(明)胡震亨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陶山集》(宋)陆佃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丛书集成初编。
    《陶渊明集笺注》(东晋)陶渊明著,袁行霈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苕溪渔隐丛话》(宋)胡仔编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铁围山丛谈》(宋)蔡倏撰,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程史》(宋)岳珂撰,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同文馆唱和诗》(宋)邓忠臣等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王安石变法研究史》李华瑞,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王安石年谱三种》(宋)詹大和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王安石全集》(宋)王安石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王安石评传》张祥浩、魏福明著,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王安石诗文系年》李德身编著,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
    《王安石与北宋文学研究》高克勤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王安石传》梁启超著,海口:海南出版社1993年。
    《王荆公年谱考略》(清)蔡上翔,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
    《王荆公诗注补笺》(宋)王安石撰,(宋)李壁注,李之亮补笺,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
    《王文公文集》(宋)王安石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
    《王禹偁事迹著作编年》徐规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宋)司马光著,四部丛刊初编,集部180,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
    《文化视域中的北宋熙丰诗坛》马东瑶著,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
    《文坛佛影》孙昌武,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文同全集编年校注》(宋)文同著,胡问涛、罗琴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99年。
    《文献通考》(宋)马端临,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
    《文心雕龙注》(梁)刘勰著,范文澜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文学社会学引论》(德)阿尔方斯·西尔伯曼;魏育青等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8年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清)纪昀等编纂,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五灯会元》(宋)释普济撰,苏渊雷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武夷新集》(宋)杨亿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西昆酬唱集注》(宋)杨亿编,王仲犖注,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
    《西塘集耆旧续闻》(宋)陈鹄撰,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西溪丛语》(宋)姚宽撰,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湘山野录》(宋)文莹撰,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小畜集》(宋)王禹偁著,四部丛刊本。
    《新史学:自白与对话》(英)玛丽亚·露西娅·帕拉蕾丝—伯克编,彭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新五代史》(宋)欧阳修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续资治通鉴长编》(宋)李焘,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清)黄以周等辑注,顾吉辰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燕翼诒谋录》(宋)王标撰,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隐居通议》(元)刘埙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瀛奎律髓汇评》(元)方回选评,李庆甲集评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新1版。
    《玉海》(宋)王应麟,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玉壶清话》(宋)文莹撰,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元丰九域志》(宋)王存撰,王文楚等校点,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元宪集》(宋)宋庠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丛书集成初编。
    《元祐党人传》(清)陆心源撰,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7年,据清光绪刻本。
    《游宦纪闻》(宋)张世南撰,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云麓漫钞》(宋)赵彦卫撰,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曾巩集》(宋)曾巩著,陈杏珍、晁继周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张耒集》(宋)张耒著,李逸安、孙通海、傅信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张载集》张载著,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
    《昭昧詹言》(清)方东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
    《直斋书录解题》(宋)陈振孙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中国禅思想史》葛兆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中国禅宗通史》杜继文、魏道儒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
    《中国禅宗与诗歌》周裕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中国佛教百科全书·教义卷、人物卷》赖永海主编,业露华、董群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中国佛教百科全书·经典卷》赖永海主编,陈十强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中国佛教百科全书·历史卷》赖永海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中国佛教史》蒋维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中国佛教史》黄忏华,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影印长沙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
    《中国佛教史》郭朋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中国古代文体概论》褚斌杰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钱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中国科举史》刘海峰等著,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
    《中国历代文论选》郭绍虞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新1版。
    《中国历代选官制度》陈茂同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中国史通论》(日)内藤湖南著,夏应元、钱婉约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中国文官制度史》杨树藩著,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
    《中国文化史》柳冶徵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中国文学批评史》郭绍虞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忠肃集》(宋)刘挚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丛书集成初编。
    《朱靖华古典文学论集》朱靖华著,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
    《朱熹的历史世界》余英时著,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
    《朱子语类》(宋)黎靖德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邓小南著,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
    《北宋“党争”与儒学复兴运动的演化》刘复生,《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第6期。
    《北宋洛阳文人集团与地域环境的关系》王水照,《王水照自选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北宋中期儒学复兴运动》刘复生,《文献》1991年第1期。
    《北宋中期的政风之变》刘复生,《文史知识》1992年第2期。
    《东汉政权之建立与士族大姓的关系》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余英时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隔代追慕:王安石选杜、评杜与仿杜》王晋光,《宋代文学与文化研究》黎活仁、龚鹏程等主编,台北:大安出版社,2001年。
    《古代知识阶层的兴起与发展》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余英时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关于宋诗的成就和特色》胡念贻,《学习与思考》1984年第2期。
    《“开口揽时事,议论争煌煌”——从梅尧臣、欧阳修、苏舜钦看宋诗的议论化》赵仁硅,
    《文学遗产》1982年第1期。
    《黄庭坚诗的三个问题——诗作分期、诗体变易及诗论的建立》黄启方,《黄庭坚与江西诗派论集》台北:国家出版社2006年。
    《黄庭坚“夺胎换骨”辨》莫砺锋,《中国社会科学》1983年第5期。
    《黄庭坚是宋诗风范的主要体现者》朱安群,《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
    《黄庭坚影响成因论》许总,《文学遗产》1991年第4期。
    《略论宋诗的发展》胡念贻,《齐鲁学刊》1982年第2期。
    《略论宋代理学诗派》谢桃坊,《文学遗产》1986年第3期。
    《论黄庭坚诗歌创作的三个阶段》莫砺锋,《文学遗产》1995年第3期。
    《论黄庭坚诗》白敦仁,《成都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
    《论“击壤派”》祝尚书,《文学遗产》2001年第2期。
    《论宋人对苏轼的批评》曾枣庄,《宋代文学与宋代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论宋诗》霍松林,邓小军,《文史哲》1989年第2期。
    《论苏黄对唐诗的态度》莫砺锋,《文学评论》1994年第2期。
    《论苏门之立》萧庆伟,陶然,《浙江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论元祐体》曾枣庄,《成都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
    《论“元祐体”》张仲谋,《西北师大学报》1996年第1期。
    《论黄庭坚诗歌创作的三个阶段》莫砺锋,《文学遗产》1995年第3期。
    《群体的影响与个体的超越——试探杰出文学家的成功规律》钱志熙,《江海学刊》1996年第1期。
    《诗可以群——从魏晋南北朝诗歌创作形态考察其文学观念》吴承学、何志军,《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试论山谷诗与王安石》刘乃昌,《文史哲》1988年第2期。
    《试评严羽的东坡论》朱靖华,王洪,《文学遗产》1986年第3期。
    《宋初文坛的冲突与对话——南文北进与北道难移》张兴武,《文学遗产》2004年第3期。
    《宋代诗歌的艺术特点和教训》王水照,《王水照自选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宋诗略论》刘乃昌、王少华,《江西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
    《宋诗特征论》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
    《宋诗的分期及其标准》陈植锷,《文学遗产》1986年第4期
    《宋诗一代面目的成就者——王安石》赵晓兰,《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
    《宋诗臆说》谢宇衡,《文学遗产》1986年第3期。
    《苏门酬唱与宋调的发展》马东瑶,《文学遗产》2005年第1期。
    《苏门的形成与人才网络的特点》王水照,《王水照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苏轼创作的发展阶段》王水照,《王水照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苏诗分期评议》谢桃坊,《论苏轼岭南诗及其他》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
    《<苏轼分期评议>的评议》曾枣庄,《论苏轼岭南诗及其他》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
    《苏轼黄庭坚诗歌理论之比较》周裕锴,《文学评论》1983年第4期。
    《苏轼诗的议论》赵仁硅,《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第5期。
    《苏轼“以才学为诗”论》王洪,《江西社会科学》1989年第5期。
    《苏轼在宋代文学革新中的领袖地位》姜书阁,《文学遗产》1986年第3期。
    《王荆公诗“作贼”说质疑——试探唐宋及其以前指斥诗歌剽窃的标准问题》祝总斌,《国学研究》第十八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许学夷对宋人“以才学为诗”二重性的认识》方锡球,《文学遗产》2001年第2期。
    《议论与唐诗中的议论》何晓园,《名作欣赏》2006年第16期。
    《由求同到证异:翁方纲对黄庭坚诗歌的接受》邱美琼,《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10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