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神舞韵:华夏艺术美学精神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引文
[1] 《文艺美学:定位的困难及其问题》,王德胜,载《文艺研究》2000年第2期。
    [2] 《语义学引论》[捷克] 沙夫,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17页。
    [3] 参见《元艺术学》,李心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8月版,第55页。
    [4][6] 《艺术学研究》(1)“代发刊词”,张道一,江苏美术出版社1995年,第1—2、6页。
    [5] 转引自《美学事典》[日] 竹内敏雄,第77页。
    [7] 参阅《美学的方法》[日] 今道友信,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326—341页。
    [8][9][10] 《艺术的和审美的价值》,见《英国美学杂志》1964年7月号。
    [11][12][14][30][50][51] 《艺境》,宗白华,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6月版,第5、7、113、104、105、214页。
    [13] 见《扬子晚报》2001年2月4日A8版。
    [15][16][18][19][23][24][25][26] 《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中华书局1980年9月版,第11、87—88、52、54、60、60、59、59页。
    [17] 转引自《艺术化生存》,聂振斌、滕守尧等,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版,第100页。
    [21][22] 《论语·八佾》。
    [27] 《琴清音》,《全汉文》卷五十四。
    [28] 《新语·无为》。
    [29] 《条灾异封事》,《全汉文》卷三十六。
    [31] 《闻一多文集·时代的鼓手》卷,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7年1月版,第302页。
    [32] 《歌德谈话录》,朱光潜泽,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86页。
    [33][35][3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31、125、96页。
    [3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51页。
    [3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页。
    [38] 《关于民族音乐型态学研究的初步设想》,载《音乐年鉴》1992年卷,第232页。
    [39] 参见《存在与时间》[德] 马丁·海德格尔,三联书店1987年12月第1版,第524页。
    [40] 恩格斯:《致斐·拉萨尔》,《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47页。
    [41] 参见《释“巫”——商代弦乐器考》,周武彦,载《黄钟》1990年第4期。
    [42] 转引自《神游往古,心追方来——记著名音乐学者黄翔鹏》,林玉明,载《国际音乐交流》1993年第3期。
    [43] 转引自《音乐史问题漫谈》。杨荫浏(李丹娜笔录),载《音乐艺术》1980年第2期。
    [44][45][46][53][54][55] 《中国通史简编》(修订版第一编),范文澜,人民出版社1964年8月第4版,第91—92、100、179、180、182、182页。
    [47][48] 《中国文化与悲剧意识》,张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1月版,第17—18、20页。
    [49] 《中国艺术美学》,刘墨,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9月版,第776页。
    [52] 《华夏美学》,李泽厚,中外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2月版,第60页。
    [56] 《中华民国解》,载《民报》第15期,1907年7月。
    [57] 《异乡闯政坛》,载《光华》杂志第16卷第6期,1991年。
    [58] 《读书教书四十年》,杨振宁,三联书店1987年重印版,第58页。
    [59] 《释中国》第三卷,王元化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3月第1版,第1519页。
    [60][61][62] 《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顾颉刚卷》。刘梦溪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第775、775—777、783页。
    [63] 《韦伯文集》,黄宪起等译,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页。
    [64] 《艺术类型学》,李心峰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2月第1版, 第477页。
    [65] 《艺概笺注》[清] 刘熙载著,王钟笺注,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6月第1版,第496页。
    [66] 参看拙著:《固着与超越》,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年8月版,第68、266页。
    [1][5][143] 《新科学》[意] 维柯,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5月第1版,第83、134—135页。
    [2] 《美学》第2卷[德] 黑格尔,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11月版,第198页。
    [3][125] 《人文晨曦:中国彩陶的文化读解》,林少雄,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12页前言。
    [4] 《美学观礼》,郑元者,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4—5页。
    [6][7] 《张道一文集》上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第152、155页。
    [8][9][10] L.A. White: The Science of Culture, New York City, Farrar, Straus and Cudality, 1949, P91—116. P40. P35.
    [11] 《文化人类学》,林惠祥,商务印书馆1991年2月第2版,第1页。
    [12] 转引自W.塔塔科维兹《古代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22-123页。
    [13] 见《回忆苏格拉底》[希] 色诺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20—122页。
    [14] 参见《理想国》[希] 柏拉图,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393页。
    [15] 《诗学》[希] 亚里士多德,罗念生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版,第7页。
    关于岩画是一个饶有趣味而复杂的话题,限于篇幅,兹不展开,可参阅:《世界岩画的文化阐释》、《盖山林文集》等。以及《金枝》(上、下)[英] 詹·乔·弗雷泽著,徐育新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6月版。
    [16] Origins of Art: Y. Hirn, A psychological & Sociololgical lnquiry, Reprint edition, New York: Arno Press lnc,. 1979, pp. 23—24.
    [17] 转引自《十九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英法美卷,蒋孔阳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452页。
    [18][19] 《艺术论》[俄] 列夫·托尔斯泰,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6页。
    [20] Navaho Religion: G. A. Reichard, A Study of Symbolism,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0, pp. 284—285.
    [21] A Profile of Primifive Culture: E.R. Service,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Publishers, 1958, p. 174.
    [22] 转引自《美学史》[英] 鲍桑葵,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72页。
    [23] 《审美教育书简》[德] 席勒,张玉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12月版,第79—80页。
    [24] 《近代美学史评述》[英] 李斯托威尔,蒋孔阳泽,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6月版,第136—137页。
    [2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22页。
    [26] 转引自《艺术的起源》,朱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4月第1版,第130—131页。
    [27] 《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7页。
    [2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版,第354页。
    [29] 《西方的没落》第1卷,[英] 斯宾格勒,伦敦版,1926年。
    [30][31] 转引自《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5卷,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40、339—340页。
    [32][33]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0—51、79页。
    [34]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11页。
    [35][137] 《艺术的起源》[德] 格罗塞,蔡慕晖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10月第2版,第26、47页。
    [36] 《台湾史料》上册,全梁,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抄本。
    [37] 《艺术的发展及其它文化理论》[美] 托马斯·芒罗,第136页。
    [38][39][41][43] 《原始思维》[法] 列维·布留尔,丁由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1月第1版,第1、69—71、2、85页。
    [40] “我们叫做经验和现象的连续性的那种东西,根本不为原始人所觉察,他们的意识只不过准备着感知它们和倾向于消极服从已获得的印象。相反的,原始人的意识已经预先充满了大量的集体表象,靠了这些集体表象,一切客体、存在物或者人制作的物品总是被想象成拥有大量神秘属性的。因而,对现象的客观联系往往根本不加考虑的原始意识,却对现象之间的这些或虚或实的神秘联系表现出特别的注意。原始人的表象之间的预先形成的关联不是从经验中得来的,而且经验也无力来反对这些关联。……这些关系全都以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包含着那个作为集体表象之一部分的人和物之间的‘互渗'。所以,由于没有更好的术语,我把这个‘原始'思维所特有的支配这些表象的关联和前关联的原则叫做‘互渗律'”。引文出处同上,第69页。
    [42] The Native Tribes of Gentral Australia, pp. 202—4.
    [44][45][46] 《野性的思维》[法] 列维·斯特劳斯,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5月第1版,第307、301、309页。
    [47] 《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英] 马林诺夫斯基,李安宅编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12月影印本,第103页。
    [48] 据考,世界上各民族最初的巫师均为女性,称“巫”,后来才有了男性巫师,为“觋”。这兴许即是以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主体转换。参见《中国巫术史》,高国藩,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11月第1版,第6—9、35—46页。
    [49] 《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一编,范文澜,人民出版社1964年8月第4版,第121页。
    [50] 《管锥编》第一册,钱钟书,中华书局1986年6月第2版,第156—158页。
    [51] 《管维编》第二册,钱钟书,中华书局1986年6月第2版,第599—600页。
    [52]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德] 恩格斯,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9—90页。
    [53][54] 《<山海经>与古代社会》,张岩,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6 月第1版,第65—66页、第67—72页。鲁迅先生在其《中国小说史略》中称《山海经》“盖古之巫书”,“根柢在巫。”今人袁珂先生受此引发,认为《山海经》所据古图乃巫师行法术时使用的鬼神图画,可略备一说。关于“鼓”,可参阅《中国鼓文化研究》,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1月版。
    [55] New Light on田(巫):饶宗颐。另参阅:《“巫”的新认识》,见《释中国》第三卷,第1641—1669页。
    [56] 《舞法起于祀神考》,刘师培,原载《国粹学报》第27期,1907年4月2日。现引自李妙根编《刘师培论学论政》,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07页。
    [57] 《商代的神话与巫术》,陈梦家,《燕京学报》1936年第20期,第536—537页。
    [58] 《王国维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7月新一版,第4—6页。
    [59] 见《稂莠集·说“無”》,庞朴,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3月版,第326页。
    [60][62][82] 参见《中国古典舞与雅士文化》,于平,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第23、24—25、6—7页。
    [61] 《古吴族初探》,周国荣,载《民族研究》1989年第1期。
    [63] 《周易古经今注》,高亨,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63页。
    [64] 参见《神寿岁与东巴舞谱》,和云彩讲述,云南省社科院东巴文化研究室油印。
    [65][66] 参见《东巴舞谱——人类现存最古老的象形文字舞谱》,杨云慧,载《中国教育报》1999年10月19日第5版。
    [67] 参见《纳西族舞谱<蹉模>和<蹉摆蹉历>的初步研究》,林向肖,载《舞蹈艺术丛刊》第5辑,1983年6月版,第155—156页。
    [68] 关于东巴文化中的音乐舞蹈材料,尚可参见以下文字:《祭舞神乐》(周凯模,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第1版),《美与智慧的化身》(杨德鋆,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5月第1版)、《凝结在纳西古老图画象形文字里的音乐》(杨德鋆)和《东巴神系与东巴舞谱》(戈阿干,云南人民 出版社1992年9月版。)、《东巴文化真籍》(戈阿干,云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9月版。)、《东巴舞谱录像记事》(戈阿干)等文。
    [69] 《巫舞:华夏舞蹈的滥觞),杨迺乔,载《舞蹈艺术)1993年第2辑。
    [70] 详见《汉字单位观念史考述》,臧克和,学林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第48—86、140—157页。
    [71] 《释“巫”——商代弦乐器考》,周武彦,载《黄钟)1990年第4期。
    [72] 《东亚乐器考》[日] 林谦三,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年2月第1版,第11页。
    [73][126] 《古乐发隐》,牛龙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3月第1版,第20—21、385页。
    [74]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杨荫浏,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2月第1版,第13页。
    [75] 《中国音乐史略》,吴钊,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3月第1版,第66页。
    [76][79] 《中国音乐史论述稿》,香港九龙友联出版社1975年版,第11、424页。
    [77] 《琴史初编》,许健,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年版,第1页。
    [78] 《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孙继南等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5月第1版,第9页。
    [80][81] 《先秦音乐史),李纯一,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年10月第1版,第14、15页。
    [83] 《艺境》,宗白华,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6月版,第126页。
    [84] 参见《我国南方高山、佤、苗等族的体鸣木鼓与有关音乐起源的几个问题》(上下),秦序。
    [85] 《文化论》[英] 马林诺夫斯基,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2月版。
    [86] 转引自《中国文化的展望》,殷海光,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版,第26页。
    [87][88][89] 《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张岱年、陈宜山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7月版,第322页。
    [90] 《胡适文存》,第三集第一卷,亚东图书馆1930年版,第4页。
    [91]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见《梁漱溟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12月版,第39页。
    [92] 见《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化》,原载1933年6月15日《大公报》副刊。
    [93] 张岱年:转引自《中国现代文化哲学》,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94] 《释中国》第三卷,王元化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3月第1版,第1576—1585页。
    [95]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苏秉琦,三联书店1999年6月第1版,第176页。
    [96] 参阅《中国青铜时代》,张光直,三联书店1999年9月第1版,第468—496页。另参阅《中国天文考古学》,冯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11月版,第51—69页。
    [97] 参阅《史前国家的演进》,[美] 乔纳森·哈斯,求实出版社1998年版;《中国文明起源研讨会纪要》,载《考古》1992年第6期。
    [98] 《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李学勤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第7页。
    [99] 《震撼心灵的古旋律》,郑凡,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7月第1版,第149页。
    [100][103] 《图腾与禁忌》[奥] 弗洛依德,杨庸一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5月第1版(内部发行),第138、133页。
    [101] 《图腾美学与现代人类》,郑元者,学林出版社1992年3月第1版,第53页。
    [102] Spencer's Scientific Correspondence, with Sir J. G. Frazer and Others, Oxford. 1932, p29.
    [104] 《神话与诗》,闻一多,古籍出版社,1956年6月版,第69页。参阅《中国龙的新发现》,王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158页。以及《中国文物世界),台湾2000年3月第175号,第113页。
    [105][109] 参见《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丁山,龙门联合书店1956年版,第419—491页。
    [106] 参见《山海经》、《春秋演礼图》、《韩诗外传》、《说文解字》等。
    [107] 见《艺文类聚》引《决录注》,又见《小学绀珠》等。
    [108] 《神话学》[美] 戴维·利明等,第86—87、91页。
    [110] 《东方文明的曙光》,张振犁、陈江风等,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2月版,第78—79页。
    [111] 参见《寻根问祖话淮阳》,王纪友、梁广庆,《龙都淮阳》,淮阳县文化局编印,1991年。
    [112] 见《大汶口文化讨论文集》,齐鲁书社1981年版,第136页。
    [113][114] 《龙风文化源流》,王大有,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88年1月版,第31、163页。
    [115] 《美的历程》,李泽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7月新1版,第14页。
    [116] 《华夏美学》,李泽厚,中外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2月第1版,第7页。
    [11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9页。
    [118] 《张道一文集》上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版,第152—155页。
    [119]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页。
    [120] 《美学》第1卷,[德] 黑格尔,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7页。
    [121] 关于新石器时代划分,考古学界尚有其他看法,如《中国考古》(安金槐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认为:“若以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各期的年代为限,早期距今约10000—8000年左右,中期距今约7000多年—5000年左右,晚期距今约5000年—4000年左右”。本文采用张之恒主编《中国考古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分期说。
    [122] 参见《简明陶瓷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67页。
    [123][124] 《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第41、106页。
    [127] 参见《遮蔽的文明》。陈绶祥,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2年10月版,第107页。
    [128] 转引自《论艺术的形式心理》,丁宁,见《文艺争鸣》1991年第5期。
    [129][130] 《抽象与移情》[德] W.沃林格,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第61、36页。
    [131] 见《中国文物鉴赏词典》,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
    [132][133] 《大母神—原型分析》[德] 埃利希·诺伊曼,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42、41—42页。
    [134][142] 《远古神韵—中国彩陶艺术论纲》,程金城,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177、202页。
    [135][136] 《色彩史话》[日] 诚一夫,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6页。
    [138] 《山东临沂大范庄遗址发掘简报》,见《考古》1975年第1版。
    [139] 《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南京博物院编《文物资料丛刊》第3集。
    [140] 《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1978年—1982年发掘之主要收获》,见《文物)1983年,第11期。
    [141] 转引自《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下),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33页。
    [144] 《谈艺录》,钱钟书,中华书局1984年9月版,第111页。
    [145] 《老子》第五章。
    [146] 《老子》第十一章。
    [147][148][149] 《美学散步》,宗白华,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1、34、33页。
    [150] 《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中华书局1980年9月版,第44页。
    [151] 《周易·系辞下》。
    [152] 《周易·系辞上》。
    [153] 《甲骨文中的几种乐器名称》,见《中华文史论丛》1980年第2期。
    [154] 见《金文诂林》卷五上。
    [155] 《青铜挥麈》,张光直,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328页。请参阅《美术、神话与祭祀》,张光直,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2月版。
    [156] 《礼记·周官·膳夫》。
    [157] 《古乐器小识》,唐兰,《燕京学报》第14期。
    [158] 《吕氏春秋·古乐篇》。
    [159] 《周易·离卦》。
    [160] 《庄子·至我篇》。
    [161] 《诗·小雅·甫田》。
    [1][2][3] 《万历十五年》,黄仁宇,三联书店1997年5月版,第22、3页、自序。
    [4] 《儒家礼乐设教的几种理论》,杨荫浏,见《礼乐半月刊》,1947年创刊号。
    [5][8][9][12][13][18][39][132][173] 《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87—88、130—131、208、297—298、299、14、136、191、178页。
    [6] 《孟子·万章上》。
    [7] 《神话与诗·歌与诗》,见《闻一多全集》第一册,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185页。
    [10] 《春秋左传正义》卷五十一。
    [11][38][133] 转引自《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11月版,第257、51、269页。
    [14][141] 《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下),中华书局1981年4月版,第65—66、327—328页。
    [15][19][25][26][27][36] 《论语·八佾》。
    [16][22][28][32] 《论语·雍也》。
    [17] 见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4页。
    [20][21][24] 《论语·子罕》。
    [23] 《论语·泰伯》。
    [28] 《论语·卫灵公》。
    [29] 《论语·颜渊》。
    [30][34] 《论语·宪问》。
    [31] 《论语·里仁》。
    [33] 《论语·公冶长》。
    [35] 《论语·先进》。
    [37] 《论语·尧日》。
    [40] 转引自《中国美学史》第二卷上册,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7月版,第57页。文中“按”略。
    [41][42][43] 《文史通义校注》上卷,[清] 章学诚。中华书局1994年3月版,第78、78、60页。
    [44] 参阅《六经与孔子的关系》,周予同,见《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45] 参阅《论“六艺”与“六经”》。邓安生,见《南开学报)2000年第2期。又参阅《民族艺术}2001.1.第41—42页,关于“乐经”有不同看法。
    [46] 《论六艺该摄一切学术》,马一浮,见《释中国》第二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3月版,第895页。
    [47] 《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644页。
    [48] 关于对这个问题的争议情况和分析理路,可详见《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11月版,第19—23页。
    [49] 据考古史料发掘材料证实,1993年10月在湖北省荆门市郭店村的一座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墓葬中出土的竹简804枚,计1.3万余字,经考古工作者和古文字学家审阅补正,证实竹简《老子》作者为春秋末期与孔子同时的老聃,即流传的《老子》是战国中期的太史谵在竹简本基础上篡改而成,《史记》中所载骑青牛出函谷关,著《老子》五千言者,当为太史谵而非老子,据《扬子晚报》1999年3月24日北京电。
    [50] 据《魏书·释老志》。
    [5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48页。
    [52] 《中国文明源头新探》,刘尧汉,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版,第18页。
    [53] 《中国传统的物理学和自然观》,载《美国物理杂志》第43卷,第二期,第152页。
    [54] 《庄子·养生主》。
    [55][56][57][58][59][64][65][100] 《老子》第四十二章、第二十五章、第一章、第三十五章、第十四章、第三十七章、第四十八章、第二十五章。
    [60] 《王弼集校释》,第113页。
    [61] 王弼:《老子指略》。
    [62][63] 《先秦音乐美学思想论稿》,蒋孔阳,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8 月版,第119、122页。
    [66] 《管锥编》第二册,钱钟书,中华书局1979年8月版,第449—450页。
    [67][101] 《庄子·天地篇》。
    [68][102] 《庄子·天道篇》。
    [69][104] 《庄子·齐物篇》。
    [70] 《庄子·天运篇》。
    [71] 《庄子·至乐篇》。
    [72][73][74][75][76][77][78] 《老子》第四章、第四十章、第十四章、第二十五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第十六章。
    [79] 《庄子·逍遥游》。
    [80] 参阅《古乐发隐》,牛龙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3月版,第51—56页。
    [81] 《孟子·尽心上》。
    [82] 《孟子·离娄上》。
    [83] 《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页。
    [84][85] 《资本论》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1月版,第427、427—428页。
    [86] 《展望二十一世纪》,[英] 汤因比、[日] 池田大拙,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11月版,第39页。
    [87] 《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58—159页。
    [88][89]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5、122页。
    [90] 《第三次浪潮》[美] 阿尔温·托夫勒,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83页。
    [91] 《礼记·礼运》。
    [92] 《礼记·中庸》。
    [93] 《孟子·尽心上》。
    [94] 《孟子·梁惠王上》。
    [95] 《论语·泰伯》。
    [96] 《孟子·膝文公上》。
    [97] 《墨子·天志》。
    [98] 《荀子·性恶篇》。
    [99] 《管子·五行篇》。
    [103] 《庄子·大宗师》。
    [105] 《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106][107][108] 《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8月版,第62、63、65页。
    [109] 朱子《仁说》。
    [110] 朱子《太极说》。
    [111] 尹和靖论张子《西铭》。
    [112] 饶双峰论张子《西铭》。
    [113][114] 《陆象山与朱济道书》。
    [115][116] 《阳明集要》之《大学问》。
    [117][118] 戴震《原善》上。
    [119] 《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59页。
    [120] 《美的历程》,李泽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7月新1版,第134页。
    [121] 转引自《佛道诗禅》,赖永海,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年版,第159页。
    [122] 《六祖坛经·机缘品第七》。
    [123][124][130] 《坛经·般若品第二》。
    [125] 明一如等撰《三藏法教)二十六。
    [126] 《坛经·定慧品第四》。
    [127] 《中国禅宗通史》,杜继文、魏道儒,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8月版,第158页。
    [128] 《自祭文》。
    [129] 《神会语录》。
    [13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03页。
    [134] 见沈括《梦溪笔谈·书画》,巴蜀书社,1996年9月版。
    [135] 《清施庄为寺表》,见《王右丞集笺注》卷十七。
    [136] 《美学散步》,宗白华,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1页。
    [137] 转引自《艺术化生存》,聂振斌、膝守尧等,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版,第206页。
    [138] 《坛经校释》,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0页。
    [139] 《诗薮》内篇卷二。
    [140] 《历代书法论文选》下册,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355页。
    [142] 《编年通鉴》卷二十。
    [143] 转引自《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二卷第二册,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70页。
    [144] 见《五灯会元·卷二》。
    [145] 见《坛经》。
    [146] 见黄蘖断际禅师:《传法心要》。
    [147] 见《五灯会元·卷四》。
    [148] 见《五灯会元·卷五》。
    [149] 见大珠禅师《顿悟入道要门论》。
    [150][151][157] 参阅《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方立天,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4月版。
    [152] 《中国佛教音乐史考略》,王敬宜,见《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第68—72页。
    [153] 参阅《中国佛教音乐之初》,谢立新,见《艺苑·音乐版》,1988年第1期。
    [154] 参阅《丝绸之路的音乐文化交流》,阴法鲁,见《人民音乐》,1980年第2期。
    [155] 《古道西风》,林梅村,三联书店2000年3月第1版,第231页。
    [156] 见鱼豢:《魏略·西戎传》。
    [158] 《音乐史中的唐玄宗》,田青,载《燕乐二十调之谜》,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年版。
    [159] 《禅宗与中国文化》,葛兆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6月版,第7页。
    [160] 参阅《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6月版。
    [161]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李泽厚,人民出版社1986年3月版,第214页。
    [162] 《通极论叙》,见《广弘明集》卷八。
    [163] 《五灯会元》卷第十一。
    [164] 《庄子·人间世》。
    [165] 据称,西方现代派音乐理论家美国的约翰·凯基受此启发,提出了“无声之乐”的理论,从而创作并演奏了西方有名的《四分之三十三秒》无声乐曲。当然,“无声之乐”与禅宗的“以心听声”有本质上的不同,但前者受到了后者的启发是无疑的。
    [166] 《高僧传》。
    [167] 《韵语阳秋》卷十五。
    [168] 《法华经·普门品》。
    [169] 《法华经疏》。
    [170] 慧达《肇论疏》。
    [171] 见《琴学丛书·琴学随笔》。
    [172] 见僧佑《出三藏记集》卷十。
    [1][2][3][31][32] 《文心雕龙注释》,刘勰著,周振甫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1月版,第535、1、1、65、64页。
    [4] 转引自《中国诗学批评史》,陈良运,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第17页。
    [5] 《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黄侃、刘师培卷》,刘梦溪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版,第792~793页。
    [6] 《毛诗说》,曾运乾,岳麓书社1990年5月版,第1页。注意:国人多有将诗、乐相比附的例子,如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序例》日:“五言古诗,琴声也,醇至澹泊,如空山之独往。七言歌行,鼓声也,屈潘顿挫,若渔洋之怒挝。五言律诗,笙声也,云霞缥渺,疑鹤背之初传。七言律诗,钟声也,震越浑鍠,作蒲牢之乍吼。五言绝句,磬声也,清深、促数,想羁馆之朝击。七言绝句,笛声也,曲折缭亮,类羌城之暮吹。”
    [7] 对于《诗大序》的研究及传承详情,可参阅上注之《毛诗说》,第1~8页。
    [8][9][10][11] 转引自《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册),中华书局1980年9月版,第130—131,71、58页。
    [12] 在现实中,一提起“乐”。人们不仅立即想到了音乐,而且很快便会联想起“诗歌”和“舞蹈”,继而想起“乐”的复合概念(早期的“诗乐舞”三位一体现象)。但若提起其他任何一种艺术,都不会有这种感觉,或许这就是华夏礼乐文明积淀下来的结果,同时又是以“乐”为本体产生的效应。
    [13] 为了顺应学术界习惯做法,我们以下采用“六义”说。
    [14][15][16][17] 《中国现代学术经典·章太炎卷》,刘梦溪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版,第178、179、81、85—86页。
    [18][19][20] 《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顾颉刚卷》,刘梦溪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版,第183~228、196、196页。
    [21] 《管锥编》第一册,钱钟书,中华书局1979年8月版,第58~59页。
    [22] 对于这一问题的深入了解,可参阅《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11月版,第84~94页。同时可参阅《诗六义原始》,王昆吾,见《中国早期艺术与宗教》,东方出版社1998年6月第1版。
    [23] 关于这一问题,可参阅《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11月版,第85—94页。
    [24] 《艺术的起源》[德] 格罗塞,蔡慕晖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10月第2版,第188—189页。
    [25] 关于“兴”的作用,可详阅《兴的源起——历史积淀与诗歌艺术》,赵沛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11月版。在我们看来,一部中华文学史即是一部广义的中华音乐流变史。故,中国文学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具有两个基本特性不可忽视:其一,逐渐自上而下、由雅而俗并日益走向大众平民化的过程;其二,音乐本体性因素逐渐削弱乃至消怠的过程(如:诗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现当代散文等)。
    [26] 如古希腊的诗歌、音乐、舞蹈三种艺术都起源于酒神(Dionysus)祭典颂。朱光潜先生认为这是西方歌、乐、舞同源的最早证据,见《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二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9月版,第13—14页。
    [27] 《诗论》朱光潜,见《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二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9月版,第16页。
    [28] 《美学》[德] 黑格尔,朱光潜译,第三卷下册,商务印书馆1981年7 月版,第4—5页。
    [29] 当然,这个多民族的文化中有些少数民族有长篇史诗留传,如蒙古族的《江格尔》、藏民族的《格萨尔王》,还有《玛纳斯》等。据传,近年在鄂西北神农架地区亦发现有中国汉民族自己的长篇叙事诗,现处于整理工作阶段,有望尽快同世。
    [30] 这四大传说是《天仙配》、《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孟姜女》,均非现实主义之作,其间具有多种神幻效果,如《天仙配)是人仙之恋,《梁山伯与祝英台》由人人之恋走向人鬼之恋,《白蛇传》则是人妖之恋,而《孟姜女》则以极端夸张的手法渲染了一个极压抑的现实主题。
    [33] 为了说明这一诗学的后期历程,下面谨录某些具代表性诗论短章,以简要勾勒其运行轨迹。其一:欧阳修之《书梅圣俞稿后》(论乐而及诗)至乎动荡血脉,流通精神,使人可以喜,可以悲,或歌或泣,不知手足鼓舞之所然,问其何以感之者,则虽有善工,犹不知其所以然焉。盖不可得而言也。……故工之善者,必得于心而应于手,而不可述之言也;听之善,亦必得于心而会以意,不可得而言也。其二:苏舜钦《石曼卿诗集序》诗之作,与人生谐者也。人函喻乐悲郁之气,必舒于言。能者载之传于律,故其流行无穷.可以播而交鬼神也。其三:朱熹《答杨宋卿书》熹闻诗者,志之所之。在心为志,发言为诗。然则诗者,岂复有工拙哉?亦视其志之所向者高下如何耳。是以古之君子,德足以求其志,必出于高明纯一之地,其于诗固不学而能之。其四:姜夔《白石诗说》大凡诗,自有气象、体面、血脉、韵度。气象欲其浑厚,其失也俗;体面欲其宏大,其失也狂;血脉欲其贯穿,其失也露;韵度欲其飘逸,其失也轻。诗有四种变妙:一日理高妙,二日意高妙,三日想高妙,四日自然高妙。碍而实通,日理高妙,出自意外,日意高妙。写出幽微,如清澈见底,日想高妙;非奇非怪,剥落文采,知其妙不知其所以妙,日自然高妙。其五:张戒《岁寒堂诗话》大抵句中若无意味,譬之山无烟云,春无草树,岂复可观。阮嗣宗诗,专以 意胜;陶渊明诗,专以味胜;曹子建诗,专以韵胜;杜子美诗,专以气胜。然意可学也,味亦可学也,若夫韵有高下,气有强弱,则不可强矣。其六:李梦阳《诗集自序》夫诗者,天地自然之音也,今途咢而巷讴,劳神而康吟,一唱而群和者,其真也,斯之谓“风”也。孔子日:“礼失而求之野”。今真诗乃在民间。而文人学子,顾往往为韵言,谓六诗。……真者,音之发而情之原也,非雅俗之辩也。其七:王廷相《与郭价夫学士论诗书》夫诗贵意象透莹,不喜事实粘着,古谓水中之月,镜中之影,可以目睹,难以实求也。《三百篇》比兴杂出,意在辞表;《离骚》引喻借论,不露本情。……斯皆包蕴本根,称显色相,鸿才之妙拟。哲匠之冥造也。……嗟乎!言实则寡余味也,情直致而难动物也,故示之以意象,使人思而咀之,感而契之,邈哉深矣,此诗之大致也。其八:陆时雍《诗镜总论》诗之可以兴人者,以其情也,以其言之韵也。夫献学而悦,献涕而悲者,情也;闻金鼓而壮,闻丝竹而幽者,声之韵也。是故情欲其真,而韵欲其长也,二言足以尽诗道矣。乃韵生于声,声出于格,故称格欲其高也;韵出为风,风感为事,故风味欲其美也。有韵必有色,故色欲其韶也;韵动而气行,故气欲其清也。此四者,诗之至要也。 有韵则生,无韵则死;有韵则雅,无韵则俗;有韵则响,无韵则沉;有韵则远,无韵则局。物色在于点染,意态在于转折,情事在于犹夷,风致在于绰约,语气在于吞吐,体势在于游行,此则韵之所由生矣。其九:王夫之《姜斋诗话》不能作景语,又何能作情语邪?……以写景之心理言情,则身心中独喻之微,轻安拈出。含情而能达,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则自有灵通之句、参化工之妙。若但于句求巧,剧性情先为外荡,生意索然矣。
    [34] 参阅:《音乐源流学论纲》,王誉声编著,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年5月版;《乐问》,黄翔鹏,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社2000年7月版;《追寻逝出的音乐足迹——图说中国音乐史》,吴钊,东方出版社1999年10月版;《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杨荫浏,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2月版;《永恒的旋律——音乐与社会》[奥] 库尔特·布劳考普夫著,上海音乐出版社1992年10月版;《中国音乐美学史》,蔡仲德,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1月版;《中国乐曲考古 学理论与实践》,王德埙,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版;《东方艺术丛谈》,常书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6月版;《常任侠艺术考古论文选集》,文物出版社1984年12月版;《音乐美学通论》,修海林等,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4月版;《东亚乐器考》[日]林谦三,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年2月版;《先秦音乐史》,李纯一,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年10月版;《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孙继南等,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5月版;《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刘再生,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年12月版等。
    [35] 见《音乐研究》1996年第3期。
    [36] 《考古新发现——贾湖骨笛》,张居中,载《音乐研究》,1988年第4期。
    [37][38] 见《乐问》,黄翔鹏,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社2000年7月版,第148、148页。
    [39][40] 《艺术哲学》[德]谢林,魏庆征译,上册,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年5月版,第161、163页。
    [41] 《增考》中40叶上,罗增玉。
    [42][43] 参阅《古乐沉浮》,修海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9年1月版,第139—140、141页。
    [44] 《<乐记>与中国美学》,朱光潜,载《中国古代美学艺术论文集》,蒋孔阳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3月版。
    [45] 参阅本书下册(附录一)。
    [46] 关于“音”与“声”之间关系问题,可参阅《“音”、“声”之辨》一文,田耀龙,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另参阅《中国音乐学的“乐”、“音”、“声”三分》,王小盾,中国学术(季刊)2001年第3期,商务印书馆。
    [47][71] 《艺术问题》[美]苏珊·朗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6月版,第11、7页。
    [48] 《音乐美学通论》,修海林、罗小平,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4月版,第58页。
    [49] 在这一点上应该补充说明的是,中国音乐中的最高境界不是“乐”(le),而是“乐”(yue),即“和”的文化意义,其表现形式为通向人生的况味和深层的宇宙意识和历史感。所以,“悲”音历来占居相当重要的地位。这是一种并非偶然的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音乐文化中反映出来的真精神才是 真正达观、知命的“向死而生”之浩然气概,它已经远远超越了西方基督教精神土壤上发展起来的“背负十字架而前行”的无奈进取。
    [50] 如公元前六——四世纪的毕达哥拉斯学派(Pythagorasian School)认为数的比例构成音乐的和谐。而音的高度则依琴弦的长短而定,同时声音的高低琴弦的长度成反比例而变化,由是得出了1:1.618的“黄金分割律”。该派大多由数学家、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所组成。
    [51][52][54] 《境生象外》,韩林德,三联书店1995年4月版,第195、195—196、200页。
    [53] 参阅《律学》(第三次修订版),缪天瑞,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1月第3版,第101—166页。
    [55] 实际上,中国之“舞学”从来也没有真正兴盛起来过,即或有所高扬的天机,也大多不是出现在世俗化飨宴的流程中,就是掖藏在“乐学”的羽翼下而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56][57] 《生命的律动》[美]约翰·马丁,欧建平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7月版,第2、291页。
    [58][61][62] 《艺术的起源》[德]格罗塞,蔡慕晖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10月第2版,第167、166、169—170页。
    [59][60] 《情感与形式》[美]苏珊·朗格,刘大基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8月版,第194、193页。
    [63] 《舞蹈新论》,吴晓邦,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10月版,第11页。
    [64][66] 《说舞》,见《闻一多文集·时代的鼓手》卷,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7年1月版,第302—304、301—302页。
    [65][75][86][105] 《艺境》,宗自华,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6月版,第272、336、126、197—198页。
    [67] 我一直希望将太极图作为中国美学的图徽标帜,盖因其象不仅传达了绝佳的宇宙生成精神,同时与华夏民族“龙飞凤舞”的艺术精神相通。关于这一点,亦可参阅《中国舞蹈意象论》,袁禾,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5月版,第232—244页。《中国天文考古学》,冯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11月版,第364页。
    [68] 《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3页。
    [69][79][81] 详细分析请参阅《敦煌艺术宗教与礼乐文明》,姜伯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11月版。第55—76、73、266—320页。
    [70] 详情请参阅《敦煌艺术叙录》,谢稚柳,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6月版,第150—157页。
    [72] 本文在此所据以分析的材料出自以下图书:《中华文明史》第五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9月版;《敦煌莫高窟内容总录》,敦煌文物研究所整理,文物出版社1982年11月版;《敦煌舞蹈》,董锡玖编,中国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新西兰霍兰德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5月版;《克尔石窟探秘》,姚士宏,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6年8月版;《敦煌壁画乐史资料总录与研究》,牛龙菲,敦煌文艺出版社1991年2月版;《古丝路音乐暨敦煌舞谱研究》,席臻贯,敦煌文艺出版社1992年7月版;《最新发掘唐宋歌曲》,李健正编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8月版,《丝绸之路的音乐文化》,周菁葆,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年12月版;《敦煌飞天》,范舆儒临,敦煌文艺出版社1995年2月版。
    [73][74] 《中国舞蹈意象论》,袁禾,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5月版,第245、240页。
    [76] 东汉应劭:《隋书·裴矩传》。
    [77] 唐李吉甫:《元和劭县志》。
    [78] 《敦煌石窟艺术的内容及其特点简述》,段文杰,载《敦煌学辑刊》第二集。
    [80] 《中国大乘佛学·引论》,方东美,见《东美全集》,黎明文化事业公司(台北)1991年版,第23页。
    [82] 见《汉代乐舞百戏艺术研究》,萧远达,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第186页。
    [83] 《中国音乐史》[日]田边尚雄,商务印书馆1998年4月影印第1版,第168—171页。
    [84] 项穆:《书法雅言》。
    [85] 《敦煌艺术宗教与礼乐文明》,姜伯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11月版,第51页。关于中国传统书画在敦煌的综迹考略详见该著第13—54页。本文论证从略。
    [87] 《敦煌艺术在美术史上的地位》,金维诺,《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 (五)》,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193页。
    [88] 《乐府诗》,王瑶,载《乐府诗研究论文集》,作家出版社1957年4月版,第7页。
    [89] 《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王昆吾,中华书局1996年11月版,第450页。
    [90] 《隋书·音乐志(上)》。转引自《乐府文学史》,罗根泽,东方出版社1996年3月版,第151页。
    [91]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陈寅恪,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版,第13页。
    [92] 据本人统计,关涉飞天伎乐的洞窟大体分布为:初唐18窟,盛唐26窟,中唐33窟,晚唐30窟。尚可注意者有二:敦煌莫高窟乐史壁画中“自鸣天乐”主题自初唐始;“反弹琵琶”的舞乐形象亦自唐始(盛唐)。这其间尚说明了一些什么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93] 转引自《唐帝国的精神文明》,程啬、董乃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8月版,第390页。
    [94][95][96] 《敦煌诗集残卷辑考》,徐俊·纂辑,中华书局2000年6月版,第856、766、791页。
    [97][101] 转引自《敦煌变文论文录》(上册),周绍良、白化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4月版,第5—6、114页。
    [98][100] 《敦煌俗文化学》,高国藩,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11月版,第136、307—308页。
    [99] 《南阳和上顿教解脱禅门直了性坛语》。
    [102] 转引自《中国早期艺术与宗教》,王昆吾,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6月版,第343—344页。
    [103] 《清异录》卷上,第37页。“龙脑”即阿未香之一解;“沈水”即沉香;“四绝”为乞儿香;“麝”即麝香;“檀”即檀香。
    [104] 《唐代的外来文明》[美]谢拂著,吴玉贵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8月版,第341—342页。
    [106] 参阅《中国民间文化论》,张道一,载《张道一文集》(下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版,第472—473页。
    [107] 参阅拙作《固着与超越》,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年8月版,第68 页。
    [108] 当然,某些民间艺术家们可以上升到很高的主流文化层次上去,但实际上只是以其不失去其自有本性的前提下有可能,这是内因。产生这种情况的外因是,一般必须出现有与其本性特征迥然相异的固守性很强的艺术形式和理念,从而导致出某种僵滞的现状或趋势。
    [109] 关于民间艺术问题的具体内容,可详细参阅下列文献:《张道一文集》上下册,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10月版及其他书;《民艺学论纲》,潘鲁生著,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8年10月版;《中国现代学术精典》之《章太炎卷》、《顾颉刚卷》等,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版等;《释中国》(1—4卷)。王元化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3月版;《中华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华书局1992年4月版;《文史通义校注》[清]章学诚,中华书局1994年3月版;《管锥编》(1—5册),钱钟书,中华书局1979年8月版;《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下册),中华书局1980年9月版等;《遮蔽的文明》,陈绶祥,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2年10月版;《中外民间诗律》,段宝林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3月版;《中国民间舞与农耕信仰》,张华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6月版;《中国民间文化丛书》(14卷本)刘魁立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7月版等;拙编《中国乐舞美学文献校编》等。
    [110] 《张道一谈书法》,见《书法之友》1999年第8期。另请参阅《汉字艺术鉴赏》,载《美术鉴赏》,张道一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版。
    [111] 《雅论》。
    [112] 《诗笺》。
    [113] 刘勰《文心雕龙》。
    [114] 自居易《新乐府序》。
    [115] 《远志斋词衷》。
    [116] 《中国古代美学简介》,转引自《中国书论辑要》,季伏昆编著,江苏美术出版社2000年12月第2版,第572页。
    [117] 《闻一多文集·时代的鼓手》卷,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7年1月版,第403页。
    [119] 转引自《中国书论辑要》,季伏昆编著,江苏美术出版社2000年12月第2版,第382页。
    [118] 姜夔《续书谱》。
    [120] 关于这一问题,亦可参见下列有关图书:《艺境》,宗白华,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6月版;《境生象外》,韩林德,三联书店1995年4月版;《中国古典舞与雅士文化》,于平,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6月版;《中国舞蹈意象论》,袁禾,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5月版;《中国音乐的审美文化视野》,管建华,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年10月版;《中国艺术学》,彭吉象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12月版;《音乐与其他艺术比较》,潘必新等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年5月版;等。
    [121][122][123][124][125][126] 《艺境》,宗白华,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6月版,第103、111、111、161、272、113页。
    [127] 《说舞》,闻一多,见《闻一多文集·时代的鼓手》卷,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7年1月版,第301页。
    [128] 《唐声诗》(上编),任二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0页。
    [129] 关于“琴歌”的传统,可参阅琴史家许健:《相和歌与琴曲》与《弦歌不辍话沧桑》等文。
    [130][131] 《戏曲论文集》,王国维,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7月新1版,第163、4—5页。
    [132] 《原戏》,刘师培,载《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刘师培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版,第792页。
    [133] 《舞法起于祀神考》,刘师培,出处同上,第790页。
    [134] 《东方艺术丛谈》,常书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6月第1版。第39—54页。原刊《人民戏剧》1950年4月1卷6期。
    [135] 《中国传统戏曲舞台形象之美》,叶秀山,载《叶秀山文集·美学卷》,重庆出版社2000年3月版,第53页。
    [136] 原载《艺术世界》,1982年第6期。现转引自《京剧丛谈百年录》上册、翁思和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第133—136页。
    [137] 《美学》第3卷上册,[德]黑格尔,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11月版,第336页。
    [138] 《艺术哲学》(下),[德]谢林,魏庆证译,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年5月第1版,第247页。
    [139] 《歌德谈话录》,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9月版,第186页。
    [140] 《凝冻的音乐》,梁思成,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4月版,第240页。
    [141] 《中国建筑史》,梁思成,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2月版,第15页。
    [142] 转引自《中国建筑美学》,侯幼彬,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9月版,第261—262页。
    [143][144] 《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11月版,第441、448页。
    [145] 《惟有园林》,陈从周,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年12月版,第79—82页。
    [146][147] 《美育书简》[德]席勒,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89、90页。
    [148] 《中国文化史导论》,钱穆,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164页。
    [149] 《周易正义》。
    [150] 参阅《敦煌舞谱和古代博弈》,王昆吾,载《唐代酒令艺术》,东方出版中心1995年1月版,第143—151页。
    [151] 《荀子·乐论》。
    [152] 《周礼·春官》。
    [153] 虞集:《<玄玄棋经>邵庵老人序》。
    [1] 《艺术的涵义·西方和东方》,德西迪厄斯·奥班恩,学林出版社1985年版,第70页。
    [2] 《基义》。
    [3] 《论语·公冶长》。
    [4] 《孟子·尽心上》。
    [5] 《生命理想与文化类型》,方东美,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388页。
    [6] 《论语·先进》。
    [7] 转引自《中国艺术美学》,刘墨,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9月,第23页。
    [8][44][56][57][135] 《宗白华全集》第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12月版,第323、366、99、369、465页。
    [9][10][11][12][13] 《艺术与视知觉》[美]阿恩海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96、597、615、623、625页。
    [14][112] 《艺境》,宗白华,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59、180页。
    [15][33][43][45] 《境生象外》,韩林德,三联书店1995年4月版,第117、186、191、204—206页。
    [16][17][18] 参阅《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张岱年,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26页。
    [19] 参阅《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部分》,任继愈主编,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0] 《论语·学而》。
    [21] 《庄子·天道篇》。
    [22] 《答向子期难养生论》。
    [23][24][58][60][134][158][165][166] 《宗白华全集》第3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12月版,第460、460、389、395、51、371、364、365页。
    [25] 《己畦文集》卷八《赤霞楼诗集序》
    [26] 《周易·系辞传》。
    [27] 见罗振玉《殷墟书契前编》、高明《古文字学类编》。
    [28] 见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
    [29] 见于省吾《商周金文录遗》。
    [30][36] 《国语·周语》。
    [31] 《庄子·则阳》。
    [32] 《荀子·礼论》。
    [34] 《春秋繁露·五行之义》。
    [35] 《春秋繁露·五行相胜》。
    [37] 《古尊宿语录》卷三十二。
    [38] 《春秋左传·昭公二十年》。
    [39] 见《外国学者论中国画》,湖南美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211页。
    [40] 《中国戏剧比较论稿》,蓝凡,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第101页。
    [41] 《管子·四时》。
    [42] 《管子·幼官》。
    [46] 《释“和”》,载《甲骨文字研究》,科学出版社。
    [47][48] 《释“穆、和”》,载《音乐研究》1981年第1期。
    [49][50][51][53] 见《殷周金文集成》。
    [52] 《郭沫若全集·考古编一·甲骨文字研究·“释和言”》。
    [54] 《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李纯一,文物出版社1996年8月版,第145页。
    [55] 《中国声学史》,戴念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7月版,第438—440页。
    [59] 《中国京剧》,徐城北,广东旅游出版社1996年7月版,第10—12页。
    [61] 《清代营造则例》,梁思成,第13—14页。
    [62] 张衡《西京赋》。
    [63] 《板桥题画竹石》。
    [64][72][97] 《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日]笠原仲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7月版,第3—5、21—22、5页。
    [65] 见《古乐发隐》,牛龙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3月版,第385页。
    [66][67] 《说文解字》[汉]许慎,徐铉注,中华书局1963年12月版,第78页。
    [68] 《说文解字六书疏证》,马叙伦,第7卷,第119页。
    [69] “大”是指正面而立之人,此处指进行图腾巫术、图腾乐舞的祭司等。
    [70] 《楚辞审美观琐记》,见《美学》第3期。
    [71] 《中国美学史》第一卷,李泽厚、刘纲纪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7月版,第81页。本文作一商榷性倒置理解,请谅解。
    [73] 《美学原理》,帕克,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50页。
    [74] 转引自《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67页。
    [75] 《美学》第1卷,黑格尔,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48页。
    [76]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79页。
    [77] 《发展心理学》,利伯特,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175页。
    [78] 转引自《美学散步》,宗白华,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59页。
    [79] 《管锥编》第2册,钱钟书,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84页。
    [80] 《论音乐的美》[奥]汉斯立克,杨业治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12月第2版,第40页。
    [8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26页。
    [82] 参见《审美应用学》,罗筠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6月版,第255页。
    [83][95] 《论语·乡党》。
    [84][86] 见《先秦烹饪史料选注》,中国商业出版社1984年版,第138、151页。
    [85] 《孟子·告子章句上》。
    [87] 《论语·雍也》。
    [88] 《礼记·檀弓》下。
    [89] 《孟子·梁惠王》下。
    [90][91] 《国语·周语》。
    [92] 《礼记·曲礼》郑注。
    [93] 《礼记·周官·膳夫》。
    [94] 《礼记·周官·膳夫》注。
    [96] 《周礼·地官》。
    [98] 《老子》第十二章。
    [99] 《老子》第三十五章。
    [100] 见《中国美学史大钢》,叶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11月版,第33页。
    [101] 《老子》第三十一章。
    [102] 下列引文均出自《钟嵘诗品校释),吕德申,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4月版。
    [103] 《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议上》。
    [104] 叶燮《原诗》。
    [105] 见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内篇五。
    [106] 见《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16页。
    [107] 《诗话正宗》。
    [108] 《庄子集释》,第238页。
    [109] 《南田画跋》。
    [110] 转引自《中国画论类编》,第132页。
    [111] 转引自《中西文化比较》,第44页。
    [113]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李泽厚,人民出版社1986年3月版,第207—208页。
    [114] 《天人合一——中华审美文化之魂》,朱立元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4月版,第288页。
    [115] 《老子》第五章。
    [116] 《张子正蒙》。
    [117] 《国语·周语上》。* 参阅《中国天文考古学》,冯时,社科文献出版社2001年11月版,第191页—197页。
    [118] 《国语·周语下》。
    [119] 《左传·昭公元年》。
    [120] 《庄子·知北游》。
    [121] 《管子·枢言》。
    [122] 《论衡·论死》。
    [123] 《老子》第一章。
    [124] 《老子》第十五章。
    [125] 《公羊传·隐公元年》解诂。
    [126][127][128][129] 转引自《境生象外》,韩林德,三联书店1995年4月版,第156、156—157、157、157页。
    [130] 《张载集·正蒙·太和篇第一》,中华书局1978年8月版,第7—10页。
    [131] 《孟子·公孙丑上》,见朱熹《四书章句注》,第231页。
    [132][133] 转引自《中国艺术美学》,刘墨,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9月版,第724、723页。
    [136] 见《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发展史》,葛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版,第30页。
    [137][144][145] 见《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6月版,第123—192、152、145页。
    [138][157] 见《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11月版,第222—223、223页。
    [139][141] 见《“气韵”范畴考辩》,张锡坤,载《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第154—166页。
    [140] 《气化谐和》,于民,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7页。
    [142][143] 参见徐鼐《读书杂释钩古》韵字条。
    [146] 转引自《中国美学史》第二卷下册,李泽厚、刘纲纪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824页。
    [147] 《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二十七《题摹燕部尚父图》。
    [148] 《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二十八《题绛本法贴》。
    [149][150][153] 转引自《管锥编》第四册,钱钟书,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362—1363、1364、1363页。
    [151] 《宛陵先生集》卷四十六《读邵不疑学士诗卷》。
    [152] 《欧阳永叔集》(上)第二册《居士集》卷五《再和圣俞见答》。
    [154] 《苏东坡集》后集卷九。
    [155] 《东坡题跋》上卷《评韩柳诗》。
    [156] 《苏东坡集》前集卷十三《书唐氏六家书后》。
    [159] 《庄子·秋水》。
    [160] 《庄子·天道》。
    [161] 《道生法师诔》。
    [162] 《竺道生传》。
    [163] 《杜诗解》[清]金圣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6页。
    [164] 转引自《中国诗学批评史》,陈良运,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7月版,第215页。
    [167] 《从佛学的“六根”“六境”说看艺术“境界”的审美心理因素》,张文勋,载《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第2期。
    [168] 上引三处均转引自《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11月版,第610—611页。
    [169] 《境界说》,刘纲纪,载《美学与艺术学研究》论丛第二集,第25页。
    [170] 《人间词话》六。
    [171] 《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11月版,第621页。关于王国维境界说内涵,参看第612—624页,作者论之甚详。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