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村寨到学校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景颇族是云南省特有少数民族之一,是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德宏州)世居少数民族之一,同时也是一个跨境而居的民族。我国景颇族主要分布在德宏州的潞西、陇川、盈江、瑞丽等2市2县的半山半坝区,共12.89万人,占德宏州总人口的12.17%(2005年)。载瓦是景颇族众多支系中的一支,自称“小山”,人口占国内景颇族人口的一半以上。该支系主要分布在潞西市西山、东山、五岔路、中山、芒海、三台山;陇川县城子镇(原邦瓦乡)、拱瓦、清平、护国、拢把、王子树、章风、景罕;盈江县盏西、芒璋支那;瑞丽市户育、孟秀;梁河县的芒东等地的山区或半山区。载瓦支系有自己的语言,现行的载瓦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制的。
     本研究是一种基于村落的民族志考察,选取了位于云南省德宏州潞西市西南部的一个景颇族载瓦支村落——营盘村,关注的切入点是通过对营盘村的民族志描述,以当地小学为个案研究,对该校的过去与现状进行梳理,运用主客位的研究方法,结合当地人的视角综合分析了导致景颇族载瓦支学校教育低学业成就的原因,重点透过文化中断,探讨文化中断与景颇族载瓦支社区学生学业成就的关联,从而揭示“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是改善文化中断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提高当地学生学业成就的首要途径。
     论文主体分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主要从人口分布和地理环境、居所建筑、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学校教育以及宗教信仰和传统节庆等方面对景颇族载瓦支社区一营盘村进行民族志描述,试图表明随着社会的变迁,营盘村还是一个典型的载瓦支传统社区,仍然带有浓厚景颇族传统文化色彩的社区文化生态。第二部分是以当地小学一营盘小学为个案研究,描述了学校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特别是针对学校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第三部分主要运用主客位的研究方法,从当地人的视角出发探讨导致景颇族载瓦支学校教育发展滞后的众多原因。第四部分综合论述,重点透过文化中断,探讨文化中断与景颇族载瓦支社区学生学业成就的关联,认为因文化中断产生的负面影响是造成景颇族载瓦传统社区学生低学业成就的首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揭示“多元文化整合理论”是改善文化中断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提高当地学生学业成就的首要途径,并提出目前在景颇族载瓦支聚居地区实施载汉双语教学还是非常必要的。
Jingpo nationality is unique and also is one of native ethnic minorities in Dai&Jingpo nationalities in Dehong Prefecture(hereinafter referred to Dehong Prefecture) in Yunnan Province, but also a cross-border ethnic minority. In China's Dehong prefecture, Jingpo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Mid-level & semi-dam area of Luxi, Longchuan, Yingjiang, Ruili City, a total of 128900, representing the total population of Dehong prefecture 12.17% (2005). Zaiwa is one of the many branches in Jingpo, called "Xiao Shan", representing more than half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of domestic Jingpo. This lineag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Luxi City of Xishan, Dongshan, five fork in the road, Zhongshan, Manghai, Santaishan, the Longchuan county of Chenzi town (formerly Bangwa Township), Gongwa, Qingping, Huguo, Longba, Wangzishu, Zhangfeng, Jinhan, the Yingjiang County of Zhanxi, Mangzhangzhina, the Ruili City of huyu, Mengxiu and Lianghe County of ManDon , ect. Zaiwa has their own language, the current Zaiwa Writing was created by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his study is a more Ethnographic Study that is based on villages selected Zaiwa Village-Yingpan, southwest of Luxi City in Dehong Prefecture of Yunnan Province,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concern through the village of Ying Pan Ethnography described, studies the local primary schools for case and the school's past and present situation in order, uses the subject and object research methods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of leading Zaiwa of Jingpo school education for low academic achievement with a local perspective. This study focus on through cultural discontinuity and discusses correlation of cultural discontinuity and Zaiwa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students, which revealed "Multicultural Integration Education Theory" is the primary ways of improving the negative impact of cultural discontinuity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local students.
     The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with one part of the zaiwa village of Yingpan ethnography described from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housing construction, production, living habits, school education, as well as religious beliefs and traditional festivals, etc. With regard to that of social change, Yingpan Village is a typical traditional communities are still with a strong Jingpo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ecological communities. The second major part of the local primary schools - Yingpan for the primary case study, describes the history of schools in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 particularly presents detailed situation for schools in the 20th century after the mid-1980s.The third part mainly make use of the subject and object of research methods,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many reasons of leading Zaiwa of Jingpo school education lags behind the development with a local perspective. PartⅣis comprehensive exposition, focus on cultural discontinuity and discusses correlation of cultural discontinuity and Zaiwa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students, the negative impact caused by cultural discontinuity is considered Zaiwa low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students of primary reasons, revealed "Multicultural Integration Education Theory" is the primary ways of improving the negative impact of cultural discontinuity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local students, and raised in carrying out Zai-Han bilingual teaching in Zaiwa village is still very necessary.
引文
[1]祁德川.景颇族支系语言文字[M].德宏州:德宏民族出版社,2001.236.
    [1]德宏年鉴编译室.2005年德宏年鉴[M].德宏州:德宏州民族出版社,2005.41.
    [2]杨圣敏.中国民族志[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257-258.
    [3]张勇.云南文史论集(之三)[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131.
    [4]关东昇.中国民族文字与书法宝典[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1.314.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办公室编.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社会概况—景颇族调查材料(1-6册).1956-1958.
    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云南调查组、云南省民族研究所编.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社会概况—景颇族调查 材料(7-9册).1963.
    [6]朵示拥汤.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语言文字简介.内部资料,1992.
    [7]李振邦,朵示拥汤,祁德川.科学的结晶、腾飞的翅膀——载瓦文的创制、试行推广及发展[J].云南民族语文,1991,(3)增刊:9-10.
    [8]戴庆厦,何俊芳.载瓦文短时间内试行成功说明了什么[J].中国民族教育,1998,(2):24-27.
    [9]王峥.文化环境对景颇族教育的影响[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30(1):64-69.
    [10]董艳.景颇族双语教育的现状、历史和前景:[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1998.
    11 董艳.文化环境与双语教育—景颇族个案调查[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12 和丽峰.双语现象与双语文教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117.
    13 李怀宇.论景颇族传统教育的变迁和现代教育的发展[J].民族教育研究,2003,14(5):76-81.
    14 何自忠.载瓦语文是掌握各类科学知识的钥匙[J].云南民族语文,1991,(3)增刊:13-14.
    15 董勒约,董有湘.果实是用汗水浇灌出来的[J].云南民族语文,1991,(3)增刊:34-35.
    16 董有湘.载瓦文扫盲给景颇山带来的希望[J].云南民族语文,1991,(3)增刊:31-33.
    17 朵示拥汤,道娜.成绩不小、困难不少[J].云南民族语文,1995,(4).
    18 关东昇.中国民族文字与书法宝典[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1.314.
    19 祁德川.景颇族支系语言文字[M].德宏:德宏民族出版社,2001.236.
    20 和丽峰.云南少数民族文字概要[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364.
    21 和丽峰.云南民族语言文字现状调查研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154.
    22 和丽峰.民族文字的创制和改进[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59.
    2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语言报告:中国部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出版,2000.90.
    24 杨应新.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395.
    25 麦克康奈尔.世界的书面语:使用程度和使用方式概况[M].第4卷,中国.第1册,语言文字》.魁北克:拉瓦尔大学出版社,1995.595.
    26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文化宣传司.中国少数民族文字[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128.
    27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文化宣传司.中国少数民族文字[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805.
    28 Ogbu、C.Emihovich.教育中文化的连续与非连续[M].教育大百科全书——教育人类学.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94-95.
    29 Valentine 《Difference,and Bicultural Models of Afro-American Behavior》.Harvard Education Review,1971,41(2).
    30 George Spindler 《The Trainsmission of Culture》,edited by George Spindler,Education and Culture Process.Waveland Press,Inc,Illinois,1987.
    31 庄孔韶.教育人类学[M].黑龙江: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
    32 李燕.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借鉴教育人类学的思考[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4.(4):37-41.
    33 冯增俊.教育人类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289-295.
    34 冯增俊.教育人类学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69-277.
    35 滕星.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凉山彝族社区教育人类学的田野工作与文本撰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6 万明钢.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3.
    37 王军.文化传承与教育选择[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38 周德祯.教育人类学导论—文化观点[M].台湾:五南图书Ⅲ版公司,中华民国88.
    38 马茜、肖亮中.文化的中断与少数民族教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31(1):119-123.
    40 滕星.西方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就归因理论综述[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4,22(2):58-63.
    41 滕星、杨红.西方低学业成就归因理论的本土化阐释——山区拉祜族教育人类学田野工作[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26(3):2-16.
    42 李朝辉.浅层文化中断和深层文化中断——来华日本留学生汉语教学的人类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4.
    43 李怀字.“文化中断”对我国民族教育的阐释[J].贵州民族研究,2004,24(2):149-153.
    44 胡玉萍.文化视野中的美国少数民族教育问题与对策[J].比较教育研究,2003,(8):16-20.
    45 严庆、宋遂周.民族教育异地办学模式中的学生跨文化学习困难及其应对[J].民族教育研究,2006,17(2):64-68.
    46 袁同凯.Ogbu及其对弱势群体学校教育的研究[J].西北民族研究,2004,(3):78-86.
    47 涂元玲.试析美国人类学领域中的教育研究[J].教育学报,2005,1(5):50-55.
    48 黄晓岚.从文化教育人类学看中国教育[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5,23(1):131-134.
    49 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59.
    50 袁同凯.走进竹篱教室——土瑶学校教育的民族志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46.
    51 滕星、杨红.西方低学业成就归因理论的本土化阐释——山区拉祜族教育人类学田野工作[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26(3):6.
    52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827.
    53 滕星.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的对象、特点、内容和方法[J].民族教育研究,1996.2.
    54(英)安东尼.吉登斯.社套学(第四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820.
    55 德宏年鉴编译室.2005年德宏年鉴[M].德宏州:德宏州民族出版社,2005.41.
    56 杨圣敏.中国民族志[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257-258.
    57 马向东.德宏民族文化艺术论[M].德宏州:德宏民族出版社,2006.88.
    58 杨圣敏.中国民族志[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258-259.
    59 徐忠祥.双语教学是克服云南少数民族聚居区学生语言障碍的有效途径[J].民族教育研究,2003,(3):40.
    60 陆云.景颇族社会文化变迁与现代发展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131.
    61 龚佩华.景颇族的山官和山官制度[J].民族学研究.1986,8:224.
    62 马向东.德宏民族文化艺术论[M].德宏州:德宏民族出版社,2006.95.
    63 祁德川.景颇族支系语言文字[M].德宏:德宏民族出版社,2001.236.
    64 通常指肉类经盐和辣椒等配料腌制,用芭焦叶包好,慢慢在火坛上烘烤,或在火灰中焐熟,这种方法制作出来的菜肴,即留有芭蕉叶的清香,原材料的营养也不会损失太多。
    65 将蔬菜(如:鱼腥草、岩姜)捣碎,加上盐、辣椒、豆鼓等配料搅拌,即可食用。
    66 朵示拥汤.景颇风情种种[M].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5.59.
    67 马向东.德宏民族文化艺术论[M].德宏州:德宏民族出版社,2006.136.
    58 祁德川.景颇族风情[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2.131.
    59 在还没有文字的历史时期,董萨是“集巫、艺、医、匠、教育、军事、科技等为一身的景颇族高级知识分子”,他们专门解释口述传承的宗教经典,专门主持祭祀、占卜活动,自然也就成了原始宗教教育的教育者。(李怀宇:2003)
    70 立于鬼林或神庙前的长杆,上面悬挂符咒、刀、龙齿等物,用以标明此地为祭祀活动的场所,任何人不得捕杀栖息在此地的动物和砍伐生长在此地的林木。
    71 傅果生.失“神”的社区及其重建之道瑞丽市帮养村景颇族毒品和艾滋病危害的成因及其对策:[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6.
    72 景颇族认为:宁贯娃创造了人类各个民族,各个民族都是兄弟姐妹、亲戚朋友。
    73 潞西市史志办公室.潞西年鉴[M].2005.65.
    7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9月20日)[N].人民日报,1954-09-21.
    75 由于1954年政务院批准的《关于帮助尚无文字的民族创立文字问题的报告》对字母形式规定以拉丁字母作为试行字母或记音符号。根据指示,景颇文字(包括景颇文和载瓦文)改进委员会于1955年,以1920年创制的载瓦文为基础,草拟了《载瓦文方案》(初稿),该方案以潞西市西山地区的载瓦语为基础方言,以龙准话为标准音。
    76 经笔者对当时讨论的景颇族干部和群众进行访谈,载瓦文在当时停止推行首先是景颇族内对载瓦文推行意见的分歧所至。当时的占主流地位的观点是一个民族不应该使用多种文字,景颇族已有景颇文,不应该再使用新创立的载瓦文。
    77 关东昇.中国民族文字与书法宝典[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1.313.
    78 同上.
    79 云南省德宏州民族语文指导工作委员会.德宏州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文件资料选编—1.内部资料.75.
    80 何璇.景颇族新创载瓦文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状况及存在问题调查研究报告[R].北京: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研究中心,2007.
    81 祁德川.汉、载瓦双语教学实验分析[J].中国民族教育.1994,01:35-37
    82 何璇.景颇族新创载瓦文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状况及存在问题调查研究报告[R].北京: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研究中心,2007.
    83 祁德川.汉、载瓦双语教学实验分析[J].中国民族教育.1994,01:35-37
    84 数据来自:祁德川.双语现象与双语文教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123.和云南省德宏州民族语文指导工作委员会编.德宏州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文件资料选编—1.内部资料.75.
    85 袁国振.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84.
    86 尹鸿伟.云南边疆“直接过渡区”调查.新西部,2006,(5):33.
    87 陈江洪.试论新农村建设中的女童教育[J].昆明大学学报,2007,(3):74.
    88 尹鸿伟.云南边疆“直接过渡区”调查[J].新西部,2006,(5):33.
    89 德宏州民族“直过区”是指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德宏边疆还处在原始社会末期或已经进入阶级社会,但阶级分化不明显、土地占有不集中、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以景颇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山区、对属于半部落、半封建社会的景颇、傈僳、德昂等族和部分阿昌、傣、汉等族居住的约12万人,采取特殊的“直接过渡”方式,既不进行土地改革,以“团结、生产、进步”为长期的工作方针,使其直接的但却是逐步的过渡到社会主义,实现历史性跨越。
    90 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59.
    91 马茜、肖亮中.文化的中断与少数民族教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31(1):120.
    92 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64.
    93 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7.
    94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修订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391.
    95 戴庆厦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应用研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245-248.
    97 滕星.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凉山彝族社区教育人类学的田野工作与文本撰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12
    98[加]M·F麦凯,[西]M·西格恩.双语教育概论[M].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15.
    [1]Ogbu、C.Emihovich.教育中文化的连续与非连续.教育大百科全书——教育人类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94-95.
    [2]Valentine.Difference,and Bicultural Models of Afro-American Behavior.Harvard Education Review,1971,41(2)
    [3]George Spindler.The Trainsmission of Culture.Education and Culture Process.Waveland Press,Inc,Illinois,1987.
    [4]庄孔韶.教育人类学[M].黑龙江: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
    [5]李燕。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借鉴教育人类学的思考[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4.(4):37-41.
    [6]冯增俊.教育人类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289-295.
    [7]冯增俊.教育人类学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69-277.
    [8]滕星.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凉山彝族社区教育人类学的田野工作与文本撰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9]万明钢.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3.
    [10]王军.文化传承与教育选择[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11]周德祯.教育人类学导论—文化观点[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中华民国88.
    [12]马茜、肖亮中.文化的中断与少数民族教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31(1):119-123.
    [13]滕星.西方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就归因理论综述[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4,22(2):58-63.
    [14]滕星、杨红.西方低学业成就归因理论的本土化阐释——山区拉祜族教育人类学田野工作[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26(3):2-16.
    [15]李怀宇.“文化中断”对我国民族教育的阐释[J].贵州民族研究,2004,24(2):149-153.
    [16]胡玉萍.文化视野中的美国少数民族教育问题与对策[J].比较教育研究,2003,(8),16-20
    [17]李朝辉.浅层文化中断和深层文化中断——来华日本留学生汉语教学的人类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4.
    [18]严庆、宋遂周.民族教育异地办学模式中的学生跨文化学习困难及其应对[J].民族教育研究,2006,17(2),64-68.
    [19]袁同凯.Ogbu及其对弱势群体学校教育的研究[J].西北民族研究,2004,(3),78-86.
    [20]涂元玲.试析美国人类学领域中的教育研究[J].教育学报,2005,1(5),50-55.
    [21]黄晓岚.从文化教育人类学看中国教育[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5,23(1),131-134.
    [22]巴战龙.社区发展与裕固族学校教育的文化选择——人口较少民族乡村学校的民族志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5.
    [23]李小敏.村落知识资源与文化权利空间——永宁拖支村田野调查实录:[硕 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5.
    [2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办公室.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社会概况—景颇族调查材料(16册)[M],1956.11.-1958.8.
    [25]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云南调查组、云南省民族研究所编.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社会概况—景颇族调查材料(7-9册)[M],1963.5.
    [26]朵示拥汤.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语言文字简介.内部资料,1992.
    [27]李振邦、朵示拥汤、祁德川.科学的结晶、腾飞的翅膀——载瓦文的创制、试行推广及发展[J].云南民族语文,1991,(3)增刊,9-10.
    [28]戴庆厦何俊芳.载瓦文短时间内试行成功说明了什么[J].中国民族教育,1998,(2),24-27.
    [29]王峥.文化环境对景颇族教育的影响[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30(1),64-69.
    [30]董艳.景颇族双语教育的现状、历史和前景:[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1998.
    [31]董艳.文化环境与双语教育一景颇族个案调查[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32]和丽峰.双语现象与双语文教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117.
    [33]李怀宇.论景颇族传统教育的变迁和现代教育的发展[J].民族教育研究,2003,14(5),76-81.
    [34]何自忠.载瓦语文是掌握各类科学知识的钥匙[J].云南民族语文,1991,(3)增刊,13-14.
    [35]董勒约,董有湘.果实是用汗水浇灌出来的[J].云南民族语文,1991,(3)增刊,34-35.
    [36]董有湘.载瓦文扫盲给景颇山带来的希望[J].云南民族语文,1991,(3)增刊,31-33.
    [37]朵示拥汤,道娜.成绩不小、困难不少[J].云南民族语文,1995,(4).
    [38]关东昇主编.中国民族文字与书法宝典[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1,314.
    [39]祁德川.景颇族支系语言文字[M].德宏:德宏民族出版社,2001,236.
    [40]和丽峰.云南少数民族文字概要[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364.
    [41]和丽峰.云南民族语言文字现状调查研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154.
    [42]和丽峰.民族文字的创制和改进[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59.
    [4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寓言报告:中国部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出版,2000,90.
    [44]杨应新.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395.
    [45]麦克康奈尔.世界的书面语:使用程度和使用方式概况.第4卷,中国.第1册,语言文字[M].魁北克:拉瓦尔大学出版社,1995,595.
    [46]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文化宣传司.中国少数民族文字[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128.
    [47]魏忠.中国的多种民族文字及文献[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253.
    [48]杨光远、赵岩社.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概论[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446.
    [49]金星华.中国民族语文工作[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50]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流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51]马戎.语言的使用与族群关系[J].西北民族研究,2004,(1).
    [52]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53]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4]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55]滕星.族群、文化与教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56]马茜.多民族地区教育学业成就的地域性阐释—以云南省中甸县第一中学为例[J].教育人类学研究通讯,2006,(7).
    [57]袁同凯.走进竹篱教室——土瑶学校教育的民族志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58]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59]杨圣敏.中国民族志[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257-258
    [60]陆云.景颇族社会文化变迁与现代发展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131.
    [61]徐忠祥.双语教学是克服云南少数民族聚居区学生语言障碍的有效途径[J].民族教育研究,2003,(3),40.
    [62]德宏年鉴编译室.2005年德宏年鉴[M].德宏州:德宏州民族出版社,2005.
    [63]张勇.云南文史论集(之三)[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64]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827.
    [65]滕星.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的对象、特点、内容和方法[J].民族教育研究,1996.2.
    [66](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四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P820.
    [67]马向东.德宏民族文化艺术论[M].德宏州:德宏民族出版社,2006,88.
    [68]龚佩华.景颇族的山官和山官制度[J].民族学研究.1986,8.224.
    [69]朵示拥汤.景颇风情种种[M].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5,59.
    [70]祁德川.景颇族风情[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2,131.
    [71]傅果生.失“神”的社区及其重建之道瑞丽市帮养村景颇族毒品和艾滋病危害的成因及其对策:[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6.
    [72]潞西市史志办公室.潞西年鉴[M].德宏州:德宏民族出版社,2005,65.
    [7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9月20日)[N].人民日报,1954-09-21.
    [74]云南省德宏州民族语文指导工作委员会.德宏州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文件资料选编—1.内部资料,75.
    [75]祁德川.汉、载瓦双语教学实验分析[J].中国民族教育.1994,01,35-37
    [76]祁德川.双语现象与双语文教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123.
    [77]袁国振.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84.
    [78]尹鸿伟.云南边疆“直接过渡区”调查[J].新西部,2006,(5),33.
    [79]陈江洪.试论新农村建设中的女童教育[J].昆明大学学报,2007,(3),74.
    [80]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修订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81]戴庆厦.三论社会主义时期是民族语文繁荣发展的时期[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7).
    [82]戴庆厦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应用研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
    [83] [加]M·F麦凯,[西]M·西格恩.双语教育概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