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知识与现代抒情精神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抒情精神作为新诗研究的基点,首要目的在于考察其在传统诗歌的变革中经历了怎样的曲折进程,受到哪些因素的促动或限制。着力探讨“抒情”这一中国文学的道统在现代文学的发展进程中所居的位置、传续的力量、发生的流变等相关问题,理解中国新诗所出现的诸种样态与现象之根由。而把目标收缩在一个具体的地域,以河南新诗作为分析的文本依据,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研究在现代情境世界的书写中,个人是如何利用传统经验安顿自身的处境、通过语言去表征越来越复杂或陌生的情感体验、处理时代、诗人、诗歌之间的复杂关系等诸多问题,进而在了解他们所经历的偃蹇困顿或成功转化中,开启对现代诗歌(乃至现代文学)内在机制的重新思考。
     基于此,本论文针对河南新诗发展过程中呈现的乡土性、现代性、意识形态化和反常性,考察其是如何在诗歌抒情性这一主轴下展开的,抒情样态发生了如何曲折的变异,不同的河南诗人在诗性正义与革命话语的要求下所作出了怎样的选择以及由此而形成了什么样的诗歌面貌或生态状况,并将对种种现象进行描述。同时在梳理河南诗歌的社会文化背景、地理学背景、诗学背景、个人追求等因素时,查看抒情传统是如何对河南新诗产生影响或作用的,理解其间的得失、优长或不足。进而通过讨论河南新诗对地方经验的转化与表达的方式,探究其作为一个地域之内的文学形式是如何艺术地记录了该地的精神风貌、文化性格、生命状态和风俗习惯的,以及它对当时当地社会生活的影响。研究表明,河南诗歌抒情性真正是扎根河南的地方性与现代性之中一条悠久不灭的红线。
     之后分别以徐玉诺、于赓虞、苏金伞、痖弦等四位河南诗人的诗歌创作为案例,讨论现代抒情精神的生成及变化:徐玉诺在儒家诗学观的承继中深切地关怀着现世,首先他把现代主义之诗性追求与现实主义之深切关注融合起来,以爱与美、血与泪、孤独与梦想作为创作主体,并从地方性出发,开创了匪患题材,提供了一个独具特色而真实的文本世界。其次,在新诗文体的自觉探讨中,徐玉诺诗歌的语言与形式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他将方言入诗,增强了新诗的地域性,为新诗语言发展注入了活力,并把自由体诗和韵诗结合起来,使自由体诗获得了形式上的完善。此外,徐玉诺是一个充满悖论的诗人,其诗作中有大量的无意识写作,语言充满了悖论与张力,他用现代主义的手法写现实主义的内容,用河南的地方性知识讨论时代情感结构的变化,由此而带来的独特的语象和语式使其早期的作品成为一个不能忽视的存在。徐玉诺的存在表明了抒情精神一词是深深地扎根在现实生活与社会的土壤里的。
     于赓虞是以“恶魔诗人”、“魔鬼诗人”名扬诗坛的,其诗歌本体上呈现出唯美主义、象征主义、现代主义混合的色彩,诗中充满了本体论意义上的不谐和音、专制性幻想、独白式的迷狂等现代诗歌的诸般样态。但其对诗歌及诗学的探索却在中国现代诗歌发展进程中处于尴尬的位置,于赓虞远未得到与他创作实绩相符的认可。此现象将引发我们对诗人、时代、文学场之间关系的进一步思考。此外,于赓虞的存在揭示了诗歌抒情精神仍是一种现代人的主观意志与深在的潜意识心理的表白,也是河南新诗中一种真正的审美抒情的现代性代表。
     苏金伞以现代乡土诗人著称,他以质朴的乡土语言挖掘原生态的生活中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地方性知识,真实地记录了当时乡村的一种生活样态之诗意存在。但革命话语加入叙述模式后,乡土抒情开始被逐渐异化,并呈现出同质化的倾向,其诗歌并未达到现代乡土抒情的极高层面。这也是河南现代诗人普遍存在的问题:诗歌追随时代革命的步伐,仅满足于展示现实生活的表象,而没有深入到审美文化的人性深度开掘现实生存之本相。
     直到痖弦的出现,河南籍诗人乡土抒情的现代性才算真正实现。痖弦在一种严厉的政治气氛中,把乡土语言、乡土记忆和现代主义或超现实主义的技法融合在一起时,创造出了一些“圆美流转如弹丸”的现代乡土抒情诗。他的成功在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阐幽抉微之探寻中,以反思型的姿态面对故土与家园、时代与人性、个人的记忆和集体的记忆之间的关系,把传统文化、地方性知识、方言民谣和现代意识凝聚在一起,从中提炼出一种现代抒情精神。
     以河南新诗为窗口,总览河南现代诗人在抒情传统的承继、现代性历史语境的挑战、革命话语的干预、离散文化的冲击中,曾遭遇过的曲折和异化,为的是展看传统抒情精神在现代性的冲击下,河南新诗取得了怎样的进展及局限所在,其最终目的乃是在于思考河南诗人的创作实践为中国现代诗歌注入了哪些新的诗歌元素。而这一过程让我们看到,河南诗歌在何种维度补充发展了中国现代诗歌历史的新成就,并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In this paper, using the lyrical spirit as the basic point of the study, the primary purpose is to examinemodern poetry which it had expressed complicated process, the actuation or limit. To ponder the root causeof the various state and phenomenon of the Chinese modern poetry, by analyzing the position, forcespassed, changes of the Chinese lyrical tradition that it was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literature. Selecting a specific region, to use He-nan modern poetry as research material, precisely in orderto learn the following cases: individuals how to use the traditional experience to settle their own situation,how to use vernacular language to convey the more and more complex or unfamiliar emotional experience,how to deal with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of times, poet, and poetry, etc. And thus to learn the hardship orsuccess which they had experienced, rethink the mechanism of modern poetry within the (even modernliterary) the mechanism.
     So, the paper would describe that He-nan modern poetry was under the lyrical-spindle, how to presentthe locality, modernity, ideology and abnormalities of the art, as well as which tortuous variation had beenmade by the patterns of Lyrics. Then to describe the various state and ecological status which the differentHe-nan's poets had made by different choices under the requirements of poetic justice and revolutionarydiscourse. Then to view the gains, losse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by learning its backgrounds ofsocial and cultural, geography, poetic, personal personal, and so on. Thirdly, to view it as a regional literaryhow to record the mental style, cultural character, life status, customs,and the impact of the social life, bydiscussing the method of expressing and transforming of the local experience. It showed that Henan poeticlyricism really was rooted in Henan local and modernity, as a red long-standing line.
     Followed by, it would be probe the gener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of lyrical spirit from He-nan poetsXu-Yunuo, Yu-Gengyu, Su-Jinsan, and Yuxian. The unique of Xu-Yunuo's poems was:firstly, succeedingConfucian Poetics Concept of realistic concern, he integrated the deep concern of the realism and poeticpursuit of modernist, the love and beauty, blood and tears, loneliness and dreams were all his theme, as wellas he created the banditry theme from the locality, provided an unique and authentic text world. Secondly,his language and form all reached a certain height. He used the dialect, increased the local, injected vitality for the poetry's language, combined free verse and rhyme. In addition, Xu-Yunuo was a paradox poet.There was a lot of unconscious writing in his poems, and fulled of the language of paradox and tension.With the modernist approach to write the realism, with He-nan local knowledge to discussed thefeeling-structure's change, and the resulting that made his early works to a noticeable existence. Thepresence of Xu-Yunuo, to show that the term of 'lyrical spirit' was deeply rooted in the soil of real life andsociety.
     Yu-Gengyu was known by the 'devil poet', his poems was showing the mixed color of aestheticism,symbolism and modernism, and fulling of the dissonance, autocratic sexual fantasies, monologue ofobsession of all sorts of modern poetry' phenomena. But he was in an awkward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modern Chinese modern poetry, he was far from being consistent with the recognition of his creativeperformance. The fact would lead us to think about the poet, era,and literary field deeply. Yu-Gengyu'sexistence revealed that the lyrical-spirit of the poetry still was a subjective will of neoteric and anunconscious psychological, as well as a real aesthetic-lyrical of the modern representation for Henan'smodern poetry.
     Su-Jinsan was known by modern local poet known. He used the most rustic dialect to excavate thecultural value and aesthetic value of local knowledge from the most original ecological life, recorded thepoetic presence of a life-like state of the village. But when the the revolutionary discourse joining narrativemode, the lyric gradually alienated and showed a tendency to homogenization, so his modern-local poetrydid not reach a very high level. This was also the problem of modern poets widespread in He-nan: thepoems followed the pace of the revolution of the times, or only to meet the appearance of the show in reallife, rather than to dig into the truth of the survival reality and penetrate aesthetic culture deeply.
     Lyric modernity of He-nan's poems finally realized truly until the emergence of the Ya-xian. In a harshpolitical atmosphere,Ya-xian made the local languages, memory and modernism or surrealism techniquestogether to create a kind of modern lyric poetry as beauty as projectile. His success lied that he faced therelations between homeland and home, the era and human nature, personal memory and collective memoryin the reflection-type attitude, to cohesion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local knowledge, dialects, folkand modern consciousness and extract a contemporary lyrical spirit, during the exploration of the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o the He-nan's modern poetry as window, derailing scrutiny He-nan modern poet how to inherit thelyrical tradition, how to response the intervention of the revolutionary discourse, and how to bear theimpact and alienation of the Diaspora, the aim was to keep a lookout that lyrical spirit had been metshocks and changes during the modern period, and thus thinking the limitations and development space ofthe contemporary He-nan poetry, as well as which questions worth considering for the modern Chinesepoetry it has provided. Let us see which new achievements the Henan poetry added in the development ofmodern Chinese poetry history, and in what kind of dimensions it wa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modernChinese literature.
引文
①(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修订版),杨淑华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0页。
    ②(唐)孔颖达:《十三经注疏》(下卷),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第1626页。
    ③(美)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第96页。
    ④(美)詹姆斯:《彻底的经验主义》,庞景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88页。
    ①(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修订版),杨淑华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9页。
    ②刘恪:《经验与虚构》,《现代小说技巧讲堂》(增订本),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2年,第325页。
    ③(梁)刘勰:《文心雕龙<宗经>》,《文心雕龙》,郭晋稀译注,长沙:岳麓书社出版,2004年,第20页。
    ④(唐)魏征:《隋书<文学传序>》,《中国历代诗学文论选》,陈运良主编,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第209页。
    ⑤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郭绍虞、罗根泽主编《中国近代文论选》(下),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653页。
    ①梁启超:《中国地理大势论》,《饮冰室全集》,卷十一,上海:上海中央书店,1936年,第244页。
    ②(法)斯达尔夫人:《论文学》,徐继增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第145-147页。
    ③(法)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年,第87页。
    ①刘英:《地域主义文学》,《外国文学》,2010年第4期。
    ①周作人:《旧梦<序>》,《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第104-106页。
    ②周作人:《地方与文艺》,《谈龙集》,上海:上海书店,1987年,第15页。
    ③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第7页。
    ①茅盾:《小说研究ABC》,《茅盾全集》(19),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第76页。
    ②余荣虎:《周作人、茅盾、鲁迅与早期乡土文学理论的形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5)。
    ③茅盾:《评四五六月的创作》∥茅盾文艺杂论集(上),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第59页。
    ④余荣虎:《“乡土文学”是如何消失的——论20世纪40年代左翼文坛对“乡土文学”的再选择》,《文史哲》,2010(03)。
    ①靳明全:《区域文化与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②熊飞宇:《全国第二届“区域文化与文学”学术研讨会综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04)。
    ③黄健:《略论两浙文化对中国新文学生成的影响》,《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04)。
    ④王海龙:《导读一:对阐释人类学的阐释》,《地方性知识》,(美)克利福德·吉尔兹著,王海龙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②(美)约瑟夫·劳斯:《知识与权力:走向科学的政治哲学》,盛晓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13页。
    ①(美)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第291页。
    ①Geertz C. The integrative revolution: primordial sentiment and civil politics in the new states. Old societies and newstates,1963.
    ②蔡华:《没有父亲和丈夫的社会——中国的纳人》,吉尔兹:《走访》。转自罗红光:《格尔兹综述》,参看:(OL)http,www. Chinese thought. Org/zttg/0491-klfd/002349. Htm/2006-11-1.
    ①关于此问题,萧开愚先生曾有过相当精湛的论述,在此不作重复,可参看:《中国诗歌评论:细查诗歌的层次与坡度<序>》,萧开愚等主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
    ②王德威:《“有情”的历史》,《中国文哲研究集刊》,北京:“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2008(33)。
    ③《抒情传统与维新时代》,(美)吴盛青、高嘉谦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第9页。
    ①王德威:《“有情”的历史》,《中国文哲研究集刊》,北京:“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2008(33)。
    ②(美)厄尔·迈纳:《比较诗学》,王字根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184页。
    ③张松建:《抒情主义与中国现代诗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③(法)布尔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晓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265页。
    ①《中国各报存佚表》,《清议报》,第100册,1901年。
    ②杨义:《海派研究的方法及其当代价值》,《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05)。
    ③《河南官报》,1904年由河南巡抚陈夔龙创办,由课吏馆主持出版。
    ④《开封简报》是近代河南第一份日报,由河南学务公所创办,新闻比重较大,约占1/3版面。(转自《近代白话报纸》,《开封市志》,第56页。)
    ①董淑明、张民德:《开封近代报业简史》,《河南图书馆学刊》,2000(09)。
    ②《豫报公启及简章》,《豫报》第一号,河南大学图书馆所藏复印本。
    ③《河南省志·新闻报刊志》,第5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7页。
    ②《社章录要》,原载《新女界》,第2期,封3。
    ③《河南省志·新闻报刊志》,第54卷,第35页。
    ④《河南省志·新闻报刊志》,第54卷,第52页。
    ①《河南省志·新闻报刊志》,第54卷,第71页。
    ①《新申报》,1920年5月28日。
    ②(开封)《自由报》,1912年7月6日。
    ③胡适:《谈新诗》,《星期评论》“双十专号”,1919年10月10日。
    ④姜涛:《“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2-24页。
    ⑤周启祥:《三十年代中原诗抄》,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年,第518页。
    ①原载《豫报副刊》创刊号,1925年5月4日。
    ②《河南新文学大系<导言>》,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
    ③姜涛:《“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0页。
    ①商金林:《叶圣陶传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206页。
    ②转自《河南教育官报》,第81期
    ③转自《河南教育官报》,第81期。
    ④转自光绪三十四年《河南教育官报》,第62期。
    ⑤转自光绪三十四年《河南教育官报》,第61期。
    ①程有为、王天奖:《河南通史》第四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604页。
    ②转自光绪三十四年《河南教育官报》,第62期。
    ③(法)布尔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第276页。
    ①《徐玉诺诗文辑存》(下卷),秦方奇编,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24页。
    ②于赓虞《自传》,载《茉莉》创刊号,1933年6月10日版。
    ③苏金伞:《曹靖华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苏金伞诗文集》,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691页。
    ⑤原载《心声》第一卷第一期。
    ⑥冯友兰:《回忆<心声>杂志》,《河南新文学大系·史料卷》,第8页。
    ①后经查证“青年学会”会员主要有曹亚联、蒋鉴章、汪昆源、汪涤源、王沛然、刘芸林、潘保安、以及后来结为夫妻的蒋光慈和宋若瑜等17人左右,他们都是热爱写文章思想激进的青年学生。参看《河南新文学大系·史料卷》。
    ②曹靖华:《五四琐记》,《人民文学》,1979(05)。
    ③陈雨门:《冲破黑暗的火炬——回忆开封‘青年学会’和<青年>半月刊》,《河南新文学大系·史料卷》,第11-12页。
    ①周仿溪:《批评与中国文坛》,《飞霞三日刊》第27、28期(1926年11月22日、25日)。
    ①茅盾:《<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乐黛云编:《茅盾论中国现代作家作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0年,第7页。
    ①邓实:《政艺丛书·内政通记》卷三,上海:上海政艺通报社,1915年,第21页。
    ②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第256-257页。
    ③尚景熙:《上蔡私塾纪实》,《河南文史资料》,1987年第23辑,第117页。
    ④冯良田:《商丘县教育视察报告》,《河南教育月刊》,1930年第1卷第11期。
    ⑤原载《心声》,第1卷第1期。
    ①张鸿来:《国文科教学之经过》,《师大附中成立40周年纪念特刊》(1941年)。
    ②李俊民:《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李俊民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364页。
    ①余华心:《传奇将军冯玉祥》,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年,第32页。
    ②开封市档案馆旧3—242—12,《河南省立第一高级中学教职工学生通讯录》。
    ③开封市档案馆旧3—243—13,《河南省立第一高级中学教职工学生通讯录》。
    ①《中共三门峡市委党史地方史志办公室编》,《三门峡党史人物》(第2卷),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
    ②耶菲:《忆念我的老师潘漠华》,《周新武纪念文集》,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第592-593页。
    ⑤原载河南《民国日报》特刊之二《平沙》创刊号,1932-03-23。
    ②原载《黄流》,第3卷第1期,1936年10月。
    ③张立云:《沙漠里的一束小花——回忆<跋涉>和<沙漠诗风>》,《河南新文学大系·史料卷》,第48页。
    ③张立云:《交往六十年的挚友》,《怀念高天纪念高天文集》,北京:群言出版社,1995年,第132页。
    ①《劲风文艺社宣言》,据原劲风文艺社主要成员高紫宇(高天)提供的打印件刊印,参看:《河南新文学大系·史料卷》,第59-60页。
    ②张立云:《交往六十年的挚友》,《怀念高天纪念高天文集》,北京:群言出版社,1995年,第133页。
    ③张立云:《沙漠里的一束小花——回忆<跋涉>和<沙漠诗风>》,《河南新文学大系·史料卷》,第48页。
    ④陈雨门:《新文学活动在开封的概况》,《河南省国统区革命文化史料选编1》,开封:开封第五印刷厂,1991年,第427页。
    ①《河南省志·新闻报刊志》,第54卷,第17页。
    ①原载《文化战线》,1939年12月第1卷第2、3号合刊。
    ②《读与写》征稿启事,原载1940年5月22日《拂晓报》。
    ②《河南新文学大系·史料卷》,第138页。
    ②陈泓:《郭海长创办<中国时报>》,《中州钩沉》,第87—88页;《河南省志·新闻报刊志》,第54卷,第89页。
    ③参看:《文学窗》新18期中编辑所写的《致读者》,原载《中国时报》,1946年12月14日。
    ④原载《中国时报》,1945年12月1日。
    ①原载《中国时报》,1946年1月11日。
    ②原载《平原文艺》,1947年1月1日第1卷第1期。
    ③原载《平原文艺》,1947年9月第2卷第3期。
    ①原载《平原文艺》,1947年1月1日第1卷第1期。
    ①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63页。
    ②陈曼娜:《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结构》,《湖北大学学报》,1998(06)。
    ③《论语·宪问》,《诸子集成<论语正义>》(一),中华书局,2006年,第302页。
    ④《孟子·滕文公下》,《诸子集成<孟子正义>》(一),中华书局,2006年,第246页。
    ①(俄)C·谢·弗兰克:《社会的精神基础》,王永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85页。
    ②《中国文学的情感世界》,蔡英俊主编,合肥:黄山书社,2012年,第124页。
    ①王文生:《诗言志释》,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第136页。
    ②《中国文学的情感世界》,第108页。
    ③《中国文学的情感世界》,第98页。
    ①《中国文学的情感世界》,第124、108、98页。
    ②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2辑,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第95页。
    ③张锡昌:《河南农村经济调查》,原载《中国农村》,1934年11月。
    ①夏明方:《民国时期的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中华书局,2000年,第35-37页。
    ②刘世永、解学东主编:《河南近代经济》,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143页。
    ③王天奖:《略论辛亥时期河南的革命运动》,《中国近代史论文集》,中华书局,1979年,第789页。
    ④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3辑,第6-17页。
    ⑤刘世永、解学东主编:《河南近代经济》,第176页。
    ⑥《北华捷报》,1927年3月5日;同《河南农村调查》,第90页。
    ①(英)贝思飞:《民国时期的土匪》,徐有威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51-60页。
    ②《白朗起义调查报告》73-74,77-78;闲云《白狼始末记》,《近代史资料》(1956年7月)。
    ③徐振(1889-1958),河南淮滨人,诗文画俱精。此处所引诗文出自徐振:《别祖坟并序》,《地方志史料集萃·抗战诗文选》,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48页。
    ①何西亚:《中国盗匪问题之研究》,上海:泰东图书局,1925年,第89页。
    ①蔡翔:《当代小说中土匪形象的修辞变化》,《当代作家评论》,1997年第2期。
    ①参看:1924年8月出版的《小说月报》“非战文学”专号。
    ②刘景荣:《周仿溪:一个新文学开拓者的足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05)。
    ①朱自清给郭绍虞的信,二十四年九月《序二<代序>》,参看郭伯恭的《饥饿》一书。
    ①陶子贞:《我所知道的汤恩伯在苏鲁豫边区的罪行》,《安徽文史资料》,第一辑,第137页;李光一、吉新报:《抗战时期河南国统区的“水、旱、蝗、汤”》,《商丘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02)。
    ②高峰:《豫灾实录》,见《大公报》,1943—02—01。
    ②李蕤:《喑哑的呼声》//《无尽的死亡线——1942年豫灾剪影》,《河南文史资料》第13辑,1985年版。
    ①(美)白修德、贾安娜:《中国的惊雷》,端纳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年,第188-189页。
    ①高峰:《豫灾实录》,见《大公报》,1943-02-01。
    ①周启祥:《灾荒图》,《家园集》,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②陈雨门:《陈雨门诗集》,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2年版。
    ①程率真:《一只神奇的手》,转自周启祥:《三十年代中原诗抄》,第188页。
    ②马睿:《未完成的审美乌托邦:现代中国文学自治的思潮研究(1904—1949)》,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第174页。
    ③施蛰存:《又关于本刊的诗》,原载《现代》第4卷第1期,第6-7页,1933年11月。
    ①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77页。
    ②徐迟:《诗人VACHEL LINDSAY》,原载《现代》第4卷第2期,1933年12月1日。
    ③金克木:《论中国新诗的新途径》,原载《新诗》第4期,1937年1月10日。
    ④梁宗岱:《新诗的纷歧路口》,原载《大公报·诗特刊》,1935年11月8日。
    ⑤(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552页。
    ①(美)艾布拉姆斯:《文学术语词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35页。
    ②(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上),第342页。
    ①(德)胡戈·弗里德里希:《现代诗歌的结构》,李双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第67页。
    ①周启祥:《三十年代中原诗抄》,第111页。
    ①(法)丹纳:《艺术哲学》,第34页。
    ①原刊1935年4月16日副刊《中原》(*日刊),冯新宇主编,第426号(诗歌专号N06)。
    ①刘恪:《词语诗学·空声》,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21页。
    ①(法)罗兰·巴特:《文之悦》,屠友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65页。
    ②(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95页。
    ①(英)雷蒙德·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217页。
    ②(英)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文宝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20页。
    ①陈雨门:《中国新诗的前途》,原载上海《文学》月刊,1937年1月1日八卷一号。
    ②周启祥:《30年代中原诗抄新编》,第127页。
    ③陈雨门:《春》,原载《黄河文艺》,1935年7月第1卷2期。
    ④陈雨门:《中国新诗的前途》。
    ①青勃:《我学诗的历程》、《我是一条小溪流》,转自《青勃诗选》。
    ①原载上海《文学》,一九三七年一月,八卷第一号。
    ①陈雨门:《中国新诗的前途》,原载上海《文学》月刊,1937年1月1日,八卷一号。
    ②苏金伞:《序》,《陈雨门诗集》,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2年,第6页。
    ①西谛(郑振铎):《将来之花园·卷头语》,徐玉诺《将来之花园》,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年8月。
    ②叶圣陶:《玉诺的诗》,原载《文学旬刊》,1922年第39期。
    ③闻一多:《致梁实秋》,《闻一多全集·书信》,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27页。
    ①周作人:《论小诗》,原载《觉悟》,1922年6月29日。
    ①叶圣陶:《玉诺的诗》,原载《文学旬刊》第39期,1922年6月1日。
    ①叶圣陶:《玉诺的诗》,原载《文学旬刊》第39期,1922年6月1日。
    ②《象征主义·意象派》,黄晋凯等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35页。
    ③刘恪:《词语诗学·复眼》,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95页。
    ①秦方奇:《寂寞悲哀中的寻路者——徐玉诺及其文学世界(代前言)》,《徐玉诺诗文辑存》,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③宗白华:《新诗略谈》,原载《少年中国》第1卷第8期,1920年2月15日出版。
    ④西谛(郑振铎):《短序》//《雪朝》,商务印书馆,1922年版。转自《徐玉诺诗文辑存》(上)。
    ①(法)儒勒·米什莱:《米什莱散文选》,郑法清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第129、96页。
    ①(丹麦)索伦·克尔凯郭尔:《飞鸟百合与女演员》,京不特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20页。
    ①罗振亚:《日本俳句与中国“小诗”的生成》,《中国社会科学》,2010(01)。
    ①吕正惠:《形式与意义》,《中国文学的情感世界》,合肥:黄山书社出版,2012年,第224页。
    ②(美)沃伦、韦勒克:《文学理论》,邢培明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26页。
    ③吕正惠:《形式与意义》,《中国文学的情感世界》,第224-226页。
    ①周作人:《〈扬鞭集〉序》,《谈龙集》,开明书店,1927年,第68页。
    ①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55-57页。
    ①(瑞士)荣格:《心理学与文学》,冯川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第122页。
    ①经庵:《河南民歌中的匪灾与兵灾》,《民俗》,1930年4月30日。转自:(英)贝思飞:《民国时期的土匪》,徐有威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①(德)费希特:《向欧洲君主们索要迄今被压制的思想自由》,《费希特著作选》第一卷,梁志学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235页。
    ①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全集》,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59页。
    ②(美)爱伦·坡:《诗歌的原则》,《霍普金斯文学理论和批评指南》,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第1162页。
    ①(美)詹姆斯:《彻底的经验主义》,庞景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11页。
    ②(美)奥克肖特:《经验及其模式》,吴玉军译,天津:天津出版社,2005年,第69页。
    ①(瑞士)荣格:《心理学与文学》,冯川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第114页。
    ②《雪朝》为“文学研究会”同人诗合集,徐玉诺为第4集,1922年4月商务印书馆出版;《将来之花园》为“文学研究会丛书”中第一本个人诗集,1922年8月商务印书馆出版。
    ③(美)艾布拉姆斯:《文学术语词典》,吴松江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43页。
    ①刘恪:《词语诗学·复眼》,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25页。
    ①考德威尔:《诗的梦行为》,《考德威尔论文集》,陆建德等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第119-209页。
    ①叶圣陶:《玉诺的诗》,原载《文学旬刊》第39期,1922年6月1日。
    ②(美)艾布拉姆斯:《文学术语词典》,吴松江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621页。
    ③(法)巴塞罗:《超现实主义》,杨玉平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63页。
    ①(瑞士)荣格:《文学与心理学》,冯川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第2页。
    ①(德)弗洛姆:《梦的精神分析》,叶寿颂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第20页。
    ②(法)马利坦:《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刘有元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第79页。
    ①刘恪:《关于超文本诗学》,北京《青年文学》,1999(07)。
    ①《徐玉诺诗文辑存》(上),第14页。
    ①《于赓虞诗文辑存》,解志熙、王文金编,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本章所引于赓虞的诗文皆出自此书,不再另注。
    ①俞平伯:《社会上对于新诗的各种心理观》,《新潮》,1919,3(01)。
    ②成仿吾:《诗之防御战》,《中国现代诗论·上编》。广州:花城出版社,1985年,第70页。
    ④可参看:张友鸾《新诗坛上一颗炸弹》、周灵均《删诗》、梁宗岱《新诗的纷歧路口》等文章。笔者注。
    ①于赓虞:《新诗诤言》。
    ②徐志摩:《诗刊弁言》,《晨报副刊·诗镌》,1926-04-01。
    ①(日)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出了象牙之塔》,《鲁迅全集》第13卷,1973年,第30页。
    ③田汉:《新罗曼主义及其他》,原载《少年中国》第1卷第12期,1920年6月15日。
    ①周作人:《三个文学家的纪念》,原载《晨报副刊》,1921年11月14日。
    ②据写给赵景深的信所载应是《写诗的艺术》,但目前我们所看到的最早的一篇是《诗的自然化》。笔者注。
    ③于赓虞:《诗的自然论》。
    ④吕兴昌:《人与自然》,《中国文学的情感世界》,第126-130页。
    ①吕兴昌:《人与自然》,《中国文学的情感世界》,第114页。
    ②(美)艾布拉姆斯:《文学术语词典》,第357-358页。
    ③叶维廉:《中国古典诗中山水美感意识的演变》,《中国诗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80页。
    ④俞平伯:《冬夜<自序>》,上海亚东图书馆,1922年版。
    ①于赓虞:《诗的形式》。
    ①邵洵美:《诗二十五首》自序,《花一般的罪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53-354页。
    ②于赓虞:《诗的艺术》。
    ①(日)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鲁迅全集》第13卷,1973年,第32页。
    ③(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滕守尧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8页。
    ①于赓虞:《论作诗》。
    ①于赓虞:《诗的创造之力》。
    ②于赓虞:《诗人的路》。
    ①于赓虞:《诗人的路》。
    ①郭沫若:《文艺之社会的使命》,《沫若文集》(10),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83-84页。
    ②闻一多:《匡斋尺牍》,《闻一多全集》(3),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14页。
    ③鲁迅:《诗之敌人》,原载《文学周刊》,1925.1.17(5)。
    ①梁宗岱:《梁宗岱文集IV》,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第87-88页。
    ②罗侃平:《白、黄、红:中国纯诗的三原色——二三十年代纯诗理论的发生机制及其思考》,首都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8年。
    ③穆木天:《穆木天文学评论选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18页。
    ①闻一多:《诗的格律》,原载《晨报副刊·诗镌》,1926年5月13日。
    ③郭沫若:《革命与文学》,《文学运动史料选》(一),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第440-446页。
    ④麦克昂(郭沫若):《英雄树》,原载《创造月刊》,1928年第1卷第8号。
    ①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文学运动史料选》(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第17-21页。
    ②仲云:《新文艺的建设》,原载《文学周报》第4卷,1928(11)。
    ③于赓虞:《诗之艺术》。
    ④《<鴞>语》第10期,1929年2月20日。转自《于赓虞诗文辑存》(下)。
    ①《<鸮>语》第18期,1929年4月12日。转自《于赓虞诗文辑存》(下)。
    ②于赓虞:《到何处去》。
    ②(英)柯勒律治:《文学传记》,《西方文论选》,伍蠡甫主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第126页。
    ①(英)华兹华斯:《抒情歌谣序》,《西方文论选》,第117页。
    ②于赓虞:《诗歌与思想》,这段话原出自爱伦·坡《诗的原理》。笔者注。
    ①于赓虞:《诗之情思》。
    ②参看:解志熙《美的偏执:中国现代唯美—颓废主义文学思潮研究》,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
    ①穆木天:《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原载《创造月刊》,第1期第1卷。
    ②冯乃超:《忆木天》,《冯乃超文集》上卷,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402页。
    ③穆木天:《王独清及其诗歌》,原载《现代》,第1卷第5期。
    ①雪莱:《诗的辩护》,《雪莱全集》(第5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①吴建福:《童话<夜莺与玫瑰>的早期汉译考察》,《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年3月。
    ①《礼记·祭法》,《礼记训纂》,(清)朱彬撰,中华书局,1996年,第697页。
    ①沈兼士:《沈兼士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第199页。
    ①于赓虞:《诗之艺术》。
    ②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68页。
    ③(英)丹尼·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张卫东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82页。
    ①庄子:《外篇·至乐》,《诸子集成<庄子集释>》(三),中华书局,2006年,第272-274页。
    ①《礼记·曲礼下》,《礼记训纂》,第72页。
    ②《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27页。
    ③(美)艾布拉姆斯:《文学术语辞典》,第225页。
    ①(美)爱伦·坡:《创作哲学》,《准则与尺度》,潞潞主编,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第26-28页。
    ②(德)施莱格尔:《雅典娜神殿断片集》,李伯杰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161页。
    ②转自:(美)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29页。
    ①Beckon, Karl. The Oscar Wilde Encyclopedia. New York. AMSPress,1995年,第64页。转自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福面孔》,顾爱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②(法)波德莱尔:《献给我的弗朗切斯卡的颂歌》,转自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福面孔》,第176页。
    ①郁达夫:《文学概说》,《郁达夫文集》第五卷,广州:花城出版,1982年,第68页。
    ②解志熙:《美的偏执》,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92页。
    ③(美)马泰·卡琳内斯库:《现代性的五福面孔》,顾爱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205页。
    ④解志熙:《孤独的行吟与独特的思考——“恶魔诗人”于赓虞的诗与诗论(代前言)》,《于赓虞诗文辑存》(上)。
    ①(美)沃伦、韦勒克:《文学理论》,第232页。
    ①《于赓虞诗文辑存》(下),第214-215页。
    ②杜牧:《李长吉歌诗叙》,《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2页。
    ③杜牧:《李长吉歌诗叙》,《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第12页。
    ①钱钟书:《谈艺录》(补订本),中华书局,1984年,第51页。
    ②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36页。
    ③(捷克)普实克:《抒情与史诗》,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第47页。
    ④(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586页。
    ⑤(法)波德莱尔:《1946年的沙龙》,郭宏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24页。
    ①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37页。
    ①本章所选苏金伞的诗歌文本皆出自《苏金伞诗文集》,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①王卫波:《豫西北传统婚俗礼仪的文化考察》,《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07)。
    ①《礼记·郊特性》,《礼记训纂》,第393页。
    ②(法)葛兰言:《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赵丙祥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61页。
    ①(美)米恰尔·伊利亚特:《圣神的存在》,第337页。
    ①(美)米恰尔·伊利亚特:《圣神的存在》,第337—338页。
    ②艾青:《为了胜利——三年来创作的一个报告》,原载《抗战文艺》第7卷第1期。诗人在文章说“这些诗多数写得是中国农村的亘古的隐喻与农民的没有终止的劳顿,连我自己也不愿意竟会如此深深地浸染上了土地的忧郁。”
    ①吴晓东:《中国新诗总系<导言>》(第三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6页。
    ①(法)布朗肖:《文学空间》,顾嘉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62页。
    ②汪曾祺:《谈谈风俗画》,《汪曾祺全集》第四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50页。
    ①刘勰:《文心雕龙·物色》,《文心雕龙》,郭晋稀译注,长沙:岳麓书社出版,2004年,第381页。
    ①(英)雷蒙德·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2005年,第404页。
    ①(德)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19页。
    ②(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①(法)鲁尔·瓦纳格姆:《日常生活的革命》,张新木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②(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第96页。
    ③刘恪:《现代小说语言美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
    ①臧克家:《泥土的歌》,重庆:重庆星群版,1946年版。
    ②详细论争内容可参看:潘颂德《中国现代新诗理论批评史》,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第574-579页。
    ①冯至:《十四行集》(六),明日社,1942年版。
    ①《苏金伞诗选<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①苏金伞:《苏金伞诗选<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①贺力震:《右派分子苏金伞的真面目》,《奔流》,1957年第7期。
    ①转自杜希唐:《认真贯彻实行文艺与工农兵群众结合的方针——对苏金伞优派文艺思想的批判》,《奔流》,1958年第3期。
    ②苏金伞:《鹁鸪鸟<后记>》,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
    ①苏金伞:《我开始写诗的时候》,《苏金伞诗文集》,第578页。
    ②《抒情传统与维新时代<序>》,(美)吴盛青、高嘉谦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
    ①痖弦《新诗这座殿堂是怎样建造起来的——从史的回顾到美的巡礼》,痖弦主编《天下诗选Ⅰ1923-1999》,台北:天下远见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第14页。
    ②叶珊:《诗与创造》,转自周良沛主编《痖弦诗选》,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108-109页。
    ①尹建民:《比较文学术语汇释》,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91页。
    ②叶维廉:《在记忆离散的文化空间里歌唱——论痖弦记忆塑像的艺术》,《诗探索》,1994(01)。
    ①本章所选痖弦诗歌文本皆出自《痖弦自选集》,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出版社,1977年。不再另注。
    ①刘登翰、朱双一:《彼岸的缪斯:台湾诗歌论》,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248页。
    ①《童年:痖弦的故乡情结》,署名为皇冠编辑群,参看《寻根》,1997(01)。
    ①李怀宇:《痖弦:每个文人都应该是“广义的左派”》,《南方都市报》,2007-04-26。
    ②张桥桥:《花非花》。张桥桥后来成为痖弦的妻子,痖弦认为她是一个真正的诗人有极高的文学才华,但因身体多病并未有从事文学创作。在她去世后,痖弦公布了妻子在24岁时写下的这一篇关于他们爱情的小文。参看:《台湾文学选刊》,2005(09)。
    ①(英)雷蒙德·威廉斯:《马克思主义与文学》,王尔勃译,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36-140页。
    ①彭瑞金:《台湾新文学运动四十年》,台北:春晖出版社,1997年版。
    ②《新诗》周刊发刊辞,原载《自立晚报·新诗》,1951年11月5日。
    ③《现代诗》宣言,原载《现代诗》第一期,1953年2月1日。
    ④创世纪诗社的发刊词题名为《创世纪的路向》,由张默执笔。原载《创世纪》创刊号,1954年10月。
    ①(本社)《请为中国诗坛留一份纯净》,《创世纪》第37期,1974年7月。
    ②叶维廉:《洛夫论》,《诗魔的蜕变———洛夫诗作评论集》,台湾:诗之华出版社,1991年版。
    ③痖弦:《现代诗三十年的回顾》,转自叶维廉:《中国诗学》,第304页。
    ④夏榆:《仿佛万古长夜的隔绝——台湾诗人痖弦60年的两岸情义》,《南方周末》,2010-05-05。
    ①叶维廉:《在记忆离散的文化空间里歌唱——论痖弦记忆塑像的艺术》,《诗探索》,1994(01)。
    ①曾仰丰:《中国盐政史》,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据1937年商务印书馆本影印,第266页。
    ②《河南近代经济》,第156页。
    ①叶维廉:《在记忆离散的文化空间里歌唱——论痖弦记忆塑像的艺术》,《诗探索》,1994(01)。
    ②(加拿大)佛克马:《1956—1960:中国文学与苏联影响》,季进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77页。
    ①痖弦:《痖弦自选集》,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第243页。
    ②痖弦:《中国新诗研究》,台北:洪范书店,1981年,第27,49页。
    ①原刊《创世纪》第14、15期,1960年2月5月。转自痖弦:《中国新诗研究》。
    ①邵燕祥:《我与诗与政治:诗与政治关系的一段个案》,《西湖》,2007(01)。
    ①谢冕:《导言为了一个梦想》,《中国新诗总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8页。
    ②谢冕:《导言为了一个梦想》,《中国新诗总系》,第6页。
    ①刘登翰、朱双一:《彼岸的缪斯——台湾诗歌论》,第5页。
    ②此处所引商禽和痖弦的言论,参看:《现代主义:国际与本土──现代诗运的回顾与前瞻》,《现代诗》40周年座谈1。
    ③叶石涛:《台湾文学史纲》,高雄:文学界杂志社出版,1987年,第107页。
    ①夏榆:《仿佛万古长夜的隔绝——台湾诗人痖弦60年的两岸情史》,《南方周末》,2010-05-05。
    ②何其芳:《埋葬》,《何其芳诗文掇英集》,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
    ①痖弦:《何其芳小传》,《现代诗》复刊第18期。
    ①(瑞士)荣格:《文学与心理学》,冯川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第96页。
    ②(瑞士)荣格:《荣格性格哲学》,李德荣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年,第2页。
    ①(美)爱德华·希尔斯:《论传统》,傅铿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99页。
    ②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艾略特文学论文集》,李赋宁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年,第2页。
    ④徐复观:《徐复观文集》(一),长沙: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9-10页。
    ①(法)西蒙娜·薇依:《扎根》,徐卫翔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33页。
    ②叶维廉:《文化错位:中国现代诗的美学议程——附录:双重的文化错位:五六十年代的台湾的诗思》,中国新诗一百年国际研讨会,2005(08)。
    ③《创世纪诗刊》,1956(06)。
    ①痖弦:《中国新诗研究》,第45页。
    ②痖弦:《中国新诗研究》,第9页。
    ①徐复观:《徐复观文集》(一),第289页。
    ②痖弦:《现代诗短札》,原刊《创世纪》,第14、15期,1960年2月、5月。转自痖弦:《中国新诗研究》。
    ①痖弦:《中国新诗研究》,第11页。
    ①(明)李腾芳:《文字法三十五则》,清刻本《李文庄公全集》卷九《山居杂著》(上),清光绪二年(1876)。
    ②(法)弗朗索瓦·于连:《迂回与进入》,杜小真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56页。
    ①(法)弗朗索瓦·于连:《迂回与进入》,第58页。
    ②(法)弗朗索瓦·于连:《迂回与进入》,第161页。
    ③痖弦:《新诗这座殿堂是怎样建造起来的——从史的回顾到美的巡礼》,痖弦主编《天下诗选Ⅰ1923-1999》,第17页。
    ④痖弦:《文化的热土诗歌的原乡》,是2010年10月23日痖弦应邀为南阳师范学院作的报告。笔者注。
    ①痖弦:《痖弦自选集<序>》。
    ①痖弦:《中国新诗研究》,第12页。
    ②痖弦:《二月之献》,《心灵札记》,台北:蓝灯文化出版社,1980年,第126页。
    ①王文生:《论情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184页。
    ①王文生:《论情境》,第230页。
    ①更详细的解读可参看:李元洛《山灵与秋神——痖弦<山神>与何其芳<秋天>(二)对读》《名作欣赏》,1987(03)。
    ②张默:《无尘的镜子》,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1年版。
    ①(美)斯维特兰娜·博伊姆:《怀旧的未来》,杨德友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第2-7页。
    ①(苏)托洛茨基:《文学与革命》,刘文飞等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189页。
    [1]《河南新文学大系》,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
    [2]《徐玉诺诗文辑存》,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3]《于赓虞诗文辑存》,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4]《苏金伞诗文集》,河南文艺出版社,1996。(并包括其它各选本)
    [5]《青勃诗选》,大众文艺出版社,2004。
    [6]《杜谈作品选》,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
    [7]周启祥编:《中原三十年代诗抄》,重庆出版社,1993。
    [8]痖弦:《痖弦自选集》,黎明文化事业出版社,1977。
    [9]刘增杰编著:《解放区文学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
    [1]《河南新文学大系》(史料卷),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
    [2]《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主要有:1917-1927第8集;1927-1937,第14集;1937-1949,第14集;1949-1976第14集;1976-2000第22集)
    [3]《中国新诗总系》,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4]《新月派评论资料选》,方仁念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5]《文学研究会资料》,贾桂芳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
    [6]《回读百年:20世纪中国社会人文论争》,陈飞等主编,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
    [7]《剑桥美国文学史》(诗歌卷:第四、五、八卷),(美)萨克文·伯科维奇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8]《中国现代诗歌史》,朱光灿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
    [9]《中国新诗史》,陆耀东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
    [10]《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1]《中国当代新诗史》,洪子诚、刘登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2]《彼岸的缪斯:台湾诗歌论》,刘登翰、朱双一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
    [13]《20世纪台湾诗歌史》,章亚昕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14]《20世纪世界诗歌译丛》,河北教育出版社。
    [15]《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6]《中国新诗史论》,章亚昕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
    [1]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王晓朝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2]亚里士多德:《诗学》,陈忠梅译,商务印书馆,2008。
    [3]贺拉斯:《诗艺》,杨周翰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4](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2007。
    [5](奥)弗洛伊德:《梦的解析》,周艳红等译,三联书店,2008。
    [6](比利时)乔治·布莱:《批评意识》,郭宏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7](德)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8](德)狄尔泰:《体验与诗》,胡其鼎译,三联书店,2005。
    [9](德)卡西尔:《语言与神话》,于晓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10](德)本雅明:《本雅明文选》,陈勇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1](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张旭东等译,三联书店,2005。
    [12](德)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1999。
    [13](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14](德)姚斯:《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顾建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15](德)胡戈·弗里德利希:《现代诗歌的结构》,李双志译,译林出版社,2010。
    [16](俄)勃洛克:《知识分子与革命》,林精华译,东方出版社,2000。
    [17](俄)托洛茨基:《文学与革命》,刘文飞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92。
    [18](俄)什克洛夫斯基:《散文理论》,刘宗次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
    [19](法)布郎肖:《文学空间》,顾嘉琛译,商务印书馆,2003。
    [20](法)巴什拉:《梦想的诗学》,刘自强译,三联书店,1996。
    [21](法)巴什拉:《火的精神分析》,杜小真译,三联书店,2005。
    [22](法)波德莱尔:《1846年的沙龙》,郭宏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3](法)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译林出版社,2009。
    [24](法)让·贝西埃:《诗学史》,史忠义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
    [25](法)福柯:《词与物》,莫伟民译,三联书店,2002。
    [26](法)葛兰言:《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赵丙祥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7](法)梅洛·庞蒂:《眼与心》,杨大春译,商务印书馆,2007。
    [28](法)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李幼蒸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9](法)列维·斯特劳斯:《忧郁的热带》,王志明译,三联书店,2005。
    [30](法)莫斯:《礼物》,汲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1](美)艾略特:《艾略特文学论文集》,李赋宁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
    [32](美)安德森:《想像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3](美)布鲁姆:《影响的焦虑》,徐文博译,三联书店,1989。
    [34](美)布鲁姆:《如何读,为什么读》,黄灿然译,译林出版社,2011。
    [35](美)布鲁姆等:《读诗的艺术》,王敖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6](美)布鲁克斯:《精致的瓮》,郭乙瑶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7](美)布鲁克斯:《理解诗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38](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2008。
    [39](美)罗伯特·戴维·萨克:《社会思想中的空间观:一种地理学的视角》,黄春芳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0](美)米尔恰·伊利亚德:《神圣的存在》,晏可佳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1](美)兰色姆:《新批评》,王腊宝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42](美)克利福德等:《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高丙中等译,商务印书馆,2006。
    [43](美)吉尔兹:《地方性知识》,王海龙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44](美)杜威:《艺术即经验》,高建平译,商务印书馆,2005。
    [45](美)努斯鲍姆:《诗性正义——文学想象与公共生活》,丁晓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6](美)奈莫洛夫编:《诗人谈诗》,陈祖文译,三联书店,1989。
    [47](美)斯特朗:《诗歌的先锋派》,陈祖洲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8](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主义、后现代主义》,顾爱彬等译,商务印书馆,2002。
    [49](美)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张辑等译,商务印书馆,2003。
    [50](美)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丁泓译,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
    [51](美)特伦斯·欧文:《古典思想》,覃方明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52](美)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三联书店,1999。
    [53](美)萨义德:《世界·文本·批评家》,李自修译,三联书店,2009。
    [54](美)蒲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55](美)宇文所安:《迷楼》,程章灿译,三联书店,2003。
    [56](美)宇文所安:《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57](加)弗莱:《批评的剖析》,陈慧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88。
    [58](墨西哥)帕斯:《批评的激情》,赵振江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
    [59](瑞士)荣格:《荣格文集》,冯川编译,改革出版社,1997。
    [60](瑞士)汉斯·昆,瓦尔特·延斯:《诗与宗教》,李永平译,三联书店,2005。
    [61](英)安德鲁·本尼特:《关键词:文学、批评与理论指导》,汪正龙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2](英)安德森:《文化地理学手册》,李蕾蕾译,商务印书馆,2009。
    [63](英)奥克肖特:《经验及其模式》,吴玉军译,北京出版社,2005。
    [64](英)鲍曼:《被围困的社会》,郇建立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65](英)鲍曼:《后现代伦理学》,张成岗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66](英)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
    [67](英)巴特勒:《浪漫派、叛逆者及反动派》,黄梅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68](英)丹尼·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张卫东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69](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何兆武等译,商务印书馆,2007。
    [70](英)雷蒙德·威廉斯:《马克思主义与文学》,王尔勃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71](英)雷蒙德·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三联书店,2005。
    [72](英)马修·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韩敏中译,三联书店,2002。
    [73](英)瑞恰慈:《文学批评原理》,杨自伍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
    [74](英)迈克·克郎:《文化地理学》,杨淑华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5](英)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等译,三联书店,1998。
    [76]姜涛:《“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7]潞潞主编:《准则与尺度:外国著名诗人文论》,北京出版社,2003。
    [78]《李健吾批评文集》,郭宏安编,珠海出版社,1998。
    [79]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2005。
    [80]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出版社,2009。
    [81]朱光潜:《诗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82]高友工:《美典:中国文学研究论集》,三联书店,2008。
    [83]蔡英俊主编:《中国文学的情感世界》,黄山书社,2012。
    [84]鲁枢元:《文学的跨界研究:文学与语言学》(文集),学林出版社,2011。
    [85]耿占春:《隐喻》,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
    [86]耿占春:《失去象征的世界:诗歌、经验与修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87]刘恪:《词语诗学》,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88]刘恪:《中国现代小说语言美学》,商务印书馆,2013。
    [89]吴晓东:《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90]王家新:《二十世纪外国重要诗人如是说》,河南文艺出版社,1993。
    [91]解志熙:《美的偏至:中国现代唯美—颓废主义文学思潮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
    [92]张清华:《内心的迷津:当代诗歌与诗学求问录》,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
    [93]张先飞:《人的发现:“五四”文学现代人道主义思想源流》,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94]张桃洲:《现代汉语的诗性空间——新诗话语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5]张松建:《抒情主义与中国现代诗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1]许妍:《1927~1937年河南教师群体研究》,河南大学学位论文,2008。
    [2]李建锋:《寻路的人——徐玉诺综论》,河南大学学位论文,2011。
    [3]张百顺:《河南省中学教育研究1927-1937年》,河南大学学位论文,2012。
    [4]齐磊:《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诗歌》,山东大学学位论文,2007。
    [5]余荣虎:《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理论流变论(1917-1949)》,南京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9。
    [6]王辉:《初期白话诗与旧体诗之语言体式关系研究》,苏州大学学位论文,2012。
    [7]罗侃平:《白、黄、红:中国纯诗的三原色——二三十年代纯诗理论的发生机制及其思考》,首都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8。
    [8]李春华:《<诗经>思乡恋土主题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学位论文,1999。
    [9]贺晓兰:《近现代报刊与中国现代文学》,西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1。
    [1]沈奇:《痖弦诗歌艺术论》,《华文文学》,2011(03)。
    [2]许霆等:《五四时期的白话运动与新诗运动》,《文艺争鸣》,2009(07)。
    [3]王德威:《现代性下的抒情传统》,《复旦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06)。
    [4]胡淑娟:《李贺“鬼才”、“鬼诗”批评》,《中国文学研究》,2007(02)。
    [5]薛雯:《论颓废作为一种艺术化精神》,《文艺争鸣》,2005(02)。
    [6]陈瑞红、吕佩爱:《试论颓废的现代性》,《学术研究》,2007(03)。
    [7]王本朝:《诗学的政治:京派文学的审美主义》,《社会科学研究》,2010(03)。
    [8]卢甲文:《河南方言和普通话词比较》,《中州学刊》,1984(05)。
    [9]董淑明、张民德:《开封近代报业简史》,《河南图书馆学刊》,2000(09)。
    [10]高坚:《民国初年开封报业考略》,《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0(03)。
    [11]邓经武:《地域文化学视角下的文学问题》,《文艺争鸣》,2011(17)。
    [12]余荣虎:《“乡土文学”是如何消失的——论20世纪40年代左翼文坛对“乡土文学”的再选择》,《文史哲》,2010(0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