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篆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有海派绘画、海派书法研究而无海派篆刻研究,本文就是填补这一课题而做的开拓性、原创性研究。
     本文是围绕着海派篆刻崛起的原因、存在的依据以及它的商业性格、文化性格及艺术风格依次展开的。海派篆刻的崛起是由于开埠带来的商业繁荣,战乱带来了大批的文化移民,外部新环境使文化移民形成新的文化-----心理结构导致一个篆刻流派的诞生。海派篆刻的商业性格,源于艺术品市场的形成,艺术商品市场促进篆刻创作的发展与多元,而市场多种运行方式又刺激润例的出现。海派篆刻因言利而生发达,又因讲利而使篆刻走向世俗,甚至庸俗。一些印人在经济浪潮中向世俗倾斜,导致篆刻创作主体性的缺少,故海派篆刻的艺术形态走向世俗不可避免。同时,处在全国文化中心的海派篆刻,因感受中西文化的最新成果而充满活力。此外,海派篆刻的印学研究也呈多元文化状态:其中既有沙孟海式的新印学研究构建,即研究视角“新”;亦有邓散木这种向篆刻学科建设方向发展的“广”,具有平民性;更有黄宾虹玺印研究的“深”。这三种层面的学术研究动向,代表了民国海派篆刻的不同文化层次。
     海派篆刻的最大亮点是艺术风格的创新与风格多样。本文选择不同的印人代表作个案研究,他们分别是吴昌硕、赵时棡、王福厂、简经纶、钱瘦铁、来楚生和韩天衡。
     本文运用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及风格学的多重视角观照海派篆刻的兴衰。视角新、材料丰富而详实,故是理解海派篆刻由来、海派篆刻风格内涵的极有价值的新成果。
There are researches on painting in Shanghai style and calligraphy in Shanghai style but seal cutting in Shanghai style. This subject aims to do some pioneer and fundamental studies on seal cutting in Shanghai style.
     This paper centers about why seal cutting in Shanghai style rose, what it is based on, as well as its commercial, cultural and artistic characters. The rising of seal cutting in Shanghai style was due to the business prosperity brought about by Shanghai port-opening. The war brought a large number of cultural immigrants, who under the new circumstances formed a new culture, the new school of seal cutting coming from their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The commercial characters of seal cutting in Shanghai style was derived from the formation of art market. Markets for artistic commodities boosted the development and diversity of seal cutting, while diverse market operation modes in turn stimulated the emergence of professional fees charged by seal makers. The pursuit of profits gave rise to the flourishing of seal cutting in Shanghai style. On the other hand, it also pushed seal cutting to worldliness, or even worse vulgarity. It is inevitable for seal cutting in Shanghai style finally to take its way to worldliness, for some seal makers tended to be worldly for monetary interests, which lead to the lack of creative subjectivity. Meanwhile, as national cultural center, seal cutting in Shanghai style was quite vigorou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In addition, studies on seal cutting in Shanghai style also appeared as multi-culture. For example, some researchers such as Sha Menghai focused on new research constructions of seal cutting, which means studying from a“new”perspective; other researchers like Deng Sanmu advocated subject construction of seal cutting, spreading among the plebian; some others like Huang Binhong emphasized the“profundity”of seal cutting. These three different levels of academic research also mirror the different cultural levels of seal cutting in Shanghai style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Seal cutting in Shanghai style distinguishes itself with the innovation and diversity of its artistic styles. This paper is to do case studies on several representative seal makers of different schools, namely, Wu Changshuo, Zhao Shigang, Wang Fuan, Jian Jinglun, Qian Shoutie, Lai Chusheng and Han Tianheng, who stands for the end of seal cutting in Shanghai style.
     The paper examines the rising and declining of seal cutting in Shanghai style from various perspectives of sociology, economics, culturology and stylistics. With new perspectives, plus rich and accurate materials, this paper is absolutely a valuable achievement to understand the origins and styles of seal cutting in Shanghai style.
引文
1《中国美术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版,第14页。
    2《鲁迅全集》(5)〔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432页。
    
    3《海派书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4《海派书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5《鲁迅全集》(5)〔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436页。
    6张广昆《市民性:上海文化的主色调》〔J〕刊于《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12期,第5页至11页。
    7高惠珠《源流与特征》〔J〕刊于《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第56至67页。
    8《吴门画派研究》〔M〕北京:紫金城出版社1993年版,第100页。
    9滕守尧《艺术社会学描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3页。
    10阿诺德豪泽尔《艺术社会学》〔M〕,居延安译,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第38页。
    11孙慰祖《可斋论印三集》〔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312页。
    
    12《申报》1881年12月10日。
    13《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85页。
    14滕守尧《艺术社会学描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62页。
    15滕守尧《艺术社会学描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62页。
    16滕守尧《艺术社会学描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63页。
    17《西泠印社早期社员、社史研究汇录》〔C〕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6年版,第64页。
    
    18阿诺德·豪泽尔《艺术社会学》〔M〕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第136页。
    19阿诺德·豪泽尔《艺术社会学》〔M〕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第168页。
    
    20杨逸《海上墨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58页。
    21许志浩编著《中国美术社团漫录》〔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4年版,第5页。
    22许志浩编著《中国美术社团漫录》〔M〕之《上海书画研究会章程》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4年版,第19页。
    
    23许志浩编著《中国美术社团漫录》〔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4年版,第18页。
    24《上海美术杂志》〔J〕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12期,第265页。
    25见《百年名社、千秋印学国际印学研讨会论文集》〔C〕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4年版,第60页。
    26许志浩编著《中国美术社团漫录》〔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4年版,第14页。
    27王中秀、茅子良编《近现代金石书画家润例》〔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版,第48至50页。
    28《历代印学论文选》〔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年版,第703页。
    
    29马国权《近代印人传》〔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版,第27页。
    30马国权《近代印人传》〔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版,第60页。
    31马国权《近代印人传》〔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版,第23至25页。32《中国美术年鉴》〔M〕1947年。
    
    33《海派绘画研究文集》〔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34马宗霍《书林藻鉴》〔M〕(卷十二)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第245页。
    35《书法》〔J〕2005年第10期。
    36《历代印学论文选》〔M〕(下),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年版,第830页。
    37转引自《西泠群星》〔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0年版,第75页。
    
    38《第二届孤山印证西泠印社国际印学峰会论文集》〔C〕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第541页。
    39《第二届孤山印证西泠印社国际印学峰会论文集》〔C〕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第543页。
    40《西泠群星》〔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0年版,第99页。
    
    41《西泠群星》〔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0年版,第95页。
    42马国权《近代印人传》〔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第64页。
    43《王大炘印谱》〔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1年版,第30页。
    44《历代印学论文选》〔M〕(下),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年版,第1020页。
    45《历代印学论文选》〔M〕(下),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年版,第1018页。
    46陈巨来《吴昌硕轶事》刊于《书法》〔J〕杂志2005年第6期。
    
    47马国权《近代印人传》〔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第298页。
    48马国权《近代印人传》〔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第299页。
    49《沙孟海全集》〔M〕第六册,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0年版,第22
    
    50《书法》〔J〕2005年第10期。
    51《书法》〔J〕2006年第2期。
    52邓散木《篆刻学》〔M〕下编,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5页。
    
    53《朱复戡篆刻集》〔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年版,书前插图资料页。
    54《朱复戡篆刻集》〔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版,书前插图资料页。
    55马国权《近代印人传》〔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第375页。
    56《朱复戡艺术研究文集》〔C〕上海:上海海书画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57《銭君匋纪念集》〔C〕中国福利会出版社,第350页。
    58转引自《历史的失忆与失忆的历史》刊于《近现代金石书画家润例》〔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59张鸣珂《寒松阁谈艺琐录》〔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版,第150页。
    60王中秀《近现代金石书画家润例》〔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
    
    61葛元喣《近现代金石书画家润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27页。
    
    62王中秀《近现代金石书画家润例》〔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63王中秀《近现代金石书画家润例》〔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64许志浩编著《中国美术社团漫录》〔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4年版,第19至20页。
    
    65《郑逸梅选集》〔M〕第二册,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页。
    
    66王中秀《近现代金石书画家润例》〔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67《上海指南》〔M〕1909年版。
    68《申报》1942年3月9日。
    69许志浩编著《中国美术社团漫录》〔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4年版,第14页。
    70《杭人唐云》〔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68页。
    
    71王中秀《近现代金石书画家润例》〔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第99页。
    72王中秀《近现代金石书画家润例》〔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第102页。
    73见《书法》〔J〕2005年11期。
    
    74见孙慰祖《可斋论印三集》〔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323页。
    75《朵云》〔C〕第一集《八十年随想录》
    76王中秀《近现代金石书画家润例》〔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第103页。
    77王中秀《近现代金石书画家润例》〔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第147页。
    78王中秀《近现代金石书画家润例》〔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第156页。
    79王中秀《近现代金石书画家润例》〔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第196页。
    80王中秀《近现代金石书画家润例》〔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第1225页。
    81王中秀《近现代金石书画家润例》〔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第229页。
    82王中秀《近现代金石书画家润例》〔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第231页。
    83王中秀《近现代金石书画家润例》〔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第261页。
    27王中秀《近现代金石书画家润例》〔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第266页。
    28王中秀《近现代金石书画家润例》〔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第300页。
    29王中秀《近现代金石书画家润例》〔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第306页。
    87陈明远《文化与钱》〔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88王中秀《近现代金石书画家润例》〔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第156页。
    89王中秀《近现代金石书画家润例》〔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第210页。
    90《书法》〔J〕2006年第12期。
    
    91《书法》〔J〕2005年第12期。
    92《书法》〔J〕2005年第10期。
    93沈慧兴《吴隐印学活动综述》刊于《第二届孤山证印—西泠印社国际印学峰会论文集》〔C〕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第535至536页。
    94马宗霍《书林藻鉴》〔M〕北京:文物出版社年版,第245页。
    95《书法研究》〔J〕2000年第4期。
    
    96《东方杂志》或《沙孟海全集》〔M〕第六册,西泠印社出版社2010年版,第158页。
    97《沙孟海全集》〔M〕第六册,出版社2010年版,第164页。
    98赵志钧编《黄宾虹金石篆印丛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232页。
    99赵志钧编《黄宾虹金石篆印丛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234页。
    100刘江:《中国印章艺术史》(下)〔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5年版,第506页。
    101《刻印概论·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102邓散木《篆刻学》〔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103邓散木《篆刻学》〔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7页。
    104马国权《近代印人传》〔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版,第317页。
    105马国权《近代印人传》〔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版,第317页。
    106《西泠印社史研究导论》刊于《西泠印社百年史料长编》〔C〕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3年版,第120页。
    107赵志钧编《黄宾虹金石篆印丛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141页。
    108洪再新《从罗振玉到黄宾虹:金石学运动现代转型之范式》刊于《书法导报》〔J〕2010年11月3日,第七版。
    
    109赵志钧编《黄宾虹金石篆印丛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233页。
    110赵志钧编《黄宾虹金石篆印丛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297页。
    
    111《历代印学论文选》〔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年版,第791页。
    112赵志钧编《黄宾虹金石篆印丛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150页。
    113赵志钧编《黄宾虹金石篆印丛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100页。
    114赵志钧编《黄宾虹金石篆印丛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72页。
    115赵志钧编《黄宾虹金石篆印丛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292页。
    116赵志钧编《黄宾虹金石篆印丛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301页。
    117赵志钧编《黄宾虹金石篆印丛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8页。
    118赵志钧编《黄宾虹金石篆印丛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16页。
    119赵志钧编《黄宾虹金石篆印丛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163页。
    120《黄宾虹文集.书画编(下)》〔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年版,第411页。
    121赵志钧编《黄宾虹金石篆印丛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139页。
    122赵志钧编《黄宾虹金石篆印丛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139页。
    123赵志钧编《黄宾虹金石篆印丛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98页。
    124赵志钧编《黄宾虹金石篆印丛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143页。
    125赵志钧编《黄宾虹金石篆印丛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143页。
    126《黄宾虹文集.书画编(下)》〔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年版,第401页。
    127《黄宾虹文集.书画编(下)》〔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年版,第401页。
    128阿诺德·豪塞尔《艺术史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202页。
    129阿诺德·豪塞尔《艺术史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205页。
    130阿诺德·豪塞尔《艺术史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206页。
    131引自《历代篆刻风格赏评》〔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168页。
    132引自《历代篆刻风格赏评》〔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168页。
    133《书法》〔J〕2008年第1期。
    
    134《缶庐印存自序》刊于《历代印学论文选》〔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年版,第740页。
    135《书法》〔J〕1984年,第5期,第84页。
    136转引自《国际印学研讨会论文集》〔C〕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3年版,第341页。
    
    137《西泠群星》〔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0年版,第36页。
    138《印学论坛》〔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3年版,第160页。
    
    139均见《历代印学论文选》〔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年版,第900页至902页。
    140《历代印学论文选》〔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年版,第741页。
    141《历代印学论文选》〔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年版,第1017页。
    142潘天寿《听天阁画谈室随笔》〔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年版,第700页。
    143《历代印学论文选》〔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年版,第709页。
    144《历代印学论文选》〔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年版,第1019页。
    
    145《沙孟海全集》〔M〕(6)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0年版,第273页。
    146《历代印学论文选》〔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年版,第903--904页。
    147萧高洪《中国历代玺印精品博览》〔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0页。
    
    148《安持人物琐忆-----赵叔孺先生轶事》见《书法》杂志〔J〕2005年第10期。
    149《安持人物琐忆-----赵叔孺先生轶事》见《书法》杂志〔J〕2005年第10期。
    150马国权《近代印人传》〔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第68页。
    151沙孟海《印学史》〔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87年版,第172页。
    152《赵叔孺印存》〔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9月版,第1页。
    
    153《赵叔孺印存》〔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9月版,第45页。
    154《书法》〔J〕2005年第10期。
    155《书法》〔J〕2005年第10期。
    
    156《历代印谱序跋汇编》〔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8年版,第545页。
    157《历代印谱序跋汇编》〔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8年版,第546页。
    158转引自余巨力《王福厂篆刻艺术管窥》刊于《中国篆刻》〔J〕第6期,第5页。
    159《历代印谱序跋汇编》〔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8年版,第599页。
    160马国权《近代印人传》〔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版,第317页。
    
    161《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M〕下,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2年版,第1447页。
    162转引自刘江《中国印章艺术史》〔M〕下,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5年版,第460页。
    163《钱瘦铁印存》〔M〕上册,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2001年版,第35页。
    164钱大礼《我的叔父钱瘦铁》见《钱瘦铁印存》〔M〕上册,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2001年版,第11
    165《印坛巨匠钱瘦铁》刊于《书法》〔J〕1996年第3期。
    166《印坛巨匠钱瘦铁》刊于《书法》〔J〕1996年第3期。
    167《印坛巨匠钱瘦铁》刊于《书法》〔J〕1996年第3期。
    168《书法》〔J〕1980年第2期。
     169《历代印学论文选》〔M〕上,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年版,第212页。
    171《来楚生印谱》〔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
    172《来楚生的印章艺术》〔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7年版,第97页。
    173张用博《来楚生篆刻述真》〔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5页。
    174韩天衡《天衡印谭》〔M〕上海书店出版社1991年第1版,第1页。
    175韩天衡《天衡印谭》〔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1年第1版,第9页。
    176韩天衡《天衡印谭》〔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1年第1版,第7页。
    
    177韩天衡《天衡印谭》〔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1年第1版,第10页。
    178《书法》〔J〕2003年第8期。
    179见本文附录《韩天衡访谈录》
    180《印学论谈》〔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3年版,第150页。
    181韩天衡《天衡印话》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182韩天衡《天衡印谭》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年版,第6页。
    183韩天衡《天衡印谭》〔M〕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年版,第12页。
    184《书法》〔J〕2003年第8期
    185《书法》〔J〕2003年第8期
    186《书法》〔J〕2003年第8期
    187《书法》〔J〕2003年第8期
    188韩天衡《天衡印话》〔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年版,第43页。
    
    189韩天衡《天衡印谭》〔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年版,第14页。
    190韩天衡《天衡印话》〔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年版,第52页。
    191韩天衡《天衡印谭》〔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年版,第13页。
    192韩天衡《天衡印谭》〔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年版,第12-13页。
    193韩天衡《天衡印谭》〔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年版,第5页。
    194韩天衡《天衡印谭》〔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年版,第7页。
    195韩天衡《天衡印话》〔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年版,第12页。
    196韩天衡《天衡印谭》〔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年版,第8页。
    197韩天衡《天衡印话》〔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年版,第192页。
    198《韩天衡篆刻艺术欣赏》〔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第27页。
    199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2版,第305页。
    200《韩天衡篆刻艺术欣赏》〔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第15页。
    
    201韩天衡《天衡印话》〔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年版,第55页。
    202《韩天衡篆刻艺术欣赏》〔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第47页。
    203韩天衡《天衡印话》〔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年版,第193页。
    204《韩天衡篆刻艺术欣赏》〔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第20页。
    
    205《印学论坛》〔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3年版,第144页。
    206《印学论坛》〔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3年版,第145页。
    207《书法研究》〔J〕1986年第3期。
    208《黄宾虹文集书画编下》〔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年版,第58页。
    209《黄宾虹文集书画编下》〔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年版,第58页。
    1黄惇主编《中国历代印风系列》21卷,(吴昌硕卷、赵时棡卷、简经纶卷、王福厂卷、钱瘦铁卷、来楚生卷)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
    2《陈巨来治印墨稿》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
    3陈巨来《安持精舍印话》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
    4陈巨来《安持精舍印最》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5吴颐人编《陈巨来印存》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6吴颐人编《钱瘦铁印存》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2001
    7单晓天、张用博编《来楚生篆刻艺术》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7
    8张用博、蔡剑明《来楚生篆刻述真》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4
    9童衍方编《来楚生书画篆刻》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
    10《来楚生印谱》北京:荣宝斋出版社1993
    11张用博、吴颐人编《来楚生印存》(上、下册)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12常熟博物馆藏《赵古泥印谱》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13冯广鉴编《朱复戡篆刻集》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
    14《朱复戡艺术研究文集》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
    15《朱复戡印存》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0
    16《朱复戡篆刻》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6
    17《王大炘印谱》上?荷虾J榛霭嫔?2001
    18《叶潞渊印存》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
    19《钱君陶篆刻选》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
    20《钱君陶刻长跋巨印选》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
    21《钱君陶论艺》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0
    22《赵叔孺印存》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23《韩天衡篆刻艺术欣赏》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
    1杨逸《海上墨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2马宗霍《书林藻鉴》(卷十二)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3邓散木《篆刻学》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
    4沙孟海《印学史》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87
    5黄惇《中国古代印论史》上?荷虾J榛霭嫔纾?997
    6许志浩编著《中国美术社团漫录》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4
    7许志浩编著《中国美术期刊过眼录》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2
    8《中国美术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
    9韩天衡主编《中国篆刻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10韩天衡《中国印学年表》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
    11韩天衡《天衡印谈》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
    12韩天衡《天衡印话》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
    13韩天衡《历代印学论文选》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
    14马国权《近代印人传》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
    15郁重今编撰《历代印谱序跋汇编》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8
    16赵志钧编《黄宾虹金石篆印丛编》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
    17《沙孟海全集》第六册,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0
    18辛尘《当代篆刻评述》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4
    19辛尘《历代篆刻风格》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
    20孙洵《民国篆刻》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4
    21林乾良、陈硕著《二十世纪篆刻大师》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
    22刘江《中国印章艺术史》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5
    23孙慰祖《可斋论印三集》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24萧高洪《中国历代玺印精品博览》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
    25《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6《鲁迅全集》(5)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27《西泠群星》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0
    28张鸣柯《寒松阁谈艺琐录》《中国书画全书》第十四卷,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1
    29《郑逸梅选集》第二册,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
    30《杭人唐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31胡小罕《西泠往事》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0
    32王中秀《近现代金石书画家润例》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4
    33王中秀、茅子良《海上画派书画鉴赏与拍卖行情》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34葛元喣《近现代金石书画家润例》上?荷虾9偶霭嫔?1989
    35陈明远《文化与钱》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
    36滕守尧《艺术社会学描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37阿诺德·豪泽尔著《艺术社会学》,居延安译,学林出版社1987
    38阿诺德·豪塞尔著《艺术史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39(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征引论文、期刊、资料集】
    1洪再新《从罗振玉到黄宾虹:金石学运动现代转型之范式》刊于《书法导报》2010年11月3日
    2王中秀《黄宾虹十事考-----居沪前后海上画坛》
    3张广昆《市民性:上海文化的主色调》刊《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12
    4高惠珠《源流与特征》刊于《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5,2
    5钱大礼《我的叔父钱瘦铁》见《钱瘦铁印存》上册,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2001
    6沈慧兴《吴隐印学活动综述》刊于《第二届孤山证印—西泠印社国际印学峰会论文集》,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
    7《西泠印社史研究导论》刊于《西泠印社百年史料长编》,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3
    8《上海美术杂志》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12
    9《海派书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
    10西泠印社编《西泠印社早期社员社史研究汇录》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6
    11《第二届孤山印证西泠印社国际印学峰会论文集》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
    12《印学论坛》,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3
    13上海书画出版社编《海派绘画研究文集》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1
    14《朵云》第一集《八十年随想录》
    15《銭君匋纪念集》中国窣岢霭嫔?
    16《书法》2005,10;2005,11;2006,12;2008,1;1996,3;2003,8;
    17《书法研究》2000年第4期
    18《上海指南》1909年版,第页。
    19《申报》1942年3月9日
    20《申报》1881年12月10日
    1顾湘辑《篆学丛书》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
    2吴隐辑录《遯庵印学丛书》杭州:西泠印社木活字排印本1921
    3顾从德集印《顾氏集古印谱》杭州:西泠印社,2000
    4赵之谦《章安杂说》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
    5周亮工《印人传》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8年5月影印本
    6汪启淑《续印人传》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8年5月影印本
    7叶铭《广印人传》杭州:西泠印社宣统三年(1911年)刻本
    8吴清辉《中国篆刻学》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0
    9韩天衡、陈道义著《点击中国篆刻》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10叶一苇《中国篆刻史》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0
    11赵昌智、祝竹《中国篆刻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2祝遂之《中国篆刻通议》上海:上海书店,2003
    13萧高洪《篆刻史话》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14李国钧《中华书法篆刻大辞典》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15刘江《印人轶事》杭州:浙江美术出版社,1992
    16金鉴才编著《中国印学年鉴》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3
    17桑行之《说印》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4
    18王佩智《建国初期篆刻创作研究》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8
    19朱力主编《近现代名家篆刻》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20李早、林乾良《中国篆刻市场通鉴》杭州:西泠印社,2000
    21翟屯建《徽派篆刻》合肥:安徽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22西泠印社编《印学论丛》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87
    23西泠印社编《全国首届“篆刻学”即篆刻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7
    24西泠印社编《明清徽州篆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8
    25洪丕谟《墨林逸事》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85
    26华正书局编辑《金石篆刻研究》台湾华正书局1987年影印刊行
    27陈振濂《品味经典-----陈振濂谈中国篆刻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
    28余正《浙派篆刻》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
    29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0
    30刘惠吾《上海近代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31《上海美术志》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
    32上海文化运动委员会主编《中国美术年鉴》上海:上海文化运动委员会,1948
    33万青力《画家与画史-----近代美术丛稿》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7
    34李铸晋、万青力《中国现代绘画史:晚清之部、民国之部》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
    35阮荣春、胡光华《中华民国美术史》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1992
    36阮荣春、张同标、刘慧等《中国美术考古一万年》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
    37郎绍君、水中天《二十世纪中国美术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
    38阮荣春《中国美术考古史纲》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39傅抱石《中国绘画变迁史纲》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
    40潘耀昌《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海:百家出版社,2004
    41潘耀昌编《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
    42潘耀昌编著《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史》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43刘曦林《中国画与现代中国》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1997
    44一苇编《近代画家散记》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
    45薛永年《扬州八怪与扬州商业》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46黄可《上海美术史札记》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47恽茹辛《民国书画家汇传》台北:商务出版社,1986
    48《上海地方史资》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
    49陈伯海主编《上海文化通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50李天纲《文化上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51王琪森《海派书画》上海:文汇出版社,2007
    52归之春、马一超编著《印坛翘楚----虞山派篆刻艺术》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
    53西泠印社编《晚清民国六家印谱》杭州:西泠印社,1998
    54高金宝《中国历代名贤书札》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55《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56《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
    57《明清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58西泠印社编《吴昌硕印略》杭州:西泠印社1964
    59林树中《吴昌硕年谱》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
    60刘海粟、王个簃《回忆吴昌硕》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
    61陶紫正《吴昌硕》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3
    62西泠印社编《吴昌硕早期诗稿手迹》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3
    63刘江《吴昌硕篆刻艺术研究》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4
    64西泠印社编《吴昌硕印谱》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0
    65吴东迈《吴昌硕谈艺录》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
    66光一《吴昌硕题画诗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67西泠印社编《于右任先生手札》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3
    68干树海主编《刘海粟研究》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0
    69李永翘《张大千年谱》成都:四川社会科学院,1987
    70裘柱常《黄宾虹传记年谱合编》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
    71汪改《黄宾虹书简》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
    72《黄宾虹研究文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
    73王伯敏《黄宾虹画语录图释》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7
    74王鲁湘《黄宾虹》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75钱君陶《钱君陶论艺》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0
    76沈尹默《书法论丛》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3
    77陈振濂《书法美学》西安:山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
    78刘江《篆刻美学》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4
    79方旭《篆刻美学初探》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80宗白华《意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81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82宗白华《美学与意境》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83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84钱钟书《管锥编》北京:中华书局,1978
    85钱钟书《七缀集.中国画与中国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86熊秉明《书法与中国文化》上海:文汇出版社,1999
    87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88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89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90赵宪章《西方形式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91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92丁亚平《艺术文化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93尤西林《人文学科及其现代意义》西安:陕西教育出版社,1996
    94董卫星《视觉形态语义》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
    95(美)卡洛琳. M布鲁墨著张功钤译《视觉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96诺曼.N.霍尔《艺术的心理世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97(法)罗丹(A.Rodin)《艺术论》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
    98(美)苏珊.朗格著(S.K.Langer)滕守尧等译《艺术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
    99(美)苏珊.朗格著(S.K.Langer)刘大基等译《情感与形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
    100(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等译《艺术与视知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
    101(美)鲁道夫.阿恩海姆《中心的力量》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1991
    102(法)萨特著欧阳友权译《萨特论艺术》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03(英)汤因比著王治河译《艺术的未来》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04(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05(德)W.本雅明著王才勇译《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93
    106(英)罗宾.乔治.科林伍德著王志元译《艺术原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
    107(英)克莱夫.贝尔著周金环译《艺术》北京: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1984
    108(英)巴克森德尔著曹意强、严军译《意图的模式》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7
    109(德)H.G伽达默尔著(Hans Georg Gadamer)王才勇译《真理与方法》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110(德)雷德侯《万物》三联书店出版社,2006
    111皮亚杰(Jean Piaget)《发生认识论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112(俄)康定斯基著(Wassily Kandinsky)查立译《论艺术的精神》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113(美)赫施著(Eric Donald Hirsch)王才勇译《解释的有效性》北京:三联书店,1991
    114(美)克莱门特.格林伯格著沈语冰译《艺术与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1-13
    115(英)H.里德著王柯平译《艺术的真谛》沈阳:辽宁出版社,1987
    116(英)彼得.伯克《图像证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17(俄)康定斯基著(Wassily Kandinsky)罗世平译《点.线.面-----抽象艺术的基础》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
    118(英)E.H.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
    119曹意强、麦克尔波德罗《艺术史的视野-----图像研究的理论、方法与意义》杭州:中国美术出版社,2007
    120(德)阿道夫.希尔德勃兰特著潘耀昌译《造型艺术中的形式问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21(法)罗兰·巴尔特著《符号学原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122(日)中川作一著许平译《视觉艺术的社会心理》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
    123(德)鲁道夫.奥伊肯著(Rudolf Eucken)万以译《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124(瑞士)海因里希.沃尔夫林著潘耀昌译《艺术风格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25成中英《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化》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
    126熊十力《体用论》北京:中华书局,1994
    127何新《艺术分析与美学思辨》北京:时事出版社,2000
    128董欣宾、郑奇《中国绘画对偶范畴论》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
    129楚默《书法形式美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30邱振中《书法的形态与阐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31邱振中《神居何所-----从书法史到书法研究方法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32邱振中《书写与观照-----关于书法的创作、陈述与批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33施作雄《王个簃》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5
    134孔令伟《风尚与思潮-----清末民国初中国美术史的流行观念》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
    135梁超《时代与艺术-----关于清末与民国“海派”艺术的社会学诠释》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
    1韩天衡《九百年印谱史考略》刊于《“孤山证印”西泠印社国际印学峰会论文集》p488
    2勒秉岩《流派印事杂陈》刊于《书法研究》1999,5
    3张仲礼《近代上海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特点》刊于《社会科学》1995,9
    4陈振濂《关于上海西泠印社的成立》刊于《西泠艺报》1989,3
    5叶一苇《重论浙派》刊于《西泠艺丛》1999,12
    6黄惇《明代初中期文人印章艺术钩沉》刊于《西泠印社国际印学研讨会论文集》1999,7
    7黄惇《明代徽籍印人队伍之分析与崛起之因》刊于《明清徽州篆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4
    8唐吟方《清代印学史上一次不寻常的交流》刊于《中国篆刻》1996,4
    9辛尘《关于民国时期篆刻的思考》刊于《西泠印社九十周年论文集》P177
    10张炜羽《近现代海派篆刻艺术概述(一)----(五)》刊于《书法报》2008,9-----2008,12
    11高居翰《中国画家与赞助人的交易类型》(潘耀昌译)刊于《东方艺术市场》上海书画出版社1994,12和1995,6
    12潘耀昌《绘画作为非艺术价值的等价物》刊于《东方艺术市场》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12
    13陈传席《海派的两股势力及其形成基础》刊于《海派绘画研究文集》2001
    14洪权、吕金光《论李瑞清“求篆于金”书学理论价值》刊于《海派书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8,12
    15程渤《晚清民国时期的上海书法出版业》刊于《海派书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8,12
    16郑利权《海派书家的媒体生涯-----民国时期海派书法家媒体从业的现象、类型与影响研究》刊于《海派书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8,12
    17赵宏《试论清代篆刻艺术的发展与繁盛》(首都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5)
    18邵佩英《论海派书法中的篆籀之风》刊于《海派书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8,12
    19钱清贵《由“海派”释义引发的思考-----“海派”文化成因研究及其性质初探》刊于《海派书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8,12
    20王琪森《三代海派书法家崛起的经济形态考》刊于《海派书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8,12
    21刘一闻《从碑帖之学看海派书法》刊于《书法导报》2006,11
    22王飞《海派商业化的由来》刊于《美术观察》2006,10
    23彭西春《海上画派产生的背景及特色形成的因素》刊于《文艺研究》2008,9
    24徐建融《海上画派的由来》刊于《南京艺术学院学报艺术与设计》2000,3
    25顾平《中国画“程式”论》刊于《苏州大学学报》2002,3
    26徐清《明清时期徽商与徽州篆刻的发展》刊于《明清徽州篆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4
    27董建《依附与超脱-----徽商和徽州印人之间关系》刊于《明清徽州篆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4
    28方去疾《明清篆刻流派简述》刊于《西泠艺丛》1981,3
    29夏伟军《试论浙派篆刻的盛衰》刊于《西泠艺丛》1986,8
    30朱关田《试论金石学与篆刻学的关系》刊于《“孤山证印”西泠印社国际印学峰会论文集》p486
    31王大中《上海浙江籍印人略论》刊于《海派书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8,12
    32朱根妙《西泠印社文献概要一、二》刊于《西泠艺报》1994,3
    33方爱龙《论民国初期的乐石社及其与西泠印社的关系》刊于《西泠印社百年社庆论文集》P37
    34史长虹《历任社长对西泠印社现代转型的贡献》刊于《西泠印社百年社庆论文集》P47
    35沈玉《西泠印社早期赞助人简考》刊于《西泠印社百年社庆论文集》P52
    36(日)菅野智明《早期的西泠印社和近现代美术社团》刊于《西泠印社百年社庆论文集》P60
    37马国权《徐三庚和他的篆刻艺术》刊于《西泠艺丛》1987,7
    38叶一苇《为六百年来摹印家立一门户的赵之谦》刊于《西泠艺丛》1989,11
    39胡小罕《同治二年的赵之谦》刊于《西泠艺丛》2001,6
    40(美)白谦慎《吴大徴和篆刻》刊于《篍墒榉ü恃刑只崧畚募?008,12
    41张斌海《初探冰铁王大炘》刊于《篍墒榉ü恃刑只崧畚募?008,12
    42孙慰祖《汪关事略考》刊于《明清徽州篆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4
    43吴长邺《吴昌硕先生年谱》(简表)刊于《西泠艺丛》1984,7
    44刘江《吴昌硕的印章艺术》刊于《西泠艺丛》1979,2
    45丁羲元《吴昌硕艺术论》刊于《西泠艺丛》1984,4
    46侯开嘉《关于吴昌硕六十岁前后变法种种》刊于《海派书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8,12
    47周学军《试论近代上海文化之特征》刊于《史林》1996,1
    48姜义华《略谈“海派”文化》刊于《解放日报》1985.9.25
    49花建《海派文化:上海文脉传承与时代创新》刊于《江南论坛》2007,12
    50朱英《近代上海商业的兴盛与海派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刊于《三峡大学学报》2001,7
    51许苏明《文化场域、文化资本与中国近现代精英运动》刊于《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52蔡丰明《吴文化与海派文化的关系及影响》刊于《江南文史》2007,6
    53邢孟志《文字学、金石学对清代篆隶、碑学的影响》刊于《艺术理论》2009,3
    54陶俊、顾忠慈《略谈海派文化的形成及特征》刊于《群文论苑》1995,1
    55熊月之《论近代上海文化中心的形成》刊于《文汇报》1993.8.29
    56张仲礼《近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特点》刊于《社会科学》1993,9
    57李天纲《近代上海文化与市民意识》刊于《知识分子与市民社会》
    58樊卫国《晚清沪地移民社会与海派文化发轫》刊于《上海社会科学学术季刊》1992,4
    59沈渭滨《海派文化散论》刊于《文汇报》1990.7.25
    60(日)鱼住和晃《吴昌硕自身的矛盾》刊于《西泠印社》2004,12
    61戴家妙《沈曾植吴昌硕交往初考》刊于《西泠印社百年社庆论文集》P76
    62徐沛君《论吴昌硕艺术在当代的价值》刊于《艺术论坛》
    63丁羲元《吴昌硕:艺术史上的贡献与地位》刊于《纪念吴昌硕诞辰一百六十周年学术论文集》P1
    64任道斌《吴昌硕先生晚年砚铭创作活动初探》刊于《纪念吴昌硕诞辰一百六十周年学术论文集》P29
    65孙慰祖《吴涵与吴昌硕篆刻的风格关联-----兼议缶翁篆刻的合作问题》刊于《纪念吴昌硕诞辰一百六十周年学术论文集》P44
    66朱关田《吴昌硕与日下部鸣鹤》刊于《西泠艺报》1985,6
    67施星火《吴昌硕参佐戎幕的一段经历》刊于《西泠艺报》1988,8
    68(日)陈茗屋《吴昌硕篆刻的第四方“木鸡”》刊于《海派书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8,12
    69李淑辉《吴昌硕与海上画派的观念转型》刊于《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7,3
    70朱浩云《吴昌硕的艺术及其市场行情》刊于《荣宝斋》2005,3
    71沙茂世《吴昌硕先生与沙孟海在1925年》刊于《西泠艺报》1999,1
    72夏顺奎《有关吴昌硕艺事代笔的三信札》刊于《西泠艺报》1999,7
    73徐畅《吴昌硕先生著作目录》刊于《西泠艺报》1994,9
    74(日)杉村邦彦《有关长尾雨山的研究资料及其韵事若干》刊于《西泠印社九十周年论文集》P268
    75(日)杉村邦彦《长尾雨山先生和其交友》刊于《“孤山证印”西泠印社国际印学峰会论文集》P407
    76(日)杉村邦彦《在上海寻找长尾雨山先生的足迹》刊于《“孤山证印”西泠印社国际印学峰会论文集》P454
    77朱关田《长尾甲与吴昌硕的友谊》刊于《西泠艺报》1985,10
    78(日)菅野智明《吴隐在西泠印社创立前活动考察》刊于《西泠印社国际印学研讨会论文集》P408
    79童启熊、林乾良《童大年先生年表》刊于《西泠印社百年社庆论文集》P445
    80姜丹书《经亨颐先生传》刊于《西泠印社早期社员社史研究汇录》P348
    81童舒林《西泠印社与经亨颐》刊于《西泠艺报》1998,1-4
    82方爱龙《李叔同与“乐石社”》刊于《西泠印社》2005,9
    83姜东舒《弘一法师和他的篆刻艺术》刊于《西泠艺丛》1980,7
    84洪丽娅《弘一法师致叶为铭信》刊于《西泠印社早期社员社史研究汇录》P368
    85陈星《弘一法师交游四题》刊于《西泠印社早期社员社史研究汇录》P373
    86曹布拉《弘一法师与叶为铭的道谊》刊于《西泠印社早期社员社史研究汇录》P380
    87伏琛《鲁迅和西泠印社》刊于《西泠艺丛》1979,2
    88(日)松村茂村《王一亭和吴昌硕》刊于《西泠印社》2004,1
    89孙慰祖《上海博物馆藏福庵印稿及其他》刊于《西泠印社早期社员社史研究汇录》P411
    90周建国《王福庵的金石至交》刊于《西泠印社早期社员社史研究汇录》P415
    91张钰霖《王福庵身后捐赠书画所见交游之名录》刊于《西泠印社早期社员社史研究汇录》P420
    92袁惠敏《王福庵年表》刊于《西泠印社百年社庆论文集》P437
    93王京簠、羊惠民《王福庵先生旧事杂记》刊于《西泠艺报》1991,10
    94那燕《马衡其人其事》刊于《西泠艺报》1992,9
    85丘石《王个簃篆刻艺术简论》刊于《西泠印社百年社庆论文集》P102
    86曹用平《王个簃大事年谱简编》刊于《西泠艺丛》1994,4
    87茅子良《清芬远香犹在--〈白蕉印存〉未刊本三种》刊于《海派书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8,12
    88张蒟林《方介堪与张大千之交谊》刊于《西泠艺报》1988,9
    89方广强《方介堪传略》刊于《西泠印社早期社员社史研究汇录》P479
    90龚慈受《马一浮与黄宾虹轶事》刊于《西泠艺报》1989,6
    91王个簃《李苦李生平简述》刊于《西泠艺丛》1983,9
    92刘小平《惟妙肖形刀石生-----谫论来楚生肖形印艺术》刊于《海派书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8,12
    93童衍方《来楚生先生的书法篆刻艺术》刊于《西泠印社早期社员社史研究汇录》P489
    94童衍方《来楚生先生的早年印谱》刊于《西泠印社九十周年论文集》P151
    95冯广鉴、齐开义《朱复戡书法篆刻对海派的贡献》刊于《海派书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8,12
    96赵宪章《传媒时代的“语-----图”互文研究》刊于《江西社会科学》2007,9
    97石虎《说字思维》刊于《诗探索》1997,1
    98宇文所安《过去的终结:民国初年对文学史的重写》刊于《中国学术》2001,4
    99罗志田《中国文艺复兴之梦:从清季的“古学复兴”到民国的“新潮”》刊于《汉学研究》2002,6
    100章海荣《感悟趋于极致的海派印风——我读韩天衡之印艺》刊于《中国美术研究》2009,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