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边陲:桂西土司社会的历史人类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中华帝国的历史上,相对于“中心”的“边陲”的界定满足于“天下观”的总体构想,并在汉人难以推进的那些“化外之地”实行特殊的行政体制,即羁縻体制,至元明清发展为土司制度。桂西正是这样的边陲之边陲。然而明清土司制度的推行在这一地区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
     土司制度实际上是中央王朝“天下观”的“中心—边缘”结构的实践,这种具有强烈“汉人中心主义”的思想意识成为边陲挥之不去的情结。土司力图形塑一个国家政权的“正统”代理人的文化形象,将中心分解到边缘,借此稳固其权力和统治,并以组织性以及象征性的方式溶入到土司社会权力的文化网络建构之中,再造一个中心与边缘的政治格局。因此土司“权力的文化网络”建构过程实际上就与“汉文化”为主导的中国“文明化”在桂西的进程是同步的,在这一进程中,土司制度作为国家与边陲社会、“文明人”与“蛮夷”互动的地方性联结,不仅外显为一种政治制度,更呈现出“文化的建构”内在脉络。通过此途径“国家”得以进入该地区,桂西地方社会的生成、发展乃至于其后民族—国家时期的民族识别和文化界定都与之密切相连。
     文章从桂西边陲的个案研究入手,以文化解释的角度,讨论了土司社会统治阶层权力建构的结构化过程,认识到国家的话语如何成为这一过程的重要素材,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相关社会影响。在土司的示范下,主流文化和意识的“汉化”趋向引起了人们对“中心”强烈的文化认同、政治认同和国家认同,为中华民族文化心理同一性的形成、民族共性的熔铸发挥了巨大作用,从而以一个帝国边陲的例子,描绘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具体化的历史图景。
The panoramic imagination on world distinguished"center"and "border" territorially and culturally in the history of imperial China, which resulted in special non-Chinese polity i.e. jimi System, and later native chieftain system over those "uncivilized areas" in border provinces in the Yua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Exactly, West Guangxi is located in the "border"of border regions, which was also deeply affected by the exercises of native chieftain system during this period.
     Inevitably overwhelmed by the "Han-centralism" consciousness embedded in the whole country, the local practices of native chieftain system over border provinces was actually corresponded to the "center-border" dividing construction in central government's effort. Specifically, the native chieftaincies attempted to strengthen their regional sovereignty by means of acting as a Chinese franchise and a non-Chinese system, the authorities originated in central plains thus shared locally and incorporated by frontier societies systematically and symbolically. From this point of view, the process of peripheral elites' weaving local network culturally and powerfully reflected that of the "civilization" from central to border. In the dual processes, native chieftain system played an intermediate role between the "civilized" and the "uncivilized", further revealing its properties of outward authority-constructing and inward culture-assimilating. Through this system, empire could make its borders under control, on the basis of which west Guangxi frontier societies developed and the ethnic recognitions and cultural definition depended.
     This paper concerns the structuralization of native chieftain rule in west Guangxi in cultural perspective through specific case, in order to get some idea of who national discourse functioned in the formation of chieftain societies and of its subsequent impact. Most important go all, the demonstration of native chieftaincies promoted strong commitment to "Han-centered" culture and state, which greatly helped the formation of nation-culture identification and the melting of multi-cultures. Thus a specific history-scape of Chinese nation-state is reappeared by the native chieftain system exercised in empire frontier of hundred years ago.
引文
[1]如凌纯声:《中国边政之土司制度》(上、中、下),载于《边政公论》,1943年第二卷第11期,第12期,1994年第三卷第1期,第2期。江应樑:《云南土司制度之利弊与存废》,《边政公论》,1947年第六卷第1期。林耀华:《川康北界之嘉戎土司》,《边政公论》,1947年第六卷第2期。佘贻泽:《明代之土司制度》,《禹贡》,1936年第四卷第11期;《清代之土司制度》,《禹贡》,1936年第五卷第5期。周希武:《玉树调查记》,商务印书馆,1919年。佘贻泽:《中国土司制度》,中正出版社,1944年。纪孟:《西南边疆的土司制度——调查研究示范之一》,《群众周刊》,1944年第九卷第1期。宓贤璋:《瓦寺土司政治调查》,《西南边疆》,1941年第13期。刘恩兰:《登涂禹山访瓦寺土官寨》,《先锋文化》,1946年第六卷第6期等等。可参见龚荫:《20世纪中国土司制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思想战线》,2002年第5期;贾宵锋,王力:《近百年来中国土司制度的史料整理及研究综述》,《青海民族研究》,2003年第3期。
    [2]徐松石:《粤江流域人民史》,中华书局,1939年。
    [3]刘锡蕃:《岭表纪蛮》,商务印书馆,1934年。
    [4]刘介编著:《广西特种教育》,广西省政府编译委员会出版发行,1940年。
    [1]刘介:《广西土官故实采访录》,《广西文献》,1948年第1期(创刊号)。
    [2]《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系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一,共七册,于1980年代由广西民族出版社陆续出版,其中第四册对几个土司记录很详细,有较高价值。
    [3]刘介:《宋代僮族地区在土官统治下的经济形态》,《中国民族》,1963年第1期。
    [4]粟冠昌:《广西土官民族成份初探》,《中国民族》,1963年第1期。
    [5]钟诚:《广西壮族地区的改土归流初探》,《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79年第3期。
    [6]胡起望:《<明史·广西土司传>校补》,《民族研究》,1979年第2期。
    [7]陈耀祖:《土司制度之研究》,国立政治大学政治研究所1964年研究生论文,未刊稿。
    [1]淡琪:《壮族土司制度》,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
    [2]粟冠昌:《广西土官制度研究》,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年。
    [3]黄家信:《壮族地区土司制度与改土归流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
    [4]蓝武:《元明时期广西土司制度研究》,暨南大学历史系2005年博士论文,未刊稿。
    [5]韦顺莉:《清末民初广西大新县境土司社会研究——地方文献中的壮乡社会》,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2007年博士论文,未刊稿。
    [6]钟文典主编:《广西通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黄现璠、黄增庆、张一民编著:《壮族通史》,广西民族出版社1988年;张声震主编:《壮族通史》,民族出版社,1997年;苏建灵:《明清时期壮族历史研究》,广西民族出版社,1993年;范宏贵、顾有识:《壮族历史与文化》,广西民族出版社,1997年;韦玖灵:《壮族民族融合论:历史上壮汉民族融合与同化现象研究》,气象出版社,2000年;李小文:《国家制度与地方传统——明清时期桂西的基层行政与社会治理》,厦门大学2006年历史系博士论文,未刊稿;龚荫:《中国土司制度》,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
    [1]《关于唐宋时代的“平蛮颂”》,《白山史学》第18号,1974年:《明代广西的土巡检司》,王克荣译,《学术论坛》,1985年第11期;《思恩、田州叛乱始末记——明代广西右江流域土官、土目的叛乱与改土为流》,翁文刚译,《广西民族研究》,1989年第3期;《王守仁与少数民族》,覃彩銮译,《广西民族研究》,1992年第3期;《扫荡嘉靖海寇叛乱与瓦氏夫人》,覃彩銮译,载覃彩銮、黄明标主编:《瓦氏夫人论集》,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广西土司制度考察》,覃彩銮译,《广西民族研究》,1994年第2期;《广西土司制度一瞥——以忻城土司衙门为中心》,《东洋大学亚非文化研究所研究年报》,1992年;《广西土官的族谱及其相关材料》,《东洋大学文学部纪要》(史学科篇),第23号,1998年;《广西发现的土官印考》,《东洋大学亚非文化研究所研究年报》,1997年;《土司制度之我见》、《土司制度诸概念》、《广西土司制度研究文献目录》,《广西民族研究》,1996年(增刊);《关于殿粤要纂》,载《白鸟芳郎教授古稀记念论丛,亚洲诸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六兴出版社,1990年。
    [2]《唐宋时期华南少数民族的动向(上)——重点考察广西左右江流域的少数民族》,高凯军、贺崇武译,《世界民族》,1986年第1期;《唐宋时期华南少数民族的动向(下)——重点考察广西左右江流域的少数民族》,高凯军、贺崇武译,《世界民族》,1986年第2期;《明代壮族的迁徙与生态——明清时期壮族史研究(一)》,覃义生译,《广西民族研究》,1987年第1期;《关于明清时代壮族佃农化的考察——明清时代壮族史研究(二)》,覃义生译,《广西民族研究》,1990年第2期:《论明清两朝对壮族的统治政策——明清时代壮族史研究(三)》,覃义生译,《广西民族研究》,1989年第1期;《明清时代汉族移住民与壮族及其关系——明清时代壮族史研究(四)》,《国立民族学博物馆研究报告》,(别册)第14号,1991年;《广西壮族瑶族与汉族政治及文化关系的比较研究》,马建钊、杨轩译,《广西民族研究》,1991年第3期:《关于明清时代壮族土官接受汉文化的问题——明清时代壮族史研究(五)》,《史朋》,第26号,1993年。
    [3]《广西的土司》,王克荣译,《广西民族研究参考资料》,1982年,第4辑。
    [4]《明清时期广西壮族土官的“汉化”和科举》,《中国——社会与文化》,1994年,第9号。
    [5]《论广西土司与土目——以族谱为中心》,《史峰》创刊号,1988年。
    [6]《关于左、右江流域蛮酋的始祖》,《南亚细亚学报》,1944年第2期;《关于宋代羁縻州、洞的“计口给田”》,载山本达郎编《东南亚政权结构史的考察》,竹内书店,1969年;《蛮酋的内徙》,《政法学报》,1955年第7期。
    [7]《西南中国诸土司的民族系谱》,《石田英一郎教授还历记念论文集》,角川书店,1964年;《从民族系谱看华南的构成——以湖广、广西诸土司为中心》,《日本民族与东方文化》,1968年;《有关华南民族文化史的几个问题——以民族渊源和民族文化为中心》,王恩庆译,《世界民族》.1980年第5期;《关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少数民族历史研究的问题》,朱振明译,《世界民族》,1984年第4期。
    [8]《论宋代溪洞蛮的社会及其变质》,《上智史学》,第16号,1971年;《论宋代溪洞蛮的种族系谱》,《东南亚——历史与文化》,第3号,1973年;《关于宋代广南西路左、右江流域的峒丁》,《大东文化大学纪要》,人文科学第28号,1990年;《宋代华南土著民族》,王恩庆译,《世界民族》,1983年第5期;《中国华南民族社会史研究》,赵令志、李德龙译,民族出版社,2002年。
    [1]《唐代西原蛮的叛乱:华南少数民族史之一》,《历史教育》,1963年第11期。
    [2]《明代土司制度研究笔记》,《中国大陆古文化研究》,第1集,1965年。
    [3]《明代土司制度考》,《待兼山论丛》创刊号,1967年。
    [4]《中国边疆土司制度的民族学考察》,《民族学研究》,第35卷第2号,1970年
    [5]Herold J.Wiens.Han Chinese Expansion in South China.The Shoe String Press,Inc,1967.
    [6]Kent C,Smith.Ch'ing Polic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uthwest China:Aspects of Ortai's Governor-Generalship,1726-1731(Ph.D.diss.,Yale University,1970);John E.Herman.Empire in the Southwest:Early Qing Reforms to the Native Chieftain System.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56,No.1.(Feb,1997);John E.Herman.The Cant of Conquest:Tusi Offices and China's Political Incorporation of the Southwest Frontier.In Empire at the Margins-Culture,Ethnicity,and Frontier in Early Modern China.Edited by Pamela Kyle Crossley,Helen F.Siu,and Donald S.Sutton,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Ltd.2006.;Laura Hostetler.Qing Connections to the Early Modern World:Ethnography and Cartography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a.Modern Asian Studies,Vol.34,No.3.(Jul.,2000);Chuan-Kang Shih Genesis of Marriage among the Moso and Empire-Building in Late Imperial China.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60,No.2.(May,2001);C.Pat Giersch."A Motley Throng:" Social Change on Southwest China's Early Modern Frontier,1700-1880.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60,No.1.(Feb.,2001).
    [7]Jennifer Took.A Native chieftaincy in Southwest China:franchising a Tai chieftaincy under the Tusi system of late imperial China.Leiden;Boron:Brill,2005.http://www.brill.nl/m_catalogue_sub6_id24070.htm;另有墨尔本大学人类学、地理学与环境发展学院与亚洲研究所博士生高雅宁正在以《历史书写中的南蛮与仪式吟唱中的壮族英雄》为题撰写博士论文,笔者于2006年12月在桂林召开的“中国西南地区历史文化与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获悉。
    [1]林富士:《“历史人类学”:旧传统与新潮流》,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研讨会论文集》,2000年,第367-368页。
    [1]Ortner,Sherry.Theory in Anthropology Since the Sixties.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Vol.26,No.1.1984.
    [2]张小军:《历史的人类学化和人类学的历史化-兼论被史学“抢注”的历史人类学》,《历史人类学学刊》,2003年第1期。
    [3]蓝达居:《历史人类学简论》,《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4]可参见林富士:《“历史人类学”:旧传统与新潮流》,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研讨会论文集》,2000年,第374页。
    [5]黄应贵:《历史与文化——对于“历史人类学之我见”》,《历史人类学学刊》,2004年第2期。
    [1]参见乔治·E·马尔库斯等:《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王铭铭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2]林开世:《人类学与历史学的对话?—一点反省与建议》,《台大文史哲学报》,2003年第59期。
    [3]J·勒高夫等主编:《新史学》,姚蒙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第238页。
    [4]张佩国:《近代江南乡村地权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73页。
    [1]赵世瑜:《历史人类学:在学科与非学科之间》,《历史研究》,2004年第4期。
    [2]张小军:《历史人类学:一个跨学科和去学科的视野》,《清华历史讲堂初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366页。
    [1]可参见马歇尔·萨林斯:《历史之岛》,蓝达居、张宏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2]林开世:《人类学与历史学的对话?—一点反省与建议》,《台大文史哲学报》,2003年第59期。
    [3]马歇尔·萨林斯:《历史之岛》,蓝达居、张宏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页。
    [4]黄应贵:《历史与文化——对于“历史人类学之我见”》,《历史人类学学刊》,2004年第2期。。
    [5]黄向春:《民俗学与历史学的人类学化》,《民俗研究》,2002年第1期。
    [6]西佛曼、格里福:《走进历史田野:历史人类学的爱尔兰史个案研究》,贾士衡译,麦田出版社,1999年,第403页。
    [1]辛西亚·海伊:《何谓历史社会学》,载S·肯德里克等主编《解释过去,了解未来—历史社会学》,王幸慧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8页。
    [2]克斯汀·海斯翠普(Kirsten Hastrup)编:《他者的历史——社会人类学与历史制作》,贾士衡译,麦田出版社,1998年,第19页。
    [3]王铭铭:《逝去的繁荣——一座老城的历史人类学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18-419页。
    [4]王爱和:《人类学与历史学:挑战、对话与发展》,《世界民族》,2003年第1期。
    [5]黄向春:《民俗学与历史学的人类学化》,《民俗研究》,2002年第1期。
    [1]王爱和:《人类学与历史学:挑战、对话与发展》,《世界民族》,2003年第1期。
    [2]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5页。
    [3]杜赞奇,罗红光:《国家与地方社会之间》,《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1期。
    [1]萧凤霞:《廿载华南研究之旅》,程美宝译,《清华社会学评论》,2001年第1期。
    [1]黄向春:《历史记忆与文化表述—明清以来闽江下游地区的族群关系与仪式传统》,2006年厦门大学历史系博士论文,未刊稿,第8页。
    [2]萧凤霞:《廿载华南研究之旅》,程美宝译,《清华社会学评论》,2001年第1期。
    [3]不过桂西并非一个孤立的地理单位,在许多情况下其政治、经济、文化与族群以及之间的关系只有放置于整个广西来考察才有意义,在明清土司时代随着各种联系的加强更是如此,因此本文的论述又往往着眼于这样的视域。
    [1]卡罗林·布莱特尔《资料堆中的田野工作——历史人类学的方法与资料来源》,徐鲁亚译,《广西民族研究》,2001年第3期。
    [1]广西民族研究所:《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石刻碑文集》,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
    [2]桑兵:《从眼光向下回到历史现场——社会学人类学对近代中国史学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1]范成大:《范石湖集》卷十五,<严关>,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89页。
    [2]范成大:《范成大笔记六种》,孔繁礼点校,中华书局,2002年,第44页。
    [3]白居易有诗云:“新丰老翁八十八,头鬓眉须皆似雪。玄孙扶向店前行,左臂凭肩右臂折。问翁臂折来几年,兼问致折何因缘。翁云贯属新丰县,生逢圣代无征战。惯听梨园歌管声,不识旗枪与弓箭。无何天宝大征兵,户有三丁点一丁。点得驱将何处去?五月万里云南行。闻道云南有沪水,椒花落时瘴烟起。大军徒涉水如汤,未过十人二三死。村南村北哭声哀,儿别爷娘夫别妻。皆云前后征蛮者,千万人行无一回。是时翁年二十四,兵部牒中有名字。夜深不敢使人知,偷将大石捶折臂。张弓簸旗俱不堪,从兹始免征云南。”见白居易:《新丰折臂翁》,《白氏长庆集》,卷三,1955年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本。
    [1](唐)刘恂:《岭表异录》(丛书集成初编本)卷上,中华书局,1985年,第1页。
    [2](宋)邹浩:《道乡集》(四库全书本)卷三十六,《铭张明墓》,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3](明)邝露:《赤雅》(丛书集成初编本)卷下,中华书局,1985年,第50页。
    [4](清)陆祚蕃:《粤西偶记》(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第1页。
    [5]陈兰滋:《上思州志》卷六,<舆地志>,道光十五年。
    [1]古代对瘴瘧、瘴气,多认为是感受南方山林、溪源间湿毒之气,属于地方性疾病,尤以岭南山区为多见。又因为其病情比一般瘧疾严重,故本候指出:“重于伤暑之瘧”。其临床症状,以高热、昏沉不语,或狂言谵语为特点。(隋)巢元方著:《重刊巢氏病源候论总论》,见丁光迪主编:《诸病源候论校注》卷之十一,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第355页。
    [2](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四,屠友祥校注,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83页。
    [3](明)李璆:《瘴虐论》,汪森:《粤西文载》(四库全书本)卷五十七,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4](清)俞震:《古今医案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2年,第287页。
    [1](明)王士性:《王士性地理书三种》,周振鹤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225页。
    [2](清)程林:《圣济总录纂要》卷五,<疟疾门之瘴气>,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
    [1](清)范端昂:《粤中见闻》,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5-16页。
    [2](明)吴崐注:《内经素问吴注》,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第20页。
    [3]《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见诚虚子:《道德经新解》,济南出版社,2003年,第101页。
    [4](明)吴崐注:《内经素问吴注》,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第22页。
    [5](明)吴崐注:《内经素问吴注》,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第56页。
    [6]《周礼》卷三,<地官司徒第二>,见林尹注译:《周礼今注今译》,文献目录出版社,1985年,第98页.
    [7](西汉)桓宽:《盐铁论》卷三,第十四,《轻重》,中华书局,1992年,第180页。
    [1](唐)徐谦益:《初学记》卷八,《河东道》第四,<论引>,中华书局,2004年。
    [2](北宋)晁补之:《济北晁先生鸡肋集》(四部丛刊初编本)卷二十五,《上皇帝安南罪言》,上海书店,1989年,第155页。
    [3](南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卷》卷二十三,钟哲点校,中华书局,1980年,第277页。
    [4](明)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文录续编》(四部丛刊初编本)卷二十九,《送李柳州序》,上海书店,1989年,第20页。
    [1](明)邝露:《赤雅》(丛书集成初编本)卷下,中华书局,1985年,第50页。
    [2](清)闵叙:《粤述》(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第17页。
    [1](清)俞震:《古今医案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2年,第287-289页。
    [2](清)俞蛟:《梦厂杂著》卷四,骆宾善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82页。
    [1](北齐)魏收:《魏书》卷九十六,<僭晋司马叡传>,中华书局,1974年。
    [2](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四,屠友祥校注,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83页.
    [3](南宋)释继洪纂修:《岭南卫生方》卷中,中医古籍出版社,1983。
    [1](隋)巢元方著:《重刊巢氏病源候论总论》,见丁光迪主编:《诸病源候论校注》卷十一,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第336-337页。
    [2](北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百八,<韦执宜传>,中华书局,1975年。
    [3]龚胜生:《2000年来中国瘴病分布变迁的初步研究》,《地理学报》,1993年第4期。
    [1]梅莉,晏昌贵,龚胜生:《明清时期中国瘴病分布与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2期。
    [1](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一,中华书局,1985年,第24页。
    [2]桑塔格:《疾病的隐喻》,程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
    [3]米歇尔·福柯:《临床医学的诞生》,刘北成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17页。
    [4](北宋)李觏:《盱江集》(四部丛刊初编)卷二十三,《虔州石城柏林堂书楼记》,上海书店,1989年。
    [1]乾隆敕编:《世宗宪皇帝圣训》(四库全书本)卷三十一,雍正四年九月甲寅,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2]左鹏:《汉唐时期的瘴与瘴意向》,《唐研究》第八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71页.
    [3]赖彦于主编:《广西一览》,广西印刷厂,1935年印。
    [1]余承惠:《左江流域生态系统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环境保护》,1998年第12期。
    [2]洪业汤,程鸿德,梁宁等:《广西百色、河池地区扶贫开发总体战略规划》,地震出版社1995年,第4页。
    [3]这里借用王明珂的“华夏边缘”一词,他指出羌族是处于汉、藏之间的华夏边缘族群,华夏的势力在西北方正是以羌族为限。参见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笔者认为桂西又形成中华帝国另一个“华夏边缘”,特别是在与越南的分分合合中,表现了中央王朝无法继续向前推进的无奈。
    [4]张声震主编:《壮族通史》,民族出版社,1997年,第2页。
    [1](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传>,中华书局,1965年。
    [2](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八十六,<南蛮西南夷列传第七十六>,<南蛮传>,中华书局,1965年。
    [3](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严沛校注,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11页。
    [4](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二三,<舆地考九>,中华书局,1986年.
    [1](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十二,<太平兴国六年>,中华书局,1979年。
    [2](元)脱脱:《宋史》卷三四一,<列传第一百>,<孙固传>,中华书局,1977年。
    [3](明)章潢:《图书编》(四库全书本)第三册,卷四十九,<两广总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4](清)张廷玉:《明史》卷三一七,<列传第二百五>,<广西土司>,中华书局,1974年。
    [1](清)闵叙:《粤述》(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第17页。
    [2]《清圣祖实录》卷二十四,中华书局,1985年。
    [3]甘汝来:《太平府志》,<气候>,民国23年据雍正四年油印本。
    [4]羊复礼:《镇安府志》卷八,据光绪十八年刻本,台湾成文出版社,1967年.
    [5](清)林紫坪:《粤西溪蛮琐记》,<补编>,光绪戊戌年(1898年)本。
    [6]华本松:《百色志略四》,王锡祺辑:《小方壶舆地丛钞》,第七帙,杭州古籍西泠印社出版社,1985年。
    [7]陈兰滋:《上思州志》卷六,<舆地志>,道光十五年。
    [8]曾瓶山:《同正县志》卷五,<烟瘴>,民国21年铅印本.
    [1]梁明伦:《雷平县志》,第一编,据民国35年油印本影印,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年。
    [2]王铭铭:《作为世界图式的“天下”》,载赵汀阳主编:《年度学术2004},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页。
    [3]刑义田:《从古代天下观看秦汉长城的象征意义》,《燕京学报》新十三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8页。
    [4]《左传》,<成公四年>,见朱宠达:《左传直解》,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360页。
    [1](唐)白居易:《送客春游岭南二十韵》,朱金城校笺:《白居易校笺》十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06页。
    [2](北宋)刘攽:《彭城集》(四库全书本)卷十,《送人之官岭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3](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二二,<广南西路·宜州>,文海出版社,1971年,第6页。
    [4](明)王士性:《王士性地理书三种》,周振鹤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204页.
    [5](南宋)冯檝:《上徽宗论沿边纳土三害》,见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卷一四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点校本。
    [6](元)脱脱:《宋史》卷四百九十三,<蛮夷一·西南溪峒诸蛮上>,中华书局,1977年。
    [7]阮炜:《地缘文明》,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第181页。
    [1](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
    [2](元)马端临:《文献通考》,<自序>,中华书局,1986年。
    [3](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志第七,<祭礼上>,中华书局,1965年。
    [4]张声震主编:《壮族通史》,民族出版社,1997年,第260页。
    [5](唐)房玄龄:《晋书》卷十五,<地理志下>,中华书局,1974年。
    [6](东汉)班固:《汉书》卷十九,<百官公卿表>,中华书局,1962年。
    [7](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82年。
    [8](东汉)班固:《汉书》卷二十四下,<食货志第四下>,中华书局,1962年。
    [1](清)孙星衍等辑:《汉官六种》,中华书局,1990年.
    [2](东汉)班固:《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下>,中华书局,1962年。
    [3](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志第二十八,<百官五>,中华书局,1965年。
    [4]林超民:《羁縻州府与唐代民族关系》,《思想战线》,1986年第5期。
    [5]参见方高峰:《试论左郡左县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年第2期.
    [6](嘉靖)林富、黄佐:《广西通志》卷五十,<外志一·土官总叙>,数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41页。
    [1](北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四十三下,<地理七下>,中华书局,1975年。
    [2](五代晋)刘昫:《旧唐书》卷六十一,<列传十一·窦静传>,中华书局,1975年。
    [3]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44页。
    [4]张声震主编:《壮族通史》,民族出版社,1997年,第429-430页。
    [1](元)脱脱:《宋史》卷四百九十五,<列传第二百五十三·蛮夷三>,中华书局,1977年。
    [2](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百三十,<四裔七>,中华书局,1986年。
    [3]参见(宋)王存撰:《元丰九域志》卷第十,王文楚、魏嵩山点校,中华书局,1984年.
    [4](元)脱脱:《宋史》卷四百九十五,<列传第二百五十三·蛮夷三>,中华书局,1977年。
    [1](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严沛校注,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15-116页。
    [2]王铭铭:《作为世界图式的“天下”》,载赵汀阳主编:《年度学术2004》,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5页。
    [3]李昌宪:《宋王朝在西南民族地区的统治》,《宋辽金元史》,1990年第4期。
    [1](清)张廷玉:《明史》卷三百一十,<列传第一百九十八·土司>,中华书局,1974年。
    [2]徐杰舜、罗树杰:《元明清广西实行土司政策情况述略》,《广西地方志》,1995年第4期。
    [3]“土官”一词虽首见于汉代,但一直到宋代在文献中出现的次数极少。蓝武:《元明时期广西土司制度研究》,暨南大学历史系2005年博士论文,未刊稿,第11页。
    [1](明)宋濂:《元史》卷一百0三,<志第五十一·刑法二>,中华书局,1976年。
    [2](明)宋濂:《元史》卷一百六十三,<列传第五十·乌古孙泽>,中华书局,1976年。
    [3](明)宋濂:《元史》卷二十六,<本纪第二十六·仁宗三>,中华书局,1976年。
    [4](明)宋濂:《元史》卷二十一,(本纪第二十一·成宗四>,中华书局,1976年。
    [5](明)宋濂:《元史》卷二十六,<本纪第二十六·仁宗三>,中华书局,1976年。
    [6](明)宋濂:《元史》卷二十八,<本纪第二十八·英宗二>,中华书局,1976年。
    [7](明)宋濂:《元史》卷三十,<本纪第三十·泰定帝二>,中华书局,1976年。
    [8](明)宋濂:《元史》卷三十三,<本纪第三十三·文宗二>,中华书局,1976年。
    [1](清)张廷玉:《明史》卷七十六,<志第五十二·职官五>,中华书局,1974年。
    [2]龚荫:《中国土司制度》,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第64页。
    [3](清)嵇璜、刘墉:《续通志》卷一三六,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
    [4](清)张廷玉:《明史》卷七十六,<志第五十二·职官五>,中华书局,1974年.
    [5](清)陈梦雷等原辑:《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卷一三九六,《广西总部总论二之七》,中华书局,1986年。
    [6]龚荫:《中国土司制度》,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第65-67页。
    [7](明)毛奇龄:《蛮司合志》(四库全书本),<序>,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1]萧凤霞:《传统的循环与再生——小榄菊花会的文化、历史与政治经济》,《历史人类学学刊》,2003年第1期,第122页。
    [1]金鉷:《广西通志》(四库全书本)卷九十二,<诸蛮>,雍正五年,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1](清)张廷玉:《明史》卷三百一七,<广西土司一>,中华书局,1974年。
    [2]《明太祖实录》卷四十五,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
    [3](明)章潢:《图书编》(四库全书本)第三册,卷四十,<广西猺獞>,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4](清)张廷玉:《明史》卷一百六十六,<列传第五十四·山云>,中华书局,1974年。
    [5]狼兵作为一种特殊的兵种,十分强悍,在明朝历史上有一定名气。邝露《赤雅》(卷上,中华书局,1985年,第2页)称:“粤右狼兵鸷悍,天下称最。”。桂东的重要城市以及猩猹的“渊薮”象大藤峡、府江流域等都驻扎着大量狼兵。如乾隆《桂平资治图志》(卷之四,<猩猹图志>,乾隆二十三年)载:“狼兵,桂平县额设一百九十五名,按通志云,前明永乐二年猩贼猖獗,调来狼兵征剿,获胜班师回籍。正统初,总兵山云奏拨田州等狼兵协剿。成化年间,藤峡猩叛,四山响应,抢掠无虚日。复调归德、思恩等处狼甲安插把守各处隘口,用备战御贼,众不敢出没,遂拨贼田及绝户之产与之耕食,有粮无差,每年只九月调赴守城三月,放令归农。桂平县应狼兵五百九十七名,抽调守城一百七十一名,自万历间裁三分之一。”嘉靖间,田州瓦氏夫人率领的狼兵在与倭寇的斗争中表现英勇,更是名动东南沿海。
    [1]何天详:《庆远府志》卷五,<武备志·兵制>,乾隆十九年。
    [2](清)毛奇龄:《蛮司合志》(四库全书本)卷十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3]潘宝箓:《罗城县志》,<军事>,据民国24年本,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5年.
    [4](清)李调元:《南越笔记》(丛书集成初编本)卷一,中华书局,1985年。
    [5]《嘉庆重修一统志》卷四六五,<思恩府部>,中华书局,1986年。
    [6](明)唐顺之:《荆川集》(四库全书本)卷十,《都督沈紫江先生墓碑记》,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7](明)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续修四库全书本)第三十册,<广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1](明)邝露:《赤雅》(丛书集成初编本)卷上,中华书局,1985年,第1页。
    [2]韦东超:《明代广西土司地区的编户与赋役考略》,《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第3期。
    [3]刘志伟:《在国家与社会之间——明清广东里甲赋役制度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年。
    [4](明)杨芳:《殿粤要纂》卷一,<图例>,书目文献出版社,1998年。
    [5](明)王士性:《王士性地理书三种》,《广游志》,<夷习>,周振鹤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216-218页。
    [6]《明世宗实录》卷三一二,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
    [1]《嘉庆重修一统志》卷四六五—卷四七三,中华书局,1986年。
    [2]何天详:《庆远府志》卷十,<诸蛮分隶>,乾隆十九年。
    [3]金鉷:《广西通志》(四库全书本)卷九十三,<诸蛮分隶>,雍正五年,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其中崇善、左州、养利、永康、上石西州原为土司,于明中期才改流。
    [1]田曙岚:《广西旅行记》,中华书局,民国24年,第9-193页。上述这些县份在明代中期以前皆为土司,尽管改流时间不一致,但因在区域的范围内,其关系错综复杂。
    [2]田曙岚:《广西旅行记》,中华书局,民国24年,第1页。
    [3]刘介编著:《广西特种教育》,广西省政府编译委员会出版发行,1940年,第1页。
    [4]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晚清和民国时期广西统计史料摘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88年,第235页。
    [1]蒙起鹏、黄诚沅:《广西通志稿》,<社会篇>,<氏族>,民国38年。
    [2]参见谷口房男、白耀天:《壮族土官族谱集成》,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年。两位学者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考证,明确认为这是一种对汉人的攀附。
    [3]谷口房男、白耀天:《壮族土官族谱集成》,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年,第164页。
    [1]高熊征:《思明府志》卷之五,<土官>,康熙二十八年,1994年据日本藏本复印.
    [2]桂以宽、叶轮:《钦州志》卷一,<舆地·诸洞>,道光十四年。
    [1](明)刘文征:《滇志》(续修四库全书本)卷四,<旅途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2]也许宋朝广源州首领侬智高曾有这样的努力,但很快便被朝廷的军队所镇压。
    [3](宋)王安石:《论邕管事宜》,《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一三九七,中华书局,1986年。
    [4](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严沛校注,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48-149页。
    [1]莫炳奎:《邕宁县志》,<职官四>,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5年。
    [2](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百三十,中华书局,1986年。
    [3](清)徐松:《宋会要辑稿》,第166册,<刑法二>,中华书局,1957年。
    [4](元)脱脱:《宋史》卷二,<太祖本纪>,中华书局,1977年。
    [5](元)脱脱:《宋史》卷二十七、卷三十一,<高宗本纪>,中华书局,1977年。
    [6](元)脱脱:《宋史》卷三十六,<光宗本纪>,中华书局,1977年。
    [1](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严沛校注,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49页。
    [2]该碑(简称碑一)立于今大新县,可能是由于拓碑者的疏忽,具体地点不详,其境内曾有多个土司,无从考证属于哪个土司所刻,竖立时间也不详。广西民族研究所:《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石刻碑文集》,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17页
    [3](简称碑二)崇祯6年立,在今大新县境。广西民族研究所:《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石刻碑文集》,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1页。
    [4](简称碑三)雍正八年二月十二日立,在今大新县境。广西民族研究所:《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石刻碑文集》,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7-18页。
    [1](简称碑四)康熙肆拾伍年岁次丙戌季春月凿旦立,旧为向武土州,今天等县境。广西民族研究所:《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石刻碑文集》,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13-114页。
    [1]李小文:《国家制度与地方传统——明清时期桂西的基层行政制度与社会治理》,厦门大学2006年历史系博士论文,未刊稿,第34页。
    [2]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四)》,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第118页。
    [1]刘介:《广西土官故实采访录》,《广西文献》,1948第1期(创刊号)。
    [2]如前述,土司地区已编户齐民纳入国家的里甲体系,需要缴纳少量赋税。
    [3]康熙二十一年十月初八日立。广西民族研究所:《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石刻碑文集》,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62页。
    [4]康熙四十六年三月二十九日立。广西民族研究所:《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石刻碑文集》,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63页。
    [1]嘉庆七年十二月初九日颁给。广西民族研究所:《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石刻碑文集》,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74-175页。
    [1]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四)》,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第34-36页。
    [2]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四)》,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第36页。
    [1]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四)》,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第120页。
    [2]杰若米·希布鲁克著:《阶级——揭穿社会标签迷思》,谭天译,书林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第13页。
    [3]刘祖云,戴洁:《再论社会分层的依据》,《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4]这里的权力更接近福柯的“权力观”。福柯指出,“在一定社会内的一系列势力之问的关系构成了政治。政治是一种普遍的战略,用来调节和指引这些关系。我想可以这样来回答你的问题:政治并不是用来最终决定那些基本的和本质上是‘中性'的关系。势力的每一种关系在某一阶段都隐含了一种权力关系,而每一种权力关系都有一定的所指,作为它的效应,也作为它可能性的条件,指向它所参与构成的政治领域。”参见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7页。
    [5]韦伯:《支配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第3页。
    [1]乾隆二年立。广西民族研究所:《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石刻碑文集》,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9页。
    [1]《思陵土州志》又称《思陵州韦氏家乘》,据道光六年正月二十日抄存本,藏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2]刘介:《广西土官故实采访录》,《广西文献》,1948第1期(创刊号)。
    [3]黄中鼎:《思乐县志》卷九,<杂志编·土官权威>,民国33年。
    [1](清) 赵翼:《檐曝杂记》(续修四库全书)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2]梁明伦:《雷平县志》,第八编,据民国35年油印本影印,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年。
    [3](明) 刘彬:《永昌土司论》,《小方壶舆地丛钞》,第八帙,杭州古籍书店影印本,1985年,第47页。
    [4]王铭铭:《心与物游》,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3页。
    [5]比如清王朝作为“蛮夷”的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但他们决不承认蛮夷的身份,而视西南少数民族为“蛮夷”,从本质上讲,他们已正统化了。
    [1]梁明伦:《雷平县志》,第八编,据民国35年油印本影印,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年。
    [2]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四)》,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第139页。
    [3]韦伯:《支配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第16页。
    [4]杰若米·希布鲁克著:《阶级——揭穿社会标签迷思》,谭天译,书林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第110页。
    [1]此碑立于何年不详。广西民族研究所:《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石刻碑文集》,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83页。
    [2]墓碑立于民国四年。广西民族研究所:《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石刻碑文集》,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81页。
    [1]民国式年四月立。广西民族研究所:《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石刻碑文集》,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85页.
    [2]有一些天生授予我们或至少生来就已预定好的地位,其余的是我们在变幻莫测的生活中获得或至少是无意中获得的。林顿把后者叫做“获致地位”(achieved statuses),而前者则称为“归属地位”(ascribde statuses)。罗伯特·F.墨菲:《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王卓君、吕逎基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69页。
    [1]加塔诺·莫斯卡著译:《统治阶级》,贾鹤鹏,译林出版社,2002年,第109-115页。
    [2]刘祖云:《社会分层的若干理论问题新探》,《江汉论坛》,2002年第9期。
    [1](嘉靖)《广西通志》卷五十,<外志一·土官总叙>,书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41页。
    [1]塚田诚之《唐宋时期华南少数民族的动向(下)——重点考察广西左右江流域的少数民族》,高凯军、贺崇武译,《世界民族》,1986年第2期。笔者认为“地域集团”的所指性不强,而采用“姓氏集团”的说法。
    [2](北宋)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二百四十一,<列传第一百四十七下·南蛮下>,中华书局,1975年。
    [3](北宋)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二百四十一,<列传第一百四十七下·南蛮下>,中华书局,1975年。
    [4](元) 脱脱:《宋史》卷二百七十二,<列传第三十一·曹克明传>,中华书局,1977年。
    [1](北宋)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二百四十一,<列传第一百四十七下·南蛮下>,中华书局,1975年。
    [2](北宋)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二百四十一,<列传第一百四十七下·南蛮下>,中华书局,1975年。
    [3](元) 脱脱:《宋史》卷四百九十五,<列传第二百五十三·蛮夷三>,中华书局,1977年。
    [4]宋皇佑四年(1052年)农历五月初一,侬智高率兵五千攻下邕州,建立大南国,改元启历,称“仁惠皇帝”。侬智高颁布赦令,释放囚犯,焚烧府库,杀知州、都监,接着挥师沿郁江东下,围攻广州,未克,返邕。被宋廷著名将领狄青率兵击败,次年元月,退出邕州,撤往云南。最终此一事件,以侬智高失败而告终。(元) 脱脱:《宋史》卷四百九十五,<列传第二百五十三·蛮夷三>,中华书局,1977年。
    [5]《岭外代答》云:“今黄姓尚多,而侬姓绝少,智高乱后,侬氏善良许从国姓,今多姓赵氏。”(宋) 周去非:《岭外代答》卷十,屠友祥校注,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257页。明清赵氏土官仍占一席之地。
    [6](清) 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兵一二·之一一>,中华书局,1957年。
    [7](南宋)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七,中华书局,1979年。
    [1]白耀天:《百色壮族岑氏首领兴衰史略》,载李富强主编:《中国壮学》第二辑,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132页。
    [2](清) 汪森:《粤西文载》(四库全书本)卷六十三,<范克信传>,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3](南宋) 李曾伯:《可斋杂稿·续后》(四库全书本)卷九,<奏边事及催调军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4](元) 脱脱:《宋史》卷四十五,<理宗本纪>,中华书局,1977年.
    [5]元泰定年间,在岑世兴与其子岑铁木儿的扩张政策下已据有整个来安路的七源、泗城、利州、路程、往殿、唐兴、归化、龙川等十六州,以及上林、安隆二寨的总管府。白耀天:《百色壮族岑氏首领兴衰史略》,载李富强主编:《中国壮学》第二辑,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144页。
    [6](元)脱脱:《宋史》卷四百九十四,<列传第二百五十二·蛮夷二·西南溪峒诸蛮下>,中华书局,1977年。
    [1](元) 脱脱:《宋史》卷四百九十五,<列传第二百五十三·蛮夷三>,中华书局,1977年。
    [2](元) 脱脱:《宋史》卷四百九十五,<列传第二百五十三·蛮夷三>,中华书局,1977年。
    [3](元) 脱脱:《宋史》卷四百九十四,<列传第二百五十三·蛮夷二>,中华书局,1977年。
    [4]蒙姓现在仍为壮族之大姓。
    [5]刘介:《广西土官故实采访录》,《广西文献》,1948第1期(创刊号)。
    [1]《明太祖实录》卷三十六,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
    [2]李东阳等撰,申时行等重修:《大明会典》卷六,新文丰出版社,1976年。
    [1]《思陵土州志》,据道光六年正月二十日抄存本,藏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2]郑振满:《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
    [3]郭志超:《闽南宗族社会》,福建人民出版社,待版。
    [4]井上彻:《宗族的形成和构造》,《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第3期。
    [1]《明孝宗实录》卷二二二,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
    [2]刻于今凌云县城五指山脚。凌云县博物馆藏有手抄本,也收录于谷口房男、白耀天:《壮族土官族谱集成》,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年,第157-203页。
    [3]参见谷口房男、白耀天:《壮族土官族谱集成》,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年。
    [4]现岑氏土司后裔有手抄本,也收录于《壮族土官族谱集成》一书。
    [5]莫氏土司后裔存有两谱,后者也收录于《壮族土官族谱集成》。
    [6]一些流传不甚广的族谱如古零土司的《覃氏家牒》、那马土司的《徐氏族谱》、定罗土司的《黄氏族谱》、兴隆土司的《韦氏族谱》参见《马山文史资料》第二辑1987年,第50-60页。
    [7](清) 王言纪:《白山司志》,嘉庆六年。
    [1]濑川昌久著:《族谱:华南汉族的宗族·风水·移居》,钱杭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第2-3页。
    [2]濑川昌久著:《族谱:华南汉族的宗族·风水·移居》,钱杭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第23页。
    [3]刘志伟:《地域社会与文化的结构过程-珠江三角洲研究的历史学与人类学对话》,《历史研究》,2003年第1期。
    [1]广西民族研究所:《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石刻碑文集》,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11-112页。
    [1]郭志超:《闽南宗族社会》,福建人民出版社,待版。
    [1]《徐氏族谱》,<附录:原州圩祠堂部分碑文>,2002年,马山县志办。
    [2]广西民族研究所:《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石刻碑文集》,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85-110页。
    [3]立于何时不详.广西民族研究所:《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石刻碑文集》,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09页。
    [4]华本松:《百色厅志》卷三,光绪十七年刊本,台湾成文出版社,1967年。《田州岑氏源流谱》有这样的记录:“嘉庆三年以应祺公第三子分管阳万州判”,文中说祖祠未分治之前已建,说明早于嘉庆三年已建,但究竟久到何时,则无从得知。
    [1]《思陵土州志》,道光六年正月二十日抄存。
    [2]弗里德曼:《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刘晓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49页。
    [3]郭志超:《闽南宗族社会》,福建人民出版社,待版。
    [1]具体情况可参阅莫景隆主修:《忻城莫氏族谱》,乾隆九年。
    [2]《徐氏族谱》,<祝文>,2002年,马山县志办。
    [3](清) 贺长龄辑:《皇朝经世文编》卷六十六,文海出版社,1972年。
    [1]郭志超:《闽南宗族社会》,福建人民出版社,待版。
    [2]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四)》,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第283页。
    [3]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四)》,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第291页。
    [1]羊复礼:《镇安府志》卷二十,<纪事之三>,据光绪十八年刻本,台湾成文出版社,1967年。
    [2]镇安府于雍正七年改流,乾隆年间天保县知县姜国诚在原镇安土知府岑氏宗祠前勒石《禁卖祀田碑》:据土裔岑上述禀称,土府岑继祥故绝,惟一女名如宝誓志不嫁,上宪悯其贞孝,合择近支岑统藩接祀,并给渠灰、逐豆二庄田三十三玮,及孟村官庄田以为养赡。嗣因渠灰、逐豆之田难耕,呈请换给近城腰、兵二庄田一十六玮零一什。俾世守在案,如宝故后,统藩将腰、兵二庄田典卖,作殡葬费、复修建祖祠。找价作用,以致祀田日耗。兹公议找断腰庄,收赎兵庄,再将府厢、渠贵、莲塘等处零田一并找赎,庶丞当不缺,而贞孝亦不致泯殁。等情当批,如禀妥办,积据找断腰庄及渠贵、莲塘、府厢四处田一十七玮,计找价银四百七十九两,赎出兵庄田六玮零一什,共去价银四百七十六两,将所收禾谷为土府祀费及修理祠宇之用,勒石不准违禁谋卖,倘或子孙盗卖,通同容隐,许即禀究。(下略)《镇安府志》卷十四,<坛庙>。
    [3]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四)》,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第87页。
    [4]《思陵土州志》,据道光六年正月二十日抄存本。
    [5]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四)》,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第150页。
    [6]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四)》,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第169页。
    [1]莫景隆主修:《忻城莫氏族谱》,乾隆九年。
    [2]莫景隆主修:《忻城莫氏族谱》,乾隆九年
    [3]《徐氏族谱》,<重修祠堂碑>,2002年,马山县志办。
    [1]科大卫,刘志伟:《宗族与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明清华南地区宗族发展的意识形态基础》,《历史研究》2000年第3期。
    [2]王铭铭:《社学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6页。
    [3]陈其南:《家族与社会:台湾与中国社会研究的基础理念》,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第217页。
    [1]弗里德曼:《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刘晓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87页。
    [1]《南丹土官莫遐昌墓志碑》,嘉庆三年(1798年)岁次戊午仲春月清明吉时立。广西民族研究所:《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石刻碑文集》,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73页。
    [2]唐仁:《庆远府志》卷十四,<职官志·土司>,道光九年。
    [1](明)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杨万里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2882页。
    [2]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四)》,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第143页。
    [1]何天详:《庆远府志》卷八,<人物志烈女>,乾隆十九年。
    [2](清) 汪森:《粤西文载》(四库全书本)卷三十记载了两则瓦氏之事:“田州女土官瓦氏,嘉靖十四年调之征倭,至苏州索有司捕蛇为军中食,败倭于王江泾。时人语云:‘花瓦家能杀倭,腊而啖之有如蛇。'”“嘉靖甲寅,倭冠吴中。广西女土官瓦氏率万人来援,泊胥关月余,驭众有法度,约所部不犯民间一粒。军门下檄辄亲视居亭,民诉部夷夺酒脯者立捕杀之,食尚在咽下。其出军帜分五色,以别行伍,头裹方素无他色者,或问瓦云:‘身是孟获裔孙,感武侯七赦恩,诫子孙世世戴缟,以识不忘耳。'”
    [3](明)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杨万里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703页。
    [1]克利福德·格尔兹著:《尼加拉:十九世纪巴厘剧场国家》,赵炳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0页。
    [2]华本松:《百色厅志》卷八,光绪十七年刊本,台湾成文出版社,1967年。
    [3]成臻铭:《论明清时期的土舍》,《民族研究》,2001年第3期。
    [4]李小文:《国家制度与地方传统——明清时期桂西的基层行政制度与社会治理》,厦门大学 2006年历史系博士论文,未刊稿,第219-226页。
    [1]《思陵土州志》,据道光六年正月二十日抄存本。韦琰等人为韦氏土司第五房后人。
    [2](清) 汪森:《粤西文载》(四库全书本)卷二十七记载的吕赵为一典型:“岑绍袭为田州知府,天顺三年绍老传嫡子镛,而州目吕赵挟绍庶子鉴拒绍而逐镛于外,时官府暂令镛寄住省城,令鉴袭其职,赵于是纵兵攻破镇安、奉议、南丹等州,上隆、恩城并受其害,擅为铁钩吊挂之刑,兴贩私盐,伪称名号,私通交趾。复夜杀鉴,既而鉴子珐亦故,赵遂以幼孙吕婴冒玹名而袭其职。副都御史叶盛会兵讨,执赵伏诛,令镛袭父职,镛死子溥袭。”土目竟可搅动整个土司,可见其势力之强,对土司家族而言是个极大的威胁。
    [3]何天详:《庆远府志》卷九,<艺文志>,乾隆十九年。
    [1]黄光国:《凤山县志》,第七编,<前事>,195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据民国35年油印本。
    [2]莫景隆主修:《忻城莫氏族谱》,乾隆九年。
    [1]何天详:《庆远府志》卷五,<武备志>,乾隆十九年。
    [2]华本松:《百色厅志》卷八,光绪十七年刊本,台湾成文出版社,1967年。
    [1]羊复礼:《镇安府志》卷二十四,<烈女>,据光绪十八年刻本,台湾成文出版社,1967年。
    [1](宋) 周去非:《岭外代答》卷十,屠友祥校注,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261页
    [1]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四)》,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第79-169页。
    [2]张江华:《明清广西左右江地区土司的婚姻与策略》,《中国西南地区历史文化与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2007年,第33页。
    [1]莫景隆主修:《忻城莫氏族谱》,乾隆九年。
    [2]王铭铭:《社区的历程——溪村汉人家族的个案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45页。
    [1]《明穆宗实录》卷二十,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
    [2](南宋) 王象之:《太平寰宇记》(续修四库全书本)卷一六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3]谷口房男、白耀天:《壮族土官族谱集成》,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年,第17页。
    [4]张江华:《庚西田東縣立坡屯Пov~(33) pv~(11)的考察》,当代文化研究网,http://www.cul-studies.com/community/zhanggjianghua/200506/2148.html
    [1]韦成球:《安定壮族通婚制度研究》,《广西民族研究》,1997年第1期。
    [1]张江华:《明清广西左右江地区土司的婚姻与策略》,《中国西南地区历史文化与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2007年,第36页。
    [2]戴焕南:《新宁州志》卷四,光绪四年。
    [3]华本松:《百色厅志》卷七,光绪十七年刊本,台湾成文出版社,1967年。
    [1]张江华:《明清广西左右江地区土司的婚姻与策略》,《中国西南地区历史文化与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2007年,第48页。
    [2]萧凤霞:《妇女何在?——抗婚和华南地域文化的再思考》,张小军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6年春季卷,第14期。
    [1]克利福德·格尔兹著,《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年,第103页。
    [1]王铭铭,《走在乡土上——历史人类学札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80页。
    [2]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卷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9页。
    [3](汉) 刘向:《战国策》,<赵策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1]尹世积:《禹贡集解》第六章,<五服>,商务印书馆,1957年,第51-56页。
    [2]左丘明:《国语》,<周语上>,鲍思陶校点,齐鲁书社,2005年,第2-3页。
    [3]刑义田:《从古代天下观看秦汉长城的象征意义》,《燕京学报》新十三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9页。
    [4]何伟亚:《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邓常春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10页。
    [1]滨下武志:《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休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朱荫贵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36页。
    [2]滨下武志:《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休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朱荫贵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31页。
    [3]John K.Fairbank:Tributary Trade and China's Relations with the West,Far Eastern Quarterly,1941,p135.
    [4](清) 张廷玉:《明史》卷三百二十六,<外国七·古里>,中华书局,1974年。
    [5]王铭铭,《走在乡土上——历史人类学札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92页。
    [1](清) 张廷玉:《明史》卷七十二,<志第四十八·职官一>,中华书局,1974年。
    [2]李东阳等撰,申时行等重修:《大明会典》卷一百十三,<礼部七十一>,新文丰出版社,1976年。
    [1]《明太祖实录》卷五十三,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
    [2]王铭铭:《走在乡土上——历史人类学札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91页。
    [3]郑容和:《从周边视角来看朝贡关系——朝鲜王朝对朝贡体系的认识和利用》,《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1期。
    [1]《明太祖实录》卷四十三,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
    [2]《明太祖实录》卷八十五,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
    [3]范吉内普曾指出,“任何社会里的个人生活,都是随着其年龄的增长,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过渡的序列”;“从一个群体过渡到另一个群体,从一种社会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社会状态,都被看做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由此人的一生变成了由一连串有着相似终点和起点的阶段所组成:出生、社会性的青春期、结婚、为人父母、提升到更高的等级、职业的专门化、死亡。这些事件中的每一个都有庆典,其根本目的是使个人离开一种确定的位置而转入另一种同样确定的位置”。See Gennep·A·V.The Rites Passage.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0.P2-3.
    [1]马歇尔·萨林斯:《历史之岛》,蓝达居、张宏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72-373页。
    [2]Edwin O.Reischauer,John K.Fairbanks.East Asia:the Great Tradition,Houghton Mifflin Company,Boston,1960,p.317-319.
    [3]王铭铭,《走在乡土上——历史人类学札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90页。
    [4]彭慕兰:《身份的反观:中华帝国晚期的泰山朝圣》,刘晓译,《民俗研究》,2007年3期。
    [5]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卷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77页。
    [1]王冬青:《明朝朝贡体系与十六世纪西人入华策略》,复旦大学 2005年历史系博士论文,未刊稿,第5页。
    [2]高熊征:《思明府志》卷三,<祀典>,康熙二十八年,1994年据日本藏本复印。
    [1]朱迪光:《封建国家祀典的形成及其对古代中国宗教活动的影响》,《青海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
    [2]赵尔巽:《清史稿》卷八十二,<礼一>,中华书局,1976年。
    [1]碑在今平果县旧城镇文化广场内,碑文已磨损不堪。转录自谷口房男、白耀天:《壮族土官族谱集成》,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年,第21页。
    [1]莫景隆主修:《忻城莫氏族谱》,乾隆九年。
    [1]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四)》,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第16页。
    [2]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四)》,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第16页。
    [1](清) 王言纪:《白山司志》卷八,<祠庙>,嘉庆六年。
    [2]实际上,白山土司第一任司官王受正是当时田州土目叛乱的领导人之一,王阳明采取招抚的手段,乱平,授之以土巡检之职。
    [1](清) 王言纪:《白山司志》卷八,<祠庙>,嘉庆六年。
    [1]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32-141页。
    [2]郑振满、陈春声:《民间信仰与社会空间》,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页.
    [3]岑大将军祭祀圈范围主要包括原田州府、泗城州(府)岑氏的辖地,明代以来两土司地盘极广,几占据右江流域之大部。
    [4]刘锡蕃指出,“岑三爷庙、岑大将军庙祀岑氏土官,此则镇南、田南、南宁各道为多。香火之盛,与汉人之祀沐英、傅友德、岑毓英、康保裔相当”。刘锡蕃:《岭表纪蛮》,商务印书馆,1934年,第87页。
    [1]《岑氏源流世谱》,光绪二十二年岁次丙申重记。
    [2]谷口房男,白耀天:《壮族土官族谱集成》,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年,第236-237页。
    [3]引自黄家信:《壮族的英雄、家族与民族神:以桂西岑大将军庙为例》,《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1]陈春声:《乡村的故事与国家的历史——以樟林为例兼论传统乡村社会研究的方法问题》,《中国乡村研究》,第二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页。
    [2]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四)》,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第391页。
    [1]华本松:《百色厅志》卷四,<建置·坛庙>,光绪十七年刊本,台湾成文出版社,1967年。
    [2]田林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田林县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79页。这里认为岑大将军的原型为岑仲淑,值得商榷。
    [1]华本松:《百色厅志》卷四<建置·坛庙>,光绪十七年刊本,台湾成文出版社,1967年。
    [2]苏寿彭:《解放前田东的庙宇》,《田东文史资料》第三辑,1989年,第26-27页。
    [1]罗有奇搜集整理:《岑三爷》,田阳县志办抄,一九八四年十月三十一日,见田阳县志办《岑家及瓦氏夫人资料》。
    [1](明) 宋濂:《元史>卷二十九,<泰定帝本纪>,中华书局,1976年。
    [2]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岑世元曾参与过抗击交趾的战斗。
    [3](清) 汪森:《粤西文载》(四库全书本)卷二,<敕谕土官镇安知府岑祜、东兰州知州韦祖>,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4](清) 王言纪:《白山司志》卷八,<祠庙>,嘉庆六年。
    [1]黄诚沅:《武缘县图经》卷八,<杂记>,民国10年。
    [2](清) 陈梦雷等原辑:《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卷一四二二,<思恩府部汇考·思恩府古迹考>,中华书局,1986年。
    [3](清) 王言纪:《白山司志》卷八,<祠庙>,嘉庆六年。
    [1](清) 陈梦雷等原辑:《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卷一四二一,<思恩府部汇考·思恩府祠庙考>,中华书局,1986年.
    [2](清) 陈梦雷等原辑:《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卷一四二一,<思恩府部汇考·思恩府古迹考>,中华书局,1986年。
    [3]羊复礼:《镇安府志》卷六,<人物志·名宦>,据光绪十八年刻本,台湾成文出版社,1967年。
    [4]羊复礼:《镇安府志》卷二十一,<胜迹志·冢墓>,据光绪十八年刻本,台湾成文出版社,1967年。
    [1]羊复礼:《镇安府志》卷十三,<建置一·廨署>,据光绪十八年刻本,台湾成文出版社,1967年。
    [1]黎申产:《宁明州志》卷下,<祠庙>,光绪九年。
    [2]黎申产:《宁明州志》卷下,<耆书>,光绪九年。
    [1]刘锡蕃:《岭表纪蛮》,商务印书馆,1934年,第83页。
    [1]梁明伦:《雷平县志》第十编,据民国35年油印本影印,台湾成文出版社,1974年。
    [2]可参见田阳县志办:《瓦氏夫人材料》。
    [3]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四)》,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第182页。
    [4]郑振满、陈春声:《民间信仰与社会空间》,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页。
    [5]王铭铭:《神灵、象征与仪式:民间宗教的文化理解》,载潘忠党、王铭铭主编:《象征与社会:中国民间文化的探讨》,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02页。
    [1]R·M·基辛:《象征人类学》,刘文远、王威力译,《民族译丛》,1988年,第6期。
    [1]参见卡罗林·布莱特尔《资料堆中的田野工作——历史人类学的方法与资料来源》,徐鲁亚译,《广西民族研究》 2001年,第3期。
    [2]萧凤霞:《廿载华南研究之旅》,程美宝译,《清华社会学评论》,2001年第1期。
    [1]何新华:《试论中国古代天下观》,《东南亚研究》,2006年第1期。
    [2]何新华:《试论中国古代天下观》,《东南亚研究》,2006年第1期。
    [3]刑义田:《从古代天下观看秦汉长城的象征意义》,《燕京学报》新十三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9页。
    [1]徐新建:《边地中国:从“野蛮”到“文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2]王明珂:《瓦寺土司的祖源——一个对历史、神话与乡野传说的边缘研究》,《历史人类学学刊》,2004年,第1期,第52页。
    [3]萧凤霞:《传统的循环与再生——小榄菊花会的文化、历史与政治经济》,《历史人类学学刊》,2003年第1期。
    [4]这里的国家泛指中国历代王朝,具有“天下观”的中心意味。
    [1]王明珂:《族群历史之文本与情境——兼论历史心性、文类与范式化情节》,《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1]马歇尔·萨林斯:《历史之岛》,蓝达居、张宏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页。
    [1]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第1-2页。
    [2]孙秋云:《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之我见》,《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1]费孝通:《与时俱进继往开来》,《中国民族》,2001年1期。
    [2]杨文炯,张嵘:《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基建——历史学与人类学的双重视角》,《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1]松本真澄:《中国民族政策之研究:以清末至1945年的“民族论”为中心》,鲁忠慧译,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9-10页
    [1]江应樑.云南土司制度之利弊与存废[J].边政公论,1947(1).
    [2]林耀华.川康北界之嘉戎土司[J].边政公论,1947(2).
    [3]佘贻泽.明代之土司制度[J].禹贡,1936(11).
    [4]佘贻泽.清代之土司制度[J].禹贡,1936(5).
    [5]周希武.玉树调查记[M].北京:商务印书馆,1919.
    [6]佘贻泽.中国土司制度[M].重庆:正中书局,1944.
    [7]纪孟.西南边疆的土司制度——调查研究示范之一[J].群众周刊,1944(1).
    [8]宓贤璋.瓦寺土司政治调查[J].西南边疆,1941(13).
    [9]刘恩兰.登涂禹山访瓦寺土官寨[J].先锋文化,1946(6).
    [10]龚荫.20世纪中国土司制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J].思想战线,2002(5).
    [1I]贾宵锋、王力.近百年来中国土司制度的史料整理及研究综述[J].青海民族研究,2003(3).
    [12]徐松石.粤江流域人民史[M].北京:中华书局,1939.
    [13]刘锡蕃.岭表纪蛮[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4.
    [14]刘介.广西特种教育[Z].南宁:广西省政府编译委员会出版发行,1940.
    [15]刘介.广西土官故实采访录[J].广西文献.1948,(1)(创刊号).
    [16]刘介.宋代僮族地区在土官统治下的经济形态[J].中国民族,1963(1).
    [17]粟冠昌.广西土官民族成份初探[J].中国民族,1963(1).
    [18]钟诚.广西壮族地区的改土归流初探[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79(3).
    [19]胡起望.<明史·广西土司传>校补[J].民族研究,1979(2).
    [20]陈耀祖.土司制度之研究[D].国立政治大学政治研究所硕士论文(未刊稿),1964年.
    [21]淡琪.壮族土司制度[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
    [22]粟冠昌.广西土官制度研究[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
    [23]黄家信.壮族地区土司制度与改土归流研究[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24]蓝武.元明时期广西土司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历史系博士论文(未刊稿),2005.
    [25]韦顺莉.清末民初广西大新县境土司社会研究——地方文献中的壮乡社会[D].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论文(未刊稿),2007.
    [26]钟文典.广西通史[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
    [27]黄现璠、黄增庆、张一民.壮族通史[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8.
    [28]张声震.壮族通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
    [29]苏建灵.明清时期壮族历史研究[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3.
    [30]范宏贵、顾有识.壮族历史与文化[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7.
    [31]韦玖灵.壮族民族融合论:历史上壮汉民族融合与同化现象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
    [32]李小文.国家制度与地方传统——明清时期桂西的基层行政与社会治理[D].厦门大学历史系博士论文(未刊稿),2006.
    [33]龚荫.中国土司制度[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
    [34]粟冠昌.明代的广西土官制度[J].学术论坛,1983(1).
    [35]粟冠昌.元代广西的土官制度[J].广西民族研究,1988(2).
    [36]粟冠昌.清代广西土官制度的衰落[J].广西民族研究,199l(2).
    [37]吴永章.明代广西土司制度述略[J].学术论坛,1983(3).
    [38]吴永章.清代广西土司制度[J].学术论坛,1984(4).
    [39]李干芬.略论壮族地区的土司制度[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0(3).
    [40]韦东超.明代广西土司制度散论[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5(2).
    [41]徐杰舜、罗树杰.元明清广西实行土司政策情况述略[J].广西地方志,1995(4).
    [42]范植清.明代广西土官设置新探——兼评日本学者研究广西土官所得的结论[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7(1).
    [43]粟冠昌.广西土官制度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J].民族研究,1981(3).
    [44]陈业强.广西土官制的流弊及历代改土归流延缓的原因[J].学术论坛,1984(1).
    [45]韦文宣.谈对广西土官制度及改土归流的评价问题[J].学术论坛,1984(4).
    [46]莫俊仁.论羁縻-土司制度对广西民族关系的影响[J].学术论坛,1986(2).
    [47]何毛堂、李辉南.土司制度对桂西民族融合的促进作用初探[J].广西师院学报,1986(2).
    [48]李干芬.略论壮族地区土司制的历史作用[J]广西民族研究,1989(3).
    [49]莫家仁.壮族土司制度何以长期存在[J].广西民族研究,1990(3).
    [50]粟冠昌.广西土官民族成分再探[J].学术论坛,1981(2).
    [51]粟冠昌.广西土官制度的渊源[J].广西民族研究参考资料,1982(2).
    [52]粟冠昌.过去土属地方修志应注意的问题[J].广西地方志,1987(4).
    [53]粟冠昌.三议广西土官民族成分问题[J].广西民族研究,1992(2).
    [54]黄振忠.泗城州岑氏土官史略[J].广西民族研究参考资料,1988(8).
    [55]谈琪.广西岑氏土官族属辨析[J].广西大学学报,1994(2).
    [56]谈琪.论壮族历史上的“弃蛮奔夏”现象[J].广西民族研究,1995(3).
    [57]谈琪.南丹州莫氏土司族属考[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6(1).
    [58]白耀天.壮族土官研究导论[J].广西民族研究,1995(3).
    [59]白耀天.壮族赵姓土官群类观[J].广西民族研究,1996(4).
    [60]谈琪.广西“改土归流”的社会基础[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84(2).
    [61]谈琪.壮族地区改土归流的历史意义[A].范宏贵、顾有识.壮族论稿[C].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
    [62]粟冠昌.明代广西土官制度的改土归流问题[J]广西民族研究,1989(3).
    [63]粟冠昌.清代广西土官制度改土归流述议[J].广西民族研究,1990(1).
    [64]覃树冠.清代广西的改土归流[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85(1).
    [65]玉时阶.清代广西的改土归流[J].广西民族研究,1988(2).
    [66]林建曾.试论“改土归流”政策形成、推行的几个问题[J].广西民族研究,1988(2).
    [67]黎家磷.广西土司制度消亡的原因[J].广西大学学报,1990(1).
    [68]谢永雄.明代广西土司制度的发展及改土归流的特点[J].广西社会科学,1992(2).
    [69]覃成号.广西“改土归流”浅语[J].广西民族研究,1993(1).
    [70]雷坚.试论明代广西土司的置、废、改流及其历史特色[J].广西民族研究,1992(3).
    [71]邓敏杰.民国时期广西土属建制改流考异及其入志方略[J].广西地方志,1996(1).
    [72]潘岳.浅析广西壮族地区改土归流的原因[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增刊),2002(2).
    [73]黄家信.改土归流对壮族社会的影响[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4).
    [74]粟冠昌.清代广西土官统治区的土地问题[J].广西民族研究,1987(2).
    [75]谈琪.壮族领主制度的土地关系和阶级关系[A].范宏贵、顾有识.壮族论稿[C].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
    [76]方素梅.广西壮族土司经济结构及其破坏过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4(1).
    [77]韦东超.明代广西土司地区的编户与赋役考略[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3).
    [78]黄雪梅.莫氏袭官与忻城土县的社会经济——广西忻城土司秘史之二[J].柳州师专学报,2002(2).
    [79]韦国友.近代桂西壮乡商品经济落后探源[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2).
    [80]罗树杰.论壮族土司田地契约文书的类型——壮族土司田地契约文书研究之一[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9(1).
    [81]罗树杰.论壮族土民田地所有权的确认——壮族土司田地契约文书研究之二[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9(3).
    [82]罗树杰.论壮族土司田地权利的转让——壮族土司田地契约文书研究之三[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9(4).
    [83]谷口房男、白耀天.壮族土官族谱集成[Z].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
    [84]蓝承恩.忻城土司祭祀考略[J].广西民族研究,1990(1).
    [85]李全伟.试论广西土官官族内的封建宗法形态[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4(2).
    [86]李全伟.试论广西土官与土民、家奴、土兵的宗法封建关系[J].右江民族师专学报,1995(1).
    [87]钱宗范.广西各民族宗法制度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88]韦顺莉.论壮族土司政权的宗法关系[J].法制与社会,2006(5).
    [89]唐仁郭.中国少数民族宗法制度研究[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6.
    [90]韦平.明代东兰韦虎臣祖孙四代抗倭卫国事迹述评[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87(2).
    [91]王昭武.安平土官的盛衰[J].广西民族研究,1989(2).
    [92]蓝承恩.忻城莫氏土司五百年[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0(5).
    [93]李楚荣.永顺土司及邓文茂考[J].广西民族研究,1994(1).
    [94]白耀天.安平李氏、安南沙氏土官散论[J].广西民族研究,1996(3).
    [95]白耀天.上林长官司岑氏土官与岑毓英的“土司后”[J].广西民族研究,1997(1).
    [96]张咸乾.莫贤确有其人——忻城莫氏土司先祖考[J].广西地方志,1997(6).
    [97]韦天富.东兰韦氏土司的兴衰[J].广西地方志,1998(1).
    [98]黄家信.来安的地望与壮族岑氏土司的缘起[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4(5).
    [99]李小文.边疆族群·国家认同·文化创造——以一个假兵家族的变迁为例[J].求索,2006(9).
    [100]覃彩銮、黄明标.瓦氏夫人论集[C].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
    [101]万流、赖兴.抗倭壮族女英雄瓦氏夫人[J].学术论坛,1981(6).
    [102]谯枢铭.瓦氏夫人苏松抗倭史迹考[J]史林.1991(2).
    [103]龚荫.明代土司中的两位巾帼英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1992(5).
    [104]徐志华.瓦氏夫人与花木兰[J].广西民族研究,1995(3).
    [105]白耀天.瓦氏夫人述论[J].广西民族研究,1995(4).
    [106]李家发.瓦氏夫人研究与质疑[J].广西地方志,2001(1).
    [107]莫毅卿、雷广正.俍人俍民俍军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参考资料,1981(1).
    [108]樊军.广西俍兵考[J].广西民族研究参考资料,1981(6).
    [109]卢仲维.浅论广西“狼兵”[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81(2).
    [110]卢仲维.明代奋勇抗御边寇的广西土兵[J].学术论坛,1982(6).
    [111]顾有识.试论壮族土兵的性质、作用及其社会影响[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84(2).
    [112]马介文、许欢科.土司统治时期广西的“狼人”与“狼兵”[J].南宁师专学报,1995(2).
    [113]张延庆.从土司的军事制度看壮族武术的发展[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5).
    [114]韦浩明.明代广西“俍兵”东迁及其历史作用[J].广西民族研究,2007(1).
    [115]莫家仁.论王守仁抚田州事[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9(6).
    [116]谈琪.岑猛反叛朝廷质疑[A].范宏贵、顾有识.壮族论稿[C].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
    [117]赵树恂.评明廷征伐岑猛事件[J].民族研究,1992(5).
    [118]黄家信.壮族的英雄、家族与民族神:以桂西岑大将军庙为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3).
    [119]康中彗.民间信仰与社会记忆——对桂西壮族岑氏土官崇拜的文化解释[J].民族文学研究,2006(4).
    [120]顾乐真.壮族师公土俗神“莫一大王”考[J].广西民族研究,1992(3).
    [121]杨树喆.桂中壮族民间的莫一大王崇拜及其内隐意蕴[J].民族文学研究,2001(1).
    [122]覃桂清.试论莫一大王的“飞头”[J].广西民族研究,1992(4).
    [123]谷口房男著,覃义生译.日本的壮族史研究动态[J].广西民族研究,1992(2).
    [124]谷口房男著,谢崇安译.日本民族史研究动态(续)[A].红水河文化研究[C].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
    [125]覃乃昌.20世纪的壮学研究(上)[J].广西民族研究,2001(4).
    [126]覃乃昌.20世纪的壮学研究(下)[J].广西民族研究,2002(1).
    [127]谷口房男.关于唐宋时代的“平蛮颂”[J].白山史学,1974(18).
    [128]谷口房男著,王克荣译.明代广西的土巡检司[J].学术论坛,1985(11).
    [129]谷口房男著,翁文刚译.思恩、田州叛乱始末记——明代广西右江流域土官、土目的叛乱与改土为流[J].广西民族研究,1989(3).
    [130]谷口房男著,覃彩銮译.王守仁与少数民族[J].广西民族研究,1992(3).
    [131]谷口房男著,覃彩銮译.扫荡嘉靖海寇叛乱与瓦氏夫人[A].载覃彩銮、黄明标.瓦氏夫人论集[A].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
    [132]谷口房男著,覃彩銮译.广西土司制度考察[J].广西民族研究,1994(2).
    [133]谷口房男.广西土司制度一瞥——以忻城土司衙门为中心[J].东洋大学亚非文化研究所研究年报,1992.
    [134]谷口房男.广西土官的族谱及其相关材料[J].东洋大学文学部纪要(史学科篇),1998(23).
    [135]谷口房男.广西发现的土官印考[J].东洋大学亚非文化研究所研究年报,1997.
    [136]谷口房男.土司制度之我见[J].广西民族研究,1996年(增刊).
    [137]谷口房男.土司制度诸概念[J].广西民族研究,1996年(增刊).
    [138]谷口房男.广西土司制度研究文献目录[J].广西民族研究,1996年(增刊).
    [139]谷口房男.关于殿粤要纂[A].白鸟芳郎教授古稀记念论丛—亚洲诸民族的历史与文化 [C].六兴出版社,1990.
    [140]塚田诚之著,高凯军、贺崇武译.唐宋时期华南少数民族的动向(上)——重点考察广西左右江流域的少数民族[J].世界民族,1986(1).
    [141]塚田诚之著,高凯军、贺崇武译.唐宋时期华南少数民族的动向(下)——重点考察广西左右江流域的少数民族[J].世界民族,1986(2).
    [142]塚田诚之著,覃义生译.明代壮族的迁徙与生态——明清时期壮族史研究(一)[J].广西民族研究,1987(1).
    [143]塚田诚之著,覃义生译.关于明清时代壮族佃农化的考察——明清时代壮族史研究(二)[J].广西民族研究,1990(2).
    [144]塚田诚之著,覃义生译.论明清两朝对壮族的统治政策——明清时代壮族史研究(三)[J].广西民族研究,1989(1).
    [145]塚田诚之.明清时代汉族移住民与壮族及其关系——明清时代壮族史研究(四)[A].国立民族学博物馆研究报告(别册)[C].1991(14).
    [146]塚田诚之著,马建钊、杨轩译.广‘西壮族瑶族与汉族政治及文化关系的比较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1991(3).
    [147]塚田诚之.关于明清时代壮族土官接受汉文化的问题——明清时代壮族史研究(五)[J].史朋,1993(26).
    [148]神田正雄著,王克荣译.广西的土司[J].广西民族研究参考资料,1982(4).
    [149]菊池秀明.明清时期广西壮族土官的“汉化”和科举[J].中国——社会与文化,1994(9).
    [150]野崎刚.论广西土司与土目——以族谱为中心[J].史峰(创刊号),1988.
    [151]河源正博.关于左、右江流域蛮酋的始祖[J].南亚细亚学报,1944(2).
    [152]河源正博.关于宋代羁縻州、洞的“计口给田”[A],山本达郎.东南亚政权结构史的考察[C].竹内书店,1969.
    [153]河源正博.蛮酋的内徙[J].政法学报,1955(7).
    [154]白鸟芳郎.西南中国诸土司的民族系谱[A].石田英一郎教授还历记念论文集[C].角川书店,1964.
    [155]白鸟芳郎.从民族系谱看华南的构成——以湖广、广西诸土司为中心[A].日本民族与东方文化[C].1968.
    [156]白鸟芳郎著,王恩庆译.有关华南民族文化史的几个问题——以民族渊源和民族文化为中心[J].世界民族,1980(5).
    [157]白鸟芳郎著,朱振明译.关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少数民族历史研究的问题[J].世界民族,1984(4).
    [158]冈田宏二.论宋代溪洞蛮的社会及其变质[J].上智史,1971(16).
    [159]冈田宏二.论宋代溪洞蛮的种族系谱[J].东南亚——历史与文化,1973(3).
    [160]冈田宏二.关于宋代广南西路左、右江流域的峒丁[J].大东文化大学纪要,1990(28).
    [161]冈田宏二著,王恩庆译.宋代华南土著民族[J].世界民族,1983(5).
    [162]冈田宏二著,赵令志、李德龙译.中国华南民族社会史研究[M].民族出版社,2002.
    [163]小川博.唐代西原蛮的叛乱:华南少数民族史之一[J].历史教育,1963(11).
    [164]冈野昌子、守屋美都雄.明代土司制度研究笔记[J].中国大陆古文化研究,1965(1).
    [165]冈野昌子.明代土司制度考[J].待兼山论丛(创刊号),1967.
    [166]大林太良.中国边疆土司制度的民族学考察[J].民族学研究,1970(2).
    [167]Herold J,Wiens.1967.Han Chinese Expansion in South China.The Shoe String Press,Inc.
    [168]Kent C.Smith.1970.Ch'ing Polic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uthwest China:Aspects of Ortai's Governor-Generalship,1726-1731(Ph.D.diss.Yale University).
    [169]John E.Herman.1997.Empire in the Southwest:Early Qing Reforms to the Native Chieftain System.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56,No.1.
    [170]John E.Herman.2006.The Cant of Conquest:Tusi Offices and China's Political Incorporation of the Southwest Frontier.In Empire at the Margins—Culture,Ethnicity,and Frontier in Early Modern China.Edited by Pamela Kyle Crossley,Helen F.Siu,and Donald S.Sutton,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Ltd.
    [171]Laura Hostetler.2000.Qing Connections to the Early Modern World:Ethnography and Cartography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a.Modern Asian Studies,Vol.34,No.3.
    [172]Chuan-Kang Shih.2001.Genesis of Marriage among the Moso and Empire-Building in Late Imperial China.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60,No.2.
    [173]C.Pat Giersch.2001."A Motley Throng:"Social Change on Southwest China's Early Modern Frontier,1700-1880.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60,No.1.
    [174]Jennifer Took.2005.A Native chieftaincy in Southwest China:franchising a Tai chieftaincy under the Tusi system of late imperial China.Leiden;Boston:Brill.
    [175]杨念群.为什么要重提“政治史”研究[J].历史研究,2004(4).
    [176]黄向春.历史记忆与文化表述—明清以来闽江下游地区的族群关系与仪式传统[D].厦门大学历史系博士论文(未刊稿),2006.
    [177]林富士.“历史人类学”:旧传统与新潮流[A].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0.
    [178]Ortner,Sherry.1984.Theory in Anthropology Since the Sixties.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Vol.26,No.1.
    [179]张小军.历史的人类学化和人类学的历史化-兼论被史学“抢注”的历史人类学[J].历史人类学学刊,2003(1).
    [180]蓝达居.历史人类学简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1).
    [181]黄应贵.历史与文化——对于“历史人类学之我见”[J]历史人类学学刊,2004(2).
    [182]乔治·E·马尔库斯等著,王铭铭等译.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183]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84]林开世.人类学与历史学的对话?——一点反省与建议[J].台大文史哲学报,2003(59).
    [185]J·勒高夫等著,姚蒙译.新史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186]张佩国.近代江南乡村地权的历史人类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86]赵世瑜.历史人类学:在学科与非学科之间[J].历史研究,2004(4).
    [187]张小军.历史人类学:一个跨学科和去学科的视野[A].清华历史讲堂初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188]马歇尔·萨林斯著,蓝达居、张宏明等译.历史之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89]黄向春.民俗学与历史学的人类学化[J].民俗研究,2002(1).
    [190]西佛曼、格里福著,贾士衡译.走进历史田野:历史人类学的爱尔兰史个案研究[M].台北:麦田出版社,1999.
    [191]辛西亚·海伊著,王幸慧等译.何谓历史社会学[A].载S·肯德里克等.解释过去,了解未来—历史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92]克斯汀·海斯翠普著,贾士衡译.他者的历史——社会人类学与历史制作[M].台北:麦田出版社,1998.
    [193]王铭铭.逝去的繁荣——一座老城的历史人类学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194]王爱和.人类学与历史学:挑战、对话与发展[J].世界民族,2003.
    [195]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196]杜赞奇、罗红光.国家与地方社会之间[J].社会学研究,2001(1).
    [197]萧凤霞著,程美宝译.廿载华南研究之旅[J]清华社会学评论,2001(1).
    [198]卡罗林·布莱特尔著,徐鲁亚译.资料堆中的田野工作——历史人类学的方法与资料来源[J].广西民族研究,2001(3).
    [199]广西民族研究所.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石刻碑文集[Z].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
    [200]桑兵.从眼光向下回到历史现场——社会学人类学对近代中国史学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5(1).
    [201]范成大.范石湖集[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02]范成大著,孔繁礼点校.范成大笔记六种[Z].北京:中华书局,2002.
    [203]白居易.白氏长庆集[Z].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本,1955.
    [204]刘恂.岭表异录(丛书集成初编本)[Z].北京:中华书局,1985.
    [205]邹浩.道乡集(四库全书本)[Z].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3年.
    [206]邝露.赤雅(丛书集成初编本)[Z].北京:中华书局 1985.
    [207]陆祚蕃.粤西偶记(丛书集成初编本)[Z].北京:中华书局 1985.
    [208]陈兰滋.上思州志[Z].道光十五年.
    [209]巢元方著,丁光迪校.诸病源候论校注[Z].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210]周去非著,屠友祥校注.岭外代答[Z].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211]汪森.粤西文载(四库全书本)[Z].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212]俞震.古今医案按[Z].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2.
    [213]王士性著,周振鹤编校.王士性地理书三种[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214]程林.圣济总录纂要[Z].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215]范端昂.粤中见闻[Z].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16]吴岷.内经素问吴注[Z].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217]诚虚子.道德经新解[Z].济南:济南出版社,2003.
    [218]林尹注.周礼今注今译[Z].北京:文献目录出版社,1985.
    [219]桓宽.盐铁论[Z].北京:中华书局,1992.
    [220]徐谦益.初学记[Z].北京:中华书局,2004.
    [221]晁补之.济北晁先生鸡肋集(四部丛刊初编本)[Z].上海:上海书店,1989.
    [222]陆九渊著,钟哲点校.陆九渊集卷[Z].中华书局,1980.
    [223]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文录续编(四部丛刊初编本)[Z].上海:上海书店,1989.
    [224]俞蛟著,骆宾善校点.梦厂杂著[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225]魏收.魏书[Z].北京:中华书局,1974.
    [226]释继洪.岭南卫生方[Z].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3.
    [227]欧阳修、宋祁.新唐书[Z].北京:中华书局.1975.
    [228]龚胜生.2000年来中国瘴病分布变迁的初步研究[J].地理学报,1993.
    [229]梅莉、晏昌贵、龚胜生.明清时期中国瘴病分布与变迁[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2).
    [230]屈大均.广东新语[Z].北京:中华书局,1985.
    [231]桑塔格著,程巍译.疾病的隐喻[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232]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译.临床医学的诞生[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233]李觏.盱江集(四部丛刊初编本)[Z].上海:上海书店,1989.
    [234]世宗宪皇帝圣训(四库全书本)[Z].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235]左鹏.汉唐时期的瘴与瘴意向[A].唐研究[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36]赖彦于.广西一览[Z].广西印刷厂,1935.
    [237]余承惠.左江流域生态系统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环境保护,1998(12).
    [238]洪业汤、程鸿德、梁宁等.广西百色、河池地区扶贫开发总体战略规划[R].北京:地震出版社,1995.
    [239]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M].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
    [240]范晔.后汉书[Z].北京:中华书局,1965.
    [241]范成大著,严沛校注.桂海虞衡志[Z].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
    [242]马端临.文献通考[Z].北京:中华书局,1986.
    [243]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Z].北京:中华书局,1979.
    [244]脱脱.宋史[Z].北京:中华书局,1977.
    [245]章潢.图书编(四库全书本)[Z].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246]张廷玉.明史[Z].北京:中华书局,1974.
    [247]清圣祖实录[Z].北京:中华书局,1985.
    [248]甘汝来.太平府志[Z].雍正4年刊本,民国23年油印本.
    [249]傅圣纂.镇安府志[Z].乾隆11年刊本,台北:台湾成文出版社,1967.
    [250]林紫坪.粤西溪蛮琐记[Z].光绪戊戌年本(1898).
    [251]王锡祺.小方壶舆地丛钞[Z].杭州:杭州古籍西泠印社出版社,1985.
    [252]曾瓶山.同正县志[Z].民国21年铅印本.
    [253]梁明伦.雷平县志[Z].民国35年油印本,台北台湾成文出版社,1974.
    [254]王铭铭.作为世界图式的“天下”[A].赵汀阳.年度学术2004[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55]刑义田.从古代天下观看秦汉长城的象征意义[J].燕京学报,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3).
    [256]朱宠.左传直解[Z].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
    [257]白居易著,朱金城校笺.白居易校笺[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88.
    [258]刘攽.彭城集(四库全书本)[Z].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259]王象之.舆地纪胜[Z].台北:文海出版社,1971.
    [260]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261]阮炜.地缘文明[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262]司马迁.史记[Z].北京:中华书局,1982.
    [263]房玄龄.晋书[Z].北京:中华书局,1974.
    [264]班固.汉书[Z].北京:中华书局,1962.
    [265]孙星衍.汉官六种[Z].北京:中华书局,1990.
    [266]林超民.羁縻州府与唐代民族关系[J].思想战线,1985(5).
    [267]方高峰.试论左郡左县制[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2).
    [268]林富、黄佐(嘉靖).广西通志[Z].北京数目文献出版社,1998.
    [269]刘昫.旧唐书[Z].北京:中华书局,1975.
    [270]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71]脱脱.宋史[Z].北京:中华书局,1977.
    [272]王存撰,王文楚、魏嵩山点校.元丰九域志[Z].北京:中华书局,1984.
    [273]李昌宪.宋王朝在西南民族地区的统治[J].宋辽金元史,1990(4).
    [274]宋濂.元史[Z].北京:中华书局,1976.
    [275]嵇璜、刘墉.续通志[Z].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276]陈梦雷等.古今图书集成[Z].北京:中华书局,1986.
    [277]毛奇龄.蛮司合志(四库全书本)[Z].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278]萧凤霞.传统的循环与再生——小榄菊花会的文化、历史与政治经济[J].历史人类学学刊,2003(1).
    [279]金鉷.广西通志(四库全书本)[Z].雍正五年刊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280]苏建灵.明清文献中瑶、壮民名称的混用[J].民族研究,1990(4).
    [281]苏建灵.明清时期壮族历史研究[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3.
    [282]明太祖实录[Z].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3.
    [283]黄国显.桂平资治图志[Z].乾隆23年刊本.
    [284]何天详.庆远府志[Z].乾隆19年刊本.
    [285]潘宝箓.罗城县志[Z].台北:台湾成文出版社,1975.
    [286]李调元.南越笔记(丛书集成初编)[Z].北京:中华书局,1985.
    [287]嘉庆重修一统志[Z].北京中华书,1986.
    [288]唐顺之.荆川集(四库全书本)[Z].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289]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续修四库全书本)[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290]韦东超.明代广西土司地区的编户与赋役考略[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3).
    [291]刘志伟.在国家与社会之间——明清广东里甲赋役制度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
    [292]杨芳.殿粤要纂[Z].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8.
    [293]明世宗实录[Z].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3.
    [294]田曙岚.广西旅行记[Z].北京:中华书局,民国24年.
    [295]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晚清和民国时期广西统计史料摘编[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8.
    [296]蒙起鹏、黄诚沅.广西通志稿[Z].民国38年.
    [297]高熊征.思明府志[Z].康熙二十八年刊本,1994年据日本藏本复印本.
    [298]桂以宽、叶轮.钦州志[Z].道光十四年.
    [299]沈松侨.我以我血荐轩辕——黄帝神话与晚清的国族建构[J].台湾社会研究季刊,1997(28).
    [300]刘文征.滇志(续修四库全书本)[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301]莫炳奎.邕宁县志[Z].台北:成文出版社,1975.
    [302]徐松辑.宋会要辑稿[Z].北京:中华书局,1957.
    [303]成臻铭.论明清时期的土舍[J].民族研究,2001(3).
    [304]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四)[Z].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
    [305]李世愉.清代土司制度论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06]杰若米·希布鲁克著,谭天译.阶级——揭穿社会标签迷思[M].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2002.
    [307]刘祖云、戴洁.再论社会分层的依据[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6).
    [308]福柯著,严锋译.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09]韦伯著,康乐、简惠美译.支配社会学[M].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3.
    [310]思陵土州志[Z].据道光六年抄存,藏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311]黄中鼎.思乐县志[Z].民国33年.
    [312]赵翼.檐曝杂记(续修四库全书)[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313]王铭铭.心与物游[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14]罗伯特·F.墨菲著,王卓君、吕遁基译.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15]加塔诺·莫斯卡著,贾鹤鹏译.统治阶级[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316]刘祖云.社会分层的若干理论问题新探[J].江汉论坛,2002(9).
    [317]白耀天.百色壮族岑氏首领兴衰史略[A].李富强.中国壮学(第二辑)[C].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318]李曾伯.可斋杂稿(四库全书本)[Z].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319]申时行.大明会典[Z].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76.
    [320]郑振满.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321]郭志超.闽南宗族社会[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待版.
    [322]井上彻.宗族的形成和构造[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0(3).
    [323]濑川昌久著,钱杭译.族谱:华南汉族的宗族·风水·移居[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
    [324]岑氏源流世谱[Z].光绪二十二年岁次丙申重记.
    [325]莫景隆.忻城莫氏族谱[Z].乾隆九年.
    [326]明孝宗实录[Z].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3.
    [327]马山文史资料(第二辑)[Z].1987.
    [328]王言纪.白山司志[Z].朱锦纂于嘉庆六年,道光十年修.
    [329]刘志伟.地域社会与文化的结构过程——珠江三角洲研究的历史学与人类学对话[J].历史研究,2000(3).
    [330]徐氏族谱[Z].2002,马山县志办.
    [331]华本松.百色厅志[Z].光绪十七年刊本,台北台湾成文出版社,1967.
    [332]弗里德曼著,刘晓春译.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33]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Z].台北:文海出版社,1972.
    [334]羊复礼.镇安府志[Z].光绪十八年刻本,台北:台湾成文出版社,1967.
    [335]科大卫、刘志伟.宗族与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明清华南地区宗族发展的意识形态基础[J].历史研究,2000(3).
    [336]王铭铭.社学人类学与中国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37]陈其南.家族与社会:台湾与中国社会研究的基础理念[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0.
    [338]唐仁.庆远府志[Z].道光九年.
    [339]沈德符著,杨万里校点.万历野获编[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340]克利福德·格尔兹著,赵炳祥译.尼加拉:十九世纪巴厘剧场国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41]黄光国.凤山县志[Z].1957年据民国3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油印本.
    [342]张江华.明清广西左右江地区土司的婚姻与策略[A].中国西南地区历史文化与社会变 迁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7.
    [343]王铭铭.社区的历程——溪村汉人家族的个案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344]明穆宗实录[Z].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3.
    [345]王象之.太平寰宇记(续修四库全书)[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346]张江华.广西田东县立坡屯Που33 ρυN11的考察[EB].http://www.cul-studies.com/community/zhangjianghua/200506/2148.html 2005-6-5
    [347]韦成球.安定壮族通婚制度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1997(1).
    [348]戴焕南.新宁州志[Z].光绪四年.
    [349]萧凤霞著,张小军等译.妇女何在?——抗婚和华南地域文化的再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6(14).
    [350]克利福德·格尔兹著,纳日碧力戈等译.文化的解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351]王铭铭.走在乡土上——历史人类学札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52]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53]刘向.战国策[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354]尹世积.禹贡集解[Z].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
    [355]左丘明著,鲍思陶校点.国语[Z].济南:齐鲁书社,2005.
    [356]何伟亚著,邓常春译.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57]滨下武志著,朱荫贵等译.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休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山版社,1999.
    [358]John K.Fairbank.1941.Tributary Trade and China's Relations with the Wesa Far Eastern Quarterly.
    [359]郑容和.从周边视角来看朝贡关系——朝鲜王朝对朝贡体系的认识和利用[J].国际政治研究,2006(1).
    [360]Gennep·A·V.1960.The Rites Passage.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361]Edwin O.Reischauer,John K.Fairbanks.1960.East Asia:the Grear Tradition,Houghton Mifflin Company,Boston.
    [362]彭慕兰著,刘晓译.身份的反观:中华帝国晚期的泰山朝圣[J].民俗研究,2007.
    [363]王冬青.明朝朝贡体系与十六世纪西人入华策略[D].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论文(未刊稿),2005.
    [364]朱迪光.封建国家祀典的形成及其对古代中国宗教活动的影响[J].青海社会科学,1990(1).
    [365]赵尔巽.清史稿[Z].北京:中华书局,1976.
    [366]罗冬阳.从明代淫祠之禁看儒臣、皇权与民间社会[J].求是学刊,2006(1).
    [367]王斯福著,徐自立译.学宫与城隍[A].施坚雅.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C].北京:中华书局,2000.
    [368]赵汝鐩.崇真观东轩[EB].http://poem.8dou.net/html/poem/24/poem_122059.shtml
    [369]卿希泰.中国道教[M].上海:上海知识出版社,1994.
    [370]马山县志办.那马县志草略[Z].据20世纪30年代民间抄本印。
    [371]玉时阶.壮族民间宗教文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372]郑振满、陈春声.民间信仰与社会空间[C].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1).
    [373]百色县委.关于百色县第八区龙川乡三圣庙被搞毁之经过及报告[Z].百色档案局藏,全宗号1,目录号3,案卷号7.
    [374]柯劭忞.新元史[Z].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
    [375]陈春声.乡村的故事与国家的历史——以樟林为例兼论传统乡村社会研究的方法问题[J].中国乡村研究(第二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76]田林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田林县志[Z].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
    [377]建醮经坛降乩笔录本(一)[Z].壮族麽公黄大强提供.
    [378]田东文史资料(第三辑)[Z].1989.
    [379]罗有奇搜集整理.岑三爷[Z].田阳县志办抄.1984.
    [380]黄诚沅.武缘县图经[Z].民国10年
    [381]黎申产.宁明州志[Z].光绪九年.
    [382]瓦氏夫人材料.[Z].田阳县志办.
    [383]王铭铭.神灵、象征与仪式:民间宗教的文化理解[A].潘忠党、王铭铭.象征与社会:中国民间文化的探讨[C].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384]R·M·基辛著,刘文远、王威力译.象征人类学[J].民族译丛,1988(6).
    [385]何新华.试论中国古代天下观[J].东南亚研究,2006(1).
    [386]徐新建.边地中国:从“野蛮”到“文明”[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6).
    [387]贾谊.贾谊集[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
    [388]赵汀阳.反政治的政治[J].哲学研究,2007(12).
    [389]王明珂.瓦寺土司的祖源——一个对历史、神话与乡野传说的边缘研究[J].历史人类学学刊,2004(1).
    [390]王明珂.族群历史之文本与情境——兼论历史心性、文类与范式化情节[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6).
    [391]黄兴涛.现代“中华民族”观念形成的历史考察——兼论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认同之关 系[J].浙江社会科学,2002(1).
    [392]李亦园.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现代意义——考古人类学的再阐释[A].林超民.民族学评论(第二辑)[C].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393]王明珂.羌在汉藏间——一个华夏边缘的历史人类学研究[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
    [394]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吴睿人译.想象的共同体[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95]费孝通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C].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396]孙秋云.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之我见[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2).
    [397]费孝通.与时俱进继往开来[J].中国民族,2001(1).
    [398]杨文炯、张嵘.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基建——历史学与人类学的双重视角[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6(6).
    [399]松本真澄著,鲁忠慧译.中国民族政策之研究:以清末至1945年的“民族论”为中心[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400]张声震.布洛陀诗经译注[Z].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
    [401]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Z].北京:地图出版社,198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