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诗歌考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迄今为止,学界对顾炎武的研究呈现重学术而轻文学的局面。关于顾炎武在经学、理学、史学、经济学、小学等方面的成就及思想,学界前辈都曾进行过较为深入的探讨,而关于顾炎武文学成就的研究,不论是研究视角的广度,还是研究层次的深度,都无法与其学术思想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相比。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重学术而轻文学的局面,究其根源在于顾炎武本身就是一位对清代学术诸领域有着奠基性重大意义且并不以文人自居的研究对象。然而,事实上,顾炎武的文学创作,特别是其诗歌创作,成就很高且影响深远,堪称清初诗坛之巨擘。本文立足于顾炎武的诗文著述和明清易代史料,对顾炎武生平经历中影响深远但未获关注,或前人有论但存在争议的问题再做考证;对顾诗中隐含的抗清经历、行旅历程等史事进行梳理;结合时代背景和诗歌创作实际,对其诗学渊源、诗歌思想和诗艺特色等问题再做深入论析。
     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从“知人论世”的角度出发,对顾炎武生平的考论。内容包含顾炎武的家学渊源、明清易代之际的社集活动和影响、黄培诗案和济南狱始末、北游不归原因等。笔者结合顾炎武诗文作品和相关史料文献,对前人论述中存在争议的问题做了深入的考证,得出了较为客观的结论,并初步揭示出这些事件对顾炎武生平、创作的深远影响。
     第二、三章旨在充分发掘顾诗“以诗纪史”的史料价值,并结合明清易代之际大量的史料文献,对顾炎武一生的抗清经历和行旅历程进行系统、全面的考论:顾炎武以诗笔幽隐地记录着自己的抗清活动,将这些线索穿连起来,就可以从中窥见明清易代之际遗民活动的真实情景;顾炎武一生游历南北,足迹遍及江苏、安徽、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诸地,经历之广在清初诗人中罕有人匹,而在其人生历程的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诗作记录他的行踪,为后人探寻他的行踪事迹留下了最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因此,以诗来观其行,不仅可以清晰勾勒出其人生行旅轨迹,也可从中窥见其行为背后的心路历程。
     第四、五、六章主要结合顾炎武的学术风格、明清易代之际的社会背景和顾炎武诗歌创作实践,对其诗学思想、诗学渊源、诗艺特色作全面深入的考察:顾炎武对古今诗文创作理论和实践做了深刻的反思,就文学的意义和价值、诗文创作和时代的关系、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文人品格四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很有见地的诗论主张,对后世诗人的创作实践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顾炎武学诗自明七子入手,并在承继的同时对其诗学弊病做了深刻的反思,而诗学造诣远非七子可以牢笼,为给自己树立更高的标尺,顾氏“进而益上”,将诗圣杜甫作为师法的对象,在对杜诗的涵咏中锻炼诗艺,在对杜诗精神的承传中将诗歌创作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顾炎武的诗艺特色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贯穿着深沉的兴亡主题;情辞凝练古雅、隶事用典熨帖切当,开启有清一代以学问入诗之端倪;诗风如风霜般沉郁沧桑、似松柏般遒劲坚毅,气骨峥嵘,有金石之声。
     本文力图打破以往学界对顾炎武诗歌研究多浮泛之论而少深入体析的不足,将顾炎武的诗歌创作与明清易代之际的社会历史背景相结合,通过对文献史料的爬梳和充分的诗作实例分析,对顾炎武的诗歌创作形成更为系统、深入的认识,期望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
     第一,在明清易代之际的社会背景、诗歌发展史背景和学术思想背景这三重语境下综合考察顾炎武的诗歌创作,充分彰显其诗歌的思想、风格、意义和价值。顾炎武一生不以文人自居,首先是遗民、学者、其次才是诗人,对他来说,诗歌创作最大的意义就是可以即时地抒写自己的见闻感慨,记录这段硝烟弥漫、血流漂杵的亡国痛史和自己艰辛坎坷但矢志不移的心路历程,依严迪昌所论:“作为遗民诗群中影响深广的杰出爱国者,倘若人们无视顾炎武之为诗,就其本意只相副于诸如‘五谒孝陵,四谒横宫’之类践行,作为明志和张扬舆论、鼓舞士气、激励同志的一种器具的话,那么岂止有悖于诗人原不欲以诗鸣世的初衷,也难以确定其在诗史中应有的切实的地位”。顾炎武诗歌远绍杜甫、近承七子,“逗出一代诗学倾向”,堪为遗民诗典范。他很少单纯地探讨文学问题,常将文学置于治道的高度加以思考的,其诗歌创作其经世致用的学术主张一脉贯通的。由此可见,如果缺乏社会历史背景、诗歌发展史背景、顾炎武的学术思想背景这三重语境的支撑,就不可能对顾诗做出深刻的体析。
     第二,综合考察、梳理明清易代之际的史料文献、诗歌中蕴含的史实和顾炎武的诗歌创作实践,将从三条线索中获得的讯息比照串联,发掘顾炎武幽隐诗笔中蕴藏的史事、情感,并通过对其诗篇的深入体析、品赏,对其诗风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
     第三,综合运用考据、审美、思辨三种方法全面考察顾炎武的诗歌创作。本文不论是对顾炎武生平事迹的考证,还是对其诗歌思想、诗学渊源、诗艺特色的体析都本着考论结合的方法进行论述,以诗史互证的视角发掘其诗歌的史料价值、通过大量的诗作品赏获得对顾诗思想风格的深入体认,结合社会历史背景和顾炎武的学术特色对其诗学思想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辨析,对顾诗进行全面深入的体析,推动顾诗研究走向深入。
So far, educational circles pay more attation to Gu Yanwu academic achievement rateher than his literary creation. About Gu in classical studies, Neo-Confucianism, history, economics, philology achievements and ideas, senior academics have been more in-depth discussion but about the literature on the achievements of Gu, Whether the breadth of perspective, or depth of research-level, can not be achieved compared to the institute for his academic thought. The reason why educational circles pay more attation to Gu Yanwu academic achievement rateher than his literary creation, the reason in root is that Gu himself is one who has a foundation of the areas of academic significance but did not consider oneself as scholars. However Gu's literature, especially his poetries have high and far-reaching achievements, can be rated as thumb in the poetic circle at the beginning of Qing Dynasty. According to the writing of Gu and the historical material or data about the turn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is text does in-depth study about the life experience of Gu which has a far-reaching influence but has not been concerned or which has been discussed but not reach a consensus, cards the process of resisting the Qing and tourism which has been expressed implicitly by the poetries of Gu, and also combining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and the practice of poetry creation does in-depth analysis about the poetic thoughts and features art of poetry of Gu.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from the "knowing of the world" point of view, doing Textual Research on Gu Yanwu'poetries. The content of the first chapter includes learning handed down in the family of Gu Yanwu, the behavior of taking part in mass rganizations of letters of men and its impact,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whole story of Huang Pei poetry sase and Jinan prison, the cause of no return trip to the north and so on. According to Gu poetry works and historical documents related the author did in-depth study on contentious issues before reaching some relatively objective conclusions and Initially revealed the profound influence on Gu Yanwu's life and creativity from these events.
     The second、third chapters fully explore the value of " using poetry to record the history" and do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study about the process of resisting the Qing dynasty and travel experiences according to Gu poetry works and historical documents related. Gu Yanwu'use poetries to reflect the his resist the Qing dynasty activities implicitly, if wearing with these clues together we can glimpse from the real-world scene of the activities of adherents between Ming and Qing. In the whole life of Gu Yanwu, he has traveled all over North and South and has visited Jiangsu, Anhui, Shandong, Hebei, Shanxi, Shaanxi, Henan various places.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poets, few people matchthe breadth of experience of Gu Yanwu. In every stage of their life course the poem has a corresponding record of his whereabouts, leaving first-hand information for future generations to explore the story of his whereabouts. Therefore, to observe the movements through poetry can clearly outline not only travel path all his life can also be from a glimpse of the mentality behind their behavior.
     The fourth, fifth and sixth chapters mainly combining the academic style of Gu Yanwu, the social background between the occasion of the Ming and Qing and the Poetry Practice of Gu, give his poetic thought, poetic origin, poetic Art features a comprehensive in-depth study. Gu had did a deep reflection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ancient and modern poetry writing putting forward a series of insightful poetry ideas on the meaning and value of literatu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ry creation and the tim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tent and form and literary character, and ha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guiding creative practice of later poets. Gu began writing poetry by studying before and after the start of Seven while in the succession of their poetry he also doing a deep reflection about the drawback of the Seven however the poetry attainments of Gu Yanwu have been far beyond the Seven. To establish a higher scale to himself Gu consider Du Fu as a learning object, promoting his poetry creation poetry to a higher realm by inheritting the spirit of Du Fu. Disintegrating the art of poetry features mainly in three aspects:the main theme of patriotism, concise and elegant emotion and rhetoric, proper using of literary quotation, and great and tragic poetry style.
     Tring to break the past academic do more superficial research on Gu poetries and lack of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body, this paper combine the poetries of Gu Yanwu with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betwee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y. By the means of combing through the literature and historical data and full analysis of the poems examples, this paper form the more systematic,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of the poetries of Gu Yanwu. The author hope bring forth new ideas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First, Gu Yanwu's poems will be made an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under three background, such as The the social background between the Ming and Qing, background history of poetry,Ideological background of academic, fully demonstrating the idea of his poetry, style, meaning and value. Gu Yanwu did not see themselves as scholars. His identity is first Dynasty, scholars, followed by the poet. So, For him, the most significant thing of poetry creation is can be seen and heard in real time writing your own feelings, can record this smoke, blood everywhere and the subjugation pain history, just as what Yan Dichang said Gu Yanwu's poems is a model of dynasty poem. Gu Yanwu's poems inherit Tu Fu and the former seven writers and latter seven writers of Ming dynasty influencing the generation of poetics. He rarely discuss the question of literature simply, he always placed it as high as governance. The poetry creation of Gu Yanwu interlinked his academic ideas. From this, it can be seen that If the lack of social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the background history of poetry and the ideological background of academic of Gu Yanwu, we can not make a profound analysis on his poems.
     Second, integrated survey and card the historical documents of Ming and Qing dynasty, historical facts contained in the poetries and poetry creative practice of Gu Yanwu. Connecting and comparing the message obtaining from the three clues, we can explore the unknown things hidden in the history of poetic writing in the matter and emotional. By the means of in-depth analyzing and tasting we can form the mor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formation of Gu Yanwu's poetry.
     Third, by comprehensive using of the three methods of textual, aesthetic and mentally analyze the author made systematically study on the poetries of Gu. No matter the research on life story of Gu or the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of his poetry, poetics and poetic art characteristic, this text use the method of combination of textual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Historic perspective of each card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historical value of his poetry. Through a lot of poetic thinking style of poetry to gain in-depth realize of Gu Yanwu'poetries. Combination of social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academic characteristics of Gu Yanwu the author give deep thinking and discrimination about the poetic thought of Gu Yanwu. This paper hope to make a comprehensive and in-depth analysis of Gu Yanwu'poetries while further promote the research of his poetries.
引文
①钱仲联《清诗精华录·前言》,页4。
    ②朱则杰《清诗史》,页85。
    ③严迪昌《清诗史》,页303
    ①严迪昌《清诗史》,页293。
    ①《清诗史》,页202。
    ①徐世昌《晚晴簃诗话》,页37。
    ②包世臣《艺舟双楫·论文》(《艺林名著丛刊》本),页13。
    ③《静志居诗话》卷二十二,页672。
    ④[清]徐嘉《顾亭林诗笺》(附校补)卷首,页5。
    ⑤[清]沈德潜《明诗别裁集》卷十一,页300。
    ①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二,页29。
    ②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二,页29-30。
    ③[清]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十五,页449。今案:孟襄阳即唐诗人孟浩然,以籍贯襄阳,故世有“孟襄阳”之称,高苏门即明诗人高叔嗣,自号苏门山人,孟、高诗风、平和自然、淡雅清旷。
    ④转引自《张谱》“万历四十一年条”。
    ①《顾亭林诗文集·亭林余集》,页155-156。今案:邸报是明代的政府官报,用于朝廷向各级官员传达朝政文书和政治情报,最初只是抄写流传,自崇祯十一(1638)年起,开始铅版印刷。
    ②《顾亭林诗文集·亭林余集》,页155。
    ③《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二,页30。
    ④同上。
    ① [清]张廷玉《明史》卷三O三,页7740。
    ②《顾亭林诗文集·亭林余集》,页165。
    ③《顾亭林诗文集·亭林余集》,页155。
    ④《顾亭林诗文集·亭林余集》,页163。
    ⑤《顾亭林诗文集·亭林余集》,页165。
    ①《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三,页53。
    ②《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三,页165。
    ③徐珂《清碑类钞·经术类》“顾亭林春夏温经”条,页3807。
    ④《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28。
    ①《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41。
    ②[清]留云居士辑《明季碑史初编》卷十,页206。
    ③《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45-46。
    ④《顾炎武诗文集·亭林文集》卷三,页54。
    ⑤《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五,页1054。
    ⑥《顾亭林诗集汇注》卷六,页1263。
    ①《秋室集》卷一《书南山草堂后》。
    ②今案:据诸谱所载,顾炎武入复社在十四岁时,独赵俪生《顾炎武新传》中称其十七岁参加复社(见《顾亭林与王山史》,页21),但并没有对此新说列出相关文献佐证。周可真据清杨彝《复社事实》、清吴伟业《复社纪略》记载,考知复社成立于崇祯二年(1629),顾氏入复社不应早于此年,故赵俪生十七岁入复社说似更合理(参见《川谱》,页35)。
    ③《复社纪略》卷一,页181。
    ①《复社纪略》卷一,页181。
    ②《静志居诗话》卷二十一,页657。
    ③《复社纪略》卷二,页215-216。
    ④《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三,页56。
    ⑤今案,顾炎武于明亡前参加的科举考试及名次如下:崇祯三年(1630)科试,考一等二十名;是年八月乡试,不中;四年(1631)二月岁试,考一等十一名:五年(1632)三月岁试,考一等十四名;六年(1633)正月科试,考三等;八年(1635)六月岁试,考二等;九年(1636)六月科试,考二等;十一年(1638)二月岁试,考三等;是年十二月科试,考三等;十二年(1639)录科,取录,列二等;是年秋闱,再落第;十三年(1640)十二月,考二等,前后十二次参加科考,俱未见社中贵人提携,亦始终未能中举。
    ①《同人集》卷十一,页465。
    ②《归庄集》卷一,页21-22。
    ③转引自王蘧常《顾亭林诗集汇注·附诗谱》,页1293。
    ④《顾亭林诗文集·亭林余集》,页155。
    ⑤《复社纪略》卷二,页208。
    ⑥《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六,页131
    ①[清]杨凤苞《秋室集》卷一。
    ②据戴笠《高蹈先生传》称:(叶继武,字桓奏)隐居唐湖北渚,所居名古风庄,有烟水竹木之盛,因与吴兴沈祖孝、范风仁、同邑吴宗潜、潘柽章等举“逃社”,又名“逃之盟”。转引自[清]凌淦《松陵文录》卷十七。
    ③[清]沈彤《震泽县志》卷三十八。
    ④论文原载《中华文史论丛》(第八辑)1978年10月,后收入谢国桢《明末清初的学风》,页171-188。
    ⑤《震泽县志》卷三十八。
    ①[清]凌淦《松陵文录》卷十七。
    ②[清]杨凤苞《秋室集》卷一。
    ③同上。
    ④[清]凌淦《松陵文录》卷十七。
    ⑤叶振宗辑《吴江叶氏诗录》。
    ①[清]温睿临《南疆逸史》卷十三,页92。
    ②[明]张岱《石匮书后集》卷二十八,页178。
    ③《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160。
    ④《国寿录》卷三,页103。
    ⑤《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182。
    ①《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96。
    ①《秋江别思图》今藏浙江省博物馆,万寿祺题记转引自敬扬撰《万寿祺<秋江别思图>》,《艺林从录》第十辑(1974年3月)。
    ②今案:敬仰《万寿祺<秋江别思图>》一文,认为此诗为春日初访时所赠,但就诗中“会待淮水、清秋发吴榜”句意看,此诗当系秋日再访时作。
    ③《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三,页323。
    ①沈岱瞻《亭林先生同志赠言》。
    ②赵俪生《顾亭林与王山史》,页43-44。
    ③张维华《晚学斋论文集》,页269-270。
    ①《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五,页115。
    ②《顾亭林诗集汇注》卷四,页835。
    ③《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六,页140。
    ④《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六,页134。
    ⑤今案:所谓“通海”即与南明将领郑成功的海上军队暗中联络,内外策应以对抗清廷,犯通海罪当遭大辟,如顺治十八年(1661)魏耕、钱缵曾、祁班孙、潘廷聪等就曾因通海罪被捕,次年六月魏、钱、潘被杀于杭州,祁则被流放宁古塔;再如康熙十七年,郑成功水师屡犯泉州、漳州诸郡,株连者千余人,若非当事尽力回护开解,此千人皆当遭屠戮,由此可见,顾氏擒杀叛奴确是时势所逼,否则一旦事发则有口难辨,无异于委肉于饿虎。
    ①《顾亭林诗文集·佚文辑补》,页231。
    ②《顾亭林诗文集·佚文辑补》,页231。
    ①据清人张穆《顾亭林先生年谱》“康熙七年条”引《进士履历遍览》载:“黄元衡,字元叡,即墨县籍,胶州人。顺治己丑(顺治六年,1649)科会试十八名,钦授内翰林国史院庶吉士,辛卯(顺治八年,1651)升宏文院编修。”(《顾亭林先生年谱》卷二,页54)今案:据《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姜元衡为清顺治己且科进士,但列名第二甲,第二十九名,与《张谱》所引《进士履历遍览》记载有所不同,估存待考(详见《明清进士提名碑录索引》,页1530)。
    ②《黄培文字狱案》,页14。今案:据清法式善《清秘述闻》卷九“学政类一”,姜元衡在直隶省提督学政翰林院的名录之下,且卷九至卷十二“学政类”中没有顺天府,故抄本记其为“为顺天府学院”,载述有误(《清秘述闻》卷九,页315)。
    ③参见《黄培文字狱案》,页15-16。
    ④《黄培文字狱案》,页46-47。
    ⑤引文出自黄氏供词,遂不免有过激之论,但其所举“贿买童生,为顺天府丞高卒胤参劾降罚”,对姜元衡在京为官时所犯之罪和弹劾官之名姓皆名言之凿凿,确可信据。
    ⑥《顾亭林与王山史·顾亭林新传》,页50。
    ①转引自卢兴基《康熙手抄本<含章馆诗集>的发现与“黄培诗案”》,《中华文史论从》(1984年第2期),页240。
    ②今案:蓝润乃顺治三年(1646)进士,时任山西布政司使。
    ③今案:有明一代,黄家世受皇恩,四世皆为一品尚书,门庭显赫,今即墨市今立法街路口的“四世一品坊”即为黄家的纪功牌坊。
    ④据《黄培文字狱案》,页3。
    ①《黄培文字狱案》,页13。
    ②《顾亭林诗文集·蒋山佣残稿》卷二,页203。
    ③周可真《顾炎武年谱》,页366。
    ①《顾亭林诗文集·蒋山佣残稿》卷二,页205。
    ②《顾亭林诗文集·佚文辑补》,页234。
    ③《顾亭林诗文集·佚文辑补》,页233。
    ④《顾亭林诗文集·佚文辑补》,页232。
    ⑤转引自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佚文辑补》,页232。
    ①[明]归庄《归庄集·附录一》,页547。
    ②[清]陈济生《天启崇祯两朝遗诗·自序》,页41。
    ③《天启崇祯两朝遗诗》,页45。
    ④《归庄集》卷三,页181-182。
    ①转引自谢国桢《增订晚明史籍考》卷二十四,页1049。今案: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影印陈乃乾手订钞补本诗人小传皆附于卷末,与傅增湘藏残卷跋描述有所不同,盖此集经历文祸,因于厉禁,流传绝少,存世之本多系后人钞补,故体例不尽相同。
    ②《归庄集》卷十,页518。
    ③《归庄集》卷十,页519。
    ④参见[清]沈岱瞻《同志赠言》。
    ⑤《黄培文字狱案》,页41。
    ①今案:《劳山图志序》云:“故御史黄君(即黄宗昌)居此山之下,作《劳山志》未成,其长君朗生(黄坦)修而成之,属余为序。黄君在先朝抗疏言事,有古人节槩,其言盖非夸者。”(《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二,页39)
    ②《黄培文字狱案》,页38。
    ③《黄培文字狱案》,页41。
    ④《顾亭林诗文集·佚文辑补》,页231。
    ⑤据《张谱》“康熙七年”、“康熙八年”条。
    ①《顾亭林诗文集·蒋山佣残稿》卷二,页201。
    ②《顾亭林诗文集·蒋山佣残稿》卷二,页204。
    ③详参《与人书》,《顾亭林诗文集·佚文辑补》页231232。
    ④《顾亭林诗文集·佚文辑补》,页232。
    ⑤《顾亭林诗文集·蒋山佣残稿》卷二,页204。
    ⑥《顾亭林诗文集·佚文辑补》,页235。
    ①同上。
    ②《顾亭林诗文集·佚文辑补》,页235。
    ③《顾亭林诗文集·蒋山佣残稿》卷二,页203。
    ④《顾亭林诗文集·蒋山佣残稿》卷二,页204。
    ⑤《顾亭林诗文集·佚文辑补》,页215。
    ①《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五,页976。
    ②《顾亭林诗文集·佚文辑补》,页234。
    ③转引自[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四笔》卷一“顾炎武论谭吉璁”条,页17。
    ④《郎潜纪闻四笔》卷一,页17。
    ⑤转引自《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五,页973。
    ⑥《顾亭林诗文集·佚文辑补》,页235。
    ⑦《顾亭林诗文集·蒋山佣残稿》卷二,页204。
    ⑧《顾亭林诗文集·蒋山佣残稿》卷二,页202。
    ①《顾亭林诗文集·蒋山佣残稿》卷二,页204。
    ②《顾亭林诗文集·蒋山佣残稿》卷二,页203。今案:宋澄岚名继澄,号渌溪,明天启七年(1627)举人,入清不仕,是黄培的姐夫,因作《好我十二君》诗和为黄培《含章馆诗集》作序受株连,后经辩白,得无罪开释。
    ③同上。
    ④《顾亭林诗文集·蒋山佣残稿》卷一,页190。
    ⑤《顾亭林诗文集》卷二,页203。
    ⑥《黄培文字狱案》,页39。
    ⑦《黄培文字狱案》,页41。
    ①《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171。
    ②《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二,页37。
    ③《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六,页141。
    ④《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五,页987。
    ⑤《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二,页36。
    ①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页50。
    ②谢国桢《顾亭林学谱》,页29。
    ③今案:《吴谱》记本年事云:“先生从叔季皋(顾叶墅)与先生从兄仲隅(顾维)构家难。”周可真《顾炎武年谱》又据徐乾学《舅母朱孺人寿序》“家难复作,室庐失火被焚”,判定当年(崇祯十四年)至少发生了两次家难。
    ④《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189。
    ⑤《顾亭林诗文集·佚文辑补》,页225。
    ①今案:顾炎武《从叔父穆庵府君行状》曰:“先王考扣馆,余累焉在疚,而阋侮日至,一切维持调解,维叔父是赖。”(《顾亭林诗文集·亭林余集》,页162)据此可知,往日族中构难,系由炎武族叔顾兰服从中调停。
    ②《顾炎武诗文集·蒋山佣残稿》卷一,页193。
    ③《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二,页309。
    ④《顾亭林诗集汇注·诗谱》,页1295。
    ⑤[清]全祖望《全祖望集汇校集注·鲇垮亭集》卷十二,页229。
    ⑥[清]归庄《归庄集》卷三,页233。
    ⑦同上。
    ①详参本文页48对顾炎武《出郭》、《旅中》二诗的分析。
    ②《顾亭林诗文集·亭林余集》,页163。
    ③《归庄集》卷五,页324。
    ④今案:徐元文于顺治十六年(1659)年中状元;徐乾学于康熙九年(1670)中探花;徐秉义于康熙十二年(1673)中探花,一门三鼎甲,名振朝野,显赫一时。
    ⑤《归庄集》卷三,页340。
    ⑥《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四,页81。
    ⑦今案:此札为顾炎武佚文,由吴县顾氏鹤庐收藏,今本《顾亭林诗文集》失收,转引自柴德赓《跋顾亭林<致归元恭札>墨迹》,《史学论从》页313(是文原载于《香港大公报·艺林副刊》1965年1月10日)。据柴德赓考订,是札作于康熙六年(1667)正月二十七日,当是顾氏于淮上启程北归前所作。
    ①今案:自康熙七年(1668)二月十五日,顾炎武闻山东有案株连,次日启程投案,至康熙八年(1669)三月十六日结案,前后历时一年,期间自三月十五日入狱拘禁,至九月二十日获保出狱,计有半年时间遭受牢狱之苦。
    ②《蒋山佣残稿》卷二,页205。
    ③《顾亭林诗集汇注·佚文辑补》,页235。
    ④《顾亭林诗文集·蒋山佣残稿》卷二,页202。
    ⑤《顾亭林诗文集·蒋山佣残稿》卷二,灭203。
    ⑥《顾亭林诗文集·蒋山佣残稿》卷一,页183-184。
    ⑦今案:顾炎武《与颜修来手札》云:“汶阳归我,治之四年,始皆为良田。”(《顾亭林诗文集·佚文辑补》,页230)
    ①《顾亭林诗文集·蒋山佣残稿》卷二,页197-198。
    ②《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三,页52。
    ③《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四,页81。
    ④《蒋山佣残稿》卷三,页214215。
    ①《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五,页118。
    ②《蒋山佣残稿》卷三,页215。
    ③《蒋山佣残稿》卷二,页81。
    ④《顾炎武诗文集·亭林文集》卷三,灭54。
    ⑤《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231。
    ⑥《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二,页353。
    ①《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246。
    ②《顾亭林诗集汇注》卷_二,页314。
    ③《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140。
    ④《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三,页682。
    ⑤《日知录集释》,页1。
    ①《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六,页140。
    ②《全祖望集汇校集注·鲒琦亭集》卷十二,页230-231。
    ③今案:《日知录》始作时间不详,据其书信记载可知,康熙九年(1670),《日知录》八卷本样书刻成,康熙十一年(1672),分送友人陆世仪、李良年审定,康熙十二年(1673),《日知录》续录又得六卷,后又籍山东史馆藏书增补八卷,康熙十五年(1676)顾氏《初刻日知录自序》称是书渐次增改,已得二十余卷,康熙三十四年(1695,顾炎武逝世十三年),三十二卷本《日知录》由门人潘末刊刻问世,由八卷样书至二三十二卷付梓,可见顾氏北游期间又对《日知录》的内容作了大幅修改增订。《肇域志》百卷,记载明朝之前中国自然地理和经济状况,自明崇祯十二年(1639)开始编撰,约于清康熙元年(1662)成书,成书之日,顾炎武作《书杨彝万寿祺等为顾宁人征天下书籍启后》一文,曰:“右十年前友人所赠。自此绝江跆淮,东蹑劳山、不其,上岱岳,瞻孔林,停车淄右。入京师,自渔阳、辽西出山海关,还至昌平,谒天寿山十三陵,出居庸,至土木,凡五阅岁而南归于吴。浮钱塘,登会稽,又出而北,度沂绝济,入京师,游盘山,历白檀至古北口。折而南谒恒岳,腧井经,抵太原。往来曲折二三万里,所览书又得万余卷。爰成《肇域记》。”(《顾亭林诗文集·佚文辑补》,页221)《音学五书》三十八卷,据刻本曹学佺序所属日期“崇祯癸未易月之数”,可知是书初稿完成十崇祯十六年(1643),顾氏于《音学五书后序》中说:“予篆辑此书凡三十年,所过山川亭障,无日不以自随,凡五易稿而手书者三矣。”是书于康熙六年(1667)于淮上付梓,据《后序》可知北游期间,顾氏对是书又作了较大的修订补充。
    ①《归庄集》卷五,灭339。
    ②《全祖望集汇校集注·鲇琦亭集》卷十二,页228。
    ③《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六,页141。
    ④《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五,页118。
    ⑤《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四,灭87。
    ①今案:据顾炎武《与潘次耕札》可知康熙十七年(1678)春,顾氏自太原至富平,“频阳令郭公(九芝)既迎中孚(李因笃)而侨居其邑,今复遣人千里来迎,可称重道之风”(《顾亭林诗文集·亭林余集》,页168)。又据《与三侄书》可知,顾氏关中寓居期间,亦多得地方官吏乡绅拜请照拂,其书曰:“靖逆侯(张勇)请至兰州而未往,川督周请至西安而亦未往,华阴本邑令君(迟维城)亲来,我仅差人叩头而已。此皆得之关中士大夫之指教。俄(弘撰)、李(因笃)赴京,复有刘(泽溥)、杨(端本)二绅为地主。”(《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四,页87)
    ②《顾亭林诗集汇注》卷四,灭764。
    ③《顾亭林诗集汇注》卷四,页805。
    ④《顾亭林诗集汇注》卷六,页1194。
    ①《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48。
    ①《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六,页124。
    ②《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25。
    ③《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41。
    ④《顾亭林诗文集·亭林余集》,页162。
    ①《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五,页113。
    ①《明季稗史初编》卷十三,页265。
    ②《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74。
    ③今案:此句释义,诸家持论不一:徐嘉、王蘧常主潞王说,黄节主唐王说,王冀民主鲁王说。顺治二年明宗室监国者颇多,然考之史事,六月八潞王朱常涝监国杭州,但不过三日即降清;义阳王朱朝埽监国于崇明沙,然王本庶出,且旋为清兵所败,亦不足道;闰六月二十七日唐王朱聿键监国于福州,然开府在闽,与诗写吴中事不符,且地远,消息未必能速达江浙,故比较之下,惟有鲁王朱以海于闰六月二十八日监国绍兴事与此相附,故取鲁王说。
    ④今案:王蘧常、王冀民注均释“将军旧总戎”系原狼山副总兵王佐才,然考王被推为昆山义军主帅,当在苏州之役失败、昆山义军杀县令聚兵守城之后(顺治二年闰六月十五日),然此诗意气豪迈,雄浑壮阔,丝毫不及苏役败事,顾衍生《元谱》亦明言诗“即赴吴时事也”,窃以为“将军”当指明江南总兵吴兆李。
    ⑤《后汉书》卷五十八,页1886。
    ①转引自《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80。
    ②《顾亭林诗文集·亭林余集》,页161。
    ③《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五,页113。
    ①《鲁之春秋》卷十三,页137。
    ②《蒋山佣残稿》卷一,页188。
    ③同上。
    ④《蒋山佣残稿》卷三,页185。
    ⑤今案:顾炎武曾于康熙五年(1666)作《答人书》曰:“十年以来,穷通消息之运如此,又何以为故人谋哉。”(《蒋山佣残稿》卷二,页205)又于康熙十六年(1677)所作《答陈亮工》曰:“而来教复托口转求于当世之显者,则又自忖杨了云禄位容貌,不能动人,未足以耀九原而传异日也。”(《蒋山佣残稿》卷一,页188)
    ⑥《顾亭林诗文集·亭林余集》,页168。
    ①《研山堂杂录》,页255。
    ②参见清徐乾学《舅母朱太孺人寿序》,《憺园文集》卷二十四(《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第一四二册),页623。
    ③《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78-81。
    ④《明史》卷二七七,页7100。
    ①《明史》卷二七七,页7096。
    ②《亭林诗集汇注》卷七,页79。
    ③《明季稗史初编》卷十三,页277-278。
    ④《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81。
    ⑤《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83。
    ①今案:东汉光武帝建号建武,蜀汉昭烈帝建号章武,唐王以隆武为年号,寄托着朝臣百姓中兴的愿望。
    ②《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89。
    ①今案:路振飞与唐王有一段非比寻常的旧交,崇祯末年,唐王因无诏起兵勤王而被责不守祖制,废为庶人,幽禁凤阳,时任淮阳巡抚的路振飞常以私俸周济,礼遇有加,唐王登极后,感念旧恩,使朝臣访之,入朝拜文澜阁大学士。路振飞于南都陷后,曾隐居太湖,潜谋恢复,与顾炎武结识,赏识其谋略才学,故向唐王举荐。顾炎武与振飞三了泽溥、泽淳、泽浓皆有交往,详后论述,此处不赘。
    ②《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107。
    ①据清邵延束《东南纪事》载:“会唐王即位福州,诏至,众议开读,熊汝霖持不可;王意不泽,下令返台州,人情惶惑。张国维星驰入郡,上疏福州,言:‘逢国大变,凡高皇帝了孙民吏,当共同心力,事成,入关者王,监国退居藩服,礼谊诏然。令遂南拜正朔,事势远不相及。唇王齿寒,悔弗可追。臣老矣,岂若朝秦暮楚之客哉。’疏出,议始定,闽使废然返……唐王深自抑损,手书报王,言:‘朕无子,王为太侄,合衷协力,共拜孝陵,朕有天下,终致于王,取东浙职官均列朝籍,转饷十万犒师。’王意终不慊。”(《东南纪事》卷二,页175-175)
    ②今案:黄斌卿被隆武帝册封“威虏侯”;郑成功曾被隆武册封“忠孝伯”,赐尚方剑,佩“诏讨大将军”印。参见《南明史·鲁王监国》(《南明史》卷五,页302)。
    ③《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156。
    ④《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246。
    ①常庸《张谱斠识》云:“《传闻》三首,今本诗集只二首。”(转引自《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二,页357)
    ②《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二,页357-360。
    ③今案:原抄本《亭林诗集》作“不有真王礼,谁收一战功。”初孙可望乞奉秦王,朝议但封景国公,陈邦传恐其不应,矫诏封秦王,事泄,可望大怒,以兵相胁,永历帝不得己,终改封秦王。顾炎武仅据传闻,以为李定国战绩当归功于孙可望,故诗中有此感慨,殊不知可望乞封秦王,实存不臣之心,顾氏门人潘末以师论有失偏颇,故改原抄本之“真王”作“三王”,系据顺治九年七月永历帝以李定国、刘文秀战绩卓著,加封李为“西宁王”、刘为“南康王”,并孙之“秦王”,共称“三王”,异一字而成持正之论。
    ①《亭林诗集汇注》卷二,页379-380。
    ②金声桓、李成栋事迹参见《南疆逸史·金声桓传》(《南疆逸史》卷五十五,页347)、《小腆纪传·金声桓传》(《小腆纪传》卷六十五,页738)、《小腆纪传·李成栋传》(《小腆纪传》卷六十五,页735)。
    ①唐王曾遥授吴旸兵部侍郎兼右佥都御使(见《小腆纪传》卷四十六,页463),而顾炎武则任唐王兵部职方司主事,从地位上看,两人确为上下级关系。
    ②《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107。
    ③周可真《顾炎武年谱》顺治二年条:“先生自述:常熟‘城破,余母不食以终。余始出入戒行’(《亭林余集·常熟陈君墓志铭》),所谓‘出入戎行’,显然是指从事抗清活动。从先生是年杪所作《上吴侍郎》诗来看,‘戎’之具体含义,可能即指吴易所领导的抗清义军。”(《顾炎武年谱》,页86)
    ④《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160。
    ①《顾亭林诗集笺释》卷一,页101。
    ②《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182。
    ③《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167。
    ①《归庄集》卷三,232。
    ② [清]沈岱瞻《亭林先生同志赠言》。
    ③《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171。
    ①《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341。
    ②《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二,页422。
    ③管宁、邮原生、平事迹参见《三国志·魏书·管宁传》(《三国志》卷十一,页354)、《三国志·魏书·邴原传》(《三国志》卷十一,页350)。
    ① [宋]程颐《覆元至正本易程传》卷一,光绪甲申遵义黎氏刻《古逸从书》本。
    ②《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三,页513-514。
    ③事见《史记·范睢列传》,《史记》卷七九,页2401。
    ④ 王褒《僮约》全文参见《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卷四十二,页359上。
    ①《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三,页513。
    ②《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三,页514。
    ③《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204。
    ④《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244。
    ⑤《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二,页342。
    ⑥《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二,页342。
    ⑦《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二,页378。
    ①《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二,页389。
    ②《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二,页415-416。
    ③《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三,页494。
    ①论文原载《文史哲》1951年第1期(创刊号),后收入赵俪生《寄陇居论文集》,页171-181。
    ②论文原载《中国史研究》1989年第4期,后收入王春瑜《明清史事沉思录》,页218233。
    ③《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231。
    ①杨伯峻《论语译注》,页194。
    ②马通们《韩昌黎文集校注》卷一,页27。
    ③《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246。
    ④《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248。
    ①《亭林先生同志赠言》。
    ②归庄《与王于一》,《归庄集》卷五,页315。
    ③《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二,页353。
    ①《顾亭林诗集汇注·诗谱》,页1305。
    ②同上。
    ③详见本文页72,顾炎武的“北直隶之行”。
    ①《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四,页98。
    ②《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三,页598。
    ③孔融事见《后汉书·孔融传》,《后汉书》卷七十,页2263;《三国志·魏书》卷十二,页370注[一]。
    ④《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三,页603。
    ⑤《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三,页605。
    ⑥《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三,页621。
    ⑦《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三,页623。
    ① [清]李鸿章、黄彭年《畿辅通志》卷二十一,光绪十年(1884)刻本。
    ②今案:窦融字周公,扶风人。更始败,酒泉太守梁统等公推融行河西五郡大将军事。其地民俗质朴,而融等政亦宽和,上下相亲,晏然富殖,修兵马,习战射,羌胡犯塞,融辄自将与诸郡相救,每辄破之,匈奴稀复侵寇。融闻光武即位,乃决计归汉。后以功封安丰侯(事见《后汉书·窦融传》,《后汉书》卷二十三,页797)。耿况字游侠,茂陵人,王莽末,官上古太守。光武帝欲收复河北,行至蓟州,闻邯郸王郎兵方到,惧欲南还。况长了弁为光武帝门下吏,力谏阻。会蓟中乱,光武南驰,官署分散。弁、况东约彭宠,各发突骑二千匹、步兵千余人合军大败王郎,谒光武十广阿,后以功封侯(事见《后汉书·耿弁传》,《后汉书》卷十九,页703)。
    ③今案:田畴字子春,汉末右北平无终人也。好读书,善击剑。董卓之乱,率宗族等数百人入徐无山,躬耕养亲,来归者五千余家,北边翕然服其威信。曹操北伐乌丸,令畴向导,上徐无山,出卢龙,历平冈,登白狼堆,去柳城二百余里,虏乃警觉,遂大斩获。论功封畴亭候,固让不受,曰:“岂可卖卢龙之塞,以易赏禄哉。”(事见《三国志·魏书·田畴传》,《三国志》卷十一,页340)
    ④转引自《顾炎武诗集汇注》卷三,页620。
    ①《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六,页140-141。
    ②今案:沈嘉荣认为:“顾炎武与李因笃等人在雁门之北垦荒,主要是从维持生计考虑的。”(《顾炎武论考》,页117)
    ③今案:清全祖望《亭林先生神道表》曰:“先生既负用世之略,不得一遂,而所至每小试之,垦田度地,累致千金,故随寓饶足。”(《全祖望集汇校集注·鲇垮亭集》卷十二,页231)另张兵释“则彼中亦足以豪”中“豪”字为“富足”之意。(参见《顾亭林文选》,页212)
    ④事见《吴谱》“康熙四年条”:“先是,章丘人谢长吉世泰,负先生赀若干。至是,以田产偿焉。”顾炎武《答张稷若书》亦曰:“弟章丘册地一十顷。”(《顾亭林诗文集·蒋山佣残稿》卷一,页183)《与原一甥》书曰:“章丘谢生,千金被坑,偿以庄田十顷。”(《顾亭林诗文集·蒋山佣残稿》卷二,页203)又《与颜修来手札》:“汶阳归我,治之四年,始得皆为良田。”(《顾亭林诗文集·佚文辑补》,页230)
    ①《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六,页125-126。
    ②事见《后汉书·马援传》,《后汉书》卷二十四,页827。
    ③《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二,页314。
    ④《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五,页1127。
    ⑤《顾亭林诗集汇注》卷六,页1213。
    ①周止礼、常秉义《黄帝阴符经集注》,页52。
    ②张震泽《扬雄集校注》,页177。案:《文选》本作“一从一横”,“从”读为“纵”,“衡”与“横”通,意指言辞纵横而生,论者无人能敌。
    ③《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五,页1128。
    ④《顾亭林诗集汇注》卷六,页1213。
    ①《顾亭林诗集汇注》卷四,页764。
    ①转引自[南宋]朱弁《风月堂诗话》卷上,清嘉靖十八年(1813)当涂金氏怡经堂刻本。今案:杜甫“发秦州”组诗作于秦州至同谷途中,共十二首:《发秦州》、《赤谷》、《铁堂峡》、《盐井》、《寒峡》《法镜寺》、《青阳峡》、《龙门镇》、《石龛》、《积草岭》、《泥功山》、《凤凰台》;“发同谷”组诗作于同谷至成都途中,共十二首:《发同谷县》、《木皮岭》、《白沙渡》、《水会渡》、《飞仙阁》、《五盘》、《龙门阁》、《石柜阁》、《桔柏渡》、《剑门》、《鹿头山》、《成都府》,两组诗章法相似,皆在首章表明出行的原因,其他各章则以所历地名为题,展现了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十月至年末,杜甫一家度陇入蜀的全程经过。杜甫将大谢偶一为之的纪行诗创作推向了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度,标志着纪行诗这一诗歌题材的成熟,为后世树立了师法的典范(参见程千帆、莫砺锋《崎岖的道路与壮丽的山川——读杜甫纪行诗札记》,《被开拓的诗世界》,页189-205)。
    ②本章考论可与本文附录二“顾炎武行迹交游表”互为参照。
    ①《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65-73。
    ②《顾亭林诗文集·亭林余集》,页162。
    ①[清]姚鼐《新修江宁府志》卷八,嘉靖十六年(1811)刻本。今案:崔四侍御乃崔成甫,行四,详参郁贤皓《李白诗中崔侍御考辨》(《李白从考》页79-94)。
    ②《李太白诗集》卷十九,页894。
    ③《谢宣城集校注》卷二,页149。《文选》本作“鼓吹曲”。
    ④今案:潘末刻本因怕触时忤忌,将末句“天下想中兴”改成了“洒扫及冬烝”,大大削弱了本诗的思想性,但在当时却是保证作品流传后世的明智之举。关于顾炎武诗歌韵目代字问题的考论,详见本文附录三。
    ⑤《明史》卷六十八,页1667。
    ①《明季南略》卷一,页39。
    ② [汉]刘向《列女传》载:“周宣王姜后者,齐侯之女也。贤而有德,事非礼不言,行非礼不动。宣王常早卧而晏起,后夫人不出于房。姜后脱簪珥,待罪于永巷,使其傅母通言于王……王复姜后而勤于政事,早朝晏退,卒成中兴之名。”(《列女传译注》卷二,页52)
    ③顾炎武《顾氏谱系考》纪曾祖章治仕历颇详:《明史》有传,见《明史》卷二〇八,页5494。
    ④《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73。
    ⑤转引自王蘧常《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73注[二]。
    ⑥《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74。
    ①《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41、43。
    ②《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47。
    ③《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65、68、73。
    ④《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249-252。
    ①《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二,页305。
    ②[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五,页1248。今案:《纪要》所引杜佑之言,不见于今本《通典》,当另有所据。
    ③转引自《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五,页1253。
    ④《明史》卷二七七,页7102。
    ①此战经过详见《宋史》卷三六四,页11361。
    ②《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252。
    ③《南疆逸史》卷五十四,页424。
    ④徐达事详见《明史》卷一二五,页3723-3730。
    ⑤《世说新语校笺》卷上,页50。
    ①今案:云阳地处镇江府东南六十里,东南至常州府百里。楚之云阳邑,秦曰曲阿,汉因之,三国吴复为云阳县,唐天宝初改曰丹阳县。参见《读史方舆纪要》卷二五,页1258。
    ②今案“巴川”即巴江,地处四川东部,谯周《三八记》曰:“闽、白二水东南流曲折三回如‘巴’字。”(转引自[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六十,页1058)
    ③今案:顾诗云:“逶迤见北山,乃是润州城。”镇江府,隋曰润州,以州东润浦为名。(参见《读史方舆纪要》卷二五,页1248)
    ④王蘧常案:“西上青天是帝京,天边泪作长江水”二句曰:“此谓永历也。刘湘客《行在阳秋》:四年庚寅二月朔,驾至梧州,百官请修行台,上欲以舟为家……八月十五日,上与太后三宫置酒,楼船箫鼓,于洲之上下。严起恒手书‘水殿’二字,挂于御舟前。上饮至中宵,不乐而罢,以有败报也。梧州在(京口)西南,故有上句。水殿凄清,故有下句。曰‘西上青天’,盖欲往从之之难。”(《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二,页306)今案:梧州距京口数千里之遥,且严书“水殿”一事亦属野史逸闻,道远梗阻,顾氏如何知晓?纵使知晓,亦未必萦怀不去以致泣如江水!南京地处京口之西,从前后诗意顺承来看,以乙酉国变事当之,似更恰当。蘧案附会太过,似不足取。
    ⑤事见《晋书·顾荣传》,《晋书》卷六十八,页1812-1813。
    ⑥《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252。
    ⑦《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二,页305。
    ①《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二,页275。
    ②《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二,页261。今案:徐嘉注认为帝当指鲁监国,王蘧常辨曰:“以帝属诸鲁监国,则何以处永历,且王胃何人……时永历越在肇庆,清寇日深,故以宋高宗在明J州为况。王谓鲁监国,望其协辅,故曰‘正待王’。”(参见《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二,页263)案以帝指永历,较之徐注更合情理,然以“王”指鲁监国,似太附会,鲁王此时正漂泊海上,无尺寸地,且不奉永历朔,桂王实难望其协辅。王冀民注曰:“味先生诗不过追念蕲王功绩,因风尘而益思良将耳!所云‘待王’,待蕲王也。是故‘帝’可以测知,‘蕲王’则不可实指。”(《顾亭林诗笺释》卷一,页173)此论深得诗意,从之。
    ③《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二,页292。
    ④《明史》卷一,页6。
    ⑤《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二,页314。
    ⑥今案:张良击秦皇事见《史记·留侯世家》:“(良)东见沧海君。得力士,为铁锥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波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史记》卷五十五,页2034)马援田牧边郡事见《后汉书·马援传》:“马援曰:‘开从弟少游常哀我慷慨多大志,曰: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乘下洋车,御款段马,为郡掾吏,守坟墓,乡里称善人,斯可矣。致求盈余,但自苦耳’当吾在浪泊、西里间,虏未灭之时,下潦上雾,毒气重蒸,仰视飞鸢坠水中,卧念少游平生时语,何可得也!”(《后汉书》卷二十四,页838)
    ①《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二,页415-416。
    ②《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二,页425。
    ③《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二,页416-417。今案:据《晋书·佛图澄传》可知铃音句乃羯语也,“秀支”,军也。“替庆冈”,出也。“仆谷”,刘曜胡位也。“劬秃当”,捉也。
    ①《南明史》卷八十六,页406。
    ②《南疆逸史》卷三十二,页226。
    ③《史记·伍子胥传》:“伍子胥说吴王僚曰:‘楚可破也。愿复遣公了光。’。公子光谓吴王曰:‘彼伍胥父兄为戮于楚,而劝王伐楚者,欲以自报其仇耳。伐楚未可破也。’伍胥知公了光有内志,欲杀王而自立,未可说以外事,乃进专诸于公子光……公了光乃令专诸袭刺吴王僚而自立,是为吴王阖闾。得志,乃召伍员以为行人,而与谋国事……六年,楚昭王使公了囊瓦将兵伐吴。吴使伍员迎击,大破楚军于豫章,取楚之居巢……九年,五战,遂至郢。己卯,楚昭王出奔。”(《史记》卷六十六,页2174-2176)
    ④《全祖望集汇校集注·鲇墒亭集》卷十二,页229。
    ⑤[清]徐鼐《小腆纪年附考》卷十八,页696。
    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页835。
    ②《汉书》卷六十一,页2701。
    ③《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二,页425。
    ④《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二,页426。
    ⑤《小腆纪传》卷四四,页441。
    ⑥《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二,页432.
    ⑦“抱瓮”典出自《庄子·天地》:“(子贡)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拊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庄子集释》卷五上,页433)
    ①《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二,页432。
    ②《南史》卷一,页2。
    ③《顾亭林诗笺释》卷二,页306。
    ④今案:据诸谱及诗文书札记载可知顾炎武四次南归分别是:顺治十六年(1659)秋,南归扬州,旋复北上至天津;顺治十七年(1660)秋,南归寓居淮上,游历吴、越诸地,十顺治十八年(1661)闰七月北上山东:康熙六年(1667)正月,因《音学五书》开雕之故,自兖州至淮上,据是年所作《致归元恭手札》可知此次居停有半月之久;康熙十二年正月,由静乐南下至扬州旋复北上入都。
    ①《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三,页708。今案:此诗瞿绍基铁琴铜剑楼藏《蒋山佣残稿》本与各本全异,诗云:“自下西风落叶多,重来旧馆一经过。毡裘水上依摇橹,烽火山头出负戈。月逗隐矶惊鹳雀,云迷绝岛失鼋鼍。登楼即有清笳韵,独夜何人与啸歌。”王冀民笺曰:“瞿氏藏本可视为同题初稿。”(瞿藏本《白下》诗转引自《顾亭林诗笺释》卷三,页521)
    ②顺治十六年郑成功、张煌言水师北伐过程详见《清史稿·张煌言传》(《清史稿》卷二二四,页9155)、《清史稿·郑成功传》(《清史稿》卷二二四,页9162)、全祖望《明故权兵部尚书兼翰林院侍讲学士鄞张公神道碑铭》(《全祖望集汇校集注·鲇垮亭集》卷九,页183-187)。
    ①《顾亭林诗集汇注》卷四,页738-743。
    ②《宋史》卷八十五,页2105。
    ③《宋史》卷三五八,页11257。
    ①元僧杨琏真加(一作杨刺勒智、又作嗣占妙高)发掘宋皇陵事见《元史·释老传》卷二〇二,页4521。
    ②《顾亭林诗集汇注》卷四,页744。
    ③《汉书》卷五十四,页2457。
    ①《归庄集》卷五,页340。
    ①《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三,页526-527。
    ②《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三,页527。
    ③[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二十,页416。
    ④《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三,页528。
    ①《明史·熊廷弼传》曰:“天启元年六月,廷弼入朝,建三方布置策:广宁用马步列垒河上,以形势格之,缀敌全力;天津、登、莱各布置舟师,乘虚入南冲,动摇其人心,敌必内顾,而辽阳可复。于是登、莱议设巡抚如天津,以陶朗先为之;而山海特设经略,节制三方,一事权。”(《明史》卷二五九,页6696)
    ②《明史·徐从治传》曰:“孔有德反山东,巡抚余大成檄从治监军。明年正月驰赴莱州,而登州已陷。大成削籍,遂擢从治右副都御史代之,与登莱巡抚谢琏并命,诏琏驻莱州,从治驻青州,调度兵食。从治曰:‘吾驻青,不足镇莱人心;驻莱,足以系全齐命’。乃与琏同受事于莱。”(《明史》卷二四八,页6431)
    ③《明史·徐从治传》曰:“贼益攻莱,辇元化所制西洋大炮,日穴城,城多颓。从治等投火灌水,穴者死无算。”(《明史》卷二四八,页6433)
    ④《明史·忠义传》:“朱万年,黎、平人。万历中,举于乡。历莱州知府,有惠政。崇祯五年,叛将李九成等陷登州,率众来犯。万年率吏民固守。时山东巡抚徐从治、登莱巡抚谢琏并在城中,被围,坚守数月,从治中炮死。贼诡乞降,琏率万年往受,为所执。万年曰:‘尔执我无益,磕以精骑从我,呼守者出降。’贼以精骑五百拥万年至城下,万年大呼曰:“我被擒,誓必死。贼精锐尽在此,急发炮击之,毋以我为念!”守将杨御蕃不忍,万年复顿足大呼,贼怒杀之。城上人见万年已死,遂发炮,贼死过半。”(《明史》卷二九〇,页7450)
    ①《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三,页567。
    ②同上。
    ③《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三,页596。
    ④同上。
    ①《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三,页537。
    ②《战国策》卷八,页337。
    ③《史记》卷一二九,页3255。
    ④《亭林文集》卷二,页39。
    ⑤《亭林文集》卷一,页17。
    ①《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三,页637。
    ②《读史方舆纪要·北直八》引《一统志》曰:“今县东二十里有渝关,明朝魏国公徐达始徙而东,去旧关六十里,谓之山海关”;又曰“辽、金时,以渝关为腹里地,故址渐湮……明初修复故关,增置屯营……今关城甃以砖城,高四丈有奇,周八里有奇。月城二,水关三,门四。有池环之。东面又有夹池、罗城,恃为险固。”(《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七,页766)
    ③《明史·外国传》:“朵颜、福余、泰宁,高皇帝所设三卫也。其地为兀良哈,在黑龙江南,渔阳塞北,汉鲜卑、唐吐谷浑、宋契丹皆其地也。元为大宁路北境。高皇帝有天下,东蕃辽王、惠宁王、朵颜元帅府相率乞内附,遂即古会州地、置大宁司营州诸卫,封子权为宁王使镇焉。已,数为鞑靼所抄。洪武二十二年置泰宁、朵颜、福余三卫指挥使司,俾其头目各自领其众,以为声援。自大宁前抵喜峰口,近宣府,曰朵颜;自锦、义历广宁至辽河,曰泰宁;自黄泥洼逾渖阳、铁岭至开元,曰福余。独朵颜地险而强。久之皆叛去……宣宗初,三卫掠永平、山海间,帝将亲讨之,三卫头目皆谢罪入贡,抚纳之如初。”(《明史》卷三二八,页8504-8505)
    ④《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三,页654。
    ①今案:戚继光以抗倭之功,卒赠少保。生、平事迹见《明史·戚继光传》,《明史》卷二一二,页5610-5617。
    ②顾炎武曾纪敌台形制规模曰:“台之东西因山为城,参差曲折,千里不绝。其冲处则建空心敌台,高或三四丈,广或十四五丈。凡冲处或四五十步一台,缓处或二百步一台。每台百总一人主杀敌,台头副二人主辎重。五台一把总,十台一千总,皆以南兵充之。每一二里铃柝相闻为一墩,每墩军五人主瞭望,每路传烽官一人,有警举烽,左右分传,数百里皆见,应速而备豫,故鲜亡失,大抵皆戚少保继光之遗画也。”(《昌平山水记》卷下,页30)
    ③《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三,页623。
    ④ [清]计六奇《明季北略》载:“己巳(崇祯二年)之役,北兵所向,有先降数日而兵始至者,玉田、迁安也;有兵将先降而守臣不知者,遵化、永平;有虚张声势而兵不敢犯者,昌平、涿州也;有受降旗,兵过而不取者,顺义也;有兵留而不攻,迹在若守若顺之间者,房山也;有兵至而顺,兵去而守,以援兵至而免者,乐亭、抚宁也,总由人心不固至此。”(《明季北略》卷五,页121)《清史稿·世祖本纪》曰:“顺治元年四月,封吴三桂为、平西王,以马步军一万隶之,直驱燕京……大军所过州县及沿边将吏皆开门款附。”(《清史稿》卷四,页85-86)
    ①《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三,页623。今案:更水源自河北迁安县,经丰润,西流入苏运河。
    ②[清]李鸿章、黄彭年《畿辅通志》卷四,光绪十年刻本。
    ③《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三,页652。
    ④《明季北略》卷五,页121-122。
    ⑤《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三,页677。
    ①《顾亭林诗集汇注》卷四,页778。
    ②《顾亭林诗集汇注》卷四,页779。
    ③ [魏]王弼注、[唐]孔颖达疏《周易正义》卷八,页353。
    ④ [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疏《尚书正义》卷二,页33。
    ①《尚书正文》卷二,页33-34。
    ②《尚书正义》卷五,页139。
    ③今案:“三代”即指清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世祖福临。
    ④《顾亭林诗集汇注》卷四,页772-773。
    ⑤《顾亭林诗集汇注》卷四,页783。
    ⑥《明史·志·礼》:“(洪武)三年,诏定岳镇海神号……五镇称东镇沂山之神,南镇会稽山之神,中镇霍山之神,西镇吴山之神,北镇医巫阎山之神。”(《明史》卷四十九,页1284)今案:五镇之始名见于《周礼·夏官·职方氏》,详见《周礼注疏》,页870-876。
    ①《顾亭林诗集汇注》卷四,页840。
    ②今案:十宁二年(895),李克用讨李茂贞,进兵长安,昭宗出奔南山:三年,李茂贞攻长安,昭宗出奔华州;天复元年(901),宰相崔胤召朱全忠入长安,宦官韩全诲劫昭宗奔凤翔;四年,朱全忠杀崔胤,胁昭宗弃长安,迁洛阳。事详见《旧唐书·昭宗纪》,《旧唐书》卷二十上:,页752-763。
    ①《新唐书》卷一九四,页5573-5574。
    ②《新五代史·唐六臣传》:“唐哀帝逊位于梁,遣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张文尉为册礼史,礼部尚书苏循为副;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杨涉为押传国宝使,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张策为副;御史大夫薛矩为押金宝使,尚书左丞赵光逢为副……王衮冕南面,臣文蔚、臣循奉册升殿,进读已,臣涉、臣奉传国玺,臣贻矩、臣光逢奉金宝,以次升,进读已,降,率文武百官北面舞蹈再拜贺。”(《新五代史》卷三十五,页375-376)
    ③转引自《顾亭林诗集汇注》卷四,页842。
    ①《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三,页63。
    ②《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三,页65。
    ③《顾亭林诗文集·蒋山佣残稿》卷二,页199。
    ①《顾亭林诗集汇注》卷六,页1204。
    ②《顾亭林诗集汇注》卷六,页1204。
    ③《宋史》卷四五七,页13420。
    ④《顾亭林诗集汇注》卷六,页1206。
    ①《顾亭林诗集汇注》卷六,页1224。
    ②今案:据清福格《听雨从谈》“经学制科”条载:“康熙八年,即复八比之文,天子念编纂《明史》必须绩学能文之士,乃诏启博学鸿词之科,以罗博洽之彦。无论京外现任及已仕、未仕、布衣、罢退之士,均准荐举,内由三品以上大员科道御史,外由布按两司以上,各举所知,惟翰林不顶焉。十七年诏下,次年己未二三月初一日试于体任阁下……已未试题:‘璇玑玉衡赋’、‘御制省耕五言排律诗二十韵’。”又雍正十一年再举鸿博,于乾隆元年丙辰试于体仁殿,试题为:“五六天地之中合赋”、“山鸡舞镜之七言排律诗”。由此可知清廷取士之风气好尚。详见《听雨从谈》页80-81。
    ①《顾亭林诗集汇注》卷六,页1212-1213。
    ②《顾亭林诗集汇注》卷六,页1207。
    ③《顾亭林诗集汇注》卷六,页1209。
    ④《后汉书》卷一上,页21。
    ⑤陈桥驿《水经注校证》卷十六,页395。
    ⑥ [南宋]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八二《诗话新集》中引网山《送蓟师》诗句。案:网山为宋林亦之号。
    ①《顾亭林先生同志赠言》。
    ②《顾亭林诗文集·蒋山佣残稿》卷二,页199。
    ③《顾炎武诗集笺释》卷二三,页389。
    ④《顾炎武诗集笺释》卷三,页562。
    ①[清]张汝询《求益斋全集·求益斋随笔》卷二,光绪二十四年(1898)江苏书局刻本。
    ②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十九,页1079。
    ①《顾炎武诗文集·亭林文集》卷四,页91。
    ②《顾炎武诗文集·亭林文集》卷三,页40。
    ③《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三,页49。
    ④《日知录集释》卷十九,页1084。
    ⑤《顾亭林诗文集·歙王君墓志铭》卷五,页116。
    ①《顾亭林诗文集·富平李君墓志铭》卷五,页118。
    ②《日知录集释》卷十九,页1080。
    ③《日知录集释》卷十九,页1082。
    ④《日知录集释》卷二十一,页1167。
    ①《顾亭林诗文集·佚文辑补》,页238
    ②《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196-197。
    ③《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二,页310。
    ④《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二,页353。
    ⑤《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三,页526。
    ⑥《白居易集》卷四十五,页962。
    ⑦《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78。
    ①《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三,页537。
    ②《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三,页603。
    ③《日知录集释》卷二十一,页1167。
    ④《日知录集释》卷二十,页1168。
    ①《日知录集释》卷十九,页1093-1094。
    ②《日知录集释》卷十九,页1095。
    ③《陶渊明集》卷四,页138。
    ④《日知录集释》卷一,页44。
    ①《日知录集释》卷二十一,页1194。
    ②《南齐书》卷三十三,页908。
    ③詹锳《文心雕龙义证》卷二十九,页1079。
    ④《日知录集释》卷十九,页1101-1103。
    ①《日知录集释》卷十九,页1097-1098。
    ②《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四,页95。
    ③《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四,页93。
    ④《顾亭林诗文集·亭林佚文辑补》,页224。
    ①《日知录集释》卷二十一,页1194。
    ②《日知录集释》卷十六,页953。
    ①《日知录集释》卷二十一,页1195。
    ②今案:顾炎武存世诗歌386首,五古176首、七古20首、五律89首、七律85首、五绝13首、七绝40首。
    ③《日知录集释》卷二十一,页1171。
    ①[清]顾炎武《音学五书·音论》卷中,页42。
    ②《音学五书·诗本音》卷一,灭61。
    ③《音学五书·音论》卷下,页49。
    ④《音学五书·音论》卷中,页42。
    ①《日知录集释》卷二十一,页1171。
    ②《日知录集释》卷二十一,页1172。
    ③《日知录集释》卷二十一,页1173。
    ④《日知录集释》卷二十一,页1192。
    ⑤《日知录集释》卷二十一,页1192。
    ⑥《日知录集释》卷二十一,页1172。
    ①《日知录集释》卷二十一,页1191。
    ②《曝书亭全集》卷三十三,页398。
    ①[清]曹雪芹《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程乙本),页447-448。
    ②《红楼梦》,页457。
    ①《日知录集释》卷十九,页1095-1096。
    ②[清]顾炎武《诗律蒙告》,清抄本。
    ①《日知录集释》卷十九,页1089-1091。
    ②《旧唐书》卷一九〇,页5006。
    ③今案:黄永年广征史籍考证裴行俭“士先器识而后文艺”之论当是“封建社会评价人才的特殊标准,其间还掺杂过很大的迷信成分,和今天的才德问题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概念”,详参《“士先器识而后文艺”正义》,《唐史论从》(第四辑)页96-108。
    ④《宋史》卷三四〇,页10858。
    ⑤《宋史》卷三四〇,页10856。
    ①《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四,页96。
    ②《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三,页47。
    ③《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一,页21-22。
    ①《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六,页140。
    ②《日知录集释》,页1。
    ③《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三,页41。
    ④《日知录集释》卷三,页149。
    ⑤《日知录集释》卷三,页41。
    ①《日知录集释》卷十九,页1086。
    ②《日知录集释》卷十九,页1088。
    ③《顾亭林诗文集·答李紫澜书》卷三,页64。
    ④《日知录集释》卷七,页415。
    ①徐世昌《晚晴移诗话》,页37。
    ②包世臣《艺舟双楫·论文》(《艺林名著从刊》本),页13。
    ①《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五,页1095。
    ②[明]李梦阳《空同集》(影印《文澜阁四库全书》本)卷二十九,页251。
    ①《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三,页676。
    ②《空同集》卷三十二,页283。
    ③[明]李攀龙《李攀龙集》卷六,页191。
    ①[明]谢榛著李庆立校笺《谢榛全集校笺》卷四,页178。
    ②《明诗别裁集》卷八,页206-207。
    ①《顾炎武诗集汇注》卷四,页758-763。
    ①《顾亭林诗笺释》卷三,页563。
    ②《明诗别裁集》卷八,页207。
    ③《顾亭林诗笺释》卷三,页563。
    ④《空同集》卷十九,页138。案明万历刻本“鸿鹄不如黄雀啄,撼树往往遭蚍蜉”句作“鸿鹄不如黄雀啄,盗跖之徒笑孔丘。”
    ①《空同集》卷十九,页140-141。
    ②《空同集》卷十九,页141。
    ③[明]边贡《边页诗文选》,页177。
    ④[明]《何景明集》卷十二,页164。
    ⑤《明诗别裁集》卷八,页205。
    ⑥《谢榛全集校笺》卷一,页5。
    ⑦《谢榛全集校笺》卷二,页32-33。
    ⑧《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78。
    ⑨《顾亭林诗集汇注》卷四,页715-716。
    ①《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三,页537。
    ②《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三,页603。
    ③《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五,页1032。
    ④《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五,页1060。
    ⑤《顾亭林诗集汇注·集外诗存》,页1289。
    ⑥《顾亭林诗集汇注》卷四,页742-743。
    ⑦《空同集》卷六十二,页567-568。
    ⑧《明诗别裁集》卷四,页89。
    ⑨ [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七一,页1497。
    ⑩转引自[清]朱彝尊《明诗综》卷四十六,页2290。
    11[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卷上,页429。又有明人王承甫曾将李攀龙七言律中的常用词汇编成一首《漫兴》诗:“万里江湖迥,浮云处处新。论诗悲落日,把酒叹风尘。秋色眼前满,中原望里频。乾坤吾辈正,白雪误斯人。”(转引自《列朝诗集小传·丁集》卷上,页430)
    ①《明史·李攀龙传》,《明史》卷二八七,页7377。
    ②《明诗别裁集》卷八,页203。
    ③《何大复集》卷三十二,页575576。
    ④《李攀龙集》卷十六,页390。
    ⑤《谢榛全集校笺·诗家直说》第二九七则,页1209。
    ⑥分别见十《谢榛全集校笺·诗家直说》第一九则(页1059)、第六十四则(页1024)、第三十七则(页1003)、第一则(页971)。
    ⑦《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四,页95。
    ①《日知录集释》卷二十一,页1172。
    ②《日知录集释》卷二十一,页1192。
    ③《日知录集释》卷十九,页1095。
    ④《日知录集释》卷十九,页1090。
    ⑤钱锺书《谈艺录》,页273。
    ⑥钱柏城《袁宏道集校笺》卷四,页187。
    ⑦[明]钟惺《诗归》,页3。
    ①《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中,页570。
    ②今案:复社名士、几社领袖陈子龙及其所代表的云间派即是明七了复古论的推崇者,而其复古的宗旨在于恢复风雅、关注现实,文道合一。陈了龙曾在《皇明诗选序》中总结明诗流变说:“自弘治以后,俶傥瑰玮之才间出继起,莫不风雅自任……凡虞歌、殷颂、周雅、楚骚、罔不穷其拟议,巧其追琢……昭代之诗较之前朝,称为独盛。作者既多,莫有定论,仁鄙并存,雅正无别。近世以来,浅陋靡薄,浸淫于哀乱矣。”(《安雅堂稿》卷四,页257-258)又在《李舒章仿佛楼诗稿序》中评七了诗云:“力返风雅……其功不可掩,其宗尚不可非。”(《安雅堂稿》卷三,页148)他认为明中叶是本朝诗歌创作最为繁盛、成就最高的时期,虽然此时作者的诗艺水、平良莠不齐,但莫不以力追风雅为己任,由此可见,其号召文人重新步趋七子的根本目的是希望能够引导诗歌回归风雅传统,关注社会现实,歌哭民瘼,讽喻时弊。
    ①本文杜诗均引自[清]仇兆鏊《杜诗详注》。
    ①《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二,页107。
    ①《杜诗详注》卷二十二,页1984。
    ②《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三,页494。
    ③《杜诗详注》卷二十二,页1962。
    ④《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五,页1084。
    ⑤《杜诗详注》卷五,页1084。
    ①《顾炎武诗集汇注》卷一,页244。
    ②《杜诗详注》卷一,页52。
    ③《杜诗详注》卷二十二,页1923。
    ④《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二,页274。
    ①《杜诗详注》卷七,页562。
    ②《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131。
    ①杨伯峻《论语译注》,页165。
    ②杨伯峻《梦子译注》,页298。
    ③《尚书正义》卷十九,页527。
    ④《诗经注析》,页926。
    ⑤《礼记正义》卷五十九,页1849。
    ①《屈原集校注》,页16-63。
    ②《汉书》卷四十八,页2230。
    ③《杜诗详注》卷一,页74。
    ④《杜诗详注》卷十一,页900。
    ⑤《杜诗详注》卷二十二,页1971。
    ⑥《杜诗详注》卷十四,页1259。
    ⑦如杜甫在《兵车行》中所批判的玄宗朝屡征南诏的战争,高适、储光羲皆有诗对此大加赞赏,相比之下,更可见出杜甫卓越的政治才识,详参周勋初《杜甫身后的求全之毁和不虞之誉》(《周勋初文集·文史探微》,页156。)
    ①《杜诗详注》卷二,页114-116。
    ②《杜诗详注》卷四,页282。
    ③《杜诗详注》卷四,页289。
    ④《杜诗详注》卷五,页402。
    ⑤《杜诗详注》卷七,页551。
    ⑥《杜诗详注》卷四,页328。
    ⑦转引自《杜诗详注》卷四,页329。
    ③《杜诗详注》卷二,页113-114。
    ⑨《杜诗详注》卷十六,页1449。
    ⑩《杜诗详注》卷四,页269。
    11《杜诗详注》卷十三,页1157。
    ①《杜诗详注》卷二十,页1762。
    ②《杜诗详注》卷二十三,页1944。
    ③《杜诗详注》卷二,页114。
    ④《杜诗详注》卷七,页524。
    ⑤《杜诗详注》卷二十二,页1960。
    ⑥《杜诗详注》卷十,页836。
    ⑦《杜诗详注》卷三,页209。
    ⑧《杜诗详注》卷十八,页1603。
    ⑨《杜诗详注》卷二十三,页2036。
    ⑩《杜诗详注》卷四,页328。
    11《杜诗详注》卷二十二,页1966。
    12《杜诗详注》卷十,页832-833。
    13《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六,页131。
    ①《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三,页54。
    ②《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2。
    ③《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21。
    ④《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三,页674。
    ①《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六,页124-125。
    ②《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96。
    ③《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三,页686。
    ④《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140。
    ⑤《顾亭林诗集汇注》卷四,页715-716。
    ①《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三,页603。
    ②《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二,页349。
    ③《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五,页1022。
    ④《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二,页305。
    ⑤《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三,页605。
    ⑥《顾亭林诗集汇注》卷四,页778。
    ⑦《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197。
    ⑧《顾亭林诗集汇注》卷四,页764。
    ①《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五,页976。
    ②《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五,页1015。
    ③《顾亭林诗集汇注》卷六,页1163。
    ④《杜诗详注》卷六,页1444。案:此为社甫绝笔诗。
    ⑤《杜诗详注》卷二十三,页2097。
    ⑥《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三,页683。
    ⑦《顾亭林诗集汇注》卷六,页1275。案:此为顾炎武绝笔诗。
    ⑧《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五,页1015。
    ⑨[清]张维屏《听松庐诗话》,转引自《国朝诗人征略·初编》卷三,页45。
    ①[清]徐嘉《顾亭林诗笺》(附校补)卷首,页5。
    ②转引自《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四,页96。
    ③《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74。
    ①《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78-81。
    ②《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244。
    ③孙静庵《明遗民录》卷三十六,页275。
    ④ [清]吴映奎重辑,车持谦增撰《顾亭林先生年谱》“顺治五年条”,民国间商务印书馆铅印本。
    ①《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二,页342。
    ②《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二,页378。
    ③《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三,页494。
    ①《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三,页677-678。
    ①《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140。
    ②今案:“三帝“者,即安宗简皇帝(年号弘光)、昭宗襄皇帝(年号隆武)和永历帝(永历无谥号):“五王”者,即福王朱由菘、唐王朱聿键、鲁王朱以海、唐王朱聿锷、桂王朱由榔。
    ①六首题为《申包胥乞师》、《高渐离击筑》、《班定远投笔》、《诸葛丞相度泸》、《祖豫州闻鸡》,见《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210-223。
    ②[清]张穆《顾亭林先生年谱》卷一“顺治五年条”,页21。
    ①《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233-234。
    ②《静志居诗话》卷二十二,页672。
    ①《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二,页378。
    ②《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二,页427。
    ①《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三,页584。
    ②《列朝诗集小传·丁集》卷上《李按察攀龙》,页428。
    ③《顾亭林诗集汇注》卷四,页710。
    ①《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三,页484。
    ①《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二三,页536。
    ②今案:此时作于顺治十四年(1657),此前顾氏虽有不其山之行,但是山之主峰海拔不过328.8米,其高峻壮伟远不及劳山。
    ③陈衍《近代诗钞》,灭475。
    ①《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244。
    ②转引自《文选》张协《七命》李善注,《文选》卷三十五,页1606。
    ③《史记》卷三十一,页1459。
    ④《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二,页378。
    ⑤朱祜生、平事迹见《后汉书·朱祜传》,《后汉书》卷二十一,页769-774。
    ⑥《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二,页394。
    ⑦《宋史·刘安世传》,《宋史》卷三四五,页10951-10955。
    ⑧《顾亭林诗集汇注》卷四,页835。
    ①《宋书·孝义传》,《宋书》卷九十一,页2249。
    ②《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五,页115-116。
    ③朱则杰《清诗史》,页97。
    ④《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二,页398。
    ⑤今案:“水”指今贵州水城及云南宣威一带,“蔺”包括今四川古蔺、叙永一带,天启元年,永宁卫土司奢崇明叛乱,二年水西土同知安邦彦起应,叛乱至崇祯二年八月始平定。郝太极将军名列叙功奏疏。
    ⑥《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三,页491。
    ⑦节引,详[晋]十宝《搜神记》卷十一,页141-142。
    ⑧旧题[西汉]东方朔《十洲记》,页4。
    ⑨《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三,页491。
    ①《顾亭林诗集汇注》卷四,页781。
    ②晋文公事详见《史记》卷三十九,页1656-1669。
    ③苏武事详见《汉书》卷五十四,页24592470。
    ④《庄子集释》卷二上,页119。
    ⑤《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167。
    ⑥《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二,页415。
    ①《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三,页512。
    ②《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三,页513。
    ①[清]李因茑《受祺其堂文集》卷三。
    ②[清]沈德潜《明诗别裁集》卷十一,页300。
    ③《顾亭林诗文集·亭林余集》,页165。
    ④《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五,页113。
    ⑤《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三,页515。
    ①《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三,页455。
    ②《顾亭林诗文集·蒋山佣残稿》卷二,页196。
    ③《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三,页41。
    ④《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六,页131。
    ⑤《顾亭林诗文集·亭林余集》,页166。
    ⑥《日知录集释》卷十三,页757。
    ⑦《日知录集释》卷十九,页1079。
    ①《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三,页604。
    ②《日知录集释》卷十九,页1093-1094。
    ①《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160。
    ②今案:凌酮殉节事见《南疆逸史》卷十一,页79。“齐蝎”即齐人王蝎,燕人欲以蝎为相,封以万家。蝎曰:“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遂经其头于树枝,自奋绝短而死。齐亡,大夫闻之曰:王蝎布衣也。义不北面于燕,况在位食禄者乎?(参见《史记·田单列传》)“楚龚”即楚人龚胜、龚舍,二人相友,并以节名称。王莽篡汉,二人俱谢病不仕。舍先卒,莽乃使使者安车征胜,胜称病笃,使者不允,遂毅然绝食死。(参见《汉书·两龚传》)
    ③《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160。
    ④《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134。
    ①《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171。
    ② [清]洪亮吉《江北诗话》卷四。页78。
    ③《明诗别裁集》卷十一,页300。
    ①《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196。
    ②《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三,页515。
    ③今案,诗作于顺治十三年(1656)秋,顾氏四十五岁。
    ①《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三,页623。
    ②《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三,页682。
    ③《顾亭林诗集汇注》卷四,页764。
    ①《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三,页634。
    ②《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五,页1002。
    ③《顾亭林诗集汇注》卷四,页832。
    ④《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二,页30。
    ⑤《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四,页81。
    ⑥《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三,页67。
    ⑦《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134。
    ⑧《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160。
    ⑨《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二,页323。
    ①《顾亭林诗集汇注》卷四,页835。
    ②《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18。
    ③《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页169。
    ④《顾亭林诗集汇注》卷四,页743。
    ⑤《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五,页1127。
    ⑥《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二,页328。
    ①《顾亭林诗集汇注》卷六,页1197。
    ②《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二,页366。
    ③《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三,页491。
    ④《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五,页1015。
    ⑤《顾亭林诗集汇注》卷六,页1263。
    ⑥《顾亭林诗集汇注》卷六,页1263。
    ①《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二,页309-310。
    ②[清]潘德舆《养一斋诗话》(《清诗话续编》本)卷三,灭2044。
    ①《雪桥诗话》卷一。
    ②《顾亭林诗集汇注》附录,页1291。
    ③[明]陆世仪(别署眉史氏)《复社纪略》卷一,页183。
    ①《顾炎武年谱》,页8。
    ②沈嘉荣《顾炎武论考》,页48。
    ③王炎午事参见[清]万斯同《宋手忠义录》卷十一;[清]陆心源《宋史翼》卷三四,页370。
    ④转引自《归庄集》附录四,页588-589。
    ⑤《明末清初的学风》,页172。
    ① [清]江藩著漆永祥笺释《汉学师承记笺释》卷八,页838。
    ②今案:《蒋山佣都督吴公死事略》:“黄浦之败后十一年,佣以事至松江”即以佣自称。是文载于民国六年(1917)《国粹学报》第七号,后被收入中华书局1959年版《顾亭林诗文集·亭林佚文辑补》,页221。
    ③今案:即故怀远侯常延龄
    ④《顾炎武评传》,页76。
    ⑤《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三,页514。
    ⑥《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二,页382。
    ⑦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四十一,页1395-1396。
    ①转引自敬扬《万寿祺<秋江别思图>》,《艺林从录》第十辑1974年3月。
    ②《顾亭林诗集汇注》附录,页1292。
    ③顾野王事参见[唐]李延寿《南史》卷六九,页1688;[唐]姚思廉《陈书》卷三十,页399。
    ④顾炎武《顾氏谱系考》,页6。
    ⑤《清诗纪事初编》卷一,页1。
    ①附录二:“顾炎武行迹交游表”按顾炎武行旅地域分作四个部分,分列其于江南、山东、北直隶、山西、陕西、河南的行踪、交游和相关诗文创作。
    ①《日知录集释》卷十九,页1114。
    ②《清诗话·渔阳诗话》,页167。
    ③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页14。
    ④《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五,灭115。
    ①[清]沈岱瞻《同志赠言》。
    ②《顾亭林诗文集·亭林余集》,页169。
    ③今案:华忱之《关于顾炎武的<蒋山佣残稿>》:“《蒋山佣残稿》,顾炎武着。旧抄本,三卷。原稿久佚,其传绿之本,据笔者所知在国内有两本:一藏于常熟瞿镛铁琴铜剑楼,一藏于上海涵芬楼。涵芬楼所藏,早已于‘一·二八’日本侵略上海时付之一炬;瞿氏所藏,未见于著录,现亦不知存否?这本《残稿》,也系旧人传绿之本,日本大阪府立图书馆旧藏。抗日战争前由大阪府立图书馆就原稿本摄影。原本半页十行,行二十一字。稿心上方标‘蒋山佣残稿’,下方题‘尚志堂’三字。首尾有‘秦峰陆熙’、‘文穆’及‘大阪府立图书馆’诸印。陆熙,清初画家,其生平经历已不能详考。‘文穆’当是陆熙的字,‘尚志堂’不知是陆氏的室名否?……题目下间或有顾衍生所注某某人的姓名、籍贯或简历。文中遇有‘辇下’、‘先妣’等字,均跳格书写;遇有‘炎武’字则作空格。可以推见原底本恐即顾衍生就亭林原稿手录,而传绿之本大约又系从顾衍生抄本录出。因此,所有歌诗亦仍其旧,依然保持原稿的面貌。”《蒋山佣诗集》钞本亦属“蒋山佣”之名,盖与亭林原稿时代非常接近,系出于康熙刻本之前,故初刻本韵目代字之句多因袭之。
    ①据《大宋重修广韵》韵部排序。
    ①《受祺堂诗集》卷二六,清康熙刻本。
    ② [清]王弘撰《砥斋集》卷首,清康熙刻本。
    《周易正义》 [魏]王弼注、[唐]孔颖达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覆元至正本易程传》 [宋]程颐光绪甲申(1884)遵义黎氏刻《古逸丛书》本
    《尚书正义》 [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诗经注析》程俊英蒋见元北京:中华书局1991
    《礼记正义》[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春秋左传注》杨伯峻北京:中华书局2009
    《论语译注》杨伯峻北京:中华书局1980
    《孟子译注》杨伯峻北京:中华书局2005
    《汉学师承记笺释》 [清]江藩撰、漆永祥笺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音学五书》 [清]顾炎武 北京:中华书局影印观嫁楼刊本1982
    《诗律蒙告》 [清]顾炎武 清抄本
    《史记》 [西汉]司马迁 北京:中华书局1982
    《汉书》 [东汉]班固 北京:中华书局1962
    《后汉书》 [南朝·宋]范晔 北京:中华书局1965
    《三国志》 [晋]陈寿 北京:中华书局1982
    《宋书》[南朝·梁]沈约 北京:中华书局1974
    《南史》 [唐]李延寿 北京:中华书局1975
    《陈书》 [唐]姚思廉 北京:中华书局1972
    《旧唐书》[后晋]刘昫 北京:中华书局1975
    《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 北京:中华书局1975
    《新五代史》[宋]欧阳修 北京:中华书局1974
    《宋史》 [元]脱脱 北京:中华书局1977
    《元史》 [明]宋濂 北京:中华书局1976
    《明史》 [清]张廷玉 北京:中华书局1974
    《清史稿》赵尔巽 北京:中华书局1977
    《顾氏谱系考》 [清]顾炎武 清吴江潘氏遂初堂刻亭林遗书本
    《顾亭林先生年谱》 [清]顾衍生 道光己亥(1839)年上元车氏刻本
    《顾亭林先生年谱》 [清]吴映奎重辑 车持谦增撰民国间商务印书馆铅印本
    《顾亭林先生年谱》(《丛书集成初编》据《粤雅堂丛书》排印本) [清]张穆北京:中华书局1985。
    《顾炎武年谱》周可真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8
    《万年少年谱》罗振玉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方舆胜览》 [宋]祝穆 北京:中华书局2003
    《太平寰宇记》 [宋]乐史 北京:中华书局2007
    《读史方舆纪要》 [清]顾祖禹 北京:中华书局2005
    《畿辅通志》 [清]李鸿章、黄彭年光绪十年(1884)刻本
    《昌平山水记》 [清]顾炎武 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
    《复社纪略》 [明]陆世仪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2
    《复社姓氏》 [明]吴应箕 民国间吴兴刘氏嘉业堂刻本
    《皇明四朝成仁录》 [明]屈大均 民国间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广东丛书本
    《石匮书后集》 [明]张岱 北京:中华书局1959
    《雪交亭正气集》 [明]高宇泰 四明张氏约园刻四明丛书本
    《宋季忠义录》[清]万斯同 民国间四明张氏约园刻本
    《宋史翼》 [清]陆心源 北京:中华书局1991
    《松陵文录》[清]凌淦 清同治甲戌(1874)刻本
    《松陵文献》[清]潘柽章 康熙三十二年(1693)刻本
    《国朝先正事略》[清]李元度 长沙:岳麓书社2008
    《国朝耆献类征》 [清]李桓 台北:明文书局1985
    《明季稗史初编》 [清]留云居士 上海:上海书店1988
    《清稗类钞》 [清]徐珂北京:中华书局1984
    《绘图觚剩正续编》 [清]钮绣 台北:广文书局1969
    《复社姓氏传略》 [清]吴山嘉 道光辛卯(1831)南陔堂刻本
    《渔洋山人感旧集》 [清]王士稹著[清]卢见曾补传台北:明文书局1985
    《思旧录》 [清]黄宗義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小腆纪传》 [清]徐鼒 北京:中华书局1958
    《小腆纪年附考》 [清]徐鼒 北京:中华书局1957
    《明季北略》 [清]计六奇 北京:中华书局1984
    《明季南略》 [清]计六奇 北京:中华书局1984
    《南疆逸史》 [清]温睿临 北京:中华书局1959
    《国寿录》 [清]查继佐 台北:明文书局1991
    《清秘述闻》 [清]法式善 北京:中华书局1982
    《东林列传》 [清]陈鼎 扬州:广陵书社2007
    《殷顽录》 [清]杨陆荣 台北:明文书局1991
    《南天痕列传》 [清]凌雪 台北:明文书局1991
    《史外》 [清]汪有典 台北:明文书局1991
    《山阳录》 [清]陈贞慧 台北:明文书局1991
    《明人诗品》 [清]杜荫棠 台北:明文书局1991
    《郎潜纪闻四笔》 [清]陈康祺 北京:中华书局1990
    《明史稿列传》 [清]王鸿绪 台北:明文书局1991
    《无声书史》 [清]姜绍书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
    《留溪外传》 [清]陈鼎 台北:明文书局1991
    《鲁之春秋》 [清]李聿求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4
    《东南纪事》 [清]邵廷宷 上海:上海书店1982
    《碑传集》[清]钱仪吉 光绪癸巳(1893)江苏书局刻本
    《听雨丛谈》[清]福格 北京:中华书局1984
    《碑传集补》 闵尔昌 台北:明文书局1985
    《明千代遗民诗咏》张其淦 台北:明文书局1985
    《雪桥诗话》杨钟義 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9
    《雪桥诗话续集》杨钟義 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1
    《雪桥诗话三集》杨钟義 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1
    《雪桥诗话余集》杨钟義 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2
    《五石脂》陈去病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明遗民录》陈去病《国粹学报》第三十期
    《南明人物志》(《柳亚子文集》)柳亚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明遗民录》孙静庵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清史列传》王锺翰北京:中华书局1987
    《南明史》钱海岳北京:中华书局2006
    《庄子集释》 [清]郭庆藩北京:中华书局2004
    《战国策》 [西汉]刘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黄帝阴符经集注》周止礼、常秉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
    《列女传译注》张涛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
    《十洲记》(《诸子百家丛书》本) 旧题[西汉]东方朔1990
    《搜神记》[晋]干宝北京:中华书局1979
    《世说新语校笺》徐震塄 北京:中华书局1984
    《水经注校证》陈桥驿 北京:中华书局2007
    《日知录集释》黄汝成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四库全书总目》 [清]永瑢等 北京:中华书局1965
    《增订晚明史籍考》谢国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清]严可均北京:中华书局1958
    《天启崇祯两朝遗诗》 [清]陈济生上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
    《明诗综》[清]朱彝尊 北京:中华书局2007
    《明词综》 [清]王昶 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亭林先生同志赠言》[清]沈岱瞻清光绪乙酉(1885)吴县朱氏槐庐家塾刻本
    《明遗民诗》[清]卓尔堪北京:中华书局1961
    《明诗别裁集》 [清]沈德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江苏诗征》[清]王豫道光辛巳(1821)刻本
    《清诗别裁集》 [清]沈德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清诗精华录》钱仲联 济南:齐鲁书社,1987
    《近代诗抄》陈衍 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
    《屈原集校注》金开成 董洪利 高路明 北京:中华书局1996
    《扬雄集校注》张震泽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谢宣城集校注》曹荣甫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李太白全集》 [清]王琦 北京:中华书局1977
    《杜诗详注》 [清]仇兆鳌 北京:中华书局1979
    《自居易集》 [唐]白居易 北京:中华书局1979
    《韩昌黎文集校注》马通伯 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空同集》(影印《文澜阁四库全书》本,第一二六二册)[明]李梦阳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何大复集》 [明]何景明 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
    《边贡诗文选》许金榜 济南:济南出版社1994
    《李攀龙集》 [明]李攀龙 济南:齐鲁书社1993
    《谢榛全集校笺》 [明]谢榛著 李庆立校笺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
    《袁宏道集校笺》 [明]袁宏道 钱伯城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同人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清]冒襄济南:齐鲁书社2001
    《陈子龙诗集》 [明]陈子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安雅堂稿》(《明代论著丛刊》本)[明]陈子龙台北:伟文图书有限公司1977
    《隰西草堂诗集》 [清]万寿祺民国八年(1919)上虞罗氏刻本
    《归庄集》 [清]归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顾亭林诗文集》 [清]顾炎武北京:中华书局1983
    《顾亭林诗箋》[清]徐嘉台北:广文书局1976
    《顾亭林诗集汇注》王蘧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顾亭林诗集笺释》王冀民北京:中华书局1998
    《顾炎武文选》张兵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
    《曝书亭全集》 [清]朱彝尊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
    《海右陈人集》 [清]程先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受祺堂诗集》 [清]李因笃清康熙刻本
    《砥斋集》 [清]王弘撰 清康熙刻本
    《乐圃集》 [清]颜光敏 清康熙刻本
    《颜氏家藏尺牍》 [清]颜光敏 北京:中华书局1985
    《秋室集》 [清]杨凤苞 光绪九年(1883)湖州陆氏刻本
    《全祖望集汇校集注》朱铸禹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求益斋全集》 [清]张汝询 光绪二十四年江苏书局刻本1898
    《文心雕龙义证》詹锳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诗归》 [明]钟惺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
    《列朝诗集小传》 [清]钱谦益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静志居诗话》[清]朱彝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渔阳诗话》(《清诗话》本) [清]王士禛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江北诗话》 [清]洪亮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养一斋诗话》(《清诗话续编》本) [清]潘德舆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国朝诗人征略》 [清]张维屏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明诗纪事》[清]陈田 光绪己亥(1899)刻本
    《石遗室诗话》陈衍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晚晴穆诗话》徐世昌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清诗纪事初编》 邓之诚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清诗纪事》钱仲联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
    《艺舟双辑》(《艺林名著丛刊》本)包世臣 北京:中国书店1983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梁启超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6
    《顾亭林学谱》谢国桢 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朱保炯、谢沛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明末清初的学风》谢国桢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谈艺录》钱锺书 北京:三联书店2001
    《赵俪生史学论著自选集》赵俪生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
    《寄陇居论文集》赵俪生济南:齐鲁书社1981
    《顾亭林与王山史》赵俪生济南:齐鲁书社1986
    《文史探微》(《周勋初文集》第三册)周勋初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晚学斋论文集》张维华济南:齐鲁书社1986
    《顾炎武论考》沈嘉荣苏州: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
    《一代儒宗顾亭林》葛荣晋魏长宝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
    《顾炎武评传》许苏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唐史论丛》(第四辑)史念海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
    《明清史事沉思录》王春瑜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
    《李白丛考》郁贤皓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
    《清诗史》严迪昌杭州: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清诗史》朱则杰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清代诗歌发展史》霍有明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
    《清代诗歌史论》周伟民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
    《清诗流派史》刘世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明末清初诗论研究》孙立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清初诗学思想研究》李世英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0
    《书顾亭林轶事》章炳麟《华国》1924年第6期
    《顾亭林的诗》张大东《国闻周报》1927年第46、47期
    《顾炎武论诗》维克《觉悟》1933年5月25日
    《顾亭林先生的文学观》何贻焜《师大月刊》1935年第18期
    《爱国思想家顾炎武的反清斗争》赵俪生《文史哲》 1951年第1期
    《论顾炎武的<蒋山佣残稿>》华忱之 《四川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60年第5期
    《顾炎武受的家庭教育》沈起炜 《文汇报》1961年12月13日
    《顾炎武在山东的学术活动及其与李焕章辩论山东古地理问题的一桩学术公案》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2年S4期张维华
    《顾亭林的文学思想》钱仲联《雨花》 1963年第1期
    《论顾炎武的思想》(上、下)华山、王赓唐《文史哲》1963年第2、3期
    《顾炎武的诗歌与散文》 王气中《南京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63年第3、4期
    《论顾炎武的爱国思想——与华山、王赓唐两先生商榷》沈嘉荣《文史哲》1964年第1期
    《对顾炎武政治思想的重新评价》洪焕椿《南京大学学报》1964年第1期
    《略论顾炎武的诗》 陈友琴《光明日报》1964年6月14日
    《万寿祺<秋江别思图>卷》敬扬《艺林丛录》第十辑(1974年3月)
    《顾炎武与惊隐诗社》谢国祯《中华文史论丛》1978年第8辑
    《顾炎武北上抗清考辨》王春瑜《中国史研究》 1979年第4期
    《康熙手抄本<含章馆诗集>的发现与“黄培诗案”》卢兴基《中华文史论丛》1984年第2期
    《论顾炎武的文学思想》徐中玉《中华文史论丛》1984年第2辑
    《论顾炎武的诗歌创作》卢兴基《江海学刊》1984年第4期
    《顾炎武的北游与定居华下》李广林《唐都学刊》1985年第2期
    《顾炎武与张尔岐》赵俪生《东岳论丛》1985年第5期
    《顾炎武北上抗清辨析》黄正藩《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2期
    《顾亭林与钱牧斋》赵俪生《晋阳学刊》1987年第1期
    《略论顾炎武的修辞观》顾义生《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2期
    《明木清初的社会动乱与顾炎武的文学思想》卢兴基《中国文学研究》1989年第2期
    《顾炎武在山西小议》赵汝泳《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3期
    《顾炎武诗歌理论初探》张兵《西北师大学报》(杜科版)1989年第6期
    《顾炎武及其诗》 白敦仁《成都大学学报》(杜科版)1990年第2期
    《试论顾炎武诗歌的艺术成就》张兵《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 第3期
    《顾炎武北游与山东一顾炎武北游与清初实学思潮》(上)袁伯诚《青岛师专学报》1992年第1期
    《顾炎武北游与山东一顾炎武北游与清初实学思潮》(下)袁伯诚《青岛师专学报》1992年第2期
    《顾亭林“济南狱”与<赴东诗>考论》王冀民《齐鲁学刊》1992年第2期
    《顾炎武北游事迹发微》赵刚《清史研究》 1992年第2期
    《顾炎武与复社》周可真《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3期
    《顾炎武文学思想得失探》邬国平《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1期
    《顾炎武山东入狱考》鲁海《清史研究》1994年第2期
    《顾炎武关中行迹考述》卢兴轩《历史教学》1994年第4期
    《顾炎武陕西踪迹考》魏光《文博》1994年第4期
    《徐夜与顾炎武》张光兴《齐鲁学刊》1994年第5期
    《传统的继求与新境的开拓:顾炎武诗歌艺术风貌探源》张兵《青海师专学报》1996年第1期
    《顾炎武山水诗简论》王英志《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
    《论顾炎武的咏史咏物诗》张兵《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4期
    《顾炎武诗歌的创作理论与实践》吴景山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顾炎武著书考略》曹之《江西图书馆学刊》(季刊)1997年第2期
    《顾炎武与徐乾学兄弟》 暴鸿昌 《齐鲁学刊》 1998年第1期
    《顾炎武在关中》 赵俪生《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
    《顾炎武的诗学史意义》蒋寅《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顾炎武北游不归的地域倾向性探析》 陈友乔、黄启文《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申涵光、顾炎武交游考略》刘秋彬 《文史博览》(理论)2008年第9期
    《顾炎武与朱鹤龄交往考论》周金标《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顾炎武北游期间的经济生活》陈友乔《兰州学刊》2009年第7期
    《顾炎武诗研究》谈海珠著、潘重规指导台湾东吴大学博士论文1976年
    《顾炎武的人格特征探析》陈友乔著、陈道德指导湖北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困境与超拔——顾亭林诗歌的文化心灵解读》付定裕著、胡晓明指导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顾炎武旅游考论》武少青著、王从仁指导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清诗学问化研究》宁夏江著、魏中林指导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