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地理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论文从地理环境、文化发展(包括中华文明的形成)及其相互关
    系等方面对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地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第一章绪论就与选题相关的几个理论问题进行讨论并对选题作简单说明。
     关于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发展的宏观影响,古今中外思想家、地理学
    家以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进行过大量论述,我们在此基础上可将其作用的
    特点归纳为五个方面: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发展的影响是连续的永不间断
    的;地理环境对不同类型、层次与要素的文化发展有不同的影响作用;地理环
    境对文化发展的影响作用是在复杂的巨系统内进行的;地理环境对不同文化的
    影响作用有着多种途径;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造成了文化发展的区域性。
     历史文化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历史时期文化的空间组合,即研究不同历史阶
    段各种文化现象的地域系统及其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其中以探讨历史
    时期地理环境与人类文化相互关系与作用尤其是地理环境对文化发展的影响作
    用为核心,是文化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和文化史的分支学科,同时又是其中二
    者或三者共同构成的交叉学科,从大的学科讲,它是地理学、历史学与文化学
    的交叉学科。历史文化地理学作为一个分支学科有着自己的学科体系。历史文
    化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历史时期地理环境与文化发展的相互关系、历史时
    期的文化区域、文化传播、文化景观以及历史时期各文化要素的空间组合及其
    规律等。从事历史文化地理研究,在理论方法上,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
    导;要做到文献资料与实地考察的结合;要坚持多学科研究方法的结合;要坚
    持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的结合。
     我国的历史文化地理研究由来已久,但取得实质性发展却是20世纪80年
    代初以来的事情。20年来,中国历史文化地理研究成果较为丰硕,内容已涉
    及到历史文化地理的理论问题,涉及到文化整体及诸多因素在历史时期的空间
    变化等问题,研究领域不断拓宽,切入角度更加丰富,成果数量逐渐增加,学
    术质量不断提高。针对中国历史文化地理研究的现状,笔者以为应继续加强四
    个方面的工作:继续加强对中国历史文化地理的微观研究;不断扩大中国历史
    文化地理研究的地域范围;加强对断代(或时间段)中国历史文化地理的研
    究;加强中国历史文化地理有关理论方法问题的研究。
     本课题属断代(时间段)历史文化地理的研究,选取新石器时代作为中国
    历史文化地理研究的时间段是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就目前的研究现状而
    言,对新石器时代中国文化地理的系统研究尚属少见;二是新石器时代的文化
    地理是整个中国历史文化地理的源头,因而本课题的研究对中国历史文化地理
    研究无疑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三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形成的文化格局对其后历
    史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而对这一时期文化地理的探索就有了更为特别的
    意义。本论文中的文化概念主要是指考古学文化,主要资料属考古资料,论文
    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入手,涉及到历史地理学、考古学、历史学、文化人类
    学、第四纪地质学等诸多学科领域,试图在融汇各相关学科已有相关成果的基
    础上,对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地理做些探索,其中以对中国新石器时代地理环
    境与文化发展相互关系的探讨为核心。
     第二章主要对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的地理背景做了说明。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气候状况可大致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为距令1万年
    至8000年,这一时期始于第四纪冰期的结束,气温逐渐回升,气候渐趋温暖
    湿润。第二时期为距今8000年至距今4000年夏朝的建立,这一时期气候持续
    温暖湿润。纵观新石器时代我国气候的变化,有两点较为显著:一是这一时期
    的气候波动不算很大,距今8000年以来的变化与5000年来我国气候变化的趋
    势是一致的,即由温暖湿润渐趋寒冷干燥;二是这一时期大部分时间为温暖润
    湿的气候。中国新石器时代气侯的变化,还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从全球来
    看,东亚地区全新世早期气温可能不像欧洲北部那样低寒,加以干旱的影响,
    气候变化的幅度较小,而温暖期发生的也较早。我国位于东亚的中、低纬度地
    带,地跨寒、温、热三个气候带,自然条件的区域性分异极为明显,从而造成
    了全新世时期中国不同区域的气候摆动所发生的时间不完全一致。总的来看,
    中国新石器时代适宜的气候条件为我国早期先民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
    然环境,也孕育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与文明。
     我国的地形地貌具有显著的特征。就周边环境来看,我国地貌具有相对封
    闭性和独立性,这种地理条件保证了我国早期文化的独立发展,也为中华文化
    几千年的绵延不断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为中华文化统一性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我国地形地貌的地区差异极为显著,这种差异影响着新石器时代中国文化生成
     ·2·与发展的不平衡分布。我国地貌还具有多样性与区域相对独立性的特征,从而
    引起了我国文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区域性的形成。多样性的地理环境不仅为文
    化多样性发展提供了特定的地理空间;除?
From the viewpoint of historical cultural geography, a number of problems
     have been discussed in the paper, such as the geographic environment, cultural
    development (including the formation of Chinese civilisation) and their relations,
    etc, in the Neolithic Age of China. Natural geographic envronment has considerable
    influence on the appearance and development of man's eary culture. And the
    suitable climate and particular geographic environment, such as topgraphic fea-
    tures, etc, in the Neolithic Age of China created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e.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natural conditions and
    based on the succession of culture in the Paleolithic Age,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olithic Age of China was formed. On the basis of regional difference in culture
    and rigorous logic, the culture in the Paleolithic Age can be classified regionally.
     In the Neolithic Age, the Huanghe River valley and the Changjiang River Valley
    were developed in Chinese culture. The cultural pattern formed by the late Neolithic
    Age had great impact on the later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and ethnic distribution
    of China. Civilization is a product when culture has developed to a certain
    stage. Chinese civilization occurred in the time of Longshan Culture about 5000
    years ago. This early civi1ization was characterized by self-development, multivariate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imbalance, and so on. Man's early civilization has
    many common features in geographic environment, reflected at least in five aspects.
    The influence of geographic environment on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Neolithic
     Age of China can be summarized in five aspects and the Chinese ancestors'
    exploitation and modification of enviromnent are displayed in seven aspects. During
    that period, the interaction of men and land was relatively direct.
引文
[1]安志敏《“干兰”式建筑的考古研究》,《考古学报》1963年第2期。
    [2]安志敏《试论文明的起源》,《考古》1987年第5期。
    [3][英]A·高迪著,邢嘉明等译《环境变迁》,北京:海洋出版社1981年版。
    [4]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1卷:导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5]蔡凤书、宋百川主编《考古学通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6]晁福林著《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7]陈连开《论中华文明起源及其早期发展的基本特点》,《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8]陈桥驿《吴越文化和中日两国的史前交流》,《浙江学刊》1990年第4期。
    [9]陈剩勇著《中国第一王朝的崛起——中华文明和国家起源之谜破译》,长沙:湖南出版社1994年版。
    [10]陈正祥著《中国文化地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
    [11]邓云特著《中国救荒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12]段渝著《政治结构与文化模式——巴蜀古代文明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13]樊树志著《国史概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4]樊志民《中国古代农业区划研究》,《中国农史》1991年第1期。
    [15][美]菲利普·巴格比著,夏克、李天纲、陈江岚译《文化:历史的投影——比较文明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6]冯天瑜著《上古神话纵横谈》,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17]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著《中华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8]冯友兰著,涂又光译《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19]冯友兰著《冯友兰选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0]高广仁、邵望平《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海岱历史文化区》,《史前研究》1984年第1期。
    [21]高炜、高天麟、张岱海《关于陶寺墓地的几个问题》,《考古》1983年第6期。
    [22]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3]格勒《中华大地上的三大考古文化系统和民族系统》,《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4期。
    [24]龚高法等《历史时期我国气候带的变迁及生物分布界线的推移》,《历史地理》第五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5]顾颉刚、史念海著《中国疆域沿革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26]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广东潮安的贝丘遗址》,《考古》1961年第11期。
    [27]郭沫若著《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
    [28]黄春长著《环境变迁》,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9][德]黑格尔著,王造时译《历史哲学》,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
    [30]侯仁之主编《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
    [31]侯甬坚著《区域历史地理的空间发展过程》,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32]胡厚宣《气候变迁与殷代气候之探讨》,《中国文化研究汇刊》1944年第1期。
    [33]胡焕庸、张善余著《中国人口地理》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34]贾春峰《文化研究的新拓展》,《人民日报》1995年3月15日。
    [35]贾兰坡《有关人类起源的一些问题》,《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74年第3期。
    [36]贾兰坡、张振标《河南淅川县下王岗遗址中的动物群》,《文物》1977年第6期。
    [37]金景芳著《中国奴隶社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38]金其铭、张小林、董新编著《人文地理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39]靳生禾著《中国历史地理文献概论》,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40]况光贤著《人文地理学导论》,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41]蓝勇著《西南历史文化地理》,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2]李伯谦《长江流域文明的进程》,《考古与文物》1997年第4期。
    [43]李朝远《五十年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学术月刊》1999年第9期。
    [44]李四光《冰期之庐山》,《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专刊乙种》1947年第2号。
    [45]李文漪《试论河北东部更新世孢粉组合及其古地理意义》,《中国第四纪冰川冰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46]李文漪《全新世花粉分带与地层划分》,《中国第四纪研究》1987年第2期。
    [47]李文漪、姚祖驹《广西苗儿山华南铁杉现代花粉雨研究》,《中国北、中亚热带晚第四纪植被与环境研究》,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年版。
    [48]李文漪著《中国第四纪植被与环境》,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49]李旭旦主编《人文地理学概说》,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50]李学勤主编《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51]李学勤著,李缙云编《李学勤学术文化随笔》,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52]李学勤《五十年来的中国考古学与古代文明研究》,《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4期。
    [53]李仲均、王根元《我国史前人类对于矿物岩石认识的历史》,《科学通报》1975年第5期。
    [54]梁启超著《饮冰室全集》,上海:上海文化书局1934年版。
    [55]林惠祥著《文化人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56]林向《近年来史前考古的新发现》,《光明日报》1999年7月9日。
    [57]刘光琇《江汉平原龙泉湖末次冰期后植被与环境》,《中国北、中亚热带晚第四纪植被与环境研究》,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年版。
    [58]刘蕙孙《洪水问题真象的探索——论洪水就是山洪暴发》,《历史教学》1983年第2期。
    [59]刘盛佳编著《地理学思想史》,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60]卢云著《汉晋文化地理》,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61]吕文郁著《华夏文明与先秦时代的生态环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62]吕振羽著《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1年版。
    [6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64]马正林主编《中国历史地理简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65]马宗申《关于我国古代洪水和大禹治水的探讨》,《农业考古》1982年第2期。
    [66]毛曦《对地域文化研究的反思》,《华夏文化》1995年第4期。
    [67][法]孟德斯鸠著,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68][澳]M. A. J. Williams, D. L. Dunkerley, P. De Deckker, A. P. Kershaw, T. J. Stokes著,刘东生等编译《第四纪环境》,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69]裴安平《关于当代中国考古学学科重点的转移与考古学文化的整体研究》,《文物季刊》1998年第3期。
    [70]裴文中《中国原始人类的生活环境》,《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0年第1期。
    [71][美]普雷斯顿·詹姆斯著,李旭旦译《地理学思想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72]普列汉诺夫著,张仲实译《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北京:三联书店1961年版。
    [73]钱穆著《中国文化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74]钱智《吴文化区域系统初步研究》,《地理学报》1998年第2期。
    [75]秦岭《从考古学角度谈古代中国的区域形成——由施坚雅的区系理论说起》,《文物世界》2000年第2期。
    [76]青海省文物处考古队、中国社科院考古所《青海柳湾》,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77]庆阳地区博物馆《甘肃省宁阳阳坬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83年第10期。
    [78]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考古学科调研组《中国考古学的研究状况与发展趋势》,《文物季刊》1998年第4期。
    [79]任式楠《中国史前城址的考察》,《考古》1998年第1期。
    [80][英]R. A. 布雷森、T. J. 毛雷著,龚高法等译《饥馑的气候》,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81][英]罗伯特·迪金森著,葛以德等译《近代地理学创建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82]山东省文管处、济南市博物馆《大汶口》,北京:文物出版社1974年版。
    [83]邵望平《<禹贡>“九州”的考古学研究》,苏秉琦主编《考古学文化论集》(二),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
    [84]邵望平、汪遵国《迎接中国考古学的新世纪——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苏秉琦教授访谈录》,《东南文化》1993年第1期。
    [85]世界上古史纲编写组《世界上古史纲》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86]史念海著《河山集》二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年版。
    [87]史念海《由地理的因素试探远古时期黄河流域文化最为发达的原因》,《历史地理》第三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88]史念海、曹尔琴、朱士光著《黄土高原森林与草原的变迁》,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89]史念海《论两周时期农牧业地区的分界线》,《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7年第1辑。
    [90]史念海《历史地理学的形成因素》,《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年第2辑。
    [91]史念海《发挥中国历史地理学有用于世的作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第3辑。
    [92]史念海《<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的撰著渊源》,《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8年第3期。
    [93]史式《五千年还是一万年》,《团结报》1999年6月10日。
    [94]施昕更《良渚》,西湖博物馆1938年刊印。
    [95]石兴邦《关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体系的问题》,《南京博物院集刊》1980年第2集。
    [96]石兴邦《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体系及其有关问题》,《亚洲文明论丛》,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97]宋新潮著《殷商文化区域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98]宋镇豪著《夏商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99]苏秉琦著《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100]苏秉琦《中华文明的新曙光》,《东南文化》1988年第5期。
    [101]苏秉琦主编《中国通史》第2卷:远古时代,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02]孙湘君、杜乃秋、陈明洪《“河姆渡”先人生活时期的古植被古气候》,《植物学报》1981年第2期。
    [103]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北京: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
    [104][英]汤因比著,曹未风等译《历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05]童恩正《人类可能的发源地——中国西南地区》,《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3期。
    [106]童恩正著《南方文明》,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
    [107]佟柱臣《试论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含有细石器的诸文化问题》,《考古学报》1979年第4期。
    [108]佟柱臣《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三个接触地带论——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综合研究之一》,《史前研究》1985年第2期。
    [109]佟柱臣《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多中心发展论和发展不平衡论——论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的规律和中国文明的起源》,《文物》1986年第2期。
    [110]汪佩芳等《西藏南部全新世孢粉组合及自然环境演化的探讨》,《地理科学》1981年第2期。
    [111]王邨、王松梅《近五千余年来我国中原地区气候在年降水量方面的变迁》,《中国科学》B辑,1987年第1期。
    [112]王恩涌编著《文化地理学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113]王恩涌《文明起源的地理分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
    [114]王国维著《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15]王国维撰,黄永年校点《古本竹书纪年辑校·今本竹书纪年疏证》,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16]王会昌著《中国文化地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17]王开发等《根据孢粉分析推论沪杭地区一万多年来的气候变迁》,《历史地理》第一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18]王昆吾著《中国早期艺术与宗教》,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
    [119]王妙发《黄河流域的史前聚落》,《历史地理》第六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20]王树明《谈陵阳河与大朱村出土的陶尊“文字”》,《山东史前文化论文集》,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版。
    [121]王星、孙慧民、田克勤著《人类文化的空间组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22]王宇信等《殷墟象坑和“殷人服象”的再探讨》,《甲骨探史录》,北京:三联书店1982年版。
    [123]王蕴智《史前陶器符号的发现与汉字起源的探索》,《华夏考古》1994年第3期。
    [124]王震中《文明与国家——东夷民族的文明起源》,《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3期。
    [125]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26]王志俊《关中仰韶文化刻划符号综述》,《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3期。
    [127]王志俊《史前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与改造》,《环境考古研究》第一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128]翁独健《论中国民族史》,《民族研究》1984年第4期。
    [129]《我国考古界根据新发现探索:中华文明发祥地有四大区域》,《光明日报》1986年9月23日。
    [130]吴必虎《中国文化区的形成与划分》,《学术月刊》1996年第3期。
    [131]吴汝康《在瑞典召开的早期人类国际讨论会上》,《光明日报》1978年10月19日。
    [132]吴维棠《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看杭州湾两岸的全新世古地理》,《地理学报》1983年第2期。
    [133]夏鼐著《中国文明的起源》,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134]向翔著《哲学文化学》,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7年版。
    [135]谢觉民主编《人文地理笔谈:自然·文化·人地关系》,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36]谢维扬著《中国早期国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37]徐大立《蚌埠双墩新石器遗址陶器刻划初论》,《文物研究》第5辑,合肥:黄山书社1989年9月版。
    [138]徐殿魁《龙山文化陶寺类型初探》,《中原文物》1982年第2期。
    [139]徐吉军《论长江文化区的划分》,《浙江学刊》1994年第6期。
    [140]徐旭生著《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新1版。
    [141]徐中舒《殷人服象及象之南迁》,《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二本。
    [142]严文明《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农业考古》1982年第1、2期。
    [143]严文明《中国史前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文物》1987年第3期。
    [144]严文明《略论中国栽培稻的起源和传播》,《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2期。
    [145]杨文衡主编《世界地理学史》,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146]杨向奎著《绎史斋学术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47]宜昌博物馆《宜昌县杨家湾新石器时代遗址》,《江汉考古》1984年第4期。
    [148]阴法鲁、许树安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史》(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49]尹申平《陕西新石器时代居民对环境的选择》,《中国考古学研究论集》,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年版。
    [150]雍际春《论历史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科学内容及其任务》,《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3辑。
    [151]俞伟超《龙山文化与良渚文化衰变的奥秘——致“纪念发掘城子崖遗址六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的贺信》,《文物天地》1992年第3期。
    [152]于希贤《近四千年来中国地理环境几次突发变异及其后果的初步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2辑。
    [153]于希贤《走向世界,走向21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学》,《人文地理》1998年第3期。
    [154]云南省博物馆《云南宾川白羊村遗址》,《考古学报》1981年第3期。
    [155]曾昭璇、曾宪伟、谢港基著《人类地理学概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56]张步天著《中国历史文化地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57]张光直著《中国青铜时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158]张光直著《中国考古学论文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159]张伟然著《湖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60]张文奎著《人文地理学概论》,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61]张孝光《陇东镇原常山遗址14号房子的复原》,《考古》1983年第5期。
    [162]张之恒主编《中国考古学通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63]张仲英等《海南岛沿海的全新世》,《地理科学》1987年第2期。
    [164]赵光贤《关于大禹治水的传说》,《历史教学》1955年第4期。
    [165]赵吉惠著《中国传统文化导论》(修订版),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版。
    [166]浙江省博物馆自然组《河姆渡遗址动植物遗存的鉴定研究》,《考古学报》1978年第1期。
    [167]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8年第1期。
    [168]知原主编《面向大地的求索——20世纪的中国考古学》,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
    [169]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第四纪孢粉组、~(14)C组《辽宁南部一万年来的自然环境演变》,《中国科学》1977年第6期。
    [170]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西安半坡博物馆《西安半坡》,北京:文物出版社1963年版。
    [171]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172]中国历史大辞典·历史地理卷编纂委员会编《中国历史大辞典·历史地理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版。
    [173]《中国历史的童年》,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17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175]中国先秦史学会编《夏史论丛》,济南:齐鲁书社1985年版。
    [176]《中国植被》编委会编著《中国植被》,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177]周季维《长江中下游出土古稻考察报告》,《云南农业科技》1981年第6期。
    [178]周昆叔等《中国北方全新世花粉分析与古环境》,《第四纪孢粉分析与古环境》,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179]周明明、李文漪《神农架大九湖全新世植被与环境》,《中国北、中亚热带晚第四纪植被与环境研究》,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年版。
    [180]周仁等《我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和殷周时代制陶工艺的科学总结》,《考古学报》1964年第1期。
    [181]周振鹤、游汝杰著《方言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82]周振鹤主著《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83]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184]《竺可桢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
    [185]朱谦之著《文化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186]朱士光《全新世中期中国天然植被分布概况》,《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年第1辑。
    [187]朱士光等《历史时期关中地区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第四纪研究》1998年第1期。
    [188]朱士光著《黄土高原地区环境变迁及其治理》,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9年版。
    [189]庄电一《海原县发现新石器时代窑洞式房屋》,《光明日报》1988年6月24日。
    [190]Glyn Daniel: The First Civilization: The Archaeology of Their Origins, Thames and Hudson, 196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