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职业素质论纲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法官是法律机器的操作者,法官的素质举足轻重。法官的素质是法治建设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法官素质与法治建设存在紧密相连。法官素质提高是提高审判质量、司法改革、法官自身作用的要求,也是法官现状的要求。没有高素质的法官队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法治国家。
     法官素质包括了专业素质、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和个性素质等几方面内容。法官相关各项素质均须引起重视。
     法官的素质进步在法制中的作用首先是实现正义,法官素质进步是防止法律僵化促进法律人性化,使法律成为服务于社会的良方,法官素质的进步是推动法律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保障法官素质的必然要求,还必须建立起完善的法官素质保障制度。关于法官的资格标准的保障方式,建立法官始入资格和法官的遴选制度问题,法学继续教育也是提高法官素质的重要途径。关于法官的人品才能的保障,只有不断加强宣传教育和严惩腐败分子,二者结合才能有效推进法官的素质进步。
Judge is the legal machine operator, judge's quality is pivotal. Judge's quality is in the government by law construction an extremely important link, judge the quality and the government by law construction existence are closely connected. Judge the quality enhancement is improves the trial quality, the judicial reform, judge own function request, also is judge the present situation request. Not have high quality judge the troop, not impossible to have in the true sense country under the rule of law.
     Judge the quality has included the specialized quality, the political quality, the occupational ethics quality, the humanities quality and the individuality quality and so on several aspect contents. Judge is connected each quality to have to bring to the attention.
     Judge's quality progresses in the legal system function first is realizes the justice, judge the quality progress is prevented the legal ossification promotion law user friendly, causes the law to become serves society's effective prescription, judge the quality progress is impels the legal development an important link.
     Safeguards judge the quality the inevitably request, but also must establish the consummation judge quality safeguard system. The Judge qualifications standard safeguard way place, establishes judge the beginning to enter the qualifications and judge chooses the system question, the legal science continuing education also is enhances judge the quality the important way. About judge's moral behavior can safeguard, only then strengthens the propaganda to educate and to punish the corrupt member unceasingly, the two union can advance judge's quality progress effectively.
引文
1 强世功、赵晓力:“双重结构化下的法律解释—对八名中国法官的调查”,载梁治平编:《法律解释问题》,法律出版社 1998年版,第237页。
    2 柴发邦主编:《体制改革与完善诉讼制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91版,第104-105页。
    3[美]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贺卫方、高鸿钧译,三联书店 1990年3月第1版,中文版序言第6页。
    4 徐益初:“论司法公正与司法人员”,《中国法学》1999年第4期。
    5 徐益初:“论司法公正与司法人员”,《中国法学》1999年第4期。
    6 夏锦文:“法官精英化与法学继续教育”,《法学论坛》2002第1期.
    7 夏锦文:“法官精英化与法学继续教育”,《法学论坛》2002第1期.
    8 韩旭:“21世纪中国法官的新理念”,《法学论坛》2000年第3期。
    9 王晨光:“保障法官素质的标准和方法:法官资格考核与培训”,《法律科学》2001年第5期。
    10 郭晓彬:“试论法官同质化”,《现代法学》2000年第4期.
    11 韩旭:“21世纪中图法官的新理念”,《法学论坛》2000年第3期.
    12 郭晓彬:“试论法官同质化”,《现代法学》2000年第4期。
    13 苏力:“基层法官的司法素质——从民事一审判决上诉率透视”,《法学》2000年第3期。
    14 李小侠:“试论法官素质与其保障机制”,《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编,苏泽林主编:《法官职业化建设指导与研究》2004年第1辑,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4年版,第170页.
    16 参见[美]伯尔曼:《法律和宗教》,梁治平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1年8月第1版,第71页。
    17 参见[美]约翰·麦·赞恩:《法律的故事》,刘昕、胡凝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第290-291页.
    18[法]霍尔巴赫:《自然政治论》,陈太先、眭茂译,商务印书馆 1994年3月第1版,第180页。
    19[美]詹姆斯·M·伯恩斯等:《民治政府》,陆震纶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年版,第1089页。
    20 参见《加拿大法官职业道德准则》,转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编,苏泽林主编:《法官职业化建设指导与研究》2004年第1辑,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4年版,第164页.
    21 廖与人:《中国民国现行司法制度》(上册),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82年版,第10-12页。
    22[美]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商务印书馆 1998年版,第3页。
    23[美]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戴扬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年版,第260页。
    24 柴发邦主编:《体制改革与完善诉讼制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91版,第54页.
    25[德]汉斯·约阿希姆·施奈德:《犯罪学》,吴鑫涛、马君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0年版,第527-528页。
    26 熊秋红:《司法独立原则的含义及其保障规则——从国际标准的角度进行分析》,载信春鹰、李林主编:《依法治国与司法改革》,中国法制出版社 1999年版,第158页.
    27 柴发邦主编:《体制改革与完善诉讼制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91版,第133页。
    28[美]亨利·J·亚伯拉罕著:《法官与总统——一部任命最高法院法官的政治史》,商务印书馆 1990年版,第39页。
    29 转引自[美]查尔斯·A·比尔德:《美国政府与政治》(上册),朱曾汶译,商务印书馆 1987年版,第60-61页。
    30 参见[美]亨利·J·亚伯拉罕:《法官与总统——一部任命最高法院法官的政治史》,刘泰星译,商务印书馆 1990年版,第52-56页。
    31 龚祥瑞:《西方国家司法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第110页。
    32[美]沃尔特·E·莫菲:《宪法、宪政与民主》,信春鹰译,载宪法比较研究课题组编译:《宪法比较研究文集》(3),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第47页。
    33[德]傅德:“德国的司法职业与司法独立”,载宋冰编:《程序、正义与现代化——外国法学家在华演讲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第23页。
    34 蒋耀祖:《中美司法制度比较》,台湾商务印书馆 1976年版,第133页。
    35 参见[法]霍尔巴赫:《自然政治论》,陈太先、眭茂译,商务印书馆 1994年版,第180页。
    36[美]约翰·T·小努南:《法官的教育、才智和品质》,《法学译丛》1989年第2期。
    37[美]爱因·兰德:《新个体主义伦理观——爱因·兰德文选》,秦裕译,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版,第65页。
    38[美]庞德:“法律与法学家——法律与法律家于现代宪政政府中的地位—庞德讲词”,张文伯译,载刁荣华主编:《法律之解释与实用》,台湾汉林出版社1984版版,第422-423页。
    39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编,苏泽林主编:《法官职业化建设指导与研究》2004年第1辑,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169页。
    40[苏]阿·尼·列昂捷夫:《活动·意识·个性》,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115页。
    41[英]约翰·密尔:《论自由》,程崇华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63页。
    42[美]博西格诺等:《法律之门》,邓子滨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33页。
    43[英]约翰·密尔:《论自由》,程崇华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67页。
    44[美]罗斯科·庞德:《法律史解释》,曹玉堂、杨知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24页。
    45[美]罗斯科·庞德:《法律史解释》,曹玉堂、杨知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35-136页。
    46[美]亨利·J·亚伯拉罕:《法官与总统——一部任命最高法院法官的政治史》,刘泰星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73页。
    47[英]约翰·密尔:《论自由》,程崇华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72页。
    48 邵瑞珍著:《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49[美]波纳斯:《法理学问题》,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5-56页。
    50[美]威廉·詹姆斯:《实用主义》,孙瑞和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09页。
    51 郑戈:“法律解释的社会构造”,载梁治平编:《法律解释问题》,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80页。
    52 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38页。
    53 范文清:“试论个案正义原则”,载城仲模主编:《行政法之一般法律原则》(二),三民书局1997年版,第386页。
    54[美]詹姆斯·安修:《美国宪法判例与解释》,黎建飞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页。
    55[英]沃克:《英国法律制度》,1985年英文第5版。第47-48页。转引自由嵘主编《外国法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73页。
    56 郑戈:“韦伯论西方法律的独特性”,载李猛编:《韦伯:法律与价值》,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0页。
    57 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成文法局限性之克服》,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57页。
    58[美]弗里德曼:《法律制度》,李琼英、林欣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09-308页。
    59[德]阿图尔·考夫曼、温弗里德·哈斯默尔主编:《当代法哲学和法律理论导论》,郑永流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86页。
    60[美]卡尔·N·卢埃林:《普通法传统》,陈绪纲、史大晓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2页。
    61[美]卡尔·N·卢埃林:《普通法传统》,陈绪纲、史大晓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7页。
    62[美]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7页。
    63 参见沈宗灵:《比较法总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48页。
    64 参见沈宗灵:《比较法总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48页。
    65 郭华成:《法律解释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2页。
    66[美]格伦顿、戈登、奥萨魁:《比较法律传统》,米健、贺卫方、高鸿钧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81页。
    67[美]约翰·麦·赞恩:《法律的故事》,刘昕、胡凝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74页。
    68 王晨光:“保障法官素质的标准和方法:法官资格考核与培训”,《法律科学》2001年第5期。
    69 王晨光:“保障法官素质的标准和方法:法官资格考核与培训”,《法律科学》2001年第5期。
    70 王晨光:“保障法官素质的标准和方法:法官资格考核与培训”,《法律科学》2001年第5期。
    71 甄树青:“法官遴选制度比较研究”,《外国法译评》1999年第4期。
    72 夏锦文:“法官精英化与法学继续教育”,《法学论坛》2002第1期。
    73 严存生:“司法公正与法官‘人格'”,《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74 邓云:“论法官的道德素质与司法公正”,《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75 严存生:“司法公正与法官‘人格'”,《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76 邓云:“论法官的道德素质与司法公正”,《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1.强世功、赵晓力:“双重结构化下的法律解释—对八名中国法官的调查”,载梁治平编:《法律解释问题》,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2.[美]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贺卫方、高鸿钧译,三联书店1990年3月第1版,中文版序言
    3.徐益初:“论司法公正与司法人员”,《中国法学》1999年第4期
    4.夏锦文:“法官精英化与法学继续教育”,《法学论坛》2002第1期
    5.王晨光:“保障法官素质的标准和方法:法官资格考核与培训”,《法律科学》2001年第5期
    6.韩旭:“21世纪中国法官的新理念”,《法学论坛》2000年第3期
    7.郭晓彬:“试论法官同质化”,《现代法学》2000年第4期
    8.苏力:“基层法官的司法素质—从民事一审判决上诉率透视”,《法学》2000年第3期
    9.李小侠:“试论法官素质与其保障机制”,《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编,苏泽林主编:《法官职业化建设指导与研究》2004年第1辑,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
    11.参见[美]伯尔曼:《法律和宗教》,梁治平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8月第1版
    12.参见[美]约翰·麦·赞恩:《法律的故事》,刘昕、胡凝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3.参见《加拿大法官职业道德准则》,转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编,苏泽林主编:《法官职业化建设指导与研究》2004年第1辑,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
    14.廖与人:《中国民国现行司法制度》(上册),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版
    15.[美]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16.[美]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戴扬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17.柴发邦主编:《体制改革与完善诉讼制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1版
    18.[德]汉斯·约阿希姆·施奈德:《犯罪学》,吴鑫涛、马君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熊秋红:《司法独立原则的含义及其保障规则——从国际标准的角度进行分析》,载信春鹰、李林主编:《依法治国与司法改革》,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20.转引自[美]查尔斯·A·比尔德:《美国政府与政治》(上册),朱曾汶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21.龚祥瑞:《西方国家司法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2.[美]沃尔特·E·莫菲:《宪法、宪政与民主》,信春鹰译,载宪法比较研究课题组编译:《宪法比较研究文集》(3),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3.[德]傅德:“德国的司法职业与司法独立”,载宋冰编:《程序、正义与现代化——外国法学家在华演讲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4.蒋耀祖:《中美司法制度比较》,台湾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
    25.参见[法]霍尔巴赫:《自然政治论》,陈太先、眭茂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26.[美]约翰.T·小努南:《法官的教育、才智和品质》,《法学译丛》1989年第2期.
    27.[美]爱因·兰德:《新个体主义伦理观——爱因·兰德文选》,秦裕译,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版,
    28.[美]庞德:“法律与法学家—法律与法律家于现代宪政政府中的地位—庞德讲词”,张文伯译,载刁荣华主编:《法律之解释与实用》,台湾汉林出版社1984版版
    29.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编,苏泽林主编:《法官职业化建设指导与研究》2004年第1辑,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
    30.[苏]阿·尼·列昂捷夫:《活动意识·个性》,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
    31.[美]博西格诺等:《法律之门》,邓子滨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32.[美]罗斯科·庞德:《法律史解释》,曾玉堂、杨知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33.[美]亨利.J·亚伯拉罕:《法官与总统——一部任命最高法院法官的政治史》,刘泰星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34.[英]约翰·密尔:《论自由》,程崇华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35.邵瑞珍著:《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36.[美]波纳斯:《法理学问题》,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7.[美]威廉·詹姆斯:《实用主义》,孙瑞和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38.郑戈:“法律解释的社会构造”,载梁治平编:《法律解释问题》,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39.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40.范文清:“试论个案正义原则”,载城仲模主编:《行政法之一般法律原则》(二),三民书局1997年版
    41.[美]詹姆斯·安修:《美国宪法判例与解释》,黎建飞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2.[英]沃克:《英国法律制度》,1985年英文第5版,第47-48页.转引自由嵘主编《外国法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3.郑戈:“韦伯论西方法律的独特性”,载李猛编:《韦伯:法律与价值》,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4.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成文法局限性之克服》,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5.[美]弗里德曼:《法律制度》,李琼英、林欣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46.[德]阿图尔·考夫曼、温弗里德·哈斯默尔主编:《当代法哲学和法律理论导论》,郑永流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47.[美]卡尔·N·卢埃林:《普通法传统》,陈绪纲、史大晓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8.[美]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49.参见沈宗灵:《比较法总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50.郭华成:《法律解释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51.[美]格伦顿、戈登、奥萨魁:《比较法律传统》,米健、贺卫方、高鸿钧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52.甄树青:“法官遴选制度比较研究”,《外国法译评》1999年第4期.
    53.邓云:“论法官的道德素质与司法公正”,《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54.严存生:“司法公正与法官‘人格'”,《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55.[美]詹姆斯·M·伯恩斯等:《民治政府》,陆震纶等译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