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中山国青铜器铭文美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1977年,在河北省平山县中山王陵出土的中山三器铭文以其篇幅长、史实记载清晰受到各方的关注。铭文出土40多年来,对其进行军事、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研究浩如烟海,但遗憾的是,书体美的研究成果却甚少。本文将中山三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旨在对其书体特色和书体美进行研究考察。中山国青铜器铭文作为战国时期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体现了战国文字的“文饰”潮流及战国中晚期文字简化趋势这一共同点,另一方面展示出在多元文化的综合影响下所产生的独特的装饰美感。其中具有“文饰”特征的中山三器铭文,端庄修美,从笔划到文字构形,从构形到字体风格乃至用字都展示出独特风格和独立的审美价值。而大量的“物勒工名”铭文,自由松散,呈现出疏朗风格特征,体现出民间文字普及后“趋急就简”的特点。战国中山国青铜器铭文的艺术风格不仅具有书法创作价值,还为我们展示出身处战国中晚期的中山国人的审美特点。
     导论部分重点说明中山国青铜器铭文的发现与整理情况、研究现状和研究价值。本文以中山三器(中山王(?)鼎、中山王(?)壶、好(?)壶的简称)为主要研究对象。发现与整理一节中,主要是对中山王(?)墓(M1)的出土文字资料和战国中山国灵寿城遗址的出土文字资料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山铭文的发现与整理揭示了战国中山国文字风格的多样性。研究现状中,主要是对战国中山国文字的研究状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突出战国中山国青铜铭文审美研究的创新价值,并在研究价值的论述中进一步论述了中山国青铜器铭文在书法创作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第一章,重点阐释战国中山国“文饰”青铜器铭文的形成背景。首先通过战国时期南北方青铜器铭文端庄书体、长篇铭文、兵器铭文的分析比较,探析中山国铭文中兼具南北方装饰元素的特点;其次,对中山三器铭文基础内容进行了研究,即对中山三器铭文进行了考释,探析其历史史实、风俗习惯与文化观念等内容,以助于后文的分析;再次,通过战国中山国青铜器铭文与晋系文字的对照分析,展示战国中山国铭文与晋系文字的密切关系,以助于分析战国中山国审美意识的形成因素;最后,通过对具有“文饰”特征的商周青铜器铭文的发展与演变的分析比较,揭示中山国青铜器铭文在整个青铜器铭文中的共性与个性。
     第二章从布局、结构、线条等方面对中山国铭文的书法风格特征展开分析,探讨战国青铜器铭文的书法特点。第一,从中山国文字布局分析战国青铜器铭文的三种风格:端庄修美风格、介于端庄与疏朗的中间风格、率性自由的疏朗风格。第二,对中山国青铜器铭文字体差异进行了分析,如文字载体的差异、中山国文字字形构架的差异、不同书写者的风格差异。第三,重点对战国中山国青铜铭文线条及契刻技法进行了分析。
     第三章,从美学角度分析、阐述战国时期中山国青铜器铭文。首先,论述了中山国青铜器铭文的审美背景。即奢华的装饰与北方民族的审美意识、少数民族的丧葬风俗、战国时期“士”的崛起、儒家思想对中山国铭文的影响。其次,分析了战国时期中山国青铜器铭文的线条、结构、装饰及动态与静态的和谐美。最后,探讨了战国时期中山国铭文所体现的精神意识与审美形态。梳理了几个重点:一是胡服骑射所展现的劲健美,二是基于现实的浪漫主义精神,三是以士为代表的精神意志的体现,四是民间率性而为的朴素务实的自然美。
     结论,尽管战国中山国青铜器铭文的具体特点并不足以回答现代书法创作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但是中山三器铭文的历史背景和中山国人民的审美意识以及他们的超越精神却敞开了耐人寻味的思想空间,对我们今天的书法创作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In 1977, Zhongshan Bronze unearthed in Pingshan County Zhongshan royal tomb in Hebei Province, it attracted many people's concerning for its articles long and clearly historical records. Regrettably, research on Zhongshan bronze inscriptions' calligraphy beauty rarely comes out. This article made Zhongshan Bronze as the main object of study, in order to study its text styles and calligraphy beauty. Warrior States Zhongshan bronze inscription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Warrior States period text, on one hand it reflects the common that Ornamented Characteristics of Warring States text and in the late Warring States text's simplified trends, on the other hand show the unique decorative beauty that under the combined effect of the multi-cultural. Among this, the Zhongshan Bronze inscriptions, with a Ornamented characteristic, dignified and slender beauty, from stroke to text structure, from structure to font style, even the text itself shows its unique style and independent aesthetic value. The large number of "WULEGONGMING" inscriptions, free and loose, showing concise style, reflecting after the popularity of text in folks, its "QUJIJIUJIAN" characteristics. The art style of Warrior States Zhongshan bronze inscriptions not only has a calligraphy value, but also shows us the aesthetic ideology of Zhongshan people in late Warring States.
     Introduction briefly discusses the collation of Warring States Zhongshan text, and the value and purpose of doing this study. This article made study on Zhongshan Bronze inscriptions. Zhongshan Bronze(short for Zhongshan King Cuo's Ding, Zhongshan King Cuo's pot, QieCi's pot) is the main study object. First, this part is finding and soring about study objects, mainly is the text data from Zhongshan Royal Tomb and Zhongshan Lingshou City Relics, provides a historical data for the study on Warrior States Zhongshan text's diversity. Second, it's study status, mainly i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study status about Warrior States Zhongshan text and the major problems existing in present study, as an example of the innovative value of Warrior States Zhongshan bronze inscriptions aesthetic study. Third, the discussion about study value proves the reason why this article make Zhongshan bronze inscriptions beauty as the central to thematic study, that is use Zhongshan bronze inscriptions to look for calligraphy development factors.
     The first chapter analyses the background of Warrior States bronze inscriptions' formation. First it analyses the dignity bronze body of the Warring States bronze inscriptions from the north and south, long inscriptions, weapon inscriptions, comes out that Zhongshan inscriptions has both north and south decorative elements characteristics; Second, it studies the basic content of Zhongshan Bronze inscriptions, that is studies Zhongshan Bronze inscriptions, analyses its historical facts, customs and culture values and so on, to help the analysis later; Third, it compares Warrior States Zhongshan bronze inscriptions with Jin text and analyses them, shows out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Warrior States Zhongshan inscriptions and Jin text, in order to help study on the formation factors of Warrior States Zhongshan aesthetic sense; Finally, it compares and analysis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the bronze inscriptions with a Ornamented characteristic, and comes out with the generality and individuality of Zhongshan bronze inscriptions and Warrior States bronze inscriptions.
     The second chapter analysis Zhongshan inscriptions calligraphy, ananlysis from the layout, structure, lines. First, comes out three style of Warrior States bronze inscriptions from Zhongshan text layout, that is dignity and slender style, the middle style between dignity and concise, the free and concise style. Second, it describes the important factors made on the inscriptions style, such as vector differences, Zhongshan text-shaped frame differences, different style among writers, functions differences, comes out Warrior States bronze inscriptions calligraphy features. Third, it mainly analysis Warrior States Zhongshan bronze inscriptions lines in aesthetic area.
     The third chapter, it analysis from an aesthetic point of view, discusses Warrior States Zhongshan bronze inscriptions. First, it discuss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improvement of Warrior States Zhongshan bronze inscriptions' aesthetic quality, that is luxurious decoration and the legacy of northern cultural aesthetic sense, funeral customs of the minority of Warrior States Zhongshan, the will of "shi" in Warrior States Zhongshan, and the Confucian influence. Second, it analyses Warrior States Zhongshan bronze inscriptions' line text and text structure from aesthetic point of view. Third, it makes a specific discussion on the dynamic and static harmony beauty of Warrior States Zhongshan bronze inscriptions. Finally, it discusses about the spirit consciousness and aesthetic form of Warrior States Zhongshan inscriptions. There are several key, first is the strength fitness of "HUFUQISHE", second is the reality-based romantic spirit, third is the will represented by "SHI", fourth is the folks' simple and pragmatic natural beauty.
     Conclusion, although the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f Warrior States Zhongshan bronze inscriptions are not sufficient to answer so many existence problems in modern calligraphy creative process, but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Zhongshan Bronze and Zhongshan people's inner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and their beyond spirits opened an interesting thinking space, make a great enlightenment on today's writing calligraphy.
引文
①《左传·鲁定公四年》:“国家方危,诸侯方贰,将以袭敌,不亦难乎……,中山不服,弃盟取怨,无损于楚,而失中山”。;《左传·鲁哀公三年》:“齐卫围戚,求援于中山”:《水泾·巨马水注》:“晋荀瑶伐中山,取穷鱼之丘”;《国语·晋语》:“赵襄子使新稚穆子伐狄,胜左人,中人”。
    ②《史记·赵世家》:“中山武公初立”;《战国策·中山策·补》:“其国益强,遂建国备诸侯之制,与诸夏抗欤!”。
    ③《史记·魏世家》:“魏文侯十七年伐中山,使太子击守之,赵仓唐傅之”《战国策·秦策》:“魏文侯令乐羊将,攻中山,三年而拔之。”
    ④《史记·乐毅列传》:“中山,魏虽灭之,尚不绝嗣,故后更复国,至赵武灵王又灭之也。”段连勤:《北狄族与中山国》“附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⑤刘向:《战国策》“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
    ⑥段连勤:《北狄族与中山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6-111页。
    ⑦王先谦:《鲜虞中山国事疆域图表》(叙)。
    ⑧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省平山县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发掘简报》,载《文物》1979年第一期。
    张守中:《中山王馨器文字编》“序言”,中华书局,1981年版。
    李学勤、李零:《平山三器与中山国历史的若干问题》,载《考古学报》1979年第二期。
    于豪亮:《中山三器铭文考释》,载《考古学报》1979年第二期。
    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省平山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发掘简报》,载《文物》1979年第一期。
    ②林宏明:《战国中山国文字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台湾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406页。
    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省平山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发掘简报》,载《文物》1979年第一期。
    ①参照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省平山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发掘简报》,载《文物》1979年第一期。
    ②参照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省平山县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发掘简报》,载《文物》1979年第一期。
    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省平山县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发掘简报》,载《文物》1979年第一期 。
    ②吴振武:《战国“信完”封泥考》,载《中国文物报》1989年8月25日2版。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战国中山国灵寿城(1975-1993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5年11月。
    吴振武:《战国“信完”封泥考》,载《中国文物报》1989年8月25日2版。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陈应棋等):《中山国灵寿城第四、五写遗址发掘简报》,载《文物春秋》1989年第一期第二期。
    参照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平山三汲古城调查与墓葬发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高英民:《中山国自铸货币初探》,载《河北学刊》1985年第二期。
    ③陈应祺:《战国中山国“成帛”刀币考》,载《中国钱币》1984年第三期。
    ④陈应祺:《战国中山国“成帛”刀币考》,载《中国钱币》1984年第三期。
    高英民:《战国中山国金贝的出上一兼述“成白”刀而文诸问题》,载《中国钱币》1985年第四期。
    ①参照本文附录中山国王墓考古大事纪要,137页。
    ②参照本文附录中山国王墓考古大事纪要,137页。
    ③中山王(?)鼎、中山王(?)壶、(?)(?)壶的简称,李学勤先生称其为平山三器。
    董莲池:《二十世纪中国学者的战国文字研究》,载《古汉语研究》2000年第四期。
    张守中:《中山上(?)器文字编》,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3页。
    ①何艳杰:《中山国社会生活礼俗研究》,郑州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4月10日。
    李学勤、李零:《平山三器与中山国史的若干问题》,载《考古学报》1979年第二期。
    ①参照本文附录,战国时期中山国大事纪年表,第134-135页。
    ②段连勤:《北狄族与中山国》“附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①陈世辉、汤余惠:《古文字学概要》,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8页。
    ①郭沫若:《青铜时代·周代彝铭进化观》,《沫若文集》,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6卷312页。
    ②段连勤:《北狄族与中山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0-163页。
    《战国策·刘向叙录》。
    ①张传旭:《楚文字形体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25页。
    ②何琳仪:《战国文字通论(订补)》(序言),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裘锡圭:《文字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51、52页。
    ②上国维:《观堂集林》上,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3页。
    ③唐兰:《古文字学导论》(增订本)上编,齐鲁书社,1981年,第33页。
    ①李学勤:《战国题铭概述》,载《文物》1959年第七、八、九期。
    ②何琳仪:《战国文字通论》,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8页。
    ③曹锦炎:《古玺通论》,上海书画出版社,1995年版,第75页。
    ④何琳仪:《战国文字通论(订补)》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15页。
    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第11页。
    ②李明君:《中国美术字图说》,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99页。
    ③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第12页。
    ④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序言)。
    ①刘洪洋:《秀逸空灵瘦且长之美》,载《书法报》2011年第八期。
    ②[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
    李明君:《中国美术字图说》,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100页。
    [唐]徐坚等:《初学志》。
    林宏明:《战国中山国文字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台湾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00-104页。
    ①林宏明:《战国中山国文字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台湾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00页。
    ②参照河北省文物管理处编:《河北省平山县战国中山王墓出土文物展览简介》。
    ③洛阳博物馆:《河南洛阳出土“繁阳之金剑”》,载《考古》1980年第6期。
    王国维:《观堂集林》上,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3页。
    ①参照叶培贵:《学书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84页。
    ②何琳仪:《战国文字通论》,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9页。
    ③何琳仪:《战国文字通论(订补)》,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32页。
    张传旭:《楚文字形体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29页。
    李明君:《中国美术字图说》,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65页。
    ①张传旭:《楚文字形体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29页。
    ①何琳仪:《战国文字通论(订补)》,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15页。
    ②参照何琳仪、冯胜君:《东周时代的文字》,载《中国书法全集》1996年第四卷。
    ③李明君:《中国美术字图说》,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63页。
    ①河北省文物管理所:《河北省平山县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发掘报告》,载《文物》,1979年第一期。。
    ②河北省文物管理所:《河北省平山县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发掘报告》,载《文物》,1979年第一期。
    ③参照图片葛治功:《商周青铜器上鸟形族徽及器铭》,载《南京博物院集刊》,1983年第六期。
    关于“相室”考证,参照于豪亮:《古玺考释》,载《于豪亮学术文存》82-87页。
    李学勤:《谈近年新发现的几种战国文字资料》,载《文物》1956年第一期。
    于豪亮:《中山三器铭文考释》,载《考古学报》1979年第二期。
    ④朱德熙、裘锡圭:《平山中山王墓铜器铭文的初步研究》,载《文物》1979年第一期。
    于豪亮:《中山三器铭文考释》,载《考古学报》1979年第二期。
    ⑤李学勤:《谈近年新发现的几种战国文字资料》,载《文物》1956年第一期。
    于豪亮:《中山三器铭文考释》,载《考古学报》1979年第二期。
    于豪亮:《中山三器铭文考释》,载《考古学报》1979年第二期。
    ②于豪亮:《中山三器铭文考释》,载《考古学报》1979年第二期。
    于豪亮:《中山三器铭文考释》,载《考古学报》1979年第二期。
    ④李学勤、李零:《平山三器与中山国史的若干问题》,载《考古学报》1979年第二期。
    朱德熙、裘锡圭:《平山中山王墓铜器铭文的初步研究》,载《文物》1979年第一期。
    ⑥张政娘:《中山王(?)壶及鼎铭考释》,载《古文字研究》,1979年第一辑
    于豪亮:《中山三器铭文考释》,载《考古学报》1979年第二期。
    参照商承祚:《中山王(?)鼎、壶铭文刍义》,载《古文字研究》1982年第七辑。
    于豪亮:《中山三器铭文考释》,载《考古学报》1979年第二期。
    林宏明:《战国中山国文字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台湾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240-241页。
    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选》,第四卷第八八一篇,文物出版社,1986年版。
    ②黄盛璋:《中山国铭刻在古文字、语言上若干研究》,载《古文字研究》第七辑,中华书局,1982年版。
    ③参照徐海斌、陈爱和:《中山王方壶铭文“愿从士大夫”的释读及相关问题》,载《井冈山学院学报》2009年第九期。
    于豪亮:《中山三器铭文考释》,载《考古学报》1979年第二期。
    ④段连勤:《北狄族与中山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2页。
    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省平山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发掘简报》,载《文物》1979年第一期
    李学勤、李零:《平山三器与中山国史的若干问题》。载《考古学报》1979年第二期。
    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省平山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发掘简报》,载《文物》1979年第一期。参照张政娘:《中山王(?)壶及鼎铭考释》,载《古文字研究》1979年第一辑。
    ④李学勤、李零:《平山三器与中山国史的若干问题》,载《考古学报》1979年第二期。
    ⑤参照于豪亮:《中山三器铭文考释》,载《考古学报》1979年第二期。
    于豪亮:《中山三器铭文考释》,载《考古学报》1979年第二期。
    李学勤、李零:《平山三器与中山国史的若干问题》,载《考古学报》1979年第二期。
    参照于豪亮:《中山三器铭文考释》,载《考古学报》1979年第二期。
    参照李学勤、李零:《平山三器与中山国史的若干问题》,载《考古学报》1979年第二期。
    ①商承祚:《中山王(?)鼎、壶铭文刍义》,载《古文字研究》1982年第七辑。
    ②参照朱德熙、裘锡圭:《平山中山王墓铜器铭文的初步研究》,载《文物》1979年第一期。参照张政娘:《中山王(?)壶及鼎铭考释》,载《古文字研究》1979年第一辑。
    于豪亮:《中山三器铭文考释》,载《考古学报》1979年第二期。
    王颖:《战国中山国文字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版,第39页。参照许慎:《说文解字》。
    于豪亮:《中山三器铭文考释》,载《考古学报》1979年第二期。
    林宏明:《战国中山国文字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台湾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274-275页。
    王颖:《战国中山国文字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版,第79页。
    三种不同的考释:河北省文物管理处、于豪亮、李学勤、商承祚、赵诚等释为“仁”;朱德熙、王颖为“從”林宏明则“夷”。笔者倾向于“仁”字的考释。
    于豪亮:《中山三器铭文考释》,载《考古学报》1979年第二期。
    于豪亮:《中山三器铭文考释》,载《考古学报》1979年第二期
    于豪亮:《中山三器铭文考释》,载《考古学报》1979年第二期。“其隹(誰)能行之”。
    ①李学勤、李零:《平山三器与中山国史的若干问题》,载《考古学报》1979年第二期。本考释,每行排列数目上用数字对中山三器铭文原文进行了整理,查询时,较方便。
    ③朱德熙、裘锡圭:《平山中山王墓铜器铭文的初步研究》,载《文物》1979年第一期。原文里“=”是表示文字的重复而加两横为饰,即将在第三章详细的阐述。
    ⑤林宏明:《战国中山国文字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台湾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278-279页。按照李学勤先生的原文整理的基础上,再添加临摹中山三器铭文的特点,阅读更方便。
    参看《战国策·齐策五》。
    ②河北省文物管理所:《河北省平山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发掘报告》,载《文物》1979年第一期。
    张政娘:《中山国胤嗣(?)(?)壶释文》,载《古文字研究》1979年第一辑。
    河北省文物管理所:《河北省平山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发掘报告》,载《文物》1979年第一期。
    于豪亮:《中山三器铭文考释》,载《考古学报》1979年第二期。
    王颖:《战国中山国文字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版,第57页。
    张政娘:《中山国胤嗣(?)(?)壶释文》,载《古文字研究》1979年第一辑。
    于豪亮:《中山三器铭文考释》,载《考古学报》1979年第二期。
    ④于豪亮:《中山三器铭文考释》,载《考古学报》1979年第二期。
    李学勤、李零:《平山三器与中山国史的若干问题》,载《考古学报》1979年第二期。
    参照张政娘:《中山国胤嗣(?)(?)壶释文》,载《古文字研究》1979年第一辑
    参照本文第75页和第94页。
    于豪亮:《中山三器铭文考释》,载《考古学报》1979年第二期。
    ①段连勤:《北狄族与中山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2页。
    ②参照本文附录《战国时期中山国大事年表》。
    于豪亮:《中山三器铭文考释》,载《考古学报》1979年第二期。
    ③段连勤:《北狄族与中山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3页。
    李学勤:《战国题铭概述(中)》,载《文物》1959年第八期。
    ②黄盛璋:《三晋铜器的国别、年代与相关制度》,载《古文字研究》第十七期,中华书局,1989年版。
    李学勤:《中国青铜器概说》,外文出版社,1995年版。
    ③林宏明:《战国中山国文字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台湾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346-355页。
    ①何琳仪:《战国文字通论》,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05页。
    ②林宏明:《战国中山国文字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台湾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347页。
    ③何琳仪:《战国文字通论(订补)》,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16页。
    ④陈梦家:《禺邢王壶考释》,载《燕京学报》第二十一期。
    ①《索隐》:“中山,魏虽灭之,尚不绝祀,。故后更复国,至赵武灵王又灭之也。”
    ②《史记·魏世家》和《六国表》提到“魏惠王二十八或二十九年有“中山君相魏”一事,《索隐》“按魏文侯灭中山,其弟(按应为子击之弟)守之,后寻复国,至是始令相魏,其中山后又为赵所灭。
    ③《史记·魏世家》。
    ④李学勤、李零:《平山三器与中山国史的若干问题》,载《考古学报》1979年第二期。
    ⑤沈之瑜:《大梁司寇鼎考释》,载《文汇报》,1962年10月14日。针对“匈(芥)”争议。芥,可以理解北方民族的气息。
    ⑥李学勤、李零:《平山三器与中山国史的若干问题》,载《考古学报》1979年第二期。
    朱德熙、裘锡圭:《平山中山王墓铜器铭文的初步研究》,载《文物》1979年第一期。
    于豪亮:《中山三器铭文考释》,载《考古学报》1979年第二期。
    ①段连勤:《白狄族与中山国》,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年版,第162页。
    ①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第216页。
    ②李学勤:《平山墓葬群与中山国的文化》,载《文物》,1979年第一期。
    何琳仪:《战国文字通论(订补)》,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35-136页。
    黄盛璋:《中山国铭刻在古文字、语言上的若干研究》,载《古文字研究》1982年第七辑。
    ①线条与笔划:基本概念的梳理。据范正红先生,隶书、楷书产生后出现的概念是笔划,笔划和笔画通用。解释篆体时,用线条更恰当。在楷书和隶书,撇、捺等技法的产生,这就是笔划概念的根源。
    马承源:《中国古代青铜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第1版,第60页。
    马承源:《中国古代青铜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第1版,第69页。
    李明君:《中国美术字图说》,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58页。
    马承源:《中国古代青铜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第1版,第80页。
    马承源:《中国古代青铜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第1版,第108页。
    ①秋子:《中国上古书法史》,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②张晓明:《春秋战国金文字体演变研究》,齐鲁书社,2006年版。
    ③张晓明:《春秋战国金文字体演变研究》,齐鲁书社,2006年版。
    ④何琳仪:《楚书琐言》,载《书法研究》1998年第四期。
    ①郭沫若:《国差(?)韵读》,载《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卷二
    ②瓯燕:《栾书缶质疑》,载《文物》1990年第十二期。
    ③刘兴:《楚“王子午鼎”的书法艺术》,载《南方文物》1997年第二期。
    ①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载《现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80年版。
    ②参照在第一章第一节,战国分域文字体系的状况。
    ①何琳仪:《战国文字通论(订补)》,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16页。
    ②何琳仪:《战国文字通论(订补)》,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6页。
    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68-69页。
    李学勤:《平山墓葬与中山国文化》,载《文物》1979年第一期。
    王颖:《战国中山国文字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第7页。
    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省平山县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发掘简报》,载《文物》1979年第一期。
    刘来成:《战国时期中山王(?)兆域图铜版释析》,载《文物春秋》1992年第一期。
    李学勤、李零:《平山三器与中山国史的若干问题》,载《考古学报》1979年第二期。
    河北省文物管理处编:《河北省平山县战国中山王墓出土文物展览简介》,1979年版。
    李明君:《中国美术字史图说》,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96页。
    ①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省平山县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发掘简报》,载《文物》1979第一期。
    ②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省平山县战国中山王墓出土文物展览简介》,1979年版。
    王国振、高军红:《试论契刻书法理论体系的构建》,载《书法赏评》2010年第一期。
    ①黄盛璋:《平山战国中山石刻初步研究》,载《古文字研究》1983年第八期。
    ②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省平山县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发掘简报》,载《文物》1979年第一期。
    ①高英民:《中山国自铸货币初探》,载《阿北学刊》1985年第二期。
    王国振、高军红:《试论契刻书法理论体系的构建》,载《书法赏评》2010年第一期。
    商承祚:《中山王(?)壶、圆壶及(?)(?)圆壶三器铭文考释全同篇前言》,载《文物春秋》1992年第十二期。
    参照王颖:《战国中山国文字研究》,华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于豪亮:《中山三器铭文考释》,载《考古学报》1979年第二期。
    ①山东省淄博市博物馆:《西汉齐王墓随葬器物坑》,载《考古学报》1985年第二期。
    ②郭荣章:《“石门颂”小考》,载《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四期。
    林宏明:《战国中山国文字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台湾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05页。
    ②林宏明:《中山国文字漩涡状符号性质重探》,载《第二届先秦两汉学术全国研究生论文发表会论文集》,第141-147页,民国八十九年,辅仁。关于中山国漩涡装饰符号性质问题,可以参考。
    ①林宏明:《战国中山国文字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台湾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99页。
    ①林宏明:《战国中山国文字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台湾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04页。
    李明君《中国美术字史图说》,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第99页。
    王力:《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229页。
    ①陈应棋:《初论战国中山国农业发展状况》,载《农业考古》1986年第二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墓—战国中山国国上之墓(上)》,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
    王国振、高军红:《试论契刻书法理论体系的构建》,载《书法赏评》2010年第一期。
    王颖:《战国中山国文字研究》,华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版。
    ②参照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省平山县战国中山王墓出土文物展览简介》,1979年版。
    ③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省平山县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发掘简报》,载《文物》1979年第一期。
    王国振、高军红:《试论契刻书法理论体系的构建》,载《书法赏评》2010年第一期。
    王国振、高军红:《试论契刻书法理论体系的构建》,载《书法赏评》2010年第一期。
    王国振、高军红:《试论契刻书法理论体系的构建》,载《书法赏评》2010年第一期
    ①何琳仪:《战国文字通论(订补)》,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11页。
    ①参照胡厚宣:《甲骨文商族鸟图腾遗迹》,载《历史论丛》,1964年第一期。
    ②参照曹宪通:《战国楚地文字书法浅析》,载《古文字与出土文献从考》,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③黄锡全:《楚地文字略论》,载《华夏考古》1990年第三期。
    ①参照于省吾:《鄂君启节考释》,载《考古》1963年第八期。
    于省吾;《鄂君启节考释》,载《考古》1963年第八期。
    ①陈雍、庞明:《话说“行气玉铭”》,载《气功探邃》1998年第三期。参照《中国最早的气功物证——行气铭》,载《历史月刊》1994年第七十六期。
    ②陈邦坏:《战国行气玉铭考释》,载《古文字研究》1982年第七辑。
    李燕:《李苦禅藏帖选粹中山国石刻》,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秋子:《中国上古书法史》,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61页。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6页。
    ①段连勤:《北狄族与中山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②《左传·成公三年》。
    ①路洪昌:《战国中期中山国的经济》,载《河北学刊》1985年第一期。
    乌恩:《中国北方青铜透雕带饰》,载《考古学报》1983年第一期。
    李学勤:《比较考古学随笔》,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4页。
    ①段连勤:《北狄族与中山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页。
    ②路洪昌:《战国中期中山国的经济》,载《河北学刊》1985年第一期。
    ①参照何艳杰:《中山国社会生活礼俗研究》,郑州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4月。
    ②参照《论语·八佾》。
    ③参照《论语·先进》。
    ④参照《论语·雍也》。
    ⑤何艳杰:《中山国社会生活礼俗研究》,郑州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4月。
    何艳杰:《中山国社会生活礼俗研究》,郑州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4月。
    ①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2页。
    李宝才:《被盗出的赵王陵三马》,载《文物天地》1998年第六期。
    徐海斌、陈爱和:《中山王方壶铭文“愿从士大夫”的释读及相关问题》,载《井冈山学院学报》2009年第九期。
    刘泽华:《先秦士人与社会》,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
    ②《战国策·颜斶说齐王》。
    ③《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④《史记·太史公自序》。
    ⑤《史记·秦本纪》。
    参照《本文第一章第二节》:中山王(?)壶考释“皇祖文武桓祖成考、(?)(願)從在夫”
    ①何琳仪:《中山王器考释拾遗》,载《史学集刊》1984年第三期。
    ②《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③林宏明:《战国中山国文字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台湾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240-241页。
    ④朱德熙、裘锡圭:《平山中山王墓铜器铭文的初步研究》,载《文物》1979年第一期。
    ⑤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平山县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发掘报告》,载《文物》1979年第一期。
    ⑥李学勤、李零:《中山三器与中山国史若干问题》,载《考古学报》1979年第二期。
    ⑦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选》,文物出版社,1986年版,第四卷第八八一篇。
    ⑧黄盛璋:《中山国铭刻在古文字、语言上若干研究》,载《古文字研究》1982年第七辑。
    徐海斌、陈爱和:《中山王方壶铭文“愿从士大夫”的释读及相关问题》,载《井冈山学院学报》2009年第九期。
    ⑨刘泽华:《战国大夫辨析》,载《史学集刊》1987年第一期。
    ①刘泽华:《战国大夫辨析》,载《史学集刊》1987年第一期。
    ②徐海斌、陈爱和:《中山王方壶铭文“愿从士大夫”的释读及相关问题》,载《井冈山学院学报》2009年第二期。
    ①《孝经·士章》。
    刘泽华:《战国时期的“士”》,载《历史研究》1987年第四期。
    ②《荀子·议兵》。
    《韩非子·解老》。
    《荀子·乐论》。
    李学勤、李零:《中山三器及中山国史的若干问题》,载《考古学报》1979年第二期。
    杨宽:《战国史(增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675页。
    参照《论语·尧口》。
    ③参照《论语·为政》。
    ④何直刚:《中山三铭与中山史考辩》,载《文物春秋》1992年第二期。
    参照杨宽:《战国史(增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⑤李学勤:《平山墓葬群与中山国的文化》,载《文物》,1979年第一期。
    徐海斌、陈爱和:《中山铭文“愿从士大夫”的释读及相关问题》,载《井冈山学院学报》2009年第九期。
    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②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吴炜栋:《线条·节奏·性情》,载《书法报》2010年第22期。
    ①朱光潜:《谈美》,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第53-54页。
    山东省淄博市博物馆:《西汉齐王墓随葬器物坑》,载《考古学报》1985年第二期。
    郭荣章:《“石门颂”小考》,载《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四期。
    ①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12-113页。
    ②参照尼采:《权力意志》上下卷,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韩]成均馆人文科学研究所:《东西思想对比的照明》,《美的范畴》,载《韩国思想大系》成均馆大学校大同文化研究所,1973年,第12页。
    [韩]赵东一:《韩国文学的崇高和西方文学的悲壮》,成均馆大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12-13页。
    参照康德:《判断力批判》,郑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商务印社,1979年版,第95页。
    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商务印社,1979年版,第87页。
    ⑤参照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参照陈鼓应:《尼采新论》,《生命的推动力‘冲创意志’的理解》,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仪平策:《中国审美文化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年版,第142页。
    ①陈鼓应:《悲剧哲学家尼采》,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238-240页。
    ②陈鼓应:《悲剧哲学家尼采》,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100-102页。
    ③参照周钧韬:《美与生活》,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 Denis Diderot (1713-1784)法国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百科全书》主编。
    (?) Alexander Gottlieb Baumgarten (1714-1762)德国哲学家,沃尔弗哲学体系的拥护者。
    ①周钧韬:《美与生活》“序文”,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①段连勤:《北狄族与中山国》“附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蔡哲茂:《中山国史初探》,东京大学东洋学史学硕士论文,1984年。
    2.段连勤:《北狄族与中山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
    3. 河北省文物管理处编:《河北省平山县战国中山王墓出土文物展览简介》,1979年。
    4.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墓——战国中山国国王之墓》,文物出版社,1996年2月。
    5.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战国中山国灵寿城(1975-1993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5年11月。
    6.何艳杰:《中山国社会生活礼俗研究》,郑州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4月。
    7. [韩]姜允玉:《中山国青铜器铭文研究》,香港中文大学研究院,中国语言及文学学部哲学博士论文,1996年1月。
    8. [韩]姜允玉:《战国雄风—河北省中山王国墓文物展》,香港临时市政局香港艺术馆编制,1999年。
    9. 李燕:《李苦禅藏帖选粹中山国石刻》,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11月。
    10.林宏明:《战国中山国文字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台湾古籍出版社。
    11.吕苏生:《鲜虞中山国事表疆域图说补释》,古籍出版社,1993年8月。
    12.[清]王先谦:《鲜虞中山国事疆域图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13.王颖:《战国中山国文字研究》,华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14.殷宏雁:《中山三器铭文形体研究》,河北师大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10月。
    15.张守中:《中山王(?)器文字编》,中华书局,1981年。
    16.朱岐祥:《中山国古史彝铭考》,台湾大学中国大学研究所硕士论文,民国72年6月。
    1.蔡哲茂:《平山三器铭文集释再补正》,载《书目季刊》,21卷1期。
    2.蔡哲茂:《平山三器铭文集释再(上)》,载《书目季刊》,21卷三期。
    3.蔡哲茂:《平山三器铭文集释再(下)》,载《书目季刊》,20卷四期。
    4.蔡哲茂:《论北方之众不指中山之师》,载《书目季刊》,18卷四期。
    5. 常素霞:《战国中山国王(?)墓出土玉器》,载《文物天地》,1998年第四期。
    6.陈长安:《中山工墓(?)(?)壶铭中的小议》,载《中原文物》,1985年第三期。
    7.陈邦坏:《中山国文字铭文》,载《天津社会科学》,1983年第一期。
    8. 陈应祺:《战国中山国“成帛”刀币考》,载《中国钱币》,1984年第三期
    9. 陈应棋:《初论战国中山国农业发展状况》,载《农业考古》,1986年第二期。
    10.陈应祺:《中山国灵寿成址出土货币研究》,载《中国钱币》,1995年第二期。
    11.段连勤:《关于平山三器的成器年代及中山王(?)的在位年代问题—兼与李学勤、李零同志商榷》,载《西北大学学报》,1980年第三期。
    12.傅熹年:《战国中山王(?)墓出土的“兆域图”及其陵园规制的研究》,载《考古学报》,1980年第一期。
    13.高英民:《中山国自铸货币初探》,载《河北学刊》,1985年第二期。
    14.高英民:《战国中山国金贝的出土一兼述“成白”刀面文诸问题》,载《中国钱币》,1985年第四期。
    15.何清谷:《试探赵灭中山的几个问题》,载《人文杂志》,1981年第二期。
    16.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省平山县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发掘简报》,载《文物》,1979年第一期。
    17.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陈应棋等):《中山国灵寿城第四、五号遗址发掘简报》,载《文物春秋》,1989年第一期第二期。
    18.何琳仪:《中山王器考释拾遗》,载《史学集刊》,1984年第三期。
    19.何直刚:《中山三铭与中山史考辩》,载《文物春秋》,1992年第二期。
    20.黄盛璋:《中山国铭刻在古文字、语言上若干研究》,载《古文字研究》第七辑,中华书局,1982年。
    21.黄盛璋:《平山战国中山石刻初步研究》,载《古文字研究》,1983年第八期。
    22.黄盛璋:《中山国铭刻在古文字、语言上的若干研究》,载《古文字研究》第七辑。
    23.黄盛璋:《评论平山中山国墓若干问题》,载《考古》,1980年第五期。
    24.黄盛璋:《关于战国中山国墓葬遗物若干问题辩证》,载《文物》,1979年第五期。
    25.莱茵:《一幅罕见的“兆域图”—中山国王陵设计图》,载《文物天地》,1982年4期。
    26.雷从云:《灿烂的中山国文物》,载《文物天地》,1982年4月。
    27.罗福颐:《中山王墓鼎壶铭文小考》,《故宫博物院刊》,1979年二期。
    28.李学勤:《平山墓葬群与中山国的文化》,载《文物》,1979年第一期。
    29.李学勤、李零:《平山三器与中山国史的若干问题》,载《考古学报》,1979年第二期。
    30.[韩]李亨求:《战国时代之中山国史略》,载《史原》第11期,国立台湾大学历史学研究所,1981年12月。
    31.路洪昌:《战国中期中山国的经济》,载《河北学刊》,1985年第一期。
    32.绕宗颐:《中山君(?)考略》,载《古文字研究》,第五辑。
    33.商承祚:《中山王壶、圆壶及 圆壶三器铭文考释全同篇前言》,载《文物春秋》,1992年第十二期。
    34.商承祚:《中山王(?)鼎、壶铭文刍义》,载《古文字研究》,1982年第七辑。
    35.商承祚:《中山王(?)方壶、圆鼎及圆壶三器铭文考释会同篇前言》,载《文物春秋》,1992年第二期。
    36.万业馨:《中山王鼎壶铭文构形特点刍议》,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第九届学术讨论会论文,1992年11月。
    37.吴静安:《中山国始末考述》,载《南京师院学报》,1979年第三期。
    38.吴荣曾:《中山国史试探》,载《历史学》,1979年第四期。
    39.巫鸿:《谈几件中山国器物的造形与装饰》,载《文物》1979年第五期。
    40.夏淥:《战国中山二王名考》,《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第三期。
    41.于豪亮:《中山三器铭文考释》,考古学报,1979年第二期。
    42.袁永明:《(?)墓出土玉器研究刍议》,载《文物春秋》,1999年第六期。
    43.徐海斌、陈爱和:《中山王方壶铭文“愿从士大夫”的释读及相关问题》,载《井冈山学院学报》30卷第二期,2009年第九期。
    44.徐中舒、伍仕谦:《中山三器释文及宫堂图说明》,载《中国史研究》,1979年第四期。
    45.杨鸿勋:《战国中山王陵及兆域图研究》,载《考古学报》,1980年第一期。
    46.赵诚:《中山壶、中山鼎铭文试释》,载《古文字研究》,第一辑。
    47.张政娘:《中山王(?)壶及鼎铭考释》,载《古文字研究》,1979年第一辑。
    48.张政娘:《中山国胤嗣(?)(?)壶释文》,载《古文字研究》,1979年第一辑。
    49.张守中:《中山王(?)器文字编》,中华书局,1981年5月。
    50.张克忠:《中山王墓青铜器铭文简释—附论墓主人问题》,载《故宫博物院院刊》,1979年第一期。
    51.曾宪通:《中山王(?)器文字编》书刊报导,载《中国语文研究》,第四期,1982年9月,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
    52.朱德熙:《中山王器的祀字》,载《文物》,1987年第十一期。
    53.朱德熙、裘锡圭:《战国铜器铭文中的食官》,《文物》,1973年第十二期。
    54.朱德熙、裘锡圭:《平山中山工墓铜器铭文的初步研究》,载《文物》,1979年第一期。
    1.曹锦炎:《古玺通论》,上海书画出版社,1995年。
    2.陈世辉、汤余惠:《古文字学概要》,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年12月。
    3. 陈雍:《中国最早的气功物证—行气铭》,载《历史月刊》,1994年第七十六期。
    4.[韩]成均馆人文科学研究所:《东西思想对比的照明》,《美的范畴》,载《韩国思想大系》,成均馆大学校大同文化研究所,1973年版。
    5.郭沫若:《国差韵读》,载《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卷二
    6.韩玉涛:《书意》,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2年
    7.何琳仪:《战国文字通论》,中华书局,1989年4月。
    8.何琳仪:《楚书琐言》,载《书法研究》第四期,1998年。
    9.何琳仪:《战国文字通论(订补)》,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
    10.何琳仪、冯胜君:《东周时代的文字》,载《中国书法全集》第四卷。
    11.胡传海:《笔墨氤氲——书法的文化视野》,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
    12.[德]雷德侯:《万物》,三联书店,2006年03月。
    13.李明君:《中国美术字图说》,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10月。
    14.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1984年6月。
    15.李学勤:《新出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1990年6月。
    16.李学勤:《中国青铜器概说》,外文出版社,1995年版。
    17.刘志基:《汉字体态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18.马承源:《中国古代青铜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第1版。
    19.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选》,文物出版社,1986年。
    20.欧阳中石主编、叶培贵:《学书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1.唐兰:《古文字学导论》上编,齐鲁书社,1981年。
    22.秋子:《中国上古书法史》,商务印书馆,2004年。
    23.王力:《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中华书局,1999年5月。
    24.王志安:《木板刻字艺术》,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编印,1995年。
    25.[清]吴式芬:《古录金文》,乐天出版社,民国63年5月。
    26.[清]吴式芬、陈介祺:《封泥考略》,中国书店,1990年10月,据清光绪30年版影印。
    27.徐利明:《中国书法风格史》,河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
    28.杨宽:《战国史(增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
    29.杨宽:《战国史料编年辑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30.叶秀山:《书法美学引论》,日本宝文堂书店,1987年。
    31.张传旭:《楚文字形体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8月。
    32.张晓明:《春秋战国金文字体演变研究》,齐鲁书社,2006年。
    33.张传旭:《楚文字形体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8月。
    34.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三联书店,1999年版。
    35.朱德熙:《朱德熙古文字论集》,中华书局,1995年2月。
    1.北文:《秦始皇“书同文字”的历史作用》,载《文物》,1973年第十一期。
    2. 曹宪通:《战国楚地文字书法浅析》,载《古文字与出土文献从考》,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
    3. 陈邦坏:《战国行气玉铭考释》,载《古文字研究》,1982年第七辑。
    4.陈梦家:《禺邢王壶考释》,载《燕京学报》第二十一期。
    5.董莲池:《二十世纪中国学者的战国文字研究》,载《古汉语研究》,2000年第四期。
    6.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载《现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 社,1980年6月。
    7.郭沫若:《关于鄂君启节的研究》,载《文物》,1958年第四期。
    8.郭荣章:《“石门颂”小考》,载《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四期。
    9.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石家庄市石庄村战国遗址的发掘》,载《文物》,1957年第一期。
    10.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平山三汲古城调查与墓葬发掘》,载《考古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11.何琳仪:《战国文字与传抄古文》,载《古文字研究》第十五辑。
    12.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第一队:《我国考古上的空前发现信阳长台观发现一座战国大墓》,载《文物》1957年第九期。
    13.河南省丹江库区文物发掘队:《河南省淅川县下寺春秋楚墓》,载《文物》,1980年第十期。
    14.厚宣:《甲骨文商族鸟图腾遗迹》,载《历史论丛》,中华书局,1964年第一期。
    15.黄盛璋:《三晋铜器的国别、年代与相关制度》,载《古文字研究》,1989年第十七期。
    16.黄盛璋:《关于侯马盟书的主要问题》,载《中原文物》,1981年第二期。
    17.黄盛璋:《三晋铜器的国别、年代与相关制度》,载《古文字研究》第十七期。
    18.黄锡全:《楚地文字略论》,载《华夏考古》,1990年第三期。
    19.瓯燕:《栾书缶质疑》,载《文物》第十二期,1990年。
    20.李零:《战国鸟书箴铭带钩考释》,载《古文字研究》,第八辑。
    21.李学勤:《战国题铭概述(上)》,载《文物》,1959年第七期。
    22.李学勤:《战国题铭概述(中)》,载《文物》,1959年第八期。
    23.李学勤:《战国题铭概述(下)》,载《文物》,1959年第九期。
    24.李学勤:《谈近年新发现的几种战国文字资料》,载《文物》,1956年第一期。
    25.李学勤、郑绍宗:《论河北近年出土的战国有铭青铜器》,载《古文字研究》,第七辑。
    26.李裕民:《古字新考》,载《古文字研究》,第十辑。
    27.刘兴:《楚“王子午鼎”的书法艺术》,载《南方文物》第二期,1997年。
    28.刘泽华:《战国大夫辨析》,载《史学集刊》,1987年第一期。
    29.刘泽华:《战国时期的“士”》,载《历史研究》,1987年第四期。
    30.洛阳博物馆:《河南洛阳出土“繁阳之金剑”》,载《考古》。
    31.山东省淄博市博物馆:《西汉齐王墓随葬器物坑》,载《考古学报》,1985年第二期。
    32.沈之瑜:《大梁司寇鼎考释》,载《文汇报》,1962年10月14日。
    33.史树青:《我国古代的金错工艺》,载《文物》,1973年第六期。
    34.汤余惠:《略论战国文字形体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载《古文字研究》,第十五辑。
    35.天津文物管理处武清县文化馆:《武清县发现东汉鲜于璜墓碑》,载《文物》,1974年第八期。
    36.汪宁生:《试论不对称铜钺》,载《考古》,1985年第五期。
    37.王国振、高军红:《试论契刻书法理论体系的构建》,载《书法赏评》,2010年第一期。
    38.吴振武:《战国“信完”封泥考》,中国文物报,1989年8月25日2版。
    39.杨宽:《战国史(增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
    40.于省吾:《鄂君启节考释》,载《考古》,1963年第八期,第442页。
    41.朱德熙:《出土楚器铭文研究》,载《历史研究》,1954年第一期。
    42.朱德熙、裘锡圭:《战国文字研究(六种)》,载《考古学报》,1972年第一期。
    1.陈方既:《中国书法精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5年。
    2.陈鼓应:《悲剧哲学家尼采》,三联书店,1994年版。
    3. 陈鼓应:《尼采新论》,《生命的推动力‘冲创意志’的理解》,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4.陈廷佑:《书法之美》,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1989年。
    5.陈云君:《中国书法美学纲领》,天津科技出版社,1989年
    6.陈振濂:《书法美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02月。
    7.陈炎主编、廖群著:《中国审美文化史》,《先秦卷》,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年。
    8.陈炎主编、仪平策:《中国审美文化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年。
    9. 成复旺:《中国美学范畴词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
    10.丁梦周:《中国书法与线条艺术》,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
    11.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商务印社,1979年。
    12.胡传海:《笔墨氤氲——书法的文化视野》,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
    13.金学智:《书法美学》,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年8月。
    14.金开城、王岳川主编:《中国书法文化大观》,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15.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
    16.刘纪纲:《书法美学简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17.邱振中:《书法的形态与阐释》,重庆出版社,1993年。
    18.宋民:《中国古代书法美学》,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年
    19.谭好哲:《文艺与意识形态》,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
    20.天白:《书法美》,宁夏人民出版社,1990年。
    21.王国维:《王国维遗书》,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
    22.巫鸿:《时空中的美术》,三联书店,2009年,12月。
    23.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4.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