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前期社会教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社会教化既是统治阶级维护封建政治秩序的需要,也是生命个体在社会上得以生存的需要。清前期的社会教化是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儒、佛、道并存的教化体系。其中,儒家伦理教化是本研究的核心内容。本文的重点不在于研究精英儒家的伦理陈述,而着重研究儒家经典的价值理想通过何种途径转化为活生生的现实实践,它们是如何转化的?转化的过程及效果如何?佛、道教化又在清前期社会教化中扮演着一种什么角色?期间是否有矛盾与冲突?等等。总之,本文力图对具有典型社会教化意义的史实研究,来描绘一幅色彩斑斓又极具张力的清前期社会教化的图景。
     论文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借助社会史的理论与方法,采用正史材料和野史材料相结合的方式,选取几个具有典型意义的问题来揭示清前期社会教化的全貌。全文包括正文和结语部分。正文部分共分六章:
     第一章分别论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已有相关研究成果、框架结构及清前期的教化特征。
     第二章主要探讨学校组织与社会教化的关系。学校是专门进行教化的机构,它不仅有固定的场所,专职的教师,而且,还有相对固定的经费来源,是教化的主阵地。此外,书院、社学、义学、义塾等组织也承载了教化民众的功能。
     第三章旨在辨析非学校组织与社会教化的关系。儒学之所以能够大行于天下,除了正规的学校组织外,民众更多地依靠乡约、家训族规、调解纠纷来获得教化。与学校组织相比,非学校组织的教化更具有普遍性和隐秘性。
     第四章重点讨论了通俗小说、地方戏曲作为一种知识和文化载体在社会教化中所扮演得举足轻重的角色。由于其形象生动、通俗易懂,无论是村夫牧子之人、贩夫走卒之徒、引车卖浆之流,还是髫龄儿童、小脚女人,都极易在欢愉的氛围中受到教化。
     第五章系统考察了社会教化中的两个特殊的群体。一是士绅,他们是帮助皇朝实现教化使命的群体。在官民隔绝的传统社会结构下,普通乡民并不具备与官府交涉的条件与能力,因此需要能够“代表”自己利益的代言人。在这种情况下,士大夫便是联结皇帝和民众的桥梁和纽带,通过“上情下达”、“下情上闻”传递着皇帝和民众间的信息。二是妇女,妇女是封建社会中遭受压迫惨重的典型的弱势群体。从这个群体的悲惨命运中我们可以得知清王朝对其施行了怎样的教化。
     第六章着重研究佛、道是如何曲折地生存并与社会教化发生内在关联的。劝
Social edification is necessary not only for rulers to keep their rule, but also for the unique human being to live in their society. Social edification in the earlier stage of Qing Dynasty centres on Confucian ethic and is a entity of Confucianism, Buddha, Dao. This study centres on ethical edification of Confucianism. I am not going to labor on the narration of the essential theory of Confucianism, but put emphasis on how those value ideas were changed into real life, what is the procession and the result of this change, what role do Buddha and Dao play in the social edification in the earlier stage of Qing dynasty, and is there any contradiction and conflict in this procession, and so on. In a word, I try to study those historic fact of typical edification value and portray a clear and colorful picture of social edification in the earlier stage of Qing Dynasty.The article unites positive facts with fictional facts, reflects the whole condition of social edification in that period by several typical examples. It is steered by the historic materialism and uses means of social historic theory and method. The whole paper is made up of the main article and the conclusion part. The main article is composed of six chapters:The first chapter discusses mean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paper, related study results, organism of the paper and the character of social edification in the earlier stage of Qing Dynasty.Chapter two discusses the relation between socialization and school organization. School, the major organization for edification, has fixed location, professional teachers, relatively fixed outlay source.Chapter three discusses the relation between social edification and unschooled organization. Ordinary people were civilized more from rules in their family or in the country than from formal school organization. Compared with school organization, these forms are of more universality and invisibility.Chapter four emphasizes on the role of light literature and regional drama in social edification. All kinds of people could be civilized in these dramas because of their visualized image.Chapter five centres on two special groups in social edification. Gentry was a
    group who helped the emperor to realize edification. They standed for the ordinary people to speak out what they wanted. Women were the other special group. They were typically weak and oppressive people in feudalism. From them we can find how Qing Dynasty carried out edification toward them.Chapter six discuss how Buddha and Dao find their way in social edification. Buddha and Dao came into connect with social edification from their origin and were important compliment for Confucian social edification.The conclusion part points out the continuity and generality of social edification and depipicts the deep effect in current folk.
引文
《论语》(杨伯俊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
    《孟子》(杨伯俊译注:《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
    (汉)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冯元魁撰:《清史》(1840年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杜家骥著:《清朝简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赵尔巽主编:《清史稿》,中华书局1988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资料》,中华书局1980年。
    清代野史编辑部编:《清代野史》,巴蜀书社1987年。
    小横香室主人编:《清朝野史大观》,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4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论丛》(2002号),2002年7月。
    李国钧主编:《清代前期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
    陈谷嘉、邓洪波主编:《中国书院史资料》,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王利器辑录:《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徐中玉主编: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专题资料丛刊《本原·教化》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尹德新主编:《历代教育笔记资料》(第四册),劳动出版社1993年。
    《清实录》,中华书局1985年。
    南炳文、汤刚著:《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太祖高皇帝圣训》,乾隆四年刻本。
    《世祖章皇帝圣训》,乾隆四年刻本。
    故宫博物馆编:《钦定学政全书》,海南出版社2000年。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新文丰出版公司据光绪二十五年刻本影印。
    罗振宇编辑:《皇清奏议》,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4年。
    《清朝文献通考》,据1935—193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编印的《万有文库》“十通本”影印,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朝续文献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8年。
    《康熙起居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整理,中华书局1984年。
    《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徐珂编撰:《清稗类钞》,中华书局1984年。
    (清)顾炎武:《日知录集释》,岳麓书社,1994年。
    (清)王夫之:《王夫之著作选注》人民出版社1975年。
    (清) 黄宗羲:《黄宗羲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5年。
    (清) 凌廷堪:《校礼堂文集》,中华书局 1998年。
    (清) 李光地:《榕树语录》、《续榕树语录》,中华书局 1995年。
    (清) 张履祥著,陈祖武点:《杨园先生全集》,中华书局 2002年。
    (清) 魏象枢撰、陈舍陵点:《寒松堂全集》,中华书局 1996年。
    (清) 蓝鼎元:《鹿洲公案》,群众出版社 1985年。
    (清) 汤斌著,范志亭、范哲辑:《汤斌集》,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清) 葛其仁:《书院议》,《味经斋文集》卷一。
    (清) 徐栋辑:《牧令书》,清道光28年刊本。
    (清) 徐栋编,(清)丁日昌重编:《牧令书辑要》,清同治七年刊本。
    (清) 王倬、张潮辑:《檀几丛书》,清康熙34-36年新安张氏霞举堂刊本。
    (清) 钱泳:《履园丛话》,中华书局 1979年版。
    (清) 郑燮:《郑板桥文集》,巴署书社 1997年。
    (明) 王阳明:《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年版。
    (清) 余治:《得一录》,光绪十一年重刊本。
    (清) 张行简:《塾中琐言》,清刊本。
    (清) 崔学古:《幼训》,《檀几丛书》二集,清刊本。
    (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卷二五,《教养部》,光绪十九年刻本。
    (清) 王筠:《教童子法》,见《丛书集成》,中华书局 1983年。
    (清) 袁枚著,崔国光校点:《新齐谐——子不语》,齐鲁书社 2004年。
    (清) 曾衍东著,盛伟校点:《小豆棚》,齐鲁书社 2004年。
    (清) 许奉恩著,文益人校点:《里乘》,齐鲁书社 2004年。
    (清) 陈宏谋《从政遗规》,谢文艺斋刊本。
    (清) 唐彪辑著,赵伯英、万恒德选注:《家塾教学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年。
    (清) 祝庆祺编:《刑案汇览》,清咸丰二年慎思堂刊本。
    (清) 王先谦纂辑:《东华录》咸丰朝会稽籀三仓室石印。
    (清) 张伯行辑《养正类编》,丛书集成初编,第0980册,商务印书馆 1939。
    (清) 纪昀著:《阅微草堂笔记》,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年。
    (清) 纪昀著,武惠华等注译:《<阅微草堂笔记>注译》,中国华侨出版社 1994年。
    (清) 王锡祺辑:《小方壶舆地丛抄》,上海著易堂排印本 1897年。
    (清) 华广生编述:《明清民歌时调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年。
    郭沫若:《沫若自传》,三联书店 1978年。
    四川省档案馆、四川大学历史系主编:《清代乾嘉道巴县档案选编》,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6年。
    《内自讼斋杂刻》第三册《襄阳府属义学章程》,周氏家刻本。
    《笔记小说大观》,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 1984年。
    《定颖记事》,道光六年刻本。
    梁延年编辑《圣谕像解》,1902年江苏抚署重校,江苏巡抚恩寿重印本。
    邓之诚:《古董琐记全编》,北京出版社 1996年。
    朱一玄、刘毓忱:《水浒资料汇编》,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1年。
    一粟:《红楼梦卷》,中华书局 1963年。
    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6年。
    《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制度考》(上),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4年。
    阿英:《阿英文集》,上海三联书店1981年。
    孟宪承等编:《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 1961。
    昭琏:《啸亭杂录》,中华书局 1980年。
    王季思主编《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上册,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年。
    汤显祖著,徐朔方笺校:《汤显祖诗文集》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年。
    翟博主编:《中国历代家训大观》,大连出版社 1997年。
    郑振铎著:《中国俗文学史》,上海书店 1984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资料》第3辑,中华书局 1982年版。
    徐梓、王雪梅编:《蒙学歌诗》,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1年。
    向燕南、张越编注:《劝孝——仁者的回报 俗约——教化的基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6年。
    王学梅编注:《蒙学——启蒙的课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6年。
    张服清编注:《女诫——女性的枷锁》,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6年。
    徐梓、王雪梅编:《蒙学便读》,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1年。
    《天津县志》,清乾隆四年刻本。
    《平和县志》,中国方志丛书第九十一号,据清康熙五十八年修、光绪十五年重刊本影印,成文出版社 1967年。
    乾隆《安县志》,故宫珍本丛刊。
    乾隆《福清县志》,卷一《谕旨》,福建省福清县志编纂委员会整理,1987年。
    《隆平县志》,华北地方志一百七十六号,据清乾隆二九年抄本影印。
    山西省《介休县志》,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志434号,据清嘉庆二十四年刊本 影印,成文出版社。
    河南《南阳府志》,清康熙三十三年刊本。
    清雍正朝《浙江通志》,中华书局 2001年。
    江苏省《松江府志》,华中地方志第10号,据清嘉庆二十二年刊本影印。
    广东省《西宁县志》,中国方志丛书第一一二号,据清道光十年刊本影印。
    达灵阿:《重修凤翔府志》,陕西地图出版社 2003年。
    《平阳县志》,华北地方志第370种,1976年据清嘉庆十三年刊本影印。
    山东省《邱县志》,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三十六号,据民国二十二年依乾隆刻本影印。
    《常熟县志》,康熙二十六年刻本。
    康熙《诏安县志》。故宫珍本丛刊。
    《福鼎县志》,华南地方志二二三号,1974年据清嘉庆十一年刊本影印。
    乾隆《筠连县志》,故宫珍本丛刊。
    《三水县志》,华北地方志309种,1970年据清乾隆50年抄本影印。
    《天河县志》,华南地方志第24种,1967年据清道光六年抄本影印。
    《井陉县志》,华北地方志第508种,1976年据雍正八年刊本影印。
    《古田县志》,华南地方志第108种,1967年据清乾隆十六年刊本影印。
    《石屏州志》,华南地方志第142种,1969年据乾隆24年刊本影印。
    《白河县志》,华北地方志第543种,1976年据清嘉庆六年刊本影印。
    《江都县志》,华中地方志第393种,1983年据清乾隆八年刊、光绪七年重刊本影印。
    《汝阳县志》,华北地方志第480种,1976年据清康熙二十九年刊本影印。
    《西安县志》,华中地方志第六十六种,1970年据清嘉庆十六年修、民国六年重刊本影印。
    《同官县志》,华北地方志240种,1969年据清乾隆30年抄本影印。
    直隶《完县志》,华北地方志第523种,1976年据清雍正九年抄本影印。
    《杞县志》,华北地方志第485种,1976年据清乾隆五十三年刊本影印。
    《利津县志》,华北地方志第395种,1976年据清乾隆三十五年刊本影印。
    《邱县志》,华北地方志第36种,1968年据乾隆四十七年修、民国二十二年铅印本影印。
    《河内县志》,华北地方志第475种,1976年据清道光五年刊本影印。
    《宜黄县志》,华中地方志第101种,1970年据清道光五年刊本影印。
    《武安县志》,华北地方志第486种,1976年据清乾隆四年刊本影印。
    福建《寿宁县志》,中国地方志丛书华南地方第二一八号,据康熙二十五年刻本 影印。
    《武康县志》,华中地方志第565种,1983年据清道光九年刊本影印。
    《长安县志》,华北地方志227种,1969年据清嘉庆17年、民国22年重印本影印。
    《长垣县志》,华北地方志第524种,1975年据清嘉庆15年刊本影印。
    《长清县志》,华北地方志第365种,1976年据道光15年刊本影印。
    《孟津县志》,华北地方志第461种,1976年据康熙四十八年刊本影印。
    河北省《任邱县志》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五二一号,据乾隆二十七年刊本影印,成文出版社。
    河北省《和县志》,中国地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一九零号,据乾隆十四年刻本影印,成文出版社。
    顺治《固始县志》,据日本内阁文库藏清顺治十七年刻本影印,书目文献出版社。
    乾隆《闵清县志》,清乾隆七年抄本。
    《行唐县新志》,清乾隆二十八年刻本。
    乾隆《吴县志》,清乾隆十年刻本。
    《会宁县志》,华北地方志327种,1970年据道光20年刊本影印。
    河南《新乡县志》,华北地方志第472种,1976年据乾隆十二年石印本影印。
    《清水县志》,华北地方志328种,1970年据乾隆60年抄本影印。
    顺治《光州志》,据日本内阁文库藏清顺治十六年刻本影印,书目文献出版社。
    河北《南和县志》,中国地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一九零号,据乾隆十四年刻本影印,成文出版社。
    广东《平远县志》,见中国方志丛书华南地方志第一一七号,据嘉庆二十五年修、民国二十三年重刊本影印。
    《晋县志料》民国二十四年石印本。
    李世熊:《宁化县志》,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9年。
    《宁河县志》,清乾隆四十四年刻本。
    《延庆州志》,清乾隆七年刻本。
    《良乡县志》,清乾隆三十九年刻本。
    山东省《邱县志》,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三十六号,据民国二十二年依乾隆刻本影印。
    《长寿县志》,华北地方志第五二二号,据康熙十一年修、二十五年刊本影印。
    《刑台县志》,华北地方志第185号,据光绪三十一年刊本影印。
    《河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本。
    《吴越钱氏宗谱》,光绪14年思木堂木活字本。
    《曹氏族谱》不分卷,清乾隆间立爱堂木活字本。
    《山西洪洞刘氏宗谱》,乾隆二五年刻本。
    《润城张氏家谱》,嘉庆二十五年本重抄本。
    《灵石王氏族谱》,乾隆五十五年存厚堂木刻本。
    《山西代县傅氏家谱》,嘉庆十八年行恕堂刻本。
    《灵石王氏族谱》,乾隆五十五年存厚堂木刻本。
    《定阳张氏族谱》,道光二十年活字本。
    梁启超著:《清代学术概论》,东方出版社 1996年。
    瞿同祖著:《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 2003年。
    瞿同祖著:《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 2003年。
    张仲礼著:《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1年。
    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8年。
    葛兆光著:《葛兆光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
    梁其姿著:《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年。
    李孝悌著:《清术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年。
    王尔敏著:《近代文化生态及其变迁》,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2年。
    王尔敏著:《明清时代庶民文化生活》,岳麓书社 2002年。
    谢国桢著:《明末清初的学风》,人民出版社 1982年。
    谢国桢编著:《明清笔记谈丛》,古籍出版社 1981年。
    冯尔康著:《清人生活漫步》,中国社会出版社 1999年。
    冯尔康、常建华著:《清人社会生活》,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0年。
    余英时著:《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9年。
    余英时著:《现代儒学论》,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年。
    李国钧、王炳照主编:《中国教育制度史》(第五卷),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2年。
    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三卷),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5年。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修订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
    余林祥著:《教育家黄宗羲新论》,青海人民出版社 1993年。
    丁钢主编:《近代中国经济生活与宗族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6年。
    丁钢主编:《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国教育传统的理论探索》,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年。
    杜成宪、王伦信著:《中国幼儿教育史》,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年。
    黄书光等著:《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年。
    朱传誉主编:《清代小说概述》,天一出版社民国71{1982年}。
    岳庆平著:《中国的家与国》,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0年。
    张康、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曲出版社 1981年。
    张研著:《清代族田与基层社会结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1年。
    王德昭著:《清代科举制度研究》,中华书局 1984年。
    苗润田著:《中国儒学史》(明清卷),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8年。
    夏初、惠玲校:《蒙学十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年。
    林永匡、袁立泽著:《中国风俗通史》(清代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1年。
    池小芳著:《中国古代小学教育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年。
    邓洪波著:《中国书院史》,东方出版中心 2004年。
    白新良著:《中国古代书院发展史》,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5年。
    陈谷嘉、邓洪波主编:《中国书院制度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7年。
    冯天瑜著:《明清文化史散论》,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1984年。
    周荣德著:《中国社会的阶层与流动》,学林出版社 2001年。
    杨念群著:《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三大知识群体的互动的比较研究》,三联书店 1997年。
    高翔著:《康雍乾三帝统治思想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5年。
    高翔著:《近代的初曙:18世纪中国观念变迁与社会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年。
    赵云田主编:《中国社会通史》(清前期卷),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6年。
    张仁善著:《礼·法·社会:清代法律转型与社会变迁》,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1年。
    雷洪著:《社会学的一个中层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年。
    雷家宏著:《中国古代的乡里生活》,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1997年。
    谭丕模著:《清代思想史纲》,民国[29],开明书局 1940年。
    赵园著:《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
    赵吉惠等编:《中国儒学史》,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3年。
    朱义禄著:《逝去的启蒙——明清之际启蒙学者的文化心态》,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5年。
    商衍鎏著:《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及有关著作》,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4年。
    周腊生著:《清代状元奇谈:清代状元谱》,紫禁城出版社 1994年。
    孔立编:《清代文字狱》,中华书局 1980年。
    英廉等:《清代禁书毁书四种》,商务印书馆 1941年。
    周月亮著:《中国古代文化传播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0年。
    林辰著:《明末清初小说述录》,春风文艺出版社 1988年。
    郑振满、陈春声主编:《民间信仰与社会空间》,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3年。
    廖奔、刘彦君著:《中国戏曲发展史》(第四卷),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3年。
    刘叶秋著:《历代笔记概述》,中华书局 1980年。
    张舜徽著:《清儒学记》,齐鲁书社 1991年。
    黄宗智著:《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1年。
    黄俊杰等编:《东亚文化的探索》,台北正中书局 1996年。
    项楚主编:《中国俗文化研究》,巴蜀书社出版社 2003年。
    张国刚主编:《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二卷),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0年。
    王书奴著:《中国娼妓史》,上海书店 1992年。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第四卷),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6年。
    卿希泰著:《道教文化新探》,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年。
    陈来著:《中国近世思想史研究》,商务印书馆 2003年。
    陈霞著:《道教劝善书研究》,巴蜀书社 1999年。
    瞿宣颖纂辑《中国社会史料丛钞》,上海书店 1985年。
    黄应贵主编:《时间、历史与记忆》,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 1999年。
    闻均天等著:《中国保甲制度》,上海书店 1992年。
    游子安著:《劝化金箴——清代善书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9年。
    陈支平著:《近500年来福建的家族社会与文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上海分店出版 1991年。
    费成康主编,《中国的家法族规》,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
    陈寅恪著:《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年。
    吴晗、费孝通等著:《皇权与绅权》,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8年。
    费孝通:《乡土中国》,三联书店 1985年。
    费孝通等:《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年。
    完颜绍元著:《千秋教化》,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4年。
    朱勇著:《清代宗族法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7年。
    徐建华著:《中国的家谱》,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2年。
    岑大利著:《乡绅》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8年。
    郑志明著:《中国意识与宗教》,台湾学生书局民国[82]1993年。
    梁景之著:《清代民间宗教与乡土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年。
    赵世瑜著:《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 书店出版 2002年。
    陈东原著:《中国妇女生活史》,上海书店 1984年。
    王日根著:《明清民间社会的秩序》,岳麓书社 2003年。
    郭松义著:《伦理与生活——清代的婚姻关系》,商务印书馆 2000年。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编:《清史研究集》(第七辑),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0年。
    吴蕙芳著:《万宝全书:明清时期的民间生活实录》,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系,民国90年。
    王雷著:《中国近代社会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
    张锡勤:《试论儒家的“教化”思想》,《齐鲁学刊》,1998年第2期。
    朱克良:《“教化”含义初探》,《孔孟月刊》,第三十三卷第三期。
    全红:《中国古代社会教化问题探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
    李申:《教化之教就是宗教之教》,《文史哲》,1998年第3期。
    何隽:《儒家伦理教化的一个考察与分析》,《浙江学刊》,1994年第5期。
    王铭铭:《由张光直先生想起的》,《读书》,2003年第6期。
    肖永明等:《书院社会教化的实施途径》,《教育评论》,2003年第3期。
    肖群忠:《中国传统女性道德观述评》,《社会科学》,1990年第5期。
    何素花:《清初士大夫与妇女——以禁止妇女宗教活动为中心》,《清史研究》,2003年第3期。
    常建华:《论<圣谕广训>与清代孝治》,《南开史学》,1988年第1期。
    金林祥:《甬上证人书院与清代浙东学派》,《清史研究》,1994年第2期。
    丁钢:《略论书院与乡俗教化》,《教育史研究》,1992年第1期。
    黄书光:《论儒学社会化的若干途径》,《教育史研究》,1992年第1期。
    黄书光:《教化权力之争:儒家教化思想主流地位的确立与发展》,《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
    谢长法:《乡约及其社会教化》,《史学集刊》,1996年第3期。
    谢长法:《清代地方官学与社会教化》,《孔孟月刊》,第三十四卷,第十一期。
    王启忠:《试论中国古代小说崇尚“教化”的传统》,《南京社会科学》,1995年第4期。
    张新鹰:《台湾“新兴民间宗教”存在意义片论》,《世界宗教文化》,1996年秋季号。
    张振军:《惩治与教化:儒教对传统小说的影响》,《齐鲁学刊》,1995年第4期。
    陈延斌:《试论明清家训的发展及教化实践》,《齐鲁学刊》,2003年第1期。
    昝启英:《论玄烨“以教化为先”的法律思想》,《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第3期。
    周庆华:《历代启蒙教材中儿童观念的演变及其意义》,《孔孟月刊》,第三十七卷第八期。
    钟肇朋:《孔子的教化思想》,《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第12期。
    姜明德:《浅议<论语·侍坐>中的礼仪教化》,《黄淮学刊》,1994年9月。
    周可真:《顾炎武的“教化”思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0年第6期。
    田海舰:《董仲舒教化思想探析》,《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12月。
    王雷:《论传统教化思想在近代中国的演变》,《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2年第1期。
    陈峻岭:《希冀道统、治统之合膺——康熙玄烨独尊程朱理学的文化选择探赜》,《满族研究》,2001年第2期。
    张惠年:《清代社会教育之研究》,《教育与社会》,1946年第5卷12期。
    王先明、尤永斌:《略论晚清乡村社会教化体系的历史变迁》,《史学月刊》,1999年第3期。
    李伯重:《八股之外:明清江南的教育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清史研究》,2004年第1期。
    詹世友:《论教化的三大原理》,《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版),2000年第3期。
    邓洪波:《乡村书院的演变及特点》,《教育评论》,2003年第4期。
    《陆稼书判牍》,《清代州县民事诉讼初探》,《中国法学》,1984年第2期。
    段自成:《清代前期的乡约》,《南都学坛》(哲社版),1996年第5期。
    曹培:《清代州县民事诉讼初探》,《中国法学》,1984年第2期。
    邓明:《“圣谕”及“讲圣谕”轶事》,《档案》,2004年第2期。
    刘铁芳:《从独白到对话:传统道德教化的现代性转向》,《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第2卷1期。
    陈剩勇:《清代社学与中国古代官办初等教育体制》,《历史研究》,1995年第6期。
    刘静:《走向民间生活的明代儒学教化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王有英:《“三、百、千”与社会教化》,《教育史研究》,2003年第3期。
    王有英:《宋代日常读物与社会教化》,《孔孟月刊》,第四十二卷第十二期。
    王有英:《中国传统家训中的教化意蕴》,《湖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4 年第4期。
    , #195
    王有英:《民间识字课本中的教化意蕴——“杂字”与社会教化》,《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版),2005年第2期。
    [美]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4年。
    [美]艾尔曼:《从理学到朴学》,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5年。
    刘子健著,赵冬梅译:《中国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内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2年。
    [美]欧达伟著,董晓萍译:《中国民众思想史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85年。
    [美]D·布迪 C·莫里斯著,朱勇译:《中华帝国的法律》,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年。
    [美]包筠雅著,杜正贞、张林译:《功过格——明清社会的道德秩序》,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年。
    孟德斯鸠著,严复译:《孟德斯鸠法意》,商务印书馆 1981年。
    [美]明恩溥著,秦悦译:《中国人的素质》,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9年。
    [英]爱尼斯·安德逊著、费振东译:《英国人眼中的大清王朝》,群言出版社 2002年。
    [法]福柯著,刘北城等译:《规训与惩罚》,三联书店 2003年。
    [德]马克斯·韦伯著,王容芬译:《儒教与道教》,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年。
    E.A.罗斯:《变化中的中国人》,时事出版社 1998年。
    [日]田仲一成:《中国的宗族与戏剧》,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年。
    [日]滋贺秀三等著:《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法律出版社 1998年。
    [日]窿德忠著,萧坤华译:《道教史》,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年。
    [日]沟口雄三:《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曲折与展开》,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年。
    [匈]阿格妮丝·赫勒著,衣俊卿译:《日常生活》,重庆出版社 1990年。
    EVELYN SAKAKIDA RAWSKI: Education and Popular Literacy in Ch'ing China. Published for the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7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