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律秩序和道德秩序的相互转化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道德秩序和法律秩序这两种不同的秩序形式存在着的相互转化现象。本文认为,从历史上看,法律秩序的形成来自于道德的法律化,法律秩序尽管是一种现实的必然,但也不无缺憾。本文的研究试图得出结论:从人类发展的远景看,在法律秩序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道德秩序是可能的,它就是通过法律的道德性的建立以及公民积极自愿的守法行为,实现法律的道德化,从而实现法律秩序向道德秩序的自然转变。
     本文的引言部分包括写作的目的和意义,以及相关文献的综述。该部分的目的是指明写作本文的问题意识和写作方向:来自笔者对道德秩序和法律秩序发展前景的思考,以及对于人性发展的关注。
     第一章主要是对本文的几个关键概念进行解释,这种解释是本文写作的必须。因为本文涉及到的这些概念的含义在学术界并不统一,所以有必要指明本文中的道德法律化、法律道德化、道德秩序、法律秩序这几个概念的含义是什么。当然,本文并不认为有关概念存在着标准的含义,也不试图给出标准含义,仅仅是因为表达本文内容的需要而进行的一种界定。
     第二章主要是对道德秩序向法律秩序转化的原因做出分析。本文认为道德秩序的存在是原始社会的秩序之源,随着利益以及道德的分裂,原始道德的统一性破裂了,一种更具有强制性的秩序形态——法律秩序开始产生出来,并日益地占据了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舞台。随着法律秩序的强大,道德秩序存在着一个逐渐衰落的过程,这个衰落过程的加剧又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密切相关,资本主义的法律秩序是建立在最大限度地获取利益的理性人基础之上的,由于追逐利益的欲望引导,人们迫切需要能够明确地计算利益的法律规则,因此技术化、强制性的法律较之温情的、含糊的伦理道德规范而言具有更强大的优势,可以以更加明确的、可计算的规则提供行为的确定性和可预测性。
     第三章主要论述道德秩序向法律秩序转化的方式——道德的法律化。首先本文分析了法律中的伦理性内容和技术性内容。试图阐明,法律规范构成的基本材料来自道德,可以直接地来自道德,也可以间接地来自道德。此外,道德的法律化经历了一个从伦理、物理到法理,再到法律的过程。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又通过一些具体的方式和手段来实现,包括道德向法律的直接转化和道德向法律的间接转化。在道德向法律的间接转化中,道德在立法中通过一些技术性处理,即道德被拆分以及进行逻辑整合,而具有了法律的外在形式。道德向法律的间接转化最为隐蔽,但也最常见。无论是直接转化还是间接转化,最后都通过被赋予国家强制力,而成为法律。本章还将道德法律化分为道德义务的法律化和道德权利的法律化,以及道德向公法的转化以及道德向私法的转化。
     第四章主要论述道德法律化之后在人文领域出现的问题。人文领域是人的主观心灵世界所创造的领域,是人性可以自我发展的领域。本章认为道德的法律化并不能解决人文领域的问题,而相反让人产生更多的对于人性的忧虑。因为,道德的生活和法律的生活是有很大差异的,道德的生活是主动服从道德的积极生活,而法律的生活是被迫服从法律的消极的生活;道德的生活是基于情感的生活,法律的生活是基于理性的生活;道德的生活是着眼于和谐,法律的生活着眼于公平。由于以上不同,在道德的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积极向上的,有道德自由、有情感的人,而在法律的生活中,我们发现的却是消极的、不自由的、计较利益的和冰冷无情的人。从道德的生活转向法律的生活,意味着人性也在发生着根本的变异,道德法律化加剧了人被物化的进程。
     第五章主要论述道德法律化过程中的法律难题。本章所指的道德法律化的法律难题并不涉及具体的道德规范或原则向法律转化中存在的难题,而是整个道德体系作为法律的价值根基时,而出现的法律难题,这个难题随着现代性的进程日益显现出来。难题分两个方面:首先是普遍性道德的虚无和法律道德根基的亏空。主要是指当代社会的道德的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掏空了法律的道德根基,使法律变成了没有确定价值,而只具有工具意义的纠纷解决工具。其次是道德的碎片化和法律的整体性的破裂。主要是指个人主义思潮造成社会的共同道德分裂为碎片,最终造成法律无法维持自身的整体性。
     第六章主要承接上面提出的道德法律化所面临的难题,并回答道德秩序能否重建的问题。本章认为,道德法律化是一种现实的需要,但它又是具有缺憾的,因此法律秩序向道德秩序的转化是有必要的。从法律秩序到道德秩序的过程就从道德的法律化到法律的道德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可分解为两个过程。首先,从道德的法律化开始,最终建立法律的道德性;其次,由于法律获得了道德性,通过人们对具有道德性的法律的自愿遵守,法律的强制力逐渐变得没有必要,法律向道德进行转化,这个过程就是法律的道德化。从法律秩序向道德秩序转化具有可能性的关键点在于人性具有向善的能力,人性赖以生长的外在环境也是可改变的。
     第七章主要承接第六章论述法律道德化的第一步骤:法律的道德性的建立。首先,本章区分了内在道德和外在道德。内在道德是人内心自然产生出的道德直觉和道德观念,外在道德是内在道德外化而成,是在一个社会中客观化的、被社会成员共同接受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由于道德的这种划分,法律的道德性也就包括了法律的内在道德性和法律的外在道德性。内在道德和道德真理相关,可以解决法律的普遍性道德的根基问题,它出现在人的内心领域,表现为人的良知或情理,它可以通过立法和司法在法律中体现出来。要建立法律的内在道德性,需要立法者、司法者甚至全体社会成员提高道德修养,培养道德良知。法律的外在道德性是外在道德在法律中的体现。由于外在道德是社会性道德,它需要一致性和整体性,而缺乏了它,法律就无法具有整体性。所以有必要从体用关系角度认识道德和法律的关系,建立外在道德的整体性是法律获得整体性的关键。而外在道德的整体性有自身的历史延续性,必须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资源。
     第八章主要论述法律道德化的第二步骤:法律的道德化。本章认为法律秩序向道德秩序的转化就是法律道德化的过程,也是守法的道德义务被普遍完成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必然经历法律的权利本位向义务本位的转换。权利本位和义务本位在道德上存在着差异,从道德上讲,义务本位更有利于人们的内省、自律的道德精神的形成。因此,需要我们用对他人的合理义务来制衡权利的过度滥用和对权利的侵犯。这种合理的义务就是守法义务。从这种最基本的道德义务出发,我们就可以走出一条从法律秩序向道德秩序的转化之路。这条道路就是从低度法治到高度法治,最后到德治的道路。当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良好法律”和“人人守法”的两大在法治要件被彻底实现时,法治向德治的转化就自然实现。在法治社会里,自觉守法的道德人的不断增长是法律秩序向道德秩序转化的直接原因。通过法律秩序向道德秩序的转化,法律的强制力开始减退,法律的技术性开始弱化,人性也开始发生变化。人们因为挣脱了法律的外在束缚,褪去了内在欲望的困扰,最终获得了真正的自由和解放。
     第九章是前一章的进一步深化,主要是从知行合一的角度论述法律道德化的实现机制。本章认为在道德领域和法律领域内都存在着知行合一现象。在道德领域内需要实现道德真知和道德行为的统一才能够防止道德知识和道德行为的脱离,实现道德秩序;而法律领域内需要实现知法和行法的统一,防止书本上的法和行动中的法的脱离,实现法律秩序。道德领域和法律领域内的知行合一尽管有不同,但二者可以通过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的契合实现二者的统一。因此,从知法和行法的统一可以开辟出一条法律秩序到道德秩序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通过公民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的培养,修身自律,使法律义务转为公民自我的道德义务,使守法行为成为公民的道德行为,实现法律在每个公民那里的道德化。
     第十章总结了法律秩序和道德秩序相互转化的基础。本章认为法律秩序和道德秩序相互转化的前提是源于二者的共性,这种共性体现在:第一,法律和道德有共同的来源,即对“应当”的价值追求;第二,法律和道德有共同的目的,即促进社会秩序的有效形成。法律秩序和道德秩序相互转化的枢纽是正义(公正),笔者认为,正义是一种最低限度的道德,又称公正,是在利他和利己之间的一种适度,它构成了道德行为的最低要求。正义是法律和道德在价值上相互重合之处,无论是道德的法律化还是法律的道德化都必须以正义为出发点。
     结语部分是本文的总结。主要认为从道德秩序到法律秩序并非是人类必然的宿命,只要人类具有向善的理想和愿望,人性善良的目标是可以达到。因而法律秩序是可以向道德秩序转化的。这个转化过程就是:通过法律向外在道德的演变,由国家强制的他律转化为舆论他律;最后实现由舆论他律向服从内在道德的良知自律演变。
The purpose of the thesis is to study the transformations of moral order and legal order. Legal order came from moral legalization in history. Although legal order is a selection of realism, there are some defects in it. The study try to conclude that to establish moral order in the foundation of legal order is possible in the aspect of human futur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legal order to moral order can be realized unconsciously by the establishing of morality of law and voluntary abidance of law.
     Moral order and legal order existed in difference historical periods. Moral order was the spontaneous order first happened in human society. But after the state and law appeared, people began to make the moral order transformed to legal order through the moral legalization gradually. The thesis first study the moral legalization, includes the evolution and course from moral order to legal order, the fundamental forms and concrete methods, the humanism problem and today's legal problem in moral legalization. Secondly, the thesis study the problem if the moral order can be built renewably, involve how to achieve transformation from moral legalization to moralization of law. The thesis concludes that the spontaneous transformation from legal order to moral order can be carried out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morality of law and transformation of humanity, and through the voluntary observing of law.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thesis includes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and some relevant literature review. The purpose of this part is to point out the issue and discussing aspect—my reflection about moral order and legal order, and my attention of humanity development.
     The first chapter is to explain several pivotal conceptions. The meaning of the conception has not been unification, so it is important to point out the meaning of the words such as moral legalization, moralization of law, moral order and legal order. However, the thesis doesn't think this conception has a normative meaning, and put forward a normative meaning.
     The second chapter is to analysis the causation of transformation from moral order to legal order. The order of primeval society was moral order, but the oneness of morality finally was broken along with the split of benefit and morality. Legal order, a more compelling order was produced, and gradually stood on the stage of human being society. At the some time, moral order gradually declined. The eclipse of moral order rapidly developed in capitalist society. Capitalist legal order built on the base of rational man whom seeks for benefit furthest. Because of the desire of benefit, people need legal rule urgently to calculate their benefit accurately, so the technicality and compelling legal rules have stronger predominance than gentle and vague moral rules. It can provide more clear and calculable rule to guide human behavior.
     The third chapter analyses the mode of transformation from moral order to legal order—moral legalization. Firstly, the thesis analyzed ethical content and technical content in law, and intend to pointed out the basal material in legal rule came of morality. Legal rule came of morality directly or indirectly. Secondly, the course of moral legalization pass through from ethic to physics to Legal Logos, finally to law. There are some concrete instruments in this transformation, includes direct moral legalization and indirect moral legalization. In legislation, moral rules have a sort of legal form by some technical disposal, namely, moral is disconnected and recombined by logic. The indirect transformation is very familiar, but very covert. Whether direct transformation or indirect transformation, moral rules are endued with national force and become laws. Furthermore, the thesis is going to differentiate moral obligation legalization and moral right legalization, and differentiate transformations to public law and transformations to private law.
     The fourth chapter studies the problem in humanism realm about moral legalization. Humanism realm is a realm which created by human subjective inner world. It's a realm that humanity can develop itself. The chapter thinks that moral legalization can't solve the problem in humanism realm, on the contrary, it give us more worry about humanity. It is because that 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moral life and legal life:moral life is a voluntary life, and legal life is passive life that people are obliged to obey law; moral life is a affective life, and legal life is a rational life; moral life try to realize harmoniousness, and legal life try to realize impartiality. In moral life, people can find a person who has active sensibility and moral freedom, but in legal life, people can find a person whom is passive, comfortless, calculational and unkind. From moral life to legal life, a radical change happened in humanity. However, moral legalization increases the course materialize a man.
     The fif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legal problem in the course of the moral legalization. The legal problem of the moral legalization does not include idiographic problem in moral rules transform to laws, but is the problem happens when whole moral system as a value foundation. The problem appears along with the course of the modernity increasingly. The problem has two aspects. Firstly, it is the nihility of universal morality and empty of moral foundation of law. Moral relativism and nihilism excavate moral foundation of law, and make the law become a tool only to solve legal disputes without any determinate values. Secondly, it is the fragmented morality and break of legal integrity. That is to say individualism trend result in fragmented social common morality, and result in comedown of legal integrity.
     The sixth chapter will answer the question if the moral order can be rebuilt. The chapter thinks that the moral legalization is a need of reality; however, there is some demerit in it. So it is necessary that legal order transforms to moral order. The course from legal order to moral order is the course from moral legalization to moralization of law. The course can be divided in two courses. Firstly, legal morality is built from moral legalization. Secondly, Because of the legal morality, the legal compulsion becomes no use gradually through the people's voluntary abidance of law. So law transforms to morality, and moralization of law begins. The key of feasibility of transformation from legal order to moral order is the ability of humanity, and the environment of humanity growth can be changed too.
     The seven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first step of moralization of law—build the morality of law. Firstly, the chapter differentiates the inner morality and exterior morality. Inner morality is moral intuition and moral idea comes from human heart. Exterior morality is moral principles and moral rules which are external and accepted by most social members, and it is from inner morality. Thus, the morality of law includes the inner morality of law and the exterior morality of law by the partition of morality. Inner morality relates to moral truth, can solve the legal foundation problem of the universal morality. Inner morality appears in human's heart, is human conscience or rational sensibility. It can be represented in legislative and judicial course. The establishment of inner morality of law will needs legislator, judges and every citizen improve their moral culture and train moral conscience. The exterior morality of law is from the exterior morality represented in law. Exterior morality is social morality; it needs coherence and integrity inside. Laws will lose its integrity without moral integrity. So i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ality and law from aspect of relation of essence and its use, the key of the legal integrity is the integrity of exterior morality. The integrity of exterior morality haw its historical continuity, it comes from tradition culture.
     The eigh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second steps of legal moralization. The chapter thinks that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legal order to moral order is the course of the legal moraliza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the course that the moral obligation of abidance of law is achieved universally. The course of transformation from legal right standard to obligation standard is inevitable. Right standard and obligation standard is difference in morality. Obligation standard is more benefit for people's introspection and self-discipline from the aspect of morality. Although the right standard is reasonable in today, we should not give up culturing people's moral spirit. Because the abuse of right and infringing other's right will happened without support of morality, we should restrict the abuse of right and power by reasonable obligation to others. This reasonable obligation is abidance of law. From the basal moral obligation, we will find a road from legal order to moral order. This road is from low-grade rule of law to high-grade rule of law, finally to rule of morality. The time when two conditions of rule of law--good law and abidance of law by everybody, indicated by Aristotle, has been achieved, is the time transformation from rule of law to rule of morality. The direct reason of transformation from legal order to moral order is increase of moral people who is able to observe law voluntarily. In the course of transformation from legal order to moral order, the force of law begins to die down, and the technicality of law begins to decrease, humanity begins to change also. Human beings obtain real freedom and liberation finally because they get rid of binding of law, and shake off harassment of fleshliness.
     The ninth chapter studies the implementing mechanism of moralization of law from the aspect of unity of knowing and doing. The phenomenon of unity of knowing and doing is both in the moral realm and legal realm. Moral order needs unity of moral gnosis and moral action to avoid knowledge of moral deviate from moral action, and legal order need unity legal knowledge and lawful action to avoid law in books deviate from law in action. Although the unity of knowing and doing is difference in moral realm and legal realm, both can be unified by the communication of moral consciousness and legal consciousness. So there is a road from legal order to moral order by the unity of knowing law and lawful action. The road is to realize moralization of law in every citizen by improving legal consciousness and moral consciousness, transform legal obligation to moral obligation, and transform lawful action to moral action.
     The ten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foundation of transformation of legal order and moral order. The chapter thinks that the reas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between legal order and moral order is because of their commonness. First, law and morality have common origin which is to pursue "ought to". Second, law and morality has their common aims which protect social order. The hinge of transformation between legal order and moral order is justice. I think that justice is a lowest morality, namely, fairness. It is moderation between altruism and egoism, and is a lowest require of moral action. Just is superposition of law and morality in value, and moral legalization and moralization of law should both regard justice as springboard.
     The epilogue part is a summarization of the thesis. It thinks that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moral order to legal order is not a foreordination. The aim of virtuous humanity will be achieved if human has the ideal of actualizing morality. So the legal order can transforms to moral order. The course of transformation is that from heteronomy by national coercion to heteronomy by consensus through the change from law to exterior morality, then from heteronomy by consensus to self-discipline by conscience which observe inner morality.
引文
1数据来自于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日期2009年8月20日。
    2李双元等:“社会价值观念变革过程中的道德与法律”,《武汉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
    3吴汉东:“法律的道德化与道德的法律化:关于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协调发展的哲学思考”,《法商研究》1998年第2期。
    4范进学:“论道德法律化与法律道德化”,《法学评论》1998年第2期。
    5蔡定剑:“论法的品质:兼谈宗教、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学习与探索》1998年5期。
    6马长山:“法治社会中法与道德关系及其实践把握”,载《法学研究》1999年1期。
    7严存生:“法与道德关系的历史反思”,《法律科学》2001年第5期。
    8刘作翔:“法律与道德:中国法治进程中的难解之题”,《法制与社会发展》1998年第1期。
    9马戎:“罪与孽:中国的‘法治’与‘德治’概说”,《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10马小红,于敏:“中国传统德治与法治的思考”,《法学》2002年第9期。
    11张千帆:“法治、德治与宪政”,《法商研究》2002年第2期。
    12张中秋:“法治及其与德治关系论”,《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13孙莉:“德治与法治正当性分析——兼及中国与东亚法文化传统之检省”,《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14罗国杰:“提高对道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坚持“法治”和“德治”并重的治国方略”,《伦理学研究》2002年第1期。
    15温晓莉:“实践哲学视野中的‘法治’与‘德治’”,《法学》2003年第3期。
    16孙莉:“德治及其传统之于中国法治进境”,《中国法学》2009年第1期。
    17曹刚:《法律的道德批判》,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8胡旭晟:《法律的道德历程:法律史的伦理解释》,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9梁晓杰:《德法之辨:现代德法次序的哲学研究》,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0陈秀萍:《论法律的伦理性》,吉林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21 Patrick Devlin, The Enforcement of Morals(OUP, Oxford,1965).
    22 Hart, Law, Liberty, and Morality(OUP, Oxford,1963).
    23 Larry Alexander, "The Legal Enforcement of Morality", in R. G. Frey & Christopher H. Wellman eds., A Companion to Applied Ethics(Blackwell, Oxford,2003).
    24 Gerald Dworkin, "Moral Paternalism",24 Law and Philosophy 305(2005).
    25 Gerald Dworkin ed., Morality, Harm and the Law(Westview Press, Boulder, Colo.,1994);
    26 Joel Feinberg, The Moral Limits of the Criminal Law (OUP, Oxford,1984-1988), four volumes.
    27 Kent Greenawalt, "Legal Enforcement of Morality", in A Compan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Law and Legal Theory (D. Patterson ed., Blackwell, Oxford,1996).
    28当然,道德法律化现象也可能发生在司法领域。一方面,在填补法律漏洞的时候,道德可能在司法中被运用。另一方面,在某些特殊时候道德评判可能凌驾于法律评判之上。此外,司法中法官在道德前见支配下进行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仍然体现了道德对司法的入侵。但司法这方面并不作为本文考察的重点。
    29范进学:“论道德法律化与法律道德化”,《法学评论》1998年第2期,第34-41页。
    30王淑芹:“道德法律化正当性的法哲学分析”,《哲学动态》,2007年第9期。
    31胡旭晟:“论法律源于道德”,《法制与社会发展》,1997年第4期。
    32程明:“试论道德的法律化及其限度”,《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2期。
    33陈炳水:“道德立法:社会转型期道德建设的法律保障”,《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34刘佳:“道德法律化及其局限性”,《道德与文明》,1999年第5期。
    35徐晓明:“道德的法律化与法律的道德化”,《光明日报》,2002年1月8日。
    36[英]斯坦、香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206—207页。
    37[英]哈特:《法律、自由与道德》,支振锋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68页。
    38范进学,前注[29],第34-41页。
    39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的和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79页。
    40同上注,第294页。
    41马尽举:“论道德秩序”,《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6期。
    42李建华、张善燚:“市场秩序、法律秩序、道德秩序”,《哲学动态》2005年第4期。
    43肖祥:“论伦理秩序建设中的制度性道德关怀及其限度”,《中州学刊》,2005年第1期。
    44《牛津法律大辞典》,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年版,第539页。
    45[奥]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4、141页。
    46转引自高宣扬:《鲁曼社会系统理论与现代性》,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2页。
    47[美]昂格尔:《现代社会中的法律》,吴玉章、周汉华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6、59页。
    48[苏]雅维茨:《法的一般理论》,朱景文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03页。
    49孙国华主编:《法理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06页。
    50吕世伦主编:《当代西方法学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73页。
    51《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版,第115页。
    52谢晖:“论法律秩序”,《山东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53[英]哈特:《法理学中的定义与理论》,载哈特:《法理学与哲学论文集》,支振峰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54[美]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0页。
    55[美]弗里德曼:《选择的共和国:法律、权威与文化》,高鸿钧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56朱景文:《现代西方法社会学》,北京: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第114-116页。
    57[美]布莱克:《法律的运作行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8页。
    5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59朱景文,前注[56],第109-110页。
    60布莱克,前注[57],第44-47页。
    6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5页。
    62同上注,第97页。
    6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1页。
    64[美]布莱克,前注[57],第45页。
    65恩格斯认为,在氏族制度内部,权利和义务之间还没有任何差别。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9页。
    66前注[61],第161页。
    67前注[61],第163-168页。
    68前注[61],第169页。
    69[美]布莱克,前注[57],第]4-15页。
    70前注[61],第97页。
    71前注[61],第168页。
    72林耀华主编:《原始社会史》,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52-357页。
    73前注[61],第108页。
    74[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7-28页。
    75同上注,第29页。
    76[美]布莱克,前注[57],第89页。
    77[美]墨菲:《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33页。
    78[美]弗里德曼:《法律制度》,李琼英、林欣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71页。
    79前注[61],第94页。
    80[美]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贺卫方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9页。
    81韦伯写道:“十分重要的是立法的内在性质:以伦理为取向的家产制,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其他各地,所寻求的总是实际的公道,而不是形式的法律。……中国皇帝所颁布的谕令,大抵上和西方的中世纪的教皇敕令中所特有的训诲形式相吻合,只是没有类似的、严密的法律内容。最为知名的诸令谕,并不是法律的规范,而毋宁是法典化的伦理规范,并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因此,司法在很大程度上保持‘卡地’或者‘内阁’司法的性质。”“中国的法官——典型的家产制法官——以彻底的家长制的方式来判案,也就是说,只要是在神圣传统所允许的范围内,他绝对不会根据形式的律令和‘一视同仁’来进行审判。情况恰恰根本相反,他会根据被审者的实际身份以及实际的情况,或者根据实际结果的公正与适当来判决。这种所罗门式的卡地司法也不像伊斯兰教那样有一本神圣的法典为依据。”([德]韦伯:《儒教与道教》,洪天富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6页,第123页。)
    82[古罗马]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法学阶梯》,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引书馆,1989年版,第6页。
    83转引自[美]沃森:《民法法系的演变及形成》,李静冰,姚新华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25页。
    84[古罗马]西塞罗:《国家篇法律篇》,沈叔平、苏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04页。
    85同上注,第170页。
    86[英]莫里森:《法理学:从古希腊到后现代》,李桂林等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94页。
    87同上注,第291页。
    88[德]韦伯:《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页。
    89同上注,第221页。
    9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4-275页。
    91[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彭强、黄晓京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4页。
    92同上注,第167页。
    93[日]川岛武宜:《现代化与法》,申政武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27页。
    94[德]耶林:《为权利而斗争》,载梁慧星主编:《为权利而斗争》,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12页。
    895蔡泳春:《新约导读》,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年版,第51页。
    96[日]川岛武宜:《现代化与法》,申政武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5页。
    97[美]弗洛姆:《逃避自由》,载《弗洛姆文集》,冯川等译,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第18页。
    98Jacob Burckhardt:Civilization of the Renaissance in Italy,The Macmillan Co.,New York,P.129.转引自[美]弗洛姆:《逃避自由》,载《弗洛姆文集》,冯川等译,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第19页。
    99前注[90],第275页。
    100[美]弗洛姆:《逃避自由》,载《弗洛姆文集》,冯川等译,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第29页。
    101[德]西美尔:“大都会与精神生活”,载汪民安等主编:《现代性基本读本》(下),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39页。
    102同上注,第640页。
    103同上注,第641页。
    104同上注,第643页。
    106胡旭晟:《法律的道德历程——法律史的伦理解释》,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33-34页。
    107[美]弗里德曼,前注[55],第80-81页。
    108以上引自《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1367页。
    109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9页。
    110同上注,第41页。
    111[英]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董乐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5页。
    112[英]查·帕·斯诺:《对科学的傲慢与偏见——查·帕·斯诺演讲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29页。
    113[英]布洛克,前注[115],第136页。
    114[法]孔德:《论实证精神》,黄建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115[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89页。
    116[美]博登海默,前注[54],第64页。
    117[美]弗兰克:《法律和现代精神》1949年版,第5页。转引自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29页。
    118万俊人:《现代西方伦理学史》(上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47-248页。
    119同上注,第193页。
    120《论语·为政》
    121《论语·颜渊》
    122李渊庭、阎秉华整理:《梁漱溟先生讲孔孟》,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8页。
    123[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2-56页。
    124[英]休谟:《道德原理探究》,王淑芹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0页。
    125同上注,第23页。
    126[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00-101页。
    127同上注,第85页。
    128《论语·学而》。
    129李渊庭、阎秉华整理,前注[126],第27页。
    130《孟子·公孙丑》。
    131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13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颜一,秦典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6页。
    133同上注,第110页。
    134[英]莫里森:《法理学——从古希腊到后现代》,李桂林等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94页。
    135韦伯对未来沮丧地预言:“这种文化的最后发展阶段,确实可以这样说:专门家没有灵魂,纵欲者没有肝肠,这样一种皆无情趣的现象,意味着文明已经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水平。”[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彭强、黄晓京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6-177页。
    136[英]莫里森,前注[138],第298页。
    137[英]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杨渝东、史建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
    138[英]费夫尔:《西方文化的终结》,丁万江,曾艳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8页。
    139李渊庭、阎秉华整理,前注[126],第45-46页。
    14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4页。
    141正因为两种生活的不同,因此有贵族政体和平民政体的区分。贵族政体的准则是德性,平民政体则必须以法律为权威。见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颜一、秦典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5-133页。
    142和康德先天理性的道德不同,这里所说为先天情感之道德。
    143许纪霖编选:《内圣外王之境:梁漱溟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76页。
    144《孟子·梁惠王上》。
    145[德]耶林:《为权利而斗争》,胡宝海译,载梁慧星主编:《为权利而斗争:梁慧星先生主编之现代法学名著集》,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1—52页。
    146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70页。
    147同上注,第178页。
    148同上注,第]80页。
    149牟宗三:《政道与治道》,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6-37页。
    150同上注,第35页。
    151《论语·述而》。
    152杨适:《古希腊哲学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16页。
    153尽管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曾经表达了自然的公正和约定的公正二分的主张,但自然的公正虽然是对所有地方的人都具有效力,但却是可变的,因此难以被认定是后来的自然法思想的真正体现。见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49-150页。
    154《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77页。
    155[古罗马]西塞罗:《国家篇法律篇》,沈叔平,苏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04页。
    156[英]阿巴拉斯特:《西方自由主义的兴衰》,曹海军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
    157[美]斯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彭刚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80页。
    158《阿奎那政治著作选》,马清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43-44页。
    159[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160[法]孔德:《论实证精神》,黄建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9-30页。
    161同上注;第9-10页。
    162同上注,第31页。
    163[美]庞德:《法律与道德》,陈林林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9页。
    164[古罗马]西塞罗:前注[159],第171页。
    165[英]莫里森:《法理学——从古希腊到后现代》,李桂林等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页。
    166哈尔曼:《道德观念是否正在衰落?对当代社会道德面貌的国际调查》,载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社会转型:多文化多民族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17页。
    167[美]麦金太尔,前注[159],第315页。
    168陈贇:《现时代的精神生活》,北京:新星出版社,2008年版,第58页。
    169[英]贝拉米:《重新思考自由主义》,王萍,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82-293页。
    170[美]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贺卫方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10页。
    171同上注,第44页。
    172朱景文主编:《当代西方后现代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26页。
    173[英]莫里森:《法理学——从古希腊到后现代》,李桂林等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页。
    174[美]德沃金:《法律帝国》,李常青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80-81页。
    175同上注,第176页。
    176同上注,第159-172页。
    177同上注,第217页。
    178[英]哈特:《英国人眼中的美国法理学:噩梦与高贵之梦》,载哈特:《法理学与哲学论文集》,支振锋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29-152页。
    179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92-393页。
    180[古希腊]柏拉图:《政治家篇》,载《柏拉图全集》第三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1-152页。
    18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颜一,秦典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0页。
    182《商君书·说民第五》。
    183《韩非子·五蠹》。
    184[英]哈特:《法律、自由与道德》,支振锋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6-7页。
    185[英]密尔:《论自由》,许宝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10页。
    186《汉书》七六,《韩延寿传》。
    187《后汉书》五○,《鲁恭转》。
    191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罗义俊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58-60页。
    192[德]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舒国滢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211页以下及代译序。
    193《孟子·公孙丑上》。
    194《孟子·离娄上》。
    195王阳明:《传习录》卷中《答欧阳崇一》,第171条。
    166《王阳明全集》卷五《答舒国用·癸末》。
    197王阳明:《传习录》,第8条。
    198许纪霖编选:《内圣外王之境:梁漱溟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第195页。
    199梁漱溟:《人心与人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3页。
    200[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2页。
    201同上注,第35页。
    202《礼记·中庸》
    203[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7页。
    20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61页。
    205[爱尔兰]凯利:《西方法律思想简史》王笑红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51—52页。
    206[英]梅因,前注[207],第16页。
    207[美]霍姆斯:《法律的道路》,张千帆等译,《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0年秋季号。
    208[美]卡多佐:《法律的生长》,刘培峰,刘骁军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8页。
    209同上注,第48页。
    210同上注,第53页。
    211杨寅:“普通法传统中的自然正义原则”,《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3期。
    212[美]博登海默,前注[54],第155页。
    213《辞海》“体用”词条的解释是:①体,指形体,形质,实体;用指功能、作用、属性。②体,指本体、本质;用,指现象:③体,指根本原则;用指具体方法。清张之洞《劝学篇·会通》:“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用西方科学技术辅助中国封建名教。见《辞海》(缩印本)1989年版,上海辞书出版社,第257页。本文采用《辞海》的第三义。
    217《礼记·曲礼》。
    218L. Draite de droit constitutionnel,t.I§ 5-10.p.65 ets转引自王伯琦:《近代法律思潮与中国固有文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页。
    219狄骥认为,法国《拿破仑法典》除家族法不论外,只有三个准则:契约自由,财产之不可侵,因过失致人损害者应予以赔偿。此外全属致此三大准则于实现的技术法。至于刑法则全部都是技术法。转引自王伯琦:《近代法律思潮与中国固有文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220王伯琦:《近代法律思潮与中国固有文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221《礼记·礼运》。
    222《礼记·乐记》。
    223《论语·八佾》。
    224《论语·颜渊》。
    225[英]费夫尔:《西方文化的终结》,丁万江,曾艳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16页。
    226[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1页。
    227[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40-143页。
    228[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73-74页。
    229 David L. Stills, 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 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 & The Free Press,1968, V.Ⅱ,473-487译文引自何怀宏编:《西方公民不服从的传统》,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03页。
    230[美]梭罗:“公民不服从”,载何怀宏编:《西方公民不服从的传统》,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7页。
    231 Hannah Arendt, Crises of the Republic, Orlando: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72,49-102译文引自何怀宏编:《西方公民不服从的传统》,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30页。
    232[英]哈特:《法律的概念》,张文显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84页。
    234[英]比克斯:《法理学:理论与语境》,邱昭继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04页。
    233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78页。
    235 H. L. A. Hart, "Are There Any Nature Rights?" Philosophical Review,64(1955),pp.175-185.
    236[英]比克斯,前注[234],第205页。
    237张文显,前注[233],第283页。
    238[英]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夏勇、张志铭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第35页。
    239[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84页。
    240同上注,第364页。
    241[古罗马]西塞罗:《国家篇法律篇》,沈叔平,苏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04页。
    242[美]斯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彭刚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186页。
    243同上注,第186页。
    244[英]霍布斯:《论公民》,应星,冯克利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245[美]斯特劳斯:同[242]注,第185页。
    253《论语·为政》。
    254《论语·子路》。
    255[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36页。
    256[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0页。
    257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5页。
    258《朱子语类》卷九。
    259陈来:《宋明理学》(第二版),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4年版,第145页。
    260《传习录》卷上,第26条。
    261《答顾东桥书》,《阳明全书》,卷二。
    262吴震:《王阳明著述选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99页。
    263[古希腊]柏拉图:《游叙弗伦苏格拉底的申辩可力同》,严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01页。
    264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59页。
    265《孟子·尽心上》。
    266[奥]弗洛伊德:《文明及其缺憾》,傅雅芳、郝冬瑾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57页。
    267《盐铁论·刑德第五十五》。
    368《论语·为政》
    269《论语·学而》。
    270[美]庞德:《法理学》(第二卷),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15页。
    271[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9—10页。
    272《阿奎那政治著作选》,马清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27页。
    273[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沈叔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23—24页。
    274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36页。
    275H. Kelsen, Essays in Legal and Moral Philosophy,(ed. By Weinberger), p.87转引自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339页;又可参见[奥]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20页。
    276[美]庞德:《法理学》(第二卷),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0-266页。
    277[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76页。
    278同上注,第372页。
    279[俄]弗兰克:《社会的精神基础》,王永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99页。
    280法律和道德的“应当,,只在价值层面上统一,而在方法和手段层面上却不一定统一,甚至可能出现背离和冲突。这主要是因为法律对技术性的追求带来的。
    281施启扬:“法律与道德”,载《法学论集》(中华学术与现代化丛书第9册),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3年版,第98页。
    282刘作翔:“法律与道德:中国法治进程中的难解之题:对法律与道德关系的再追问和再思考”,《法制与社会发展》1998年1期,第1-9页。
    283[美]庞德:《法律与道德》,陈林林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7-148页。
    284[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156-176页。
    285在伦理学中,公正和正义是同义词,故对亚里士多德的“正义”也可译为“公正”,本文根据廖申白译注本而为称为“公正”。在本文中,正义和公正的含义也没有区别。
    286[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29页。
    287同上注,第130页。
    288[古罗马]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5页。
    289同上注,第5页。
    290[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52页。
    291[古希腊]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吴永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66页。
    292慈继伟:《正义的两面》,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页。
    293《老子·第三十八章》。
    [1]曹刚:《法律的道德批判》,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胡旭晟:《法律的道德历程:法律史的伦理解释》,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3]梁晓杰:《德法之辨:现代德法次序的哲学研究》,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刘同君:《守法伦理的理论逻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罗国杰、夏伟东:《以德治国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的和谐》,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朱景文:《现代西方法社会学》,北京: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
    [8]朱景文主编:《当代西方后现代法学》,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9]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0]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1]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2]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载《瞿同祖法学论著集》,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3]王伯琦:《近代法律思潮与中国固有文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4]汪民安等主编:《现代性基本读本》,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5]万俊人:《现代西方伦理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6]慈继伟:《正义的两面》,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17]李渊庭、阎秉华整理:《梁漱溟先生讲孔孟》,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8]许纪霖编选:《内圣外王之境:梁漱溟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19]梁漱溟:《人心与人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0]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21]牟宗三:《政道与治道》,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2]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2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4]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25]陈来:《宋明理学》(第二版),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4年版。
    [26]吴震:《王阳明著述选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27]杨适:《古希腊哲学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28]陈贇:《现时代的精神生活》,北京:新星出版社,2008年版。
    [2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2][英]斯坦、香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33][英]哈特:《法律、自由与道德》,支振锋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34][奥]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35][美]昂格尔:《现代社会中的法律》,吴玉章、周汉华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6][苏]雅维茨:《法的一般理论》,朱景文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7][英]哈特:《法理学与哲学论文集》,支振峰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38][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9][美]弗里德曼:《选择的共和国:法律、权威与文化》,高鸿钧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0][美]布莱克:《法律的运作行为》,唐越,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41][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42][美]弗里德曼著:《法律制度》,李琼英,林欣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43][德]韦伯:《儒教与道教》,洪天富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4][德]韦伯:《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桂林:广西示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5][德]韦伯: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彭强、黄晓京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6][美]德沃金:《法律帝国》,李常青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47][英]莫里森:《法理学:从古希腊到后现代》,李桂林,等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8][日]川岛武宜:《现代化与法》,申政武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9][德]耶林:《为权利而斗争》,载梁慧星主编:《为权利而斗争》,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50][美]弗洛姆:《逃避自由》,载《弗洛姆文集》,冯川等译,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
    [51][美]庞德:《法律与道德》,陈林林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2][美]庞德:《法理学》(第二卷),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3][美]卡多佐:《法律的生长》,刘培峰,刘骁军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4][英]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董乐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55][俄]弗兰克:《社会的精神基础》,王永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56][法]孔德:《论实证精神》,黄建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57][英]查·帕·斯诺:《对科学的傲慢与偏见——查·帕·斯诺演讲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58][英]罗素:《西方哲学史》,马元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59][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张志铭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60][英]休谟:《道德原理探究》,王淑芹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61][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62][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沈叔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63][美]斯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彭刚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64][英]费夫尔:《西方文化的终结》,丁万江,曾艳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5][英]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杨渝东、史建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
    [66][美]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贺卫方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67][美]富勒:《法律的道德性》,郑戈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68][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69][爱尔兰]凯利:《西方法律思想简史》王笑红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70][英]阿巴拉斯特:《西方自由主义的兴衰》,曹海军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71][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72][奥]弗洛伊德:《文明及其缺憾》,傅雅芳、郝冬瑾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73][英]贝拉米:《重新思考自由主义》,王萍,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4][英]霍布斯:《论公民》,应星,冯克利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75][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76][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77][古希腊]柏拉图:《政治家篇》,载《柏拉图全集》第三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
    [78][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79][古希腊]柏拉图:《游叙弗伦苏格拉底的申辩可力同》,严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80][古希腊]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吴永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8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自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8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颜一,秦典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3][古罗马]西塞罗:《国家篇法律篇》,沈叔平、苏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84][古罗马]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85]《阿奎那政治著作选》,马清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86]《论语》
    [87]《孟子》
    [88]《老子》
    [89]《礼记》
    [90]《商君书》
    [91]《韩非子》
    [1]范进学:“论道德法律化与法律道德化”,《法学评论》,1998年第2期。
    [2]马长山:“法治社会中法与道德关系及其实践把握”,《法学研究》,1999年第1期。
    [3]孙莉:《德治与法治正当性分析——兼及中国与东亚法文化传统之检省》,《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4]刘作翔:“法律与道德:中国法治进程中的难解之题:对法律与道德关系的再追问和再思考”,《法制与社会发展》,1998年第1期。
    [5]胡旭晟:“论法律源于道德”,《法制与社会发展》,1997年第4期
    [6]王淑芹:“道德法律化正当性的法哲学分析”,《哲学动态》,2007年第9期。
    [7]程明: “试论道德的法律化及其限度”,《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2期。
    [8]陈炳水:“道德立法:社会转型期道德建设的法律保障”,《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9]刘佳:“道德法律化及其局限性”,《道德与文明》,1999年第5期。
    [10]徐晓明:“道德的法律化与法律的道德化”,《光明日报》,2002年1月8日。
    [11]马尽举:“论道德秩序”,《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6期。
    [12]李建华、张善燚:“市场秩序、法律秩序、道德秩序”,《哲学动态》,2005年第4期。
    [13]肖祥:“论伦理秩序建设中的制度性道德关怀及其限度”,《中州学刊》,2005年第1期。
    [14]谢晖:“论法律秩序”,载《山东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15]杨寅:“普通法传统中的自然正义原则”,《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16][美]霍姆斯:“法律的道路”,张千帆等译,《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0年秋季号。
    [17]哈尔曼:“道德观念是否正在衰落?对当代社会道德面貌的国际调查”,载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社会转型:多文化多民族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18][英]哈特:“英国人眼中的美国法理学:噩梦与高贵之梦”,载哈特:《法理学与哲学论文集》,支振锋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19][英]哈特:“法理学中的定义与理论”,载哈特:《法理学与哲学论文集》,支振峰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1]《辞海》(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
    [2]《牛津法律大辞典》,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年版。
    [3]《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版。
    [4]孙国华主编:《法理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5]《深圳一医院全体护士为安全戴钢盔上班》,http://news.163.com/06/1225/17/ 33734Q6P00011229.html,发布日期:2006-12-25。
    [6]《老汉跌倒无人上前搭救大喊“是我自己跌的”》,http://news.163.com/09/0223/ 09/52R1IPPI00011229.html, 发布日期:2009-2-23。
    [1]H. L. A. Hart, Law, Liberty, and Moralit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3.
    [2]Patrick Devlin, The Enforcement of Moral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5.
    [3]Robert P. George, Making Man Moral, Clarendon Press,1993.
    [4]William A. Edmundson ed., The Duty to Obey the Law:Selected Philosophical Writings, Rowman & Littlefield,1999.
    [1]Ronald Dworkin, Lord Devlin and the Enforcement of Morals, The Yale Law Journal, Vol.75, May1966.
    [2]H. L. A. Hart, Social Solidarity and the Enforcement of Moralit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Review, Vol.35,1967-1968.
    [3]Lawrence B. Solum, Virtue Jurisprudence:A Virtue-Centered Theory of Judging, Metaphilosophy, Vol.34,Nos.1/2,January 2003.
    [4]Andrei Marmor, The Rule of Law and Its Limits, Law and Philosophy,Vol.23,2004.
    [5]H. L A. Hart, Positivism and the separation of law and morals, Harvard Law Review, vol.71, February1958.
    [6]H. L. A. Hart, "Are There Any Nature Rights?" Philosophical Review, Vol.64,195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