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一直是我国刑事审判实践中难以处理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虽多次对此作出司法解释,但是成效不很显著,且所作出的司法解释和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存在缺陷,司法解释与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及相关的民事法律也是相矛盾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实体法本质应当是民事侵权行为之债,其程序法本质是民事侵权之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由于刑法与民法法条竞合所致,是当一种行为被刑法规定为犯罪行为,又同时被民法规定为民事侵权行为之时,引起的刑事民事合并之诉。正是由于两种诉讼根源于同一事实,因而产生了这两种诉讼合并进行的必要和可能。我国现行法律及司法解释将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范围界定为:就刑事案件来看,限定为侵犯人身权利的犯罪或者毁坏财物内容的犯罪;就民事损害来说,限定为物质损失而非精神损失。这样的规定是十分片面的,不利于充分保护被害人的民事权利。对于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金融诈骗犯罪、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中涉及人身、财产及精神损害赔偿的内容均可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本文通过对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分析和探讨,提出了完善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有关建议及思考。
The case of civil suit collateral to criminal litigation has long been a difficulty in criminal-trial practice.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has made judicial interpretations about civil suit collateral to criminal litigation time after time, but without remarkable effect. Meanwhile, many defects still exist in the judicial interpretations and criminal procedure law about the system of civil suit collateral to criminal litigation. In addition, the judicial interpretations are in contradiction with what the criminal procedure law and correlative civil law ordain. The essence of the substantive law of civil suit collateral to criminal litigation is obligations arising from civil torts, and the essence of procedural law is suit of the civil torts. Civil suit collateral to criminal litigation is a combined litigation for the coincidence of legal article of criminal law and civil law, which happens when an act is prescribed not only a crime by the criminal law but also a civil tort by the civil law. Given that these two litigations originate from the same facts, there comes the necessity and possibility of combining them. About the case scope of civil suit collateral to criminal litigation, the current law and judicial interpretations has summarized that to the criminal case, it is defined as the guilt of violating personal rights or destroying property; to the civil damage, and are not beneficial loss but not spiritual loss. Such regulations are one-sided, and are not beneficial to fully protect the civil rights of victim. The writer argues that civil suit collateral to criminal litigation can be applied to the compensation of person, property, and spiritual loss which are caused by the crimes of endangering country's security, financial grift, infring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violating citizen's personal rights and
    
    democratic rights. According to discussing and analyzing the system of civil suit collateral to criminal litigation, the thesis brings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and considerations on improving the system of civil suit collateral to criminal litigation.
引文
一、教材·专著类
    ⑴陈卫东、严军主编:《新刑事诉讼法通论》,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⑵王国枢主编:《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⑶孙洁冰主编:《刑事诉讼法学》,重庆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⑷武延平主编:《中国刑事诉讼法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⑸武延平主编:《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⑹程荣斌主编:《中国刑事诉讼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⑺陈光中主编:《刑事诉讼法学》(新编),中国政法大学1996年版。
    ⑻胡康生、李福成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释义》,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⑼王利明主编:《民法典·侵权责任法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2月版。
    ⑽谢佑平、万毅著:《刑事诉讼法学原则·程序正义的基石》,法律出版社,2002年7月版。
    ⑾龙宇智:《刑事庭审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⑿徐静村主编:《刑事诉讼法学》,法律出版社,1999年12月第2版。
    ⒀张俊洁主编:《民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7月版。
    ⒁甄贞著:《程序的力量——刑事诉讼法学研究随想》,法律
    
    出版社,2002年3月版。
    ⒂陈兴良著:《刑法哲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第2版。
    
    二、论 文 类
    ⑴秦瑞基、吴多辰:《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立法改造》,《政法论坛》,2002年6月。
    ⑵王福华、李琦:《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与民事权利保护》,载于《中国法学》,2002年第2期。
    ⑶肖建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内在冲突与协调》,《法学研究》,2001年第6期。
    ⑷姚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若干问题的法律适用》,《法商研究》,1998年第4期。
    ⑸王洪青:《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的依据及原则》,《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11月。
    ⑹融鹏:《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庭审初探》,《河北法学》,1996年第1期。
    ⑺马贵翔:《确立法院对附带民事诉讼选择权的构想》,《法学论坛》,2002年9月。
    ⑻余贵忠:《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贵州大学学报》,2000年3月。
    ⑼蔡国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法律问题》,《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5月。
    ⑽张王君:《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合理性探讨》,《法学论坛》,2002年5月。
    ⑾张志平:《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损失赔偿》,《法学杂志》,2002年第4期。
    ⑿梁庭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构成要件》,《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1999年11月。
    ⒀陈星、余剑:《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确定与程序的完
    
    善》,《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11月。
    ⒁王继福、盖宏纬:《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应确立侵犯人格权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2月。
    ⒂李万忠:《浅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特点及诉讼价值》,《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8月。
    
    1 陈卫东、严军主编:《新刑事诉讼法通论》,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165页。
    2 王国枢主编:《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01页。
    3 孙洁冰主编:《刑事诉讼法学》,重庆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90页。
    4 孙晋琪:《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法的有关问题及立法完善》,《法律适用》1998年第9期,第42页。
    5 梁庭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构成要件》,载于《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11月,第48页。
    6武延平主编:《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8月版,第12-13页。
    7武延平主编:《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8月版,第12-13页。
    8武延平主编:《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8月版,第13-14页。
    9魏琼:《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比较研究》,《四川轻化工学院学报》,2002年9月,第25页。
    
    10 魏琼:《刑事际带民事诉讼制度的比较研究》,载于《四种轻化工学院学报》,2002年9月,第26页。
    11武延平主编:《中国刑事诉讼法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94-96页。
    12程荣斌主编:《中国刑事诉讼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47-249页。
    13 陈光中主编:《刑事诉讼法学》(新编),中国政法大学1996年版,第232-234页。
    14 胡康生、李福成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释义》,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90页。
    15陈光中主编:《刑事诉讼法学》(新编),中国政法大学1996年版,第232-234页。
    16 王国枢主编:《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1页。
    17程荣斌主编:《中国刑事诉讼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59页。
    18 周伟:《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时效的依附性》,载于《法学杂志》2001年第6期。他的观点是只要公诉或自诉案件追诉时效没有届满,被害人就有权在立案后和做出一审判前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19 肖建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内在冲突与协调》,《法学研究》,2001年第6期64页。
    20肖建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内在冲突与协调》,《法学研究》,2001年第6期64页。
    21 褚玉龙:《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时效的依附性》,载于《律师世界》2001年第4期。
    22 刘德林:《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浅论》,载于《盐城师专学报》,1995年第2期,第11页。
    23 耿景仪:《试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限制条件》,载于《人民司法》,1995年第2期,第25页。
    24 刘德良:《浅谈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载于《山东法学》2000年第1期,第86页。
    25 胡先文、李青松:《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若干问题的探析》,载于《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9月,第32页。
    26 黄达亮:《论检察机关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载于《人民检察》2001年第11期,第36页。
    27 张汉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主体的法律思考》,载于《南都学坛》1995年第5期,第73页。
    28 王利明主编:《民法典·侵权责任法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2月版,第113页。
    29 张汉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主体的法律思考》,载于《南都学坛》,1995年第5期,第73页。
    30 陈星、余剑:《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确定与程序的完善》,载于《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11月,第56页。
    31 张志平:《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损失赔偿》,载于《法学杂志》,2002年第4期,第75页。
    32 奉送瑞基、吴多辰:《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立法改造》,载于《政法论坛》2002年第6期,第116页。
    33 黄震:《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裣制度初探》,载于《人民司法》2003年第4期,第46页。
    34 邵选星等著:《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疑难问题研究》,人民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第23页。
    35 黄达亮:《论检察机关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载于《人民检察》2001年第11期,提出修改刑事诉讼法第137条,将检察院查明是否有附带民事诉讼的义务改为告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义务。
    36 邵选星等著:《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疑难问题研究》,人民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第157页。
    37 陈陈、严军主编:《新刑事诉讼法通论》,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158页。
    38 范春明:《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原则》,载于《法律适用》1998年第6期,第6页。
    39 谢军:《论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反诉制度》,载于《法学杂志》2000年第2期,第32-33页。
    40 肖建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法制度的内在冲突与协调》,《法学研究》2001年第6期,64-65页。
    41 王洪青:《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的依据及原则》,载于《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11月,第57页。
    42 黄震:《建立刑事被告人国家裣制度初探》,载于《人民司法》2003年第4期,第46-49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