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北及华北地区之字纹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之字纹是指在陶器外表面施以连续“之”字形的阴纹纹饰图案。针对纹饰系统的分类方式,本文提出分层解剖、以母题为名的命名原则。因此,就其定义而言,之字纹实际上是以纹饰的母题和样式命名的一种分类。
     它主要见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我国东北及华北地区乃至更为广大范围的文化遗存当中。其延续时间长、分布范围广,在母题形式上表现出相当的一致性,同时又在具体样式上展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对认识之字纹本身、理解之字纹所在文化遗存的内涵以及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有着颇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本文所说的之字纹特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之字纹本身特征和之字纹陶器施纹风格。针对之字纹本身特征,可分解为三个层次,即:线条、母题和样式。而这三个层次又各有具体的表现,其中主要对线条虚实、施纹方法、节段直弧以及纹带走向等四个要素进行考察,同时辅以实验手段,对施纹工具刃部特点进行推知。针对之字纹陶器施纹风格,首先,本文关注的是之字纹施于何种器物,而并非器形变化上的具体差别;其次,主要以平底筒形罐为例(因其与之字纹关系最为密切),辅以其他器类,将之字纹的施纹风格大体归结为六大类15种基本型。
     本文根据之字纹典型遗址分布的集中程度,粗略地把我国东北及华北地区之字纹遗存划分为A-E六个区,对所涉及的十数种考古学文化中之字纹特征进行系统地梳理和归纳。并结合其他调查材料,对不同文化、不同区域以及同一区域不同阶段之字纹特征的差别与联系进行了比较研究,最终得出之字纹特征上存在着两个大区、两大阶段以及两个现象等直观性的认识。以此为基础,本文又对之字纹的产生、发展、变化以及传播等情况做了综合分析,提出了“辽西地区兴隆洼文化之字纹筒形罐传统”的看法。同时,以之字纹的研究为线索和铺垫,上升为对包含之字纹的遗存文化现象的考察,并试图对造成这些现象的内在原因进行揭示,概括出了诸如“边缘式裂变”等具体的理论观点。
     最后,本文以我国东北及华北地区之字纹遗存的研究为内核,再兼顾和延及国内、国外其他地区考古遗存材料,提出“以辽西地区为中心的之字纹遗存月牙形分布带”的设想。我国东北及华北正好处于这个月牙的中间部分(亦即核心地带),而辽西地区又是这个核心地带的中心。月牙的南翼沿着我国东南沿海或近海地区一直弯向西南内陆,北翼经黑龙江流域一直延伸到遥远的西伯利亚腹地。
The zigzag pattern refers to some kind of continuous "zigzag" concave decoration pattern on the surface of the pottery.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decoration system, this paper made a new attempt. That is to be "named after its motif. Therefore, by definition, the zigzag pattern actually is a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its motif and styles.
     The zigzag pattern mainly prevailed in the middle and late Neolithic Age, and widely distributed in cultural relics over Northeast China and North China, even more wider range. Extending over a relatively long time and wide distribution, the zigzag pattern showed considerable consistency in the form of motif, and at the same time, showed some differences in the specific styles. Its in-depth study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and role in understanding of the this pattern itself, the connotation of cultural relic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es which contained the zigzag pattern pottery.
     The zigzag pattern characteristics include two aspects, namely the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itself and the pattern collocation styles on the surface of pottery. The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itself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levels, namely the line, motif and style. These three levels, each with some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include four principal aspects:dotter or full line, making method, straight or arc segment, style trend. With the experimental mean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ool blade features and the zigzag pattern characteristics were found. On the pattern collocation styles, first of all, this paper focused on that the zigzag pattern was made on what pottery types, rather than specific differences in the shape change. Next, taking the flat-bottomed cylindrical tank for example (with which the zigzag pattern is most closely related), the pattern collocation styles were divided into15classes in6categories.
     Based on the concentration of distribution of the typical sites, the zigzag pattern cultural relics in Northeast China and North China were roughly divided into A-E six districts, involving dozens of archaeological cultures. With other materials of the investigation, through systematically study of the zigzag pattern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cultures, different regions and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same region, the author made a generation, including the existence of two major region, two stages and two intuitive phenomena. On this basis, the article mad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generation, development, change and the spread of the zigzag pattern, and introduced "the Xing Longwa culture zigzag pattern on cylindrical tank tradition in western Liao Xi area". Meanwhile,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the zigzag pattern, this paper also focused on cultural phenomenon of the zigzag pattern relics, and try to generalize a specific theoretical point of view on the underlying cause of relics phenomena, such as "edge-type fission".
     Finally, on the basis of research of the zigzag pattern remains in Northeast China and North China, as well as domestic and foreign other parts of the Archaeological Remains, this paper put forward a proposition,"the crescent-shaped distribution with zigzag pattern pottery centering on western Liao Xi area". Northeast China and North China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is crescent (ie., core zone), and western Liao Xi area happens to be the center of the core zone. The south wing of the crescent has been extending toward the southwest along the southeast coast of China or offshore areas inland, and the north wing has reached the distant Siberian inland in Russia through the Hei Longjiang River valley.
引文
1[瑞典]安特生:《奉天锦西沙锅屯洞穴层》(古生物志丁种第一号第一册),袁复礼译,北京:农商部地质调查所,中华民国十二年(1923年),第1-84页。2[日]滨田耕作、水野清一:《赤峰红山后——热河省赤峰红山后先史遗迹》(东方考古学从刊 甲种第六册),东京:
    东亚考古学会,昭和十三年(1938年)。
    3安志敏:《沙锅屯洞穴层位之研究》,载安志敏著:《中国新石器时代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154-162页(原载《燕京学报》1949年第36期)。
    4吕遵谔:《内蒙古赤峰红山考古调查报告》,《考古学报》1958年第3期。
    5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烟台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山东省海阳、莱阳、莱西、黄县原始文化遗址调查》,《考古》1983 年3期。
    1辽宁省博物馆、旅顺博物馆、长海县文化馆:《长海县广鹿岛大长山岛贝丘遗址》,《考古学报》1981年第1期。
    2尹达:《关于赤峰红山后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载尹达著:《中国新石器时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年,第143-146页;开封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新郑县文物管理委员会、郑州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裴李岗遗址一九七八年发掘简报》,《考古》1979年第3期;河北省文物管理处、邯郸市文物保管所:《河北武安磁山遗址》,《考古学报》1981年第3期等。
    3安志敏:《裴李岗、磁山和仰韶——试论中原新石器文化的渊源及发展》,《考古》1979年第4期。
    4朱凤瀚:《吉林奈曼旗大沁他拉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考古》1979年第3期。
    5相关概念参见本文第一章第二节。
    6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巴林左旗富河沟门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64年第1期。
    7辽宁省博物馆、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敖汉旗文化馆:《辽宁敖汉旗小河沿三种原始文化的发现》,《文物》1977年第12期;刘观民、徐光冀:《辽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与认识》,载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1979》,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72-79页。
    8陈国庆:《“之”字纹研究》,《北方文物》1987年第1期。
    9刘振华:《红山文化陶器的彩纹和之字纹》,载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1987》,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4-37页。
    1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敖汉赵宝沟:新石器时代聚落》,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第164-169页;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朝阳市博物馆、朝阳县文物管理所:《朝阳小东山新石器至汉代遗址发掘报告》,载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辽宁省道路建设考古报告集[2003]》,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72-74页。
    11林树山编译:《苏联对远东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研究》,《历史与考古信息·东北亚》1985年第4期。
    12[韩]韩永熙:《朝鲜半岛新石器文化的地域性》,王培新译,《辽海文物学刊》1993年第1期;[韩]姜寅虎:《兴隆洼文化之字纹筒形陶罐分析》,载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编:《红山文化研究——2004年红山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519-520页。
    13孙力:《关于篦纹陶的几点想法》,载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编:《新乐遗址学术讨论会文集》,沈阳: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1983年,第51页。
    1安志敏:《略论中国的早期新石器文化》,载河北省考古学会、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邯郸市文物管理处编:《磁山文化论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6页。
    2陈国庆:《“之”字纹研究》,《北方文物》1987年第1期;于建华:《早期篦纹及相关问题的探讨》,《辽海文物学刊》1987年第1期。
    3于崇源:《新乐下层陶器施纹方法的研究》,载辽宁省考古、博物馆学会《会刊》编辑部编:《辽宁省考古、博物馆学会成立大会会刊1981》,1982年,第60页(内部资料)。
    4裴文中:《中国细石器文化略说》,载裴文中著:《中国史前时期之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第135-142页(原载《燕京学报》1947年第32期)。早在1906年日本学者鸟居龙藏在热河省进调查时采集有部分细石器,他将其称为“蒙古式石镞”,引起了对细石器文化的讨论。之后,水野清一、江上波夫提出了“蒙古细石器文化”的概念。(参见鸟居龙藏:《蒙古旅行》:水野清一、江上波夫:《蒙古细石器文化》:水野清一:《满蒙新石器时代要论》,转引自李少兵、索秀芬:《建国前辽西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发现与研究》,《内蒙古文物考古》2006年第2期)。
    5安志敏:《细石器文化》,《考古通讯》1957年第2期。
    6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新中国的考古收获》(考古学专刊甲种第六号),北京:文物出版社,1961年,第36-40页。
    7尹达:《关于赤峰红山后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组织编选:《尹达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46-148页。
    8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巴林左旗富河沟门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64年第1期。
    9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沈阳新乐遗址试掘报告》,《考古学报》1978年第4期。
    10黑龙江省文物考古工作队:《密山县新开流遗址》,《考古学报》1979年第4期。
    11吉林大学考古教研室:《农安左家山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9年第2期。
    12佟柱臣:《试论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含有细石器的诸文化问题》,《考古学报》1979年第4期;杨虎、谭英杰、张泰湘:《黑龙江古代文化初论》,载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1979》,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80-96页。
    13于建华:《早期篦纹及相关问题的探讨》,《辽海文物学刊》1987年第1期。
    1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巴林左旗富河沟门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64年第1期。
    2刘振华:《内蒙古奈曼旗满德图遗址》,《社会科学辑刊》1994年增刊。
    3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沈阳新乐遗址试掘报告》,《考古学报》1978年第4期。
    4杨肇清:《试析锯齿石镰》,《中原文物》1981年第2期:赵朝洪:《谈磁山文化的几个问题》,载河北省考古学会、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邯郸市文物管理处编:《磁山文化论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32-46页。
    5[俄]B.E.麦德维杰夫著:《黑龙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陶器施纹工具》,宋玉彬译,《历史与考古信息·东北亚》1995年第1期。
    6于崇源:《新乐下层陶器施纹方法的研究》,载辽宁省考古、博物馆学会《会刊》编辑部编:《辽宁省考古、博物馆学会成立大会会刊1981》,1982年,第60-61页(内部资料)。
    7刘振华:《红山文化陶器的彩纹和之字纹》,载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1987》,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4-37页。
    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敖汉赵宝沟:新石器时代聚落》,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第164-169页。
    9王卫民:《小议“之”字纹及其施纹工具》,《长春文物》第7期。
    10陈国庆:《“之”字纹研究》,《北方文物》1987年第1期。
    11冯恩学:《俄国东西伯利亚与远东考古》,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09-210页。
    12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阜新查海新石器时代遗址试掘简报》,《辽海文物学刊》1988年第1期:朱延平:《辽中区新 石器时代文化刍议》,《辽海文物学刊》1990年第1期;赵宾福:《兴隆洼文化的类型、分期与聚落结构研究》,《考古与文物》2006年第1期等。
    1索秀芬、郭治中:《白音长汗遗址兴隆洼文化一期遗存及相关问题》,载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编:《边疆考古研究》(第2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88-100页。
    2刘国祥:《兴隆洼文化与富河文化比较研究》,《北方文物》2006年第2期。
    3靖伟德、王临、王松林:《解读新石器早期陶器上的之字纹内涵》,《北方民族》2005年第3期;都兴智:《关于之字纹陶器的几个问题》,《北方文物》2006年第4期。
    4傅朗云:《陶器“之”字纹与东北亚文明史》,《博物馆研究》1996年第1期。
    5刘振华:《红山文化陶器的彩纹和之字纹》,载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1987》,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4-37页。
    6许玉林:《试论辽宁的之字纹陶》,载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编:《新乐遗址学术讨论会文集》,沈阳: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1983年,第46-50页。
    7严文明:《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新发现》,《考古》1979年第1期。
    8赵世纲:《篦纹的起源与传播》,《中原文物》2006年第2期。
    9安志敏:《裴李岗、磁山和仰韶——试论中原新石器文化的渊源及发展》,《考古》1979年第4期;赵朝洪:《谈磁山文化的几个问题》,载河北省考古学会、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邯郸市文物管理处编:《磁山文化论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32-46页。
    10王素清:《内蒙古东部区含之字纹诸考古学文化综述》,载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第39页。
    11梅鹏云:《磁山文化再观察》,《文物春秋》2002年第4期:郑绍宗:《河北考古发现研究与展望》,《文物春秋》1992年增刊;闫亚林:《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文化格局的变迁与筒形罐系统的文化趋势》,《中原文物》2010年第3期。
    12周阳生:《新乐文化源流及其相关问题》,载武振凯主编:《新乐文化论文集》,沈阳:新乐遗址博物馆,2000年,第170-180页。
    13高青山:《丹东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几点认识》,载辽宁省考古博物馆学会、本溪市文化局、丹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编:《辽宁省丹东、本溪地区考古学术讨论会文集1985》(内部刊物),第104-105页。
    14林沄:《关于黑龙江流域的篦点之字纹问题》,载林法:《林沄学术文集》,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第243页。
    1冯恩学:《我国东北与贝加尔湖周围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交流的三个问题》,《辽海文物学刊》1997年第2期。
    2许玉林:《试论辽宁的之字纹陶》,载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编:《新乐遗址学术讨论会文集》,沈阳: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1983年,第49页。
    3孙力:《关于篦纹陶的几点想法》,载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编:《新乐遗址学术讨论会文集》,沈阳: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1983年,第55页。
    4郭大顺、马沙:《以辽河流域为中心的新石器文化》,《考古学报》1985年第1期。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敖汉赵宝沟:新石器时代聚落》,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
    6傅朗云:《陶器“之”字纹与东北亚文明史》,《博物馆研究》1996年第1期。
    7林法:《两个现象,一个假设》,载林沄著:《林沄学术文集》,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第246-250页。
    8王仁湘:《中国史前陶器纹饰区探论》,载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编:《四川大学考古专业创建四十周年暨冯汉骥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11-149页。
    9许玉林将辽宁地区包含之字纹的考古学文化遗存分为三个区:以新乐下层文化为代表的辽沈地区、以小珠山下层文化为代表的辽东半岛黄海沿岸以及属红山文化系统的辽西地区。探讨了三区文化的内涵和相互关系,但未涉及之字纹特征上的差别(参见许玉林:《试论辽宁的之字纹陶》,载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编:《新乐遗址学术讨论会文集》,沈阳: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1983年,第46-50页);都兴智分为四个区:辽西和内蒙地区、辽东半岛地区、第二松花江流域以及黑龙江下游和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只限于讨论各区之字纹遗存时问L的早晚(参见都兴智:《关于之字纹陶器的几个问题》,《北方文物》2006年第4期);陈国庆指出吉林中部左家山文化、辽宁中部新乐文化、辽东半岛小珠山下层文化基本上都是压印弧线之字纹,内蒙古东部哲盟、昭盟地区和河北北部的红山文化、富河文化则是压印弧线之字纹和弧线篦点之字纹同时共存,河北南部和河南中部的磁山、裴李岗文化基本都是直线篦点之字纹。刘振华认为裴李岗文化中有弧点和弦点之字纹,磁山文化有弧点、弦点和弦线之字纹,新乐文化、小珠山下层、后洼文化中有弧线之字纹,兴隆洼文化有弧线、弦线之字纹,安新庄遗址有弧线、弦线之字纹,富河文化有弧点之字纹,通榆县、长岭、大安、永吉等地区有弧线之字纹。这两位学者虽未明确表达分区的意思,但都指出了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之字纹本身特征上存在区别。(参见陈国庆:《“之”字纹研究》,《北方文物》1987年第1期:刘振华:《红山文化陶器的彩纹和之字纹》,载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1987》,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4-37页)等。
    1陈国庆:《“之”字纹研究》,《北方文物》1987年第1期。
    1俞伟超:《关于“考古类型学”的问题——为北京大学七七至七九级青海、湖北考古实习同学而讲》,载俞伟超主编:《考古类型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6-7页。
    1一般来说,考古线图常用的绘图方法是利用陶器器形和纹饰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参见马鸿藻:《考古绘图》,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2严文明曾将几何形彩陶纹分解为三个层次加以研究,分别是:元素、母题和构图,与本文略有不同。他所说的元索,包括线形元素和块体元素两种,前者是基本元素,后者是由短线围合并填充颜色而成,称为次生元素,实际可分别与本文中的线条和母题相当;严先生所说母题,是由不同或相同元素连接构成的各种各样的纹样,相当于本文的样式;而构图实则为纹饰与纹饰在同一件器物上的搭配情况。(参见:严文明著:《仰韶文化研究》(增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320-349页)。
    1实际当中,纹饰表现形式是极为复杂的,有时一种分类角度、方式着实很难较好地概括其全部特征,而常常为便于研究,需要将不同的分类并称,但是也要注意应尽量减少概念的交叉混用现象。
    2朱永刚:《白金宝文化篦纹陶纹饰初论》,《考古与文物》2008年第2期。
    3刘振华:《红山文化陶器的彩纹和之字纹》,载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1987》,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4-37页。
    4参见马林:《中国史前制陶工艺流程》,《文物鉴定与鉴赏》2011年第1期(文中分为:选择原料、制作陶坯、修整、装饰和烧制五个步骤,其中修整是利用拍打、湿手抹平和刮削等方法清除制坯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痕迹使陶器更美观、器形更加规整,因此可作为前一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不必单列出来)。
    5这里主要是侧重十装饰的性质及表现出来的效果加以区分的。李文杰按照装饰方法分为两类“一类是利用泥料的可塑性在坯体表面进行装饰,具体方法有滚压、按压、旋划、刻划、镂孔、戳印、附加、雕刻、滑压、模贴、模印等十一种,另外,施釉也是在坯体表面进行的,具有装饰作用;另一类是在焙烧之后的陶器表面进行装饰,具体方法有彩绘、髹漆两种”。另外,也提到“涂陶衣和磨光也有装饰作用”。这些基本能够反映出古代制陶过程中常见的装饰方法。(参见李文杰:《山西平朔秦汉墓随葬陶器制作工艺的研究》、《山西天马—曲村周代居址、墓葬制陶工艺研究》,载李文杰著:《中国古代制陶工艺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278-279页、第288-291页、第316-328页)。
    1阴纹和阳纹相对而言,主要是通过凹入器表或凸出器表部分对视觉的冲击力和鲜明度来确定的,与施纹方法有一定的关系,但同样的施纹方法有时既可形成阴纹、又可形成阳纹,如模引等。
    2几何纹是具有几何形状和母题形式的阴纹纹饰的统称。严格地说,之字纹也可以看做是一种几何形母题构成的纹饰,但考虑到约定俗成的称呼以及纹饰特征突出性,一般不把之字纹归入几何纹。
    1典型遗址,这里主要指已发表的材料中有明确层位关系的、以及之字纹保存情况相对较好的遗址。本文主要依据典型遗址所出遗存材料进行研究,同时辅以其他发掘和调查材料。
    2本文所据材料截止到2012年1月以前。
    3也有人将辽西归入到“燕山南北地区”(参见索秀芬:《燕山南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赵宾福:《东北石器时代考古》,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年);也有人称为“燕辽文化区”(参见严文明:《中国史前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文物》1987年第3期;参见孙祖初:《燕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若干问题》,载西安半坡博物馆编:《史前研究——西安半坡博物馆成立四十周年纪念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第233-257页)。
    1北福地一期文化,分布于河北省中部易水流域,仅北福地遗址见有之字纹,数量较少,多为残片,暂还没有自成一区的必要,因此,本文将其归入燕山南北地区介绍,对问题的探讨亦无大碍。
    2山东地区之字纹材料比较零星,且年代偏晚(见于岳石文化层),这里暂将其归入其他地区讨论。
    1杨虎:《试论兴隆洼文化及相关问题》,载“中国考古学研究”编委会编:《中国考古学研究——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年纪念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第71-81页。
    2郭大顺:《世纪之交的辽宁考古》,《考古》2001年第8期。
    3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局文物工作组:《内蒙古自治区发现的细石器文化遗址》,《考古学报》1957年第1期,采集直腹筒形罐,图版贰,3。
    4朱凤瀚:《吉林奈曼大沁他拉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考古》1979年第3期,第219页,W5:01直腹筒形罐,图九,10(疑似兴隆洼文化筒形罐)。
    5河北省文物管理处、廊坊地区文化局:《河北三河县孟各庄遗址》,《考古》1983年第5期,第407页,T12③:23直腹筒形罐,图五,1。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5年第10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兴隆洼聚落遗址发掘获硕果》,《中国文物报》,1992年12月13日,第1版;杨虎、刘国祥:《兴隆洼聚落遗址发掘再获硕果》,《中国文物报》1993年12月26日,第1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聚落遗址1992年发掘简报》,《考古》1997年第1期。
    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敖汉旗博物馆:《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沟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考古》2000年第9期;刘国祥、贾笑冰、赵明辉等:《赤峰兴隆沟遗址发掘可望解决多项学术课题》,《中国文物报》2001年11月16日,第1版;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内蒙古赤峰市兴隆沟聚落遗址2002-2003年的发掘》,《考古》2004年第7期。
    8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白音长汗: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
    9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阜新查海新石器时代遗址试掘简报》,《辽海文物学刊》1998年第1期;方殿春:《阜新查海遗址的发掘与初步分析》,《辽海文物学刊》1991年第1期;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阜新县查海遗址1987-1990年三次发掘》,《文物》1994年第11期:辛岩、方殿春:《查海遗址1992-1994年发掘报告》,载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辽宁考古文集》,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12-43页。
    1 1983-1986年四次发掘,清理60余座;1992年第五次发掘,清理房址66座:1993年第六次发掘,报道有37座。
    2 笔者认为,查海遗址一期中有些单位如F35、F26等出土陶器只有一种大敞口斜直壁的陶罐,被发掘者称为“斜腹罐”,均为夹砂红褐陶,口沿一周较宽的附加堆纹带,上施斜线纹,腹部多素面,有的饰有窝点纹,不见之字纹和三段式施纹。这些房址年代较早,与白音长汗遗址一期BF64所出陶器相似,考虑到这类遗存比较单纯,同时BF64与属于兴隆洼文化的二期甲类房址BF63有打破关系,可以考虑作为一种与兴隆洼文化平行或略早的新的文化类型,这种遗存在敖汉旗小河西、榆树山、西梁等遗址有较多发现,已经有学者将其命名为“小河西文化”(参见索秀芬:《小河西文化初论》,《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1期)或称“素面陶文化”(参见徐光冀、朱延平:《辽西区古文化(新石器至青铜时代)综论》,载宿白主编:《苏秉琦与当代中国考古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86-96页)。
    1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白音长汗: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36页,表二一中丙类和丁类之和。
    2所谓索状条带纹是由两条间距较宽的凹弦纹之间填以短斜线纹构成类似附加堆纹的纹带,一般施于直腹筒形罐颈部, 常见的是二周、三周的,与附加堆纹作用相似,一般只见与交叉纹搭配使用。
    1勾连纹是以两条或三条为一组呈折或弧的线条,上下两组相扣绞合在一起形成的几何形,一般施于附加堆纹带面。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聚落遗址1992年发掘简报》,《考古》1997年第1期。
    2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阜新县查海遗址1987-1990年三次发掘》,《文物》1994年第11期。
    3连吉林:《试论南台子类型》,《内蒙古文物考古》2007年第1期。
    4索秀芬:《试论白音长汗类型》,《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4期.
    5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省迁西县东寨遗址发捆简报》,《文物春秋》1992年增刊。
    6陈国庆:《兴隆洼文化分期及相关问题探讨》,载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编:《边疆考古研究》(第3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9-22页。
    1赵宾福:《兴隆洼文化的类型、分期与聚落结构研究》,《考古与文物》,2006年第1期。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聚落遗址1992年发掘简报》,《考古》1997年第1期;朱延平:《辽西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纵横》,载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东部区考古学文化研究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年,第9-14页;索秀芬、郭治中:《白音长汗遗址兴隆洼文化一期遗存及相关问题》,载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编:《边疆考古研究》(第2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88-100页。
    3朱永刚、王立新:《大沁他拉陶器再认识》,载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第119-124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敖汉赵宝沟:新石器时代聚落》,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
    4陈国庆:《兴隆洼文化分期及相关问题探讨》,载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编:《边疆考古研究》(第3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9-22页。
    5交叉纹在兴隆洼文化中较多,施纹风格同于之字纹三段式甲类,只是将之字纹替换为交叉纹。
    6类之字纹是压印时工具不脱离器表,用斜线轻轻地过渡,一般印痕较浅,以此来连接两条相邻的平行线,具备了之字纹的意味,形态介于交叉纹与之字纹之间。
    7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克什克腾旗南台了遗址发掘简报》,载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第87-95页;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克什克腾旗南台子遗址》,载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文物考古论集》(第二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第53-77页。
    8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白音长汗: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36页, 表二一。
    1杨虎:《辽西地区新石器——铜石并用时代考古学文化序列与分期》,《文物》1994年第5期。
    2刘国祥:《西辽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概论》,《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1期。
    3从碳十四测年数据一上看,最早的一个数据Ⅰ F119③木炭为公元前6211-前5990,而叠压在其下的Ⅰ F119④木炭为公元 前6032-前5760,晚于上一层中木炭的年代似乎有些矛盾。如果依照杨虎的划定标准,兴隆洼文化历经约800年,三期平均每一期约为270年左右,那么后两期上限应在距今7930年左右,接近8000年。当然地层的叠压打破、以及文化的分期只是相对年代的早晚,每一期年代跨度不一定均等,这个上限年代也只是推断,仅供参考。
    1苏秉琦:《辽西古文化古城古国——试论当前考古工作重点和大课题》,《辽海文物学刊》1986年创刊号。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敖汉旗小山遗址》,《考古》1987年第6期。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敖汉旗赵宝沟一号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8年第1期。
    4刘晋祥:《赵宝沟文化初论》,载《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编辑组编:《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198-202页。
    5这里所说的几何纹是除之字纹以外由直线或曲线构成的,以各种抽象几何图案为母题形式表现出来的纹饰样式的统称,如《敖汉赵宝沟:新石器时代聚落》中按母题形式不同将几何纹区分成:A型以“己”字形为特征的图案、B型以“F”形为特征的图案、C型以“W”型为特征的图案、D型以压划直线折曲构成菱格形或三角形为主体的图案、E型为直线交叉成网状菱格形图案、F型单股压划曲线交织成以柳叶状为核心的图形、G型双股爪划曲线交织成绞索形图案、H型抽象鹿鸟形纹样或以“Z”形纹样为特征的图案、Ⅰ型压划平行线构成类似“席”形纹样为特征的图案、J型特殊型图案(不能归入以上各型者)。每型中又根据纹饰搭配分为甲、乙、丙三类:甲类,单层纹饰:乙类,两层纹饰(以之字纹或刷划纹为底纹);丙类组合纹饰(上部为几何纹、下部为之字纹)。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敖汉赵宝沟:新石器时代聚落》,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
    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敖汉旗小山遗址》,《考古》1987年第6期。
    8敖汉旗博物馆:《敖汉旗南台地赵宝沟文化遗址调查》,《内蒙古文物考古》1991年第1期。
    9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林西县水泉遗址发掘述要》,载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文物考古论文集》(第二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第78-84页;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林西县水泉村北山梁考古调查报告》,《内蒙古文物考古》2002年第1期;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林西县水泉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5年第11期。
    10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白音长汗: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
    11敖汉旗博物馆:《敖汉旗杜力营子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2009年第2期。
    12克什克腾旗博物馆:《克什克腾旗上店小河沿文化墓地及遗址调查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1992年第1、2期合刊。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敖汉赵宝沟:新石器时代聚落》,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赵宝沟遗址共发表器物366件(第221页,据附表4-2),几何纹陶器176件(第221页,据附表5-1),之字纹有106件(第222页,据附表5-2),加上作底纹的28件(第164页)和与几何纹组合的9件(丙类几何纹,据附表5-1),共计143件。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敖汉旗小山遗址》,《考古》1987年第6期。F1、F2所出陶器共计186件,之字纹69件,几何纹79件(第506页,据表二、表三、表四、表五)。
    3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白音长汗: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陶器纹饰总数量68件,之字纹25件,几何纹20件(第329页,据表三四)。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敖汉赵宝沟:新石器时代聚落》,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报告中丙类之字纹,第222页,据附表5-2).
    1索秀芬、李少兵:《试论赵宝沟文化》,《内蒙古文物考古》1996年第Z1期;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林西县水泉遗址发掘述要》,载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文物考古论文集》(第二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第78-84页;索秀芬:《燕山南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75-77页。
    1郑绍宗:《河北考古发现研究与展望》,《文物春秋》1992年第S1期。
    2董新林:《赵宝沟文化研究》,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考古求知集:’96考古研究所中青年学术讨论会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72-185页。
    3朱永刚、王立新:《大沁他拉陶器再认识》,载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第119-124页。
    4朱延平:《辽西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纵横》,载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东部区考古学文化研究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年,第9-14页;田广金:《内蒙古石器时代——青铜时代考古发现和研究》,《内蒙古文物考古》1992年第Z1期;赵宾福:《赵宝沟文化的分期与源流》,载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会第八次年会论文集1991》,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第1-12页;徐光冀、朱延平:《辽西区古文化(新石器至青铜时代)综论》,载宿白主编:《素秉琦与当代中国考古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86-96页。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敖汉赵宝沟:新石器时代聚落》,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董新林:《赵宝沟文化研究》,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考古求知集:’96考古研究所中青年学术讨论会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72-185页;索秀芬:《燕山南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77-79页。
    6陈国庆:《试论赵宝沟文化》,《考古学报》2008年第2期。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敖汉赵宝沟:新石器时代聚落》,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班社,1997年
    2刘国祥:《赵宝沟文化聚落形态及相关问题研究》,《文物》2001年第9期。
    3赵宾福:《赵宝沟文化的分期与源流》,载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会第八次年会论文集1991》,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第1-12页。
    4杨虎:《辽西地区新石器——铜石并用时代考古文化序列与分期》,《文物》1994年第5期。
    1朱水刚、王立新:《大沁他拉陶器再认识》,载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第119-124页;索秀芬:《燕山南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77-79页;陈国庆:《试论赵宝沟文化》,《考古学报》2008年第2期等。
    2[瑞典]安特生:《奉天锦西沙锅屯洞穴层》(古生物志丁种第一号第一册),袁复礼译,北京:农商部地质调查所,中华民国十二年(1923年),第1-84页。
    3[日]滨田耕作、水野清一:《赤峰红山后——热河省赤峰红山后先史遗迹》(东方考古学从刊甲种第六册),东京:东亚考古学会,昭和十三年(1938年)。
    4尹达:《关于赤峰红山后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载尹达著:《中国新石器时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年,第143-146页。
    5郭大顺:《红山文化研究》,载严文明主编:《中国考古学研究的世纪回顾·新石器时代考古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238页。
    6刘振华:《内蒙古奈曼旗满德图遗址》,《社会科学辑刊》1994年增刊;刘振华:《内蒙古奈曼旗满德图遗址》,吉林省考古研究室(内部资料)。
    7朱凤瀚:《吉林奈曼旗大沁他拉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考古》1979年第3期。
    8辽宁省博物馆、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敖汉旗文化馆:《辽宁放汉旗小河沿三种原始文化的发现》,《文物》1977年第12期;李恭笃、高美璇:《内蒙古敖汉旗四棱山红山文化窑址》,《史前研究》1987年第4期。
    9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赤峰市博物馆:《元宝山哈喇海沟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2008年第1期。
    1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朝阳市博物馆、朝阳县文物管理所:《朝阳小东山新石器至汉代遗址发掘报告》,载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辽宁省道路建设考古报告集[2003]》,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71页。
    2李恭笃:《辽宁凌源县三官甸子城子山遗址试掘报告》,《考古》1986年第6期。陶片纹饰数量共计1081片,彩陶纹522片,素面315片,之字纹20片(第502页,据表一)。
    1杨虎:《辽西地区新石器——铜石并用时代考古文化序列与分期》,《文物》1994年第5期。
    2徐光冀、朱延平:《辽西区古文化(新石器至青铜时代)综论》,载宿白主编:《苏秉琦与当代中国考古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86-96页。
    3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巴林左旗富河沟门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64年第1期。
    1徐光冀:《富河文化的发现与研究》,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第174-180页。
    2朱延平:《辽西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纵横》,载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东部区考古学文化研究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年,第9-14页;郭治中:《红山诸文化的构成及相互关系》,载陈燮君、汪庆正主编:《草原瑰宝:内蒙古文物考古精品》,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第31-36页;索秀芬:《赵宝沟文化与周边考古学文化的关系》,《内蒙古文物考古》2008年第2期。
    3朱延平:《富河文化的若干问题》,载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第115页。
    4刘国祥:《西辽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概论》,《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1期。
    5冯恩学:《我国东北与贝加尔湖周围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交流的三个问题》,《辽海文物学刊》1997年2期。
    1徐光冀:《乌尔吉木伦河流域的三种史前文化》,载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第83-86页。
    2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市平谷县文物管理所上宅考古队:《北京平谷上宅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9年第8期。
    3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市平谷县文物管理所北埝头考古队:《北京平谷北埝头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与发掘》,《文物》1989年第8期。
    4河北省文物管理处、廊房地区文化局:《河北三河县孟各庄遗址》,《考古》1983年第5期。
    5纪烈敏、张俊生、刘健:《蓟县青池新石器时代及商周遗址》,载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年鉴1998》,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第96-97页;纪烈敏、刘健、盛立双等:《蓟县青池新石器时代及青铜时代遗址》,载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年鉴1999》,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97-98页。
    1杨虎:《辽西地区新石器——铜石并用时代考古文化序列与分期》,《文物》1994年第5期。
    2孙祖初、王月前等都将一期中的T12③和T1H2等单位单独列出,认为较早(参见孙祖初:《燕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若干问题》,载西安半坡博物馆编:《史前研究——西安半坡博物馆成立四十周年纪念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第233-257页;王月前:《燕山南麓新石器早期遗存的若干问题》,《文物春秋》2002年第4期)。
    3河北省文物管理处、廊房地区文化局:《河北三河县孟各庄遗址》,《考古》1983年第5期,第414页,据表一。原文按照篦纹数量统计,同时孟各庄一期统计的单位中尚包含T12③,因此,所得数据结果可能偏离实际,这里只作参考。
    1丙类中除了横排之字纹做主体纹饰外,还存在较多腹部施戳压条纹或坑点纹的情况,如西寨遗址一期T17③:2、T16④:15、T7③:42等。
    1刘国祥将西寨文化分为四期,认为滦平后台子为代表的遗存晚于小山遗址,进而晚于安新庄遗址(参见刘国祥:《论滦平后台子下层文化遗存及相关问题》,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考古求知集:’96考古研究所中青年学术讨论会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94-212页)。笔者认为后台子遗存以F2为代表出有二段式丙类施纹风格的钵,施纹风格与西寨遗址二期小罐T28②:6相同,而同为一期孑遗,因此,后台子遗址至少不晚于安新庄遗址,而和西寨二期相当,但又与西寨二期、安新庄等略有差别,出有竖排刻划Acα2型之字纹,同时未见到压印弧线之字纹,可称为“滦平县后台子类型”。
    2拒马河考古队:《河北易县涞水古遗址试掘报告》,《考古学报》1988年第4期;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易县北福地史前遗址的发掘》,《考古》2005年第7期: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保定市文物管理处、易县文物保管所:《河北易县北福地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文物》2006年第9期: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段宏振主编):《北福地:易水流域史前遗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
    3关十北福地一期与磁山文化的关系,有三种不同的认识:认为北福地一期应属磁山文化一个地方类型,归入磁山文化范畴(参见梅鹏云:《磁山文化再观察》,《文物春秋》2002年第4期);认为两者属于不同文化(参见段宏振:《太行山东麓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新认识》,《文物春秋》1992年第3期;黄运明:《磁山文化分布范围探析》,《文物春秋》2009年第4期);认为磁山文化是北福地一期与裴李岗文化的过渡形态(参见闫亚林:《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文化格局的变迁与筒形罐系统的文化趋势》,《中原文物》,2010年第3期)。
    4段宏振、张渭莲:《北福地与磁山——约公元前6000-前5000年黄河下游史前文化的格局》,《文物》2006年第9期。
    1最初将北福地乙类和甲类遗存统称为“北福地一期遗存”(参见拒马河考古队:《河北易县涞水古遗址试掘报告》,《考古学报》1988年第4期);后来北福地遗址正式发掘之后,将乙类以直腹盆、支脚为特征的遗存称为“北福地一期文化”,而甲类以釜、钵为特征的遗存称为“北福地二期文化”(参见: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段宏振主编):《北福地:易水流域史前遗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段宏振、张渭莲:《北福地与磁山——约公元前6000-前5000年黄河下游史前文化的格局》,《文物》2006年第9期)。
    1陈旭:《仰韶文化渊源探索》,《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4期;魏京武:《李家村·老官台·裴李岗——关于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几个问题》,《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4期。
    2严文明:《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新发现》,《考古》1979年第1期;唐云明:《略论“磁山”和“裴李岗”的有关问题》,《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1期;向绪成:《磁山、裴李岗遗存文化性质与命名讨论》,载河北省考古学会、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邯郸市文物管理处编:《磁山文化论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7-51页。
    3夏鼐:《三十年来的中国考古学》,《考古》1979年第5期;张之恒:《磁山·裴李岗文化与黄河流域同时代诸文化的关系》,载河北省考古学会、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邯郸市文物管理处编:《磁山文化论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70-80页;李绍连:《关于磁山·裴李岗文化的几个问题——从莪沟北岗遗址谈起》,《文物》1980年第5期。
    4安志敏:《裴李岗、磁山和仰韶——试论中原新石器文化的渊源及发展》,《考古》1979年第4期;安志敏:《略论华北的早期新石器文化》,《考古》1984年第10期;杨肇清:《关于裴李岗、磁山文化的定名及其年代问题的探讨》,《华夏考古》1987年第1期;赵朝洪:《谈磁山文化的几个问题》,载河北省考古学会、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邯郸市文物管理处编:《磁山文化论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32-46页。
    1郏县文化馆:《河南郏县水泉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79年第6期。
    2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长葛石固遗址发掘报告》,《华夏考古》1987年第1期,第123页,表四。笔者认为,“裴李岗·磁山”文化遗存多将之字纹归入篦纹或坑点纹中统计,因此,这里不排除有大量并非之字纹但属于篦纹的其他纹饰以及单体工具戳压的坑点纹,实际之字纹数量及所占比例应该更少。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贾湖》(上、下),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501页。
    2河北省文物管理处、邯郸市文物保管所:《河北武安磁山遗址》,《考古学报》1981年第3期。
    1郑乃武:《略谈裴李岗文化的类型及其与仰韶文化的关系》,载“中国考古学研究”编委会编:《中国考古学研究——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年纪念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第1-9页。
    2廖永民、刘洪淼:《瓦窑嘴裴李岗文化遗存试析》,《中原文物》1997年第1期。
    1许永杰:《东北境内新石器时代筒形罐的谱系研究》,《北方文物》1989年第2期;[日]宫本一夫著:《辽东新石器时代陶器编年的再探讨》,陈光译,载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日]中国考古学研究会编:《东北亚考古学研究——中日合作研究报告书》,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第120-144页。
    1赵辉:《辽东地区小珠山下、中层文化的再检讨》,《考古与文物》1995年第5期。
    2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连市北吴屯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94年第3期,第355页。
    1高青山:《丹东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几点认识》,载辽宁省考古博物馆学会、本溪市文化局、丹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编:《辽宁省丹东、本溪地区考古学术讨论会文集1985》(内部刊物),第104-105页;许玉林:《后洼遗址考古新发现与研究》,载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1987》,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3-23页:王嗣洲:《小珠山下层文化类型与后洼文化类型的比较》,《博物馆研究》1990年第3期。
    2赵辉:《辽东地区小珠山下、中层文化的再检讨》,《考古与文物》1995年第5期。
    3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吉林省农安德惠考古调查简报》,《北方文物》1985年第1期:吉林大学考古教研室:《农安左家山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9年第2期。
    1许永杰:《东北境内新石器时代筒形罐的谱系研究》,《北方文物》1989年第2期;陈全家、赵宾福:《左家山新石嚣时代遗址的分期及相关文化遗存的年代序列》,《考古》1990年第3期;陈雍:《左家山新石嚣时代遗存分析》,《考古》1992年第11期;金旭东:《第二松花江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存研究》,载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会第八次年会论文集1991》,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第13-34页。
    1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吉林省农安德惠考古调查简报》,《北方文物》1985年第1期;吉林大学考古教研室:《农安左家山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9年第2期。
    2吉林市文物志编委会:《东丰县文物志》,1987年(内部资料);吉林省考古研究所、东丰县文化馆:《1985年吉林东丰县考古调查》,《考古》1988年第7期;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东丰县西断梁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考古》1991年第4期。
    3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春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长春市腰红嘴子与北红嘴了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3年第8期。
    1何明:《试论第二松花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载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东部区考古学文化研究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年,第182-189页;何明:《吉林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与认识》,载于炳文主编:《跋涉集: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七五届毕业生文集》,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第79-91页。
    2刘国祥:《东丰西断梁山遗存的文化性质与年代探讨》,《中国文物报》2000年12月13日,第3版。
    3金旭东:《第二松花江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存研究》,载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会第八次年会论文集1991》,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第13-34页。
    4赵宾福:《东北石器时代》,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34-336页。
    5左家山第三期有一个碳十四数据,编号 BK85060,H17碳化骨,树轮校正后为BC2921-BC2703年(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中国考古学中碳十四年代数据集1965-1991》(考古学专刊乙种第二十八号),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年,第88页)。
    1小河沿文化中依然有之字纹痕迹可循,为施绳纹的工具拍引印而成,如大南沟M64:2,数量极少。(参见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赤峰市博物馆编:《大南沟——后红山文化墓地》,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年)。
    2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段宏振主编):《北福地:易水流域史前遗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
    3张忠培、乔梁:《后岗一期文化研究》,《考古学报》1992年第3期。
    1王闯:《偏堡文化陶器分期与年代》,《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长海县小珠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9年第5期;许玉林、傅仁义、王传谱:《辽宁东沟县后洼遗址发掘概要》,《文物》1989年第12期。
    3吉林大学考古教研室:《农安左家山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9年第2期;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东丰西断梁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考古》1991年第4期。
    1刘振华:《红山文化陶器的彩纹与之字纹》,载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1987》,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4-37页。
    2赵朝洪:《谈磁山文化的几个问题》,载河北省考古学会、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邯郸市文物管理处编:《磁山文化论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32-46页;冯恩学:《我国东北与贝加尔湖周围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交流的三个问题》,《辽海文物学刊》1997年第2期。
    1刘国祥:《兴隆洼文化与富河文化比较研究》,《北方文物》2006年第2期。
    2杨虎、林秀贞:《内蒙古敖汉旗小河西遗址简述》,《北方文物》2009年第2期。
    3杨虎:《敖汉旗榆树山、西梁遗址》,载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年鉴1989》,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31-132页;杨虎、林秀贞:《内蒙古敖汉旗榆树山、西梁遗址房址和墓葬综述》,《北方文物》2009年第2期;杨虎、林秀贞:《内蒙古敖汉旗榆树山、西梁遗址出土遗物综述》,《北方文物》2009年第2期。
    4索秀芬:《小河西文化初论》,《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1期。
    5徐光冀、朱延平:《辽西区古文化(新石器至青铜时代)综论》,载宿白主编:《苏秉琦与当代中国考古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86-96页;朱永刚、王立新:《西拉木伦河流域先秦时期文化遗存的编年与谱系研究》,载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编:《边疆考古研究》(第4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52-69页。
    6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保定市文物管理处、容城县文物保管所:《河北容城县上坡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9年第7期。
    1保定地区文物管理所、安新县文化局、河北大学历史系:《河北安新县梁庄、留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90年第6期。
    2河北省文物管理处、廊房地区文化局:《河北三河县孟各庄遗址》,《考古》1983年第5期。
    3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段宏振主编):《北福地:易水流域史前遗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第255页。
    4赵朝洪、吴小红:《中国早期陶器的发现、年代测定及早期制陶工艺的初步探讨》,《陶瓷学报》2000年第4期;曹兵武:《中国早期陶器与陶器起源》,《中国文物报》2001年12月7日,第7版;朱乃诚:《中国陶器的起源》,《考古》2004年第6期。
    5河北省文物管理处、邯郸地区文物保管所、邯郸市文物保管所:《河北武安洺河流域几处遗址的试掘》,《考古》1984年第1期。
    1闫亚林:《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文化格局的变迁与筒形罐系统的文化趋势》,《中原文物》2010年第3期。
    1朱延平:《辽西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纵横》,载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东部区考古文化研究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年,第9-14页。
    1王青:《环渤海地区的早期新石器文化与海岸变迁——环渤海环境考古之二》,《华夏考古》2000年第4期。
    1冯恩学:《东北平底筒形罐区系研究》,《北方文物》1991年第4期,第28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烟台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山东牟平照格庄遗址》,《考古学报》1986年第4期。
    3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教研室:《泗水尹家城》,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
    4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烟台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山东省海阳、莱阳、莱西、黄县原始文化遗址调查》,《考古》1983年第3期。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队:《安徽宿县小山口和古台寺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93年第2期。
    2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石门县皂市下层新石器遗存》,《考古》1986年第1期。
    1杨式挺:《广东新石器时代文化及相关问题探讨》,载杨式挺著:《岭南文物考古论集》,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8年,第188-216页。
    1云南省博物馆:《元谋大墩子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97年第1期。
    2云南省博物馆:《云南宾川白羊村遗址》,《考古学报》1981年第3期。
    1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朝鲜考古学概要》,李云铎译,黑龙江省文物出版编辑室,1983年(内部发行)。
    2许玉林:《试论朝鲜半岛新石器文化及其与辽东半岛原始文化之关系》,载黄凤岐、朝鲁主编:《东北亚研究——东北亚文化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105-115页;[日]宫本一夫著:《中国东北地区史前陶器的编年与地域性》,贺伟译,《辽海文物学刊》1995年第2期。
    3金用开:《美松里洞窟遗迹发掘报告》,《考古学资料集》(3),1963年(转引自许玉林:《试论朝鲜半岛新石器文化及其与辽东半岛原始文化之关系》)。
    1金永裕:《细竹里遗迹发掘中间报告》(2),《考古民俗》1964年第4期。
    2徐国泰:《朝鲜(?)新石器时代》,平壤,1986年(转引自[日]大贯静夫:《东北亚洲中的中国东北地区原始文化》,载《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编写组编:《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38-64页)。
    4[俄]A·(?)·杰列维扬科、B·E·麦德维杰夫著:《加夏遗址研究——1980年初步结果》,宋玉彬译,载吴文衔主编:《东北亚考古资料译文集俄罗斯专号》,哈尔滨:北方文物杂志社编辑出版,1996年。
    1转引自冯恩学:《俄国东西伯利亚与远东》,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20页。
    2林沄:《两个现象,一个假设》,载林沄:《林沄学术文集》,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第246-250页。
    3[苏联]Г.A.马克西缅科夫:《关十米努辛斯克盆地青铜时代分期问题的现状》,林沄译,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
    1赵世纲:《篦纹的起源与传播》,《中原文物》2006年第2期。
    2[韩]韩永熙:《朝鲜半岛新石器文化的地域性》,王培新译,《辽海文物学刊》1993年第1期;任孝宰:《新石器时代朝鲜半岛与中国间的文化关系》,载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编:《红山文化研究:2004年红山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528-586页。
    3赵宾福:《中朝邻境地区的新石器文化比较研究》,载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编:《边疆考古研究》(第9辑),2010年,第25-48页。
    4李恭笃、高美璇:《试论偏堡文化》,《北方文物》1998年第2期。
    5冯恩学:《我国东北与贝加尔湖周围地区新石器时代交流的三个问题》,《辽海文物学刊》1997年第2期。
    1林沄:《两个现象,一个假说》,载林沄:《林沄学术文集》,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第249页。
    2于建华:《黑龙江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玉器及相关问题》,《北方文物》1992年第4期。
    3[俄]A·П·杰列维扬科、B·E·麦德维杰夫著:《加夏遗址研究——1980年初步结果》,宋玉彬译,载吴文衔主编:《东北亚考古资料译文集俄罗斯专号》,哈尔滨:北方文物杂志社编辑出版,1996年。
    4冯恩学:《俄国东西伯利亚与远东》,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02页。
    5朱延平:《新开流文化陶器的纹饰及其年代》,载吉林大学考古系编:《青果集:吉林大学考古系建系十周年纪念文集》,北京:知识出版社,1998年,第11-17页。
    6[苏联]Г.A.马克西缅科夫:《关于米努辛斯克盆地青铜时代分期问题的现状》,林沄译,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考古学参考资料》(6),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年(内部发行),第81-103页(原载《西伯利亚原始时代考古》)。
    1[英]格林·丹尼尔(Glyn Daniel):《考古学一百五十年》,黄其煦译,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46-112页。
    2[英]戈登·柴尔德(Gordon Childe):《考古学导论》,安志敏、安家瑗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第5页。
    3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考古学》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年,第366页。
    4林沄:《考古学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载林沄著:《林沄学术文集》,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第224-239页(原载《辽海文物学刊》1989年第2期)。
    5严文明:《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两个问题》,《文物》1985年第8期,第11-12页。
    6李伯谦:《论文化因素分析方法》,载李伯谦著:《中国青铜文化结构体系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297
    1[美]冯·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林康义、魏洪森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51页。
    2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中),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第3249页。
    3八大原理: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目的性、突变性、稳定性、自组织、相似性。五大定律:结构功能相关律、信息反馈律、竞争协同律、涨落有序律、优化演化律(参见魏宏森、曾国屏:《系统论——系统科学哲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01-353页)。
    4陈淳:《考古学理论》,上海:复口.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66-275页。
    1郭伟民:《关于考古学文化传统中心交界地带及新区域的思考》,《南方文物》1992年第3期。
    2高蒙河:《试论“漩涡地带”的考古学文化研究》,《东南文化》1989年第1期。
    3董琦:《考古学文化纵横关系的若十问题》,《四川文物》1989年第2期。
    4魏峻:《文化传播与文化变迁》,《华夏考古》2003年第2期。
    5[美]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杨东纯、马雍、马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8页。
    6陈淳:《考古学理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3-74页。
    1[加拿大]布鲁斯·特里格(Bruce G·Trigger):《论文化的起源、传播与迁移》,陈淳译,《文物季刊》1994年第1期,第81页。
    2这里只讨论文化问的传播,至十文化内部各区域类型之间的传播现象似乎不易观察到,暂且不做细究。
    3张立东:《考古学文化传播刍议》,《中原文物》1998年第3期;田名利:《考古学文化的传播与迁徙》,《中原文物》2001年第3期。
    4李伯谦:《从对三星堆青铜器年代的不同认识谈到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文化滞后”理论》,载李伯谦:《中国青铜文化结构体系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64-69页;李伯谦:《关于考古学文化互动关系研究》,《南方文物》2008年第1期。
    5张立东:《考古学文化传播刍议》,《中原文物》1998年第3期。
    1赵世纲:《篦纹的起源与传播》,《中原文物》2006年第2期。
    2陈洪波:《蒙特柳斯考古类型学思想在中国的译介》,《考古》2011年第1期。
    3俞伟超:《关于“考古类型学”的问题——为北京大学七七至七九级青海、湖北考古实习同学而讲》,载俞伟超主编:《考古类型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1-35页。
    1严文明:《考古资料整理中的标型学研究》,《考古与文物》1985年第4期。
    2张忠培:《地层学与类型学的若干问题》,《文物》1983年第5期,第62负。
    [1]北京市平谷区上宅遗址a.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市平谷县文物管理所上宅考古队:《北京平谷上宅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9年第8期。
    [2]北京市平谷区北埝头遗址a.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市平谷县文物管理所北埝头考古队:《北京平谷北埝头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与发掘》,《文物》1989年第8期。
    [1]天津市蓟县青池遗址a.纪烈敏、张俊生、刘健:《蓟县青池新石器时代及商周遗址》,载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年鉴1998》,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b.纪烈敏、刘健、盛立双等:《蓟县青池新石器时代及青铜时代遗址》,载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年鉴1999》,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
    [2]天津市蓟县围坊遗址a.天津市文物管理处考古队:《天津蓟县围坊遗址发掘报告》,《考古》1983年第10期。
    [1]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后台子遗址a.承德地区文物保管所、滦平县博物馆:《河北滦平县后台子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94年第3期。
    [2]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石佛梁遗址a.承德市文物局文物科、滦平县文物管理所(沈军山等):《河北滦平县石佛梁遗址调查》,《文物春秋》2004年第4期。
    [3]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药王庙梁遗址a.马清鹏:《河北滦平县药王庙梁遗址调查》,《考古》1998年第2期。
    [4]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安新庄遗址a.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迁安安新庄新石器遗址调查和发掘》,载《考古》编辑部编: 《考古学集刊》(第四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b.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河北唐山地区史前遗址调查》,《考古》1990年第8期。
    [5]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白蟒山、万军山遗址a.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迁安县古遗址调查》,《文物春秋》1991年第3期。
    [6]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西寨遗址a.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河北唐山地区史前遗址调查》,《考古》1990年第8期。b.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唐山市文物管理处、迁西县文物管理所:《迁西西寨遗址1988年发掘报告》,《文物春秋》1992年增刊。c.唐山市文物管理处、迁西县文物管理所:《河北迁西县西寨遗址调查》,《考古》1993年第1期。
    [7]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东寨遗址a.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省迁西县东寨遗址发掘简报》,《文物春秋》1992年增刊。b.李珺、翟良富:《1990年迁西县史前遗址调查》,《文物春秋》2004年第4期。
    [8]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南岭遗址a.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河北唐山地区史前遗址调查》,《考古》1990年第8期。
    [9]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孟各庄遗址a.河北省文物管理处、廊房地区文化局:《河北三河县孟各庄遗址》,《考古》1983年第5期。
    [10]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北福地遗址a.拒马河考古队:《河北易县涞水古遗址试掘报告》,《考古学报》1988年第4期。b.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易县北福地史前遗址的发掘》,《考古》2005年第7期。c.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保定市文物管理处、易县文物保管所:《河北易县北福地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文物》2006年第9期。d.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段宏振主编):《北福地:易水流域史前遗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
    [11]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县南庄头遗址a.保定地区文物管理所、徐水县文物管理所、北京大学考古系等:《河北徐水县南庄头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92年第11期。
    [12]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梁庄遗址a.保定地区文物管理所、安新县文化局、河北大学历史系:《河北安新县梁庄、留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90年第6期。
    [13]河北省保定市容城县上坡遗址a.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保定市文物管理处、容城县文物保管所:《河北容城县上坡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9年第7期。
    [14]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磁山遗址a.邯郸市文物管理所、邯郸地区磁山考古队短训班:《河北磁山新石器遗址试掘》,《考古》 1977年第6期。b.河北省文物管理处、邯郸市文物保管所:《河北武安磁山遗址》,《考古学报》1981年第3期。c.河北省文物管理处、邯郸地区文物保管所、邯郸市文物保管所:《河北武安洺河流域几处遗址的试掘》,《考古》1984年第1期。
    [1]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红山后遗址a.[日]滨田耕作、水野清一:《赤峰红山后——热河省赤峰红山后先史遗迹》(东方考古学丛刊甲种第六册),东京:东亚考古学会,昭和十三年(1938年)。b.汪宇平:《内蒙古昭盟赤峰红山细石器文化遗址调查》,《考古通讯》1956年第4期。c.吕遵谔:《内蒙古赤峰红山考古调查报告》,《考古学报》1958年第3期。d.刘国祥、张兆明、赵爱民等:《赤峰红山史前遗址群调查获重要成果》,《中国文物报》2003年7月11日,第1版。e.徐子峰:《赤峰红山后考古纪略》,《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4年第4期。
    [2]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蜘蛛山遗址a.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赤峰蜘蛛山遗址的发掘》,《考古学报》1979年第2期。
    [3]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哈喇海沟遗址a.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赤峰市博物馆:《元宝山哈喇海沟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2008年第1期。
    [4]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西水泉遗址a.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赤峰西水泉红山文化遗址》,《考古学报》1982年第2期。
    [5]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上机房营子遗址a.陈国庆、张全超:《内蒙古赤峰地区发现红山及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陶窑》,《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6期。b.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赤峰市上机房营子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8年第1期。
    [6]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水泉遗址a.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林西县水泉遗址发掘述要》,载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文物考古论文集》(第二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b.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林西县水泉村北山梁考古调查报告》,《内蒙古文物考古》2002年第1期。c.内蒙占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林西县水泉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5年第11期。
    [7]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白音长汗遗址a.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白音长汗: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
    [8]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富河沟门遗址a.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巴林左旗富河沟门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64年第1期。
    [9]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金龟山遗址a.徐光冀:《乌尔吉木伦河流域的三种史前文化》,载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
    [10]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二道梁遗址a.张景明:《巴林左旗二道梁红山文化细石器》,《内蒙古文物考古》1994年第1期。b.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巴林左旗友好村二道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简报》,载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
    [11]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那斯台遗址a.巴林右旗博物馆:《内蒙古巴林右旗那斯台遗址调查》,《考古》1987年第6期。
    [12]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上店遗址a.克什克腾旗博物馆:《克什克腾旗上店小河沿文化墓地及遗址调查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1992年第1、2期合刊。
    [13]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南台子遗址a.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克什克腾旗南台子遗址发掘简报》,载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b.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克什克腾旗南台子遗址》,载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文物考古论集》(第二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
    [14]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半拉山遗址a.赤峰博物馆、翁牛特旗博物馆:《翁牛特旗解放营子乡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报告》,《内蒙古文物考古》2005年第1期。
    [15]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海金山遗址a.辽宁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内蒙古翁牛特旗两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内蒙古文物考古》1984年第3期。
    [16]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大南沟后红山文化墓地a.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大南沟——后红山文化墓地》,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年。
    [17]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杜力营子遗址a.敖汉旗博物馆:《敖汉旗杜力营子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2009年第2期。
    [18]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三道湾子、四棱山遗址 a.辽宁省博物馆、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敖汉旗文化馆:《辽宁敖汉旗小河沿三种原始文化的发现》,《文物》1977年第12期。b.李恭笃、高美璇:《内蒙古敖汉旗四棱山红山文化窑址》,《史前研究》1987年第4期。
    [19]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洼遗址a.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5年第10期。b.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兴隆洼聚落遗址发掘获硕果》,《中国文物报》,1992年12月13日,第1版。c.杨虎、刘国祥:《兴隆洼聚落遗址发掘再获硕果》,《中国文物报》1993年12月26日,第1版。d.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聚落遗址1992年发掘简报》,《考古》1997年第1期。
    [20]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沟遗址a.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敖汉旗博物馆:《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沟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考古》2000年第9期。b.刘国祥、贾笑冰、赵明辉等:《赤峰兴隆沟遗址发掘可望解决多项学术课题》,《中国文物报》2001年11月16日,第1版。c.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内蒙古赤峰市兴隆沟聚落遗址2002-2003年的发掘》,《考古》2004年第7期。
    [21]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小山遗址a.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敖汉旗小山遗址》,《考古》1987年第6期。
    [22]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赵宝沟遗址a.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敖汉旗赵宝沟一号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8年第1期。b.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敖汉赵宝沟:新石器时代聚落》,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
    [23]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南台地遗址a.敖汉旗博物馆:《敖汉旗南台地赵宝沟文化遗址调查》,《内蒙古文物考古》1991年第1期。
    [24]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大沁他拉遗址a.朱凤瀚:《吉林奈曼旗大沁他拉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考古》1979年第3期。
    [25]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满德图遗址a.刘振华:《内蒙古奈曼旗满德图遗址》,《社会科学辑刊》1994年增刊。b.刘振华:《内蒙古奈曼旗满德图遗址》,吉林省考古研究室(内部资料)。
    [1]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新乐遗址a.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沈阳新乐遗址试掘报告》,《考古学报》1978年第4期。b.周阳升:《新乐第三次清理发掘主要收获》,载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编:《新乐遗址学术讨论会文集》,沈阳: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1983年。c.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沈阳故宫博物馆:《沈阳新乐遗址第二次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5年第2期。d.于崇源、容佳:《沈阳新乐遗址》,《辽宁大学学报》1988年第3期。e.李晓钟:《沈阳新乐遗址1982-1988年发掘报告》,《辽海文物学刊》1990年第1期。f.沈阳新乐遗址博物馆、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辽宁沈阳新乐遗址抢救清理发掘简报》,《考古》1990年第11期。g.周阳生:《新乐文化遗址考古发现与发掘始末》,载武振凯主编:《新乐文化论文集》,沈阳:新乐遗址博物馆,2000年。
    [2]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东高台山遗址a.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新民高台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和墓葬》,《辽宁文物》1981年第2期。b.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沈阳新民县高台山遗址》,《考古》1982年第2期。c.新民县文化馆、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新民高台山新石器时代遗址1976年发掘简报》,、载文物编辑委员会编:《文物资料丛刊》(7),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年。d.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新民东高台山第二次发掘》,《辽海文物学刊》1986年创刊号。
    [3]辽宁省沈阳市康平县王全遗址a.康平县文物管理所(张少青):《康平县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辽海文物学刊》1988年第2期。
    [4]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小东山遗址a.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朝阳市博物馆、朝阳县文物管理所:《朝阳小东山新石器至汉代遗址发掘报告》,载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辽宁省道路建设考古报告集[2003]》,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4年。
    [5]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牛河梁遗址a.李恭笃:《辽宁凌源县三官甸子城子山遗址试掘报告》,《考古》1986年第6期。b.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与积石冢群发掘简报》,《文物》1986年第8期。c.魏凡:《牛河梁红山文化第三地点积石冢石棺墓》,《辽海文物学刊》1994年第1期。d.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华玉冰):《牛河梁女神庙平台东坡筒形器群遗存发掘简报》, 《文物》1994年第5期。e.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牛河梁第五地点一号冢中心大墓(M1)发掘简报》,《文物》1997年第8期。f.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牛河梁第二地点一号冢21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97年第8期。g.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牛河梁第二地点四号冢筒形器墓的发掘》,《文物》1997年第8期。h.中日考古合作研究考察组:《辽宁凌源县三官甸子城子山石城址测量及有关遗存考察》,载郭大顺、[日]秋山进午主编:《东北亚考古学研究——中日合作研究报告书》,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i.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凌源市牛河梁遗址第五地点1998-1999年度的发掘》,《考古》2001年第8期。j.朱达、王来柱:《牛河梁遗址第十六地点发掘获重大成果》,《中国文物报》2003年9月5日,第1版。k.郭大顺主编:《牛河梁遗址》,北京:学院出版社,2004年。1.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牛河梁红山文化第二地点一号冢石棺墓的发掘》,《文物》2008年第10期。m.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牛河梁第十六地点红山文化积石冢中心大墓发掘简报》,《文物》2008年第10期。
    [6]辽宁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东山嘴遗址a.郭大顺、张克举:《辽宁省喀左县东山嘴红山文化建筑群址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11期。
    [7]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查海遗址a.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阜新查海新石器时代遗址试掘简报》,《辽海文物学刊》1998年第1期。b.方殿春:《阜新查海遗址的发掘与初步分析》,《辽海文物学刊》1991年第1期。c.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阜新县查海遗址1987-1990年三次发掘》,《文物》1994年第11期。d.辛岩、方殿春:《查海遗址1992-1994年发掘报告》,载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辽宁考古文集》,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3年。
    [8]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平安堡遗址a.孙杰:《辽宁彰武平安堡遗址调查记》,《辽宁文物》1984年总第6期。b.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考古学系(朱永刚等):《辽宁彰武平安堡遗址发掘简报》,《辽海文物学刊》1989年第2期。c.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考古学系(朱永刚等):《辽宁彰武平安堡遗址》,《考古学报》1992年第4期。
    [9]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后洼遗址a.丹东市文化局文物普查队:《丹东市东沟县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和试掘》,《考古》1984年第1期。b.许玉林:《后洼遗址》,载辽宁省考古博物馆学会、本溪市文化局、丹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编:《辽宁省丹东、本溪地区考古学术讨论会文集1985》(内部刊物)。c.许玉林、傅仁义、王传普:《辽宁东沟县后洼遗址发掘概要》,《文物》1989年第12期。
    [10]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大岗遗址a.辽宁省博物馆:《辽宁东沟大岗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86年第4期。
    [11]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殷屯半拉山遗址、西沟遗址a.王嗣洲、金志伟:《大连北部新石器文化遗址调查简报》,《辽海文物学刊》1997年第1期。
    [12]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北吴屯遗址a.曲枫、孙德源:《辽宁省庄河县古遗址调查》,《北方文物》1992年第3期。b.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连市北吴屯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94年第3期。
    [13]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小珠山、上马石、柳条沟东山遗址a.辽宁省博物馆、旅顺博物馆、长海县文化馆:《长海县广鹿岛大长山岛贝丘遗址》,《考古学报》1981年第1期。b.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长海县小珠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9年第5期。c.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长海县广鹿岛小珠山贝丘遗址发掘与收获》,《中国文物报》2010年3月12日,第4版。
    [14]辽宁省葫芦岛市南票区沙锅屯洞穴遗址a.[瑞典]安特生:《奉天锦西沙锅屯洞穴层》(古生物志丁种第一号第一册),袁复礼译,北京:农商部地质调查所,中华民国十二年(1923年),第1-84页。
    [1]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北红嘴子遗址a.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春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长春市腰红嘴子与北红嘴子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3年第8期。
    [2]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左家山遗址a.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吉林省农安德惠考古调查简报》,《北方文物》1985年第1期。b.吉林大学考古教研室:《农安左家山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9年第2期。
    [3]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西断梁山遗址 a.吉林市文物志编委会:《东丰县文物志》,1987年(内部资料)。b.吉林省考古研究所、东丰县文化馆:《1985年吉林东丰县考古调查》,《考古》1988年第7期。c.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东丰县西断梁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考古》1991年第4期。
    [1]黑龙江省鸡西市密山市新开流遗址a.黑龙江省文物考古工作队:《密山县新开流遗址》,《考古学报》1979年第4期。
    [1]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古台寺遗址a.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队:《安徽宿县小山口和古台寺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93年第2期。
    [1]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仙人洞遗址a.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西万年大源仙人洞洞穴遗址试掘》,《考古学报》1963年1期。
    [1]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司马台遗址a.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烟台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山东省海阳、莱阳、莱西、黄县原始文化遗址调查》,《考古》1983年第3期。
    [2]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照格庄遗址a.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烟台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山东牟平照格庄遗址》,《考古学报》1986年第4期。
    [3]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尹家城遗址a.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教研室:《泗水尹家城》,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
    [1]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裴李岗遗址 a.开封地区文管会、新郑县文管会:《河南新郑裴李岗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78年第2期。b.开封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新郑县文物管理委员会、郑州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裴李岗遗址一九七八年发掘简报》,《考古》1979年第3期。c.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一队:《1979年裴李岗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2年第4期。d.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一队:《1979年裴李岗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4年第1期。
    [2]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沙窝李遗址a.薛文灿:《沙窝李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中原文物》1982年第2期。b.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一队:《河南新郑沙窝李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83年第12期。
    [3]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莪沟北岗遗址a.河南省博物馆、密县文化馆(杨肇清):《河南密县莪沟北岗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河南文博通讯》1979年第3期。b.河南省博物馆、密县文化馆:《河南密县莪沟北岗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79年第5期。c.河南省博物馆、密县文化馆:《河南密县莪沟北岗新石器时代遗址》,载《考古》编辑部编:《考古学集刊》(第一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4]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瓦窑嘴遗址a.巩义市文物管理所:《河南巩义市瓦窑嘴新石器时代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96年第7期。b.巩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巩义市瓦窑嘴遗址第三次发掘报告》,《中原文物》1997年第1期。c.郑州市文物工作队、巩义市文物管理所:《河南巩义市瓦窑嘴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考古》1999年第11期。
    [5]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高崖遗址a.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偃师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洛阳市偃师县高崖遗址发掘报告》,《华夏考古》1996年第4期。
    [6]河南省鹤壁市淇县花窝遗址a.安阳地区文管会、淇县文化馆:《河南淇县花窝遗址试掘》,《考古》1981年第3期。
    [7]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石固遗址a.长葛县文化馆:《长葛县裴李岗文化遗址调查简报》,《中原文物》1982年第1期。b.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长葛石固遗址发掘报告》,《华夏考古》1987年第1期。
    [8]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a.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贾湖》(上、下),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年。
    [9]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水泉遗址a.郏县文化馆:《河南郏县水泉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79年第6期。b.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一队:《河南郏县水泉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2年第10期。c.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一队:《河南郏县水泉裴李岗文化遗址》,《考古学报》1995年第1期。
    [10]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中山寨遗址a.临汝县博物馆:《河南临汝中山寨遗址调查简报》,《考古》1986年第6期。b.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一队(郑乃武):《河南临汝中山寨遗址试掘》,《考古》1986年第7期。c.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一队(郑乃武、梁中合、田富强):《河南汝州中山寨遗址》,《考古学报》1991年第1期。
    [1]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皂市下层遗址a.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石门皂市下层新石器遗存》,《考古》1986年第1期。
    [1]广西桂林市象山区甑皮岩遗址a.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编:《桂林甑皮岩》,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
    [1]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白羊村遗址a.南省博物馆:《云南宾川白羊村遗址》,《考古学报》1981年第3期。
    [2]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大墩子遗址a.云南省博物馆:《元谋大墩子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77年第1期。
    [1]安志敏a.安志敏:《细石器文化》,《考古通讯》1957年第2期。 b.安志敏:《裴李岗、磁山和仰韶——试论中原新石器文化的渊源及发展》,《考古》1979年第4期。c.安志敏:《沙锅屯洞穴层位之研究》,载安志敏著:《中国新石器时代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原载《燕京学报》1949年第36期)。d.安志敏:《略论华北的早期新石器文化》,《考古》1984年第10期。e.安志敏:《略论中国的早期新石器文化》,载河北省考古学会、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邯郸市文物管理处编:《磁山文化论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
    [1]曹兵武a.曹兵武:《中国早期陶器与陶器起源》,《中国文物报》2001年12月7日,第7版。
    [2]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a.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朝鲜考古学概要》,李云铎译,黑龙江省文物出版编辑室,1983年(内部发行)。
    [3]曹彦生a.曹彦生:《试论红山诸文化陶器纹饰》,《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3期。
    [4]陈国庆a.陈国庆:《“之”字纹研究》,《北方文物》1987年第1期。b.陈国庆:《兴隆洼文化分期及相关问题探讨》,载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编:《边疆考古研究》(第3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c.陈国庆:《试论赵宝沟文化》,《考古学报》2008年第2期。d.陈国庆:《红山文化研究》,《华夏考古》2008年第3期。
    [5]陈全家a.陈全家、赵宾福:《左家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分期及相关文化遗存的年代序列》,《考古》1990年第3期。
    [6]陈雍a.陈雍:《左家山新石器时代遗存分析》,《考古》1992年第11期。
    [7]陈旭a.陈旭:《仰韶文化渊源探索》,《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4期。
    [1]大贯静夫a.[日]大贯静夫:《东北亚洲中的中国东北地区原始文化》,载《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 五年论文集》编写组编:《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
    [2]董新林a.董新林:《赵宝沟文化研究》,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考古求知集:’96考古研究所中青年学术讨论会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3]都兴智a.都兴智:《关于之字纹陶器的几个问题》,《北方文物》2006年第4期。
    [4]段宏振a.段宏振:《太行山东麓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新认识》,《文物春秋》1992年第3期。b.段宏振、张渭莲:《北福地与磁山——约公元前6000-前5000年黄河下游史前文化的格局》,《文物》2006年第9期。
    [1]恩格斯a.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载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1]方孝廉a.方孝廉:《裴李岗文化陶器分期和年代分析》,载河南省考古学会、渑池县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编:《论仰韶文化:纪念仰韶村遗址发现六十五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郑州:中原文物编辑部编辑出版,1986年。
    [2]冯恩学a.冯恩学:《东北平底筒形罐区系研究》,《北方文物》1991年第4期。b.冯恩学:《我国东北与贝加尔湖周围地区新石器时代交流的三个问题》,《辽海文物学刊》1997年第2期。c.冯恩学:《俄国东西伯利亚与远东》,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年。
    [3]傅朗云a.傅朗云:《陶器“之”字纹与东北亚文明史》,《博物馆研究》1996年第1期。
    [1]高美璇a.高美璇、李恭笃:《辽宁凌源县三官甸子城子山红山文化遗存分期探索》,《考古》1986 年第6期。
    [2]高青山a.高青山:《丹东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几点认识》,载辽宁省考古博物馆学会、本溪市文化局、丹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编:《辽宁省丹东、本溪地区考古学术讨论会文集1985》(内部刊物)。
    [3]宫本一夫a.[日]宫本一夫著:《中国东北地区史前陶器的编年与地域性》,贺伟译,《辽海文物学刊》1995年第2期。b.[日]宫本一夫著:《辽东新石器时代陶器编年的再探讨》,陈光译,载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日)中国考古学研究会编:《东北亚考古学研究——中日合作研究报告书》,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
    [4]郭大顺a.郭大顺、马沙:《以辽河流域为中心的新石器文化》,《考古学报》1985年第1期。b.郭大顺:《世纪之交的辽宁考古》,《考古》2001年第8期。c.郭大顺:《红山文化研究》,载严文明主编:《中国考古学研究的世纪回顾·新石器时代考古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
    [5]郭治中a.郭治中:《红山诸文化的构成及相互关系》,载陈燮君、汪庆正主编:《草原瑰宝:内蒙古文物考古精品》,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
    [6]顾罡a.顾罡:《红山文化陶器分期研究》,载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编:《四川大学考古专业创建四十周年暨冯汉冀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
    [1]韩建业a.韩建业:《裴李岗文化的迁徙影响与早期中国文化圈的雏形》,《中原文物》2009年第2期。
    [2]韩永熙a.[韩]韩永熙:《朝鲜半岛新石器文化的地域性》,王培新译,《辽海文物学刊》1993年第1期。
    [3]何明a.何明:《试论第二松花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载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东部区考古学文化研究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年。b.何明:《吉林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与认识》,载于炳文主编:《跋涉集: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七五届毕业生文集》,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
    [4]黄运明a.黄运明:《磁山文化分布范围探析》,《文物春秋》,2009年第4期。
    [1]吉亚科夫a.[俄]B·И·吉亚科夫:《鲁德纳亚码头多层遗址及滨海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分期》,宋玉彬译,载吴文衔主编:《东北亚考古资料译文集俄罗斯专号》,哈尔滨:北方文物杂志社编辑出版,1996年。
    [2]姜寅虎a.[韩]姜寅虎:《兴隆洼文化之字纹筒形陶罐分析》,载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编:《红山文化研究——2004年红山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
    [3]杰列维扬科a.[俄]A·n·杰列维扬科、B·E·麦德维杰夫著:《加夏遗址研究——1980年初步结果》,宋玉彬译,载吴文衔主编:《东北亚考古资料译文集俄罗斯专号》,哈尔滨:北方文物杂志社编辑出版,1996年。
    [4]靳松安a.靳松安:《试论裴李岗文化的分期与年代》,《中原文物》2007年第6期。
    [5]金旭东a.金旭东:《试论西断梁山新石器时代遗存》,《考古》1992年第9期。b.金旭东:《第二松花江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存研究》,载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会第八次年会论文集1991》,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6]靖伟德a.靖伟德、王临、王松林:《解读新石器早期陶器上的之字纹内涵》,《北方民族》2005年第3期。
    [1]克鲁沙诺夫主a.[俄]克鲁沙诺夫主编:《苏联远东史》,成于众译,哈尔滨出版社,1993年。
    [1]李恭笃a.李恭笃、高美璇:《试论偏堡文化》,《北方文物》1998年第2期。
    [2]李少兵a.李少兵、索秀芬:《建国前辽西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发现与研究》,《内蒙古文物考古》2006年第2期。
    [3]李绍连a.李绍连:《关于磁山·裴李岗文化的几个问题——从莪沟北岗遗址谈起》,《文物》1980年第5期。
    [4]李文杰a.李文杰:《中国古代制陶工艺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年。
    [5]李友谋a.李友谋:《裴李岗文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
    [6]连吉林a.连吉林:《试论南台子类型》,《内蒙古文物考古》2007年第1期。
    [7]廖永民a.廖永民、刘洪淼:《瓦窑嘴裴李岗文化遗存试析》,《中原文物》1997年第1期。
    [8]林树山a.林树山编译:《苏联对远东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研究》,《历史与考古信息·东北亚》1985年第4期。
    [9]林沄a.林沄:《关于黑龙江流域的篦点之字纹问题》,载林沄:《林沄学术文集》,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b.林沄:《两个现象,一个假设》,载林沄著:《林沄学术文集》,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10]刘观民a.刘观民、徐光冀:《辽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与认识》,载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1979》,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
    [11]刘国祥a.刘国祥:《论滦平后台子下层文化遗存及相关问题》,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考古求知集:’96考古研究所中青年学术讨论会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b.刘国祥:《关于赵宝沟文化的几个问题》,《北方文物》2000年第2期。c.刘国祥:《东丰西断梁山遗存的文化性质与年代探讨》,《中国文物报》2000年12月13日,第3版。d.刘国祥:《赵宝沟文化聚落形态及相关问题研究》,《文物》2001年第9期。e.刘国祥:《赵宝沟文化经济形态及相关问题探讨》,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21世纪中国考古学与世界考古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f.刘国祥:《西辽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概论》,《辽宁师范大学学 报》(社科版),2006年第1期。g.刘国祥:《兴隆洼文化与富河文化比较研究》,《北方文物》2006年第2期。
    [12]刘化成a.刘化成:《试论上宅文化》,《华夏考古》1999年第1期。
    [13]刘晋祥a.刘晋祥:《赵宝沟文化初论》,载《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编辑组编:《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
    [14]刘振华a.刘振华:《红山文化陶器的彩纹与之字纹》,载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1987》,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
    [1]马红藻a.马鸿藻:《考古绘图》,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2]马克西缅科夫a.[苏联]Г.A.马克西缅科夫:《关于米努辛斯克盆地青铜时代分期问题的现状》,林沄译,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考古学参考资料》(6),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年(内部发行)。
    [3]马林a.马林:《中国史前制陶工艺流程》,《文物鉴定与鉴赏》2011年第1期。
    [4]麦德维杰夫a.[俄]B.E.麦德维杰夫著:《黑龙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陶器施纹工具》,宋玉彬译,《历史与考古信息·东北亚》1995年第1期。
    [5]梅鹏云a.梅鹏云:《磁山文化再观察》,《文物春秋》2002年第4期。
    [6]缪雅娟a.缪雅娟:《沙窝李遗址分析——试论裴李岗文化分期》,《考古》1993年第9期。
    [1]潘玲a.潘玲:《俄罗斯孔东遗址的陶器及孔东文化》,《北方文物》2004年第1期。
    [2]裴文中a.裴文中:《中国细石器文化略说》,载裴文中:《中国史前时期之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原载《燕京学报》1947年第32期)。
    [1]任孝宰a.任孝宰:《新石器时代朝鲜半岛与中国间的文化关系》,载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编:《红山文化研究:2004年红山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
    [1]邵会秋a.邵会秋:《试论新疆阿勒泰地区的两类青铜文化》,《西域研究》2008年第4期。
    [2]苏秉琦a.苏秉琦:《辽西古文化古城古国——试论当前考古工作重点和大课题》,《辽海文物学刊》1986年创刊号。
    [3]索秀芬a.索秀芬、李少兵:《试论赵宝沟文化》,《内蒙古文物考古》1996年第Z1期。b.索秀芬、郭治中:《白音长汗遗址兴隆洼文化一期遗存及相关问题》,载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编:《边疆考古研究》(第2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c.索秀芬:《小河西文化初论》,《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1期。d.索秀芬:《试论白音长汗类型》,《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4期。e.索秀芬:《燕山南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f.索秀芬、李少兵:《牛河梁遗址红山文化遗存分期初探》,《考古》2007年第10期。g.索秀芬:《赵宝沟文化与周边考古学文化的关系》,《内蒙古文物考古》2008年第2期。h.索秀芬、李少兵:《上宅文化初论》,《考古与文物》2009年第1期。i.索秀芬、李少兵:《红山文化研究》,《考古学报》2011年第3期。
    [4]孙力a.孙力:《关于篦纹陶的几点想法》,载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编:《新乐遗址学术讨论会文集》,沈阳: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1983年。
    [5]孙祖初a.孙祖初:《燕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若干问题》,载西安半坡博物馆编:《史前研究——西安半坡博物馆成立四十周年纪念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
    [1]唐云明a.唐云明:《略论“磁山”和“裴李岗”的有关问题》,《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1期。
    [2]田广金a.田广金:《内蒙古石器时代——青铜时代考古发现和研究》,《内蒙古文物考古》1992年第Z1期。
    [3]佟柱臣a.佟柱臣:《试论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含有细石器的诸文化问题》,《考古学报》1979年第4期。
    [1]王闯a.王闯、齐伟:《红山文化分期探析》,载辽宁省博物馆编:《辽宁省博物馆馆刊》,沈阳:辽海出版社,2010年。b.王闯:《偏堡文化陶器分期与年代》,《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2]王青a.王青:《环渤海地区的早期新石器文化与海岸变迁——环渤海环境考古之二》,《华夏考古》2000年第4期。
    [3]王仁湘a.王仁湘:《中国史前陶器纹饰区探论》,载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编:《四川大学考古专业创建四十周年暨冯汉骥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
    [4]王嗣洲a.王嗣洲:《小珠山下层文化类型与后洼文化类型的比较》,《博物馆研究》1990年第3期。b.王嗣洲、金志伟:《大连北部新石器文化遗址调查简报》,《辽海文物学刊》1997年第1期。
    [5]王素清a.王素清:《内蒙古东部区含之字纹诸考古学文化综述》,载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
    [6]王卫民a.王卫民:《小议“之”字纹及其施纹工具》,《长春文物》第7期。
    [7]王月前a.王月前:《燕山南麓新石器早期遗存的若干问题》,《文物春秋》2002年第4期。
    [8]魏京武 a.魏京武:《李家村·老官台·裴李岗——关于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几个问题》,《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4期。
    [9]文启明a.文启明:《安新庄遗址再认识》,《考古》1998年第8期。
    [1]夏鼐a.夏鼐:《三十年来的中国考古学》,《考古》1979年第5期。
    [2]向绪成a.向绪成:《磁山、裴李岗遗存文化性质与命名讨论》,载河北省考古学会、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邯郸市文物管理处编:《磁山文化论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
    [3]徐光冀a.徐光冀:《富河文化的发现与研究》,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b.徐光冀、朱延平:《辽西区古文化(新石器至青铜时代)综论》,载宿白主编:《苏秉琦与当代中国考古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
    [4]许顺湛a.许顺湛:《论裴李岗文化》,载河南省开封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编:《裴李岗文化》,1979年。
    [5]许永杰a.许永杰:《东北境内新石器时代筒形罐的谱系研究》,《北方文物》1989年第2期。
    [6]许玉林a.许玉林:《试论辽宁的之字纹陶》,载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编:《新乐遗址学术讨论会文集》,沈阳: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1983年。b.许玉林、傅仁义、王传谱:《辽宁东沟县后洼遗址发掘概要》,《文物》1989年第12期。c.许玉林:《后洼遗址考古新发现与研究》,载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1987)),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d.许玉林:《试论朝鲜半岛新石器文化及其与辽东半岛原始文化之关系》,载黄凤岐、朝鲁主编:《东北亚研究——东北亚文化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
    [1]严文明a.严文明:《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新发现》,《考古》1979年第1期。b.严文明:《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两个问题》,《文物》1985年第8期。 c.严文明:《中国史前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文物》1987年第3期。d.严文明:《仰韶文化研究》(增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
    [2]闫亚林a.闫亚林:《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文化格局的变迁与筒形罐系统的文化趋势》,《中原文物》2010年第3期。
    [3]杨虎a.杨虎、谭英杰、张泰湘:《黑龙江古代文化初论》,载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1979》,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b.杨虎:《试论兴隆洼文化及相关问题》,载“中国考古学研究”编委会编:《中国考古学研究——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年纪念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c.杨虎:《关于红山文化的几个问题》,载《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编辑组编:《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d.杨虎:《辽西地区新石器——铜石并用时代考古文化序列与分期》,《文物》1994年第5期。e.杨虎、林秀贞:《内蒙古敖汉旗小河西遗址简述》,《北方文物》2009年第2期。f.杨虎、林秀贞:《内蒙古敖汉旗榆树山、西梁遗址房址和墓葬综述》,《北方文物》2009年第2期。g.杨虎、林秀贞:《内蒙古敖汉旗榆树山、西梁遗址出土遗物综述》,《北方文物》2009年第2期。
    [4]杨式挺a.杨式挺:《广东新石器时代文化及相关问题探讨》,载杨式挺著:《岭南文物考古论集》,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8年。
    [5]杨肇清a.杨肇清:《试析锯齿石镰》,《中原文物》1981年第2期。b.杨肇清:《关于裴李岗、磁山文化的定名及其年代问题的探讨》,《华夏考古》1987年第1期。
    [6]尹达a.尹达:《关于赤峰红山后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组织编选:《尹达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原载尹达著:《中国新石器时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年)。
    [7]于崇源a.于崇源:《新乐下层陶器施纹方法的研究》,载辽宁省考古、博物馆学会《会刊》编辑部编:《辽宁省考古、博物馆学会成立大会会刊1981》,1982年(内部资料)。
    [8]于建华a.于建华:《早期篦纹及相关问题的探讨》,《辽海文物学刊》1987年第1期。b.于建华:《黑龙江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玉器及相关问题》,《北方文物》1992年第4期。
    [9]俞伟超a.俞伟超:《关于“考古类型学”的问题——为北京大学七七至七九级青海、湖北考古实习同学而讲》,载俞伟超主编:《考古类型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
    [10]袁家荣a.袁家荣:《湖南道县玉蟾岩1万年以前的稻谷和陶器》,载严文明、安田喜宪主编:《稻作、陶器和都市的起源》,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
    [1]张江凯a.张江凯:《裴李岗文化陶器的谱系研究》,《考古与文物》1997年第5期。
    [2]张星德a.张星德:《红山文化分期初探》,《考古》1991年第8期。b.张星德:《下辽河流域新石器文化的年代及谱系问题初探》,载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编:《边疆考古研究》(第8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
    [3]张之恒a.张之恒:《磁山·裴李岗文化与黄河流域同时代诸文化的关系》,载河北省考古学会、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邯郸市文物管理处编:《磁山文化论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
    [4]张志强a.张志强:《西寨遗址陶器分析》,《北方文物》2005年第3期。
    [5]张忠培a.张忠培、乔梁:《后岗一期文化研究》,《考古学报》1992年第3期。
    [6]赵宾福a.赵宾福:《赵宝沟文化的分期与源流》,载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会第八次年会论文集1991》,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b.赵宾福:《东北石器时代考古》,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年。c.赵宾福:《红山文化研究历程及相关问题再认识》,《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d.赵宾福:《兴隆洼文化的类型、分期与聚落结构研究》,《考古与文物》2006年第1期。e.赵宾福:《中朝邻境地区的新石器文化比较研究》,载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编:《边疆考古研究》(第9辑),2010年。
    [7]赵朝洪a.赵朝洪:《谈磁山文化的几个问题》,载河北省考古学会、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邯郸市文物管理处编:《磁山文化论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b.赵朝洪、吴小红:《中国早期陶器的发现、年代测定及早期制陶工艺的初步探讨》,《陶 瓷学报》2000年第4期。
    [8]赵辉a.赵辉:《辽东地区小珠山下、中层文化的再检讨》,《考古与文物》1995年第5期。
    [9]赵世纲a.赵世纲:《篦纹的起源与传播》,《中原文物》2006年第2期。
    [10]郑乃武a.郑乃武:《略谈裴李岗文化的类型及其与仰韶文化的关系》,载“中国考古学研究”编委会编:《中国考古学研究——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年纪念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
    [11]郑绍宗a.郑绍宗:《河北考古发现研究与展望》,《文物春秋》1992年第S1期。
    [12]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a.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新中国的考古收获》(考古学专刊甲种第六号),北京:文物出版社,1961年。
    [13]朱乃诚a.朱乃诚:《中国陶器的起源》,《考古》2004年第6期。b.朱乃诚:《兴隆洼遗址发掘的重要贡献和进一步探索的两个问题》,《赤峰学院学报》2008年第S1期。
    [14]朱延平a.朱延平:《辽中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刍议》,《辽海文物学刊》1990年第1期。b.朱延平:《辽西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纵横》,载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东北区考古文化研究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年。c.朱延平:《富河文化的若干问题》,载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d.朱延平:《东北地区南部公元前三千纪初以远的新石器考古学文化编年、谱系及相关问题》,载苏秉琦主编:《考古学文化论集》(四),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e.朱延平:《新开流文化陶器的纹饰及其年代》,载吉林大学考古系编:《青果集:吉林大学考古系建系十周年纪念文集》,北京:知识出版社,1998年。
    [15]朱永刚a.朱永刚、王立新:《大沁他拉陶器再认识》,载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b.朱永刚、王立新:《西拉木伦河流域先秦时期文化遗存的编年与谱系研究》,载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编:《边疆考古研究》(第4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c.朱永刚:《白金宝文化篦纹陶纹饰初论》,《考古与文物》2008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