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诗经》阐释的诗学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诗经》阐释(或曰“诗经学”)是中国传统学术中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学术门类。自春秋晚期的孔子首开论《诗》风气直至今日,对《诗经》的阐释大致可归结为六个方面的问题:文本问题、义理问题、艺术问题、流派问题、流变问题和现代学术视野中的诸问题。在这些问题中又贯穿着两个中心问题,那就是义理问题和艺术问题。重“义理”还是重“艺术”,成为了传统《诗经》阐释与现代《诗经》阐释的区别所在。
     清代的《诗经》阐释就处于传统与现代的交替地带,它在清代的学术整体格局中占着不轻的份量。不过,由于《诗》在思想文化传统中所铸造的经学身份的过于显赫以及其时以“求真求是”为旨归的考据思潮的过于强劲,致使其时绝大多数的《诗》学家把注意的焦点更多地集中在了《诗》的义理问题和文本问题上,并且在这两个方面表现出了深刻的“洞见”;但同时,他们对《诗》作为“诗”(艺术)的诸问题,亦即《诗》中所蕴含的诗学内涵及其理论价值的诸问题,却又往往是“不见”的。
     细检相关材料(包括大量关于《诗经》的专论专著以及浩如烟海的诗话、笔记、序跋等)我们会发现,清代的《诗经》阐释特别是从文学角度对《诗经》所作的阐释中,往往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中国传统诗学的真知灼知,暗含着许多重要的诗学理论问题。不过,由于这些思想大都以非理论的形态存在,且隐藏于看似杂乱无章的表述中,因而常常被论者们所忽略,其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是极为可惜的事情。
     正是基于上述看法,本文试图在已有的关于清代《诗经》阐释研究领域与清代诗学研究领域之间找到一个新的运思空间,在论述中既尽力避免《诗经》阐释研究领域面面俱到、泛滥无归的“撒网式”研究,又不走诗学研究领域无视《诗经》阐释之丰富材料的“唯我独尊”之路,而是以大量《诗经》阐释所得的零碎但极为丰富的材料为基础,在此之上进行抽绎归纳,揭出了五个在笔者看来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的诗学问题,即:诗的本体问题、读解的态度问题、意义的获取问题、诗与史的关系问题、以“托辞”为代表的诗艺问题。当然,清代的《诗经》阐释中绝不仅仅蕴含此五个问题,但这五个问题却是在诗学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问题。
     诗的本体问题之所以重要,乃在于其构成了所有关于诗的问题的基础——道理很简单,只有弄清了研究对象的独特的内在规定性,才能保证所有关于它的讨论都运行在一个正确的轨道上。在清代的《诗经》阐释中,关于诗的本体问题虽大都沿用的是传统“言志”、“缘情”的观点,但又有所深化和发展,表现出了“以志统情”、“以情代志”及“情志并举”三种主要理论倾向,不过总体上是“以情代志”者居多。经学大师焦循在以“情”言诗的同时,又强调了诗的“弦诵”(音乐)特点,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思想。此外,叶燮在诗的本体问题上还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以“温柔敦厚”为诗之体。当把他的此一思想与他的“正变”思想联系到一起的时候,就能清楚地看出他在诗的本体问题上所作出的贡献。
     诗(可扩大为所有的文本)之价值的彰显就在于其所传达之“意”(包括偏重于理性的“意义”与偏重于审美的“意思”两个方面)的被领悟。领悟显然需通过具体的读解活动方能实现,而以什么样的态度读解就直接决定着对“意”的领悟的倾向——盲从权威者极易让权威代替自己的思考而与“意”失之交臂,“务持正论”者则极有可能发现“意”的真实内涵。这正是清人强调“务持正论”与“了无成见”的读解态度的用意所在。
     在“意”的获取问题上,清人在《诗经》阐释中贡献出了两种特别可贵的思想:一是以王夫之为代表的“各以其情而自得”的重在阐释者的思想,二是以方玉润为代表的“原诗人之始意”的重在创作者的思想。清人的这两种思想代表着中国传统诗学在此问题上所达到的高度。这正是本文第三章所重点讨论的内容。
     第四章探讨的则是诗与史的关系问题及诗自身的艺术修辞问题。这两个问题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诗”正是以其独特的艺术修辞(比如方玉润所提出的“托辞”说)而与“史”拉开了距离。本章正是基于《诗经》既可作“史”读解又可作“诗”阐释的特殊性,立足于清人对《诗经》的相关阐释考察了他们对“诗史”与“诗艺”的根本看法。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Book of Song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cademic categories that has extremely profound connotation. In Chinese history, Confucius was the first person who studied the Book of Songs from the academic point of view. After that, this kind of academic category includes six dominating issues:textual analysis, the elaboration of Confucian thoughts, literary researches, the generalization of research schools and contemporary problems in the academic perspective. The second and third issues thread all the issues. Emphasizing the second or valuing the third has become the touchstone that can differentiate the tradition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Book of Songs from modern interpretati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Book of Songs in Qing Dynasty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overall academic pattern during this period. But because of the intellectual tradition and the academic atmosphere of the times, very many researchers paid a lot of attention to the issue of textual analysis and elaborating Confucian thoughts, and they achieved a lot. On the other side, they seemed to have no respect for the issue of literary researches.
     Examining the related voluminous materials we will find that there are a lot of conventional poetic wisdoms and poetic ideas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Book of Songs, especially in the literary perspective study of the book. Since most of these poetic wisdoms and ideas form a non-theory existence and hide in the seemingly haphazard statements, they are often ignored by commentators and their values are not given due attention. It is a very unfortunate thing!
     The paper finds a new research field between the area of interpretation of the Book of Songs and the area of poetic studying of Qing Dynasty. By studying abundant but fragmentary materials of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Book of Songs, the paper organized five primary and significant poetic issues:ontological issues of poetry, attitudes towards poetic interpretation, obtaining meaning of a text, relationships between Poetry and History, "Pretext"-artistic issue of poetry. Of course,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Book of Songs of Qing Dynasty contains more than the above five issues, but these issues are very important in the poetic system.
     The importance of ontological issues of poetry is determined by its basic position in the poetic system-only do we figure out the unique inherent regularity of Poetry, we can ensure that all discussion about it running in the right track. Although the scholars of the Book of Songs of Qing Dynasty use the traditional ideas of ontological issues of poetry-the poem articulates what is on the mind intently and the poem follows from the affection-they deepened and developed these ideas contemporaneously, showing the tendency of three main theories:"embodying affection in intention", "replacing intention with affection" and "stressing affection and intention simultaneously". But on the whole, "replacing intention with affection" is most welcome. Among those view of points, Jiao Xun's theory of Poem itself claims more attention:he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affection" in poetics; meanwhile, he emphasizes the mu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oetry. In addition, Ye Xie advanced a new viewpoint of Poem itself
     considering the "gentleness and genuineness" as the noumenon of poem. When we connect this idea with his idea of "normativeness and mutatedness", we will clearly see his contribution on the issue of poem itself.
     The value of poem depends on its poetic meaning (rational meaning and aesthetic meaning) that will be obtained by the reader. The obtaining of the poetic meaning must be achieved by some specific reading activity. So, the attitudes towards reading directly determine the tendency to realize the poetic meaning. The person who is blind obedience to dogmatic authority will miss the "right meaning" because he doesn't use his own head; the person who is consistent with the correct orientation will figure out the true meaning. That is why the scholars of Qing Dynasty strongly emphasize the attitudes towards reading.
     As far as the obtaining of poetic meaning is concerned, the scholars of Qing contributed two particularly valuable idea—one is "getting the meaning from reading on the reader's own" raised by Wang Fuzhi, another is "research into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the poets" raised by Fang Yurun. These two ideas of obtaining poetic meaning are th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raditional poetic issues. It is the main content that chapter three will talk about.
     Chapter four discusses two main issues:one i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oetry and History; another is the rhetoric arts of poetry itself. These two issues are closely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It is the use of the unique art of rhetoric (e.g. "pretext" raised by Fang Yurun) that differentiates Poetry itself from History. This chapter is based on the fact that the Book of Songs can be interpreted as both History and Poetry. By studying related materials, we explore the scholars' basic viewpoints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History and Poetry" and "Poetic Arts".
引文
①在“诗经学”研究领域中,“《诗经》文学阐释”一语已为论者所习用,但却鲜有人从学理上对其内涵进行明晰的界定。谭德兴《什么是(诗经)的文学研究——关于经学与文学关系之思考》一文也只是提出了问题而没能解决问题。他说:“本文并没有也不想给出一个关于什么是《诗经》‘文学研究’的标准答案。只是想通过对当前《诗经》学领域关于传统《诗经》学之文学研究分歧现象的分析,以引起学界对传统《诗经》学文学研究的起点、《诗经》文学研究中的评判标准等诸多问题的重视和深人讨论。”(载《贵州文史丛刊》2003年第3期)笔者在后文尝试着对此一问题作出自己的解答。详见第二节“《诗经》阐释六个方面的问题”中的相关内容。
    ②龚鹏程:《诗话诗经学》,见《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①袁氏是清代中期反传统色彩较为浓厚的一位诗论家。与此思想倾向相适应,其诗论高扬“情”的地位。他指出:“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惟李义山诗,稍多典故;然皆用才情驱使,不专砌填也。”(见《随园诗话》上册,顾学颉校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146页)“情”即是“性灵”中最为重要的内容。
    ②以“格”、“调”论诗的思想,早在唐代皎然的《诗式》中已隐隐现出——《诗式》中辟有“文章宗旨”条论谢灵运诗曰:“其格高,其气正,其体贞,其貌古,其词深,其才婉,其德宏,其调逸,其声谐。”(见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0页)此时的“格”、“调”尚未联成一整词。至明代的李东阳(1447-1516),“格调”观念始被明确提出:“今泥古诗之成声,平侧短长,句句字字,摹仿而不敢失,非惟格调有限,亦无以发人之情性。”(见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1370页)沈德潜(1673-1769)则被推为清代“格调”说的代表。关于“格调”说的内涵,邬国平、王镇远总结说:“所谓格,往往指诗歌体制上的合乎规格;所谓调,就是指诗歌的声调韵律。”(见《清代文学批评史》,第448页)可见,“格调”说强调的是诗的外在表现形式,所以袁枚才批评它是“空架子”。
    ③袁枚:《随园诗话》(上),第2页。
    ①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66页。
    ②夏传才:《诗经研究史概要》(增注本),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2页。
    ①梁启超(1873-1929)是此一观点的突出代表。他把中国两千余年传统的“思想界的历史”分为了六个时期,其中第六期的起点即在明清之际;而最能代表此一时期思想界之复杂情形的,便是他所谓的“黎明时代的运动”。他接着指出,要想很好地理解这个黎明时代思想界变迁的动机,就得注意其时四个方面的“时代背景”,其中的第一个就是“理学反动”:“因为在前期末年,理学中之陆王学派几乎独占了全学界。依我看,这一派的好处本来很多,但是到了末流,讲得太玄妙了,随声附和的人也太过放纵了,当然要引起一般人的厌倦和攻击。所以反动的结果,学风全趋向客观的或实践的。”(《明清之交中国思想界及其代表人物》,见汪学群编《清代学问的门径》,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14页)
    ②傅斯年(1896-1950)的看法似可视为此一解释思路的代表。他总结清代学问的治学方法时说:“清朝的学问恰是针锋相对的发出。有明末的空洞心学,便有清儒的注重故训;有明朝士流的虚伪浅妄气,便有清儒的实事求是;有明末的束书不读,便有清儒的繁琐学问;有明末的不讲治事,便有清儒的专求实用(顾、颜、黄、李都如此)。宋明的学问是主观的,清代的学问是客观的;宋明的学问是演绎的,清代的学问是归纳的;宋明的学问是悟的,清代的学问是证的;宋明的学问是理想的,清代的学问是经验的;宋明的学问是独断的,清代的学问是怀疑的。就这方法上而论,彼此竟是截然不同,所以彼此的主义,竟是完全的相左。”(傅斯年:《清代学问的门径书几种》,见汪学群编《清代学问的门径》,第2-3页)
    ③参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清代中期学术思想史研究》外篇之“清代思想史的一个新解释”,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
    ④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清代中期学术思想史研究》,第325页。
    ①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清代中期学术思想史研究》,第356页。
    ②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22页。
    ③同上书,第522-523页。
    ①语出晚清皮锡瑞(1850-1908)《经学历史》:“汉崇经术,实能见之施行。武帝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孔教已定于一尊矣。然武帝、宣帝皆好刑名,不专重儒。盖宽饶谓以法律为《诗》、《书》,不尽用经术也。元、成以后,刑名渐废。上无异教,下无异学。皇帝诏书,群臣奏议,莫不援引经义,以为据依。国有大疑,辄引《春秋》为断。一时循吏多能推明经意,移易风化,号为以经术饰吏事。”(《经学历史》,周予同注释,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03页)可见,“以经术饰吏事”的实质,就在于把经书中所蕴藏的“经世大法”付诸于实践,让“经”发挥其作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作用。
    ②梁启超:《近世之学术(起明亡以迄今日)》,见汪学群编《清代学问的门径》,第61页。
    ①刘宝楠《论语正义》引孔安国语(见《论语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374页)。
    ②朱熹:《论语集注》,见《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8页。
    ③郑玄(127-200),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西南)人,东汉著名经学大师。他淹通博识,学养深厚,以兼通今古文之才遍注群经,对中国的经学史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南朝范晔(398-445)《后汉书·郑玄传》载玄所注之书及所著之文曰:“凡玄所注《周易》、《尚书》、《毛诗》、《仪礼》、《礼记》、《论语》、《孝经》、《尚书大传》、《中候》、《乾象历》,又著《天文七政论》、《鲁礼禘袷义》、《六艺论》、《毛诗谱》、《駮许慎五经异义》、《荅临孝存周礼难》,凡百余万言。”(见《后汉书》卷三十五《郑玄传》,李贤等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④刘宝楠《论语正义》引,见《论语正义》,第375页。
    ⑤朱熹:《论语集注》,《四书章句集注》,第178页。
    ⑥《论语集注》,《四书章句集注》,第178页。
    ⑦见刘宝楠《论语正义》,第375页。
    ⑧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0页。
    ①曹顺庆:《中外比较文论史》(上古时期),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01页。
    ②白居易:《与元九书》,见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二册),第96页。
    ③李凯:《中国古代诗学话语言说方式及其意义生成——(诗经)与中国诗学关系研究》,见李天道主编《古代文论与美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5页。李凯此文主要从言说方式、意义生成及诗学精神三大方面分析了《诗经》与中国诗学的密切关系,明确揭示出了《诗经》在中国传统诗学构建中的根本性地位。
    ①夏传才:《二十世纪诗经学》,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又,夏老在同书的第74页还有一个类似的定义:“何谓诗经学?简单地说,它研究的内容包括《诗经》的文本及其思想和艺术内涵,它的产生、编集和流传的相关问题,以及历代研治《诗经》的学派和著作的分析和评论。”夏老的两个定义都把“文本”问题放在首位,正说明了此问题在《诗经》阐释中的基础性地位。
    ②洪湛侯:《诗经学史·自序》(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9页。
    ①《毛传》共三十卷,鲁人(一说河间人)毛亨(大毛公)撰,约成书于西汉初年。相传亨之《诗》学传自荀子,后其又传之赵人毛苌(小毛公)。毛公是“《毛诗》学”的开创者,《毛传》则是“《毛诗》学”的代表性著作。后代的《诗经》阐释,如以《毛传》为宗尚者,多以《毛诗》标其书名。清代胡承珙的《毛诗后笺》、马瑞辰的《毛诗传笺通释》和陈奂的《诗毛氏传疏》,即是著名的《毛诗》学派著作。
    ②孔颖达:《毛诗正义》(卷七),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一),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802页。
    ③钱钟书:《管锥篇》(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25页。
    ④引自孔颖达:《毛诗正义》(卷七),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一),第802页。
    ⑤黄焯:《毛诗郑笺平议》,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3-94页。
    ⑥孔颖达:《毛诗正义》(卷七),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一),第802页。
    ①孔颖达:《毛诗正义》(卷七),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一),第802页。
    ②《论语·雍也》。
    ③《论语·卫灵公》载孔子语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④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上),吴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67页。
    ⑤参见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上),第466-468页。
    ⑥黄焯先生则对此说深不以为然。他反驳说:“非惟水不可以疗饥,即诗意本无谓贤者饮之之事也。”(见《毛诗郑笺平议》,第94页)黄先生说《诗》一以《毛传》为宗,其有言曰:“西汉经师之学,惟《毛传》最古,复最完好。其训诂能委曲顺经,不拘章句。陈奂谓其‘文简而义赡,语正而道精’,盖深得毛旨,而发为斯语者。今绳《笺》说,一以《传》义为主,非甘为毛氏佞臣,诚以其精当不可易也。”(见《毛诗郑笺平议·序》,第3页)知此则知其驳今文《诗》与郑《笺》之根源所在。
    ⑦孔颖达(574-648),字仲达,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唐代著名经学大师。隋末举明经,入唐后任国子司业、祭酒等职,尝受太宗命与诸儒撰定《五经正义》。“唐太宗以儒学多门,章句繁杂,诏国子祭酒孔颖达与诸儒撰定五经义疏,凡一百七十卷,名曰《五经正义》。”(皮锡瑞:《经学历史》,第198页)《五经正义》成而独署颖达之名,乃因其资格老名位重且承担了现在所谓“总编”工作的缘故:“颖达入唐,年已耄老;岂尽逐条亲阅,不过总揽大纲。……标题孔颖达一人之名者,以年辈在先,名位独重耳。”(《经学历史》,第202页)
    ⑧引自孔颖达:《毛诗正义》(卷七),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一),第802页。又,郑氏此说即为其采今文说以释《诗》的一个明证。到清代,郑玄这种兼采今古文以注经的做法被一著名的《毛诗》学者所继承,他就是马瑞辰。马氏的《毛诗传笺通释》发挥了清代学者长于音韵、训诂及名物考证的优点,对《毛传》、郑《笺》及孔《疏》重新做了疏释。马氏明言自己著作之“书法”曰:“《三家诗》与《毛诗》各有家法,实为异流而同原。凡三家遗说有可与《传》、《笺》互相证明者,均各广为引证,剖判是非,以归一致。”(见《毛诗传笺通释·例言》,陈金生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页)表明了马氏欲打破经学壁垒,求得《诗》之统一性的意图。
    ①孔颖达:《毛诗正义》(卷七),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一),第802页。
    ②姚际恒(1647-1715),字立方,号首源,祖籍安徽新安,故其著常以“新安首源姚际恒”署名。少时即勤奋向学,初博览百家,后肆心于经学,故其经学根底极为深厚。徐世昌等编纂的《清儒学案》(二)评曰:“少折节读书,泛滥百氏,既而尽弃词章之学,专事于经。年五十曰:‘向平婚嫁毕而游五岳,余婚嫁毕而注九经。’遂屏绝人事,阅十四年而书成,名曰《九经通论》。”(《清儒学案》,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527页)姚氏在经学上的博淹通敏由此可见。
    ③姚际恒:《诗经通论》,顾颉刚标点,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46页。
    ④黄焯:《毛诗郑笺平议》,第94页。
    ⑤钱钟书:《管锥篇》(第一册),第125页。
    ⑥引自孔颖达:《毛诗正义》(卷七),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一),第802页。
    ①姚际恒:《诗经通论》,第72页。又,《神女》乃指宋玉之《神女赋》,此赋写楚襄王梦遇神女之经历,文中对神女之美貌及神态极尽描摹之能事。《感甄》乃指曹植之《洛神赋》,此赋受《神女赋》之影响甚为明显,但其主题则是“假托洛神寄寓对君主的思慕,反映衷情不能相通的苦闷。”(见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二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89页)
    ①姚际恒:《诗经通论·诗经论旨》,第8页。
    ②此处所谓“《诗经》汉学”并不等同于“汉代《诗经》学”——前者是以内在的治学精神为依据而划分出的学术派别,后者则是以外在的朝代顺序为标志而进行的简单描述。“《诗经》汉学”之《诗》学派别指的是自东汉至唐代约千年间的《诗经》古文学派,其治学之精神以实事求是为最大特色,重文字训诂,恪守师法家法,学风谨严简朴而不免失于板滞琐碎。“汉代《诗经》学”则包含《诗》今、古文两学派在内。清代考据学被称为“新汉学”,乃由于其学术精神与汉学一脉相承,但学风较汉学更为通达、考订之范围较汉学更广、训诂之水平较汉学更为精密,故论者径以“清学”名之。由此,清代此一派的《诗经》阐释遂可名之曰“《诗经》清学”。
    ③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208页。
    ①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208页。
    ②刘师培:《经学教科书》,陈居渊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27页。
    ③引自皮锡瑞:《经学历史》,第346页。
    ④曾国藩:《劝学篇示直隶士子》,见《曾国藩全集》(诗文),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442页。
    ⑤《论语·先进》篇载:“德行: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即“孔门四科”。
    ⑥皮锡瑞:《经学历史》,第89-90页。
    ①朱熹:《诗集传·诗经传序》,王华宝整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②朱熹的此一读《诗》总原则,决定了《诗集传》之解诗思想的经学性质;尽管其中也有不少地方是从文学角度来读解诗的,但那并非其《诗》学思想的主流,而只是他与《诗》文本所暗含的“文学性”因素不可避免的“相遇”。后文对此有所解释。
    ③需要注意的是,清代今文经学家所理解的“义理”与宋儒所言的“义理”是有区别的。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述及其师康有为之今文学思想时说:“教人读古书,不当求诸章句训诂名物制度之末,当求其义理。所谓义理者,又非言心言性,乃在古人创法立制之精意。于是汉学、宋学,皆所吐弃,为学界别辟一新殖民地。”(见《清代学术概论》,朱维铮导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9页)可见,宋儒之“义理”是与其“理学”思想紧密相联的,带有强烈的形而上色彩:而清儒之“义理”,则更多地在求“古人创法立制之精意”,其形而下的实用目的较为明显。
    ④就笔者目前所见,张丰乾的《(诗经>与先秦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是此方面研究中较有代表性的著作。
    ①朱熹:《诗集传》,第2页。
    ②《随园诗话》(上),第167页。
    ①陈桐生:《礼化诗学:诗教理论的生成轨迹》,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页。
    ②陈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上),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2页。
    ③葛兰言:《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赵丙祥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④《毛诗序》,见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第63页。
    ⑤ 引自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87页。
    ①皮锡瑞:《经学历史》,第90页。
    ②洪湛侯:《诗经学史》(上册),第293页。
    ①闻一多:《匡斋尺牍》,见《神话与诗》,第293页。
    ②茨维坦·托多洛夫编选:《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蔡鸿滨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4页。
    ③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入门》(英汉对照),李平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32页。
    ①乔纳森·卡勒:《文学性》,见马克·昂热诺等主编《问题与观点:20世纪文学理论综论》,史忠义、田庆生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29页。
    ②参阅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第二章《文学的本质》,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③闻一多:《匡斋尺牍》,见《神话与诗》,第292页。
    ①杨金花:《<毛诗正义>研究:以诗学为中心》,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48-149页。
    ①引自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第216页。
    ② 已故著名学者、云南大学中文系的赵仲牧先生曾指出:“能够成为审美对象的‘某物’,其形式在审美活动中往往有着极大的审美优势(可名之曰‘能指的审美优势’)。在文学文本中,这种审美优势就体现在语言独具匠心的安排上。”语引自赵先生《符号美学》授课笔记。
    ③阮元:《揅经室三集》(卷二),引自李贵生《传统的终结:清代扬州学派文论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6页。
    ①《焦循手批<毛诗注疏)钞释(二)》,见赖贵三《焦循手批十三经注疏研究》,台北:里仁书局,2000年版,第653页。
    ② 闻一多另有一新说,认为前四个“我”字均为感叹词,相当于“兮”或“猗”,即现代汉语中的“啊”。他说:“三字(即‘兮’、‘猗’、‘我’——引者)声音原来相同,其实只是啊的若干不同的写法而已。……总之,严格地讲,只有带这类感叹虚字的句子,及由同样句子组成的篇章,才合乎最原始的歌的性质,因为,按句法发展的程序说,带感叹字的句子,应当是由那感叹字滋长出来的。”(《歌与诗》,见氏著《神话与诗》,第160页)此说可备参考。
    ③朱自清:《诗言志辨》,邬国平讲评,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第53页。
    ①刘勰:《文心雕龙·比兴》,见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24页。
    ②孔颖达:《毛诗正义》卷一,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一),第565页。
    ③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一),第865页。
    ④同上书,第794页。
    ⑤同上书,第929页。
    ⑥同上书,第1176页。
    ⑦语出欧阳修《六一诗话》引梅尧臣语:“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引自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二册,第243-244页)
    ⑧《中国古典诗歌中形象与情感之关系例说》,见《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第六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⑨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第三章论《易传》的美学思想时,特辟一节论“赋”、“比”、“兴”的美学本义。
    ⑩《兴辞诗学片语》,泰安:山东友谊书社,2005年版。
    ①余虹此书的第五章“抒情论:兴与表现”对“兴”与有精彩的论述。
    ②《赋比兴与中国诗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③《比兴思维研究》,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④《赋比兴的现代阐释》,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⑤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第三章第五节对此一演变过程有清晰的描述,可参看。
    ⑥阐释立场或态度对阐释活动的倾向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像《诗》这样长期在经学、文学、史学阐释中纠缠不清的文本来说,以什么样的立场、态度来阐释,直接关系着其品质的认定。基于此认识,本文第二章特别对清代《诗经》阐释中所透露出的态度问题加以详细讨论。
    ⑦王夫之就明确指出:“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见《姜斋诗话》卷二,第150页)
    ①江湛侯:《诗经学史》(上册),第184页。
    ②沈德潜:《说诗晬语》(与叶燮《原诗》、薛雪《一瓢诗话》合订本),霍松林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86-187页。下文所引《说诗晬语》、《原诗》、《一瓢诗话》语句均出此合订本,不再详注,只标书名、校注者和页码。
    ①见郭绍虞主编:《中国古代文论选》(第一册),第75页。
    ②《诗经原始·凡例》(上册),第2页。
    ①《诗经原始》(上册),第82页。
    ②同上书,第83页。
    ③《诗集传》,第6页。
    ①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第194页。
    ②三国时吴人陆玑(也有作“陆机”的,但以作“陆玑”者居多)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是《诗经》专题研究的开创之作,是中国“第一部考证《诗经》名物的专书”,它“开启了后世以考据名物治《诗》的风气。”(见洪湛侯《诗经学史》,第236页)据此书统计,《诗》中共提到草名105种,木名75种,鸟名39种,兽名67种,虫名29种,鱼名20种,各种器物名300种。冯志伟《现代术语学引论》(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7页)又从现代科技的角度对《诗经》的专题研究作了补充:“据考证,西周时期的《诗经》中与化学知识有关的内容就有600多处,青铜100处,酿酒100处,染色80处,玉石40处,皮革30处,香料10处,肥料5处,油漆和陶器10处,糖和油脂30处。”在把《诗经》作天文历法研究之资料看待方面,司马迁就有一则关于孔子的有趣的记载:“他日,弟子进问曰:昔夫子当行,使弟子持雨具,已而果雨。弟子问曰:‘夫子何以知之?’夫子曰:‘《诗》不云乎: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昨暮月不宿毕乎?’”(《史记·仲尼弟子列传》,韩兆琦译注《史记》第六册,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4630-4631页)孔子就是根据《诗》所记载的天文学知识,准确地进行了一次天气预报。这些正是《诗经》被称为中国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的重要方面。
    ①《学派与中国文化》,见《中国社会科学》1988年第4期。
    ②《诗经研究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③《诗经研究史论稿》,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④《中国历代诗经学》,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3年版。
    ⑤《从文学到经学——先秦两汉诗经学史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⑥《从经学到文学——明代(诗经)学史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⑦《<诗经)文学阐释史(先秦—隋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①朱自清:《闻一多全集·序》,见《闻一多全集》(第1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页。
    ②《诗经的性俗观》,见《闻一多全集》(第3卷),第169-170页。
    ③闻一多:《风诗类钞甲·序例提纲》,见《闻一多全集》(第4卷),第456页。
    ①闻一多:《风诗类钞甲·序例提纲》,见《闻一多全集》(第4卷),第456页。又,闻先生把他所谓“社会组织的纲目”分为三大类:婚姻、家庭和社会。
    ②闻一多:《风诗类钞甲·序例提纲》,见《闻一多全集》(第4卷),第457页。
    ③葛兰言:《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第15页。
    ④同上书,第13-14页。
    ①叶舒宪:《诗经的文化阐释》,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②同上书,第15-16页。
    ③同上书,第16页。
    ①参阅成中英:《论中西哲学精神》,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洪汉鼎:《真理与方法》(上卷)之《译者序言》,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②汤一介:《能否创建中国的解释学》,见《学人》第13期。
    ③张汝伦:《意义的探究——当代西方释义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④殷鼎:《理解的命运》,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
    ⑤李清良:《中国阐释学》,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①《诗学——文学形式通论·引言》,陈静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①蔡镇楚:《诗话研究之回顾与展望》,见《文学评论》1999年第5期。
    ②刘小枫:《重启古典诗学》,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年版,第20页。
    ③奏章详细内容见《全唐文》第六九五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①萧华荣:《中国古典诗学理论史》(修订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②《诗学——文学形式通论:引言》,陈静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①黄药眠、童庆炳主编:《中西比较诗学体系》,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页。
    ②余虹:《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95页。
    ③同上注。
    ④杨义先生《说“诗学”》(见《诗刊》2007年第13期卷首语)一文中对中国传统的“诗学”概念也有一个界定,认为它指的是“诗的智慧与作诗的能力”。“诗的智慧”与此处的“思维样式”庶几相当。
    ⑤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7页。
    ⑥同上书,第6页。
    ①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第28页。
    ②朱维铮:《(清代学术概论>导读》,第3页。
    ①《清代学术概论》,朱维铮导读本,第49页。
    ②同上书,第16页。
    ③夏传才先生在论及姚际恒、崔述、方玉润三人的《诗经》研究时,特辟“超出各派之争的‘独立思考’派”一目以名之(见《诗经研究史概要》,第156页)。胡适先生在论及清代的《诗经》研究时,也将此三人相提并论:“确实出了几个比汉宋都要高明的,如著《诗经通论》的姚际恒,著《读风偶识》的崔述,著《诗经原始》的方玉润,他们都大胆地推翻汉宋的腐旧的见解,研究《诗经》里面的字句和内容。”(胡适《谈谈(诗经)》,见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五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71页)故笔者在后面的行文中把姚、崔、方三人并称为“独立思考派三大家”。在“独立思考派”三大名著中,姚际恒的《诗经通论》成书最早,在康熙年间(1662-1722);崔述的《读风偶识》居中,在嘉庆年间(1796-1820);方玉润的《诗经原始》最晚,据向达先生在《方玉润著述考》中的考订,大概成书于光绪初年(1875-1908)。目前尚无直接的证据表明《读风偶识》受到了《诗经通论》的影响,但《诗经原始》受《诗经通论》的启发却极为明显,方氏对此也绝不讳言。
    ①《诗经通论·出版者说明》,顾颉刚标点,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3页。
    ②梁启超在此书的第一部分“反动与先驱”中有言曰:“今年是公历1923年。……我三年前曾做过一部《清代学术概论》。”(见《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1页)
    ③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208页。
    ①方玉润在读解《陈风·月出》一诗时表达了其对诗之“虚想”的重视:“此诗虽男女词,而一种幽思牢愁之意,固结莫解。情念虽深,心非淫荡。且从男意虚想,活现出一月下美人。并非实有所遇,盖巫山、洛水之滥觞也。不料诸儒认以为真,岂不为诗人所哂?”(见《诗经原始》,第298页)
    ②焦循:《与孙渊如观察论考据著作书》,见《焦循诗文集》,刘建臻点校,扬州:广陵书社,2009年版,第246页。
    ③在朱熹看来,读解活动可分为两个层次:处于浅层的“随文解义”与处于深层的“识得意思好处”,后者正是文学阐释的重点所在。他说:“大凡事物须要说得有滋味,方见有功。而随文解义,谁人不解?须要见古人好处。……这个有两重。晓得文义是一重,识得意思好处是一重。若只识得外面一重,不识得他好底意思,此是一件大病。”(《朱子语类》卷一一四)
    ④参《经学教科书》,陈居渊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26-127页。
    ⑤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朱维铮导读本,第77页。
    ①钱玄同:《论诗经真相书》,见顾颉刚编辑《古史辨》(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46页。
    ①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①参阅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436-439页。
    ②《清代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③《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④《中国诗学批评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⑤《中国古典诗学理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⑥《清代诗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⑦蒋寅:《清代诗学研究之我见》,载《苏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①洪湛侯:《诗经学史》(下册),第457页。
    ①王先谦的《诗三家义集疏》是清代今文“三家诗”学中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也是中国两千年来今文“三家诗”学的集大成之作。其书网罗佚文旧说最为完备,又广采乾嘉学者之精见卓识,且对《毛诗》学派之重要著作折衷异同,并参以己意以断其是非,故论者评之曰:“《集疏》之问世,固然不能为两千年来今、古文《诗》之争端定案,但搜残被缺,网罗遗佚,为后人提供迄今最完备之三家《诗》读本,其有益于《诗经》学之功绩,自不待赘述。”(《诗三家义集疏·点校说明》,第4页)。
    ②蒋寅:《清诗话考·自序》,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页。
    ③参见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导言》,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8页。
    ①章学诚:《文史通义》(上),叶瑛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59页。
    ②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自序》,朱维铮导读本,第2页。
    ①杨明照:《运用比较的方法研究中国古代文论》,见其为曹顺庆《中西比较诗学》(修订版)所作《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4页。
    ①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211页。
    ②李春青:《在文本与历史之间:中国古代诗学意义生成模式探微》,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7页。
    ③依笔者之见,“最基本的构成因素”替换为“基本规定”似更妥,因“本体”含有形而上的意味,以“基本规定”释之符合此一概念的内在要求;而“构成因素”则易使人联想到它的具象性,与“本体”概念的通常用法有些距离。
    ①方玉润:《诗经原始·凡例》,第4页。
    ①方玉润:《诗经原始·诗旨》(上册),第42页。
    ②朱自清:《诗言志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页。
    ①东汉赵歧在《孟子注疏》中将“志”理解为“诗人志所欲之事”。显然地,“诗人”在其所“志”之“所欲之事”中即包含有诗人表达其“创作意图”、“思想怀抱”等意。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郭英德等《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则在“志”之本义“记忆”、“记载”的基础上,将“诗言志”理解为“《诗经》所记载的史实”、“诗对历史或现实现象的说明”。
    ②方玉润:《诗经原始·诗旨》,第51页。
    ①崔述:《读风偶识》,见顾颉刚编订《崔东壁遗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566页。
    ②余虹:《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第79页。
    ①王夫之:《诗广传》,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47页。
    ②曹志敏:《魏源(诗古微)论(诗经)二(南>》,见《史学月刊》2008年第7期。
    ③关于《毛诗大序》产生的时间,学界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产生于东汉前期(李泽厚、刘纲纪持此看法,见《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编》,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427页),一种认为产生于西汉中后期(陈桐生持此说,见氏著《史记与诗经》中“《毛诗序》写作时代考”一节,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1—144页)。比较稳妥的说法,可把其产生时间定位于两汉之交。
    ④引自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第63页。
    ①《宋书·谢灵运传论》,见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诜》(第一册),第215页。
    ②孔颖达:《毛诗正义》,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一),第563页。
    ③同上注。
    ④钟嵘:《诗品序》,见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第308页。
    ⑤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见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第56页。
    ①王士祯:《带经堂诗话》卷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74页。
    ②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2页。
    ③同上注。
    ①李泽厚先生解释说,所谓“实践理性”,指的是“把理性引导和贯彻在日常现实世间生活、伦常感情和政治观念中,而不作抽象的玄思。”(见李泽厚:《美的历程》,《李泽厚十年集》第一卷,第54-55页)
    ①钱谦益:《题燕市酒人篇》,见《牧斋有学集》卷四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②《牧斋有学集》卷一五。
    ③钱谦益:《爱琴馆评选诗慰序》,见《牧斋有学集》卷一五。
    ①陈良运:《中国诗学批评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02页。
    ②《牧斋有学集》卷三二。
    ③《牧斋有学集》卷四七。
    ④袁枚:《随园诗话》(上),第90页。
    ①《答蕺园论诗书》,引自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三册),第474页。又,袁氏所引《三百篇》中的“有女同车,伊其相谑”句实出自《郑风》中不同的两首诗,前一句出自《有女同车》,后一句出自《溱洧》。
    ②《随园诗话》卷一,第15页。
    ③《再与沈大宗伯书》,引自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三册),第472页。
    ④李春青:《在文本与历史之间:中国古代诗学意义生成模式探微》,第177页。
    ①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编》,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427页。
    ②陈桐生:《礼化诗学:诗教理论的生成轨迹》,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年版,第65页。
    ③朱维铮:《中国经学史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4页。
    ①张国庆:《论儒家诗教的思想性质》,见《中国古代美学要题新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第100页。
    ②李泽厚先生在《孔子再评价》一文中就指出:“孔子没有原罪观念和禁欲意识,相反,他肯定正常情欲的合理性,强调对它的合理引导。”(见《李泽厚十年集》第三卷,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25-26页)
    ①《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编),第549页。
    ②孔颖达:《毛诗正义》卷一,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一),第563页。
    ③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卷五十一,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四),第4579页。
    ①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5-56页。
    ②《文心雕龙今译》,第56页。
    ①孔颖达:《毛诗正义》,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一),第563页。
    ①袁枚:《随园诗话》(上),第3页。
    ②崔述:《读风偶识·通论诗序》,《崔东壁遗书》,第527页。
    ③同上书,第566页。
    ④同上书,第577页。
    ⑤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对“六经”之内涵及其所长有着精要的概括:“《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礼》经纪人伦,故长于行;《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于风;《乐》乐所以立,故长于和:《春秋》辨是非,故长于治人。是故《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见《史记》第十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97页)
    ①《读风偶识》,《崔东壁遗书》,第577页。
    ②《孔子诗论》是中国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一部《诗》学专著,全文共1006字分刻于29支竹简之上,但至今尚未得到完全解读。这短短的一千多字却在中国的《诗》学史上占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它处于“先秦零碎的《诗》学评论”与“汉代四家诗那样体例统一、结构完整的成熟《诗》学专著”的中间环节,“在说《诗》方法、《诗》旨提炼、分类研究以及理论模式方面均为后人作出了富有价值的探索,堪称汉代四家诗的先驱。特别是竹书关于诗歌性情与礼义关系的论述,触及到中国诗论的核心问题,对中国封建时代文学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见陈桐生《(孔子诗论>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页)
    ①陈桐生:《(孔子诗论)研究》,第246页。
    ②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5页。
    ③陆机:《文赋》,见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第171页。
    ①纪晓岚:《云林诗钞序》,引自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第316页。
    ②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第27页。
    ③《礼记·经解》引孔子之言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五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三册,第3493页)
    ①张国庆:《中和之美:普遍艺术和谐观与特定艺术风格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7页。
    ②陈桐生:《礼化诗学:诗教理论的生成轨迹》,第58页。
    ③笔者此处用“三话语”理论来解读中国传统诗学本体论中“言志”与“缘情”之争的问题,受到了葛兆光先生对清代考据学兴起之相关背景所进行的论述的启发。参见氏著《中国思想史》(第二卷)第三编第三节之“考据学的兴起:十七世纪中叶至十八世纪末知识与思想世界的状况”的相关论述,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④朱维铮:《中国经学史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4页。
    ①萧华荣:《中国古典诗学理论史》(修订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7-278页。
    ①《与欧阳制美论诗书》,见《焦循诗文集》,第268页。
    ②钱钟书:《谈艺录》,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7页。
    ①杨伯峻先生在注释此则材料时说:“《关雎》——《诗经》的第一篇。但这篇诗并没有悲哀的情调,因此刘台拱的《论语骈枝》说:‘《诗》有《关雎》,《乐》亦有《关雎》,此章据《乐》言之。”’(见《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0页)
    ②孔颖达:《毛诗正义》,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一),第563页。
    ①焦循:《雕菰集》,第235页。
    ①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一),第466页。
    ②同上书,第485页。
    ③同上书,第844页。
    ④同上书,第842页。
    ①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五十,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三),第3493页。
    ②如袁枚就质疑说:“孔子之言,戴经不足据也,惟《论语》为足据。”(袁枚:《答沈大宗伯论诗书》,见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三册,第468页)在别的地方又辨析说:“《礼记》一书,汉人所述,未必皆圣人之言,即如‘温柔敦厚’四字,亦不过诗教之一端,不必篇篇如是。……故仆以为孔子论《诗》可信者,‘兴观群怨’也,不可信者,‘温柔敦厚’也。”(袁枚:《答李少鹤书》,引自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第322页)对此问题,张国庆先生在深入分析后发表了自己独到的看法:“诗教作为典型的儒家思想,不可能与孔子本人的思想完全无干。……但是在它所涉及的诸多具体问题上,却表现出了与孔子本人甚为不同的看法或主张。诗教并不是或者并不符合孔子本人的思想。”(详见张国庆《论儒家诗教的思想性质》一文,见《中国古代美学要题新论》)这是笔者目前所见到的对“诗教”与孔子关系问题的最精当准确的阐释。
    ③张国庆:《论儒家诗教的思想性质》,《中国古代美学要题新论》,第86页。
    ④叶燮(1627—-1703),字星期,号己畦,浙江嘉兴人。据《清史列传》卷七十记载,燮幼即颖悟,年仅四岁,其父叶绍袁曾以《楚辞》授之,燮即能成诵。燮早年也有仕进意,后绝迹官场,以授徒撰述终老。晚年曾寓居吴县横山,故人称横山先生。叶横山诗、文造诣颇高,王士祯赞其曰:“诗古文镕铸古昔,能自成一家言。”著作主要有《己畦文集》十卷、诗集十卷、《原诗》四卷、残余一卷。《原诗》是其诗歌理论批评的代表作。
    ①叶燮:《原诗》(外篇上),第54页。
    ②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说:“王夫之的美学和同时代叶燮的美学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这两位大思想家在理论上的成就,把中国古典美的发展推上了一个灿烂的高峰。人们常说李白和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我们也可以说,王夫之和叶燮是中国美学史上的双子星座。”(第452-453页)
    ③林云铭:《原诗序》,见《原诗》,第84页。
    ①沈珩:《原诗序》,见《原诗》,第85页。
    ②杨晖《古代诗路之辩:(原诗)和正变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就是一本专门研究叶燮“正变”思想的著作,此书的“绪言”中有“正变思想研究综述”的内容,可参看。
    ①陈桐生:《礼化诗学:诗教理论的生成轨迹》,第1页。
    ②霍松林主编、漆绪邦等撰《中国诗论史》(上册),合肥,黄山书社,2006年版,第83页。
    ③沈德潜:《说诗晬语》,第186页。
    ④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五十,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三),第3493页。
    ①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张国庆先生论之甚详,参见其《中和之美:普遍艺术和谐观与特定艺术风格论》一书中的相关论述。
    ②霍松林主编、漆绪邦等撰《中国诗论史》(上册),第83页。
    ③叶燮:《原诗》,第7页。
    ①叶燮:《汪秋原浪齐二集诗序》,见《己畦文集》卷九。
    ①叶燮:《原诗》,第33页。
    ②同上书,第7页。
    ③孔颖达:《毛诗正义》(卷一),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一),第568页。
    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许惟贤整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251页。
    ⑤叶燮:《原诗·内篇》(上),第7页。
    ①叶燮:《原诗·内篇》(上),第7页。
    ②同上注。又,《巷伯》列于《小雅》,其诗曰:“萋兮斐兮,成是贝锦。彼谮人者,亦已太甚!哆兮侈兮,成是南箕。彼谮人者,谁适与谋?缉缉翩翩,谋欲谮人。慎尔言也,谓尔不信。捷捷幡幡,谋欲谮言。岂不尔受,既其女迁。骄人好好,劳人草草。苍天苍天,视彼骄人,矜此劳人!彼谮人者,谁适与谋?取彼谮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杨园之道,猗于亩丘。寺人孟子,作为此诗。凡百君子,敬而听之。”其中的第六章即叶氏所谓的“‘投畀’之章”,作者在此章中“故作痛快语以泄其愤,亦无可如何之意而已。”(方玉润《诗经原始》,第415页)可见所表达的情感是极为愤激的;如以某种凝固的“温柔敦厚”作为标准来“执而泥之”,则必定难以说通,故叶燮要求读者以一种灵动的“温柔敦厚”来解之,方能不悖此旨。
    ③此四者乃叶燮所拈出的一个优秀诗人所必具的主体条件:“曰才、曰胆、曰识、曰力,此四言者所以穷尽此心之神明。凡形形色色,音声状貌,无不待于此而为之发宣昭著。此举在我者而为言,而无一不如此心以出之者也。”(见《原诗》,第23-24页)尽管叶氏主要就作者而言,但这个主体条件对一个优秀的读者来说也是必须的。
    ①朱自清:《诗言志辨》,邬国平讲评,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第146页。
    ②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第123页。
    ③同上书,第220页。
    ①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下),第1120页。
    ②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第433页。
    ③《公羊传·桓公十一年》,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五),第4819-4820页。
    ①朱自清:《诗言志辨》,第144页。
    ②《毛诗序》,见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第63页。
    ③《诗谱序》,见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第70页。
    ④顾颉刚:《论诗经所录全为乐歌》,见《古史辨》(第三册),上海:上海书店《民国丛书》影印本,第654页。
    ⑤杨晖:《古代诗路之辩:(原诗>和正变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7页。
    ①叶燮:《原诗·内篇》(上),第7-8页。
    ①叶燮《原诗·内篇》(上),第8页。
    ② 同上书,第4页。叶燮先设定宇宙万物皆处于变之中,然后再得出诗也必然要变的结论,这是典型的“演绎论证法”。又,对“变”的肯定乃中国哲学一根本观念。诚如张岱年先生所言:“中国哲学有一个根本的一致的倾向,即承认变是宇宙中之一根本事实。变易是根本的,一切事物莫不在变易之中,而宇宙是一个变易不息的大流。”(见《中国哲学大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09页)
    ①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下册),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492页。
    ②叶燮《原诗》,第3页。
    ③《诗经原始》(卷首上),第7页。
    ①《诗经原始》(上册),第69页。
    ② 《汪文摘谬》,见《丛书集成续编》卷一二四,上海:上海图书馆,2005年版。
    ③《原诗·内篇》(上),第7-8页。
    ①《原诗·内篇》(上),第7页。
    ②霍松林主编、漆绪邦等撰《中国诗论史》(下册),第1012页。
    ③叶燮:《原诗·内篇》(上),第4页。
    ①以“正变”论《诗》,这是汉儒的发明。对汉儒而言,“正变”说具有两个方面的理论价值:“一是它合理地解释了《诗三百》中大量刺诗现象;二是它从理念上根本解决了在封建专制高度强化的历史条件下诗歌如何履行批判现实政治使命的问题。它不仅是解《诗》理论,同时也是指导诗歌创作和诗歌评论的重要理论。”(见陈桐生《礼化诗学:诗教理论的生成轨迹》,第248页)
    ②引自杨晖:《古代诗路之辩:<原诗>和正变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3页。
    ①在海德格尔看来,“理解”并不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那样,是指人所具有的主体性意识;它实际上是指人处于世界中的方式,即人的存在模式。“理解”正是作为一种存在模式,才成为一切阐释活动的基础。依愚见,“理解”和“阐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理解”总是期待着“阐释”来实现自身,而“阐释”则是完成和实现了的“理解”。为行文方便,本文以“读解”一词来意指海德格尔的“理解”和“阐释”。
    ②“态度”是心理学中一个颇为复杂的概念,一般认为它由三个部分组成:“情感”、“认知”和“意动”。不过,就其最本质的内涵而言,我们可以把它简单地理解为对“某物”的心理倾向——这个“某物”,可以是实在的人和事,也可以是抽象的思想和观念。读解活动中的“态度”,主要指的就是读解者对待被读解对象的心理倾向。
    ③方玉润:《诗经原始·凡例》(上册),第3页。
    ④姚际恒:《诗经通论·自序》,第8页。
    ⑤崔述:《读风偶识》,《崔东壁遗书》,第524页。
    ⑥同上书,第568页。
    ①方玉润:《诗经原始·凡例》,第3页。
    ②姚际恒:《诗经通论·自序》,第7页。
    ③同上注。
    ①皮锡瑞:《经学通论·诗经》,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页。
    ②方玉润:《诗经原始》,1986年版。
    ①方玉润:《诗经原始·自序》(上册),第3页。
    ②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朱维铮导读本,第11页。
    ③详见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四节《顾炎武与清学的“黎明运动”》,第11页。
    ④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答李子德书》,华忱之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3页。
    ⑤顾氏《诗本间》一书继宋代吴械(1100-1154)《毛诗补音》、明末陈第(1541-1617)《毛诗古音考》的步伐前行,用科学精密的方法,为清代《诗经》音韵学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①此一“实事求是”的研究法,多用来指经学中的古文经学派,是此学派重要的学术品格。“实事求是”一语出自东汉班固《汉书·景十三王传》:“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②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十一节《戴震和他的科学精神》,第34页。
    ③转引自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56页。
    ④同上书,第352页。
    ⑤王引之:《焦氏丛书》卷首王伯申手札,转引自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31页。
    ⑥江藩(1761-1831)述惠氏之学曰:“(定宇)年五十后,专心经术,尤邃于《易》,谓宣尼作《十翼》,其微言大义,七十子之徒相传,至汉犹有存者。自王弼兴而汉学亡,幸传其略于李鼎祚《集解》中。精研三十年,引伸触类,始得贯通其旨,乃撰《周易述》一编,专宗虞仲翔,参以荀郑诸家之义,约其旨为注,演其说为疏,汉学之绝者千有五百余年,至是而粲然复章矣。”(见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3—-24页。)
    ①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清代中期学术思想史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5页。
    ②同上书,第95页。
    ③钱澄之:《田间诗学·诗学凡例》,朱一清校点,合肥:黄山书社,2005年版,第5页。
    ④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朱维铮导读本,第31页。
    ⑤此种对“时间距离”的态度与哲学诠释学的态度刚好相反。伽达默尔明确表示:“时间距离除了能遏制我们对对象的兴趣这一意义之外,显然还有另一种意义。它可以使存在于事情里的真正意义充分地显露出来。……促成这种过滤过程的时间距离,本身并没有一种封闭的界限,而是在一种不断运动和扩展的过程中被把握。但是,伴随着时间距离造成的过滤过程的这种消极方面,同时也出现它对理解所具有的积极方面。它不仅使那些具有特殊性的前见消失,而且也使那些促成真实理解的前见浮现出来。”(见《真理与方法》上卷)可见,“时间距离”在哲学诠释学中是具有让“事情里的真正意义”浮现出来的积极作用的,而不是如惠派“求其古”的治学方法那理解的那样是遮蔽“真正意义”的障碍。
    ①在洪湛侯先生看来,“诗经清学”指的是“以顾炎武提倡考据,研讨‘诗本音’为发轫之始,以乾嘉学者为中心,从而形成的一个诗学学术流派。它的主要特点是:经义说解,遵从古文经说:经学方法,注重文字、音韵、训诂和名物、制度、考证,并且非常重视辨伪和辑佚。……‘诗经清学’中,重训诂的考据学派是主流,反传统的思辨学派是它的骈支。”(见《诗经学史》,第493页)洪先生所言“反传统的思辨学派”即“独立思考派”,不过其代表作比后者多出了一部王夫之的《诗译》(收入今本《姜斋诗话》卷一)。
    ②姚际恒:《诗经通论·诗经论旨》,第3页。
    ③纪晓岚:《纪晓岚文集》(第一册),孙致中等校点,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57页。
    ①姚际恒:《诗经通论》,顾颉刚标点,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8页。
    ②方玉润:《诗经原始·自序》(上册),第3页。
    ③崔述:《读风偶识》,《崔东壁遗书》,第527页。
    ①崔述:《读风偶识》,《崔东壁遗书》,第558页。
    ②姚际恒:《诗经通论·诗经论旨》,第4页。
    ③同上书,第167页。
    ④方玉润:《诗经原始·凡例》(上册),第3页。
    ⑤姚际恒:《诗经通论·自序》,第8页。
    ①姚际恒:《诗经通论·自序》,第9页。
    ②同上书,第68-69页。
    ③同上书,第82页。
    ④同上书,第97页。
    ⑤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一),第711页。
    ⑥同上书,第712页。
    ⑦朱熹:《诗集传》,第56页。
    ①崔述:《读风偶识》,《崔东壁遗书》,第554页。
    ②同上书,第555页。
    ③同上书,第554页。
    ④同上注。
    ⑤同上注。又,张籍(约766-约830)《节妇吟》全诗曰:“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⑥崔述:《读风偶识》,《崔东壁遗书》,第555页。
    ①朱熹:《诗集传》,第5页。
    ②程廷祚:《青溪集》,合肥:黄山书社,2004年版。
    ③郑玄注:《周礼·春官·大师》,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二),第1719页。
    ④孔颖达:《周礼注疏》卷二十三,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二),第1719页。
    ⑤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24-325页。
    ①朱熹:《诗集传》,第13一14页。
    ②姚际恒:《诗经通论》,第42页。
    ③同上注。
    ①姚际恒:《诗经通论》,第42页。
    ②同上书,第244页。
    ③同上书,第169页。
    ④《诗经原始》,第142页。
    ①《诗经原始·自序》(上册),第3页。
    ②姚际恒:《诗经通论》,第3页。
    ①崔述(1740-1816),字武承,号东壁,直隶大名府魏县(今河北大名县)人。据《清儒学案》载,他在福建罗源任知县期间,“革弊俗,修文庙,为诸生讲学,于经学之废兴,圣道之明晦,古书之真伪,旧说之是非,娓娓不倦。”(见徐世昌等编纂《清儒学案》第四册,第3931页)考辨“古书之真伪”、“旧说之是非”,正是崔述的兴趣所在,他的学术成就也正体现在这上面。
    ②崔述:《读风偶识》,《崔东壁遗书》,第531页。
    ③邵东方:《崔述与中国学术史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04页。
    ④徐世昌等编纂:《清儒学案》(四),第3931页。
    ①胡适:《科学的古史家崔述》,载顾颉刚编订《崔东壁遗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955页。
    ②邵东方:《崔述与中国学术史研究》,第25页。
    ③朱熹:《朱子语类》卷十,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62页。
    ④崔述:《考信录提要》,载徐世昌等编纂《清儒学案》(四),第3933页。
    ①徐世昌等编纂:《清儒学案》(四),第3932页。
    ②顾颉刚先生对此书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到了十八世纪的九十年代,崔述发挥了他的极大的勇气,加上沉潜三十年的功力,作了一部《考信录》,把战国、秦、汉间所说的上古、夏、商、西周以及孔子、孟子的事情全部考证了一下,结果推翻无数伪史,又系统地说明了无数传说的演变。虽然他牵缠于圣道王功的偶像作用,还不能把这个工作做得彻底,究竟他已经斧凿开山,后人就他的基业上进展容易了不少。”(见顾颉刚编订:《崔东壁遗书·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59页)又在别的地方盛赞说:“他所著的《考信录》,真是清代史学研究上的一部奇书,其目光的敏锐和史学方法的严谨,在近代史学界上可说已发生了巨大的影响。”(见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香港龙门书店,1964年版,第126页)
    ③刘师培:《崔述传》,见顾颉刚编订《崔东壁遗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949页。
    ①夏传才:《诗经研究史概要》(增注本),第155-156页。
    ②方玉润批评以“史”解《诗》的做法曰:“俗儒说《诗》,务求确解,则三百诗词,不过一本记事珠,欲求一陶情寄兴之作,岂可得哉!”(《诗经原始》上册,第182页)
    ③姚际恒:《诗经通论》,第45页。
    ④崔述:《读风偶识》,《崔东壁遗书》,第524页。
    ①崔述:《读风偶识》,《崔东壁遗书》,第558页。
    ②崔述对《诗》中之“名”的被误读极为留意,故特在《读风偶识》中辟有“名字之附会”条,举读解者把凡“仲”皆谓指“祭仲”、凡“叔”皆谓指“共叔段”之例加以辩说。(参《读风偶识》,第555页)
    ③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一),第618页。
    ④崔述:《读风偶识》,《崔东壁遗书》,第542页。
    ①崔述:《读风偶识》,《崔东壁遗书》,第542页。
    ②同上书,第531页。
    ③同上书,第528页。
    ①顾颉刚:《论诗经所录全为乐歌》,见顾颉刚编著《古史辨》(第三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654页。
    ②崔述:《读风偶识》,《崔东壁遗书》,第528页。
    ③朱熹就曾对《诗经》的编排次序作过这样的解释:“惟《周南》《召南》,亲被文王之化以成德,而人皆有以得其性情之正,故其发于言者,乐而不过于淫,哀而不及于伤,是以二篇独为风诗之正经。自邶而下,则其国之治乱不同,人之贤否亦异,其所感而发者,有邪正是非之不齐,而所谓先王之风者,于此焉变矣。若夫《雅》、《颂》之篇,则皆成周之世,朝廷郊庙乐歌之辞,其语和而庄,其义宽而密,其作者往往圣人之徒,固所以为万世法程而不可易者也。”崔述不愿盲从此种观点,所以他说:“故余之论《诗》,惟其诗,不惟其正与变。”(见《诗集传·诗经传序》,第2页)
    ④这些方法亦即第三章所讨论的“直面《诗》文本”以探求“诗人之始意”的方法,两者在内在精神上是一致的:破除“成见”的目的正是为了获得诗人寄寓在文本中的“原意”。
    ⑤崔述:《读风偶识·通论诗序》,《崔东壁遗书》,第528页。
    ⑥同上书,第524页。
    ①袁枚:《随园诗话》(上),第223页。
    ②参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11一12页。
    ①焦循:《里堂家训》(下卷),台北:新文丰出版社影传砚斋丛书本,1989年版,第3页。
    ②焦循:《与孙渊如观察论考据著作书》,见《焦循诗文集》,刘建臻点校,扬州:广陵书社,2009年版,第246页。
    ③崔述:《读风偶识》,《崔东壁遗书》,第531页。
    ①闻一多:《匡斋尺牍》,见《闻一多全集》(第三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0页。
    ①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84页。
    ②转引自严平:《走向解释学的真理——伽达默尔哲学述评》,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26页。
    ①章学诚《文史通义》开篇便明宣曰:“六经皆史也。古人不著书,古人未尝离事而言理,六经皆先王之政典也。”
    ②说“大多会是文学的”,是因为按现代关于“文学”的观念,它还得具备一个美感的形式。美国现代著名美学家阿恩海姆指出:“一个人真正成为艺术家的那个时刻,也就是他能够为他亲身体验到的无形的结构找到形状的时候。”(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25页)文中的“形状”即指某种“美的形式”:把能否找到(实即创造)此形式视为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艺术家的标志,可见它在“艺术”中的重要性。
    ③姚际恒:《诗经通论》,第13页。
    ④同上书,第546页。
    ①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第214页。
    ②同上书,第211页。
    ③刘士林:《论比诗的源流》,载《东方丛刊》1999年第4期。
    ①李玉良:《(诗经)英译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版,第262页。
    ②王夫之的“自得”思想,其实是遥远的“《诗》无达诂”思想的回响。(西汉)董仲舒在其《春秋繁露·精华》中说:“所闻《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从变从义,而一以奉人。”这是中国诗学诠释学史上首次对文学文本之蕴含的丰富性、多意性所作的说明。一千多年后的王夫之对此思想作了更为详细的阐述。后来的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理》中也表达了同样的思想:“但文字之佳胜,正贵读者之自得,如饮食甘旨,衣服轻暖,衣且食者之领受,各自知之,而难以告人。”
    ①王夫之:《姜斋诗话·诗绎》第二条。
    ②崔述:《读风偶识》,《崔东壁遗书》,第565-566页。
    ①张晶:《“自得”:创造性的审美思维命题》,见《诗学与美学的感悟——张晶自选集》,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②《庄子·大宗师》,见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68-169页。
    ③《庄子·让王》,见《庄子今注今译》,第744页。
    ④《庄子·骈拇》,见《庄子今注今译》,第242页。
    ①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导言》(上卷),第17页。
    ①笔者用“情思”而不用“情感”,乃受明代“茶陵诗派”代表人物李东阳在《麓堂诗话》中所说“诗所以贵情思而轻事实”一语的启发(见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下册,第1375页),他所用的“情思”就包含着比“情感”更为丰富的内容,其中就有理性思索的成份。
    ②王夫之:《四书笺解》,见《船山全书》(第6册),长沙:岳麓书社,1996年版,第259-260页。
    ③《论语·阳货》。
    ①方玉润:《诗经原始》(上册·卷首上),第2页。
    ①董仲舒:《春秋繁露·精华》。
    ②班固:《汉书·艺文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③《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记载:“庆舍之士谓卢蒲癸曰:‘男女辨姓,子不辟宗,何也’?曰:‘宗不余辟,余独焉辟之?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恶识宗?”’(《春秋左传正义》卷三十八,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四册,第4342页)
    ④钱钟书:《管锥篇》。
    ⑤朱自清:《诗言志辨》,《朱自清说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1页。
    ⑥方玉润:《诗经原始·卷首下》,第44-45页。
    ①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第380页。
    ②同上书,第383页。
    ① 肖驰:《抒情传统与中国思想:王夫之诗学发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50页。
    ②王夫之:《诗广传》,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2月版,第68页。
    ①方东树:《昭昧詹言》,汪绍楹点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111页。
    ②潘德舆:《养一斋诗话》,见郭绍虞编选《清诗话续编》(下册),、富寿荪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006页。
    ③朱庭珍:《筱园诗话》,见郭绍虞编选《清诗话续编》(下册),第2331页。
    ①方玉润:《诗经原始》(上册),第69页。
    ②朱熹:《朱子语类》(第七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612-2613页。
    ③余英时:《(周礼>考证和(周礼>的现代启示》,见《钱穆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版,第158页。
    ④《叶嘉莹说杜甫诗》,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33-134页。
    ①姚际恒:《诗经通论》,第77页。
    ②崔述:《读风偶识》,见顾颉刚编订《崔东壁遗书》,第528页。
    ③同上注。
    ④哈罗德·布鲁姆:《误读图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①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第383页。
    ①赫施:《解释的有效性》,王才勇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6-17页。
    ①这与笔者下文将要讨论的“原诗人之始意”的意义发掘所注重的直面《诗》文本的总体原则与“循文按义”的细读策略在外在形式上是一致的,不过两者的内在精神和最终目的却明显不同:“自得”所注重的直面文本的细读是为了保证“自得者”所得之意义的新颖与正确,而“原诗人之始意”所强调的直面文本的细读则是为了保证对“创作者”(诗人)之“原意”的完整、准确的的发掘。
    ②方玉润:《诗经原始》(上册·卷首下),第62页。
    ③姚际恒:《诗经通论》,第181页。
    ①焦循:《里堂家训》(下卷),第3页。
    ②方玉润:《诗经原始·自序》(上册),第3页。
    ①方玉润:《诗经原始·凡例》(上册),第1页。
    ①威谦·K·维姆萨特、蒙罗·C·比尔兹利:《意图谬见》,罗少丹译,见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36页。
    ①艾柯:《在作者与文本之间》,见艾柯等著《诠释与过度诠释》,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95页。
    ①艾柯:《过度诠释文本》,见《诠释与过度诠释》,第70页。
    ②威谦·K·维姆萨特、蒙罗·C·比尔兹利:《意图谬见》,赵毅衡编《“新批评”文集》,第236页。
    ③姚际恒:《诗经通论·自序》,顾颉刚标点,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9页。
    ④姚际恒:《诗经通论·诗经论旨》,第7页。
    ⑤姚际恒:《诗经通论·自序》,第8页。
    ①姚际恒:《诗经通论·诗经论旨》,第4页。
    ②姚际恒:《诗经通论·诗经论旨》,第7页。
    ③崔述:《读风偶识》,第524页。
    ④姚际恒:《诗经通论》,第114页。
    ⑤姚氏此一解《诗》总纲领被晚于其一百六十余年的方玉润所完全继承。方氏如是明言其解《诗》宗尚:“不揣固陋,反覆涵泳,参论其间,务求得古人作诗本意而止,不顾《序》,不顾《传》,亦不顾《论》,唯其是者从而非者正,名之曰《原始》,盖欲原诗人之始意也。虽不知其于诗人本意何如,而循文按义,则古人作诗大旨要亦不外乎是。”(见《诗经原始·自序》上册,第3页)
    ⑥《诗经原始·自序》,第3页。
    ①《诗经原始·自序》,第3页。
    ②《诗经原始》(上),第69页。
    ③同上书,第134-135页。
    ④朱熹:《朱子语类》卷八十。
    ⑤同上注。
    ①朱熹《诗集传·诗经传序》,第2页。
    ②姚际恒:《诗经通论·自序》,第9页。
    ③姚际恒;《诗经通论·诗经论旨》,第7页。
    ①方玉润:《诗经原始·自序》(上册),第3页。
    ②方玉润:《诗经原始·凡例》(上册),第2页。
    ③皎然:《诗式·重意诗例》,见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1页。
    ①见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二册),第275页。
    ②贺拉斯:《诗艺》,杨周翰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37页。在笔者看来,在讨论西方现代形式主义诗学的时候,不应该忘记贺拉斯的这段话。
    ①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朱疆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26页。
    ②姚际恒:《诗经通论》,第58页。
    ③方玉润:《诗经原始》(上册),第134页。
    ①方玉润的此一认识在乔纳森·卡勒那里得到了更为清晰的表述:“不是说语言不同层次间的关系只对文学有意义,而是说我们更倾向于在文学中寻找和挖掘形式与意义的关系,或者说主题与语法的关系,努力搞清楚每个成分对实现整体效果所做的贡献,找出综合、和谐、张力或者不协调。”(见《文学理论入门》英汉对照本,第32页)
    ②方玉润:《诗经原始·凡例》(上册),第2页。
    ①“碎义逃难”乃班固对汉儒烦琐章句的批评。《汉书·艺文志》曰:“古之学者耕且养,三年而通一艺,存其大体,玩经文而已,是故用日少而畜德多,三十而五经立也。后世经传既已乖离,博学者又不思多闻阙疑之义,而务碎义逃难,便辞巧说,破坏形体;说五字之文,至于二三万言。后进弥以驰逐,故幼童而守一艺,白首而后能言;安其所习,毁所不见,终以自蔽。此学者之大患也。”(《汉书》卷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23页)
    ②戴震:《与是仲明论学书》,《戴震文集》卷九,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40页。
    ③戴震:《题惠定宇先生授经图》,《戴震文集》卷十一,第168页。
    ①方玉润:《诗经原始·凡例》(上册),第4页。
    ②方玉润:《诗经原始》(下册),第469页。
    ③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一),第719页。
    ④方玉润:《诗经原始》(上册),第211页。
    ①方玉润:《诗经原始》(上册),第211页。
    ②《诗经原始》(上册),第211页。
    ③《诗经原始·凡例》(上册),第2页。
    ①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一),第991页。
    ②引自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下),第735页。
    ③朱熹:《诗集传》,第173页。
    ④《诗经原始》(下册),第422-423页。
    ①《诗经原始》(下册),第423页。
    ②同上注。
    ①闻一多:《匡斋尺牍》,见《神话与诗》,第281页。
    ②方玉润:《诗经原始·自序》(上册),第3页。
    ③姚际恒:《诗经通论·诗经论旨》,第8页。
    ①戴震:《与是仲明论学书》,《戴震文集》卷九,第140页。
    ②朱熹曾说:“大凡事物须要说得有滋味,方见有功。而随文解义,谁人不解?须要见古人好处。如昔人咏梅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十四个字,谁人不晓得?然而前辈直恁地称叹,说他形容得好。这个便是难说,须要自得言外之意始得。须是看得那事物有精神方好。若看得有精神,自是活动有意思。跳掷叫唤,自然不知手之舞足之蹈。这个有两重。晓得文义是一重,识得意思好处是一重。若只识得外面一重,不识得他好底意思,此是一件大病。”(《朱子语类》卷一一四)
    ③朱熹:《诗集传》,第7页。
    ①姚际恒:《诗经通论》,第26页。
    ②同上注。
    ③方玉润:《诗经原始》(上册),第85页。
    ①朱熹:《诗集传》,第11页。
    ②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一),第602页。
    ③《诗经原始》(上册),第100页。
    ④方玉润此观点是有证据支持的。清人孔广森(1752-1787)《经学卮言》释《召南·野有死麕》中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句曰:“未嫁称‘女’,未娶称‘士’,故‘士’皆与‘女’为对文:《郑风》日‘维士与女’,《夏小正》曰‘绥多女、士’,《易》曰:‘老夫得其女,妻’、‘老妇得其士,夫’,《国语》曰‘罷士无伍,罷女无家’,《列子》曰‘思士不妻而感,思女不夫而孕’,《荀子》曰‘妇人莫不愿得以为夫,处女莫不愿得以为士。”’(《经学卮言》,杨新勋校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2页)
    ①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一),第586页。
    ②朱熹:《诗集传》,第6页。
    ③方玉润:《诗经原始》(上册),第82页。
    ④同上注。
    ⑤方玉润:《诗经原始》(上册),第82页。
    ⑥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四),第3819页。
    ①方玉润:《诗经原始》(上册),第233页。
    ②同上书,第234页。
    ③同上注。
    ①方玉润:《诗经原始》(上册),第234页。
    ②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上),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274页。
    ③方玉润:《诗经原始》(上),第3页。
    ④同上注。
    ①钱钟书:《管锥篇》(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171页。
    ①方玉润:《诗经原始》(下),第420页。
    ②方玉润这样解释这几个意象的“兴喻”作用:“‘天汉’而下,忽仰头见星,不禁有触于怀,呼天自诉。因杼柚之空,而怨及织女机丝亦不成章;因织女虚机,而怨及牵牛河鼓难驾服箱。……于是更南望箕张,北顾斗柄。箕非徒无用,不可以簸扬,反张其舌而若有所噬;斗非徒无益,不可以挹酒浆,反揭其柄而若取乎东。民之困于王者,既若彼其穷;而人之厄于天者,又如此其极。天乎,何其困厄东国若是乎?民情至此咨怨极矣!”参《诗经原始》(下),李先耕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20页。
    ①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下册),第732页。
    ②方玉润:《诗经原始》(下册),第420-421页。
    ③同上书,第420页。
    ①笔者以为,以往我们太过于强调“《诗》”与“诗”的共通性了,因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两者之间的巨大差异。诚然,就《诗》在艺术表现手法(赋、比、兴)及法国汉学家葛兰言在《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一书中所谓的“情感母题”的原创性方面,《诗》是完全可以视为“诗”的;但就《诗》作为经学原典和史学载体方面,它就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诗”了。本章内容对此有详尽的分析。
    ②顾颉刚:《论<诗经)经历及老子与道家书》,见《古史辨》(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54页。
    ③据笔者检索,《论语》中涉及孔子谈《诗经》(包括引用诗句)的材料共有十八条(其中《子罕》篇中所载的“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四句不见于今本《诗经》,当属逸诗无疑)。从这些材料来看,孔子对《诗》的社会政治功能表示出了强烈的兴趣,此一倾向集中体现于这样两条材料中:“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及“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论语·阳货》)特别是后一条材料中的“兴观群怨”四字,更是被论者视为关于《诗》之功能的经典表述。
    ①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稚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9页。
    ②韦勒克指出:“文学的本质最清楚地显现于文学所涉猎的范畴中。文学艺术的中心显然是在抒情诗、史诗和戏剧等传统文学类型上。它们处理的都是一个虚构的世界、想像的世界。……甚至在主观性的抒情诗中,诗中的‘我’也是虚构的、戏剧性的‘我’。”(见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页)
    ③周予同(1898-1981)对“史”和“史料”之差异作了很好的解释:“‘史’和‘史料’是不同的;史料是客观的社会的历程所遗留下来的记录,而史是这些客观的记录透过了史学家的主观的作品!”(见《周予同经学史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34页)在此意义上,“《诗》学”就变成了“史料学”。
    ①闻一多:《歌与诗》,见《神话与诗》,第162页。
    ②周予同:《治经与治史》,见《周予同经学史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34页。
    ③闻一多:《歌与诗》,见《神话与诗》,第162页。
    ④同上书,第164页。
    ⑤同上书,第165页。
    ①《孟子·离娄下》。
    ②闻一多:《歌与诗》,见《神话与诗》,第165页。
    ③钱穆:《中国史学名著》,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5-16页。
    ④同上书,第18页。
    ①郭英德等:《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27页。
    ②钱钟书:《管锥编·左传正义》(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64页。
    ③王夫之:《诗绎》第12条,见《四溟诗话姜斋诗话》合编本,分别由宛平与舒芜校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143页。
    ①方玉润:《诗经原始》(上册),第193页。
    ②同上书,第182页。
    ①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第217页。
    ②传统上,对《诗序》之《大序》、《小序》之分存在着争论。姚际恒归纳说:“郑氏于《序》‘《关雎》,后妃之德’下曰,‘旧云起此,至“用之邦国焉”,名《关雎序》,谓之《小序》;自“风,风也”讫末,名为《大序》。’然《郑诗谱》意《大序》是子夏作,《小序》是子夏、毛公合作,又以《小序》为《大序》,《大序》为《小序》,不可晓。又或谓《关雎序》为《大序》,余为《小序》,尤非。今小大之名相传既无一定,愚著中仍从旧说,以上一句为《小序》,下数句为《大序》云。”(见姚际恒:《诗经通论·诗经论旨》,顾颉刚标点,第3页)举例来说,如《邶风·新台》之《序》曰:“刺卫宣公也。纳伋之妻,作《新台》于河上而要之,国人恶之而作是诗也。”此《序》中之“刺卫宣公也”一句为《小序》,后数句即为《大序》。后文的《大序》、《小序》之说即本此。
    ①皮锡瑞:《经学历史》,第142页。
    ②朱自清:《经典常谈·(诗经)第四》,钱伯诚导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6-27页。
    ①夏传才:《诗经研究史概要》(增注本),第109页。
    ②钱澄之:《田间诗学·诗学凡例》,第5页。
    ③胡承珙:《毛诗后笺》,第610页。
    ①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221页。
    ②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一),第711页。
    ③朱熹:《诗集传》,第56页。
    ④钱澄之:《田间诗学》,第188页。
    ⑤同上注。
    ①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一),第679页。
    ②方玉润:《诗经原始》,第176页。
    ①钱澄之:《田间诗学》,第1-2页。
    ①皮锡瑞:《经学通论》,第19页。
    ②陈启源:《毛诗稽古编》卷二五。
    ③陈奂:《诗毛诗传疏·叙录》。陈氏此书与马瑞辰的《毛诗传笺通释》一道被许为“专门之学”,“由是治《毛诗》者多推此两家之书”。(见《清史稿·马瑞辰传》)
    ①景蜀慧:《魏晋诗人与政治》,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5页。
    ②在近代的“文学”观念中,“审美”被视为其最根本的属性,而《诗》就其起源来说,并不是为了审美而创作的。这也是笔者强调不能简单地把“《诗》”等同于“诗”的主要原因。
    ①姚际恒:《诗经通论·诗经论旨》,第4页。
    ②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一),第630页。
    ①朱熹:《诗集传》,第22页。
    ②方玉润:《诗经原始》,第129页。
    ③同上注。
    ①方玉润:《诗经原始》,第129-130页。
    ②同上书,第130页。
    ③朱熹:《诗集传》,第47页。
    ④方玉润:《诗经原始》,第186页。
    ⑤同上注。
    ⑥同上书,第472页。
    ①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21页。
    ②同上书,第112页。
    ①方玉润:《诗经原始》,第298页。
    ①姜玉琴:《中国古典诗学论稿》,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2页。
    ②她认定孔子确有过删《诗》之举。《中国古典诗学论稿》第57页第一个注释中她说:“我同意孔子从流传已久的三千余首诗中选出了三百零五篇并定为教材的说法,因为这更符合孔子的教育家身份。”这个说法其实并没有严密的学理依据,孔子的教育家身份与“删诗”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目前学界对“孔子删《诗》”说基本是持否定态度的。如洪湛侯先生就指出:“‘删诗’问题,是诗经学史上的一大公案,各家见仁见智,自唐宋至清末,大致争辩了一千余年,直至近当代大家才算有了一个比较一致的看法,不再相信‘孔子删诗’的误说。”(见洪湛侯《诗经学史》,第7页)陈桐生在述评了历代关于孔子删《诗》之质疑意见后也指出:“经过历代学者的辛勤论证,孔子删《诗》说的疑点被充分揭示出来,这一观点的根基已经动摇了。”(见陈桐生《礼化诗学:诗教理论的生成轨迹》,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3页)在这个问题上,还是余虹的看法较具启发意义。他在论述孔子的欲借“文”以行使教化功能这一思想时指出:“关于孔子删诗之说的虚实真伪争论颇多,不过,对我的论题而言,孔子删诗之事是否史实似不重要,重要的是孔子删诗之说是否清楚明白地揭示了一种‘可能’。在此有意义的问题不是孔子其人在历史上是否真的删过诗,而是孔子删诗可能吗?”(见余虹《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第107页)余虹改变了提问方式,从“事实性”的纠缠而变为“可能性”的探讨,从而对“孔子删《诗》”说在中国正统派诗论建构中的意义给予了深刻的揭示。
    ③参《中国古典诗论稿》,第62-71页。
    ①弗莱:《批评的剖析》,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12页。
    ①李东阳:《麓堂诗话》,见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下册),第1374-1375页。
    ②朱熹:《诗集传》,第3页。
    ③吴乔:《围炉诗话》,见郭绍虞编选《清诗话续编》(上册),富寿荪校点,第481-482页。
    ④方玉润:《诗经原始》,第193页。
    ①王夫之:《明诗评选》卷四。
    ②王夫之:《诗绎》第12条,见《四溟诗话姜斋诗话》合编本,分别由宛平与舒芜校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143页。
    ①方玉润:《诗经原始》,第136页。
    ②朱熹:《诗集传》,第25页。
    ③同上书,第26页。
    ④方玉润:《诗经原始》,第2页。
    ①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一),第663页。
    ②朱熹:《诗集传》,第35页。
    ①方玉润:《诗经原始》,第160页。
    ②同上书,第160-161页。
    ①方玉润:《诗经原始》,第136页。
    ②李重华:《贞一斋诗话》,见丁福保辑《清诗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931页。
    ①方玉润:《诗经原始》,第182页。
    ②同上注。
    ③方玉润:《诗经原始》,第151页。
    ①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28页。
    ①李玉良:《(诗经>英译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版,第262页。
    ①特伦斯·霍克斯:《论隐喻》,高丙中译,北京:昆仑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②朱熹:《诗集传》,第8页。
    ③方玉润:《诗经原始》,第88页。
    ④同上注。
    ①方玉润:《诗经原始》,第88页。
    ②同上书,第219页。
    ①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第115页。
    ②方玉润:《诗经原始》,第148页。
    ③同上注。
    ①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第47页。
    ②方玉润:《诗经原始》,第109页。
    ③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第247页。
    ④方玉润:《诗经原始》,第218页。
    ⑤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第314页。
    ⑥方玉润:《诗经原始》,第256页。
    ①李凯:《中国古代诗学话语言说方式及其意义生成——(诗经)与中国诗学关系研究》,第8页。
    ②闻一多:《匡斋尺牍》,见《神话与诗》,第293页。
    ③洪湛侯:《诗经学史·自序》(上册),第9页。
    ①闻一多:《匡斋尺牍》,见《神话与诗》,第279页。
    ②朱熹:《诗集传·诗经传序》,第2页。
    ③夏传才:《二十世纪诗经学》,第84页。
    ①乔纳森·卡勒认为,被称为“理论”的东西主要有四个特点:第一,“理论是跨学科的,是一种具有超出某一原始学科的作用的话语”;第二,“理论是分析和推测”;第三,“理论是对常识的批评,是对被认定为自然的观念的批评”;第四,“理论具有自反性,是关于思维的思维,我们用它向文学和其他话语实践中创造意义的范畴提出质疑。”(见《文学理论入门》,第16页)
    ①方玉润:《诗经原始·诗旨》,第51页。
    ②艾柯:《在作者与文本之间》,见艾柯等著《诠释与过度诠释》,第73页。
    ①方玉润:《诗经原始》(上册·卷首下),第62页。
    ①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83页。
    [1]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2]程廷祚:《青溪集》,宋效永校点,合肥:黄山书社,2004年版。
    [3]崔述:《读风偶识》,载顾颉刚编订《崔东壁遗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4]戴震:《戴震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5]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许惟贤整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
    [6]丁福保辑:《清诗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7]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8]方东树:《昭昧詹言》,汪绍楹点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9]方东树:《汉学商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10]方玉润:《诗经原始》,李先耕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11]范晔:《后汉书》,李贤等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12]顾炎武撰、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13]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14]郭绍虞编选:《清诗话续编》,富寿荪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15]韩婴撰、许维通校释:《韩诗外传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16]何文焕辑:《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17]胡承珙:《毛诗后笺》,合肥:黄山书社,1999年版。
    [18]焦循:《焦循诗文集》,刘建臻点校,扬州:广陵书社,2009年版。
    [19]焦循:《孟子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20]纪晓岚:《纪晓岚文集》,孙致中等校点,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1]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22]孔广森:《经学卮言》,杨新勋校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3]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4]刘宝楠:《论语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
    [25]凌廷堪:《校礼堂文集》,王文锦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
    [26]刘熙载:《艺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27]卢文弨:《抱经堂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28]毛奇龄:《白鹭洲主客谈诗》,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29]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陈金生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30]皮锡瑞:《经学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
    [31]皮锡瑞:《经学历史》,周予同注释,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32]钱谦益:《牧斋有学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33]钱澄之:《田间诗学》,朱一清校点,合肥:黄山书社,2005年版。
    [34]阮元:《揅经室集》,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
    [35]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36]邵廷采:《思复堂文集》,祝鸿杰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37]沈德潜:《古诗源》,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
    [38]沈德潜:《说诗晬语》,霍松林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39]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40]孙星衍:《问字堂集岱南阁集》,骈宇骞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
    [41]魏源:《魏源集》,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
    [42]魏源:《诗古微》,长沙:岳麓书社,1989年版。
    [43]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44]叶燮:《原诗》,霍松林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45]姚际恒:《诗经通论》,顾颉刚标点,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
    [46]袁枚:《随园诗话》,顾学颉校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47]王柏:《诗疑》,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48]王充:《论衡》,《诸子集成》(第8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
    [49]王夫之:《诗广传》,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版。
    [50]王夫之:《船山全书》,长沙:岳麓书社,1996年版。
    [51]王夫之:《姜斋诗话》,舒芜校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52]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吴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53]章太炎:《国故论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54]朱熹:《诗集传》,王华宝整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
    [55]朱熹:《朱子语类》,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
    [56]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57]曾国藩:《曾国藩全集》,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版。
    [1]蔡镇楚:《诗话研究之回顾与展望》,载《文学评论》1999年第5期。
    [2]曹道衡:《试论<毛诗序)》,载《文学遗产》1994年版2期。
    [3]曹顺庆:《中外比较文论史》(上古时期),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曹顺庆:《中西比较诗学》(修订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曹志敏:《魏源(诗古微)论(诗经)二(南>》,载《史学月刊》2008年第7期。
    [6]陈伯海:《释“诗言志”——兼论中国诗学的“开山的纲领”》,载《文学遗产》2005年第3期。
    [7]陈良运:《中国诗学体系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8]陈丽虹:《赋比兴的现代阐释》,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9]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0]陈桐生:《史记与诗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陈桐生:《<孔子诗论)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12]陈桐生:《礼化诗学:诗教理论的生成轨迹》,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年版。
    [13]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
    [14]成中英:《论中西哲学精神》,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15]戴维:《(诗经>研究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6]戴伟华:《论“五言诗”的起源——从“诗缘情”、“诗言志”的差异说起》,载《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17]董乃斌:《中国诗学之渊源论》,载《文学遗产》2003年第4期。
    [18]冯浩菲:《历代诗经论说述评》,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19]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20]冯志伟:《现代术语学引论》,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年版。
    [21]傅道彬:《(诗可以观)——春秋时代的观诗风尚及诗学意义》,载《文学评论》2004年第4期。
    [22]傅斯年:《诗经讲义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3]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
    [24]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5]葛晓音:《“毛公独标兴体”析论》,载《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春之卷。
    [26]谷方:《学派与中国文化》,载《中国社会科学》1988年第4期。
    [27]顾颉刚编辑:《古史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28]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29]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30]郭英德等:《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
    [31]龚鹏程:《诗话诗经学》,载《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32]胡晓明:《中国诗学之精神》,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33]胡朴安:《胡朴安学术论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4]胡适:《胡适文集》,欧阳哲生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35]洪湛侯:《诗经学史》,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36]霍松林主编、漆绪邦等撰:《中国诗论史》,合肥,黄山书社,2006年版。
    [37]黄药眠、童庆炳主编:《中西比较诗学体系》,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38]黄焯:《毛诗郑笺平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39]姜广辉:《走出理学——清代思想发展的内在理路》,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40]蒋寅:《清代诗学研究之我见》,载《苏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41]蒋寅:《清诗话考》,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42]景蜀慧:《魏晋诗人与政治》,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43]姜玉琴:《中国古典诗学论稿》,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4]赖贵三:《焦循手批十三经注疏研究》,台北:里仁书局,2000年版。
    [45]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46]李春青:《诗与意识形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7]李春青:《在文本与历史之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8]李春青:《论毛、郑<诗>学“正变”说之合理性》,载《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秋之卷。
    [49]李健:《比兴思维研究》,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50]李凯:《中国诗学话语言说方式及其意义生成——<诗经>与中国诗学关系研究》,载《文学评论》2002年第3期。
    [51]李凯:《儒家元典与中国诗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52]李思屈:《中国诗学话语》,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3]李天道主编:《古代文论与美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54]李玉良:《(诗经)英译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版。
    [55]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编》,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56]李泽厚:《李泽厚十年集》,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57]李贵生:《传统的终结:清代扬州学派文论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8]李清良:《中国阐释学》,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9]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朱维铮导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60]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61]林叶连:《中国历代诗经学》,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3年版。
    [62]刘怀荣:《赋比兴与中国诗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3]刘怀荣:《论<毛传)标兴在中国诗学史上的意义》,载《东方论坛》2002年第1期。
    [64]刘师培:《经学教科书》,陈居渊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65]刘毓庆:《从经学到文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66]刘小枫:《重启古典诗学》,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年版。
    [67]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要略》,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
    [68]刘士林:《论比诗的源流》,载《东方丛刊》1999年第4期。
    [69]陆学明:《文学文本、历史文本及其他——“五四”以来<诗经)与诗学研究的几点质疑》,载《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4期。
    [70]马银琴:《两周诗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71]蒙文通:《经学抉原》,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72]莫励锋:《从经学走向文学:朱熹“淫诗”说的实质》,载《文学评论》2001年第2期。
    [73]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74]钱穆:《国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75]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76]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77]钱钟书:《谈艺录》,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78]钱钟书:《管锥篇》,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
    [79]钱志熙:《“诗学”一词的传统涵义、成因及其在历史上的使用情况》,载《中国诗歌研究》第1辑(中华书局2002年出版)。
    [80]邵东方:《崔述与中国学术史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4版。
    [81]汤一介:《能否创建中国的解释学》,载《学人》第13期。
    [82]谭德兴:《什么是<诗经>的“文学研究”》,载《贵州文史丛刊》2003年第3期。
    [83]汪春泓:《关于<毛诗大序>的重新解读》,载《北京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84]王国维:《观堂集林》,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85]汪学群编:《清代学问的门径》,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86]王一川:《兴辞诗学片语》,泰安:山东友谊书社,2005年版。
    [87]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88]闻一多:《神话与诗》,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9]闻一多:《闻一多全集》,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90]邬国平、王镇远:《清代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91]吴宏一:《清代诗学初探》,台北:学生书局,1986年版。
    [92]萧华荣:《中国古典诗学理论史》(修订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3]肖驰:《抒情传统与中国思想:王夫之诗学发微》,上海:上第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94]夏传才:《诗经研究史概要》(增注本),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5]夏传才、董治安主编:《诗经要籍提要》,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
    [96]谢桃坊:《中国诗学辩》,载《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1期。
    [97]徐复观:《两汉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8]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
    [99]徐世昌等编撰:《清儒学案》,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100]许志刚:《<诗大序>历史地位再评价》,载《文学评论》2002年第1期。
    [101]许道勋、徐洪兴:《中国经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02]杨金花:《<毛诗正义>研究:以诗学为中心》,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103]杨义:《说“诗学”》,载《诗刊》2007年第13期卷首语。
    [104]杨晖:《古代诗路之辩:<原诗>和正变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05]叶嘉莹:《中国古典诗歌中形象与情感之关系例说》,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第六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106]叶舒宪:《诗经的文化阐释》,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07]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08]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09]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清代中期学术思想史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
    [110]余虹:《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
    [111]俞志慧:《君子儒与诗教》,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
    [112]严平:《走向解释学的真理——伽达默尔哲学述评》,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113]殷鼎:《理解的命运》,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
    [114]张丰乾:《(诗经)与先秦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15]张国庆:《中国古代美学要题新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
    [116]张国庆:《中和之美》,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
    [117]张敏杰《<春秋繁露)“诗无达诂”的历史语境及其理论内涵》,载《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第2期。
    [118]张健:《清代诗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9]张晶:《诗学与美学的感悟——张晶自选集》,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120]张启成:《诗经研究史稿》,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21]张汝伦:《意义的探究——当代西方释义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22]张舜徽:《清儒学记》,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版。
    [123]赵沛霖:《兴的起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124]郑杰文:《先秦<诗>学观与<诗>学系统》,载《文学评论》2004年第6期。
    [125]周予同:《周予同经学史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26]周裕锴:《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27]周光庆:《中国古典解释学导论》,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128]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129]朱东润:《诗三百篇探故》,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130]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31]朱光潜:《诗论》,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132]朱维铮:《中国经学史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33]朱自清:《诗言志辨》,邬国平讲评,南京:凤凰山版社,2008年版。
    [134]朱自清:《经典常谈》,钱伯诚导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135]邹其昌:《朱熹诗经诠释学美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2]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稚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1989年。
    [3]艾柯等著:《诠释与过度诠释》,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
    [4]本杰明·史华兹:《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程刚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布鲁姆:《影响的焦虑》,徐文博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
    [6]茨维坦·托多洛夫编选:《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蔡鸿滨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7]达维德·方丹:《诗学——文学形式通论·引言》,陈静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葛兰言:《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赵丙祥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哈罗德·布鲁姆:《误读图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0]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
    [11]赫施:《解释的有效性》,王才勇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
    [12]贺拉斯:《诗艺》,杨周翰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13]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入门》(英汉对照),李平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
    [14]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15]刘若愚:《中国的文学理论》,田守真、饶曙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6]马克·昂热诺等主编:《问题与观点:20世纪文学理论综论》,史忠义、田庆生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17]特伦斯·霍克斯:《论隐喻》,高丙中译,北京:昆仑出版社,1992年版。
    [18]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9]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20]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魏楚雄、俞新天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21]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22]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泽,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23]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