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热”及其背后的“冷清”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1688年,洪昇的传奇巨制《长生殿》甫一面世,便引起极大的轰动,直至今日依然盛演不衰。有关《长生殿》的评论与研究,也随着剧作的“诞生”,从未间断。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学界对《长生殿》的研究,多采用文艺学的研究手法,从案头出发,对其主题、人物及艺术特色进行分析。随着时代的发展,《长生殿》学术研究也渐呈百花齐放之态。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宗教学、民俗学、人类学等方法纷纷“登场亮相”,拓宽了以往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然而,学界至今还没有一部能把这些新的理论与方法糅合起来,进行《长生殿》研究的专著。在廿一世纪的今天,无疑是一件憾事。本人拟在吸收学界最新研究的基础上,以“闹热”的戏剧观作为研究理论与线索,从创作技巧、民俗积淀、域外传播、演出效果等方面,多视角、多层面地对《长生殿》这部作品,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挖掘。既还原出《长生殿》表面“闹热”的“形”,又抓住清初江南文人处于两难境地,无路可走的“冷清”之“魂”。
     本文的研究思路分为以下七个部分:
     绪论:对《长生殿》的研究历史与现状进行综述,并阐明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第一章:揭示出“闹热”的戏剧观,与明清易代之际审美趣味的契合,并阐明其在戏剧史上的意义和价值。然后从作者对素材的“轻抹”与“重描”,对大众审美心理的洞察及把握,对戏剧叙述节奏的掌控和调度等三个方面展开详细论述,深入研究探讨洪昇是如何让《长生殿》“闹热”起来的。
     第二章:从帝王“推崇”与节日狂欢两个角度,对《长生殿》盛演至今的文化机理进行分析探讨。《长生殿》的演出与日后产生的持续效应,凸显了康熙在文艺政策上的政治韬略,缓和了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对清初的政治稳定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长生殿》中的节日狂欢元素与民间世俗活力的释放,也是《长生殿》热演不衰的重要因素。《长生殿》中的四大节日,以及在节日中的民众狂欢,无疑是《长生殿》的“闹热”在民间生活上的反映,和舞台上《长生殿》的“闹热”之间相映成趣。
     第三章:摆脱以往较为单一的文艺学研究手法,在分析《长生殿》中李隆基、杨玉环这两个人物形象时,着力将二者的文学形象、民俗形象及舞台形象之间的互动关系阐述清楚。在具体研究过程中,运用道教文化与人类生殖文化的大视野,并结合剧中出现的节俗文化,对二人民间偶像化的成因进行探讨。
     第四章:以白居易《长恨歌》对佛经文学的借鉴,及其在邻国日、韩的流播为线索,深入探讨李、杨爱情及其民间信仰在文化交流中的传承与嬗变。首先从绘画艺术与舞台表演的关系上,揭示李、杨形象与佛教艺术飞天之间的渊源;接着,阐述两人形象及爱情在日、韩戏剧文化中的嬗变。
     第五章:以洪昇接受的哲学思想为突破点,从剧中的李、杨之“悔”与洪昇所述的“蘧然梦觉”(《长生殿前言》)两个层面,彰显清初江南文人的两难境地,从而揭示出《长生殿》“闹热”背后的“冷清”。
     结语:从洪昇的遭遇出发,揭示在所谓康雍乾“盛世”的外衣底下,其愈发严苛的文艺政策,造成了清代士人阶层的集体“失语”,《长生殿》终成绝响。清代中叶,文人创作的缺失,昆曲的衰落,使得戏曲的发展转而向元杂剧“借故”(借用故事),并传承其精神。“花部”“闹热”的背后,掩不住的是文人传奇创作的大“冷清”。
1688, Hong Sheng's legendary mastepiece " The Palace of Eternal Youth" As soon as it published, it caused a great sensation, and sometimes reputed in the capital, however, is star-crossed lovers today still fill in time. About“The Palace Of Eternal Youth”, the comments and study, also with the "birth" plays, uninterrupted. For a long time circles on“The Palace Of Eternal Youth”research, use more literary studies gimmick, desk, starting from to its theme, characters and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The Palace Of Eternal Youth”, academic research also gradually a flowering of tai. Especially since the 1990s, religion, folklore and anthropology and methods in succession "appearance" to broaden the previous study of ideas and methods. However, the educational still does not have a can bring these new theories and methods mix rise, undertake“The Palace Of Eternal Youth”study monographs. In this 21st century today, is undoubtedly one regret. I wish to absorb circles in the latest research foundation, takes "incense" drama concept as a research theory and cues from creative skills, folk heritage and foreignfiction dissemination, the performance effect etc, multi-angled, many kinds of“The Palace Of Eternal Youth”, this works, carries on the deep research and mining. Both reductive out“The Palace Of Eternal Youth”, the "form" surface incense, and caught in a dilemma of Qing Dynasty JiangNan literati, no choice of the "soul" of the cold and cheerless. Can say, this study from drama essence according to analyze“The Palace Of Eternal Youth”.
     This research topic temporary fitting for the following several parts.
     The introduction: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opic to choose significance, innovation points,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and the main research method. Chapter I: Reveal incense "and aesthetic idea change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nd expound" fits "in the history of incense on the significance and value. Then with "incense" drama polysystem cues from the author of material "heavy wipe" and "light tracing;" On popular aesthetic psychological insights and grasp, The narrate rhythm control and dispatch from three aspects, this paper discusses deeply probed into Hong Sheng is how to make“The Palace Of Eternal Youth”, "incense" rise.
     Chapter II: From imperial esteem and festivals carnival two angle, to study“The Palace Of Eternal Youth”.the culture has filled in the mechanism is discussed.“The Palace Of Eternal Youth”, performance and future has been effect, highlighted the KangXi emperor in art policy on political desiring, alleviated the Man and Han ethnic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 stability of the Qing rule to play a certain role;“The Palace Of Eternal Youth”, the festival carnival elements and the release of folk secular vigor, but also,“The Palace Of Eternal Youth”the important factors in long hot.“The Palace Of Eternal Youth”, the four major festivals, and in the public holiday revelries, is undoubtedly“The Palace Of Eternal Youth”, the "incense in folk life", and reflect on stage“The Palace Of Eternal Youth”, the "incense" between sceneries.
     Chapter III: Get rid formerly is relatively single of literary studies gimmick,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s of“The Palace Of Eternal Youth”, when will LiLongJi, and Yang Yu Huan, focus on both of the literature image, folk image and stage image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early explained. In specific research process, reveal about the Taoism culture festival background, Li, Yang in folk idol of the cultural mechanism, and from human reproduction of culture, to point two images into for discussion.
     Chapter IV: With Bai JuYi“A Song Of Unending Sorrow”of buddhist art, and the reference in neighbouring Japan, Korea's both as a clue, thorough introduction Li, Yang love and folk beliefs in cultural exchange of inheritance and mutation. From the first painting and performance stage, reveal the relationship of Li, Yang image and buddhist art flying between origin; Then, the paper expounds two image and love in east Asia dramatic culture of evolution.
     Chapter V: By Hong Sheng's philosophy thought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from the regret of Lee and Yang , referred to in Hong Sheng's“suddenly wake up”(the preface of“The Palace Of Eternal Youth”) two facets, reveal Qing literati dilemma JiangNan, reveals“The Palace Of Eternal Youth”, "cold and cheerless" behind the“incense”.
     Summary: Starting from the encounter, revealing Hong Sheng in the so-called KangYongQian time's beneath his coat, the increasingly harsh literary policy, causing the philistines class collective Qing aphasia.“The Palace Of Eternal Youth”, carved into the final end. The middle Qing dynasty scholar creation, the decline of the lack of KunQu opera, mak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NuoXi system of combining the pathway, reopened Yuan ZaJu "right" (borrow story), "flower" ministry“inense”, hide behind his drama is whole the great "cold ".
引文
①曾永义著《〈长生殿〉研究》(增订本)[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2页。
    ②本文参看中山大学中文系编《〈长生殿〉讨论集》[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159页—第186页。
    ③本文刊载于《戏曲艺术》[J].2000年第2期。以下所引李晓先生之观点均出自本文,不再出注。
    ④本文刊载于《北京社会科学》[J].2001年第2期。以下所引李舜华先生之观点均出自本文,不再出注。
    ⑤谢柏梁、高福民主编《千古情缘:〈长生殿〉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571页。
    ⑥韩兆琦等主编、李修生等著《中国古代戏剧研究论辩》[C].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209页—第264页。
    ⑦朱锦华撰《〈长生殿〉演出史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07年。
    ⑧王丽梅著《曲中巨擘—洪昇传》[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63页—第279页。
    ①以上内容参考了戴燕著《文学史的权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前言第1页—第2页。
    ②王卫民编《吴梅戏曲论文集》[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版。
    ③笔者会在正文论述中加以引用,此处不赘。
    ④吴梅著、江巨荣导读《顾曲麈谈中国戏曲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92页。
    ①同上,《导读》第13页—第14页。
    ②[日]青木正儿著王古鲁译著、蔡毅校订《中国近世戏曲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281页。
    ③戴燕著《文学史的权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1页。
    ④《青岛日报》1954年3月23日。
    ⑤《文史哲》1957年第2期。
    ⑥徐人忠撰《怎样正确评价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批判周来祥、徐文斗两先生的“‘长生殿’的主题思想究竟是什么”的修正主义观点》(《文史哲》1958年第12期);周琪撰《评〈长生殿〉研究中的“真挚爱情”说》(《光明日报》1964年12月27日)。
    ①《山东文学》1960年10期。
    ②《文史哲》1954年第9期。
    ③《新民报晚刊》1954年7月2—4日。
    ④[清]洪昇著、徐朔方校注.《长生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2月版,第1045页。
    ⑤《文艺月报》1955年第4期和第5期。
    ⑥《文学遗产增刊》第1辑,作家出版社,1955年版。
    ⑦《光明日报》1954年8月15日版。
    ⑧《福建师院学报》1956年第1期。
    ⑨《文学遗产增刊》第12辑,中华书局,1963年2月版。
    ①曾永义著《〈长生殿〉研究》(增订本)[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94页。
    ②同上,第58页。
    ③周贻白著《中国戏剧史长编》[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403页。
    ④章培恒著《洪昇年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⑤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版。
    ⑥王永健著《洪昇和〈长生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⑦孟繁树著《洪昇及〈长生殿〉研究》[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版。
    ①孟繁树撰《〈长生殿〉新识》[A].《青海社会科学》[J]. 1984年第1期。
    ②熊笃撰《〈长生殿〉新论》[A].王季思等著《中国古代戏曲论集》[C].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版,第244页。
    ③《江苏戏剧》1984年第5期。
    ④《天津师院学报》1981年第3期。
    ⑤《文学评论》1983第3期。
    ⑥黄天骥撰《论洪昇的〈长生殿〉》[A].《文学评论》[J].1982年第2期。
    ⑦王永健著《洪昇和〈长生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⑧董每戡著《五大名剧论》(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87页—第388页。
    ①[日]竹村则行撰朱则杰节译《论〈长生殿〉的季节推移》[A].《戏曲研究》[J].第38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
    ②会议上值得一提的讨论成果,笔者会在下文的论述中逐一引用,此处不赘。
    ③中山大学中文系编《〈长生殿〉讨论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
    ④孙小布撰《人类学性与〈长生殿〉》[A].《戏剧艺术》[J].1988年第4期。
    ①徐扶明撰《试论〈长生殿〉排场艺术》[A].《.中国文学研究》[J].1988第1期。
    ②王丽娜主编《中国古典小说戏曲名著在国外》[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8年版,第534页—第536页。
    ③李晓撰《〈长生殿〉南北合套艺术》[A].《戏曲研究》[J].第74辑。
    ④曾永义撰《〈长生殿〉眉批之探讨》[A].章培恒、王靖宇主编《中国文学评点研究论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403页-第442页。
    ⑤刘荫柏著《洪昇研究》[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⑥孙京荣撰《〈长生殿〉与洪昇晚年心态发微》[A].《中国古代小说戏剧丛刊》[J].2003年第一辑。
    ⑦张福海撰《洪昇的疏狂与《长生殿》的审美意韵》[A].《上海戏剧学院学报》[J].2008年第3期。
    ①江兴祐撰《〈长生殿〉“三易稿”创作时间考》[A].《浙江社会科学》[J].2002年第4期。本文对于《沉香亭》、《舞霓裳》的创作时间存有异议。作者认为《沉》的创作时间当为康熙十四年,而《舞》的创作时间则至迟不会超过康熙十五年。
    ②谭学亮撰《〈长生殿〉之祸与清初社会之关系》[A].《求索》[J].2008年第9期。
    ③张宇声撰《“〈长生殿〉案件”新论》[A].《管子学刊》[J].2009年第2期。
    ④康保成撰《杨贵妃的被误解与杨贵妃形象的被理解》[A].《文学遗产》[J].1998年第4期。
    ⑤康保成、[日]竹村则行笺注《〈长生殿〉笺注》[M].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附录四。
    ①同上,第418页—第419页。
    ②康保成撰《回归案头——关于古代戏曲文学研究的构想》[A].《文学遗产》[J].2004年第1期。
    ③万春撰《从杨贵妃形象塑造看〈长生殿〉的美人崇拜》[A].《戏曲研究》[J].第61辑。
    ④叶树发撰《论〈长生殿〉中李隆基形象的人性化》[A].《江西财经大学学报》[J].2002年第4期。
    ⑤这其中的主要作品有谢柏梁撰《从〈长恨歌〉到〈长生殿〉》[A].《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6年第1期第14卷;吴晟撰《不同文体对同一题材的表现比较——从〈长恨歌〉到〈长生殿〉》[A].《广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7年10月第6卷第10期;张哲俊撰《〈梧桐雨〉和〈长生殿〉:两种悲剧模式》[A].《文学遗产》[J].1997年2期。
    ⑥其主要作品有:郑尚宪、黄云《激越的浪漫凄美的感伤——〈牡丹亭〉和〈长生殿〉“情至”理想比较》[A].《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7年9月第9卷第5期;徐洪《“情”与“臣忠子孝”——〈长生殿〉与〈桃花扇〉的思想意蕴比较》《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9年5月第30卷第2期。
    ⑦刘安武撰《〈沙恭达罗〉与〈长生殿〉——兼论历史题材的作品》[A].《湖南社会科学》[J].2001年第4期。
    ⑧马建华撰《真情的追求与人性的复归——〈长生殿〉和〈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之比较》[A].《戏曲研究》[J].第55辑。
    ⑨翁敏华著《中国戏剧与民俗》[M].台北:学海出版社,1997年版,第463页—第477页。
    ①周锡山撰《帝王后妃情爱题材的发展和〈长生殿〉的重大艺术创新》[A].《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J].2006年3月第4卷第1期。
    ②钟东撰《道教文化与〈长生殿〉》[A].《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1年第4期第41卷。
    ③黄天骥撰《〈长生殿〉艺术构思的道教内涵》[A].《文学遗产》[J].2009年第2期。
    ①翁敏华撰《论李、杨爱情的世常化表现——〈长生殿〉民俗文化管窥》[A].叶长海主编《〈长生殿〉演出与研究》[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234页。
    ②翁敏华撰《四大节日,两位神祇——〈长生殿〉民俗文化管窥之一》[A].谢柏梁、高福民主编《千古情缘:〈长生殿〉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349页。
    ①康保成撰《回归案头——关于古代戏曲文学研究的构想》[A].《文学遗产》[J].2004年第1期。
    ②康保成撰《以开放的心态从事中国戏剧史研究》[A].《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6年第2期第46卷。
    ①[清]洪昇《长生殿》例言[A].吴毓华编著《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8月版,第394页。
    ②[清]徐麟《长生殿》序言[A] ]. [清]洪昇著、徐朔方校注《长生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10月版,第259页。本文所引《长生殿》原文,如无特殊说明,皆据此书。后文不再出注。
    ③[清]吴舒凫《长生殿》序言[A].吴毓华编著《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8月版,第409页。
    ④[清]王应奎撰王彬、严英俊点校《柳南随笔续笔》[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0月版,第123页。
    ⑤[清]洪昇《长生殿》例言[A].吴毓华编著《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8月版,第394页。
    ⑥[清]毛先舒《诗辩坻词曲》(辑录)[A].俞卫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清代编》(第一集)[M].安徽:黄山书社,2008年9月版,第565页。
    ①[清]徐树丕《识小录》(辑录)[A].同上,第432页。
    ②[清]范骧撰《意中缘序》[A].俞卫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清代编》(第一集)[M].安徽:黄山书社,2008年9月版,第372页。
    ③[清]洪之则撰《吴吴山三妇合评还魂记跋》[A].吴毓华编著《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8月版,第414页-415页。
    ④章培恒著《洪昇年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2月版,第200页。
    ②[清]朱彝尊撰《静志居诗话》(辑录)[A].俞卫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清代编》(第一集)[M].安徽:黄山书社,2008年9月版,第627页。
    ③[清]丁耀亢撰《赤松游题词》[A].同上,第91页。
    ④[清]黄宗羲撰《胡子藏院本序》[A].同上,第217页。
    ①[清]黄周星撰《制曲枝语》[A].同上,第224页—第225页。
    ②[清]樗道人撰《巧团圆序》[A].俞卫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清代编》(第一集)[M].安徽:黄山书社,2008年9月版,第389页。
    ②欧阳予倩撰《回忆春柳》[A].欧阳予倩著《欧阳予倩全集》(第六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151页—第152页。
    ①曾永义先生的《参军戏及其演化之探讨》中的第四部分“参军戏的转型——曲艺‘相声’”着重探讨了参军戏与相声之间传承关系。见曾永义著《戏曲源流新论》(增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7月版,第132页—第138页。
    ②从表演形态上说,周立波的海派清口与宋杂剧之间有颇多的相似之处,艺人们在舞台表演实践上取得的成功范式,自有其相似、相通之处,这绝非偶然。参见拙文《海派清口与古代戏曲的渊源及其笑谑化的市民文化品格》[A].李伦新等主编《海派文化与城市创新—第八届海派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上海:文汇出版社,2010年8月版,第48页—第52页。
    ③曾永义著《戏曲源流新论》(增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7月版,第138页。
    ④[元]夏庭芝撰《青楼集序》[A].俞卫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唐宋元编》[M].安徽:黄山书社,2006年1月版,第466页。
    ①同上,第469页。
    ②[明]朱权撰《太和正音谱》[A].俞卫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一集)[M].安徽:黄山书社,2009年3月版,第39页。以上对杂剧类型的归纳,均选自《太和正音谱》中的“杂剧十二科”。
    ③翁敏华撰《论清代地方戏的崛起对中国戏曲的振兴作用》[A].对此有详细地论述。参看翁敏华著《中国戏剧与民俗》[M].台北:学海出版社,1997年12月版,第132页-第133页。
    ④这一节的论述,参考了黄天骥撰《元剧的“杂”及其审美特征》[A].《文学遗产》[J].1998年第3期。
    ⑤[元]高明撰《琵琶记副末开场》[A].俞卫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唐宋元编》[M].安徽:黄山书社,2006年1月版,第520页。
    ①[明]王骥德著《曲律》[A].俞卫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二集)[M].安徽:黄山书社,2009年3月版,第100页—第101页。
    ②[明]吕天成著《曲品》[A].俞卫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三集)[M].安徽:黄山书社,2009年3月版,第110页。
    ③黄天骥、徐燕琳的《“闹热”的〈牡丹亭〉—论明代传奇的“俗”与“杂”》一文,便认为“《牡丹亭》并非不闹热,弄清这一点,不仅有助于正确对待汤显祖的创作,还牵涉到如何理解明代传奇的形态,以及戏曲艺术发展等问题”,文章论述了“《牡丹亭》舞台演出的闹热和俗、杂,意在通过对它的分析,揭示明代传奇戏剧形态的一个重要方面。希望从人们所忽视的罅隙中,窥见明代传奇演出的本来面貌。”本文见《文学遗产》[J].2004年第2期。
    ④吴梅在谈到《长生殿》创作时说道:“曲成赵秋谷为之制谱,吴舒凫为之论文,徐灵胎为之定律”。(吴梅著、江巨荣导读《顾曲麈谈中国戏曲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版,第192页。)正是在“文”与“曲”两擅其美的前提下,洪昇才能够游刃有余地在舞台效果上进行铺排。也正因如此,《长生殿》的成功也是难以复制的。
    ①这部分的论述参照了葛兆光著《古代中国社会与文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176页—第180页。
    ②[清]王廷谟撰《长生殿》序言[A].吴毓华编著《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8月版,第399页。
    ③[清]洪昇撰《长生殿》例言[A].同上,第394页。
    ①章培恒著《洪昇年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2月版,第360页。
    ②王季烈撰《螾庐曲谈》[A].俞卫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近代编》(第一集)[M].安徽:黄山书社,2009年3月版,第421页。
    ③以上两段引文分别见吴梅著、江巨荣导读《顾曲麈谈中国戏曲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版,第187页、第192页。
    ①曾永义著《〈长生殿〉研究》(增订本)[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年2月版,第93页。
    ②同上,第94页。
    ①以上两则引文出自吴毓华编著《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8月版,第393页、第394页。
    ②徐朔方撰《长生殿》前言[A].[清]洪昇著、徐朔方校注《长生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10月版,第10页。
    ③散失剧目及残卷有:南宋戏文《马践杨妃》、金院本《梅妃》;元代作家的杂剧作品有:关汉卿的《唐明皇哭香囊》、白朴的《唐明皇游月宫》、岳伯川的《罗光远梦断杨贵妃》、庾天锡的《杨太真霓裳怨》、《杨太真华清宫》等。(徐朔方撰《长生殿》前言[A].洪昇著、徐朔方校注《长生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10月版.第9页—第10页)。另有明传奇佚曲目钩沉中戴子晋撰《青莲记》;清代剧目补录中有:蒋士铨撰杂剧《采石矶》、许廷录撰杂剧《蓬壶怨》等。
    ④有关“禄山拜母”、“贵妃洗儿”的内容,参看《安禄山事迹》(卷上),[唐][姚汝能撰《安禄山事迹》[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3月版,第76页、第82页。[宋]司马光撰、[元]胡省三音注《资治通鉴》(第八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3月版,第6877页、第6903页亦有记载,两书所载内容相似。
    ⑤[宋]司马光撰、[元]胡省三音注《资治通鉴》(第八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3月版,第6934页。
    ①[元]白朴著《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徐征等主编《全元曲》(第二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版,第771页、第780页。
    ②许道勋、赵克尧著《唐玄宗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1月版,第364页—第366页。
    ③康保成撰《〈长生殿〉笺注》前言,康保成、[日]竹村则行笺注《〈长生殿〉笺注》[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2月版,第11页。
    ④吴毓华编著《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8月版,第394页。
    ①吴毓华编著《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8月版,第407页。
    ②[清]梁廷楠撰《曲话》卷三[A].俞卫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清代编》(第四集)[M].安徽:黄山书社,2008年9月版,第36页。
    ③许道勋、赵克尧著《唐玄宗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1月版,第606页—第607页。
    ④[清]赵沄撰《天宝曲史序》[A].吴毓华编著《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8月版,第366页—第367页。
    
    ①陈勤建著《文艺民俗学》[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7月版,第56页、第57页。
    ②同上,第198页。
    ①同上,第200页。
    ②翁敏华的《论李、杨爱情的世常化表现——〈长生殿〉民俗文化管窥》,是最近学界在这个问题上,具有代表性的一篇学术论文。文章分别从李、杨“钗盒情缘”与民间爱情信物,杨妃“献发”与头发的民俗意义,杨妃“闹阁”与夫妻吃醋,李、杨“七夕盟誓”与婚俗文化,李隆基“哭像”与民间“歌哭”,这几个角度来阐述李、杨爱情的世常化。(叶长海主编《〈长生殿〉演出与研究》[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4月版,第234页—第246页。)上文论述过的内容,本文将不再重复,有些内容只是加以补充。
    ③参看[五代]王仁裕等撰、丁如明辑校《开元天宝遗事十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1月版,第125页、第133页。内容分别是:“定情之夕,授金钗钿合以固之”和“是夕,授金钗钿合”。下文中出现的有关《长恨歌传》及《杨贵妃外传》的引文,皆出于此版本,本文不再出注。
    ④许道勋、赵克尧著《唐玄宗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1月版,第329页。
    ⑤[清]洪昇著、李悔吾注释《长生殿》,王季思主编《十大古典悲剧集》(下)[M].山东:齐鲁书社,1991年9月版,第911页—第912页。
    ①胡新生著《中国古代巫术》[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336页—第337页。
    ②同上,第345页—第346页。
    ③吴天明著《中国神话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110页。
    ①[清]叶堂撰《纳书楹曲谱卷四目录》[A].王秋桂主编《善本戏曲丛刊第六辑纳书楹曲谱》[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8年11月版,第484页。
    ②[日]青木正儿著王古鲁译著、蔡毅校订《中国近世戏曲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1月版,第281页。
    ③董每戡著《五大名剧论》(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12月版,第467页。
    ①[日]田仲一成著王文勋、云贵彬译《明清的戏曲—江南宗族社会的表象》[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2004年1月版,绪论第1页、正文第315页。
    ②中山大学中文系编《〈长生殿〉讨论集》[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8月版,第126页。
    ①田富军撰《牛郎织女故事与仙女下嫁穷汉型新探》[A].同上,第126页。
    ②郎净著《董永故事的展演及其文化结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12页。
    ③同上,第40页。
    ④有关土地神的民俗文化意义及其在舞台上的形象,可以参看翁敏华撰《土地神崇拜及戏曲舞台上的土地形象》[A].翁敏华著《中国戏剧与民俗》[M].台北:学海出版社,1997年12月版,第359页-第382页。
    ⑤程蔷撰《民间叙事模式与古代戏剧》[A].陈勤建主编《文艺民俗学论文集》[C].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7月版,第192页—第193页。
    ①邱福庆撰《中国爱情文学中的牛郎织女模式》[A].陶玮选编《名家谈牛郎织女》[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107页。
    ②钟敬文撰《中国的天鹅处女型故事》[A] .同上,第27页—第35页。
    ③以上内容可以参看《长生殿》《制谱》和(《舞盘》)两出。
    ①詹石窗著《道教文化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341页。
    ②钟敬文撰《中国的天鹅处女型故事》[A] .陶玮选编《名家谈牛郎织女》[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28页。
    ③[明]张鼎思撰《代醉编》卷一“织女条”[明]陶珽编《说郛》续四十六卷,清顺治三年李际期宛委山堂刻本九行二十字白口左右双边。
    ④罗永麟撰《试论〈牛郎织女〉》[A] .陶玮选编《名家谈牛郎织女》[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65页。
    ①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12月版,卷一二,第659页。下文引用白居易的《长恨歌》均出自此版本,本文不再出注。
    ①[清]洪昇著、徐朔方校注《长生殿》第115页,注释1。
    ①转引自汪玢玲撰《织女传说与中国情人节考释》[A] .陶玮选编《名家谈牛郎织女》[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240页。
    ②顾颉刚撰《孟姜女故事研究》[A] .陶玮选编《名家谈孟姜女哭长城》[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42页。
    ③康保成撰《孟姜女故事与上古祓禊风俗》[A].康保成著《傩戏艺术源流》[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版,第396页。
    ④同上,第397页。
    ①巫瑞书撰《孟姜女传说故事——多元文化交融的结晶》[A] .陶玮选编《名家谈孟姜女哭长城》[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221页—第222页。
    ②至于“动物和神仙的帮助”与“仙境的淹留”这两个要素,在“李杨故事”中则较为明显:土地神好比宦官高力士,在他的不懈努力与牛郎织女尽力撮合下,李、杨二人最终月宫重聚,永留仙境。本文对此不再展开论述。
    
    ①陈勤建著《文艺民俗学导论》[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7月版,第200页。
    ②[宋]宋祁、欧阳修等撰《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2月版,玄宗本纪,第121页。
    ③[后晋]刘昫撰《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2月版,玄宗本纪,第165页。
    ①许之衡著《作曲法传奇之结构法》[M].1912年铅印本.国家图书馆藏。
    ②李隆基善击羯鼓的材料,可以参看[唐]南卓的《羯鼓录》。由于后文将探讨李隆基成为民间戏神偶像的问题,故关于李隆基在艺术上的造诣问题,在这一节就不再展开论述了。
    ③[后晋]刘昫撰《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2月版,卷五十一,列传第一,后妃上,第2178页。
    ④[宋]宋祁、欧阳修等撰《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2月版卷七十六,列传第一,后妃上,第3493页。
    ①[唐]李白著《李太白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9月版,卷五,第206页。
    ②昆剧名家张静娴曾出演过新编折子戏《醉杨妃》,其原本就是京剧《贵妃醉酒》。本剧由朱传茗先生定谱度曲,方传芸老师排演身段,经过张静娴悉心苦练,最后在舞台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见张静撰《与〈长生殿〉的半生缘》[A] .叶长海主编《〈长生殿〉演出与研究》[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4月版,第68页—第69页。
    ①徐征等主编《全元曲》(第十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版,第7115页。
    ②[南朝]刘义庆撰《世说新语》[M ].长沙:岳麓书社,1989年7月版,下卷下假谲篇第二十七,第218页。
    ③[后晋]刘昫撰《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2月版,卷五十一,列传第一,后妃上,第2179页。
    ①赵山林撰《“专写钗盒情缘”—〈长生殿〉如何写情》[A].《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6年1月第8卷第1期,第122页。
    ②大泽正昭撰《“妒妇”、“悍妻”以及“惧内”—唐宋变革期的婚姻与家庭之变化》[A].邓小南主编《唐宋女性与社会》(下)[C].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8月版,第845页。
    ③同上,第842页。
    ①[明]佚名撰、康保成点校《明清传奇选刊惊鸿记盐梅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7月版,第3页。下文引用《惊鸿记》皆出自此版本,本文不再出注。
    ①[清]洪昇著《稗畦集稗畦续集》[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152页。
    ②有关洪昇与黄兰次的婚姻,参看章培恒著《洪昇年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2月版,第63页。上海交大李康化撰文《情人节的叙写:洪昇诗歌与戏曲之联通》,从洪昇的一系列“七夕诗”入手,阐明这个《长生殿》中的“七夕”意象,与洪昇个人情感生活的紧密联系。(谢柏梁、高福民主编《千古情缘:〈长生殿〉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第374页—第388页。)
    ③[清]方象瑛撰《健松斋集》卷一九,癸亥《洪昉思纳姬四首》。转引自章培恒著《洪昇年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2月版,第220页。
    
    ①[清]蒋景祁撰《罨画溪词拂霓裳洪昉思初纳吴姬》。转引自章培恒著《洪昇年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2月版,第221页—第222页。
    ②[清]蒋景祁撰《出都留别》之七孙鋐辑《皇清诗选》。同上,第222页。
    ①[清]李渔著江巨荣、卢寿荣校注《闲情偶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版,演习部,第90页。
    ①吴梅著、江巨荣导读《顾曲麈谈中国戏曲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版,第192页。
    ①[清]李渔著江巨荣、卢寿荣校注《闲情偶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词曲部,第31页。
    ①本剧第四出《春睡》借永新、念奴之口道出梅妃失宠,第二十一出《窥浴》借宫女之口道出梅妃之死。
    ①[宋]司马光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第八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卷二百一十五,唐纪三十一,玄宗天宝五载(七四六)第6783页。此事《旧唐书杨贵传》中亦有记载,两者说法一致,兹不赘引。
    ②[宋]司马光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第八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卷二百一十六,唐纪三十二,玄宗天宝九载(七五O)第6897页—第6898页。《开天传信记》、《新(旧)唐书》对此事均有记载。内容大体一致。
    ③[后晋]刘昫撰《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2月版卷五十一,列传第一,后妃上,第2180页。
    ①[宋]司马光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第八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卷二百一十四,唐纪三十,玄宗开元二十四年(七三六)第6814页。
    ②同上,第6866页。
    ③同上,第6914页。
    ④“安、杨交恶”的好戏,在全剧的第十三出《权哄》。本出戏借鉴了《资治通鉴》中有关两人争斗的记载。见[宋]司马光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第八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卷二百一十七,唐纪三十三,玄宗天宝十四载(七五五)第6934页。
    ⑤同上,第6893页。
    ①同上,第6899页。
    ②[清]李渔著江巨荣、卢寿荣校注《闲情偶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版,词曲部,第28页。
    ③同上。
    ①[清]李渔著江巨荣、卢寿荣校注《闲情偶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版,演习部,第90页。
    ②《闻铃》、《弹词》分别见[清]钱德苍编撰、汪协如点校《缀白裘》(第四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9月版,七集,卷三,第123页—第125页;[清]钱德苍编撰汪协如点校《缀白裘》(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9月版,二集,卷二,第92页—第101页。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则将以上三折全部载入。
    ①姚旭峰撰《历史沧桑的回声—〈长生殿弹词〉和计镇华的表演》[A].叶长海主编《〈长生殿〉演出与研究》[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4月版,第83页。
    
    ①[法]丹纳著《艺术哲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月版,第32页。
    ②[法]丹纳著《艺术哲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月版,第7页。
    ①[清]姚燮撰《今乐考证》[A].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十册[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12月版,第270页。
    ①以上内容参考屈桂林撰《〈长生殿〉演出编年》[A].谢柏梁高福民主编《千古情缘—〈长生殿〉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第586页—第587页。
    ①[清]福格撰、汪北平点校《清代史料笔记丛刊听雨从谈》[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8月版,卷四,第81页。
    ②雍正朝复举博学鸿词科,江南文人更是达到了八十七人,足可见清初帝王对江南这个文化空间的重视程度。出处同上。
    ①以上两段引文出自[清]汤斌撰《寄示诸子家书》,[清]汤斌撰、范志亭等辑校《汤斌集》[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218页。
    ②[清]汤斌撰《寄示诸子家书》[A]. [清]汤斌撰、范志亭等辑校《汤斌集》[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220页。
    ③同上。
    ④张次溪撰《清代燕都梨园史料》[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12月版,第19页。
    ①[清]焦循撰《剧说》第六卷[A].俞卫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清代编》(第三集)[M].安徽:黄山书社,2008年9月版,第455页。
    ②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卷四
    ③故宫博物院掌故部编纂《掌故丛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3月版,第51页。
    ①同上。
    ②[清]董含撰《莼乡日记》转引自朱家溍、丁汝芹著《清代内廷演剧始末考》[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
    ③[清]金埴撰王湜华点校《不下带编巾箱说》[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不下带编卷六,第116页—第117页。
    ①[清]顾公燮撰《消夏闲记》(辑录)[A].俞卫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清代编》(第三集)[M].安徽:黄山书社,2008年9月版,第48页。
    ②王政尧著《清代戏剧文化史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版,第9页—第10页。
    ③[清]王应奎撰《柳南随笔柳南续笔》[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0月版,卷六,第123页。
    ①[清]梁绍壬撰《两般秋雨盦随笔》(辑录)[A].俞卫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清代编》(第三集)[M].安徽:黄山书社,2008年9月版,第754页。
    ②章培恒撰《演〈长生殿〉之祸考》[A].章培恒著《洪昇年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2月版,第391页。
    ③《长生殿》中的《骂贼》与《弹词》是其中的代表。同上,第391页—第392页。
    ④[清]毛奇龄撰《〈长生殿〉院本序》[A].俞卫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清代编》(第一集)[M].安徽:黄山书社,2008年9月版,第603页。
    ⑤清代金埴的笔记《巾箱说》便持此说:“会国服未除,才一日,其不与者嫉构难,有翰部名流坐是罢官者。”见[清]金埴撰、王湜华点校《不下带编巾箱说》[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不下带编卷六,第136页。周贻白的《中国戏剧史长编》也持此说。见周贻白著《中国戏剧史长编》[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3月版,第403页。
    ⑥章培恒撰《演〈长生殿〉之祸考》[A].章培恒著《洪昇年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2月版,第389页、第390页。对于“触怒康熙说”,宋云彬撰《洪昇和他的〈长生殿〉》[A].(《解放日报》1954附在此处,以资参考。见张宇声撰《“〈长生殿〉案件”新论》[A].《管子学刊》[J].2009年第2期。
    ①以上内容部分参考了杨念群著《何处是“江南”:清朝正统观的确立与士林精神世界的变异》[M].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7月版,第11页、第16页。
    ②《长生殿骂贼》出《元和令》云:“恨仔恨泼腥羶莽将龙座渰”,《收京》折《高阳台》云:“九庙灰飞,诸陵尘暗,腥羶满目狼藉。”“腥羶”乃是对胡人安禄山的代称,敏感的康熙不会不对此产生反感;而《天宝曲史骂贼》一折,雷海青只是斥骂安禄山“奸贼”、“小人”,这些字眼显然并不犯禁。相关情节还可见明代屠隆传奇《彩毫记海青死节》。
    ③[明]王秀楚撰《扬州十日记》(中国历史研究资料丛书)[M].上海:上海书店印行,1982年1月版,第241页。
    ①[明]朱子素撰《嘉定屠城记略》(中国历史研究资料丛书)[M].上海:上海书店印行,1982年1月版,第268页。
    ②以上关于“文质”之辨的内容,参考自杨念群著《何处是“江南”:清朝正统观的确立与士林精神世界的变异》[M].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7月版,第156页、第177页。
    ③章培恒撰《演〈长生殿〉之祸考》[A].章培恒著《洪昇年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2月版,第392页。
    ①同上,第324页、第334页。
    ②丁汝芹著《清代内廷演戏史话》[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9年9月版,第129页。
    ③王丽梅著《曲中巨擘—洪昇传》[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版,第224页。
    ④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中,援引了王友亮《双佩斋集》“季亢二家”事,以及厉鹗《樊榭山房文集书项生事》,论述当时私人家乐演出《长生殿》,其排场布设达到了穷奢极侈的地步。见周贻白著《中国戏剧史长编》[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3月版,第405页。
    ⑤朱锦华撰《〈长生殿〉演出史研究》[A].叶长海主编《《长生殿》演出与研究》[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8月版,第330页—第331页。
    ①王国维著《宋元戏曲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2页。
    ①[英]哈里森著、刘宗迪译《古代艺术与仪式》[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8年9月版,第87页—第88页。
    ②[日]田仲一成著云贵彬、于允译黄美华校译《中国戏剧史》[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9月版,第5页。
    ③刘晓峰著《东亚的时间——岁时文化的比较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10月版,第1页—第2页。
    ①[明]汤显祖著、胡士莹校注《紫钗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1月版,第17页。
    ①同上,第131页。
    ②此处对于《长生殿》中节日主题的概括,见翁敏华撰《四大节日,两位神祇——〈长生殿〉民俗文化管窥之一》[A].谢柏梁、高福民主编《千古情缘:〈长生殿〉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349页。
    ①王丽梅著《曲中巨擘—洪昇传》[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版,第224页。
    ②[英]哈里森著、刘宗迪译《古代艺术与仪式》[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8年9月版,第124页。
    ③[英]詹姆斯弗雷泽著、刘魁立编《金枝精要:巫术与宗教之研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135页。
    ①王利器辑录《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增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2月版,第127页。
    ①[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第一册)[M ]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2月版,卷六,本纪第六,代宗皇帝,第168页。
    ②同上,第146页、第147页和第149页。
    ③第五十出《重圆》,借道士杨通幽之口道出:“上皇原是孔昇真人,今夜八月十五数合飞升”。
    ④[唐]郑处诲撰《唐宋史料笔记明皇杂录》[M].中华书局,1994年9月版,第56页。以下引文皆据此版本,本文不再出注。
    ⑤[宋]乐史撰《杨太真外传》卷下云:(玄宗)常玩一紫玉笛,因吹数声,有双鹤下于庭,徘徊而去。
    
    ①[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5月版,卷8,本纪第八,玄宗上,第166页。
    ②这些道士主要有冯道力、刘承祖、王晔(或作王崇晔)、叶法善等。
    ①这一部分的论述参看了许道勋、赵克尧著《唐玄宗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②[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5月版,卷一百九十二,列传第一百四十二,第5127页。
    ③同上,第5108页。
    ④玄宗天宝元年(春正月)“群臣上表,以函谷灵符,潜应年号,先天不违,请于尊号加‘天宝’字,从之。”引自[宋]司马光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第八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卷二百一十五,唐纪三十一,玄宗天宝元年(七四二)第6852页。仪志五:“??遂议立行庙,以玄宗幸蜀时,道宫玄元殿之前架幄幕为十一室。”
    ①陈寅恪著《元白诗笺证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3月新一版,第13页。
    ②曾永义著《〈长生殿〉研究》[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年2月版,第43页。
    ③洪昇在《长生殿》中“李冠杨戴”,独创性地虚构了杨玉环月宫“偷曲”事,笔者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将在下文有详细地论述。
    ④[宋]李昉等编著《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9月新一版,卷26引《集异记》第172页。
    ①同上,卷77引《广德神异录》第487页。
    ②同上,卷29引《神仙感遇传》第188页。
    ③康保成、[日]竹村则行笺注《长生殿笺注》[M].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2月版,第83页。
    ①[明]张岱著《元明清史料笔记陶庵梦忆西湖梦寻》[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4月版,“刘晖吉女戏”条,第67页—第68页。
    ①廖奔著《中国戏曲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版,第189页。
    ②廖奔著《中国戏曲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版,第189页。
    ③同上,第190页。
    ④[清]黄幡绰撰《梨园原》[A].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九册)[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12月版,第9页。
    ①[清]顾禄撰《清嘉录》王静悦等编《中国古代民俗》(一)[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版,第325页。
    ②[清]徐珂撰《清稗类钞》(第八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3月版,第3565页。
    ③[清]龚炜撰《巢林笔谈续编》(辑录)[A].俞卫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清代编》(第二集)[M].安徽:黄山书社,2008年9月版,第153页。
    ④[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5月版,卷二十八,第1051页—第1052页。
    ①见[唐]郑处诲撰《唐宋史料笔记明皇杂录》卷下,第27页。
    ①[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5月版,卷二十八,第1051页—第1052页。
    ①[唐]南卓撰、罗济平校点《羯鼓录》[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2页。
    ②同上。
    ③[唐]段安节撰、罗济平校点《乐府杂录》》[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15页。
    ①以上引文均引自王文锦译解《礼记译解》(下)[M].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9月版,第525页—第530页。
    ①参看[唐]郑处诲撰《唐宋史料笔记明皇杂录》卷下,第26页。
    ②康保成著《傩戏艺术源流》[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版,第215页。
    ③闻一多撰《伏羲考》[A].闻一多著、田兆元导读《伏羲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58页。
    ①以上三段引文,分别摘自[五代]王仁裕等撰、丁如明辑校《开元天宝遗事十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1月版,第88页、第83页、第98页。
    ②[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5月版,第193页。
    ③[清]董诰等编《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1月版,卷223,第2252页。
    ①[唐]陈鸿撰《东城老父传》[A].张友鹤选注《唐宋传奇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87页。
    ②[唐]张祜《千秋乐》[清]彭定求等编、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增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版,1999年1月版,卷511,第5876页。
    ③洪迈曰:“诞节之制,起于明皇,令下宴集休假三日,肃宗亦然。”见[宋]洪迈著《容斋笔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78页—第79页。
    ①以上两则见[五代]王仁裕撰《开元天宝遗事卷下》[A].[五代]王仁裕等撰、丁如明辑校《开元天宝遗事十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1月版,第88页、第96页。
    ①[唐]李德裕撰《次柳氏旧闻》[A].[五代]王仁裕等撰、丁如明辑校《开元天宝遗事十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1月版,第8页—第9页。
    ②参看[唐]郑处诲撰《明皇杂录》补遗。
    ③这两出戏分别是《惊鸿记》上卷的《梅亭私誓》和下卷的《七夕私盟》。
    ①[清]褚人获著《隋唐演义》(下)[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4月版,第901页。
    ②康保成、[日]竹村则行笺注《〈长生殿〉笺注》[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2月版,第37页。
    ③[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0月版,第156页。
    ④徐征等主编《全元曲》(第五册)[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版,第3236页。
    ①参看孙小布撰《人类学性与〈长生殿〉》[A].《戏剧艺术》[J].1988年第4期,第94页。
    ②有关鞋履与婚姻的关系,及其在古代小说中的体现,可以参看李道和著《民俗文学与民俗文献研究》[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8年12月版,第32页—第33页。
    
    ①康保成著《傩戏艺术源流》[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96页—第397页。
    ②以上引文均出自丁煌《道教的“沐浴”探究》一文,选自林富士主编《礼俗与宗教》[C].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4月版,第118页。
    
    ①胡新生著《中国古代巫术》[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123页
    ②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南卷上》[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207页。
    ①[美]巫鸿著郑岩、王睿编郑岩等译《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下卷)[C].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5年7月版,第502页。
    ②[元]乔吉撰《李太白匹配金钱记》徐征等主编《全元曲》(第六册)[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版,第4277页。
    ①[明]梅鼎祚撰《玉合记》[明]毛晋编《六十种曲》(第六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9页。
    ②[元]乔吉撰《李太白匹配金钱记》徐征等主编《全元曲》(第六册)[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版,第4302页—第4303页。
    ③[唐]许尧佐撰《柳氏传》张友鹤选注《唐宋传奇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5月版,第21页。
    ④同上。
    ⑤[元]辛文房撰、徐明霞校点《唐才子传》[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1998年3月版,第44页。
    
    ①同上。
    ②李白(701-762),公元762年为唐肃宗宝应元年。沈起炜编著《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古代)[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263页。
    ①以上内容引自刘月美著《中国昆曲装扮艺术》[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12月版,第141页。
    ②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第六版》(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4月版,第1335页。
    ③[清]方玉润撰、李先耕点校《诗经原始》[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25页。
    ④乔方辉《菏泽牡丹下广州》[A].宁锐、谈懿诚主编《中国民俗趣谈》[C].三秦出版社,2003年10月版,第225页。
    ⑤在清宫节令戏演出剧目中,有一部戏名曰《千春燕喜》。演二月十五日是百花之王牡丹花神的生日,花妃杨玉环前来朝贺。此处的牡丹花神也应是李隆基。见丁汝芹著《清代内廷演戏史话》[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9年9月版,第44页。
    ①[元]白朴撰《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徐征等主编《全元曲》(第二册)[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793页。
    ①《长生殿》中提及“七夕”的,除了《密誓》之外,主要有以下这些:第一出《传概》第三十二出《哭像》、第三十三出《神诉》、第三十七出《尸解》、第四十一出《见月》、第四十四出《怂合》、第四十五出《雨梦》、第四十八出《寄情》、第四十九出《得信》。
    ②[宋]孟元老撰《东京梦华录》王静悦等主编《中国古代民俗》(一) [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版,第54页
    ③[宋]周密辑《武林旧事》刘坤等主编《梦粱录外四种》[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295页。
    ④[梁]沈约撰《宋书》(第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版,卷十六,志第六,第386页。
    ①李道和著《岁时民俗与古小说研究》[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14—216页。
    ②康保成著《傩戏艺术源流》[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97页。
    ③[清]方玉润撰、李先耕点校《诗经原始》[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20页。
    ④[梁]萧统编《文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卷第二十九,第223页。
    ⑤[梁]宗檩撰《荆楚岁时记》刘坤等主编《梦粱录外四种》[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208页。
    ①[清]顾禄撰《清嘉录》王静悦等主编《中国古代民俗》(一)[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版,第270页。
    ②李道和著《岁时民俗与古小说研究》[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10页—第211页。
    ③[宋]吴自牧撰《梦粱录》刘坤等主编《梦粱录外四种》[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36页。
    ④[梁]宗檩撰《荆楚岁时记》刘坤等主编《梦粱录外四种》[M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208-209页。
    ⑤[宋]蒲积中编、徐敏霞校点《古今岁时杂咏》(二)[M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版,第285页。
    ①[宋]孟元老撰《东京梦华录》王静悦等主编《中国古代民俗》(一)[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版,第54页。
    ②[宋]蒲积中编、徐敏霞校点《古今岁时杂咏》(二)[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版,第271页。
    ③这条线索是华师大陈勤建先生在一次讲座上提到的,后又在其著作《民俗视野:中日文化的融合和冲突》中有所提及,见陈勤建著《民俗视野:中日文化的融合和冲突》[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第39页。目前,石塘七月七“小人节”已被列入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0年又入围第三批国家级“非遗”代表作名录。
    ①以上引文分别见[唐]李德裕撰《次柳氏旧闻》[五代]王仁裕等撰、丁如明辑校《开元天宝遗事十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1月版,第2页、第6页。
    ①丁世良、赵放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南卷上》[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234页。
    ②葛兆光著《古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十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154页。
    ①康保成撰《杨贵妃的被误解和杨贵妃形象的被理解》[A].《文学遗产》[J].1998年第4期。
    ①中山大学中文系编《〈长生殿〉讨论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8月版,第63页—第64页。
    ②[英]詹姆斯弗雷泽著、刘魁立编《金枝精要:巫术与宗教之研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301页。
    ③中山大学中文系编《〈长生殿〉讨论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8月版,第65页。
    
    ①[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9月版,卷七十二,第447页。
    ②[宋]曾敏求编《唐大诏令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4月版,卷九,第53页。
    ③[清]洪昇著、徐朔方校注《长生殿》[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10月版,第一页。
    ①[前秦]王嘉撰[梁]萧绮录、王根林校点《拾遗记》上海古籍出版社编《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第498页。
    ②康保成撰《杨贵妃的被误解和杨贵妃形象的被理解》[A].《文学遗产》[J].1998年第4期。《〈长生殿〉笺注》一书对第四回《春睡》的笺注[四]对此有详细地分析,见康保成、[日]竹村则行笺注《〈长生殿〉笺注》[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1999年2月版,第27页—第28页。
    ③[唐]段成式撰、方南生点校《酉阳杂俎》[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2月版,第128页。
    ④《列仙全传》卷一记载:西王母,即龟台金母也。以西华至妙之气,化而生于伊川。姓缑(一作何,一作杨)讳回,字婉妗。转引自宗力、刘群编《中国民间诸神》[M].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9月版,第434页—第435页。
    ⑤康保成、[日]竹村则行笺注《〈长生殿〉笺注》[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2月版,笺注四,第28页。
    ①[唐]李白《清平调词三首》[清]彭定求等编、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增订本)第三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1月版,卷164,第1705页。
    ②袁珂译注《山海经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12月版,卷二,第38页。
    ③[汉]佚名撰、王根林校点《汉武帝内传》上海古籍出版社编《汉魏六朝笔记大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第142页。西王母七夕拜访武帝的故事在汉魏六朝笔记中多有记载:譬如[汉]佚名撰《汉武故事》、[晋]张华《博物志》卷之八等。
    ④[日]小南一郎著、孙昌武译《中国的神话传说与古小说》[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1月版,第41页。
    ⑤宗力、刘群编《中国民间诸神》[M].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9月版,第439页—第440页。
    ①[唐]王建《霓裳词十首》[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增订本)第三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1月版,卷301,第3419页。诗人的另外一首诗《温泉宫行》中亦有“武皇得仙王母去”这样的句子。此外,杜甫《宿昔》诗中有“落日留王母,微风倚少儿”两句,也是把杨玉环比作西王母。
    ②有关神女降临、再生故事的分析,见[日]小南一郎著、孙昌武译《中国的神话传说与古小说》[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1月版,第275页—第291页。
    ①项楚著《敦煌变文选注》上册(增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4月版,第463页—第464页。
    ②以上内容参考了高国藩著《敦煌俗文化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11月版,第390页—393页。
    ①姮娥,即传说中的月中仙子,因汉代人避汉文帝刘恒名,改称为嫦娥挛慕砸浴版隙稹敝浦?
    ②刘文典撰冯逸、乔华点校《淮南子鸿烈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5月版卷六第217页。至于明代杨慎《升庵全集》七十四所列“嫦娥”条,乃是因“常仪占月”而误。见顾颉刚撰《嫦娥故事之演化》[A].钱小柏编《顾颉刚民俗学论文集》[C].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10月版,第22页。
    ③[日]小南一郎著、孙昌武译《中国的神话传说与古小说》[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1月版,第92页。
    ④吕微《“昆仑”语义释源》一文则直接指出,女娲和嫦娥均是西王母的变形。见游琪、刘锡诚编《葫芦与象征》[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1月版,第197页。
    ①【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M].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年2月版,卷四,第23页。
    ②吕微撰《“昆仑”语义释源》[A].见游琪、刘锡诚编《葫芦与象征》[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1月版,第197页。
    ③[日]小南一郎著、孙昌武译《中国的神话传说与古小说》[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1月版,第92页。
    ④牛天伟、金爱秀著《汉画神灵图像考述》[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2月版,第53页。
    ①高国藩著《敦煌俗文化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11月版,第386页。
    ②项楚著《敦煌变文选注》上册(增订本) [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4月版,注释六,第464页—第465页。
    ①[唐]段成式撰、方南生点校《酉阳杂俎》[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2月版,第九页。
    ②[美]巫鸿著《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M].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48页—第149页。
    ③袁珂译注《山海经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12月版,卷二,第244页。
    ④以上关于昆仑山的描述,见刘文典撰冯逸、乔华点校《淮南鸿烈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5月版,卷四,第133页—第134页。
    ⑤[汉]东方朔撰、王根林校点《神异经》上海古籍出版社编《汉魏六朝笔记大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第57页。
    ①[日]小南一郎著、孙昌武译《中国的神话传说与古小说》[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1月版,第67页。
    ②同上。
    ③相关内容见[日]无名氏著、唐月梅译《竹取物语图典》[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88页-第113页。
    ④严绍璗著《中日古代文学关系史稿》》[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62页。
    ①同上,第166页。
    ②同上,第174页。另外《竹取物语图典》一书,则认为辉夜姬升天故事,源于古来佛典飞天的传说。日本古代佛教绘画、雕塑艺术,很多是以飞天作为主题的。见[日]无名氏著、唐月梅译《竹取物语图典》[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07页。这也是下文笔者把杨玉环形象与飞天形象进行对照的一个有力例证。笔者认为,嫦娥奔月、杨玉环闻乐、辉夜姬升天这三个故事与场景绝非毫无干系,而是可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察的对象。
    ③杨伯峻撰《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51页。
    ④[汉]司马迁著《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9月版,第1369页—第1370页。
    ①同上,第247页、第263页。
    ②同上,第1385页。
    ③同上,第1386页。
    ④[汉]佚名撰、王根林校点《汉武故事》上海古籍出版社编《汉魏六朝笔记大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第174页。
    ①俞平伯撰《〈长恨歌〉及〈长恨歌传〉的传疑》[A].俞平伯著、鲍霁主编《俞平伯学术精华录》[C].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8年6月版,第535页。
    ②同上,第537页。
    ③许道勋、赵克尧著《唐玄宗传》[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1月版,第524页。
    ④郑传寅撰《精神的渗透与功能的混融—宗教与戏曲的深层结构》[A].《中国戏曲学院学报》[J]. 2004年11月第25卷第4期。
    ①以上材料来自《岛内行业“保护神”形形色色》[A].《环球时报》[N].2010年8月18日,《岛内财神有十几路》[A].《环球时报》[N].2010年8月23日。
    ②[法]古斯塔夫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版,第65页、第86页。
    ①董每戡著《五大名剧论》(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87页。
    ②华玮撰《如何理解“闹热〈牡丹亭〉》[A].叶长海主编《〈长生殿〉演出与研究》[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264页。
    ①[美]爱德华谢弗著、吴玉贵译《唐代的外来文明》[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第18页。
    ①[唐]郭湜撰《高力士外传》[A].五代王仁裕等撰、丁如明辑校《开元天宝遗事十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1月版,第120页。
    ②[清]彭定求编、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增订本)第六册[M].北京:中华书局,卷四零五,第4531页。
    ③转引自陈友琴编《白居易资料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12月版,第16页。
    ④以上关于“变文”的定义,参看陈允吉撰《从〈欢喜国王缘〉变文看〈长恨歌〉故事构成》[A].《复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1985年第3期,第142页。
    ①陈寅恪著《元白诗笺证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1页。
    ②周相录著《〈长恨歌〉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出版社,2003年10月版,第72页。
    ③同上,第73页—第74页。
    ④两段引文都出自张中宇著《白居易〈长恨歌〉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9月版,第68页。
    ①那波道园撰《白氏文集后序》[A].朱金城笺注《白居易集笺校》(六)[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12月版,第3975页—第3976页。
    ②[日]坂本太郎著、汪向荣等译《日本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6月版,第122页。
    ①参看[日]丸山青子著、申非译《源氏物语与白氏文集》[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1月版,第121页。
    ②故事梗概参考了张哲俊著《中国题材的日本谣曲》[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2月版,第241页—第242页。
    ③据丸山清子统计,在《源氏物语》中,《长恨歌》被吸收利用的次数约占整个《白氏文集》的百分之二十四,其中引用为七比四,借用为十六比八,类似为六十九比十二。参看[日]丸山清子著、申非译《源氏物语与白氏文集》[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1月版。
    ①[日]中西进著马兴国、孙浩译《源氏物语与白乐天》[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12月版,第1页、第15页。
    ②有关平安末期政治与文化上的论述,参看了[日]坂本太郎著、汪向荣等译《日本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6月版,第153页—第159页。
    ①[日]本居宣长著、王向远译《日本物哀》[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10年10月版,第66页。
    ①[美]鲁斯·本尼迪克特著、吕万和等译《菊与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6月版,第133页。
    ②蒯乐昊撰《“美人爷爷”坂东玉三郎》[A].《南方人物周刊》[J].第184期。
    ③鉴真东渡事,见[宋]赞宁撰《宋高僧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8月版,卷十四《鉴真传》,第349页—第350页。
    
    ①以上内容,部分参考了[日]渡边龙策著、阎肃译《杨贵妃复活秘史》[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版,第133页—第170页。
    ②周相录著《〈长恨歌〉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出版社,2003年10月版,第185页。
    ①郑振铎著《中国俗文学史》[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5月版,第152页。
    ②李小荣撰《变文变相关系论——以变文的创作和用途为中心》[A].《敦煌研究》[J].2000年第3期。
    ①[美]巫鸿撰《何为变相—兼论敦煌艺术与敦煌文学的关系》(下卷)[A].[美]巫鸿著郑岩、王睿编郑岩等译《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C].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7月版,第389页。
    ②[日]丸山清子著、申非译《源氏物语与白氏文集》[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1月版,第124页。文艳蓉的《日本白集版本源流综论》一文也曾指出:“《长恨歌》在流传过程中与绘画艺术相结合,产生了图抄本”,并列举了众多绘卷本。本文刊载于《文献季刊》[J].2010年7月第3期。
    ③[日]坂本太郎著、汪向荣等译《日本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6月版,第132页。
    ①[美]康拉德托特曼著王毅译、李庆校《日本史》(第二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版,第133页。
    ②中国戏剧家协会编《梅兰芳文集》[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2年8月版,第143页。
    ①[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第三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0月版,第1163页。
    ②对于“飞天”一词的缘起,日本的吉村怜先生曾作过详细地考证。他认为“(在中国)把曾是神仙名称的‘天人’一词借用为佛教词,根据其天上的神的意思,改为在虚空中飞行的天人,也许反而是很自然的”。因此,这也可以看作佛教艺术本土化的一个例证。见[日]吉村怜著、卞立强译《天人诞生图研究—东亚佛教艺术史论文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2月版,第358页。
    ③赵声良著《飞天艺术—从印度到中国》[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年10月版,第2页。
    ①陈允吉撰《敦煌壁画飞天及其审美意识的历史变迁》[A]《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J].1990年第1期。
    ②赵声良著《飞天艺术—从印度到中国》[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年10月版,第4页。
    ③吉村怜先生在《云冈石窟中莲花化生的表现》与《龙门北魏窟天人诞生的表现》两篇文章中分别指出,印度传来的西方式的天人像是以俯冲似的姿势在空中飞行,而中国式的、南朝式的天人像是驾着流云轻快地飞行。见吉村怜著、卞立强译《天人诞生图研究—东亚佛教艺术史论文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2月版,第28页、第51页。
    ④李泽厚著《李泽厚十年集美的历程》[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1月版,第118页。
    ⑤[唐]段成式撰、方南生点校《酉阳杂俎》[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2月版第250页—第251页。
    ①[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5月版,卷五十一,第2178页。
    ②曾昭岷、曹济平等编著《全唐五代词》[M].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12月版,第六页。
    ③孙小布的文章中提到,唐代女性美的标准是以丰满为美,并提出杨妃“风姿”的“丰”,“既包含有生殖功能上的实用意义,也包含有性美上的审美意蕴的。我们从敦煌壁画上也可找到佐证。魏至中唐的壁画上飞天及众女神都是非常丰满腴艳的。”孙小布撰《人类学性与〈长生殿〉》[A].《戏剧艺术》[J].1988年第4期。
    ④[五代]王仁裕撰《开元天宝遗事》见[五代]王仁裕等撰、丁如明辑校《开元天宝遗事十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1月版,第98页—第99页。
    ⑤[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5月版,卷五十一,第2181页。
    ⑥[唐]张祜《太真香囊子》[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增订本)第八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1月版,卷五一一,第5884页。
    ⑦《长生殿》第四出《春睡》杨贵妃自报家门说自己“漫揩罗袂,泪滴红冰,薄试霞绡,汗流香玉”。其所据便是来源于《开元天宝遗事》。此外,李隆基揭开幔帐“龙脑微闻,一片美人香和。瞧科,爱她红玉一团,压着鸳衾侧卧”,说的也是杨贵妃“体红香”。
    ⑧[元]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徐征等主编《全元曲》(第二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版,第769页。
    ①[清]孙郁《天宝曲史上卷》(第三出《试歌》)古本戏曲丛刊编辑委员会编《古本戏曲丛刊三集》[M].北京图书馆藏稿影印本。
    ②[清]洪昇撰《长生殿自序》[清]洪昇著、徐朔方校注《长生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10月版。
    ③本文第一章曾对《长生殿》中杨贵妃形态各异的美进行过分析,此处不再展开。
    ④[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5月版,卷五十一,第2178页。
    ①[唐]白居易《霓裳羽衣歌》,朱金城笺注《白居易集笺校》(第三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12月版,第1410页。
    ①王克芬著《中国舞蹈发展史》(增补修订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1月版,第213页。
    ②[唐]白居易《胡旋女》,朱金城笺注《白居易集笺校》(第一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12月版,第161页。
    ①陈允吉撰《敦煌壁画飞天及其审美意识的历史变迁》[A].《复旦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1990年第1期。
    ②[宋]李昉等编著《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9月新一版,卷26引《集异记》,第172页。
    ③同上,卷29引《神仙感遇传》,第188页。
    ①同上,卷77引《广德神异录》,第487页。
    ②[唐]郑綮撰《开天传信记》[五代]王仁裕等撰、丁如明辑校《开元天宝遗事十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1月版,第54页。
    ③赵声良著《飞天艺术—从印度到中国》[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年10月版,第4页。
    ④葛兆光著《道教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版,第324页。
    ①这一点,笔者在上文已有所提及,此处不再展开。
    ②[宋]赞宁撰《宋高僧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8月版,卷一,《不空传》,第8页。
    ③同上,卷二,《善无畏传》,第20页。
    ④同上,卷一,《金刚智传》,第5页。
    ⑤同上,卷五,《道氤传》,第98页。
    ①[宋]司马光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第八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卷二百一十六,唐纪三十二,玄宗天宝七载(七四八)第6889页—第6890页。
    ②陈允吉撰《敦煌壁画飞天及其审美意识的历史变迁》[A].《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J].1990年第1期。
    ③赵声良著《飞天艺术—从印度到中国》[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年10月版,第4页。
    ④石应宽撰《敦煌飞天及古代音乐审美意识》[A].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J]. 2007年第4期。
    ①引自[唐]郑处诲撰《明皇杂录》。
    ②[唐]郑处诲撰《明皇杂录》。
    ③[宋]乐史撰《杨太真外传》卷上。
    ④[唐]张祜《玉环琵琶》[清]彭定求等编、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增订本)第八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1月版,卷五一一,第5888页。
    ①梅兰芳口述许姬传、许源来、朱家溍记《舞台生活四十年》(下)[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年10月版,第474页。
    ②刘月美著《中国戏曲衣箱—角色穿戴》[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10月版,第452页。
    ③梅兰芳口述许姬传、许源来、朱家溍记《舞台生活四十年》(下)[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年10月版,第476页。
    ①么书仪著《程长庚﹒谭鑫培﹒梅兰芳——清代至民初京师戏曲的辉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版,第293页—第294页。
    ②台湾的兰亭昆剧团,别出心裁,将国立故宫博物院的国宝《明皇幸蜀图》与《长生殿》演出结合在一起,由李龟年指《明皇幸蜀图》,引出天宝年间这段帝妃之爱。这出戏有一个珠联璧合的名字:《〈明皇幸蜀图〉—经典昆剧〈长生殿〉》。
    ①故事梗概出自《新潮日本古典集成》,转引自[日]下定雅弘撰《解读〈长恨歌〉—兼述日本现阶段〈长恨歌〉研究概况》[A].《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9年第3期,第80页。
    ②张哲俊著《中国题材的日本谣曲》[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2月版,第219页。
    ①详见翁敏华《〈长生殿〉系列与系列外的〈杨贵妃〉》一文的相关论述。翁敏华著《中国戏剧与民俗》[M].台北:学海出版社,1997年12月版,第463页—第475页。
    ②[日]渡边龙策著、阎肃译《杨贵妃复活秘史》[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版,第139页—第149页。
    ③张哲俊的《母题与嬗变—从〈长恨歌〉到〈杨贵妃〉》一文,曾提到过蓬莱仙境的出现,在谣曲《杨贵妃》中的意义。他指出:“(作品中)蓬莱仙境象征意义的改变,使蓬莱并没有成为消解悲剧的因素”,“越是‘长生”,便越是“长恨’”。《外国文学评论》[J].1997年第3期。
    ①有关倭国地理与形象的文化想象部分,参考了张哲俊著《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日本形象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版,第12页—第19页。后面的论述对本书也有所借鉴,特此说明。
    ②[南朝]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5月版,卷八十五,东夷列传第七十五,第2807页。后引“东夷列传”有关内容,皆出自此版本,不再出注。
    
    ①相关记载在第三章及本节中都有引用,且内容相似,此处不再赘引。
    ②转引自严绍璗著《中日古代文学关系史稿》[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9月版,第281页。
    ①谣曲曲词转引自张哲俊撰《母题与嬗变—从〈长恨歌〉到〈杨贵妃〉》[A].《外国文学评论》[J].1997年第3期。
    ①申非译《日本谣曲狂言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5月版,第14页—第15页。
    ②张哲俊著《中国题材的日本谣曲》[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2月版,第77页。
    ③申非译《日本谣曲狂言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5月版,第15页。
    ④袁珂译注《山海经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12月版,第260页。
    ①[汉]东方朔撰、王根林校点《海内十洲记》上海古籍出版社编《汉魏六朝小说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第69页。
    ②申非译《日本谣曲狂言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5月版,第15页。
    ①故事梗概转引自翁敏华撰《从韩国“唱剧”看中韩古代演艺文化的交流》[A].翁敏华著《中国戏剧与民俗》[M].台北:学海出版社,1997年12月版,第526页—第527页。日文版《兴夫传》里,兴夫哥哥的道白:“弟弟的葫芦里走出了杨贵妃,我的葫芦里一定会走出越国美女西施。”
    ②参看[唐]段成式撰《酉阳杂俎》[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2月版,续集卷一,支诺皋上,第199页。以下《旁兄弟》的引文,均出自本书,本文不再出注。
    ③本观点参看[韩]权锡焕、[中]陈蒲清编著《韩国古典文学精华》[M].湖南:岳麓出版社,2006年12月版,第361页。
    ④为了让本文论述更加明确,笔者将《兴夫歌》、《兴夫传》这两个非常相似的故事,统称为“兴夫故事”。
    ⑤本观点参看[韩]宋上光撰、穆仁译《蒙古和朝鲜民间故事之比较研究》[A].《蒙古学信息》[J].2001年第4期。
    ①郭沫若在《先秦天道观之进展》中也提到:“无论是凤还是燕子,我相信这传说是生殖器的象征,鸟直到现在都是生殖器的别名,卵是睾丸的别名。”郭沫若著《郭沫若全集》历史卷(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29页。
    ②王小盾著《四神:起源和体系形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版,第68页。
    ①李子贤撰《傣族葫芦神话溯源》[A].游琪、刘锡诚主编《葫芦与象征》[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71页。
    ②与中国“以农立国”相类似的朝鲜半岛,不会不受到稻作文化的影响。《旁兄弟》中出现稻穗的例子就是一个明证。
    ③转引自山曼撰《葫芦文化的民俗地位》[A].游琪、刘锡诚主编《葫芦与象征》[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11页—第112页。本文有所删节。
    ④转引自李露露撰《海南黎族古老的水上交通工具》[A].游琪、刘锡诚主编《葫芦与象征》[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49页—第50页。本文在引用中有所删节。
    ⑤闻一多撰《伏羲考》[A].闻一多著、田兆元导读《伏羲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55页。
    ①刘锡诚、王文宝主编《中国象征辞典》[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年12月版,第116页。
    ②《兴夫歌》的故事梗概中,并未说明兴夫是否结婚,因此此说极有可能成立;《兴夫传》的故事梗概里,清楚地写明兴夫有妻儿,因此,杨贵妃也就不再出现葫芦里。《兴夫传》的故事梗概,参看[韩]权锡焕、[中]陈蒲清编著《韩国古典文学精华》[M].湖南:岳麓出版社,2006年12月版,第359页—第360页。
    ③[清]彭定求等编、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增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1月版,卷230,第2520页。
    ④此处关于西王母的论述,参看了[日]小南一郎著、孙昌武译《中国的神话和传说》[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1月版,第128页。
    ⑤闻一多撰《伏羲考》[A].闻一多著、田兆元导读《伏羲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59页。
    ①[明]汤显祖著李晓、金文京校注《邯郸梦记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版,第30页。
    ②[前秦]王嘉撰[梁]萧绮录、王根林校点《拾遗记》上海古籍出版社编《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第498页。
    ①此故事梗概参照了日本民间故事《宝葫芦》,[日]关敬吾主编连湘译、紫晨校《日本民间故事选》[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5月版,第171页—第173页。
    ②关于两部谣曲的内容,参看了张哲俊著《中国题材的日本谣曲》[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2月版,第81页—第93页。
    ①孙逊著《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版,第280页。
    ②同上,第283页—第285页。关于《长生殿》的对称结构和前后照应,曾永义先生已经有专文论述,此处不赘。见曾永义著《〈长生殿〉研究》(增订本)[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年2月版,第59页—第64页。
    ③[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5月版,卷五十一,第2180页。[宋]乐史撰《杨太真外传卷下》则有“力士遂缢于佛堂前之梨树下”的叙述,对于杨贵妃殒命的地点,两者基本是一致的。
    ①[宋]欧阳修撰《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2月版,卷七十六,第3495页。
    ①相关内容可参看冷桂军撰《毛先舒对洪昇的教诲及对其创作的影响》[A].《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6年11月第6期。
    ②《篆书》,卷5,《格物说》,页695。转引自[日]荒木见悟著廖肇亨译《明末清初的思想与佛教》[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6月版,第98页。
    ③以上关于毛先舒的哲学思想的论述,参看了[日]荒木见悟撰《毛稚黄的格去物欲说》[A]. [日]荒木见悟著廖肇亨译《明末清初的思想与佛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6月版。丹亭〉和〈长生殿〉“情至”理想比较》[A].《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7年9月第9卷第5期等。
    ①将《邯郸梦记》和《长生殿》这两部作品并列加以对比,原因有三:一来,因为《南柯梦记》在艺术水准上,明显逊色于《邯郸梦记》,属于平庸之作。《邯郸梦记》与《南柯梦记》,一“仙”一“佛”,均有体现文人出世心态的题旨,但《邯郸梦记》较前作加强了现实批判的力度,有更深的社会意义;二来,《长生殿》在创作上有借鉴《邯郸梦记》的地方。吴梅先生在《中国戏曲概论》中指出,《长生殿合围》折词,纯仿若士《邯郸记西谍》。此外,《长生殿》第四十二出的《驿备》的[梨花儿]以及后面马嵬驿丞的大段说白,都来自《邯郸记》第十三出《望幸》的同一曲牌和新河驿丞的大段说白;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邯郸梦记》是汤显祖最后一部传奇作品,历经人生磨难的他,对于描写卢生之“黄粱美梦”,有着更加清醒与透彻的人生体悟,这与洪昇写作《长生殿》时的心态和情境相仿。
    ②[清]梁廷楠撰《曲话》[A].俞卫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清代编》(第四集)[M].安徽: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43页。
    ③[清]焦循撰《剧说》[A].俞卫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清代编》(第三集)[M].安徽: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435页。
    ④[清]黄周星撰《制曲枝语》[A].俞卫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清代编》(第一集)[M].安徽: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225页。
    ①徐朔方著《汤显祖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7月版,第123页。
    ②汤显祖撰《邯郸梦记题词》[A].俞卫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一集)[M].安徽:黄山书社,2009年3月版,第603页。下文出现的《题词》内容同出于此书,本文不再出注。
    ③《鲁迅全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12月版,第428页。
    ①本文第四章第四节已经有所论述,此处不赘。
    ②王骥德《曲律》中曰:“戏剧之道,出之贵实,而用之贵虚。明珠、浣纱、红拂、玉合,以实而用实者也;还魂、“二梦”,以虚而用实者也。以实而用实也易,以虚而用实也难。俞卫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二集)[M].安徽:黄山书社,2009年3月版,第114页。
    ③[明]汤显祖著李晓、金文京校注《邯郸梦记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版,第27页。下文所引《邯郸梦记》原文,皆依此版本,本文不再出注。此外,本文论述汤显祖与《邯郸梦记》的相关内容,对本书也有所借鉴,特此说明。
    ①以上两段引文,见[美]黄仁宇著《万历十五年》[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自序第3页,正文第205页。
    ②[元]高明撰《琵琶记副末开场》俞卫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唐宋元编》[M].安徽:黄山书社,2006年版,第520页。
    ③[明]徐渭撰《南词叙录》俞卫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一集)[M].安徽: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483页。
    ④[英]崔瑞德、[美]牟复礼主编《剑桥中国明代史:1368—1644年》(下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05页—第706页。
    ①[明]汤显祖撰《答李乃始》[A]. [明]汤显祖著、徐朔方笺校《汤显祖诗文集》(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6月版,第1385页。
    ②康保成、[日]竹村则行笺注《〈长生殿〉笺注》[M].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第5页。
    ①朱彝尊撰《〈长生殿〉序》[A].吴毓华编著.《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第397页。以下所引之序言,无特别说明,均出自此版本。
    ②朱襄撰《〈长生殿〉序》。
    ③毛奇龄撰《〈长生殿〉序》。
    ④吴作梅撰《〈长生殿〉跋》。
    ⑤[清]徐麟《〈长生殿〉序》中道:“稗畦洪先生以诗鸣长安,交游宴集,每白眼踞坐,指古摘今,无不心折。”见[清]洪昇著、徐朔方校注《长生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59页。曾永义先生在提及洪昇的交游时,就认为:“洪昇性格孤傲狂放,因此得罪的人必很多,他自然也为“朝贵所轻”,再加之,父亲“被诬戍遣”,犯了为时所讳的罪名,那么他在功名上就更难有遂意的日子了。曾永义著《〈长生殿〉研究》(增订本)[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2页。
    ⑥1671年,洪昇遭“家难”,为家庭所弃,不得不“流寓困穷”。王世祯《香祖笔记》卷九:“(昇)遭家难,流寓困穷,备极坎壈?蓖趵雒啡衔闀N遭“家难”的主要原因是流连词曲,无意于科举,故为父母处罚。王丽梅著《曲中巨擘—洪昇传》[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32页。此后,1677年,洪昇长女夭折;1679年冬,“昉思父以事戍遣”,后遇赦,得免。以上二事见章培恒著《洪昇年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61页、第184页。
    
    ①萧一山撰、杜家骥导读《清史大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2月版,第12页。
    ②同上,第14页。
    ③这其中包括尤侗、朱彝尊、陈维崧、毛奇龄等人,均是首次博学鸿词科录取之人。
    ①杨念群著《何处是“江南”:清朝正统观的确立与士林精神世界的变异》[M].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1页。
    ②以上论述部分参考了王汎森撰《清初士人的悔罪心态与消极行为》[A].王汎森著《晚明清初思想十论》[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版,第242页。
    ③以下对于洪昇经历的叙述,皆出自章培恒著《洪昇年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①江兴祐撰《〈长生殿〉“三易稿”创作时间考》一文认为:“《沉香亭》创作时间为康熙十四年(1675),《舞霓裳》的创作时间至迟不会超过康熙十五年(1676年)”。如果这一观点成立的话,亦可说明家庭变故对于洪昇的创作有着多么大的影响。本文刊载于《浙江社会科学》[J].2002年第4期。
    ②胡忌、刘致中著《昆曲发展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第331页。
    ③陈瑚撰《得全堂夜燕后记》出自冒襄编《同人集》卷三。
    ①章培恒著《洪昇年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363页。此事还可见[清]金埴撰、王湜华点校《不下带编巾箱说》[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此处不赘引。
    ②[清]焦循撰《花部农谭》[A].俞卫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清代编》(第三集)[M].安徽:黄山书社,2008年9月版,第472页。
    ①廖奔、刘彦君著《中国戏曲发展史》(第四卷)[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08页—第109页。
    ②[日]青木正儿著王古鲁译著、蔡毅校订《中国近世戏曲史》[M ].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332页。
    ③杨念群著《何处是“江南”:清朝正统观的确立与士林精神世界的变异》[M].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406页。
    ①朱维铮著《走出中世纪》[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5页。
    ②龚自珍撰《乙丙之际箸议第九》[A].周予同主编、朱维铮修订:《中国历史文选》(下册)[C].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74页。
    ①以上内容部分参考了廖奔、刘彦君著《中国戏曲发展史》(第四卷)[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11页—第113页。
    ②吴梅著、江巨荣导读《顾曲麈谈中国戏曲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76页—第177页。
    1. [美]爱德华谢弗著、吴玉贵译《唐代的外来文明》[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 [俄]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李兆林等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 [日]坂本太郎著、汪向荣等译《日本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4. [日]本居宣长著、王向远译《日本物哀》[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10年版。
    5. [英]崔瑞德、[美]牟复礼主编《剑桥中国明代史:1368—1644年》(下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6.陈友琴编《白居易资料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7.陈寅恪著《元白诗笺证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8.陈勤建著《民俗视野:中日文化的融合和冲突》[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陈勤建著《文艺民俗学》[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
    10.陈多、叶长海主编《中国历代剧论选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11.[法]丹纳著《艺术哲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12.[清]董诰等编《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1月版。
    13.董每戡著《五大名剧论》(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14.[日]渡边龙策著、阎肃译《杨贵妃复活秘史》[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5.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1年版。
    16.丁汝芹著《清代内廷演戏史话》[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9年版。
    17.戴燕著《文学史的权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8.[清]福格撰、汪北平点校《清代史料笔记丛刊听雨从谈》[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19.[日]关敬吾主编连湘译、紫晨校《日本民间故事选》[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20.[法]葛兰言著、赵丙祥等译《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1.[法]古斯塔夫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2.郭沫若著《郭沫若全集》(历史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3.葛兆光著《道教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4.故宫博物院掌故部编纂《掌故丛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25.高国藩著《敦煌俗文化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26.葛兆光著《古代中国社会与文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7.[宋]洪迈著《容斋笔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28.[清]洪昇著《稗畦集稗畦续集》[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29.[清]洪昇著、徐朔方校注《长生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30.[清]洪昇著、李悔吾注释《长生殿》王季思主编《十大古典悲剧集》[M].山东:齐鲁书社,1991年版。
    31.[日]河合隼雄著、范作申译《日本人的传说与心灵》[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
    32.[日]荒木见悟著、廖肇亨译《明末清初的思想与佛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33.[美]黄仁宇著《万历十五年》[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34.[英]哈里森著、刘宗迪译《古代艺术与仪式》[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
    35.胡忌、刘致中著《昆曲发展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
    36.胡新生著《中国古代巫术》[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7.[清]蒋良骐著《东华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38.[清]金埴撰王湜华点校《不下带编巾箱说》[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39.江巨荣、卢寿荣校注《闲情偶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40.隽雪艳著《文化的重写:日本古典中的白居易形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1.[美]康拉德托特曼著、王毅译李庆校《日本史》(第二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2.康保成著《傩戏艺术源流》[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3.康保成、[日]竹村则行笺注《〈长生殿〉笺注》[M].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44.[南朝]刘义庆撰《世说新语》[M].长沙:岳麓书社,1989年版。
    45.[后晋]刘昫撰《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46.[宋]李昉等编著《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
    47.刘文典撰冯逸、乔华点校《淮南鸿烈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48.[美]鲁斯本尼迪克特著、吕万和等译《菊与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49.李泽厚著《李泽厚十年集美的历程》[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50.廖奔、刘彦君著《中国戏曲发展史》(1—4卷)[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51.刘坤等主编《梦粱录外四种》[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2.李道和著《岁时民俗与古代小说研究》[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53.李晓、金文京校注《邯郸梦记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54.郎净著《董永故事的展演及其文化结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55.刘隆凯整理《陈寅恪“元白诗证史”讲习侧记》[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56.刘晓峰著《东亚的时间——岁时文化的比较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57.李道和著《民俗文学与民俗文献研究》[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8年版。
    58.刘月美著《中国昆曲装扮艺术》[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版。
    59.[明]毛晋编《六十种曲》(第六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60.孟繁树著《洪昇及〈长生殿〉研究》[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版。
    61.梅兰芳口述许姬传、许源来、朱家溍记《舞台生活四十年》(下)[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
    62.牛天伟、金爱秀著《汉画神灵图像考述》[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3.欧阳予倩著《欧阳予倩全集》(第六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64.[宋]蒲积中编、徐敏霞校点《古今岁时杂咏》[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65.[清]彭定求等编、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增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
    66.[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67.[清]钱德苍编撰、汪协如点校《缀白裘》(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68.[韩]权锡焕、[中]陈蒲清编著《韩国古典文学精华》[M].湖南:岳麓出版社,2006年版。
    69.[日]青木正儿著王古鲁译著、蔡毅校订《中国近世戏曲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
    70.[汉]司马迁著《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71.[宋]司马光撰、[元]胡省三音注《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
    72.[宋]宋祁、欧阳修等撰《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73.申非译《日本谣曲狂言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5月版。
    74.上海古籍出版社编《汉魏六朝笔记大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75.孙逊著《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6.[明]汤显祖著、徐朔方校注《牡丹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77.[明]汤显祖著、胡士莹校注《紫钗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78.[清]汤斌撰、范志亭等辑校《汤斌集》[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79.[日]田仲一成著云贵彬、于允译黄美华校译《中国戏剧史》[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80.[日]田仲一成著王文勋、云贵彬译《明清的戏曲—江南宗族社会的表象》[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2004年版。
    81.[五代]王仁裕等撰、丁如明辑校《开元天宝遗事十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82.[明]王秀楚《扬州十日记》(中国历史研究资料丛书)[M].上海:上海书店印行,1982年版。
    83.[明]吴承恩著《西游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84.[清]王应奎撰《柳南随笔柳南续笔》[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85.王利器辑录《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增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年版。
    86.王永健著《洪昇和〈长生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87.[日]丸山青子著、申非译《源氏物语与白氏文集》[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版。
    88.王丽娜主编《中国古典小说戏曲名著在国外》[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8年版。
    89.王秋桂主编《善本戏曲丛刊第六辑纳书楹曲谱》[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8年版。
    90.吴毓华编著《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
    91.翁敏华著《中国戏剧与民俗》[M].台北:学海出版社,1997年版。
    92.王国维著、叶长海导读《宋元戏曲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93.吴梅著、江巨荣导读《顾曲麈谈中国戏曲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94.王文锦译解《礼记译解》(下)[M].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
    95.吴光正著《中国古代小说的原型与母题》[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96.王克芬著《中国舞蹈发展史》(增补修订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97.吴天明著《中国神话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98.翁敏华著《中日韩戏剧文化因缘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
    99.王静悦等编《中国古代民俗》(一)[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00.王政尧著《清代戏剧文化史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1.[日]无名氏著、唐月梅译《竹取物语图典》[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102.闻一多著、田兆元导读《伏羲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103.[美]巫鸿著《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M].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
    104.王向远著《中国题材日本文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105.王丽梅著《曲中巨擘—洪昇传》[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06.王小盾著《中国早期思想与符号研究—关于四神的起源及其体系的形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07.王汎森著《晚明清初思想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08.[元]辛文房撰、徐明霞校点《唐才子传》[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1998年版
    109.[清]徐珂撰《清稗类钞》[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110.许道勋、赵克尧著《唐玄宗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11.徐朔方著《汤显祖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12.徐征等主编《全元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13.萧一山撰、杜家骥导读《清史大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114.项楚著《敦煌变文选注》(上册)(增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115.[日]小南一郎著、孙昌武译《中国的神话传说与古小说》[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116.[明]佚名撰、康保成点校《明清传奇选刊惊鸿记盐梅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117.杨伯峻撰《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118.严绍璗著《中日古代文学关系史稿》》[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119.袁珂译注《山海经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20.俞卫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唐宋元编》[M].安徽:黄山书社,2006年版。
    121.俞卫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1—3集)[M].安徽:黄山书社,2009年版。
    122.俞卫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清代编》(1—5集)[M].安徽:黄山书社,2008年版。
    123.俞卫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近代编》(1—3集)[M].安徽:黄山书社,2009年版。
    124.么书仪著《程长庚﹒谭鑫培﹒梅兰芳——清代至民初京师戏曲的辉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25.杨念群著《何处是“江南”:清朝正统观的确立与士林精神世界的变异》[M].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版。
    126.[唐]郑处诲撰、田廷柱点校《唐宋史料笔记明皇杂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
    127.[宋]赞宁撰《宋高僧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128.[宋]曾敏求编《唐大诏令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129.[明]朱子素撰《嘉定屠城记略》(中国历史研究资料丛书)[M].上海:上海书店印行,1982年版。
    130.[明]张岱著《陶庵梦忆西湖梦寻》[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131.章培恒著《洪昇年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132.张友鹤选注《唐宋传奇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133.曾永义著《〈长生殿〉研究》(增订本)[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134.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版。
    135.宗力、刘群编《中国民间诸神》[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36.朱维铮著《走出中世纪》[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37.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1—6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138.张次溪著《清代燕都梨园史料》[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
    139.曾昭岷、曹济平等编著《全唐五代词》[M].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
    140.[日]中西进著马兴国、孙浩译《源氏物语与白乐天》[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141.[英]詹姆斯弗雷泽著、刘魁立编《金枝精要:巫术与宗教之研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42.赵世瑜著《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2002年版。
    143.詹石窗著《道教文化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4.周相录著《〈长恨歌〉研究》[M].四川:巴蜀书社,2003年版。
    145.周贻白著《中国戏剧史长编》[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
    146.张哲俊著《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日本形象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7.张哲俊著《中国题材的日本谣曲》[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48.张中宇著《白居易〈长恨歌〉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149.郑振铎著《中国俗文学史》[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150.朱家溍、丁汝芹著《清代内廷演剧始末考》[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
    151.赵声良著《飞天艺术—从印度到中国》[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
    152.曾永义著《戏曲源流新论》(增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1.陈允吉撰《从〈欢喜国王缘〉变文看〈长恨歌〉故事构成——兼述〈长恨歌〉与佛经文学的关系》[A].《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J].1985年第3期。
    2.陈允吉撰《敦煌壁画飞天及其审美意识的历史变迁》[A]《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J].1990年第1期。
    3.蔡运长撰《浅析〈长生殿〉中的〈哭像〉》[A].《戏曲艺术》[J].2000年第4期。
    4.陈劲松撰《再生信仰与西王母神话——浅论杜、柳爱情的神话原型及〈牡丹亭〉主题再探》[A].《江西社会科学》[J].2010年第12期。
    5.黄天骥撰《元剧的“杂”及其审美特征》[A].《文学遗产》[J] .1998年第3期。
    6.黄天骥、徐燕琳撰《“闹热”的〈牡丹亭〉——论明代传奇的“俗”与“杂”》[A].《文学遗产》[J] .2004年第2期。
    7.胡启文撰《〈长生殿〉与道教文化的积淀》[A].《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8第2期。
    8.黄天骥撰《〈长生殿〉艺术构思的道教内涵》[A].《文学遗产》[J].2009年第2期。
    9.江兴祐撰《〈长生殿〉“三易稿”创作时间考》[A].《浙江社会科学》[J].2002年第4期。
    10.康保成撰《杨贵妃的被误解与杨贵妃形象的被理解》[A].《文学遗产》[J].1998年第4期。
    11.康保成撰《回归案头——关于古代戏曲文学研究的构想》[A].《文学遗产》[J].2004年第1期。
    12.廖奔撰《从梵剧到俗讲——对一种文化转型现象的剖析》[A].《文学遗产》[J].1995年第1期。
    13.李伟平撰《洪昇〈长生殿〉中的道教文化》[A].《上海道教》[J].1999年第3期。
    14.李晓撰《二十世纪的〈长生殿〉研究》[A].《戏曲艺术》[J].2000年第2期。
    15.李小荣撰《变文变相关系论——以变文的创作和用途为中心》[A].《敦煌研究》[J].2000年第3期。
    16.刘安武撰《〈云使〉和〈长恨歌〉》[A].《国外文学》(季刊)[J].2001年第3期。
    17.冷桂军撰《毛先舒对洪昇的教诲及对其创作的影响》[A].《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6年11月第6期。
    18.李晓撰《〈长生殿〉南北合套艺术》[A].《戏曲研究》[J].2007年第74辑。
    19.孙小布撰《人类学性与〈长生殿〉》[A].《戏剧艺术》[J].1988年第4期。
    20.[韩]宋上光撰、穆仁译《蒙古和朝鲜民间故事之比较研究》[A].《蒙古学信息》[J].2001年第4期。
    21.孙京荣撰《〈长生殿〉与洪昇晚年心态发微》[A].《中国古代小说戏剧丛刊》[J].2003年第1辑。
    22.王小盾撰《敦煌文学与唐代讲唱艺术》[A].《中国社会科学》[J].1994年第3期。
    23.万春撰《从杨贵妃形象塑造看〈长生殿〉的美人崇拜》[A].《戏曲研究》[J].2003年第61辑。
    24.翁敏华撰《三月三上巳节失落之谜初探》[A].《云南艺术学院学报》[J].2006年第1期。
    25.吴晟撰《不同文体对同一题材的表现比较——从〈长恨歌〉到〈长生殿〉》[A].《广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7年10月第6卷第10期。
    26.吴光正撰《神道设教:明清章回小说叙事的民族传统》[A].《文艺研究》[J].2007年第12期。
    27.翁敏华撰《元宵节俗及其戏曲舞台表述》[A].《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2008年9月第37卷第5期。
    28.王永健撰《何谓“闹热〈牡丹亭〉——与黄天骥、徐燕琳先生商榷》[A].《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J].2008年第6辑。
    29.翁敏华撰《〈紫钗记〉的季节感与生命意识》[A].《上海戏剧》[J].2009年第3期。
    30.徐扶明撰《试论〈长生殿〉排场艺术》[A].《中国文学研究》[J].1988年第1期。
    31.徐龙飞撰《“霓裳羽衣”—〈长生殿〉中的一个重要物象研究》[A].《中国戏曲学院学报》[J].2007年11月第28卷第4期。
    32.熊晏樱撰《〈长生殿〉后半部分之我见》[A].《文学教育》[J].2008年第10期。
    33.徐洪撰《“情”与“臣忠子孝”——〈长生殿〉与〈桃花扇〉的思想意蕴比较》[A].《中国戏曲学院学报》[J].2009年5月第30卷第2期。
    34.[日]下定雅弘撰《解读〈长恨歌〉—兼述日本现阶段〈长恨歌〉研究概况》[A].《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9年第3期。
    35.叶树发撰《论〈长生殿〉中李隆基形象的人性化》[A].《江西财经大学学报》[J].2002年第4期。
    36.张稔穰、刘连庚撰《佛、道影响与中国古代小说的民族特色》[A].《文学评论》[J].1989年第6期。
    36.[日]竹村则行撰、朱则杰节译《论〈长生殿〉的季节推移》[A].《戏曲研究》[J].1991年第38辑。
    37.邹自振撰《〈牡丹亭〉与〈长生殿〉》[A].《抚州师专学报》[J].1994年第4期。
    38.张哲俊撰《〈梧桐雨〉和〈长生殿〉:两种悲剧模式》[A].《文学遗产》[J].1997年2期。
    39.张哲俊撰《母题与嬗变—从〈长恨歌〉到〈杨贵妃〉》[A].《外国文学评论》[J].1997年第3期。
    40.钟东撰《月亮与李隆基和杨玉环的故事》[A].《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J].1998年第19卷第2期。
    41.钟东撰《论〈长生殿〉中的杨玉环形象的塑造》[A].《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1998年第5期。
    42.钟东撰《道教文化与〈长生殿〉》[A].《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1年第4期。
    43.郑传寅撰《节日民俗与古代戏曲文化的传播》[A].《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 2004年1月第6卷第1期。
    44.郑传寅撰《精神的渗透与功能的混融—宗教与戏曲的深层结构》[A].《中国戏曲学院学报》[J]. 2004年11月第25卷第4期。
    45.赵山林撰《“专写钗盒情缘”—〈长生殿〉如何写情》[A].《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6年1月第8卷第1期。
    46.周锡山撰《帝王后妃情爱题材的发展和〈长生殿〉的重大艺术创新》[A].《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J].2006年3月第4卷第1期。
    47.郑尚宪、黄云撰《激越的浪漫凄美的伤感——〈牡丹亭〉和〈长生殿〉“情至”理想比较》[A].《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7年9月第9卷第5期。
    48.张福海撰《洪昇的疏狂于《长生殿》的审美意韵》[A].《上海戏剧学院学报》[J].2008年第3期。
    49.张宇声撰《“〈长生殿〉案件”新论》[A].《管子学刊》[J].2009年第2期。
    1.陈勤建主编《文艺民俗学论文集》[C].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
    2.邓小南主编《唐宋女性与社会》(下)[C].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3.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编《都市繁华——一千五百年来的东亚城市生活史》[C].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
    4.韩兆琦等主编、李修生等著《中国古代戏剧研究论辩》[C].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7年版。
    5.[日]吉村怜著、卞立强译《天人诞生图研究—东亚佛教艺术史论文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6.林富士主编《礼俗与宗教》[C].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
    7.李伦新等主编《海派文化与城市创新—第八届海派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上海:文汇出版社,2010年版。
    8.宁锐、谈懿诚主编《中国民俗趣谈》[C].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版。
    9.蒲慕州主编《生活与文化—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C].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
    10.钱小柏编《顾颉刚民俗学论文集》[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11.陶玮选编《名家谈牛郎织女》[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12.陶玮选编《名家谈孟姜女哭长城》[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13.王季思等著《中国古代戏曲论集》[C].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版。
    14.吴光主编《中华道学与道教》[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15.[美]巫鸿著郑岩、王睿编郑岩等译《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下卷)[C].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
    16.谢柏梁、高福民主编《千古情缘:〈长生殿〉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17.俞平伯著、鲍霁主编《俞平伯学术精华录》[C].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18.游琪、刘锡诚编《葫芦与象征》[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9.叶长海主编《〈长生殿〉演出与研究》[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20.中国戏剧家协会编《梅兰芳文集》[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2年版。
    21.周予同主编、朱维铮修订《中国历史文选》(下册)[C].北京:中国古籍出版,1980年版。
    22.中山大学中文系编《〈长生殿〉讨论集》[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
    23.章培恒、王靖宇主编《中国文学评点研究论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24.周星主编《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下册)[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1.朱锦华撰《〈长生殿〉演出史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07年。
    1.林培撰《岛内财神有十几路》[N].《环球时报》2010年8月23日。
    2.张华撰《岛内行业“保护神”形形色色》[N].《环球时报》2010年8月18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