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史视野中的台港澳曁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属于学术史范畴的研究,具体形式为学术史性质的评述。以学术史的视角,选取历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及其论文集、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本学科代表性学者个案等为主要研究对象,梳理评述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近30年来的发展轨迹和主要学术问题,重在展示学科发展历史。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学科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实际是伴随着历届全国学术年会和国际学术讨论会而展开的,学科与会议相伴相生,这是该学科独具特色之处,所以“学科行为”应成为世界华文文学学术史研究的有机部分。论文采取以学科发展主线为纲,以学科理论问题、代表性研究成果和学者个案为中心的学术史研究方法。
     历届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举办,形成了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不同阶段,逐渐显露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学学科的特征。从“台港文学”到“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到“世界华文文学”,从发展形态看,是这一学科从无到有,从青涩到学科理念形成的历史轨迹;而从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上加以衡量,学科的定义、概念的产生、演变及其论争并逐步趋向边界明晰的过程,本身就意味着一种新的学术理念和学术规范的确立。学科发展的过程,是研究领域的不断开拓,方法与观念的不断更新过程。通过对华文文学学科体系建设历程、代表性论著和代表性著名学者的研究,揭示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学科研究的意义:在中国大陆展现了一个特殊的汉语文学研究空间,展示了作为语种文学的世界华文文学是一种世界性文学现象的价值;直接间接地推动了中国文学现有各个学科的发展。
     在30年末的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成果中,《文学台湾》、《小说香港》和《边缘的解读——澳门文学论稿》三部著作,无论其研究的知识系统、研究方法,都与“传统”文学史论著不同。它们各有不同的叙述方式和解读视野,但一个共同之处是,都没有象以往的文学史那样凸显历史分期式的时间性链条,而是将时间隐现在空间性的文学史叙述中,文学史叙事是以诸多的“入口”而不再是传统的时间“起点”为原点,导出不同的叙述路线。把它们看作近10年来台港澳文学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其特色是鲜明的。
     饶芃子和刘登翰两位教授,不仅是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的会长和副会长,也是华文文学研究领域著名学者。在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史上,他们虽不是最早介入,但在这一领域滥觞的早期就参与其中,为推动学科研究和学科建设不遗余力;著述甚丰,有自己独立的学术路径,在台港澳文学或海外华文文学各个方面均有显著建树;各自建立了自己的人才培养及研究方向,培养了大量年轻研究人才,建立了实力雄厚的研究团队。特别是他们以其独具慧眼的理论倡导影响了这个学科研究的进向,在学术史上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This dissertation is a research of academic history, with the commentary in terms of academic histor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academic history, this dissertation sorts out and comments on the main academic issues and the traits of the development in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literature in Taiwan, Hongkong and Macau, and focuses on the history of subject development. The national annual conven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brings about development of the subject of Chinese literature in Taiwan, Hongkong and Macau, that is, the subject exists and grows with the convention, which is typical of the subject. Therefore,'subject and the activities related'should be the main part of World Chinese Literature research. By relating subject development to subject issues, leading research results and the case study of scholars, this paper adopts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academic history.
     The holding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s indicates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research on Chinese Literature in Taiwan, Hongkong and Macau, even overseas, which shows the relatively interdependent feature of the subject. The development from'Literature in Taiwan and Hongkong', to 'Literature in Taiwan, Hongkong, Macau and Oversea'and then to'World Chinese Literature'reveals in the developmental pattern the historical traits of the emerge of the subject and the forming of subject conception. To measure in terms of the requirement of subject development, the subject and concept defining, the development, the disputes and clarification of the definition display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academic concept and standardiz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a subject is that of the research fields, and the renewing of methods and concept. This paper, by looking in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literature subject, the research onto the important works and leading scholars, intends to disclos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on Chinese Literature in Taiwan, Hongkong and Macau, even oversea:in Mainland China, the research displays a special research field i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the value of World Chinese Literature as a worldwide literature, and thus promotes directly and indirectly the development of all the subjects related to Chinese Literature.
     Literature Taiwen, Novel Hongkong and Of Boundary
     Understanding---Commentary on Macau Literature, among the achievement of research on Chinese literature in Taiwan, Hongkong and Macau, and even oversea in the past 30 years, differ from the traditional works of literature history in terms of knowledge system and research methods. They are different in narration methods and ways of understanding. The similarity they share is the narration in space of literature history with the element of time dimly visible time, the center of the narration of literature history being various'breakthrough'rather than the 'starting point'of time in tradition, leading to different routs of narration, which can be regarded as the leading and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
     Rao Pengzi and Liu Denghan are the director and vice-director of World Chinese Literature, and the leading scholars in this field as well. Although they are not the pioneers, they have been involved in the research on Chinese literature in Taiwan, Hongkong and Macau, even oversea at the early stage, and exerted their effor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ubject research and construction. The two leading scholars have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literature in Taiwan, Hongkong and Macau, as well as oversea Chinese literature, with the great amount of works and their own special methods in the academic research. Moreover, they have set up their own field of research and principles in talent education, helped to cultivate a great many of young scholars, and formed a capable research team. Their distinctive theories have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ubject research and they are unique in academic history.
引文
[1]《中国古典文学学术史研究》(董乃斌,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20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赵敏俐、杨树增,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文艺学百年》(陈传才主编,北京出版社1999年),《世纪之交的对话:古典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文学遗产编辑部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中国新时期唐诗研究述评》(张忠纲等,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杜书瀛、钱竞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二十年》(王向远著,江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
    [2]董乃斌:《关于“学术史”的纵横考察》,《文学遗产》.1998.01
    [3]仅以“第十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永恒的文化记忆》(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年2月出版)为例,此文集中就有饶芃子的《世纪之交:海外华文文学的回顾与展望》、林承璜的《世纪之交:回眸世界华文文学的研究历程和对几个问题的思考与认识》、杨振昆的《世界华文文学批评的反思与建构》、戴冠青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现状醒思》等10篇论文,是对20余年来华文文学研究成果的再研究,无疑属于学术史研究性质的论文。
    [4]饶芃子:《世纪之交:海外华文文学的回顾与展望》,《永恒的文化记忆》.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年2月出版第6页.
    [5]陈辽:《应该有一部华文文学研究史》,《新视野新开拓——第十二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10.第79页
    [6]通常认为,中国大陆华文文学研究是以1979年4月曾敏之在《花城》创刊号发表《港澳及东南亚汉语文学一瞥》为起始;作为学科的华文文学,则以1982年在广州暨南大学召开的“首届台湾香港文学学术讨论会”为开端。
    [7]刘登翰:《大陆台湾文学研究十年》,台湾文学观察杂志,1989年,创刊号;刘登翰:《走向学术语境——祖国大陆台湾文学研究二十年》,台湾研究集刊,2000年第三期;饶芃子:《关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思考》,暨南学报,1994年第2期; 饶芃子:《世纪之交:海外华文文学的回顾与展望》,《永恒的文化记忆》,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3年。饶芃子:《大陆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概况》,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2年第1期;古远清:《中国15年来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走向》,南方文坛,1999.06古远清:《香港文学研究二十年》,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8]注:世界华文文学的研究对象问题,学术界至今存在争议。由于学会的名称和历届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名称均为“世界华文文学”,因此至少有四种意见:有学者认为,从“世界华文文学”的角度看,当然应该包括中国大陆的现当代文学;也有的学者认为,如果遵循中国学科分类法中的惯例,“世界文学”并不包括中国文学,那么“世界华文文学”也不应包括中国现当代文学;谜有学者认为,为了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加以区别,“世界华文文学”在研究中国文学时,不以大陆为重点,而以台港澳文学为主体应是顺理成章的事:另外一种看法是,华文文学还应包括海外华人用外文作为表达工具创作的,反映华人生活的文学及其作家。本论文将在后续篇章中论及此问题。本论文主张使用“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的名称,以此把中国大陆的文学与之相区别,以免造成概念的混淆或边界的模糊不清。有时为了行文简便,亦称为“华文文学”,除特别讨论时的语境外,二者在本论文中的含义相同。
    [9]关于“世界华文文学”与“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之间的关系演变,将在后文中叙述。
    [10]施建伟:《我和世界华文文学:“发展是硬道理”——三个研究所的创业经历》,《我与世界华文文学》,香港:香港昆仑制作公司。第149.150页。
    [11]饶芃子:《大陆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概说》,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第29页。
    [12]王剑丛、汪景寿、杨正犁、蒋朗朗合著:《台湾香港文学研究述论》,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年。
    [13]刘登翰:《大陆台湾文学研究十年》,《台湾文学观察杂志》创刊号,1989年。
    [14]许翼心:《台湾香港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第四届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学术讨论会”《台湾香港暨海外华文文学论文选》,海峡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5页。
    [15]刘登翰:《走向学术语境——祖国大陆台湾文学研究二十年》,台湾研究集刊,2000年第3期。
    [16]饶芃子:《大陆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概况》,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2年第1期。
    [17]刘俊:《台湾文学研究在大陆:1979-1999》,《台湾研究集刊》,1999年第4期
    [18]吴奕锜:《近20年来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述评——以历届学术年会及其论文集为例》,《期望超越——第十一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0年。
    [19]钱虹的这几篇文章为:《从依附“离岸”到包容与审美——关于20世纪台港澳文学中澳门文学的研究述评》、《海峡两岸的台湾文学研究》、《香港文学:由“弃婴”到“公主”——1979—2000年香港文学研究述评》、《海外华文文学理论研究的开端与突破——20世纪台港澳文学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述评之四》等4篇文章,随后又于2006年和2007年分别发表《香港文学研究纵横观(1979-2003)》、和《从“台港文学”到“世界华文文学”——一个学科的形成及其命名》。
    [20]饶芃子:《世纪之交:海外华文文学的回顾与展望》,《永恒的文化记忆》,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年2月出版, 第1页.
    [21]引自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第516页。
    [22]吴奕锜:《近20年来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述评——以历届学术年会及其论文集为例》,《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年第1期。
    [23]饶芃子:《世纪之交:海外华文文学的回顾与展望》,《永恒的文化记忆》,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第2页。
    [24]钱虹:《本土内外:从“台港文学”到“世界华文文学”》,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第31页。
    [25]翁光宇:《台湾香港文学学术讨论会纪要》,“首届台湾香港文学学术讨论会专辑”《台湾香港文学论文选》,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67-273页。
    [26]曾敏之:《把香港文学研究推进一步》,“首届台湾香港文学学术讨论会专辑”《台湾香港文学论文选》,第5页。
    [27]云千:《全国第二次台湾香港文学讨论会侧记》,《文学评论》,1984年第4期。
    [28]林承璜:《全国第二次台湾香港文学讨论会侧记》,“全国第二届台湾香港文学学术讨论会专辑”《台湾香港文学论文选》,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341页。
    [29]梅子:《木棉花开时节的盛会——追记全国第二次台港文学讨论会》,“全国第二届台湾香港文学学术讨论会专辑”《台湾香港文学论文选》,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年。
    [30]饶芃子:《大陆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概况》,《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2年第1期.第9页。
    [31]潘亚暾、徐葆煜:《国际共研学术相互促进提高——第三届全国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学学术讨论会综述》,“第三届全国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学学术讨论会”《台湾香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论文选》,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8年。
    [32]铭文:《第三届台湾及海外华文文学讨论会综述》,《文学评论》,1987年,第2期。
    [33]庄容开:《竞气相期中华儿女——第三届全国台港、海外华文文学学术讨论会述评》,《广东社会科学》,1987年,第1期。
    [34]潘旭澜:《春绿江南草长莺飞——“第四届全国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学术讨论会”小结》,“第四届全国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学术讨论会”《台湾香港暨海外华文文学论文选》,海峡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388页。
    [35]许翼心:《台湾香港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第四届全国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学术讨论会”《台湾香港暨海外华文文学论文选》,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1页。
    [36]饶芃子:《大陆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概说》,《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第22页。
    [37]王润华:《从中国文学传统到海外本土文学传统——论世界华文文学的形成》,“第五届台湾香港澳门暨海外华文文学国际讨论会”《台湾香港澳门暨海外华文文学论文选》,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3年。
    [38]“第五届台湾香港澳门暨海外华文文学国际讨论会”《台湾香港澳门暨海外华文文学论文选》,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442页。
    [39]陈实:《华文文学研究的新阶段》,《台湾香港澳门暨海外华文文学论文选》,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445页。
    [40]曾敏之:《第六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开幕词》,《走向新世纪——第六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第383页。
    [41]饶芃子:《在第六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上的讲话》,《走向新世纪——第六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第388页。
    [42]饶芃子:《大陆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概况》,《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2年第1期,第9页。
    [43]公仲:《前言》,《走向新世纪——第六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第1页。
    [44]古远清:《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拓展——走向21世纪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涪陵师专
    -学报》,2000年,第3期,第1—2页。
    [45]许翼心:《关于华文文学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世界华文文学的多元审视》,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13页。
    [46]许翼心、陈实《作为一门学科的世界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2006年第2期,第3—9页。
    [47]杜国清:《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方法论》,《世纪之交的世界华文文学——第八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选》,《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2006年增刊,第47—50页。
    [48]饶芃子、费勇:《海外华文文学的中国意识》,《中国比较文学》,2006年第4期,第93—105页。
    [49]曾敏之:《南京盛会》,《世纪之交的世界华文文学——第八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选》,《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2006年增刊,第269页。
    [50]赵稀方:《第九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人民日报》,1997年11月27日,第11版。
    [51]张炯:《关于世界华文文学的综合研究问题》,《走向21世纪的世界华文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3页。
    [52]饶芃子:《海外华文文学学科建设与方法论问题》,《走向21世纪的世界华文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6—13页。
    [53]赵稀方:《综合与拓展——第九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述评》,《文学评论》,1998年第2期,第158页。
    [54]饶芃子:《世纪之交:海外华文文学的回顾与展望》,《永恒的文化记忆》,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1-6页。
    [55]魏先努:《世纪的回眸与前瞻——第10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综述》,《华文文学》,1999年第4期,第79—80页。
    [56]刘登翰:《命名、依据和学科定位——关于华文文学研究的几点思考》,《新视野新开拓——第12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第12页。
    [57]黄万华:《先读为快》,《多元文化语境中的华文文学——第十三届世界华文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1页。
    [58]刘登翰:《华文文学研究的瓶颈与多元理论的构建》,《福建论坛》,2004年第11期,第36页。
    [59]刘登翰:《华文文学研究的瓶颈与多元理论的构建》,《福建论坛》,2004年第11期,第36页。
    [60]饶芃子:《在第十四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上的致辞》,《华文文学》,2006年第5期,第6页。
    [61]刘登翰:《移民、双重经验与越界书写——<20世纪美华文学史>小引》,《世界华文文学的新世纪》,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5页。
    [62]庄伟杰:《华文文学的文化生态管见——对几组重要关键词或命名的辨析》,《世界华文文学的新世纪》,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7-33页。
    [63]饶芃子:《全球语境下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和而不同》,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页。
    [64]杨匡汉:《灵根自植——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之我见》,《和而不同》,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9页。
    [65]陆卓宁:《和而不同》“编后杂记”,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631页。
    [66]刘中树:《开展新世纪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世界华文文学的新世纪》,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页。
    [67]饶芃子:《在第十四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上的致辞》,《华文文学》,2006年第5期,第5-6页。
    [68]曾敏之:《港澳与东南亚汉语文学一瞥》,《花城》,1979年,创刊号。
    [89]白先勇:《永远的尹雪艳》,《当代》1979年,创刊号。
    [70]刘登翰:《走向学术语境——祖国大陆台湾文学研究二十年》,《台湾文学研究集刊》2000年第3期,第84页。
    [71]翁光宇:《台湾香港文学学术讨论会纪要》,《首届台湾香港文学论文选》,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68页。
    [72]刘登翰:《特殊心态的呈示和文学经验的互补——从当代中国文学的整个格局看台湾文学》,《台湾香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论文选》,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8年9月。
    [73]刘登翰:《当代中国文学的分流和整合》,《走向新世纪——第六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
    [74]刘登翰:《分流与整合: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整体视野》,《文学评论》,2001年第4期;刘登翰:《台港澳文学与文学史写作——再谈20世纪中国文学的整体视野》,《复旦学报》,2001年第6期。
    [75]饶芃子:《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筹备经过及学科建设概况》,《华文文学》,2002年第3期,第9页。
    [76]黄重添、庄明萱、阙丰龄:《台湾新文学概观》,厦门:鹭江出版社,1986年;王晋民:《台湾当代文学》,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白少帆、武治纯等:《现代台湾文学史》,大连: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公仲、汪义生:《台湾新文学史初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77]谢长青:《香港文学简史》,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易明善:《香港文学简论》,成都:四川人学出版社,1995;古远清:《香港当代文学批评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潘亚暾、汪义生:《香港文学史》,厦门:鹭江出版社,1997;刘登翰:《香港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袁良骏:《香港小说史》深圳:海天出版社,1999年。
    [78]刘登翰等:《澳门文学概观》,厦门:鹭江出版社,1998年;曹惠民:《台港澳文学教程》,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0年。
    [79]刘登翰等:《台湾文学史》(上下卷),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1年,1993年。
    [80]黎湘萍:《文学台湾——台湾知识者的文学叙事与理论想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赵稀方:《小说香港》,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饶芃子:《边缘的解读——澳门文学论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81]黄子平:《香港文学史:从何说起》,《香港文学》,2003年第1期,第217页。
    [82]黎湘萍:《台湾的忧郁——论陈映真的写作与台湾的文学精神》,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刘俊:《悲悯情怀——白先勇评传》,台湾:尔雅出版社,1995年;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年;费勇:《洛夫与中国现代诗》,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4年;朱立立《知识人的精神私史——台湾现代派小说的一种解读》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
    [83]杨匡汉:《扬子江和阿里山的对话——海峡两岸文学比较》,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杨匡汉:《中国文化中的台湾文学》,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
    [84]黎湘萍、黄兆晖:《学会谦卑地了解我们的对象》,《南方都市报》,2004年2月25日
    [85]黎湘萍:《文学台湾——台湾知识者的文学叙事与理论想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第5页。
    [86]黎湘萍:《文学台湾——台湾知识者的文学叙事与理论想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第293页。
    [87](美)海登·怀特著,陈永国、张万娟译:《后现代历史叙事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384—388页。
    [88]黎湘萍:《文学台湾——台湾知识者的文学叙事与理论想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年,第3页。
    [89]黎湘萍:《文学台湾——台湾知识者的文学叙事与理论想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第352页。
    [90]黎湘萍:《文学台湾——台湾知识者的文学叙事与理论想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第5页。
    [91]袁勇麟:《言说的疆域——浅谈大陆学者所撰台湾文学史的理论视野》,《暨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第14—15页。
    [92]黄万华:《文学双璧:<文学台湾>和<小说香港>》,《华文文学》2004年,第1期,第77页。
    [93]白杨:《批评空间的开创——<小说香港>与赵稀方的香港文学研究》,《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3年,第3期,第76页.
    [94]赵稀方:《小说香港》,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13页。
    [95]黄子平:《香港文学史:从何说起》,《香港文学》,2003年第1期,第217页。
    [96]古远清:《香港当代文学批评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潘亚暾、汪义生:《香港文学史》,鹭江出版社,1997年;刘登翰主编:《香港文学史》,年香港版,1997年,北京版,1999年;袁良骏:《香港小说史》(第一卷),1999年,海天出版社;王剑丛:《香港文学史》,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施建伟、应宇力、汪义生合著:《香港文学简史》,同济大学出版,1999年。
    [97]黄子平:《香港文学史:从何说起》,《香港文学》,2003年第1期,第216,217页。
    [98]赵稀方:《小说香港》,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7,10页。
    [99]张京媛:《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页。
    [100]赵稀方:《小说香港》,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7页。
    [101]赵稀方:《小说香港》,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22页。
    [102]赵稀方:《小说香港》,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35页。
    [103]赵稀方:《历史的放逐--香港文学的后殖民解读》,《开放时代》,2001年第5期。
    [104]赵稀方:《小说香港》,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封底。
    [105]转引自赵稀方:《小说香港》,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3页。
    [106]王庚武主编:《香港史新编》,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1997年。
    [107]赵稀方:《小说香港》,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162-168页。
    [108]饶芃子认为,澳门是一个形态独特的文化空间,澳门文化是一本“尘封”很久的“大书”,要研究澳门文学,就应当首先去读这本“大书”。她不仅自己长期浸淫在这本“大书”中,从而写出了系列澳门文化和文学的论文,也要求她的学生也通过澳门文化去研究澳门文学。参见饶芃子、莫嘉丽等:《边缘的解读:澳门文学论稿》“后记”。
    [109]饶芃子、莫嘉丽等:《边缘的解读:澳门文学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110]饶芃子:《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筹备经过及学科建设概况》,《华文文学》,2002年第3期,第9页。
    [111]刘登翰主编:《澳门文学概观》,鹭江出版社,1998年;曹惠民主编:《台港澳文学教程》,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0年;公仲主编:《世界华文文学概要》,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112]饶芃子:《澳门文化两题》,《中国比较文学》,1998年第3期:《“根”的追寻——澳门土生文学中一个难解的情结》,《学术研究》,1999年第12期:《文学的澳门与澳门的文学》,《文学评论》1999年第6期;《澳门文化的历史坐标与未来意义》,《暨南学报》,2001年第5期;《从澳门文化看澳门文学》,《学术研究》,2001年,第7期。
    [113]张剑桦:《澳门文学研究进程概述》,《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第82—83页。
    [114]饶芃子于1984年应澳门语文学会会长胡培周先生之邀,第一次到澳门作文学交流。此后,曾多次受《澳门日报》、澳门基金会、澳门笔会、澳门中华诗词学会、澳门大学等单位的邀请,前往澳门讲学,参与文学活动,由此结识了澳门文学界的作家、诗人和文化界的人士,从此引发了她对澳门文化、文学的兴趣,从而在这个方面打开了她文学研究的新视野。这种在内地学者中难得的经历,为她后来从事澳门文化和文学研究提供了特殊的经验和条件。
    [115]饶芃子、莫嘉丽等:《边缘的解读:澳门文学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318页。
    [116]饶芃子、莫嘉丽等:《边缘的解读:澳门文学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0页。
    [117]饶芃子:《从澳门文化看澳门文学》,《学术研究》,2001年,第37页。
    [118]饶芃子:《澳门文化的历史坐标与未来意义》,《暨南学报》,2001年第5期,第42页。
    [119]饶芃子:《从澳门文化看澳门文学》,《学术研究》,2001年,第7期,第37页。
    [120]刘登翰认为,“研究澳门文学较之研究其他区域文学,有一个更为必要的视角:文化视角。当然,文化是实践的产物。在这个意义上说,研究澳门文学的文化视角,也应当是一种历史的视角。”见刘登翰主编:《澳门文学概观》“绪论”,鹭江出版社,1998年。
    [121]饶芃子:《为了更高的飞翔——我看澳门文学》,2009年6月29日,饶芃子教授在澳门大学“弘文名人大讲坛”的讲演稿。(该演讲的删节稿在《华文文学》发表时改为《解读文学澳门》)
    [122]饶芃子、莫嘉丽等:《边缘的解读:澳门文学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9-10页。
    [123]饶芃子:《为了更高的飞翔——我看澳门文学》,2009年6月29日,饶芃子教授在澳门大学“弘文名人大讲坛”的讲演稿。(该演讲的删节稿在《华文文学》发表时改为《解读文学澳门》)
    [124]《我对澳门文学的期待》,《澳门日报》,2009年8月19日。
    [125]秦香丽朱敏:《“曾敏之与世界华文文学”学术研讨会综述》,《华文文学》,2007年第6期。
    [126]饶芃子:《在“曾敏之与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127]本文所谓早期参加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老一辈学者,主要包含1982年第一届至1991年第五届国际研讨会期间参与研究和活动的重要学者。
    [128]《国学大师丛书》,南昌: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
    [129]董乃斌:《关于“学术史”的纵横考察》,《文学遗产》,1998年第1期,第5页。
    [130]蒋述卓主编:《跨文化的诗学探寻——庆祝饶芃子教授从教五十周年论文特辑》,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
    [131]袁秀贤:《文学界贺饶芃子从教50周年》,《大公报》2007年12月17日。
    [132]潘小娴:《饶芃子:从根部璀璨到边缘》,《信息时报》,2003年3月17日。
    [133]参见饶芃子:《我与比较文学》,《湘潭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134]孟昭毅:《垦拓与建构的大趋势——中国当代比较文学三十年》,《文学评论》,2009年第5期,第173页。
    [135]饶芃子:《拓展海外华文文学的诗学研究》,《文学评论》,2003年第1期,第178页。
    [136]饶芃子:《九十年代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思考》,《香港文学》,1994年第2期。
    [137]许翼心:《台湾香港与海外华文文学的回顾与前瞻》,《台湾香港暨海外华文文学论文选》,海峡文艺出版社1990年9月,第7页。
    [138]饶芃子《开拓比较文学新领域:世界华文文学比较》暨南学报1991年第3期。
    [139]饶芃子:《海外华文文学四题》,《澳门日报》,1992年7月1日;《心影》,花城出版社,1995年2月,第189页。
    [140]饶芃子:《九十年代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思考》,《香港文学》,1994年第2期。
    [141]饶芃子:《中泰文化融合与泰华文学个性》,《世界华文文学的新视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5年,第147页。
    [142]饶芃子:《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新视点——海外华文文学的比较文学意义》,《世界华文文学的新世纪——第十四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
    [143]伍蠡甫、蒋孔阳编:《西方文论选》(上),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第469页。
    [144]饶芃子:《全球语境下的世界华文文学》,《和而不同——第十五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页。
    [145]饶芃子:《全球语境下的世界华文文学》,《和而不同——第十五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5页。
    [146]饶芃子:《中泰文化融合与泰华文学个性》,《暨南学报》,1992年,第1期。
    [147]饶芃子:《九十年代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思考》,《香港文学》,1994年第2期,第12、14、15页。
    [148]饶芃子、费勇:《论海外华文文学的命名意义》,《本土以外:论边缘的现代汉语文学》,1998年,第15页。
    [149]饶芃子:《文化影响的“宫廷模式”——<三国演义>在泰国》,《中国比较文学》,1996年,第1期。
    [150]饶芃子:《那一方的风景——我看欧洲华文文学》,《心影》,花城出版社,1995年2月,第137页。
    [151]饶芃子:《海外华文文学的新视野》,《世界华文文学的新视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97页。
    [152]饶芃子:《海外华文文学的新视野》,《世界华文文学的新视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98页。
    [153]王列耀: 《隔海之望——东南亚华人文学中的‘望’与‘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154]钱超英: 《诗人之死——一个时代的隐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155]饶芃子:《二十多年来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概况》,《世界华文文学的新视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3页。
    [156]饶芃子:《三地协作共建华文文学新学科》,《澳门日报》,1993年,10月27日。
    [157]饶芃子:《海外华文文学学科建设与方法论问题》,《文艺理论研究》,1998年,第1期。
    [158]饶芃子:《九十年代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思考》,《香港文学》,1994年第2期,第12页。
    [159]饶芃子、费勇:《论海外华文文学的命名意义》,《本土以外:论边缘的现代汉语文学》,1998年。
    [160]饶芃子、费勇《本土以外——论边缘的现代汉语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161]饶芃子 李亚萍:《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反思与拓展》,《学术研究》,2003年,第8期。第134页。
    [162]饶芃子:《拓展海外华文文学的诗学研究》,《文学评论》,2003年第1期,第176页。
    [163]饶芃子、杨匡汉:《后记》,《海外华文文学教程》,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
    [164]饶芃子、杨匡汉:《后记》,《海外华文文学教程》,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第36—49页。
    [165]饶芃子、杨匡汉:《后记》,《海外华文文学教程》,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第272页。
    [166]黎湘萍:《族群、文化身份与华人文学——以台湾香港澳门文学史的撰述为例》,《华文文学》2004年1期,第8页。
    [167]刘登翰:《跋:迟到学术生命的晚来良缘》,《华文文学:跨域的建构》,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第717页。
    [168]陈美霞:《“世界华文文学: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华文文学》2007年第4期,第108页。
    [169]雷纳·韦勒克(美)著,丁泓、余徵译:《批评的诸种概念》,第278页,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年1月。
    [170]钱理群、黄子平、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
    [171]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172]刘登翰:《特殊心态的呈示和文学经验的互补——从当代中国文学的整个格局看台湾 文学》,《台湾香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论文选》,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8年9月。
    [173]刘登翰:《华文文学:跨域的建构》,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第718页。
    [174]刘登翰:《当代中国文学的分流和整合》,《走向新世纪——第六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
    [175]刘登翰《分流与整合: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整体视野》,《文学评论》,2001年第4期;
    [176]刘登翰《台港澳文学与文学史写作——再谈20世纪中国文学的整体视野》,《复旦学报》,2001年第6期。
    [177]刘登翰:《当代中国文学的分流和整合》,《走向新世纪——第六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第18页。
    [178]刘登翰:《当代中国文学的分流和整合》,《走向新世纪——第六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第19页。
    [179]刘登翰:《当代中国文学的分流和整合》,《走向新世纪——第八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第27-29页。
    [180]《分流与整合: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整体视野》,《文学评论》,2001年第4期,第42—43页。
    [181]刘小新:《刘登翰文学研究的学术意义》,《华文文学》,2003年,第4期,第66;68页。
    [182]刘登翰:《特殊心态的呈示和文学经验的互补——从当代中国文学的整个格局看台湾文学》,《台湾香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论文选》,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8年9月,第24页。
    [183]刘登翰:《特殊心态的呈示和文学经验的互补——从当代中国文学的整体格局看台湾文学》,《台湾香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论文选》,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8年9月,第35页。
    [184]刘登翰:《台湾文学:分合下的曲折与辉煌——<台湾文学史>总论》,《台湾文学史》上卷,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1年6月。
    [185]袁勇麟:《言说的疆域:浅谈大陆学者所撰台湾文学史的理论视野》,《台湾文学研究集刊》,2005年第4期,第92页。
    [186]萨伊德:《东方学》,王宇根译,三联书店,2007年,第13;20页。
    [187]刘登翰:《命名、依据和学科定位—关于华文文学研究的几点思考》,《福建论坛》2002 年弟5期,第35页。
    [188]刘登翰:《文化视野中的澳门及其文学——<澳门文学概观>绪论》,《华文文学:跨域的建构》,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42页。
    [189]刘登翰:《台湾文学:分合下的曲折与辉煌——<台湾文学史>总论》,《台湾文学史》上卷,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1年6月,第16页。
    [190]刘登翰:《台湾文学:分合下的曲折与辉煌——<台湾文学史>总论》,《台湾文学史》上卷,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1年6月,第19页。
    [191]刘登翰:《美华文学研究的两个思路》,《华侨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第64;66页。
    [192]刘小新:《刘登翰文学研究的学术意义》,《华文文学》,2003年,第4期,第66页。
    [193]刘登翰在回顾他的华文文学研究活动时,曾表示:“从2000年以后,我的学术关注点较多的转到海外和对华文文学一些基础理论的探讨。”见《华文文学:跨域的建构》,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722页。8月,第717页。
    [194]饶芃子:《二十多年来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概况》,《世界华文文学的新视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3页。
    [195]吴奕漪、彭志恒、赵顺宏、刘俊峰:《华文文学是一种独立自足的存在》,《文艺报》,002年2月26日。
    [196]刘登翰:《命名、依据和学科定位—关于华文文学研究的几点思考》,《福建论坛》2002年弟5期,第32页。
    [197]刘登翰、刘小新:《对象·理论·学术平台—关于华文文学研究“学术升级”的思考》,《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关于华文文学几个基础性概念的学术清理》,《文学评论》2004年第4期;《华人文化诗学:华文文学研究的范式转移》,《东南学术》,2004年第6期。
    [198]饶芃子:《拓展华文文学的诗学研究》,《文学评论》2003年,第1期,第176-179页。
    [199]刘登翰、刘小新:《华人文化诗学:华文文学研究的范式转移》,《东南学术》,2004年第6期,第70页。
    [200]中国学者较早注意到海外华文文学对于比较文学的意义,并把世界华人的流散 文学纳入比较文学研究视野的,是饶芃子。如饶芃子在90年代初期就曾提出要拓展世界华文文学的比较研究问题,1991年,她发表《开拓比较文学新领域:世界华文文学比较》,此后还发表了系列文章,如《海外华文文学与比较文学》、《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新视点:海外华文文学的比较文学意义》等,阐述她这方面的思想,推动了比较文学界在该学术领域确立“海外华人文学与离散文学”的命题。有学者称之为“在中国大陆把华人流散写作纳入比较文学研究,并与世界华人流散文学直接对话的有功之臣”。(参见孟昭毅《垦拓与建构的大趋势——中国当代比较文学三十年》,《文学评论》2009年第5期。)
    [201]刘登翰:《华文文学:跨域的建构》,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第1—6页。
    [202]顾圣皓、钱建军主编:《北美华文创作的历史与现状》,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黄万华主编:《美国华文文学论》,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0年5月。
    [203]刘登翰主编:《双重经验的跨域书写——20世纪美华文学史论》,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6月,第321页。
    [204]刘登翰主编:《双重经验的跨域书写——20世纪美华文学史论》,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6月,第301-308页。
    [205]刘登翰、刘小新:《华人文化诗学:华文文学研究的范式转移》,《东南学术》,2004年第6期,第78页。
    [206]刘登翰主编:《双重经验的跨域书写——20世纪美华文学史论》,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6月,第236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