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证券混业经营制度变迁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金融在一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处于核心位置。金融制度本身具有二重性,即金融制度可以成为经济进步的工具,也可以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作为金融制度的子系统的经营制度自不例外。我国金融业自1993年以来,尤其是1995年的《商业银行法》颁布以来一直实施严格的分业经营制度。改革开放,虽说我国的金融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金融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偏低,且增长缓慢。在此背景下,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金融业如何发展是一项迫在眉睫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历史地看,美国在“大危机”之后通过的GS法案开创了以立法形式要求银行业与证券业分业经营的先河,此后,英、日、法等国步其后尘,建立了与其类似的金融制度与监管框架。但自80年代以来,根据具体的国内情况及国际金融的发展潮流,英、法、日等国先后放弃了这一分业经营制度,并一度确立了在国际金融领域与美国抗衡的优势,而美国由于实行分业经营的弊端,在与英、日、德等国的较量中曾一度处于下风。由于“大危机”,出于国家短期稳定、安全利益的考虑,美、日、法等国以立法形式确立了分业经营制度,但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及金融机构(主要指商业银行)的逐利动机,从而以金融创新、金融工程的方式在实际上实现了混业经营,随后各国立法给予了事后的确认。
     哈特提出的“不完全合同”的概念,以及许成钢的“法律的不完备性”的理论是研究金融制度变迁的重要理论支柱。没有抽象深入的理论分析,只凭感觉和直观的经验将不可能深刻理解金融制度变迁过程,无法把握金融制度变迁中具体事件与普遍现象之间的逻辑关系。因此,将金融经营体制变迁纳入理论分析框架十分重要。对金融经营体制变迁的经济学分析包括风险效率假说、制度变迁供求假说和信息经济学对金融制度变迁的解释。风险效率假说较多地从银行经营风险与效率的角度来论述金融制度变迁的原因,其认为各国金融经营制度从混业到分业,再从分业到混业,其核心就是如何处理商业银行的风险与效率的关系问题。制度变迁供求假说是应运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的基本原理对金融制度变迁分析的一种理论解释。无论是分业经营制度,还是混业经营制度,都是由其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其中商业银行是金融制度变迁的制度需求主体,金融监管当局是金融制度变迁的制度供给主体。信息完备与否决定金融经营制度的方式与效率。混业经营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是金融机构的信息处理能力,以及获得这种能力的努力是值得的,即混业经营的边际收益能够弥补由此产生的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
     运用不完全合同理论可以更好地解释各国的金融经营制度变迁。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不完全合同理论认为“不完全合同”是“合同双方缔结的合同是不完全的,具体来讲,合同可能会提及某些情况下各方的责任,而对另一些情况下的责任只做出粗略或模棱两可的规定”。形成不完全合同的主要原因是是合同规定的项目中有些是第三者无法验证的,以及交易费用的存在。“在当前的法律制度状况下,合同在中国甚至比在西方更加不完全”。现实中的法律都是不完备的(当然包括金融法律)。由于人们的有限理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所以无论是多么伟大的立法者都不可能预料所有将来发生的事件,从而不可能把法律定义的无限清楚,用语言准确地、无差异地写出来。因此,我
    
    们可以运用不完全合同理论从宏、微观来解释金融制度变迁规律,并预测中国金融制度
    的改革方向。
     1993年以后中国实行分业经营制度,其主要特征是,银行绩效指标呈下降态势,
    其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比例非常高。根据科斯定理对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增多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的共生关
    系,其共生关系的特征是国有银行、国有企业的法人财产权不能得到保障,从而国有银
    行与国有企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影响我国金融体制变革方向的现实因素有以下几
    条。其一如何确定国有企业的地位及决定国企改革成败的因素。国企改革进程直接决定
    着国有银行的命运,及金融体制变革的方向。只有按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和现代企
    业制度的要求,将国有企业改为按照“四自”原则运行的独立市场法人主体,才具备从
    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迈进的微观运行机制。其二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包括产权制度与
    组织制度的改革、积极进行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和加强商业银行的内部风险管理。其三市
    场中介作用的充分发挥与资本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的发展。其四金融管理当局的监管
    水平。其五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其六加大培养、引进混业经营需要的复合型、管理
    型人才。其七金融法规的进一步完善与行业自律行为的加强。
     金融控股公司是实行混业经营的一种形式,其比较优势包括规模经济优势、范围经
    济优势、协同效用优势和风险递减优势。根据投资主体的不同,我国现存的从事两个或
    以上金融行业的金融企业形式可分为三类;以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信托投资公司
    和保险公司)为主组建的金融控股公司;以投资集团为主组建的金融控股公司;实业公
    司直接参股、控股两个或以
Modern finance institute plays a core role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 finance institute, especially the finance operating institute, has dual functions itself, it is, at one hand, a useful instrument to promote the national economy, at other hand, is a barrier to hand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Since 1993, especially the promulgation of commercial bank act 1995,China has carried out the strict separation operation of commercial bank and security corp. Although China finance industry developed sharply since the reform and the openness in 1978,the contribution of our finance industry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is lower, contrast to the international average level. It is urgent,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problem how to develop our finance industry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entrance to WTO. Historically, "Glass-
    Steagal act of 1933 in America is legally originative to regulate the separation operation of commercial bank and security corp.. Then England, Japan and France follow America to found the similar frame of the finance institute and the finance regulation. But since 80s, England, Japan France successively have abounded the separation operation institute and have the better advantages according to the their conditions ar i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Owing to the inherent malpractice of the separation operation institute, American commercial banks have inferior strength in competing with other countries. England, Japan and France legally established the separation operation institute because of the consideration of countries' benefits and security which big depression harmed. But with the change of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financial environment and the aim of commercial banks pursuing the profits, 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financial engineering in fact make crossed operation come into
    effect, which soon afterwards is confirmed legally.
    The theory of incomplete contract and incomplete law is the basic analysis instrument, which the finance institute is studied by. Without theoretical analysis, the direction of the finance institute change is not forecasted exactly. So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place the finance operating institute change into the frame of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Besides the theory of incomplete contract and incomplete law, the economics analysis
    
    
    which explain the finance institute change includes the hypothesis of risk-efficiency, the hypothesis of the demand and the supply of the finance operating institute change and the explanation of information economics. The hypothesis of risk-efficiency study the cause of the finance operating institute change from the risk and efficiency in bank operating, which core viewpoint is how to deal with the risk and efficiency in the finance operating institute change. The hypothesis of the demand and the supply of the finance operating institute change utility the "institute" in new institute economics to analysis the cause of the finance operating institute change, which consider that the financial regulator is the institute supplier and the commercial bank is the institute demander in the finance operating institute change. Information is the basic concept in information economics. The ability of dealing with the information determines the pattern and the efficiency of the finance operating institute. The key condition of the implement of the finance crossed operation is the ability of dealing with the information by the finance intermediacy and the MR of finance crossed operation is equal to MC of transaction cost and information cost.
    The theory of incomplete contract and incomplete law can fairly explain the finance operating institute change. The concept of incomplete contract in the new institute economics is that the contract signed by two parties is complete, it is, this contract maybe confirm the responsibilities which two parties take respectively in some conditions, but it can not stipulate the responsibilities, or stipulate the responsibilities only simply or vaguely or in other conditi
引文
戴君:《金融控股公司的战略定位》,载《中国证券报》,2001年1月8日。
    丁邦开:《论银行业与证券业关系的法律化》,载《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乔炳亚:《银行与证券分业问题研究》,载《金融研究》,2000年第1期。
    黄先荣:《银行与证券分业管理的体制选择与原因分析》,载《复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4期。
    王元龙:《国际银行业发展的新潮流与我国的抉择》,载《经济学动态》1999年第11期。
    宋逢明:《关于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分业经营制度的再思考》,载《金融研究》,2000年第1期。
    汤双定:《美国金融业经营体制的变迁与中国的选择,载《城市金融论坛》,2000年第2期。
    吉卫民:《分业经营与综合经营的成本效应分析》,载《金融研究》2000年第10期。
    吉川满:《解读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载《经济导刊》,2000年第2期。
    周业安:《政府在金融发展中的作用》,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京),2000年第2期。
    谈儒勇:《金融发展理论在90年代的发展》,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王学武:《从美国的GS法案到FSMA法案》,载《亚太经济》,2000年第5期。
    楼继伟:《让市场起作用》,载《经济社会体制改革》,2000年第5期。
    吴群慧:《美国金融监管制度改革:金融业的分与合》,《载金融与保险》,2000,(3):170-179
    葛兆强:《国有商业银行实行分业经营制度的理论反思》,载《城市金融论坛》,1999年第4期。
    何畅:《全能银行——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发展的最佳选择》,载《四川金融》,1999年第5期。
    郑良芳:《当前金融发展面临的五大问题》,载《金融与保险》,2001年第6期。
    黄达:《从银行不被看好谈起》,载《经济导刊》,2001年第2期。
    许国平:《不完全合同与道德风险:90年代金融改革的回顾与反思》,载《金融研究》,2001年第2期。
    林毅夫:《金融体制:模式选择当务实》,载《保险与保险》,2001年第5期。
    钱颖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金融的稳定与发展》,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年第5期。
    吉为民:《分业经营与综合经营的成本效应》,载《金融研究》2000年第10期。
    桥思·A·C·桑托思:《商业银行从事证券业务的理论分析》,载《国际金融研究》,2001年第3期。
    潘英丽:《21世纪金融业基本功能的重新整合及其演变趋势》载《国际金融研究》,
    
    2001年第3期。
    张锡营:《跨国界资产证券化:市场结构、动力和法律框架》,载《投资与合作》,2000年第6期。
    戴相龙:《加强金融理论研究,促进中国金融发展》,载《金融研究》,2000年第10期。
    马君潞:《美国银行法改革探析》,载《南开经济研究》,2001年第4期。
    郑江淮:《中国金融发展与银行绩效的决定因素》,载《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0年第6期。
    熊剑庆:《我国金融市场寻租行为的分析》,载《金融与保险》,2001年第7期。
    金晓斌:《中国商业银行体制改革的思路与焦点》,载《金融与保险》,1998年4期。
    许成钢:《法律、执法与金融监管》,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年第6期。
    畅会珏:《对我国银行、证券分业经营的远距离观察与思考》,载《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畅会珏:《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基础》,载《金融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12期。
    殷德生:《新全球化时代与中国国家利益》,载《扬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畅会珏:《试论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内部机构保障》,载《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3期。
    畅会珏:《试论金融创新与商业银行的业务开拓》,载《扬大税务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黄泽民:《浮动汇率制与金融政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黄泽民:《日本金融制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
    建部正义(日):《面向21世纪中日经济发展与金融改革比较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
    张杰:《中国金融体制的结构与变迁》山西财经出版社,1998年。
    李扬:《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经济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铃木淑夫(日):《日本的金融体制》,中国金融出版社,1987年。
    王廷科:《现代金融体制与中国金融轨迹》,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
    唐旭:《金融理论前沿课题》,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年。
    骆玉鼎:《信用经济中的金融控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
    李早航:《现代金融监管——市场化国际化进程的探索》,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年。
    赵昌文:《金融科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
    曹凤歧:《中国金融改革、发展与国际化》,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
    谢平:《中国金融体制的选择》,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
    王军:《巴塞尔协议实施后的中国金融业》,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
    戴园晨:《资本“不足”经济中的资本市场“运作”》,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
    
    
    江春:《产权制度与金融市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
    周振华:《金融改造》,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厉以宁:《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胡章宏:《金融可持续发展论》,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
    康书生:《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借鉴与创新》,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年。
    陈元:《美国银行监管》,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
    [美]彼得·S·罗斯:《商业银行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中译本。
    [美]艾伦·加特:《管制、放松与重新管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中译本。
    [美]J·弗雷德·维斯通:《兼并、重组与公司控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中译本。
    [美]埃瑞克·G·菲吕博顿:《新制度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中译本。
    [美]O·哈特:《企业、合同与财务结构》,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中译本。
    萧灼基:《2000年金融形势分析与预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
    王广谦:《经济发展中金融的贡献与效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
    范恒森:《金融制度学探索》,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
    李扬:《中国金融理论Ⅰ》,经济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李扬:《中国金融理论Ⅱ》,经济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樊纲:《我对经济学方法论若干问题的理解》,载《当代中国百名经济学家自述》,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
    干杏娣:《浴火重生:入世后中国金融的结构变革》,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版。
    于学军:《中国经济改革二十年货币和信用周期考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哈维尔·弗雷克斯让·夏尔·罗歇:《微观银行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中译本。
    Kroszner Randall S. And Raghuram G. Rajin, "Is the Glass-Steagall Act Justied? A Study of the U.S.Experience with Universal banking Before 1933",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Sep.1994.
    Kroszner Randall S. And Raghuram G. Rajin,"Organization Structure and Credibility: Evidence from Commercial bank Securities Activities before the Glass-Steagall Act",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dec.1996.
    Gary gorton And Andrew winton,"Banking in Transition Economies: Does Efficiency Require Instability?", Joural of Money, Creditand Banking.1998.
    Benston,george J., "The Seperation of Commercial and investment banki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Anthony Saunders Ingo Walter, " Universal Bank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Hazel J.Johnson, "The New Global Banker", Probs Publishing Company, 1994.
    
    
    Em,manvel N. Roussakis, "Commercial Banking in an Era of Deregulation",Praeger Publishers, 1997.
    James Essinger, "The Virtual Banking Revolution", International Thomson Business Press, 1999.
    Hans-Werner Sinn, "The German State Banks",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Inc.,1999.
    Jeremy Edwards and Klaus Fischer, "Banks, Finance and Investment in Germa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Mike Buckle and John Thompson, "The UK Financial System", Manchester University, 1998.
    Xiao Ping Xu, "China's Financial System under Transition", ST Martin's Press,1998.
    Masahiko Aoki and Hugh Patrick, "The Japanese Main Bank Syste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Dick Beason and Jason James,"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Japanese Financial Markets", ST Martin's Press Inc., 199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