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佛教历史文化地理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宗教问题是当今中国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从全国范围看,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在现阶段,我国西北地区的宗教问题尤为突出。如何做好西北地区的宗教工作,不仅需要宗教学、民族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深入研究,也需要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进行探讨。因为当代的宗教文化现象大都植根于历史时期,不了解历史时期宗教时空变迁的状况,也就很难准确把握当代宗教的区域特征。历史上,多种宗教广泛流行于西北地区,然而,就其对西北历史文化的影响来说,佛教影响最大。今天,除了伊斯兰教,佛教仍是西北地区分布最广、教徒最多的宗教。因此,研究历史时期佛教文化在西北地区的分布及其变迁,对于我们全面深刻认识当今西北宗教问题的由来和演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寺院是僧众弘法布道的的主要场所,是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不同历史时期,西北佛教寺院的地理分布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公元前1世纪,佛教越过葱岭,首先在塔里木盆地广泛传播,塔里木盆地是汉魏时期西北佛教寺院分布的重心所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寺院在西北地区渐渐增多,在以凉州(今甘肃武威)为中心的河陇地区形成了一条较为狭长的佛寺分布带,长安成为两晋南北朝西北佛教寺院分布的新兴密集地区。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的黄金时代。隋唐王朝多次敕令“按州置寺”,佛教寺院覆及了整个西北地区。京畿道和陇右道是唐代西北佛教寺院分布的密集地带,京兆府是寺院分布的密集中心,唐长安城寺院分布的密度在中国佛教史上尚不多见。宋辽夏金时期,陕西关中、甘肃河西、宁夏银川、青海玉树、新疆吐鲁番创建的佛教寺院较多,亦是那时西北佛教寺院分布较多的地区。元代西北关陇地区佛教寺院较多,西宁卫(今青海西宁)、甘州(今甘肃张掖)和凉州(今甘肃武威)是藏传佛教寺院分布较多的地区。明清西北佛教寺院的地理分布以河湟地区最为密集,规模也最大,河西地区次之。
     石窟是开凿于山崖峭壁间的特殊形式的佛教寺院,是西北佛教文化的重要遗存。西北地区石窟寺规模宏大,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从现有遗存来看,西北石窟寺按地域特征可分为西域区、河西区、陇中区、陇东南区、陇东区、宁南区和渭北区。由于地理条件的不同,不同区域的石窟在建筑形制和造像手法上异彩纷呈,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西域的岩石质地较松,为防止石窟倒塌,所以把印度支提窟中的舍
    
    利塔改造为中心柱,使之起支撑窟顶的作用,同时也便于僧徒右旋礼拜诵经,中心
    柱形支提窟成为西域石窟的主要窟形。基于同样的原因,西域早期的大立佛可能
    是用泥土塑造代替雕刻。河西石窟石雕造像极少,这是因为受到岩石松散等自然
    条件的限制,而且接近西域,故采用了西域石窟塑像和壁画并举的方法,造像绝大
    部分为泥塑和石胎泥塑。以河西姑减为中心的“凉州模式”石窟,最主要的特点是
    出现了中心方柱,并把中心方柱的四面分开数层开盒造像。陇中和陇东南地近中
    原,石窟造像的本土化色彩比较明显,表现出更多的中原艺术风格。往往利用天然
    洞穴建窟,较完整的佛盒尚未出现,造像尚未形成整体布局,这不仅是陇中区而且
    是陇东南区石窟形制和造像的特点。陇东地区的山岩多属砂岩,比较坚硬,宜于雕
    刻,石窟造像大多以石雕为主。宁南须弥山石窟是内地保留中心柱最晚、最多的石
    窟,石雕造像采用密集平行线阴刻,这种技法被称为“黄土高原”雕刻风格。西北地
    区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千差万别,石窟造像多姿多彩。总体看来,越靠近西域的石
    窟,越有印度的特色;越靠近中原的石窟,本土化色彩越强。
     佛典之翻译是佛教在中国传播的基础。历史上,大规模的佛经翻译活动在西
    北地区持续了将近1000年。初期的佛经翻译多为一人暗诵传译或数人讲译同施。
    随着译经事业的发展,翻译佛经成为一种有组织的活动。十六国北朝时期,西北各
    地开始出现了大大小小的译场。隋唐政府特设翻经院和弘法院,皇家寺院亦常常
    辟为译经场所,译事极盛,译场组织益臻完备和精密。中古时期,大大小小的译场
    在西北形成了西域、河西、关中三大译经文化区,长安是中古时期西北地区最大的
    译经中心。佛教律藏的翻译完成于东晋时代,律学的弘传主要在南北朝隋唐时期。
    北朝隋唐时期,(十诵》、《五分》、《僧抵》、《四分》诸律之学率皆流行西北地区。十
    六国时代,鸡摩罗什在长安时,弗若多罗等人译出《十诵律》,莫定了此后长安成为
    西北地区《十诵律》之重镇。隋唐以前,关内素奉《僧抵律》,《五分律》亦在关陇局
    部地区流行一时。追至隋唐,《四分律》成为律学之正宗,长安成为西北地区律学之
    巨镇,关中律学如日中天。佛教义学以南北朝时期最为兴盛,以隋唐时期最为繁
    荣。十六国北朝隋唐时期,众多王朝定都长安,义僧大德普会京举,拥经讲肆,长安
    义苑蜂次栉比,关中聚集一时名宿,佛教义学高于风云,河西地区稍逊一筹,其它地
    区义理不名。中古西北佛教学术文化以关中最为发达,河西和西域次之,其它地区
    大为逊色。
     佛教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众多流派,不同时期西北地区盛行的
    佛教流派不同,同一时期佛教流派在西北地区的传播亦非千篇一律。汉魏两晋南
    北朝时期,?
The religious problem is one of the prominent social problems in nowadays China. That problem in northwest China is especially prominent historically and currently. Proper dealt with the religious affairs demands not only in - depth research in such related disciplines as religious history, ethnology and sociology but also the study from the historical geographical perspective. Since most present religious cultural phenomena are rooted in historical periods, it will be difficult to grasp the regional features of present religions without the knowledge of the chronological and geographical change of religions in historical periods. In Chinese history, quite a few religions were widespread in the northwest. However, Buddhism has the deepest impact on the historical culture in those regions. Nowadays, Buddhism still remains the most influential religion with the largest number of followers in the northwest apart from Islam. Therefore, the study of the spread and change of Buddhism in the northwest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will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our comprehensive and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sources and evolutions of current religious problems in those regions. Buddhist temples , the important carriers of Buddhist culture , serve as the main places for monks to spread Buddhism .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times,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Buddhist temples in the northwest took on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Around 1st century B. C. by the way of Congling Buddhism was first disseminated in Tarim Basin which was the center of Buddhist temples in the Han and Wei dynasties. In the Two Jins,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more temples came into existence in the northwest, and Chang' an became another center for the growing numbers of temples. In addition, a narrow strip of temples appeared in Helong region with Liangzhou (present Wuwei)as the center.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were the golden periods for Chinese Buddhism during which Buddhist temples could be found everywhere in the northwest. T
    emples were densely located in Jingji Dao and Longyou Dao with Jingzhao Fu as the center. The density of temple distribution in Chang' an was rar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Buddhism. In the Song, Liao, Xia and Jin dynasties, the number of newly -
    
    
    constructed Buddhist temples was rather large in Central Shaanxi, Hexi Gangsu, Yinchuang Ningxia, Yushu Qinghai and Tulufan Xinjiang which also were the major places for temple distribution in the northwest. In the Yuan dynasty there were many Buddhist temples in Guanlong in the northwest. Rather a large number of Tibetan Buddhist temples could be found in Xiningwei (present Xining Qinghai), Ganzhou (present Zhangye Gansu)and Liangzhou(present Wuwei Gangsu).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Hehuang region was the most densly - located region of Buddhist temples with the largest scale while Hexi region was the second.
    Grottoes, special forms of Buddhist temples carved in cliffs, are important relics of Buddhist culture in the northwest. Carve temples in those regions are of grand scale, large number and wide spread. From the preserved relics, carve temples in the northwest can be divided into Western Regions district, Hexi district, Central Gansu district, Southeast Gansu district, Eastern Gansu district, Southern Ningxia district and North of the Weihe River district according to their regional features. Owing to different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grottoes in different areas bear distinct regional features in architectural forms and figure - making. The northwest regions have a vast territory with various geographical features and colorful Buddhist figures. Generally speaking, the grottoes close to the Western Regions bear more Indian features while those close to Central Shaanxi assume more Chinese cultural features. In the Northern, Sui and Tang dynasties, Lu learning including Shisong, Wufen, Sengqi, Sifen gained much popularity in the northwest. Before the Sui snd Tang dynasties, Sengqilu had been long adhered to in Central Shaanxi and Wufenlu was also popular
引文
[东晋]法显《法显传》(《佛国记》),章巽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梁]慧皎《高僧传》,汤用彤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版。
    [梁]宝唱《比丘尼传》,《大正藏》(全称《新修大正大藏经》)卷50,台湾佛陀教育基金会1990年印本。
    [梁]僧祐《出三藏记集》,苏晋仁、萧炼子点校,中华书局1995年版。
    [梁]僧祐《弘明集》,《大正藏》卷52,台湾佛陀教育基金会1990年印本。
    [隋]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大正藏》卷51,台湾佛陀教育教育基金会1990年印本。
    [唐]道宣《续高僧传》,《大正藏》卷50,台湾佛陀教育基金会1990年印本。
    [唐]玄奘、辩机《大唐西域记》,季羡林等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
    [唐]慧立、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孙毓棠、谢方点校,中华书局2000年版。
    [唐]慧超《往五天竺国传》,张毅笺释,中华书局2000年版。
    [日]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白化文等校注,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唐]道宣《大唐内典录》,《大正藏》卷55,台湾佛陀教育基金会1990年印本。
    [唐]智升《开元释教录》,《大正藏》卷55,台湾佛陀教育基金会1990年印本。
    [唐]道宣《广弘明集》,《大正藏》卷52,台湾佛陀教育基金会1990年印本。
    [唐]道宣《释迦方志》,范祥雍点校,中华书局2000年版。
    [唐]道世《法苑珠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影印本。
    [唐]法琳《辩正论》,《大正藏》卷52,台湾佛陀教育基金会1990年印本。
    [唐]净觉《楞伽师资记》,《大正藏》卷85,台湾佛陀教育基金会1990年印本。
    [唐]法藏《华严经传记》,《大正藏》卷51,台湾佛陀教育基金会1990年印本。
    [唐]僧详《弘赞法华传》,《大正藏》卷51,台湾佛陀教育基金会1990年印本。
    [宋]赞宁《宋高僧传》,范祥雍点校,中华书局1987年版。
    [宋]赞宁《大宋僧史略》,《大正藏》卷54,台湾佛陀教育基金会1990年印本。
    [宋]道原《景德传灯录》,《大正藏》卷51,台湾佛陀教育基金会1990年印本。
    [宋]普济《五灯会元》,苏渊雷点校,中华书局1984年版。
    
    
    [宋]契嵩《传法正宗记》,《大正藏》卷51,台湾佛陀教育基金会1990年印本。
    [宋]戒珠《净土往生传》,《大正藏》卷51,台湾佛陀教育基金会1990年印本。
    [宋]志磐《佛祖统纪》,《大正藏》卷49,台湾佛陀教育基金会1990年印本。
    [元]念常《佛祖历代通载》,《大正藏》卷49,台湾佛陀教育基金会1990年印本。
    [明]如惺《大明高僧传》,《大正藏》卷50,台湾佛陀教育基金会1990年印本。
    [北魏]魏收《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唐]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唐]令狐德棻等《周书》,中华书局1971年版。
    [唐]李延寿《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唐]魏徼《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宋]欧阳修等《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1979年版。
    [元]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
    [明]宋濂《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版。
    [清]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清]董诰等《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版。
    [清]徐松撰、张穆校补《唐两京城坊考》,方严点校,中华书局1985年版。
    [宋]王溥《唐会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中华书局1957年版。
    [宋]宋敏求《长安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影印四库全书本。
    [宋]程大昌《雍录》,黄永年点校,中华书局2002年版。
    [元]骆天骧《类编长安志》,黄永年点校,中华书局1990年版。
    [宋]乐史《宋本太平寰宇记》,中华书局2000年版。
    [宋]王存等《元丰九域志》,中华书局1984年版。
    [明]李贤等《大明一统志》,三秦出版社1990年影印明天顺本。
    [清]穆彰阿《嘉庆重修一统志》,四部丛刊续编本。
    [清]吴广《西夏书事》,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100册,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版。
    
    
    [明]赵廷瑞修,马理纂《陕西通志》,嘉靖二十一年刻本。
    [明]李思孝修,冯从吾等纂《陕西通志》,万历三十九年刻本。
    [清]贾汉复修,李楷纂《陕西通志》,康熙六年刻本。
    [清]刘於义修,沈青崖纂《陕西通志》,雍正十三年刻本。
    [清]王志沂纂《陕西志辑要》,道光七年刻本。
    宋伯鲁等纂《续修陕西通志稿》,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
    [清]舒其绅等修,严长明等纂《西安府志》,乾隆四十四年刻本。
    [清]高廷法修,陆耀遹等纂《咸宁县志》,嘉庆二十四年修,民国二十五年重印本。
    [清]张聪贤纂《长安县志》,嘉庆十六年修,民国二十五年铅印本。
    翁柽修,宋联奎纂《咸宁长安两县续志》,民国二十五年铅印本。
    [清]康如琏纂《户县志》,康熙二十一年刻本。
    [清]鲁一佐等纂《重修户县志》,雍正十年刻本。
    赵葆真修,段光世等纂《户县县志》,民国二十二年铅印本。
    [清]杨仪等修《周至县志》,康熙五十年刻本。
    庞文中修,任肇新纂《周至县志》,民国十四年铅印本。
    [清]史传远纂修《临潼县志>,乾隆四十一年刊本。
    [清]吕懋勋等修,袁廷俊纂《蓝田县志》,光绪元年刊本。
    [明]吕楠纂修《高陵县志>,光绪十年重刊本。
    [清]丁应松等纂《高陵县志》,雍正十一年刻本。
    [清]程维雍修,白遇道纂《高陵县续志》,光绪十年刻本。
    刘安国、冯光裕等纂《咸阳县志》,民国二十一年铅印本。
    王廷圭修,张元际等纂《兴平县志》,民国十二年铅印本。
    张元际纂修《兴平县乡土志》,光绪三十二年抄本。
    [清]焦云龙修,贺瑞麟纂《三原县新志》,光绪六年刊本。
    [明]康海纂修《武功县志》,乾隆十六年重刊本。
    [清]张世英等修,巨国桂等纂《武功县续志》,光绪十四年刊本。
    [清]蒋骐昌等纂《醴泉县志》,乾隆四十九年刻本。
    张道芷等修,曹骥观等纂《续修醴泉县志稿》,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
    [清]刘懋官修,周斯亿纂《泾阳县志》,宣统三年铅印本。
    [清]拜斯呼朗纂修《乾州新志》,雍正五年刊本。
    
    
    [清]周铭旗等纂修《乾州志稿》,光绪十年刊本。
    [清]郑德枢修,赵奇龄等纂《永寿县志》,光绪十四年刊本。
    赵晋源纂修《邠州新志稿》,民国十八年抄本。
    [清]沈锡荣修,王锡章等纂《长武县志》,宣统二年刊本。
    [清]万廷树修,洪亮吉纂《淳化县志》,乾隆四十八年刻本。
    [清]朱廷模修,孙星衍纂《三水县志》,乾隆五十年抄本。
    [清]达灵阿修,周方炯纂《重修凤翔府志》,乾隆三十一年刊本。
    强振志等编辑《宝鸡县志》,民国十一年铅印本。
    [清]宋世荦纂修《扶风县志》,嘉庆二十三年刊本。
    [清]谭绍裘撰《扶风县乡土志》,光绪三十二年抄本。
    田惟均《重修岐山县志》,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
    未著纂修人姓氏《岐山县乡土志》,民国燕京大学图书馆铅印本。
    [清]沈锡荣纂修《眉县志》,宣统元年铅印本。
    [清]罗彰彝等纂修《陇州志》,康熙五十二年刊本。
    [清]彭洵等纂修《麟游县新志草》,光绪九年刊本。
    [明]马扑撰《同州志》,明天启刻本。
    [清]李思继等纂《同州府志》,咸丰二年刻本。
    [明]李廷宝修,乔世宁纂《耀州志》,嘉靖三十六年刊本。
    [清]汪灏修,钟研齐纂《续耀州志》,乾隆二十七年刊本。
    [明]韩邦靖纂修《朝邑县志》,正德十四年刊本。
    未著纂修人姓氏《朝邑县乡土志》,民国燕京大学图书馆铅印本。
    [清]席奉乾修,孙景烈纂《合阳县全志》,乾隆三十四年刊本。
    [清]樊增祥修,谭麟纂《富平县志稿》,光绪十七年刊本。
    [清]袁文观纂修《同官县志》,乾隆三十年抄本。
    [清]梁善长辑修《白水县志》,民国十四年重印本。
    [清]王兆鳌纂修《朝邑县后志》,康熙五十一年刻后刊本。
    [清]熊照麟纂《大荔县志》,道光三十年刻本。
    聂雨润等修,李泰等纂《大荔县志稿》,民国二十六年铅印本。
    [清]张心镜纂修《蒲城县志》,乾隆四十七年重修本。
    [清]李体仁修,王学礼纂《蒲城县新志》,光绪三十一年刊本。
    [清]王穆纂修《城固县志》,康熙五十六年修,光绪四年重刊本。
    [清]毕沅、傅应奎纂修《韩城县志》,乾隆四十九年刊本。
    赵本荫修,程仲昭纂《韩城县续志》,民国十四年石印本。
    
    
    [清]金玉麟修,韩亚熊纂《澄城县志》,咸丰元年刻本。
    王怀斌修,赵邦楹等纂《澄城县附志》,民国十五年铅印本。
    [清]杨端本纂《潼关县志》,康熙二十四年刻本。
    [清]向准修,王森文纂《续修潼关县志》,嘉庆二十二年刊本。
    [明]李可久等修《华州初志》,光绪八年刻本。
    [清]冯奕昌等修《续华州志》,光绪八年刊本。
    未著纂修人姓氏《华州乡土志》,民国燕京大学图书馆重印铅字本。
    [清]洪蕙纂修《延安府志》,嘉庆七年刊本。
    [清]吴炳修《宜川县志》,乾隆十八年刊本。
    余正东主修兼总纂,黎锦熙校订《宜川县志》,民国三十三年铅印本。
    [清]查遴等纂修《宜君县志》,雍正十年抄本。
    [清]姚国龄修,宋楚山纂《安定县志》,道光二十六年抄本。
    [清]丁锡奎修,白翰章纂《靖边县志稿》,光绪二十五年铅印本。
    [清]王崇礼修《延长县志》,乾隆二十七年修,民国补抄本。
    未著纂修人姓氏《神木县志》,清代抄本。
    未著纂修人姓氏《神木乡土志》,民国燕京大学图书馆铅印本。
    [清]郑居中等纂修《府谷县志》,乾隆四十八年刊本。
    未著纂修人姓氏《甘泉县乡土志》,民国燕京大学图书馆铅印本。
    [清]谭瑀纂修《吴堡县志》,道光二十七年刊本。
    [清]孔繁扑修,高维岳纂《绥德州志》,光绪三十一年刊本。
    [清]谭吉璁等纂修《延绥镇志》,康熙十二年抄本。
    [清]丁瀚修,张永清等纂《中部县志》,嘉庆十二年修,民国二十四年重刊本。
    余正东主修,黎锦熙校订,吴致勋总纂《中部县志》,民国三十三年铅印本。
    未著纂修人姓氏《中部县乡土志》,民国燕京大学图书馆铅印本。
    [清]高珣等纂修《葭州志》,嘉庆十四年修,民国二十二年重刊石印本。
    陈琯修,赵思明纂《葭县志》,民国二十二年石印本。
    [清]宁养气等纂《米脂县志》,康熙四十二年刻本。
    [清]高照煦修《米脂县志》,光绪三十三年铅印本。
    [清]黄沛、宋谦等编《定边县志》,嘉庆二十三年刊本。
    [清]贺学博等纂《定边乡土志》,光绪三十二年抄本。
    余正东主修,黎锦熙总纂《洛川县志》,民国三十三年铅印本。
    [清]钟章元纂修《清涧县志》,道光八年抄本。
    [清]李国麒等纂修《兴安府志》,乾隆五十三年刻本。
    
    
    [清]叶世倬纂修《续兴安府志》,嘉庆十七年刊本。
    [清]光朝魁纂修《褒城县志》,道光十一年刊本。
    [清]郑谦、王森文等纂修《安康县志》,咸丰三年重刊本。
    [清]王行俭修《南郑县志》,乾隆五十九年刊本。
    郭凤洲修,蓝培原等纂《续修南郑县志》,民国十年刊本。
    [清]黄宽修《平利县志》,乾隆二十一年刻本。
    [清]杨孝宽修,李联芳纂《续修平利县志》,光绪二十二年刊本
    [清]孙铭钟等修,彭龄纂《沔县志》,光绪九年刊本。
    [清]张鹏翼等纂修《洋县志》,光绪二十四年抄本。
    [清]朱子春等纂修《凤县志》,光绪十八年刊本。
    [清]刘德全等纂修《旬阳县志》,光绪三十年刊本。
    [清]聂焘纂修《镇安县志》,乾隆十八年抄本。
    [清]李麟图纂修《镇安县乡土志》,光绪三十四年铅印本。
    未著纂修人姓氏《洛南县乡土志》,光绪年间抄本。
    罗传铭修,路炳文纂《商南县志》,民国八年铅印本。
    张机高纂修《佛坪县志》,民国十八年抄本。
    [清]舒钧纂修《石泉县志》,道光二十九年刊本。
    [清]谭瑀等纂修《略阳县志》,光绪三十年重刊本。
    [清]桂超等纂修《新续略阳县志》,光绪三十年抄本。
    [清]余修凤等纂修《定远厅志》,光绪五年刊本。
    [清]贺仲瑊等纂修《留坝厅志》,道光二十二年刊本。
    [清]马毓华修,郑书香等纂《宁羌州志》,光绪十四年刊本。
    [清]陈芑芬等辑《宁羌州乡土志》,民国燕京大学图书馆铅印本。
    [清]严—青纂修《白河县志》,嘉庆六年刊本。
    [清]顾騄修,王贤辅等纂《白河县志》,光绪十九年刊本。
    [清]安维岳总纂《甘肃新通志》,宣统元年刊本。
    刘郁芬修,杨思、张维等纂《甘肃通志稿》,民国刊本。
    [清]呼延华国纂修《狄道州志》,乾隆二十八年修官报书局排印本。
    [清]钟庚起撰次《甘州府志》,乾隆四十四年刊本。
    [清]郭京范等纂《岷州志》,康熙四十一年刊本。
    [清]高弥高、李德魁等纂修《肃镇志》,顺治十四年抄本。
    [明]孟鹏年修,郭从道纂《徽郡志》,嘉靖二十四年抄本。
    [清]德俊等纂修《两当县志》,道光二十年抄本。
    
    
    [清]陶奕曾纂修《合水县志》,乾隆二十六年抄本。
    桑丹桂修,陈国栋纂《隆德县志》,民国二十四年石印本。
    杨渠统等修,王朝俊等《重修灵台县志》,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
    [清]陈之骥编次《靖远县志》,道光十三年刊本,民国十四年铅字重印本。
    郑震谷等修,率邦隆总纂《华亭县志》,民国二十二年石印本。
    [清]黄璟、朱逊志等纂修《山丹县志》,道光十五年抄本。
    [清]周铣修,叶芝纂《伏羌县志》,乾隆三十五年刊本。
    [清]许协修,谢集成等纂《镇番县志》,道光五年刊本。
    周树清等纂《永登县志》,民国抄本。
    [清]邵陆纂修《庄浪县志》,乾隆三十四年抄本。
    张明道等修,任瀛翰等纂《崇信县志》,民国十五年重修手抄本。
    马福祥等主修,王之臣等纂修《民勤县志》,民国手抄本。
    [清]张延福纂修《泾州志》,乾隆十八年抄本。
    [清]杨金庚等纂修《海城县志》,光绪三十四年抄本。
    [清]邱大英等纂修《西和县志》,乾隆三十九年抄本。
    [清]黄永第纂修《成县新志》,乾隆六年刊本。
    [清]王烜纂修《静宁州志》,乾隆十一年修,民国重印本。
    王士敏修,吕钟祥纂《新纂康县县志》,民国十五年石印本。
    [清]耿喻修,郭殿邦等纂《金县志》,康熙二十六年抄本。
    陈鸿宝等纂修《渭源县志》,民国十五年抄本。
    [清]朱超纂修《清水县志》,乾隆六十年抄本。
    [清]高蔚霞修,苟廷诚纂《通渭县志》,光绪十九年刊本。
    [清]张尔介、曹晟等纂修《安定县志》,康熙十九年抄本。
    [清]苏履吉修,曾诚纂《敦煌县志》,道光十一年刊本。
    [清]张伯魁纂修《崆峒山志》,嘉庆二十四年刊本。
    张其昀编《夏河县志》,民国手抄本。
    [明]胡汝砺撰《宁夏新志》,明抄本。
    [清]张金城修,杨浣雨辑《宁夏府志》,嘉庆三年刊本。
    [清]汪绎辰纂《银川小志》,乾隆乙亥刊本。
    冯福祥等修,王之臣纂《朔方道志》,民国十五年铅印本。
    [清]杨芳灿、郭楷等纂修《灵州志》,嘉庆三年抄本。
    [清]王学伊等纂修《固原州志》,宣统元年刊本。
    [清]常星景等纂辑《隆德县志》,康熙二年抄本。
    
    
    [清]黄恩锡纂修《中卫县志》,乾隆间刊本。
    [清]陈日新撰《平远县志》,光绪五年抄本。
    朱恩昭纂《豫旺县志》,民国十四年抄本。
    [清]杨应琚撰次《西宁府新志》,乾隆十二年刊本。
    [清]张价卿撰《西宁府续志》,光绪八年修,民国二十三年刊本。
    [清]康敷镕纂《青海志》,手抄本。
    [清]龚景瀚编,李本源纂修《循化厅志》,道光二十四年抄本。
    [清]张庭武修,杨景升纂《丹噶尔厅志》,宣统元年刊本。
    未著纂修人名氏《玉树县志稿》,民国间手抄本。
    [清]祁士韵辑《西陲要略》,道光十七年刊本。
    [清]和宁纂《回疆通志》,嘉庆九年刊本。
    [清]钟方撰《哈密志》,民国二十六年铅印本。
    [清]王树楠纂《新疆礼俗志》,民国七年铅印本。
    张献廷撰《新疆地理志》,民国三年石印本。
    黄文弼《塔里木盆地考古记》,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
    黄文弼《新疆考古的发现》,载《考古》1959年第2期。
    阎文儒《新疆天山以南的石窟》,载《文物》1962年第7、8期合刊。
    吐鲁番地区文物保管所编《柏孜克里克千佛洞遗址清理简报》,载《文物》1985年第8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辽宁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
    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克孜尔千佛洞文物保管所编著《新疆克孜尔石窟考古报 告》,文物出版社1997年版。
    朱英荣、韩翔《龟兹石窟》,新疆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史岩《散布在祁连山区民乐县境的石窟群》,载《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4期。
    史岩《酒泉文殊山的石窟寺院遗址》,载《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7期。
    甘肃省文物工作队《马蹄寺、文殊山、昌马诸石窟调查简报》,载《文物》1965年第3期。
    甘肃省博物馆、炳灵寺石窟文物保管所编著《炳灵寺石窟》,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甘肃省博物馆《甘肃泾川南石窟调查报告》,载《考古》1983年第10期。
    甘肃省博物馆《甘肃泾川王母宫石窟调查报告》,载《考古》1984年第7期。
    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庆阳北石窟寺文管所编著《庆阳北石窟寺》,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董玉祥、臧志军《甘肃武山水帘洞石窟群》,载《文物》1985年第5期。
    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内容总录》,文物出版社1986年版。
    宿白《敦煌莫高窟密教遗迹札记(上、下)》,载《文物》1989年第9、10期。
    甘肃文物考古所编著《河西石窟》,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敦煌研究院、甘肃省博物馆编著《武威天梯山石窟》,文物出版社2000年版。
    宿白《凉州石窟遗迹和“凉州模式”》,载《考古学报》1986年第4期。
    宿白《张掖河流域13—14世纪的藏传佛教遗迹》,载《北京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武成市白塔寺遗址1999年的发掘》,载《考古》2003年第6期。
    董居安《宁夏石坝发现墨书西夏文银器》,载《文物》1978年第12期。
    马文宽、黄振华《宁夏出土带梵字密宗器物考》,载《文物》1990年第3期。
    宁夏文管会、贺兰县文化局《宁夏贺兰县宏佛塔清理简报》,载《文物》1991年第8期。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文化局《宁夏贺兰县 拜寺口方塔废墟清理纪要》,载《文物》1994年第9期。
    雷润泽、于存海、何继英《宁夏佛塔》,文物出版社1995年版。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北京大学考古系编著《须弥山石窟内容总录》,文物出版社1997年版。
    程学华《唐贴金画彩石刻造像》,载《文物》1961年第7期。
    李域铮等《西安西郊出土唐代手写经咒绢画》,载《文物》1984年第7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工作队《唐长安青龙寺遗址》,《考古》1989年第2期。
    柏明主编《唐长安太平坊与实际寺》,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贺梓城《陕西彬县大佛寺石窟》,载《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11期。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麟游的摩崖造像和石窟》,《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11期。
    陕西省博物馆、陕西省文管会《富县石泓寺、阁子头寺石窟调查简报》,载《文物》1959年第12期。
    
    
    耀生《耀县石刻文字略志》,载《考古》1965年第3期。
    张智《黄陵万佛寺、延安万佛洞石窟寺调查记》,载《文物》1965年第5期。
    姬乃军《延安地区的石窟寺》,载《文物》1982年第10期。
    常青《陕西麟游慈善寺石窟的初步调查》,载《考古》1992年第10期。
    西北大学考古学系、日本赴陕西佛教遗迹考察团、麟游县博物馆《慈善寺与麟溪桥——佛教造像窟龛调查研究报告》,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陈寅恪《陈寅恪史学论文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侯仁之《历史地理学四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版。
    史念海《中国历史地理纲要》,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
    王恩涌《文化地理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周振鹤主著《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卢云《汉晋文化地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司徒尚纪《广东文化地理》,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张伟然《湖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复理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德]费尔巴哈《宗教的本质》,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
    吕大吉主编《宗教学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牟钟鉴、张践《中国宗教通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周叔迦《佛教基本知识》,中华书局1991年版。
    赵朴初《佛教常识答问》,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
    白化文《汉化佛教与佛寺》,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
    陈垣《中国佛教史籍概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华书局1979年版。
    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1—3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1988年版。
    任继愈《汉唐佛教思想论集》,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中华书局1982年版。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三联书店1957年版。
    
    
    周一良《唐代密宗》,钱文忠译,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杜继文、魏道儒《中国禅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吕建福《中国密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郭朋《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齐鲁书社1986年版。
    郭朋《隋唐佛教》,齐鲁书社1980年版。
    张弓《汉唐佛寺文化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王森《西藏佛教发展史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智观巴·贡却乎丹巴饶吉著,吴均等译《安多政教史》,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
    姜伯勤《敦煌艺术宗教与礼乐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段文杰《段文杰敦煌艺术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日]羽溪了谛《西域之佛教》,贺昌群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高永久《西域古代民族宗教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杨富学《回鹘之佛教》,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常书鸿《新疆石窟艺术》,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年版。
    宿白《中国石窟寺研究》,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
    吴焯《佛教东传与中国佛教艺术》,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韩伟《磨砚书稿》,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蒲文成主编《甘青藏传佛教寺院》,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年治海、白更登主编《青海藏传佛教寺院明鉴》,甘肃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