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政治文化向度与制度选择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文化和制度的关系历来是政治学研究的核心议题。无论是文化决定制度,还是制度决定文化,其终极意义都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政治的本质并实现民主政治的目标。与传统政治思想研究不同,发端于现代行为主义学派的政治文化研究,摒弃了传统局限于文献和史料的哲学研究范式,开始以自然科学的方法微观式地研究政治人与政治系统的关系。中国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引入这一研究范式,用于中国民众政治态度与政治发展关系的研究。由于文化的内生性和本土性的特点,决定了文化研究的路径根植于其所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之中。西方政治文化研究范式毕竟是以西方哲学观为基础建立的,与中国传统和近现代的哲学观有很大差异,因此,在引入该研究范式时也出现了适应性和有效性的问题。基于中西方在现代化与全球化中社会物质生存形态的相关性,以及中国政治中强意识形态的特点,将西方政治文化研究的先进经验与中国传统和现代政治文化的特性相结合,仍不失为解读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一个有利视角。由此,笔者汲取西方政治文化研究的范式和内容,以马克思的历史唯物史观、科学社会主义和“人性论”为基础,重点结合中国政治文化传统和现实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逻辑,提出了“政治文化向度”的研究路径,以期探寻中国政治发展的内在逻辑和未来的方向所在。
     在本文提出的政治文化向度研究路径中,以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形成、调整和发展历程(1954-2012)为历时性考察过程,将中国基本政治制度作为考察对象,从政治意识、政治价值和政治心理的文化核心出发,分三个时期共时性解读政治文化转向与政治制度选择的关系。首先,分析各个时期主导性政治意识向度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基础,并阐述该政治意识的主要内容;其次,概括各个时期由政治意识引导形成的政治价值取向,分析该时期政治制度形成的原则和宗旨基础,以及该政治制度的框架;再者,从政治制度环境中所建构的社会政治基础阶层的生存形态入手,分析政治制度影响下形成的政治基础阶层的政治心理。最后,进行历时性对比,分析不同向度的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间的作用力关系。
     在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形成时期,现代化、工业化及革命历史、国际共运、大跃进、“文革”等历史背景和现实的基础,造就了中国共产党以“共和”为意识向度建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体系。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艰难摸索中,中国共产党在摸索如何设计与人民民主专政相适应的政体的过程中,发现树立党的执政权威的必要性和现实性,从“共和”的价值转向“一元集权化”的价值,构建了以党委或党组为核心的、中央对地方全方位的、党政一体的政权组织形式。社会支持也是树立党的权威的重要内容。以一元集权化价值向度和党政一体的政治制度建构的社会政治环境,是以强意识形态的政治运动和单位、公社等集权化的社会结构改造推进的。工、农、知识分子三大政治基础阶层,在党政一体的政治制度塑造的政治生存形态影响下,加上传统政治文化的惯性,产生了意识和行为上,与国家意识形态高度一致的政治态度。
     在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调整时期,基于“文革”、政权交接、社会建设受挫等现实因素的影响,加上实现现代工业化建设目标的严峻性,中国共产党将社会建设集中于政治改造的意识转向于经济建设领域,形成“改革”、“发展”、“稳定”的意识向度。在此意识向度为主导形成的“稳定发展”的价值取向中,中国共产党通过改善党的领导,完善原有党的一元化领导体系,改变集权化体制的特征,寻求集体化和制度化的领导模式,形成了以放权为主的一元多层的政治体制。在一元多层式政治体制的作用下,社会主要政治基础阶层的政治生存形态比前一时期未有实质性改变,仅在政治活动的自主性上有所增强,与前一时期高度一致性政治态度不同,此时期社会各阶层更多关注近身政治的影响力。
     在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时期,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趋于稳定,社会发展的突发性显现。局部性或全球性金融危机、社会思潮、民族宗教、自然公共安全等问题,给新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执政带来挑战。在调整改革思路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延续深化改革和科学发展的意识,在强调巩固党的领导权威的基础上,更加明确了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与人民当家作主相互配合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性。此时期建构的以精神文明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体化政治价值体系,突出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强烈要求。与前一时期放权的政治体制不同,此时期开始的政治体制改革,将党和政府的关系放到了首要的位置。此时期国家与社会开始分离的社会价值观,影响了中国各阶层的政治心理。在高层引导和民间开放之间,引导出未来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
     最后,将三个时期进行历时性对比,分析新中国建国近六十年来政治制度建构中文化与制度的张力,探寻影响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性因素和未来政治体制改革的趋势。
The relation between political culture and political institution is an indispensable theme in modern political science. It is no way an easy task to define whether the former determines the latter or otherwise, though a helpful approach to investigate essential meanings of each politic and especially for constitution of democracy. Unlike traditional research method which is limited mainly on philosophical theoretical contexts, modern behaviorism political culture research targets on micro political actor actions in macro political system. Many Chinese scholars introduce this new type of research method in70s and80s20th century to investigate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attitudes and China's political development.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western research method meets great challenge of Chinese particular cultural and social circumstance. Thus now days it is still a meaningful approach to interpret Chinese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the context of changes and transformations of particular political culture, especially considering this country's socialism ideology, long history of Chinese cultural tradition. This essay uses the western political culture research paradigm, in combination of Marx's historical materialism, scientific socialism method and Chinese political and cultural traditions, maintains a research approach to investigate Chinese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context of changes of political culture.
     This essay mainly focuses on Chinese political democracy system's development from1954to present now, in which I will interpret its relationship with Chinese respective particular political culture that could be divided into political awareness, political values and political psychology. First, I will elaborate each different period's dominant political ideology and their respective particular social and political backgrounds. Second, I will deliberate their particular political awareness, political values and, even political institutions in which they are influenced and formed. Third, this essay also will investigate each social and political rank's political awareness and psychology, which are all formed in particular political system levels. Last, it is also helpful to analysis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ical institution and political culture across different periods of history.
     In the period of constitution of Chinese particular socialist democratic political system, Chinese government experienced many great domestic and world events, like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Great Leap Forward,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world communism movement, in which Chinese Communist Part attempts a republican constitution of people's democratic dictatorship regime. But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CCP finds that it is greatly necessary to establish party's authority in the endeavor to design a proper regime matching people's democratic dictatorship, and to transform the republican values to party-centralization, in which central party committee as the dominant role in Chinese political hierarchy system. This political party committee centralization and its all-around usurpation of government is established by many political movements that dominated by strong communist ideology, and strengthened by particular social constructers, like commune and people's common work units. Influenced by Chinese traditional political culture and especially under this centralization regime, workers, peasants and intellectuals formed their political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that rigidly in consistent with state political ideology.
     In period of adjustment of Chinese democratic political system, forced by social factors, like Cultural Revolution, political power handover, austere socialist industrialization and social construction, CCP turns from political socialist transformation to economic construction, in which reform, development and stability values are highly emphasized. Under values of unity and openness, CCP makes some change to the original centralization political system, and tries to use country's laws and institutions to improve its own leadership forming a political system in which decentralization and collectivization are both emphasized. In this unary dominant and multi-layered political system, there is no substantial change for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ranks, which though indeed shows more autonomy in their respective intimate political spheres.
     In period of stabl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ocialist democratic political system, this country's politics and economy becomes stable, though has to response to sudden social events, like public safety issues, domestic and world economical crisis, ethnical and religious issues, which all challenge CCP in new era. Under values of adjustment and ideological reforms, CCP deepens social and political reformation in scientific way, insists its leadership authority, and maintains institutional cooperation among rule of law, people's sovereignty, and party's leadership to construct a socialist democrac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Meanwhile, CCP values highly the socialism spiritual civilization, or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which are considered a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 socialism and its politics. Quite different from previous political reforms, many vital basic issues in politics are changing, lik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party and government, politic and society relations. Especially the separation of politic and society influences highly all Chinese social ranks psychology, in which political socialist guidance and social openness combined more properly to start new direction of reform.
     This essay concludes in the analysis of many vital relations between political system and political culture in nearly60years history of China though three main periods, in an expectation to find the key elements that influencing Chinese political reform in future.
引文
① [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81.
    ② [美]G·H·萨拜因.政治学说史[M].邓正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44.
    ①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407.
    ② G·Almond. Comparative Political System[J]. The Journal of Politics,1956, (18):393.
    ③ 孔子.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6.19.
    ④ 左传[M].刘利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89.
    ⑤ [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313-314.
    ① 这是因为:第一,无论表述如何,当时的研究总是把文化视为一种抽象的精神实体。文化要么是具有绝对普适性的自然法,要么是一种神秘的民族精神。以现代科学标准衡量,这些抽象的精神实体都不可证真伪,因而不在科学研究的范围内。第二,尽管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和托克维尔)运用了经验主义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但其与现代社会科学所要求的调查分析方法仍有质的区别。此阶段的政治文化研究依然带有强烈的哲学思辩性和价值规范性。
    ② [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595.
    ③ G·阿尔蒙德,李黎.政治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国外社会科学,1988,(8):64-70.
    ④ 诸如1982年,霍夫海因茨和卡尔德论证这些地区的人重视忠诚、教育、相互关系和尊重权威,是建立在孔子儒家学说的道德规范的基础上的。1980年,施彭格勒把日本的市场取向的企业家精神归结为孔子的儒家社会学说。1957年,伯拉就提出,日本从1603—1867年这个时期产生的宗教价值观影响1867—1912这一时期的经济“起飞”。1987年,W·达维斯总结了上述某些研究成果,并对韦伯关于经济一宗教的伦理学与经济增长相联系的理论提出了修正。1985年,派伊在他的亚洲的政治文化研究中指出,孔子的儒家学说、印度教和伊斯兰教是如何以不同的方式对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宗教长老制的行为模式,以及以家庭为取向的政治行为模式起作用的。他的论点是亚洲地区有它自身的现代化模式教育和经济的增长不一定必然地导致民主化。在伊朗,人们预料之外的现代化的倒退和普遍的伊斯兰教原教旨主义的形成,也同样是对强大的传统政治文化和社会化畸形的一个证明。
    ① 30年代德国的政治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的和自由主义的进步理论提出了挑战,并且破坏了它们的信誉。按自由主义的启蒙理论,似乎可以期望在德国世界上文化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实现民主化。按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德国似乎必然产生一种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因为德国属于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它拥有一个自觉的、有组织的工人阶级和世界上最强大的社会民主党。然而,在德国发生的事情,迫使社会科学的理论家们去认真考虑他们所阐述的理论。个人的以及阶级的理性不能说明魏玛共和国的崩溃和纳粹的上台。相反,德国的政治现象似乎要求研究反理性的和非理性的那些科学,对这些现象作出解释。从心理——文化上来解释国家社会主义和“德国问题”的书籍和文章汗牛充栋。
    ② 在沙夫纳的《论祖国》和罗特尼克的《战后的德国人》中,他们强调主观因素对解释政治现象的意义这一点,却在两个“研究提纲”中保存了下来,一个是“领导研究”,这种研究仍然强调人物品格的因素;一个是研究集团特性的“政治文化研究”,它的主要部分是依靠民意调查研究。
    ③ G-Almond and S-Verba.The Civic Culture:Political Attitudes and Democracy in Five Nations [M].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3.14.
    ④ D-Easton.A System Analysis of Political Life [M].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5.107-193.
    ⑤ Lucian·W·Pye.Culture and Political Science:Problems in evaluation of the Concept of Political Culture [J].Social Science Quarterly,1953,(2):292-293.
    ⑥ R·C·Tucker.Culture,Political Culture,Communism[Z].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n Political Culture and Communism Studies.Arden House,1922,(1):7.
    ① 这三部作品分别是:《都市革新》(克拉克.1994);《工业社会里的公民政治》(克拉克,雷姆佩尔.1997)与《新政治文化》(克拉克.文森特·霍夫曼一马丁诺编).
    ② [英]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M].赵旭东,方文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251.
    ③ [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M].陈强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22.
    ① 刘小林.从研究目的.与对象的差异看中美政治文化研究[J].民意,1996,(4):23-26.
    ② [苏]列宁.在全俄省、县国民教育厅政治教育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共中央马恩列编译局编.列宁选集 (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68.
    ① [苏]尼·未·凯泽洛夫:社会利益与政治文化[J].国外政治学,1987(4):56-57.
    ② 刘泽华等学者指出,“我们所说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与传统的‘政治系统’相对……研究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不同于研究现代政治文化。现代政治文化研究以现实人的政治心态为主……传统政治文化的主体已 消……要通过分析历史文物和文献资料展现出历史人的政治心理、情感和意识”。
    ① 朱日耀就坚持,“每一历史时代的人们既是传统文化的承受者,又是传统文化的创造……因此,也就不能简单地把传统政治文化看作清中叶以前的文化,而更应该注重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在历史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连续性。我们体认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不应该把重点放在体认历史上已经消失了的文化上,而应着重研究积淀于现时代的传统文化。”所以,他倾向于把其认作是“从过去一直发展到今天的东西”。
    ② 庞朴于1993年发表的《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一文,提出“文化传统是形而上的道,传统文化是形而下的器。道在器中,器不离道”。后来有李慎之对此加以更明了的解释,他提到:“传统文化就是中国自古以来形形色色的文化现象之总和……它是一个变化的、包容的、吸收的概念。”“文化传统则不然。它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它的影响几乎贯穿于一切传统文化之中,它支配着中国人的行为、思想以至灵魂……因此,传统文化是丰富的、复杂的、可以变动不居的:而文化传统应该是稳定的、恒久单一的。”
    ③ 六项改革包括:1、行政机构改革与行政职能转换。主要解决机构臃肿重叠、效能低下的问题;2、人事干部制度改革。通过改革,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人事干部制度:3、中央与地方关系(包括地方与地方、地方与企事业单位之间关系)改革。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管理权限,加强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扩大地方的自主权;4、行政决策体制改革。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公共政策制定体系,推进公共政策制定的民主化与参与化;5、行政区划体制改革。根据经济发展需要适时适地调整行政区划,不搞一刀切;重视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特点;明确划分行政区划的管理权限和审批权限等:6、行政监督体制改革。外部行政监督体制和内部行政监督体制的完善。
    ④ 周小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政治文化观念的嬗变与发展[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1):24-28.
    ⑤ 张奕阳、李玉光.地理环境、传统政治文化与中国政治制度的构建[J].宁夏党校学报,2007,(4):34-39.
    ⑥ 宋蔷、屈琳琳.论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与政治体制改革[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3,(2):25-27.
    ⑦ 朱卫东.政治文化的新建构与政治体制改革[J].江西杜会科学,1988,(4):25-19.
    ① 张永刚、方振邦.中国政治文化对政府组织人员选拔的影响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5):35-37.
    ① G·Almond. Comparative Political System [J].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1956(8):139-156.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Social Science, New York, Macmillan Co. and the Free Press, 1961, vol, 12:218.
    ② L·Pye and S·Verba. Political Culture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5.9.
    ③ L·Pye and S·Verba. Political Culture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M].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5.7.
    (?) 王乐理.政治文化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39.
    ① [苏]B·几安德里先科.精神文化与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79.
    ② 尼·米·凯泽洛夫.《国外政治学》.1987(4):57.
    ③ 朱日耀.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1.
    ④ 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159.
    ⑤ 戚珩.政治文化结构剖析[J].政治学研究,1988,(4):29-32.
    ① 燕继荣.什么是政治文化[N].学习时报,2005-05-09(10).
    ② 孙正甲.政治文化模式分析[J].理论探讨,1990,(4):102-106.
    ③ 孙正甲.政治文化模式分析[J].理论探讨,1990,(4):102-106.
    ④ [德]恩格斯.路德维希·弗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挤幼[M].中共中央马列恩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38.
    ⑤ 马庆钰.政治文化属性探析[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7,(2):19-23.
    ⑥ [德]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中共中央马列恩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9.
    ⑦ 哲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769.
    ① 哲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769.
    ② 郑永廷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49.
    ③ 葛荃.传统儒学的政治价值结构与中国社会转型析论[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6):1825.
    ① G·阿尔蒙德,李黎.政治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国外社会科学,1988,(8):64-70.
    ① 马文辉.“论政治文化”的实质与属性[J].政治学研究,1996,(4):19-26.
    ② [苏)E.巴博索夫:政治文化的特点,摘自《两种文化—两种思维方式》。苏联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③ 俞可平.政治文化论要[J].人文杂志,1989,(2):2733.
    ① 阿尔蒙德、维巴.公民文化[M].徐湘林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10.
    ② Frank Parkin. Class Inequality and Political Order:Social Stratification in Capitalist and Communist Societies[M].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1.198.
    ② 殷殿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199.
    ① 克莱德·克鲁克洪在《文化与个人》一书中,提出了一种文化类型,即隐型文化。他认为,隐型文化是被视为本身的属性,并且竭力保持不变的东西,只有在文化的最为精深微妙的自我意识之外,人们才能从文化的承载者那里寻载、关注隐型文化及其奥秘。克鲁克洪的隐型文化,显然是指主体文化。参见[美]克莱德·克鲁克.文化与个人[M].高佳等译.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49.
    ② 庞朴.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M].北京:和平出版社,1988.82-83.
    ③ 俞可平.政治文化论要.[J].人文杂志,1989,(2):27-33.
    ① 俞可平.政治文化论要[J].人文杂志,1989,(2):27-33.
    ① 张康之.政治文化:功能与结构[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1):27-36.
    ② 张铭,范广垠.认知范式与政治价值体系之建构[J].天津社会科学,2009,(5):57-62.
    ① 历史主义认知范式在近现代的出现,是建立在对普遍主义进行深刻反思基础上的。强调要把问题的理解放到一定的历史背景中去考察,要求以一种流变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强调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的发展过程之中,因而它比较容易看到事物发展的过程性、背景性、差异性和相对性。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可以说是这种历史主义眼光最典型的代表。相对于历史主义来说,后现代主义有着自己的特殊规范,它不接受前者有时会保留的客观真理观、单向反映论和主客体统一论,而更多地关注认知的主体属性,认知对于建构主体及建构工具的依赖性,认知因主体因素的参与面带来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正是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后现代主义所提出的“反对宏大叙事’,和“去中心化”要求。
    ① 所谓“文化中轴的政治文化”,指的是政治文化本身与家庭生活、社会生活、道德生活和伦理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政治文化弥散在更宏大的社会文化之中,社会通过一定的文化机制和一定文化形态下形成的主体文化沉淀作用与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伦理生活的展开便是政治生活的实现。“制度中轴的政治文化”则较为明确地划分政治领域和上述其他领域,更多地肯定了主体在不同领域中不同身份,建立了政治生活特有的程序、机制、功能和结构。
    ② 王沪宁.转变中的中国政治文化结构[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48-54.
    ③ [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J[M].陈强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35.
    ④ 焦若水、夏建中.新政治文化变迁的内容与特点探析—评特里·N克拉克主编的《新政治文化》[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4):39-45.
    ① 吴恩裕.马克思的政治思想[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169-170.
    ② 吴恩裕.马克思的政治思想[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164-178.
    ① 童世骏.为何种普遍主义辩护[J].学术月刊,2007,(5):27-36.
    ② 朱来山.内省意识与中国政治文化[J].江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1):25-33.
    ③ 所谓比类逻辑是一种以类推、类比为主要论证方式的逻辑思维,它不具有类如西学那样形式严密的抽象逻辑认识,而是表现出鲜明的直观性和具象性,类比的逻辑环节之间常常具有跳跃性,因而显得粗疏而便捷。参见葛荃.比类逻辑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思维特点析论[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56-63.
    ① 张文和、李艳.口号与中国[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89.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44.
    ① [美]巴林顿.摩尔.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32.
    ② 徐勇.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和乡村比较[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2.
    ③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41.
    ① 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21.
    ② 丛日云.构建公民文化[J],理论与现代化,1999,(12):11.
    ① 路风:中国单位体制的起源和形成[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9(5).
    ②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6:248.
    ③ 毛泽东选集(合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72.
    ④ [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三联书店,1989.
    ①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472.
    ② 吴冷西.十年论战—1956--19“中苏关系回忆录(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614-15,23-24.
    ③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448.
    ④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447.
    ① 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43.
    ② 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2.
    ③ 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
    ④ 徐恕.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沿革[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增刊.2000(2):14-18.
    ① 荣剑.论马克思的人民民主[J].政治学研究.1987(3):23-26.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81.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9.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
    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13-414.
    ① 列宁选集(第3卷)[M].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20.
    ② 列宁全集(第23卷)[M].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64.
    ③ 列宁选集(第3卷)[M].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23.
    ④ 列宁选集(第3卷)[M].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57.
    ⑤ 列宁全集(第32卷)[M].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476.
    ⑥ 列宁全集(第32卷)[M].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88.
    ⑦ 列宁选集(第3卷)[M].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92.
    ⑧ 列宁全集(第7卷)[M].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48.
    ① 斯大林选集(上卷)[M].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36.
    ② 斯大林选集(下卷)[M].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00.
    ③ 斯大林选集(下卷)[M].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69.
    ④ 列宁全集(第4卷)[M].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93.
    ⑤ 列宁全集(第4卷)[M].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52.
    ① 列宁全集(第24卷)[M].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49.
    ② 王民朴、万远英、钟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83.
    ③ Lucian.W.Pye.毛泽东的心理分析[M].刘宪阁译,香港:时代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9.5.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465-479.
    ⑤ 《中国农民》[J],1926年2月1日第2期。
    ①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6-161.
    ② 毛泽东选集[M].沈阳:东北书店,1948.365.
    ③ 毛泽东.论新阶段[J].解放,1938,(57).
    ④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2-709.
    ⑤ 毛泽东选集(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25-1098.
    ⑥ 毛泽东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35.
    ⑦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18,
    ⑧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1.
    ① 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93.
    ② 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07.
    ①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77.
    ②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56.
    ③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75.
    ④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80.
    ⑤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65-166.
    ⑥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77.
    ①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99.
    ②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45.
    ③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9.
    ④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97.
    ① 白树海、许超宇.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的历史沿革[A].中国政党制度研究中心论文集[c].北京:时事出版社,2010.159.
    ② 中央统战内部研究室.历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6.
    ③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90.
    ④ 工作方法六十条.[J]毛泽东思想万岁(附录)第34页(S.施拉姆译;也可见杰罗姆·陈编:《毛泽东的文章与目录》,第68—69页)。
    ⑤ 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275-276.
    ⑥ 舒尔曼.共产党中国的意识形态和组织[M],86-87.
    ① 孙中山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525、526.
    ② 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5-16.
    ③ 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上)[M].金光耀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4.
    ① 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上)[M].金光耀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4.
    ② 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上)[M].金光耀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4.
    ③ 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367-368.
    ④ [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232.
    ① 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287.
    ① [澳]大卫.古德曼.邓小平政治评传[M].田西如、李学谦译,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78.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中共中央马列恩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2.
    ③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6.
    ④ 黄之英.中国法治之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79.
    ① 景大魁、杨音莱.社会学方法论与马克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92.
    ①本刊编辑部.中国政党制度与人民民主---访林尚立教授[J].理论研究,2012,(2):15-19.
    ② 由于“新税制”这一重大决策的出台并未事先向党中央请示、报告和讨论,以及新税制实施后引起了物价波动、商品抢购、私商观望、思想混乱等严重后果。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周恩来于1953年2月19日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关于加强政府各部门向中共中央请示报告会议,先后起草了《关于加强中央人民政府系统各部门向中央请示报告制度及加强中央对于政府工作领导的决定(草案)》、《关于加强对中央人民政府财政经济部门工作领导的决定》,《关于中央目前工作方式的决定》、《政府各部门向中央请示报告座谈会》和《关于加强干部管理工作的决定》,建立归口管理制度和双重领导制度。为了使政府的主要领导人更清楚直接地向中央负责,党将政府事务划分为8大块:计划、财经、政法、外事、交通、农林、劳动和文教,并由政治局常委专人直接领导,以成立“中共中央工作领导小组”的方式,强化党对国家的“一元化”领导(杨光斌,2004:29)。
    ③ 田湘波.近年来关于我党党政关系问题的研究[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2.(03).
    ④ 陈红太.从党政关系的历史变迁看中国政治体制变革的阶段特征[J].浙江学刊,2003,(6).
    ① 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459.
    ② 郑谦等.当代中国政治体制发展概要[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8.89.
    ③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268-269.
    ④ 纪念中国共产党五十周年[N].人民日报,1971-7-1(1).
    ⑤ 杨光斌.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国家经济行为的政治学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30.
    ⑥ 杨雪冬.中国国家构建简论:侧重于过程的考察[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2(2):86.
    ① 刘少奇文选(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452.
    ② 刘少奇文选(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57.
    ③ 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07.
    ④ 徐振光.1956年前后我党对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探索[J].中共云南省委学校学报,2006,(4)
    ⑤ 张成觉.五七反右面面观[EB/OL]. http://www.canyu.org/n24779c11.aspx.2012-10-25.
    ① 邓小平的结论是:“一九五七年的反右斗争本身没有错,问题是扩大化了。”引自《邓小平一九七—一九八二》,207-208.
    ① 游洛屏.我国多党合作制度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A].中国政党制度研究中心论文集(七)[C].北京:时事出版社,2010.37.
    ① 牛旭光.我国政权机构中党外人士任职比例下降原因的考察[J].统战理论教学,1988.(2):33-36.
    ②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28.
    ③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48.
    ④ 徐高峰,翟洪峰.简析建国初期我国地方政权建设的特点[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1.(2).
    ① 牛旭光.我国政权机构中党外人士任职比例下降原因的考察[J].统战理论教学,1988.(2).
    ① 于建嵘.20世纪中国农会制度的变迁及启迪[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3(5):22-29.
    ② 胡其柱.工会转向:建国初期的工会之争[J].聊城大学学报,2004,(4):48.
    ③ 樊济贤.建国初期有关工会问题的分歧与争论[J].工会理论与实践,1999,(6):14-19.
    ④ 艾棣.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刮起的“工会消亡”风[J].工会博览,2004,(12):25-29.
    ⑤ John P. Burns. The Election of Production Team Cadres in Rural China:1958 X974, China Quarterly, 1978,(74):273-296.
    ⑥ John P. Burn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Peasants in China, in Victor C, Ann Arbor: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Michigan:Falkenheim, ed. Citizens and Groups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87,91-121.
    ⑦ Rensselaer W. Lee Ⅲ. Ideology and Technical Innovation in Chinese Industry,1949} 971, Asian Survey, 1972,12, (8):647 X61;Charles Hoffmann. Worker Participation in Chinese Factories, Modern China,1977,3,(3):291 X20.鞍钢宪法研究课题组.“两参一改三结合”与国企改革和发展:为纪念“鞍钢宪法”40周年而作[J].党政干部学刊,2000,(2);罗定枫.关于“鞍钢宪法”的回忆与思考:纪念“鞍钢宪法”诞生四十周年[J].党史纵横,2000,(12);马宾.纪念毛泽东谈鞍钢宪法[J].人民春秋,(42),2003年10月15日,http://www. maostudy.org.
    ① 杨龙.试析前28年中国民众政治参与的主要特征[J].学习与探索,1997(1)
    ② 参见阐和庆、陈长生.建国后政治运动的历史反思:兼论邓小平“不搞运动”的政治发展思想[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6):34-39.
    ① 裴育萍.对毛泽东“群众运动治腐”思想的思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2,(2);童中贤.论我国反腐败制度变迁的儿个问题[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3,(2):66-69.
    ② Elizabeth J.Perry. Shanghai s Strike Wave of 1957, China Quarterly,1994, (137):27.
    ③ 参见周恩来、王力、陈伯达、江青等1967年1月中下旬的历次讲话,《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中央负责同志讲话抄录》第3集,1967年1月。又见1967年2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通告”,1967年2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通告”,湖北省革命委员会编.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文件汇编》(一),1968年4月,第224、225、228、229.
    ④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关于按照系统实行革命大联合的通知(1967年10月17日)[A].湖北省革命委员会编.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文件汇编(二)[C].1968.565-566.
    ⑤ 中央文革碰头会领导接见首都工宣队军宣队代表时的讲话[EB/OL]. http://www.etext.org/Politics/MIM/ Chinese/classics/jiangqing1966to1976/121-160/135.html.
    ⑥ 李宏勃.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民信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38.
    ① 认真处理人民群众来信大胆揭发官僚主义罪恶[N].人民日报,1953-1-9(1).
    ② 把处理人民来信工作向前推进一步[N].人民日报,1953-1-2(1).
    ③ 刁杰成.人民信访史略[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158-161.
    ④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607-608.
    ⑤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520-521.
    ⑥ 《关于加强信访工作和维护首都治安的报告》,中发[1972]45号文件.
    ⑦ 《人民教育》,1952年12月号.
    ⑧ 工科院校得到加强,培养出一批工业技术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国家经济和国防建设的急需。同时,把原有的一些包含有文、理、工、财经、政法等院系的综合大学完全拆散,把理、工、农、医等系科同人文、社会科学系科完全分开。教材的编写基本遵循的教学计划、大纲、教材和教法。在教材的讲授方面,根据教育部档案,以高等教育为例,从1949年至1960年的十余年里,苏联来华专家亲自讲授的课程有1327门,指导中国教师讲授的有653门;编写讲义和教材1158种,为我国高等学校广泛采用;专家指导我们建立了384个教研室,807个实验室,217个资料室和40个实习工厂;还指导我们建立了一整套新的教学方法。见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6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105-106.
    ⑨ 1950年至1958年,中国共派遣留学生16152名(大学生5805名、研究生1973名、进修教师311名、实习生8063名)。其中派往苏联的共14798名,占总数的91.61%:派往其它十个社会主义国家的1290名,占8%:派往十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只有64名。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2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449.
    ① 1957年2月28日,即毛泽东提出党的教育方针的次日,杨秀峰在高教部党组扩大会议上谈到学习苏联问题时说,首先应该肯定:学习苏联经验,进行教学改革的方针是对的,必要的,不管还有多少缺点错误,新中国高等教育和中等专业教育同旧中国相比,已经起了根本性的变化,在量的发展和质的提高上,初步适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这个成绩是主要的。同时也应该承认:在我们学习方法和态度上,从教学制度、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生搬硬套,不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地方是很多的,有些还很严重。参见《杨秀峰教育文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122-123.
    ② 关于60年代初期的教育政策,见约翰·加德纳.知识青年与城乡差别(1958—1966);约翰·威尔逊·刘易斯编.共产党中国的城市.235—286;唐纳德·J.芒罗.共产党中国的平均主义思想与教育真相,见林德贝克.中国.256-301.
    ③ 中国学生的分类参照李翔云(音):《中国文化大革命的政治:个案研究》;史坦利·罗森: 《红卫兵派性与广州的文化大革命》
    ① 张达先生将中国的历史文化称为“农民文化’。作为地主文化的对立统一价,最有反杭的一面,但终究浸染着非常浓重的封建色彩,并不具备从棍本上反封建的性质。关于农民文化中仆从性特征,集中反映在他《当代文学中的农民文化问题》(载《山东杜会科学)1989,(5)、《对农民文化的审视和解例》(载《文学评论家》1989,(4)、《论鲁迅小说对国民性的批判》(载《理论学刊》1989,(3);此处引文见其《新时期文学对农民文化的反省》,载《东岳论丛》1988,(6).
    ② 马庆钰.告别西西弗斯----中国政治文化分析与展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8.
    ① 中国杜会科学院圈绕“中国公民欢治素质调查与研究”的课题,曾经组织了一次全国性调查。被调查者共2200人,完成2020人,共收回有效问卷1995份。被列入调查范围的城市共13个,是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国四类城市(直辖市、沿海开放找市、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城市、其他城市)中选择的。这13个城市是:上海、广州、西安、沈阳、四川广元市、黑龙江大庆市、河北邯郸市、湖南株洲市、贵阳安欣市、辽宁兴城市、山东泰安市、广东洪江市、湖北宜昌市。正式调查开始于1989年初,同年5月完成。每个找市的被调查人是由中国国家统计局在该找市的城市调查队以随机方式确定的.范围是该城市15-75岁的居住人口。调查员由城市调查队人员担任。方法是入户调查,把回答问卷与访谈结合,回答结果以问卷为主,对大约1/10的被调查人在回答间卷的基础上还进行了访谈。对不识字或有理解问卷有困难的人,由调查员解释问题的准确含义。见张明澍.中国“政治人”:中国公民政治素质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11-12.
    ② 笔者根据《中国“政治人”》有关数据制表。
    ① Elisabeth Noelle-Neumann. Return to the Concept of Powerful Mass Media[C]//H. Eguchi and K. Sata, tudies of Broadcasting:An International Annual of Broadcasting Science. Tokvo:Niuuon Hoso Kvodai,1973.
    ② “沉默的螺旋”是德国学者伊丽莎白·内尔一纽曼首先提出来的一种理论假设,代表了一种新的“强有力”的政治传播观。纽曼认为,为了防止孤立和受到社会制裁,人们在表明自己观点之际首先要感觉一下“意见气候”(opinion climate).如果自己的意见与多数人意见相同或接近,他就会大胆而积极地发表自己的主张;如果发现自己的意见或想法处于少数地位,便会在无形的舆论压力下而倾向于保持沉默。于是便形成了一个“一方越来越大声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8]沉默的螺旋理论假定,“个人具有一种准统计学感觉官能,借此他们确定哪种观点和行为模式是他们的环境所允许和不允许的,哪些观点和行为模式越来越强,哪些越来越弱”。“沉默的螺旋”理论模型揭示了特定社会环境下,公共舆论对人们心理和行为倾向会产生强有力的影响效果,但这一理论必须结合具体的传播环境才具有解释力。具体来说,“沉默的螺旋”产生的条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大众传媒或宣传机构通过议程设置或直接的传播控制,在特定议题上塑造了“主流观点”的印象;二是特定社会文化环境下,受众普遍存在着“趋同”心理。
    ① 高民政.中国政府与政治[M].济南:黄河出版社,1993.267.
    ① 陈凤楼.中国共产党干部工作史纲[M].党建读物出版社,2003.55.
    ② 陈凤楼.中国共产党干部工作史纲[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3.112.
    ③ 政务院关于任免工作人员的暂行办法[N].人民日报.1949-11-29(1).
    ④ 中央人民政府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暂行条例[N].人民日报.1951-11-6(1).
    ⑤ 中央组织部.关于政府干部任免手续的通知[Z].北京.组织工作文件选编(1953年-1954年).359.
    ⑥ 中央组织部.关于政府干部任免手续的通知[Z].北京.组织工作文件选编(1953年-1954年).359.
    ⑦ 陈凤楼.中国共产党干部工作史纲[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3.116.
    ⑧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官员队伍,基本上都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政务官(又称政党型官员),二是非政党型的事务官即文官。政务官一般包括国会议员、总统、总理(首相)、内阁成员、各部部长以及地方主要行政长官,在一定意义上是执政党的官员队伍,但他们除了由执政党推举而在竞选中产生外,大多数是以行政首长名义而不是由执政党组织名义提名而任命的。文官则是经过考试、考核途径,择优录用而确定的,他 们在轮流执政的政党之间保持“中立”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572-577.
    ② 1950年3月安子文在全国人事工作座谈会上报告,参见《中国劳动人事年鉴》(1949-1987).1421.
    ③ 《当代中国》丛书编辑委员会.当代中国的人事管理(上)[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38.
    ④ 1951年的《关于各地区、各机关招聘工作人员和招考干部训练学校、训练班学员的暂行规定》,《录用工作人员暂行条例》以及1952年的《关于各级人民政府招聘录用工作人员试行办法》、未正式下发却被参照试用的《国家机关吸收工作人员暂行办法》(草案)等。资料引自《当代中国》从书编辑委员会.当代中国的人事管理(上)[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139.
    ⑤ 参见1951年4月6日安子文在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发言,中共中央组织部等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九卷下)[Z],2000.71.
    ⑥ 安子文.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年来的干部工作[N].人民日报,1952-9-30(1).
    ⑦ 中共中央组织部等.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九卷下)[Z].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118.
    ① 对文化程度低的老干部和工农干部,以开办大量在职干部业余文化学校和文化班为主,并有计划地抽调部分干部离职到工农文化补习学校和工农速成中学学习,具体目标是在两三年内全部消除文盲,同时相应地把其文化程度分别提高到高小或初中水平。对新参加工作的青年学生、旧知识分子干部和从旧政权机关留用的人员,采取举办军政大学、人民大学等以进行思想改造为主要目的的专门学校,并有计划地组织他们深入农村、工厂参加土地改革、各种民主改革和生产运动,进行革命的人生观(包括劳动观点、群众观点、阶级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等)的教育,使他们思想得到改造和提高,同时,进行必要的政策和业务教育。对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干部,各系统、各部门举办了各种专业训练班、专业干部学校、行政干部学校进行业余的和离职的业务培训;同时,还选调相当数量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在职干部到大学、专科学校和技术学校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培养技术人才。中央和一些省、自治区还建立了民族学院,专门培训少数民族干部。此外,还选派一批工农干部和青年知识分子到苏联等国家留学,学习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各种专业知识。
    ② 李锐.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九卷下)[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2.
    ③ 李锐.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九卷下)[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113-114.
    ① 这些制度包括毛泽东《对处理群众来信的指示》(1951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关于精兵简政、厉行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1951年12月1日)、中央节约委员会《关于处理贪污、浪费及克服官僚主义错误的若干规定》(1952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1952年4月)、政务院《关于加强人民监察通讯员和人民检举接待室的指示》(1952年4月)、《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政处分批准程序的规定》(1952年11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奖惩暂行条例(草案)》(1952年8月),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处理控告、申诉案件的若干规定》(1954年11月)等等。
    ② 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N].人民日报,1956-12-29.
    ① 为了解决集中与分散的矛盾,毛泽东提出了“大权独揽,小权分散,党委决定,各方去办”的原则,指出,“一切主要的和重要的问题,都要先由党委讨论决定,再由政府执行”,“次要的问题,可以由政府部门的党组去办”,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5-96.
    ② 般海光.中日文化的展望[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141.
    ③ 李慎之.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化[J].战略与管理,2000,(4):20-24.
    ① 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邓小平文选(1975—198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87-292.
    ② 这种人格类型可说是一支躯干两副面孔:当处于权力舞台之上时,它要求绝对服从,服从意味着承认权威具有超人的权力和智惫,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施加命令、给予奖惩。而当处于权力舞台之下时,这副面孔便天然具有依附性和有罪感。
    ③ 李锐.庐山会议实录[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杜,1994.331.
    ④ 邓小平.党的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邓小平文选(1975-198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290.
    ⑤ 学好文件抓住纲[N].人民日报,1977-2-7(1).
    ⑥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杜,1993.881.
    ⑦ 马庆钰.告别西西弗斯----中国政治文化分析与展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8.
    ① 李慎之.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化——兼论中国的专制主义[J].战略与管理,2000,(4):19-23.
    ② 中共中央文做研究室.关于建国以来党的着千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修订)[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3.
    ①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635--657.
    ②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686--687.
    ③ 杨献珍回忆录[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192.
    ① 王定.狂热及其灾难[N].南方周未,1998-10-9(1).
    ①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18-620.
    ② 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71,74,75.
    ③ 1950年约有100万人参加了各种培训学习。华北大学解放后半年内在北平先后招收新学员15000多人,分批进行政治教育;北平市1949年夏天举办暑期学习班,组织中小学教职员5800多人学习;清华大学运用上大课的形式举办专题讲座,对在校学生和部分教职员进行政治教育。
    ④ 第一次是建国前夕,从1949年8月起,通过评论美国国务院发表的佚国与中国关系》白皮书,开展广泛的学习、座谈和讨论。新华社自8月12日至9月16日接连发表抚可奈何的供状》、《丢掉幻想。准备斗争》、《别了,司徒雷登》、《为什么要讨论白皮书》、《‘友谊”,还是侵略?》和《唯心历史观的破产》等6篇评论,称为六评白皮书。这6篇评论除抚可奈何的供状》外,其余5篇都是毛泽东写的。第二次更大规模的学习活动,是随着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的出版而掀起的学习毛泽东思想的热潮。1951年10月,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第1卷出版发行。接着,1952年3月、1953年2月又先后出版了凭泽东选集》第2卷和第3卷。为了配合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运动,人民日报从1949年10月9日开始连载王学文的《政治经济学教程绪论[J].中国青年》从1950年1月第30期开始连载《中国社会发展史讲话》。
    ⑤ 从1951年9月开始,在改革旧教育制度的同时,对知识分子进行了以改造思想为主的学习运动,称为‘思想改造运动”。这场运动,首先由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在北大教师中发起,并受到毛洋东、周恩来的赞扬和支持。这次学习的方式就是听报告、读文件,联系本人思想和学校状况,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参加此次学习的京津两市的高等院校共有20所,教师3000多名,学习时间4至6个月。
    ⑥ 从1951年到1955年5月,党中央先后发动了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对梁漱溟思想的批判、对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对胡适派资产阶级唯心论的批判以及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⑦ 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60.
    ⑧ 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60.162.
    ⑨ 中共中央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指示[Z].1956-2-24.
    ⑩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390-391.
    ①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Z].1956-11-15.
    ②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Z].1957-3-12.
    ③ 席富群.十年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政治态度的演变[J].史学月刊,1997,(1):29-32.
    ④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345,347.
    ① 徐贲.五十年后的“反右”创伤记忆[J].当代中国研究,2007,(3).
    ② 聂荣臻回忆录(下)[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4.834.
    ③ 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60.
    ④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M].北京:中央中共党校出版社,1993.999.
    ⑤ 雍涛.新中国60年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回顾与反思[J].探索,2010,(1).
    ⑥ 雍涛.新中国60年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回顾与反思[J].探索,2010,(1).
    ⑦ 戴知贤.山雨欲来风满楼[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68.
    ⑧ 从经济学到哲学以及历史学,各个学术领域都有一批代表人物和有代表性的理论观点受到猛烈批判:1963年秋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主张提高利润指标在经济管理中的地位的观点被斥为“修正主义观点”,孙本人因此而受到政治陷害,被罢官劳改。1964年著名哲学家杨献珍的“合二而一论”受到围攻,被定性为“矛盾调和论”,被认为是“有计划地用资产阶级的反动世界观来对抗无产阶级的唯物辩证法”,“有意识地适应现代修正主义的需要,宣扬阶级合作”,鼓吹“和平演变”的理论,后来杨被扣上“资产阶级在党内的代言人”的帽子。与此同时,著名历史学家剪伯赞关于史学研究要注意历史主义和不能否定“让步政策”的观点, 受到严厉批判,被认为是“超阶级”、“纯客观”的资产阶级观点,是“美化帝王将相”、“诬蔑农民革命”的反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引自戴知贤.山雨欲来风满楼[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191-192.
    ①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97.
    ②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
    ③ 蔡仲德.冯友兰先生年谱初编[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359.
    ① 上海市档案馆.陈光甫日记[[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212.
    ② 傅国涌.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269.
    ③ 马齐彬,陈文斌.中国共产党执政四十年(增订勾[M].北京:中国党史出版社,1991:3.
    ④ 冯友兰.国庆日的感谢[J].新观察,1950-1.
    ⑤ 国庆日的一篇老实讲话(1950年10月1日),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6卷)[M].济南:山东出版社,1989:838.
    ⑥ 陈垣.祝教师学习成功[[N].光明日报,1951-10-27(9).
    ⑦ 冯友兰.参加土改的收获[J].学习,1952,2(1).
    ⑧ 冯友兰.迎接文化高潮[J].新建设,1956.
    ① 叶政.中苏论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当代启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双月刊),2011,(1):37-46.
    ② [苏]列宁.列宁全集(第34卷)[M].中共中央马恩列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43.
    ① 联合研究所.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A].中国共产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文件集(1966—1967)[C],42.
    ② 实际上,这在各国共产党历史上也是唯一的一次,只有中国共产党曾把接班人写进党章。没有公开出版的 周恩来在九大的讲话中对林彪的过分吹捧,证明了林彪的新的地位;周的讲话收在一个16页的(九大)大会讲话汇编中,被迈克尔·舍恩哈尔斯译成外文并加了注解。一位党史学家称,在任命九大主席团时,毛提议由林当主席,他当副主席,这只受到了林彪高呼“毛主席万岁”的干扰。这位党史学家还说,毛早在1956年初就有意提议林做他的接班人。似乎在1956年9月中共八届一中全会投票时,毛只差一票就是一致通过了。据确认,毛没有投他自己的赞成票,也没有投二号人物刘少奇的赞成票,而是投了林彪的票!见谭宗级:“林彪反革命集团的崛起及其覆灭”,载《教学参考:全国党校系统中共党史学习讨论会(下)》,40、42.
    ① 鉴于中央领导班子里的每一位老同志在他革命生涯的某个时刻实际上都参加了武装斗争,因此计算中央委员会里的军队代表人数,常常是一个占多少比例的问题。《中国历史季刊》(第39期[1969年6—9月]第145页)估计约有40%的军队代表;高英茂[《中国的法律和政府》(1972—1973年秋冬季号)第8页]则估计约有38%;而根据多姆斯的估计,八大中央委员中,解放军代表占40.3%,九大占50%,参考于尔根·多姆斯:《中国国内政治(1949—1972)》,210.
    ② [美]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14卷)[M].谢亮生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67.
    ③ [美]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14卷)[M].谢亮生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05.
    ④ [美]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14卷)[M].谢亮生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267.
    ① 中共党史大事年表[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4):386;有关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的分析,参见该书第57页;关于邓小平的命令,参见邓小平文选[M](1975—1982).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97.
    ② 关于毛、邓之间的关系,参见[美]麦克法夸尔.文化大革命的起源(第一卷)[M].魏海生等译.北京:求实出版社,1989.140-145.
    ③ 在《邓小平文选》中重新发表的邓在1975年的8次讲话中,有3次是谈军事问题的。在他正式担任军事职务后不到3个星期,邓就对人民解放军机构臃肿、预算庞大、效率低、无纪律、干部队伍中存在帮派主义等提出批评。他强调人民解放军需要服从党的政策。在以后的一次讲话中,他在所列的军队的缺点中加上了自负和惰性。参见《邓小平文选》(1975—198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1-13、27-42.
    ④ 最引人注目的是苏州、南京、南昌和其他地方的铁路工人罢工和阴谋破坏活动,这显然是“批林批孔”运动期间“左”倾分子煽动的结果。4条主要铁路干线交通中断,引起了巨大的经济混乱。邓利用软硬兼施的手段恢复了秩序,同时也恢复了中央的控制。参见于尔根·多姆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府和政治:过渡时期》,第127页;房维中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大事记(1949—1980)》,第541-543.这些铁路干线是:天津—浦口:北京—广州;陇海线(连云港—天水),联接沿海的江苏和西北的甘肃的主要东西干线;和联接杭州与南昌的浙赣线。王洪文一直未能解决杭州左倾分子挑起的冲突。邓就出动军队并逮捕了肇事者。参见约翰·加德纳:《中国政治和对毛的继承》,第74页.
    ⑤ 邓召开了会议,制定了三个重要的政策性文件:《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国家计划委员会起草,8月18日公布);《关于科学院工作的汇报提纲》(胡耀邦、胡乔木和其他人起草,9月26日公布)(参阅肯尼思·利伯撒尔:《中国的中央文件和政治局政治》,第33-49.);《论全党全国各项工作的总纲》(邓力群起草,10月中旬公布).参见房维中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大事记(1949-1980)》,第550-555页.
    ⑥ 郝梦笔,段浩然.中国共产党六十年[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4.648.
    ① 房维中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大事记(1949—1980)》,第573—574页:多姆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府和政治》,第140—142页
    ②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191—195页;郝梦笔、段浩然:《中国共产党六十年》,第674页.有报道说,邓小平原计划作的关于实事求是的报告由胡乔木起草,但是,当邓小平被委派致闭幕词时,聂荣臻上交了胡乔木的文章,后来发表在《红旗》杂志上,但没有作为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这是由迈克尔·舍恩哈尔斯提供的材料。
    ③ S·施拉姆采访胡福明的报告,参见S·施拉姆.经济挂帅[J].中国季刊,1978,(99):417-419.
    ④ 例如,胡福明的原标题是“实践是真理的一个标准”,被修改为“实践是所有真理的标准”,而最后刊登时又改为“实践是真理的唯一标准”。迈克尔·舍恩哈尔斯曾详细调查过这篇文章产生的过程,1989年2月3日,他在哈佛费正清中心提交了这个课题的研究报告。
    ⑤ 郝梦笔,段浩然.《中国共产党六十年》,第680—683页:多姆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府和政治》,第 187页.据舍恩哈尔斯说,胡福明听到主要政冶家的消极反应后,变得如此忧虑以至不承认与这篇文章(在内部通报上报道过此消息)有关联,因为这篇文章被改得面目全非。由于罗瑞卿的干预,胡耀邦两名助手中的一位写的补充文章刊登在《解放军报》上;这是罗瑞卿1978年8月去世前最后一项重要的政治行动。
    ① 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27-132.《人民日报》编辑胡绩伟因转载这篇文章受到该报前任主编吴冷西的斥责,而胡乔木因胡耀邦属下的行为而指责了胡耀邦。因而邓小平的干预是决定性的进展,胡绩伟在《人民日报》上给以大力宣传;舍恩哈尔斯研讨会。
    ② S·施拉姆.经济挂帅[J].中国季刊,1978,(99):417—419.
    ③ 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32.
    ④ 陈云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08-210..
    ⑤ 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0-161.
    ① 江青的证词说明毛是罪魁祸首,党将不得不寻找某些手段与这一事实达成妥协,以避开对他们进行追根究底的谴责,因为追根究底对幸存者也极为不利。
    ② 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76、278.
    ③ 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82、283.
    ④ 西方学者认为,将毛描述成一位悲剧性英雄是对中共在1956年赫鲁晓夫秘密报告后,对斯大林的提法的重复。事实上,这一概念是一种突破。迄今为止,苏联和中国都曾像摩尼教徒一样强调善与恶、黑与白的简单并列,不允许作模棱两可的区别。如果一个人犯了错误,他要么全面洗雪自己的罪名,要么被指控为一名反动分子或反革命分子,这种对犯了错误的领导人的评价模式对政治和文学都有相当的意义。
    ⑤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1-42.
    ⑥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6.
    ⑦ [美]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14卷)[M].谢亮生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449.
    ①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24.
    ② 抗日战争时期,彭德怀发动百团大战,明显违反了毛确定的避免没有胜利把握的大的攻势的原则。在彭的回忆录中,他承认没有同中央军委协商就考虑该战役,包括过早地进攻,是错误的,但他同时引用了毛的一份电报,作为毛同意发动该战役的证据。当事情过去1/4世纪的文化大革命中,彭仍然在这个问题上受到猛烈的批判,似乎当初发动这场战役,违背了毛的意愿,或者至少违背了他更高明的判断,他的同意,可能仅仅意味着以此维持一个团结的门面。有关毛泽东的抗日战争战略思想,请参考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80—183,227-232;有关彭德怀的观点请参考他的《一个中国元帅的回忆录》第434—437页.
    ③ [美]雷蒙德·怀利.毛主义的出现:毛泽东、陈伯达和对中国理论的探索(1935—1945)[M].林育川译.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80.68-71.
    ① 邓小平思想年编(一九七五----一九九七)[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535.
    ② 萧功秦.百年变革中的三种思想选择[A].高瑞泉.中国思潮评论(1)--思潮研究百年反思[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38.
    ③ 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182.
    ④ 孙剑纯.十年来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斗争寻踪[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0,(6):47-51.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216.
    ②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744.
    ③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272—273.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同志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论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9.
    ②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同志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论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23.
    ③ 《决议》的文字表述是:“搞资产阶级自由化,即否定社会主义制度、主张资本主义制度,是根本违背人民利益和历史潮流,为广大人民所坚决反对的。”
    ④孙剑纯.十年来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斗争寻踪[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0,(6):44-47.
    ① 邓小平思想年编(一九七五----一九九七)[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663.
    ② 周象光.结束过去开辟未来[N].人民日报,1989-5-16(1).
    ③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5.
    ④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1.
    ⑤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99.
    ⑥ 中苏两党关系恢复令人高兴[N].人民日报,1980-11-25(1).
    ⑦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48.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383.
    ②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20、346.
    ① 笔者根据相关内容整理,参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思想年编(一九七五----一九九七)》,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1.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编(一九七五----一九九七)[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175.
    ②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编(一九七五----一九九七)[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175.
    ③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编(一九七五----一九九七)[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200.
    ④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编(一九七五----一九九七)[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288.
    ⑤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编(一九七五----一九九七)[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201.
    ⑥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编(一九七五----一九九七)[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200-202.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编(一九七五----一九九七)[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384.
    ②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编(一九七五----一九九七)[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408.
    ③ 郭丹、徐秋生.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与实践[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18.
    ④ 云光主.社会主义政治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88.这种同义理解也与翻译有一定关系。比如,英文中的"political system",中文既可译成“政治制度”,也可译成“政治体制”,或者“政治体系”和“政治系统”等。“政治体制”概念的确切来源,学术界至今没有定论。一般认为,“政治体制”这个概念是美国政治学者最早提出来的。参见李敬德、连俊沛主编.当代世界政治体制比较,中国物价出版社,1997.1.
    ⑤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250.
    ⑥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327.
    ⑦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333.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编(一九七五----一九九七)[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326.
    ②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编(一九七五----一九九七)[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408.
    ③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编(一九七五----一九九七)[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581.
    ④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编(一九七五----一九九七)[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581.
    ⑤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编(一九七五----一九九七)[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587.
    ⑥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编(一九七五----一九九七)[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587.
    ⑦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编(一九七五----一九九七)[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194.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编(一九七五----一九九七)[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576.
    ②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编(一九七五----一九九七)[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597.
    ③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编(一九七五----一九九七)[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329.
    ④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编(一九七五----一九九七)[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380.
    ⑤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编(一九七五----一九九七)[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329.
    ⑥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编(一九七五----一九九七)[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674.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编(一九七五----一九九七)[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637.
    ②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编(一九七五----一九九七)[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715.
    ①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僵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28.
    ②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82.
    ③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编(一九七五----一九九七)[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604.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27.
    ① 1979年宪法修正案,第34条第1款.35条第4款;第7条第1款、第4款。
    ② 首批地方人大常委会在1979年下半年建立,1980年省级人大委员会全部建立,市级(包括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常委会基本上也都建立起来,到1981年底全国2756个县级单位都建立了人大常委会。参见迟福林,田夫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体制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394.
    ③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汇编(1949-1990)[M].384.
    ④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21.
    ⑤ 关于总理负责制的其体表现,可参见蒋碧昆卞编的《宪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320.
    ⑥ 有的学者认为,我国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行使职权的独立性,只是“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其中并未明示不受政党特别是执政党、地方党委的干涉,同时如何划清人大对它的监督,同人大的不当干涉(如直接参与审查案件,纠正判决等)如何划清界限,也未明确。这种条文上的含糊,其利弊得失有待评估。参见郭道晖.实行司法独立与遏制司法腐败[A].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问题报告[C].北京:中国申影出版社,1999,227.
    ⑦ 在1956年,党的八大确定在企事业实行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人负责制。从此直到1980年邓小平提出要 改变党委领导下的厂长(经理)、校长、院长、所长负责制,这一领导制度才开始松动。1982年,在企业的全而整顿中,北京等6个城市的近3000个企业开始进行厂长负责制的试点。
    ① 郑谦等.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概要[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8.230-231.关于“企业领导体制和厂长负责制的变迁”可参见王贵秀等.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经济科学出版社99807-111.
    ② 郭丹、涂秋生.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与实践[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189.
    ① 相关讨论见: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6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77.
    ② 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M].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187.
    ③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28-329.
    ④ 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6.
    ⑤ 叶国文.政党、国家与社会—中国共产党60年执政方式转变的政治逻辑[J].中共浙江省季党校学报,2010,(1):35-38.
    ①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523-524.
    ②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546-548,555-557.
    ③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546-548,555-557.
    ① 尹中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下)[J].人大研究.2004,(10):17-23.
    ① 李学明.邓小平多党合作理论研究[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7-9.
    ①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05.
    ①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9.
    ② 罗广武.新中国民族工作大事概览(1949-1999)[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538.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来源:中国人大网,http://www.gov.cn/test/2005-07/29/content_18338.htm.
    ② 郭丹、涂秋生.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与实践[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103.
    ③ 北京市政治文明建设研究中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所编.政治文明建设30年(上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223.
    ① 磨建光.直选乡长[N].南方周末1999-1-15(2).
    ① 为此有的学者提出“以社区为单位提供的社会公共服务”概念来与具有社会导向的个人服务和私人服务区别开来,以便解决社区里面纯粹公共性质服务需求与狭窄的便民利民服务无法共用一套话语系统的矛盾。
    ② 杨团.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的经验研究—导入新制度因素的两种方式[J].管理世界.2001,(4):23-27..
    ① [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M].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638.
    ① Tianjian Shi.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Beijing[M].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7.87.
    ① M. Kent Jenning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the Chinese Countrysid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June1997, Vol.91, No.2.
    ② M. Kent Jenning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the Chinese Countryside[J].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1997(2):65-78.
    闵琦.中国政治文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杜,1989.189、206-207、231.
    ① 闵琦.中国政治文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杜,1989.189、206-207,231.
    ② 所列23件大事为:1、平反冤假错案;2、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华国锋辞职,胡耀邦出任中共主席;4、为天安门事件平反;5、关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决定的公布;6、大批老干部退居二线:7、中共中央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8、从重从快打击刑事犯罪分子;9、清除“三种人”;10、清除精神污染;11、建立第三梯队;12、整党;13、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4、思想解放运动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15、西单墙事件;16、全民讨论和制定颁布1982年新宪法;17、1986年学潮;18、直接选举人民代表扩大到县级国家权力机关;19、对毛泽东同志的重新评价;20、1982-1984年机构改革;21、“一国两制”的提出与港澳回归祖国;22、中美建交;23、中苏关系正常化。
    ① 张明澍.中国“政治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46.
    ① 中国农民已经由过去的全部务农发展为务农、兼农(亦工亦农)和非农三大部分,其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约占乡村人口总数的35%—40%,为我国农民的主体;从事非农业劳动的人口约为农民的35%;剩下的为兼农,即农忙时种田、农闲时打工的农民;以及乡村管理者们。农业劳动者虽然不再是中国农民中的绝大多数,但目前仍是人数最多的农民群体。那些亦工亦农的农民和农民工,以及乡村管理者们在身份上仍然是农村人口,他们的立场、观点和行为方式仍是农民式的。因此,考察中国农民的参政状况时以务农者为主是可以代表中国农民的基本情况的。参见朱光磊.大分化新组合[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159-164.
    ① 朱光磊.大分化新组合[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 159-164.
    ② 朱光磊.大分化新组合[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272-273.
    ① 闵琦.中国政治文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208,215-216.
    ② 闵琦.中国政治文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210,215-216.
    ③ 张明澍.中国“政治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131-134.
    ④ 闵琦.中国政治文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101.
    ① 自1978年以来,中国工人阶级的分化最为剧烈,已经从原有的全民所有制职工和集体所有制职工两种分化为全民所有制职工、集体所有制职工、合资企业职工、乡镇企业职工和私营企业职工。他们在工作方式、收入方式甚至生活方式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但仍具有作为同一个阶级的基本特征。其中,全民所有制职工为中国工人的主体。我们研究中国工人的参政状况以他们为主要对象。
    ① 张明澍.中国“政治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16—21.
    ② 张明澍.中国“政治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63.
    ③ 闵琦.中国政治文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23—25.
    ① 朱光磊.大分化新组合[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73.
    ② 张明澍.中国“政治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35.
    ① 李培林.中国新时期阶级阶层报告[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255.
    ② 朱光磊.大分化新组合[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316.
    ③ 闵琦.中国政治文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22.
    ④ 张明澍.中国“政治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55.
    ⑤ 天津市直接选举工作文件汇编[C].1993.72-73.转载自:杨龙.80年代中国民众政治参与的阶层分析[J].当代中国史研究.,1998(04):34-52.
    ⑥ 闵琦.中国政治文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232.
    ① 张明澍.中国“政治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179.
    ② 张明澍.中国“政治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115-116
    ① 《光明日报》,1995年3月12日。
    ② 朱光磊.大分化新组合[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359.
    ③ 闵琦.中国政治文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215.
    ④ 杨迎春.论建国以来民众社会心理的五大变化[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3):34-40.
    ⑤ 吕勇,李维.当代中国民众信仰状况的社会心理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⑥ 邓东蕙,黄菌.社会转型期中国民众的相对剥夺感调查[J].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3):12-16.
    ⑦ 刘磊涛.关注社会底层的心理生存状态,见“中华读书网”
    ① 美国学者黎安友认为:中国的领导干部晋升和提拔是基于个人从属关系的基础之上,个人与领导人的关系亲疏成为精英向上流动的重要凭证。(参见Andrew J. Nathan. A Factionalism Model for CCP Politics[J]. China Quarterly,1973(53):34-66.)邹谠对黎安友的派系政治持不同的看法。首先,在意识形态的定位上,他并不同意黎安友认为意识形态在中国政治中是派系联盟下的产物,而是仍具一定的重要性,特别是不同团体往往有鲜明的立场。其次,他认为黎安友对派系政治的描述,忽略了中国政治中往往存在着如毛泽东、邓小平等强权的个体领导人,即掌握权力的核心者。再者,邹说认为黎安友过于强调正式制度结构的个人从属关系,然而派系关系也可能出自于平行的个人关系网络,因而他主张用“非正式政治”概念来定义中共政治的特色。(参见Tang Tsou.Prolegomenon to the Study of Informal Group in CCP Politics[J]. China Quarterly,1976(65):98-119.Tang Tsou.Chinese Politics at the Top:Factionalism or Informal Politics, Balance-of-power or a Game of Win All[C]. Jonathan Unger. The Nature of Chinese Politics From Mao to Jiang[M], New York:M.E. Sharpe,2002.97-160.)
    ②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随着精英总体学历的不断提高,李洪用便预言技术官僚将取代革命干部成为中共未来政治的主导者。(参见Hong Yung Lee. From Revolutionary Cadres to Patty Technocrats in Socialist China[M]. Berkeley, 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1.56.)傅士卓认为,由于干部四化标准中的“革命化”是很难界定的,因此他强调客观的年龄、教育程度等可以测量的指标,将成为以后选拔干部的主要标准。(参见Joseph Fewsmith.Elite Politics in Contemporary China[M]. Armonk, New York:M.E. Sharpe,2001.67.)李成和怀特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政治精英选拔任用标准的比较,提出了中共政治精英的“技术 专家治国论”。李成认为改革开放前的精英选拔主要重视个人从事党经历的资深程度,例如是否参与长征,抗日战争等经验;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参与阶级斗争的政治忠诚、家庭背景等属性。这些基本属性的要求,直到80年代初期并没有产生系统性的改变。李成和怀特又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党的十三大的中央委员的组成属性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他们发现邓小平主政后的党的十二大和十三大的中央委员会组成里,很明显的趋势之一就是干部的平均年龄降低,拥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干部大幅提高。更重要的是,大量党政官员取代军人和群众组成精英进入中央委员会,这表示中央委员会的特性从原来的“动员者”、“意识形态倡导者”,转变为“管理者”和“技术官僚”。(参见Cheng Li and Lynn White.The Thirteen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From Mobilizes to Managers[J], Asian Survey,1988(4):371-399.)
    ① 即政府部门主要任务是为经济发展寻找专业技术方面的人才,而党委则是在意识形态上对政府提供政治指导。因此,不同岗位对于领导干部的条件,特别是政治忠诚和学历背景之间有着不同的组合。通过分析1989至1994年的副部级领导干部资料,验证了精英若拥有工程财经背景的则较可能任职于政府专业部门,而党龄越高的精英则倾向于在党务部门任职。至于在年龄、性别和教育程度等属性上,部门之间没有太大的差异。因此臧小伟总结认为,对于中国精英体制而言,存在着“红”与“专”之间的条件组合,主要是依据职务职能的差异而分别存在的。在不同的部门的任务、制度和运作方式下,中国大陆党务与政府部门将针对部门需求来选拔适合的精英,形成了精英二元化形态。魏昂德也持相同的观点。他分析了大量的调查资料后,发现从事高威望、拥有资源分配权力的组织干部大多拥有个人党员身份的政治条件和专业的学历条件。(参见Xiaowei Zang.Elite Dualism and Leadership Selection in China[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Curzon,2004.89.)
    ② 精英融合论来源于对于政党“赞助式流动”的理解。社会学家特纳认为,社会流动可分为“赞助性流动”和“竞争性流动”两种基本模式,其中英国的流动方式是“赞助性流动模式”的典型,而美国则是“竞争性流动模式”的代表。(参见拉尔夫·特纳.赞助性流动与竞争性流动:教育使社会地位升迁的两种模式[C],转引自厉以贤.西方教育社会学文选[C],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2.202.)李博柏和魏昂德根据赞助式流动的理论脉络,探讨了中国共产党政治精英入党时机对于政治生命的重要性,提出了“政党赞助式流动”理论。他们认为个人的党员身份,并不是像专业知识、技能那样是普通的个人条件,而是一种“会员”的身份。精英候选人越早获得党员身份的认可,则在政治生涯中将会获得更多的好处。这意味着这些早入党的精英将会受到上级领导的重视和栽培。在这个“会员俱乐部”里,党员将会得到原有政治精英的有意识的培养,可以获得技能培训、实践锻炼等锻炼渠道,从而为政治升迁打下基础。(参见Bobai Li and Andrew G. Walden. Career Advancement as Party Patronage:Sponsored Mobility into the Chinese Administrative Elite:1949-1996[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2000(5):1371-1408.)
    ① 王鹏.中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变迁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11.(6).78.
    ① 彭穗宁,土晓春,高新民主编.中国共产党建设史纲要[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187-188.
    ②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92.
    ③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22.
    ①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414.
    ②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60-361.
    ① C.诺斯科特·帕金森.帕金森定律与上升的金宇塔.国家行政学院编.公共行政学经典著作选读(内部用书)[M],1992(6).303.
    ① 二十多位大亨当委员[J].报刊文摘,1993-4-5.(2).
    ② 张明澍.中国“政治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71.
    ① 1977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中,提出了所谓“两个估计”,即:解放后17年“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基本上没有得到贯彻执行”,“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大多数教师和解放后培养的大批学生的“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
    ① 闵琦.中国政治文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215.
    ② 闵琦.中国政治文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125.
    ③ 闵琦.中国政治文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208,210,212.
    ④ 闵琦.中国政治文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60.
    ① 闵琦.中国政治文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88-89.
    ② 闵琦.中国政治文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179.
    ③ 《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研究文选》[C].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327.
    ④ 《人民日报》,1995-03-07(2).
    ① 《光明日报》.1995-03-07(4).
    ② 萧功秦.走向现实主义:转型期中国知识分子的心态变化[J].探索与争鸣,1995,(3):34-45..
    ① 此处用“管理”是基于整个过渡时期和恢复时期的纵向执政理论考虑的,而“治理”的说法是在政府观念改革后期才得到的,此时并不明确。
    ① 萧功秦.百年变革中的三种思想选择[A].载于高瑞泉主编.中国思潮评论(1)----思潮研究百年反思[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38.
    ② 林同奇.三角张力与人文寻求:中国大陆25年来思想论域之演变.载于高瑞泉主编.中国思潮评论(1)-思潮研究百年反思[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19.
    ③ 房宁.影响当代中国的三大社会思潮[A].载于陈明明.权利、责任与国家——复旦政治学评论(第四辑)[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66.
    ① 房宁.影响当代中国的三大社会思潮[A].载于陈明明.权利、责任与国家----复旦政治学评论(第四辑)[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68.
    ② 刘军宁.私有财产权;宪政的命门http://law-thinker,com/show.asp?id=1243.
    ③ 林同奇.三角张力与人文寻求:中国大陆25年来思想论域之演变[A],载于高瑞泉主编.中国思潮评论(1)-思潮研究百年反思[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36.
    ① 张汝伦.现代中国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11.
    ② 由于中国的社会性质和大国经济的特点,民族主义者大都主张走内循环为主、外循环为辅的道路。即扩大内需,同时加强对农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投人、支持和保护;限制粮食进口,鼓励国内粮食生产;集中力量在高新技术领域实施进口替代,拒绝引进的短期效益的诱惑,扶助本国粮食生产和高新技术产业体系的自我成长。
    ③ 房宁.影响当代中国的三大社会思潮[A].载于陈明明.权利、责任与国家----复旦政治学评论(第四辑)[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70.
    ④ “新左派”几乎毫无例外地反对经济决定论,认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人们的主观世界是社会主义面临的更重要、更艰巨的任务。“新左派”认为与单纯的生产力本质论相比,社会主义的本质应更加全面,社会主义是一种和谐,社会主义的本质在于: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新左派”在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理论中引人了人和自然关系的新视角,注重从人与自然关系的层次思考、认识社会关系领域中的问题,以支持和扩展自己的思想主张。见:房宁.影响当代中国的三大社会思潮[A].载于陈明明.权利、责任与国家----复旦政治学评论(第四辑)[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80.
    ⑤ 在许多“新左派”看来,社会历史并非总是进步的,道德和信仰也并非随生产力发展而提升。他们怀疑“生产力标准”,在历史观上多执二元论观点。见:房宁.影响当代中国的三大社会思潮[A].载于陈明明.权利、责任与国家----复旦政治学评论(第四辑)[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82.
    ① 邓小平.1989年9月4日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的谈话.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转引自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82819/143371/8818513.html.
    ② 江泽民.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的悼词.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转引自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GB/64184/64185/180137/10818742.html.
    ③ 江泽民.不要突出宣传领导同志个人.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转引自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GB/64184/64185/180139/10818545.html.
    ① “泛伊斯兰主义”,是十九世纪中叶产生于一些伊斯兰教国家的一种社会思潮。起初,政治上主张所有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和民族联合为一个统一国家,共同抵御外来侵略:思想上主张在伊斯兰教的基础上塑造自己的生活方式,抵制无神论和世俗化倾向的影响。进入二十世纪以后,这一思潮被一些伊斯兰教国家的统治者、封建主和宗教势力所利用,成为他们破坏革命运动、煽动民族纷争、进行侵略扩张的工具。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各伊斯兰教国家的独立和民族主义思想的增长,这种思潮逐渐失去号召力。近些年来,我国新疆境内外极少数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和宗教极端主义分子鼓吹这种思潮,妄图破坏祖国统一
    ② “泛突厥主义”,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起源于沙皇俄国境内的鞑靼知识阶层的一种思潮。主张将生活在博斯普鲁斯海峡至阿尔泰山脉之间的突厥语族各民族联合起来,复兴突厥民族。二十世纪初,奥斯曼土耳其统治者接过这一主张,将其发展成为一种民族沙文主义思潮,试图建立以奥斯曼土耳其为核心的突厥大帝国。近些年来,我国新疆极少数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同外国反华势力相勾结,鼓吹这种思潮,妄图破坏祖国统一。
    ③ 江泽民.一个新的信号.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266.
    ① [德]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驳布鲁诺·鲍威尔及其伙伴(节选).中共中央马恩列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6.
    ① 邓小平.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当务之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25.
    ① 江泽民.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20.
    ② 参见《中共十五大报告》第六部分,“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
    ③ 江泽民.为把党建设成更加坚强的工人阶级先锋队而斗争.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86.
    ① 江泽民.为把党建设成更加坚强的工人阶级先锋队而斗争.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86.
    ① 毛泽东《关于情况的通报》,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98.
    ② 江泽民.坚持依法治国.江泽民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54.
    ① 李君如.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N].学习时报,2011-7-25(3).
    ① 邓小平.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74.
    ② 许纪霖.中国需要利维坦?——近十年来中国国家主义思潮之批判[J].思想,2011,(18):35-42.
    ①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上海:东方出版社,1987.190.
    ① 江泽民.二十年来我们党的主要历史经验.江泽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25.
    ② 1989年8月,在中共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江泽民指出:“党的领导作用只提政治领导不够,还应该有思想和组织领导”。“党不管思想,管什么?党不管干部,管什么?党的战斗力,党的力量,表现在哪里?我看首先表现在近三百万个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1989年1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政策研究室、组织部、党校举办的党建理论研讨班上,江泽民又重申了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不仅仅是政治领导。同时强调了党对国家政权的统一领导和党管干部原则。1990年3月,江泽民在参加全国人大、政协两会的党员负责同志会议上又具体地谈到了党对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党政关系和善于发挥人大作用的问题。
    ① 金耀基指出:“行政吸纳政治.是指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把社会中精英或精英集团所代表的政治力量,吸收进行政决策结构,因而获致某一层次的‘精英整合’,此一过程,赋予了统治权力以合法性,从而,一个松弛的、但整合的政治社会得以建立起来。”参见:金耀基.行政吸纳政治——香港的政治模式[A].金耀基.中国政治与文化[C],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125.
    ① 郭丹,涂秋生.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与实践[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53.
    ① 曹志.地方人大监督工作探索——序[Z].全国人大常委办公厅研究室.地方人大监督工作探索[M].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7.1-5.
    ② 高正卿.地方人大监督概论[M].重庆出版社,1999.222.
    ③ 李瑞环.辩证法随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64.
    ① 李德洙主编.中央第三代领导与少数民族[C].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232.
    ①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基层民主建设[Z]http://ask.u258.net/Article/guanli/xingguan/200608/6659.html.
    ② http://news.sina.com.cn/c/2006-08-02/08329633645s.shtml.
    ① 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政府系的政治学教授格里·斯托克指出的五个要点是:1、治理是出自政府、但又不限于政府的一套社会公共机构和行为者。2、治理明确指出在为社会和经济问题寻求解答的过程中存在的界线和责任方面的模糊之点。3、治理明确肯定涉及集体行为的各个社会公共机构之间存在的权力依赖。4、治理指行为者网络的自主自治。5、治理认定,办好事情的能力并不在于政府的权力,不在于政府下命令或运用其权威。政府可以动用新的工具和技术来控制和指引;而政府的能力和责任均在于此。
    ② 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M].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15.
    ① 俞可平.治理和善治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5):25-27.
    ② 邓小平.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当务之急.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66.
    ① 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9.
    ② 《修改后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1988年年4月7日),中国人大网http://www.npc.gov.cn/wxzl/wxzl/ 2000-12/26/content 2070.htm.
    ③ 宋平.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1988年3月28日国务院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A].陈瑞生,庞元正,朱满良.中国改革全书[C].大连:大连出版社,1992.229.
    ④ 李鹏.1988年政府工作报告——1988年3月25日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N].人民日报,1988-4-15(1).
    ① 罗干.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1993年3月16日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N].人民日报.1993-3-23(1).
    ② 罗干.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1993年3月16日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N].人民日报.1993-3-23(1).
    ③ 李鹏.1993年政府工作报告---1993年3月15日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R].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ov.cn/test/2006-02/16/content_200926.htm.
    ① 罗干.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1998年3月6日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N].人民日报.1998-3-6(1).
    ② 王忠禹.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2003年)[Z].中国人大网http://www.npc.gov.cn/wxzl/gongbao /2003-04/04/content 5312163.htm.
    ③ 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N].2008年2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新华每日电讯.2008-3-5(2).
    ④ 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N].2008年2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新华每日电讯.2008-3-5(2).
    ① 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N].2008年2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新华每日电讯.2008-3-5(2).
    ② 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N].2008年2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新华每日电讯.2008-3-5.(3).
    ③ 中国法学会.中国法律年鉴(1987-1997)[Z].北京:中国法律年鉴社,1998.10.
    ① 孙立平,王汉生,王思斌,林彬,杨善华.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J].中国社会科学,1994,(2):18-23.
    ① 邓小平.改革的步子要加快.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14.
    ② 资料来源:中国农业银行编.中国农村金融统计年鉴(1992)[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336;中国乡镇企业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乡镇企业年鉴(1996,2001,2006)[Z].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99;2001.95;2006.155,192.
    ③ 费孝通认为,在传统的乡土社会,聚族而居的村落培植了人们的特殊主义习惯,即在差序社会里,一切普遍的标准并不发生作用,人们一定要问清对象是谁,和自己是什么关系之后,才决定拿出什么样的行为标准来。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8.
    ④ 金太军.关于村民自治若干关系问题的深层思考[J].开放时代,2000,(1):86-92.
    ⑤ 彭真.彭真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99.
    ① 方晓红.大众传媒与农村[M].北京:中华书局,2002.135.
    ② 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88)[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8.96.
    ③ 国家统计局.改革开放30年报告之八:农业与农村经济三十年辉煌成就[Z].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fx/ztfx/jnggkt30n/t20081105_402514634.htm.
    ④ 国家统计局.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Z].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gb/nypcgb/qgnypcgb/t20080225_402464279.htm.
    ⑤ 国家统计局.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Z].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gb/nypcgb/qgnypcgb/t20080225_402464279.htm.
    ⑥ 国家统计局.改革开放30年报告之八:农业与农村经济三十年辉煌成就[Z].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fx/ztfx/jnggkf30n/t20081105_402514634.htm.
    ⑦ 国家统计局.发展回顾系列报告之十二: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R].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was40/reldetail.jsp?docid=402435977.
    ① 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Z].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gb/nypcgb/qgnypcgb/t20080225_402464279.htm.
    ② 国家统计局.发展回顾系列报告之十二: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R].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was40/reldetail.jsp?docid=402435977.
    ③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7)[R].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33.
    ④ 王绍光.民主四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228.
    ① 资料来源:赵树凯.农民对于电视网络建设的需求:关于1047位农民问卷调查的简要分析[R].三农中国:http://www.snzg.cn.
    ② Yang Zhong. Political Culture and Participation in the Chinese Countryside:Some Empirical Evidence[M].London:Macmillan Publishers Ltd,2004.445-453.
    ③ 于建嵘.乡村选举:利益结构和习惯演进---岳村与南村的比较[A].徐勇,吴毅.乡土中国的民主选举:农村村民委员会研究文集[C].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1-62.
    ① 李连江.当代中国农民的依法抗争[A].吴毅.乡村中国评论(第3辑)[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1-19.
    ② 田园.中国农村基层的民主之路(下)[J].乡镇论坛,1993,(07):3-4.
    ③ 李小云,左停,叶敬忠.中国农村情况报告2003-2004[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45.
    ④ 李小云,左停,叶敬忠.中国农村情况报告2003-2004[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48.
    ⑤ 其他几项相互独立问卷调查印证了江苏农村调查的结果,参见David Zweig.Democratic Values,Political Structures,and Alternative Politics in Greater China[R],United States Institute of Peace,2002.蔡定剑的调查表明,农民的选举积极性排列相当靠前,高于其他许多职业身份的人,包括大学生和知识分子。见蔡定剑.公民素质与选举改革调查[J].战略与管理.2003,(2):28.
    ① 何包钢、郎有兴.《寻找民主与权威的平衡》[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3.
    ② 2005年7月华中师大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税费改革后全国农民需求问卷调查”。李广.中国乡村治理中的政治传播与控制[D].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系.2005.95.
    ① 数据来源于肖唐镖.从农民心态看农村政治稳定状况[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5):10-17.
    ② 湖北省农调队.农民如何看待当前形势[R].2004.中国农业网:http://www.zgny.com.cn/ifm/consultation/show.asp?n con_id=11253.
    ③ 辽宁省农调队.“冬闲时期”辽宁省农民所思、所想、所盼[R].2004.大连市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dl.gov.cn/view.jsp?docid=2293.
    ④ 四川省农调队.四川农民对当前农村形势的看法和希望[R].2004.中国三农网:http://www.sannong.gov.cn/v1/fxyc/ncjjfx/200410261234.htm.
    ⑤ 肖唐镖.中国农村村民自治运行的区域特征与经济背景----基于一项全国性调查资料的综合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7,(6):2-8.
    ① “依法抗争”就是运用中央政策和国家法律来抵抗基层政府的土政策。具有如下特点:A.以国家法律和中央政策为抵制地方干部和“土政策”的有力武器;B.以非法经济盘剥和政治专横跋启为抵制内容;C.以和平的直接对抗(如上访)和“过激行为”(如闹事)为双重抵抗方式;D.以抗“下”不抗“上”为抗争目标,或者说,以逼使乡村官员遵守、贯彻国家法律和中央政策为抗争目标,而不是以消灭、挑战现行政治体制为目标;E以合法与非法的中间地带为抵抗界闭,即抗争行为介于守法与违法的灰色地带。
    ② 李连江.当代中国农民的依法抗争[A].吴毅.乡村中国评论(第3辑)[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1—19.
    ③ “以法抗争”:A.以具有明确信仰的抗争精英作为带头人;B.以联网式的组织化抗争为显著特点;C.以“大家的问题”而非参与者的具体利益为抗争诱因;D.以宣传或向地方权威公开“宣战”为动员策略;E.以静坐和示威为胁迫性抗争方式,即体制外行动开始出现;F.尤为严重的是,这种抗争方式已经带有一定的反体制意识。于建嵘.当前农民维权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J].社会学研究,2004,(04):49-55.
    ④ 风云一号.我看农村形势——兼与于建嵘博士商榷“农民有组织抗争”[A].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中国研究论文库[C],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4.185.
    ⑤ 肖唐镖.从农民心态看农村政治稳定状况:一个分析框架及其应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05):10-17.
    ① 史卫民,潘小娟.中国基层民主建设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85.
    ② 资料米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05)》.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46.
    ① 江流.1993-199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250.
    ② 中华全国总工会编.1986中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R].北京:工人出版社,1987.523;政策研究室编.1997中国职工状况调查·数据卷[R].北京:西苑出版社,1999.1698.
    ③ 夏人.当代职工的自我评价[N].工人日报,1996-12-14(4).
    ④ 周涛.社会转型期我国工人阶层满意度研究[J].科教文汇,2006,(2):45-49.
    ① 中华全国总工会.1992年全国工人阶级队伍状况调查文献资料集[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3.48.
    ② 全国总工会政策研究室.1997中国职工状况调查(综合卷)[M].北京:西苑出版社,1999.175.
    ③ 刘欣,朱妍.中国城市的社会阶层与基层人大选举[J].社会学研究,2011,(6):42-49.
    ④ 全国总工会政策研究室.1997中国职工状况调查(数据卷)[M].北京:西苑出版社,1999.170.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当前社会价值观调查报告[R].新华文摘,1995,(2):28-31.
    ② 刘学军.超越传统一一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化走向[D].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所.2002.5.
    ③ 《2003:中国青年看世界》的抽样调查,其主办单位为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学校部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放问卷样本6000份,回收有效样本5 fi09份。调查对象高等学校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和青年教师。调查地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中山大学、广州医学院、四川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等20所高等学校。
    ④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课题组.2003:中国青年看世界调查报告[R].中国青年研究,2005,(05):34-40.
    ① “中国青年看世界”读者调查统计报告[R].中国青年报.1995-7-14(1).
    ② 北京第三次出现“说不”的声浪[N].联合早报.1999-8-12(2).
    ①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课题组.2003:中国青年看世界调查报告[R].中国青年研究,2005,(05):37.
    ②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课题组.2003:中国青年看世界调查报告[R].中国青年研究,2005,(05):38.
    ① 郎友兴.目的、条件、功能: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8,(2):27.
    ② 陶东明.当代中国政治参与[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147.
    ③ 朱光磊.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007.364.
    ① 个体户的概念是,凡中国公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从事小型工业、手工业、运输业、建筑修缮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等生产和经营活动的人员都统称为个体劳动者。个体劳动可以个人经营,也可以家庭经营;在一定的环境下可以按规定请帮手,带学徒,但主要依靠自有生产资料和本人及家庭成员的劳动,从事商品生产营销、商品交换以及为城乡居民提供服务;经营所得除依法纳税费外,归个人所有或家庭成员共有。
    ② 朱光磊.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315-316.
    ③ [印度]查特吉.关注底层[J].读书,2001,(8):89.
    ④ 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7.55-56.
    ① 朱光磊.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317.
    ① 资料来源:成思危.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年鉴(2008)[Z],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9.85.
    ② 中国统一战线研究会.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7.135.
    ① [美]塞缪尔·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175.
    ② 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7.97.
    ① 安排性政治参与是指经有关党政部门和组织的推荐,部分较为优秀的新社会阶层人士进入人大、政协或工商联等组织中任职,参与相关的政治社会活动。参见董明.政治格局中的私营企业主阶层[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295-306.
    ② 湖南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加强对社会思潮的正确引领[N].人民日报,2005-4-2(9).
    ① 萧功秦.中国转型体制演变过程的历史诠释[A].萧功秦.中国的大转型[C].北京:新星出版社,2008.104.
    ① 马立诚.有人想为四人帮平反[J].同舟共进,2009,(3):34.
    ② 1999年5月8日,科索沃战争中美军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造成中国记者许杏虎、邵云环以及许的妻子朱颖等三人死亡。
    ① 江主席在千年首脑会议分组讨论会上发言[N].人民日报,2000-9-8.(1).
    ① 该情况来源于课题组调查,从2012年5月开始,采用问卷调查法、电话调查法、座谈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对河北省换届后领导干部的思想状况进行了研究分析。发放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38份,电话访谈30人,座谈两次,整理分析文献资料10余份。调研对象为县处级和乡科级领导干部,男女比例约为3:1,年龄在31岁以上,大部分集中在41-50岁之间,第一学历以本科为主。调查对象有中共党员、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河北省政研会课题组.换届后领导干部思想状况的分析报告[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3):44-49.
    ① 河北省政研会课题组.换届后领导干部思想状况的分析报告[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3):46-51.
    ② 程美东.“60后”高官带来的“新”意[J].决策探索,2012,(9):23-29.
    ③ 谈宜彦.政坛“70后”调查[J].决策,2010,(5):33-39.
    ④ 河北省政研会课题组.换届后领导干部思想状况的分析报告[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3):47-49.
    ① 河北省政研会课题组.换届后领导干部思想状况的分析报告[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3):47-49.
    ② 程美东.“60后”高官带来的“新”意[J].决策探索(下),2012,(9).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03.
    Marx-Engels German Idelolgy,8-78. Capital, I,p.94,Note.(Chicago)转载于吴恩裕.马克思的政治思想[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169-170.
    ① 参见本文第四章“治理与政治体制改革”部分的内容。
    1.孔子.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左传[M].刘利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
    3.哲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4.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6.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1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1996.
    6.中央统战内部研究室.历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
    7.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9.中共中央编译局译.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2、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列宁选集(第3、32卷)[M].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列宁全集(第4、7、23、24卷)[M].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2.斯大林选集(上、下卷)[M].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3.孙中山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14.毛泽东选集(合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15.毛泽东著作选读(上、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6.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17.刘少奇文选(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8.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
    19.周恩来选集(上、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20.邓小平文选(1975—198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2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思想年编(一九七五----一九九七)[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22.陈云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3.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4.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下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25.中共中央文做研究室.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修订)[M].北京:人民出版杜,1985.
    26.王乐理.政治文化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7.朱日耀.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
    28.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29.郑永廷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30.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
    31.庞朴.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M].北京:和平出版社,1988.
    32.吴恩裕.马克思的政治思想[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33.黄之英.中国法治之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4.景大魁、杨音莱.社会学方法论与马克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5.郑谦等.当代中国政治体制发展概要[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8.
    36.张文和、李艳.口号与中国[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
    37.徐勇.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和乡村比较[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2.
    38.王民朴、万远英、钟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9.刁杰成.人民信访史略[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158-161.
    40.杨秀峰教育文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122-123.
    41.高民政.中国政府与政治[M].济南:黄河出版社,1993.267.
    42.陈凤楼.中国共产党干部工作史纲[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3.
    43.李宏勃.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民信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4.《当代中国》丛书编辑委员会.当代中国的人事管理(上)[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
    45.般海光.中日文化的展望[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杜,1988.
    46.杨献珍回忆录[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杜:1986.
    47.聂荣臻回忆录(下)[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4.834.
    48.戴知贤.山雨欲来风满楼[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
    49.上海市档案馆.陈光甫日记[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50.蔡仲德.冯友兰先生年谱初编[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51.[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M].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52.[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53.[美]G·H·萨拜因.政治学说史[M].邓正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5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55.[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56.[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57.[苏]列宁.在全俄省、县国民教育厅政治教育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共中央马恩列编译局编.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8.[英]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M].赵旭东,方文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59.[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三联书店,1989.
    60.[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M].陈强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
    61.[苏]B·几安德里先科.精神文化与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62.[德]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中共中央马列恩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3.[美]克莱德·克鲁克.文化与个人[M].高佳等译.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
    64.[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M].陈强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
    65.[美]阿尔蒙德、维巴.公民文化[M].徐湘林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66.[美]巴林顿.摩尔.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67.[美]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上)[M].金光耀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68.[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69.[澳]大卫.古德曼.邓小平政治评传[M].田酉如、李学谦译,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
    70.[苏]列宁.列宁全集(第34卷)[M].中共中央马恩列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71.[美]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14卷)[M].谢亮生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72.[美]麦克法夸尔.文化大革命的起源(第一卷)[M].魏海生等译.北京:求实出版社,1989.
    73.[美]雷蒙德·怀利.毛主义的出现:毛泽东、陈伯达和对中国理论的探索(1935—1945)[M].林育川译.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80.
    7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75.云光主.社会主义政治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88.
    76.迟福林,田夫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体制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77.蒋碧昆.宪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320.
    78.郑谦等.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概要[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8.
    79.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M].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187.
    80.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81.北京市政治文明建设研究中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所编.政治文明建设30年(上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82.北京市政治文明建设研究中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所编.政治文明建设30年(上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95.
    83.罗广武.新中国民族工作大事概览(1949-1999)[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538.
    84.闵琦.中国政治文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杜,1989.
    85.陆学艺等.中国社会发展报告[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507.
    86.朱光磊.大分化新组合[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159-164.
    87.杨德光.西方思潮与当代大学生[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69.
    88.李培林.中国新时期阶级阶层报告[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255.
    89.彭穗宁、王晓春、高新民.中国共产党建设史纲要[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90.张汝伦.现代中国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91.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上海:东方出版社,1987.
    92.高正卿.地方人大监督概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
    93.李瑞环.辩证法随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94.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M].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15.
    95.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96.彭真.彭真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99.
    97.方晓红.大众传媒与农村[M].北京:中华书局,2002.135.
    98.王绍光.民主四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99.中华全国总工会.1992年全国工人阶级队伍状况调查文献资料集[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3.48.
    100.全国总工会政策研究室.1997中国职工状况调查(综合卷)[M].北京:西苑出版社,1999.
    101.陶东明.当代中国政治参与[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102.朱光磊.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103.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7.
    104.史卫民,潘小娟.中国基层民主建设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05.马庆钰.告别西西弗斯----中国政治文化分析与展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06.李锐.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九卷下)[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
    107.吴冷西.十年论战—1956--19“中苏关系回忆录(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
    108.李学明.邓小平多党合作理论研究[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109.董明.政治格局中的私营企业主阶层[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110.张明澍.中国“政治人”:中国公民政治素质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11-12.
    111.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7.
    112. C.诺斯科特·帕金森.帕金森定律与上升的金宇塔.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学经典著作选读(内部用书)[M],1992(6).
    113.[匈]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114.[美]塞缪尔·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115.[德]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共中央马恩列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16.[德]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驳布鲁诺·鲍威尔及其伙伴(节选).中共中央马恩列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7.[英]D.米勒,V·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118.[美]罗伯特·古丁,汉斯-迪特尔·克林格曼主编.《政治科学新手册》[M].钟开斌、王洛忠、任丙强等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119.[美]鲁恂·W.派伊:《政治发展面面观》[M],任晓、王元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120.[美]科斯、诺思、威廉姆森:《制度、契约与组织》[M],刘刚等译,北 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121.[英]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高銛等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8.
    122.[美]费正清编:《中国思想与制度》[M],郭晓兵、王琼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
    123.[美]鲁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王炜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24.[德]尤尔根·哈贝马斯:《理论与实践》[M],郭官义、李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25.[美]霍华德·威亚尔达:《比较政治学导论:概念与过程》[M],娄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26.[美]B.盖伊·彼得斯:《政治科学中的制度理论:“新制度主义”(第二版)》[M],王向民、段红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127.[美]亨廷顿,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M],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1. G-Almond and S-Verba.The Civic Culture:Political Attitudes and Democracy in Five Nations [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3.
    2. D. Easton. A System Analysis of Political Lif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5.
    3. L-Pye and S-Verba.Political Culture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M].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5.
    4. Frank Parkin. Class Inequality and Political Order:Social Stratification in Capitalist and Communist Societies [M].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1.
    5. John P. Burn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Peasants in China, in Victor C, Ann Arbor: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Michigan:Falkenheim, ed. Citizens and Groups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1987.
    6. Rensselaer W. Lee III. Ideology and Technical Innovation in Chinese Industry, 1949-1971,Asian Survey,1972,12.(8):647 X61;Charles Hoffmann. Worker Participation in Chinese Factories, Modern China,1977,3,(3):291 X20.
    7. March J, G.Olsen, J. P. Rediscovering Institutions:the Organizational Basis of politics[M], The Free Press,1989.
    8. Peters B.G., Institutional Theory in Political Science[M], Wellington House,1999.
    9. North D C.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M], Cambr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10. Soltan K, Uslaner E M, Institutions and Social Order [M],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8.
    11. Thomas S. Kuhn.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M],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6.
    12. Eugene J. Kolb. A Framework for Political Analysis[M], Prentice - Hall, Englewood Cliffs.1965.
    13. Olsen, M. 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s:Public Goods and the Theory of Groups. Cambridge[M],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5.
    14. Peters, B. Guy. Institutional Theory In Political Science:The New Institutionalism[M]. London:Pinter,1999.
    15. Powell, Walter W. Di Maggio, Paul J.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M].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1.
    16. Rosamond, Ben. Theories of European Integration[M]. London:Macmillan Press,2000.
    17. DiMaggio, Paul J. and Walter W. Powell. "The Iron Cage Revisited: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 Field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83.
    18. Tang Tsou. Chinese Politics at the Top:Factionalism or Informal Politics, Balance-of-power or a Game of Win All[C]. Jonathan Unger. The Nature of Chinese Politics From Mao to Jiang[M], New York:M.E. Sharpe,2002.
    19. Hong Yung Lee. From Revolutionary Cadres to Patty Technocrats in Socialist China[M]. Berkeley, 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1.
    20. Joseph Fewsmith. Elite Politics in Contemporary China[M]. Armonk, New York: M.E. Sharpe,2001.
    21. Tianjian Shi.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Beijing[M].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7.
    22. Yang Zhong. Political Culture and Participation in the Chinese Countryside: Some Empirical Evidence[M].London:Macmillan Publishers Ltd,2004.
    1.政务院关于任免工作人员的暂行办法[N].人民日报.1949-11-29(1).
    2.冯友兰:国庆日的感谢[J].新观察,1950(1).
    3.中央人民政府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暂行条例[N].人民日报.1951-11-6(1).
    4.安子文.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年来的干部工作[N].人民日报,1952-9-30(1).
    5.把处理人民来信工作向前推进一步[N].人民日报,1953-1-2(1).
    6.认真处理人民群众来信大胆揭发官僚主义罪恶[N].人民日报,1953-1-9(1).
    7.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Z].1956-11-15.
    8.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N].人民日报,1956-12-29.
    9.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Z].1957-3-12.
    10.纪念中国共产党五十周年[N].人民日报,1971-7-1(1).
    11.学好文件抓住纲[N].人民日报,1977-2-7(1).
    12.中苏两党关系恢复令人高兴[N].人民日报,1980-11-25(1).
    13.刘志达.团结起来,振兴中华[N].人民日报,1981-03-22(12).
    14.李鹏.1988年政府工作报告——1988年3月25日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N].人民日报,1988-4-15(1).
    15.周象光.结束过去开辟未来[N].人民日报,1989-5-16(1).
    16.罗干.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1993年3月16日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N].人民日报.1993-3-23(1).
    17.夏人.当代职工的自我评价[N].工人日报,1996-12-14(4).
    18.王定.狂热及其灾难[N].南方周末,1998-10-9(1).
    19.磨建光.直选乡长[N].南方周末1999-1-15(2)
    20.北京第三次出现“说不”的声浪[N].联合早报.1999-8-12(2).
    21.江主席在千年首脑会议分组讨论会上发言[N].人民日报,2000-9-8(1).
    22.湖南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加强对社会思潮的正确引领[N].人民日报,2005-4-2(9).
    23.燕继荣.什么是政治文化[N].学习时报,2005-05-09(10).
    24.李君如.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N].学习时报,2011-7-25(3)
    25.陈垣.祝教师学习成功[N].光明日报,1951-10-27(9).
    26.冯友兰.参加土改的收获[J].学习,1952(1).
    27.冯友兰:迎接文化高潮[J].新建设,1956(2).
    28.荣剑.论马克思的人民民主[J].政治学研究.1987(3).
    29.朱卫东.政治文化的新建构与政治体制改革[J].江西杜会科学,1988(4).
    30.牛旭光.我国政权机构中党外人士任职比例下降原因的考察[J].统战理论教学,1988.
    31.俞可平.政治文化论要[J].人文杂志,1989(2).
    32.马文辉.“论政治文化”的实质与属性[J].政治学研究,1996(4).
    33.戚珩.政治文化结构剖析[J].政治学研究,1988(4)
    34.朱来山.内省意识与中国政治文化[J].江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
    35.孙正甲.政治文化模式分析[J].理论探讨,1990(4).
    36.孙立平,王汉生,王思斌,林彬,杨善华.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J].中国社会科学,1994(2)
    37.杨龙.试析前28年中国民众政治参与的主要特征[J].学习与探索,1997(1).
    38.樊济贤.建国初期有关工会问题的分歧与争论[J].工会理论与实践,1999(6)
    39.席富群.十年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政治态度的演变[J].史学月刊,1997(1).
    40.李伟民.改革开放时期中国民众社会心理的嬗变[J].中山大学学报,1997(2)
    41.杨龙.80年代中国民众政治参与的阶层分析[J].当代中国史研究.1998(4).
    42.杨迎春.论建国以来民众社会心理的五大变化[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3).
    43.王沪宁.转变中的中国政治文化结构[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
    44.丛日云.构建公民文化[J],理论与现代化,1999(12).
    45.路风.中国单位体制的起源和形成[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9(5).
    46.李慎之.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化——兼论中国的专制主义[J].战略与管理,2000(4)
    47.刘小林.从研究目的与对象的差异看中美政治文化研究[J].民意,1996(4).
    48.张康之.政治文化:功能与结构[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1).
    49.徐高峰,翟洪峰.简析建国初期我国地方政权建设的特点[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1.
    50.徐恕.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沿革[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增刊.2000(2)
    51.张奕阳、李玉光.地理环境、传统政治文化与中国政治制度的构建[J].宁夏党校学报,2007(4).
    52.马庆钰.政治文化属性探析[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7(2)
    53.葛荃.传统儒学的政治价值结构与中国社会转型析论[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学报,2007(6)
    54.张铭,范广垠.认知范式与政治价值体系之建构[J].天津社会科学,2009(5).
    55.葛荃.比类逻辑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思维特点析论[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
    56.田湘波.近年来关于我党党政关系问题的研究[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2.(03).
    57.陈红太.从党政关系的历史变迁看中国政治体制变革的阶段特征[J].浙江学刊,2003,(6).
    58.杨光斌.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国家经济行为的政治学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30).
    59.杨雪冬.中国国家构建简论:侧重于过程的考察[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2(2).
    60.于建嵘.20世纪中国农会制度的变迁及启迪[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3(5)
    61.胡其柱.工会转向:建国初期的工会之争[J].聊城大学学报,2004(4).
    62.艾棣.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刮起的“工会消亡”风[J].工会博览,2004(12)
    63.阐和庆、陈长生.建国后政治运动的历史反思:兼论邓小平“不搞运动”的政治发展思想[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6).
    64.裴育萍.对毛泽东“群众运动治腐”思想的思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2(2).
    65.童中贤.论我国反腐败制度变迁的几个问题[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3(2).
    66.李慎之.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化[J].战略与管理,2000(4).
    67.盛春晖.建国以来我国青年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历史经验和教训[J].职业教育研究,2003(8)
    68.徐振光.1956年前后我党对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探索[J].中共云南省委学校学报,2006(4).
    69.徐贲.五十年后的“反右”创伤记忆[J].当代中国研究,2007(3).
    70.周小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政治文化观念的嬗变与发展[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1).
    71.雍涛.新中国60年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回顾与反思[J].探索,2010,(1).
    72.张永刚、方振邦.中国政治文化对政府组织人员选拔的影响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5).
    73.叶政.中苏论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当代启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双月刊),2011(1).
    74.孙剑纯.十年来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斗争寻踪[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0(6)
    75.叶国文.政党、国家与社会—中国共产党60年执政方式转变的政治逻辑[J].中共浙江省季党校学报,2010(1).
    76.尹中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下)[J].人大研究.2004(10).
    77.杨团.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的经验研究—导入新制度因素的两种方式[J].管理世界.2001(4)
    78.吕勇,李维.当代中国民众信仰状况的社会心理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79.萧功秦.走向现实主义:转型期中国知识分子的心态变化[J].探索与争鸣,1995,(3)
    80.许纪霖.中国需要利维坦?——近十年来中国国家主义思潮之批判[J].思想,2011(18).
    81.金太军.关于村民自治若干关系问题的深层思考[J].开放时代,2000,(1)
    82.蔡定剑.公民素质与选举改革调查[J].战略与管理.2003(2)
    83.肖唐镖.从农民心态看农村政治稳定状况[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
    84.周涛.社会转型期我国工人阶层满意度研究[J].科教文汇,2006(2)
    85.刘欣,朱妍.中国城市的社会阶层与基层人大选举[J].社会学研究,2011(6).
    86.于建嵘.当前农民维权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J].社会学研究,2004(04).
    87.郎友兴.目的、条件、功能: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8(2).
    88.河北省政研会课题组.换届后领导干部思想状况的分析报告[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3)
    89.中国政党制度与人民民主—访林尚立教授[J].理论研究,2012(2).
    90.程美东.“60后”高官带来的“新”意[J].决策探索,2012(9).
    91.谈宜彦.政坛“70后”调查[J].决策,2010(5).
    92.程美东.“60后”高官带来的“新”意[J].决策探索.2012(9)
    93.[苏]尼·未·凯泽洛夫:社会利益与政治文化[J].国外政治学,1987(4).
    94.[印度]查特吉.关注底层[J].读书,2001(8).
    95.S·施拉姆采访胡福明的报告,参见S·施拉姆.经济挂帅[J].中国季刊,1978(99).
    96. G·Almond. Comparative Political System[J]. The Journal of Politics.1956(8).
    97.G·阿尔蒙德,李黎.政治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国外社会科学,1988(8).
    98. Lucian·W·Pye. Culture and Political Science:Problems in evaluation of the Concept of Political Culture [J].Social Science Quarterly,1953(2).
    99. M. Kent Jenning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the Chinese Countryside[J].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97(2):65-78.
    100.Andrew J. Nathan. A Factionalism Model for CCP Politics[J]. China Quarterly,1973(53):34-66.
    101.Tang Tsou. Prolegomenon to the Study of Informal Group in CCP Politics[J]. China Quarterly,1976(65).
    102.Cheng Li and Lynn White. The Thirteen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From Mobilizes to Managers[J], Asian Survey,1988(4).
    103.Xiaowei Zang. Elite Dualism and Leadership Selection in China[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Curzon,2004.
    104.Administrative Elite:1949-1996[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2000(5).
    105.D-Easton. A System Analysis of Political Life [M].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5.G·Almond.Comparative Political System[J].The Journal of Politics,1956,(18).
    1.中央文革碰头会领导接见首都工宣队军宣队代表时的讲话[EB/OL]. http:// www.etext.org/Politics/MIM/Chinese/classics/jiangqing1966to1976/121-160/135.html.
    2.刘军宁.私有财产权:宪政的命门. http://law-thinker.com/show.asp? id=1243.
    3.修改后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1988年年4月7日),中国人大网:http://www.npc.gov.cn/wxzl/wxzl/2000-12/26/content_2070.htm.
    4.王忠禹.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2003年)[Z].中国人大网:http://www.npc.gov.cn/wxzl/gongbao/2003-04/04/content_5312163.htm.
    5.国家统计局.改革开放30年报告之八:农业与农村经济三十年辉煌成就[Z].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fx/ztfx/jnggkf30n/t20081105_402514634.htm.
    6.国家统计局.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Z].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gb/nypcgb/qgnypcgb/t20080225_402464279.htm.
    7.国家统计局.改革开放30年报告之八:农业与农村经济三十年辉煌成就[Z]. 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fx/ztfx/jnggkf30n/t20081105_402514634.htm.
    8.国家统计局.发展回顾系列报告之十二: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R].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was40/reldetail.jsp?docid=402435977.
    9.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Z].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gb/nypcgb/qgnypcgb/t20080225_402464279.htm.
    10.湖北省农调队.农民如何看待当前形势[R].2004.中国农业网:http://www.zgny.com.cn/ifm/consultation/show.asp?n_con_id=11253.
    11.辽宁省农调队.“冬闲时期”辽宁省农民所思、所想、所盼[R].2004.大连市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dl.gov.cn/view.jsp?docid=2293.
    12.四川省农调队.四川农民对当前农村形势的看法和希望[R].2004.中国三农网:http://www.sannong.gov.cn/vl/fxyc/ncjjfx/200410261234.htm.
    13.李鹏.1993年政府工作报告---1993年3月15日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R].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ov.cn/test/2006-02/16/content_200926.htm.
    14.张成觉.五七反右面面观[EB/OL].http://www.canyu.org/n24779c11.aspx.2012-10-25.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来源于中国人大网,http://www.gov.cn/test/2005-07/29/content_18338.htm.
    1.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7)[R].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33.
    2.白树海、许超宇.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的历史沿革[A].中国政党制度研究中心论文集[C].北京:时事出版社,2010.
    3.游洛屏.我国多党合作制度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A].中国政党制度研究中心论文集(七)[C].北京:时事出版社,2010.
    4.中共中央组织部等.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九卷下)[Z].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
    5.中共党史大事年表[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4).
    6.萧功秦.百年变革中的三种思想选择[A].高瑞泉.中国思潮评论(1)--思潮研究百年反思[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38.
    7.郭道晖.实行司法独立与遏制司法腐败[A].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问题报告[C].北京:中国申影出版社,1999.
    8.萧功秦.百年变革中的三种思想选择[A].载于高瑞泉主编.中国思潮评论(1)——思潮研究百年反思[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9.林同奇.三角张力与人文寻求:中国大陆25年来思想论域之演变[A].载于高瑞泉主编.中国思潮评论(1)——思潮研究百年反思[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10.房宁.影响当代中国的三大社会思潮[A].载于陈明明.权利、责任与国家——复旦政治学评论(第四辑)[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1.金耀基.行政吸纳政治——香港的政治模式[A].金耀基.中国政治与文化[C],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
    12.曹志.地方人大监督工作探索——序[Z].全国人大常委办公厅研究室.地方人大监督工作探索[M].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7.
    13.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88)[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8.
    14.于建嵘.乡村选举:利益结构和习惯演进---岳村与南村的比较[A].徐勇,吴毅.乡土中国的民主选举:农村村民委员会研究文集[C].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5.李小云,左停,叶敬忠.中国农村情况报告2003-2004[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6.李广.中国乡村治理中的政治传播与控制[D].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系.2005.
    17.李连江.当代中国农民的依法抗争[A].吴毅.乡村中国评论(第3辑)[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18.江流.1993-199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19.中华全国总工会编.1986中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R].北京:工人出版社,1987.
    20.政策研究室编.1997中国职工状况调查·数据卷[R].北京:西苑出版社,1999.
    21.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当前社会价值观调查报告[R].新华文摘,1995(2)
    22.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课题组.2003:中国青年看世界调查报告[R].中国青年研究,2005(05).
    23.成思危.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年鉴(2008)[Z],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9.
    24.萧功秦.中国转型体制演变过程的历史诠释[A].萧功秦.中国的大转型[C]. 北京:新星出版社,2008.
    25.宋平.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1988年3月28日国务院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A].陈瑞生,庞元正,朱满良.中国改革全书[C].大连:大连出版社,1992.
    26.中国法学会.中国法律年鉴(1987-1997)[Z].北京:中国法律年鉴社,1998.
    27.“中国青年看世界”读者调查统计报告[R].中国青年报.1995-7-14(1).
    28.刘学军.超越传统——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化走向[D].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所.2002.
    29.李连江.当代中国农民的依法抗争[A].吴毅.乡村中国评论(第3辑)[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30.中共中央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指示[Z].1956.
    31. R·C·Tucker. Culture, Political Culture, Communism [Z].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n Political Culture and Communism Studies. Arden House,1922.
    32. Elisabeth Noelle- Neumann. Return to the Concept of Powerful Mass Media[C]//H. Eguchi and K. Sata, tudies of Broadcasting:An International Annual of Broadcasting Science. Tokvo:Niuuon Hoso Kvodai,1973.
    33. David Zweig. Democratic Values, Political Structures,and Alternative Politics in Greater China[R], United States Institute of Peace,200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