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宁波城市肌理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对城市肌理的概念和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城市肌理作为城市形态、尤其是城市空间形态的表征,是城市的各种组成要素通过结构关系形成整体后,在空间上所呈现出的宏观表面组织动态的“肌理”效果,是城市空间形态在“逻辑的内涵”的内在作用机制下“表现的外延”的一种直观的表现形式。城市肌理由基本形和结构框架构成,具有具象实体和抽象形态的双重属性,本文初步拟出一套描述城市肌理的定性定量指标。城市肌理的组织规律具有两个层面,即图形规律(显性)和生成机制规律(隐性),城市肌理的生成机制的社会性、内发性、综合性正是其区别于一般肌理的关键之处。
     GIS的运用不仅是研究手段的革新,也是研究方法论和思维方式的革新。本文分析了GIS在城市肌理研究中应用的范围和局限性,城市肌理要素信息与GIS空间数据的对应关系,并对GIS的空间分析方法在城市肌理研究中的运用原理作了探讨,建立了在城市肌理研究中GIS应用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框架。
     以上述研究作为认识论基础,本文对宁波老城城市肌理进行了实证研究。由于不同尺度下人的关注重点和认知结构会发生变化,为了方便研究和论述,分别从城市级和分区级两个尺度层次对宁波老城的城市肌理进行研究。从宁波独特的区位条件、地理环境和历史人文的特点上总结出宁波具有“双构性”的整体城市特色,简要回顾了宁波城市空间发展简史,以此为城市级肌理形成、演变的宏观背景,总结了作为宁波老城城市级肌理骨骼构架的街道水网的整体格局,归纳出其发展演变的特征——从双格网蜕变成单格网,街道网的密度经历了由疏到密再由密到疏的发展过程,而水系在宁波城市肌理演变中起着独特的、决定性的作用。在宁波老城分区级肌理的研究中,着重通过土地使用分区格局和宁波传统聚居模式的演变,勾勒出宁波分区级肌理的概貌。
     考虑到资料收集和人力、时间投入的局限性,本文选择在分区级肌理这一尺度层次上,以孝闻街区为个案片区作GIS量化分析的实证研究。将街区的现实状态经过模型抽象,转化为能够被GIS系统模式的的数据库,在此基础上,进行城市肌理特征及指标的运算和分析,以获得对城市肌理现状的认知和解读。无论是在旧城的肌理织补或是新区的肌理创造方面,GIS的分析成果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帮助建立起新加入元素应遵循的指标框架,以及融合或新建后的整体拟实现状态的指标控制系统。
This dissertation has systemically discussed on the concept and theory of urban fabric, which is as form of city, especially the expression of special form shape of city. After the elements of city are integrated into urban fabric through the structural relationship, they express themselves as the macrocosmic and dynamic "fabric" from special aspect. The fabric is a superficial urban shape of "extension of expression" under its mechanism of intension of logic. With double attributes of concrete entity and abstract shape, urban fabric is made up of basic forms and structural framework. Here a series of indices are put forward to describe the urban fabric. The organizing rule of urban fabric has two levers, which are graphic rules (implicit) and developing mechanism rule(explicit).It is the social,endogenous and integrated developing mechanism that distinguishes the urban fabric from the other fabrics.
    Application of GIS is not only the innovation of study method, but also the innovation of methodology and thoughtway. Its Work Flow, main functions,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elements information of urban fabric and spatial data of GIS as well as the spatial analyzing methods in the study of urban fabric are discussed.
    Based on the above-mentioned theory, an empirical case study on urban fabric of Ningbo old city is carried out. Since the focus and perceivable structure could be changed under the different scales, we study the urban fabric of Ningbo old city from two levers, which are whole city area lever and subarea lever. Based on the analyses of location,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s well a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this dissertation summarizes the "double structure" identity of Ningbo. With the retrospect of urban spatial developing history, the entire pattern of streets and river networks has been summarized, which are transformed from double-grid to single-grid. While the street network are transformed from scanty to dense, the water system maintain its special and essential function. In the study of this lever, the general picture of urban fabric zoning is outlined and different fabric of Ningbo old city is marked out through the analyses of land use zoning and evolvement of traditional settlement patterns.
    On the subarea lever however, only one probe case—Xiaowen block has been chosen due to the time pressure and limited data. The reality of the block is
    transformed into GIS database through modeling. And its fabric feature and indices are computed and analyzed, so as to cognize and interpret the actuality of urban fabric. No matter for the fabric mending in the old city or for and fabric building in the new area, the fruit of GIS analyses has its essential applying value. It helps to built up an index framework which the newly added elements should follow and the regulatory index system which reflects the whole virtual reality after rebuilding.
引文
1 这里的社会结构主要指人口阶层构成、邻里关系和人际网络,生活方式主要指居住在靠近工作地点和容易获得工作岗位或维持生计的地方。
    2 参见 范文兵.上海里弄的保护与更新.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05~212
    3 参见 庄宇.城市设计的运作.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42~43
    4 (英)Matthew Carmona等编著.冯江等译.城市设计的维度(公共场所——城市空间).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73
    5 武进.中国城市形态:结构、特征及其演变.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2
    6 (美)纳赫姆·科恩著.王少华译.城市规划的保护与保存.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55
    7 成砚.读城——艺术经验与城市空间.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7~18
    8 N·舒尔兹.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施植明译.台北:尚林出版社,1985年.190
    9 “结构性存在的建筑物的连续组合构成了街道和街区,它服从于街道的组织原则,使自身与周围建筑在形式上保持一致和连续;纪念性存在的建筑物多不受其他形式的制约,形式上的独特性和观念性使其成为特定社会意义的代表,并往往成为城市形象的标志.”引自王富臣.形态完整——城市设计的意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03
    10 宁波晚报,2005年8月31日,第21版
    11 宁波晚报,2005年8月31日,第23版
    12 相关详细内容可参阅 (英)鲍克思.地理信息系统与文化资源管理,胡明星译.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13 杨哲.厦门城市空间与建筑发展历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5:5
    14 参见 龚烈沸.宁波古今方志录要.宁波:宁波出版社,2001:5
    15 (美)施坚雅(G.William Skinner)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叶光庭等合译.北京:中华书局,2000.818
    16 顾朝林、甄峰、张京祥.集聚与扩散——城市空间结构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2
    17 赵和生.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67
    18 “形态,,在《辞海》中解释为形状和神态,是指事物的几何形状之外还包涵着其所传达的意义和精神状态。
    19 参见 刘捷.城市形态的整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8
    20 参见 王富臣.形态完整——城市设计的意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02
    21 社会学家卡洛·罗特拉(Carlo Rotella,1998)提出“事实城市”(city of fact)与“感觉城市”(city of feeling)两个相对的概念,用来区分实体存在的城市空间与主观感受的城市空间。
    22 杨哲.厦门城市空间与建筑发展历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5.40
    23 顾朝林、甄峰、张京祥.集聚与扩散——城市空间结构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3
    24 参见衷峻.城市肌理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2001:10
    25 辛华泉.形态构成学.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191~192
    26 王建国.城市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52
    27 辛华泉.形态构成学.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190
    28 (美)斯皮罗·科斯托夫.单皓译.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7
    29 同上.
    30 张剑涛.城市形态学理论在历史风貌保护区规划中的应用.城市规划汇刊,2004,(6):60
    31 参见(美)凯文·林奇著.林庆怡、陈朝晖、邓华译.城市形态.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257~267
    32 参见衷峻.城市肌理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2001:27~29
    33 (美)斯皮罗·科斯托夫.单皓译.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46
    34 (美)斯皮罗·科斯托夫.单皓译.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51~52
    35 刘兆丰.城市记忆单元及其系统——一种城市保护与发展规划.规划师,1997,1:56~57
    36 黄英杰,周锐,丁玉红.构成艺术.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104
    37 参见(美)凯文·林奇著.林庆怡、陈朝晖、邓华译.城市形态.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84~86
    38 参见(美)纳赫姆·科恩著.王少华译.城市规划的保护与保存.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39-155
    39 (美)纳赫姆·科恩著.城市规划的保护与保存,王少华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49
    40 参见(日)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街道的美学.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35~38
    41 具体的分析模式和量化途径,将在第六章中结合实际案例进行阐述。
    42 参见(瑞士)J·皮亚杰.结构主义.倪连生、王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6~17
    43 参见(美)凯文·林奇著.林庆怡、陈朝晖、邓华译.城市形态.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86~187
    44 (美)凯文·林奇著.林庆怡、陈朝晖、邓华译.城市形态.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88
    46 参见 张京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154
    47 参见 田宝江.城市空间解析与设计:[博士论文].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1998:50
    48 鲁道夫·阿思海姆在《艺术与知觉》一书中指出:“在特定的条件下,面积较少的面总是被看成‘图’,而面积较大的面总是被看成‘底’。”另一方面,具有明确的轮廓线或边缘线限定的形一般被认为是“图”,而边缘限定松弛或边界难以确定的形,一般被认为是“底”,当两个形的面积差异不明显且均有明确限定的范围和轮廓时,图底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49 王建国.城市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201
    50 这四大类分别是:物质线,城市域面上各种实存的、可以清楚辨认的“线”,如现状工程线、道路线、河流等:虚观的“力线”,由人们对城市域面上物质形体的心理体验和感受形成,如高大建筑物的空间影响线;行为线,由人们周期性的节律运动及其所占据的相对稳定的城市空间所构成;控制线,由社记者和建设管理者进行城市建设实践活动中形成,如规划设计红线、视廊、区划辅助线等。
    51 转引自 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4.89
    52 参见 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4.89~90
    53 (日)稹文彦.城市哲学.张在元、蒋敬诚译.世界建筑,1988(4)
    54 参见 段进.城市空间发展论.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82~87
    55 参见 顾朝林、甄峰、张京祥.集聚与扩散——城市空间结构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3,190~192
    56 参见 张勇强.城市空间发展自组织研究:[博士论文].南京:东南大学建筑系,2003.71~75
    57 顾朝林、甄峰、张京祥.集聚与扩散——城市空间结构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8
    58 沈玉麟.外国城市建设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42
    59 沈玉麟.外国城市建设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99
    60 王富臣.形态完整——城市设计的意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88~189
    63 邬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6
    64 邬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0
    65 邬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6
    66 统一测量、统一数字化涉及到数据的标准化问题,还必须划分标准的空间统计单元,详情参见 熊侠仙.GIS在文化遗产管理中的应用——以外滩历史风貌保护区为例:[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2003:44~45
    67 目前在我国至少有三个问题尚未解决,所以跨部门、跨行业的共享难以实现,一是“观念”问题,二是法规问题,三是数据标准问题。
    68 姜亚莉,张延辉.GIS空间分析的应用领域.四川测绘,2004,Vol.27(3):99
    70 龚健雅.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72
    71 分析理性概念包涵了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范畴的人类理性思维,而工具理性则特指针对研究对象的复 杂系统、运用科技手段进行量化分析的手段。详见郑时龄.建筑理性论——建筑的价值体系与符号体系.台北:田园城市文化,1996.23-24。
    72 浙江省工程勘察院编制.宁波市地图集.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8,P1
    73 早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宁波通过海上同朝鲜、日本等就有文明的传播和交流,参见林士民、沈建国《万里丝路——宁波与海上丝绸之路》,宁波出版社,2002,P5~8
    75 林士民.三江变迁——宁波城市发展史话.宁波:宁波出版社,2002,P31~32
    76 有关城市的三个层面——底层面、体层面、境层面的定义,参见本文第二章的2.2.1小节。
    77 中国的海岸线大致以长江口为界,南北的构造有着很大的差异.北中国基本上为泥质海岸,滩平岸阔,潮汐进退动辄数里至数十里,与这种海岸相适应的海船是平底船,肚大而吃水浅;南中国则基本上为石质海岸线,岸陡港深,潮汐上下涨落,与此相适应的海船多为尖底船,腹尖窄而吃水深,在远洋航行中有较好的稳定性。由于海舶的构造差异,中国古代海运从开始起就形成了南北两大帮系.因此,南北海运就必须在长江口附近找到一处转口港以便换船易货。在上海港尚未开发,而杭州由于钱江潮巨大的潮差不具备成港的条件时,这一使命自然地落在宁波的肩上。
    78 主要由萧山、绍兴、上虞、余姚、慈溪、鄞县、镇海七县的平原部分组成,宁波所在的其中一片平原称宁波平原。
    79 参见 陈桥驿.论历史时期宁绍平原的湖泊演变(吴越文化论丛).北京:中华书局,1999.324
    80 王自亮.浙江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与现代化的人文动因.浙江学刊,2003,(4):169
    81 (南宋)罗浚、方万里纂.宝庆四明志
    82 俞福海主编.宁波市志.北京:中华书局,1995.589
    83 俞福海主编.宁波市志.北京:中华书局,1995.602
    84 相栋.论文化名城特色.宁波城市研究,2005,1:92~93
    85 中国航海史研究会编纂.宁波港史.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
    86 另外两个港口分别是广州和泉州,据报道,这三座城市拟共同申报“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
    87 (美)施坚雅.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徐松年、马裕祥、王文源译.北京:中华书局,2000.500
    88 十城门分别为望京门、甬水门、鄄江门、灵桥门、东渡门、来安门、洹捕门、盐仓门、达信门、郑堰门。参见俞福海主编.宁波市志.北京:中华书局,1995.36~37。
    89 东自灵桥门向北而西至永丰门,因滨江,无濠。
    90 宁波及其腹地的商业体系的发展历史,参见(美)施坚雅(GWilliam Skinner)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北京:中华书局,2000.484~512。
    91 “南号”亦称“南帮”,系长江以南地区港口商业船帮,专营东南沿海、岭南货运,主要来自闽广一带;“北号”或称“北帮”,北方商业船帮,专营长江以北港口贸易运输,以山东、安徽商人为主。
    92 乐成耀.清代宁波商品市场研究.宁波党校学报,2005,1:87
    93 参见 张驭寰.中国城池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363~365
    94 林士民.三江变迁——宁波城市发展史话.宁波:宁波出版社,2002.138
    95 (美)斯皮罗·科斯托夫.单皓译.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5
    96 相栋.论文化名城特色.宁波城市研究,2005,1:90
    97 (晋)陆云.答车茂安书.《陆云集》卷十,北京:中华书局,1988
    98 斯波义信的研究认为,南宋宁波城的商业除了城区内部的市场之外,还在主要城门外也发展起来,西门和南门各一个,东门两个,参见斯波义信.宁波及其腹地.(美)施坚雅(G.William Skinner)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北京:中华书局,2000.475
    99 林士民.三江变迁——宁波城市发展史话.宁波:宁波出版社,2002.85
    100 据《宝庆四明志》的记载,仅宝庆年间,城内的桥梁达120座之多。
    101 桥梁名称一览,参见俞福海主编.宁波市志·外编.北京:中华书局,1998
    102 城区共六厢,除罗城内的四厢之外,另东郊、北郊各为一厢。
    103 (南宋)罗浚、方万里纂.宝庆四明志.卷三,坊巷条
    104 斯波义信.宁波及其腹地.(美)施坚雅(G.William Skinner)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北京:中华书局,2000.475
    105 市舶,中国旧时对中外互市船舶的通称。
    106 十洲分别指月湖中央四处:松岛(南宋改称竹洲)、花屿、柳汀、芳草洲;西岸三处:烟屿、雪汀、芙蓉洲;东岸三处;竹屿、月岛、菊花洲,参见宁波市海曙区政协文史委编.璀璨明珠——月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63-67。
    107 徐季子、周冠明.千年月湖.宁波:宁波出版社(宁波文化论丛),2002,前言
    108 林士民、沈建国.万里丝路——宁波与海上丝绸之路.宁波:宁波出版社,2002.244
    109 三帮分别为:长路行,分布在重庆、天津、烟台、营口、汉口、广州等地设庄办货;山货行,专门经营浙药和地方卢药材:客帮,来自云南、广西、河南、安徽、江西等省的药材商,在宁波设庄销货,同时把浙药和其他药材返回各省。
    110 林士民、沈建国.万里丝路——宁波与海上丝绸之路.宁波:宁波出版社,2002.288
    111 英国开埠宁波的过程,参见谢俊美.西方开埠宁波的历史回顾和宁波帮的形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Vol.37(1):8~13
    113 参见 徐建成.论宁波外滩的历史品质.宁波党校学报,2004,4:93
    114 (中国水运史丛书)宁波港史.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
    115 “白水权”,就是宁波港的水岸线管理主权,从1872年起自新江桥堍到宁绍码头一带,被江北法国天主教堂霸占。
    116 参见 俞福海主编.宁波市志.北京:中华书局,1995.534~536
    117 参见 俞福海主编.宁波市志.北京:中华书局,1995.589
    118 (英)Matthew Carmona等编著.冯江等译.城市设计的维度(公共场所——城市空间).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57
    119 林士民.三江变迁——宁波城市发展史话.宁波:宁波出版社,2002.93~94
    120 胡俊.中国城市:模式与演进.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60
    121 参见《民国鄞县通志·舆地志》,P136~148
    122 参见 斯波义信.宁波及其腹地.(美)施坚雅(G.William Skinner)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北京:中华书局,2000.502~504
    123 参见 林士民.三江变迁——宁波城市发展史话.宁波:宁波出版社,2002.51~53
    124 参见 林士民.三江变迁——宁波城市发展史话.宁波:宁波出版社,2002.50
    125 参见 李政.宁波旧日的街道街区.宁波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宁波文史资料(第十五辑),1994:184~185
    126 明州的“明”字由“日”、“月”组成,日、月二湖犹如宁波双目,有点睛之效,故得名。日湖与月湖原为一体,后以长春门为界,南隅称“日湖”,西隅称“月湖”。参见 徐季子、周冠明.千年月湖.宁波:宁波出版社,2002:9~11。
    127 水陆门,即除陆门外,边上还筑有一道水门,用来通漕运、过民船,战时则可关闭御敌。
    128 相栋.论文化名城特色.宁波城市研究,2005,(1):89
    129 俞福海主编.宁波市志.北京:中华书局,1995.52
    130 (美)斯皮罗·科斯托夫.单皓译.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96
    131 城市市井经常有些公益性的事务需要费用,比如修桥、铺路、安装街灯、修砌河坎埠头,或者在民俗节庆期间举办公众活动如演戏、请龙王、祭天地,于是在宁波产生了“写会制度”。针对某项公益事业或活动,先由热心好事者征得众人的赞同后,编制一套方案和资金预算,大的事情由城中公推最富裕者“开笔”,小的事情,则由所在的街区发起,由某条街上公认的首富户“开笔”。开笔即是在一张“榜纸”上写上自己姓名或店号名,再写上自愿认缴的经费数,作为本次集资的最高数额,然后依富裕程度逐一写缴,次富者不能高于首富,不然被视作对人不恭或挑衅滋事,反为公众所卑视.事毕,会有决算清单公布,并将余款积存到下次举办公益时一并充入。有些市井也会未雨绸缪,在并无具体项目时而先写会集资,形成基金,然后买些街屋或近市田地出租,租金充作日常小型公益的开支。市井的公共事业往往就就这样得到了正常的维持。
    132 (德)迪特·哈森普鲁格 等著.走向开放的中国城市空间.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102
    134 参见 王金岩、梁江.中国古代城市形态肌理的成因探析.华中建筑,2005,Vol.23(1):154~156
    135 “渗透性”指一个环境的穿越路线或在其中的路线的可选择程度,也是活动机会的一个量度标准。
    136 社,即土地神,民间崇拜的社火。在一个神社建立一个土地庙,附近的居民从信仰上归属到这一神祗,形成一种以信仰为纽带的精神组织.
    137 分别为大街、鉴街、大梁街、小梁街、砌街、沙泥街、冷静街、紫薇街、新街。
    138 俞福海主编.宁波市志.北京:中华书局,1995.47~49
    139 M·R·G.Conzen.1988:258,转引 自张剑涛.城市形态学理论在历史风貌保护区规划中的应用.城市规划汇刊,2004,(6):58~59
    140 (英)卡莫纳 等编著.冯江等译.城市设计的维度.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2005:63
    141 (英)卡莫纳 等编著.冯江等译.城市设计的维度.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2005:64
    142 (美)柯林·罗、弗瑞德·科特著.童明译.拼贴城市.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82
    143 参见 侯正华.“形”与“神”——城市特色街区的四种模式.城市规划汇刊,2003,(3):84-88
    144 阮仪三,孙萌.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城市规划,2001,(10):28
    145 张杰、邓翔宇、袁路平.探索新的城市建筑类型,织补城市肌理——以济南古城为例.2004,(12):47-52
    146 顾震弘、韩冬青.以南京中华门地区为例考察影响城市肌理的若干因素.现代城市研究,2002,(3):24-27
    147 C. N. Schulz. 1976. The Phenomenon of Place. 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Quarterly, 8(4): 3-10
    148 张松.日本历史环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华中建筑,2001,(4):84-85
    151 参见(日)斯波义信.宁波及其腹地.(美)施坚雅.徐松年、马裕样、王文源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北京:中华书局,2000:488
    152 参见李政.宁波旧日的街道街区.宁波文史资料(第十五辑).宁波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1994.188
    153 “三支烟囱”指宁波和丰纱厂、永耀电力公司和太丰面粉厂,“半支烟囱”指通利源榨油厂。
    154 于1931年由戴瑞卿等引进英国西蒙公司制粉设备创办,是目前宁波历史最悠久的工厂,作为近代,“太丰”现在已经成为达能、联合、纳贝斯克世界三大饼业大王的原料供应商。
    155 参见李政.宁波旧日的街道街区.宁波文史资料(第十五辑).宁波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1994:183
    156 伍江.上海百年建筑史(1840~1949).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41
    157 俞晓.甬城民居的发展历程.宁波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宁波文史资料(第十五辑),1994:219
    158 同上。
    159 李振宇.城市·住宅·城市.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192
    164 参见 (加)简·雅各布斯著.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165
    165 (英)Matthew Carmona等编著.冯江等译.城市设计的维度(公共场所——城市空间).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59
    166 (英)大卫·路德林、尼古拉斯·福克著.营造21世纪的家园——可持续的城市邻里社区,王健、单燕华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89
    167 H. Lefebvre.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M]. Writings on Cities. Oxford: Blackwell, 1996. 74.
    168 M·索斯沃斯.当代城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美国城市设计方案评述.建筑师,Vol(58):74
    169 杨哲.厦门城市空间与建筑发展历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5:49
    1. John A. Dutton. New American Urbanism. New York: Abbeville Publishing Group, 2000
    2. Roger Trancik. Finding Lost Space-Theories of Urban Design. New York: Van 55 55 Nostrand Reinhold Company, 1986
    3. Richard T. LeGates, Frederic Stout. The City Reader.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0.
    4. Akin L. Mabogunje.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 Spatial Perspective. London: Hutchinson and Co, 1980
    5. Conzen, M. R. G. Aluwick: A Study of Town Plan Analysis. Transaction,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1960
    6. Bourne, Larry S. etc.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Cit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7. Jacobs, AllanB. Great Streets.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1993
    8. J. Bacon. Design of City. Thomas and Hudson, 1974
    9. C. Alexander. A City is notA Tree. Architectural Forum, 1965
    10. Rasussen, S, E. London: The Unique City. New York: Macmillan. Reprinted by MIT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1937
    11. Jonathan Barnet. An Introduction to Urban Design. New York: Harper&Row, 1982
    12. Nan Ellin. Post-modern Urbanism. New York: Princeton Architecture Press, 1996
    13. Clif Moughtin, Rafael Cuesta, Christine San'is and Paola Signoretta. Urban Design: Method and Techniques. London: Reed Educational&Professional Publishing Ltd, 1999
    14. Gottmann, J. 1961. Megalopolis: The Urbanized Northeastern Seaboard of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 Twentieth Century Fund. Reprinted by MIT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1964
    15. Ching, Francis D. k. Architecture: Form, Spacea, &Order. 2nd Ed. New York: John Wiley&Sons, Inc, 1996
    16. Broadbent, Geoffrey. Emerging Concepts in Urban Space Design. London,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1990
    17. Rogers, Richard. Cities for a small Planet. London: Faber& Faber, 1997
    18. Braunfels, Wolfgang. Urban Design in Western Europe. Translated by Kenneth J. Northcot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8
    19. Friend, J. k. and Hickling, A. Planning Under Pressure: The Strategic Choice Approach. Oxford: Pergamon, 1987
    20. Hall, Peter. The World Cities. New York: McGraw-Hill, 1966
    21. Harvey, David. Social Justice and the City.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 University Press, 1973
    22. Hillier, Bill and Hanson, Julienne. The Social Logic of Space.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23. Hillier, Bill. Space is the Machine: A Configuration of Theory of Architecture.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24. Kostof, Spiro. A History of Architecture: Settings and Ritual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25. Kostof, Spire. The City Assembled: The Elements of Urban Form Through History.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Ltd, 1992
    26. Morris, A. E. J. History of Urban Form: Befor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s. Lonfman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Essex, UK. and John Wiley&Sons, Inc., New York, 1988
    27. Rapoport, Amos. Human Aspect of Urban Form: Towards a Man—Environment Approach to Urban Form and Design. Oxford: Pergamon Press, 1997
    28. Lampugnani, Vittorio Magnago.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Contemporary City. Tadahiro Yoshida Press, 1999
    1.陈志刚.江南水乡历史城镇保护与发展.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2.夏健、龚恺.小城镇中心城市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3.王建国.城市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4.洪亮平.城市设计历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陈纪凯.适应性城市设计——一种实效的城市设计理论及应用.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6.叶嘉安、宋小冬等著.地理信息与规划支持系统.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7.段进、季松、王海宁.城镇空间解析——太湖流域古镇空间结构与形态.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8.段进.城市空间发展论.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9.范文兵.上海里弄的保护与更新.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10.阮仪三、王景慧、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11.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论.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12.周俭、张恺.在城市上建造城市——法国城市历史遗产保护实践.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3.王诺、白景涛.世界老港城市化改造发展研究.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14.李振宇.城市·住宅·城市.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15.武进.中国城市形态:结构、特征及其演变.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16.宛素春.城市空间形态解析.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7.王富臣.形态完整——城市设计的意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8.杨贵庆.城市社会心理学.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
    19.顾朝林.城市社会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20.曹随.城市形象细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1.胡俊.中国城市:模式与演进.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22.成砚.读城——艺术经验与城市空间.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3.阮仪三.护城纪实.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4.刘捷.城市形态的整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5.庄宇.城市设计的运作.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26.阳建强、吴明伟.现代城市更新.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27.张钦楠.阅读城市.北京:三联书店.2004
    28.扈万泰.城市设计运作机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29.任平.时尚与冲突——城市文化结构与功能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30.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上海:上 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1.翁立.北京的胡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32.陈诗启.从明代官手工业到中国近代海关史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
    33.苏智良.上海(近现代文明的形态).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34.伍江.上海百年建筑史(1840~1949).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
    35.顾朝林、甄峰、张京祥.集聚与扩散——城市空间结构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36.赵民、陶小马.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的经济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7.郝娟.西欧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7
    38.童明.政府视角的城市规划.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9.张京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40.董国良、张亦周.畅通城市论——21世纪城市交通与城市规划.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1.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42.(美)施坚雅.徐松年、马裕祥、王文源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北京:中华书局,2000
    43.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44.沈玉麟.外国城市建设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45.张驭寰.中国城池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
    46.钟纪刚.巴黎城市建设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7.李其荣.对立与统——城市发展历史逻辑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48.钟纪刚.巴黎城市建设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9.张锡昌.中国城市老地图.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50.王军.城记.北京:三联书店,2003
    51.(意)Aldo Rossi.城市建筑,施植明译.台北:博远出版有限公司,1992
    52.(加)简·雅各布斯著.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53.(丹麦)扬·盖尔兹著.交往与空间,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4.(日)芦原义信著.街道的美学,尹培桐译.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
    55.(英)大卫·路德林、尼古拉斯·福克著.营造21世纪的家园——可持续的城市邻里社区,王健、单燕华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56.(美)柯林·罗、弗瑞德·科特著.拼贴城市,童明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57.(意)L·贝纳沃罗著.世界城市史,薛钟灵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58.(美)斯皮罗·科斯塔夫著.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单皓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59.(英)MatthewCarmoaa等编著.城市设计的维度(公共场所——城市空间),冯江 等译.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60.(德)迪特·哈森普鲁格等著.走向开放的中国城市空间.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61.(英)克利夫·芒福汀、泰纳·欧克、史蒂文·蒂斯迪尔著.美化与装饰,韩冬青、李东、屠苏南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62.(英)克利夫·芒福汀著.绿色尺度,陈贞、高文艳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63.(英)克利夫·芒福汀著.街道与广场,张永刚、陆卫东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64.(美)凯文·林奇著.城市意向,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65.(美)凯文·林奇著.城市形态,林庆怡、陈朝晖、邓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66.(美)C·亚历山大、H·奈斯、A·安尼诺著.城市设计新理论,陈冶业、童丽萍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
    67.(美)莫什·萨迪夫著.后汽车时代的城市,吴越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68.(日)原广司著.世界聚落的教示100,于天玮、刘淑梅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69.(德)罗伯特·克里尔著.城市空间,钟山等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
    70.(日)观光资源保护财团编著.历史文化城镇保护,路秉杰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71.(英)鲍克思.地理信息系统与文化资源管理,胡明星译.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72.(德)D·普林茨著.·城市景观设计方法,李维荣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89
    73.(美)路易吉·戈佐拉著.凤凰之家——中国建筑文化的城市与住宅,刘临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74.(美)新都市主义协会编.新都市主义宪章,杨北帆、张萍、郭莹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75.(英)弗朗西斯·蒂巴尔兹著.营造亲和城市——城市公共环境的改善,鲍莉、贺颖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76.(英)迈克·詹克斯、伊丽莎白·伯顿、凯蒂·威廉姆斯著.紧缩城市——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周玉鹏、龙洋、楚先锋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77.(美)纳赫姆·科恩著.城市规划的保护与保存,王少华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78.(波)W·奥斯特罗夫斯基著.现代城市建设,冯文炯、陶吴馨、刘德明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79.(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倪文彦、宋峻岭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80.(丹麦)S.E.拉斯穆森著.城镇与建筑,宋伯钦译.台北:台隆出版社,1971
    1.(清)徐兆昺.周冠明点注.四明谈助.宁波:宁波出版社,2003
    2.(美)施坚雅(G.William Skinner)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叶光庭等合译.北京:中华书局,2000
    3.哲夫.宁波旧影.宁波:宁波出版社,2004
    4.林士民.三江变迁——宁波城市发展史话.宁波:宁波出版社,2002
    5.徐季子、周冠明.千年月湖.宁波:宁波出版社,2002
    6.陈祖芬.走进宁波.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7.宁波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宁波文史资料(第一至第十五辑).
    8.乐成耀.宁波古代史纲.宁波:宁波出版社,1995
    9.乐成耀.宁波近代史纲.宁波:宁波出版社,1999
    10.俞福海.宁波市志.北京:中华书局,1995
    11.郑绍昌.宁波港史.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
    12.白小易.城市再造.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13.龚烈沸.宁波古今方志录要.宁波:宁波出版社,2001
    14.宁波市政协文史委员会.三江口巨变——宁波城市建设纪实.宁波:宁波出版社,1999
    15.都市浩歌:宁波城市建设见闻.宁波:宁波出版社,1998
    16.陈梅龙、景消波.近代浙江对外贸易及社会变迁:宁波、温州、杭州海关贸易报告译编.宁波:宁波出版社,2003
    17.方平.日月换新天——宁波五十年掠影.宁波:宁波出版社,1999
    18.宁波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宁波市地理信息中心制作.宁波市影像地图集.2003
    19.宁波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最后的遗存——宁波市老城区文物与传统类建筑掠影.2003
    20.方霖、锐明.城市及其周边——旧日中国影像.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
    2.张勇强.城市空间发展自组织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京:东南大学建筑系,2003
    3.田宝江.城市空间解析与设计:[博士学位论文1.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1998
    4.杨哲.厦门城市空间与建筑发展历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5
    5.王伟强.城市空间塑造——上海1990年代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实证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4
    6.熊侠仙.GIS在文化遗产管理中的应用——以外滩历史风貌保护区为例:[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3
    7.刘文波.城市空间形象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0
    8.陈泳.苏州古城结构形态演化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京:东南大学建筑系,2000
    9.陈泳.苏州古城水系的更新与发扬:[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上海:同济大学,2003
    10.张艳华.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城市建筑遗产(CBH)保护——以上海为例论遗产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结合:[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4
    11.赵晨.城市发展的空间竞争机制:[博士学位论文].南京:东南大学建筑系,1996
    12.栾峰.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城市空间形态演化的成因机制研究——深圳和厦门案例:[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4
    13.赵蔚.城市规划中的社会研究——从规划支持到规划文本的演进:[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4
    14.顾频捷.空间句法在旧城街道空间形态研究中的应用初探——以南京旧城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南京:东南大学建筑系,2004
    15.董君.城市肌理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4
    16.衷峻.城市肌理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0
    17.郑炜.西安明城区城市肌理初探:[硕士学位论文].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
    18.王韦丽.宁波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和趋势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