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的文学性与音乐性关系及传承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由绪论与正文组成(文后附录《花儿研究相关史料》)。正文分为五章,各章既相对独立,又互为结合。本文运用历史的、哲学的、艺术的方法,对花儿文化进行了多角度、逐层次的分析论证,着力于挖掘花儿文化的特性和内在价值,为重新认识花儿这一民间文化瑰宝提供理论依据;由上述研究自然引申到对花儿传承危机的关注,顺着花儿的发生、发展与生存环境的关系这条主线,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找出了花儿当代生存危机的根源所在,用发展的理念思考花儿保护传承的策略,提出用高校教育与民间传承结合来化解花儿生存危机的见解,并阐述了高校教育传承的优势和长远意义。
     《绪论》简要概括了花儿的概念,强调了花儿不仅具有宝贵的艺术价值,同时又兼有多民族文化交流与情感共融的深刻内涵,是解读中国西北地区特定社会及群体的特殊文本,体现出花儿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进而着力指出花儿在现代社会出现的变异和生存危机、以及花儿研究的相对局限和滞后。本课题关于文学性与音乐性的关系及传承研究,正是一种新的研究途径的尝试和寻求突破的努力,这决定了本课题的创新性和学术价值。
     第一章《花儿的起源与流布》,对促成花儿形成的主要因素,从社会历史和多元文化、社会经济和社会结构、地域生活方式和民俗风情、地域自然和地理特点等方面依次论述,说明了花儿的成因。对造成花儿流布的内外部条件,从地理的、历史的、经济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厘清了花儿流布的来龙去脉。对花儿流布的范围、流布过程中的变化,按照地域、类型、民族进行了划分。
     第二章《花儿的文学性》,简述了花儿作为活态口传文学的表现形式和基本特征,通过具体例证说明了花儿表现的人生情境和情感世界。通过对花儿歌词的梳理,总结出花儿的方言和格律特色及使用规律,阐述了它们对于花儿特性形成的重要意义。从对花儿艺术构思的分析中,说明了花儿即兴创作的特点。
     第三章《花儿的音乐性》,从花儿曲令的产生和衍生变化、曲令的旋律形态、民族特点等方面论述了花儿的曲令概况和音乐特性;从花儿的演唱风格、演唱形式和形态等方面展现出原生态花儿的真谛。文中专门对“现代花儿”的音乐特点做了介绍和一定的分析,以此说明花儿音乐的发展变化趋势。
     第四章《花儿的文学性与音乐性的关系》,通过对花儿歌词与曲令关系的深入分析,说明了花儿文学性与音乐性互为条件、互为制约又互为补充的内在联系。通过对现代“花儿剧”的剖析,解析了花儿文学性与音乐性在变异过程中的结合。
     第五章《花儿现状与传承研究》,分析了花儿民间传承对环境的依赖性和相应的局限性,说明花儿在现代社会发生变异的必然性;从对花儿生存现状的分析上,论述了花儿主体及传播方式的改变所引起的传承危机,提出了对花儿保护和传承的策略。本文从学术创新和实际应用的角度,提出了把高校教育作为花儿传承的新的平台。从高校教育与民间传承的分析对比中,阐述了高校教育的多种优势,并列举了这方面的成功案例,说明高校教育传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文后附录《花儿研究相关史料》,在收集、整理大量的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花儿研究成果和有关活动进行了归纳,使其具有资料性和学术性。
The thesis consists of an introduction and the text, with Huaer's Research correlation historical data. Five separable chapters combine together to make an organic whole. The paper focuses on digging out Huaer's cultural features and internal values by making a Multi-dimensional and hierarchical study with the historical, philosophical and artistic approaches, aims to offer a theory basis for a re-acquaintance with Huaer. The above-mentioned analysis naturally causes the writer's attention to Huaer's survival crisis, therefore the fundamental reasons that cause Huaer's survival crisis are found out after a series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Huaer's first emergence, development and its existing environment. The writer also, out of the modern development conception, concentrates on the techniques to protect Huaer's inheritance, proposes an idea to solve Huaer's survival crisis by combining the high education and the folk inheritance together, and illustrates the advantages and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of the high education.
     The introduction gives Huaer a brief definition, emphasizing that Huaer has not only priceless artistic values, but also deep connotations of multi-racial cultural communications and emotional communion, which is a special text to illustrate the particular society and populations in Northwestern China and embodies Huaer's uniqueness and irreplaceable importance as 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en the writer points out Huaer's evolution and survival crisis in modern society and the limitations and hysteresis of its research. The thesis aims to researc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aer's literariness and musical features and Huaer's inheritance, which is a novel try on a new research method and a strive for some breakthrough, and this endows the thesis with creativity and academic values.
     Chapter One is titled as "Huaer's Origin and Evolution". This chapter, first, analyzes the causes of Huaer based on the discussions about the main elements that creates Huaer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1.social history and the multicultural society, 2.social economy and system,3.the local life style and the customs,4.regional nature and geographical features and so on. Then, the process of Huaer evolution is clarified based on the inner and outer conditions from the geographical, historical, and economical aspects. Finally, the chapter gives a classification of its evolution region and the changes during its evolution according to the regions, types and nationalities.
     Chapter Two is titled as "Huaer's Literariness". This chapter fist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Huaer's forms and basic features as an oral literary form, and proves that Huaer could express people's emotions according to some concrete examples. Then the writer summarizes Huaer's features in its use of dialects and metrical patterns and its applying law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n Huaer's words, and illustrates the important meaning from the formation of Huaer's features. Huaer's feature of improvisation is also mention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about its artistic ideas.
     Chapter Three is titled as "Huaer's Musical Features". This chapter introduc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Huaer's tunes and musical features from its emergence and evolution, its melody and ethnic features. It also illustrates Huaer's original primitive features from its musical styles and forms. The chapter analyzes specially the musical features of modern Huaer to explain Huaer's development tendency.
     Chapter Four is titled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aer's Literariness and Musical Features. According to the deep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aer's words and tunes, the writer makes a conclusion that there are some inner relationships that are mutually conditional and completing between the literariness and musical features. The chapter illustrates the combinations between the literariness and the musical features during Huaer's evolutions.
     Chapter Five is titles as "the Research of Huaer's Current Situation and Inheritance". This chapter analyzes the Huaer folk inheritance's dependence upon the environment and illustrates the necessity that leads to Huaer's evolution in modern society. Then the writer illustrates the inheritance crisis that is caused by the Huaer subject and its transmitting means and put forward the techniques to protect and inherit Huaer. The thesis, coming from the aspects of academic innovation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fers an opinion that takes high education as a new stage to inherit Huaer.
     The appendix Huaer's Research correlation historical data, based on collecting a large amount of research materials, makes a brief summary on the various researches on Huaer and some correlative activities to endow it with materials, and academy.
引文
①[英]马林斯诺夫基:《文化论》,费孝通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出版,85-8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年出版,14页。
    ①张君仁:《“花儿”之民俗事象及其文化意蕴》,《民族艺术》,2000年第2期。
    ①《东乡族自治县概况》,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年2月出版。
    ①屈文焜:《“花儿”与伊斯兰文化的关系》,《西北民族研究》,1999年第1期。
    ②费孝通:《青春作伴好还乡——为〈甘肃土人的婚姻〉中译本而写》,1997年7月出版。
    ③武宇林:《中亚回族与口传民歌“花儿”——吉尔吉斯坦中亚回族民俗文化考察》,《回族研究》,2007年第4期。
    ④田方、陈一筠主编:《中国移民史略》,知识出版社,1986年出版,23页。转引自屈文焜:《回族传播“花儿”的历史过程及其特点》,《民族文学研究》,1996年第2期。
    ⑤秦翰才:《左文襄公在西北》,岳蔑书社,1984年出版,159~160页。转引自屈文焜:《回族传播“花儿” 的历史过程及其特点》,《民族文学研究》,1996年第2期。
    ①屈文焜:《“花儿”的空间系统》,《宁夏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
    ②柯杨:《河州花儿——回族人民生活与文化的缩影》,《兰州学刊》,1989年第2期。
    ③夏启荣:《新疆“花儿”漫议》,《宁夏艺术》,1985年第3期。
    ④屈文焜:《回族传播“花儿”的历史过程及其特点》,《民族文学研究》,1996年第2期。
    ①屈文焜:《回族传播“花儿”的历史过程及其特点》,《民族文学研究》,1996年第2期。
    ②屈文焜:《“花儿”的空间系统》,《宁夏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
    ③屈文焜:《回族传播“花儿”的历史过程及其特点》,《民族文学研究》,1996年第2期。
    ①宣立华:《“花儿”的民俗文化解读》,《音乐创作》,2007年第5期。
    ②母晓蓉,董光军:《相互交融共同发展——论其他民歌因子在新疆“花儿”中的交汇与影响》,《艺术教育》,2007年第3期。
    ③杨静,蒋贞慧:《回族歌谣“花儿”中的民族特色》,《商洛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④屈文焜:《花儿美论》,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出版,144页。
    ①柯杨:《河州花儿——回族人民生活与文化的缩影》,《兰州学刊》,1989年第2期。
    ②李晓琴:《新疆“花儿”演唱风格教学探析》,《昌吉学院学报》,2008年1期。
    ③屈文焜:《回族传播“花儿”的历史过程及其特点》,《民族文学研究》,1996年第2期。
    ①武宇林:《中亚回族与口传民歌“花儿”——吉尔吉斯斯坦中亚回族民俗文化考察》,《回族研究》,2007年4期。
    ②卜锡文:《“河湟花儿”命名之缘由》,《音乐研究》,1989年4期。
    ①张君仁:《“山花儿”及其若干问题》,《中国音乐》,2002年第2期。
    ①罗耀南:《花儿词话》,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14页。
    ②董光军:《新疆原生态民歌“花儿”溯源流布史考》,《昌吉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①赵维峰:《回、土、撒拉—三族“花儿”的风格比较及溯源》,《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①赵宗福:《西北花儿的研究保护与学界的学术责任》,《民间文化论坛》,2007年第3期。
    ②马峰明:《忧郁的民族悲怆的花儿——试论东乡族花儿的美学特征》,《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
    ①郗慧民:《西北花儿学》,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1989年。
    ②马克勋:《保安族文学》,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21页。
    ①王沛:《大西北之魂—中国花儿》,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
    ②朱仲禄:《花儿选》,西北人民出版社,1954年出版,1页。转引自2002年福建师范大学张君仁的博士学位论文《花儿王朱仲禄——对一个民间歌手的音乐人类学实验研究》109页。
    ③王沛:《河州花儿》,兰州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
    ④赵宗福:《花儿通论》,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4月出版。
    ①董卿基:硕士学位论文《青海河湟花儿与小调比较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23页。
    ①董卿基:硕士学位论文《青海河湟花儿与小调比较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9页。
    ②张亚雄:《花儿集》之《以山歌解山歌》,重庆青年书店,1940年出版,171页。
    ③《青海民族学院学报》4期。
    ④李文实:《花儿与(诗经·国风)》,见《少年花儿论集》。
    ⑤邓靖声:《花儿三题》,见《少年花儿论集》。
    ⑥赵宗福:《花儿通论》,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4月出版。
    ①沃尔夫冈·伊瑟尔:《虚构与想象:文学人类学疆界》,陈定家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12页。
    ②沃尔夫冈·伊瑟尔:《虚构与想象:文学人类学疆界》,陈定家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3年,12页。
    ①沃尔夫冈·伊瑟尔:《虚构与想象:文学人类学疆界》,陈定家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3年,14页。
    ②[德]黑格尔:《美学》中译本,第1卷,39页。
    ③程金城主编:《文艺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民族出版社,2007年4月版出版,66页。
    ①李亦园:《李亦园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335-336页。
    ②李亦园:《从文化看文学》,转引自李福清:《神话与鬼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出版,总序一。
    ③孙春花:《艺术人类学简史》,北京中央民族学院硕士论文,24页。转载Firth, Raymond, "Art and Anthropology" in J. Coote and A. Shelton (eds.), Anthropology,. Art and Aesthetics, Oxford:Clarendon Press,1992, p.16.
    ①埃德加·莫兰著:《迷失的范式:人性研究》,陈一壮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93页。
    ①王魁编:《中国花儿音乐曲令大典》,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年7月出版,82页。
    ②雪犁、柯杨编:《西北花儿精选》,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出版,263页。
    ③朱仲禄编:《爱情花儿》,敦煌文艺出版社,2001年出版,23页。
    ①鼓硬强:坚韧。
    ②朱仲禄编:《爱情花儿》,敦煌文艺出版社,2001年出版,104页。
    ③热头:日头,太阳。
    ④跌了:落了。
    ⑤王沛主编:《中国花儿曲令全集》,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304页。
    ①朱仲禄编:《爱情花儿》,敦煌文艺出版社,2001年出版,117页。
    ②王魁编:《中国花儿音乐曲令大典》,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年7月出版,17页。
    ①郗慧民:《感情浓烈撼人心肺的心灵之歌——河州型爱情花儿的内容及其特点》,《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89年第1期。
    ②雪犁、柯杨编:《西北花儿精选》,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出版,249页。
    ③雪犁、柯杨编:《西北花儿精选》,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327页。
    ①雪犁、柯杨:《西北花儿精选》,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329页。
    ②雪犁、柯杨:《西北花儿精选》,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326页。
    ③赵宗福:《花儿通论》,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4月出版,148页。
    ①赵宗福:《花儿通论》,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4月出版,148页。
    ②郗慧民编:《西北花儿》,西北民族大学研究所资料,1984年1月,11页。
    ③柯杨:《河州花儿——回族人民生活与文化的缩影》,《兰州学刊》,1989年第2期。
    ④赵宗福:《花儿通论》,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4月出版,149页。
    ①赵宗福:《花儿通论》,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4月出版,148页。
    ②董克义:《河州型“花儿”的优美》,《中州今古》,2001年第5期。
    ①朱仲禄编:《爱情花儿》,敦煌文艺出版社,2001年出版,156页。
    ②雪犁、柯杨编:《西北花儿精选》,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出版,184页。
    ①雪犁、柯杨编:《西北花儿精选》,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出版,184页。
    ②弗洛姆:《精神分析与禅宗》(洪修平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
    ①郝苏民:《我不再是羊群的学者——田野随笔》中一文《河州花儿中的语言活化石——河州话人类学考察札记之一》,甘肃文化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
    ②董卿基:硕士学位论文《青海河湟花儿与小调比较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81页。
    ①董卿基:硕士学位论文《青海河湟花儿与小调比较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82页。
    ①朱刚,韩建业:《河湟“花儿”族源试探——从河湟“花儿”的若干语言现象谈起》,《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第3期。
    ②朱刚:《“花儿”与“少年”辨析》,《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2年第1期。
    ③赵宗福:《花儿通论》,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89年出版,101~102页。
    ①选自《青海民族民间文学资料·传统花儿专集》,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青海分会印,1979年10月(油印本),67页。
    ②郗慧民编:《西北花儿》,西北民族大学研究所资料,1984年1月,122页。
    ①郗慧民编:《西北花儿》,西北民族大学研究所资料,1984年1月,107页。
    ②郗慧民编:《西北花儿》,西北民族大学研究所资料,1984年1月,146页。
    ③朱仲禄编:《爱情花儿》,敦煌文艺出版社,2001年出版,107页。
    ①王沛:《河州花儿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188页。
    ②范晓峰:《论“花儿”音乐的美学特征》,《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
    ③王沛:《河州花儿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177页。
    ①王沛:《河州花儿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179页。
    ②王沛:《河州花儿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178页。
    ③董卿基:硕士学位论文《青海河湟花儿与小调比较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32页。
    ①董卿基:硕士学位论文《青海河湟花儿与小调比较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33页。
    ②朱熹:《诗集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月。
    ③郗慧民编:《西北花儿》,西北民族大学研究所资料,1984年1月,第151页
    ①朱熹:《诗集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月。
    ②郗慧民编:《西北花儿》,西北民族大学研究所资料,1984年1月,第128页。
    ③郗慧民:《临夏“花儿”艺术性的考察研究》,《民族民间文学》,15—32页。
    ①以上三首歌词源自王沛:《河州花儿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76页。
    ②王沛:《河州花儿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79页。
    ①王沛:《河州花儿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83页。
    ①刘凯:《“花儿”散墨二题》,《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
    ②刘凯:《“花儿”散墨二题》,《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
    ③王沛:《花儿与“藏风”》,《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88年第2期。
    ④张亚雄:《花儿往事及花儿探源》,《少年(花儿)论集》,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青海分会,1982年,299页。
    ⑤刘凯:《“花儿”散墨二题》,《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
    ⑥刘凯:《“花儿”散墨二题》,《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
    ⑦朱仲禄:《花儿曲令的沿革与变迁》,《群文天地》,青海省文化厅主办,1997年夏季号(第二期),25页。
    ①乔建中:《“花儿”曲令的民族属性及其他》,《中国音乐》,1986年第2期。
    ①乔建中:《“花儿”曲令的民族属性及其他》,《中国音乐》,1986第2期。
    ②福建师范大学张君仁的博士学位论文《花儿王朱仲禄——对一个民间歌手的音乐人类学实验研究》179页。
    ③钱仁康:《音乐作品分析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5月出版,1页。
    ①王魁编:《中国花儿音乐曲令大典》,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年7月出版,82页。
    ①张连葵:《“花儿”演唱风格与民族声乐艺术》,《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②张连葵:《“花儿”演唱风格与民族声乐艺术》,《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③朱仲禄,刘凯:《疑义相与析——〈“花儿”的艺术特征及演唱风格〉读后》,《民族艺术》,1987年第4期。
    ④苏平:《花儿的演唱风格》,《民间文学论坛》,1983第4期。
    ①马峰明:《忧郁的民族悲怆的花儿——试论东乡族花儿的美学特征》,《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
    ②马君:《保安花儿略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①张谷密:《论花儿的旋法特点及艺术规律》,《音乐研究》,1981第2期。
    ①王沛:《河州花儿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236页。
    ②李恩春:《试谈花儿的音调特点》选自《花儿论集》。
    ③《阿细毛告令》:以曲中衬词“阿细毛告”得名,撒拉语称姑娘为“艳姑”,土族人叫“姑娅”或者“阿姑”,保安人叫“妮哈”,藏语叫“阿细毛告”,“细毛”为姑娘,连起来是“啊姑娘”,这个曲令是藏族民歌发展过来的。
    ①林俊卿:《歌唱发音的科学基础》,上海音乐出版社,1962年9月出版,102页。
    ②林俊卿:《歌唱发音的科学基础》,上海音乐出版社,1962年9月出版,101页。
    ①李言统:《“在场”视阈下花儿的创作和表演刍议》,《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②李言统:《“在场”视阈下花儿的创作和表演刍议》,《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③刘凯:《西方“套语”理论与西部“花儿”的口头创作方式》,《民族文学研究》,1998年第2期。
    ①王沛主编:《中国花儿曲令全集》,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87页。
    ②王沛主编:《中国花儿曲令全集》,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198页。
    ③周娟姑,张更有编:《青海传统民间歌曲精选》,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
    ④马忠贤、马丰春编:《花儿集萃——花儿曲令卷》,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29页。
    ①郭正清:《河州花儿》,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出版,317页。
    ②王沛主编:《中国花儿曲令全集》,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245页。
    ③尹虎彬:《古代经典与口头传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101页。
    ④20世纪30年代初期,美国学者米尔曼·帕里和艾伯特·洛德对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在文本研究史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真正做到了对荷马问题的当代回答。他们提出了包括程式(formula)、主题或典型场景(theme or typical scene)以及故事型式或故事类型(story——pattern of tale——type)三个结构性单元的概念,国际学术界称为“帕里—洛德理论”或“口头程式理论”。
    ①那贞婷,曹义杰:《“花儿”牡丹程式探析》,《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②王靖献著,谢谦译:《钟与鼓—(诗经)的套语及其创作方式》,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
    ③王靖献著,谢谦译:《钟与鼓—(诗经)的套语及其创作方式》,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
    ④赵宗福:《西北花儿的研究保护与学界的学术责任》,《民间文化论坛》,2007年第3期。
    ①刘凯:《西方“套语”理论与西部“花儿”的口头创作方式》,《民族文学研究》,1998年第2期。
    ②屈文焜:《词与花儿的流变及其比较研究》,《花儿美论》,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189页。
    ①[美]赵茹兰,邓光瑜译:《谈花儿程式表演的自发性》,《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89年第3期。
    ②“跟会”参加花儿会,西北陇南县区民间民俗文化活动也称“跟会”。
    ①卓菲亚·丽莎:《音乐美学问题》,音乐出版社,1926年出版。
    ①马峰明:《忧郁的民族悲怆的花儿——试论东乡族花儿的美学特征》,《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
    ①[德]恩斯特·卡西尔著:《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出版,181页,转引自2002年福建师范大学张君仁的博士学位论文《花儿王朱仲禄——对一个民间歌手的音乐人类学实验研究》,41页。
    ②郭沫若:《青铜时代·公孙尼子与其音乐理论》,转引自李译厚《美的历程》,52页。
    ③屈文焜:《论“花儿”的性爱主题及其文化渊源》,《民间文学论坛》,1996年第4期。
    ①阿进录:《情感与欲望之间——“论花儿”情歌的基本文化特征》,《青海民族研究》,2007年第1期。
    ②王沛主编:《中国花儿曲令全集》,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304页。
    ①武慧:《“河湟花儿”的衬词研究》,《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①原曲令名为“阿哥的肉令”。
    ②王沛主编:《中国花儿曲令全集》,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31页。
    ③王沛主编:《中国花儿曲令全集》,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32页。
    ①宣立华:《“花儿”的民俗文化解读》,《音乐创作》,2007年第5期。
    ②张连葵:《“花儿”的令名及其艺术特色》,《中国音乐》,2005年第3期。
    ③柯杨:《诗与歌的狂欢节——“花儿”与“花儿会”之民俗学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出版。
    ①李晓琴:《新疆“花儿”演唱风格教学探析》,《昌吉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②彭宝辉:《“花儿”的衬腔艺术》,《新疆艺术》,1997年第3期。
    ①托尔斯泰:《艺术论》,商务印书馆,1956年出版148页,转引自薛正昌:《黄土地上的“花儿王”——马生林花儿及宁夏花儿保护》,《宁夏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②见《高尔基选集·文学论文选》第21、22页。
    ①武文:《论回族花儿的意境和传神》,《中央民族学院报》,1991年第3期。
    ②朱刚:《瞿昙寺花儿会》,《青海民族学院》,1985年第1期。
    ③俞建章、叶舒宪:《语言与艺术符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
    ①王铭铭:《漂泊的洞察》,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3年出版,138页。
    ②郗慧民:《西北花儿学》,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
    ①范长风:《花儿功能的意义体系及其思考与表述》,《贵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②张巨斌,许吉芬:《简论西北“花儿”的社会功能》,《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①赵宗福:《“花儿”理论研究与基础工作的关系》,《青海民族研究》,2001年第9期。
    ①李言统:《“在场”视阈下花儿的创作和表演刍议》,《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①马少青,马自祥,郭正清:《花儿的口传与文本——兼论花儿文献的保护意义》,《甘肃文苑》,2006年第3期。
    ②马少青,马自祥,郭正清:《花儿的口传与文本——兼论花儿文献的保护意义》,《甘肃文苑》,2006年第3期。
    ①马少青,马自祥,郭正清:《花儿的口传与文本——兼论花儿文献的保护意义》,《甘肃文苑》,2006年第3期。
    ②薛正昌:《宁夏花儿析论》,《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9期。
    ①贺学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本质与原则》,《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6期。
    ①刘凯:《“踩青”与“花儿会”》,《“少年”(花儿)论集》,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青海分会编印,1982年10月。
    ①徐治河编:《中国花儿文化编年史略》,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
    ②乔建中:《“原生态民歌”琐议》,《人民音乐》,2006年第1期。
    ①《原生态民歌坚守还是变通专家持两种观点》央视国际(2004年08月31日14:54)。
    ①薛正昌:《宁夏花儿析论》,《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9期。
    ①费孝通:《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学术研究》,2003年第7期。
    ①张目,朱国亮:《民歌的明天在哪里》[EB/OL].http://gs.people.com.cn/GB/channe18/200408/05/9131.html,2004-08-05.
    ②张连葵:《“花儿”演唱风格与民族声乐艺术》,《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③祁庆富:《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传承及传承人》,《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第3期。
    ①杨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和价值界定》,《各界文论》,2007年第2期。
    ①刘魁立:《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理论反思》,《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第2期。
    [1]沃尔夫冈·伊瑟尔:《虚构与想象:文学人类学疆界》,陈定家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2][英]德斯蒙德·莫里斯著,刘文荣、今夫译:《人类行为观察》,海天出版社,1989年6月。
    [3]叶舒宪:《文学人类学探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
    [4]李亦园:《李亦园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5]李福清:《神话与鬼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6]孙春花:《艺术人类学简史》,北京中央民族学院硕士论文。转载Firth, Raymond, "Art and Anthropology" in J. Coote and A. Shelton (eds.), Anthropology, Art and Aesthetics, Oxford:Clarendon Press,1992。
    [7]埃德加·莫兰:《迷失的范式:人性研究》,陈一壮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
    [8]弗洛姆:《精神分析与禅宗》(洪修平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9][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美学译文丛书,1986年8月。
    [10]弗洛伊德文集《文明与缺憾》,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12月。
    [11]赵宗福:《花儿通论》,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4月。
    [12]郗慧民:《西北花儿学》,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年。
    [13]陈元龙编:《中国花儿新论》,甘肃文化出版社,2004年12月。
    [14]魏泉鸣:《中国花儿学史纲》,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
    [15]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
    [16]雪犁、柯杨编:《西北花儿精选》,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
    [17]张亚雄编:《花儿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年8月。
    [18]罗耀南:《花儿词话》,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
    [19]魏泉鸣:《花儿新论》,敦煌文艺出版社,1991年8月出版。
    [20]王沛:《河州花儿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1992年。
    [21]柯杨:《诗与歌的狂欢节—“花儿”与“花儿会”之民俗学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版。
    [22]徐治河编:《中国花儿文化编年史略》,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
    [23]王沛:《大西北之魂-中国花儿》,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
    [24][英]爱德华·泰勒:连树声译,《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9月。
    [25]郭正清:《河州花儿》,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
    [26]史忠义,户思社,叶舒宪主编:《国际文学人类学研究》,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11月。
    [27]庄孔韶:《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
    [28]张谷密:《西海乐论》,青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4月。
    [29]嵺天瑞主编:《音乐百科辞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10月出版。
    [30]郝苏民:《河州花儿中的语言活化石——河州话人类学考察札记之一》,甘肃文化出版社,2003年8月。
    [31]程金城:《原型批判与重释》,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6月。
    [32]雪犁、柯杨编:《花儿选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0年6月。
    [33]李文珍著:《中国民歌采风教学与研究文集——民歌与人生》,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9月。
    [34]吉日祯吾著[日]:周苏平译,《宗教人类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6月。
    [35]乔建中:《中国经典民歌鉴赏指南上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5月。
    [36]杨克栋搜集整理:《仇池风—陇南山歌》,作家出版社,2004年9月。
    [37]程金城:《文艺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民族出版社,2007年4月。
    [38]朱仲禄编:《爱情花儿》,敦煌文艺出版社,2001年。
    [39]吴同瑞等:《中国俗文学七十年——“纪念北京大学《歌谣》周刊创刊七十周年暨俗文学学术研讨会”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1月。
    [40]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歌谣选一二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年11月。
    [41]雪犁编:《莲花山情歌》,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4年12月。
    [42]中国人类学学会编:《人类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1月。
    [43]于润洋:《音乐史论新稿》,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10月。
    [44]马自祥等:《陇原艺术探析》,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11月。
    [45]王海龙等:《文化人类学历史导读——人文丛书》,学林出版社,1992年5月。
    [46]李泽厚:《美的历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1月。
    [47]李雄飞:《河州花儿与陕北信天游文化内涵的比较研究》,民族出版社,2003年12月。
    [48]金重:《神人交错的艺术——西南民间戏剧与宗教》,云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6月。
    [49]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
    [50]陶柯:《论藏族文化对汉族文化的影响》,民族出版社,2006年12月。
    [51]泰特罗:《本文人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3月。
    [52]曹廷伟编:《中国传统情歌选》,青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
    [53]鲁剑:《西北民歌与花儿集》,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
    [54]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博格达》编辑部编:《天山下的花儿》,新疆人民出版社。
    [55]关连吉:《甘肃民族文化——凤鸣陇山》,甘肃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
    [56]叔本华随笔和箴言集《意欲与人生之间的痛苦》,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2月。
    [57]宁夏回族自治区文联筹委会编:《回族歌谣》,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出版社,1959年9月。
    [58]宁文焕:《洮州花儿散论》,甘肃民族出版社,1992年2月。
    [59]青海省委民族民歌搜集整理办公室编:《中国各地歌谣集——青海歌谣》,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6月。
    [60]汪帆:《生态民俗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5月。
    [61]段宝林等:《民间诗律上下》,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11月。
    [62]黄勇刹:《采风的脚印》,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3年3月。
    [63]张小莹:《西北少数民族民俗风情观览》,青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64]武宇林:《中国花儿通论》,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
    [65]周娟姑,张更有编:《青海传统民间歌曲精选》,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66]王沛主编:《中国花儿曲令全集》,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
    [67]王嘉毅,吕国光:《西北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8月。
    [68]陶立璠主编:《中国民俗大系》,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月10月。
    [69]郗慧民编:《西北花儿》,西北民族大学研究所资料,1984年1月。
    [70]马晖著:《民族悲剧意识与个体艺术表现》,民族出版社,2006年2月。
    [71]马光星著:《西海文探》,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
    [72]朱光潜著:《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一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2月。
    [73]马自祥著:《阿干歌》,甘肃文化出版社,2008年月12月。
    [74]秦惠彬著:《中国伊斯兰教与传统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8月。
    [75]马列:《岷州花儿》,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
    [76]景生魁:《西羌文化与洮岷花儿》,作家出版社,2008年12月。
    [77]屈文焜:《花儿美论》,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年4月。
    [78]李磷:《乡音——洮岷“花儿”散论》,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年10月。
    [79]刘凯:《青海民歌探宝》,青海省文学艺术研究所。
    [80]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5月。
    [81]易中天:《艺术人类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11月。
    [82]马忠贤,马丰春编:《花儿集萃—花儿曲令卷》,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年5月。
    [83]马自祥,马兆熙:《东乡族文化形态与古籍文存》,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
    [84]马光星:《土族文学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
    [85]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12月。
    [86]马悦宁:《中国古代诗体嬗变论》,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4月。
    [87]邓晓华:《人类文化语言学》,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8月。
    [88]林衡勋:《中国艺术意境论》,新疆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89]彭岚嘉:《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选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2月。
    [90]武文:《甘肃民间文学概论》,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年5月。
    [91]马忠贤编:《花儿烂漫》,临夏回族自治州文联、临夏回族自治州文化出版局内部资料,2003年7月。
    [92]张学强:《西北回族教育史》,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93]陶柯:《论藏族文化对汉族文化的影响》,民族出版社,2006年12月。
    [94]萧梅:《田野的回声——音乐人类学笔记》,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
    [95]段平整理:《河西宝卷选》,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4月。
    [96]中国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歌谣》,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6月。
    [97]王鉴:《民族教育学》,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
    [98]刘庆苏:《音乐戏剧艺术——歌剧》,敦煌文艺出版社,2000年12月。
    [99]王耀华:《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
    [100]汪森,余娘天:《音乐传播学导论——音乐与传播的互文性建构》,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
    [101]王伟:《回族民俗学概论》,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11月。
    [102]李文珍:《民歌与人生》,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9月。
    [103]《第欧根尼》中文精选版编辑委员会选编:《文化认同性的变形》,商务印书馆,2008年1月。
    [104]马自祥,雷志华:《陇原艺术探析》,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11月。
    [105]马长寿:《乌桓与鲜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
    [106]金文达:《中国古代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年4月。
    [107]刘魁立:《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9月。
    [108]江帆:《生态民俗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5月。
    [109]郭兆胜:《音乐艺术散论》,华乐出版社,1999年8月。
    [110]柯杨:《民间歌谣》,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9月。
    [111]金重:《神人交错的艺术——西南民间戏剧与宗教》,云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6月。
    [112]梁庭望,张公瑾:《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
    [113]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10月。
    [114]周宪:《中国文学与文化的认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
    [115]张振涛:《诸野求乐录》,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年11月。
    [116]乔建中:《叹咏百年》,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年11月。
    [117]辛丰年:《辛丰年音乐笔记》,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4月。
    [118]《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甘肃卷一、二、三》,人民出版社,1994年7月。
    [119]林俊卿:《歌唱发音的科学基础》,上海音乐出版社,1962年9月。
    [120]刘大巍,夏美君:《声乐艺术论》,学苑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121]《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宁夏卷一、二、三》,人民出版社。
    [122]《中国民间歌曲集成青海卷一、二、三》,人民出版社。
    [123]张亚雄:《花儿往事及花儿探源》,《少年(花儿)论集》,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青海分会。
    [124]马克勋:《保安族文学》,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
    [125]张吉庆编:《花儿五千首》,天马出版社,2004年2月。
    [126]罗艺峰,钟瑜:《音乐人类学的大视野》,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5月。
    [127]樊祖萌等:《中国传统声乐卷——中国民间歌曲上下》,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年1月。
    [128]王魁编:《中国花儿音乐曲令大典》,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年7月。
    [129]甘肃省文化局编:《中国各地歌谣集——甘肃歌谣》,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6月。
    [130]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甘肃分会编印:《花儿论集(上、下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4月版。
    [131]汪鸿明,丁作枢等:《莲花山与莲花山花儿》,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
    [132]陈子艾等:《民间情歌三百首》,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10月。
    [1]费孝通:《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学术研究》,2003年第7期。
    [2]郗慧民:《“花儿”的内容与文学观念—两种类型“花儿”对比研究之一》,85-89。
    [3]屈文焜:《“花儿”的空间系统》,《宁夏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55-61页。
    [4]乔建中:《“花儿”曲令的民族属性及其他》,《中国音乐》,1986年第2期,59-63页。
    [5]郝苏民,戚晓萍:《文化生态·文化空间·政府主导与“非遗”关系——以西北
    “花儿”的洮岷流派(南路)流行区KPT村为个案》,《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6]阿进录:《“牡丹”:一个“花儿”经典意象的文化分析》,《青海民族研究》,2007年第1期。
    [7]马生林:《试论着力打造“花儿”品牌》,《青海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70-73页。
    [8]奚临临:《试论花儿剧的定位及其审美价值》,《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122-125页。
    [9]李言统:《民歌花儿的民间指涉和文本使用》,《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131-134页。
    [10]马少青,马自祥,郭正清:《花儿的口传与文本——兼论花儿文献的保护意义》《甘肃文苑》,2006年3期。
    [11]薛松梅:《论原生态音乐歌种“花儿”的旅游开发》,《学术纵横》,2009年第2期,122-123页。
    [12]马丹:《论“花儿”传唱中的传承性、变异性和创新性》,《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88-92页。
    [13]阿进录:《论“花儿会”的狂欢化色彩》,《青海民族研究》,2009年第2期,119-123页。
    [14]曹强:《论固原“花儿”的押韵》,《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115-118页。
    [15]张智勇,宁梅:《略论保安族花儿中的口头程式》,《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13-18页。
    [16]韦仁忠:《高原上的两枝奇葩——天祝“花儿”和“拉伊”中的“风搅雪”现象分析》,《西北民族研究》,2008年第2期,157-159页。
    [17]冯光钰:《花儿为什么总是这样红——评〈中国花儿曲令全集〉》,《音乐探索》2008年第2期,10-12页。
    [18]范长风:《“花儿”亲密称谓的隐喻与文化融合》,《民族文学研究》,2009年第1期,163-168页。
    [19]阿进录:《论“花儿”的民俗文化特点》,《青海师专学报》,2009年第2期,
    81-83页。
    [20]董光军:《昌吉地区原生态民歌“花儿”来源流布史考概论》,《艺术教育》2007年第3期,89-90页。
    [21]薛正昌:《黄土地上的“花儿王”——马生林花儿及宁夏花儿保护》,《宁夏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115-118页。
    [22]刘姝:《土族“花儿”的艺术特征及其习俗》,《青海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89-91页。
    [23]戚晓萍:《洮岷南路花儿现状调查报告——以坎铺塔为中心》,《西北民族研究》,2008年第1期,181-189页。
    [24]安少龙:《从多民族文学史观看“花儿”研究》,《民族文学研究》,2008年第1期,117-121页。
    [25]张大军:《松鸣岩花儿会与二郎山花儿会比较之研究》,《甘肃高师学报》,2008年第4期,54-56页。
    [26]贾瑜琳,李积兰:《试论青海“花儿”风格之“野”》,《青海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92-95页。
    [27]黄静:《青海“花儿”渊源》,《青海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72-75页。
    [28]武宇林:《回回民族与“花儿”歌谣》,《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72-75页。
    [29]杨静,蒋贞慧:《回族歌谣“花儿”中的民族特色》,《商洛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45-46页。
    [30]薛松梅:《从花儿流行区域的民俗看花儿的民族属性》,《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年第2期、62、64页。
    [31]母晓蓉,董光军:《相互交融共同发展——论其他民歌因子在新疆“花儿”中的交汇与影响》,《艺术教育》,2007年第3期,84-85页。
    [32]黎蔷:《“花儿”曲令溯源——兼论元曲与花儿的传承关系》,《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6年第3期,48-52页。
    [33]武慧:《“河湟花儿”的衬词研究》,《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54-58页。
    [34]马甘:《“河湟花儿”的音乐特色》,《青海师专学报》,1986第2期,58-61
    页。
    [35]卜锡文:《“河湟花儿”命名之缘由》,《音乐研究》,1989年4期,44-49页。
    [36]郭德慧:《“河州型花儿”的衬词衬腔特点与润腔手法》,《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31-33页。
    [37]任树智:《“花儿”不会消亡》,《新疆艺术》,2000年第5期,68-69页。
    [38]郗慧民:《“花儿”的格律和民间文学工作的科学性》,《西北民族大学学报》,1980年1期,68-69页。
    [39]陈慧雯:《“花儿”成因再探——有关“花儿”和民间音乐普遍效应的思考》,《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2期,16-19页。
    [40]彭宝辉:《“花儿”的衬腔艺术》,《新疆艺术》,1997年第3期,37-40页。
    [41]马桂花,严国林:《河湟“花儿”的民族特征及其传承》,《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42]黄明政:《宁夏花儿艺术特色探微》,《民族音乐》,2009年第1期。
    [43]张连葵:《“花儿”的令名及其艺术特色》,《中国音乐》,2005年第3期,47-52页。
    [44]刘锦:《花儿的文学性与音乐性》,《甘肃高师学报》,2000年第4期,79-83页。
    [45]贡保草,坚赞道杰:《“花儿的意境美》,《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64-67页。
    [46]吴土艮:《“花儿”的语言魅力》,《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53-56页。
    [47]李宇:《〈花儿〉和〈信天游〉研究综述》,《岱宗学刊》,2006年第2期,62、63页。
    [48]王晓宁:《“花儿”及〈上去高山望平川〉的艺术特点》,《南京艺术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26、27页。
    [49]杨沐:《“花儿”界说问题及歌种分类探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4年第2期,23-35页。
    [50]杨沐:《从花儿研究现状思考中国民歌研究中的问题》,《音乐研究》,2004年04期,23-35页。
    [51]杨沐:《也谈“回族民间音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7年01期,47-57页。
    [52]杨沐:《性爱音乐活动研究(上)——以海南黎族为实例》,《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3期,71-82页。
    [53]杨沐:《性爱音乐活动研究(下)——以海南黎族为实例》,《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4期,83-91页。
    [54]阿进录:《情感与欲望之间——“论花儿”情歌的基本文化特征》,《青海民族研究》,2007年第1期。
    [55]刘凯:《“花儿”散墨二题》,《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94-98页。
    [56]柯杨:《“花儿”溯源》,《兰州大学学报》,1981年第2期,60-68页。
    [57]杨静:《“花儿”特色音调探源》,《艺术教育》,2006年第2期,94、95页。
    [58]张军谋:《“花儿”文化旅游开发刍议——以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县莲花山为例》,《农业科技与信息》,2007年第23期,65、66页。
    [59]孙星群:《“花儿”修辞及其与汉文化的交流》,《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81年第4期,71-79页。
    [60]马伟华,胡鸿保:《“花儿”研究现状及其保护开发》,《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2期,79-82页。
    [61]郗慧民:《“花儿”研究与“花儿学”》,《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11-13页。
    [62]张连葵:《“花儿”演唱风格与民族声乐艺术》,《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106-109页。
    [63]杨满年:《“花儿”演唱技法探究》,《中国音乐》,2005年第4期,153-156页。
    [64]朱仲禄:《“花儿”演唱技巧的探索》, 中国音乐》,1986年第3期,41-44页。
    [65]冯锐翔:《“花儿”音乐调式初探》,《西北民族大学学报》,1980年第1期94-104页。
    [66]朱刚:《“花儿”与“少年”辨析》,《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2年第1期,
    67-74页。
    [67]屈文焜:《“花儿”与伊斯兰文化的关系》,《西北民族研究》,1999年第1期,253-281页。
    [68]朱刚:《“花儿”语言的音乐美》,《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78年第4期,54-57页。
    [69]何启振:《河湟花儿文化产业的开发与管理》,《柴达木开发研究》,2007年第6期。
    [70]赵仁魁,华维君,祁振纲:《“花儿”源于古鲜卑族的〈阿干歌〉》,《甘肃社会科学》,1991年第2期,83-88页。
    [71]魏泉鸣:《“花儿”在海外的传播》,《西北民族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76-77页。
    [72]张君仁:《“花儿”之民俗事象及其文化意蕴》,《民族艺术》,147-158页。
    [73]刘凯:《“花儿”中的岁时节令习俗》,《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51-54页。
    [74]张喜臻:《“花儿会”由来演变试说——兼论“花儿会”与宗教巫术礼仪的关系》,《延安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88-94页。
    [75]马君:《保安花儿略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34-36页。
    [76]李国顺:《保护和发展青海“花儿”问题研究》,《攀登》,2007年第4期,221、222页。
    [77]彭宝辉:《衬腔在回族花儿中的特点》,《人民音乐》,1997年第5期,29-31页。
    [78]武宇林:《中亚回族与口传民歌“花儿”——吉尔吉斯坦中亚回族民俗文化考察》,《回族研究》,2007年4期。
    [79]马伟华:《从“花儿”看青海地区农业生产民俗及其变迁》,《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129-134页。
    [80]高建斌:《大通,“花儿”的故乡》,《雪莲——大通文学采风作品小辑》,98-101页。
    [81]陶莉:《当代花儿艺术的审美特征》,《音乐天地》,2006年第1期,37-39页。
    [82]郗慧民:《多系统文化融合的结晶——“花儿”渊源探寻》,《西北民族研究》,1988年第2期,194-206页。
    [83]乔建中:《甘肃、青海“花儿会”采访报告》,《中国音乐学》,1987年第3期,48-60页。
    [84]郗慧民:《感情浓烈撼人心肺的心灵之歌——河州型爱情“花儿”的内容及其特点》,《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89年第1期,76-83页。
    [85]刘魁立:《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理论反思》,《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第2期。
    [86]任碧生,祁永寿:《关于河湟“花儿”比兴的几个问题》,《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92-95页。
    [87]武宇林:《关于西北口传民歌“花儿”中的牡丹》,《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99-103页。
    [88]黄玉淑:《广西歌圩与西北“花儿”会情歌对唱活动之婚恋文化内涵比较》,《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63-66页。
    [89]马桂花:《河湟“花儿”艺术略谈》,《青海师专学报》,2004年第3期,116、117页。
    [90]朱刚,韩建业:《河湟“花儿”族源试探——从河湟“花儿”的若干语言现象谈起》,《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第3期。
    [91]卜锡文:《河湟花儿体系的确立及其概貌》,《西北师大学报》,1985年第2期。
    [92]谈士杰:《河湟花儿与藏族民歌比较研究》,《民族文学研究》,1994年第3期,53-69页。
    [93]朱刚:《河湟花儿中论述花儿的花儿》,《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44-49页。
    [94]戴嘉艳:《河州“花儿”中蕴含的自然美》,《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1期,108-111页。
    [95]马东平:《河州爱情“花儿”中择偶观之探析》,《甘肃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25-27页。
    [96]柯杨:《河州花儿——回族人民生活与文化的缩影》,《兰州学刊》,1989年第2期,85-92页。
    [97]董克义:《河州型“花儿”的优美》,《中州今古》,2001年第5期,46、47页。
    [98]郗慧民:《“花儿”的搜集整理和民间文学工作的科学性》,《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97-115页,
    [99]杨鸣健:《花儿的类别及其属族》,《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0年第4期,30-37页。
    [100]苏平:《花儿的演唱风格》,《民间文学论坛》,1983第4期,44-46页。
    [101]朱仲禄:《花儿曲令的沿革与变迁》,载《群文天地》,青海省文化厅主办,1997年夏季号(第2期),第25页。
    [102]范长风:《花儿功能的意义体系及其思考与表述》,《贵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27-33页。
    [103]马雪莲:《花儿会:二元结构下的特定时空——试作花儿会上回族群众的角色转换的分析》,《青海民族研究》,2004年第1期,60-63页。
    [104]李恩春:《花儿旋律的形态特点及运行规律探析》,《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45-49页。
    [105]乔建中:《花儿研究第一书——张亚雄和他的〈花儿集〉》,《音乐研究》,2004年第3期,19-28页。
    [106]盛鸿斌:《花儿音乐“特性音调”分析》,《云岭歌声》,2005年第2期,47-48页。
    [107]王沛:《花儿与“藏风”》,《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88年第2期,86-96页。
    [108]刘忠,薛松梅:《花儿族属考辨》,《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29-32页。
    [109]赵维峰:《回、土、撒拉——三族“花儿”的风格比较及溯源》,《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41-43页。[110]屈文焜:《回族传播“花儿”的历史过程及其特点》,《民族文学研究》,1996年第2期,3-9页。
    [111]周立梅:《回族花儿的独特韵味及演唱风格》,《中国音乐》,1994年第4期75-76页。
    [112]安永国:《既爱又恨的心灵之歌——试谈河州型花儿中的“忌讳”》,《西北民
    族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100-105页。
    [113]张巨斌,许吉芬:《简论西北“花儿”的社会功能》,《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31-33页。
    [114]刘永红:《禁忌与狂欢——浅谈“花儿”的文化特征与社会功能》,《青海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42-45页。
    [115]朱刚:《瞿昙寺花儿会》,《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5年1期,128-130页。
    [116]郗慧民:《临夏“花儿”艺术性的考察研究》,《民族民间文学》,15-32页。
    [117]阿进录:《论“花儿”的基本主题与特色》,《青海民族研究》,2005年4期,60-66页。
    [118]吴朋:《论花儿的民族属性》,《音乐研究》,1990年第1期,23-31页。
    [119]屈文焜:《论“花儿”的性爱主题及其文化渊源》,《民间文学论坛》,1996年第4期,54-60页。
    [120]范晓峰:《论“花儿”音乐的美学特征》,《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1051-109页。
    [121]武宇林:《论“花儿”中的对喻程式化修辞手法》,《西北师大学报》,2002年第6期,46-50页。
    [122]魏泉鸣:《论保安族花儿的格律》,《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85-93页。
    [123]屈文焜:《论花儿的节奏》,《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84年第3期,110-113页。
    [124]李恩春:《论花儿流行中的曲调演变及意义》,《音乐研究》,1995年第2期,46-54页。
    [125]武文:《论回族“花儿”的意境和传神》,《中央民族学院报》,1991年第3期,91-94页。
    [126]罗彦莲,李玉洁:《宁夏“花儿”承载的农业生产习俗及其点滴思考》,《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50-54页。
    [127]薛正昌:《宁夏花儿析论》,《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5期,89-96页。
    [128]毕艳君:《浅论花儿会的变异》,《青海民族研究》,2002年第4期,30-32页。
    [129]周健:《浅析“花儿”的衬词》,《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83年第1
    期,23-26页。
    [130]刘姝:《青海“花儿”的歌词格律及音乐特征》,《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156-157页。
    [131]叱培虹:《青海花儿曲令风格与多民族文化关系浅议》,《青海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52-54页。
    [132]张佩成:《青海回族“花儿”的爱情观赏析》,《青海民族研究》,2002年第4期,36-39页。
    [133]黄玉淑:《试比较广西壮族山歌与西北花儿“反复”修辞手法的差异》,《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68-71页。
    [134]刘凯:《试论“花儿”的几种表现方法》,《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1年第2期,73-84页。
    [135]蔡秀清:《试论“花儿”中的土族民俗风情》,《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33-38页。
    [136]扎西东珠,马岱川:《试论安多藏语与河湟花儿的内在联系》,《西藏研究》,1994年第2期,57-66页。
    [137]党桂梅:《松鸣岩花儿的嬗变》,《现代语文》,2006年第12期,57-66页。
    [138][美]赵茹兰,邓光瑜译:《谈“花儿”程式表演的自发性》,《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89年第3期,69-73页。
    [139]陆耀儒:《谈回族花儿剧》,《民族艺术》,1987年第4期,61-66页。
    [140]郝苏民:《文化场域与仪式里的“花儿”——从人类学视野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文学研究》,2002年第9期,122-126页。
    [141]吕霞:《西北少数民族花儿的审美意蕴》,《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108-111页。
    [142]刘凯:《西部“花儿”中的藏族文化基因》,《西藏艺术研究》,1999年第3期,80-86页。
    [143]李文艾:《西部民歌“花儿”的探究》,《音乐天地》,2005年第7期,37-41页。
    [144]刘凯:《西方“套语”理论与西部“花儿”的口头创作方式》,《民族文学研究》1998年第2期,66-74页。
    [145]苏延寿:《杂语与狂欢——关于河湟社火与“花儿”演唱活动的几点边缘性思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70-74页。
    [146]朱仲禄、刘凯:《疑义相与析——〈“花儿”的艺术特征及演唱风格〉读后》,《民族艺术》,1987年04期。
    [147]马峰明:《忧郁的民族悲怆的花儿——试论东乡族花儿的美学特征》,《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103-110页。
    [148]朱仲禄、刘凯:《有关“花儿”的几个问题》,《中国音乐》,1983年3期。
    [149]刘凯:《朱自清、袁复礼教授与“花儿”》,《青海社会科学》,1986年3期。
    [150]李桦:《新疆回族“花儿”源流初探》,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2期。
    [151]赵宗福:《西北花儿的研究保护与学界的学术责任》,《民间文化论坛》,2007年3期。
    [152]郗慧民:《感情浓烈撼人心肺的心灵之歌——河州型爱情花儿的内容及其特点》,《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89年第1期。
    [153]杨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和价值界定》,《各界文论》,2007年第2期。
    [154]赵世林:《民族文化的传承场》,《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63页。
    [1]闫国芳:博士学位论文《乡土社会视阈下的花儿研究》,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2]郭德慧: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回族宴席曲与“花儿”的比较研究》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韦仁忠:硕士学位论文《天祝“花儿”与“拉伊”的比较研究》,西北民族大学,2006年。
    [4]王薇薇:硕士学位论文《试论宁夏六盘山区传统花儿的悲剧性特征》,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5]杨燕:硕士学位论文《从临谭“花儿会”的祭神活动解读甘南汉藏关系》,四川大学,2005年。
    [6]程琴:硕士学位论文《花儿中的女性和女性的花儿》,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7]戚晓萍:硕士学位论文《茶园“花儿”歌手研究》,西北民族大学,2006年。
    [8]何家国:硕士学位论文《莲花山花儿会“串把式”及其创作研究》,兰州大学,2006年。
    [9]方明:硕士学位论文《传播学视野下“花儿”的传承研究》,兰州大学,2007年。
    [10]董卿基:硕士学位论文《青海河湟花儿与小调比较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1]苏金萍:硕士学位论文《花儿剧艺术特征初探》,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12]常虹:硕士学位论文《张家川花儿调查与初步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13]张君仁:博士学位论文《花儿王朱仲禄—对一个民间歌曲的音乐人类学实验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1]何清祥:《高高山上一座城》,中国唱片总公司。
    [2]李君兰、昝万亿:《花儿动人心》,青海昆仑音像出版社。
    [3]张存秀、孙斌:《想起尕妹拉夜川》,甘肃音像出版社。
    [4]《青海“花儿”响山川》,西海民族音像出版社。
    [5]李君莲,伊万柏:《对对花儿宽宽心》,青海昆仑音像出版社。
    [6]刘连德:《婆媳情》,青海昆仑音像出版社。
    [7]李君莲、李君兰:《姊妹“花儿”情》,青海昆仑音像出版社。
    [8]李君莲、李君兰:《姊妹小调传乡音》,青海昆仑音像出版社。
    [9]张存秀:《送大哥》,青海昆仑音像出版社。
    [10]李桂兰:《上下庄看下的你一个》,华盛音像出版社。
    [11]祁芳芳:《亲哥哥阿么不来了》,青海昆仑音像出版社。
    [12]李晓娟、应春:《青海高原花儿艳》西海民族音像出版社。
    [13]海显梅、宋宝元:《花儿情长》,西海民族音像出版社。
    [14]李虎铃、李秀铃:《高原姊妹花儿》,西海民族音像出版社。
    [15]周俊:《花儿夫妻大对唱》,宁夏大地音乐出版。
    [17]《花儿风暴》3宁夏大地音乐出版。
    [18]《花儿会123》陕西文化音像出版社。
    [19]赵尕旦:《山丹红花开》,花儿小调专辑,宁夏大地音乐出版。
    [20]马成:《花儿流放伊犁河》,新疆首张农民版花儿小调集,宁夏大地音乐出版。
    [21]群组:《六月花儿红艳艳》,西海民族音像出版社。
    [22]群组:《花儿漫过日月山》,青海昆仑音像出版社。
    [23]群组:《花儿对唱,南山花儿会》,青海昆仑音像出版社。
    [24]昝万意、彭措卓玛:《花儿梦》,西海民族音像出版社。
    [25]贺桂英:《真情花儿满川香》,青海昆仑音像出版社。
    [26]群组:《六月花儿宽人心》,西海民族音像出版社。
    [27]贺桂英、索有菊:《小调香飘千万家》,西海民族音像出版社。
    [28]伊万柏:《诉真情》,青海昆仑音像出版社。
    [29]《首届中国当归节既第七届洮泯花儿会开幕式》,四川电子音像出版社。
    [30]常丙月:《花儿情悠悠》,西海民族音像出版社。
    [31]何清祥等:《西部花儿酒曲》,甘肃民族音像出版社。
    [32]童守蓉:《山间花儿更耀眼》,西海民族音像出版社。
    [33]四季花儿组合:《河湟神韵》,青海昆仑音像出版社。
    [34]童守蓉:《青海小调美》,西海民族音像出版社。
    [35]索南孙斌:《把散心的花儿漫上》,青海昆仑音像出版社。
    [36]徐桂林:《大山花儿情悠悠》,西海民族音像出版社。
    [37]李胡林:《正是杏花二月天》,陕西文化音像出版社。
    [38]张海:《少年骄子》,西海民族音像出版社。
    [39]《白牡丹》,陕西文化音像出版社。
    [40]马红莲:《红莲花儿红》,中国唱片总公司。
    [41]马俊:《花儿王子—马俊》,宁夏大地音乐出版。
    [42]张心华:《花儿卡拉OK》,甘肃省音像出版社。
    [43]群组:《乡村花儿1》,青海昆仑音像出版社。
    [44]群组:《花儿的会场上浪来》,西海民族音像出版社。
    [45]张存秀:《花儿飘香》,甘肃省音像出版社。
    [46]张存秀:《水红花》,青海昆仑音像出版社。
    [47]群组:《好花儿漫上》,西海民族音像出版社。
    [48]马玉芝:《松鸣花儿》演唱专辑。
    [49]何清祥:《河州花儿红》—专辑。
    [50]《临夏神韵》—河州花儿轻音乐,飞天电子音像出版社。
    [50]《花儿直令大全》,西海民族音像出版社。
    [51]刘永梅:青海花儿—专辑MTV,甘肃省音像出版社。
    [52]应春、赵吉金:《春天花儿开》专辑,西海民族音像出版社。
    [53]花儿会场上打擂台,陕西文化音像出版社。
    [54]《汪莲莲原生态民族演唱专辑-》-兰州大学985工程建设项目成果,中国唱片成都公司出版。
    [55]《天世下的对对》—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花儿之瞿坛寺花儿会代表行传承人”王存福兄弟来自田野的原唱,陕西文化音像出版社。
    [56]河州原生态花儿精粹VCD,甘肃省音像出版社。
    [57]十更想—张国统专辑,青海昆仑音像出版社。
    [58]心上的花儿漫来—温桂兰MTV,青海昆仑音像出版社。
    [59]花儿红来水儿清,青海昆仑音像出版社。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