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祖禹生平与史著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范祖禹是北宋史学家,因协助司马光编修历史名著《资治通鉴》及自撰《唐鉴》而著称,但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他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本文正是有鉴于此而作。全文共分上下两篇,现简述如下:
     上篇研究范祖禹的生平,总共安排了三章内容。现存史料如《宋史》、《名臣碑传琬琰集》以及其他研究论著中有关范祖禹的传记资料多零散无系统,一些具体问题往往含混不清。本文以时间为纲,将范祖禹的生平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即成长奋斗期、修书蓄积期、政治生涯期,以此为据,安排了三章内容,这样就可以对其生平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对于一些非常明确的问题,照顾到叙述的完整性,本文只略微提一下,重点是对若干经常被忽略的问题例如“母梦邓禹”、改字缘起、受教育背景进行考证。范祖禹在人生各个阶段的心理活动以及交游情况是了解其人的重要依据,所以本文非常重视这一点,尤其是结合《太史范公文集》中的部分诗词、奏章,对范祖禹知资州龙水县、助修《资治通鉴》过程中的心理动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另外,对范镇、司马光、吕公著、富弼、邵雍、二程、苏轼、黄庭坚等在范祖禹一生中扮演过重要角色的亲朋也进行了相应的较为全面的研究。
     下篇以范祖禹的主要史学著作为研究对象,共分三章内容。《资治通鉴》与《神宗实录》均属范祖禹参修著作,所以放在第一章来讲。对于《通鉴》,本文并没有展开研究,只是选取了与范祖禹相关的问题进行论述,也是以时间为序,分三个小部分,首先分析了范祖禹进入书局的原因,其次是他负责唐长编工作的情况,最后是他在《资治通鉴》修撰后期所做的贡献。因为五代长编已经有很多人研究过,而且问题已基本清楚,所以本文只是列出了相关主要研究成果以供有兴趣者参阅,并未重复研究。在第二章“独著《唐鉴》”一节里,主要从三个方面对范祖禹的这部史学代表作进行研究。其一,成书原因。本文结合当时社会背景、唐史研究状况、范祖禹自身条件等因素,对《唐鉴》的产生原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剖析。其二,通过对《唐鉴》各卷内容分布、引用文献的统计分析,得出其史料采择的针对性。其三,分析《唐鉴》的编纂体例与评论特色。本章对《帝学》与《仁皇训典》也进行了概要的介绍。第三章综合研究范祖禹的史学思想。范祖禹的史学思想形成有理论和实践两个阶段,其中理论阶段主要指修《资治通鉴》及自著《唐鉴》期间,反映在言论以及著作中的有关史学编纂及对唐朝史事评论中的思想。《资治通鉴》修成之后,范祖禹真正意义上的政治生涯开始,相继担任了一些重要官职,此阶段是他史学思想的实践阶段,具体就反映在他所上奏章中包含的政论思想。
     本文有两个附录,一是“范祖禹年谱”,这是笔者在写作论文时利用检寻资料之便整理出的副产品,与现有的几种范祖禹年谱相比更为详细,还附有成都范氏族谱简表。二是范祖禹著作诸家著录序跋题识。范祖禹一生著有不少经史著作,可惜绝大部分都已亡佚,所幸一些书目及文集中还保留有详略不同的介绍,对于了解这些著作的概况很有帮助,所以笔者将其抄录在一起,希望能够为其他研究者提供方便。
Fan Zuyu was a historian of the Song Dynasty who was famous for helping Sima Guang to compile the famous history literature Zi Zhi Tong Jia and self-writing Tang Jian.But for a long time, the academic circles' value toward him was not enough,This text is just based on such a researchful status quo.The full text is totally divided into two big pieces,now briefly recounts as follows.
     The preceding research was about the usual life of Fan Zuyu,which includes three chapters. The existing historical data such as Song Shi、Ming Chen Bei Zhuan Wan Yan Ji and other research treatise concerning Fan Zuyu' biography mostly have no system,and some concrete problems are usually ambiguous not pure.This text then takes time as a key link and divides the usual life of Fan Zuyu into three big stages,namely the period of the growth struggles,the compile cumulation,the political career expect,based on this,the thesis arranges three chapters.Through this piece,we can have a clear understanding about Fan Zuyu' life.For some very explicit problems,look after the integrity for describe,this text just a little lifts once,and point is to some problems which are usually neglected,for example,Mu Meng Deng Yu、Gai Zi Yuan Qi and teach to teach background.The mental activity in each stage of life and the persons ffiliated with Fan Zuyu ate the important basis of understanding its person,so this text values this very much,particularly combines parts of poem phrases and memorial to the throne in Tai Shi Fan Gong Wen Ji in order to study the mental dynamic state of Fan Zuyu on more detailed analysis when he was the head of Zi Zhou Long Shui county and the process when he helped to write Zi Zhi Tong Jian,furthermore,this text also carried on homologously more overall research to the person that once played important role in Fan Zuyu's whole life such as Fan Zhen,Sima Guang,Lv Gongzhu,Fu Bi,Shao Yong,Cheng YI,Cheng Hap, Su Shi,Huang Tingjia.etc.
     The second piece is totally divided into three contentses and takes Fan Zuyu's main historiography work as a research object.Zi Zhi Tong Jian and Shen Zong Shi Lu are both the works that Fan Zuyu was ever concerned with,so they are put in the same chapter.To Zi Zhi Tong Jian,this text just selects the "related problems of Fan Zuyu taking time as a preface and divides three small parts.Firstly,analyses the reason that Fan Zuyu into the book company.Secondly,the circumstance when he was responsible for Tang Chang Bian.Thirdly,the contribution Fan Zuyu had done at the last stage.The Five Dynasties Chang Bian has been studied by many people,and the problems have been already basic clear,so this text just listed the related and main research results here in order to provide useful data for the reader.In chapter two—write Tang Jian by himself,this text carries on a research to Fan Zuyu's historiography representative work Tang Jian from three main aspects.First, the formative reason of Tang Jian.This text carries on more detailed analysis through combining that time social background,research condition of the Tang Dynasty,Fan Zuyu's oneself condition etc.Second,this text wants to get a clear recognazition obout the purpose that Fan Zuyu selected historical data for Tang Jian through analysising each contents distribute and the quoting cultural heritage.Third,this text analysises the compile style and special comment features.The chapter also introduces Di Xue and Ren Huang Xun Dian briefly.Chapter three is a comprehensive survey about Fan Zuyu's historiography thought and political commentary.Fan Zuyu's historiography thought formation has theories and practices two stages,among them,the theories stage mainly discuss the thought which reflects in Fan Zuyu's opinion on public affairs and works about the history compiling and the commentary of the Tang Dynasty,which points to the period that Zi Zhi Tong Jian and Tang Jian were compiled.After Zi Zhi Tong Jian had been compiled,the real political career of Fan Zuyu started,acted as some important official positions one after another.This stage was the fulfillment stage of his historiography thought,which concretely pointed to the political commentary thought reflecting in the memorials to the throne.
     This text contains two appendixes,one is the chronicle of Fan Zuyu,which is the by-product of this text.Comparing with a few existing Fan Zuyu's chronicles,the chronicle is more detailed, before it,the writer still drew a brief pedigree of a clan chart about Cheng Du Fan.The other is the introduction of Fan Zuyu's works,which preserved in miscellaneous bibliographies and albums. There were many works written by Fan Zuyu,unfortunately the overwhelming majority had been lost,luckily,some bibliographies and collection of essays still have brief introduction which is helpful for us to come at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ose works.So the writer makes copy of them together for the sake of other researchers.
引文
[1]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外二种)》,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00页。
    [2]谢巍:《中国历代人物年谱考录》正编第六卷·宋代,中华书局,1992年,第169页。
    [3]施懿超:《范祖禹年谱简编》,《文献》,2001年第3期,第83-104页.
    [1]邹重华、栗品孝:《宋代四川家族与学术论集·宋代“世显以儒”的成都范氏家族》,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11-147页。
    [2]刘丽丽:《司马光与范祖禹交游考述》,《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2期,第62-64页。
    [3]《宋代四川家族与学术论集·宋代“世显以儒”的成都范氏家族》,第111-147页。
    [4]王德毅:《范祖禹的史学与政论》,《宋史研究论集》(一),台湾商务印书馆,1968年,第1-57页。
    [5]施懿超:《范祖禹与〈资治通鉴〉》,《史学史研究》,1991年第3期,第78-80页。
    [6]王曾瑜:《关于编写〈资治通鉴〉的几个问题》,《文史哲》,1977年第3期,第85-91页。
    [7]张新民:《〈通鉴〉编修与史馆制度》,《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88年第1期,第75-81页。
    [8]袁伯诚:《〈资治通鉴〉编修考证》,《固原师专学报》,1981年第2期,第77-90页。
    [1]彭久松:《〈资治通鉴〉五代长编分修人考》,《四川师院学报》(哲社版),1983年第1期,第54-58页。
    [2]姜鹏:《〈资治通鉴〉长编分修再探》,《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10-15页。
    [3]邬国义:《新发现的司马光〈与范梦得内翰论修书帖〉考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8年第1期,第117-126页。
    [4]张传玺:《〈资治通鉴〉是怎样编写的--读司马光〈答范梦得〉书后》。[EB/OL]http://www.historychina.net/cns/QSCXGC/JGZZ/DZZ/07/09/2004/4995.html
    [5]陈勇:《从〈唐鉴〉看范祖禹的史学思想》,《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3年第1期,第138-141页。
    [6]高平:《〈唐鉴〉-一部通论唐室盛衰的史学精品》,《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第13-18页。
    [7]陈勇、韦庆缘:《〈唐鉴〉何以见重于宋室》,《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4期,第69-71页。
    [8]温哲君、文畅平:《从〈唐鉴〉看范祖禹的史学思想》,《惠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第48-50页。
    [9]汪高鑫:《司马光范祖禹唐史观点不一致论》,《安徽史学》,2000年第1期,第16-20页。
    [1]牛致功:《唐代史学与墓志研究·从范祖禹对玄武门之变的评论看〈唐鉴〉与〈通鉴〉的异同》,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241-251页.
    [2]原瑞琴:《〈唐鉴〉史论的政治思想-兼论范祖禹的国家职能观》,《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2期,第210-213页。
    [3]张利荣:《试以〈唐鉴〉析论范祖禹的史学风格》,《兰州学刊》,2007年第4期,第155-157页。
    [4]房鑫亮:《〈唐鉴〉及其在历史编纂学上的地位》,《安徽史学》,1993年第2期,第7-12页。
    [5]宋馥香:《论〈唐鉴〉的编纂特色及其历史评论特色》,《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2期,第73-78页。
    [6]黄勇:《浅论范祖禹的文献学贡献》,《前沿》,2007年第2期,第223-225页。
    [7]瞿凤起:《读宋刻十二卷本〈唐鉴〉书后》,《文物》,1962年第1期,第37-38页;
    徐小蛮:《宋刻珍本〈唐鉴〉》,《文物》1981年第7期,第80-81页。
    [8]丁永玲:《〈唐鉴〉与禁书试析》,《新世纪图书馆》,2004年第6期,第71-73页。
    另畲彦焱亦著有《〈唐鉴〉版本述略》一文,见《上海博物馆集刊》第8期,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
    [1]舒大刚:《试论大足石刻范祖禹书〈古文孝经〉的重要价值》,《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1期。第83-93页。
    舒大刚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比较深入,另有《司马光指解本〈古文孝经〉的源流与演变》,《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1期,第24-32页;
    《〈孝经〉名义考---兼及孝经的成书年代》,《西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1期,第38-42页。
    [2]类似的文章还有顾永新:《日本传本〈古文孝经〉回传中国考》,《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2期,第100-109页;
    单侠:《宋代〈孝经〉学研究初探》,《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第90-91页。
    [3]熊克:《缪艺风旧藏活字本范祖禹〈帝学〉辨证》,《四川文物》,1990年第2期,第3-8页。
    [4]栗品孝:《朱熹与宋代蜀学·朱熹与范祖禹之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01-127页。
    [5]《范祖禹与〈资治通鉴〉--读〈范太史札记〉》(陈光崇)摘录文集中有关《通鉴》的材料进行研究:还有人利用文集中墓志铭中对女性形象的描写进行研究,例如《宋人墓志中的女性形象解读》(杨果:《东吴历史学报》,2004年第11期,第243-270页)、《由墓志铭看二程对妇女的书写》(邱佳慧:《东吴历史学报》,2004年第12期,第249-277页)。
    [1]《家传》已佚,见[清]张英等:《渊鉴类函》卷244人部三《生子四》“金甲丈夫”条引。北京市中国书店,1985年,第10册,第2页。
    [2][明]牛衷增修:《增修埤雅广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小说家类,第250册),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卷8人道门“邓禹后身范祖禹”条,第641页。
    [3][宋]苏轼撰,[清]冯应榴辑注,黄任轲、朱怀春校点:《苏轼诗集合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卷35《次韵范淳父送秦少章)〔查注〕:“《复斋漫录》:范淳父乃百禄之子,百禄夫人生子,梦邓太傅曰:‘我邓禹也。来为尔子。'”第1791页。
    [4]第3033页.
    [5][宋]何薳撰,张明华点校:《春渚纪闻》卷5《邹张邓谢后身》:“范纯夫为邓仲华后身,故名祖禹。”唐宋史料笔记丛刊,中华书局,1997年。第75页。
    [6]据《太史范公文集》卷37《告先妣文》:“长子……某敢昭告于先妣高平郡太君”一句可知范祖禹为长子.
    [7]邓禹(2-58),字仲华,南阳新野(今河南省新野)人,“云台二十八将”之首。据[刘宋]范晔著,[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16《邓寇传》记载:邓禹“年十三,能诵诗”,“内文明,笃行淳备,事母至孝”,且善谋略、骁勇善战,曾随光武帝刘秀征战南北、平定山西,功效尤著。中华书局,1996年,第599、605页。
    [8]《锦绣万花谷》前集卷18《孕育》之“梦邓禹”条引用《家传》言“是日生”。王德毅《范祖禹的史学与政论》一文,在“家世和学问德业的渊源”一节里认为“母梦邓禹”发生在范祖禹出生前夕,这与史料记载不符。引文见王德毅:《宋史研究论集(一)·范祖禹的史学与政论》,第4页。
    [9]因梦取名,只能说是寄托了亲人的美好愿望,并非如王德毅先生所说的“他的父母也会预料到他将为贵宦中人物”。引文见王德毅《宋史研究论集(一)·范祖禹的史学与政论》,第4页。
    [1][宋]费衮撰,金圆校点:《梁溪漫志》卷3“范淳夫字”条,宋元笔记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30页。案:[宋]陆游撰,李剑雄、刘德权点校:《老学庵笔记》卷10载:“钱勰字穆,范祖禹字淳,皆一字。交友以其难呼,故增‘父'字,非其本也。”唐宋史料笔记丛刊,中华书局,1997年,第132页。此说显系臆测,与史实不符。另外,有些文献记载将“淳”作“纯”、“醇”,“甫”作“夫”、“父”,于是就有纯甫、醇夫、淳夫、淳父等字。按照司马光的设想,范祖禹在活到五十岁时,就可以改字为“淳伯”或“淳仲”,不过,在各种文献中均未发现有采用这两个字的,可见自从改字后,范祖禹一直以“淳甫”一字行世。
    [2][清]钱大昕撰,陈文和、孙显军校点;《十驾斋养新录》卷19《代友改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401页。
    [3]《苏轼诗集合注》卷35《次韵范淳父送秦少章》“范淳父”条注:“元丰末,司马公易之以淳父。”第1791页。[宋]胡仔撰集,廖德明校点:《苕溪渔隐从话·后集》卷22《迂叟》亦云改字在元丰末,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57页。
    [4][宋]司马光:《温国文正公文集》卷45《荐范梦得状》,四部丛刊初编(第139册),第10-11页。
    [5][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50“元丰七年十二月戊辰”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3240页。
    [1][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龚抗雪整理,王文锦审定:《礼记正义》卷61《冠义第四十三》“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句注:“字,所以相尊也。”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整理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884页。
    [2]《太史范公文集》卷37《祭蜀公文》:“昔先考大夫与公亲虽父子,义实朋友.并游太学,同年登科。”另[宋]陈思编,[元]陈世隆补:《两宋名贤小集》卷39《范蜀公集》载:“(范镇)宝元元年举进士,为礼部第一。”所以范祖禹的父亲百祉应该也是这一年登科的。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362册),第580页。
    [3]《太史范公文集》卷37《祭蜀公文》。
    [4][汉]赵岐注,[宋]孙奭疏,廖名春、刘佑平整理,钱逊审定:《孟子注疏》卷2上《梁惠王章句下》,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整理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55页。
    [1][明]刘绩:《管子补注》卷24《轻重已第八十五》:“民生而无父母谓之孤子。”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29册),第549页。
    [2][唐]萧嵩等:《大唐开元礼》卷147《进引》“孤子某”句注曰:“母(丧)称哀子。”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708页。
    [3][宋]郑居中等:《政和五礼新仪》卷215《成服》“孤子某”句注曰:“母丧曰哀子。”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647册),第882页。
    [4][宋]司马光:《书仪》卷9《丧仪五·小祥》“孝子某”句注,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42册),第514页。
    [5][宋]朱熹撰,李伟国校点:《三朝名臣言行录》,朱杰人等编《朱子全书》(第1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802页。
    [6][明]胡广等,《诗传大全》卷3:“总角,女子未许嫁则未笄,但结发为饰也。”注曰:“孔氏曰:‘但结其髪为两角。”'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78册),第454页。案古代总角的年龄约为六七岁到十三四岁之间,男子亦可总角,例如《太史范公文集》卷37《祭从叔主簿文》:“再来赴举,叔始总角,从师受书”。
    [7]《太史范公文集》卷37《祭从叔主簿文》。
    [8]《太史范公文集》卷37《祭蜀公文》。
    [9]《太史范公文集》卷37《祭蜀公文》。
    [1]《太史范公文集》卷37《祭蜀公文》.
    [2]《太史范公文集》卷37《祭资政文》:“某爰自幼少,学于公所”。又卷44《范百禄墓志铭》:“祖禹少受学于公”.
    [3]《太史范公文集》卷37《祭蜀公文》。案:《两宋名贤小集》卷39《范蜀公集》记载仁宗宝元元年(1038)范镇中进士,百祉既与镇“同年登科”,亦当为1038年。第580页。
    [4]《太史范公文集》44《范百禄墓志铭》。
    [5]《太史范公文集》44《范百禄墓志铭》。
    [6]《太史范公文集》卷37《祭资政文》.
    [7]《太史范公文集》卷37《祭妹文》。
    [8]范镇(1008-1088),范百禄(1030-1094)。
    [9]《太史范公文集》44《范百禄墓志铭》。
    [10][明]周复俊:《全蜀艺文志》卷53《谱·范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381册),第743页。
    11[宋]苏轼著,傅成、穆俦标点:《苏轼全集·文集》卷14《范景仁墓志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934页。
    12[宋]邵伯温撰,刘德权、李剑雄点校:《邵氏闻见录》卷8,唐宋史料笔记丛刊.中华书局,1997年,第79页.
    13 《苏轼全集·文集》卷14《范景仁墓志铭》:“薛奎守蜀,道遇镃,求士可客者,镃以公对。”第934页。
    14 《邵氏闻见录》卷8,第79页.
    15 《苏轼全集·文集》卷14《范景仁墓志铭》引薛奎语:“大范恐不寿,其季廊庙人也。”第934页。案:“大范”在这里指范镃。另《苏轼诗集合注》卷36苏轼云:“大范忽长谣,语出月胁令人惊。小范当继之,说破星心如鸡鸣.”第1820页。这里的“大范”指范百禄,“小范”指范祖禹。
    16 《苏轼全集·文集》卷14《范景仁墓志铭》:“或问奎入蜀所得,曰:‘得一伟人,当以文学名于世。'”第934页。
    [1]《苏轼全集·文集》卷14《范景仁墓志铭》。第934页。
    [2]《苏轼全集·文集》卷14《范景仁墓志铭》。第938页。
    [3]《宋史》卷337《范祖禹传》,第10794页。
    [4]《太史范公文集》卷39《开封府太康县主簿范君墓志铭》。
    [5]《太史范公文集》卷37《祭蜀公文》
    [6]《苏轼全集·文集》卷14《范景仁墓志铭》。第934页。
    [7]《太史范公文集》卷37《祭蜀公文》。
    [8]见《太史范公文集》卷39《承事郎范君墓志铭》、《开封府太康县主簿范君墓志铭》。
    [9]第10794页。
    [10]《太史范公文集》卷37《祭蜀公文》。
    11 《宋史》卷337《范祖禹传》。第10794页。
    12 《三朝名臣言行录》卷13《内翰范公》引《家传》,第802页。“三郎”,[宋]赵善璙:《自警编》卷5引《家传》曰:“乃范祖禹第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75册),第295页。
    13 《宋史》卷337《范祖禹传》,第10794页。
    [1][宋]吕祖谦:《少仪外传》卷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703册),第224页.
    [2]《太史范公文集》卷37《祭蜀公文》。
    [3]《太史范公文集》卷37《祭蜀公文》。
    [4]《太史范公文集》卷37《祭蜀公文》。
    [5]《自警编》卷5引《家传》,第295页。
    [6]《自警编》卷5引《家传》,第295页。
    [7]《自警编》卷5引《家传》,第295页。
    [8]《太史范公文集》卷37《祭蜀公文》。
    [9]《太史范公文集》卷4《乞给假至颍昌状》。
    [10]《太史范公文集》卷4《乞给假至颍昌状》。
    11 《太史范公文集》卷37《祭蜀公文》。
    12 《太史范公文集》卷4《请假往颍川状》。
    13 《苏轼全集》文集卷50《答范纯夫十一首·七》:“《忠文公碑》,固所愿托附,但平生本不为此,中间数公盖不得已,不欲卒负初心。自出都后,更不作不写,已辞数家矣。”第1678页。《范景仁墓志铭》见《苏轼全集·文集》卷14,第934页。
    14 《宋史》卷337《范祖禹传》,第10794页。
    [1]《苏轼诗集合注》卷16《答范淳甫》〔施注〕,第822页。
    [2]《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35《答吕伯恭论渊源录》。[宋]朱熹撰,刘永翔、朱幼文校点,朱杰人等编《朱子全书》(第2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529页。
    [3]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卷1895苏轼《与范元长八》,成都巴蜀书社,1994年,第388页。
    [4]《全宋文》卷1895苏轼《与范元长(一二)》,第390页。
    [5][宋]晁说之:《晁氏客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63册),第165页。
    [6]《苏轼全集·文集》卷38《制敕·范祖禹可著作郎制》,第1373页.
    [7][宋]邵博著,刘德权、李剑雄点校:《邵氏闻见后录》卷5:“范淳甫内翰迩英讲礼,至‘拟人必于其伦',曰:‘先儒谓拟君于君之伦,拟臣于臣之伦,特其位而已。如桀、纣,人君也,谓人为桀、纣,必不肯受。孔、颜,匹夫也,谓人为孔、颜,必不敢受。'东坡深叹其得劝讲之体.”唐宋史料笔记丛刊,中华书局,1997年,第39页。
    [8][宋]李廌著,孔凡礼点校:《师友谈记·东坡言范淳夫得讲书三昧》,唐宋史料笔记丛刊,中华书局,2002年,第13页。
    [9]《宋史》卷397《刘光祖传》:“赵汝愚称光祖论谏激烈似苏轼,恳恻似范祖禹,世以为名言。”第12102页。
    [10]《晁氏客语》,第166页。
    11 《晁氏客语》,第165页。
    12 《苏轼诗集合注》卷36《次韵范纯父涵星砚月石风林屏诗》。奏疏具体内容见《太史范公文集》卷25《听政札子》。
    13 《太史范公文集》卷26《荐讲读官札子》。
    14 《太史范公文集》卷19《荐士札子(三)》。
    15 《太史范公文集》卷26《荐讲读官札子》。
    16 《太史范公文集》卷19《荐士札子(三)》。
    [1]《苏轼诗集合注》卷16《答范淳甫》〔施注〕,第822页。
    [2][宋]佚名:《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卷52《孝宗皇帝十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第141页。
    [3][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卷45《洛蜀党议》,中华书局,1977年,第441页。
    [4]《宋史纪事本末》卷45《洛蜀党议》,第441页.
    [5]《宋史纪事本末》卷45《洛蜀党议》,第441页.
    [6]《全宋文》卷1894苏轼《答范纯夫(一一)》,第384页。
    [7]《邵氏闻见后录》卷30,第237页.
    [8]《全宋文》卷1894苏轼《答范纯夫(一)》,第378页。
    [9]《全宋文》卷1894苏轼《答范纯夫(三)》,第378页.
    [10]《全宋文》卷1911苏轼《与范梦得(五)》,第726页.
    11 《苏轼诗集合注》卷36苏轼自云:“近以月石砚屏献子功中书公,复以涵星砚献纯父侍讲。子功有诗,纯父未也.复以月石风林屏赠之,谨和子功诗,并求纯父数句.”苏诗略曰:“故将屏砚送两范,要使珠壁栖窗棂.大范忽长谣,语出月胁令人惊.小范当继之,说破星心如鸡鸣。床头复一月,下有风林横。急送小范家,护此涵星泓,愿从少陵博一句。山木尽与洪涛倾。”第1820页.
    12 《太史范公文集》卷3《子瞻尚书惠涵星砚月石风林屏作歌以送之赋十二韵以谢》《谢子瞻尚书惠墨端溪砚二首》。
    13 《全宋文》卷1911《与范梦得(一)》,第724页.
    14 《全宋文》卷1895苏轼《与范元长(一)》,第384页。
    15 《全宋文》卷1895苏轼《与范元长(二)》,第384页。
    16 《全宋文》卷1895苏轼《与范元长(八)》,第388页。
    17 案:《全宋文》卷1895收录有苏轼写给范冲的十三封信。
    18 《苏轼诗集合注》卷16《答范淳甫》〔施注〕,第822页。案:《全宋文》卷1895苏轼《与范元长(六)》(第386页):“所喻《传》,初不待君言,心许吾亡友久矣。平生不作负心事,未死要不食言,然则今不可。九死之余,忧畏百端,想蒙矜察。不即副来意,临纸哀噎.”《与范元长(一三)》(第390页):“某忽有玉局之除,可为归田之渐矣。痛哲人云忘,颂殄瘁之章,如何可言。早收拾事迹,编次著譔,相见日以见授也。”从前面所引材料来看,苏轼似乎曾答应为范祖禹做传,但因时局而搁浅,直到“有玉局之除”时才又将此事提上日程。
    [1]“山抹微云”为秦观《满庭芳》首句,据《蜀中广记》卷104《诗话记第四》记载,范温“尝在歌舞之席,终日不言,妓有问之云:‘公亦解辞曲否?'(温)笑答云:‘吾乃“山抹微云”女婿也。'”第592册,第667页。
    [2]又称《诗眼》,存。[宋]陈振孙著,除小蛮、顾美华点校:《直斋书录解题》卷22,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648页。
    [3]案:《宋史》卷444《黄庭坚秦观传》:“(黄庭坚)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天下称为四学士。”
    [4]《晁氏客语》:“纯夫子冲自岭表扶护归,过荆州,见山谷,道纯夫数事,皆所不知,纯夫在史院,报丞相上马,后为诸人讲《左传》一帙乃出,鲁直盖受左氏学于纯夫也。”第165页。
    [5]《温国文正公文集》卷51《奏乞黄庭坚同校〈资治通鉴〉札子》:“秘书省校书郎黄庭坚好学有文,即日在本省别无职事,欲望圣慈特差,令与范祖禹及臣男康同校定上件《资治通鉴》,所贵早得了当,取进止。”第10页。
    [6]《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56“元祐六年三月癸酉”条:“诏……邓温伯,……赵彦若,……范祖禹,……曾肇,……林希各迁一官。……著作佐郎黄庭坚为起居舍人。……并以《神宗皇帝实录》书成赏功也。”第4275页。《宋史》卷18《哲宗本纪》:“(绍圣元年十二月)甲午,范祖禹、赵彦若、黄庭坚坐史事,责授散官,永、丰、黔州安置。”第4275页.
    [7]《晁氏客语》:“申公薨,范纯夫话山谷草遗表,表成不用,又尝讬山谷草司马公休《谢起碑楼表》,窜改正余数字以示,山谷略无忤色,但逊谢而已。”又“纯夫苦河鱼在告,彭器资、黄鲁直来问疾,欲退,纯夫揖,鲁直立户外,与器资户内立语移时,复揖,鲁直略无忤色。”第165页。
    [8]傅璇琮、倪其心等主编:《全宋诗》卷1019黄庭坚四一《送醇父归蔡》,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1629页。
    [9]黄庭坚诗略曰:“昔在秦少游,许我同门友”,“范公太史僚,山立乃先达。”“秦郎水江汉,范郎器鼎鼐。逝者不可寻,犹喜二子在。”“往时高交友,宰木已枞枞。今我二三子,事业在灯窗。”[宋]黄庭坚著,刘琳、李勇先、王蓉贵校点:《黄庭坚全集·晚泊长沙示秦处度范元实用寄明略和父韵五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9-70页。
    [10][清]黄宗羲著,全祖望补修,陈金生、梁运华点校:《宋元学案》卷21《华阳学案·正献范华阳先生祖禹》,中华书局,1986年,第847页。
    11 《太史范公文集》卷37《祭从叔主簿文》:“嘉祐之末,再来赴举。”案:宋代进士科考核内容为诗、赋、策论等,因此《太史范公文集》卷1《乐通神明(御试)》《春鲔初登(锡庆院试)》,卷35《寅畏以飨福赋(御试)》《天子龙衮赋(锡庆院试)》《成败之几在察言论(御试)》《省试策问二首》均应作于此时。
    12 《宋史》卷12《仁宗本纪》:“(嘉祐八年三月)甲子,御延和殿,赐进士、诸科及第同出身三百四十一人。”第250页。
    [1][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12《范淳父焚进论不应贤良》,第344页,宋元笔记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2]《太史范公文集》卷37《奠申国夫人文》:“某昔受室于颍”.
    [3][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河南程氏文集》卷12《家世旧事》,理学丛书,中华书局,1984年。第659页。
    [4]张邦炜:《宋代婚姻家族史论·宋代的“榜下择婿”之风》,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62-90页。
    [5][宋]彭口撰,孔凡礼点校:《墨客挥犀》卷1《脔婿》:“今人于榜下择婿,号‘脔婿'。”唐宋史料笔记丛刊,中华书局,2002年,第284页。
    [6][宋]祝穆:《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卷27“择婿车”条:“唐进士开宴,常寄曲江亭,其日公卿家纵观,钿车珠鞅栉比而至,中东床者十八九,故坡诗云:‘囊空不办寻春马,眼炫行看择婿车'.”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925册),第433页。
    [7][宋]李壁:《王荆公诗注》卷47《临津》:“临津艳艳花千树,夹径斜斜柳数行.却忆金明池上路,红裙争看绿衣郎。”注曰:“此平甫莳,或误刋于公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06册),第362页。[明]高濂:《遵生八牋》卷16《白兰甲》:“有十五萼,色碧玉,花枝开,体肤松美,颙颙昻昻,雅特闭丽,真兰中之魁品也,每生并蒂,花干最碧,叶绿而瘦薄,开生子蒂,如苦荬菜叶相似,俗呼为绿衣郎。”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71册),第797页。此处“绿衣郎”是新科进士的别称,因“着绿袍”而得名。
    [8]《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卷27“择婿车”条,第433页。
    [9]《书仪》卷3《婚仪上》:“男子年十六至三十,女子十四至二十.”第473页.
    [10][宋]吕本中:《童蒙训》(卷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698册),第521页.案:就连祖禹去世后,朝廷所赐予的谥号也与其岳父一样,均为“正献”。[宋]佚名:《两朝纲目备要》卷8:“(宁宗嘉泰四年八月)甲辰,赐范祖禹谥曰‘正献'。”赵铁寒主编《宋史资料萃编(第一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第518页。
    11 《少仪外传》卷上.第224页。
    12 《太史范公文集》卷37《祭吕正献公文》。
    13 《太史范公文集》卷37《祭吕正献公文》。
    14 《太史范公文集》卷37《祭吕正献公文》。
    [1][元]陈桱:《通鉴续编》卷7“更定科举法”条注,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332册),第552页。
    [2][宋]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续笔》卷13《科举恩数》,唐宋史料笔记丛刊,中华书局,2005年,第374页。
    [3]《容斋随笔》卷9《高科得人》,第120页。
    [4]《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22《迂叟》,第157页。
    [5]《能改斋漫录》卷12《范淳父焚进论不应贤良》,第344页。
    [6]《能改斋漫录》卷12《范淳父焚进论不应贤良》,第344页。
    [7]《能改斋漫录》卷12《范淳父焚进论不应贤良》,第344页。
    [8]《能改斋漫录》卷12《范淳父焚进论不应贤良》,第344页。
    [1]《温国文正公文集》卷19《论举选状》,第6页.
    [2]《能改斋漫录》卷12《范淳父焚进论不应贤良》,第344页。
    [3][宋]陈祥道:《论语全解》卷7《子路第十三》“子曰君子泰而不骄”条:“君子坦荡荡而谦以自牧。”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96册)。第174页。
    [4]《太史范公文集》卷1《资水》《资中八首》《资州路月山亭》《资州路东津寺》《月夜船行入资州》,《宋诗纪事补正》所收录之《资山》、《龙水县斋作》等诗,均当作于赴职途中。
    [5]《太史范公文集》卷1《月夜船行入资州》。
    [6]《宋史》卷337《范祖禹传》,第10794页。
    [1]《太史范公文集》卷3《送七主簿赴龙水》。
    [2]《太史范公文集》卷1《七月五日热退喜凉资中有怀二十四韵》。案:《宋史》卷89《地理志》“宣和二年改龙水为资州”,在“龙水”之下注有“中下”二字,据此可以推知北宋中期时龙水县的级别也应该比较低。
    [3]《太史范公文集》卷3《送七主簿赴龙水》。
    [4][清]黄廷桂等:《四川通志》卷7上《名宦·直隶资州》“范祖禹”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559册),第319页。
    [5]《太史范公文集》卷3《送七主簿赴龙水》。
    [6]《太史范公文集》卷1《七月五日热退喜凉资中有怀二十四韵》。
    [7]《太史范公文集》卷1《七月五日热退喜凉资中有怀二十四韵》。
    [8]《太史范公文集》卷1《七月五日热退喜凉资中有怀二十四韵》。
    [9]《太史范公文集》卷4《辞免除中书舍人状二》。
    [10]《太史范公文集》卷5《辞免给事中状三》。
    11 苗书梅:《宋代官员选任和管理制度》,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59页。
    12[明]杨士奇等:《历代名臣奏议》卷151《用人》,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437册),第219页。
    13[宋]周行已:《浮沚集》卷1《上皇帝书》,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23册),第604页。
    [1][宋]许应龙:《东涧集》卷8《均内外札子》,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76册),第494页.
    [2][宋]苏洵著,曾枣庄、金成礼笺注:《嘉祐集笺注》卷13《上韩丞相书》,中国古典文学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352页.
    [3][宋]杨仲良:《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93《政迹》,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第2969页。
    [4][清]徐松:《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一之三三,中华书局,1957年,第2639页。
    [5]《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一之三三,第2639页.
    [6]《太史范公文集》卷1《送圣徒入京兼呈纪常子进》。
    [7]《太史范公文集》卷1《大雪入洛阳》。
    [8]《太史范公文集》卷1《大雪入洛阳》。
    [9]《太史范公文集》卷1《大雪入洛阳》。
    [10][魏]何晏注,[宋]邢昺疏,朱汉民整理,张岂之审定:《论语注疏》卷2《为政第二》,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整理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6页。
    11 《太史范公文集》卷1《七月五日热退喜凉资中有怀二十四韵》。
    [1]《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08“治平三年四月辛丑”条,第1930页。
    [2]《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08“治平三年四月辛丑”条,第1930页。
    [3]《温国文正公文集》卷53《乞官刘恕一子札子》,第11页。
    [1]《温国文正公文集》卷65《刘道原十国纪年序》,第7页。
    [2]《宋史》卷319《刘攽传》:“考试开封举人,与同院王介争詈,为监察御史所劾罢,礼院廷试始用策,初,考官吕惠卿列阿时者在高等,讦直者反居下。攽覆考,悉反之。又尝诒安石书,论新法不便.安石怒摭前过,斥通判寨州.”第10388页.
    [3]《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12“熙宁三年六月戊寅”条:“翰林学士司马光乞差试校书郎、前知龙水县范祖禹同修《资治通鉴》,许之。”第1973页。同书卷350。元丰七年十二月戊辰:“攽在局五年,通判泰州,知资州龙水县范祖禹代之.”第3240页.案:范祖禹入书局的时间,《续资治通鉴长编》为熙宁三年六月,《司马温公年谱》为熙宁三年九月,今从《长编》。
    [4]《温国文正公文集》卷53《乞官刘恕一子札子》,第11页。同书卷68《刘道原十国纪年序》:“前世史自太史公所记,下至周显德之末,简策极博,而于科举非所急,故近岁学者多不读,鲜有能道之者,独道原笃好之。为人强记,纪传之传,闾里所录、私记杂说,无所不览。坐听其谈,滚滚无穷。上下数千载间细大之事如指掌,皆有稽据可验.”第3-4页。
    [5]《温国文正公文集》卷53《乞官刘恕一子札子》,第11页。
    [6]《宋史》卷319《刘攽传》,第10388页。
    [7][朱]魏泰撰,李裕民点校:《东轩笔录》,唐宋史料笔记丛刊。中华书局,1997年,卷15“宋子京”条,第171页。
    [8]王沿(?-1045)、王畴(1007-1065)、刘羲叟(1018-1060)、石介(1005-1045)、欧阳修(1007-1072)、宋敏求(1019-1079)、孙甫(998-1057)、宋祁(998-1062)、范镇(1007-1087)、吕夏卿(1015-1068)。
    [1]《宋史》卷337《范镇传》,第10790页。
    [2]《宋史》卷337《范祖禹传》,第10794页。
    [3]《太史范公文集》卷37《祭蜀公文》。
    [4]《宋史》卷337《范祖禹传》,第10794页。
    [5]《温图文正公文集》卷45《荐范梦得状》,第10-11页。
    [1]《宋史》卷337《范祖禹传》,第10794页。
    [2]《温国文正公文集》卷45《荐范梦得状》,第11页。
    [3]《苏轼全集·文集》卷14《范景仁墓志铭》载其举荐苏轼、孔文仲为谏官,遭谢景温、王安石弹劾,皆不报,即上言:“臣言不行,无颜复立于朝,请致仕。”“疏五上,……落翰林学士,以本官致仕。”第937页。
    [4]《温国文正公文集》卷65《刘道元十国纪年序》:“光出知永兴军,道原曰:‘我以直道忤执政,今官长复去,我何以自安!且吾亲老,不可久留京师。'即奏乞监南康军酒,得之。”第7页。
    [5][明]马峦撰,[清]顾栋高编著,冯惠民整理:《司马光年谱》卷5:“及公归洛,诏听以书局自随,而二公在官所,独祖禹在洛,公专以书局委之。”中华书局,1990年,第155页。
    [6]案:司马光对范祖禹有知遇之恩,向朝廷举荐时也是赞誉有加,对于司马光的赏识,范祖禹又怎能置之不顾呢?
    [7]《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43“熙宁六年三月丁卯”条:“诏别试所考试官馆阁校勘蒲宗孟、黄履各展磨勘三年,点检试卷官蒋夔、范祖禹并降远小处差遣,坐进士李士雍对义犯仁宗藩邸名,误以为合格故也。”第2278-2279页。
    [8]《太史范公文集》卷1《送廷珍殿丞兄通判阆州》。
    [1]《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96“元丰二年二月壬子”条:“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提举崇福宫司马光言:同编修《资治通鉴》范祖禹已改京官罢任,乞留在局编修。'从之。”第2779页。
    [2]邬国义:《新发现的司马光〈与范梦得内翰论修书帖〉考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8年第1期,第117页。
    [3]邬国义:《新发现的司马光〈与范梦得内翰论修书帖〉考论》,第117页。[汉]司马迁著:《史记》卷126《东方朔传》:“金马门者,宦〔者〕署门也,门傍有铜马,故谓之曰‘金马门'。”中华书局,1982年,第3205页。
    [4][宋]魏了翁:《重校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53《范正献公文集序》,四部丛刊初编(第205册),上海书店,1989年,第16页。
    [5]《重校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53《范正献公文集序》,第16页。
    [6][宋]刘跂:《学易集》卷8《田明之行状》:“范翰林祖禹以编修《资治通鉴》,日诣温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21册),第620页。
    [7]指《资治通鉴》和《唐鉴》。案:在本文中,凡未注明《唐鉴》版本者,均为上海古籍出版社所影印之十二卷本《唐鉴》,吕祖谦注二十四卷本《唐鉴》采用《金华丛书》本。另,除标明是石介所著《唐鉴》之外,文中所提到的《唐鉴》均指范祖禹所著。
    [8]《重校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53《范正献公文集序》,第16页。
    [9][明]胡广等:《性理大全书》卷64《总论》,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711册),第403页。
    [10]《性理大全书》卷64《总论》,第403页。
    [1]《性理大全书》卷64《总论》,第403页。
    [2]《范蜀公墓志铭》。
    [3]《范蜀公墓志铭》。
    [4]《范蜀公墓志铭》。
    [5]《范蜀公墓志铭》。
    [6]《太史范公文集》卷36《司马温公布衾铭记》。此处“二范”,指范镇和范百禄。
    [7]《范蜀公墓志铭》:“君实常谓人曰:‘吾与景仁兄弟也,但姓不同耳。'”
    [8]《温国文正公文集》卷45《荐范梦得状》,第10-11页。
    [9]《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86“绍圣四年四月辛丑”条注曰:“伯温见司马公,公曰:‘范纯夫,金玉也。自其未第,已从某学。'”第4532页。
    [10]《晁氏客语》,第167页。
    11 《晁氏客语》,第167页。
    12 《晁氏客语》,第165页。
    13[清]官修:《清朝文献通考》卷193《经籍二十·资治通鉴》,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年[1936],第1634页。
    14 《温国文正公文集》卷45《荐范梦得状》:“祖禹安恬静默,如可以终身下位,曾无滞留之念。……于士大夫间罕遇其比,况如臣者远所不及。”第11页。
    15 《温国文正公文集》卷45《荐范梦得状》,第11页。
    [1]《太史范公文集》卷36《司马温公布衾铭记》。
    [2]《太史范公文集》卷37《祭司马文正公文》;同卷《又祭文正公文》“某早以诸生辱公之知。”卷3《司马温公挽词(五)》:“自昔龙门峻,叨蒙国士知。”
    [3]《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93“元丰元年十月乙卯”条:“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提举崇福宫司马光乞子康充编修《资治通鉴》所检阅文字,从之。”第2757页。
    [4]《太史范公文集》卷3《哭司马公休》。
    [5]《太史范公文集》卷5《乞避亲状》:“臣有女许嫁康之子承奉郎植,于今月二十四日已行定礼。”
    [6]《太史范公文集》卷37《祭司马谏议文》。
    [7]《太史范公文集》卷41《直集贤院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司马君墓志铭》)。又《太史范公文集》卷3《哭司马公休》:“金华同劝讲,石室共紬书。”
    [8]《晁氏客语》,第167页。
    [9]《太史范公文集》卷19《乞优恤司马康家札子》。
    [10]《太史范公文集》卷19《乞司马康给俸札子》。
    11 《晁氏客语》,第167页。
    12 《太史范公文集》卷41《直集贤院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司马君墓志铭》。
    13 均见《太史范公文集》卷19。
    14 《宋史》卷435《范冲传》:“司马光家属皆依冲所,冲抚育之;为光编类《记闻》十卷奏御,请以光之族曾孙宗召主光祀。”第12906页。
    15 《宋史》卷427《邵雍传》,第12728页。
    16 《宋史》卷427《邵雍传》,第12728页。
    17 《邵氏闻见录》卷18,第201页。
    18 《宋史》卷427《邵雍传》,第12728页。
    19 《宋史》卷427《邵雍传》,第12728页。
    [1]《宋史》卷427《邵雍传》,第12727页。
    [2]《宋史》卷427《邵雍传》,第12727页。
    [3]详见“与富弼的交往”一节。
    [4]《宋史》卷427《邵雍传》,第12728页。
    [5][明]陆楫等:《古今说海·清尊录·说略十七》,成都巴蜀书社,1988年,第517页。
    [6]《古今说海·清尊录·说略十七》,第517页。
    [7]《古今说海·清尊录·说略十七》,第517页。
    [8]《太史范公文集》卷37《康节先生诔文》。
    [9]《太史范公文集》卷37《康节先生诔文》。案:《太史范公文集》卷36另有范祖禹所做《康节先生传》。
    [10]《宋史》卷433《邵伯温传》,第12851页。
    11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86“绍圣四年四月辛丑”条注曰:“元丰七年秋,司马公因《资治通鉴》成,荐修书范祖禹于神宗,遂除秘书省正字。伯温见司马公,公曰:‘范纯夫,金玉也'。”第4532页。
    12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86“绍圣四年四月辛丑”条注曰:“范祖禹以十二月赴召,时冬暖,洛水不冰,乘漕司官船以行。伯温与留守韩相之子宗师、士大夫朱光庭、田述古数人同送,不见温公也。”第4532页。
    13 富弼为当世元老重臣,对于其事迹,范祖禹必定早有耳闻,即已早“识”,但从下文所引邵康节介绍范祖禹时的措辞来看,他应该还没有与富弼正式接触过,因为富弼谢事居洛后,“素严毅,杜门罕与人接”(《宋史》卷337《范祖禹传》),此次得益于邵雍的推介,范祖禹才有机会登门造访。
    14[清]李光地等:《御定月令辑要》卷24《占验·绿衣客》,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467册),第679页。
    15 《御定月令辑要》卷24《占验·绿衣客》,第679页。
    [1]《御定月令辑要》卷24《占验·绿衣客》,第679页。
    [2][明]邓球:《闲适剧谈》卷1《客对》如是评论:“吁,似失之矣。富公相业耀海内,史氏自以公书,尧夫何如人也,只他日‘纪公事'一言动富公,则近于私矣。富公,正人也。所谓盖棺事定,而‘愿少留意'一言,不已陋乎?范祖禹,一时之贤,自当秉天下后世公议,而顾遗公可书之美,必嘱而后书,则失其为祖禹矣。度是时富已气息奄奄,欲托后事,所谓病中设此待君,便是他动念处,而尧夫之数神矣。”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杂家类,第84册),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第446页。
    [3]《东都事略》卷67《文彦博传》,第433页。
    [4]《晁氏客语》,第167页。
    [5]《晁氏客语》,第167页。
    [6]《宋史》卷337《范祖禹传》,第10794页。
    [7]《宋史》卷337《范祖禹传》,第10794页。
    [8]《宋史》卷337《范祖禹传》,第10794页。
    [9]《宋史》卷337《范祖禹传》,第10794页。
    [10]《宋史》卷337《范祖禹传》,第10794页。
    11 《宋史》卷313《富弼传》,第10256页。
    12 《宋史》卷427《程颢程颐传》,第12716页。
    13 《太史范公文集》卷26《荐讲读官札子二》:“司马光、吕公著皆与颐相知二十余年”。
    14[宋]程颢、程颐撰,[宋]朱熹编:《二程外书》卷11,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698册),第328页。
    [1][宋]程颢、程颐撰:《二程遗书》卷22上《伊川先生语八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346页。
    [2]《太史范公文集》卷26《荐讲读官札子二》。
    [3][宋]陈普:《石堂先生遗集》卷16“了翁责沈先识程”条:“陈了翁与范淳夫祖禹同在京为考试官,因讲《论语》,淳夫曰:‘不迁怒,不贰过,当今惟伯淳一人。'了翁曰:‘伯淳为谁?'淳夫曰:‘不识程伯淳乎?'了翁曰:‘生长东南,实未知也。'自是得明道之文,必焚香盥手读之,作《责沈文》以示子孙。”北京图书馆古籍出版编辑组编《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86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774页。
    [4]《太史范公文集》卷37《明道先生哀辞》。
    [5][元]詹道传:《四书纂笺》卷1《论语纂笺》“有所不行”条注:“范氏名祖禹,字淳夫,成都人,程门高弟。”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204册),第131页。
    [6]《重校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42《简州四先生祠堂记》:“蜀人之笃信其(指二程)说,如范太史大徒高弟,……皆班班可考。”第11页。
    [7][宋]韩淲:《涧泉日记》卷中:“祖禹乃吕晦叔婿,从温公游,又师二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64册),第783页。
    [8]第1013页。
    [9]《宋元学案》卷21《华阳学案》,第845-846页。
    [10]《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35《答吕伯恭论渊源录》,第1529页。
    [1]《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4《斋居感兴二十首(七)》,第361页。
    [2]《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35《答吕伯恭论渊源录》,第1529页。
    [3]《太史范公文集》卷37《明道先生哀辞》。
    [4]《太史范公文集》卷37《明道先生哀辞》。
    [5]《太史范公文集》卷37《明道先生哀辞》。
    [6]《宋史》卷427《程颢程颐传》,第12722页。
    [7][宋]晁公武著,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卷4,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37页。
    [8]具体采用情况见《朱熹与范祖禹之学》一文,《朱熹与宋代蜀学》,第109-120页。
    [9]《范祖禹〈论语说〉思想解析》。[EB/OL]http://www.philosophyol.com/bbs/index.asp/17/04/2003
    [10]第1013页。
    11 第69页。
    [1]《晁氏客语》,第166页。
    [2]依次见《全宋文》卷1895苏轼《与范元长》五、六、八,第387-388页。
    [3][明]商辂等撰,[明]周礼发明,[明]张时泰广义:《御批续资治通鉴纲目》卷8“八月罢崇政殿说书程颐”条注。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693册),第283页。另有“(轼)素疾程颐之奸”(见《苏轼全集·文集》卷32《奏议·杭州召还乞郡状》,第1263页),谓其“不近人情如王介甫”(见《邵氏闻见录》卷13)。
    [4]《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35《答吕伯恭论渊源录》,第1529页。
    [5]《邵氏闻见录》卷13,第146页。
    [6]《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35《答吕伯恭论渊源录》,第1529页。
    [7]这个问题并非本文讨论的重点,故从略,可参看《朱熹与宋代蜀学》第一章《宋代蜀学概论》部分之论述。
    [8]《晁氏客语》,第165页。另《少仪外传》卷上记载:“范太史读书,必端坐敛容,正书册,然后开。未尝靠侧收足。……书室中不设榻,平生昼日不偃仰也。”第224页。
    [1]《太史范公文集》卷36《司马温公布衾铭记》。
    [2]《太史范公文集》卷36《司马温公布衾铭记》。
    [3]《梁溪漫志》卷3《司马温公读书法》,第29页。
    [4]《太史范公文集》卷36《司马温公布衾铭记》。
    [5]《重校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53《范正献公文集序》,第16页。
    [6]《太史范公文集》卷36《王延嗣传》:“是年,端登进士丙科,而祖禹亦幸尘忝。”
    [7]《太史范公文集》卷36《王延嗣传》。
    [8]《重校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53《范正献公文集序》,第17页。
    [9]《温国文正公文集》卷45《荐范梦得状》,第11页。
    [10]《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50:“(元丰七年十二月)戊辰,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太中大夫、提举崇福宫司马光为资政殿学士,降诏奖谕,赐银、绢、农带、马;奉议郎范祖禹为秘书省正字:并以修《资治通鉴》书成也。”第3240页。
    11 《太史范公文集》卷4《辞免除起居舍人状(二)》。
    12 《温国文正公文集》卷45《荐范梦得状》,第11页。
    [1]《宋史》卷337《范祖禹传》:“时王安石当国,尤爱重之,王安国与祖禹友善,尝谕安石意,竟不往谒。”第10794页。
    [2]《太史范公文集》卷13《进〈唐鉴〉表》。
    [3][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16《范正献书毕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13册),第745页。
    [4]《宝真斋法书赞》卷16《范正献书毕帖》,第745页。
    [5]《宝真斋法书赞》卷16《范正献书毕帖》,第745页。
    [1][宋]赵汝愚著,北京大学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校点整理:《宋朝诸臣奏议》卷117《上哲宗论新法便民者存之病民者去之》(司马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283页。
    [2]《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96“元丰二年二月壬子”条:“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提举崇福宫司马光言:‘同编修《资治通鉴》范祖禹已改京官罢任,乞留在局编修。'从之。”第2779页。
    [3]除司马光外,时韩绛亦举荐,《太史范公文集》卷37《祭韩献肃公文》:“某登公之门几三十载,将老书局,遇公洛川,公言于朝,为之引重。”
    [4]《宋朝诸臣奏议》卷53《上哲宗乞选置台谏罢御史察案》(吕公著),第584页。
    [5]范纯仁、唐淑问、苏辙、朱光庭四人亦在其列。
    [6]《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60“元丰八年十月丁丑”条:“初,中旨除……正字范祖禹为右正言。……由是吕公著以范祖禹……亲嫌为言。……范祖禹(改)为著作佐郎。”第3316-3317页。案:因是年七月吕公著被任命为尚书左丞,依照宋代的“避亲法”,“执政官亲戚不除谏官”(《宋会要辑稿·职官》三之五五,第2425页),所以吕公著一出任宰相。范祖禹马上“以婿嫌辞”(《宋史》卷337《范祖禹传》,第10795页)。
    [7]《苏轼全集》文集卷38《制敕·范祖禹可著作郎》,第1373页。
    [8]《太史范公文集》卷4《辞免兼侍讲状》注辞免状上于九月,《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84“元祐元年八月辛卯”条记此事在八月。范祖禹八月六日以著作郎兼侍讲,辞免状当上于此后几日,不可能在得到任命后近一月后才辞免。故今从《长编》。
    [1]《太史范公文集》卷4《辞免兼侍讲状(二)》。
    [2]《太史范公文集》卷4《辞免兼侍讲状(二)》。
    [3]《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84“元祐元年八月辛卯”条司马光奏:“宰相不当以私嫌废公议。”韩维奏:“朝廷遴选执政,本以进达贤能为职,今乃以执政妨用人,不可。方今人材难得,幸而有可用之人,又以执政故退罢。若七八执政各避私嫌,甚妨贤路,且多存形迹,非大公之道。”第3627页。
    [4][宋]刘安世:《尽言集》卷1《论差除多执政亲戚》:“女婿范祖禹与其妇翁共事于实录院,前此盖未尝有。”四部丛刊续编(第14册),上海书店,1985年。第8页。
    [5]《太史范公文集》卷6《谢宣召入院表》:“九年劝讲”。
    [6]《师友谈记·东坡言范淳夫得讲书三昧》,第13页。
    [7]《宋史》卷162《职官二》“崇政殿说书”条:“掌进读书史,讲释经义,备顾问应对。学士侍从有学术者为侍讲、侍读,其秩卑资浅而可各讲说者则为说书。”第3815页。
    [8]《宋史》卷162《职官二》:“然范祖禹乃以著作佐郎兼侍讲,司马康又尝以著作佐郎兼侍讲,前此未有也。”第3815页。
    [9]《太史范公文集》卷4《辞免兼侍讲状》。
    [10]《太史范公文集》卷4《辞免兼侍讲状》。
    11 《宋朝诸臣奏议》卷50《上宣仁皇后论经筵辅养之道》(程颐),第548页。
    12 《宋史》卷337《范祖禹传》,第10799页。
    [1]《晁氏客语》:“范纯夫每次日当进讲,是夜讲于家,群从子弟毕集听焉,讲终点汤而退。”第167页。
    [2]《师友谈记·东坡言范淳夫得讲书三昧》,第14页。
    [3]《师友谈记·东坡言范淳夫得讲书三昧》,第14页。
    [4]《二程遗书》卷22上《伊川先生语八上》,第346页。
    [5]《二程遗书》卷22上《伊川先生语八上》,第346页。
    [6]《少仪外传》卷上:“李廌方叔为范太史门宾。”第225页。
    [7]《师友谈记·东坡言范淳夫得讲书三昧》,第14页。
    [8]《师友谈记·东坡言范淳夫得讲书三昧》,第14页。
    [9]《师友谈记·东坡言范淳夫得讲书三昧》,第14页。
    [10][宋]王应麟:《玉海》卷26《太平兴国读文选》,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90年,第530页。
    11[明]商辂:《商文毅疏稿·乞恩黜罢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427册),第431页。
    12 《御批续资治通鉴纲目》卷8“八月罢崇政殿说书程颐”条注,第283页。
    13 《二程遗书·附录·伊川先生年谱》,第400页。案:还有一例可以说明程颐在朝为官时谨小慎微,不贪求富贵,惟以尽忠为己任,例如《二程遗书》卷19《杨遵道录》记载其不为妻求封号,曰:“某当时起自草莱,三辞然后受命,岂有今日乃为妻求封之理?”第313页。
    14 《玉海》卷26《太平兴国读文选》,第530页。
    15[明]湛若水:《格物通》卷22《正威仪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716册),第206-207页。
    16 《邵氏闻见录》卷14,第154页。
    17 《太史范公文集》卷26《荐讲读官札子(二)》。
    [1]《师友谈记·东坡言范淳夫得讲书三昧》,第13-14页。
    [2]《太史范公文集》卷26《荐讲读官札子(二)》。
    [3]《宋史》卷337《范祖禹传》,第10799页。
    [4]《宋史》卷337《范祖禹传》,第10799页。
    [5]《太史范公文集》卷14。
    [6]即“陛下圣质日长,龙德进升,数年之后,虽欲勤于学问,恐不得如今日之专也。”
    [7]即“《论语》虽已讲毕,望陛下更加详熟。《尚书》未讲者,亦望陛下先熟其文,臣等以次讲解及之,则陛下圣意已先有得矣。”
    [8]依次见于《师友谈记》第15、25、26、27、40、41页。
    [9]以上引文依次见《太史范公文集》卷4《辞免除起居舍人状一、二、三、四》《申三省状》。
    [10]《太史范公文集》卷4《辞免召试中书舍人状(一)(二)》。
    11 《太史范公文集》卷4《辞免除中书舍人状(一)(二)》。
    [1]《太史范公文集》卷5《辞免中书舍人状》。
    [2]《太史范公文集》卷4《辞免除谏议大夫状》。
    [3]《太史范公文集》卷4《辞免除谏议大夫状》。
    [4]《太史范公文集》卷4《辞免除谏议大夫状》。
    [5]《太史范公文集》卷4《辞免除谏议大夫状》。
    [6]《宋史》卷337《范祖禹传》,第10800页。
    [7]《太史范公文集》卷15《正始札子》。
    [8]《宋史》卷337《范祖禹传》,第10800页。
    [9]《晁氏客语》,第167页。
    [10]《重校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53《范正献公文集序》这样评价范祖禹所上奏疏:“又二百四十余疏,大要务学 以保王躬,格心以植治本,遴贤以求天命,正始以绝乱萌。其气明理夷,日星垂而江汉流也。语切情真,疾痛号而家人谋也。然而献替太数,邪正太辨,而公之祸始矣。”第17页。
    11 《太史范公文集》卷15《乞再贬蔡確札子》。
    12 《太史范公文集》卷15《乞宽刑札子》。
    [1]《太史范公文集》卷15《乞宽刑札子》。
    [2]《太史范公文集》卷15《论李之纯蔡京札子》。
    [3]《太史范公文集》卷15《论李之纯蔡京札子》。
    [4]《太史范公文集》卷15《论李之纯蔡京札子》。
    [5]《太史范公文集》卷18《乞进德爱身疏》。
    [6]《太史范公文集》卷5《辞免给事中状》《谢给事中表》《谢太皇太后表》。
    [7]《太史范公文集》卷5《辞免给事中状二》。
    [8]《太史范公文集》卷5《辞免给事中状一》。
    [9]《太史范公文集》卷5《辞免给事中状二》。
    [10]《太史范公文集》卷5《辞免给事中状三》。
    11 《太史范公文集》卷5《辞免给事中状三》。
    12 《太史范公文集》卷5《谢给事中表》。
    [1]《太史范公文集》卷5《乞郡状》。
    [2]《太史范公文集》卷5《乞郡状》。
    [3]《太史范公文集》卷5《乞郡状》。
    [4]《太史范公文集》卷5《乞解给事中状一》。
    [5]《太史范公文集》卷5《乞解给事中状一》。
    [6]《太史范公文集》卷5《乞解给事中状一》。
    [7]《太史范公文集》卷5《乞解给事中状二》。
    [8]《太史范公文集》卷5《辞礼部侍郎状》《谢礼部侍郎表》。
    [9]《太史范公文集》卷5《辞礼部侍郎状》。
    [10]《太史范公文集》卷5《谢礼部侍郎表》。
    11 《太史范公文集》卷5《乞梓州札子》。
    12 《太史范公文集》卷5《乞梓州表》。
    13 《太史范公文集》卷5《乞梓州札子一》。
    14 《太史范公文集》卷5《乞梓州表》。
    [1]《太史范公文集》卷5《乞梓州札子一》。
    [2]《太史范公文集》卷5《乞梓州札子二》。
    [3]《太史范公文集》卷5《辞免翰林学士第一状》。
    [4]《太史范公文集》卷5《辞免翰林学士第一状》。
    [5]《太史范公文集》卷5。
    [6]《太史范公文集》卷5《辞免翰林学士第一状》。
    [7]《宋史》卷17《哲宗一》:“(元祐七年)六月辛酉,以……翰林学士范百禄为中书侍郎。”第334页。
    [8]《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之五八:“(元祐)七年七月十二日,诏复置翰林侍讲学士,以翰林学士范祖禹为翰林侍讲学士兼修国史。”第2525页。
    [9]《太史范公文集》卷6《辞免翰林侍讲学士状》。
    [10]《太史范公文集》卷6《谢翰林侍讲学士》。
    11 《太史范公文集》卷5《辞免翰林学士第四状》。
    12 《太史范公文集》卷6《谢翰林侍讲学上》:“昔鲁缪公之于子思,亟馈鼎肉;燕昭王之于郭隗,改筑金台。二子者,或以无人乎侧而不能安,或欲致士于远而先为始。如臣陋学,敢望古人?”案:从引文可以看出范祖禹已经充分认识到朝廷对自己的恩宠,如果再辞免就不识抬举了。
    13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75“元祐七年七月癸巳”条:“以翰林学士范祖禹、枢密直学士赵彦若修《神宗皇帝正史》,宰相吕大防提举,著作郎张耒编修,限一年毕。”第4442页。
    [1]《太史范公文集》卷6《辞免翰林学士兼侍讲学士状》。
    [2]《太史范公文集》卷6《辞免翰林学士兼侍讲学士状(一)》。
    [3]《太史范公文集》卷6《辞免翰林学士兼侍讲学士状(二)》。
    [4]《太史范公文集》卷6《辞免翰林学士兼侍讲学士状(二)》。
    [5]《太史范公文集》卷6《辞免翰林学士兼侍讲学士状(二)》。
    [6]《太史范公文集》卷6《辞免翰林学士兼侍讲学士状(二)》。
    [7]《太史范公文集》卷6《辞免翰林学士兼侍讲学士状(二)》。
    [8]《太史范公文集》卷6《谢太皇太后表》。
    [9]《太史范公文集》卷6《谢太皇太后表》。
    [10]《太史范公文集》卷6《谢宣召入院表》。
    11 《太史范公文集》卷3。
    12[宋]苏辙撰,陈宏天、高秀芳点校:《苏辙集·栾城集》卷33《范百禄免翰林学士不允诏》,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中华书局,1990年,第583页。
    13 《太史范公文集》卷6《谢宣召入院表》。
    14 《太史范公文集》卷6《谢太皇太后表》。
    15 《太史范公文集》卷6《笏记》。
    16 《太史范公文集》卷5《乞解给事中状》。
    17 《太史范公文集》卷3《翰林寓直》。
    18 《太史范公文集》卷3《夜直闻御沟声》。
    [1]《宋会要辑稿·职官》三之五五:“执政官亲戚不除谏官。”第2425页。
    [2]《太史范公文集》卷4《实录院乞避亲状》:“伏缘公著是臣妻父,于条合该回避。”
    [3]《太史范公文集》卷5《乞避亲状》:“于条合行回避。”《上殿乞避亲札子》:“臣窃见近岁言事官与执政有亲,不以戚疏近远,例皆回避。”两状均“内批特不许回避”。
    [4]《太史范公文集》卷5《讲筵乞避亲状一》:“叔侄并侍经筵,近世未有此例。”《状二》:“今臣叔侄,并侍左右,求之故事,未有此比。”
    [5]《太史范公文集》卷5《辞免翰林学士状》(共四状),《状四》:“朝廷有避亲之法,实关盛衰,盖将垂永世之规,非特为一人之计。”
    [6]《太史范公文集》卷5《乞避亲状》:“合回避。”
    [7][宋]吕中:《宋大事记讲义》卷19《始亲政》,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686册),第377页。
    [1]《太史范公文集》卷18。
    [2]《太史范公文集》卷25《听政札子》。
    [3]《宋元学案》卷21《华阳学案·正献范华阳先生范祖禹》,第847页。
    [4]《宋元学案》卷21《华阳学案·正献范华阳先生范祖禹》,第847页。
    [5]《宋元学案》卷21《华阳学案·正献范华阳先生范祖禹》,第847页。
    [6]《太史范公文集》卷25《听政札子》《听政第二札子》。
    [1]《太史范公文集》卷4《辞免除起居舍人状四》。
    [2]《太史范公文集》卷5《辞免中书舍人状》。
    [3][宋]李之仪:《姑溪居士后集》卷15《仇池翁南浮集后序》:“诸公奏行,特太母之令,太母权为正,而正固在位也。”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20册),第693页。
    [4][宋]蔡绦著,冯惠民、沈锡麟点校:《铁围山丛谈》(卷1),唐宋史料笔记丛刊,中华书局,1997年。第5页。
    [5]案:《姑溪居士后集》卷15《仇池翁南浮集后序》记载元祐八年十月,李之仪向苏轼解释哲宗“必有所更张”时说:“垂帘共政,八年于此,主上未尝可否一事。诸公奏行,特太母之令。太母权为正,而正固在位也。其未尝可否者,退托而有所符也。方其政之政在我也,岂无舍其旧而求同于我,或有所不纳;既不得同,必退而为异日之谋。”第693-694页。对此,朱熹的表述更为直截了当,[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卷127《哲宗朝》有元祐后期,高太后“不肯放下”,即不愿撤帘还政,故“哲宗甚衔之”的记载。理学丛书,中华书局,1986年,第3047页。
    [6]《太史范公文集》卷26《论宦官札子》。
    [7]《太史范公文集》卷25《论召内臣札子》。
    [8]《太史范公文集》卷26《论邪正札子》。
    [1]《太史范公文集》卷26《论宦官札子》。
    [2][清]徐乾学:《资治通鉴后编》卷91《宋纪九十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343册),第680页。
    [3]《太史范公文集》卷26《畏天札子》。
    [4]王德保:《司马光与〈资治通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60-61页。
    [5]《太史范公文集》卷6《陕州谢到任表》。
    [6]《太史范公文集》卷37《陕府谒诸庙文》。
    [7]《太史范公文集》卷37《陕府谒诸庙文》。
    [8]《太史范公文集》卷6《开封府界居住报应国史院取会文字状》。
    [9]《太史范公文集》卷6《开封府界居住报应国史院取会文字状》。
    [1]《太史范公文集》卷3《送七主薄赴龙水》。
    [2]《太史范公文集》卷26《朝辞论恤刑札子》。
    [3][宋]李焘著,[清]黄以周等辑注,顾吉辰点校:《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10“绍圣元年七月丁巳”条:“司马光、吕公著各追所赠官,并谥告及所赐神道碑额。”中华书局,2004年,第433页。
    [4]《太史范公文集》卷6《永州谢表》。
    [5]《宋史》卷337《范祖禹传》。案:顾吉辰《宋史比事质疑》引《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一七、《长编纪事本末》卷102“逐元祐党”条以及《长编拾补》卷14“哲宗绍圣四年闰二月甲辰”条,认为“昭州”乃是“韶州”之讹。顾吉辰:《宋史比事质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第416页。
    [1][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卷7氏族类“三范”条:“范镇、百禄、祖禹。”中华书局,1987年。第169页。(宋)祝穆撰,(宋)祝洙增订,施和金点校:《方舆胜览》卷51《成都府路·人物·范祖禹》:“范祖禹,镇从侄,……与范镇、范百禄号曰‘三范'。”中国古代地理总志丛刊,中华书局,2003年,第918页。
    [2]范镇81去世,范百禄65岁去世。
    [3]《太史范公文集》卷6《乞郡札子一》。
    [4]案:关于范祖禹的死因,还有另外的说法,例如《朱子语类》卷130“刘挚梁焘诸公之死”条注:“广录云:‘范淳夫死亦可疑。虽其子孙备载其死时详细,要之深可疑。惟刘器之死得明白。”第3126页。
    [5]案:这句话是范祖禹在祭奠韩绛时所说,见《太史范公文集》卷37《祭韩献肃公文》。范祖禹另有“周南一纪,已期终老于岩林”之说,见《太史范公文集》卷6为被任命为翰林侍讲学士所上之《谢太皇太后表》。
    [6]《太史范公文集》卷4《辞免兼侍讲状一》。
    [7]《太史范公文集》卷4《辞免兼侍讲状(二)》。
    [8]《宋元学案》卷21《正献范华阳先生范祖禹》,第848页。
    [9]《宋元学案》卷21《正献范华阳先生范祖禹》,第847页。
    [10]《太史范公文集》卷5《辞免翰林学士第三状》。
    11 《太史范公文集》卷18《谢宣喻札子》上于元祐四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其中提到“吐泻,腹脏不安”,这是范祖禹第一次提到身体不好,有短暂的“请假将理”。
    [1]元祐元年九月司马光去世,由吕公著继为提举。见《太史范公文集》卷4《实录院乞避亲状》。四年二月,公著去世,由吕大防继为提举,至实录修成进呈。
    [2]《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68“元祐元年闰二月丙申”条:“命宰臣司马光提举编修《神宗皇帝实录》,著作佐郎范祖禹为实录院检讨官,校书郎孔文仲为礼部员外郎。”第3424页。
    [3]《宋史》卷343《陆佃传》,第10918页。
    [4][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54《陶山集》:“至于事关国计,则毅然不以私废公,亦可谓刚直有守者矣。”中华书局,1983年,第1333页。
    [5]第4106页。
    [6]《太史范公文集》卷5《进神宗皇帝实录表》。[宋]黄(?):《山谷年谱》卷26:“按《国史》(元祐六年)三月癸酉,诏邓伯温、赵彦若、范祖禹、曾肇、林希各迁一官,……并以《神宗实录》书成赏劳也。”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13册)。第911页。
    [1]《宋会要辑稿·运历》一之一七,第2136页。
    [2]《三朝名臣言行录》卷13《内翰范公》引《家传》,第815页。
    [3]《山谷年谱》卷26,第916页。
    [4]《山谷年谱》卷26,第916页。
    [5]《山谷年谱》卷26,第916页。
    [6]《三朝名臣言行录》卷13《内翰范公》引《家传》,第815页。
    [7]《宋史纪事本末》卷47《孟后废复》,第460页。
    [8]《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36“元祐四年十二月甲子”条,第4107页。
    [9]《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36“元祐四年十二月甲子”条,第4108页。
    [10]《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36“元祐四年十二月甲子”条,第4108页。
    11[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后集》卷13《范祖禹》,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449册),第278页。
    [1][明]欧阳保等:《(万历)高州府志》,卷7《气侯》,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
    [2]《宋史纪事本末》卷46《绍述》,第456页。
    [3]《宋史》卷379《曹勋传》,第11700页。
    [4][宋]刘挚撰,裴汝诚、陈晓平点校:《忠肃集》卷2《谢新州安置表》,中华书局,2002年,第39页。
    [5]沈松勤:《北宋文人与党争---中国士大夫群体研究之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36页。
    [6]《太史范公文集》卷6《永州谢表》。
    [7]《太史范公文集》卷3《永州作》。
    [8]《太史范公文集》卷3《永州作》。
    [9]《太史范公文集》卷6《贺州谢表》。又[清]汪森:《粤西丛载》卷15《西粤灵芝》引《通志》云:“绍兴间,灵芝产于贺县甑山下,人以为兆,范祖禹之来也。”案:此条记载显系虚妄,但是以灵芝出现之祥瑞比附范祖禹之到来,足以见得祖禹声明远播,为人所重。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467册),第564页。
    [10]《晁氏客语》,第168页。
    11 陈红胜:《宋代名人范祖禹与化州南山寺》。[EB/OL]http://tieba.baidu.com/f?kz=284584252/08/11/2007
    [1]《通鉴续编》卷11:“(建中靖国二年)夏四月,诏毁范祖禹《唐鉴》,苏洵、苏轼、苏辙、黄庭坚、秦观文集。”第660页。
    [2][元]佚名撰,李之亮校点:《宋史全文》卷14《宋徽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786页。
    [3]《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六之六二,第4126页。案:《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下集卷19《范直讲祖禹传》载此事于宣和八年,误。第1539页。
    [4]《宋史》卷23《钦宗本纪》,第424页。
    [5]《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下集卷19《范直讲祖禹传》,第1539页。
    [6]《两朝纲目备要》卷8,第518页。[宋]叶适:《水心先生文集》卷18《著作佐郎钱君墓志铭》:“至在奉常乞为范公祖禹谥正献。有内侍得旨赐谥者拒弗为谥,人始知君能于事有短长其间矣。”四部丛刊初编(第203册),上海书店,1989年,第11页。
    [7]关于范祖禹去世时的情况《晁氏客语》有记载:“化州城外寺僧一夕见大星殒门外,中夜闻传呼开门,果然是夜公薨。后三日,殡于寺中,宾州人李寳善地理,谓纯夫子冲曰:‘寺当风水之冲。'指寺北山一穴曰:‘此可殡,不唯安稳,岁余必得归。'遂卜之,改殡。是年飓风作,屋瓦皆飞,大木尽拔,独北山殡所不动。次年归葬,如其言。”
    [8]范祖禹归葬一事进行的并不顺利,据苏轼《与范元长(三)》载:“归葬知未得请,苦痛之极,惟千万宽中顺受。”《全宋文》卷1895,第386页。
    [9][明]李贤等:《大明一统志》卷81《陵墓》“范祖禹墓”条,三秦出版社,1990年,第1247页。
    [10][明]吴国伦:《甔甀洞稿》卷24《谒范学士墓》,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别集类,第123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16页。
    [1]卷8。诗中“铁汉”指的是刘安世。刘安世当年被贬至宋人视为魑魅乡的梅州,幸而生还,苏轼称其为“铁汉”。(《(万历)高州府志》卷7《气候》)
    [2][清]吴振械:《养吉斋从录·余录》卷9,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359页。
    [3]据《化州县志》记载:“此墓迭经修葺,最后一次重修为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树有‘宋翰林学士之墓'墓碑,墓前建有玉光亭一座。墓与亭均毁于1958年。”
    [1]《宋史》卷337《范祖禹传》,第10799页。
    [2]《范太史遗事》:“公笃于兄弟之爱,蜀中岁入不复问多寡,奏荐先诸弟,及捐馆,温犹未官也。”
    [3][宋]朱熹撰,黄坤、张祝平校点:《论孟精义·论语精义》,朱杰人等编《朱子全书》(第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卷1上:“范曰……与贤于己者处,则自以为不足;与不如己者处,则自以为有余。自以为不足,则日益:自以为有余,则日损。”第43页。
    [4]《自警编》卷5:“范内翰祖禹每诵董仲舒之语曰:‘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谓冲曰:‘君子行已立朝,正当如此,若夫成功,则天也。'”第296页。
    [5]《宋史》卷337《范祖禹传》,第10799页。
    [6]《容斋随笔·三笔》卷12《人当知足》,第555页。
    [7]《宋史》卷344《鲜于侁传》:“侁曰:‘吾有荐举之权,而所列非贤,耻也。'故凡所荐如刘挚、李常、苏轼、苏辙、刘攽、范祖禹,皆守道背时之士。”第10937-10938页。
    [8]《宝真斋法书赞》卷16《宋名人真迹》,第752页。
    [1]这些著作存佚情况以及内容简介请参照附录二《范祖禹著作诸家著录序跋题识》。
    [2]《太史范公文集》卷6《乞郡札子一》。
    [3]《郡斋读书志校正》卷6《重修哲宗实录》,第233页。
    [4]《铁围山丛谈》卷4,第63页。
    [5]《铁围山丛谈》卷4,第63页。
    [1]《四库全书总目》卷47《资治通鉴》,第420页。
    [2]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100《资治通鉴上续左传》,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1141页。
    [3]《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08“治平三年四月辛丑”条,第1929页。
    [4]《太史范公文集》卷13《进〈唐鉴〉表》。
    [5]《太史范公文集》卷36《〈唐鉴〉序》。
    [6]《宋史》卷15《神宗二》,第277页。
    [1]关于这封信的写作时间,王曾瑜教授认为“在当他(案:指范祖禹)到洛阳前,即熙宁四年或五年的秋冬,而以四年秋冬的可能性大。”(王曾瑜:《关于编写〈资治通鉴〉的几个问题》,1977年《文史哲》第3期,第85-91页)袁伯诚《〈资治通鉴〉编修考证》进一步将时间框定在熙宁四年夏季以后至冬季以前这段时期(《固原师专学报》,1981年第2期,第77-90页)。
    [1]邬国义:《新发现的司马光〈与范梦得内翰论修书帖〉考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8年第1期,第121-122页。
    [2]这封信散佚已久,由邬国义从《通鉴》节本元初张氏晦明轩刻本《增节入注附音司马温公资治通鉴》卷1中辑出。简称为《论修书帖》。据邬国义考证这封信约写作于熙宁五年八月至熙宁六年三月之间。见邬国义:《新发现的司马光〈与范梦得内翰论修书帖〉考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8年第1期,第117-126页。
    [3]《论修书帖》。
    [1]《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下集卷19《范直讲祖禹传》,第1533页.
    [2][宋]高似孙:《纬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52册),卷12《通鉴》引司马光《与宋次道书》,第406页。
    [3]《文献通考》卷193《经籍二十·资治通鉴》:“温公与范太史议修《唐纪》,初约为八十卷,此帖云已及百卷,既而卒为八十卷,删削之功盛矣。”第1634页.
    [4]关于《通鉴》长编分工问题已经有很多文章论述过,且已基本形成定论,此不赘述。介绍几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以供有兴趣者参考。王曾瑜:《关于编写〈资治通鉴〉的几个问题》,1977年《文史哲》第3期,第85-91页;
    彭久松:《〈资治通鉴〉五代长编分修人考》,《四川师院学报》,1983年第1期,第54-58页;
    张新民:《通鉴编修与史馆制度》,《贵州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第75-81页;
    袁伯诚:《〈资治通鉴〉编修考证》,《固原师专学报》,1981年第2期,第77-90页;
    姜鹏:《〈资治通鉴〉长编分修再探》,《复旦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第77-90页。
    [1]《太史范公文集》卷37《告文正公庙文》。
    [2]本文前面所列有关《通鉴》长编分工问题的文章中对功劳评定问题均有提及,此不赘述。
    [3]表中人名顺序按照进入书局的先后排列。
    [1]《太史范公文集》卷24《进纪草札子》。
    [2]元祐六年十月四日修成。《太史范公文集》卷6《进神宗御笔文字》。
    [3]《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75“元祐七年七月癸巳”条:“以翰林学士范祖禹、枢密直学士赵彦若修《神宗皇帝正史》,宰相吕大防提举,著作郎张耒编修,限一年毕。”第4442页。
    [4]即《英宗治平治要》,《玉海》卷48《熙宁英宗实录》(第910页)均有记载.
    [5]《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59“元祐六年六月甲辰”条:“国史院置修撰官二员,内长官兼知院事检讨官一员,遂以翰林学士赵彦若、给事中范祖禹兼国史修撰,内彦若兼知院事。”第4303页。
    [6][宋]陈均:《九朝编年备要》卷25《蔡卞罢》,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328册),第680页。
    [7][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79“绍兴四年八月戊寅”条,赵铁寒主编《宋史资料萃编(第二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0年,第2506页。
    [8]《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5“(建炎元年五月)辛卯”条:“宣仁圣烈皇后保佑哲宗,有安社稷大功,奸臣怀私,诬蔑圣德,著在史册,可令国史院差官,摭实刊修,播告天下。”第262页。
    [9]《郡斋读书志校正》卷6《重修哲宗实录》详载诏修实录的原因及范冲受命的经过。第233-234页。
    [1]《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77“绍兴四年六月丙申”条,第2459页。
    [2]案:高宗下诏冲修实录很大程度上是完成昭慈皇后之遗愿。昭慈曾对高宗说:“吾老矣,幸相聚于此。他时身后,吾复何患?然有一事,当为官家言之。吾逮事宣仁圣烈皇后,求之古今母后之贤,未见其比。因奸臣快其私愤,肆加诬谤,有玷圣德。建炎初,虽尝下诏辩明,而史录所载,未经删改,岂足传信后世?吾意在天之灵,不无望于官家也。”引文见《郡斋读书志校正》卷6《重修哲宗实录》,第234页。
    [3]《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76“(绍兴四年五月)癸酉”条,第2443页。
    [4]《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85“(绍兴五年二月)辛丑”条,第2743-2744页。
    [5]《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85“(绍兴五年二月)辛丑”条,第2743-2744页。
    [6]《直斋书录解题》卷4《神宗实录考异》,第130页。
    [7]《直斋书录解题》卷4《神宗实录考异》,第130页。
    [1]《直斋书录解题》卷4《神宗实录考异》,第130页。
    [2]《宋史》卷435《范冲传》:“冲之修《神宗实录》也,为《考异》一书,明示去取,旧文以墨书,删去者以黄书,新修者以朱书,世号‘朱墨史'。”第12906页。
    [1]《宋朝诸臣奏议》卷145《上太宗条奏事冝》(田锡),第1647页。
    [2]《宋朝诸臣奏议》卷145《上真宗论军国大政五事》(王禹偁),第1649页。
    [3]沈松勤:《北宋文人与党争-中国上大夫群体研究之一》,第24页。
    [4]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558页。
    [1][宋]石介著,陈植锷点校:《徂徕石先生文集》卷18《〈唐鉴〉序》,中华书局,1984年,第210页。
    [2]《宋朝诸臣奏议》卷6《上哲宗乞诏儒臣讨论唐故事以备圣览》(苏颂),第55页。
    [3][宋]张方平:《乐全集》(宋刻本)卷24《请节录唐书纪传进御》,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宋集珍本丛刊》(第5册),北京线装书局,2004年,第521页。
    [4]《文献通考》卷193《经籍二十·唐纪》,第1632页。
    [5]《文献通考》卷193《经籍二十·唐纪》,第1632页。
    [6]《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05“天圣五年十二月庚寅”:“秘书监致仕胡旦复上其所撰《演圣通论》七十二卷、《唐乘》五十卷。”第944页。
    [7][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进新修唐书表》,中国书店,1986年,第691页。
    [8]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29页。
    [9]王盛恩、黄秋啸:《北宋中期的唐史研究述略》,《平原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第71-74页。
    [10]《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08“治平三年四月辛丑”条,第1929页。
    [1]宋馥香:《论〈唐鉴〉的编纂特点及历史评论特色》,《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2期,第74页。
    [2]宋馥香:《论北宋的唐史编纂和政治诉求》,《史学理论研究》,2006年第3期,第82页。
    [3]饶宗颐:《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学术集林丛书,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106页。
    [4]《祖徕石先生文集》卷18《〈唐鉴〉序》,第210页。
    [5]《宋朝诸臣奏议》卷6《上哲宗乞诏儒臣讨论唐故事以备圣览》(苏颂),第55页。
    [6]《唐鉴》卷12《昭宗》“右唐起高祖武德元年”条:“夫唐事已如彼,祖宗之成效如此,然则今当何鉴不在唐乎?今当何法不在祖宗乎?夫惟取鉴于唐,取法于祖宗,则永世保民之道也。”第349页。
    [1]瞿林东:《中国史学的理论遗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62页。
    [2]宋馥香:《论北宋的唐史编纂和政治诉求》,《史学理论研究》,2006年第3期,第86页。
    [3][宋]孙甫:《唐史论断·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685册),第645页。
    [4]孙甫《唐史论断》自序,第645页。
    [5]孙甫《唐史论断》自序,第644页。
    [6]孙甫《唐史论断》自序,第645页。
    [7]孙甫《唐史论断》自序,第645页。
    [8]《欧阳修全集·进新修唐书表》,第691页。
    [9]《十七史商榷》卷85“新书并立体例远胜旧书”条,第917页。
    [1]宋馥香:《论北宋的唐史编纂和政治诉求》,《史学理论研究》,2006年第3期,第87页。
    [2]《四库全书总目》卷88《唐史论断》,第752页。
    [3]《祖徕石先生文集》卷18《〈唐鉴〉序》,第211页。
    [1][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卷4《内篇·论赞第九》,国学基本丛书选印,上海书店,1988年,第52页。
    [2]《四库全书总目》卷88《唐鉴》,第751页。
    [3]《晁氏客语》,第166页。
    [4]宋馥香:《论北宋的唐史编纂和政治诉求》,《史学理论研究》,2006年第3期,第89页。
    [1]《太史范公文集》卷13《进〈唐鉴〉表》。
    [2]《太史范公文集》卷13《又上太皇太后表》。
    [3]《太史范公文集》卷13《又上太皇太后表》。
    [4]《太史范公文集》卷13《进〈唐鉴〉表》.
    [1]《宋史》卷337《范镇传》,第10784页。
    [2]李裕民先生认为“宋学”比“理学”更能反映宋代儒学的特色,而“宋学”的精神就是“独立精神,自由思想”。宋儒“重视独立思考,不受任何圣贤框框限制,博采众长,提出独到的见解”。见李裕民:《宋史新探·论宋学精神及相关问题》,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61页。
    [3][宋]刘羲仲:《通鉴问疑》,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686册),第10页.
    [1]《宋元学案》卷21《华阳学案》,第847页。
    [2]《唐鉴》卷4《中宗》“神龙元年春正月”条,第104页。
    [3]《唐鉴》卷4《中宗》“神龙元年春正月”条,第104页。
    [1]对于《唐鉴》的修撰原因还有另一种说法,[清]俞正燮撰,涂小马等校点:《癸巳类稿》卷12《书〈唐鉴〉后》云:“宋四明僧志磐作《佛祖统纪》有云欧阳修、宋祁、范镇修《唐书》,如高僧玄奘、神秀诸传,在《方技传》者,以至贞观为战士建寺荐福之文并削之。有净因自觉禅师,初学于司马光,尝闻光言曰:永叔不喜佛,《旧唐史》有涉其事者必去之。尝取二本对校,去之者千余条。因曰:驾性命道德之空言者,韩文也;泯治乱成败之实效者,《新书》也。范祖禹闻光言,乃更著《唐鉴》,阴补《新书》之阙。”对于这种说法,俞正燮进行了批驳,略曰:“其说甚怪,检《旧唐书》,佛事并无千余条,《唐鉴》三百六条,亦不说神秀、玄奘荐福事。至贞观三年闰十二月,各交兵处建寺,则旧、新《唐书》皆有,而《唐鉴》反无之。僧徒虚言,诬司马光,诬欧阳修、宋祁、范镇,诬范祖禹,于《旧唐书》、《新唐书》、《店鉴》尽诬之。”新世纪万有文库(第五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02页.
    [1]《唐鉴》卷1《高祖》“隋大业十三年”条,第5页。
    [2]《唐鉴》卷4《高宗》“(永徽)五年九月”条,第91页。
    [3]《唐鉴》卷4《玄宗上》“开元元年七月”条,第109页。
    [4]《唐鉴》卷4《玄宗上》“开元元年七月”条,第109页。
    [5]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第427页。
    [6]《宋史》卷42《理宗二》,第822页.
    [7]《宋史》卷327《王安石传》,第10544页。
    [8]《太史范公文集》卷16。
    [9]《太史范公文集》卷16《上殿论法度札子》。
    [10]《太史范公文集》卷16《上殿论法度札子》。
    11 《太史范公文集》卷16《上殿论法度札子》。
    12 《太史范公文集》卷16《上殿论法度札子》。
    13 《太史范公文集》卷16《上殿论法度札子》。
    14 《太史范公文集》卷16《上殿论法度札子》。
    [1]《宋史》卷321《吕诲传》,第10428页。
    [2]《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10“熙宁三年四月壬午”条:“王安石曰:‘许风闻言事者,不问其言所从来,又不责言之必实。若他人言不实,即得诬告及上书诈不实之罪,谏官、御史则虽失实,亦不加罪。此是许风闻言事。今所令分析,止欲行遣官吏,何妨风闻?”第1953页。
    [3]《唐鉴》卷1《高祖》“万年县法曹”条,第10页。
    [4]《唐鉴》卷1《高祖》“万年县法曹”条,第10页。
    [5]《唐鉴》卷1《高祖》“万年县法曹”条,第10页。
    [6]《唐鉴》卷2《太宗上》“(贞观)二年正月”条,第30页。
    [7]《唐鉴》卷1《高祖》“万年县法曹”条,第10页。
    [8]《唐鉴》卷3《太宗下》“帝尝临朝”条,第63页。
    [9]《唐鉴》卷2《太宗上》“十年八月”条,第48页。
    [10]《唐鉴》卷2《太宗上》“十年八月”条,第48页。
    11 《唐鉴》卷5《玄宗下》“二十五年”条,第123页。
    12 《唐鉴》卷5《玄宗下》“有老父”条,第147页。
    13 《唐鉴》卷5《玄宗下》“有老父”条,第147页。
    [1]《唐鉴》卷7《德宗中》“(建中四年)八月”条,第185页。
    [2]《唐鉴》卷4《玄宗上》“二年正月”条,第111页。
    [3]《唐鉴》卷4《玄宗上》“二年正月”条,第111页。
    [4]《唐鉴》卷4《玄宗上》“二年正月”条,第111页。
    [5]《唐鉴》卷10《穆宗》“二年先是”条,第278页.
    [6]《唐鉴》卷6《代宗》“(广德)十二年”条,第169页。
    [7]《唐鉴》卷6《代宗》“(广德)十二年”条,第169页。
    [8]《唐鉴》卷6《德宗上》“(建中)二年二月”条,第175页。
    [9]《唐鉴》卷6《德宗上》“(建中)二年二月”条,第175页。
    [10]《唐鉴》卷6《德宗上》“(建中)二年二月”条,第175页。
    11 《唐鉴》卷6《德宗上》“(建中)二年二月”条,第175页。
    12 《唐鉴》卷7《德宗中》“建中四年”条,第183页。
    13 《欧阳修全集》,第124页。
    14 《尽言集》卷12,第15-16页。
    15[宋]王霆震:《古文集成》卷33,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359册),第238-239页。
    [1]《唐鉴》卷10《穆宗》“长庆元年三月”条,第275页。
    [2]《唐鉴》卷5《玄宗下》”十一载”条,第137页。
    [3]《唐鉴》卷4《玄宗上》“宋璟为相”条,第114页。
    [4]《朱子语类》卷134,第3208页。
    [5]《朱子语类》卷134,第3208页。
    [6]《朱子语类》卷134,第3208页。
    [7]例如《唐鉴》卷3《太宗下》“(贞观)二十年六月”条,第78页。
    [8]《太史范公文集》卷36《〈唐鉴〉序》。
    [1]《太史范公文集》卷36《〈唐鉴〉序》。
    [2]宋馥香:《论北宋的唐史编纂和政治诉求》,《史学理论研究》,2006年第3期,第90页。
    [1][宋]郑思肖:《心史·古今正统大论》,北京图书馆古籍出版编辑组编《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90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第946页。
    [2]王德保:《司马光与〈资治通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55页.
    [3]《唐史论断》卷上《不称武后年名》,第662页。
    [4]正月甲申朔改元至二月戊午中宗被废为庐陵王。
    [5]684年二月至八月,睿宗李旦在位。
    [6]684年九月至十二月,是武则天当政的第一个年号。武则天在位21年共使用了十八个年号,除光宅外,还有垂拱、永昌、载初、天授、如意、长寿、延载、证圣、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登天、神功、圣历、久视、大足、长安、神龙。
    [7]武则天所立年号,不过,元年二月中宗李显复位,沿用至三年九月,改元景龙。中宗前后共使用过三个年号,分别为嗣圣、神龙、景龙。
    [8]景龙四年(710年)六月中宗驾崩,七月,睿宗即位,改元景云。容宗前后共使用过四个年号,分别为文明、景云、太极、延和。
    [9]从684年二月到八月。
    [10]《唐鉴》卷4《中宗》“神龙元年春正月”条,第104页。
    11 《唐鉴》卷4《中宗》“神龙元年春正月”条,第104页。
    12 《唐鉴》卷4《中宗》“神龙元年春正月”条,第104页。
    13 《唐鉴》卷4《中宗》“神龙元年春正月”条,第104页。
    14 《唐鉴》卷4《中宗》“神龙元年春正月”条,第104页。
    [1]《唐鉴》卷4《中宗》“四年秋九月”条,第100页.
    [2]《春秋》首书“元年春王正月”,《公羊传》:“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十三经注疏·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中华书局。1979年)董仲舒、何休将“统”解释为“始”,“大-统”则表示王者受命之始的重建正朔。
    [3]《唐鉴》卷4《中宗》“十五年春三月”条,第103页。
    [4]“至自”一语典出《春秋》。昭公被鲁国季孙氏驱逐出境,齐景公使昭公暂居于郓。依据经书之例,“至自”应为告庙之辞,昭公没有回到国都本不应用此语,《春秋》破例用此法纪事,其意在于只承认昭公为鲁国国君的地位,以季孙氏为僣伪。范祖禹仿效此书法记事,其目的也相类。
    [5]《唐鉴》卷4《中宗》“神龙元年春正月”条,第104页。
    [6]《史通通释》卷2《内篇·本纪第四》,第24页。
    [7]宋馥香:《论北宋的唐史编纂和政治诉求》,《史学理论研究》,2006年第3期,第83页。
    [8]《唐鉴》卷1《高祖》“万年县法曹”条,第10页。
    [9][宋]楼錀;《攻媿集》卷94《少傅观文殿大学士致仕益国公赠太师谥文忠周公神道碑》,四部丛刊初编(第189册),上海书店,1989年,第14页。
    [10][宋]孙觌:《鸿庆居士集》卷32《读〈唐鉴〉》,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35册),第321页。
    [1]《鸿庆居士集》卷32《读〈唐鉴〉》,第320页。
    [2]《鸿庆居士集》卷27《讲筵乞读范祖禹〈唐鉴〉札子》,第274-275页。
    [3]《鸿庆居士集》卷27《讲筵乞读范祖禹〈唐鉴〉札子》,第275页。
    [4]《鸿庆居士集》卷27《讲筵乞读范祖禹〈唐鉴〉札子》,第275页。
    [5]《宋元学案》卷21《华阳学案·正献范华阳先生祖禹》,第847页。
    [6]《铁围山丛谈》卷4,第63页。
    [7]栗品孝:《朱熹与宋代蜀学》,第101-127页《朱熹与范祖禹之学》。
    [1]《性理大全书》卷55《史家》,第218页。
    [2]《朱子语类》卷134,第3208页。
    [3]《朱子语类》卷134,第3207页。
    [4]《朱子语类》卷134,第3207页。
    [5]《朱子语类》卷134,第3208页。
    [6]《朱子语类》卷130,第3105页。
    [7]《朱子语类》卷136,第3246页。
    [8]《太史范公文集》卷35《省试策问二首》。
    [9]《太史范公文集》卷35《中庸论五首》。
    [10]《太史范公文集》卷35《中庸论五首》。
    11 《宋元学案》卷21《华阳文集》(云濠案语),第855页.
    12[宋]林之竒:《拙斋文集》卷12《论作史之体》,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40册),第454页。
    [1]《文献通考》卷193《经籍二十·唐纪》,第1632页。
    [2]《文献通考》卷193《经籍二十·唐纪》,第1632页。
    [3][宋]尹洙:《河南集》卷13《王先生述》,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1090册),第68页。
    [4]《河南集》卷13《王先生述》,第68页。
    [5]《太史范公文集》卷6《谢宣召入院表》:“九年劝讲”。
    [6]《宋史》卷337《范祖禹传》,第10800页。
    [7][宋]范祖禹:《帝学》(原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696册),第728页。
    [8]《太史范公文集》卷21《乞进〈帝学〉札子》记进呈时间为元祐六年八月。
    [1]元祐三年八月范祖禹所上《劝学札子》中的内容与《帝学》中部分章节相类,故此推测《帝学》至迟开始撰述于元祐三年八月之前。
    [2]《帝学》卷8“臣祖禹拜手”条,第778-779页。
    [3]《直斋书录解题》卷9《帝学》,第276页。
    [4]《郡斋读书志校正》、《文献通考》作十卷。
    [5]《四库全书总目》卷91《帝学》,第775页。
    [6]《四库全书总目》卷91《帝学》,第775页。
    [7]《太史范公文集》卷14《乞置〈无逸〉〈孝经〉图札子》。
    [8]《太史范公文集》卷21《乞复迩英阁记注札子》。
    [9]《太史范公文集》卷23《迩英阁奏对札子》。
    [10]《太史范公文集》卷24《进〈仁皇训典〉札子》。
    11 《帝学》卷1“太昊伏羲氏”条,第730页。
    12 《玉海》卷26《帝学》,第517页。
    13[宋]唐士恥:《灵岩集》卷3《帝学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81册),第535页。
    14 《帝学》卷8“臣祖禹拜手”条,第778页。
    15 《四库全书总目》卷91《帝学》,第775页。
    [1]《太史范公文集》卷21《乞进〈帝学〉札子》.
    [2]晨舟:《范祖禹与〈唐鉴〉》,《史学史研究》,1982年第2期,第37页。
    [3]《灵岩集》卷3《帝学序》,第535页。
    [4]《灵岩集》卷3《帝学序》,第535页。
    [5][宋]林駧:《古今源流至论·前集》卷5《圣学》,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42册),第67页。
    [6]履端亲王永珹语,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帝学》前所收录之《皇子恭和诗》。
    [7]《玉海》卷26《元祐帝学·嘉定续帝学》,第517页。
    [8][清]庆桂等编纂,左步青校点:《国朝宫史续编》卷79《宋版帝学》(八卷)御题语:“每于几余展阅,不特芬流楮墨,足备石渠东观之遗。而自宓义迄宋,凡帝王务学求师之要,灿然眉列,实为千秋金鉴。”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749页。
    [9][清]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卷39《帝学》,清人书目题跋丛刊一,中华书局,1990年,第435页。
    [10][清]沈嘉辙等:《南宋杂事诗》卷2,宋史资料萃编(第三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1年,第13页。
    11 《太史范公文集》卷36《仁皇训典序》。
    12 《太史范公文集》卷36《仁皇训典序》。
    13 《太史范公文集》卷24《进〈仁皇训典〉札子》。
    14 《玉海》卷49《元祐仁皇训典》注曰:“一本云元祐七年十二月辛亥乞撰录成书,八年正月十九日进。《长编》同。《序》亦云八年正月上。”第929页。
    15 《太史范公文集》卷24《畏天札子》。
    16 《永乐大典》(辑本)卷一万四千七百七有引文一则。至于亡佚时间待考。
    17 《太史范公文集》卷36《仁皇训典序》。
    [1]《太史范公文集》卷36《仁皇训典序》。
    [2]《玉海》卷49《元祐仁皇训典》,第929页.
    [3]卷5,第164页。
    [4]《玉海》卷49《元祐仁皇训典》,第929页.
    [5]《皕宋棱藏书志》卷39《帝学》,第436页。
    [1]《太史范公文集》卷4《辞免兼侍讲状(一)》。
    [2]《太史范公文集》卷4《辞免除谏议大夫状》。
    [3]《嘉祐集笺注》卷9《史论上》,第229页。
    [1]《太史范公文集》卷13《进〈唐鉴〉表》。
    [2]《太史范公文集》卷13《进〈唐鉴〉表》。
    [3]《唐鉴》卷1《高祖》“高祖以书召李密”条吕祖谦注:“《论语·宪问》:‘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第7页。
    [4]《唐鉴》卷2《太宗上》“有上书”条,第28页。
    [5]《唐鉴》卷1《高祖》“五月诏曰”条,第9页。
    [6]《唐鉴》卷1《高祖》“五月诏曰”条,第9页。
    [7]《唐鉴》卷1《高祖》“五月诏曰”条,第9页。
    [8]《唐鉴》卷1《高祖》“五月诏曰”条,第9页。
    [9]《唐鉴》卷1《高祖》“高祖使建成”条,第6页。
    [10]《唐鉴》卷1《高祖》“高祖使建成”条,第6页。
    11 《唐鉴》卷1《高祖》“高祖使建成”条,第6页。
    12 《唐鉴》卷1《高祖》“高祖使建成”条,第6页。
    [1]《唐鉴》卷3《太宗下》“贞观十四年”条,第57页。
    [2]《唐鉴》卷3《太宗下》“贞观十四年”条,第57页。
    [3]《唐鉴》卷3《太宗下》“贞观十四年”条,第57页。
    [4]《唐鉴》卷3《太宗下》“贞观十四年”条,第57页。
    [5]《唐鉴》卷3《太宗下》“贞观十四年”条,第57页。
    [6]《唐鉴》卷3《太宗下》“贞观十四年”条,第57页。
    [7]《太史范公文集》卷22。
    [8]《太史范公文集》卷14。
    [9]《唐鉴》卷2《太宗上》“帝谓魏徵曰”条,第46页。
    [10]《唐鉴》卷2《太宗上》“帝谓魏徵曰”条,第46页。
    11 《唐鉴》卷2《太宗上》“帝谓魏徵曰”条,第46页。
    12 《唐鉴》卷3《太宗下》“言事者”条,第61页。
    13 《唐鉴》卷11《僖宗》“(中和)四年五月”条,第319页。
    14 《唐鉴》卷3《太宗下》“言事者”条,第61页。
    15 《唐鉴》卷2《太宗上》“(贞观)三年”条,第32页。
    16 《唐鉴》卷2《太宗上》“(贞观)三年”条,第32页。
    [1]《唐鉴》卷3《太宗下》“言事者”条,第61页。
    [2]《唐鉴》卷5《玄宗下》“十五载”条,第143页。
    [3]《唐鉴》卷5《玄宗下》“十九年正月”条,第121页。
    [4]《唐鉴》卷4《玄宗上》“姚宋相继”条,第115页。
    [5]《唐鉴》卷6《德宗上》“帝初即位”条,第175页。
    [6]《唐鉴》卷6《德宗上》“帝初即位”条,第175页。
    [7]《唐鉴》卷6《德宗上》“帝初即位”条,第175页。
    [8]《唐鉴》卷6《德宗上》“帝初即位”条,第175页。
    [9]《徂徕石先生文集》卷18《〈唐鉴〉序》.第211页。案:“宋初三先生”,指被理学家推崇的孙复、石介与胡瑷三人。
    [10]《唐鉴》4《玄宗上》“开元元年”条,第109页。
    11 《唐鉴》卷5《玄宗下》“十九年正月”条,第121页。
    12 《唐鉴》卷6《肃宗》“(乾元元年)九月”条,第157页。
    13 《唐鉴》卷8《德宗下》“先是”条,第233页。
    14 《唐鉴》卷8《德宗下》“十二年六月”条,第226页。
    15 《唐鉴》卷8《德宗下》“十六年”条,第232页。
    [1]《太史范公文集》卷19《荐士札子》。
    [2]《太史范公文集》卷14《荐讲官札子》。
    [3]《太史范公文集》卷16《论枢密院阙官札子》。
    [4]《太史范公文集》卷16《论枢密院阙官札子》。
    [5]《唐鉴》卷9《宪宗》“帝尝于”条,第263页。
    [6]《太史范公文集》卷16《论枢密院阙官札子》。
    [7]《太史范公文集》卷16《论枢密院阙官札子》。
    [8]《太史范公文集》卷19《荐士札子(一)》。
    [9]《太史范公文集》卷19《荐士札子(二)》。
    [10]《唐鉴》卷2《太宗上》“帝之初即位”条,第39页。
    [1]《唐鉴》卷2《太宗上》“帝之初即位”条。第39页。
    [2]《唐鉴》卷2《太宗上》“(贞观)十三年五月”条,第54页。
    [3]《唐鉴》卷7《德宗中》“朱泚攻围”条,第193页。
    [4]《唐鉴》卷7《德宗中》“李希烈”条,第187页。
    [5]《唐鉴》卷2《太宗上》“八月马周上疏”条,第52页。
    [6]《唐鉴》卷7《德宗中》“(建中四年)五月初行税”条,第184页。
    [7]《太史范公文集》卷5《辞免给事中状》。
    [8]《太史范公文集》卷15《正始札子》.
    [9]《唐鉴》卷5《玄宗下》“八载二月”条,第134页。
    [10]《唐鉴》卷5《玄宗下》“八载二月”条,第134页。
    11 《太史范公文集》卷14。
    12 《太史范公文集》卷14.
    13 《太史范公文集》卷15。另见同卷《再论封桩札子》。
    14 《太史范公文集》卷15。另见同卷《再论常平札子》。
    15 《唐鉴》卷4《玄宗上》“(开元十年)六月”条,第116页。
    16 《唐鉴》卷8《德宗下》“(贞元)十三年六月”条,第230页。
    17 《唐鉴》卷3《太宗下》“(贞观)十六年”条,第64页。
    [1]《唐鉴》卷3《太宗下》“初帝谓”条,第71页。
    [2]《唐鉴》卷3《太宗下》“初帝谓”条,第71页。
    [3]可参见原瑞琴:《〈唐鉴〉史论的政治思想---兼论范祖禹的国家职能观》,《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2期,第210-213页。
    [4]例如《唐鉴》卷4《太宗二》“十一年二月”条,第49页;卷8《睿宗》“二年正月”条,第108页。
    [5]妇女观在这里主要指范祖禹对于妇女“孝”与“贤”的看法,主要参看《太史范公文集》中所收录的若干篇范祖禹所撰女性墓志铭。目前已经有文章论及,如《由墓志铭看道学家对妇女的书写》,《宋人墓志中的女性形象解读》。《太史范公文集》卷14《乞不限人数收养贫民札子》中就有范祖禹针对公共救济事业的言论。
    [6]《唐鉴》卷1《高祖》“高祖使建成”条,第6页。
    [7]《唐鉴》卷1《高祖》“隋大业”条,第5页。
    [8]《唐鉴》卷1《高祖》“隋大业”条,第5页。
    [9]《唐鉴》卷1《高祖》“隋大业”条,第5页。
    [10]《唐鉴》卷1《高祖》“隋大业”条,第5页。
    11 《唐鉴》卷1《高祖》“隋大业”条,第5页。
    [1]牛致功先生《唐代史学与墓志研究·从范祖禹对玄武门之变的评论看〈唐鉴〉与〈通鉴〉的异同》有针对此事件的专门论述,可参看.第241-245页。
    [2][宋]司马光主编,[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191“(武德九年六月)癸亥”条,中华书局,1997年,第1530页。
    [3]《唐鉴》卷1《高祖》“五年”条,第14页。
    [4]《资治通鉴》卷191“(武德九年六月)癸亥”条,第1530页。
    [5]《唐鉴》卷1《高祖》“九年六月”条,第20页。
    [6]《资治通鉴》卷191“(武德九年六月)癸亥”条,第1530页。
    [7]《资治通鉴>卷191“(武德九年六月)癸亥”条,第1530页。
    [8]《资治通鉴》卷191“(武德九年六月)癸亥”条,第1530页。
    [9]《资治通鉴》卷191“(武德九年六月)癸亥”条胡三省注:“明皇不称庙号而称帝号者,温公避本朝讳耳。中宗、肃宗之季,玄宗、代宗并以兵清内难而后继大统。”第1530页。
    [10]《唐鉴》卷1《高祖》“九年六月”条,第20页。
    11 《唐鉴》卷1《高祖》“九年六月”条,第20页。
    12 《唐鉴》卷1《高祖》“九年六月”条,第20页。
    13 《唐鉴》卷1《高祖》“九年六月”条,第20页。
    14 《唐鉴》卷1《高祖》“九年六月”条,第20页。
    [1]《唐鉴》卷1《高祖》“九年六月”条,第20页。
    [2]内容略为:“建成残忍,岂主鬯之才?元吉凶狂,有覆巢之迹,若非太宗逆取顺守,积德累功,何以至三百年之延洪,二十帝之篡嗣?”
    [3]《唐鉴》卷1《高祖》“九年六月”条,第20页。案:《孟子·公孙丑上》:“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
    [4]《唐鉴》卷1《高祖》“九年六月”条,第20页。
    [5]《唐鉴》卷1《高祖》“九年六月”条,第20页。
    [6]《唐鉴》卷2《太宗上》“帝与侍臣”条,第29页。
    [7]《唐鉴》卷2《太宗上》“帝与侍臣”条,第29页。
    [8]《唐鉴》卷1《高祖》“初”条,第17页。
    [9]《二程遗书》卷2上《二先生语二上》,第69页。
    [10]《唐鉴》卷3《太宗下》“(贞观二十一年)八月”条,第83页。
    11 《唐鉴》卷2《太宗上》“五年初”条,第41页。
    12 《唐鉴》卷2《太宗上》“五年初”条,第41页。
    [1]《唐鉴》卷2《太宗上》“五年初”条。第41页。
    [2]《唐鉴》卷2《太宗上》“五年初”条。第41页。
    [3]《唐鉴》卷2《太宗上》“四年灭突厥”条,第33页。
    [1]《朱熹与宋代蜀学》,第13-14页。
    [2]范祖禹所著《诗解》(佚),朱熹认为“范《诗》无甚发明”。见《朱子全书》第22册《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51《答曹立之(一)》,第2384页。
    [3][明]陶宗仪:《书史会要》卷6“范祖禹”条,上海书店,1984年,第263页。
    [4]《书史会要》卷6“范祖禹”条,第263页。
    [5]第745页。
    [6]札子的具体内容见《宝真斋法书赞》卷16,此略。第745-752页。
    [1][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汉]赵岐注,[宋]孙爽疏,廖名春、刘佑平整理,钱逊审定.孟子注疏[M].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整理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龚抗雪整理,王文锦审定.礼记正义[M].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整理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魏]何晏注,[宋]邢昺疏,朱汉民整理,张岂之审定.论语注疏[M].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整理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5][刘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6.
    [6][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M].国学基本丛书选印.上海:上海书店,1988.
    [7][唐]萧嵩等.大唐开元礼[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8][宋]范祖禹撰,[宋]吕祖谦音注.范太史唐鉴.[清]贺瑞麟辑.清麓丛书续编.清同治至民国间传经堂刊本.
    [9][宋]张端义.贵耳集[M].中国文学参考资料丛书.北京:中华书局,1958.
    [10][宋]李攸.宋朝事实[M].赵铁寒主编.宋史资料萃编(第一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
    [11][宋]佚名.两朝纲目备要[M].赵铁寒主编.宋史资料萃编(第一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
    [12][宋]杜大珪.名臣碑传琬琰集[M].赵铁寒主编.宋史资料萃编(第二辑).台北: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
    [13][宋]范祖禹撰,[宋]吕祖谦音注.(明刊)唐鉴[M].王云武主编.景印岫廬现藏罕传善本丛刊.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3.
    [14][宋]吴曾.能改斋漫录[M].宋元笔记丛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15][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M].赵铁寒主编.宋史资料萃编(第二辑).台北:台北文海出版社,1980.
    [16][宋]胡仔撰集,廖德明校点.苕溪渔隐丛话(后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17][宋]范祖禹撰,[宋]吕祖谦音注.唐鉴[M].[清]胡凤丹辑.金华丛书.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
    [18][宋]范祖禹.唐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19][宋]石介撰,陈植锷点校.徂徕石先生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0][宋]程颢、程颐,王孝鱼点校.二程集[M].理学丛书.北京:中华书局,1984.
    [21][宋]刘安世.尽言集[M].四部丛刊续编(第14册).上海:上海书店,1984.
    [22][宋]费衮撰,金圆校点.梁溪漫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23][宋]李焘撰,[清]黄以周等辑补.续资治通鉴长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4][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M].理学丛书.北京:中华书局,1986.
    [25][宋]王应麟.小学绀珠[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6][宋]郑思肖.心史[M].北京图书馆古籍出版编辑组编.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90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
    [27][宋]司马光.温国文正公文集[M].四部丛刊初编(第138-139册).上海:上海书店,1989.
    [28][宋]魏了翁.重校鹤山先生大全文集[M].四部丛刊初编(第205册).上海:上海书店,1989.
    [29][宋]叶适.水心先生文集[M].四部丛刊初编(第203).上海:上海书店,1989.
    [30][宋]楼錀.攻媿集[M].四部丛刊初编(第189册).上海:上海书店,1989.
    [31][宋]苏辙撰,陈宏天、高秀芳点校.苏辙集[M].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北京:中华书局,1990.
    [32][宋]王应麟.玉海[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1990.
    [33][宋]晁公武撰,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34][宋]吕祖谦编,齐治平点校.宋文鉴[M].北京:中华书局,1992.
    [35][宋]王象之.舆地纪胜[M].中国古代地理总志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92.
    [36][宋]詹大和等著,裴汝诚点校.王安石年谱三种[M].年谱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94.
    [37][宋]佚名.锦绣万花谷[M].北京图书馆古籍出版编辑组编.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73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
    [38][宋]陈普.石堂先生遗集[M].北京图书馆古籍出版编辑组编.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86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
    [39][宋]欧阳修等.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7.
    [40][宋]司马光主编,[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97.
    [41][宋]陆游撰,李剑雄、刘德权点校.老学庵笔记[M].唐宋史料笔记丛刊.北京: 中华书局,1997.
    [42][宋]蔡绦撰,冯惠民、沈锡麟点校.铁围山丛谈[M].唐宋史料笔记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97.
    [43][宋]邵伯温撰,刘德权、李剑雄点校.邵氏闻见录[M].唐宋史料笔记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97.
    [44][宋]邵博撰,刘德权、李剑雄点校.邵氏闻见后录[M].唐宋史料笔记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97.
    [45][宋]魏泰撰,李裕民点校.东轩笔录[M].唐宋史料笔记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97.
    [46][宋]何薳撰,张明华点校.春渚纪闻[M].唐宋史料笔记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97.
    [47][宋]王铚撰,朱杰人点校.默记[M].唐宋史料笔记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97.
    [48][宋]佚名.宋大诏令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7.
    [49][宋]赵汝愚著,北京大学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校点整理.宋朝诸臣奏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50][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51][宋]苏轼著,傅成、穆俦标点.苏轼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52][宋]黄庭坚著,刘琳、李勇先、王蓉贵校点.黄庭坚全集[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
    [53][宋]欧阳修撰,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1.
    [54][宋]苏轼撰,[清]冯应榴辑注,黄任轲、朱怀春校点.苏轼诗集合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55][宋]苏洵著,曾枣庄、金成礼笺注.嘉祐集笺注[M].中国古典文学丛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56][宋]彭口撰,孔凡礼点校.墨客挥犀[M].唐宋史料笔记丛刊.北京:中华书局,2002.
    [57][宋]朱弁,孔凡礼点校.曲洧旧闻[M].唐宋史料笔记丛刊.北京:中华书局,2002.
    [58][宋]李廌撰,孔凡礼点校.师友谈记[M].唐宋史料笔记丛刊.北京:中华书局,2002.
    [59][宋]刘挚撰,裴汝诚、陈晓平点校.忠肃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2.
    [60][宋]朱熹撰,黄坤、张祝平校点.论孟精义[M].朱杰人等编.朱子全书(第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61][宋]朱熹.伊洛渊源录[M].朱杰人等编.朱子全书(第1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62][宋]朱熹撰,李伟国校点.三朝名臣言行录[M].朱杰人等编.朱子全书(第12 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63][宋]朱熹撰,刘永翔、朱幼文校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M].朱杰人等编.朱子全书(第20-2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64][宋]杨仲良.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65][宋]祝穆撰,[宋]祝洙增订,施和金点校.方舆胜览[M].中国古代地理总志丛刊.北京:中华书局,2003.
    [66][宋]范祖禹.太史范公文集[M].四川大学古籍所编.宋集珍本丛刊.北京:线装书局,2004.
    [67][宋]张方平.乐全集[M].四川大学古籍所编.宋集珍本丛刊.北京:线装书局,2004.
    [68][宋]李焘撰,[清]黄以周等辑注,顾吉辰点校.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M].北京:中华书局,2004.
    [69][宋]陈振孙撰,徐小蛮、顾美华点校.直斋书录解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70][宋]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M].唐宋史料笔记丛刊.北京:中华书局,2005.
    [71][宋]佚名.皇宋中兴两朝圣政[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72][宋]范祖禹著,贾二强、高叶青、焦杰校点.太史范公文集[M].“儒藏”整理本.
    [73][宋]郑居中等.政和五礼新仪[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64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以下凡标明“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者,均为上古影印本。)
    [74][宋]王霆震.古文集成前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359册).
    [75][宋]司马光.书仪[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42册).
    [76][宋]范祖禹.帝学[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696册).
    [77][宋]唐士恥.灵岩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81册).
    [78][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449册).
    [79][宋]刘跂.学易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21册).
    [80][宋]汪应辰.文定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38册).
    [81][宋]陈祥道.论语全解[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96册).
    [82][宋]吕本中.童蒙训[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698册).
    [83][宋]尹洙.河南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090册).
    [84][宋]王稱.东都事略[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382册).
    [85][宋]陈均.九朝编年备要[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328册).
    [86][宋]林駧.古今源流至论[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42册).
    [87][宋]赵善璙.自警编[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75册).
    [88][宋]韩沆.涧泉日记[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64册).
    [89][宋]黄(?).山谷年谱[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13册).
    [90][宋]陈思编,[元]陈世隆补.两宋名贤小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362册).
    [91][宋]刘羲仲.通鉴问疑[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686册).
    [92][宋]孙甫.唐史论断[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685册).
    [93][宋]高似孙.纬略[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52册).
    [94][宋]孙觌.鸿庆居士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35册).
    [95][宋]朱熹.二程外书[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698册).
    [96][宋]晁说之.晁氏客语[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63册).
    [97][宋]林之奇.拙斋文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40册).
    [98][宋]李之仪.姑溪居士后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20册).
    [99][宋]吕中.宋大事记讲义[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686册).
    [100][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13册).
    [101][宋]尤袤.遂初堂书目[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674册).
    [102][宋]周行己.浮沚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23册).
    [103][宋]许应龙.东涧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76册).
    [104][宋]吕祖谦.少仪外传[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703册).
    [105][宋]祝穆.古今事文类聚[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925-929册).
    [106][宋]李壁.王荆公诗注[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06册).
    [107][清]官修.清朝文献通考[M].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1936]。
    [108][元]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09][元]佚名撰,李之亮校点.宋史全文[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110][元]陈柽.通鉴续编[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332册).
    [111][元]詹道传.四书纂笺[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204册).
    [112][明]李贽.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13][明]陶宗仪.书史会要[M].上海:上海书店,1984.
    [114][明]陆楫等.古今说海[M].成都:巴蜀书社,1988.
    [115][明]马峦撰,[清]顾栋高编著,冯惠民整理.司马光年谱[M].北京:中华书局,1990.
    [116][明]李贤等.大明一统志[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
    [117][明]欧阳保等.(万历)高州府志[M].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北京:书目 文献出版社,1991.
    [118][明]牛衷增修.增修埤雅广要[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 小说家类,第250册).济南:齐鲁书社,1995.
    [119][明]邓球.闲适剧谈[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 杂家类,第84册).济南:齐鲁书社,1995.
    [120][明]何栋如.梦林玄解[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 木数类,第70册).济南:齐鲁书社,1995.
    [121][明]张凤翼.梦占类考[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 木数类,第70册).济南:齐鲁书社,1995.
    [122][明]吴国伦.甔甄洞稿[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 别集类,第123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
    [123][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24][明]李濂.汴京遗迹志[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99.
    [125][明]胡广等.性理大全书[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711册).
    [126][明]胡广等.诗传大全[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78册).
    [127][明]刘绩.管子补注[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729册).
    [128][明]周复俊.全蜀艺文志[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381册).
    [129][明]商辂.商文毅疏稿[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427册).
    [130][明]曹学俭.蜀中广记[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591-592册).
    [131][明]商辂等撰,[明]周礼发明,[明]张时泰广义.御批续资治通鉴纲目[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693册).
    [132][明]湛若水.格物通[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716册).
    [133][明]杨士奇等.历代名臣奏议[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437册).
    [134][明]高濂.遵生八笺[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71册).
    [135][清]徐松.宋会要辑稿[M].北京:中华书局,1957.
    [136][清]毕沅著,标点续资治通鉴小组标点.续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79.
    [137][清]沈嘉辙等.南宋杂事诗[M].王民信主编.宋史资料萃编(第三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1.
    [138][清]阮元监修,李默校点.广东通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
    [139][清]张英等.渊鉴类函[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5.
    [140][清]黄宗羲撰,全祖望补修,陈金生、梁运华点校.宋元学案[M].北京:中 华书局,1986.
    [141][清]陆心源.元祐党人传[M].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7.
    [142][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7.
    [143][清]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M].清人书目题跋丛刊一.北京:中华书局,1990.
    [144][清]陆心源.仪顾堂题跋[M].清人书目题跋丛刊二.北京:中华书局,1990.
    [145][清]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M].清人书目题跋丛刊二.北京:中华书局,1990.
    [146][清]莫友芝编,傅增湘订补,傅熹年整理.藏园订补鄙亭知见传本书目[M].北京:中华书局,1993.
    [147][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M].清人书目题跋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93.
    [148][清]吴振械.养吉斋丛录[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
    [149][清]缪荃孙等撰,吴格整理点校,嘉业堂藏书志[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150][清]纪昀、陆锡熊等.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M].北京:中华书局,1997.
    [151][清]张之洞.书目答问二种[M].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1998.
    [152][清]瞿镛撰,瞿果行标点,瞿凤起覆校.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153][清]钱大昕撰,陈文和、孙显军校点.十骂斋养新录[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154][清]庆桂等编纂,左步青校点.国朝宫史续编[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
    [155][清]俞正燮撰,涂小马等校点.癸巳类稿[M].新世纪万有文库(第五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156][清]永珞等撰,朱学勤标注,朱修伯批本.四库简明目录[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
    [157][清]厉鹗著,钱钟书补正.宋诗纪事补正[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3.
    [158][清]邓显鹤.沅湘耆旧集前编[M].影印上海图书馆藏清道光二十四年邓氏小九华山楼刻本.
    [159][清]汪森.粤西丛载[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467册).
    [160][清]徐乾学.资治通鉴后编[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343册).
    [161][清]朱彝尊.经义考[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677-680册).
    [162][清]李光地等.御定月令辑要[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467册).
    [163][清]黄廷桂等.四川通志[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559册).
    [164]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M].成都:巴蜀书社,1994.
    [165]傅璇琮、倪其心等主编.全宋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北京图书馆善本部编.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上海图书馆编.中国丛书综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4]许肇鼎.宋代蜀人著作存佚录[M].成都:巴蜀书社,1986.
    [5]顾吉辰.宋史比事质疑[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
    [6]昌彼得、王德毅等编.宋人传记资料索引[M].北京:中华书局,1988.
    [7]谢巍.中国历代人物年谱考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2.
    [8]刘琳、沈治宏.现存宋人著述总录[M].成都:巴蜀书社,1995.
    [9]苗书梅.宋代官员选任和管理制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
    [10]饶宗颐.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M].王元化主编.学术集林丛书.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11]沈松勤.北宋文人与党争-中国士大夫群体研究之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12]栗品孝.朱熹与宋代蜀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13]李裕民.宋史新探[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4]祝尚书.宋人别集叙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9.
    [15]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外二种)[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16]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7]王德保.司马光与〈资治通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8]张邦炜.宋代婚姻家族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9]丁传靖.宋人轶事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3.
    [20]傅增湘.宋代蜀文辑存[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21]翁连溪.中国古籍善本总目[M].北京:线装书局,2005.
    [22]邹重华、栗品孝.宋代四川家族与学术论集[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23]瞿林东.中国史学的理论遗产[M].当代中国史学家文库(瞿林东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4]牛致功.唐代史学与墓志研究[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25]邓小南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M].北京:三联书店,2006.
    [1]瞿凤起.读宋刻十二卷本〈唐鉴〉书后[J].文物,1962(1):37-38.
    [2]王德毅.范祖禹的史学与政论.宋史研究论集(一)[C].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8:1-57.
    [3]王曾瑜.关于编写〈资治通鉴〉的几个问题[J].文史哲,1977(3):85-91.
    [4]胡昭曦.〈神宗实录〉朱墨本辑佚简论[J].四川大学学报,1979(1):71-78.
    [5]陈光崇.范祖禹与〈资治通鉴〉--读〈范太史札记〉[J].辽宁大学学报,1980(6):61-65.
    [6]徐小蛮.宋刻珍本〈唐鉴〉[J].文物,1981(7):80-81.
    [7]袁伯诚.〈资治通鉴〉编修考证[J].固原师专学报,1981(2):77-90.
    [8]晨舟.范祖禹与〈唐鉴〉[J].史学史研究,1982(2):30-41.
    [9]钝叟.历代名人在永州(一)[J].零陵师专学报,1983(1):69-77.
    [10]彭久松.〈资治通鉴〉五代长编分修人考[J].四川师院学报(哲社版),1983(1):54-58.
    [11]张邦炜.宋代避亲籍制度述评[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86(1):16-23.
    [12]邬国义.新发现的司马光〈与范梦得内翰论修书帖〉考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8(1):117-126.
    [13]张邦炜.论宋代“无内乱”[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88(1):53-60.
    [14]张新民.通鉴编修与史馆制度[J].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88(1):75-81。
    [15]熊克.缪艺风旧藏活字本范祖禹〈帝学〉辨证[J].四川文物,1990(2):3-8.
    [16]施懿超.范祖禹与〈资治通鉴〉[J].史学史研究,1991(3):78-80.
    [17]陈勇.从〈唐鉴〉看范祖禹的史学思想[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3(1):138-141.
    [18]房鑫亮.〈唐鉴〉及其在历史编纂学上的地位[J].安徽史学,1993(2):7-12.
    [19]陈勇、韦庆缘.〈唐鉴〉何以见重于宋室[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4(4):69-71.
    [20]文畅平:〈唐鉴〉与范祖禹的史学思想述评[J].大同高专学报,1997(4):41-43.
    [21]高平.〈唐鉴〉---一部通论唐室盛衰的史学精品[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7(4):13-18.
    [22]温哲君、文畅平.从〈唐鉴〉看范祖禹的史学思想[J].惠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48-50.
    [23]汪高鑫.司马光范祖禹唐史观点不一致论[J].安徽史学,2000(1):16-20.
    [24]畲彦焱.〈唐鉴〉版本述略.上海博物馆集刊第八期[J].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
    [25]施懿超.范祖禹年谱简编[J].文献,2001(3):83-104.
    [26]舒大刚.司马光指解本〈古文孝经〉的源流与演变[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1):24-32.
    [27]舒大刚.试论大足石刻范祖禹书〈古文孝经〉的重要价值[J].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1):83-93.
    [28]宋馥香.论〈唐鉴〉的编纂特色及其历史评论特色[J].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2):73-78.
    [29]丁永玲.〈唐鉴〉与禁书试析[J].新世纪图书馆,2004(6):71-73.
    [30]舒大刚.〈孝经〉名义考--谦及孝经的成书年代[J].西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1):38-42.
    [31]邱佳慧.由墓志铭看二程对妇女的书写[J].东吴历史学报,2004(12):249-277.
    [32]杨果.宋人墓志中的女性形象解读[J].东吴历史学报,2004(11):243-270.
    [33]顾永新.日宋传本〈古文孝经〉回传中国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2):100-109.
    [34]宋馥香.论北宋的唐史编纂和政治诉求[J].史学理论研究,2006(3):81-90.
    [35]王盛恩、黄秋啸.北宋中期的唐史研究述略[J].平原大学学报,2006(1):71-74.
    [36]姜鹏.〈资治通鉴〉长编分修再探[J].复旦学报(社科版),2006(1):10-15.
    [37]刘丽丽.司马光与范祖禹交游考述[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2):62-64.
    [38]原瑞琴.〈唐鉴〉史论的政治思想---兼论范祖禹的国家职能观[J].学习与探索,2007(2):210-213.
    [39]张利荣.试以〈唐鉴〉析论范祖禹的史学风格[J].兰州学刊,2007(4):155-157.
    [40]黄勇.浅论范祖禹的文献学贡献[J].前沿,2007(2):223-225.
    [41]单侠.宋代〈孝经〉学研究初探[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90-91.
    [42]张传玺.〈资治通鉴〉是怎样编写的--读司马光〈答范梦得〉书后[J].[EB/OL]http://www.historychina.net/cns/QSCXGC/JGZZ/DZZ/07/09/2004/4995.html
    [43]范祖禹〈论语说〉思想解析[J].[EB/OL]http://www.philosophyol.com/bbs/index.asp/17/04/2003
    [44]陈红胜.宋代名人范祖禹与化州南山寺[J].[EB/OL]http://tieba.baidu.com/f?kz=284584252/08/11/200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