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地区楚墓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江北地区”是指楚文化所布及的长江以北地区。根据目前考古发现,江北地区楚墓的分布范围大致包括湖北大部、河南南部、安徽中南部以及陕西东南部等地区。
     本文全面收集了迄今已发表的3133座江北地区楚墓资料,在分期、分类、分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察了楚墓的时空差异,揭示了楚人丧葬礼俗的发展变化和地域特点。
     论文主要内容可分为六个部分。
     绪论首先明确了本文研究范围,继而在系统梳理江北地区楚墓发现与研究史的基础上,总结了有关江北楚墓研究所取得的成就与目前在分期、分类及葬俗研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分期。根据对墓葬出土的主要随葬器物的类型学研究及其在楚墓中的共存关系,把江北楚墓分为五个时期,首次建立了江北地区楚墓的统一的分期编年序列。然后,对分期定年存在问题的荆门罗坡岗、赤壁土城、丹凤古城、郧县老幸福院等墓地的分期进行了重新分析,并对当阳赵家湖、江陵雨台山和九店等墓地的分期进行了调整,纠正了部分定年存在问题的墓葬的年代。
     第二章分类与分区。根据《仪礼》等文献的记载,将青铜礼器的种类、摆放及其搭配方式等置于礼仪程序的背景下通盘考量,纠正了已往学界对楚墓礼器使用制度方面存在的误解。进而依据墓葬规模、青铜礼器组合等墓葬要素的分析将江北地区楚墓分成五大类,揭示了各类墓葬在等级与墓主人身份方面的差异。最后,结合楚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综合考虑了墓葬在区域间的差别,将江北地区楚墓分为汉江中游区、汉江下游西侧区、汉江下游东侧区、淮河上游区和淮河中游区等五个地区。
     第三章墓地的选择与布局。在分类、分期研究的基础上,考察了江北地区不同类别的楚墓在墓地选择与布局上所呈现出的规律和特点。重点讨论了淅川蒍氏家族墓地的布局及其变化。
     第四章墓葬形制与结构。主要通过对各类墓葬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系统考察了江北楚墓在壁龛、墓道等使用上的特点与规律。
     结语。对论文内容进行总结,指出论文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The Region to the north of River”refers to the north to Yangtze River region.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the distributions of the burials of Chu in the region to the north of Yangtze River includes most of Hubei, southern Henan, central and southern Anhui, and southeast Shanxi areas.
     The thesis is concerned with the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coming from 3133 burials around the areas. Based on the analysis about various periods, classification and different areas, the thesis mainly copes with the variaties of the Burials of Chu both in space and in time. It also reveals the way of the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features of their locations about the traditional customs of burials conducted by the Chu People.
     The thesis consists of six sections.
     The Prelude focuses on the time-space range, then gives a close look at the reseaching history and the method being used here of the topic.
     Charpter One illustrates the various phases about the burials of Chu. Archaeological reseach about the burials of Chu has been conducted for a long time, and such a period can be devided into five stages. For the first time, the thesis established a chronological order of the division about the Burials of Chu. A new research about phase-division on burials of Jingmenluopogang, Chibi mounds, ancient city of Danfeng, and so on. Simultaeniously, the writer adjusted the time-division about the burials of Zhaojia Lake in Dangyang, Mountain Yutaishan in Jiangling and Jiudian. In the analysis, some corrections were made to the exact year of the given burials.
     Cahrpter Two is about the classifications and the divisions. Grounded on the record from“The Ritual”, the charpter insists on a thorough consideration about the categories, the lay-out and and the way to match with one another, thus corrects some of misunderstandings about the matter. Therefore five groups of the burials to the north of the River come into being, which are underlined by the analysis on the size and the assembly of the bronze wares from the burials,revealing the difference of the grades of the burials and the social status of the master of the burials. And then, on the historical watch of Chu Culture, a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areas, the burials to the north of the River would be catagoried as the following: middle reaches of Han River, west and east ares along the low reaches of Han River, the upper and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Huai River.
     The choice of the burial rites and the layout can be found in Charpter Three. Close attention was paid to the the regulations and features of vaious burials and their layout, especially the burial of the Wei Family of Xichuan.
     We can see the forms and the structures of the burials in Charpter Four.A thorough study on the measurable data from various burials provides a better way to research the tabernacles and the tomb passages and their fetures.
     The final section presents a summary about the whole thesis, and some deficiencies are pointed out.
引文
[1]魏航空:《楚文化消失过程的考古学分析》,《湖北省考古学会论文选集》(三)第10-164页,江汉考古编辑部出版,1998年。据此文研究,一直到西汉初期,原属楚国旧地的“以今天的湘中地区为中心”的“长沙区”、“以今天的淮阳至寿县一带为中心”的“杨公区”和“以今长江下游平原为中心”的“重固区”的墓葬仍以楚文化为主体。而“楚文化作为一种考古学文化最终消失”,“大致在惠帝至吕后时期”。相关论述另见,魏航空著《关于秦汉时期楚文化的探讨》,《南方文物》2000年1期。
    [2]为表述之便,下文“江北地区楚墓”一律简称“江北楚墓”。
    [3]参阅《学风》3卷3期,安徽省图书馆,1933年9月15日;宝楚斋主人:《寿县楚器出土记》,《北平晨报副刊》,1934年;李景聃:《寿县楚墓调查报告》,《田野考古报告》第一册,1936年;李则刚:《楚器无恙》,《光明日报》“学术”副刊第8期,1950年;安徽省博物馆筹备处:《安徽省博物馆筹备处所藏楚器图录(第一集)》,1953年。
    [4]邓峙一:《李品仙盗掘楚王墓亲历记》,收入《安徽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安徽人民出版社,1960年。
    [5]邓峙一:《李品仙盗掘楚王墓亲历记》,收入《安徽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安徽人民出版社,1960年。
    [6]刘和惠:《关于寿县楚王墓的几个问题》,《文物研究》第5辑,黄山书社,1989年。
    [7]吴长青:《寿县李三孤堆楚国大墓出土铜器的初步研究——以安徽省博物馆藏该墓青铜器为中心》第1页,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1]李景聃:《寿县楚墓调查报告》,《田野考古报告》第一册,1936年;邓峙一:《李品仙盗掘楚王墓亲历记》,收入《安徽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安徽人民出版社,1960年。
    [2]唐兰:《寿县所出铜器考略》,《国学季刊》4卷1号,1934年;徐中舒:《寿州所出楚铜器补释》,《大公报》1934年6月16日;郭沫若:《寿县所出楚器之年代》,《古代铭刻汇考续编》,东京影印本,1934年,第33-39页;胡光炜:《寿春新出楚王鼎考释》,《国风半月刊》4卷3期,1934年,《寿县新出楚王鼎考释又一器》,同上4卷6期,《安徽图书馆所得寿春出土楚王铊鼎铭释》,《国风半月刊》5卷8、9期,1934年;刘节:《楚器图释》,北平图书馆,1935年。
    [3]刘节:《寿县所出楚铜器考释》,《古史考存》,人民出版社,1958年。
    [4]刘和惠:《寿县朱家集李三古堆大墓墓主的再认识》,第262页,《东南文化》1991年第2期。
    [5]俞伟超:《楚文化考古大事记·序言》,文物出版社,1984年。
    [6]俞伟超先生在《楚文化考古大事记·序言》中,把这一阶段的下限定在七十年代,学者多信从。其实,这并不确切。据俞先生所说,此阶段的主要成就是东周年代学的基本确立,而其主要原因则是“由于发掘到当阳赵家湖和江陵雨台山墓。基本搞清了两周之际至公元前278年秦国白起拔郢时中小型楚墓的年代序列”。但从发表资料看,上述两个墓地的材料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才先后公布,在此之前,这些资料虽已经开始整理,但却不为学界所广知。由此看,此阶段的下限当以定在80年代初较为合宜,具体时间可定在1981年楚文化研究会成立之前。因为雨台山墓地的简报发表与学者在中国考古学会上第一次公开赵家湖墓地的资料和研究成果均在1980年。
    [7]据说,“解放几年来,仅湖南文管会所清理的楚墓,便有1000余座”。参阅湖南省博物馆:《长沙楚墓》第41页,《考古学报》1959年第1期。
    [1]湖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湖北江陵三座楚墓出土大批重要文物》,《文物》1966年第5期;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望山沙冢楚墓》,文物出版社,1996年。
    [2]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我国考古史上的空前发现——信阳长台关发掘一座战国大墓》,《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9期;《信阳长台关第2号墓的发掘》,《考古通讯》1958年11期;《河南信阳楚墓出土器物图录》,河南人民出版社,1959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信阳楚墓》,文物出版社,1986年。
    [3]荆州博物馆:《江陵雨台山楚墓发掘简报》,《考古》1980年第5期;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雨台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84年。
    [4]荆州地区博物馆:《湖北江陵藤店一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73年第9期。
    [5]随县擂鼓墩1号墓考古发掘队:《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发掘简报》,《文物》1979年第7期;湖北省博物馆:《随县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
    [6]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天星观1号楚墓》,《考古学报》1982年第1期。
    [7]河南省丹江库区文物发掘队:《河南省淅川下寺春秋楚墓》,《文物》1980年10期;河南省博物馆:《河南淅川县下寺一号墓发掘简报》,《考古》1981年第2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省丹江库区考古发掘队、淅川县博物馆:《淅川下寺春秋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
    [8]曹桂岑、骆崇礼、张志华:《淮阳县平粮台四号墓发掘简报》,《河南文博通讯》1980年第1期。
    [9]王儒林:崔庆明:《南阳市西关出土一批春秋青铜器》,《中原文物》1982年第1期。
    [10]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安徽长丰杨公发掘九座战国墓》,《考古学集刊(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11]俞伟超:《楚文化考古大事记·序言》第2页,文物出版社,1984年。
    [12]朱德熙:《寿县出土楚器铭文研究》,《历史研究》1954年1期;殷涤非:《关于寿县楚器》,《考古通讯》1955年2期。
    [13]刘和惠:《寿县朱家集李三古堆大墓墓主的再认识》,第262页,《东南文化》1991年第2期。
    [14]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我国考古史上的空前发现——信阳长台关发掘一座战国大墓》,第22页,《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9期。
    [1]顾铁符:《有关信阳楚墓铜器的几个问题》,第6-8页,《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1期。
    [2]郭沫若:《信阳墓的年代与国别》,第5页,《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1期。
    [3]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调查组:《信阳战国楚墓出土乐器初步调查记》,第15-23页,《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1期。
    [4]陈大章、贾峨:《复制信阳楚墓出土漆器模型的体会》,第24-28页,《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1期;袁荃猷:《关于信阳虎座鼓的复原问题》,第10-12页,《文物》1963年第2期。
    [5]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湖北省江陵出土虎座鸟架鼓两座楚墓的清理简报》,《文物》1964年第9期;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湖北松滋县大岩嘴东周土坑墓的清理》,《考古》1966年3期。值得注意的是,此报告还尝试通过类型学的研究,对陶礼器墓进行了进一步分期,但却没有交代其定年的依据。
    [6]林巳奈夫:《中国殷周时代の武器》,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72年。
    [7]中山大学中文系古文字研究室楚简整理小组:《江陵昭固墓若干问题的探讨》,《中山大学学报》1977年第2期;吕荣芳:《望山一号墓与越王剑的关系》,《厦门大学学报》1977年第5期。
    [8]陈振裕:《望山一号墓的年代与墓主》,《中国考古学会年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
    [9]郭德维:《古代冶炼技术的光辉成就——浅说擂鼓墩一号墓出土的青铜器》,《长江日报》1978年11月19日;舒之梅:《古代音乐艺术的宝库——谈随县擂鼓墩出土的古乐器》,《长江日报》1978年10月15日;黄翔鹏:《先秦音乐文化的光辉创造——曾侯乙墓的古乐器》,《文物》1979年第7期;华觉民、郭德维:《曾侯乙墓青铜器群铸焊技术和失腊法》,《文物》1979年第7期;张振新:《曾侯乙墓编钟的梁架结构与钟虡铜人》,《文物》1979年7期;裘锡圭,《谈谈随县曾侯乙墓的文字资料》,《文物》1979年第7期;黄翔鹏:《两千四百年前的一座地下音乐宝库》,《文艺研究》1979年第1期;《精湛的技艺,奇伟的造型(评随县曾侯墓出土的青铜器)》,汤池,《中国美术》,1979年第1期;黄翔鹏:《古代音乐光辉创造的见证——曾侯乙墓大量古乐器见闻》,《人民音乐》1979年第4期。
    [1]李学勤:《曾国之谜》,《光明日报》,1978年10月4日;于豪亮:《为什么随县出土曾侯墓》,《古文字研究(第l辑)》,1979年;曾昭岷、李瑾:《随县擂鼓敦一号墓年代、国别问题刍议》,《武汉师范学院学报》1979年第4期。
    [2]发掘报告及有关研究认为是令尹子庚(参阅河南省丹江库区文物发掘队:《河南省淅川下寺春秋楚墓》,第19页,《文物》1980年10期);河南省博物馆等:《河南淅川县下寺一号墓发掘简报》,《考古》1981年2期;张剑:《从河南淅川春秋楚墓的发掘谈对楚文化的认识》,《文物》1980年第10期。张先生后来观点发生改变;赵世纲、刘笑春:《王子午鼎铭文试释》,《文物》1980年第10期),李零先生则认为是令尹蔿(薳)子冯(参阅氏著《“楚叔之孙倗”究竟是谁——河南淅川下寺二号墓之墓主和年代的讨论》,《中原文物》1981年第4期)。
    [3] 1980年,在湖北召开的中国考古学会第二次年会上,高应勤、王光镐公布了有关赵家湖楚墓的部分资料和研究成果。参阅《当阳赵家湖楚墓的分类与分期》,《中国考古学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2年。
    [4]高应勤、王光镐:《当阳赵家湖楚墓的分类与分期》,第48页,《中国考古学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2年。
    [5]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湖北地区古墓葬的主要特点》,《考古》1959年第11期。
    [6]陈耀钧:《试论江陵楚墓的特点》,《江汉考古》1980年第2期。
    [1]俞伟超:《汉代诸侯王与列侯墓葬的形制分析——兼论“周制”、“汉制”与“晋制”的三阶段性》,《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第117-118页,文物出版社,1985年。原载《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
    [2]高应勤、王光镐:《当阳赵家湖楚墓的分类与分期》,第43-45页,《中国考古学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2年。
    [3]彭浩:《楚墓葬制初论》,《中国考古学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2年。
    [4]据俞伟超先生透露,自1977年以来到楚文化研究会的成立,在历史学界与考古学界的有关会议上,“考古学界和历史学界前后共五次会议,都提出了召开楚文化讨论会的要求”。参阅氏著《关于楚文化发展的新探索》,《楚文化新探》第1页,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
    [5]资料汇编有:楚文化研究会编《楚文化考古大事记》(文物出版社,1984年)、安徽省考古学会楚文化研究小组编《楚史参考资料》、湖北省楚史研究会编《楚国编年资料》、《楚史研究专辑》等等;论文集有:《楚文化新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中国考古学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2年)、《楚文化研究论文集》(中州书画社,1983年)、《楚文化觅踪》(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一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楚文化研究论文集》(荆楚书社,1987年)、《楚史与楚文化研究》(求索杂志社,1987年)等等;专著有:王光镐著《楚文化源流新证》(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何浩著《楚灭国研究》(武汉出版社,1989年)等等。
    [1]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九店东周墓》,科学出版社,1995年。
    [2]擂鼓墩2号墓清理发掘组:《随州市擂鼓墩2号墓出土一批重要文物》,《江汉考古》1981年1期;湖北省博物馆、随州市博物馆:《湖北随州擂鼓墩二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85年1期。
    [3]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马山砖厂一号墓出土大批战国时期丝织品》,《文物》1982年10期;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马山一号楚墓》,文物出版社,1985年。
    [4]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墓地整理小组:《荆门市包山楚墓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5期;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
    [5]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周口地区文化局文化科:《河南淮阳马鞍冢楚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10期。
    [6]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南阳地区文物研究所、淅川县博物馆:《淅川县和尚岭春秋楚墓的发掘》,《华夏考古》1992年第3期;曹桂岑:《河南淅川和尚岭徐家岭楚墓发掘记》,《文物天地》1992年第6期。
    [7]湖北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雨台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84年。
    [8]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马山一号楚墓》,文物出版社,1985年。
    [1]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信阳楚墓》,文物出版社,1986年。
    [2]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
    [3]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
    [4]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省丹江库区考古发掘队:《淅川下寺春秋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
    [5]湖北省宜昌地区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系:《当阳赵家湖楚墓》,文物出版社,1992年。
    [6]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九店东周墓》,科学出版社,1995年。
    [7]郭德维:《试论江汉地区楚墓、秦墓、西汉前期墓的发展与演变》,《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2期。
    [8]王光镐:《楚文化源流新证》,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
    [9]郭德维:《试论典型楚器——兼论楚文化的形成》第5-10页,《中原文物》1992年2期;《楚系墓葬研究》第188-214页“第五章楚墓所出的典型楚器与典型组合”,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1]杨宝成:《当前楚文化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彭明麒:《考古楚文化名实辩证》,以上分别见于《湖北省考古学会论文选集》(三)第114、118页,江汉考古编辑部出版,1998年。
    [2]苏秉琦:《楚文化探索中提出的问题——在中国考古学会第二次年会闭幕式上的讲话》,《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第144-171页,文物出版社,1984年。
    [3]楚鬲的制作技术源于本地传统,而由于制作方式而导致的结构特点自然也具土著特色。然而,就像我们现在所了解的,楚鬲的早期形态其实是模仿周式鬲。
    [4]王光镐:《楚文化源流新证》第189-237页,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
    [5]杨权喜:《江汉地区楚式鬲的初步分析》,《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一集,荆楚书社,1987年;王光镐:《楚文化源流新证》,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郭胜斌:《楚式鬲及其起源》,《楚文化研究论集》第四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1992年楚文化研究会第6次年会论文;何介均:《楚鬲试析》,《湖南考古辑刊》第六集,求索增刊,1994年。耐人寻味的是,在王光镐先生的意见刚刚发表后的楚文化研究会第五次会议(1990年)上,似无人涉及这一纷争(参阅《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三集)。但在第六次会议(1992年)上却成为讨论的焦点,赞成者王先生者少——只有马世之的《试论西周早期的楚文化》,反对者多——有郭胜斌的《楚式鬲及其起源》、杨宝成的《试论西周时期汉东地区的柱足鬲》和谭远辉的《楚式小口鬲源流考》(以上皆参阅《楚文化研究论集》第四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当时的反对者还有何介均之《楚鬲试析》(《湖南考古辑刊》第六集,《求索》杂志社,1994年),稍后有洪刚的《陶质“楚式鬲”与“刻槽鬲”文化因素分析》(《湖北省考古学会论文选集》(三),《江汉考古》增刊,1998年)以及杨权喜的《江汉地区的鬲与楚式鬲》(《江汉考古》2001年1期)。
    [6]高崇文:《东周楚式鼎形态分析》,《江汉考古》1983年第1期;叶植:《楚式鼎刍议》,《江汉考古》,1991年4期。
    [7]张正明:《楚墓与楚文化》,《中原文物》1989年第2期。
    [1]郭德维:《江陵楚墓论述》,《考古学报》1982年第2期。
    [2]陈振裕:《略论鄂东战国楚墓》,《江汉考古》1986年增刊;《湖北楚墓综述》,《湖北省考古学会论文选集》(一),武汉大学学报编辑部,1987年。
    [3]王善才:《鄂东楚墓综述》,《湖北省考古学会论文选集》(一),武汉大学学报编辑部,1987年;丁堂华:《鄂东楚墓概论》,《湖北省考古学会论文选集》(二),江汉考古编辑部出版,1991年。
    [4]梁柱:《鄂西北楚墓初论》,《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三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1990年楚文化研究会第5次年会论文。
    [5]杨权喜:《襄阳楚墓与楚国势力的扩张》,《江汉考古》1986年第2期;《襄阳楚墓陶器特点与楚都丹阳》,《楚文化研究论集》第四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1992年楚文化研究会第6次年会论文。
    [6]裴明相:《信阳楚墓的主要遗存及其特点》,《中原文物》1989年第1期。
    [7]曹桂岑:《淮阳楚墓论述》,《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一集,荆楚书社,1987年。
    [8]胡永庆:《试论淅川境内的小型楚墓》,《楚文化研究论集》第四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1992年楚文化研究会第6次年会论文。
    [9]樊继福:《豫南地区楚墓浅析》,《陕西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
    [10]吴兴汉:《安徽楚墓研究》,《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二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1988年楚文化研究会第4次年会论文;宫希成:《安徽楚墓概述》,《楚文化研究论集》第四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1992年楚文化研究会第6次年会论文。
    [11]杨鸠霞:《长丰战国晚期楚墓》,《文物研究》第4期,第89-98页,1988年。
    [12]杨德标:《安徽六安地区楚文化综述》,《楚文化研究论集》第四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1992年楚文化研究会第6次年会论文。
    [13]杨立新:《试论东周时期楚国东部地区的墓葬》,《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三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1990年楚文化研究会第5次年会论文
    [1]杨权喜:《湖北省楚文化考古发现与研究》,《湖北省考古学会论文选集》(一),武汉大学学报编辑部,1987年。
    [2]李绍连:《河南境内楚文化的特点和分期》,《楚文化觅踪》,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
    [3]欧潭生:《信阳地区楚文化发展序列》,《楚文化觅踪》,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
    [4]马世之:《中原楚文化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5]熊卜发:《试论鄂东北地区东周时期文化》,《江汉考古》1990年2期。
    [6]刘和惠:《楚文化的东渐》,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1]需说明的是,俞伟超先生很早就明确提出楚墓的分区问题,并对就此问题作了简要的理论阐述。参阅氏著《当前楚文化的考古学研究问题》,《湖南考古辑刊》第一辑,岳麓书社,1982年。
    [2]郭德维:《试论楚墓的分区》,《湖北省考古学会论文选集(二)》,第82-89页,江汉考古编辑部出版,1991年;《楚墓研究》,第32-49页“第二章楚墓的分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3]郭德维:《江陵楚墓论述》,《考古学报》1982年第2期。
    [4]湖北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雨台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84年。
    [5]贺刚:《楚墓出土“笭床”研究》,《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三集,第298页,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6]裴安平、李科威:《雨台山楚墓CASA年代序列分析与相关问题讨论》,《考古》1991年第5期。
    [7]按:即通常所说的鬲、盂(盆)、罐日用陶器组合。
    [1]郭德维:《江陵楚墓论述》,第176页,《考古学报》1982年第2期。
    [2]陈振裕、杨权喜:《襄阳山湾五座楚墓的年代及其相关问题》,《江汉考古》1983年第1期。
    [3]王光镐:《当阳赵家塝楚墓略析》,《江汉考古》1983年1期。
    [4]叶植:《赵家湖楚墓的分期研究》,《湖北省考古学会论文选集》(二),江汉考古编辑部出版,1991年。
    [1]俞伟超:《江陵九店东周墓·序》,第i页,科学出版社,1995年。
    [2]高至喜:《论战国晚期楚墓》,《东南文化》1990年第4期。
    [3]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信阳楚墓》,第120-121页,文物出版社,1986年。此报告反对以往把长台关楚墓定在春秋晚期(郭沫若:《信阳楚墓的年代与国别》,《文物》1958年第1期;[日]林巳奈夫:《中国殷周时代的武器》,第517页,京都大学文科学研究所)或者战国中晚期(中山大学中文系古文字研究室楚简整理小组:《江陵昭固墓若干问题的探讨》,《中山大学学报》1977年第2期;吕荣芳:《望山一号墓与越王剑的关系》,《厦门大学学报》1977年5期)的观点,断定“信阳墓与望山墓的时代同属战国早期”。持此年代说的还有赵世纲先生,不过他认为长台关M1不是楚墓,可能是蔡墓。参阅氏著《信阳长台关一号墓的年代与国别》,《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4期。而裴明相先生又提出战国早期偏晚说(《信阳楚墓的主要遗存及其特点》,《中原文物》1989年第1期)。
    [4]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第466-467页,文物出版社,1989年。
    [5]陈振裕先生主之。陈先生在上阶段即已提出,此阶段在《略论九座楚墓的年代》(《考古》1981年第4期)一文中仍持此说。
    [1]郭德维先生综合分析了望山1号墓出土物,提出其“年代应在灭越之后,即公元前300年左右,属于战国中期偏晚”。(《江陵楚墓论述》,第174页,《考古学报》1982年第2期)徐少华先生则进一步指出“望山一号墓不管是从器物形态还是简文内容看,均略早于包山二号墓,其下葬年代应在公元前303年以前……不出楚威王大败越以后至大司马悼滑救郁以前的二十余年间”(《郙国历史地理探疑——兼论包山、望山楚墓的年代和史实》,第94-95页,《华夏考古》1991年第3期)。
    [2]陈振裕:《略论九座楚墓的年代》,《考古》1981年第4期。
    [3]陈振裕:《湖北楚墓综述》,《湖北省考古学会论文选集》(一),武汉大学学报编辑部,1987年。
    [4]刘彬徽:《楚国青铜礼器初步研究》,《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5年;《楚国春秋早期铜礼器简论》,《楚文化觅踪》,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楚系铜器略论》,《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一集,荆楚书社,1987年;《楚墓出土铜器年代略说》,《中原文物》1989年第4期;
    [5]刘彬徽:《楚铜器墓分期续论》,《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三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1990年楚文化研究会第5次年会论文。
    [6]赵世纲、罗桃香:《再谈淅川下寺2号墓的墓主与年代》,《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二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
    [7]张亚初:《淅川下寺二号墓的墓主、年代与一号墓编钟的名称问题》,第56页,《文物》1985年第4期。
    [8]陈伟:《淅川下寺二号楚墓墓主及相关问题》,《江汉考古》1983年第1期;张剑:《淅川下寺楚墓的时代及其墓主》,《中原文物》1992年第2期。
    [9]刘彬徽首倡(《楚国纪年法简论》,《江汉考古》1988年2期),《荆门市包山楚墓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5期)从之。
    [10]包山墓地竹简整理小组据卜筮祭祷简纪年提出,参见《包山2号墓竹简概述》,《文物》1988年第5期。
    [11]徐少华:《郙国历史地理探疑——兼论包山、望山楚墓的年代和史实》,第94页,《华夏考古》1991年第3期。
    [12]刘彬徽先生后又改主前316年(详参《楚国纪年与楚历月建研究》,《江汉考古》1989年第2期,又见《包山楚墓》之《从包山楚简材料论及楚国纪年及楚历》);王红星则进一步论定此墓下葬之日在公元前316年楚历6月25日(《包山2号墓的年代与墓主》,《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二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据王建苏《包山楚墓研究述评》说,“原书误印为5月”)。
    [1]曹桂岑:《河南淅川春秋楚墓简考》,《中国文物报》,1992年10月18日;曹桂岑:《淅川和尚岭春秋楚墓考》,《楚文化研究论集》第四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1992年楚文化研究会第6次年会论文。
    [2]求实:《河南淅川和尚岭楚墓年代刍议》,《中国文物报》,1992年10月18日。
    [3]杨肇清:《浅谈淅川楚文化的几个问题》,《楚文化研究论集》第四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1992年楚文化研究会第6次年会论文。
    [4]杨权喜:《江汉地区楚式鬲的初步分析》,《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一集,荆楚书社,1987年;郭胜斌:《楚式鬲及其起源》,《楚文化研究论集》第四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1992年楚文化研究会第6次年会论文。
    [5]高崇文:《东周楚式鼎形态分析》,《江汉考古》1983年第1期。
    [6]郭德维:《江陵楚墓论述》,《考古学报》1982年第2期。
    [7]郭德维:《楚墓分类问题探讨》,《考古》1983年第3期。
    [1]郭德维:《皂、舆、隶等浅议》,《江汉论坛》1985年第8期。
    [2]郭德维:《楚国的“士”墓辨析》,《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一集,荆楚书社,1987年。
    [3]陈振裕:《略论鄂东战国楚墓》,《江汉考古》1986年增刊。收入《楚文化与漆器研究》第100页,科学出版社,2003年。
    [4]陈振裕:《湖北楚墓综述》,《湖北省考古学会论文选集》(一),武汉大学学报编辑部,1987年。收入《楚文化与漆器研究》第59-61页,科学出版社,2003年。
    [1]曹桂岑:《淮阳楚墓论述》,《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一集,荆楚书社,1987年。
    [2]吴兴汉:《安徽楚墓研究》,《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二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1988年楚文化研究会第4次年会论文。
    [3]宫希成:《安徽楚墓概述》,《楚文化研究论集》第四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1992年楚文化研究会第6次年会论文。
    [4]梁柱:《鄂西北楚墓初论》,《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三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1990年楚文化研究会第5次年会论文。
    [5]刘彬徽:《楚国青铜礼器初步研究》,《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5年。
    [1]陈振裕:《略论鄂东战国楚墓》,《江汉考古》1986年增刊。收入《楚文化与漆器研究》第100页,科学出版社,2003年;郭德维:《楚国的“士”墓辨析》,《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一集,荆楚书社,1987年。
    [2]陈振裕:《湖北楚墓综述》,《湖北省考古学会论文选集》(一),武汉大学学报编辑部,1987年。收入《楚文化与漆器研究》第59-61页,科学出版社,2003年。
    [3]李安民:《楚文化的礼与等级研究》,《东南文化》1991年第1期。
    [4]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墓地整理小组:《荆门市包山楚墓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5期。
    [5]王红星:《包山二号墓的年代与墓主》,《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二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
    [6]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
    [1]刘彬徽:《论东周时期用鼎制度中楚制与周制的关系》,《中原文物》1991年第2期。
    [2]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
    [3]刘彬徽:《论东周时期用鼎制度中楚制与周制的关系》,《中原文物》1991年第2期。
    [4]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
    [5]俞伟超、高明:《周代用鼎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1期,第84-98页;1978年第2期,第84-97页;1979年第1期,第83-96页。收入俞伟超《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第62-94页,文物出版社,1985年;刘彬徽:《论东周时期用鼎制度中楚制与周制的关系》,《中原文物》1991年第2期;高应勤:《当阳曹家岗5号墓主身份研究》,《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三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1990年楚文化研究会第5次年会论文。
    [6]俞伟超、高明:《周代用鼎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1期,第84-98页;1978年第2期,第84-97页;1979年第1期,第83-96页。收入俞伟超《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第62-94页,文物出版社,1985年。
    [7]刘彬徽:《论东周时期用鼎制度中楚制与周制的关系》,《中原文物》1991年第2期。
    [8]张志华、骆崇礼:《淮阳马鞍冢墓主考略》,《楚文化觅踪》,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
    [9]马全:《马鞍冢楚墓墓主考》,《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一集,荆楚书社,1987年。
    [10]湖北省宜昌地区博物馆:《当阳曹家岗5号楚墓》,《考古学报》1988年第4期。
    [11]高应勤:《当阳曹家岗5号墓主身份研究》,《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三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1990年楚文化研究会第5次年会论文。
    [1]俞伟超、高明:《周代用鼎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1期,第84-98页;1978年第2期,第84-97页;1979年第1期,第83-96页。收入俞伟超《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第62-94页,文物出版社,1985年。下文凡引俞先生等学者的观点,皆出于此,不另注。
    [2]林沄:《周代用鼎制度商榷》,《史学集刊》1990年第3期。又见《林沄学术文集》第200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3] A、李零:《论楚国铜器的类型》第294页,《入山与出塞》,文物出版社,2004年; B、李零:《楚鼎图说》,《文物天地》1995年第5期。收入氏著《入山与出塞》,文物出版社,2004年; C、李零:《楚国铜器类说》,第69页,《江汉考古》1987年第4期。
    [4]刘彬徽:《论东周时期用鼎制度中楚制与周制的关系》,第50页,《中原文物》1991年第2期。5彭浩:《楚墓葬制初论》,《中国考古学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2年。
    [6]李安民:《楚文化的礼与等级研究》,《东南文化》1991年第1期。
    [7]王红星、胡雅丽:《由包山二号楚墓看楚系高级贵族墓的用鼎制度》,《包山楚墓》附录一五,第483页,文物出版社,1991年。
    [8]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楚实行偶数鼎制即已成为学者的共识,参阅:张剑:《从河南淅川春秋楚墓的发掘谈对楚文化的认识》,第21-26页,《文物》1980年第10期;彭浩:《楚墓葬制初论》,《中国考古学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第33-40页,文物出版社,1982年。本阶段,此仍为流行的观点,参阅:郭德维:《楚墓分类问题探讨》,《考古》1983年第3期(又见《楚墓研究》第54页);王红星、胡雅丽:《由包山二号楚墓看楚系高级贵族墓的用鼎制度》,《包山楚墓》附录一五,文物出版社,1991年;李玉洁:《试论楚文化的墓葬特色》,《中原文物》1992年第2期。
    [9]刘彬徽:《论东周时期用鼎制度中楚制与周制的关系》,《中原文物》,1991年2期。
    [10]参见林沄:《周代用鼎制度商榷》,《史学集刊》1990年第3期。又见《林沄学术文集》第199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俞伟超:《江陵九店东周墓·序》,第ii页,科学出版社,1995年。
    [11]刘彬徽:《论东周时期用鼎制度中楚制与周制的关系》,《中原文物》,1991年2期。
    [12]万全文:《春秋时期楚鼎研究》,《楚文化研究论集》第四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1992年楚文化研究会第6次年会论文。
    [13]李安民:《楚文化的礼与等级研究》,《东南文化》1991年第1期。
    [1]刘彬徽:《楚略考》,《楚文化研究论集》,第81-92页,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1988年楚文化研究会第4次年会论文。
    [2]胡雅丽、王建苏:《包山2号楚墓用鼎制度的推定》,《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二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1988年楚文化研究会第4次年会论文。
    [3]刘彬徽:《随州擂鼓墩2号墓青铜器初论》,《文物》1985年第1期。
    [4]李零:《论楚国铜器的类型》,《入山与出塞》,第284页,文物出版社,2004年。
    [5]高崇文:《东周楚式鼎形态分析》,第15页,《江汉考古》1983年第1期。
    [6]谭维四:《楚国乐器初论》,《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二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1988年楚文化研究会第4次年会论文。
    [7]李幼平:《从出土音乐文物论楚国音乐的演进》,《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0年第4期;李幼平:《论楚乐的分期与演进》,《江汉考古》1991年第1期。
    [8]李幼平:《楚系乐器组合研究》,《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2年第1期。
    [9]佘红英:《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3年第3期。第11-18页。
    [10]高崇文:《楚器使用礼制考》,《楚文化研究论集》第四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1992年楚文化研究会第6次年会论文
    [11]方秀珍:《曾侯乙墓乐悬与周代礼制》,《江汉考古》,1991年1期。
    [1]陈振裕:《试论楚墓出土漆器的产地问题》,《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二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1988年楚文化研究会第4次年会论文。
    [2]陈振裕:《我国东周漆器的分区初探》,《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三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1990年楚文化研究会第5次年会论文。
    [3]王红星:《包山二号墓漆器群研究》,《包山楚墓》附录一六,文物出版社,1991年。
    [4]张吟午:《楚式家具概述》,《楚文化研究论集》第四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1992年楚文化研究会第6次年会论文。
    [5]高崇文:《楚器使用礼制考》,《楚文化研究论集》第四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1992年楚文化研究会第6次年会论文。
    [6]任常中:《两周禁棜初探》,《中原文物》1987年第2期。
    [7]李家浩:《包山二六六号简所记木器研究》,《国学研究》第二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8]刘信芳:《曾侯乙墓衣箱礼俗试探》,《考古》,1992年第10期。
    [1]曲石:《楚玉研究》,《江汉考古》1990年第3期。
    [2]杨立新:《东周时期楚国的玉器及有关问题》,《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二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1988年楚文化研究会第4次年会论文。
    [3]吴荣曾:《战国汉代的“操蛇神怪”及有关神话迷信的变异》,《文物》1989年第10期;潘佳红:《“魔方”意义试析》,《中国文物报》1989年7月21日;潘佳红:《小议“镇墓兽”——与<“镇墓兽”意义辨>一文商榷》,《江汉考古》1992年第2期。
    [4]王瑞明:《“镇墓兽”考》,《文物》1979年第6期。不过,首倡是说的是日人水野清一(参阅京都《东方学报》第七册、第八册)。
    [5]陈跃钧、院文清:《“镇墓兽”略考》,《江汉考古》1983年第3期;院文清:《神兽雕像“土伯”说补证》,《长江文化论集》,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张正明:《楚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傅喻:《镇墓兽的历史流变》,《文史杂志》1993年第1期;刘玉生、王卫国:《土伯新探》,《楚文化研究论集》第四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1992年楚文化研究会第6次年会论文。
    [6]蒋卫东:《“镇墓兽”意义辨》,《江汉考古》1991年第2期;彭浩:《“镇墓兽”新解》,《江汉考古》1988年第2期。
    [7]彭浩:《“镇墓兽”新解》,《江汉考古》1988年第2期。
    [8]张君:《论楚国神秘器物镇墓兽的文化涵义》,《东南文化》1992年第2期
    [9]彭德:《楚墓“兵主”考》《楚文艺论集》,湖北美术出版社,1991年。
    [10]邱东联:《“镇墓兽”辨考》,《江汉考古》1994年第2期。
    [11]王从礼:《楚俑略说》,《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二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1988年楚文化研究会第4次年会论文。
    [12]陈跃均、阮文清《“镇墓兽”略考》,第66页,《江汉考古》1983年第3期。
    [13]松崤权子著,陈洪译:《关于战国时期楚国的木俑与镇墓兽》,《文博》1995年第1期。
    [1]郭德维:《楚墓分类问题探讨》,第254页,《考古》1983年第3期。又见《楚墓研究》第66页。
    [2]谈到“周礼”,我们还必须明确:周礼有“周代实际所行之礼”(或曰“实行之周礼”)与“文献(礼书)记载之周礼”(或曰“文本周礼”)之分。我们通常所说,所用以比照周代墓葬等考古资料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显然指的是后者。
    [3]《礼记·曲礼》所谓“礼不下庶人”之“礼”,无论是否如有些学者所言是专就“乘车礼”而言,但其肯定应是有所特指的,特指周代有一套仅适用或行用于贵族阶层的行为规范和等级制度。正如先贤们所分析的,无论是就周礼的本质,还是先秦的史事而言,周礼都不可能仅适用于贵族,庶人也是有“礼”的。
    [4]彭浩:《江陵马山一号墓所见葬俗略述》,《文物》1982年第2期。
    [5]张剑:《略论河南淅川下寺春秋楚墓的葬制特点》,《楚文化研究论文集》,中州书画社,1983年。
    [6]胡雅丽:《包山二号墓所见葬制葬俗考》,《包山楚墓》附录一四,文物出版社,1991年。
    [1]曹桂岑:《战国晚期楚国的埋葬习俗》,《楚文化觅踪》,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
    [2]何介均:《战国楚贵族墓葬制的几个问题》,《楚史与楚文化研究》,求索杂志社,1987年。
    [3]王从礼:《楚墓葬制分析》,《江汉考古》1988年第2期。
    [4]杨权喜:《从葬制看楚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中原文物》1989年4期。
    [5]龙京沙:《从葬制看楚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楚文化研究论集》第四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1992年楚文化研究会第6次年会论文。
    [6]郭德维:《楚国的“士”墓辨析》,《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一集),第222页,荆楚书社,1987年。
    [7]陈振裕:《略论鄂东战国楚墓》,《江汉考古》1986年增刊。收入《楚文化与漆器研究》第100页,科学出版社,2003年。
    [8]杨权喜:《从葬制看楚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中原文物》1989年4期。
    [9]龙京沙:《从葬制看楚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楚文化研究论集》第四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1992年楚文化研究会第6次年会论文。
    [1]万全文:《春秋时期楚鼎研究》,《楚文化研究论集》第四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1992年楚文化研究会第6次年会论文。
    [2]刘彬徽:《楚系铜器略论》,《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一集,荆楚书社,1987年。
    [3]刘彬徽:《楚国青铜礼器初步研究》,《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5年。
    [4]郭德维:《楚国的“士”墓辨析》,《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一集),第222页,荆楚书社,1987年。
    [5]郭德维:《楚墓分类问题探讨》,《考古》1983年第3期。又见《楚墓研究》第57页。
    [6]陈振裕:《略论鄂东战国楚墓》,《江汉考古》1986年增刊。收入《楚文化与漆器研究》第100页,科学出版社,2003年。
    [7]王建苏:《包山楚墓研究述评》,《华夏考古》1994年第2期。
    [8]王红星:《包山楚墓墓地试析》,《文物》1988年第5期。
    [9]胡雅丽:《包山二号墓所见葬制葬俗考》,《包山楚墓》附录一四,文物出版社,1991年。
    [10]李先登:《淅川下寺楚墓年代与布局之研讨》,《楚文化研究论集》第四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1992年楚文化研究会第6次年会论文。
    [1]朱俊英、张万高:《东周时期楚国高级贵族墓地剖析》,《楚文化研究论集》第四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1992年楚文化研究会第6次年会论文。
    [2]胡方平:《楚墓坟丘起源蠡测》,《东南文化》,1991年3、4期;又见胡方平:《略论楚墓坟丘产生的背景与年代》,《江汉考古》,1995年4期。
    [3]曹传松、何建明:《试论楚带龛墓》,《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三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1990年楚文化研究会第5次年会论文。
    [4]李德文:《朱家集楚王墓的形制与棺椁制度》,《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一集,第240-242页,荆楚书社,1987年。
    [5]李德文:《朱家集楚王墓的形制与棺椁制度》,《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一集,第242-243页,荆楚书社,1987年。
    [6]郭德维:《关于寿县楚王墓椁室形制复原问题》,《江汉考古》1982年第1期。郭德维:《楚墓研究》,第75-86页,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7]胡顺利、郭德维:《寿县楚王墓椁室形制复原问题讨论》,《江汉考古》1983年第2期。
    [8]李德文:《朱家集楚王墓的形制与棺椁制度》,《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一集,第244页,荆楚书社,1987年。
    [1]郭德维:《楚墓研究》,第86页,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2]胡雅丽:《包山二号墓所见葬制葬俗考》,《包山楚墓》附录一四,文物出版社,1991年。
    [3]曹传松:《楚墓悬底棺新析》,《楚文化研究论集》第四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1992年楚文化研究会第6次年会论文。
    [4]贺刚:《“笭床”正义》,《江汉考古》1991年第4期。
    [5]贺刚:《楚墓出土“笭床”研究》,《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三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1990年楚文化研究会第5次年会论文
    [6]王立华:《试论楚墓木椁中的门窗结构及反映的问题》,《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三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1990年楚文化研究会第5次年会论文。
    [7]高崇文:《浅谈楚墓中的棺束》,《中原文物》,1990年1期。
    [8]后德俊:《“黄金分割”与楚墓室门》,《中国文物报》,1995年6月11日。
    [9]彭浩:《“镇墓兽”新解》,《江汉考古》1988年第2期。
    [10]郭德维:《曾侯乙墓墓主内棺花纹图案略析》,《江汉考古》1989年第2期。
    [11]宫希成:《楚墓中的殉葬现象》,《文物研究》第2期,第67-70页,1986年;高应勤:《东周楚墓人殉综述》,第1121-1124页,《考古》,1991年12期。
    [12]黄展岳:《中国古代的人牲人殉》,文物出版社,1990年。又见《古代人牲人殉通论》,第215页,文物出版社,2004年,2004年。
    [1]龙京沙:《从葬制看楚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楚文化研究论集》第四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1992年楚文化研究会第6次年会论文。
    [2]宋公文:《楚墓的头向与葬式》,《考古》1994年第9期。
    [3]裴明相:《果品与祭祀——从信阳楚墓出土植物种子遗骸谈起》,《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二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1988年楚文化研究会第4次年会论文。
    [4]黄文进、黄凤春:《包山2号楚墓礼俗二题》,《江汉考古》1991年2期。
    [5]此段话转引自1994年俞伟超先生给《江陵九店东周墓》写的序言,以此推测,王光镐先生说的“近几年”或当在1994年前后。
    [6]转引自俞伟超:《江陵九店东周墓·序》第iii页,科学出版社,1995年。
    [7]俞伟超:《江陵九店东周墓·序》第iii页,科学出版社,1995年。
    [1]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潜山县文物管理所:《安徽潜山公山岗战国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2年第1期。
    [2]陕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商洛市博物馆:《丹凤古城楚墓》,三秦出版社,2006年。
    [3]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望山沙冢楚墓》,文物出版社,1996年。
    [4]湖北省荆州博物馆:《枣林岗与堆金台——荆江大堤荆州马山段考古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99年。
    [5]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荆州天星观二号楚墓》,文物出版社,2003年。
    [6]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蔡葛陵楚墓》,大象出版社,2003年。
    [7]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淅川县博物馆:《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大象出版社,2004年。
    [8]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荆门市博物馆:《荆门罗坡岗与子陵岗》,科学出版社,2004年。
    [9]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咸宁市博物馆、赤壁市博物馆:《赤壁土城——战国西汉城址墓地调查勘探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4年。
    [10]湖北省宜昌博物馆:《当阳岱家山楚汉墓》,科学出版社,2006年。
    [11]陕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商洛市博物馆:《丹凤古城楚墓》,三秦出版社,2006年。
    [12]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荆门市博物馆、襄荆高速公路考古队:《荆门左冢楚墓》,文物出版社,2006年。
    [13]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有限责任公司、湖北省移民局、湖北省文物事业管理局:《郧县老幸福院墓地》,科学出版社,2007年。
    [14]河南省文物局编著:《南阳镇平程庄墓地》,科学出版社,2010年。
    [1]杨定爱:《江陵地区东周墓葬日用陶器年代序列》,《江汉考古》2002年第2期。
    [2]郭伟民:《当阳赵家湖几座楚墓的年代及相关问题》,《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五集,黄山书社,2003年。240~259页。2001年楚文化研究会第7次年会论文。
    [3]吴升仁、熊跃泉《略论淅川和尚岭春秋楚墓》,《江汉考古》2001年第1期。
    [4]李琴:《试析淅川和尚岭出土的一件嵌红铜画像铜壶》,《楚文化研究论集》第六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2003年楚文化研究会第8次年会论文。
    [5]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淅川县博物馆:《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大象出版社,2004年。第24、119、351页
    [6]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淅川县博物馆:《河南淅川徐家岭一号楚墓发掘简报》,《文物》2004年第3期。第29页。
    [1]郑忠华、许道胜:《钟祥黄土坡五座铜礼器墓分期研究》,《楚文化研究论集》第六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2003年楚文化研究会第8次年会论文。
    [2]阚绪杭:《安徽潜山公山岗楚墓群的分期研究》,《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五集,黄山书社,2003年。2001年楚文化研究会第7次年会论文。
    [3]王红星:《九莲墩1、2号楚墓的年代与墓主身份》,《楚文化研究论集》第六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2003年楚文化研究会第8次年会论文。
    [4]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蔡葛陵楚墓》,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184页。此书第181页说:该墓年代在“楚声王以后,楚悼王末年或稍后,绝对年代约为公元前340年左右”。众所周知,楚悼王在位年在公元前401年至公元前381年。因此,即使是“楚悼王末年稍后”也不至于“公元前340年左右”。
    [5]李学勤:《论葛陵楚简的年代》,《文物》2004年第7期。
    [6]刘彬徽:《葛陵楚墓的年代及相关问题的讨论》,《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七集,岳麓书社,2007年。2005年楚文化研究会第9次年会论文。
    [7]张昌平:《楚鬲研究》,《奋发荆楚探索文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论文集》,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杨权喜:《江汉地区的鬲与楚式鬲》,《江汉考古》2001年第1期。
    [8]丁兰:《战国末期楚墓随葬陶器的区域特征》,《华夏考古》2004年第1期。
    [1]张莉清:《东周楚国高级贵族墓地制度探研》,武汉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2]丁兰:《战国末期楚墓随葬陶器的区域特征》,《华夏考古》2004年第1期。第10-11页。
    [3]吴升仁、熊跃泉:《略论淅川和尚岭春秋楚墓》,《江汉考古》2001年第1期。
    [4]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淅川县博物馆:《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大象出版社,2004年。第120页
    [1]王红星:《九莲墩1、2号楚墓的年代与墓主身份》,《楚文化研究论集》第六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2003年楚文化研究会第8次年会论文。
    [2]冯志余、宫希成:《六安楚墓的发现与研究》,《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五集,黄山书社,2003年。2001年楚文化研究会第7次年会论文。
    [3]王先福:《襄北楚陶器墓综述》,《江汉考古》2000年2期。
    [4]杨娟:《巫山地区东周楚墓浅析》,《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5]尹弘兵:《江陵地区战国晚期至秦代墓葬初探》,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6]张鸿亮:《豫南地区楚墓初步研究》,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7]朱继平:《鄂东楚文化的历史进程与特征》,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8]杨权喜:《楚文化》,文物出版社,2000年。
    [9]张鸿亮:《豫南地区楚墓初步研究》,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0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考古学(两周卷)》第348~359页,第九章之第一节“东周楚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11]丁兰:《湖北地区楚墓分区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
    [1]熊卜发:《鄂东北地区古代文化发展序列概述》,《鄂东北考古报告集》,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熊卜发:《略谈孝感吴家坟东周墓葬的陶器分期与文化特征》,《鄂东北地区文物考古》,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
    [2]陕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商洛市博物馆:《丹凤古城楚墓》,三秦出版社,2006年。
    [3]王红星:《楚文化研究的填补空白之作——<丹凤古城楚墓>读后》,《江汉考古》2006年第4期。
    [4]李玉洁:《楚国的用鼎制度》,《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五集,黄山书社,2003年。2001年楚文化研究会第7次年会论文。
    [5]王红星:《九莲墩一、二号楚墓用鼎制度研究》,《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七集,岳麓书社,2007年。2005年楚文化研究会第9次年会论文。
    [6]杨宝成:《楚国青铜礼器组合研究》,《华夏考古》2000年第2期。
    [7]吴长青:《寿县李三孤堆大墓出土铜器的初步研究——以安徽省博物馆藏该墓青铜器为中心》,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8]陈振裕《东周楚乐初探》,《楚文化与漆器研究》,第576-585页科学出版社,2003年。原载《远望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
    [9]邵晓洁:《楚钟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1]陈振裕:《曾侯乙墓的乐器与殉人》,《楚文化与漆器研究》,第586-595页科学出版社,2003年。原载《故宫文物月刊》1996年第6期。谭维四:《乐宫之王》,第129页,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
    [2]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文物出版社,1996年。
    [3]陈春:《略论曾侯乙墓鼓乐器的组合与功能》,《江汉考古》2006年第4期。
    [4]左鹏:《楚国珠玉佩饰之研究》,《江汉考古》1998年第2期。
    [5]杨建芳:《楚式玉龙佩——楚式玉雕系列之一(上)》,《故宫文物月刊》第十八卷第三期,2000年6月;《楚式玉龙佩——楚式玉雕系列之一(下)》《故宫文物月刊》第十八卷第四期,2000年7月。
    [6]孙庆伟:《周代用玉制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7]田河:《出土战国遣册所记名物分类汇释》,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8]国红:《战国狩猎纹漆樽及相关问题探讨》,《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七集,岳麓书社,2007年。2005年楚文化研究会第9次年会论文。
    [9]张吟午:《先秦楚系礼俎考述》,《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五集,黄山书社,2003年。2001年楚文化研究会第7次年会论文。
    [10]张吟午:《战国时期楚国高级贵族墓用俎管见——先秦楚系礼俎考述之二》,《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七集,岳麓书社,2007年。2005年楚文化研究会第9次年会论文。
    [11]聂菲:《楚汉墓葬出土屏风略论》,《湖南省博物馆四十周年纪念文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
    [1]聂菲:《楚式漆几研究》,《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五集,黄山书社,2003年。2001年楚文化研究会第7次年会论文。第561-564页;聂菲:《楚墓出土漆豆及其相关问题的探讨》,《楚文化研究论集》第六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2003年楚文化研究会第8次年会论文;聂菲:《楚系禁研究》,《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七集,岳麓书社,2007年。2005年楚文化研究会第9次年会论文。
    [2]例如院文清:《春秋漆器概论》,《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五集,黄山书社,2003年;院文清:《东周漆器兽面纹的类型与特征》,《楚文化研究论集》第六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院文清、院琨:《信阳长台关一号楚墓出土漆瑟图案新释》,《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七集,岳麓书社,2007年;后德俊:《楚国漆器与秦国漆器的关系》,《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七集,岳麓书社,2007年。
    [3]袁朝、李儒胜:《“镇墓兽”源流考》,《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4]赵平安:《河南淅川和尚岭所出镇墓兽铭文和秦汉简中的“宛奇”》,《中国历史文物》2007年第2期。
    [5]周玫:《战国楚墓出土漆“镇墓兽”的图像学研究》,《文博》2007年第6期。
    [6]高崇文:《楚“镇墓兽”为“祖重”解》,《文物》2008年第9期。
    [7]杨怡:《楚式镇墓兽的式微和汉俑的兴起——解析秦汉灵魂观的转变》,《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1期。
    [8]邹芙都:《楚器“镇墓兽”形制内涵探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9]聂菲:《楚式漆几研究》,《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五集,黄山书社,2003年。2001年楚文化研究会第7次年会论文。第565页。
    [10]王琳:《也说楚墓出土的鸟架鼓镇墓兽及其它》,《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3年第1期。
    [11]韩建武:《镇墓兽考》,《华夏文化》1999年第3期。
    [12]孙红梅:《中原地区镇墓兽艺术造型探源》,《华夏考古》2002年第3期。
    [13]王子今:《“镇墓兽”原始》,《寻根》1999年第6期。
    [14]丁兰:《试论楚式“镇墓兽”与东周时期楚民族的巫文化》,《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15]杨怡:《楚式镇墓兽的式微和汉俑的兴起——解析秦汉灵魂观的转变》,《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1期。
    [1]周玫:《战国楚墓出土漆“镇墓兽”的图像学研究》,《文博》2007年第6期。
    [2]吉村苣子著,贾晓梅译:《楚墓镇墓兽的产生和展开》,《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及设计版)》1997年第3期;《楚墓镇墓兽的产生和展开(续)》,《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及设计版)》1997年第4期。
    [3]韩建武:《镇墓兽考》,《华夏文化》1999年第3期。
    [4]王子今:《“镇墓兽”原始》,《寻根》1999年第6期。
    [5]孙红梅:《中原地区镇墓兽艺术造型探源》,《华夏考古》2002年第3期。
    [6]聂菲:《楚式漆几研究》,《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五集,黄山书社,2003年。2001年楚文化研究会第7次年会论文。第565页。
    [7]耿华玲:《楚“镇墓兽”的源起与楚国族类》,《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8]吉村苣子著,贾晓梅译:《楚墓镇墓兽的产生和展开(续)》,《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及设计版)》1997年第4期。
    [9]杨怡:《楚式镇墓兽的式微和汉俑的兴起——解析秦汉灵魂观的转变》,《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1期。
    [1]邱东联:《楚墓中人殉与俑葬及其关系初探》,《江汉考古》1996年1期。
    [2]于保田:《楚俑研究》,《东南文化》1998年第4期。第93-96页。
    [3]崔仁义:《试析与郭店楚简共存的木片俑》,《文物》2007年第9期。
    [4]高崇文:《楚国丧葬礼仪制度论述》,《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五集,黄山书社,2003年。2001年楚文化研究会第7次年会论文。
    [5]黄凤春:《楚国丧归制度研究》,《江汉考古》,1999年2期。
    [6]陈贤一:《曾侯乙墓丧葬观试析》,《奋发荆楚探索文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论文集》,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
    [7]张莉清:《东周楚国高级贵族墓地制度探研》,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8]司红伟:《浅论东周时期南阳地区楚墓的墓地制度》,《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4期。
    [9]王先福:《襄樊邓城区域楚墓地考析》,《江汉考古》2006年第4期。
    [1]余静:《江陵雨台山墓地分析》,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2]丁兰:《试论湖北地区的带龛楚墓》,《江汉考古》2004年2期。第64-69页。
    [3]黄文新:《试析楚国车马坑》,《奋发荆楚探索文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论文集》,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
    [4]笪浩波:《湖北宜城罗岗车马坑的几个相关问题》,《文物》1999年第2期,载入《奋发荆楚探索文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论文集》,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
    [5]黄文新:《试论楚国车马阵容》,《楚文化研究论集》第六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2003年楚文化研究会第8次年会论文。
    [6]笪浩波:《先秦礼车制度初探》,《楚文化研究论集》第六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2003年楚文化研究会第8次年会论文。
    [7]萧圣中先生的论著先后有:《曾侯乙墓遣策中的车、乘和轩》,《江汉考古》1999年第1期;《楚国车马制度考述》,《江汉论坛》2005年第6期;《曾侯乙墓竹简释文补正暨车马制度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曾侯乙墓竹简所记兵车对古代车阵研究之启示》《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第4期。
    [8]黄风春:《试论包山2号楚墓饰棺连璧制度》,《考古》2001年第11期;黄风春:《包山2号楚墓饰棺连璧制度补说》,《奋发荆楚探索文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论文集》,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
    [1]江奇艳:《战国时期楚国丧礼中的棺束与棺饰》,《考古》2004年第6期。
    [2]邱东联:《楚墓中人殉与俑葬及其关系初探》,《江汉考古》1996年1期。
    [3]冯峰:《东周殉葬的考古学研究》,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4]陈振裕:《曾侯乙墓的乐器与殉人》,《故宫文物月刊》1996年第6期。又见氏著《楚文化与漆器研究》,第594页,科学出版社。
    [1]郭伟民:《当阳赵家湖几座楚墓的年代及相关问题》,《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五集,黄山书社,2003年。241页。
    [2]杨宝成:《当前楚文化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湖北省考古学会论文选集》(三)第114页,江汉考古编辑部出版,1998年。
    
    [1]李梅田:《墓葬的考古学意义<南方文物>“生死观的文明史”专栏开篇词》,《南方文物》2008年第4期。
    [2]俞伟超:《楚文化考古大事记·序言》,第12页,文物出版社,1984年。
    [1]郭德维:《楚墓分类问题探讨》,第258页,《考古》1983年第3期。又见《楚墓研究》第75页,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1]李零:《楚鼎图说》,《文物天地》1995年第5期。收入氏著《入山与出塞》,文物出版社,2004年。
    [1]高崇文:《两周时期铜壶的形态学研究》,《考古类型学的理论与实践》第219页,文物出版社,1989年。
    [1]参阅高崇文:《两周时期铜壶的形态学研究》,《考古类型学的理论与实践》第188-207页,文物出版社,1989年。
    [1]湖北省宜昌地区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系:《当阳赵家湖楚墓》,文物出版社,1992年。第88-93页。
    [1]张昌平:《曾国青铜器研究》,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第65-68页。
    [2]杨宝成:《当前楚文化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湖北省考古学会论文选集(三)》第114页,江汉考古编辑部出版,1998年。
    [3]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北襄樊真武山周代遗址》,《考古学集刊(9)》,科学出版社,1995年。
    [4]武汉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湖北省宜城市博物馆:《湖北宜城郭家岗遗址发掘》,《考古学报》1997年4期。第515-550页
    [5]武汉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湖北省宜城市博物馆:《湖北宜城郭家岗遗址发掘》,《考古学报》1997年4期。第548页。
    [1]当时可对比的资料主要是中原地区的东周墓葬和已经有了较多资料的湖南楚墓。但可惜的是前者在文化面貌上与楚墓相差较大,后者自身的定年一直到现在还存在较大问题。
    [2]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雨台山》,文物出版社,1984年。第128页。
    [1]对于此型鼎的定年,杨定爱先生有详细论证,可参看氏著《江陵地区东周墓葬日用陶器年代序列》,《江汉考古》,2002年8期。第56~68页。
    [1]郭伟民:《当阳赵家湖几座楚墓的年代及相关问题》,《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五集,黄山书社,2003年。240~259页。2001年楚文化研究会第7次年会论文。
    [2]参见上引郭文,或参看有关遗址简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北襄樊真武山周代遗址》,《考古学集刊(9)》,科学出版社,1995年;武汉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湖北省宜城市博物馆:《湖北宜城郭家岗遗址发掘》,《考古学报》1997年4期。第515-550页。
    [1]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九店东周墓》,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414页。
     [1]丁兰:《湖北地区楚墓分区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
     [1]《丹凤古城楚墓》第159页。
    [1]此段译文参考李景林等:《仪礼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
    [2]《仪礼·士昏礼》:“大羹湆在爨。”;《仪礼·少牢饋食礼》:“雍人摡鼎、匕、俎于雍爨,雍爨在门东南,北上。廪人摡甑、甗、匕与敦于廪爨,廪爨在雍爨之北”。
    [3]据《仪礼·公食大夫礼》记载,公即位,属吏陈放食物、食器时说:“羹定,甸人陈鼎七”,意为“生肉煮熟的时候,甸人将七只鼎陈放(在庙门外)”。宴会开始前,“卒盥,序进,南面匕。载者西面。鱼腊饪。载体进奏”,意为“大夫盥毕,依次进到鼎的北边,面朝南用匕从鼎中取食物。甸人面朝西用俎承接大夫从鼎中取出的食物。这时鼎中的干鱼和干兽肉也都已煮熟,从鼎中取出的牲体在俎上的放法,都是使骨的跟端朝前”。这里两处皆未有从别处取肉入鼎的步骤,可见牲肉是直接在鼎中煮熟的。《仪礼》的记述多是如此,考虑到周代基本不见灶的实物,偶见于礼书的“爨”可能是后人添加进去的。此处译文参考杨天宇:《仪礼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70页。
    [1]林沄:《周代用鼎制度商榷》,《史学集刊》1990年第3期。又见《林沄学术文集》第197~198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2]古人对此非常重视,是礼的重要内容。《仪礼·士冠礼》宾向冠者第二次行醮礼时致祝辞曰:“旨酒既湑,嘉荐伊脯。乃申尔服,礼仪有序。”第三次行醮礼祝辞曰:“旨酒令芳,笾豆有楚。……承天之庆,受福无疆”。“笾豆有楚”与“令酒”、“嘉脯”同等,是礼仪有序的重要体现。
    [3]《礼记郊特牲》:“鼎俎奇而笾豆偶,阴阳之义也”。
    [4]参见上注。
    [5]俞伟超、高明:《周代用鼎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1期,第84-98页;1978年第2期,第84-97页;1979年第1期,第83-96页。收入俞伟超《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第62-94页,文物出版社,1985年。
    [1]刘彬徽:《楚系青铜器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83~92、493~501页。杨宝成先生也有类似的认识,见氏著《楚国青铜礼器组合研究》,《华夏考古》2000年2期。第87~93页。
    [1]其实,此期属于A类组合的还有湖北枝江百里洲八角乡王家岗发现的一组铜器(列鼎3簠2方壶1盘1匜 1),但此组器物出于黄土层中,并不能确定是否是出自一座墓葬。所以,此处在讨论楚墓铜礼器组合时,未将其计入。
    [2]此墓资料见于三处,地名或为下新店、或为下辛店,或为新店,铜鼎的数量有点为5,有点为6件,本文以发表年代最晚《考古》上的资料为准。A、襄樊市博物馆等:《襄樊市、谷城县馆藏青铜器》,《文物》1986年4期。第15~21页;B、陈千万:《谷城新店出土的春秋铜器》,《江汉考古》1986年3期。第13~16页;襄樊市博物馆:《湖北谷城、枣阳出土周代青铜器》,《考古》1987年5期。第410~433页。
    [3]王儒林、崔庆明:《南阳市西关出土一批春秋青铜器》,《中原文物》1982年1期。第39~41页。
    [1]信阳地区文管会等:《河南固始万营山春秋墓清理简报》,《考古》1992年3期。第277~279页。
    [2]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省丹江库区考古发掘队:《淅川下寺春秋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
    [3]张乐发:《湖北宜城市母牛山出土一批春秋青铜器》,《考古》2008年9期。第93~96页。
    [4]湖北省宜昌地区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系:《当阳赵家湖楚墓》,文物出版社,1992年。
    [5]同上注。
    [6]南阳市文物工作队:《南阳市西关三座春秋楚墓发掘简报》,《中原文物》1992年2期。第107~113页。
    [7]同前注。
    [8]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麻城市李家湾春秋楚墓》,《考古》2000年5期。第21~33页。
    [1]同前注。
    [2]前文已述,此即是敦的前身,考虑到学界对此名称已称呼习惯,此处亦暂时沿用。
    [3]王光镐先生首先提出鼎簠组合是楚文化的典型组合形态,此后,刘彬徽、袁艳玲、胡嘉麟等先生先后发现了楚文化的簠与众不同。尤其是后二位学者所指出的,楚簠圈足缺口皆为凹弧形、耳皆位于斜壁上的结构特点,与同时期中原等文化区的簠截然不同,看作为楚文化的典型器物,称为楚式簠。参阅王光镐:《楚文化源流新证》第189-265页,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袁艳玲:《楚国早期青铜器研究》第9-37页,武汉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胡嘉麟:《两周时期青铜簠研究》第53-54页,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4]刘彬徽:《东周时期青铜敦研究》,《湖南省博物馆文集》(第一辑),岳麓书社,1991年;彭裕商:《东周青铜盆、盏、敦研究》,《考古学报》2008年2期。此处引文来自后文第188页。
    [5]例如罗山高店(1979)黄国墓、信阳平桥西M1和M5樊国墓以及信阳明港段湾墓皆为鼎、盆、壶组合(参阅张钟云:《淮河中下游春秋诸国青铜器研究》第151页“表二”,《考古学研究(四)》,科学出版社,2000年)。此外,河南固始万营山1980M1(《考古》1992年3期)、南阳烟草专卖局M2(《华夏考古》1999年3期)为鼎、盆组合。
    [1]此类器物形同此时常见的立耳折沿浅圜腹铜鼎,当仿自该类鼎,只是无耳罢了。
    [2]叶植:《赵家湖楚墓的分期研究》,《湖北省考古学会论文选集》第92-95页,江汉考古编辑部出版,1991年。
    [3]河南信阳地区文管会、光山县文管会:《春秋早期黄君孟夫妇墓发掘报告》第302-332页,《考古》1984年4期。
    [1]王光镐:《楚文化源流新证》第226页,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
    [2]《左传?桓公六年》。
    [3]秭归庙坪遗址出土几件陶盂豆(报告名“簋”),较为完整的有T25③:3、63,T25③:3柄部镂孔与黄君孟夫妇相似。参阅湖北省文物事业管理局、湖北省三峡工程移民局:《秭归庙坪》第127页“图一○○,1、9簋”,科学出版社,2003年。
    [4]有关“楚式玉器”的特点,可参阅杨建芳:《楚式玉器的特点》第102-130页,《玉文化论丛1》,文物出版社、众志美术出版社,2006年。
    [5]《当阳赵家湖楚墓》报告定赵家塝 ZHM1、2为春秋早期晚段,为春秋中期早段,金家山JM9和曹家岗CM3为春秋中期晚段。郭伟民先生认为,《当阳赵家湖楚墓》报告的定年有问题,ZHM1、2与ZHM3、4可分别定在春秋早期和中期,但“从目前的材料来看,我们很难再在春秋早期和中期这样的期别中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段”。所论颇有见地。参阅郭伟民:《当阳赵家湖几座楚墓的年代及相关问题》第240-250页,《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五集,黄山书社,2003年。亦曾有观点认为ZHM2时代为“春秋中期中段或后段”,JM9为“春秋晚期早段”,ZHM4为“春秋晚期中段”。这些定年显然偏晚,不确。参阅叶植:《赵家湖楚墓的分期研究》,《湖北省考古学会论文选集》第92-94页,江汉考古编辑部出版,1991年。
    [1]大约有以下几种意见:A、“春秋早期晚段”,“年代上限距离下限(公元前648年)不会太远”(《春秋早期黄君孟夫妇墓发掘报告》);B、“黄君墓可能是黄国最晚的国君墓葬”(李学勤:《光山黄国墓的几个问题》第52页,《考古与文物》1985年2期);C、“应以春秋早中之际,即公元前670年左右比较适合”(徐少华:《周代南土历史地理与文化》第100页,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D、“春秋中期最早阶段”(郝本性:《虢、郑、秦、蔡、黄等国青铜器概述》,《中国青铜器全集(7)》,文物出版社,1998年);E、“可能已到春秋中期中段”,“大约在黄国灭亡(公元前648年)前后”(张钟云:《淮河中下游春秋诸国青铜器研究》第167页,《考古学研究(四)》,科学出版社,2000年)。
    [2]《左传》僖公十一年,“黄人不归楚贡。冬,楚人伐黄”。僖公十二年,“黄人恃诸侯之睦于齐也,不共楚职……夏,楚灭黄”。
    [3]徐少华:《周代南土历史地理与文化》第103页,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
    [4]李怡南、汪艳明:《应城市孙堰村发现一座两周之际墓葬》,《鄂东北考古报告集》,第64-65页,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
    [5]此批青铜器系从农民手中收回,或有遗漏。
    [6]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省丹江库区考古发掘队:《淅川下寺春秋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下引诸墓资料皆出于此,不另注。
    [7]此字的完整字形是上“緐”下“皿”,下同。
    [1]其中,M2出土的鼎有四件残,只余器盖。六件器物的器盖直径分别是52.5和53、48和48.5、46和46.5。由此看,该墓出土的六件也应是两两相次的。
    [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淅川县博物馆:《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大象出版社,2004年。下文凡出于此者,不另注。
    [3]信阳地区文管会等:《河南潢川县发现黄国和蔡国铜器》,《文物》1980年1期。第46~49页。赵新来:《潢川县出土蔡国铜器补正》,《文物》1981年11期。第93~94页。
    [1]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北郧县乔家院春秋殉人墓》,《考古》2008年4期。第28~50页。下引同此,不另注。
    [2]郧阳地区博物馆:《湖北郧县肖家河春秋楚墓》,《考古》1998年4期。第42~46页。
    [3]襄樊市博物馆,《湖北襄阳团山东周墓》,《考古》1991年9期。第781~802页。
    [4]湖北省博物馆:《襄阳山湾东周墓葬发掘报告》,《江汉考古》,1983年2期。引同此,不另注。
    [5]湖北省宜昌地区博物馆:《湖北枝江姚家港高山庙两座春秋楚墓》,《文物》1989年3期。第57~62页。
    [1]余秀翠:《当阳发现一组春秋铜器》,《江汉考古》,1983年1期。第81~83页。
    [2]以下器物只有一件者,于其后皆不再标注数字“1”。
    [3]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麻城市李家湾春秋楚墓》,《考古》2000年5期。第21~33页。
    [4]襄樊市考古队:《襄樊团山卞营墓地地二次发掘》,《江汉考古》,2000年2期。
    [1]河南省文物管理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办公室等:《河南淅川县徐家岭11号楚墓》,《考古》2008年5期。第41~48页。
    [2]湖北省博物馆:《襄阳蔡坡战国墓发掘报告》,《江汉考古》1985年1期。第1~37页。
    [3]安徽省六安县文物管理所:《安徽六安县城西窑厂2号楚墓》,《考古》1995年2期。第124~140页。
    [4]湖北省博物馆江陵工作站等:《麻城楚墓》,《江汉考古》1986年2期。第10~28页。
    [5]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北丹江口市吉家院墓地的清理》,《考古》2000年8期。第55~64页。
    [1]信阳地区文管会等:《固始白狮子地一号和二号墓清理简报》,《中原文物》1981年4期。第21~28页。
    [2]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荆门市博物馆:《荆门罗坡岗与子陵岗》,科学出版社,2004年。
    [3]名称据报告,具体形制不详。
    [4]湖北省博物馆:《襄阳蔡坡战国墓发掘报告》,《江汉考古》1985年1期。第1~37页。
    [5]襄樊市考古队:《湖北襄樊市蔡坡战国墓第二次发掘》,《考古》2005年11期。第30~41页。
    [6]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荆州市施家地楚墓发掘简报》,《考古》2000年8期。第36~53页。
    [7]九连墩M1和M2的资料见于多处,墓葬信息前后多有出入,此以王红星的论文数据为准。A、刘国胜:《湖北枣阳九连墩楚墓获重大发现》,《江汉考古》2003年2期。页29~30。B、王红星:《九连墩一、二号楚墓用鼎制度研究》,《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七集)》,岳麓书社,2007年。第468~479页。
    [1]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荆州天星观二号楚墓》,文物出版社,2003年。
    [2]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天星观1号楚墓》,《考古学报》1982年1期。
    [3]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望山沙冢楚墓》,文物出版社,1996年。下引同此者,不另注。
    [4]即报告所划分的A型鼎,从上引报告第44页“表五”所登记的铜鼎尺寸看,AI式2鼎、AII式4鼎与AⅢ式2鼎,形制相似,大小相次,应是一套以对鼎相次的列鼎,此种列鼎组合形式在上一期就已经出现。
    [5]此组鼎有缺失,从发表的资料看,其组成方式应与M1的列鼎相同,只是不能确知原来为几件了。
    [6]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北黄州楚墓》,《考古学报》2001年2期。第227~273页。
    [1]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荆州市施家地楚墓发掘简报》,《考古》2000年8期。第36~54页。
    [2]荆沙市文物处:《江陵车垱战国墓清理简报》,《江汉考古》1996年1期。
    [3]湖北省鄂城县博物馆:《鄂城楚墓》,《考古学报》1983年2期。
    [4]江陵文物局:《江陵太湖港古遗址与墓葬调查清理简报》,《江汉考古》1988年2期。
    [5]王毓彤:《江陵李家台楚墓清理简报》,《江汉考古》1985年3期。
    
    [1]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张家山201号楚墓清理调查简报》,《江汉考古》1984年2期。
    [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河南信阳长台关七号楚墓发掘简报》,《文物》2004年3期。第31~41页。
    [1]郭德维:《楚墓分类问题探讨》,《考古》1983年第3期。
    [2]丁兰:《湖北地区楚墓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9页。
    [1]即使考古发现有楚墓椁室内看起来较空的,也往往发现有漆器的残迹。
    [2]吴晓筠:《商周时期车马埋葬研究》,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73页。
    [3]吴晓筠:《商周时期车马埋葬研究》,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73页。
    [4]郭德维:《楚系墓葬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56页。
    [1]刘江生:《湖北襄阳蔡坡20号战国墓》,《考古》2007年7期。第95~96页。
    [2]朱德熙、裘锡圭、李家浩:《望山1号墓竹简的性质和内容》,《望山沙冢楚墓》附录三,文物出版社,1996年。
    [1]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淅川下寺春秋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4~38页。下文所引,凡出于此者,不另注。
    [2]何浩:《楚灭国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50页。
    [3]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大象出版社,2004年。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770页。
    [4]李零:《“楚叔之孙倗”究竟是谁》,《中原文物》1981年4期。
    [1]这主要是由于此墓主人为女性的缘故。据研究,女性不随葬车马器和车马坑是淅川下寺蒍氏家族墓地的一个重要特点。参看吴晓筠:《商周时期车马埋葬研究》,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71~174页。
    [2]南阳市文物工作队:《南阳市西关三座春秋楚墓发掘简报》,《中原文物》1992年2期。第107~113页。
    [1]郭德维:《试论楚墓的分区》,《湖北省考古学会论文选集(二)》,第82-89页,江汉考古编辑部出版,1991年;《楚墓研究》,第32-49页“第二章楚墓的分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2]杨权喜:《楚文化》,文物出版社,2000年。
    [1]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考古学(两周卷)》第348~359页,第九章之第一节“东周楚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2]丁兰:《湖北地区楚墓分区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
    [1]据简报描述:“铜鐏插在墓道底部的生土中”,可见戈本来是植树一般插在墓底的。参见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长丰战国晚期楚墓》,《考古》1994年2期。第120页。
     [1]丁兰:《湖北地区楚墓分区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100~102页
    [1]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周口地区文化局文物科:《河南淮阳马鞍冢楚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10期。第1~17页。
    [2]马世之:《中原楚文化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230页
    [3]此数据系从简报平面图测算得来。
    [4]刘和惠:《寿县朱家集李三孤堆大墓墓主的再认识》,《东南文化》1991年2期。第262~265页。
    [1]殷涤非:《关于寿县楚器》,《考古通讯》1955年2期。第21~24页。
    [2]“孤堆”,在《汉语大词典》中有两个义项:1、地面上由土或沙堆积成的隆起部分;2、坟堆,借喻死人。
    [3]刘和惠:《寿县朱家集李三孤堆大墓墓主的再认识》,《东南文化》1991年2期。第262~265页。
    [4]安徽文物工作队:《安徽长丰杨公发掘九座战国墓》,《考古学集刊(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47~60页;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长丰战国晚期楚墓》,《考古》1994年2期。第119~126页;杨鸠霞:《长丰战国晚期楚墓》,《文物研究》总第四期,1988年10月。
    [5]据简报说:“M8的人骨架基本保存完整,死者为老年男性”。此外,包山墓地的布局与此近似,其中规模较大的M2墓主人也是男性,故此推测这批墓规模较大的墓主人可能都是男性。
    [6]张莉清:《东周楚国高级贵族墓地制度探研》,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第13~17页。
    
    [1]郭德维:《楚系墓葬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21页。
    [2]据《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图二”测量。
    [1]李先登:《淅川下寺楚墓年代与布局之研讨》,《楚文化研究论集》第四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1992年楚文化研究会第6次年会论文。
    [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淅川县博物馆:《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大象出版社,2004年。第122页。
    [1]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荆门左冢楚墓》,文物出版社,2006年。
    [1]江陵县文物工作组:《湖北江陵楚冢调查》《考古学集刊(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2]楚皇城考古发掘队:《湖北宜城楚皇城勘查简报》,《考古》1980年2期。
    [3]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淅川县博物馆:《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大象出版社,2004年。
    [4]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92云梦楚王城发掘简报》,《文物》1994年4期。
    [5]大冶县博物馆:《鄂王城遗址调查简报》,《江汉考古》1985年3期;王善才:《鄂东楚墓综述》,《湖北省考古学会论文选集(一)》,《武汉大学学报》编辑部,1987年。
    [6]孝感地区博物馆:《大悟吕王城重点调查简报》,《江汉考古》1985年3期。
    [7]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咸宁市博物馆、赤壁市博物馆:《赤壁土城——战国西汉城址墓地调查勘探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4年。
    [8]丁兰《湖北地区楚墓分区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74页。
    [1]王世民:《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冢墓》,《考古》1981年5期。
    [2]杨宽:《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9页。
    [3]《墨子·节葬下》:“棺椁必重,葬埋必厚,衣衾必多,丘垅必巨”。
    [4]何开旺:《黔城楚墓铁锄葬俗》,《民俗研究》1992年2期。第89页。
    
    [1]信阳地位文管会等:《河南新县窑岗战国墓清理简报》,《考古》1992年8期。第720~723页。
    [2]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北郧县乔家院春秋殉人墓》,《考古》2008年4期第28~50页。
    [3]湖北省博物馆江陵工作站:《江陵溪峨山楚墓》,《考古》1984年6期。
    [4]《考古学集刊14》,文物出版社,2004年。
    [1]此或可说明墓道还兼有灵魂通道的功能。
    [2]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安徽长丰杨公发掘九座战国墓》,《考古学集刊(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47页。
    [1]《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朝王。王享醴﹐命之宥。请隧﹐弗许。”杜预注﹕“阙地通路曰隧﹐王之葬礼也﹔诸侯皆县柩而下。”杨伯峻注﹕“请隧者﹐晋文请天子允许于其死后得以天子礼葬己耳。”
    [2]朱磊:《试论先秦墓道的使用与墓葬的规格》,《中原文物》2008年1期。第31~36页。
    [3]此墓是发现于襄樊彭岗的M10,墓室面积为2.53平方米,随葬品有大口鬲2件、盂2件、绳纹长颈罐1件。参见襄樊市文物管理处、襄樊市博物馆:《襄樊彭岗东周墓地一次发掘简报》,《江汉考古》1999年4期。
    [1]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北襄樊市彭岗东周墓群第三次发掘》,《考古》1997年8期。
    [1]李景聃.寿县楚墓调查报告.田野考古报告(第一册)[M].1936.
    [2]安徽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安徽省博物馆.寿县蔡侯墓出土遗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
    [3]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发掘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4]湖北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雨台山楚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5]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马山一号楚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6]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M].文物出版社,1989.
    [7]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省丹江库区考古发掘队.淅川下寺春秋楚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8]湖北省宜昌地区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系.当阳赵家湖楚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
    [9]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九店东周墓[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10]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望山沙冢楚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11]湖北省荆州博物馆.枣林岗与堆金台——荆江大堤荆州马山段考古发掘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12]湖南省博物馆.长沙楚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
    [13]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荆州天星观二号楚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14]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蔡葛陵楚墓[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
    [15]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淅川县博物馆.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
    [16]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荆门市博物馆.荆门罗坡岗与子陵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7]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咸宁市博物馆,赤壁市博物馆.赤壁土城——战国西汉城址墓地调查勘探发掘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8]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襄樊市考古队,襄阳区文物管理处.襄阳王坡东周秦汉墓[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19]湖北省宜昌博物馆.当阳岱家山楚汉墓[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0]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荆门市博物馆,襄荆高速公路考古队.荆门左冢楚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21]陕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商洛市博物馆.丹凤古城楚墓[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22]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有限责任公司,湖北省移民局,湖北省文物事业管理局.郧县老幸福院墓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3]湖北省文物局.湖北省南水北调工程重要考古发现Ⅰ[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24]随州市博物馆.随州擂鼓墩二号墓[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5]益阳市文物管理处,益阳市博物馆.益阳楚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26]河南省文物局.南阳镇平程庄墓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1]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队.我国考古史上的空前发现--信阳长台关发掘一座战国大墓[J].文物参考资料,1957(9).
    [2]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信阳长台关2号楚墓的发掘[J].考古通讯,1958(11).
    [3]熊亚云.湖北鄂城七里界战国木椁墓清理[J].考古,1958(8):50-51.
    [4]陈上岷.江陵发现战国木椁墓[J].文物,1959(2):75.
    [5]湖北省文管会.湖北松滋县大岩嘴东周土坑墓的清理[J].考古,1966(3).
    [6]湖北省文物局文物工作队.湖北江陵三座楚墓出土大批重要文物[J].文物.1966(5).
    [7]荆州博物馆.湖北江陵首次发现郢爰[J].考古,1972(2).
    [8]湖北省博物馆.湖北枝江百里洲发现春秋铜器[J].文物1972(3):65-68.
    [9]湖北省博物馆,荆州地区博物馆发掘小组,江陵县文物工作组.湖北江陵拍马山楚墓发掘简报[J].考古,1973(3):151-161
    [10]湖北省博物馆.湖北江陵太晖观楚墓清理简报[J].考古,1973(6):337-344.
    [11]荆州地区博物馆.湖北江陵藤店一号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3(9):7-17.
    [12]湖北省博物馆.湖北枣阳县发现曾国墓葬[J].考古,1975(4).
    [13]谭维四,舒之梅.随县擂鼓墩一号墓发掘的重要收获[J].湖北日报,1978.10(3).
    [14]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天星观一号楚墓出土大批楚简[J].光明日报,1978.7(23).
    [15]随县擂鼓墩一号墓考古队.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9(7).
    [16]河南省丹江水库区文物发掘队.河南省淅川县下寺春秋墓[J].文物,1980(10).
    [17]楚皇城考古发掘队.湖北宜城楚皇城战国秦汉墓[J].考古,1980(2):114-122.
    [18]荆州博物馆.江陵雨台山楚墓发掘简报[J].考古,1980(5)
    [19]河南省博物馆.河南淅川县下寺一号墓发掘报告[J].考古,1981(2).
    [20]郭德维.随州市擂鼓墩二号墓出土一批重要文物[J].江汉考古,1981(3).
    [21]湖北省宜昌地区文物工作队.当阳金家山九号春秋楚墓[J].文物,1982(4).
    [22]湖北省宜昌地区文物工作队.湖北当阳县金家山两座战国墓[J].文物,1982(4):46-48.
    [23]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岳山大队出土一批春秋青铜器[J].文物,1982(10):16-17.
    [24]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岳山大队出土一批春秋铜器[J].文物,1982(10).
    [25]南阳地区文物队,淅川县博物馆.淅川县毛坪楚墓发掘简报[J].中原文物,1982(1):42-46.
    [26]王儒林等.南阳市西关出土一批春秋青铜器[J].中原文物,1982(1):39-41
    [27]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天星观1号楚墓[J].考古学报,1982(1):71-115.
    [28]湖北省博物馆.楚都纪南城的勘查与发掘(上)[J].考古学报,1982(3).
    [29]湖北省博物馆.楚都纪南城的勘查与发掘(下)[J].考古学报,1982(4).
    [30]高仲达.湖北当阳赵家湾楚墓发掘简报[J].江汉考古,1982(1).
    [31]余秀翠.当阳发现一组春秋铜器[J].江汉考古,1983(1):81-82
    [32]张吟午,李福新.湖北宜城骆家山一号墓出土的青铜器[J].江汉考古,1983(1):84.
    [33]湖北省博物馆.襄阳山湾东周墓葬发掘报告[J].江汉考古,1983(2):1-35.
    [34]湖北省鄂城县博物馆.鄂城楚墓[J].考古学报,1983(2).
    [35]王善才,吴晓松.湖北黄州国儿冲楚墓发掘简报[J].江汉考古,1983(3):13-22.
    [36]江陵县文物工作组.湖北江陵楚冢调查[J].考古学集刊(4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37]荆州地区博物馆.湖北荆州砖瓦厂2号楚墓[J].江汉考古,1984(1):32-37
    [38]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张家山201号楚墓清理调查简报[J].江汉考古,1984(2):13-16.
    [39]随州市博物馆.随州擂鼓墩砖瓦厂十三号墓发掘简报[J].江汉考古,1984(3).
    [40]大冶县博物馆.大冶县发现一战国墓群[J].江汉考古,1984(4).
    [41]湖北省博物馆江陵工作站.江陵溪峨山楚墓[J].考古,1984(6):515-527.
    [42]崔庆明等.南阳市北郊出土一批申国青铜器[J].中原文物,1984(4):13-16.
    [43]左得田.随州旭光砖瓦厂出土青铜器[J].江汉考古,1985(1).
    [44]杨权喜.襄阳蔡坡战国墓发掘报告[J].江汉考古,1985(1):1-37.
    [45]王毓彤.江陵李家台楚墓清理简报[J].王毓彤,江汉考古,1985(3):17-25.
    [46]湖北省博物馆,随州市博物馆.湖北随州擂鼓墩二号墓发掘简报[J].文物,1985(1).
    [47]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上蔡砖瓦厂战国楚墓清理简报[J].中原文物,1986(1):4-6.
    [48]杨定爱.麻城楚墓[J].江汉考古,1986(2):10-28.
    [49]李峻,陈毅刚.丹江口市发现春秋战国墓[J].中国文物报,1986 5月16日.
    [50]黄州古墓发掘队.黄冈罗汉山楚墓[J].江汉考古,1987(1):1-4.
    [51]周厚强,李端阳,陈明芳.孝感花园发现战国秦汉墓群[J].江汉考古,1987(1).
    [52]荆沙铁路考古队.荆门市包山大冢出土一批重要文物[J].江汉考古,1987(2).
    [53]湖北省宜昌地区博物馆.枝江县青山古墓群调查简报[J].江汉考古,1987(2):57-59.
    [54]湖北省博物馆江陵工作站.纪南城松柏鱼池探掘简报[J].江汉考古,1987(3).
    [55]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马山砖厂二号楚墓发掘简报[J].江汉考古,1987(3):30-34.
    [56]潘佳红,李俊.丹江口市肖川区战国两汉墓葬发掘简讯[J].江汉考古,1988(1).
    [57]荆沙铁路考古队.江陵秦家咀楚墓发掘简报[J].江汉考古,1988(2):36-43.
    [58]江陵文物局.江陵太湖港古遗址与墓葬调查清理简报[J].江汉考古,1988(2):12-22.
    [59]沙市市博物馆.沙市罗场高家坟楚墓清理简报[J].江汉考古,1988(2):44-47.
    [60]湖北省博物馆江陵工作站.江陵马山十座楚墓[J].江汉考古,1988(3):21-35.
    [61]湖北省博物馆.丹江口市博物馆.丹江口市肖川战国两汉墓葬[J].江汉考古,1988(4):43-66.
    [62]潜江博物馆.潜江龙湾小黄家台楚墓[J].江汉考古,1988(4):33-42.
    [63]湖北省宜昌地区博物馆,湖北枝江县姚家港楚墓发掘报告[J].考古,1988(2):157-168.
    [64]武汉市考古队,汉阳县文化馆.武汉市汉阳县熊家岭楚墓[J].考古,1988(12):1099-1108.
    [65]湖北省宜昌地区博物馆.当阳曹家岗5号楚墓[J].考古学报,1988(4):455-499.
    [66]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墓地整理小组.湖北包山楚墓发掘简报[J].文物,1988(5).
    [67]湖北省博物馆.湖北江陵雨台山21号战国楚墓[J].文物,1988(5):35-38.
    [68]吴顺青,徐楚林,王红星.荆门包山2号墓部分遗物的清理与复原[J].文物,1988(5).
    [69]驻马店地区文化局,正阳县文化局.河南正阳苏庄楚墓发掘报告[J].华夏考古,1988(2):21-41.
    [70]固始县白狮子地战国木椁墓[J].中国文物报[J].1988 3(18).
    [71]高应勤等.楚文化考古的重大成果.湖北当阳县发掘一座中型春秋楚墓[J].中国文物报[J],1988.10(14).
    [72]当阳县赵家巷楚墓[J].中国文物报[J],1988 10(14).
    [73]随州市博物馆.随州东城区发现东周墓葬和青铜器[J].江汉考古,1989(1),(3).
    [74]江陵县文物局.江陵官坪楚墓发掘简报[J].江汉考古,1989(3):1-7.
    [75]湖北省文化考古研究所江陵工作站.江陵纪南城陈家湾楚墓发掘简报[J].江汉考古,1989(4):23-24.
    [76]荆门市博物馆.荆门十里砖厂一号楚墓[J].江汉考古,1989(4):16-22.
    [77]信阳地区文管会等.河南信阳市平西五号春秋墓发掘简报[J].考古,1989(1).
    [78]江陵县文物局.湖北江陵武昌义地楚墓[J].文物,1989(3):35-51.
    [79]应山县文化馆文物组,湖北应山吴店古墓葬清理简报[J].文物,1989(3).
    [80]湖北省宜昌地区博物馆.湖北枝江姚家港高山庙两座春秋楚墓[J].文物,1989(3):57-62.
    [81]江陵县文物局.湖北武昌义地楚墓[J].文物,1989(3).
    [82]湖北省宜昌地区博物馆.当阳金家山春秋楚墓发掘简报[J].文物,1989(11):70-78.
    [83]宜昌地区博物馆.湖北肖家山战国西汉墓[J].考古与文物.1989(3):36-44.
    [84]刘昌银.荆州抢救清理一东周墓群[J].中国文物报.1989 4(14).
    [85]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当阳窑湾陈家坡东周墓葬清理简报[J].江汉考古,1990(1).
    [86]随州市博物馆.湖北随州市安居镇发现春秋曾国墓[J].江汉考古,1990(1).
    [87]枝江县博物馆.湖北枝江关庙山一号春秋墓[J].江汉考古,1990(1).
    [88]潘佳红.黄州龙王山砖厂战国墓葬发掘简讯[J].江汉考古,1990(1).
    [89]广水市博物馆.湖北省广水市彭家湾古墓清理简报[J].江汉考古,1990(2):49-54
    [90]孝感市博物馆.孝感市天津湖战国墓清理[J].江汉考古,1990(2).
    [91]车轶.房县桃园战国两汉墓葬第三次发掘简报[J].江汉考古,1990(2):18
    [92]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谷城县博物馆.谷城过山战国西汉墓葬[J].江汉考古,1990(3).
    [93]湖北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雨台山楚墓发掘简报[J].江汉考古,1990(3):1-7.
    [94]荆门市博物馆.荆门市响岭岗东周遗址与墓地发掘简报[J].江汉考古,1990(4):12-23.
    [95]荆门市博物馆.荆门市子陵岗古墓发掘简报[J].江汉考古,1990(4):1-11.
    [96]武汉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湖北麻城栗山岗战国秦汉墓清理简报[J].考古,1990(11):997-1001.
    [97]宜昌地区博物馆.湖北当阳赵巷4号春秋墓发掘简报[J].文物,1990(10):25-32.
    [98]宜昌地区博物馆.湖北枝红姚家港楚墓第四次发掘简报[J].文物,1990(10):33-36.
    [99]驻马店地区文化局.上蔡县发现一座楚墓[J].中原文物,1990(2):93-94.
    [100]宜昌地区博物馆.当阳何家山楚墓发掘简报[J].江汉考古,1991(1).
    [101]宜昌地区博物馆.当阳季家湖楚墓发掘简报[J].江汉考古,1991(1).
    [102]宜昌地区博物馆.当阳赵巷楚墓第二次发掘简报[J].江汉考古,1991(1):14-19.
    [103]江陵城考古队.江陵县郢城调查发掘报告[J].江汉考古,1991(4).
    [104]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988年楚都纪南城松柏区的勘查与发掘[J].江汉考古,1991(4).
    [105]襄樊市博物馆.湖北襄阳团山东周墓[J].考古,1991(9):781-802.
    [106]宜昌地区博物馆.湖北宜昌姚家港高山庙楚墓发掘简报[J].考古,1991(11):983-986.
    [107]信阳地区文管会,固始县文管会.河南固始蝙蝠山战国楚墓[J].考古,1991(5):400-404.
    [108]信阳地区文管会,光山县文管会.河南光山县黄大山战国墓发掘简报[J].考古,1991(5):995-1002.
    [109]荆门市博物馆.纪山楚冢调查[J].江汉考古,1992(1):19-27.
    [110]荆沙铁路考古队,荆门简家湾墓葬和窑址发掘简报[J].江汉考古,1992(1):28-35.
    [111]随州市博物馆.湖北随州擂鼓墩战国东汉墓发掘简报[J].江汉考古,1992(2).
    [112]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朱家台两座战国楚墓发掘简报[J].江汉考古,1992(3):22-25.
    [113]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郧阳地区博物馆,房县博物馆.1986-198年湖北房县松嘴战国两汉墓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92(2):221-257.
    [114]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淅川县和尚岭春秋楚墓的发掘[J].华夏考古,1992(3):114-130.
    [115]曹桂岑.河南淅川和尚岭徐家岭楚墓发掘记[J].文物天地,1992(6):10-12.
    [116]南阳市文物工作队.南阳市西关三座春秋楚墓发掘简报[J].中原文物,1992(2):107-113.
    [117]襄樊市博物馆.湖北襄阳余岗战国墓发掘简报[J].考古,1992(9):795-802.
    [118]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黄州龙王山砖厂5号墓发掘简报[J].江汉考古,1993(1):34-39.
    [119]杨权喜.襄樊市出土两件青铜器[J].江汉考古,1993(4).
    [120]荆州地区博物馆.湖北公安石子滩春秋遗址以及墓葬[J].文物,1993 3月.
    [121]武汉市考古队汉阳县博物馆.武汉市汉阳县熊家岭东周墓发掘[J].文物,1993(6):65-76.
    [122]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北宜城罗岗车马坑[J].文物,1993(12):1-18.
    [123]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淅川县博物馆.河南淅川大石头山楚墓发掘报告[J].华夏考古,1993(3):11-19.
    [124]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淅川吉岗楚墓发掘简报[J].华夏考古,1993(3):20-27.
    [125]尚伟.上蔡县境的楚文化遗存[J].中原文物,1993(1):57-58.
    [126]胡永庆.东周文物的重大发现——河南省淅川县发现楚国贵族墓葬[J].中州今古,1993(2).
    [127]钟祥黄土坡又出土一批东周文物[J].中国文物报,1993.5(30).
    [128]丹江口发现一战国灯盏[J].中国文物报,1993.7(4).
    [129]咸宁地区博物馆,阳新县博物馆.湖北阳新县半壁山一号战国墓[J].考古,1994(6):525-537.
    [130]咸宁地区博物馆,阳新县博物馆.湖北阳新县战国墓出土陶冥币[J].中国钱币,1994(4).
    [131]钟祥清理一批战国墓葬[J].中国文物报,1994 3月20日.
    [132]江陵县博物馆.江陵枣林铺楚墓发掘简报[J].江汉考古,1995(1):19-24.
    [133]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江陵县九店东周墓发掘纪要[J].考古,1995(7).
    [134]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王家台15号秦墓[J].文物,1995(1).
    [135]宜昌博物馆.湖北当阳唐家巷3号楚墓[J].文物,1995(10):17-21.
    [136]王克让等.河南镇平县馆藏的楚国蚁鼻钱[J].华夏考古,1995(2).
    [137]刘祖信.荆门楚墓的惊人发现[J].文物天地,1995(6):2-5.
    [138]荆沙市文物处.江陵车垱战国墓清理简报[J].江汉考古,1996(1):22-25.
    [139]李怡南,汪艳明.应城市孙堰村发现一座两周之际墓葬[J].江汉考古,1996(4).
    [140]襄樊市博物馆.湖北襄樊市余岗战国至东汉墓葬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96(3).
    [141]宜昌县博物馆.当阳发掘一座战国早期大型楚墓[J].中国文物报,1996 1(14).
    [142]宜昌市博物馆.湖北当阳发现春秋时期人殉墓[J].江汉考古,1997(3):52
    [143]老河口市博物馆.老河口市曹营战国墓清理简报[J].江汉考古,1997(3):24-32
    [144]宜昌博物馆.湖北当阳发现春秋时期人殉楚墓[J].江汉考古,1997(3).
    [145]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襄樊市博物馆.湖北襄樊市彭岗东周墓群第三次发掘[J].考古,1997(8):733-749.
    [146]湖北省荆门市博物馆.荆门郭店一号楚墓[J].文物,1997 7月:35-48.
    [147]宜昌博物馆.当阳发现春秋人殉楚墓[J].中国文物报,1997 4月13日.
    [148]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十堰市博物馆,房县博物馆.湖北房县松嘴战国两汉墓地第三,四次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98(2):229-263.
    [149]郧阳地区博物馆.湖北郧县肖家河春秋楚墓[J].考古,1998(4):42-46.
    [150]襄樊市文物管理处,襄樊市博物馆.襄樊彭岗东周墓地一次发掘简报[J].江汉考古,1999(4).
    [151]襄樊市考古队.襄樊团山卞营墓地地二次发掘[J].江汉考古,2000(2).
    [152]湖北省京珠公路考古队孝感组.孝感黄土岗战国楚墓发掘简报[J].江汉考古,2000(3):26-30.
    [153]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麻城市李家湾春秋楚墓[J].考古,2000(5):21-33.
    [154]黄冈市博物馆,黄州区博物馆.湖北黄冈两座中型楚墓[J].考古学报,2000(2):257~284.
    [155]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荆州市施家地楚墓发掘简报[J].考古,2000(8):36~54.
    [156]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丹江口市吉家院墓地的清理[J].考古,2000(8):55~66.
    [157]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北黄州楚墓[J].考古学报,2001(2):227~273.
    [158]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安徽潜山公山岗战国墓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2002(1):95~123.
    [159]襄樊市博物馆.襄樊余岗战国秦汉墓第二次发掘简报[J].江汉考古,2003(2):3~15.
    [160]刘国胜.湖北枣阳九连墩楚墓获重大发现[J].江汉考古,2003(2):29~30.
    [161]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枣阳市九连墩楚墓[J].考古,2003(7):10~14.
    [16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淅川徐家岭一号楚墓发掘简报[J].文物,2004(3):21~30.
    [163]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淅川徐家岭一号楚墓发掘简报[J].文物,2004(3):31~41.
    [164]襄樊市考古队.湖北襄樊市蔡坡战国墓第二次发掘[J].考古,2005(11):30~41.
    [165]刘江生.湖北襄阳蔡坡20号战国墓[J].考古,2007(7):95~96.
    [166]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六安战国晚期墓发掘简报[J].考古,2007(11):37~41.
    [167]张乐发.湖北宜城市母牛山出土一批春秋青铜器[J].考古,2008(9):93~96.
    [168]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北郧县乔家院春秋殉人墓[J].考古,2008(4):28~50.
    [169]河南省文物管理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办公室等.河南淅川县徐家岭11号楚墓[J].考古,2008(5):41~48.
    [170]荆州博物馆.湖北丹江口市金陂墓群的发掘[J].考古,2008(4):51~71.
    [171]荆州博物馆.湖北荆州熊家冢墓地2006~2007年发掘简报[J].文物,2009(4):4~25.
    [1]郭德维.楚系墓葬研究[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6.
    [2]刘彬徽.楚系青铜器研究[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3]张正明.楚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4]马世之.中原楚文化研究[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5]高至喜.楚文化的南渐[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6]刘和惠.楚文化的东渐[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7]王光镐.楚文化源流新证[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
    [8]李玉洁.楚史稿[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
    [9]杨权喜.楚文化[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
    [10]丁兰.湖北地区楚墓分区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11]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12]张昌平.曾国青铜器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13]吴长青.寿县李三孤堆大墓出土铜器的初步研究——以安徽省博物馆藏该墓青铜器为中心[D].北京: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4]尹弘兵.江陵地区战国晚期至秦代墓葬初探[D].武汉: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5]张鸿亮.豫南地区楚墓初步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6]朱继平.鄂东楚文化的历史进程与特征[D].武汉: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7]张莉清.东周楚国高级贵族墓地制度探研[D].武汉:武汉大学硕士论文,2003.
    [18]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楚文化新探[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
    [19]张正明.楚史论丛[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
    [20]河南省考古学会.楚文化研究论文集[C].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
    [21]河南省考古学会,河南省博物馆,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楚文化觅踪[M].武汉: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
    [22]楚文化研究会.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一集)[C].武汉:荆楚书社,1987.
    [23]楚文化研究会.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二集)[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
    [24]楚文化研究会.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三集)[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
    [25]楚文化研究会.楚文化研究论集(第四集)[C].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26]楚文化研究会.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五集)[C].合肥:黄山出版社,2003.
    [27]楚文化研究会.楚文化研究论集(第六集)[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
    [28]楚文化研究会.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七集)[C].合肥:岳麓书社,2007.
    [29]楚文化研究会.楚文化研究论集(第八集)[C].郑州:大象出版社,2008.
    [30]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奋发荆楚探索文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论文集[C].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31]宋公文.楚墓木椁分室说略,长江文化论集(第1辑) [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45-47.
    [32]刘和惠.关于寿县楚王墓的几个问题,文物研究(总第五期)[C].合肥:黄山书社,1989:35-40.
    [33]程如峰.长丰杨公战国墓的茔界问题,文物研究第6辑[C]. 1990:12-15.
    [34]曹淑琴,殷玮璋.寿县朱家集铜器群研究,考古学文化论集(一) [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56-61.
    [35]刘彬徽.楚国青铜礼器初步研究,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61-67.
    [36]聂菲.楚式俎研究,考古耕耘录一湖南中青年考古学者论文选集[C].长沙:岳麓书社,1999:81-95.
    [37]俞伟超.关于当前楚文化的考古学研究问题,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79-97.
    [38]宫希成.楚墓中的殉葬现象[J].文物研究, 1986(2):67-70.
    [39]胡厚宣.楚民族源于东方考[J].史学论丛,1934(1).
    [40]郭沫若.信阳楚墓的年代与国别[J].文物参考资料,1958(1):2-3.
    [41]郭沫若.跋江陵与寿县出土铜器群[J].考古,1963(4):2-5.
    [42]饶宗颐.荆楚文化[J].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41本2分册[J],1969:273-315.
    [43]湖北省博物馆.湖北江陵发现的楚国彩绘石编磬及其相关问题[J].考古,1972(3):8-12.
    [44]李纯一.关于歌钟行钟及蔡后编钟[J].文物,1973(7):689-699.
    [45]中山大学中文系古文字研究室楚简整理小组.江陵昭固墓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山大学学报,1977(2):78-95.
    [46]顾铁符.信阳一号楚墓的地望与人物[J].故宫博物院院刊,1979(2):56-76.
    [47]张振新.曾侯乙墓编钟的梁架结构与钟虡铜人[J].文物,1979(7):.
    [48]曾昭岷,李瑾.随县擂鼓敦一号墓年代、国别问题刍议[J].武汉师范学院学报,1979(4).
    [49]丁永芳.楚疆述略[J].江汉考古,1980(1).
    [50]方状猷.初论江陵望山楚墓的年代与墓主) [J].江汉考古,1980(1).
    [51]陈耀钧.试论江陵楚墓的特点[J].江汉考古,1980(2).
    [52]黄文昆.战国帛画[J].中国文物,1980(3).
    [53]舒之梅,吴永章.从楚的历史看楚与中原地区的关系[J].江汉论坛,1980(1).
    [54]郭德维.曾侯乙墓并非楚墓[J].江汉论坛,1980(1).
    [55]张剑.从楚淅川春秋楚墓的发掘谈对楚文化的认识[J].文物,1980(10).
    [56]郭德维.曾侯乙墓中漆上日,月和伏羲,女娲图象浅释[J].江汉考古,1981(3).
    [57]周春生,余志堂,邓中森.曾侯乙墓出土鱼骨的初步研究[J].江汉考古,1981(3):93-96
    [58]李零“.楚叔之孙佣”究竟是谁——楚淅川下寺二号墓之墓主和年代问题的讨论[J].中原文物,1981(4).
    [59]郭德维.关于寿县楚王墓椁室形制复原问题[J].江汉考古,1982(1):75-86
    [60]胡顺利,郭德维.寿县楚王墓椁室形制复原问题讨论[J].江汉考古,1982(1).
    [61]王从礼.楚墓葬制分析[J].江汉考古,1982(2).
    [62]彭浩.江陵马砖一号墓所见葬俗略述[J].文物,1982(10).
    [63]黄运甫.略谈淅川毛坪楚墓的分期及其特征[J].中原文物,1982(1).
    [64]孙机.深衣与楚服,考古与文物,1982(1).
    [65]陈振裕.略论九座楚墓的年代[J].考古,1982(4).
    [66]郭德维.江陵楚墓论述[J].考古学报,1982(2).155-181
    [67]马世之.豫南楚文化的问题试探[J].史学月刊,1982(4).
    [68]高崇文.东周楚式鼎形态分析[J].江汉考古,1983(1):1-15
    [69]王光镐.当阳赵家塝楚墓略析[J].江汉考古,1983(1).
    [70]陈伟.淅川下寺二号楚墓墓主及相关问题[J].江汉考古,1983(1).
    [71]陈振裕,杨权喜.襄阳山湾五座楚墓的年代及其相关问题[J].江汉考古,1983(1).
    [72]郭德维.试论江陵地区楚墓,秦墓,西汉前期墓的发展与演变[J].考古与文物,1983(2):81-87
    [73]郭德维.楚墓分类问题探讨[J].考古,1983(3):249-259
    [74]胡顺利.郭德维.寿县楚王墓椁室形成复原问题讨论[J].江汉考古,1983(3).
    [75]赵世纲.信阳长台关一号墓的年代与国别[J].考古与文物,1983(4).
    [76]胡顺利.淅川下寺二号楚墓墓主小议[J].江汉考古,1984(3).
    [77]钱伯泉.关于曾侯乙墓楚镈铭文考释的商榷,兼谈曾侯乙墓的绝对年代[J].江汉考古,1984(4).
    [78]顾铁符,张亚初等.关于淅川下寺楚墓[J].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84(6).
    [79]杨建芳.战国玉龙佩分期研究[J].江汉考古,1985(2).
    [80]张光裕.曾侯乙墓出土鼎钩的启示[J].江汉考古,1985(3).
    [81]高崇文.春秋楚墓特征及其形成诸因素初探[J].中原文物,1985(1):60-66.
    [82]顾铁符.关于河南淅川楚墓的若干参考意见[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5(3).
    [83]张亚初.淅川下寺二号墓的墓主年代与一号墓编钟的名称问题[J].文物,1985(4):56.
    [84]杨权喜.襄阳楚墓与楚国势力的扩张[J].江汉考古,1986(2).
    [85]李零.楚国铜器铭文编年彚编[J].古文字研究(十三辑),中华书局,1986.
    [86]曹淑琴,殷玮璋.寿县朱家集铜器群研究,考古学文化论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87]宋焕文.从应山春秋墓看楚三关的地位和作用[J].江汉考古,1987(3).
    [88]李零.楚国铜器类说[J].江汉考古,1987(4):69-78
    [89]阮文清.江陵马砖M1诸田猎图案浅析[J].考古与文物,1987(5).
    [90]林奇.楚墓中出土的植物果实小议[J].江汉考古,1988(2).
    [91]刘祖培.荆门市包山二号墓中的几种动物形态浅析[J].江汉考古,1988(2).
    [92]王红星.包山楚墓墓地试析[J].文物,1988(5).
    [93]谭维四.江陵雨台山21号楚墓律管浅论[J].文物,1988(5).
    [94]童忠良等.擂鼓墩一,二号墓编钟比较研究,双音钟设计,音频特性等论集[C].武汉大学学报,1988(4).
    [95]王从礼.试论楚人信鬼重祀[J].江汉考古,1989(4).
    [96]徐少华.包山二号墓的年代及有关问题[J].江汉考古,1989(4).
    [97]裴明相.信阳楚墓的主要遗存及其特点[J].中原文物,1989(1).
    [98]张正明.楚墓与楚文化[J].中原文物,1989(2):57-62.
    [99]杨权喜.从葬制看楚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J].中原文物,1989(4):14-17.
    [100]杨权喜.楚向鄂东的发展与鄂东的楚文化[J].考古与文物,1989(4).
    [101]张闻玉.曾侯乙墓天文图象研究[J].贵州文史丛刊,1989(2).
    [102]崔仁义.再论包山楚墓出土的<迎宾·出行图>[J].荆门大学学报,1989(4).
    [103]周厚强.试论鄂东北地区东周时期文化[J].江汉考古,1990(2).
    [104]曲石.楚玉研究[J].江汉考古,1990(3).
    [105]李兆华.荆门市响岭岗东周遗址与墓地浅论[J].江汉考古,1990(4).
    [106]崔仁义.子陵岗东周墓的初步认识[J].江汉考古,1990(4).
    [107]山人.子陵岗东周墓地性质剖析[J].江汉考古,1990(4).
    [108]崔仁义.子陵岗东周青铜器初步研究[J].江汉考古,1990(4).
    [109]杨权喜.襄阳余岗东周青铜器的初步研究[J].江汉考古,1990(4):79-95.
    [110]赵世纲.楚国乐舞研究[J].华夏考古,1990(4).
    [111]高至喜.论战国晚期楚墓[J].东南文化,1990(4):75-85.
    [112]高崇文.浅谈楚墓中的棺束[J].中原文物,1990(1):81-89.
    [113]方秀珍.曾侯乙墓乐悬与周代礼制[J].江汉考古,1991(1).
    [114]李幼平.论楚乐的分期与演进[J].江汉考古,1991(1).
    [115]高应勤.卢德佩.当阳赵巷M4墓主身份推测[J].江汉考古,1991(1).
    [116]高应勤.赵家湖楚墓形制与类别综述[J].江汉考古,1991(1).
    [117]黄文进.黄凤春.包山二号楚墓礼俗二题[J].江汉考古,1991(2).
    [118]罗运环.论包山简中的楚国州制[J].江汉考古,1991(3).
    [119]何浩.楚国封君封邑地望续考[J].江汉考古,1991(3).
    [120]韩楚文.潜江龙湾小黄家台楚墓年代辨析[J].江汉考古,1991(4):76-79.
    [121]刘建国.楚文化研究鸟瞰——张正明先生谈访录[J].东南文化,1991(1).
    [122]刘和惠.寿县朱家集李三古堆大墓墓主的再认识[J].东南文化,1991(2):262.
    [123]胡方平.楚墓坟丘起源蠡测[J].东南文化,1991(3,4).
    [124]王胜利.楚国的分野与楚人的星神崇拜[J].东南文化,1991(3,4):98-102.
    [125]宋公文.胡礼兴.谈楚俗尊凤崇龙[J].东南文化,1991(3,4):103-109.
    [126]李安民.楚文化的礼与等级研究[J].东南文化,1991(6):198-206.
    [127]刘彬徽.论东周时期用鼎制度中楚制与周制的关系[J].中原文物,1991(2):50-58.
    [128]米如田.“遣策”考辩[J].华夏考古,1991(3):96-99.
    [129]高应勤.东周楚墓人殉综述[J].考古,1991(12):1121-1124.
    [130]宋公文.论楚国墓葬形制及其论楚同墓葬形制及其同中原的区别[J].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91(18卷).
    [131]李陈广.南阳地区楚文化的发现与研究[J].中原文物,1992(2).
    [132]蔡全法.楚国绘画试析[J].中原文物,1992(2):32-65.
    [133]李玉洁.试论楚文化的墓葬特色[J].中原文物,1992(2):27-31.
    [134]张剑.淅川下寺楚墓的时代及其墓主[J].中原文物,1992(2).
    [135]刘信芳.包山楚简遣册考释拾零[J].江汉考古,1992(3).
    [136]郭伟民.楚区域边缘文化浅析[J].江汉考古,1992(4):1-10.
    [137]刘信芳.楚人化妆与服饰艺术例说[J].东南文化,1992(5):188-191.
    [138]刘信芳.曾侯乙墓衣箱礼俗试探[J].考古,1992(10).
    [139]王建苏.包山楚简研究述评[J].江汉论坛,1992(11).
    [140]吴郁芳.包山二号墓墓主昭佗家谱考[J].江汉论坛,1992(11).
    [141]刘和惠.鄂君启节新见[J].中国文物报,1992.12(6).
    [142]李零.化子瑚与淅川楚墓[J].文物天地,1993(6).
    [143]袁朝.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刺绣品图案考释[J].中原文物,1993(1).
    [144]谭白明.曾侯乙墓弋射用器初探——关于曾侯乙墓出土金属弹簧与“案座纺锤形器”的考释[J].文物, 1993.
    [145]陈振裕.东周楚城的比较研究[J].江汉考古,1993(1).
    [146]杨权喜.襄阳余岗楚墓陶器的分期研究[J].江汉考古,1993(1).
    [147]张闻玉.曾侯乙墓天文图像“甲寅三日”之解释[J].江汉考古,1993(3).
    [148]张潮.马山楚墓丝织品图案综释[J].东南文化,1993(2).
    [149]郭德维.楚车考索[J].东南文化,1993(5):71-81
    [150]求实.河南淅川和尚岭楚墓年代刍议[J].中国文物报,1992.
    [151]张昌平.曾国为缯-随说[J].江汉考古,1994(4).
    [152]刘玉堂.论楚国家的形成和春秋战国时期楚的社会经济形态[J].江汉考古,1994(4).
    [153]左德田.湖北随州擂鼓墩战国墓出土有铭铜戈[J].考古,1994(2).
    [154]郭伟民.沅陵楚墓新近出土铭文砝码小识[J].考古,1994(8).
    [155]宋公文.楚墓的头向与葬式,考古,1994(9).:837-845.
    [156]王建苏.包山楚墓研究述评[J].华夏考古,1994(2):81-84.
    [157]李家浩.包山二六六号简所记木器研究[J].国学研究(2),1994:525-554.
    [158]樊继福.豫南地区楚墓浅析[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1994(10卷1).
    [159]胡方平.略论楚墓坟丘产生的背景与年代[J].江汉考古,1995(4).
    [160]李零.楚鼎图说[J].文物天地,1995(6):31-36.
    [161]赵世纲.淅川楚王族墓地的发现与研究[J].故宫文物月刊,1995(1).
    [162]江昌桥等.楚铜贝合金成分的分析研究[J].中国钱币,1995(2).
    [163]刘海章.春秋楚都地理位置辨[J].荆门大学学报,1995(1).
    [164]后德俊.“黄金分割”与楚墓室门[J].中国文物报,1995.
    [165]杨权喜.楚人的鞋[J].中国文物报,1995(12月3日.
    [166]邱东联.楚人墓中人殉与俑葬及其关系初探[J].江汉考古,1996(1).
    [167]陈伟.试论包山楚简所见的卜筮制度[J].江汉考古,1996(1).
    [168]杜德兰(AlainThote)著, [161]刘玉堂,贾继东译.异质文化撞击与交流的范例——淅川下寺墓随葬器物的产地及相关问题[J].江汉考古,1996(2).
    [169]高崇文.楚郢都礼制考[J].江汉考古,1996(3)
    [170]徐少华.包山楚简释地五则[J].江汉考古,1996(4).
    [171]邓秋玲.论楚国菱形纹铜镜[J].南方文物,1996(2):78-84.
    [172]张昌平.试论真武山一类遗存[J].江汉考古,1997(1):49-54.
    [173]陈伟.望山楚简所见的卜筮与祷祠——与包山楚简相对照[J].江汉考古,1997(2).
    [174]郭德维.楚郢都辨疑[J].江汉考古,1997(4):38-48.
    [175]左鹏.楚国珠玉佩饰之研究[J].江汉考古,1998(2).
    [176]何堂坤,后德俊,张宏礼.荆门罗坡岗战国墓出土料珠的初步考察[J].江汉考古,1998(4).
    [177]熊建华.楚镜三论[J].江汉考古,1998(4).
    [178]黄凤春.楚国丧归制度研究[J].江汉考古,1999(2).
    [179]徐士友.当阳赵家湖楚墓头向的两点启示[J].江汉考古,1999(2):55-58.
    [180]笪浩波.湖北宜城罗岗车马坑的几个相关问题[J].华夏考古,1999(2).
    [181]方旭东.郭店一号楚墓墓主身份考异[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6).
    [182]王先福.襄北楚陶器墓综述[J].江汉考古,2000(2).
    [183]杨宝成.楚国青铜礼器组合研究[J].华夏考古,2000(2).
    [184]杨建芳.楚式玉龙佩一楚式玉雕系列之一(上) [J].故宫文物月刊,2000(6).
    [185]杨建芳.楚式玉龙佩--楚式玉雕系列之一(下) [J].故宫文物月刊,2000(7).
    [186]陈振裕.谈虎座鸟架鼓[J].江汉考古,1980(1).
    [187]刘彬徽.楚国彩绘木雕屏小考[J].江汉考古,1980(2).
    [188]陈振裕.楚国的竹编织物[J].考古,1983(8).
    [189]陈绍棣.战国楚漆器述略[J].中原文物,1986(1).
    [190]王毓彤.彩绘漆木盾画面分析[J].江汉考古,1986(2).
    [191]陈振裕.试论战国时期楚国的漆器手工业[J].考古与文物,1986(4).
    [192]陈振裕.楚国的竹器手工业初探[J].考古与文物,1987(4).
    [193]王育成.曾侯乙漆箱图案与史前宗教文化研究[J].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4(1).
    [194]杨权喜.湖北省出土的战国秦汉漆器[J].江汉考古,1995(2).
    [195]陈振裕.楚国漆器工艺[J].故宫文物月刊,1996(3).
    [196]陈振裕.湖北出土战国秦汉漆器综论[J].“迎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考古学”国际学术讨论会,科学出版社,1998.
    [197]孙作云.我国考古学界的重大发现,信阳楚墓介绍——兼论大“镇墓兽”及其他[J].史学月刊,1957(12).
    [198]陈跃均,院文清.“镇墓兽”略考[J].江汉考古,1983(3).
    [199]彭浩.“镇墓兽”新解[J].江汉考古,1988(2):12-15。
    [200]张君.论楚国神秘器物镇墓兽的文化涵义[J].东南文化,1992(2).
    [201]潘佳红.小议“镇墓兽”——与“镇墓兽”意义辨一文商榷[J].江汉考古,1992(2).
    [202]傅正初.谈镇墓兽的发展演变[J].成都文物,1992(3).
    [203] (日)松崤,槽子.关于战国时期楚国的木俑与镇墓兽[J].文博,1995(1).
    [204]院文清.神兽雕像“土伯”说补正[J].长江文化论集(第1辑) [J].江汉考古,1996(1).
    [205]江达智.丧葬禁忌与东周时期楚地之镇墓兽[J].历史学报(成大),1996(12).
    [206] (日)吉村苣子.楚墓镇墓兽的产生和展开[J].艺苑(美术版),1997(3).
    [207]袁荃猷.关于信阳楚墓虎座鼓的复原问题[J].文物,1963(2).
    [208]郭德维.楚墓出土虎座飞鸟初释[J].江汉论坛,1980(5).
    [209]郭德维.曾侯乙墓漆筋上日月和伏羲,女娲图象试析[J].江汉考古,1981(1).
    [210]刘祖信.荆门包山二号墓中的几种动物形态浅析[J].江汉考古,1982(2).
    [211]崔仁义.荆门市包山二号墓出土的<迎宾山行图>初论[J].江汉考古,1982(2).
    [212]汤炳正.曾侯乙墓的棺画与<招魂>中的“土伯”[J].社会科学战线,1982(3).
    [213]胡雅丽.包山2号墓漆画考[J].文物,1988(5).
    [214]李兆华.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几幅凤鸟图案浅析[J].江汉考古,1989(2).
    [215]郭德维.曾侯乙墓墓主内棺花纹图案略析[J].江汉考古,1989(2).
    [216]陈振裕.楚国车马出行图初论[J].江汉考古,1989(4).
    [217]祝建华.楚俗探秘——鹿角立鹤悬鼓,鹿鼓,虎座鸟架鼓考[J].江汉考古,1991(4).
    [218]萧兵.鹿与鹿角的象征功能:兼论楚文物,撒满文化圈和南方铜鼓里的角鹿、麒麟和水鹿[J].淮阴师专学报,1994(16卷1).
    [219]杨权喜.楚国的皮革制品[J].中国文物报,1995.3(26).
    [220]杨权喜.楚墓中的鹿角[J].中国文物报,1995.5(28).
    [221]于保田.楚俑研究[J].东南文化,1998(4):93-9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