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位优势与自我增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近代开埠之后,中国沿海的港口体系发生很大变化,相邻港口之间的空间关系也随之改变,上海港和宁波港就是其中非常典型的港口。宋元明清时期,宁波港是长三角港口体系中最重要的港口,清中叶之后上海港开始崛起。近代两港几乎同时开埠通商,但上海港发展迅速,宁波港则逐渐成为上海港的支线港。那么两港的空间关系是如何演变的,演变的原因是什么,这是本文希望解决的两大问题。
     文章首先从三个层面对两港的空间关系进行考察。其一,从历史的长时段看,长三角的首位港口从三角洲的两翼(唐代的扬州、宋元明清的宁波)向中心(上海)转移,在近代形成“一体(上海港)两翼(宁波港、镇江港)”的格局。其二,从两港的发展态势看,开埠之前的宁波港是朝贡贸易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港口,西欧商人也积极寻求在宁波通商,港口的发展态势是外向化的,上海港主要以国内贸易为主,其发展态势是内向化的。开埠之后,随着贸易网络的变化,上海港成为国际性的大港,宁波港的进出口大多通过上海港中转,其发展态势趋于内向化。其三,从港口分工看,上海港成为远东地区的枢纽港之一,而宁波港成为上海港的支线港。
     接着,文章从自然条件、陆向海向腹地、临港集聚和港口制度四个方面进行原因分析。与前人或者强调区位优势或者重视历史、经济、制度等不同,文章尝试运用“区位优势-自我增强”的思路来分析两港空间关系演变的原因。由于拥有区位优势,上海港的发展起点就比较高,逐渐形成临港集聚。之后虽遇到种种困难,特别是进港航道水深不足对上海港的发展是致命的,但是临港集聚一经形成,就会产生集聚效应,进而形成自我增强机制,航道的疏浚、铁路的兴建、租界和港口管理制度的创新等都是自我增强的生动体现。这时,最初的区位条件和集聚效应相比,已不再那么重要了,在上海集聚了太多人的利益,这种聚集优势最终使上海港在自我增强中不断发展,只有战争使它的发展步伐稍稍减缓。
     近代宁波港和上海港同时开埠,港口的历史积淀也比上海港深厚,但是由于缺少区位优势,大量资源向上海港集中,港口的自我增强能力不足,导致港口发展不快,最终成为上海港的支线港。
Shanghai Port and Ningbo Port are the two most important ports in the port system of the Yangtze Delta .In Song ,Yuan ,Ming and Qing dynasites ,Ningbo Port played a core role in the port system of the Yangtze Delta ,while Shanghai Port grew up to dominate in mid-Qing dynasty .The two ports ware opened to world almost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early modern China ,and Shanghai Port developed rapidly while Ningbo Port gradually became its feeder port .Then what did the space relations turn into between the ports ,and what is the reason for this evolution?These are the two issues the thesis hopes to solve.
     First of all, the thesis carries on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space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ports in three aspects. First, from the long segment of history, the primate port of the Yangtze Delta transferred from the wings(Yangzhou in Tang dynasty and Ningbo in Song, Yua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o the centre(Shanghai), so the "one main port(Shanghai Port) with two feeder ports(Ningbo Port and Zhenjiang Port)" pattern was formed in the modern China. Second,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wo ports, the European traders were in the active pursuit of trade with Ningbo Port, which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ystem of tributary trade before 1840, so its development was extroverted. At that time the domestic trade was mainly done in Shanghai Port, so its development was introverted. After 1840, Shanghai Port grew into an international port along with the variety of trade network. The import and export of Ningbo Port were transferred through Shanghai Port, so Ningbo Port changed to be introverted. Third, from a division of ports' function, Shanghai Port developed into one of the vital point ports in the Far East, while Ningbo Port became the feeder port of Shanghai Port.
     After that, the thesis carries on the reason analysis in four aspects: natural condition, the hinterland-foreland, port-centered cluster and institution. Different from the past research, which might emphasize on the regional advantage or the difference of history, economy and institution, the thesis tries to analyze the reasons for the evolution of the two ports' space relations by "regional advantage and self-strengthening". Due to regional advantage, Shanghai Port had a higher starting point, which gradually formed the pattern of "port-centered cluster". Although meeting various difficulties, especially the slit of channel, which was fatal to the developments of Shanghai Port. As soon as "port-centered cluster" formed, it would produce gathering effect, then came to build up a mechanism of self-strengthening. The dredges of channel, the build of railway and the innovation of foreign concessions and port management institution were the vivid examples of self-strengthening. At this time, the regional condition had been no longer so important compared with this cluster effect. So many benefits of business and industry had been gathered in Shanghai, and this kind of advantage made Shanghai Port developed continuously with the effect of "self-strengthening", only slightly slowed down by the war.
     Ningbo Port opened at the same time with Shanghai Port in the modern age, also having a longer history. But due to the shortage of regional advantage, a great deal of resources were concentrated to Shanghai Port, and a lack of self-strengthening ability led to the slow growth of Ningbo Port, which finally turned to be the feeder port of Shanghai Port.
引文
[1]R.M.Martin:China,Political,Commercial,and social.Vol.,Ⅱ,London:James Madden,8,Leadenhall Street.1847.p.311;[英]罗伯特·福钧著,郑祖安译,吴德铎校:《1843年上海之行》,《史林》,1991年第1期。
    [2]Whangpoo Conservancy Board:The Port of Shanghai.Shanghai:The Oriental Press.1924:pp1-2.
    [3][英]施美夫著,温时幸译:《五口通商城市游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版,第158-159页.
    [4][美]马士著.张汇文等译:《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一卷,上海书店2000年版,第405、406页;另 见EN-SAI TAI:Treaty Pons in China(a Study in Diplomacy),New York Ciry.1918.Reprint edition published in 1976 by University Publications of America,Inc.Arlington,Virginia.p27.
    [1]日本东亚同文会编,两湖总督署译:《中国经济全书》(第二辑),1908年,第一编,商贾,第五章,上海汉口之商业习惯,第49页。
    [2]《全国商埠考察记》,世界书局1926年版,中学世界百科全书,作者不详,第248-251页。
    [3]翟文选等修,王树枏等纂:《奉天通志》,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卷162,交通二,航路上。
    [4]赵琪修,袁荣叜纂:《胶澳志》,卷五,食货志,商业,民国十七年铅印本。
    [5]《胶海关十年报告(一八九二至一九○一年报告)》,载青岛市档案馆编:《帝国主义与胶海关》,档案出版社1986年版,第102页。
    [6]程浩:《试论鸦片战争后广州港外贸地位变化的原因》,《广州研究》,1983年第2期。有学者认为上海出口贸易的发展并非建立在牺牲广州的基础之上,而是江南地区久被束缚的巨大生产潜力得到释放的结果,见程麒荪:《上海开埠初期的出口贸易与江南地区的生产潜力》,《上海经济研究》,1989年第5期,但开埠 初期,原先通过广州出口的商品如丝、茶等转而取道上海出口,也是不争的事实。
    [1]班恩德编,海关总税务司署统计科译印:《最近百年中国对外贸易史》,第53页,载于《最近十年各埠海关报告(1922-1931年)》上卷,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海关总署办公厅编:《中国旧海关史料》,京华出版社2001年版。
    [2]香港作为自由港无贸易统计数字,马士认为“仅是中国经由香港收进的一宗商货,大约抵到经由上海收进的那宗商货的一半”,见[美]马士著,张汇文等译:《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二卷,上海书店2000年版,第439-440页,本文即以香港进出口总值为上海的一半估计,但据The Port of Shanghai 1927年的统计,香港和上海的进港吨位相差不大。
    [1]李王鸣:《港口城市国际研究主题的分析》,《经济地理》,2000年第2期;徐永健、阎小培、许学强:《西方现代港口与城市、区域发展研究述评》,《人文地理》,2001年第4期;董洁霜、范炳全:《国外港口区位 相关研究理论回顾与评价》,《城市规划》,2006年第2期;王列辉:《国外港口体系研究述评》,《经济地理》,2007年第2期。
    [1]D.Hilling and B.S.Hoyle:Spatial Approaches to Port Development,in B.S.Hoyle and D.Hilling(edited).Seaport Systems and Spatial Change:Technology,Industry,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John Wiley & Sons.1984.p2.
    [2]Guido G.Weigend:Some Elements in the Study of Port Geography.Geographical Review.Vol.48,No.2(Apr.,1958),185-200.
    [1]Robinson R:Modelling the port as an operational system[J],Economic Geography,1976,52(1):71-86.[2]Taaffe E J.Morrill R L.Gould P R.Transport Expansion in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A Comparative Analysis[J],Geographical Review,1963,53(4):503-529.
    [2]Rimmer P J.The changing status of New Zealand seaports,1853-1960[J],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967,57(1),88-100;The search for spatial regularit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ustralian seaports 1861-1961/2[J],Geografiska Annaler.Series B,Human Geography,1967,49(1).42-54;Recent changes in the status of seaports in the New Zealand coastal trade.Economic Geography[J],1967,43(3):231-243
    [3]Hayuth Y.Containerization and the load center concept[J].Economic Geography.1981,57(2):160-176.
    [4]Slack B.Intermodal transportation in north America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land load centers[J]..Professional Geographer.1990,42(1):72-83.
    [5]Hayuth Y.Containerization and the load center concept.1978.Unpublished Ph.D.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Seattle.Hayuth Y.Intermodality:Concept and Practice.1987.Lloyd's of London Press,London.see Wang J J.A container load center with a developing hinterland:A case study of Hong Kong[J].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1998,6(3):187-201.Notteboom T E.Concentration and load centre development in the European container port system[J].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1997,5(2):99-115.
    [1]Wang J J.Slack B.The evolution of a regional container port system:the Pearl River Delta[J].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2000,8:263-275.
    [2]林玉茹:《清代台湾港口的空间结构》,知书房出版社1996年版。
    [3]曹有挥:《长江下游集装箱港口体系的格局、功能与发展研究》,《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第1期;《长江沿岸港口体系空间结构研究》,《地理学报》,1999年第3期;《集装箱港口体系的演化模式研究--长江下游集装箱港口体系的实证分析》,《地理科学》,1999年第6期;《中国沿海集装箱港口体系的形成演化机理》,《地理学报》,2003年第3期;《中国集装箱港口体系的空间结构与竞争格局》,《地理学报》,2004年第6期.
    [4]安筱鹏、韩增林、杨荫凯:《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形成演化机理与发展模式研究》,《地理研究》,2000年第4期;韩增林、安筱鹏:《集装箱港口发展与布局研究》,海洋出版社2006年版。
    [5]张景秋、杨吾扬:《中国临海地带空间结构演化及其机制分析》,《经济地理》,2002年第5期。
    [6]王成金:《中国港口分布格局的演化与发展机理》,《地理学报》,2007年第8期。
    [7]王成金、于良:《世界集装箱港的形成演化及与国际贸易的耦合机制》,《地理研究》,2007年第3期。
    [1]较有代表性的有黄苇:《上海开埠初期对外贸易研究(1843-1863)》(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李国祈《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闽浙台地区(1860-1916)》(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82年版),王树槐《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江苏省,1860-1916》(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年版),郑友揆著、程麟荪译:《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工业发展(1840-1948)--史实的综合分析》(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年版),唐振常主编《上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张忠民《上海:从开发走向开放,1368-1842》(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童隆福主编《浙江航运史(古近代部分)》(人民交通出版社1993年版),丁日初主编《上海近代经济史(第一、二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1997年版),张仲礼主编《东南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乐承耀《宁波近代史纲(1840-1919)》(宁波出版社1999年版),张仲礼、熊月之、沈祖炜主编《长江沿江城市与中国近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樊卫国《激活与生长--上海现代经济兴起之若干分析(1870-1941)》(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林士民《三江变迁:宁波城市发展史话》(宁波出版社2002年版),张忠民主编《近代上海城市发展与城市综合竞争力》(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法]白吉尔著、黄菊、赵念国译:《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金普森、陈剩勇主编《浙江通史》(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王慕民等《宁波与日本经济文化交流史》(海洋出版社2006年版)等.
    [2][瑞典]海德生编撰:《上海港口大全》,1928年第五版(上海档案馆藏Q1-18-413)、1930年第六版(上档Y12-1-45)、1934第八版(上档Y12-1-46)、1941(上档Y12-1-45-1);Whangpoo Conservancy Board:The Port of Shanghai(1921第二版、1924第三版、1927第四版、1928第五版、1932第七版、1934第八版、1936第九版),Printed by The Oriental Press,Shanghai.上海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藏;浚浦工程局:《上海港口》,载《申报》,1920年5月23日-8月29日每周日增刊。
    [3][日]岡部六男编撰:《上海港》,三井物产株式会社上海支店1938年第三版.
    [1]张忠民:《清前期上海港发展演变新探》,《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3期;另见张忠民:《上海:从开发走向开放,1368-1842》,第303-318页.当前研究成果中常出现刘河、浏河、刘河镇等称呼,本文根据茅伯科先生的建议,凡是称河道的,一律称“浏河”,凡是称港的,一律叫“刘家港”,至于引用文献的则保留原来称谓。
    [2]杜瑜《上海港孕育轨迹》,《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1期.
    [3]许檀:《清代前期的沿海贸易与上海的崛起》,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编:《城市史研究》(第15-16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第45-61页.
    [4]茅伯科主编:《上海港史(古、近代部分)》,人民交通出版社1990年版,第1页。
    [5]徐雪筠:《上海港的现状与对策》,载洪泽主编:《上海研究论丛》(第一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99-114页。
    [1]戴鞍钢:《港口·城市·腹地--上海与长江流域经济关系的历史考察(1843-1913)》,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17页。
    [2]戴鞍钢:《港口·城市·腹地--上海与长江流域经济关系的历史考察(1843-1913)》,序一.
    [3]宋炳良:《港口城市发展的动态研究》,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6页。
    [4]袁元龙、洪可尧:《宁波港考略》,《海交史研究》,1981年刊;另载董贻安主编:《浙东文化论丛》,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6-184页.
    [5][日]斯波义信:《宁波及其腹地》,载[美]施坚雅主编,叶光庭等译,陈桥驿校:《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69-526页;斯波对宁波地区的研究另见《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8-573页.
    [6]施存龙等编著:《中国东方大港--宁波港》,海洋出版社1987年版,第21-22页.
    [7]曹屯裕:《宁波、上海港的历史轨迹与现代发展趋势》,《浙江社会科学》,1995年第6期.
    [1]周庆南:《近代上海宁波两港之比较研究》,《海交史研究》,1998年第2期。
    [2]墨菲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第1卷,导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1页。
    [4]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第98、103页。
    [5]邹逸麟、张修桂:《上海港的历史地理》,《自然杂志》,1993年第3期。
    [1]邹逸麟:《淞浦二江变迁和上海港的发展》,《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刊》第1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另收入《椿庐史地论稿》,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510-523页.
    [2]戴鞍钢:《论近代上海港崛起的历史地理底蕴》,《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3期。
    [3]戴鞍钢、张修桂:《环境演化与港口变迁--以上海港为中心》,《历史地理》(第十七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3-81页.
    [4][日]田北隆美:《支那港湾统制と开发问题》,东京二里木书店1944年版.
    [5]黄盛璋:《中国港市之发展》,《地理学报》,1951年,第18卷,第1第2期合刊;另收入黄盛璋:《历史地理论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88-110页。
    [6]吴松弟:《明清时期我国最大沿海贸易港的北移趋势与上海港的崛起》,《复旦学报》,2001年第6期.
    [7]Linda Cooke Johnson:Shanghai:from market town to treaty port,1074-1858,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该书一部分由王硕译:《上海的英国会馆(1843-1854)》,载《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第24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23页.[美]林达·约翰逊:《上海:一个正在崛起的江南港口城市,1683-1840》,载于林达·约翰逊主编,成一农译:《帝国晚期的江南城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注:林达·约翰逊即张琳德(Linda Cooke Johnson).
    [1]EN-SAI TAI:Treaty Ports in China(a Study in Diplomacy),New York City.1918.Reprint edition published in 1976 by University Publications of America,Inc.Arlington,Virginia.
    [2]王尔敏:《五口通商变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73-274页。《宁波口岸渊源及其近代商埠地带之形成》原载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集刊》,1991年总第20期;《外国势力影响下之上海开关及其港埠都市之形成(1842-1942)》另收入梁庚尧、刘淑芬主编:《城市与乡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427-460页.
    [3]郑绍昌:《宁波港口发展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浙江学刊》,1988年第4期;另见郑绍昌主编:《宁波港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年版,第4-14页.
    [4]金立成:《上海港的历史变迁》,《中国航海》,1982年第1期;金立成:《近代上海港是怎样成为远东航运中心的》,《中国港口》,1996年第6期.
    [5]周中夏:《宁波港历史上的衰落》,《海交史研究》,1985年第1期。
    [1]茅伯科主编:《上海港史(古、近代部分)》,第5页。
    [2]王洸:《中国海港志》,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4年版。
    [3]马裕祥:《宁波港口城市发展的经济地理分析》,《杭州大学学报》,1980年第3期。
    [4]郑绍昌:《近代宁波港口贸易的变化及原因》,《浙江学刊》,1983年第1期。
    [5]施存龙等编著:《中国东方大港--宁波港》,海洋出版社1987年版,第21-22页。
    [6]余棣:《从历史上的宁波看宁波港的未来》,载《平准学刊》(第四辑上册),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第600-640页。
    [7]马学强:《明清江南港市初探--兼论上海港兴起的优越条件及主导地位》,《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1期.
    [1]林满红:《口岸贸易与近代中国--台湾最近有关研究之回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近代中国区域史研讨会论文集》,1986年版,第869-915页;樊如森:《港口-腹地和中国现代化进程学术研究综述》,《史学月刊》,2004年第12期。
    [1]陆大道编著:《区位论及区域研究方法》,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刘继生、张文奎、张文忠:《区位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2页;白光润编著:《地理科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18页。
    [2]张文忠:《经济区位论》,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3]肖钟熙:《区位与机遇在港口发展中的作用》,《水运管理》,2005年第12期。
    [4]郭利平:《产业群落的空间演化模式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版,第62页。
    [1]郭仁忠:《空间分析》(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73页.
    [2]韩增林、安筱鹏:《集装箱港口发展与布局研究》,海洋出版社2006年版,第71页.
    [1]詹庆华:《中国近代海关贸易报告述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2期;吴松弟、方书生:《一座尚未充分利用的近代史资料宝库--中国旧海关系列出版物评述》,《史学月刊》,2005年第3期。
    [2]徐雪筠等译:《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海关十年报告)译编》(以下简称《江海关十年报告》),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李必樟译编:《上海近代贸易经济发展概况:1854-1898年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以下简称《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陈梅龙、景消波译:《宁波英国领事贸易报告选译》,《档案与史学》,2001年第4期;杭州海关:《近代浙江通商口岸经济社会概况--浙海关、瓯海关、杭州关浙江贸易报告集成》(以下简称《浙江贸易报告集成》),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陈梅龙、景消波译:《近代浙江对外贸易及社会变迁:宁波、温州、杭州海关贸易报告译编》,宁波出版社2003年版.
    [3]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海关总署办公厅编:《中国旧海关史料》,京华出版社2001年版。
    [4]海关总署《旧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署通令选编》编译委员会:《旧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署通令选编》,中国海关出版社2003年版。
    [1][日]内山清、山田修作、林太三郎:《大上海》,大上海社1915年版.
    [2][日]岡部六男编撰:《上海港》,三井物产株式会社上海支店1938年第三版.
    [3][日]马场锹太郎:《支那经济地理志·交通全编》,禹域学会发行1928年第二版;日本国际协会编纂,外务省东亚局监辑:《支那各省经济事情》(下卷),日本国际协会发行1936年版;[日]马场锹太郎:《支那水运论附满州国水道》,上海东亚同文书院支那研究部发行1936年版.
    [4][南非]费唐著,工部局华文处译述:《费唐法官研究上海公共租界情形报告书第一卷》(以下简称《费唐报告》),1931年版,第506-507页.
    [5]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1840-1895)》,中华书局1962年版;聂宝璋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一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聂宝璋、朱荫贵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二辑,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孙毓棠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彭泽益主编:《中国工商行会史料集》,中华书局1995年版;宓汝成主编:《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中华书局1963年版。
    [1]华志建著,任云兰译:《关于旧上海的论题:一个既可比又不可比的城市》,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编:《城市史研究》(第15-16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第247页。
    [1]另请参见吴松弟、王列辉:《唐朝至近代长江三角洲港口体系的变迁轨迹》,《复旦学报》,2007年第2期。
    [2]程民生:《关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研究与思考》,《殷都学刊》,2004年第1期.
    [3]城市地理学的研究中提出“首位城市”的概念,即在规模上与第二位城市保持巨大差距,吸引了全国城市人口的很大部分,而且在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的领导城市定义为“首位城市(Primate City)”,见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254-255页,本文引入“首位港口”的概念,指在一个相对独立的港口体系中,处于首位的、港口规模最大的港口.本节所指的港口主要是和海外有贸易往来的海港。
    [1]卢求:《成都记序》,《全唐文》卷744。
    [2]徐凝:《忆扬州》,《全唐诗》卷474,中华书局,1960年版。
    [3]《太和八年疾愈德音》,《全唐文》卷75,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4]黄盛璋:《中国港市之发展》,《地理学报》1951年第1、2期合刊;又载黄盛璋:《历史地理论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95页。
    [5][日]木宫泰彦著,胡锡年译《日中文化交流史》,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53页。
    [1]《资治通鉴》卷259,昭宗景福元年八月,中华书局点校本。
    [1]北宋前期在广州、杭州、明州三港设立市舶司,后期增加了泉州、密州板桥镇二港,参见黄纯艳《宋代海外贸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9-27页。
    [2]《宋会要辑稿》职官四四之二。
    [3]苏轼:《苏东坡全集·奏议集》卷八《乞禁商旅过外国状》,中国书店,1986年版.
    [4]据《乾道临安志》卷2“廨舍”载:“提举市舶司旧在城中,淳化三年四月庚辛移杭州市舶司于明州定海县”;而《宝庆四明志》卷6“市舶”载:“浙务初置杭州,淳化元年徙明州,踰六年复故,咸平二年杭明二州各置务”.
    [5]吴自牧:《梦梁录》卷12,浙江.
    [6]《宝庆四明志》卷6,市舶.
    [1]《元史》卷94,食货。
    [2]金立成:《上海港的历史变迁》,《中国航海》,1982年第1期;邹逸麟、茅伯科:《上海港:从青龙镇到外高桥》,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10页;邹逸麟、张修桂:《上海港的历史地理》,《自然杂志》,1993年第3期.
    [3]胡宗宪:《筹海图编》卷12,四库全书本.
    [4]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12,户部,海上市舶司,中华书局点校本.
    [5]《明史》卷81,食货志.
    [6]郑绍昌主编:《宁波港史》,第84-85页。
    [1]王忬:《王司马奏疏·倭夷容留叛逆纠结入寇疏》,《明经世文编》卷283.
    [2][日]藤田丰八著,何健民译:《葡萄牙占据澳门考》,载《中国南海古代交通丛考》,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384页.
    [3][葡]费尔南·门德斯·平托著,金国平译:《远游记》,葡萄牙航海大发现事业纪念澳门地区委员会等出版,1999年版.
    [1]如徐明德:《论十六世纪浙江双屿港国际贸易市场》,《海交史研究》,1987年第1期;林仁川:《明末清初私人海上贸易》,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35-136页;周景濂:《中葡外交史》,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45页。
    [2]黄庆华:《中葡关系史(1513-1999)》,上册,第131页.张天泽认为《远游记》只是一部长篇的探险故事,但很有可能是葡萄牙人在宁波附近与中国人之间冲突的事实是他故事的基础,见张天泽著,王顺彬、王志邦译:《中葡通商研究》,华文出版社2000年版,第67页。
    [3](明)朱纨:《海洋贼船出没事》,《朱中丞甓余集》,《明经世文编》卷205.
    [4]朱纨:《双屿填港完工事》,《朱中丞甓余集》,《明经世文编》卷205。
    [5]胡宗宪:《筹海图编》卷11,引都督万表语。
    [6]唐枢:《御倭杂著·上督府开市事宜》,《明经世文编》卷270。
    [7]谢占壬:《海运提要序》,《清经世文编》卷48。
    [8]姜宸英:《海防总论拟稿》,《清经世文编》卷83。
    [1]乾隆《上海县志》卷1,风俗。
    [2]弘治《太仓州志》卷1,沿革。
    [3]范金民:《清代刘家港的豆船字号--<太仓州取缔海埠以安海商碑>所见》,《史林》,2007年第3期。
    [4]刘素芬:《清朝中叶北洋的海运》,载吴剑雄主编:《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第四辑),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1991年版,第122-123页.
    [5]详可参见冯佐哲:《乍浦港与清代中日贸易和文化交流》,《明清论丛》第二辑,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版.
    [6]道光《乍浦各志》卷6,关梁.
    [7]《李星沅日记》,载《清代日记汇抄》,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08页。
    [8]齐彦槐:《海运南漕议》,《清经世文编》卷48.
    [1]魏源:《复魏制府询海运书》,《清经世文编》卷48。
    [2]齐彦槐:《海运南漕议》,《清经世文编》卷48。
    [3]嘉庆《上海县志》卷1,风俗。
    [4][英]胡夏米著,张忠民译,杨立强校:《“阿美士德号”1832年上海之行记事》,《上海研究论丛》(第二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277-279页;另见南木:《鸦片战争以前英船阿美士德号在中国沿海的侦查活动》,载列岛《鸦片战争史论文专集》,三联书店1958年版,第110-111页.
    [5]《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卷三十,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118页。
    [6]聂宝璋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一辑,下册,第1316-1317页.同治《上海县志》卷一载:“本港沙船舣浦滨,舳舻尾衔,帆樯如栉,由南载往花布之类曰南货,由北载来饼豆之类曰北货,率以番银当交会,利遇倍徙,转旬可致富。道光中行海运,岁漕百万,由沪至津,上供天庾,迩年浙运亦藉沙船,官商皆称 便”。另见李维清:《上海乡土志》,第一百五十课,沙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07页。
    [1]胡祥瀚:《上海小志》,卷三,交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2页。
    [2]实业部中国经济年鉴编纂委员会编辑:《中国经济年鉴》,商务印书馆1932年版,第十二章,交通,第七九七页。
    [3][英]施美夫著,温时幸译:《五口通商城市游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版,第103页。
    [4]樊百川:《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兴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7-48页.
    [5]戴鞍钢:《港口·城市·腹地--上海与长江流域经济关系的历史考察(1843-1913)》,第16-17页.
    [6]诸多学者都认为19世纪50年代,上海港取代广州港,而且数据确凿,但在我看来,广州的进出口总值低于上海港,可能受香港崛起的影响更大.由于香港是自由港,进出口数据不易获得,学者也没有把上海和香港的进出口数据进行比较,如能把19世纪的上海、广州、香港三者进行比较,可能会发现新的问题.在1906年前后,香港的船舶吨位居世界各港口的首位,而上海港位居全球第六位,见本章第三节.
    [1]Edward J.Taaffe;Richard L.Morrill;Peter R.Gould:Transport Expansion in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A Comparative Analysis,Geographical Review,1963.53(4):503-529.
    [2]Peter J.Rimmer:The Changing Status of New Zealand Seaports,1853-1960,Annals of the,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967.57(1),88-100;The Search for Soatial Regularit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ustralian Seaports 1861-1961/2,Geografiska,Annaler.Serees B,Human Geography,1967.49(1).42-54.
    [3]Theo E Notteboom:Concentration and load centre development in the European container port system.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1997.5(2):99-115.
    [4]《长江各口通商暂行章程》,载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76页.
    [5]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二册,第825页.
    [1]滨下武志:《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第10-11页。
    [1]《大明会典》卷二百五:《清会典事例》,卷五○二,朝贡。
    [2]交通经济带(Traffic Economic Belt,TEB)是以交通干线或综合运输通道作为发展主轴,以轴上或其吸引范围内的大中城市为依托,以发达的产业、特别是二、三产业为主体的发达带状经济区域,见张文尝、金凤君、樊杰主编:《交通经济带》,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8页。
    [3]陈东有:《走向海洋贸易带--近代世界市场互动中的中国东南商人行为》,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年版,第60-91页。作者把明清时期从长江口以南至雷州半岛一线称为中层贸易带,没有注意到这一时期,上海和东北的豆棉贸易非常繁盛。另外他把与中国保持朝贡贸易的国家称为外层贸易带,笔者认为也不很恰当。
    [1]“自欧美输入之货物,多集于香港上海二埠,集于香港者,转输福州、汕头、厦门、广东各处,集于上海者,转输扬子江北支那各处”,见[日]织田一著,蒋簋方译:《中国商务志》,广智书局1906年版,第90页;“整个中国的进口贸易,都是通过上海和香港这两个口岸进行的;几乎各省的大商人不是在上海,便是在香港驻有代理人”,见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二册,第1028页。
    [2]许檀:《明清时期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2期;《清代前期流通格局的变化》,《清史研究》,1999年第3期;《明清时期城乡市场网络体系的形成及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 3期。
    [1](宋)罗浚等撰:《宝庆四明志》,卷一,叙郡上,风俗,清咸丰四年刊本.
    [2][日]木富太彦着,陈捷译:《中日交通史》,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下卷,第195、196、209、248页。
    [3]黄庆华:《中葡关系史(1513-1999)》,黄山书社2006年版,上册,第128页。
    [4]木宫太彦:《中日交通史》,下卷,第337-338页,来自苏州、松江、扬州、常州、淮安、镇江诸港者亦名南京船。
    [1]木宫太彦:《中日交通史》,下卷,第340页。
    [2][日]市川信爱、戴一蜂主编:《近代旅日华侨与东亚沿海地区交易圈--长崎华商“泰益号”文书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71-75页.
    [1]班思德编:《最近百年中国对外贸易史》,第15页。
    [2]周景濂:《中葡外交史》,第41页。
    [3]《东亚各港志》,日本各参谋本部所辑官书,上海广智书局译印,第33-36页。
    [4]龚缨晏:《早期欧洲地图上的宁波》,载许勤彪主编:《宁波历史文化二十讲》,宁波出版社2005年版,第55-72页.
    [5]张传保等修,陈训正等纂:《鄞县通志》食货志,戊编下,产销,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
    [6][美]马士著,区宗华译:《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第一、二卷,中山大学出版1991年版,第107-143页。
    [7]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一卷,第59页。
    [8]《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第一、二卷,第239-245页。
    [1]班思德编:《最近百年中国对外贸易史》,第18页。
    [2]《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第一、二卷,第298、299页;另见《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一卷,第123页。
    [3][英]马戛尔尼著,刘半农译:《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5、156页;另见《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一卷,第61页;《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第一、二卷,第542页。
    [4]施存龙:《上海“江海关”始设港口论证》,《海交史研究》,1988年第1期。
    [1]朱建邦:《扬子江航业》,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57页。
    [2]《“阿美士德号”1832年上海之行记事》,载《上海研究论丛》第2辑,第286页。
    [3]Linda Cooke Johnson:Shanghai:From Market Town to Treaty Port,1074-1858,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pp165-175.
    [4]林则徐:《苏省并无洋银出洋折》,见《林文忠公政书·江苏奏稿》,卷5,第2页。
    [5]《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卷70,第2774页。
    [6]张仲礼、熊月之、沈祖炜主编:《长江沿江城市与中国近代化》,第276页.
    [7]徐尉南:《上海商埠的开辟》,上海通志馆期刊第二卷第一期,1934年。
    [8][英]裘昔司著,程灏译:《上海通商史》,商务印书馆1922年版,第1-4页。
    [9]民国《上海县志》,卷十四;另见《上海开埠史述》,载《东方杂志》,1914年,第11卷,第5号。
    [10]《“阿美士德号”1832年上海之行记事》,载《上海研究论丛》第2辑,第286页。
    11《“阿美士德号”1832年上海之行记事》,载《上海研究论丛》第2辑,第271页。
    12谯枢铭:《清乾嘉时期的上海港与英国人寻找新的通商口岸》,《史林》,1986年第2期。
    [1]马学强:《近代上海成长中的“江南因素”》,《史林》,2003年第3期.
    [2]龙登高:《江南市场史--十一至十九世纪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4页;另见[美]迈克尔·马默:《人间天堂:苏州的崛起,1127-1550》,载[美]林达·约翰逊主编,成一农译:《帝国晚期的江南城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1-59页.
    [3](清)叶梦珠:《阅世编》卷3,建设.
    [4][英]施美夫著,温时幸译:《五口通商城市游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版,第112页.
    [1][日]滨下武志:《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第56页;滨下武志著,高淑娟、孙彬译:《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清末海关财政与通商口岸市场圈》,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8-291页.
    [2]参见田汝康:《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叶中国帆船在东南亚洲航运和商业上的地位》,载《中国帆船贸易与对外关系史论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页.
    [3]Chaudhury,K.N.(1982),Foreign Trade,in Raychaudhuri and Habib(eds.)The Cambridge Economic History of Indi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P410.转引自[英]安格斯·麦迪森著,伍晓鹰等译:《世界经济千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5页。
    [4]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一卷,第94-95页。
    [5]靖学青:《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与城市体系》,文汇出版社2005年版,第195页。
    [6]冯桂芬等纂:《苏州府志》,卷首,吴炳元序,清光绪九年刻本。
    [7]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第61页.
    [8]朱建邦:《扬子江航业》,第57页。
    [9][德]贡德·弗兰克著,刘北成译:《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中文版前言。
    [1][英]罗伯特·福钧著,郑祖安译,吴德铎校:《1843年上海之行》,《史林》,1991年第1期。
    [2]Edwin J.Dingle:The New Atlas and Commercial Gazetteer of China,Far eastern geographical establishment,shanghai,china,second edition,Shanghai China:Published by the North-China Daily News & Qeraid,Ltd.General Introduction.p12..本书未注明出版时间,从内容看应为1910年代末出版.
    [3]《中华民国廿五年上海市年鉴》,中华书局1936年版,H15页.
    [4]邹逸麟主编:《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11-119页.
    [5]胡祥瀚编:《上海小志》,卷三,交通,第12页。
    [1]张仲礼、熊月之、沈祖炜主编:《长江沿江城市与中国近代化》,第43、280-289页。
    [2]陆允昌编:《苏州洋关史料》,1896苏州口华洋贸易情形论略,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页.
    [3]陆允昌编:《苏州洋关史料》,1898苏州口华洋贸易情形论略,第154页.
    [4]戴鞍钢:《港口·城市·腹地--上海与长江流域经济关系的历史考察(1843-1913)》,第34页.
    [5]郑祖安:《上海与横滨的开埠和都市形成》,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编:《城市史研究》(第15-16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第24页。
    [6]吴馨等修,姚文枏等纂:《上海县续志》,卷一,疆域,形胜,民国七年刊本。
    [1][日]胜部国臣著,霍颖西译:《中国商业地理》,广智书局1913年版,第78页。
    [2][美]凯瑟琳·F·布鲁纳、费正清、理查德·J·司马富编,傅曾仁等译:《步入中国清廷仕途--赫德日记(1854-1863)》,中国海关出版社2003年版,第42-43页。
    [3][英]施美夫著,温时幸译:《五口通商城市游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版,第227页.
    [4]1869年2月上海字林星期周刊,转引自班思德编:《最近百年中国对外贸易史》,第105页.
    [5]班思德编:《最近百年中国对外贸易史》,第37-38页.
    [6]Edwin J.Dingle:The New,Atlas and Commercial Gazetteer of China,p131.
    [1]民国《鄞县通志》,食货志,戊编下,产销。
    [2]Weigend G.1958,Some elements in the study of port geography[J].Geographical Review.48:185-200.
    [3]Edwin J.Dingle:The New Atlas and Commercial Gazetteer of China,pp124-129.
    [4]《民国二十三年申报年鉴》,上海申报年鉴社1934年版,第803页.
    [1][美]凯瑟琳·F·布鲁纳等编:《步入中国清廷仕途--赫德日记(1854-1863)》,第438、442页。
    [2]民国《鄞县通志》,食货志,戊编下,产销.
    [3]《浙江贸易报告集成》,浙海关十年报告(1882-1891年),第5页.
    [4]民国《酆县通志》,食货志,戊编下,产销.
    [5]南京虽在开放之列,但真正开放直到1899年,见沈嘉荣:《南京开埠通商前后》,《紫金岁月》,1998年第3期。
    [6][德]高兹著,山上彻译:《海港区位论》(日文),时潮社1978年版,转引自刘继生、张文奎、张文忠:《区位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61页。
    [1]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第154页.
    [2]茅伯科主编:《上海港史(古、近代部分)》,第147-148页.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鸦片战争档案史料》(第七册),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544页。
    [2]《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64年浙海关贸易报告,第100页。
    [3]《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70年浙海关贸易报告,第134页。
    [1]《浙江贸易报告集成》,浙海关十年报告(1882-1891年),第17页。
    [2]陈梅龙、景消波译:《宁波英国领事贸易报告选译》,《档案与史学》,2001年第4期。
    [3]《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911年宁波口华洋贸易情形论略,第333页.
    [4]转引自黄伟明:《近代宁波帮在上海的生成与发展》,《探索与争鸣》,1999年第9期.
    [5]沪甬定期航班中,太古洋行的新北京轮为2866吨,宁绍商轮公司的新宁绍轮为3407吨,轮船招商局的江天轮为2012吨,见[日]马场锹太郎:《支那经济地理志·交通全编》,禹域学会发行1928年第二版,第69页;另见王洗:《中国海港志》,第127页,作者认为“宁波事实上为一河港,因河面狭窄,航道不宽,一般轮船无法进入,大抵停泊镇海口外,甬江入口的船舶最大不过二千吨”.
    [1]需要说明的是从1900年开始海关报告上记录的上海进出港船只有三类,即a.Under General Regulations(遵照本关总章行驶),b.under inland steam navigation rules(遵照内港行轮章程)c.Shanghai-Soochow-Hangchow traffic(上海-苏州-杭州交通),为了统一上海港进出港船只前后的数据以及便于和宁波港进出港船只的横向比较,本文仅采用第一类数据.另外,海关报告记录的是进出港船舶吨位数,这和港口的吞吐量有一定的差别,本文仅对进出两港的规模进行比较,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进出港船舶吨位数可以替代港口的吞吐量,计算结果不会有实质性的差别.
    [2]曹有挥:《长江沿岸港口体系空间结构研究》,《地理学报》,1999年第3期。
    [1]曹有挥、李海建、陈雯:《中国沿海集装箱港口体系的空间结构与竞争格局》,《地理学报》,2004年第6期。
    [1][日]小风秀雅著,臧世俊译:《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东亚海运市场与日中轮船海运》,《上海和横滨--近代亚洲两个开放城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43-248页。
    [2]茅伯科主编:《上海港史(古、近代部分)》,第2页;金立成:《近代上海港是怎样成为远东航运中心的》,《中国港口》,1996年第6期.
    [3]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二卷,第440页。
    [4]《中国旧海关史料》,第43册,第448页。
    [5]纽约(1906年):20390953吨,伦敦(1907年):19759346吨,汉堡和克克斯港(1906年):18045093吨,安特卫普(1904年):18663023吨,利物浦(1907年)15425288吨,加的夫(1907年):14746435吨,新加坡(1904年):12331753吨,鹿特丹(1906年):11911038吨,马赛(1904年):10523922吨,热那亚(1904年):10436660吨,见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二卷,第440页。
    [1]陆聿贵:《上海港口问题之检讨与意见》,转引自倪红、张海选编:《民国时期整治黄浦江档案选编:港口篇》,《档案与史学》2005年第2期。
    [1]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二卷,第441页.
    [2]愈之:《日本垄断太平洋航业之计划》,《东方杂志》,1917年,第14卷,第12号,第48-49页。
    [1]《民国二十三年申报年鉴》,上海申报年鉴社1934年版,第803页。
    [2]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第61页。
    [3]张其昀编著:《本国地理》(上册),商务印书馆1926年版,第132-134页。
    [4]转引自李宇平:《中国经济萧条与日本(1930-1935年)》,载朱荫贵、戴鞍钢主编:《近代中国:经济与社会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9页。
    [5]李宇平:《中国经济萧条与日本(1930-1935年)》,载《近代中国:经济与社会研究》,第200-201页.
    [6][日]小风秀雅著,威世俊译:《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东亚海运市场与日中轮船海运》,《上海和横滨--近代亚洲两个开放城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49-250页。
    [7]Whangpoo Conservancy Board:The port of shanghai,1927.p4.The port of shanghai,1928.p5.
    [1][德]高兹著,山上彻译:《海港区位论》(日文),时潮社1978年版,转引自刘继生、张文奎、张文忠:《区位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56-157页。
    [2]邹俊善:《现代港口经济学》,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年版,第207-210页.
    [3]《上海县续志》弁言。
    [1]《申报》,1920年5月23日,(164)416;相似的论述见《上海港口大全》,上海浚浦局刊行1934年版,第1-7页.
    [2]《费唐报告》第一卷,第509-512页。
    [3]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第61页。
    [4]D.Hilling and B.S.Hoyle:Spatial Approaches to Port Development,in B.S.Hoyle and D.Hilling(edited).Seaport Systems and Spatial Change:Technology,Industry,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John Wiley & Sons.1984.p2.
    [5]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第82页。
    [6]金立成:《上海港的历史变迁》,《中国航海》,1982年第1期;金立成:《上海形成全国航业和远东航业中心》,丁日初主编:《近代中国》第四辑,立信会计出版社1994年版,第241页。
    [7]戴鞍钢:《港口·城市·腹地--上海与长江流域经济关系的历史考察(1843-1913)》,第1页。
    [8][英]斯当东著,叶笃义译:《英使谒见乾隆纪实》,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第243页。
    [1]刘素芬:《清朝中叶北洋的海运》,载吴剑雄主编:《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第四辑),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1991年版,第120-121页.
    [2](清)段光清:《镜湖自撰年谱》,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01页。
    [3]张其昀编著:《本国地理》(上册),商务印书馆1926年版,第132-134页;另见本书第147-148页。
    [4]班思德编:《最近百年中国对外贸易史》,第214页:“(1872-1881年)帆船贸易,进展之速,洵称惊人.例如往来牛庄帆船,某岁曾达五千艘,共计四十万吨.他如宁波及珠江三角洲各处,亦为帆船麕集中心.”
    [5]B.P.P.Return of Trade of the Various Ports of China,Down to the Latest Period,pp.2-3:“宁波贸易可以说包括了大部分的山东贸易,因为宁波比福州更便于大型船只的出入,山东来的帆船主要都聚集在宁波,货物从那儿再由较小的宁波船运到福州。福州有十三条帆船专门从事于福州与山东之间的直接贸易,但在福州进港时,它们必须把一半的货物卸到驳船上,然后才能沿江上溯,直达桥下.”
    [6]李政:《解放前宁波市商业概况》,载《宁波文史资料》第2辑,第41页;林雨流:《早期宁波商业船帮南北号》,载《宁波文史资料》第9辑,宁波港史资料专辑,第70-80页.
    [7]林士民:《近代宁波商业和商人》,《杭州商学院学报》,1984年第1期.
    [8]彭泽益主编:《中国工商行会史料集》,上册,第17页。
    [9]《旧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署通令选编》第一卷,第39页。
    [1]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第49-50页。
    [2]陆聿贵:《上海港口问题之检讨与意见》,转引自倪红、张海选编:《民国时期整治黄浦江档案选编:港口篇》,《档案与史学》2005年第2期.
    [3][英]施美夫著,温时幸译:《五口通商城市游记》,北京图书馆出版杜2007年版,第110-111页。
    [4]张其昀编著:《本国地理要览》(上册),无版权页,第83-84页。
    [1]汤建中、严重敏:《上海市经济发展的空间分析》,《地理研究》,1985年第3期.
    [2]程潞主编:《上海市经济地理》,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186页.
    [3]《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领事罗伯逊1858年度上海港对外贸易报告,第65页.
    [4]《申报》,1919年7月23日,(159)367。
    [5]《申报》,1920年5月23日,(164)416。
    [1]杭州大学地理系浙江自然地理编写小组编著:《浙江自然地理》,浙江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53页。
    [2]英国琐米尔士原本,日本经济杂志社译,日本古城贞吉重译:《万国通商史》,译书院印1890年,第5-6页。
    [3]关庚麟:《交通史航政编》,第一册,交通部铁道部交通史编纂委员会出版,1931年版,叙略,第8页。
    [1]墨菲著:《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第55-56页.
    [2][日]织田一著,蒋簋方译:《中国商务志》,广智书局印行,光绪二十八年再版,第24页.
    [3]《申报》,1919年5月21日,(158)336。
    [4]张其昀编著:《本国地理》(上册),商务印书馆1926年版,第143-144页.
    [5]民国《杭州府志》卷六十五,赋税。
    [1]钱兆隆:《钱塘江上流游记》,《地理杂志》第4卷第2期,1931年3月,第4页。
    [2]张其昀编著:《本国地理》(上册),商务印书馆1926年版,第176页。
    [3]《费唐报告》第一卷,第509-512页。
    [4]《费唐报告》第一卷,第44-45页.
    [5][英]罗伯特·福钧著,郑祖安译,吴德铎校:《1843年上海之行》,《史林》,1991年第1期。
    [6]蒋廷黻编:《筹办夷务始末补遗》道光朝,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册,第634页。
    [7]《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第70卷,齐思和等整理,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2786页。
    [1]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编:《吴煦档案选编》第六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1页。
    [2]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一册,第403页。
    [3]《吴煦档案选编》第六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2页。
    [4]樊百川:《清季的洋务新政》,上海书店2003年版,第44页.
    [5]张仲礼、熊月之、沈祖炜主编:《长江沿江城市与中国近代化》,第290-299页.
    [6]戴鞍钢:《港口·城市·腹地--上海与长江流域经济关系的历史考察(1843-1913)》,第135-139页;王卫平:《明清时期江南城市史研究:以苏州为中心》,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48-354页;夏俊霞:《上海开埠与江南城市格局及发展模式的变迁》,载张国刚主编:《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一卷,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77-295页;郑忠:《嬗变与转移:近代长江三角洲城市体系之雏形(1842-1895)》,《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1]余棣:《从历史上的宁波看宁波港的未来》,载《平准学刊》第四辑上册,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第631页.
    [2]《浙江贸易报告集成》,浙海关十年报告(1892-1901年),第37页.
    [3]《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64年浙海关贸易报告,第100页.
    [4]《浙江贸易报告集成》,浙海关十年报告(1882-1891年),第27页。
    [1]《浙江贸易报告集成》,浙海关十年报告(1892-1901年),第55页。
    [2]《浙江贸易报告集成》,浙海关十年报告(1922-1931年),第88页.
    [3]《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925年宁波口华洋贸易统计报告书,第379页。
    [4]王洸:《中国海港志》,第126-127页。
    [5]陈德义:《“五口通商”后的旧宁波港》,载《宁波文史资料》第2辑,第37页.
    [6]《孙中山先生在宁波的演讲词》,载《宁波文史资料》第1辑,第16-17页.
    [7]立成:《上海港是怎样形成的》,《学术月刊》,1961年第8期;王文楚、金日寿:《鸦片战争以前上海港的形成与发展》,《历史教学问题》,1981年第4期;金立成:《上海港的历史变迁》,《中国航海》,1982年第1期;徐雪筠:《上海港的现状与对策》,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编:《上海研究论丛》(第1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99-114页;满志敏:《黄浦江水系:形成和原因--上海经济可持续发展基础研究之一》,《历史地理》(第十五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2-143页;戴鞍钢、张修桂:《环境演化与港口变迁--以上海港为中心》,《历史地理》(第十七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3-81页;邹逸麟:《淞浦二江变迁和上海港的发展》,《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刊》第1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另收入《椿庐史地论稿》,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510-523页.
    [1]施存龙等编著:《中国东方大港--宁波港》,海洋出版社1987年版,第21-22页。
    [2]陈吉余:《长江河口的自然适应和人工控制》,载《陈吉余(尹石)2000:从事河口海岸研究五十年论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01、307页。
    [3]恽才兴:《长江河口近期演变基本规律》,海洋出版社2004年版,第27、39、142、179-180页。
    [1]李长传编:《江苏省地志》,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一章地形,第51页。
    [2]《江海关十年报告》,1922-1931年,第287页。
    [3]《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副领事阿连壁1879年底上海贸易报告,第549页.
    [4]程潞主编:《上海市经济地理》,新华出版社1988年版,第156页。
    [5]《旧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署通令选编》第一卷,第111页.
    [6]1英尺=0.3048米,下文的“呎”是“英尺”的简写,由于引文中既有呎,也有英尺,本文写作过程中并未将此统一.
    [7]《中华民国廿五年上海市年鉴》,中华书局1936年版,C7页.
    [8]《中国沿海水道进口图》,上海图书馆藏,无出版时间,567561.
    [9]《旧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署通令选编》第一卷,第120页.
    [1]恽才兴:《长江河口近期演变基本规律》,海洋出版社2004年版,第142页.
    [2]《费唐报告》第一卷,第517-519页.
    [3]《费唐报告》第一卷,第520-521页.
    [4]《费唐报告》第一卷,第517-519页。
    [1]《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领事达文波1876年度上海贸易报告,第450页.
    [2]“赫前总税务司亦谓上海对外贸易,将改由镇江出入云,情形险恶,可想而知,设使当时不为浚浦,则上述预言,势必不幸而言中也,会以浚浦局应运而生,实施疏浚工作,水道得以畅通,航行未生险阻,上海今日犹德称为世界巨埠之一者,该局之力,实有足多焉”,见班恩德编:《最近百年中国对外贸易史》,第209页。
    [3]《江海关十年报告》,1882-1891年,第22页。
    [4]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007页。
    [1]《费唐报告》第一卷,第514页。
    [2]上海港1902-1911年税收的一般趋势稳定地维持在1050万海关两左右,见《江海关十年报告》,1902-1911年,第139页,宁波港1902-1911年间年税收平均为594290万海关两,见《浙江贸易报告集成》附录三,第882-883页。
    [3]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三卷,第412、483页。上海两按海关两打九折。
    [4]《中华民国廿五年上海市年鉴》,中华书局1936年版,C10页。
    [5]《费唐报告》第一卷,第517-519页;王洸:《中国海港志》,第98页。
    [1]陈正书:《奈克、海德生工程--近代东南沿海城市交通网络稳定运转的基石》,载张仲礼主编:《城市进步、企业发展和中国现代化(1840-1949)》,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第240页.
    [2]恽才兴:《长江河口近期演变基本规律》,海洋出版社2004年版,第180页.
    [3]张其昀编著:《本国地理》(上册),商务印书馆1926年版,第132-134页.
    [4]关庚麟:《交通史航政编》,第一册,交通部铁道部交通史编纂委员会出版,1931年版,叙略,第7页.
    [5]孙中山:《建国方略之二》,《孙中山全集》(第二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7-34页.
    [6]《申报》,1919年3月27日,157(434);另见[日]马场锹太郎:《支那水运论附满州国水道》,上海东亚同文书院支那研究部发行1936年版.
    [7]海德生等著,上海浚浦总局刊行:《上海港口将来进步之报告》,1919年版,第32页,上图徐家汇藏书楼藏。
    [1]Guido G.Weigend:Some Elements in the Study of Port Geography.Geographical Review.Vol.48,No.2(Apr.,1958),185-200.
    [2]《贸易通志》,卷三,上海图书馆藏,长89720。
    [3]“吴淞一口,为长江下流,崇明蔽其外,实七省锁钥.……自上海通商,外洋轮船出入吴淞,为咽喉要路,情形与天津之大沽口,宁波之镇海口,福州之长门,广州之虎门无异。惟他处沿海有山险可扼,而吴淞之炮台,则在平地,其形势微有不同.”《申报》,1898年,转引自《吴淞自开商埠的经过》,见上海通社编:《旧上海史料汇编》(上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版,第85页。
    [1]《江海关十年报告》,1902-1911年,第147页。
    [2]王洸:《中国海港志》,第99页.
    [3]《上海港口大全》,上海浚浦局1934年刊行,第13页;相似的论述见李长傅编著:《分省地志江苏(全一册)》,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227页。
    [4]《旧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署通令选编》第一卷,第264页.
    [5]《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第375页;另见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二卷,第357页.
    [1]《江海关十年报告》,1882-1891年,第35-36页。
    [2]《吴淞自开商埠的经过》,见上海通社编:《旧上海史料汇编》(上册),第84-88页。
    [3]马长林、周利敏:《吴淞铁路的拆除及其影响》,《档案与史学》,2002年第3期。
    [1][美]泰勒·丹涅特著,姚会广译:《美国人在东亚--十九世纪美国对中国、日本和朝鲜政策的批判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503页。
    [2]郑祖安:《吴淞两次自开商埠始末》,《档案与史学》,1999年第3期.
    [3]《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代理总领事满思礼1897年度上海贸易报告,第937页.
    [4]《江海关十年报告》,1892-1901年,第48页。
    [5]郑祖安:《张謇和吴淞商埠开发计划》,《上海城市规划》,2001年第3期.
    [6]Edwin J.Dingle:the New Atlas and Commercial Gazetteer of China.p52.
    [1]《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代理总领事满思礼1897年度上海贸易报告,第937页。
    [2](清)朱正元:《浙江省沿海图说》,清光绪二十五年刊本,镇海。
    [3]《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75年浙海关贸易报告,第168-169页。
    [4]《浙江贸易报告集成》,浙海关十年报告(1882-1891年),第5-6页。
    [5]《浙江贸易报告集成》,浙海关十年报告(1892-1901年),第38页。
    [6]王洸:《中国海港志》,第127页.
    [7](清)段光清:《镜湖自撰年谱》,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3页。
    [8]《浙江贸易报告集成》,浙海关十年报告(1882-1891年),第7页。
    [9]《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923年宁波口华洋贸易情形论略,第374页。
    [10]《大上海指南》,东南书局1947年版,第226页。
    [1]郑绍昌主编:《宁波港史》,第317页。
    [2]《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935年海关中外贸易统计年刊(宁波口),第400页。
    [3]《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937年海关中外贸易统计年刊(宁波口),第402页。
    [1]邹俊善:《现代港口经济学》,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年,第207-214页;任美锷、杨宝国:《当前我国港口发展条件分析--兼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地理学报》,1998.53(3):193-201。
    [2]郑弘毅:《海港区域性港址选择的经济地理分析》,《经济地理》,1982年第2期。
    [1]张仲礼:《近代上海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特点》,载张仲礼主编:《城市进步、企业发展和中国现代化(1840-1949)》,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第6页.
    [2]James.Bird,The Major Seaport of the United Kingdom.London:Hutchinson.1963,pp23-24.Seaports and Seaport Terminals.London:Hutchinson University Library.1971.pp66-74.
    [1]茅伯科主编:《上海港史(古、近代部分)》,第191-192页。
    [2]郑绍昌主编:《宁波港史》,第142页。
    [3]李军认为1913年在江北白沙路老马路口建成美孚油池栈,面积有20亩多,内有油池、仓库,还有码头、输油管道,自己备有油船,船名“美南”,经常往来沪甬之间,见李军:《洋油霸销宁波半世纪》,载《宁波文史资料》第9辑,宁波港史资料专辑,第124-125页;《宁波港史》认为美孚油池栈建于1914年,见郑 绍昌主编:《宁波港史》,第318页.
    [1](清)葛元煦撰,郑祖安标点:《沪游杂记》,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第58页。
    [2]《费唐报告》第一卷,第522-523页。
    [3]《江海关十年报告》,1922-1931年,第289页。
    [4]《中华民国廿五年上海市年鉴》,中华书局1936年版,A13-15页。
    [5]《江海关十年报告》,1922-1931年,第289页。
    [6]《江海关十年报告》,1922-1931年,第258页。
    [7]王洸:《中国海港志》,第104页
    [1]《上海港口大全》,上海浚浦局1934年刊行,第63页.
    [2]王洸:《中国海港志》,第100页.
    [3]王洸:《中国海港志》,第126-127页.
    [4]海德生等著,上海浚浦总局刊行:《上海港口将来进步之报告》,1919年版,第2页,上图徐家汇藏书楼藏。
    [1]Wang J J.Slack B.The evolution of a regional container port system:the Pearl River Delta[J],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2000,8:263-275.
    [2]民国《上海县志》卷十二,“航”对上海港的帆船和轮船种类、航线有详细的论述。
    [3]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第54-67页;丁日初主编:《上海近代经济史》第二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24-325页;戴鞍钢、张修桂:《回顾与启示:上海地区内河航运的历史变迁》,《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戴鞍钢、张修桂:《环境演化与上海地区内河航运的变迁》,《历史地理》(第十八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7-90页;戴鞍钢:《内河航运与上海城市发展》,《史林》,2004年第4期;戴鞍钢:《近代上海与长江三角洲--以航运网络为中心》,载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编:《港口-腹地和中国现代化进程》,齐鲁书社2005年版,第100-109页。
    [4]《浙江贸易报告集成》,浙海关十年报告(1882-1891年),第17页,译者把“I-chiang”音译为“宜强”,不确,应为“义桥”。
    [1]《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87年宁波口华洋贸易情形论略,第261页。
    [2]《钱塘江上下游交通及运输现状》,载实业部工商访问局编辑:《工商半月刊》,第3卷第15号。
    [1]《浙江贸易报告集成》,浙海关十年报告(1901-1911年),第67页;歙县知县何润生在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的《茶务条陈》中也说:“惟走绍兴内河抵义桥,搬运过塘,到曹娥过坝,不数里又百官坝,数易其船。由百官至余姚,复有河清、横山、走马、陡门等堰,始抵宁波。上栈下栈,转载海轮抵沪,下轮存栈,种种烦难.茶箱每多破损,不独修整需工,且易启西商挑剔。”《清朝续文献通考》卷42《征榷十四》。
    [2]朱正元:《浙江省沿海图说》,清光绪二十五年刊本,宁波。
    [3]《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64年浙海关贸易报告,第98页。
    [1][英]施美夫著,温时幸译:《五口通商城市游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版,第145页.
    [2]《浙江贸易报告集成》,浙海关十年报告(1892-1901年),第39页;1901年宁波口华洋贸易情形论略,第306页。
    [3]《浙江贸易报告集成》,杭州关十年报告(1896-1901年),第655页.
    [4]《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903年宁波口华洋贸易情形论略,第312页.
    [5]《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81年浙海关贸易报告,第237页.
    [6]《浙江贸易报告集成》,浙海关十年报告(1922-1931),第82-83页.
    [1]《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77年浙海关贸易报告,第172-173页。
    [2]《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82年宁波口华洋贸易情形论略,第248页。
    [3]《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94年宁波口华洋贸易情形论略,第284页。
    [4]陈德义:《“五口通商”后的旧宁波港》,《宁波文史资料》第2辑,第11页.
    [5]陈善颐:《外国侵略者控制下的浙海关见闻》,载《宁波文史资料》第9辑,宁波港史资料专辑,第38页.
    [6]班思德编:《最近百年中国对外贸易史》,第214页:“(1872-1881年)帆船贸易,进展之速,洵称惊人。例如往来牛庄帆船,某岁曾达五千艘,共计四十万吨。他如宁波及珠江三角洲各处,亦为帆船麕集中心。”
    [7]《浙江贸易报告集成》,浙海关十年报告(1881-1892年),第30-31页。
    [8]B.P.P.,Retum of Trade of the Various Ports of China,Down to the Latest Period,pp.2-3.
    [1]《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92年宁波口华洋贸易情形论略,第281页.
    [2]聂宝璋、朱荫贵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二辑,上册,第215-217页.
    [3]《上海港史话》编写组:《上海港史话》,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7-20页;另见刘惠吾:《上海近代史》,1985年版,第23-24页;茅伯科主编:《上海港史》(古、近代部分),第66-81页,作者对上海港的进出港船舶数和港口吞吐量重新进行估算,其吞吐量估算都高于《上海港史话》的估算.
    [1]马学强:《近代上海成长中的“江南因素”》,《史林),2003年第3期。
    [2]凌弓:《近代上海航运发展与城市变迁》,《社会科学》,1996年第12期。
    [3]G.C.Allen,Western Enterprise in Far Eastern Economic Development China & Japan,p124,转引自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等编:《上海对外贸易1840-1949》,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上册,第104页。
    [4]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第八卷《民国经济》,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98-200页。
    [1]倪红:《上海市档案馆馆藏近代上海港建设档案概况》,《上海档案史料研究(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73-278页。
    [2][日]小风秀雅著,臧世俊译:《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东亚海运市场与日中轮船海运》,《上海和横滨--近代亚洲两个开放城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52页。
    [3]聂宝璋、朱荫贵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二辑,上册,第476页。
    [4]张后铨:《招商局史(近代部分)》,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年版,第60页。
    [5]Arnola Wright:Twentieth Century Impressions of Hongkong.Shanghai and Other Treaty Ports,First Published in 1908.Graham Brash,Singapore 1990.p211.
    [6]聂宝璋、朱荫贵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二辑,上册,第350-351页。
    [7]《申报》,1921年1月3日,(168)34。
    [1]朱德兰:《近代长崎华商泰益号与上海地区商号之间的贸易》,载张炎宪主编:《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第六辑),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1997年版,第352-353页。
    [2][日]织田一著,蒋簋方译:《中国商务志》,广智书局印行,光绪二十八年再版,第44页。
    [3]聂宝璋、朱荫贵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二辑,上册,第155-155页。
    [4]聂宝璋、朱荫贵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二辑,上册,第20-21页。
    [5]聂宝璋、朱荫贵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二辑,上册,第162页.
    [6]聂宝璋、朱荫贵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二辑,上册,第359-360页。
    [1]海德生等著,上海浚浦总局刊行:《上海港口将来进步之报告》,1919年版,第3-4页,上图徐家汇藏书楼藏。
    [2]《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领事达文波1876年度上海贸易报告,第422页。
    [3]丁日初主编:《上海近代经济史》第二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40页。
    [4]包伟民主编:《江南市镇及其近代命运:1840-1949》,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第120页。
    [5]陈正书:《关于近代东南沿海城市交通投资取向问题之考察》,《史林》1995年第4期;另见张仲礼主编:《东南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化》,第445-460页.
    [6]宓汝成主编:《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上册,第3-5页;另见[美]泰勒·丹涅特著,姚会广译:《美国人在东亚--十九世纪美国对中国、日本和朝鲜政策的批判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502页.
    [7]《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副领事阿连壁1879年度上海贸易报告,第553-554页。
    [1]《江海关十年报告》,1882-1891年,第36页.
    [2]《江海关十年报告》,1892-1901年,第110-111页。
    [3]陆允昌编:《苏州洋关史料》,1896-1901年苏州十年报告,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92页.
    [4]《江海关十年报告》,1902-1911年,第161-162页.
    [5]《江海关十年报告》,1912-1921年,第220页.
    [6]马千里:《中国铁路建筑编年简史》,中国铁路出版社1992年版,第12-15页.
    [7]Edwin J.Dingle:The New Atlas and Commercial Gazetteer of China.p129.
    [1]郑肇经:《上海新商港地位之商榷》,《东方杂志》,1931年,第28卷,第8号。
    [2]《江海关十年报告》,1902-1911年,第161-162页。
    [3]民国《鄞县通志》食货志,丁编,商业,民国二十二年各业营业状况调查表。
    [1]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第60页。
    [1]Edward J.Taaffe,Richard L.Morrill;Peter R.Gould:Transport Expansion in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A Comtarative Analysis,Geographical Review,1963.53(4):503-529.
    [2]樊卫国:《关于近代上海城市竞争力》,《档案与史学》,2003年第2期.
    [1]曹屯裕:《宁波、上海港的历史轨迹与现代发展趋势》,《浙江社会科学》,1995年第6期。
    [2]Mayer H M.Current trends in Great Lakes shipping[J].GeoJournal.1978,2:117-122.
    [3]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一册,第149页。
    [4]聂宝璋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一辑,上册,第305页。
    [5]《申报》,1916年1月12日,(138)164.
    [1]《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77年浙海关贸易报告,第174页。
    [2]《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78年浙海关贸易报告,第192页。
    [3]班思德编:《最近百年中国对外贸易史》,第80页.
    [4]《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70年浙海关贸易报告,第119页。
    [5]聂宝璋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一辑,上册,第337页.
    [6]日本东亚同文会编,两湖总督署译:《中国经济全书》(第二辑),1908年,第一编,商贾,第五章,上海汉口之商业习惯,第48页.
    [7]聂宝璋、朱荫贵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二辑,上册,第357页。
    [1]聂宝璋、朱荫贵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二辑,上册,第469页。
    [2]《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船舶登记员泰卜1880年度上海港航运业务报告,第590-591页。
    [3]《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领事文极司脱关于1866年度上海贸易的商务意见摘要,第135页。
    [4]《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代理船舶登记员斯宾士1879年度上海港航运业务报告,第558-561页。
    [5]《胶海关十年报告(一九○二至一九一一年报告)》,载青岛市档案馆编:《帝国主义与胶海关》,档案出版社1986年版,第112页。
    [1]韩增林、安筱鹏:《集装箱港口发展与布局研究》,海洋出版社2006年版,第57页.
    [2]《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领事马安关于12月31日为止的1870年度上海港贸易报告,第236-237页.
    [3]《江海关十年报告》,1922-1931年,第258页.
    [4]聂宝璋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一辑,上册,第314页.
    [5]聂宝璋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一辑,上册,第305页。
    [6]班思德编:《最近百年中国对外贸易史》,第114-115页.
    [7]《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71年浙海关贸易报告,第134页.
    [8]《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84年宁波口华洋贸易情形论略,第252页。
    [1]AN-Shuen Nir,Kuang Lin and Gin-Shuh Liang:Port Choice Behaviour-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hipper..Martime Policy & Management.,2003,vol.30,No.2,165-173.
    [2]聂宝璋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一辑,上册,第169页。
    [3]《五十年前之上海》,载《东方杂志》,1914年,第11卷,第5号。
    [4]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一卷,第387页.
    [5]聂宝璋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一辑,上册,第224-225页。
    [6]《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领事马安关于12月31日为止的1870年度上海港贸易报告,第230页.
    [7]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一卷,第639页.
    [8]《浙江贸易报告集成》,浙海关十年报告(1882-1891年),第18页。
    [1]《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71年浙海关贸易报告,第134页.
    [2]海德生等著,上海浚浦总局刊行:《上海港口将来进步之报告》,1919年版,第3-4页,上图徐家汇藏书楼藏.
    [1]Edwin J.Dingle:The New Atlas and Commercial Gazetteer of China.p13.
    [1][德]高兹著,山上彻译:《海港区位论》(日文),时潮社1978年版,转引自刘继生、张文奎、张文忠:《区位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56-157页。
    [2]石国本:《宁波港的发展导向与腹地开拓--兼论双模式结合型的港口发展道路》,《宁波师院学报》,1990年第4期。
    [3]Benjamin E.Thomas:Railways and ports in French West Africa[J].Economic Geography.1957,33(1):1-15.
    [4]Bird J:Seaport and seaport terminals[M].London:Hutchinson university library.1971:124-147.
    [5]Weigend G:The problem of hinterland and foreland as illustrated by the port of Hamburg[J],Economic Geography,1956,32(1):1-16.
    [1]Weigend G.Some elements in the study of port geography[J].Geographical Reveew.1958,48:185-200.
    [2]Patton D J.General cargo hinterlands of New York,Philadelphia,Baltimore,and New Orleans[J],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958,48(4):436-455.
    [3]Elliott N R.Hinterland and foreland as illustrated by the port of the Tyne[J],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1969,47:153-170.
    [4]周春山、孔凡娥:《腹地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设计师》,2007年第4期。
    [5]《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版)》第3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52页。
    [1]肖钟熙:《集装箱国际中转比重大并非国际航运中心的必备条件》,《水运管理》,2006年第12期,该文认为陆向腹地和海向腹地仅为港口提供货源,这一观点并不全面,陆向腹地和海向腹地还消费来自该港口的货物.
    [2]《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第27卷,第988页.
    [3]聂宝璋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一辑,下册,第1250-1251页.
    [4]《费唐报告》第二卷,第509-512页。
    [1]程潞主编:《上海市经济地理》,新华出版社1988年版,第173页。
    [2]《费唐报告》第一卷,第635-636页。
    [3]《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领事达文波1877年度上海贸易报告,第451页。
    [4]《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附件:领事麦华陀1872年度贸易报告,第270-271页。
    [5]《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领事罗伯逊1858年度上海港贸易报告,第69页。
    [6]班思德编:《最近百年中国对外贸易史》,第88页。
    [7]《江海关十年报告》,1902-1911年,第139页。
    [1]《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64年浙海关贸易报告,第98页.
    [2]《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领事达文波1878年度上海贸易报告,第466页;领事许士1880年度上海贸易报告,第565-566页。
    [1]《第一回中国年鉴》,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第1813页;另见《全国商埠考察记》,世界书局1926年版,中学世界百科全书,作者不详,第16-17页。
    [1]吴松弟:《经济空间与城市的发展--以上海为例》,《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1]肖钟熙:《集装箱国际中转比重大并非国际航运中心的必备条件》,《水运管理》,2006年第12期。
    [2]较早涉及这一问题的,是日本东亚同文会编撰,詹翰藻编译的《中国经济全书》(经济学会,1910年版),[日]胜部国臣著.霍颖西译《中国商业地理》(广智书局1913年版),王钟麟《全国商埠考察记》(世界书局出版1921年版),张其昀《浙江省史地纪要》(商务印书馆1925年版).近来郑绍昌《近代宁波港口贸易的变化及其原因》(《浙江学刊》1983年第1期),郑绍昌主编《宁波港史》,钟昌标《从历史、现状看甬沪经济的互补、竞争与协同发展》(《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6年第1期),竺菊英《近代宁波对外贸易衰弱原因探析》(《浙江学刊》1996年第2期),乐承耀《十九世纪中晚期宁波对外贸易发展及其原因》(《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1998年第5期),王家范《从苏州到上海:区域研究的视界》(《档案与史学》2000年第5期),对此均有涉及.斯波义信虽对宁波腹地有过较细致的划分,但他所指的腹地实指唐宋以来宁波城市的腹地,不是近代开埠之后宁波港的腹地,而且在斯波看来宁波城市的腹地是静态的,他在文章的开篇即界定宁波的腹地范围是明州的鄞县、慈溪、定海、奉化、象山和昌国,越州的余姚大部、上虞、嵊县、新昌东面的相当一部分以及台州的宁海大部分和天台北部的狭长地带,而没有注意到腹地是在不断变化的.参见《宁波及其腹地》,载[美]施坚雅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69-526页;另见[日]斯波义信:《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99-573页.
    [1]郑绍昌:《近代宁波港口贸易的变化及其原因》,《浙江学刊》,1983年第1期;郑绍昌主编:《宁波港史》;乐承耀:《宁波近代史纲(1840-1919)》,宁波出版社1999年版.
    [2]刘力等:《图们江地区港口腹地变化趋势研究》,《经济地理》,1999,19(1);杨家文等:《虚拟腹地:中国大陆口岸地位的度量与解释》,《人文地理》,2001,16(6);杨家其:《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现代港口腹地划分引力模型》,《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2,2(2);董洁霜等:《区位商法在港口腹地分析中的运用》,《上海海运学院学报》,2002,23(3);李宗尧:《临沂城市经济影响区的范围》,《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8(2)。
    [1]《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77年浙海关贸易报告,第187页。
    [2]《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68、1869、1875年浙海关贸易报告,第113、121、165页.
    [3]民国《杭州府志》卷六十五,赋税;《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74年浙海关贸易报告,第165-166页.
    [4]《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68、1870年浙海关贸易报告,第113、132页.
    [5]《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领事文极司脱关于1867年度上海贸易的商务意见摘要,第157页.
    [6]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一册,第578页。
    [7]《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69、1878、1877年浙海关贸易报告,第122、205、189页.
    [8]鸦片作为特殊的商品,其运销路线和其他商品不同,暂且不论.下文提到的入内地的洋货数都为通过海关领有子口单的数据,虽然子口单并不能完全反映进口洋货对内地转运的实际数量,特别是在厘金降低以后,某些子口单并无太大利益,甚至高于厘金,因此有一部分运往内地的洋货便不可能列入统计(郑绍昌主编:《宁波港史》,第191页),但这些数据完全可以反映入内地洋货数量变化的趋势.
    [1]《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68年浙海关贸易报告,第108页。
    [2]《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71-1872年、1878年浙海关贸易报告,第136-137页、207页。
    [3]《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978、1871-1872年浙海关贸易报告,第207、137页。
    [1]陈学文:《明清时期江南的商品流通与水运业的发展--从日用类书中商业书有关记载来研究明清江南的商品经济》,《浙江学刊》,1995年第1期:张海英:《明清江南商品流通与市场体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2-77页。
    [2]《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70年浙海关贸易报告,第135页。
    [1]《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77年浙海关贸易报告,第172页.
    [2]《中国旧海关史料》,Shanghai trade report for the year 1881、1895,第9、23册。
    [3]《中国旧海关史料》,Kuijiang trade report for the year 1894-1897,第22-25册。
    [4]《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78年浙海关贸易报告,第207页。
    [5]《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81年瓯海关贸易报告,第502页。
    [1]《浙江贸易报告集成》,瓯海关十年报告(1892-1901年),第433页.
    [2]《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89年温州口华洋贸易情形论略,第528页。
    [3]王铮等:《理论经济地理学》,科学出版社2002版,第194页。
    [1]《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95年宁波口华洋贸易情形论略、1904年温州口华洋贸易情形论略,第290、577页。
    [2]《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87年宁波口华洋贸易情形论略,第261页。
    [1]《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77年浙海关贸易报告,第172页.
    [2]王钟麟:《全国商埠考察记》,第250页.
    [3]《中国旧海关史料》,Ningpo trade report for the year 1896-1900,第24-25、27、29、31册.
    [4]《中国旧海关史料》,Ningpo trade report forthe year 1896、1898,第24、27册.
    [5]《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99年杭州口华洋贸易情形论略,第732页.
    [6][日]胜部国臣著,霍颖西译:《中国商业地理》下卷,第78页.
    [7]《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99年杭州口华洋贸易情形论略,第732页.
    [1]胜部国臣:《中国商业地理》下卷,第69页。
    [2]日本东亚同文会编撰,詹翰藻编译:《中国经济全书》,译本第十一册第316页;《浙江贸易报告集成》,杭州关十年报告(1912-1921年),第688页;杭州口华洋贸易情形论略1915年,第783页.
    [3][苏]B.H.米罗诺夫等著,黄立茀等译:《历史学家与数学》,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82页。
    [1]《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911、1917、1919年宁波口华洋贸易情形论略,第333、350、356页.
    [2]《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900、1901、1903、1904年杭州口华洋贸易情形论略,第735、740、745、748页;[日]胜部国臣:《中国商业地理》,下卷第70页;民国政府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浙江省)》,1933年,一七0(庚):《浙江之平水茶》,建设委员会经济调查统计课1937年,第24页.
    [3]日本东亚同文会编撰:《中国经济全书》,译本第十一册,第318页.
    [1]《中国实业志(浙江省)》,一一三(丙);另见葛绥成:《(分省地志)浙江》,中华书局1939年版,第122-123页。
    [1]《中国实业志(浙江省)》1933年,一一三(丙).
    [2]魏颂唐:《浙江经济纪略》,1929年版,第193页载象山:“商人贩运,象城及石浦与宁波轮船可通,洋货及绸缎、布匹等物,均由宁波贩运,出口货物,亦由宁波运往他处.市面钱币,通用宁波庄票,若取现,照甬市扣除申水.”民国《定海县志·财赋志第四》:“定海出产不多,民间日用之需皆向宁波、镇海等处民船转运”.另据1933年《中国实业志(浙江省)》的调查,鄞县、慈溪、奉化、镇海、定海、象山、南田、余姚都采用过帐制度,以“甬洋”或“过帐洋”为汇划本位,而浙江的其他地方都是以银元为本位的.从金融制度的角度看,定海、象山、南田属于宁波经济贸易区.
    [1]谢国兴:《安徽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变迁1877-1937》,“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0期,1991年6月。
    [2]葛绥成:《(分省地志)浙江》,中华书局1939年版,第84页。
    [3]铁道部编印:《京粤沿线经济志略》,1929年版,“浙江”,第3页。
    [4]葛绥成:《(分省地志)浙江》,第122页。
    [5]铁道部编印:《京粤沿线经济志略》,1929年,“浙江”,第15页。
    [1]民国《鄞县通志》食货志、《宁波文史资料》第二辑、《宁波港史》等载:由于受太平天国战争和抗日战争的影响,宁波港曾两次呈现短暂而又畸形的繁荣景象,腹地有所扩大.由于这是在特殊状态下的腹地变动,本文暂不讨论.
    [2]竺菊英:《近代宁波对外贸易衰落原因探析》,《浙江学刊》,1996年第2期.
    [1]Guido G.Weigend:The Problem of Hinterland and Foreland as.Illustrated by the Port of Hamburg.Economic Geography,Vol.32,No.1(Jan.,1956),1-16.
    [2]王家范:《从苏州到上海:区域研究的视界》,《档案与史学》,2000年第5期。
    [3]《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92年宁波口华洋贸易情形论略,第280页。
    [4]《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96年宁波口华洋贸易情形论略,第295页.
    [5]陈航认为建国前肖甬铁路的兴建使上海港和宁波港连通起来,从而使杭州一带成为两港的混合腹地(见 陈航:《论海港地域组合的形成机制与发展过程》,《地理学报》,1996年第6期.)其实近代开埠之后,上海港和宁波港主要通过水路和腹地联系,杭州并不是在肖甬铁路兴建之后才成为两港的混合腹地的。
    [1]《中国实业志(浙江省)》第三编“商埠及都市”,一三四(乙).
    [2]Ningpo trade report for the year 1895-1898,根据《中国旧海关史料》第24-27册整理.
    [3]《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97年宁波口华洋贸易情形论略,第297页.
    [4]《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98年宁波口华洋贸易情形论略,第299页。
    [1]王铮等:《理论经济地理学》,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5页.
    [2]钟昌标:《从历史、现状看甬沪经济的互补、竞争与协同发展》,《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6年第1期;竺菊英:《近代宁波对外贸易衰弱原因探析》,《浙江学刊》,1996年第2期:乐承耀:《十九世纪中晚期宁波对外贸易发展及其原因》,《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1998年第5期。
    [3]《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77年浙海关贸易报告,第171-172页。
    [4]陈梅龙、景消波译:《宁波英国领事贸易报告选译》,《档案与史学》,2001年第4期。
    [5]《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92年宁波口华洋贸易情形论略,第280页。
    [1]《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87年宁波口华洋贸易情形论略,第261页。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鸦片战争档案史料》(第七册),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40-441页。
    [1]陈德义:《“五口通商”后的旧宁波港》,《宁波文史资料》第二辑。
    [2]《浙江贸易报告集成》,浙海关十年报告(1882-1891年),第17页.
    [1]吴松弟:《明清时期我国最大沿海贸易港的北移趋势与上海港的崛起》,《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
    [2]林振翰:《浙盐纪要》,商务印书馆1925年版,第101、217页。
    [3]日本东亚同文会编,两湖总督署译:《中国经济全书》(第二辑),1908年,第二编,特许商,第一章,盐商,第138页。
    [4]朱羲尊:《常山山行》,见党诚思选注《中国历代商贾诗歌选》,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年版,第130页.
    [5]新编《玉山县志》,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26页.
    [6]陈学文:《明清时期江南的商品流通与水运业的发展--从日用类书中商业书有关记载来研究明清江南的商品经济》,《浙江学刊》,1995年第1期;张海英:《明清江南商品流通与市场体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2-77页.
    [1]《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81年瓯海关贸易报告,第503页。
    [2][美]道格拉斯·C·诺思著,厉以平译:《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42-43页。
    [3]《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领事哲美森1895年度上海贸易和商业报告,第922页.
    [4]《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领事麦华陀1868年度上海港贸易报告,第173页。
    [1]《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74年浙海关贸易报告,第165-166页.
    [2]歙县知县何润生在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的《茶务条陈》中说:“惟走绍兴内河抵义桥,搬运过塘,到曹娥过坝,不数里又百官坝,数易其船。由百官至余姚,复有河清、横山、走马、陡门等堰,始抵宁波.上栈下栈,转载海轮抵沪,下轮存栈,种种烦难,茶箱每多破损,不独修整需工,且易启西商挑剔.”《清朝续文献通考》卷42《征榷十四》。
    [1]《费唐报告》第一卷,第623-624页。
    [2]民国《鄞县通志》食货志,已编金融.
    [3]《中国实业志(浙江省)》1933年,一二三(乙)--三0(乙).
    [4]《中国实业志(浙江省)》1933年,一五(壬)。
    [1]建设委员会经济调查所统计课:《中国经济志(安徽省歙县休宁)》,1935年,第85、63页.
    [2]《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78年浙海关贸易报告,第196页.
    [3]《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901年温州口华洋贸易情形论略,第567页.
    [4]《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81年瓯海关贸易报告,第495页;《浙江贸易报告集成》,瓯海关十年报告(1882-1891年),第416页。
    [5]“上海之笼罩势力迄今还尚未到达顶头,但它对侵袭我们范畴内之利益从来也不停步,并攫取了我们大块大块之商业经济领地……只不过是特殊之匹头税收制度导致本口这行业之多多少少之业务…….”《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89年宁波口华洋贸易情形论略,第269页.
    [1]宋炳良:《港口内陆空间通达性与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经济地理》,2001年第4期。
    [2]陈航:《论海港地域组合的形成机制与发展过程》,《地理学报》,1996第6期。
    [3]樊卫国:《二十世纪前期长江沿岸城市的外贸互动关系》,《档案与史学》,2000年第6期。
    [4]戴鞍钢:《港口·城市·腹地--上海与长江流域经济关系的历史考察》,《中国城市经济》,2004年第1期。
    [1]吴松弟:《经济空间与城市的发展--以上海为例》,《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1]Weigend G.Some elements in the study of port geography[J].Geographical Review.1958,48:185-200.
    [1]吴弘明编译:《津海关贸易年报(1865-1946)》,1866年津海关贸易报告,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页.
    [2]聂宝璋、朱荫贵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二辑,上册,第115页.
    [3]唐巧天:《中国近代外贸埠际转运史上的上海与天津(1866-1919)》,《史林》,2006年第1期.
    [4]Rimmer P J.The Searchh for Spatial Regularit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ustralian Seaports 1861-1961/2[J],Geografiska Annaler.Series B.Human Geography,1967,49(1).42-54.Hayuth Y.Containerization and the load center concept[J].Economic Geography.1981,57(2):160-176.
    [5]Hayuth Y.Rationalization and deconcentration of the U.S Container port system[J].Professonal Geographer.1988,40(3):279-288.
    [1]林满红:《口岸贸易与中国内部的区间关系:1860-1930年代之经验》,载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编:《港口-腹地和中国现代化进程》,齐鲁书社2005年版,第27页。
    [2]班思德编:《最近百年中国对外贸易史》,第209页.
    [3]《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1878年贸易报告,第501页。
    [1]唐巧天:《上海外贸埠际转运研究(1864-1930年)》,2006年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未刊稿,第24-32页。
    [2]樊卫国:《民国上海埠际贸易的变迁(1912-1937)》,《社会科学》,1997年第7期;《二十世纪前期长江沿岸城市的外贸互动关系》,《档案与史学》,2000年第6期;《激活与生长--上海现代经济兴起之若干分析(1870-1941)》,第140-143页。
    [3]《上海对外贸易(1840-1949)》(上册),第32-34、186-191、211页.
    [4][日]市川信爱,戴一峰主编:《近代旅日华侨与东亚沿海地区交易圈--长崎华商“泰益号”文书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9页.
    [1]谯枢铭:《上海、横滨开港初期的进出口贸易发展》,《上海和横滨》联合编辑委员会、上海市档案馆编:《上海和横滨--近代亚洲两个开放城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83页。
    [2]刘建辉著,甘慧杰译:《魔都上海:日本知识人的“近代”体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序章:甘慧杰:《一部研究近代上海与日本关系的力作--读<魔都上海:日本知识人的“近代”体验>》,《史林》,2000年第4期。
    [3]冯天瑜:《日本幕末“开国”与遣使上海》,《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1]冯天瑜:《日本幕府使团所见1862年之上海》,《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3期。
    [2]《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附件:领事麦华陀1872年度贸易报告,第272页。
    [3]班思德编:《最近百年中国对外贸易史》,第81页。
    [4]班思德编:《最近百年中国对外贸易史》,第162页。
    [5]《英图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领事达文波1878年度上海贸易报告,第464页.
    [6]上海英文《文汇报》(Shanghai Mercury),1893年,第21页,转引自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第80页。
    [7]刘建辉著,甘慧杰译:《魔都上海:日本知识人的“近代”体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66页.
    [8]《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领事麦华陀1868年度上海港贸易报告,第177页.
    [9]《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领事达文波1878年度上海贸易报告,第464页.
    [10][日]滨下武志:《东亚开埠城市的贸易关系--19世纪末期的上海、香港、神户、仁川》,载张仲礼主编:《城市进步、企业发展和中国现代化(1840-1949)》,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第46页.
    [1][日]小风秀雅著,臧世俊译:《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东亚海运市场与日中轮船海运》,《上海和横滨--近代亚洲两个开放城市》,第243-248页;《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领事麦华陀1875年度上海贸易报告,第387页。
    [2]朱德兰:《近代长崎华商泰益号与上海地区商号之间的贸易》,载张炎宪主编:《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第六辑),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1997年版,第353页。
    [3]聂宝璋、朱荫贵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二辑,上册,第493页。
    [4]许紫芬:《1880年代东北亚地区华商的贸易活动》,载汤熙勇主编:《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第七辑·上册),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1999年版,第174-188页。
    [1][日]伊滕博文编辑:《朝鲜谈判密档》,第161-162页,转引自[日]滨下武志:《20世纪早期海外华人在仁川、神户和上海的银行网络》,载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编:《港口-腹地和中国现代化进程》,齐鲁书社2005年版,第32页。
    [1]《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领事达文波1878年度上海贸易报告,第466页。
    [2]《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领事许士1880年度上海贸易报告,第565-566页。
    [3]《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副领事阿连壁1879年度上海贸易报告,第514-515页。
    [4]许紫芬:《1880年代东北亚地区华商的贸易活动》,载汤熙勇主编:《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第七辑·上册),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1999年版,第192页。
    [5]《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领事麦华陀1869年度上海港贸易报告,第199页。
    [6]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二册,第1303-1304页。
    [1]翁其银:《日本长崎发现的与上海东洋庄有关的资料群剖析》,《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0年第3期.
    [2][日]滨下武志:《20世纪早期海外华人在仁川、神户和上海的银行网络》,载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编:《港口-腹地和中国现代化进程》,齐鲁书社2005年版,第32页。
    [3]《上海对外贸易(1840-1949)》(上册),第499页.
    [4]周武:《从江南的上海到上海的江南》,载郭太风、廖大伟主编《东南社会与中国近代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0-50页。
    [1]邹俊善:《现代港口经济学》,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年版,第201页.
    [2]高叔平,丁雨山:《外人在华投资之过去与现在》,中华书局1947年再版,第42页.
    [3]费唐在20世纪30年代对上海各商会进行的调查中提出三个问题:各种商业利益之集中上海,尤其集中于公共租界者,其性质与范围如何,其与中国全部经济生活之关系何若;此种集中之主因何在;为使此各种利益不至受损,并使上海之伟大商务中心地位得以维持起见,在为上海将来筹拟之任何计划中,所须准备之要点合作。各商会认为商业、工业集中于上海特别是租界的原因是地理和安全。见《费唐报告》第一卷,第506-507页。
    [4]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第227-228页.
    [1]章英华:《清代以后上海市区的发展与民国初年上海的区位结构》,载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编辑委员会主编:《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第一辑),中央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1984年版,第175-248页。
    [1]茅伯科主编:《上海港史(古、近代部分)》,第115、239、252-256页。
    [2]郑绍昌主编:《宁波港史》,第142、235-237页。
    [1]《上海堆栈调查》,载实业部工商访问局编辑:《工商半月刊》,第3卷第18号.
    [2]《海关堆栈调查》,载实业部工商访问局编辑:《工商半月刊》,第3卷第23-24号.
    [3]金立成:《帝国主义对旧上海码头业的垄断--上海公和祥码头史料》,《学术月刊》,1962年第1期.
    [1]《中国实业志(浙江省)》,第八编特种商业,第三章堆栈业.
    [2]王洸:《中国海港志》,第126-127页.
    [3]《海关堆栈调查》,载实业部工商访问局编辑:《工商半月刊》,第3卷第23-24号.
    [1]David Hilling:Transport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London New York:Routledge,1996.P239.
    [2]陆为震:《中国商港建设之现在及将来》,《东方杂志》,1931年,第28卷,第10号.
    [3]孙毓棠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上),第139页。
    [1]徐新吾、黄汉民主编:《上海近代工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第23-28、48页.
    [2]《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86年宁波口华洋贸易情形论略,第257页.
    [3]《中国实业志·浙江省》,第七编工业,第五章,五金机械工业.
    [4]《论丝厂》,见何良栋辑:《皇朝经世文四编》,卷36,《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17辑,第471页.
    [5]刑建榕、周金香:《杨浦:近代上海工业的摇篮》,《档案与史学》,2004年第1期;罗苏文:《沪东:近代棉纺织厂区的兴起(1878-1928)》,《史林》2004年第2期;毛剑锋:《杨树浦工业区研究(1880-1949)》,2006年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未刊稿.
    [6]《江海关十年报告》,1912-1921年,第208页.
    [1]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第228页。
    [2]郑绍昌:《略论宁波港城发展的历史作用》,《宁波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4期。
    [3]民国《鄞县通志》食货志,丁编,工业。
    [4]马裕祥:《宁波港口城市发展的经济地理分析》,《杭州大学学报》,1980年第3期.
    [1]李政:《解放前宁波市的民族工业》,《宁波文史资料》第1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宁波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3年编印,第106-107页。
    [2]陈炎林编著:《上海地产大全》,上海地产研究所1933年版,第41页.
    [3]施宣圆主编:《上海700年》(修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62-165页.
    [4]罗苏文:《近代上海:都市社会与生活》,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5-46页。
    [1]章英华:《清代以后上海市区的发展与民国初年上海的区位结构》,载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编辑委员会主编:《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第一辑),中央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1984年版,第175-248页.
    [2]葛元煦:《沪游杂记》,第106页。
    [3]马学强:《黄浦江与上海城市发展》,《档案与史学》,2003年第2期。
    [1]姚凯:《近代上海城市规划管理思想的形成及其影响》,《城市规划》,2007年第2期.
    [2]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第227-228页.
    [3]章英华:《清代以后上海市区的发展与民国初年上海的区位结构》,载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编辑委员会主编:《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第一辑),中央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1984年版,第175-248页.
    [4]《江海关十年报告》,1922-1931年,第289页。
    [1]Taaffe E J.Morrill R L.Gould P R.Transport Expansion in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A Comparative Analysis[J],Geographical Review,1963,53(4):503-529.Rimmer P J.The changing status of New Zealand seaports,1853-1960[J],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967,57(1),85-100;The search for spatial regularit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ustralian seaports 1861-1961/2[J],Geograflska Annaler.Series B,Human Geography,1967,49(1).42.54;Recent changes in the status of seaports in the New Zealand coastal trade.Economic Geography[J],1967,43(3):231-243.
    [2]林士民:《近代宁波商业和商人》,《杭州商学院学报》,1984年第1期。
    [3]徐建成:《论宁波外滩的历史品质》,《宁波党校学报》,2004年第4期.
    [1]全汉昇:《上海在近代中国工业化中的地位》,《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9本(1958年),又载全汉昇:《中国经济史论丛》,香港中文大学新亚研究所1972年版,第697-733.作者认为上海的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2%,差不多和世界棉纺织业中心的兰开夏一样大,因此棉纺织业特别发展.如果和北方地区的棉纺织业相比,这一地理学意义上的解释可能有些道理,但如把上海和宁波相比,则无法解释为何宁波的棉纺织业没有像上海那样发达,因为宁波所在的浙江沿海地区相对湿度在80%以上(见杭州大学地理系浙江自然地理编写小组编著:《浙江自然地理》,浙江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46页),和上海几乎一样.
    [2]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第84-85、122-127页.
    [3]丁日初:《再论上海成为近代中国经济中心的条件》,《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1期.
    [4]张忠民:《近代上海经济中心地位的形成和确立》,《上海经济研究》,1996年第10期。
    [1]《费唐报告》第一卷,第553-555页.
    [2]李小建主编:《经济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二版,第38-55页.
    [1][美]M.P.费尔德曼:《区位与创新:创新、溢出和集聚的新经济地理》,载[英]G.L.克拉克等主编、刘卫东等译:《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89页.
    [2]《江海关十年报告》,1922-1931年,第277-278页.
    [3]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刘鸿生企业史料》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5页.
    [4]《刘鸿生企业史料》上册,第159页
    [5]丁日初主编:《上海近代经济史》第二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40页.
    [6]Edwin J.Dingle:The New Atlas and Commercial Gazetteer of China.p12.
    [7]海德生等著,上海浚浦总局刊行:《上海港口将来进步之报告》,1919年版,第23页,上图徐家汇藏书楼 藏.
    [1]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英美烟公司在华企业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21-222页.
    [2]孙毓棠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上),第143页.
    [3]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第67页。
    [4]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三册,第1431-1432页.
    [1]陆允昌编:《苏州洋关史料》,1896-1901年苏州十年报告,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79页.
    [2]民国《鄞县通志》,食货志,己编,金融;茅普亭:《旧时宁波的经济动脉--钱庄》认为“光是上海一地,放款额就曾高达二、三千万两白银之巨”,载《宁波文史资料》,第4辑,第46页,此处疑应为二、三千万元。在我国币制废两改元以前,宁波已以“元”为本位,而上海则仍以“两”为本位,银元一元值银两为七钱二分。
    [3]日本东亚同文会编,两湖总督署译:《中国经济全书》(第二辑),1908年,第一编,商贾,第五章,上海汉口之商业习惯,第49页。
    [4]陶水木:《浙江商帮与上海经济近代化研究(1840-1936)》,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87-207页;另见蔡继福:《宁波帮与上海工商业》,《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1994年第3期.
    [5]全汉昇:《上海在近代中国工业化中的地位》,《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9本(1958年),又载全汉昇:《中国经济史论丛》,香港中文大学新亚研究所1972年版,第697-733.
    [6]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三册,第1527-1528页.
    [7]孙毓棠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上),第187页.
    [8]孙毓棠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上),第191页.
    [9]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附表25;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 究》,第53-59页;樊卫国:《激活与生长--上海现代经济兴起之若干分析(1870-1941)》,第231-240页;张忠民主编:《近代上海城市发展与城市综合竞争力》,第129-140页.
    [1][英]莱特著,姚曾廙译:《中国关税沿革史》,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86页。
    [2]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一册,第441页。
    [3]《江海关十年报告》,1892-1901年,第74页.
    [4](清)段光清:《镜湖自撰年谱》,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92页.
    [5]李哲浚、景学铃:《中国商业地理》,转引自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复旦大学历史系编:《上海总商会组织史资料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5-27页.
    [6]《申报》,1920年4月17日,(163)862.
    [1]徐珂编撰:《清稗类钞》,第五册,工艺类,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368-2369页.
    [2]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第50-51页。
    [3]冯子明:《民元来上海之交易所》,载朱斯煌主编:《民国经济史》,银行周报三十周年纪念刊,1948年版,第145页。
    [1]《江海关十年报告》,1912-1921年,第207页。
    [2]赵津:《中国城市房地产业史论(1840-1949)》,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47-148页.
    [3]罗苏文:《沪东:近代棉纺织厂区的兴起(1878-1928)》,《史林》2004年第2期。
    [4]孙毓棠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下),第1070页.
    [5]郑观应:《盛世危言》,卷八,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521页.
    [6]李小建主编:《经济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二版,第51页.
    [7]《江海关十年报告》,1912-1921年,第207-208页.
    [8]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第225页.
    [1]《江海关十年报告》,1912-1921年,第208页.
    [2]李桂花:《近代上海租界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及启示》,《上海经济研究》,1998年第6期.
    [3][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75页.
    [4]张俊妮、陈玉宇:《产业集聚、所有制结构与外商投资企业的区位选择》,《经济学(季刊)》,2006年第4期.
    [1][日]藤田昌久、保罗·克鲁格曼、安东尼·J·维纳布尔斯著,梁琦主译:《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1-153页.
    [1]Masahisa Fujita,Tomoya Mori.The Role of Ports in the Making of Major Cities:Self-agglomeration and Hub-effect.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6,49:94-97.Masahisa Fujita,Tomoya Mori.Structual Stability and Evolution of Urban Systems.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e,1997.27.宋炳良:《有关港口城市创建与发展的理论研究》,《上海海运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1]邹俊善:《现代港口经济学》,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年版,第9-32页;马宁:《港口功能的发展分析》,《中国水运(学术版)》,2006年第12期.
    [2]徐剑华主编:《国际航运经济新论》,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年版,第79页.
    [3]李维清编纂:《上海乡土志》,第一百三十六课,工厂,清光绪三十三年铅印本。
    [1]《江海关十年报告》,1902-1911年,第158-159页。
    [2]刘大钧:《上海工业化研究》,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第7页.
    [3]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第17页。
    [4]张忠民:《近代上海经济中心地位的形成和确立》,《上海经济研究》,1996年第10期。
    [5]《费唐报告》第一卷,第56-561页。
    [6]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第2、146页.
    [7]张忠民:《1843-1978:上海经济成长的回顾与前瞻》,《上海经济研究》,1999年第7期.
    [8]唐巧天:《上海外贸埠际转运研究(1864-1930)》,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14-115页,未刊稿.
    [9]樊卫国:《近代上海的市场特点与口岸经济的形成》,《上海社会科学学院学术季刊》,1994年第2期.
    [1]民国《鄞县通志》食货志,丙编,工业。
    [2]徐新吾、黄汉民主编:《上海近代工业史》,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附表21,第339-342页。
    [3]《浙江贸易报告集成》,浙海关十年报告(1912-1921年),第86页。
    [4]民国《鄞县通志》食货志,丁编,商业。
    [1]民国《鄞县通志》博物志,乙编,工艺制造品之部.
    [2]民国《鄞县通志》食货志,丙编,工业。
    [3]李政:《解放前宁波市的民族工业》,《宁波文史资料》第1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宁波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3年编印,第108-109页.
    [4]民国《鄞县通志》食货志,丙编,工业.
    [5]《孙中山先生在宁波的演讲词》,《宁波文史资料》第1辑,第16页.
    [6][日]马德斌著,袁为鹏译:《制度与增长:近代上海与江浙地区工业化的数量及历史验证》,载朱荫贵、戴鞍钢主编:《近代中国:经济与社会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14页.
    [1]李政:《解放前宁波市的民族工业》,《宁波文史资料》第1辑,第109-110页。
    [2]民国《鄞县通志》食货志,丙编,工业。
    [1]《中国实业志(浙江省)》,第七编,工业,第二章,纺织工业。
    [2]《中国实业志(浙江省)》,第七编,工业,第二章,纺织工业。
    [1]李小建主编:《经济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二版,第80页。
    [1]黄晓科:《传统港口到现代港口的转变--港口物流化》,《中国西部科技》,2006年第4期.
    [1]王勇军:《打造第三代港口,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港口》,2004年第6期;张志明:《规划建设应随港口功能转变而变》,《水路运输文摘》,2005年第4期.
    [2]《费唐报告》第一卷,第541页。
    [3]成组件货就是利用专作的成组工具把零散货物组装成件重较大、规格比较划一并便于机械装卸的货组。
    [4]丁日初主编:《上海近代经济史》,第二卷,1895-192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53-162页。
    [1]刘继生、张文奎、张文忠:《区位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67页.
    [2]苗长虹:《变革中的西方经济地理学:制度、文化、关系与尺度转向》,《人文地理》,2004年第4期:李小建、苗长虹:《西方经济地理学新进展及其启示》,《地理学报》,2005年10月,增刊;吕拉昌、魏也华:《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制度转向与区域发展》,《经济地理》,2005年第4期.
    [3][英]G.L.克拉克等主编,刘卫东等译:《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陆大道序.
    [4][英]G.L.克拉克、M.P.费尔德曼、M.S.格特勒:《经济地理学:转变与成长》,载《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第5页.
    [5]Martin J.and Thomas B J.The container terminal community[J],Maritime Policy
    [1]Cullinane Kevin.Yahuil Teng and Teng-Fei Wang.Port competition between Shanghai and Ningbe[J].Maritime Policy & Management,2005,32(4):331-346.
    [2]德国经济学家柯武刚和史漫飞根据制度起源的不同把制度分为外在制度(external institutions)和内在制度(internal institutions)两种.外在制度被定义为外在地设计出来并靠政治行动由上面强加于社会的规则。它们由一批代理人设计和确立,如司法制度。内在制度则被定义为群体内随经验而演化的规则,它体现着过去曾最有益于人类的各种解决办法.内在制度有四种类型:习惯、内化规则、商业习俗和礼貌、正式化内在规则.见[德]柯武刚、史漫飞著,韩朝华译:《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5-37、119-127页.诺斯把制度分为正规制约(如由人类设定的规则)和非正规制约(如习俗和行为准则),见诺斯著,刘守英译:《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年版,第4、50-75页.
    [3]《宝庆四明志》卷6,市舶.
    [4]《明史》卷81,食货五.
    [1]民国《鄞县通志》,食货志,戊编下,产销。
    [2]B.P.P.,First Report from the Select Committee of the Commons on the affairs of the East India Company,China Trade,1830.pp629-32,Evidence by J.Crawfurd,Esq.
    [3](清)金端表:《刘河镇记略》,卷三,创始.
    [4]《刘河镇记略》,卷三,创始.
    [5]葛元煦:《沪游杂记》,袁序.
    [6]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第175页.
    [7]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第867页.
    [1]《江海关十年报告》,1892-1901年,第49页.
    [2]《旧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署通令选编》第二卷,第407-408页.
    [3]《旧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署通令选编》第二卷,第408页.
    [4]《旧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署通令选编》第三卷,第228-229页.
    [1]《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第179页,另见聂宝璋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一辑,上册,第347-348页。
    [2]聂宝璋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一辑,上册,第347页.
    [3]聂宝璋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一辑,上册,第348页.
    [4]Commercial Reports,1875,上海,p.38。
    [1]《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第595页.
    [2]《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第630-631页.
    [3][日]滨下武志:《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第204页。
    [4]孙毓棠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上),第22-23、28页。
    [5]《嘉庆上海县志》,疆域,风俗.
    [1]《旧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署通令选编》第一卷,第42页.
    [2]《旧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署通令选编》第一卷,第149页。
    [3]戴一峰:《近代中国海关与中国财政》,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9-11页.
    [4]班思德编:《最近百年中国对外贸易史》,第75页.
    [5]班思德编:《最近百年中国对外贸易史》,第48页.
    [6]班思德编:《最近百年中国对外贸易史》,第50页.
    [7]《旧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署通令选编》第一卷,第347页.
    [1]关庚麟:《交通史航政编》,第一册,交通部铁道部交通史编纂委员会出版,1930年版,第一章总务,第25页.
    [2]《旧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署通令选编》第二卷,第269、319页.
    [3]《旧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署通令选编》第一卷,第298;第二卷,508-510页;第三卷,第304-305页。
    [4]《旧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署通令选编》第三卷,第30-31页.
    [5]《旧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署通令选编》第二卷,第365-366页。
    [6]《旧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署通令选编》第二卷,第526页.
    [1]《旧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署通令选编》第三卷,第115页。
    [2]丁日初:《再论上海成为近代中国经济中心的条件》,《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1期.
    [3]李桂花:《近代上海租界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及启示》,《上海经济研究》,1998年第6期.
    [4][日]马德斌著,袁为鹏译:《制度与增长:近代上海与江浙地区工业化的数量及历史验证》,载朱荫贵、戴鞍钢主编:《近代中国:经济与社会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9-30页.
    [5]唐振常主编:《上海史》,第10页;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第17-18页;张忠民主编:《近代上海城市发展与城市综合竞争力》,第73-76页.
    [6]冯筱才:《在商言商:政治变局中的江浙商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18、110、126页.
    [7]《费唐报告》第一卷,第365页;另见蒯世勋:《上海公共租界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59 页。
    [1]李伯涵:《民元来上海之地产业》,载朱斯煌主编:《民国经济史》,银行周报三十周年纪念刊,1948年版,第104页.
    [2]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第211页.
    [3]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第251页;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版,第239页.
    [4]《费唐报告》第一卷,第555-557页.
    [5]《费唐报告》第一卷,第577-580页。
    [6]《费唐报告》第一卷,第547-550、625页.
    [1]徐公肃、丘瑾璋:《费唐报告之批评》,载《上海公共租界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52-291页.
    [2]刘惠吾主编:《上海近代史》(下册),华东师范大学1987年版,第220-222页.
    [3]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三册,第1575-1576页.
    [4][英]阿瑟·刘易斯著,周师铭译:《经济增长理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68-69页.
    [5][美]阿弗纳·格雷夫著,韩毅译:《历史制度分析:从经济史视角研究制度问题的新进展》,《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第5期.
    [6]《费唐报告》第一卷,第544-545页.
    [7]朱婷:《近代上海租界政体制度与城市经济发展》,《上海经济研究》,2004年第11期.
    [8]全汉鉴戒:《上海在近代中国工业化中的地位》,《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9本(1958年),又载全汉昇:《中国经济史论丛》,香港中文大学新亚研究所1972年版,第729页.
    [1]费康成:《中国租界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327页.
    [2]杨天宏:《口岸开放与社会变革--近代中国自开商埠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38-141页。
    [3]《江海关十年报告》,1882-1891年,第39页.
    [4]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三卷,第34页.
    [5]《江海关十年报告》,1912-1921年,第240页。
    [1]《浙江贸易报告集成》,浙海关十年报告(1892-1901年),第98页;1894年宁波口华洋贸易情形论略,第288页。
    [2]《浙江贸易报告集成》,浙海关十年报告(1912-1921年),第78页.
    [3]Rawski,Thomas G.Economic Growth in Prewar Chin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css,1989.p47.
    [4]Elvin,Mark,Another History,Essays on China from a European Perspective.International Distribution:Universtiy of Hawaii Press,Honolulu,1996.p177.
    [1]张忠民主编:《近代上海城市发展与城市综合竞争力》,第79-81页。
    [2]租界的设立无疑破坏了中国的主权,而宁波通商场主要的行政、司法、警政等由清政府官员掌握,从主权的角度来讲,宁波模式值得肯定,当初在自开商埠时,宁波模式也进行了推广.本文仅从制度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出发,无疑上海的租界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制度环境.
    [3]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一卷,第399页.
    [4]葛元煦:《沪游杂记》,前言.
    [5]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第127-128页.
    [6]《费唐报告》第一卷,第577-580页.
    [1]《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70年浙海关贸易报告,第135页.
    [2]《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79年浙海关贸易报告,第222页.
    [3]《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84年宁波口华洋贸易情形论略,第252页.
    [4]《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90年宁波口华洋贸易情形论略,第274页.
    [5]《浙江贸易报告集成》,浙海关十年报告(1882-1891年),第24页.《宁波近代史纲》认为到1890年,在宁波开设公司和洋行已达28家,似为不确,且此书也未注明资料来源,见乐承耀:《宁波近代史纲(1840-1919)》,宁波出版社1999年版,第149页.
    [6]陈梅龙、景消波译:《宁波英国领事贸易报告选译》,《档案与史学》,2001年第4期.
    [7]《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918年宁波口华洋贸易情形论略,第354页.
    [1]李政:《解放前宁波市的民族工业》,《宁波文史资料》,第1辑,第109页.
    [1][法]白吉尔著,张富强、许世芬译:《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0页.
    [2][日]织田一著,蒋簋方译:《中国商务志》,广智书局印行,光绪二十八年再版,第44页.
    [3]张俊妮、陈玉宇:《产业集聚、所有制结构与外商投资企业的区位选择》,《经济学(季刊)》,2006年第4期.
    [4]孙玉琴:《简述近代上海对外贸易中心地位的形成》,《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4期.
    [1]班思德编:《最近百年中国对外贸易史》,第38-39、41页;另见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一卷,第358、375页.
    [2]《浙江贸易报告集成》,浙海关十年报告(1882-1891年),第8页。
    [3][英]施美夫著,温时幸译:《五口通商城市游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版,第156-157页.
    [4]《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93年宁波口华洋贸易情形论略,第282页.
    [5]Edwin J.Dingle:The New Atlas and Commercial Gazetteer of China.p131.
    [6]《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66年浙海关贸易报告,第104页.
    [7]聂宝璋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一辑,上册,第462页.
    [1]聂宝璋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一辑,上册,第144页;另见《浙江贸易报告集成》,同治五年(1866年)浙海关贸易报告,第104页.
    [2]《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71-1872年浙海关贸易报告,第147页.
    [3]《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77年浙海关贸易报告,第182-183页.
    [4]《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70年浙海关贸易报告,第129页;1880年浙海关贸易报告,第235页.
    [5]彭泽益:《十九世纪后期中国城市手工业商业行会的重建和作用》,《历史研究》,1965年第1期.
    [6]《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78年浙海关贸易报告,第196页.
    [7]《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77年浙海关贸易报告,第185页.
    [8]《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77年浙海关贸易报告,第188页。
    [1]《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68年浙海关贸易报告,第112页;1869年浙海关贸易报告,第121页。
    [2][美]马士:《中国行会考》,载彭泽益主编:《中国工商行会史料集》,第72页.
    [3]《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81年浙海关贸易报告,第239-240页.
    [4]彭南生:《近代工商同业公会制度的现代性刍议》,《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5]张其昀编:《浙江省史地纪要》,商务印书馆1925年版,第23页.
    [6][美]玛高温:《中国的行会》,载彭泽益主编:《中国工商行会史料集》,第34-35页.
    [1][美]阿弗纳·格雷夫著,韩毅译:《历史制度分析:从经济史视角研究制度问题的新进展》,《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第5期;史晋川:《温州模式的历史制度分析--从人格化交易与非人格化交易视角的观察》,《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2]《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77年浙海关贸易报告,第182-183页.
    [3]North,D.C.(1990),Institutions,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Cambridge and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p.48-53.
    [4]《布莱克本商会访华团报告》,载彭泽益主编:《中国工商行会史料集》,第658、663-666、680页.
    [1]《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77年浙海关贸易报告,第182-183页.
    [2]《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77年浙海关贸易报告,第177页。
    [3]《布莱克本商会访华团报告》,载彭泽益主编:《中国工商行会史料集》,第667-668页。
    [1]马骏:《包税制的兴起与衰落:交易费用与征税合同的选择》,《经济研究》,2003年第6期.
    [2]《浙江贸易报告集成》,1880年浙海关贸易报告,第235页.
    [3]《浙江贸易报告集成》,浙海关十年报告(1892-1901年),第53页.
    [4]《浙江贸易报告集成》,浙海关十年报告(1892-1901年),第61页.
    [5]贺水金:《开放格局与近代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史林》,2005年第6期.
    [6][美]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7页.
    [1]韩毅:《西方制度经济史学研究--理论、方法与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34-51页.
    [2][美]道格拉斯·C·诺斯著,陈郁、罗华平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中译本序。
    [3]吴敬琏:《路径依赖与中国改革--对诺斯教授演进的评论》,《改革》,1995年第3期;另见陈敬山主编:《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15页;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版,第83-86页.
    [4]王询:《人际关系模式与经济组织的交易成本》,《经济研究》,1994年第8期。
    [5][美]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纲要》,《改革》,1995年第3期;另见陈敬山主编:《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0页.
    [1]《江海关十年报告》,1892-1901年,第51页.
    [2]《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附件:领事麦华陀1872年度贸易报告,第270页.
    [3]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二册,第952-953页.
    [4]《江海关十年报告》,1882-1891年,第9-10页.
    [1]王韬:《西人渐忌华商》,《弢园文录外编》,卷4,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31页.
    [2][美]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纲要》,《改革》,1995年第3期.
    [3]聂宝璋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一辑,下册,第1271页。
    [4]陈国富、卿志琼:《制度变迁:从人格化交换到非人格化交换》,《南开经济研究》,1999年第3期。
    [1]严谔声:《上海商事习惯》,新声通讯社出版部1936年增订再版,林康侯序.
    [2]樊卫国:《激活与生长--上海现代经济兴起的若干分析(1870-1941)》,第151、427页.
    [3]严谔声:《上海商事习惯》,新声通讯社出版部1936年增订再版,秦祖泽序.
    [4]《费唐报告》第一卷,第557-558页.
    [5]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第623页.
    [6]Stephens,Thomas B.Order and Discipline in China:the Shanghai Mixed Court,1911-27.Seattle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92.pp107-108.
    [1]李王鸣:《港口城市国际研究主题的分析》,《经济地理》,2000年第2期。
    [1][美]P.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在哪里?》,载[英]G.L.克拉克等主编:《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57-58页.
    [1]郑肇经:《上海新商港地位之商榷》,《东方杂志》,1931年,第28卷,第8号.
    [2]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三卷,第412页.上海两按海关两打九折.
    [3]陆为震:《中国商港建设之现在及将来》,《东方杂志》,1931年,第28卷,第10号.
    [4]《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代理总领事满思礼1897年度上海贸易报告,第937页.
    [5]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刘鸿生企业史料》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59页;下册,第3-4页.
    [1]马士:《中华帝团对外关系史》第二卷,第348页。
    [2]《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领事许士1881年度上海贸易报告,第616-623页。
    [3]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1840-1895)》第二册,第1080页。
    [4]《申报》,1920年5月16日,164(280).
    [5]《江海关十年报告》,1882-1891年,第35页.
    [6]张忠民:《1843-1978:上海经济成长的回顾与前瞻》,《上海经济研究》,1997年第7期。
    [1]所谓大型深水直挂港是指港口有水深优势,拥有远洋干线航线,但比枢纽港少,一部分货物仍须到其他港口中转,一部分货物不再通过其他港口中转而直接运抵目的地。货物除了来源于自身的陆向腹地外,还有部分货物来自其他港口的中转。大型深水直挂港是支线港向枢纽港转变的一种过渡形态。
    [2]Hayuth Y.Rationalization and deconcentration of the U.S container port system.Professonal Geographer.1988.40(3):279-288.
    [3]王列辉:《上海与宁波两港空间关系研究》,《地理研究》,2007年第6期。
    [1]Cullinane Kevin,Teng Yahui,Wang Teng-fei.Port competition between Shanghai and Ningbo.Maritime Policy & Management.2005,32(4):331-346.
    [2]Ircha Michael C.Characteristics of Tomorrow's Successful Port.Atlantic Institute for Market Studies.Halifax,Nova Scotia.2006.
    [1]Masahisa Fujita,Tomoya Mori.The Role of Ports in the Making of Major Cities:Self-agglomeration and Hub-effect.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6,49:94-97.Masahisa Fujita,Tomoya Mori.Structual Stability and Evolution of Urban Systems.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e,1997.27.宋炳良:《有关港口城市创建与发展的理论研究》,《上海海运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瑞典]海德生编撰:《上海港口大全》,1928年(上海档案馆藏Q1-18-413)、1930年(上档Y12-1-45)、1934(上档Y12-1-46)、1941(上档Y12-1-45-1);
    [瑞典]海德生等著,上海浚浦总局刊行:《上海港口将来进步之报告》,1919年版,上图徐家汇藏书楼藏;
    《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中华书局1979年版;
    《大明会典》;
    《清朝续文献通考》;
    《清会典事例》;
    《宋会要辑稿》;
    范涞:《两浙海防类考续编》,明万历三十年刊本,文成出版社有限公司;
    姜宸英:《海防总论拟稿》,《清经世文编》卷83;
    齐彦槐:《海运南漕议》,《清经世文编》卷48;
    乾隆朝《高宗实录》
    青岛市档案馆编:《帝国主义与胶海关》,档案出版社1986年版;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编:《吴煦档案选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唐枢:《御倭杂著·上督府开市事宜》,《明经世文编》卷270;
    王忬:《王司马奏疏·倭夷容留叛逆纠结入寇疏》,《明经世文编》卷283;
    魏源:《复魏制府询海运书》,《清经世文编》卷48;
    谢占壬:《海运提要序》,《清经世文编》卷48;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鸦片战争档案史料》(第七册),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朱纨:《海洋贼船出没事》,《朱中丞甓余集》,《明经世文编》卷205;
    朱纨:《朱中丞甓余集》,《明经世文编》卷205;
    陈梅龙、景消波译:《近代浙江对外贸易及社会变迁:宁波、温州、杭州海关贸易报告译编》,宁波出版社2003年版;
    海关总署《旧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署通令选编》编译委员会:《旧中国海关总税务 司署通令选编》,中国海关出版社2003年版;
    杭州海关:《近代浙江通商口岸经济社会概况--浙海关、瓯海关、杭州关浙江贸易报告集成》,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交通部烟台港务局编:《近代山东沿海通商口岸贸易统计资料》,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李必樟译编:《上海近代贸易经济发展概况:1854-1898年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
    陆允昌编:《苏州洋关史料》,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吴弘明编译:《漳海关贸易年报(1865-1946)》,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徐雪筠等译:《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海关十年报告)译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海关总署办公厅编:《中国旧海关史料》,京华出版社2001年版;
    《宝庆四明志》;
    《刘河镇记略》;
    《乾道临安志》;
    道光《乍浦备志》;
    光绪《苏州府志》;
    弘治《上海志》;
    弘治《太仓州志》;
    嘉庆《上海县志》;
    民国《定海县志》;
    民国《番禺县续志》;
    民国《奉天通志》;
    民国《杭州府志》;
    民国《胶澳志》;
    民国《上海县续志》;
    民国《上海县志》;
    民国《鄞县通志》;
    乾隆《上海县志》;
    同治《上海县志》;
    新编《玉山县志》,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清)陈璤勋撰,莫世祥校注:《香港杂记(外二种)》,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美]凯瑟琳·F·布鲁纳、费正清、理查德·J·司马富编,傅曾仁等译:《步入中国清廷仕途--赫德日记(1854-1863)》,中国海关出版社2003年版;
    [葡]费尔南·门德斯·平托著,金国平译:《远游记》,葡萄牙航海大发现事业纪念澳门地区委员会等出版,1999年版;
    [英]胡夏米著,张忠民译,杨立强校:《“阿美士德号”1832年上海之行记 事》,《上海研究论丛》(第二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英]罗伯特·福钧著,郑祖安译,吴德铎校:《1843年上海之行》,《史林》,1991年第1期;
    [英]马戛尔尼著,刘半农译:《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英]施美夫著,温时幸译:《五口通商城市游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版;
    [英]斯当东著,叶笃义译:《英使谒见乾隆纪实》,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
    《布莱克本商会访华团报告》,载彭泽益主编:《中国工商行会史料集》,中华书局1995年版;
    《李星沅日记》,载《清代日记汇抄》,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段光清:《镜湖自撰年谱》,中华书局1960年版;
    葛元煦撰,郑祖安标点:《沪游杂记》,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胡宗宪:《筹海图编》;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苏轼:《苏东坡全集·奏议集》,中国书店1986年版;
    王韬:《弢园文录外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王钟麟:《全国商埠考察记》,世界书局出版1921年版;
    吴承明:《吴承明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吴自牧:《梦梁录》;
    徐珂编撰:《清稗类钞》,第五册,工艺类,中华书局1984年版;
    叶梦珠:《阅世编》;郑观应:《盛世危言》,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朱正元:《浙江省沿海图说》,清光绪二十五年刊本;
    《大上海指南》,东南书局1947年版;
    《第一回中国年鉴》,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
    《海关堆栈调查》,实业部工商访问局编辑:《工商半月刊》,第3卷第23-24号;
    《贸易通志》,上海图书馆藏,长89720;
    《民国二十三年申报年鉴》,上海申报年鉴社1934年版;
    《上海堆栈调查》,实业部工商访问局编辑:《工商半月刊》,第3卷第18号;
    《浙江之平水茶》,建设委员会经济调查统计课1937年;
    《中国年鉴》,第一回,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
    《中国沿海水道进口图》,无出版时间,上海图书馆藏,567561;
    《中华民国廿五年上海市年鉴》,中华书局1936年版;
    陈炎林编著:《上海地产大全》,上海地产研究所1933年版;
    葛绥成:《(分省地志)浙江》,中华书局1939年版;
    关庚麟:《交通史航政编》,交通部铁道部交通史编纂委员会出版,1931年版;
    洪懋熙主编:《最新中华形势一览图》,1935年版;
    洪丈里:《民元来我国之工业》,载朱斯煌主编:《民国经济史》,银行周报三十周年纪念刊,1948年版
    胡祥瀚:《上海小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建设委员会经济调查所统计课:《中国经济志(安徽省歙县休宁)》,1935年版;
    李长传编:《江苏省地志》,中华书局1936年版;
    李长傅编著:《分省地志江苏(全一册)》,中华书局1936年版;
    李维清:《上海乡土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宓汝成主编:《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中华书局1963年版;
    民国政府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浙江省)》,1933年版;
    聂宝璋、朱荫贵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二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聂宝璋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一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彭泽益主编:《中国工商行会史料集》,中华书局1995年版;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刘鸿生企业资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英美烟公司在华企业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
    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复旦大学历史系编:《上海总商会组织史资料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上海通社编:《旧上海史料汇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版;
    实业部中国经济年鉴编纂委员会编辑:《中国经济年鉴》,商务印书馆1932年版;
    实业部中国经济年鉴编纂委员会编辑:《中国经济年鉴》,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孙毓棠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
    铁道部编印:《京粤沿线经济志略》,1929年版;
    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三联书店1957年版;
    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
    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中华书局1962年版;
    《上海港史话》编写组:《上海港史话》,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版)》第3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
    白光润编著:《地理科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包伟民主编:《江南市镇及其近代命运:1840-1949》,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
    陈东有:《走向海洋贸易带--近代世界市场互动中的中国东南商人行为》,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年版;
    陈吉余:《陈吉余(伊石)2000--从事河口海岸研究五十五年论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陈敬山主编:《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程潞主编:《上海经济地理》,新华出版社1988年版;
    戴鞍钢:《发展与落差--近代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进程比较研究(1840-1949)》,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戴鞍钢:《港口·城市·腹地--上海与长江流域经济关系的历史考察(1843-1913)》,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戴一峰:《近代中国海关与中国财政》,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丁日初主编:《上海近代经济史》第二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东北物资调节委员会研究组:《东北经济小丛书》第20册《贸易》,京华印书局1948年版;
    樊百川:《清季的洋务新政》,上海书店2003年版;
    樊百川:《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兴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樊亢等编著:《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简史》(修订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樊卫国:《激活与生长--上海现代经济兴起之若干分析(1870-1941)》,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费康成:《中国租界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冯筱才:《在商言商:政治变局中的江浙商人》,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4年版;
    高叔平、丁雨山:《外人在华投资之过去与现在》,中华书局1947年再版;
    郭利平:《产业群落的空间演化模式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版;
    郭仁忠:《空间分析》(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韩毅:《西方制度经济史学研究--理论、方法与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韩增林、安筱鹏:《集装箱港口发展与布局研究》,海洋出版社2006年版;
    杭州大学地理系浙江自然地理编写小组编著:《浙江自然地理》,浙江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黄庆华:《中葡关系史(1513-1999)》,黄山书社2006年版;
    黄盛璋:《历史地理论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靖学青:《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与城市体系》,文汇出版社2005年版;
    蒯世勋:《上海公共租界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乐承耀:《宁波近代史纲(1840-1919)》,宁波出版社1999年版;
    李小建主编:《经济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二版;
    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梁庚尧、刘淑芬主编:《城市与乡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
    林仁川:《明末清初私人海上贸易》,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林玉茹:《清代台湾港口的空间结构》,知书房出版社1996年版;
    林振翰:《浙盐纪要》,商务印书馆1925年版;
    刘斌:《产业集聚竞争优势的经济分析》,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年版;
    刘大钧:《上海工业化研究》,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
    刘惠吾主编:《上海近代史》(下册),华东师范大学1987年版;
    刘继生、张文奎、张文忠:《区位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刘建辉:《魔都上海:日本知识人的“近代”体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龙登高:《江南市场史--十一至十九世纪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版;
    陆大道编著:《区位论及区域研究方法》,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吕中楼:《新制度经济学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罗苏文:《近代上海:都市社会与生活》,中华书局2006年版;
    马千里:《中国铁路建筑编年简史》,中国铁路出版社1992年版;
    茅伯科主编:《上海港史(古、近代部分)》,人民交通出版社1990年版;
    宓汝成:《帝国主义与中国铁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欧阳缨:《本国分省精图》,武昌亚新地学社1938年版;
    钱兆隆:《钱塘江上流游记》,《地理杂志》第4卷第2期,1931年3月;
    青岛港史编写组:《青岛海港史(近代部分)》,人民交通出版社1986年版;
    全汉昇:《中国经济史论丛》,香港中文大学新亚研究所1972年版;
    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等编:《上海对外贸易1840-1949》,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施存龙等编著:《中国东方大港--宁波港》,海洋出版社1987年版;
    宋炳良:《港口城市发展的动态研究》,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孙中山:《建国方略之二》,《孙中山全集》(第二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
    唐振常主编:《上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陶水木:《浙江商帮与上海经济近代化研究(1840-1936)》,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王尔敏:《五口通商变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王洸:《中国海港志》,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4年版;
    王珏:《世界经济通史》,中卷《经济现代化进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王卫平:《明清时期江南城市史研究:以苏州为中心》,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王玉茹:《增长、发展与变迁--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研究》,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年版;
    王铮等:《理论经济地理学》,科学出版社2002版;
    魏颂唐:《浙江经济纪略》,1929年版;
    吴松弟主编:《中国百年经济拼图:港口城市及其腹地与中国现代化》,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版;
    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徐公肃、丘瑾璋:《上海公共租界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徐剑华主编:《国际航运经济新论》,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年版;
    徐新吾、黄汉民主编:《上海近代工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严中平:《科学研究方法十讲》,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杨天宏:《口岸开放与社会变革--近代中国自开商埠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版;
    张海英:《明清江南商品流通与市场体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张后铨:《招商局史(近代部分)》,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年版;
    张其昀编:《浙江省史地纪要》,商务印书馆1925年版;
    张其昀编著:《本国地理》,商务印书馆1926年版;
    张文尝、金凤君、樊杰主编:《交通经济带》,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张文忠:《经济区位论》,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张忠民:《上海:从开发走向开放,1368-1842》,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张忠民主编:《近代上海城市发展与城市综合竞争力》,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张仲礼、熊月之、沈祖炜主编:《长江沿江城市与中国近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张仲礼主编:《东南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赵津:《中国城市房地产业史论(1840-1949)》,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郑绍昌主编:《宁波港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年版;
    周景濂:《中葡外交史》,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周振鹤主编:《上海历史地图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朱建邦:《扬子江航业》,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朱斯煌主编:《民国经济史》,银行周报三十周年纪念刊,1948年版;
    邹俊善:《现代港口经济学》,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年版;
    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邹逸麟、茅伯科:《上海港:从青龙镇到外高桥》,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邹逸麟主编:《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德]高兹著,山上彻译:《海港区位论》(日文),时潮社1978年版,转引自刘继生、张文奎、张文忠:《区位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德]贡德·弗兰克著,刘北成译:《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德]柯武刚、史漫飞著,韩朝华译:《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法]白吉尔著,张富强、许世芬译:《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法]布罗代尔著,施康强、顾良译:《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与资本主义》,第三卷:世界的时间,三联书店1993年版;
    [美]柯文著,雷颐等译:《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美]罗兹·墨菲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美]马士著,区宗华译:《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中山大学出版1991年版;
    [美]马士著,张汇文等译:《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上海书店2000年版,;
    [美]诺斯著,陈郁等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
    [美]诺斯著,刘守英译:《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年版;
    [美]彭慕兰著,史建云译:《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美]施坚雅主编,叶光庭等译,陈桥驿校:《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华书局2000年版;
    [美]泰勒·丹涅特著,姚会广译:《美国人在东亚--十九世纪美国对中国、日本和朝鲜政策的批判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南非]费唐著,工部局华文处译述:《费唐法官研究上海公共租界情形报告书》,1931年版;
    [日]滨下武志著,高淑娟、孙彬译:《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清末海关财政与通商口岸市场圈》,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日]滨下武志著,朱荫贵、欧阳菲译:《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日]宫崎犀一等编,陈小洪等译:《近代国际经济要览(16世纪以来)》,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
    [日]木宫太彦著,陈捷译:《中日交通史》,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日]木宫泰彦著,胡锡年译:《日中文化交流史》,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日]胜部国臣著,霍颖西译:《中国商业地理》,广智书局1913年版;
    [日]市川信爱、戴一峰主编:《近代旅日华侨与东亚沿海地区交易圈--长崎华商“泰益号”文书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日]斯波义信著,方键、何忠礼译:《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日]藤田昌久、保罗·克鲁格曼、安东尼·J·维纳布尔斯著,梁琦主译:《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日]藤由丰八著,何健民译:《中国南海古代交通丛考》,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日]织田一著,蒋簋方译:《中国商务志》,广智书局1906年版;
    [苏]B.H.米罗诺夫等著,黄立茀等译:《历史学家与数学》,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
    [英]莱特著,姚曾廙译:《中国关税沿革史》,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英]阿瑟·刘易斯著,周师铭译:《经济增长理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英]安格斯·麦迪森著,伍晓鹰等译:《世界经济千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英]格林堡著,康成译:《鸦片战争前中英通商史》,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英]裘昔司著,程灏译:《上海通商史》,商务印书馆1922年版;
    《东亚各港志》,日本各参谋本部所辑官书,上海广智书局译印;
    日本东亚同文会编撰,詹翰藻编译的《中国经济全书》,经济学会,1910年版;
    英国琐米尔士原本,日本经济杂志社译,日本古城贞吉重译:《万国通商史》,译书院印1890年版;
    张天泽著、王顺彬、王志邦译:《中葡通商研究》,华文出版社2000年版;
    郑友揆著,程麟荪译:《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工业发展(1840-1948)--史实的综合分析》,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年版;
    [美]M.P.费尔德曼:《区位与创新:创新、溢出和集聚的新经济地理》,载[英]G.L.克拉克等主编、刘卫东等译:《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美]P.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在哪里?》,载[英]G.L.克拉克等主编:《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美]阿弗纳·格雷夫著,韩毅译:《历史制度分析:从经济史视角研究制度问题的新进展》,《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第5期;
    [美]林达·约翰逊:《上海:一个正在崛起的江南港口城市,1683-1840》,载于林达·约翰逊主编,成一农译:《帝国晚期的江南城市》,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
    [美]马士:《中国行会考》,载彭泽益主编:《中国工商行会史料集》,中华书局1995年版;
    [美]玛高温:《中国的行会》,载彭泽益主编:《中国工商行会史料集》,中华书局1995年版;
    [美]迈克尔·马默:《人间天堂:苏州的崛起,1127-1550》,载[美]林达·约翰逊主编、成一农译:《帝国晚期的江南城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美]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纲要》,《改革》,1995年第3期;
    [美]张琳德著,王硕译:《上海的英国会馆(1843-1854)》,载《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第24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日]滨下武志:《20世纪早期海外华人在仁川、神户和上海的银行网络》,载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编:《港口-腹地和中国现代化进程》,齐鲁书社2005年版;
    [日]滨下武志:《东亚开埠城市的贸易关系--19世纪末期的上海、香港、神户、仁川》,载张仲礼主编:《城市进步、企业发展和中国现代化(1840-1949)》,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
    [日]马德斌著、袁为鹏译:《制度与增长:近代上海与江浙地区工业化的数量及历史验证》,载朱荫贵、戴鞍钢主编:《近代中国:经济与社会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日]斯波义信:《宁波及其腹地》,载[美]施坚雅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华书局2000年版;
    [日]小风秀雅著,臧世俊译:《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东亚海运市场与日中轮船海运》,《上海和横滨--近代亚洲两个开放城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
    [英]G.L.克拉克、M.P.费尔德曼、M.S.格特勒:《经济地理学:转变与成长》,载G.L.克拉克等主编,刘卫东等译:《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英]班思德编,海关总税务司署统计科译印:《最近百年中国对外贸易史》,见《最近十年各埠海关报告(1922-1931年)》上卷,《中国旧海关史料》,京华出版社2001年版;
    《孙中山先生在宁波的演讲词》,载《宁波文史资料》第1辑;
    安筱鹏等:《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形成演化机理与发展模式研究》,《地理研究》,2000年第4期;
    蔡继福:《宁波帮与上海工商业》,《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1994年第3期;
    曹屯裕:《宁波、上海港的历史轨迹与现代发展趋势》,《浙江社会科学》,1995年第6期;
    曹有挥:《长江下游集装箱港口体系的格局、功能与发展研究》,《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第1期;
    曹有挥:《长江沿岸港口体系空间结构研究》,《地理学报》,1999年第3期;
    曹有挥:《集装箱港口体系的演化模式研究--长江下游集装箱港口体系的实证分析》,《地理科学》,1999年第6期;
    曹有挥:《中国沿海集装箱港口体系的形成演化机理》,《地理学报》,2003年第3期;
    曹有挥等:《中国沿海集装箱港口体系的空间结构与竞争格局》,《地理学报》,2004年第6期;
    陈德义:《“五口通商”后的旧宁波港》,载《宁波文史资料》第2辑;
    陈国富、卿志琼:《制度变迁:从人格化交换到非人格化交换》,《南开经济研究》,1999年第3期;
    陈航:《论海港地域组合的形成机制与发展过程》,《地理学报》,1996第6期;
    陈吉余:《长江河口的自然适应和人工控制》,载《陈吉余(尹石)2000:从事河口海岸研究五十年论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陈吉余等:《长江河口及其水下三角洲的发育》,载陈吉余:《陈吉余(伊石)2000--从事河口海岸研究五十五年论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陈梅龙、景消波译:《宁波英国领事贸易报告选译》,《档案与史学》,2001年第4期;
    陈善颐:《外国侵略者控制下的浙海关见闻》,载《宁波文史资料》第9辑;
    陈学文:《明清时期江南的商品流通与水运业的发展--从日用类书中商业书有 关记载来研究明清江南的商品经济》,《浙江学刊》,1995年第1期;
    陈正书:《关于近代东南沿海城市交通投资取向问题之考察》,《史林》,1995年第4期;
    陈自芳:《民国时期浙江陆上交通与区域经济发展--兼论中国近代陆上交通发展曲折缓慢的原因》,《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程民生:《关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研究与思考》,《殷都学刊》,2004年第1期;
    程麒荪:《上海开埠初期的出口贸易与江南地区的生产潜力》,《上海经济研究》,1989年第5期;
    戴鞍钢、阎建宁:《中国近代工业地理分布、变化及其影响》,《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第1期;
    戴鞍钢、张修桂:《环境演化与港口变迁--以上海港为中心》,《历史地理》(第十七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戴鞍钢、张修桂:《环境演化与上海地区内河航运的变迁》,《历史地理》(第十八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戴鞍钢、张修桂:《回顾与启示:上海地区内河航运的历史变迁》,《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戴鞍钢:《近代上海的枢纽港地位》,《浙江学刊》,2006年第5期;
    戴鞍钢:《近代上海与长江三角洲--以航运网络为中心》,载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编:《港口-腹地和中国现代化进程》,齐鲁书社2005年版;
    戴鞍钢:《近代中国西部内陆边疆通商口岸论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戴鞍钢:《论近代上海港崛起的历史地理底蕴》,《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3期;
    戴鞍钢:《内河航运与上海城市发展》,《史林》,2004年第4期;
    丁日初:《再论上海成为近代中国经济中心的条件》,《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1期;
    董洁霜、范炳全:《国外港口区位相关研究理论回顾与评价》,《城市规划》,2006年第2期;
    董洁霜等:《区位商法在港口腹地分析中的运用》,《上海海运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杜瑜:《上海港孕育轨迹》,《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1期;
    樊如森:《港口-腹地和中国现代化进程学术研究综述》,《史学月刊》,2004年第12期;
    樊卫国:《二十世纪前期长江沿岸城市的外贸互动关系》,《档案与史学》,2000年第6期;
    樊卫国:《关于近代上海城市竞争力》,《档案与史学》,2003年第2期;
    樊卫国:《近代上海的市场特点与口岸经济的形成》,《上海社会科学学院学术季刊》,1994年第2期;
    樊卫国:《民国上海埠际贸易的变迁(1912-1937)》,《社会科学》,1997年第7期;
    范金民:《清代刘家港的豆船字号--<太仓州取缔海埠以岸海商碑>所见》,《史林》,2007年第3期;
    冯天瑜:《日本幕府使团所见1862年之上海》,《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3期;
    冯天瑜:《日本幕末“开国”与遣使上海》,《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冯佐哲:《乍浦港与清代中日贸易和文化交流》,《明清论丛》第二辑,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版;
    甘慧杰:《一部研究近代上海与日本关系的力作--读<魔都上海:日本知识人的“近代”体验>》,《史林》,2000年第4期;
    龚缨晏:《早期欧洲地图上的宁波》,载许勤彪主编:《宁波历史文化二十讲》,宁波出版社2005年版;
    郝延平:《中国三大商业革命与海洋》,载张炎宪主编:《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第六辑),中央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1997年版;
    贺水金:《开放格局与近代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史林》,2005年第6期;
    华志建著,任云兰译:《关于旧上海的论题:一个既可比又不可比的城市》,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编:《城市史研究》(第15-16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黄盛璋:《中国港市之发展》,《地理学报》,1951年,第1第2期合刊;
    黄伟明:《近代宁波帮在上海的生成与发展》,《探索与争鸣》,1999年第9期;
    黄晓科:《传统港口到现代港口的转变--港口物流化》,《中国西部科技》,2006年第4期;
    金立成:《帝国主义对旧上海码头业的垄断--上海公和祥码头史料》,《学术月刊》,1962年第1期;
    金立成:《近代上海港是怎样成为远东航运中心的》,《中国港口》,1996年第6期;
    金立成:《上海港的历史变迁》,《中国航海》,1982年第1期;
    乐承耀:《十九世纪中晚期宁波对外贸易发展及其原因》,《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 报》,1998年第5期;
    李伯涵:《民元来上海之地产业》,载朱斯煌主编:《民国经济史》,银行周报三十周年纪念刊,1948年版;
    李桂花:《近代上海租界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及启示》,《上海经济研究》,1998年第6期;
    李九发等:《长江河口涨潮槽泥沙运动规律》,《泥沙研究》,2004年第5期;
    李军:《洋油霸销宁波半世纪》,载《宁波文史资料》第9辑;
    李庆新:《区域经济史研究的外向视野》,《学术月刊》,2007年第1期;
    李王鸣:《港口城市国际研究主题的分析》,《经济地理》,2000年第2期;
    李小建、苗长虹:《西方经济地理学新进展及其启示》,《地理学报》,2005年10月,增刊;
    李宇平:《中国经济萧条与日本(1930-1935年)》,载朱荫贵、戴鞍钢主编:《近代中国:经济与社会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李政:《解放前宁波市的民族工业》,《宁波文史资料》第1辑;
    李政:《解放前宁波市商业概况》,《宁波文史资料》第2辑;
    立成:《上海港是怎样形成的》,《学术月刊》,1961年第8期;
    林国平、杜从原、曹宝根:《从港口的代际功能看港口功能的发展》,《港口科技动态》,2006年第10期;
    林满红:《口岸贸易与近代中国--台湾最近有关研究之回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近代中国区域史研讨会论文集》,1986年版;
    林满红:《口岸贸易与中国内部的区间关系:1860-1930年代之经验》,载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编:《港口-腹地和中国现代化进程》,齐鲁书社2005年版;
    林士民:《近代宁波商业和商人》,《杭州商学院学报》,1984年第1期;
    林瑛:《明州市舶司略》,《海交史研究》,1981年刊;
    林雨流:《早期宁波商业船帮南北号》,载《宁波文史资料》第9辑,宁波港史资料专辑;
    凌弓:《近代上海航运发展与城市变迁》,《社会科学》,1996年第12期;
    刘力等:《图们江地区港口腹地变化趋势研究》,《经济地理》,1999第1期;
    刘素芬:《清朝中叶北洋的海运》,载吴剑雄主编:《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第四辑),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1991年版;
    陆聿贵:《上海港口问题之检讨与意见》,转引自倪红、张海选编:《民国时期整治黄浦江档案选编:港口篇》,《档案与史学》2005年第2期;
    吕拉昌、魏也华:《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制度转向与区域发展》,《经济地理》,2005年第4期;
    罗苏文:《沪东:近代棉纺织厂区的兴起(1878-1928)》,《史林》2004年第2期;
    马长林、周利敏:《吴淞铁路的拆除及其影响》,《档案与史学》,2002年第3期;
    马骏:《包税制的兴起与衰落:交易费用与征税合同的选择》,《经济研究》,2003年第6期;
    马宁:《港口功能的发展分析》,《中国水运(学术版)》,2006年第12期;
    马学强:《关注制度:上海史研究的一个视角》,《档案与史学》,2001年第6期;
    马学强:《黄浦江与上海城市发展》,《档案与史学》,2003年第2期;
    马学强:《近代上海成长中的“江南因素”》,《史林》,2003年第3期;
    马学强:《明清江南港市初探--兼论上海港兴起的优越条件及主导地位》,《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1期;
    马裕祥:《宁波港口城市发展的经济地理分析》,《杭州大学学报》,1980年第3期;
    茅普亭:《旧时宁波的经济动脉--钱庄》,《宁波文史资料》,第4辑;
    苗长虹:《变革中的西方经济地理学:制度、文化、关系与尺度转向》,《人文地理》,2004年第4期;
    南木:《鸦片战争以前英船阿美士德号在中国沿海的侦查活动》,载列岛《鸦片战争史论文专集》,三联书店1958年版;
    倪红:《上海市档案馆馆藏近代上海港建设档案概况》,《上海档案史料研究(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彭南生:《近代工商同业公会制度的现代性刍议》,《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彭泽益:《十九世纪后期中国城市手工业商业行会的重建和作用》,《历史研究》,1965年第1期;
    谯枢铭:《清乾嘉时期的上海港与英国人寻找新的通商口岸》,《史林》,1986年第2期;
    谯枢铭:《上海、横滨开港初期的进出口贸易发展》,《上海和横滨》联合编辑委员会、上海市档案馆编:《上海和横滨--近代亚洲两个开放城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全汉昇:《上海在近代中国工业化中的地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9本(1958年);
    任放:《施坚雅模式与国际汉学界的中国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6年第2期;
    任美锷、杨宝国:《当前我国港口发展条件分析--兼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地理学报》,1998年第3期;
    施存龙:《上海“江海关”始设港口论证》,《海交史研究》,1988年第1期;
    石国本:《宁波港的发展导向与腹地开拓--兼论双模式结合型的港口发展道路》,《宁波师院学报》,1990年第4期;:
    史晋川:《温州模式的历史制度分析--从人格化交易与非人格化交易视角的观察》,《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宋炳良:《港口内陆空间通达性与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经济地理》,2001年第4期;
    宋炳良:《有关港口城市创建与发展的理论研究》,《上海海运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苏德勤:《现代港口功能发展及其代别划分》,《中国港口》,1999年第1期;
    孙玉琴:《简述近代上海对外贸易中心地位的形成》,《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4期;
    汤建中、严重敏:《上海市经济发展的空间分析》,《地理研究》,1985年第3期;
    唐巧天:《中国近代外贸埠际转运史上的上海与天津(1866-1919)》,《史林》,2006年第1期;
    田汝康:《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叶中国帆船在东南亚洲航运和商业上的地位》,载《中国帆船贸易与对外关系史论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汪敬虞:《中国资本主义现代企业的产生过程》,《中国经济史研究》,1986年第2期;
    王成金,于良:《世界集装箱港的形成演化及与国际贸易的耦合机制》,《地理研究》,2007年第3期;
    王成金:《中国港口分布格局的演化与发展机理》,《地理学报》,2007年第8期;
    王尔敏:《宁波口岸渊源及其近代商埠地带之形成》,原载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集刊》,1991年,总第20期;
    王家范:《从苏州到上海:.区域研究的视界》,《档案与史学》,2000年第5期;
    王文楚、金日寿:《鸦片战争以前上海港的形成与发展》,《历史教学问题》,1981年第4期;
    王性尧:《民元来我国之国货工业》,载朱斯煌主编:《民国经济史》,银行周报三十周年纪念刊,1948年版;
    王询:《人际关系模式与经济组织的交易成本》,《经济研究》,1994年第8期;
    王勇军:《打造第三代港口,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港口》,2004年第6期;
    王玉茹:《经济史与经济学理论》,《学术月刊》,2007年第1期;
    王玉茹:《世界市场的扩展与中国市场制度的变迁》,《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2期;
    翁其银:《日本长崎发现的与上海东洋庄有关的资料群剖析》,《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0年第3期;
    吴承明:《经济发展、制度变迁和社会与文化思想变迁的关系》,原载《近代中国经济史研究会1999论文集》,香港新亚研究所1999年版;
    吴敬琏:《路径依赖与中国改革--对诺斯教授演进的评论》,《改革》,1995年第3期;
    吴松弟、方书生:《一座尚未充分利用的近代史资料宝库--中国旧海关系列出版物评述》,《史学月刊》,2005年第3期;
    吴松弟、王列辉:《唐朝至近代长江三角洲港口体系的变迁轨迹》,《复旦学报》,2007年第2期;
    吴松弟:《港口-腹地和中国现代化进程研究的基本构想》,载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编:《港口-腹地和中国现代化进程》,齐鲁书社2005年版;
    吴松弟:《港口-腹地与东部和中西部经济差异的形成和发展》,载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编:《历史环境与文明演进--2004年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吴松弟:《经济空间与城市的发展--以上海为例》,《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吴松弟:《明清时期我国最大沿海贸易港的北移趋势与上海港的崛起》,《复旦学报》,2001年第6期;
    吴松弟:《市的兴起与近代中国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夏俊霞:《上海开埠与江南城市格局及发展模式的变迁》,载张国刚主编:《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一卷,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向中银:《晚清外聘人才的来源与分布初探》,《江海学刊》,2001年第1期;
    肖钟熙:《集装箱国际中转比重大并非国际航运中心的必备条件》,《水运管理》,2006年第12期
    肖钟熙:《区位与机遇在港口发展中的作用》,《水运管理》,2005年第12期;
    谢国兴:《安徽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变迁1877-1937》,《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91年第20期;
    刑建榕、周金香:《杨浦:近代上海工业的摇篮》,《档案与史学》,2004年第1期;
    徐公肃、丘瑾璋:《费唐报告之批评》,载《上海公共租界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徐建成:《论宁波外滩的历史品质》,《宁波党校学报》,2004年第4期;
    徐剑华、陈良:《上海港国际集装箱中转箱量发展趋势》,《集装箱运输》,2006年第12期;
    徐明德:《论十六世纪浙江双屿港国际贸易市场》,《海交史研究》,1987年第1期;
    徐尉南:《上海商埠的开辟》,上海通志馆期刊第二卷第一期,1934年;
    徐雪筠:《上海港的现状与对策》,载洪泽主编:《上海研究论丛》(第一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徐永健、阎小培、许学强:《西方现代港口与城市、区域发展研究述评》,《人文地理》,2001年第4期;
    许檀:《明清时期城乡市场网络体系的形成及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许檀:《明清时期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2期;
    许檀:《清代前期的沿海贸易与上海的崛起》,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编:《城市史研究》(第15-16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许檀:《清代前期流通格局的变化》,《清史研究》,1999年第3期;
    许檀:《区域经济与商品流通--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轨迹探讨》,《史学月刊》,2004年第8期;
    许紫芬:《1880年代东北亚地区华商的贸易活动》,载汤熙勇主编:《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第七辑·上册),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1999年版;
    杨家其:《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现代港口腹地划分引力模型》,《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2第2期;
    杨家文等:《虚拟腹地:中国大陆口岸地位的度量与解释》,《人文地理》,2001年第6期;
    姚凯:《近代上海城市规划管理思想的形成及其影响》,《城市规划》,2007年第2期;
    姚永超:《港势地位变迁的制度因素分析--以营口、大连两港的发展比较为例(1906-1931)》,《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叶宝明:《东北南部沿海港口体系的演变特征及发展趋势》,《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2期;
    英华:《清代以后上海市区的发展与民国初年上海的区位结构》,载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编辑委员会主编:《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第一辑),中央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1984年版;
    余棣:《从历史上的宁波看宁波港的未来》,载《平准学刊》(第四辑上册),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
    袁元龙、洪可尧:《宁波港考略》,《海交史研究》,1981年刊;另载董贻安主编:《浙东文化论丛》,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版;
    詹庆华:《中国近代海关贸易报告述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2期;
    张公权:《中国经济病态及今后之治疗》,《中行月刊》1932年第3期;
    张景秋,杨吾扬:《中国临海地带空间结构演化及其机制分析》,《经济地理》,2002年第5期;
    张俊妮、陈玉宇:《产业集聚、所有制结构与外商投资企业的区位选择》,《经济学(季刊)》,2006年第4期;
    张利民:《近代华北港口城镇发展与经济重心的东移》,《河北学刊》,2004年第6期;
    张敏、顾朝林:《近期中国省际经济社会要素流动的空间特征》,《地理研究》,2002年第3期;
    张志明:《规划建设应随港口功能转变而变》,《水路运输文摘》,2005年第4期;
    张忠民:《1843-1978:上海经济成长的回顾与前瞻》,《上海经济研究》,1999年第7期;
    张忠民:《近代上海经济中心地位的形成和确立》,《上海经济研究》,1996年第10期;
    张忠民:《略论近代上海城市的国际化与国际竞争力》,《上海经济研究》,2005年第12期;
    张忠民:《清前期上海港发展演变新探》,《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3期;
    郑弘毅:《海港区域性港址选择的经济地理分析》,《经济地理》,1982年第2期;
    郑绍昌:《近代宁波港口贸易的变化及其原因》,《浙江学刊》,1983年第1期;
    郑绍昌:《略论宁波港城发展的历史作用》,《宁波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4期;
    郑绍昌:《宁波港口发展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浙江学刊》,1988年第4期:
    郑忠:《嬗变与转移:近代长江三角洲城市体系之雏形(1842-1895)》,《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郑祖安:《上海与横滨的开埠和都市形成》,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编:《城市史研究》(第15-16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郑祖安:《吴淞两次自开商埠始末》,《档案与史学》,1999年第3期;
    郑祖安:《张謇和吴淞商埠开发计划》,《上海城市规划》,2001年第3期;
    钟昌标:《从历史、现状看甬沪经济的互补、竞争与协同发展》,《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6年第1期;
    周春山、孔凡娥:《腹地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设计师》,2007年第4期;
    周庆南:《近代上海宁波两港之比较研究》,《海交史研究》,1998年第2期;
    周武:《从江南的上海到上海的江南》,载郭太风、廖大伟主编《东南社会与中国近代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周中夏:《宁波港历史上的衰落》,《海交史研究》,1985年第1期;
    朱德兰:《近代长崎华商泰益号与上海地区商号之间的贸易》,载张炎宪主编:《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第六辑),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1997年版;
    朱婷:《近代上海租界政体制度与城市经济发展》,《上海经济研究》,2004年第11期;
    朱羲尊:《常山山行》,见党诚思选注《中国历代商贾诗歌选》,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年版;
    竺菊英:《近代宁波对外贸易衰落原因探析》,《浙江学刊》,1996年第2期;
    邹逸麟、张修桂:《上海港的历史地理》,《自然杂志》,1993年第3期;
    邹逸麟:《淞浦二江变迁和上海港的发展》,《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刊》第1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另收入《椿庐史地论稿》,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刘梅英:《全球视野下的福建对外贸易研究》,2006年厦门大学历史系博士论文,未刊稿;
    毛剑锋:《杨树浦工业区研究(1880-1949)》,2006年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未刊稿;
    毛立坤:《晚清时期香港对中国的转口贸易(1869-1911)》,2006年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论文,未刊稿;
    唐巧天:《上海外贸埠际转运研究(1864-1930年)》,2006年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未刊稿;
    姚永超:《大连港腹地核心地域结构演变的研究(1907-1931)》,2004年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未刊稿;
    [日]岡部六男编撰:《上海港》,三井物产株式会社上海支店1938年第三版;
    [日]马场锹太郎:《支那经济地理志·交通全编》,禹域学会发行1928年第二版;
    [日]马场锹太郎:《支那水运论附满州国水道》,上海东亚同文书院支那研究部发行1936年版;
    [日]内山清、山田修作、林太三郎:《大上海》,大上海社1915年版;
    [日]田北隆美:《支那港湾统制と开发问题》,东京二里木书店1944年版;
    AN-Shuen Nir,Kuang Lin and Gin-Shuh Liang:Port Choice Behaviour-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hipper..Martime Policy & Management.,2003,vol.30,No.2,165-173.
    Arnola Wright:Twentieth Century Impressions of Hongkong,Shanghai and Other Treaty Ports,First Published in 1908..Graham Brash,Singapore1990.
    Bird J:Seaport and seaport terminals[M].London:Hutchinson university library.1971:124-147.
    Bunjmin E.Thomas:Railways and ports in French West Africa[J].Economic Geography.1957,33(1):1-15.
    Cullinane Kevin.YahuiI Teng and Teng-Fei Wang.Port competition between Shanghai and Ningbo[J].Maritime Policy & Management,2005,32(4):331-346.
    D.Hilling and B.S.Hoyle:Spatial Approaches to Port Development,in B.S.Hoyle and D.Hilling(edited).Seaport Systems and Spatial Change:Technology,Industry,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John Wiley & Sons.1984.p2.
    D.Hilling:Transport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London New York:Routledge,1996.
    Edward J.Taaffe;Richard L.Morrill;Peter R.Gould:Transport Expansion in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A Comparative Analysis,Geographical Review,1963.53(4):503-529.
    Edwin J.Dingle:The New Atlas and Commercial Gazetteer of China,Far eastern geographical establishment,shanghai,china,second edition,Shanghai China:Published by the North-China Daily News & Qerald,Ltd.General Introduction.
    Elliott N R.Hinterland and foreland as illustrated by the port of the Tyne[J],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1969,47:153-170
    Elvin,Mark,Another History,Essays on China from a European Perspective.International Distribution:Universtiy of Hawaii Press,Honolulu,1996.p177.
    En-Sai Tai:Treaty Ports in China(a Study in Diplomacy),New York City.1918.Reprint edition.published in 1976 by University Publications of America,Inc.Arlington,Virginia.p27.
    Guido G.Weigend:Some Elements in the Study of Port Geography.Geographical Review.Vol.48,No.2(Apr.,1958),185-200.
    Guido G.Weigend:The Problem of Hinterland and Foreland as Illustrated by the Port of Hamburg.Economic Geography,Vol.32,No.1(Jan.,1956),1-16.
    H.B.Morse:The Trade and Adiministration of China.London:Longmans,Green& Co.1913.
    Hayuth Y.Rationalization and deconcentration of the U.S container port system.Professonal Geographer.1988,40(3):279-288.
    Hayuth Y.Containerization and the load center concept[J].Economic Geography.1981,57(2):160-176.
    HayuthA Y.Containerization and the load center concept.1978.Unpublished Ph.D.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Seattle.Hayuth Y.Intermodality:Concept and Practice.1987.Lloyd's of London Press,London.see Wang J J.A container load center with a developing hinterland:A ease study of Hong Kong[J].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1998,6(3):187-201.
    Ircha Michael C.Characteristics of Tomorrow's Successful Port.Atlantic Institute for Market Studies.Halifax,Nova Scotia.2006.
    James.Bird,The Major Seaport of the United Kingdom.London:Hutchinson.1963,pp23-24.Seaports and Seaport Terminals.London:Hutchinson University Library.1971.pp66-74.
    Linda Cooke Johnson:Shanghai:from market town to treaty port,1074-1858,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Martin J.and Thomas B J.The container terminal community[J],Maritime Policy & Management,2001,28(1):71-89.
    Masahisa Fujita,Tomoya Mori.The Role of Ports in the Making of Major Cities:Self-agglomeration and Hub-effect.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es,1996,49:94-97.Masahisa Fujita,Tomoya Mori.Structual Stability and Evolution of Urban Systems.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e,1997.27.
    Mayer H M.Current trends in Great Lakes shipping[J]GeoJournal.1978,2:117-122.
    North,D.C.,Institutions,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Cambridge and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p.48-53
    Notteboom T E.Concentration and load centre development in the European container port system[J].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1997,5(2):99-115.
    Patton D J.General cargo hinterlands of New York,Philadelphia,Baltimore,and New Orleans[J],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958,48(4):436-455.
    Peter J.Rimmer:The Changing Status of New Zealand Seaports,1853-1960,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967.57(1),88-100;The Search for Soatial Regularit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ustralian Seaports 1861-1961/2,Geografiska Annaler.Series B,Human Geography,1967.49(1).42-54.Recent changes in the status of seaports in the New Zealand coastal trade.Economic Geography[J],1967,43(3):231-243
    R.M.Martin:China,Political,Commercial,and social Vol.,Ⅱ,London:James Madden,8,Leadenhall Street.1847
    R.M.Martin:China,Political,Commereial,and social,Vol.,Ⅱ,London:James Madden,8,Leadenhall Street.1847
    Rawski,Thomas G.Economic Growth in Prewar Chin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9.p47.
    Robinson R:Modelling the port as an operational system[J],Economic Geography,1976,52(1):71-86.
    Slack B.Intermodal transportation in north America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land load centers[J]..Professional Geographer.1990,42(1):72-83.
    Stephens,Thomas B.Order and Discipline in China:the Shanghai Mixed Court,1911-27.Seattle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92.pp107-108.
    Wang J J.Slack B.Regional governance of port development in China:a case study of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hipping Center[J],Maritime Policy & Management,2004,31(4):357-373.
    Wang J J.Slack B.Port governance in China:a case study of Shanghai Iinternational Shipping Center[M].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2002.
    Wang J J.Slack B.The evolution of a regional container port system:the Pearl River Delta[J].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2000,8:263-275.
    Whangpoo Conservancy Board:The Port of Shanghai(1921第二版、1924第三版、1927第四版、1928第五版、1932第七版、1934第八版、1936第九版),Printed byThe Oriental Press,Shahghai.上海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藏;
    日本国际协会编纂,外务省东亚局监辑:《支那各省经济事情》(下卷),日本国际协会发行1936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