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共守规范建设刍议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美建交27年来,两国关系始终是沿着起伏不平的轨迹运行。中美关系的紧张未必能阻止交往的扩大,而交往的扩大也未必能阻止危机的产生。面对错综复杂的中美关系,探寻稳定发展的共荣之路成为当务之急。在这方面,中美共守规范建设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建设性的思路。
     共守规范是对特定的国际问题做出适当行为的集体期望,这种期望通过权利和义务的形式得到遵守和执行。中美共守规范即指在中美关系的特定功能领域中,双方共同执行的,以权利和义务定义的特定的标准行为,其本质是中美双方为了管理其在特定问题上的行动而创设或加入的一系列制度性安排。
     针对美国一贯奉行的既接触又遏制的对华战略,中国的现实选择是:在政治、经贸、军事等各领域,从低到高、从小到大、从易到难与美国建立数量更多、内容更广、级别更高的共守规范,籍此强化接触、弱化遏制。以实力促规范、以利益促规范、以沟通促规范、以规范促规范,最终形成中美共守规范体系。在中美关系“殿堂”中,共有理念是“穹顶”,共享利益是“支柱”,而共守规范则是“登堂入室之门”。只有不断完善共守规范,扩大共享利益,增强共有理念,才能保障和促进中美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
Since established 27 years ago, the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USA have always been moving along a bumpy track. The tension of the China-USA relations can't necessarily stop the extension of communication, and the extension of communication also can't stop the crisis breaking out sometimes. Based on the up-and-down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USA, it is an urgent agenda nowadays to explore a stable and constructive way for China-USA co-prosperity.
    In this aspect, it provides us a way out to construct a set of Criterions abided by China and USA. Criterions are collective expectation for appropriate actions on specified international problems, which are complied and implemented in the form of rights and obligations. Criterions abided by China and USA are standard behavior complied and implemented by both sides, which are defined by rights and obligations in the specified realm. The essence of Criterions abided by China and USA is a series of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Replying to the strategy of USA that contacts as well as contains China all through, the practical choice for China is to construct more and better Criterions abided by both sides in the realms of politics, commerce, and defense etc., which could strengthen contacting as well as weaken containing each other. The whole system of Criterions abided by China and USA would come into being with the promotion by growing strength, increasing benefits, regular communication, and individual criterion. In the hall of the China-USA relations, the beliefs held by China and USA are the roof, the shared interests are the mainstays and the criterions abided by both sides are the doors to the hall. Only if the criterions abided by China and USA have been constructed and perfected, the interests partaken by two countries have been enlarged, and the beliefs shared by both sides have been made clear,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USA could develope successfully.
引文
[1] 傅高义著,田斌译:《美中两国如何谋求共同利益和处理好分歧》,载《与中国共处:21世纪的美中关系》,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56页。
    [2] 李侃如:《国内力量与中美关系》,载《中美长期对话》,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9页。
    [3] 哈里·哈丁:《无形的手—人权重新限定概念》,载《与中国共处:21世纪的美中关系》,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93页。
    [4] 布热津斯基著,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大棋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71页。
    [5] 潘忠岐:《中美关系的战略基础:过去、现在与未来》,载《中美长期对话》,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3页。
    [6] 陶文钊:《努力构建双赢的中美关系》,载《和平与发展》,2004年第2期。
    [7] 张立平:《布什连任及中美关系》,2004年11月10日,转引自新浪网:http://news.sina.com.cn/c/2004-11-10/ba4874160.shtml
    [8] 刘杰:《机制化生存: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抉择》,北京:时事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9] 青木昌彦:《什么是制度?我们如何理解制度?》,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年第6期。
    [10] 尤尔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交往行为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30-140页
    [11] 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32-135页。
    [12] 詹姆斯·多尔蒂著,阎学通译:《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175-176页。
    [13] 邵峰:《从三个层面分析和把握中美关系的发展》,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11期,卷首语。
    [14] 余永胜:《美国“重视中国”的两面性》,载《东方早报》,2006年2月8日。
    [15] 袁鹏:《“融合+牵制”美国对华新战略正在形成》,载《环球时报》,2005年8月19日。
    [16] 孙哲:《美国国会于中美关系案例与分析》,北京:时事出版社,2004年版,第108页。
    [17] 倪世雄:前引书,第457页。
    [18] Francis Fukuyama, "Re-envisioning Asia" , Foreign Affairs, January/February 2005, Vol. 84, p. 78.
    [19] 查克·哈格尔:《美国须明智处理对华关系》,转引自美国国务院困际信息局:《美国参考》,http://usinfo.state.gov/mgck/Archive/2005/Aug/12-519303.html
    [20] 钱其琛:《深入学习邓小平外交思想,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外交工作》,载王泰平主编:《邓小平外交思想研究论文集》,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第6-7页。
    [21] 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学理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6页
    [22] 王杰:《国际机制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23] 潘忠岐:《制度与合作:新自由制度主义对新现实主义的批判与发展》,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7期
    [24] Peter J. Katzenstein, the Culture of National Security: Norms and Identity in Worm Politic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6), p.135.
    [25] 江忆恩:《简论国际机制对国家行为的影响》,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12期
    [26] 罗伯特·希斯著,王成译:《危机管理》,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第21页。
    [27] 倪世雄:前引书,第364页。
    [28] 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大·奈著,门洪华译:《权力与相互依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11页。
    [29] 王铁崖:《国际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36页。
    [30] 王绳祖:《国际关系史》,北京:法律出版社,1986年版,第52-58页。
    [31] 选编组:《国际关系史资料选编》(上册),武汉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3页。
    [32] 王绳祖:《国际关系史》,北京:法律出版社,1986年版,第520-560页。
    [33] 袁明:《国际关系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221-323页。
    [34] 贝娅特·科勒-科赫著,顾俊礼译:《欧洲一体化与欧盟治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页。
    [35] 黄光锐:《蓝天谍影下的超级大国政治》,载《中国报道周刊》,2001年5月14日。
    [36] Steven E. Miller & Stephen Van Everaed, Naval Strategy and National Securit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8), p.381
    [37] 王霄:《美苏地中海对峙,1973》,载《国际展望》,2004年1月,第78页。
    [38] 刘金质:《冷战史》(中册),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869-878页。
    [39] 刘金质:《冷战史》(中册),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879-899页。
    [40] 罗伯特·基欧汉著,苏长和译:《霸权之后》,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年版,第105页。
    [41] 牛雨辰:《美议员来华谈敏感问题》,载《环球时报》,2006年1月13日。
    [42] 黄琳:《透视中美首次高层对话,美国要给中国把脉》,载《瞭望东方周刊》,2005年6月,第24期。
    [43] 陶文钊、仲掌生:《中美关系一百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66页。
    [44] Dennis Hickey, Taiwan's Security in the Changing International System, (Boulder: Lynne Rienner, 1997) , p.40, Table 3.1 & p. 84. Table5.1
    [45] 王巧荣:《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再探讨》,载《美国研究》,2002年第1期。
    [46] 詹姆斯·利奇:《中国的<反分裂国家法>和台湾海峡局势》,载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美国参考》http://usinfo.state.gov/mgck/Archive/2005/May/11-17778.html
    [47] 约瑟夫·奈:《中国:威胁还是机遇?》,载《人民日报》,2005年8月19日
    [48] 刘爱成:《布什三骂陈水扁》,《环球时报》,2004年12月27日。
    [49] 李晓岗:《美国对遏制“台独”发挥了一定作用》,《学习时报》第320期,2006年1月16日。
    [50] 王宝付:《面对安全危机》,《人民日报》,2005年12月22日。
    [51] 朱立群:《制度化安全合作与权利的自我约束》,《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1期
    [52] 王立:《1973-2005美国驻华大使传奇》,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第105页。
    [53] 防扩散是non-proliferation,美国现在更愿意用反扩散counter-proliferation一词来表明美国的战略意图。
    [54] 刘结一:《加强团结合作,共同应对挑战:国际防扩散展望与中国的政策》,转引自中国网,2002年11月21日,http://www.china.org.cn/chinese/PI-c/235650.htm
    [55] 国务院新闻办:《中国的军控、裁军与防扩散努力》白皮书,载《解放军报》,2005年9月1日。
    [56] 中国外交部军控司:《中国与多边防扩散出口控制机制》,转引自中国外交部网http://www.fmprc.gov.cn/chn/wjb/zzjg/jks/ikslc/fkswt/dbfks/t118828.htm
    [57] 项立岭:《中美关系史全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16页
    [58] 刘建超:《中国愿加入第二轮导弹及其技术控制制度对话会》,转引自中新网 http://www.chinanews.com.cn/news/2004year/2004-06-03/26/444257.shtml
    [59] 陶文钊:《中美关系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79页。
    [60] 陶文钊:《中美关系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85页。
    [61] 罗援:《中美军事交流:风风雨雨25年》,载《北京周报》,2004年第1期
    [62] 左渐晓:《中美五大对话渠道》,载《青年参考》,2005年7月28日
    [63] 韩旭东:《中美国防部防务磋商:两国防务接触在曲折前行》,载《中国青年报》,2004年2月16日。
    [64] 李雨桐:《首次“特别政策对话”,搭建中美军事热线》,载《国际先驱导报》,2005年2月4日。
    [65] 中新社:《中美举行战略安全、多边军控和防扩散第三轮磋商》,转引自中新网,2004年2月17日http://www.chinanews.com.cn/n/2004-02-17/26/402988.html
    [66] 黄海对峙:1994年10月27日,美国“小鹰”号航母编队在接近中国黄海行驶时,在西北大约450海里的地方发现了中国核潜艇,美舰反潜飞机一直跟踪,中国则出动战机进行拦截,双方对峙前后持续了3天时间,对峙几乎造成偶发冲突);台海风波:1996年3月美国先后派遣两支航母编队游弋于台湾海峡外围,对我东南沿海正在进行导弹演习的部队公然实施威慑,迫使中方出动潜艇编队拦阻,双方形成严重的军事对峙局面;南海撞机:2001年4月1日,美国一架EP-3侦察机在中国海南岛近海海域上空进行侦察活动时,违反安全飞行规则,突然转向,与我海军航空兵部队的一架战机相撞,导致中方机毁人亡,美方侦察机迫降海南岛。
    [67] 钱春泰:《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初析》,载《现代国际关系》,2002年第4期。
    [68] 吴瑞虎:《走向世界的中国海军—人民海军“军舰外交”纪实》,载《舰船知识》,1999年第4期。
    [69] 程刚:《中美海军频频握手》,载《环球时报》,2005年9月16日。
    [70] 于新超:《美国邀请中国观摩关岛军演有玄机》,载《国际先驱导报》,2006年5月19日。
    [71] 罗援:《中美军事交流:风风雨雨25年》,载《北京周报》,2004年第1期。
    [72] 阎学通:《中美军事合作的前景》,新加坡《联合早报》,1998年6月7日。“安全合作”是指两国军事合作的目的在于避免两国之间发生军事对抗或军事冲突;“同盟合作”则是防备与第三国或其他国家之间发生军事冲突。
    [73] 李雨桐:《中美两军战略互信机制提上日程》,转引自人民网,2005年2月5日,http://www.people.com.cn/GB/junshi/1078/3169584.html
    [74] 彭光谦:《中美关系的晴雨表》,载《世界知识》,2004年第3期
    [75] 沈大伟(David Sham Baugh):《中美战略关系:从伙伴到竞争对手》,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2期。
    [76] 邱永峥:《五角大楼希望中美之间尽快开通军事热线》,载《青年参考》,2004年12月14日。
    [77] 程刚:《中美海军频频握手》,载《环球时报》,2005年9月16日。
    [78] 威廉S·科恩:《美国的亚洲政策》,2000年7月13日,转引自美国驻华大使馆网http://www.usembassy-china.org.cn/press/release/2000/c/cohen0713.html
    [79] 熊光楷:《协力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挑战》,载《学习时报》,第305期,2005年8月10日。
    [80]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禁毒》2006年白皮书,转引自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zhengfu/2002-11/14/content_630023.htm
    [81] 美国国务院:《国际毒品控制策略报告》(中国部份),2002年3月,转引自美国驻香港领事馆网:http://hongkong.usconsulate.gov/uscn/narcotic/2002/incsr.htm
    [82] 丽娜·姆扎帕洛娃:《防止和抵制恐怖主义融资》,载杨恕编:《国际恐怖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对中亚和南亚的挑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7页。
    [83] 易宪容:《中美金融反恐合作意义何在?》,载《北京青年报》,2003年2月21日。
    [84] 於武进:《中美海关“集装箱安全倡议”合作启动实施仪式举行》,转引自中国海关网站:http://www.customs.gov.cn/Default.aspx?TabID=3399&InfoID=9203&SettingModuleID=7339
    [85] 新华社:《中美执法合作成功范例 美还我6件被盗西汉陶俑》转引自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3-06/18/content_925426.htm
    [86] 外交部条约法律司:《中美法律合作》,转引自中国外交部网:http://www.fmprc.gov.cn/chn/wib/zzig/tyfls/wizdtyflgz/zgywgdsfxzyflhz/t86090.htm
    [87] 商务部研究院:《离岸金融中心成为中国资本外逃“中转站”》,转引自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04-08/16/content_1797027.htm
    [88] 王颖:《利益暗战与法律障碍—中美合作打击跨国犯罪背后》,载《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1月16日。
    [89] 尚晓宇:《如何依照<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摧公约>追捕外逃“贪官”》,载《检察日报》,2003年9月29日
    [90] 刘杰:《机制化生存,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选择》,时事出版社,2004年,第199页。
    [91] 周琪:《美国人权外交政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80页
    [92] 李云龙:《中美关系中的人权问题》,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201-205页。
    [93] 董云虎:《人“人权”入宪:中国人权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载《人权》,2004年,第2期。
    [94] 哈里·哈丁:《无形的于—人权重新限定概念》,载《与中国共处:21世纪的美中关系》,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262页。
    [95] Max Baucus, "A Strategy for Human rights in China", in CSIS (ed.),US China policy, Building A new Consensus, The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Washington D.C. 1994), p.67.
    [96] 中国商务部:《2005年中美双边贸易》,转引自商务部网:http://countryreport.mofcom.gov.cn/assav/index
    [97] 陶文钊:《中美关系史》(下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63-468页。
    [98] 外交部北美洲大洋司:《中美双边关系》,2006年4月11日,转引自外交部网:http://www.fmprc.gov.cn/chn/wib/zzjg/bmdyzs/gilb/1948/default.htm
    [99] 张幼文:《世界经济》,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年版,第174页。
    [100] 王红茹:《中美贸易:顺差真有那么大吗?》,载《中国经济周刊》,2006年2月27日。
    [101] 车玉明、廖雷:《中美商贸联委会多项共识》,2005年7月12日,转引自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5-07/12/content_3207203.htm
    [102] 叶自成、冯茵:《中美关系十论-纪念中美上海联合公报发表30周年》,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5期。
    [103] 勒晓明:《邓小平与中美科技合作》,载《科技日报》,2004年8月20日。
    [104] 中国科技信息技术研究所:《中美政府间科技合作20年》,转引自中国科技信息网:http://www.chinainfo.gov.cn/data/200108/1_20010824_12358.html
    [105]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美科技合作联委会在华盛顿举行,签署会议纪要》,转引自中国科技信息网:http://www.chinainfo.gov.cn/data/200410/1_20041014_92288.html
    [106]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美在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转引自中国网http://www.china.org.cn/chinese/HIAW/107554.htm
    [107] 保罗·萨缪尔森著,萧琛译:《经济学》第16版,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67页
    [108] 张静:《中国为国际核社会做出重要贡献》,转引自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网:http://www.caea.gov.cn/n602669/n602674/n626691/n626710/32195.html
    [109] 王毅:《人言为信,止戈为武》,2005年11月2日在日本防卫大学的演讲,转引自中国驻日大使馆网:http://www.china-embassy.or.jp/chn/sgxx/t219423.ttm
    [110] 倪世雄:前引书,第365页。
    [112] 张睿壮:《国关研究中的社会科学的方法论与当前国际热点问题探讨》,2005年11月20日在暨南大学的讲座发言。
    [113] 王义桅:《中国对美方略:以静制动》,载《环球时报》,2005年07月27日。
    [114] 郭树勇:《评“国际制度和平论”》,载《美国研究》,2000年第1期。
    [115] 郭祥清:《以柔克刚 破解对华遏制》,载《环球时报》,2006年03月13日。
    [116] Benjamin Schwarz, "Managing China' s Rise," The Atlantic Monthly, June 2005.
    [117] 中国商务部:《2005年中美双边贸易》,转引自商务部网:http://countryreport.mofcom.gov.cn/assay/index
    [118] 王缉思:《处在十字路口的中美关系》,载《中美长期对话》,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版,第68页。
    [119] 郑必坚:《中美关系的四个战略机遇》,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7月12日。
    [120] 倪峰:《回顾历史 立足现实 面向未来》,载《美国研究》,2002年第1期。
    [121] 王逸舟:《构建稳定的中美关系》,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4月18日。
    [122] 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368页。
    [123] Jurgen Habermas,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London: Heinemann, cl984-c1987, Vol. 1, 1987), p.295.
    [124] 孟凡东、何爱国:《哈贝马斯的合理性理论与东亚现代化》,载《社会科学家》,2005年第3期。
    [125] 尤尔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交往行为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36-137页。
    [126] 刘永涛:《语言作用与社会建构主义》,载《国际问题》,2004年第36期。
    [127] 孟祥青:《以柔克刚,破解对华遏制》,载《环球时报》2006年3月10日。
    [128] 李慕瑾:《军事观察:五角大楼中国军力报告出台内幕》,载《国际先驱导报》,2005年6月2日。
    [129] 刘志光:《东方和平主义的源起、流变及走向》,长沙:湖南出版社,1992年版,第22-25页。
    [130] 王毅:《人言为信,止戈为武》,2005年11月2日在日本防卫大学的演讲,转引自中国驻日大使馆网站:http://www.china-embassy.or.jp/chn/sgxx/t219423.htm
    [131] 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5页。
    [132] 约瑟夫·奈教授:《中国,威胁还是机遇?》,2005年8月19日,转引自人民网:http://world.people.com.cn/GB/1030/3627779.html
    [133] 黄琳:《透视中美首次高层对话:将成中国向美释疑平台》,载《嘹望东方周刊》,2005年6月,第24期。
    [134] 牛雨辰:《美议员来华谈敏感问题》,载《环球时报》,2006年1月13日。
    [135] 牛新春:《中美间互不信任根源复杂,战略对话级别有待提升》,载《国际先驱导报》,2005年8月8日。
    [136] 李雨桐:《首次“特别政策对话”,搭建中美军事热线》,载北京《国际先驱导报》,2005年2月4日。
    [137] 美联社:《美军太平洋司令法伦希望中美之间能建立军事纽带》,载《参考消息》,2005年7月13日。
    [138] 丁利民:《中美联合经济委员会第17次会议开幕》,载上海《新闻晨报》,2005年10月17日。
    [139] 车玉明、廖雷:《中美商贸联委会达成广泛共识》,转引自新浪网财经纵横:http://finance.sina.com.cn/j/20050712/03501785188.shtml
    [140] 中新社:《中美就经济发展和改革进行对话,涉及能源问题》,2005年8月3日,转引自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cn/news/2005/2005-08-03/26/607596.shtml
    [141] 查克·哈格尔:《美国须明智处理对华关系》,载《美国参考》,转引自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网:http://usinfo.state.gov/mgck/Archive/2005/Aug/12-519303.html
    [142] 裴敏欣:《中国应借助西方媒体改善形象》,2005年8月19日,转引自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5-08/19/content_3377422.htm
    [143] 翁翔:《杜甫孙中山进美国国会提案》,载《青年参考》,2005年6月2日。
    [144] 钱其琛:《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纪念中美上海公报发表三十周年》,载《求是》,2002年,第4期。
    [145] 胡泳浩:《交流、台作、协调及国家利益-对中美关系框架的政策分析》,载《国际观察》,1999年第6期。
    [146] 庄礼伟:《中国对外政策的新思维》,载《地球屋檐下》,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20页。
    [147] 郑必坚:《中美关系的四个战略机遇》,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7月12日。
    1、 王铁崖:《国际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
    2、 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门洪华译:《权力与相互依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 孙哲:《美国国会于中美关系案例与分析》,北京:时事出版社,2004年版。
    4、 任晓、沈丁立:《保守主义理念与美国的外交政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3年版。
    5、 罗斯、丛风辉:《风云变幻的中美关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6、 沃尔特·拉塞尔·米德著,曹化银译:《美国外交政策及其如何赢了世界》,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
    7、 李云龙:《中美关系中的人权问题》,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8、 罗伯特·基欧汉著,苏长和译:《霸权之后》,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年版。
    9、 傅高义著,田斌译:《与中国共处21世纪的美中关系》,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10、 董云虎、李云龙:《中美关系中的人权问题》,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11、 罗杰·希尔斯曼著,曹大鹏译:《防务与外交决策中的政治一概念模式与官僚政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2、 陶文钊:《中美关系与东亚格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 约翰·鲁杰著,苏长河译:《多边主义》,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4、 罗伯特·希斯著,王成译:《危机管理》,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
    15、 李云龙:《中美关系中的人权问题》,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16、 刘杰:《机制化生存,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选择》,北京:时事出版社,2004年版。
    17、 苏长和:《全球公共问题与国际合作:一种制度的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8、王绳祖:《国际关系史》,北京:法律出版社, 1986年版。
    19、詹姆斯·多尔蒂著,阎学通译:《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20、 孙哲:《美国国会与中美关系案例与分析》,北京:时事出版社,2004年版。
    21、杨洁勉:《后冷战时期的中美关系危机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2、杨洁勉:《后冷战时期的中美关系外交政策比较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3、倪世雄、王义桅:《中美国家利益比较》,北京:时事出版社,2004年版。
    24、刘金质:《冷战史》(上中下卷),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25、 冈东俊、陈友:《美国对华政策50年》,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6、 陶文钊、仲掌生:《中美关系100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7、 周溢潢:《中美关系风云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8、 郝雨凡:《美国对华政策内幕》,北京:台海出版社,1998年版。
    29、 [加]阿米塔·阿查亚著,王正毅译,《建构安全共同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0、 陶文钊:《中美关系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1、项立岭:《中美关系史全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2、约汉·鲁杰著,苏长和译,《多边主义》,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3、 门洪华:《霸权之翼—美国的国际制度战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4、 詹姆斯·多尔蒂著,阎学通译:《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五版),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1、 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罗伯特·基欧汉:《无政府状态下的战略和制度合作》,载大卫·鲍德温主编,肖欢容译:《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 庄贵阳:《充满变数的国际气候谈判》,载李慎明、王逸舟主编:《2002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3、 王缉思:《处在十字路口的中美关系》,载《中美长期对话》,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版。
    4、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美国思想库及其对华倾向》,北京:时事出版社,2003年版。
    5、 哈里·哈丁:《无形的手一人权重新限定概念》,载《与中国共处:21世纪的美中关系》,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
    6、 李少军:《国际关系人理论与综合解释模式》,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2期。
    7、 潘忠岐:《制度与合作:新自由制度主义对新现实主义的批判与发展》,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7期。
    8、 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国际政治学的三种体系理论》,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6期。
    9、李少军:《当代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学派与争论》,载李慎明、王逸舟主编:《2002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0、苏长和:《发现中国新外交一多边国际制度与中国外交新思维》,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4期。
    11、苏长和:《中国与国际制度》,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10期。
    12、袁正清:《从安全困境到安全共同体:建构主义的解析》,载《欧洲研究》,2003年第4期。
    13、秦亚青、亚历山人·温特《建构主义的发展空间》,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1期。
    14、郭树勇:《试论建构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前途》,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7期。
    15、刘中民、桑红《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视野中的菲传统安全研究》,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4期。
    16、唐小松:《论现实主义的发展及其命运》,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7期。
    17、胡欣:《以务实态度构建中美战略协调关系》,载《太平洋学报》,2003年第1期。
    18、刘建飞:《政治文化对21但纪中美关系的影响》,载《东南Ⅱ研究》,2003年第4期。
    19、夏立平:《论中美共同利益与结构性矛盾》,载《太平洋学报》,2003年第2期。
    20、何卫刚:《国际制度框架下中美俄关系的合作与背离》,载《现代国际关系》,2004年第3期。
    21、刘永涛:《规范、认同和中美合作前景》,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第1期。
    22、胡泳浩:《交流、合作、协调及国家利益—对中美关系关系框架的政策分析》,载《国际观察》,1999年第6期。
    23、李少军:《“冲突—合作模型”与中美关系的量化分析》,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4期。
    24、李广义,石左,《中美关系演进规律及相应对策》,载《国际关系学院学报在》,2002年第4期。
    25、顾宁:《评冷战的文化遗产:中美教育交流(1949~1990)》,载《史学月刊》,2005年第12期。
    26、夏建平:《中美价值观的差异对人权问题的影响》,载《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五期。
    27、戴维·兰普顿(David Lampton):《美中关系中的循环、进程、约束与机遇》,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4期。
    28、沈大伟(David Sham Baugh):《中美战略关系:从伙伴到竞争对手》,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2期。
    29、沈大伟 (David Sham Baugh):《美中关系的新稳定:原因与结果》,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0期。
    30、刘建飞:《构建成熟的中美关系》,载《瞭望周刊》,2003年22期。
    1 Robert Jervis, "Security Regime", in Stephen D.Krasner, International Regimes,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3)
    2 Peter J. Katzenstein, the Culture of National Security: Norms and Identity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6)
    3 Dennis Hickey, Taiwan's Security in the Changing International System, (Boulder: Lynne Rienner, 1997)
    4 Hans J. Morgenthau, Politics among Nations: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4)
    5 Robert O. Keohane & Joseph S. Nye,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4)
    6 Joseph S. Nye, Jr: 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Conflicts: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History,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4)
    7 Kenneth N. Waltz,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4)
    8 Charles W. Kegley, Jr. & Eugene R. Wittkopf: The Global Agenda: Issues and Perspectives,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4)
    9 Charles W. Kegley, Jr.: Controversie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Realism and the Neoliberal Challenge,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4)
    10 Michael Mandelbaum, "The Inadequacy of American Power", Foreign Affairs, Sept./Oct., 2002
    11 David M. Lampton, Joyce A. Madancy & Kristen M. Williams, A Relationship Restored-Trends in U.S.-China Educational Exchanges, 1978~1984, (Washington D. 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1986)
    12 Metzger Thomas & Myers Ramon, Greater China and U.S. Foreign Policy: the Choice between Confrontation and Mutual Respect, (California: Hoover Institution Press, 1996)
    13 Michael H. Hunt, Ideology and U.S. Foreign Policy,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7)
    14 Jay M. Shafritz, the Harper Collins Dictionary of American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NY: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1993)
    15 Buckley, Mary & Fawn Rick, A Rising Power with Global Aspirations, Global Response to Terrorism, (London: Taylor & Francis Group, 2002)
    16 F. Vogel Ezra, Living with China: US-China Relations in the 21st Century, (New York: W.W. Norton & Company, 1999)
    17 Galen Carpenter & A. Dorn, China's Future: Constructive Partner or Emerging Threat?(Washington, D.C.: Cato Institute, 2000)
    18 Lewis Rosenbaum, US-China Relations and the Bush Administration: A New Paradigm on Continuing Modalities, (California: Keck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and Strategic Studies, 2002)
    19 Lampton M. David, Same Bed, Different Dreams: Managing US-China Relations 1989-2000,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1)
    20 M. Scott, James, Making US Foreign Policy in the Post-Cold War World, (North Carolina: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8)
    21 Mann James, About Face: a History of America's Curious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from Nixon to Clinton, (New York: Alfred Knopf Press, 1999)
    22 Susan C. Morris, Relations, Trade and Human Rights: The Ethical Dimension in the US-China, (Morris Burlington: Old Dominion University, USA, 200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