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罗遣唐使朝贡道的几个问题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公元七世纪,东亚诸国家中的四国——唐、高句丽、百济、新罗发生了骤变。经过几次国际战争,唐扩大了其统治区域,成为盛唐的一个标志;百济与高句丽两国分别在战争中遭到失败,致使国家灭亡;新罗在战争中逐渐强大,以致最终控制了整个朝鲜半岛,其历史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这一切的变化与国家间关系的嬗变是分不开的。新罗紧紧地靠在了唐朝的一边,使得其与高句丽、百济相比在政治外交上占了上风。国与国之间之所以能够密切联系,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外交使节的派遣。新罗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频繁地向唐朝派遣使节。遣唐使也因此成为沟通新罗与唐朝的桥梁,其所担负的重任在七世纪时尤为凸显。
     本论文将重点探讨与遣唐使密切相关的朝贡道问题。新罗朝贡道的开辟是其北进政策的一环,直接关系到新罗能否独立进行外交,并成为其国家发展与壮大的重要标志。同时,在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朝贡道路的选择及使用关系到遣唐使能否顺利到达唐朝,能否将新罗的意图成功传达给唐政府等。可以说,朝贡道的畅通成为遣唐使赴唐的先决条件。全文由绪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
     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阐明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二章主要分析新罗境内的遣唐使朝贡道问题。新罗的陆路交通网是伴随其国家成长而展开的。自新罗都城庆州至其陆路终点(即出海口)的这段路,主要有三条路线,分别是竹岭路、鸡立岭路、秋风岭路。本章将着重对这三条路逐一进行分析,从而导引出陆路终点即出海口的地点问题。出海口与新罗朝贡道的关系不言而喻。新罗争夺汉江流域的控制权是其能够进行对中国外交的先决条件。出海口的打开使新罗进行独立外交成为可能。为了争夺能够通往中国的出海口及汉江流域控制权,新罗首先要开辟的便是通往汉江流域的交通道。可以说,交通道的开辟是伴随着新罗北进政策的实施以及保障通往汉江出海口顺畅的一体化进程。因此,分析新罗遣唐使自庆州出发前往汉江出海口的具体路线也就显得十分重要。
     第三章主要分析朝贡道中航线的选择问题。遣唐使朝贡道中关于航线的选择主要有两条:一条是参考唐宰相贾耽的《道里计》中的登州海行入高丽渤海道(即老铁山水航路);另外一条便是黄海横渡航路。这两条航路成为新罗在统一朝鲜半岛前赴唐的主要航路。随着时局的变化,新罗无法使用老铁山水航路进行朝贡,只得使用另一条更为“安全”且便捷的航路。同时,由于遣唐使所选择的航路不同,登陆点也就有所不同。
     第四章主要分析关于遣唐使在唐境内登莱上岸后直至入长安的相关问题。这其中包括:遣唐使的行宿、滞留时间、通关碟文的发放过程及时间、登莱至长安的路线及时间、能够进入长安的随行人员的人数、入长安前的最后一驿的地点等。遣唐使作为外国使节在入境中国后不可以直接赶赴长安,必须等到通关牒文的发放。因此有必要对等待通关牒文所需要的时间进行分析。其次,对从登莱上岸后至长安这段路的路线以及时间消耗等问题也同样值得关注。再次,随行人员的多少直接关系到路程耗时问题以及相关的辎重问题,因此在考虑路程时日问题时应将随行人员的因素一并纳入其中。
     第五章为结论,主要对遣唐使入唐的路线、所需要的时间以及归国问题等做一番总结,进一步阐述笔者的观点。
On the AD seventh century, the various countries in East Asia, fo ur countries-Tang, Goguryeo, Baekje, Silla have taken place suddenl y. After several international war, the Tang expanded his rule region and has become a hallmark of Tang Dynasty. Baekje and Goguryeo were failed in the war and resultied the two countries's die. Silla in th e war began to grow, and eventually control of the entire Korean peni nsula, its history has also entered a new period. All these changes a re inseparable with the changes in inter-State relations. Silla tight ly leaning side of the Tang Dynasty, and compared with the Goguryeo, Baekje Silla is upper hand in the political and diplomatic. Closing li nks between countries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dispatch of diplo mats. In recognition of this, Silla was frequently send envoys to the Tang Dynasty. The envoys to the Tang Dynasty have become the communi cation bridge between Silla and the Tang dynasty, the heavy responsib ility they bear are particularly prominent in the seventh century.
     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the question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wi th the tributary to the Tang Dynasty. To open up the North tributary Road is a part of Silla's policy, which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Sill a whether it able to do independently diplomacy. They be an important symbol in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strength. Meanwhile, in the compli cated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the choice of tributary roads is rel ated to the Tang Dynasty Tang Dynasty, and whether put the new intent ion to convey to the Tang government successly and smoothly, etc. We c an say that the smooth flow of a tributary is a prerequisites for the envoy going to Tang. This paper are made of three parts:the introdu ction, the theory and the conclusions
     Introduction part of the first chapter of this paper is to clarif y that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research status and problems of 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Innovations.
     ChapterⅡanalyze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ributary. It's a self-evident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a and the Silla tributa ry Road. Silla control of the Han River competition is its ability to be a prerequisite for China's diplomacy.Because of opening the sea, the conduction of Silla's independent diplomacy has become possible. In order to fight the sea and compete for control of the Han River, t he first mission for the Silla is to open up the traffic road which 1 eading to the Han River.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traffic is accompanie d by the opening of Silla nor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y and to s afeguard access to the Han River estuary and smooth integration proce ss. Accordingly, it is also very important to analysis the envoy of S illa after leave for Gyeongju will use to choice a specific path of t he Han River estuary.
     ChapterⅢanalyzes the tributary of waterway route. There are tw o routes were chosen. One is reference to the“examination into the side of the state Siyi, shipping the route from Dengzhou to Korea Boh ai Road (it's also named the Laotieshan route)”which wrriten by Jia Dan who is the prime minister Tang. Another one is the waterway to ac ross the Huanghai Sea. With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changes, Silla ca n not use the Laotieshan waterway,sothat have to selcet another more“safe”and convenient route. At the same time, due to chosing a diff erent route, the landing points are also diffrence.
     ChapterⅣanalyzes the problem about the envoys from Denglai to Chang'an' routes, and so on. As foreign envoys to the Tang Dynasty wh en they after landing are not allowed direct access to Chang'an. They must wait until the Permit issued.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anal ysis the time of waitting for issuing permit. Secondly, it is also dese rve attention that the path from Chang'an to Deng Lai, the time consu mption and other issues.
     ChapterⅤis to do a summation about the path to the Tang Dynasty, the, the time will be need, return to homeland and further elaborated the views of the author.
引文
7 (高丽)金富轼著,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四.新罗本纪.四.真兴王十一——十八年条。
    8 史书中并没有指出6郡的名字,据韩国学者徐荣一推测可能是述川郡、汉山郡、北汉山郡、栗木郡、主夫土郡、皆次山郡。
    9 据韩国学者徐荣一推测,新州应位于今韩国(京畿道)河南市及首尔东南部一带。参见:[韩]徐荣一新罗路上交通路研究.学研文学社,1999:231。
    10 [韩]卢泰敦.关于高句丽丧失汉水流域的原因.韩国史研究.13.韩国史研究会,1976:29-57。转引自:[韩]徐荣一.新罗路上交通路研究.学研文学社,1999:237。
    11 徐荣一先生将这10次攻防战整理后,制作了表格。其中,新罗的进攻次数为2次,其余皆为防守。参见:[韩]徐荣一.新罗路上交通路研究.学研文学社,1999:239。
    12 [韩]徐荣一.新罗路上交通路研究.学研文学社,1999:229-242。
    13 [韩]申滢植.新罗的发展与汉江.韩国史研究.卷77.韩国学研究会,1992:32-44。
    14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七百八十一.四部丛刊三编影宋本。
    15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百二十六.四裔考三.百济条。
    16 (高丽)金富轼著,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二十二.宝臧王二十七年条:卷六.文武王八年条。
    17 (高丽)金富轼著,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三十四.志三.地理一。另参见,《李朝实录》.卷一五一全罗道篇.(韩国)广州全南史料研究会,1992。
    18 (高丽)金富轼著,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三十四.志三.地理一。
    19 (李氏朝鲜)韩致蒲.海东绎史.卷七.新罗.地理考.南阳府条。
    20 即从庆州至党项(唐恩浦)的这条交通线。这是一条被新罗广泛认同的路,且很多事实表明通往唐朝走的就是这条线路。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将其作为一个特殊名词使用。
    21 唐恩浦位于(今韩国京畿道华城市)南阳面。参见:[韩]李丙焘.三国史记(国译篇).乙酉文化社,1996:524。另参见:[韩]金文经,金成勋,金井昊.张保皋.海洋经营史研究,1993:152。时至今日有所更改。韩国的行政区划从大到小依次为道、市、郡、(区)、邑、面、里、洞。唐恩浦现位于韩国京畿道华城市南阳郡西新面尚安里。
    22 应为西北,但站在当时新罗王城的角度看尚州的确位于王城东北。
    23 [韩]申滢植.韩国古代史新研究.一潮阁,1984:198。
    24 [韩]徐荣一.新罗路上交通路研究.学研文学社,1999:121。
    25 韩国学者徐荣一先生认为,镇川在6世纪中后期开始便成为新罗西部防御的据点。它有效地牵制住了在天安地区进兵的百济军队,成为守护新罗对中交通路——党项城及汉江流域的前沿阵地。参见:[韩]徐荣一.新罗路上交通路研究.学研文学社,1999:103。同时,他还指出,“镇川至利川经过两座山城——望夷山城和雪城山城。”(同书,103页)“新罗时代,秋风岭路及鸡立岭路的交汇处应位于南川停,而雪城山城应该就是这两条路的结合处。”(同书,110页)
    26 清州、镇川、利川、原州、丹阳分别位于今韩国忠清北道的清州市、镇川郡、丹阳郡,京畿道的利川市和江原道的原州市。
    27 安城、春川分别位于今韩国京畿道的安城市好江原道的春川市。
    28 清州、报恩分别为今韩国忠清北道的清州市和报恩郡。
    29 [韩]李道学.关于新罗北进经路的新考察.庆州史学.6,1987:29-32。转引自:[韩]申滢植.新罗的发展与汉江.韩国史研究.卷77.韩国学研究会,1992:40。
    30 [韩]徐荣一.新罗路上交通路研究.学研文学社,1999:314。
    31 [韩]朴相佾.小白山脉地域的交通路及遗迹.国史馆论丛.16,1990。
    32 [韩]权悳永.古代韩中外交史——遣唐使研究.一潮阁,1997:192。
    33 [韩]徐荣一.新罗路上交通路研究.学研文学社,1999:338。
    34 原州、横城、洪川、春川、华川、金华、淮阳分别为今今韩国江原道的原州市、横城郡、洪川郡、华川郡以及今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江原道金华郡和淮阳郡。
    35 忠州、延丰分别位于今韩国忠清北道的忠州市和槐山郡延丰面;闻庆、咸昌、尚州、善山四地分别位于今韩国庆尚北道闻庆市、尚州市的咸昌邑、尚州市、龟尾市善山邑。
    36 [韩]朴相佾.小白山脉地域的交通路及遗迹.国史馆论丛.16,1990:152-154。
    37 徐荣一先生所主张的鸡立岭路,不是停留在广州,但因与本论文关系不大,因此笔者仅将韩国京畿道的广州市作为其鸡立岭路的终点。徐先生所主张鸡立岭路的具体路线为:尚州-幽谷-串岬迁-闻庆-鸡立岭-弥勒里寺址-德周寺、狮子频迅寺址-月光寺址-中原郡乷味面文化里-忠州市木伐洞-末岭-安林洞-忠州邑城-达川-可金面塔平里-龙田里-下九岩里-老隐面莲河里-五城里-安乐里-法洞里-阴城(郡)甘谷面-长湖院(邑)善邑里。参见:[韩]徐荣一.新罗路上交通路研究.学研文学社,1999:338。
    38 [韩]权悳永.古代韩中外交史——遣唐使研究.一潮阁,1997:192。
    39 庆山、大邱、善山、金泉、秋风岭、永同分别为今韩国庆尚北道庆山市、大邱市、龟尾市、金泉市、永同市秋风岭面、永同市。
    40 [韩]徐荣一.新罗路上交通路研究.学研文学社,1999:329-342。
    41 [韩]申滢植.统一新罗史研究.三知院,1990:263。
    42 [韩]徐荣一.新罗路上交通路研究.学研文学社,1999:128。
    43 平泽、安仲分别位于今韩国京畿道平泽市和平泽市的安仲邑。
    44 [韩]徐荣一.新罗路上交通路研究.学研文学社,1999:128。
    45 [日]井上秀雄.新罗王畿构成.新罗史基础研究,1974:399-405。
    46 [韩]权悳永.古代韩中外交史——遣唐使研究.一潮阁,1997:192-193。
    47 (高丽)金富轼著,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五.太宗武烈王七年条。内容多参考《资治通鉴》卷二百,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上之下显庆五年条的“百济恃高丽之援,数侵新罗;新罗王春秋上表求救。辛亥,以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神丘道行军大总管,帅左骁卫将军刘伯英等水陆十万以伐百济。以春秋为嵎夷道行军总管,将新罗之众,与之合势。”
    48 (高丽)金富轼著,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四十二.金庾信传。
    49 它是新罗汉山州十停之一。现位于韩国京畿道利川市。新罗真兴王29年废新州停置南川停。
    50 权悳永先生认为是25天。但《三国史记》卷五武烈王7年条中,所使用的日期为“五月二十六”日,且权先生所引用的史料也源于此。由此判断应为22天。参见:[韩]权悳永.古代韩中外交史——遣唐使研究.一潮阁,1997:215。
    51 [韩]徐荣一.新罗路上交通路研究.学研文学社,1999:125。
    52 [韩]徐荣一.新罗路上交通路研究.学研文学社,1999:125。
    53 今韩国忠清北道沃川郡。
    54 [韩]李昊荣.新罗三国统合与丽、济败亡原因研究.书景文化社,1997:186。
    55 [韩]韩正勋.新罗统一时期陆上交通网与五通.釜大史学.第27辑.2003(12):28。
    56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志第三十三下.地理七下.岭南道条。
    57 国原位于今韩国忠清北道忠州地区。
    58 (高丽)金富轼著,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六.文武王八年十月条。
    59 [韩]权悳永.古代韩中外交史——遣唐使研究.一潮阁,1997:193。笔者赞同此观点,并认为若经过清州则表明使用秋风岭路,若经过忠州则表明使用鸡立岭路。
    60 徐荣一先生对新罗的陆路交通路分析的非常透彻,但遗憾的是没有将里程纳入其研究当中。
    61 [韩]权悳永.古代韩中外交史——遣唐使研究.一潮阁,1997:214-215。
    62 卢嘉锡总主编,丘光明等着.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科学出版社.2001:8—9。
    63 卢嘉锡总主编,丘光明等着.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科学出版社.2001:24。
    64 [韩]权悳永.悲运的新罗遣唐使们——以金仁问为中心.新罗文化祭学术论文集.第十五辑,1994:236。
    65 (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卷三.尚书·户部。
    66 权先生也主张“日行(唐尺)50里”的观点。参见:[韩]权悳永.关于《三国史记·新罗本纪》遣唐使记事的几点问题.三国史记的史料检讨.精神文化研究院.人文科学学术讨论会要旨,1993:58。
    67 由于此行会翻越鸡立岭,所以行程速度会达不到日行50里,故此笔者推测应顺延一两天。
    68 陈尚胜.试论唐代山东地区的新罗侨民村落.东岳论丛,2001(6)。文中写道,“唐朝太和以前,登莱沿海地区的贩卖新罗人口为奴婢的活动非常严重。”
    69 单兆英、寿杨宾主编.登州古港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123。
    70 拜根兴.7世纪中叶的登州与古代中韩关系——以登州的唐代遗迹为中心.陈尚胜主编.登州港与中韩交流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1-3。另参阅:朱龙、董韶华.登州港与东方海上丝绸之路.陈尚胜主编.登州港与中韩交流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207-210。樊文礼.唐代登州海行人高丽道的变迁与赤山法华院的形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20卷.第2辑.20054月:115。
    71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八.贞观十八年条、贞观二十一年条。
    91 虽然顾静在做标校时根据《新唐书》将其去掉,但并未做出详尽解释,因此笔者仍持原观点。参见,(明)陈全之着,顾静标校.蓬窗日录.上海图书出版社.2009:120。
    92 均位于今韩国京畿道仁川市下属广域市江华郡。
    93 牟元珪.唐宋时期中韩海上交通述论.孙进己.东北亚历史地理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316。
    94 魏存成.汉唐时期中国通往朝鲜半岛和日本的文化线路及文化交流.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48卷第一期.2008:92。
    95 陈尚胜.中韩交流三千年.中华书局,1997:19。
    96 崔先生曾专门对德积岛进行过研究。参见:崔梦龙.德积群岛的考古学调查研究.首尔大学博物馆.2000。
    97 [韩]权悳永.古代韩中外交史——遣唐使研究.一潮阁,1997:201。
    98 位于今韩国京畿道牙山湾以北、华城市以西的一条狭长的湾。
    99 因缮写、刻版、排版等错误而多出来的字或句子。
    100 樊文礼.唐代登州海行人高丽道的变迁与赤山法华院的形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20卷.第2辑.20054月:115。
    101 [韩]权悳永.悲运的新罗遣唐使—以金仁问为中心.韩国庆州新罗文化宣扬会.新罗文化祭学术论文集.第十五辑,1994:236。
    102 (高丽)金富轼著,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四十二.金庾信传。
    103 拜根兴.朝鲜半岛现存金石碑志与古代中韩交往.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7月.第4期:51。
    104 (高丽)金富轼著,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五.太宗武烈王七年条。
    105 (高丽)金富轼著,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六.文武王八年条。
    106 即唐恩浦至莱州这条航线。为了记述方便笔者使用简称,此外关于莱州停泊点在后文赘述。
    107 (朝鲜)李民成.朝天录.六月十三日壬申条。转引自:刘宝全.仁祖反正后朝鲜使行请求“封典”一考.登州港与中韩交流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432。
    108 (朝鲜)李民.朝天录.六月十三日壬申条。转引自:刘宝全.仁祖反正后朝鲜使行请求“封典”一考.登州港与中韩交流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432。文中记载的4350里,笔者根据刘宝全先生观点,将其换算为1380千米,也即朝鲜朝时的一里约为现在的400米。由此推算,时速约为日行115里,相当于唐朝日行83.5里。
    109 此“里”为唐“里”。文中记录从椵岛至登州总长3450里。通过刘先生对各阶段里程的注释可知,此时的一里相当于400米。这段海路共耗时约一个月,由此推得出日行115里,即约唐里83.5里。参见:刘宝全.仁祖反正后朝鲜使行请求“封典”一考.登州港与中韩交流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432。
    110 孙卫国.朝鲜入明贡道考.韩国学论文集.第二辑.北京大学韩国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35-36。
    111 [韩]金文经,金成勋,金井昊.张保皋.海洋经营史研究,1993:160-162。
    112 (北齐)魏收.魏书.列传第八十八.百济国条。
    113 熊津作为都城的时间为475-538年。
    114 (高丽)金富轼著,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新罗本纪四.真平王九年条。
    115 樊文礼.唐代登州海行人高丽道的变迁与赤山法华院的形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20卷.第2辑.20054月:116。
    116 [韩]权悳永.古代韩中外交史——遣唐使研究.一潮阁,1997:203。
    117 [韩]权悳永.古代韩中外交史——遣唐使研究.一潮阁,1997:203。
    118 (日本)圆仁著.小野胜年校注.白化文等修订校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149-150。小野胜年认为唐与阳之间应有一个字。笔者赞同这种说法。理由是此书151页有同样的记载,“(四月)十九日……申时,到邵村浦,下碇系住——当于陶村之西南……”。应该是“唐(朝)(某)阳陶村。”
    119 (高丽)金富轼著,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5.太宗武烈王6年条。
    120 具体推算过程后文还将进一步说明,这里只作简单说明:庆州至党项约耗时16天;党项至登州约耗时33天左右,至莱州(成山等地)约耗时5天;登莱滞留约23天左右:登莱至长安约63天左右。
    121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百二十六.四裔考三.百济条。
    122 (后晋)刘呴等.旧唐书.列传一百十九.东夷条。
    123 (高丽)金富轼著,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二十.高句丽本纪第八.荣留王九年条;卷四.新罗本纪.真平王四十七年条。
    124 (高丽)金富轼著,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新罗本纪四.真平王四十三年条。
    125 (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外臣部.卷九七十.武德四年条。
    126 621年10月为闰月,因此,笔者推测,应为闰10月,即经老铁山水航路前往唐朝的可能性更大。
    127 (高丽)金富轼著,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新罗本纪四.真平王二十六年条、二十七年条。
    128 许恒,刘迎胜.金富轼访宋路线初探——以对《高丽名贤集》及《东文选》中金富轼著作研究为基础.金虎雄主编.中韩交流与韩国传统文化研究——纪念中韩建交十五周年.延边大学出版社.2008:20。
    129 引自碑文,圣住寺朗慧和尚白月葆光塔碑。(韩国)国史编纂委员会网站。http://db.history.go.kr/url.jsp? ID=gs_kh_010_0010_0110_0020。
    130 张静芬.中国古代的造船与航海.商务印书馆,1997:151-152。
    131 马一虹.圆仁入唐求法之旅山东路线考述——乳山至蓬莱段.韩异主编.古代中国:东亚世界的内在交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61。
    132 [韩]金在瑾.张保皋时代的贸易船及其航路.张保皋的新研究——以青海镇活动为中心.莞岛文化院,1992:126-127。
    133 杨雨蕾.登州与明代朝鲜使臣——以“朝天录”为中心.登州港与中韩交流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159。
    134 《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卷二十二,宝藏王二年条记载,“(宝藏王二年,即公元643年)秋九月,新罗遣使于唐,言:“百济攻取我四十余城,复与高句丽连兵,谋绝入朝之路。”
    135 《三国史记·新罗本纪》卷五,真德王二年条记载,“(真德王)二年(648年),冬,……遣伊飡金春秋及其子文王朝唐。……春秋还至海上,遇高句丽逻兵。春秋从者温君解,高冠大衣,坐于船上,逻兵见以为春秋,捉杀之。春秋乘小船至国。”
    136 高句丽与新罗的陆路战争频繁发生,但对于两国的海战(罗唐联军之前)的记载却寥若星辰。
    137 魏存成.汉唐时期中国通往朝鲜半岛和日本的文化线路及文化交流.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48卷第一期.2008:93。
    138 权悳永.东亚世界的在唐新罗人.陈尚胜主编.登州港与中韩交流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78。
    139 (高丽)金富轼著,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新罗本纪四.真平王四十七年条。
    140 [韩]金文经,金成勋,金井吴.张保皋.海洋经营史研究,1993:163。
    141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百二百二十.列传一百四十五.东夷(百济)条。
    142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上之下显庆五年条。
    143 陈尚胜.中韩交流三千年.中华书局,1997:19。
    144 (日本)圆仁著.小野胜年校注.白化文等修订校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514-515。
    145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第十一.河南道七。
    146 (高丽)金富轼著,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5.太宗武烈王7年条。
    147 《新唐书》.卷一百一十一.列传三十六.苏烈条。
    148 宋朝时期编纂的《新唐书》其列传部分主要由宋祁负责编写,志和表分别由范镇、吕夏卿负责编写。最后在欧阳修主持下完成。
    149 樊文礼.唐代登州海行人高丽道的变迁与赤山法华院的形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20卷.第2辑.20054月:115。
    150 魏存成.汉唐时期中国通往朝鲜半岛和日本的文化线路及文化交流.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48卷第一期.2008:91。
    151 [韩]权悳永.古代韩中外交史——遣唐使研究.一潮阁,1997:195-196。
    152 禹英兰,樊文礼.关于张保皋在唐贸易中转站赤山法华院的几个问题.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月.第22卷第1期:20。
    153 赵红梅.在唐新罗人的聚居区及其相关问题探微.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月.第22卷第1期:86。
    154 樊文礼.唐代登州海行人高丽道的变迁与赤山法华院的形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20卷.第2辑.20054月:115。
    156 (日本)圆仁著.小野胜年校注.白化文等修订校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149-150。
    156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二十.登州。
    157 [韩]金成镐.中国进出百济人的海上活动一千五百年.一.清音出版社,1996。
    158 王贞平.汉唐中日关系论.天津出版社,1997:42。
    159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志三十六.百官一.礼部。
    160 浙江工商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入唐求法巡礼行迹校注.2005:8-17。
    161 藏嵘.中国古代驿站与邮传.商务印书馆,1997:99-100。
    162 汴州即开封市,又称汴梁。泗州即今安徽省泗县,古称虹县、泗州。越州的治所在今浙江绍兴。衢州的治所在今浙江衢县。
    163 藏嵘.中国古代驿站与邮传.商务印书馆,1997:94。笔者通过比对京杭运河航线,认为他是一条陆路通道。
    164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6卷.河南淮南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984。
    165 笔者是根据驿道距离测算,长安至洛阳为850里;洛阳至汴州为420里:洛阳至泗州为1470里;泗县至扬州为273里。其中四洲至洛阳为1470里,洛阳至汴州420里。因此,四洲至汴州的距离超过1050里。根据地图现在地图可知泗州至洛阳与泗州至汴州比为8:5.5,那么,汴州至泗州距离约为1010.5里。也即,长安至扬州陆路约为2553.6里左右。
    166 驿使呈送时因受天气、地理环境、各级政府部门的协调及逐层审批等等诸多因素影响,耽误些时间是在所难免的。因此,往返的18天应该不可能全都在路上,1-2天差距是可能的。
    167 “唐朝驿传相当准确、迅速。遇有紧急事情,骑马一天能跑300里以上。”参见:王崇焕.中国古代交通. 商务印书馆,1996:87-88。唐朝每个驿站相距约为50里。如果用17天的速度计算则正好为日行300里。
    168 (日本)圆仁著.小野胜年校注.白化文等修订校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90—91。小野胜年认为“俗”应为“洛”。
    169 浙江工商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入唐求法巡礼行迹校注.2005:91。
    170 (日本)圆仁著.小野胜年校注.白化文等修订校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160。
    171 (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外臣部.卷九七一.开元二十一年条。
    172 马一虹.日本遣唐使井真成入唐时间与在唐身份考.世界历史.2006.第一期:60。文中说:“使节团一行最迟10月或11月即可入长安。”
    173 杨雨蕾.登州与明代朝鲜使臣——以“朝天录”为中心.登州港与中韩交流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158。
    174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6卷.河南淮南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984-1985。其中青州、淄州、齐州、郓州分别位于今山东省青州、淄博市、齐州市及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濮州、州分别位于河南省的濮阳市及州市。
    175 严耕望.唐史研究丛稿.(香港)新亚研究所出版社,1969:599。
    176 [日]青山定雄.唐宋时代の交通と地志地图の研究.吉川弘文馆,1963:3-5。转引自:权悳永.悲运的新罗遣唐使—以金仁问为中心.韩国庆州新罗文化宣扬会.新罗文化祭学术论文集.第十五辑,1994:235。《元和郡县图志》中并没有青州直达齐州都路线。书中是以齐州至淄州、淄州至青州这样方式记录。因此笔者推测这条路线应该是青州-淄州-齐州。
    177 参见《入唐求法巡礼记》卷二,开成五年三月二十四日条及四月六日条。
    178 [韩]权悳永.古代韩中外交史——遣唐使研究.一潮阁,1997:206。
    179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第十.河南道六。严耕望先生通过考证认为齐州与洛阳的距离不应是“一千二百里”,“元和志作‘一千二百里’者,必脱‘四十五’三字。”参见: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6卷.河南淮南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985。
    180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6卷.河南淮南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984-1985。洛阳至登州的距离为,280+300+215+170+280+190+125+345+240=2145(里)。长安至洛阳的距离为,350+180+230+103=863(里).长安至登州总长3008里.
    181 严耕望.唐史研究丛稿.(香港)新亚研究所出版社,1969:606。
    182 这是根据严耕望先生都观点而得出的里程。如果按照青山定雄先生的观点,应为3058里。华州经汴州到达郑州都距离与州直达郑州的距离按照《元和郡县图志》记载约相差50里。
    183 往返路程大概6000里,按日行300里计算,需20天。这20天为路上往返时间,期间(往返)可能耽误1-2天,因此推测总计21天左右。
    184 陈景富.义天入宋求法活动及其弘法业绩.天台学研究.第二辑.(韩)大韩佛教天台宗、天台佛教文化研究院,2000年9月。
    185 [韩]权悳永.古代韩中外交史——遣唐使研究.一潮阁,1997:173。
    186 (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九百七十二.外臣部·朝贡第五.元和七年四月条。
    187 [韩]权悳永.古代韩中外交史——遣唐使研究.一潮阁,1997:173。
    188 (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九百七十二.外臣部·朝贡第五。
    189 (日本)圆仁著.小野胜年校注.白化文等修订校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50-51。
    190 日本后纪.卷十二.页四十二。也就是说,他们的每日行程不会有太大变化,基本固定。
    191 登州至莱州的距离为240里,登州至文登县的距离为325里。因此,莱州至文登县的距离应在500里左右。
    191 王贞平.汉唐中日关系论.天津出版社,1997:43。笔者认为新罗也应是如此,由一个临时负责接待新罗使团的人负责使团的各项事物。
    193 (宋)王溥.唐会要.卷九十九.牂牁蛮。
    194 王贞平.汉唐中日关系论.天津出版社,1997:48。
    195 [韩]权悳永.古代韩中外交史——遣唐使研究.一潮阁,1997:173。
    196 (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一百十一.帝王部·宴享第三.
    197 [韩]权悳永.古代韩中外交史——遣唐使研究.一潮阁,1997:175。
    198 礼宾院为唐中期以后设置,因此,七世纪时,新罗遣唐使不会下榻礼宾院。
    199 石晓军先生认为四方馆“似乎并非安置外国使节的客馆,而是隶属于中书省的一个官署。具体来讲,它是掌管来自各方的表章以及负责通奏引纳事物的通事舍人们的工作机关。”参见:石晓军.隋唐四方馆考略.唐研究.第七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311。
    200 (唐)杜佑撰,王文锦、王永兴、刘俊文等点校.通典.卷第一百三十一.礼九十一
    201 [韩]权悳永.古代韩中外交史——遣唐使研究.一潮阁,1997:182-186
    202 (唐)杜佑撰,王文锦、王永兴、刘俊文等点校.通典.卷第一百三十一.礼九十一.蕃主奉见奉辞礼同条。
    203 16*2+33*2+21+60*2+5=244。
    204 16*2+3*2+23+64*2+5=194。
    [1](后晋)刘呴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
    [2](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
    [3](清)吴承志.唐贾耽记边州入四夷道里考释.文物出版社,1987。
    [4](唐)杜佑撰,王文锦、王永兴、刘俊文等点校.通典.中华书局,1988。
    [5](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中华书局,1989。
    [6](宋)王溥.唐会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7](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中华书局,1992。
    [8](唐)李百药.北齐书.中华书局,1997。
    [9](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0](唐)李延寿.北史.中华书局,2003。
    [11](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2003。
    [12](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
    [13](北齐)魏收.魏书.中华书局,2003。
    [14](元)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2004。
    [15](清)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2005。
    [16](宋)李防等.太平御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17](宋)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中华书局,2008。
    [18](明)陈全之撰,顾静标校.蓬窗目录.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
    [1]严耕望.唐史研究丛稿.(香港)新亚研究所出版社,1969。
    [2]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学社,1988。
    [3]圆仁著,小野胜年校注,白化文等修订校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
    [4]孙卫国.朝鲜入明贡道考.韩国学论文集.第二辑.北京大学韩国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5]牟元珪.唐宋时期中韩海上交通述论.孙进己.东北亚历史地理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6]单兆英、寿杨宾主编.登州古港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
    [7]王崇焕.中国古代交通.商务印书馆.1996。
    [8]藏嵘.中国古代驿站与邮传.商务印书馆,1997。
    [9]王贞平.汉唐中日关系论.天津出版社,1997。
    [10]张静芬.中国古代的造船与航海.商务印书馆.1997。
    [11]陈尚胜.中韩交流三千年.中华书局,1997
    [12]陈景富.义天入宋求法活动及其弘法业绩.天台学研究.第二辑.(韩)大韩佛教天台宗、天台佛教文化研究院,2000年9月。
    [13]卢嘉锡总主编,丘光明等着.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科学出版社,2001。
    [14]石晓军.隋唐四方馆考略.唐研究.第七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5]姜维东.金仁问事迹考.博物馆研究,2003年第2期(总第82期)。
    [16]拜根兴.金仁问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海交史研究,2003年第2期。
    [17]樊文礼.唐代登州海行入高丽道的变迁与赤山法华院的形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20卷.第2辑,2005。
    [18]浙江工商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入唐求法巡礼行迹校注.2005年。
    [19]禹英兰,樊文礼.关于张保皋在唐贸易中转站赤山法华院的几个问题.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3月.第22卷第1期。
    [20]赵红梅.在唐新罗人的聚居区及其相关问题探微.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3月.第22卷第1期。
    [21]陈尚胜主编.登州港与中韩交流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22]韩异主编.古代中国:东亚世界的内在交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3]马一虹.日本遣唐使井真成入唐时间与在唐身份考.世界历史.2006.第一期。
    [24]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6卷·河南淮南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25]拜根兴.朝鲜半岛现存金石碑志与古代中韩交往.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7月.第36卷第4期。
    [26]许恒,刘迎胜.金富轼访宋路线初探——以对《高丽名贤集》及《东文选》中金富轼著作研究为基础.金虎雄主编.中韩交流与韩国传统文化研究——纪念中韩建交十五周年.延边大学出版社.2008。
    [27]魏存成.汉唐时期中国通往朝鲜半岛和日本的文化线路及文化交流.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48卷第一期.2008。
    [1](高丽)金富轼著,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
    [2](朝鲜)韩致蒲.海东绎史.朝鲜光文会,1913。
    [1][韩]孙兑铉.韩国海运史.孝诚出版社,1982。
    [2][朝]金锡亨着,路望译.旧《三国史》和《三国史记》.延边大学朝鲜问题研究所编.朝鲜问题研究丛书(2)(内部刊物).延边大学印刷厂,1984。
    [3][韩]申滢植.韩国古代史新研究.一潮阁.1984。
    [4][韩]韩国史研究会.古代韩中关系史的研究.三知院,1987。
    [5][韩]申滢植.韩国古代的西海交涉史.国史馆论丛.2.1989。
    [6][韩]朴相佾.小白山脉地域的交通路及遗迹.国史馆论丛.16.1990。
    [7][韩]申滢植.统一新罗史研究.三知院.1990。
    [8][韩]金在瑾.张保皋时代的贸易船及其航路.张保皋的新研究——以青海镇活动为中心.莞岛文化院,1992。
    [9][韩]申滢植.新罗的发展与汉江.韩国史研究.卷77.韩国学研究会.1992。
    [10][韩]尹明喆.高句丽海洋交涉史研究.成俊馆大学博士论文,1993。
    [11][韩]金文经,金成勋,金井昊.张保皋.海洋经营史研究,1993。
    [12][韩]权悳永.关于《三国史记·新罗本纪》遣唐使记事的几点问题.三国史记的史料检讨.(精神文化研究院)人文科学学术讨论会要旨.1993。
    [13][韩]权悳永.悲运的新罗遣唐使—以金仁问为中心.韩国庆州新罗文化宣扬会编.新罗文化祭学术论文集.1994年总第15辑。
    [14][韩]李丙焘.三国史记(国译篇).乙酉文化社,1996。
    [15][韩]金成镐.中国进出百济人的海上活动一千五百年(一).清音出版社,1996。
    [16][韩]李昊荣.新罗三国统合与丽、济败亡原因研究.书景文化社.1997。
    [17][韩]权悳永.古代韩中外交史——遣唐使研究.一潮阁,1997。
    [18][韩]徐荣一.新罗路上交通路研究.学研文学社,1999。
    [19][韩]金寿秦.罗唐关系的变化与金仁问.白山学报.申滢植回甲论丛:新罗史的再照明.白山学会.52辑.1999年。
    [20][韩]韩正勋.新罗统一时期陆上交通网与五通.釜大史学.第27辑.2003。
    [21]韩国首尔大学奎藏阁。http://kyujanggak.snu. ac. kr。
    [1]藤原继绳,营野真道,秋筱安人.续日本纪.东京:文献出版,1979。
    [2]舍人亲王等著,福永武彦译.日本书纪.东京:河出书房新社,200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