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内关于列宁利用市场发展经济理论的研究成果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利用市场发展经济的理论,是列宁给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留下的宝贵思想遗产,是一笔值得大力发掘的精神财富。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理论界研究列宁利用市场发展经济理论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提出了研究必须具备的历史条件。本文指出:对列宁相关经典著作的研究、对列宁利用市场发展经济理论若干问题的研究、对列宁利用市场发展经济理论的正确评价,体现出国内关于列宁利用市场发展经济理论研究的深化和系统化。
     本文的主要结论:理论界研究列宁利用市场发展经济的理论对东方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对中国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推动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践的发展。但是,研究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研究的深度还有待加强,研究的视角仍有待拓宽,研究方法也有待进一步的开拓与提高。
The theory that using the market to devolop economy, is the precious inheritance left by Leni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It is also big spiritual wealth which is worth vigorously excavating.
     This thesis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the way how the researcher study the realistic background and the theory background of Lenin's theory and proposed the historical condition which is needed by the research. This thesis pointed out that: to study the classics monograph writen by Lenin; to study certain problems of the theory of Lenin, and to correctly appraise theory. All this indicate that the systematically studying, which done by our country, of the theory of Lenin.
     The main conclusion of this thesis is: The studing of Lenin's theory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estern conturies especially to socialist countries. This theory has very important use for china to form the market economical theory. This theory impelled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al system in china. However, there are some insufficiencies in this thesis. For example the depth of this research could have been more deeper and the view could have been more wider and the way to do research also has a big space to develop.
引文
① 梁勤:列宁关于过渡时期“中间环节的理论与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武警技术学院学报[J],1996年第1期。
    ② 曾国良:《论粮食税》的历史和现实作用,黔南民族师专学报(哲社版)[J],1996年第4期。
    ① 王晓云、高斌:试论列宁对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探索,江汉大学学报[J],1998年第1期。
    ② 徐汉明:略论新经济政策的理论意义和历史现实意义,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J],1998年第4期。
    ③ 段彪瑞:试论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雁北师范学院学报[J],1999年第2期。
    ① 郭文荣:历史地、辩证地对待国家资本主义,安阳师范学院学报[J],2001年第6期。
    ② 穆霖:“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石油政工研究[J],2001年第6期。
    ③ 周雅难:列宁《论粮食税》与中国改革发展理论,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J],2003年第3期。
    ① 娄先革:列宁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思想轨迹的回顾和再思考,学术论坛[J],2006年第2期。
    ② 俞良早:论列宁关于苏俄粮食政策的思想,东欧中亚研究[J],1995年第1期。
    ① 岳川: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理论,文科教学[J],1995年第1期。
    ② 赵长茂:列宁关于新经济政策的基本思想及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什么?,前线[J],1996年第12期。
    ③ 俞良早:关于经济增长动力体系理论的发展,孝感师专学报[J],1997年第3期。
    ④ 张汉清: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国际政治研究[J],1997年第4期。
    ① 钱杭园:从《论粮食税》等著作看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绍兴文理学院学报[J],2001年第4期。
    ② 武勇:浅论列宁利用合作社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集宁师专学报[J],2006年第1期。
    ① 刘莉、何才全、奕德泉:列宁在新经济政策中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探索,杭州师范学院学报[J],1994年第4期。
    ② 彭大成:从列宁的商品经济思想到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湖南社会科学[J],1996年第5期。
    ③ 汪青松、余淑珍:列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萌芽,马克思主义研究[J],1996年第5期。
    ① 毕志国: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途径、方法的理论探索,马克思主义研究[J],1996年第2期。
    ② 俞良早:关于经济增长动力体系理论的发展,孝感师专学报[J],1997年第3期。
    ③ 姚明辉、钱琳琳:《论合作社》与《坚持社会主义必须摆脱贫穷》,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J],2000年第3期。
    ① 吴邛:从落后国家的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重庆社会科学[J],2000年第5期。
    ② 叶剑锋、游翔:列宁社会主义观研究,黄冈师范学院学报[J],2000年第5期。
    ③ 马善弓:社会主义是一个统一的合作社,中国供销合作经济[J],2001年第8期。
    ④ 左凤荣:通过合作社引导农民,中国供销合作经济[J],2001年第12期。
    ① 蒋锐:列宁关于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J],2002年第1期。
    ② 张绍俊:读懂列宁的《论合作社》,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J],2004年第1期。
    ③ 许京元:两个“迂回”策略思想,宜宾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1999年第4期。
    ④ 卞慕东:列宁、邓小平晚年社会主义观比较,广西大学学报(社科版)[J],1999年第4期。
    ① 肖永建:列宁的《论我国革命》与中国改革的思考,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2003年第4期。
    ② 朱晓鹏:论列宁的“政治遗嘱”,黄淮学刊(社科版)[J],1996年第3期。
    ① 朱晓鹏:再论列宁晚期“合作制的社会主义”的思想,河北大学学报(社科版)[J],1998年第1期。
    ② 俞良早:论列宁关于苏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思想的演进,苏州大学学报(社科版)[J],1997年第2期。
    ① 杨文勇:对列宁晚期社会转型思想的再认识,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J],2001年第1期。
    ② 寇志霞:列宁的“迂回过渡”思想及其现时代意义,邢台师范高专学报[J],2002年第3期。
    ③ 许京元:两个“迂回”策略思想,宜宾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1999年第4期。
    ④ 俞良早:论列宁十月革命胜利初期的思想与1921年后的思想具有相同的性质,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J],2001年第2期。
    ① 王立新、俞良早:科学社会主义新论[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2005年,P118-119。
    ② 俞良早:论列宁的“渐进发展”理论,社会科学[J],2005年第9期。
    ③ 蔡亚志:“两个决不会”与列宁的迂回过渡思想,理论前沿[J],2006年第4期。
    ① 李如鹏:邓小平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社科纵横[J],2006年第4期。
    ② 马立党:列宁新经济政策理论的创新路径探析,前沿[J],2006年第4期。
    ① 林祥庚:列宁斯大林有关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社会主义研究[J],1993年第2期。
    ② 侯经体:列宁关于学习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华南师范大学学报[J],1993年第2期。
    ③ 刘向军:列宁的思路:对外开放,辽宁大学学报[J],1997年第5期。
    ④ 周作翰、梁亚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修订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99年,P189。
    ① 卢福营: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列宁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毛泽东思想研究[J],1999年第6期。
    ② 俞良早:“东方列宁学”论列宁主义的核心内容,江汉论坛[J],2003年第9期。
    ③ 徐世强: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前沿[J],2004年第12期。
    ① 朱聪明、苏歌:略论邓小平对列宁关于学习利用资本主义思想的丰富与发展,理论界[J],2005年第2期。
    ② 黄少安:列宁的国家资本主义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福建学刊[J],1993年第3期。
    ① 高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修订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1994年,P157-158。
    ② 张正乾、王太银:列宁的“国家资本主义”理论,泰安师专学报[J],1995年第4期。
    ③ 张森林:不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纲领——论列宁共产主义制度下的国家资本主义思想的实质和意义,学习[J],1995年第11期。
    ① 周作翰、梁亚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修订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99年,P188。
    ② 汤德森:列宁的国家资本主义思想及其启示,湖北大学学报(社科版)[J],2000年第3期。
    ③ 李永明:列宁与邓小平经济改革思想的共性,江西社会科学[J],2001年第4期。
    ① 王立新、俞良早:科学社会主义新论[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2005年,P114。
    ② 俞良早:列宁在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利用市场发展经济的思想,社会科学战线[J],1994年第1期。
    ③ 刘沃明: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广东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J],1994年第4期。
    ① 朱修国、郎新华:浅论列宁关于市场作用的思想,理论学习[J],1997年第6期。
    ② 牛序茜、张如梅:列宁晚年思想与邓小平晚年思想比较,山东教育学院学报[J],1999年第3期。
    ③ 赵曜:列宁晚年的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党政干部论坛[J],2000年第3期。
    ④ 向春阶:列宁晚年思想探本,湖南行政学院学报[J],2001年第6期。
    ① 郭连成、张振坤:略论列宁的商品经济思想,中央财经大学学报[J],1999年第6期。
    ② 樊文娥:邓小平动力体系理论对列宁思想的发展,中州学刊[J],2001年第6期。
    ③ 刘曙光: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形式理论的贡献,中南大学学报(社科版)[J],2003年第6期。
    ① 徐博涵:学习列宁晚期关于计划与市场的思想札记,经济改革[J],1996年第3期。
    ② 卫兴华:列宁的商品经济、市场与政府理论的再评析,中共中央党校学报[J],1997年第3期。
    ③ 侯衍社:列宁邓小平市场经济思想比较研究,石油大学学报(社科版)[J],1999年第1期。
    ④ 刘兵勇:列宁、邓小平的计划与市场思想的比较研究,党史研究与教学[J],2001年第4期。
    ① 毛勒堂、彭啟荣:落后国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列宁思路,云南财贸学院学报[J],2001年第6期。
    ② 俞良早:由国家利用市场思想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江汉论坛[J],1996年第12期。
    ① 宋才发:论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商品货币思想的嬗变,重庆商学院学报[J],1997年第2期。
    ② 王祖奇:列宁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探索,盐城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J],1999年第3期。
    ③ 郭连成、张振坤:略论列宁的商品经济思想,中央财经大学学报[J],1999年第6期。
    ① 寇志霞:列宁的“迂回过渡”思想及其现时代意义,邢台师范高专学报[J],2002年第3期。
    ② 曹骏:列宁与邓小平经济思想之比较,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J],2004年第6期。
    ③ 张志忠:论列宁的合作制思想及其意义,内蒙古大学学报(社科版)[J],1994年第2期。
    ① 俞良早:经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农民问题,湖北社会科学[J],1996年第1期。
    ② 俞良早: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思想的重大发展,孝感师专学报(社科版)[J],1996年第3期。
    ③ 郭建平:列宁关于苏维埃俄国农村合作化道路的探索,中共中央党校学报[J],1997年第2期。
    ① 朱晓鹏:再论列宁晚期“合作制的社会主义”的思想,河北大学学报(社科版)[J],1998年第1期。
    ② 高继文:论列宁的农业合作制理论,山东师大学报(社科版)[J],2000年第1期。
    ③ 汤德森:列宁关于农村社会经济改造的思想,社会主义研究[J],2002年第5期。
    ① 顾玉兰:列宁关于落后国家农民组织形式现代化的思想,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J],2003年第4期。
    ② 彭大成、吴春生:论列宁的合作制思想,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J],2005年第2期。
    ① 杨会春:列宁经济思想新探[M],解放军出版社出版,1992年11月。
    ② 周作翰、梁亚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修订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99年,P187。
    ③ 王立新、俞良早:科学社会主义新论[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2005年,P115。
    ④ 袁志刚:试析十月革命后列宁对商品货币关系认识的三个阶段,求实[J],1992年第3期。
    ⑤ 朱修国、郎新华:浅论列宁关于市场作用的思想,理论学习[J],1997年第6期。
    ⑥ 牛序茜、张如梅:列宁晚年思想与邓小平晚年思想比较,山东教育学院学报[J],1999年第3期。
    ⑦ 陆恒:邓小平理论对列宁晚年构想的发展与创新,宿州教育学院学报[J],2001年第4期。
    ⑧ 冯书泉: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J],2002年第5期。
    ⑨ 刘沃明: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广东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J],1994年第4期。
    ⑩ 梁超:列宁领导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社会科学研究[J],2001年第1期。
    ① 吴传煌、吴赟: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兰州商学院学报[J],2004年第4期。
    ② 马立党:列宁新经济政策理论的创新路径探析,前沿[J],2006年第4期。
    ③ 朱宗友: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可贵探索,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03年第4期。
    ④ 张新鸿:论列宁晚年的经济建设思想,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J],2004年第1期。
    ① 赵曜;列宁晚年的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党政干部论坛[J],2000年第3期。
    ② 顾玉兰:列宁关于落后国家农民组织形式现代化的思想,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J],2003年第4期。
    ③ 王晓丽、刘鹏: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聊城大学学报(社科版)[J],2004年第5期。
    ④ 俞良早:列宁在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利用市场发展经济的思想,社会科学战线[J],1994年第1期。
    ⑤ 徐博涵:列宁晚年提出建设社会主义要“以市场为基础”[N],深圳特区报,1994-7-31。
    ⑥ 王祖奇:列宁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探索,盐城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J],1999年第3期。
    ⑦ 赵曜:列宁晚年的社会主义思想,中共党政干部论坛[J],2000年第3期。
    ⑧ 彭进:从《论粮食税》看列宁的发展观和发展思想,三明师专学报[J],2000年第4期。
    ① 冯爱霞:列宁新经济政策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J],2004年第1期。
    ② 刘亚军: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对当代社会主义实践的启示,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J],2004年第4期。
    ③ 刘小燕:列宁、邓小平晚年社会主义思想之比较,胜利油田党校学报[J],2004年第6期。
    ④ 赵家祥:邓小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贡献,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J],1997年第3期。
    ⑤ 贾耀忠、陈洁民:邓小平对列宁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J],张家口师专学报,2003年第2期。
    ⑥ 俞良早:由国家利用市场思想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江汉论坛[J],1996年第12期。
    ① 乐承耀:邓小平理论是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继承和超越,宁夏党校学报[J],2000年第3期。
    ② 朱宗友: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可贵探索,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03年第4期。
    ③ 曾长秋、王千慧: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与邓小平的改革开放之比较,青海社会科学[J],2005年第2期。
    ④ 王力军:突破与创新: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济南大学学报[J],2005年第4期。
    [1] 王立新、俞良早:科学社会主义新论[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2005年,P118-119。
    [2] 周作翰、梁亚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修订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99年,P189。
    [3] 高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修订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1994年,P157-158。
    [4] 杨会春:列宁经济思想新探[M],解放军出版社出版,1992年11月。
    [1] 梁勤:列宁关于过渡时期“中间环节”的理论与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武警技术学院学[J],1996年第1期。
    [2] 曾国良:《论粮食税》的历史和现实作用,黔南民族师专学报(哲社版)[J],1996年第4期。
    [3] 王晓云、高斌:试论列宁对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探索,江汉大学学报[J],1998年第1期。
    [4] 徐汉明:略论新经济政策的理论意义和历史现实意义,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J],1998年第4期。
    [5] 段彪瑞:试论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雁北师范学院学报[J],1999年第2期。
    [6] 郭文荣:历史地、辩证地对待国家资本主义,安阳师范学院学报[J],2001年第6期。
    [7] 穆霖:“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石油政工研究[J],2001年第6期。
    [8] 周雅难:列宁《论粮食税》与中国改革发展理论,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J],2003年第3期。
    [9] 娄先革:列宁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思想轨迹的回顾和再思考,学术论坛[J],2006年第2期。
    [10] 俞良早:论列宁关于苏俄粮食政策的思想,东欧中亚研究[J],1995年第1期。
    [11] 岳川: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理论,文科教学[J],1995年第1期。
    [12] 赵长茂:列宁关于新经济政策的基本思想及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什么?,前线[J],1996年第12期。
    [13] 俞良早:关于经济增长动力体系理论的发展,孝感师专学报[J],1997年第3期。
    [14] 张汉清: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国际政治研究[J],1997年第4期。
    [15] 钱杭园:从《论粮食税》等著作看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绍兴文理学院学报[J],2001年第4期。
    [16] 武勇:浅论列宁利用合作社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集宁师专学报[J],2006年第1期。
    [17] 刘莉、何才全、奕德泉:列宁在新经济政策中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探索,杭州师范学院学报[J],1994年第4期。
    [18] 彭大成:从列宁的商品经济思想到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湖南社会科学[J],1996年第5期。
    [19] 汪青松、余淑珍:列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萌芽,马克思主义研究[J],1996年第5期。
    [20] 毕志国: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途径、方法的理论探索,马克思主义研究[J],1996年第2期。
    [21] 姚明辉、钱琳琳:《论合作社》与《坚持社会主义必须摆脱贫穷》,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J],2000年第3期。
    [22] 吴邛:从落后国家的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重庆社会科学[J],2000年第5期。
    [23] 叶剑锋、游翔:列宁社会主义观研究,黄冈师范学院学报[J],2000年第5期。
    [24] 马善弓:社会主义是一个统一的合作社,中国供销合作经济[J],2001年第8期。
    [25] 左凤荣:通过合作社引导农民,中国供销合作经济[J],2001年第12期。
    [26] 蒋锐:列宁关于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J],2002年第1期。
    [27] 张绍俊:读懂列宁的《论合作社》,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J],2004年第1期。
    [28] 许京元:两个“迂回”策略思想,宜宾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1999年第4期。
    [29] 卞慕东:列宁、邓小平晚年社会主义观比较,广西大学学报(社科版)[J],1999年第4期。
    [30] 肖永建:列宁的《论我国革命》与中国改革的思考,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2003年第4期。
    [31] 朱晓鹏:论列宁的“政治遗嘱”,黄淮学刊(社科版)[J],1996年第3期。
    [32] 朱晓鹏:再论列宁晚期“合作制的社会主义”的思想,河北大学学报(社科版)[J],1998年第1期。
    [33] 俞良早:论列宁关于苏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思想的演进,苏州大学学报(社科版)[J],1997年第2期。
    [34] 杨文勇:对列宁晚期社会转型思想的再认识,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J],2001年第1期。
    [35] 寇志霞:列宁的“迂回过渡”思想及其现时代意义,邢台师范高专学报[J],2002年第3期。
    [36] 俞良早;论列宁十月革命胜利初期的思想与1921年后的思想具有相同的性质,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J],2001年第2期。
    [37] 俞良早:论列宁的“渐进发展”理论,社会科学[J],2005年第9期。
    [38] 蔡亚志:“两个决不会”与列宁的迂回过渡思想,理论前沿[J],2006年第4期。
    [39] 李如鹏:邓小平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社科纵横[J],2006年第4期。
    [40] 马立党:列宁新经济政策理论的创新路径探析,前沿[J],2006年第4期。
    [41] 林祥庚:列宁斯大林有关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社会主义研究[J],1993年第2期。
    [42] 侯经体:列宁关于学习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华南师范大学学报[J],1993年第2期。
    [43] 刘向军:列宁的思路:对外开放,辽宁大学学报[J],1997年第5期。
    [44] 卢福营: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列宁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毛泽东思想研究[J],1999年第6期。
    [45] 俞良早:“东方列宁学”论列宁主义的核心内容,江汉论坛[J],2003年第9期。
    [46] 徐世强: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前沿[J],2004年第12期。
    [47] 朱聪明、苏歌:略论邓小平对列宁关于学习利用资本主义思想的丰富与发展,理论界[J],2005年第2期。
    [48] 黄少安:列宁的国家资本主义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福建学刊[J],1993年第3期。
    [49] 张正乾、王太银:列宁的“国家资本主义”理论,泰安师专学报[J],1995年第4期。
    [50] 张森林:不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纲领—一论列宁共产主义制度下的国家资本主义思想的实质和意义,学习[J],1995年第11期。
    [51] 汤德森:列宁的国家资本主义思想及其启示,湖北大学学报(社科版)[J],2000年第3期。
    [52] 李永明:列宁与邓小平经济改革思想的共性,江西社会科学[J],2001年第4期。
    [53] 俞良早:列宁在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利用市场发展经济的思想,社会科学战线[J],1994年第1期。
    [54] 刘沃明: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广东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J],1994年第4期。
    [55] 朱修国、郎新华:浅论列宁关于市场作用的思想,理论学习[J],1997年第6期。
    [56] 牛序茜、张如梅:列宁晚年思想与邓小平晚年思想比较,山东教育学院学报[J],1999第3期。
    [57] 赵曜:列宁晚年的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党政干部论坛[J],2000年第3期。
    [58] 向春阶:列宁晚年思想探本,湖南行政学院学报[J],2001年第6期。
    [59] 郭连成、张振坤:略论列宁的商品经济思想,中央财经大学学报[J],1999年第6期。
    [60] 樊文娥:邓小平动力体系理论对列宁思想的发展,中州学刊[J],2001年第6期。
    [61] 刘曙光: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形式理论的贡献,中南大学学报(社科版)[J],2003年第6期。
    [62] 徐博涵:学习列宁晚期关于计划与市场的思想札记,经济改革[J],1996年第3期。
    [63] 卫兴华:列宁的商品经济、市场与政府理论的再评析,中共中央党校学报[J],1997年第3期。
    [64] 侯衍社:列宁邓小平市场经济思想比较研究,石油大学学报(社科版)[J],1999年第1期。
    [65] 刘兵勇:列宁、邓小平的计划与市场思想的比较研究,党史研究与教学[J],2001年第4期。
    [66] 毛勒堂、彭放荣:落后国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列宁思路,云南财贸学院学报[J],2001年第6期。
    [67] 俞良早:由国家利用市场思想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江汉论坛[J],1996年第12期。
    [68] 宋才发:论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商品货币思想的嬗变,重庆商学院学报[J],1997年第2期。
    [69] 王祖奇:列宁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探索,盐城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J],1999年第3期。
    [70] 曹骏:列宁与邓小平经济思想之比较,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J],2004年第6期。
    [71] 张志忠:论列宁的合作制思想及其意义,内蒙古大学学报(社科版)[J],1994年第2期。
    [72] 俞良早:经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农民问题,湖北社会科学[J],1996年第1期。
    [73] 俞良早: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思想的重大发展,孝感师专学报(社科版)[J],1996年第3期。
    [74] 郭建平:列宁关于苏维埃俄国农村合作化道路的探索,中共中央党校学报[J],1997年第2期。。
    [75] 高继文:论列宁的农业合作制理论,山东师大学报(社科版)[J],2000年第1期。
    [76] 汤德森:列宁关于农村社会经济改造的思想,社会主义研究[J],2002年第5期。
    [77] 顾玉兰:列宁关于落后国家农民组织形式现代化的思想,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J],2003年第4期。
    [78] 彭大成、吴春生:论列宁的合作制思想,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J],2005年第2期。
    [79] 袁志刚:试析十月革命后列宁对商品货币关系认识的三个阶段,求实[J],1992年第3期。
    [80] 陆恒:邓小平理论对列宁晚年构想的发展与创新,宿州教育学院学报[J],2001年第4期。
    [81] 王晓丽、刘鹏: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聊城大学学报(社科版)[J],2004年第5期。
    [82] 冯书泉: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J],2002年第5期。
    [83] 刘沃明: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广东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J],1994年第4期。
    [84] 梁超:列宁领导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社会科学研究[J],2001年第1期。
    [85] 张新鸿:论列宁晚年的经济建设思想,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J],2004年第1期。
    [86] 彭进:从《论粮食税》看列宁的发展观和发展思想,三明师专学报[J],2000年第4期。
    [87] 冯爱霞:列宁新经济政策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J],2004年第1期。
    [88] 刘亚军: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对当代社会主义实践的启示,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J],2004年第4期。
    [89] 徐博涵:列宁晚年提出建设社会主义要“以市场为基础”[N],深圳特区报,1994-7-31。
    [90] 朱宗友: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可贵探索,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03年第4期。
    [91] 吴传煌、吴赞: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兰州商学院学报[J],2004年第4期。
    [92] 刘小燕:列宁、邓小平晚年社会主义思想之比较,胜利油田党校学报[J],2004年第6期。
    [93] 赵家祥:邓小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贡献,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J],1997年第3期。
    [94] 贾耀忠、陈洁民:邓小平对列宁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张家口师专学报[J],2003年第2期。
    [95] 乐承耀:邓小平理论是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继承和超越,宁夏党校学报[J],2000年第3期。
    [96] 曾长秋、王千慧: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与邓小平的改革开放之比较,青海社会科学[J],2005年第2期。
    [97] 王力军:突破与创新: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济南大学学报[J],2005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