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就业歧视抑制制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发展所引发的社会分层的结构性调整使就业歧视问题日益凸显,然而法律等社会上层建筑的变革远落后于经济体制的变革本身。目前我国关于反就业歧视的立法显得过于原则和缺乏可操作性,与此同时,国内学界关于就业歧视的理论研究刚刚起步,关注程度有限,尚未形成独立的体系和成熟的理论,无法为立法与实践提供必要的支撑。因此,为保障平等就业权提供最直接和最有效的制度支撑,本文立足于中国就业歧视问题的现实,转变传统研究视角,以非制度性就业歧视和制度性就业歧视为主线,构建我国就业歧视抑制制度,就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中国语境下,如何建构就业歧视抑制制度。
     本文除导论与结语外分为五个部分:
     导论包括四部分内容:一是问题的提出,即我国反就业歧视实践的困境,这是本文的出发点和切入点,本文的归宿也正是通过理论的探讨,最终构建就业歧视抑制制度。二是对国外和国内就业歧视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并对我国研究的不足进行总结。三是概括性地介绍本文的核心论点和论证框架,从而为全文描绘了一个整体性的蓝图。四是介绍了选题的研究意义和方法。
     第1章是就业歧视的类型化。就业歧视研究视角的选择和确定对建构就业歧视抑制制度至关重要。本章旨在通过分析不同划分标准下的就业歧视类型,选择和确定研究就业歧视的最佳分类标准,并以该标准下的就业歧视类型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考察。这是建构就业歧视抑制制度的理论基础。首先,本章对不同划分标准下的就业歧视类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认为以就业歧视的成因为标准,将就业歧视分为制度性就业歧视和非制度性就业歧视,是研究就业歧视抑制制度的可行方法。其次,本章探讨了非制度性就业歧视的成因,指出市场机制与非制度性就业歧视的形成密切相关,并分别针对我国非制度性就业歧视中的性别、年龄、健康和户籍因素进行了实证考察。最后,本章探讨了制度性就业歧视的成因,指出政府管制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和局限性,政府失灵会导致制度性就业歧视现象。为与前文进行对比研究,本章亦分别针对我国制度性就业歧视中的性别、年龄、健康和户籍因素进行实证考察。后文将以第1章的论证为理论基础,分别研究抑制非制度性就业歧视和制度性就业歧视的方法。
     第2章是就业歧视抑制的基础:平等就业权的保障。本章通过探讨抑制就业歧视与平等就业权的关系,揭示了平等就业权的理念变迁,阐述了就业平等与就业自由、就业效率的关系。首先,本章分析了平等就业权的意涵,认为平等就业权是形式平等就业权和实质平等就业权的统一。其次,本章剖析了平等就业权的理念变迁。随着平等就业权的理念从形式平等走向实质平等,反歧视法的目标和价值亦由形式平等向实质平等转变。实质平等就业权是对形式平等就业权的矫正和补充,是平等就业权的最高级形态和终极目标,亦是反就业歧视法的最终目标和价值所在。最后,本章分析了就业平等与就业自由、就业平等与就业效率之间的辨证关系。一方面,我们应当正视就业平等和就业自由的矛盾,找到二者的契合点,转化为可以操作的配置权力和权利的机制,指导就业歧视抑制制度的构建;另一方面,平等就业权中的效率应当是一种综合性效率,一种帕累托的效率最优状态。因此,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给予社会弱势群体倾斜性保护非但没有削弱效率,反而是促进竞争、增进效率的手段。
     第3章是非制度性就业歧视的制度化抑制。首先,针对非制度性就业歧视的成因,本章指出法治是抑制非制度性就业歧视的必然选择。其次,分析了抑制非制度性就业歧视的切入点,即非制度性就业歧视中的自然性社会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问题。因此,法律通过权利的手段,运用政策性平衡的方式给予弱势群体倾斜性保护是抑制非制度性就业歧视的有效方法。最后,结合国外和国内的立法实践,本章剖析了政府对自然性社会弱势群体给予倾斜性保护时所涉及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第4章是制度性就业歧视的制度化抑制。首先,针对制度性就业歧视的成因,本章指出法治是抑制制度性就业歧视的必然选择。其次,分析了抑制制度性就业歧视的切入点,即制度性壁垒的消除和法律冲突的治理。本章认为政府应当先保障制度性社会弱势群体的形式平等,再论及如何实现实质平等的问题。最后,本章分别从性别、年龄、健康、户籍四个方面分析如何消除制度性壁垒;并提出了预防法律冲突的建议,进而提出若要充分保障平等就业权,就必须建立违宪审查制度。在对世界各国采用的违宪审查模式进行梳理后,本章指出我们应当采取宪法委员会模式,实行以宪法委员会的专门机构审查为主的体制。
     第5章是就业歧视多元救济体系的建构。本章结合我国现有反就业歧视立法和审判实践,分别从司法、行政和准司法三个层面剖析了非制度性就业歧视救济制度和制度性就业歧视救济制度的弊端,探讨如何从司法救济、行政救济、准司法救济三个方面构建就业歧视的多维救济体系。首先,关于司法救济制度的补救,第一,本章认为应当采取以私益诉讼为基础,以行政公益诉讼为补充,以宪法平等权司法适用制度为后盾的制度安排;第二,关于就业歧视行为的认定问题,本章认为应当区分直接歧视和间接歧视,并采取客观主义模式考察直接歧视和间接歧视的构成要件;第三,本章进一步探讨了就业歧视的举证责任和法律责任问题。其次,关于行政救济制度的完善,本章认为应当制定专门的《劳动保障监察法》,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监察的范围、程序、职责以及国家赔偿机制等,在《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中增补规定就业歧视监察事项,同时完善《就业促进法》有关监督监察的规定。最后,关于准司法救济制度的确立,本章认为除了应当将就业歧视争议纳入劳动争议受案范围之外,我们还应当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建立一个专门的准司法救济机构——平等机会委员会。本章考察了美国、英国、荷兰和香港的平等权利保障机构的运作模式,对我国平等机会委员会的构建提出了建议。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以新的研究视角审视就业歧视问题,使就业歧视的研究更加系统化和体系化,弥补我国现有理论研究的不足。目前,学界还没有人提出非制度性就业歧视的概念,更没有人对制度性就业歧视和非制度性就业歧视进行对比研究。本文转变传统研究视角,根据就业歧视的成因,提出了制度性就业歧视和非制度性就业歧视的概念,从体系上揭露了不同类型就业歧视的本质,并根据不同类型就业歧视的成因,选择不同的规制方法,建构就业歧视抑制制度。这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2.借鉴与融合国外先进经验,在中国语境下,研究就业歧视行为的构成要件。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学界关于是否应当区分直接歧视和间接歧视的研究仍是空白。关于歧视的司法认定,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在立法中都将歧视区分为直接歧视和间接歧视,但近来,加拿大最高法院对该传统区分方法提出了质疑,认为没有必要区分直接歧视和间接歧视。对此,本文立足于中国现实,分析了间接歧视理论的价值,认为确立间接歧视理论,利大于弊,我国应当顺应国际立法趋势,在认定歧视时,区分直接歧视和间接歧视。本文对这一问题的解答无疑弥补了国内相关研究的空白。
     3.抑制非制度性就业歧视的方案是:政府给予自然性社会弱势群体倾斜性保护,这一设计具有创新性。在国外和国内的立法实践中,政府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政策性衡平措施通常表现为“积极行动”措施。本文结合国内外关于“积极行动”的立法规定,丛反向歧视和保护性歧视两个方面剖析了政府衡平行为的悖论。面对理论界对“积极行动”的质疑,本文提出了赞成“积极行动”的理由和破解悖论的界限准则。目前学界对非制度性就业歧视和“积极行动”的内在关系,以及“积极行动”所涉及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鲜有研究,因此,本文对该问题的全面梳理和深入剖析无疑具有理论价值。
     总而言之,抑制就业歧视是崇尚权利,追求善的社会制度、构建和谐美好社会蓝图的必然要求,意味着同等地尊重每一个人作为独立个体的尊严,意味着让社会每一个人共享正义的阳光。抑制就业歧视不是一句空洞的政治口号和道德宣言,而是一种如火如茶的制度实践!
With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the problem of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Currently, the legislation on anti-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is not very perfect and lacks maneuverability. What's more, the study on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is not enough, which can not provide the strong support for the legislation and practice. Accordingly, this article which bases upon Chinese reality, changes the traditional thoughtway, builds the system to restrain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in china and provides the institutional support for equal employment right is valuable i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core question of the article is how to restrain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in china.
     This article is composed by five parts besides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The introduction explains the article's core questions, research path, and research methods and so on. We summarize the study condition on this issue, which makes us to begin at the place where others stop. This part gives an outline of the core views and logic of the article, through which we describe a blueprint for the article.
     Chapter 1 explores the types of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in order to choose and ascertain the best angle of view on studying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which is the theory basic to build the system to restrain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Firstly, this part discusses the institutional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and the non-institutional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which are classified by the cause of formation, which is the best thoughtway to study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Secondly, this part analyzes the institutional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s causations which relate to market mechanism and actualities which include gender discrimination, age discrimination, health discrimination and household registration discrimination. Finally, this part analyzes the non-institutional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s causations which relate to government failure and actualities which include gender discrimination, age discrimination, health discrimination and household registration discrimination.
     Chapter 2 analyzes the equal employment right which is the basic of anti-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s. This part opens out the theory variance about the equal employment right and expounds the relation between equality, freedom and efficiency.
     Chapter 3 explores how to restrain the non-institutional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Firstly, the part points out that the rule of law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to restrain the non-institutional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Secondly, the part analyzes the key to restrain non-institutional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that is how to protect the rights of the disadvantaged groups of society. Finally, the part draws on the foreign experience and analyzes the questions of the theory and the practice that is how to defend vulnerable groups in society.
     Chapter 4 analyzes how to restrain the institutional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Firstly, the part points out that the rule of law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to restrain the institutional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Secondly, the part analyzes the key to restrain institutional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that is how to lift institutional barriers and rectify the conflict of laws. Finally, the part suggests we should build the judicial review of constitution to adequately guarantee the equal employment right.
     Chapter 5 analyzes how to build the relief system of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The part explores disadvantages of the current relief system about institutional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and non-institutional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and suggests how to build the relief system of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through the judicial, administrative and quasi-judicial approaches.
     The innovations of this article reflect in several following aspects mainly:
     First, this article chooses and ascertains a new angle of view on studying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which fills up a deficiency of current study. Currently, nobody in educational circles had proposed the concept of non-institutional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and had embarked the contrastive study between the institutional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and the non-institutional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So this article is innovative.
     Second,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constitutive requirements of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through drawing on the foreign experience.What is noteworthy is that nobody had attended the study about marking a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direct discrimination and the indirect discrimination.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values of the indirect discrimination and suggests we should make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direct discrimination and the indirect discrimination, which fills up a deficiency of currently domestic study.
     Third, the key to restrain non-institutional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is how to protect the rights of the disadvantaged groups of society. This proposal is innovative. Currently, few scholars had attended the internal relations between non-institutional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and the positive action. So it is valuable to hackle and explore this question.
     On the whole, it is necessary to restrain the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for pursuing the good social system. We should respect everybody's dignity and guarantee fairness and justice. To restrain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is not an empty politic slogan but also the institutional practice.
引文
1参见叶静漪.魏倩.健康就业歧视若干法律问题研究[J].人权.2004(3)。
    2[美]加里.S.贝克尔.王业宇.陈琪译.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34。
    3 Repa, Barbara Kate.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J]. ABA Journal, Feb 87, Vol.73 Issue 2, p40, 1/2p.
    4 Edgeworth, F. Y. (1920).Equal Pay to Men and Women for Equal Work [J].Economic Journal, Vol.32, pp. 431-457. Fawcett M. (1981).Equal Pay for Equal work [J].Economic Journal, Vol.28, pp.1-6.
    5赵耀.中国劳动力市场雇用歧视研究[Ml.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21。
    6 Janice F. Madden, The Economics of Sex Discrimination, Lexington, MA:Lexington 1973.
    7[美]伊兰伯格.史密斯.现代劳动经济学(第六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413。
    8[美]凯斯·R·孙斯坦著.金朝武.胡爱平.乔聪启译.自由市场与社会正义[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201-223。
    9 British Columbia (Superintendent of Motor Vehicles) v. British Columbia (Council of Human Rights) (1999) 3 S. C. R 868.
    10 Case 69/80 Worringhan v. Lloyds Bank (1981) ECR 767.
    11 James v. Eastleigh Borough Council (1990) 2 AllER 607.
    12 Developments in the Law: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J], Harvard Law Review, Vol.109, (May,1996), p.1580.
    13 J. Piette & Douglas G Sauer, Legal and Statistical Approaches to Analyzing Allegations of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J].3 J Legal Econ 1,2-3 (1993).
    14 Joel Wm. Friedman and George M. Strickler, Jr., the Law of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M]the Foundation Press, Inc.1997.
    15 Blumrosen, Strangers in Paradise:Griggs v. Duke Power Co. and the Concept of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J],71 Michigan Law Review,59 (1972).
    16 Linda Krieger, the Content of Our Categories:A Cognitive Bias Approach to Discrimination and Equal Employment Opportunity,47 Stanford Law Review [J],1994-1995,1161-1248,1187-1188.
    17 Charles Lawrence, The Id, the Ego, and Equal Protection:Reckoning with Unconscious Racism [J], Stanford Law Review, January 1987, p.323.
    18 Ontario v. Simpson-Sears (1985) 2 S. C. R.536, Para 12 (better known as the "O'Malley" case).
    19 Evelyn Ellis. EU Anti-Discrimination Law [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20 Sandra Friedman, Discrimination and Human Rights [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21 Krintin Mile李薇薇译.挪威反对就业歧视的法律制度.载李薇薇Lisa Stearns主编.禁止就业歧视:国际标准和国内实践[M].法律出版社.2006.666。
    22 Mark Bell. Equality and the European Union Constitution[J], Industrial Law Journal, September 2004.
    23[奥]曼弗雷德·诺瓦克.毕小青.孙世彦主译.民权公约评注[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454。
    24 European Commission, Equality, Diversity and Enlargement,2003, M.E. Consultancy and M. P. Group. Luxembourg.
    25 Ages C., Ed. Workplace Equality: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Legislation [J],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2002.
    26埃丽卡·李·纳尔逊.印度采取的积极措施颠倒种姓地位[J/OL].美国华盛顿邮报.2006-09-25。
    27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egents v. Bakke,438 U. S.265.
    28[美]罗纳德·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M].信春鹰.吴玉章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第306、315页。
    29谢增毅.英国反就业歧视法与我国立法之完善[J].法学杂志.2008(5)。
    30饶志静.英国反就业性别歧视法律制度研究[J].环球法律评论.2008(4)。
    31刘婕.吴军辉.论就业歧视利益冲突之法律平衡与协调——兼论我国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的完善[J].行政与法.2007(7)。
    32李柄安.欧盟与美国两性工作平等法制之比较[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33李薇薇.国际人权法中不歧视原则的国内实施机制——加拿大与澳大利亚法律模式的借鉴[J].法学杂志.2005.第24卷。
    34朱应平.《澳大利亚宪法》“非歧视条款”的适用及其启示[J].法商研究.2006(4)。
    35张明锋.加拿大的纠正歧视行动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法学.2006(7)。
    36邵芬.刘启聪.妇女权利的国际法保护及其面临的挑战[J].现代法学.2002(5)。
    37刘连泰.平等与偏爱:女性退休年龄规定的合宪性分析[J].法商研究.2006(5)。
    38刘明辉.论我国社会保险制度中的歧视问题[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5)。
    39 Christine M. Bulger. Fighting Gender Discrimination in the Chinese Workplace [J]. Boston College Third World Law Journal. Spring,2000.
    40周伟.中国城镇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研究——以1995年至2005年上海市和成都市30万份报刊招聘广告条件为例[J].政治与法律.2008(4)。
    41张抗私.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行为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4(4)。
    42鲍震宇.劳动力市场中歧视妇女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论坛.2007(18)。
    43郝国蕊.张会敏.江华峰.对性别收入歧视的经济学分析[Jl.西北人口.2007(1)。
    44赵友宝.女性就业歧视的经济学分析[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45蔡红.反就业性别歧视法中的“歧视”:从经济学视角[J].江西社会科学.2005(8)。
    46吴帆.认知、态度和社会环境:老年歧视的多维解构[J].人口研究.2008(4)。吴帆.青年人眼中的老年人:一项关于老年歧视问题的调查[J].青年研究.2008(7)。
    17孙劲悦.关于就业年龄歧视原因的调查分析[J].北京:财经问题研究.2004(4)。
    48蔡定剑主编.中国就业歧视现状及反歧视对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88。
    49李薇薇Lisa Stearns主编.禁止就业歧视:国际标准和国内实践[M].法律出版社.2006.319。
    50谢嗣胜.劳动力市场歧视研究:西方理论与中国问题[D].浙江大学经济学院.2005.118。
    51李萌.中国转型时期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研究fD].华中科技大学西方经济学专业.2007。
    52肖玉.我国制度性就业歧视的法理学分析[D].吉林大学法学理论专业.2005。
    53郎雪云.中国二元户籍制度与户籍歧视的伦理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院.2007。
    54谢嗣胜.劳动力市场歧视研究:西方理论与中国问题[D].浙江大学经济学院.2005.68。
    55周伟.我国城镇就业中的长相歧视研究[J].政法论丛.2008(2)。 周伟.城镇就业中的身长歧视研究[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8(4)。
    56任喜荣.制度性歧视与平等权利保障机构的功能——以农民权利保障为视角[J].当代法学.2007(2)。
    57马俊军.2007年中国劳动立法述评——兼评《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J].岭南学刊.2008(4)。
    58周湖勇.就业歧视诉讼救济体系的构建——《就业促进法》第三章“公平就业”的展开[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08(1)。周湖勇.大学生就业歧视之法律体系构建[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1)。
    59谢增毅.英国反就业歧视法与我国立法之完善[J].法学杂志.2008(5)。
    60陈亚东.中美反就业歧视法之比较[J].重庆社会科学.2006(5)。
    61张明华.反歧视的经济法路径分析[J].政法论丛.2007(3)。
    62张晓云.论反就业歧视之经济法理性[J].前沿.2008(1)。
    63吕晓宇.就业歧视凸显法律空白[J/OL].http://www.XINHUA. com.
    64曹林.“平等就业权”的虚妄[J].法律与生活.2004(1)。
    65许建宇.王怀章.就业歧视立法规制初探[J/OL].http://www.zju.edu.cn/zdxw/jd/read.php?recid=9462 2005-7-18 visited
    66张卫东.平等就业权初论[J].政治与法律.2006(2)。
    67喻术红.反就业歧视法律问题之比较研究[J].中国法学.2005(1)。
    68周伟.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歧视法学术建议稿[J].河北法学.2007(6)。
    69 Henry Campbell Black. Black's Law Dictionary.6th ed., p.467.
    73[美]道格拉斯·C·诺斯著.刘守英译.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三联书店.1994.4。
    74周玮.反就业歧视的法律救济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法学院.2008。
    75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13。
    76 Strycker Robin. (2001).Disparate Impact and the Quota Debates:Law, Labor Market Sociology, and Equal Employment Policies [J].Sociological Quarterly 42.P13.
    77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M].商务印书馆.1979.25。
    78周伟.论禁止歧视[J].现代法学.2006(5)。
    79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13。
    80薛求知.黄佩燕.鲁直.张晓蓉.行为经济学——理论与应用[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21。
    81 Repa, Barbara Kate.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J].ABA Journal, Feb 87, Vol.73 Issue 2, p40, 1/2p.
    82[美]加里.S.贝克尔.王业宇.陈琪译.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34。
    83[美]加里·贝克尔.蓝科正译.歧视经济学[M].正中书局.1996.2。
    84 Edgeworth, F. Y. (1920).Equal Pay to Men and Women for Equal Work [J].Economic Journal, Vol.32, pp. 431-457. Fawcett M. (1981).Equal Pay for Equal work [J].Economic Journal, Vol.28, pp.1-6.
    85张抗私.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问题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114。
    86赵耀.中国劳动力市场雇用歧视研究[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21。
    87 Janice F. Madden, The Economics of Sex Discrimination, Lexington, MA:Lexington 1973.
    88[美]伊兰伯格.史密斯.现代劳动经济学(第六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413。
    89[美]凯斯·R·孙斯坦著.金朝武.胡爱平.乔聪启译.自由市场与社会正义[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201-223.
    90[美]凯斯·R·孙斯坦著.金朝武.胡爱平.乔聪启译.自由市场与社会正义[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201-223.
    91蔡定剑主编.中国就业歧视现状及反歧视对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26。
    92黄列.社会性别与国际人权法[J].环球法律评论.2005(1)。
    93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外商独资企业。
    94张抗私.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问题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59。
    95马凯.浅谈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女性的生存和就业状况[J/OL].http://www.2008red.com/,2005年10月8日。
    96张抗私.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问题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90。
    97张抗私.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问题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99。
    98全国妇联.国家统计局.第二期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J].中国妇运.2001(10)。
    99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2005年)[J/OL].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08/24/content_3395653.htm2007年3月15日访问。
    100参见:四川省统计局编:社会的进步:四川篇(2008)[M].第42页。
    104张抗私.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行为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4(4)。
    105赵友宝.曹靖宇.反用人中的“性别歧视”:一种经济学分析及对策[J].经济体制改革.2005(1)。
    107参见蔡定剑主编.中国就业歧视现状及反歧视对策f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540。
    108朱苏力.不知老之将至——波斯纳《衰老与年龄》代译序[J/OL].中国民商法网,http://www.civillaw.com.cn/weizhang/? id=16518,2005年4月14日访问。
    109李薇薇Lisa Stearns主编.禁止就业歧视:国际标准和国内实践[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325。
    110赵玉泓主编.战胜乙肝[M].东方出版社.2005.2。
    111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OL].中华医学会网站公告:http://www.1689.com.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72&Page=6,2005年12月12日。
    112叶静漪.病毒携带者有工作的权利吗[J/OL].http://www.zhongshan-window.com.cn/newss.asp?classid=100&page=280&id=325,2004-12-30.
    113蔡定剑主编.中国就业歧视现状及反歧视对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88。
    114蔡定剑主编.中国就业歧视现状及反歧视对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91。
    115李薇薇Lisa Stearns主编.禁止就业歧视:国际标准和国内实践[M].法律出版社.2006.319。
    116李薇薇Lisa Stearns主编.禁止就业歧视:国际标准和国内实践[M].法律出版社.2006.362。
    117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调研组.农民工工资和劳动保护问题研究报告[A].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编.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C].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118政府失灵是指政府行为不能增进效率,或者是指政府把收入再分配给了那些不应当获得这种收入的人,对此萨缪尔森指出:“当国家行动不能改善经济效率或当政府把收入再分配给不恰当的人时,政府失灵就产生了。”参见P.A. Samuelsson and W. D. Nordau's Economics.13th Edition, 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89, p.769.
    119[英]哈耶克.邓正来译.自由秩序原理[M].北京.三联书店.1997.68。
    120科斯、诺斯、拉坦、林毅夫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379-382。
    121肯尼思·F·沃伦.政治体制中的行政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56。
    122[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347。
    123[澳]布伦南、[美]布坎南.冯克利等译.宪政经济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42-43。
    124刘明辉.论我国社会保险制度中的歧视问题[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5)。
    125杜芳琴.王政.社会性别(第1、2辑)[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124。
    126周伟.反歧视法研究——立法、理论与案例[M].法律出版社.2008.323。
    127刘明辉.论我国社会保险制度中的歧视问题[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5)。
    128许崇德主编.宪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55。
    129 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考试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招考简章.参见http://www.people.com.cn/GB/kejiao,2006年10月28日访问。
    130 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考试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招考简章.参见http://www.people.com.cn/GB/kejiao,2007年3月28日访问。
    131 2007年中央国家机关考试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招考简章.参见http://www.people.com.cn/GB/kejiao,2008年8月24日访问。
    132 2007年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直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考工作人员计划表.参见http://www.people.com.cn/GB/kejiao,2008年8月24日访问。
    133李路路.中国非均衡的结构转型[A].载裘方主编.社会学家的眼光[C].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208。
    134李萌.中国转型时期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西方经济学专业.2007.162。
    137谢嗣胜.姚先国.农民工工资歧视的计量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6(4)。
    138[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286。
    139邓正来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230。
    140[法]皮埃尔·勒鲁.论平等[M].王允道译.商务印书馆.1996.20。
    141[法]皮埃尔·勒鲁.论平等(中译本)[M].商务印书馆.1988.272。
    142董和平.韩大元.李树忠.宪法学[M].法律出版社.2000.341。
    143都玉霞.平等权的法律保护[J].政法论从.2002(6)。
    144[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282。
    145李雄.论平等就业权[D].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2008.69。
    146 Jerome J. Shestack, The Jurisprudence of Human Rights, in Theodor Meron(eds),Human Rights in International Law:Legal and Policy Issues,1984, p.101.
    146例如职业隔离现象严重,有些国家70%的非全日制工作由妇女承担,妇女在服务业中占的比例高出男性30%;报酬差距加大,女性与男性工资差别大约是1:3。参见国际劳工组织.工作中平等的时代[C].国际劳工大会第91届会议局长报告.2003。
    148 Jorgen Schwarz, European Administrative Law, Sweet and Maxwell,1992, p.550.
    149 Hervey and O Keeffe, Sex Equality in the European Union [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P125.
    150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72。
    151朱应平.论平等权的宪法保护[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32。
    152[美]布莱克.法律的运作行为(中译本)[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23。
    153 Charpentier, the European Court of Justice and the Rhetoric of Affirmative Action [J],4 European Law Journal,1998, p187.
    154林来梵.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规范宪法学的一种前言[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106。
    155林来梵.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规范宪法学的一种前言[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107。
    156[德]考夫曼.刘幸义译.正义理论[A].载(台湾)中兴法学[C].第27期.第11-12页。转引自邱基峻.邱铭堂.论行政法上之平等原则[A].载于城仲模.行政法之一般法律原则(二)[C].三民书局.1997.104。
    157[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邓正来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104。
    158邢益精.论合理的差别待遇——宪法平等权的一个课题[J].政治与法律.2005(4)。
    159[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287。
    160[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中译本)[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7。
    161敖双红.平等保护还是隐形歧视——以劳动法为例[Jl.法学评论.2008(3)。
    162[美]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乌托邦[M].英国牛津出版社.1974.234。转引自李邦友.论刑法平等原则的理论基础[J].现代法学.2002.3。
    163参见欧盟《男女平等待遇指令》76/207/EEC(2002/73EC修订)、《种族歧视指令》2000/43/EC及《就业歧视指令》2002/78/EC。
    164李薇薇.平等原则在反歧视法中的适用和发展——兼谈我国的反歧视立法[J].政法论坛.2009(1)。
    165 Affirmative Action一词在我国出现了几种不同译法,比如“纠偏行动”、“积极行动”、“纠正歧视行动”等,本文采用“积极行动”的译法。参见薛波主编.元照英美法词典[M].法律出版社.2003.48。
    166 Bryan A. Garner, Black's Law Dictionary,8th ed., West, a Thomson Business,2004, p.64.
    167朱振.论人权公约中的禁止歧视[J].当代法学.2005(4)。
    168曲相霏.人权主体论[A].徐显明.人权研究(第一卷)[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28。
    169林来梵.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法学的一种前言[Ml.法律出版社.2001.116。
    170冯亚东.平等、自由与中西文明:兼谈自然法[M].法律出版社.2002.2。
    171冯亚东.平等、自由与中西文明:兼谈自然法[M].法律出版社.2002.98。
    172冯亚东.平等、自由与中西文明:兼谈自然法[M].法律出版社.2002.132。
    173[美]奥肯.平等与效率——重大的抉择[M].王奔洲译.华夏出版社.1987.2。转引自:冯亚东.平等、自由与中西文明:兼谈自然法[M].法律出版社.2002.133。
    174刘宏斌.认真对待平等——德沃金政治哲学思想探要[Dl.复旦大学哲学系.2004.42。
    175乔·萨托利.民主新论[M].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3.343。
    176冯亚东.平等、自由与中西文明:兼谈自然法[M].法律出版社.2002.133。
    177芦部信禧.宪法(3)[M].有斐阁.1998.5。转引自:朱应平.论平等权的宪法保护[D].苏州大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2003.8。
    178[美]约翰·罗尔斯.何怀宏等译.正义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57。
    179[日]大须贺明.生存权论[M].林浩译.法律出版社.2001.32。
    180[美]德沃金.冯克利译.至上的美德——平等理论与实践[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32。
    181[美]奥肯.平等与效率——重大的抉择[M].王奔洲译.华夏出版社.1987.1。
    182姚大志.自由主义的两个教条[J].哲学研究.1996(9)。
    183程立显.论社会公正、平等与效率[J].北京大学学报.1999(3)
    184[美]奥肯.平等与效率——重大的抉择[Ml.王奔洲译.华夏出版社.1987.1。
    185厉以宁.经济学的伦理问题[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3。
    186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73。
    187齐延平主编.社会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125。
    188姚大志.自由主义的两个教条[J].哲学研究.1996(9)。
    189王立.平等的范式[D].吉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2006.122。
    190[美]皮特·纽曼.许明月等译.新帕尔格雷夫法经济学大词典(第3卷)[M].法律出版社.2003.6-11。
    191[美]詹姆斯.E.米德.效率、公平与产权(中译本)[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2。
    192[美]凯斯·R·孙斯坦著.金朝武.胡爱平.乔聪启译.自由市场与社会正义[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201-223.
    193例如,the Rule of Law强调的是法院制度的统一性,不允许案件由不同的法院审理;而Rechtsstaat是与Polizei-或Verwaltungsstaat对应的概念,强调的是在独立、公正的法院面前维护个人权利,尽管法院可以不是“普通”法院。参见:周汉华.监管制度的法律基础[A].吴敬琏主编.比较(第26辑)[C].中信出版社.2006.96。
    194 Lon Fuller, The Morality of Law,1969.96。转引自:周汉华.监管制度的法律基础[A].吴敬琏主编.比较(第26辑)[C].中信出版社.2006.96。
    195 J. Raz, the Authority of Law,1979第11章。转引自:周汉华.监管制度的法律基础[A].吴敬琏主编.比较(第26辑)[C].中信出版社.2006.96。
    196王人博.程燎原.法治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98-103。
    197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商务印书馆.1997.169。
    198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商务印书馆.1997.171。 语境下的制度性社会弱势群体的外延广得多,包括企业退休人员、下岗职工、失业者、失地农民、农民工等。但本文所指的自然性社会弱势群体和制度性社会弱势群体,分别是在非制度性就业歧视和制度性就业歧视的语境下使用,不包括与本文所讨论的就业歧视无关的社会弱势群体。
    203罗尔斯.何怀宏等译.正义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292。
    204罗尔斯.何怀宏等译.正义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61。
    205罗尔斯.何怀宏等译.正义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73。
    206罗尔斯.何怀宏等译.正义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译者前言)第8页。
    207许建宇.社会法视野中的劳动权——作为社会权的劳动权之基本范畴解析[A].林嘉主编.劳动法评论(第一卷)[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71。
    208[日]清宫日郎.宪法[M].有斐阁.1986.22。
    209[日]田上穰治.宪法事典[M].青林书院新社.1984.105。
    210吴宁.社会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法理[Dl.吉林大学法学理论专业.2005.33。
    211[美]杰克·唐纳利.普遍人权的理论与实践(中译本)[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4。
    212[奥]曼弗雷德·诺瓦克.毕小青.孙世彦主译.民权公约评注[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454。
    213[英]A·J·M·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M].夏勇.张志铭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59。
    214在国际上,有些措施与“积极行动”本质相同,仅是称谓不同,譬如“纠偏行动”、“暂行特别措施”(TSM Special measures)、“特别措施”(Special measures)、“肯定行动”(Affirmative Action),本文采 取“积极行动”的称谓。参见薛波主编.元照英美法词典[M].法律出版社.2003.48。
    215 Bryan A. Garner, Black's Law Dictionary,8th ed., west, a Thomson Business,2004, p.64.
    216张明锋.加拿大的纠正歧视行动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l.法学.2006(7)。
    217 European Commission, Equality, Diversity and Enlargement,2003, M.E. Consultancy and M. P. Group. Luxembourg.
    218 Agocs C., Ed. Workplace Equality: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Legislation [J],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2002.
    219关于第11246号行政令的联邦法规参见:http://www.dol.gov/esa/regs/statutes/ofccp/eol1246.htm.
    220参见加拿大公平就业法,1995年第44节:http://laws.justice.gc.ca/en/E_5.401/index.html.
    221 I.L.O., Equality in Employment and Occupation:The most common grounds of discrimination; Report III Part 4b; Conference session 83,1996.
    222参见《关于印发<上海市自主择业的军队专业干部安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号沪人[2002]16号,2002年2月10日发布。
    223 CEDAW GC 25 (2004) Para 8.
    224 CEDAW GC 25 (2004) Para 31.
    225参见《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8号一般性建议,1989, Non-discrimination, A/45/40 Vol. I (1990) 173 at Para 10.
    226所有人权公约都规定缔约国须就该条约的实施情况向各条约监督机构定期提交报告制度。该报告须按国别、种类、主题分别归类,参见:http://www. bayefsky. com.
    227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13、29、58-63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10、21-27条。
    228张千帆.哈佛法律评论之经典——宪法卷译序[M].法律出版社.2005.3。
    229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egents v. Bakke,438 U. S.265.
    229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上册·美国宪法)(第二版)[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373。
    231[日]腾仓皓一郎等主编.英美判例百选[M].段匡.杨永庄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33。
    232张千帆.平等是一门科学——就业歧视法律控制的比较研究[J].北方法学.2007(4)。
    233埃丽卡·李·纳尔逊.印度采取的积极措施颠倒种姓地位[J/OL].美国华盛顿邮报.2006-09-25。
    234雷云.美国禁止就业歧视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2008.127。
    235陈静熔.间接歧视的悖论及其破解[J].法学家.2007(3)。
    236[加]威尔·金里卡.少数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M].邓红凤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151-152。
    237[美]罗纳德·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M].信春鹰.吴玉章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第306、315页。
    238 O'Reilly Ⅲ, C. A., Williams, Katherine Y., Demography and Diversity in Organizations:A Review of 40 Years of Research.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77,1998.
    239陈霞明.平等权与间接歧视[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240[英]哈特.法律的概念[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157。
    241周勇.少数人权利的法理——民族、宗教和语言上的少数人群体及其成员权利的国际司法保护[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28。
    242吴宁.社会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法理[D].吉林大学法学理论专业.2005.123。
    243[英]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人权哲学[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1995.59。
    244[英]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人权哲学[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1995.59。
    245 Case C-450/93 Eckhard Kalanke v. Freie Hansestadt Bremen.
    246 Case C-409/95 Hellmut Marschall v. Land Nordrhein-Westfalen.
    247[美]默里.L.韦登鲍姆.全球市场中的企业与政府[M].张兆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252。
    248周勇.少数人权利的法理——民族、宗教和语言上的少数人群体及其成员权利的国际司法保护[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6。
    249董皋.司法解释论[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19。
    250蔡定剑.法律冲突及其解决的途径[J].中国法学.1999(3)。
    251[美]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二卷)[M].邓正来.张守东.李静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270。
    252徐志群.论完善地方性法规、规章的立法监督机制[J].中国法学.1999(3)。
    253吴宁.社会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法理[D].吉林大学法学理论专业.2005.106。
    254敖双红.平等保护还是隐形歧视——以劳动法为例[J].法学评论.2008(3)。
    255[美]罗尔斯.何怀宏译.正义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54。
    256严存生.论法与正义[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105。
    257刘明辉.论我国社会保险制度中的歧视问题[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5)。
    258肖巧平.社会性别视野下的法律——女性与法律[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139。
    259何平.中国养老保险基金测算报告[J].中国社会保障制度.2001(3)。
    260桑敏兰.论中国妇女法定退休年龄的界定与调整[J].宁夏党校学报.2003(6)。
    261 Social Security bulletin, ASSs quarterly research journal,1991, vol.57, No.1.
    262肖巧平.社会性别视野下的法律——女性与法律[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142。
    263林义.关于我国退休制度的经济思考[J].当代财经.1994(1)。
    264何平.中国养老保险基金测算报告[J].中国社会保障制度.2001(3)。
    265蔡定剑主编.中国就业歧视现状及反歧视对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288。
    266郑津津.美国就业歧视法治之研究[A].台大法学论集[C].第32卷第4期.32。
    267参见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健康和环境监控局网站文件:http://www.scdhec.net/health/disease/docs.2006年10月1日访问。
    268参见澳大利亚健康新闻网:http://www.health.nsw.gov.au/policies/PD/2005/PD2005_162.html,2005年10月1日访问。
    269参见:欧盟公务员的健康标准[N].环球时报.2004年8月4日。
    275朱中原.包蕴.“户籍改革”——统一城乡户口并非终点[J].中国改革.2007(8)。
    276彭希哲.郭秀云.权利回归与制度重构——对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模式创新的思考[J].人口研究.2007(4)。
    277蔡昉等.中国劳动力市场转型与发育[M].商务印书馆.2005.202。
    278赵勇.城乡良性互动战略[M].商务印书馆.2004.189。
    279张中秋.张明新.对我国立法权限划分和立法权运行状况的观察与思考[J].政法论坛.2000(6)。
    280徐志群.论完善地方性法规、规章的立法监督机制[J].中国法学.1999(3)。
    281俞海.虞振威.对立法不作为的反思[J].学习月刊.2005(12)。
    282徐志群.论完善地方性法规、规章的立法监督机制[J].中国法学.1999(3)。
    283杨福忠.立法责任引入我国宪政制度建设之思考[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6)。
    284张勇.论立法责任[J].福建法学.2007(3)。
    285包万超.设立宪法委员会和最高法院违宪审查庭并行的复合审查制——完善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另一种思路[J].法学.1998(4)。
    286蔡定剑.法律冲突及其解决的途径[J].中国法学.1999(3)。
    287相关观点参见:林嘉等.劳动就业法律问题研究[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250。齐延平主编.社会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10。
    288齐延平主编.社会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10。
    289胡锦光.立法法对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发展及不足[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5)。
    290费善诚.试论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模式选择[A].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宪法与国家机构改革[C].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271。
    291费善诚.试论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模式选择[J].政法论坛.1999(2)。
    292费善诚.试论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模式选择[J].政法论坛.1999(2)。
    293李岩.违宪审查与人权保障[J].外国法译评.1997(4)。
    294包万超.设立宪法委员会和最高法院违宪审查庭并行的复合审查制——完善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另一种思路[J].法学.1998(4)。
    295费善诚.试论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模式选择[J].政法论坛.1999(2)。
    296费善诚认为设立宪法委员会后,全国人大常委会没有必要再保留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否则会发生监督权限上的冲突;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权主要是对其他国家机关以及下级国家权力机关的工作监督。参见:费善诚.试论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模式选择[J].政法论坛.1999(2)。
    297包万超.设立宪法委员会和最高法院违宪审查庭并行的复合审查制——完善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另一种思路[J].法学.1998(4)。
    298费善诚.试论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模式选择[J].政法论坛.1999(2)。
    299转引自:缪勒.公共选择理论[M].杨春学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558。
    303吴继红.陈维政.是就业歧视还是合理甄选[J].中国劳动.2004.2。
    308周伟.反歧视法研究——立法、理论与案例[M].法律出版社.2008.302。
    309贺汲泉.朱亚勤.刘家林就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征求意见答记者问[N].中国人事报.参见该报网页:http://www.rensb.com/showarticle.php?articleID=343,访问时间2005-3-18。
    310周伟.反歧视法研究——立法、理论与案例[M].法律出版社.2008.325。
    311周伟.宪法基本权利司法救济研究[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281。
    312周伟.宪法基本权利司法救济研究[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281。
    313周伟.反歧视法研究——立法、理论与案例[M].法律出版社.2008.294。
    314刘志刚.对“中国宪法平等权第一案”的宪法学反思[J].法学.2003(3)。
    315[美]保罗布莱斯特.宪法决策的过程:案例与材料[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826。
    316蔡定剑主编.中国就业歧视现状及反歧视对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409。
    317颜运秋.公益诉讼理念研究[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58。
    318李雄.论平等就业权[D].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2008.242。
    319张明华.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初探[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3(3)。
    320颜运秋.公益诉讼理念研究[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155。
    321雷兴虎.张明华.论我国经济公益诉讼制度之构建[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6)。
    322张明华.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刍议[J].法学论坛.2002(6)。
    323莫纪宏.现代宪法的逻辑基础[M].法律出版社.2001.306。
    324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上册·美国宪法)[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杜.2000.6。
    325王振民.我国宪法可否进入诉讼[J].法商研究.1999(5)。
    326有学者称之为宪法的司法化,宪法作为裁判法律纠纷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最高准则即宪法的司法化。参见王磊.宪法的司法化[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153。但正如童之伟先生所指出的,宪法的司法化中的“化”字似乎暗含欲将宪法典的适用权全让法院包揽并排斥立法机关等主体适用的意思而不宜采用此词。参见童之伟.宪法司法适用研究中的几个问题[A].载信春鹰主编.公法(第3卷)[C].法律出版社.2001.324。
    327苏永钦.合宪性控制的理论与实践[A].台湾政治大学法律系.法学丛书[C]月旦出版社.1995.1。转引自:蔡定剑.宪法实施的概念与宪法施行之道[J].中国法学.2004(1)。
    328韩大元.刘志刚.试论宪法诉讼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J].法学评论.1998(3)。
    329蔡定剑.中国宪法司法化路径探索[J].法学研究.2005(5)。
    330王广辉主编.通向宪政之路——宪法监督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2.373。
    331汪进元.司法审查模式论[J].社会科学.1994(4)。
    332吕艳滨.宪法在司法审判中的适用性理论研讨会综述[A].宪政论丛(第3卷)[C].第509页。
    333许宗力.法与国家权力[M].月旦出版社.1993.64。
    334参见:2000年欧洲理事会.为就业和职业的平等建立一个一般框架的2000/78/EC指令第2条。
    335陈静熔.间接歧视的悖论及其破解[J].法学家.2007(3)。
    336 British Columbia (Pubic Service Employee Relations Commission) v. British Columbia Government and Service Employee's Union (1999)3S. C. R3.
    337有些宗教要求星期五不工作,是做礼拜的时间。这项表面中立的规定对某一群体产生了不利后果,因此,亦可认为其构成间接歧视。
    338李薇薇Lisa Stearns主编.禁止就业歧视:国际标准和国内实践[M].法律出版社.2006.637。
    339李薇薇.Lisa Steams主编.禁止就业歧视:国际标准和国内实践[M].法律出版社.2006.637。
    340陈霞明.平等权与间接歧视[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341巴哈马宪法第26条“禁止种族歧视以及其他歧视”的第一款规定:“根据本条第(四)款、第(五)款和第(九)款的规定,任何法律所制定的规定不得本身就不平等或者起着不平等的作用。”
    342《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第1条将“种族歧视”定义为:基于种族、肤色、出身或原属国或民族本源致任何区别、排斥、限制或优待,其目的或效果为取消或损害政治、经济文化或公共生活任何其他方面人权及基本自由在平等地位上之承认、享有和行使。《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第
    1条将“对妇女的歧视”定义为:基于性别而作的任何区别、排斥或限制,其目的或效果在于妨碍或否定妇女对人权及基本自由的承认、享有或行使。对于“效果”一词,人们普遍认为这一提法应被解释为包括间接歧视的概念。参见:陈霞明.平等权与间接歧视[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343 Marguerite Bolger and Cliona Kimber, Sex Discrimination Law, Dublin, Sweet & Maxwell,2000,17.
    344 Anna Christensen, Structural Aspects of Anti-Discriminatory Legislation and Processes of Normative Change[J], in Legal Perspectives on Equal Treatment and Non-Discrimination, edited by Ann Numhauser-Henning, The Hague,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2001,52.
    345李薇薇.平等原则在反歧视法中的适用和发展——兼谈我国的反歧视立法[J].政法论坛.2009(1)。
    346陈静熔.间接歧视的悖论及其破解[J].法学家.2007(3)。
    347谢增益.美英两国就业歧视构成要件比较——兼论反就业歧视法发展趋势及我国立法选择[J].中外法学.2008(3)。
    348 G Binion, Intent and Equal Protection:A Reconsideration [M], Supreme Court Review 1983. Chicago/London.1984.397-457.
    349[英]凯瑟琳·巴纳德.付欣译.欧盟劳动法[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225。
    350李薇薇Lisa Stearns主编.禁止就业歧视:国际标准和国内实践[M].法律出版社.2006.40。
    351谢增益.美英两国就业歧视构成要件比较——兼论反就业歧视法发展趋势及我国立法选择[J].中外法学.2008(3)。
    352 Linda Hamilton Krieger, the Content of Our Categories:A Cognitive Bias Approach to Discrimination and Equal Employment Opportunity [J], Stanford Law Review, Vol.47, No.6. (July,1995), pp.1187-1188.
    353 McDonnell Douglas Corp. v. Green,411 U. S.792 (U. S.,1973).
    354 Mark A. Rothstein, Charles B. Craver, Elinor P. Schroeder, Elaine W. Shoben, Employment Law, West,2005,PP.130-131.转引自:谢增益.美英两国就业歧视构成要件比较——兼论反就业歧视法发展趋势及我国立法选择[J].中外法学.2008(3)。
    355 Slattery v. Swiss Reinsurance Am.Corp.248 F.3d 87,(2d Cir.2001).
    356蔡定剑.张千帆主编.海外反就业歧视制度与实践[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233。
    357蔡定剑.张千帆主编.海外反就业歧视制度与实践[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233。
    358曾恂.美国反就业歧视立法的启示[J].南方经济.2003(5)。
    359 Texas Dep't of Community Affairs v. Burdine,449 U.S.897 (U.S.,1980).-
    360 Amendent of Act of 1991.
    361谢增益.美英两国就业歧视构成要件比较——兼论反就业歧视法发展趋势及我国立法选择[J].中外法学.2008(3)。
    362 Case 69/80 Worringhan v. Lloydp s Bank (1981) ECR 767.
    363周伟.李薇薇.杨聪.何霞等.禁止就业歧视的法律制度与中国的现实[M].法律出版社.2008.99。
    364饶志静.英国反就业歧视制度及实践研究[J].河北法学.2008(11)。
    365 R v. Birmingham CC exp EOC (1988).
    366 Owen & Briggs v. James (1982) ICR 618转引自:饶志静.英国反就业歧视制度及实践研究[J].河北法学.2008(11)。
    367 James v. Eastleigh Borough Council,1990,2AC 751转引自:谢增益.美英两国就业歧视构成要件比较——兼论反就业歧视法发展趋势及我国立法选择[J].中外法学.2008(3)。
    368 James v. Eastleigh Borough Council (1990)2AllER 607.
    369 Titia Loenen. Indirect Discrimination:Oscillating Between Containment and Revolution [A]. (Titia Loenen & Peter Rodrigues ed)Non-discrimination Law:Comparative Perspectives[C].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The Hague/London/Boston,1999.201.
    370 Linda Krieger, the Content of Our Categories:A Cognitive Bias Approach to Discrimination and Equal Employment Opportunity,47 Stanford Law Review,1994-1995,1161-1248,1187-1188.
    371谢增益.美英两国就业歧视构成要件比较——兼论反就业歧视法发展趋势及我国立法选择[J].中外法学.2008(3)。
    372 Riordan v. Kempliners 831. F.2d 690 (7th Cir.1987),697-698.
    373 Charles Lawrence, The Id,the Ego, and Equal Protection:Reckoning with Unconscious Racism [J], Stanford Law Review, January 1987, p.323.
    374 Ontario v. Simpson-Sears (1985) 2 S. C. R.536, Para 12 (better known as the "O'Malley" case).
    375谢增毅.美英两国就业歧视构成要件比较——兼论反就业歧视法发展趋势及我国立法选择[J].中外法学.2009(3)。
    376谢增毅.美英两国就业歧视构成要件比较——兼论反就业歧视法发展趋势及我国立法选择[J].中外法学.2009(3)。
    377何琼.裘璆.论就业歧视的界定——欧盟“正当理由”理论对我国的启示[J].法学.2006(4)。
    378蔡定剑主编.中国就业歧视现状及反歧视对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69。
    379 Hugh Collins, K. D. Ewing and Aileen McColgan. Labor Law--text and Materials (second edition)[M]. Oxford and Portland, Oregon (2005), P.240.
    380 Ronald Craig and Lisa Stearns.歧视概念的演变和发展.载李薇薇Lisa Steams禁止就业歧视:国际标准和国内实践[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19-24。
    381 Mandla v. Dowell Lcc (1983)1 All ER 1062.
    382根据英国《反性别歧视法》相关规定,通常认定步骤如下:①选取一定数量的妇女作为对比人群(如求职或升职申请者);②从对比人群中选出能够满足条件的一定数量的妇女;③用②除以①得到对比人群中能够适合条件和要求的妇女的比例;④以同样的方法计算男性的比例,然后再做比较。参见:饶志静.英国反就业性别歧视法律制度研究[J].环球法律评论.2008(4)。
    383刘勇.就业公平保障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6。
    384 R v. Secretary of State for Employment, exparte Seymour-Smith $ Perez (No.2) [2000]ICR 244.
    385[英]凯瑟琳·巴纳德.付欣.郭捷译.欧盟劳动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228。
    386饶志静.英国反就业性别歧视法律制度研究[L].环球法律评论.2008(4)。
    387何琼.裘缪.论就业歧视的界定——欧盟“正当理由”理论对我国的启示[J].法学.2006(4)。
    388 Shamoon v. Chief Comstable of the Royal Ulster Constabulary [2003]2 ALL. ER 26.
    388饶志静.英国反就业歧视制度及实践研究[J].河北法学.2008(11)。
    390陈静熔.间接歧视的悖论及其破解[J].法学家.2007(3)。
    391曾恂.美国反就业歧视立法的启示[J].南方经济.2003(5)。
    392 Hardin v.Stynchcomb,691 F.2d 1364 (11th Cir.1982); Wright v. Olin Corp.,697 F.2d 1172 (4th Cir.1982).
    393先赋因素是指人力难以选择和控制的因素。
    394何琼.裘璎.论就业歧视的界定——欧盟“正当理由”理论对我国的启示[J].法学.2006(4)。
    395 Michael Connolly, Townshend-Smith on Discrimination Law:Text Cases and Materials (Second Edition), Cavendish Publishing Ltd,2004, pp.336-338转引自:饶志静.英国反就业性别歧视法律制度研究[J].环球法律评论.2008(4)。
    398李薇薇Lisa Steams禁止就业歧视:国际标准和国内实践[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43。
    399李薇薇Lisa Steams禁止就业歧视:国际标准和国内实践[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43。
    400曾恂.美国反就业歧视立法的启示[J].南方经济.2003(5)。
    401蔡定剑.张千帆主编.海外反就业歧视制度与实践[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54。
    402 HM Prison Service v. Johnson [1997]IRLR 162.
    403 HM Prison Service v. Johnson [1997]IRLR 162.
    404[英]查尔斯·巴罗.约翰·达丁顿.劳动法简明案例(影印版第二版)[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202。
    405 Malcolm Sargent, The Law at Work:A Practical Guide to Key Issues in Employment Law [M], The Cromwell Press,2003, pp.113.
    406周伟.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歧视法学术建议稿[J].河北法学.2007(6)。
    412朱懂理.试论我国消除就业和职业歧视立法[D].华东政法学院.2004。
    413美国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官方网站:http://www.eeoc.gov/abouteeoc/commission.html.
    414饶志静.英国反就业歧视制度及实践研究[J].河北法学.2008(11)。
    415秦奥蕾.香港反就业歧视法律及其实施机制概述[J].重庆社会科学.2007(9)。
    416荷兰平等待遇委员会网站:http://cgb.nl/legislation.
    417人人平等:为平等及人权成立的新公署J/OL].http://www. womenandequalityunit.gov.uk,访问日期:2007年10月12日。
    418任喜荣.平等机会委员会与平等权利保护——香港的经验[Jl.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4)。
    419荷兰平等待遇委员会网站:http://cgb.nl/legislation.
    420刘勇.就业公平保障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6。
    421蔡定剑.张千帆主编.海外反就业歧视制度与实践[Ml.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234。
    422蔡定剑.张千帆主编.海外反就业歧视制度与实践[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13。
    423刘方权.恢复性司法——一个概念性框架[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5(1)。
    424该委员会之所以要对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是因为这是委员会可以对除了政府之外的国家机关,包括法院和地方人大常委会的就业歧视行为进行监督的权力依据。如果委员会仅仅属于纯粹的政府机构,那么在理论上它就无法越过行政机关进行执法。香港《性别歧视条例》第63条第七款就规定,委员会不得被视为政府的雇员或代理人,亦不得被视为享有政府的任何地位、豁免权或特权。
    425黄梓洋.李莉.劳动力市场歧视的分析及对策[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426雷云.美国禁止就业歧视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2008.151。
    427任喜荣.平等机会委员会与平等权利保护——香港的经验[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4)。
    428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载于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2。
    42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38。
    430马克思.哲学的贫困.载于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122。
    1.蔡定剑主编.中国就业歧视现状及反歧视对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蔡定剑.张千帆主编.海外反就业歧视制度与实践[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蔡昉等.中国劳动力市场转型与发育[M].商务印书馆.2005。
    4.杜芳琴.王政.社会性别(第1、2辑)[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5.董和平.韩大元.李树忠.宪法学[M].法律出版社.2000。
    6.董皋.司法解释论[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7.冯亚东.平等、自由与中西文明:兼谈自然法[M].法律出版社.2002。
    8.费善诚.试论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模式选择[A].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宪法与国家机构改革[C].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9.国际人权法教程项目组.国际人权法教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10.李薇薇.Lisa Stearns主编.禁止就业歧视:国际标准和国内实践[M].法律出版社.2006。
    11.李炳安.劳动权论[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
    12.李路路.中国非均衡的结构转型[A].载裘方主编.社会学家的眼光[C].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
    13.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调研组.农民工工资和劳动保护问题研究报告[A].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编.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C].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14.林丽珊.女性主义与两性关系[M].台北市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
    15.林来梵.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规范宪法学的一种前言[M].北京:法律出版 社.2001。
    16.林嘉等.劳动就业法律问题研究[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17.厉以宁.经济学的伦理问题[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8.莫纪宏.现代宪法的逻辑基础[M].法律出版社.20.01。
    19.邱基峻.邱铭堂.论行政法上之平等原则[A].载于城仲模.行政法之一般法律原则(二)[C].三民书局.1997。
    20.曲相霏.人权主体论[A].徐显明.人权研究(第一卷)[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21.齐延平主编.社会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22.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国家法行政法室等编著.中国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释义[M].中国工人出版社.1994。
    23.童之伟.宪法司法适用研究中的几个问题[A].载信春鹰主编.公法(第3卷)[C].法律出版社.2001。
    24.王人博.程燎原.法治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25.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6.王磊.宪法的司法化[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27.王广辉主编.通向宪政之路——宪法监督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2。
    28.薛求知.黄佩燕.鲁直.张晓蓉.行为经济学——理论与应用[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9.许崇德主编.宪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0.许宗力.法与国家权力[M].月旦出版社.1993。
    31.许建宇.社会法视野中的劳动权——作为社会权的劳动权之基本范畴解析[A].林嘉主编.劳动法评论(第一卷)[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2.肖巧平.社会性别视野下的法律——女性与法律[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33.严存生.论法与正义[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
    34.颜运秋.公益诉讼理念研究[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
    35.赵耀.中国劳动力市场雇用歧视研究[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36.赵勇.城乡良性互动战略[M].商务印书馆.2004。
    37.曾湘泉.劳动经济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38.张抗私.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问题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39.张千帆.哈佛法律评论之经典——宪法卷译序[M].法律出版社.2005。
    40.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上册·美国宪法)(第二版)[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41.赵玉泓主编.战胜乙肝[M].东方出版社.2005。
    42.周伟.反歧视法研究——立法、理论与案例[M].法律出版社.2008。
    43.周伟.宪法基本权利司法救济研究[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44.周伟.李薇薇.杨聪.何霞等.禁止就业歧视的法律制度与中国的现实[M].法律出版社.2008。
    45.周汉华.监管制度的法律基础[A].吴敬琏主编.比较(第26辑)[C].中信出版社.2006。
    46.周勇.少数人权利的法理——民族、宗教和语言上的少数人群体及其成员权利的国际司法保护[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47.朱应平.论平等权的宪法保护[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澳]布伦南、[美]布坎南.冯克利等译.宪政经济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奥]曼弗雷德·诺瓦克.毕小青.孙世彦主译.民权公约评注[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3.[法]皮埃尔·勒鲁.论平等[M].王允道译.商务印书馆.1996。
    4.[加]威尔·金里卡.少数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M].邓红凤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5.科斯、诺斯、拉坦、林毅夫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6.肯尼思·F·沃伦.政治体制中的行政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7.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8.[美]加里.S.贝克尔.王业宇.陈琪译.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 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9.[美]加里·贝克尔.蓝科正译.歧视经济学[M].正中书局.1996.2。
    10.[美]伊兰伯格.史密斯.现代劳动经济学(第六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1.[美]凯斯·R·孙斯坦著.金朝武.胡爱平.乔聪启译.自由市场与社会正义[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12.[美]罗纳德·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M].信春鹰.吴玉章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
    13.[美]道格拉斯·C·诺斯著.刘守英译.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三联书店.1994。
    14.[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15.[美]布莱克.法律的运作行为(中译本)[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16.[美]奥肯.平等与效率——重大的抉择[M].王奔洲译.华夏出版社.1987。
    17.[美]德沃金.冯克利译.至上的美德——平等理论与实践[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18.[美]皮特·纽曼.许明月等译.新帕尔格雷夫法经济学大词典(第3卷)[M].法律出版社.2003。
    19.[美]詹姆斯·E·米德.效率、公平与产权(中译本)[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
    20.[美]杰克·唐纳利.普遍人权的理论与实践(中译本)[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1.[美]默里.L.韦登鲍姆.全球市场中的企业与政府[M].张兆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2.[美]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二卷)[M].邓正来.张守东.李静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
    23.[美]保罗布莱斯特.宪法决策的过程:案例与材料[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24.[美]史蒂芬·霍尔姆斯、凯斯·R·桑斯坦.权利的成本[M].毕竞悦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5.缪勒.公共选择理论[M].杨春学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6.乔·萨托利.民主新论[M].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3。
    27.[日]大须贺明.生存权论[M].林浩译.法律出版社.2001。
    28.[日]腾仓皓一郎等主编.英美判例百选[M].段匡.杨永庄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9.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M].商务印书馆.1979。
    30.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商务印书馆.1997。
    31.[英]哈耶克.邓正来译.自由秩序原理[M].北京.三联书店.1997。
    32.[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邓正来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33.[英]A·J·M·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M].夏勇.张志铭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34.[英]哈特.法律的概念[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35.[英]凯瑟琳·巴纳德.付欣译.欧盟劳动法[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
    36.[英]查尔斯·巴罗.约翰·达丁顿.劳动法简明案例(影印版第二版)[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1.敖双红.平等保护还是隐形歧视——以劳动法为例[J].法学评论.2008(3)。
    2.鲍震宇.劳动力市场中歧视妇女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论坛.2007(18)。
    3.包万超.设立宪法委员会和最高法院违宪审查庭并行的复合审查制——完善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另一种思路[J].法学.1998(4)。
    4.蔡红.反就业性别歧视法中的“歧视”:从经济学视角[J].江西社会科学.2005(8)。
    5.蔡定剑.法律冲突及其解决的途径[J].中国法学.1999(3)。
    6.蔡定剑.宪法实施的概念与宪法施行之道[J].中国法学.2004(1)。
    7.蔡定剑.中国宪法司法化路径探索[J].法学研究.2005(5)。
    8.陈亚东.中美反就业歧视法之比较[J].重庆社会科学.2006(5)。
    9.陈静熔.间接歧视的悖论及其破解[J].法学家.2007(3)。
    10.陈霞明.平等权与间接歧视[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11.程立显.论社会公正、平等与效率[J].北京大学学报.1999(3)。
    12.曹守同.中国努力消除对妇女的歧视[J].人权.2005(2)。
    13.都玉霞.平等权的法律保护[J].政法论从.2002(6)。
    14.冯彦君.社会弱势群体法律保护问题论纲[J].当代法学.2005(4)。
    15.费善诚.试论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模式选择[J].政法论坛.1999(2)。
    16.郝国蕊.张会敏.江华峰.对性别收入歧视的经济学分析[J].西北人口.2007(1)。
    17.黄列.社会性别与国际人权法[J].环球法律评论.2005(1)。
    18.何平.中国养老保险基金测算报告[J].中国社会保障制度.2001(3)。
    19.何琼.裘璆.论就业歧视的界定——欧盟“正当理由”理论对我国的启示[J].法学.2006(4)。
    20.胡锦光.立法法对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发展及不足[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5)。
    21.韩大元.刘志刚.试论宪法诉讼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J].法学评论.1998(3)。
    22.刘连泰.平等与偏爱:女性退休年龄规定的合宪性分析[J].法商研究.2006(5)。
    23.刘明辉.论我国社会保险制度中的歧视问题[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5)。
    24.刘宏斌.认真对待平等——德沃金政治哲学思想探要[D].复旦大学哲学系.2004。
    25.刘婕.吴军辉.论就业歧视利益冲突之法律平衡与协调——兼论我国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的完善[J].行政与法.2007(7)。
    26.刘飞.论行政法上比例原则的引进[J].行政与法.2004(1)。
    27.刘志刚.对“中国宪法平等权第一案”的宪法学反思[J].法学.2003(3)。
    28.刘勇.就业公平保障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6。
    29.李萌.中国转型时期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西方经济学专业.2007。
    30.李柄安.欧盟与美国两性工作平等法制之比较[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31.李薇薇.国际人权法中不歧视原则的国内实施机制——加拿大与澳大利亚 法律模式的借鉴[J].法学杂志.2005.第24卷。
    32.李薇薇.论国际人权法中的平等与不歧视[J].环球法律评论.2004夏季号。
    33.李薇薇.平等原则在反歧视法中的适用和发展——兼谈我国的反歧视立法[J].政法论坛.2009(1)。
    34.李邦友.论刑法平等原则的理论基础[J].现代法学.2002.3。
    35.李雄.论平等就业权[D].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2008。
    36.李岩.违宪审查与人权保障[J].外国法译评.1997(4)。
    37.郎雪云.中国二元户籍制度与户籍歧视的伦理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院.2007。
    38.林嘉.论我国就业歧视的法律调控[J].河南社会科学.2006(5)。
    39.林义.关于我国退休制度的经济思考[J].当代财经.1994(1)。
    40.雷云.美国禁止就业歧视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2008。
    41.雷兴虎.张明华.论我国经济公益诉讼制度之构建[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6)。
    42.彭希哲.郭秀云.权利回归与制度重构——对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模式创新的思考[J].人口研究.2007(4)。
    43.秦奥蕾.香港反就业歧视法律及其实施机制概述[J].重庆社会科学.2007(9)。
    44.全国妇联.国家统计局.第二期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J].中国妇运.2001(10)。
    45.任喜荣.制度性歧视与平等权利保障机构的功能——以农民权利保障为视角[J].当代法学.2007(2)。
    46.任喜荣.平等机会委员会与平等权利保护——香港的经验[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4)。
    47.饶志静.英国反就业性别歧视法律制度研究[J].环球法律评论.2008(4)。
    48.饶志静.英国反就业歧视制度及实践研究[J].河北法学.2008(11)。
    49.邵芬.刘启聪.妇女权利的国际法保护及其面临的挑战[J].现代法学.2002(5)。
    50.王立.平等的范式[D].吉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2006。
    51.王思斌.社会转型中的弱势群体[J].社会学月刊.2002(6)。
    52.王振民.我国宪法可否进入诉讼[J].法商研究.1999(5)。
    53.吴宁.社会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法理[D].吉林大学法学理论专业.2005。
    54.吴继红.陈维政.是就业歧视还是合理甄选[J].中国劳动.2004.2。
    55.汪进元.司法审查模式论[J].社会科学.1994(4)。
    56.谢嗣胜.劳动力市场歧视研究:西方理论与中国问题[D].浙江大学经济学院.2005。
    57.谢嗣胜.姚先国.农民工工资歧视的计量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6(4)。
    58.谢增毅.英国反就业歧视法与我国立法之完善[J].法学杂志.2008(5)。
    59.谢增益.美英两国就业歧视构成要件比较——兼论反就业歧视法发展趋势及我国立法选择[J].中外法学.2008(3)。
    60.邢益精.论合理的差别待遇——宪法平等权的一个课题[J].政治与法律.2005(4)。
    61.徐雅琴.社会性别平等视角下的中国公务员制度改革[D].湖南师范大学行政管理专业.2008。
    62.徐志群.论完善地方性法规、规章的立法监督机制[J].中国法学.1999(3)。
    63.肖玉.我国制度性就业歧视的法理学分析[D].吉林大学法学理论专业.2005。
    64.叶静漪.魏倩.健康就业歧视若干法律问题研究[J].人权.2004(3)。
    65.喻术红.反就业歧视法律问题之比较研究[J].中国法学.2005(1)。
    66.俞海.虞振威.对立法不作为的反思[J].学习月刊.2005(12)。
    67.杨福忠.立法责任引入我国宪政制度建设之思考[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6)。
    68.曾恂.美国反就业歧视立法的启示[J].南方经济.2003(5)。
    69.周伟.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歧视法学术建议稿[J].河北法学.2007(6)。
    70.周伟.论禁止歧视[J].现代法学.2006(5)。
    71.周伟.中国城镇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研究——以1995年至2005年上海市和成都市30万份报刊招聘广告条件为例[J].政治与法律.2008(4)。
    72.周玮.反就业歧视的法律救济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法学院.2008。
    73.周湖勇.就业歧视诉讼救济体系的构建——《就业促进法》第三章“公平就业”的展开[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08(1)。
    74.周湖勇.大学生就业歧视之法律体系构建[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1)。
    75.郑琦.比例原则的个案分析[J].行政法学研究.2004(4)。
    76.张抗私.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行为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4(4)。
    77.张千帆.平等是一门科学——就业歧视法律控制的比较研究[J].北方法学.2007(4)。
    78.张中秋.张明新.对我国立法权限划分和立法权运行状况的观察与思考[J].政法论坛.2000(6)。
    79.张明华.反歧视的经济法路径分析[J].政法论丛.2007(3)。
    80.张明华.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刍议[J].法学论坛.2002(6)。
    81.张晓云.论反就业歧视之经济法理性[J].前沿.2008(1)。
    82.张卫东.平等就业权初论[J].政治与法律.2006(2)。
    83.张勇.论立法责任[J].福建法学.2007(3)。
    84.赵友宝.曹靖宇.反用人中的“性别歧视”:一种经济学分析及对策[J].经济体制改革.2005(1)。
    85.赵友宝.女性就业歧视的经济学分析[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86.赵宇霞.王成亮.试析入世对中国弱势群体的影响[J].社会学月刊.2002(6)。
    87.朱应平.《澳大利亚宪法》“非歧视条款”的适用及其启示[J].法商研究.2006(4)。
    88.朱振.论人权公约中的禁止歧视[J]当代法学.2005(4)。
    89.朱苏力.不知老之将至——波斯纳《衰老与年龄》代译序[J/OL].中国民商法网,http://www.civillaw.com.cn/weizhang/? id=16518,2005年4月14日访问。
    90.朱中原.包蕴.“户籍改革”——统一城乡户口并非终点[J].中国改革.2007(8)。
    1.Agocs C., Ed. Workplace Equality: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Legislation [J],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2002.
    2.Blumrosen, Strangers in Paradise:Griggs v. Duke Power Co. and the Concept of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J],71 Michigan Law Review,59 (1972).
    3.Charles Lawrence, The Id, the Ego, and Equal Protection:Reckoning with Unconscious Racism [J], Stanford Law Review, January 1987.
    4.Christine M. Bulger. Fighting Gender Discrimination in the Chinese Workplace [J]. Boston College Third World Law Journal. Spring,2000.
    5.Charpentier, The European Court of Justice and the Rhetoric of Affirmative Action [J],4 European Law Journal,1998, p187.
    6.Developments in the Law: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J], Harvard Law Review, Vol.109, (May,1996).
    7.Edgeworth, F. Y. (1920).Equal Pay to Men and Women for Equal Work [J].Economic Journal, Vol.32.
    8.Evelyn Ellis. EU Anti-Discrimination Law [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9.Fawcett M. (1981).Equal Pay for Equal work [J].Economic Journal, Vol.28.
    10.G Binion, Intent and Equal Protection:A Reconsideration [M], Supreme Court Review 1983. Chicago/London.1984.
    11.Hervey and O Keeffe, Sex Equality in the European Un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12.Hugh Collins, K. D. Ewing and Aileen McColgan. Labor Law--text and Materials (second edition) [M]. Oxford and Portland, Oregon (2005).
    13.Janice F. Madden, The Economics of Sex Discrimination, Lexington, MA: Lexington 1973.
    14.J. Piette & Douglas G Sauer, Legal and Statistical Approaches to Analyzing Allegations of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J].3 J Legal Econ 1,2-3 (1993).
    15.Joel Wm. Friedman and George M. Strickler, Jr., the Law of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M]the Foundation Press, Inc.1997.
    16.Jorome J. Shestack, The Jurisprudence of Human Rights, in Theodor Meron(eds),Human Rights in International Law:Legal and Policy Issues, 1984.
    17.Jurgen Schwarze, European Administrative Law, Sweet and Maxwell,1992.
    18.Linda Hamilton Krieger, the Content of Our Categories:A Cognitive Bias Approach to Discrimination and Equal Employment Opportunity [J], Stanford Law Review, and Vol.47, No.6. (July,1995).
    19.Mark Bell. Equality and the European Union Constitution [J], Industrial Law Journal, September 2004.
    20.Malcolm Sargent, the Law at Work:A Practical Guide to Key Issues in Employment Law [M], the Cromwell Press,2003.
    21.P. A. samuelson and W. D. Nordhaus Economics,13th Edition, 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89.
    22.Repa, Barbara Kate.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J].ABA Journal, Feb 87, Vol. 73 Issue 2.
    23.Ronald C. Brown. China's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Laws during Economic Transition [J].Columbia Journal of Asian Law. Spring,2006.
    24. Sandra Friedman, Discrimination and Human Rights [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25.Strycker Robin. (2001).Disparate Impact and the Quota Debates:Law, Labor Market Sociology, and Equal Employment Policies [J].Sociological Quarterly 42.
    26.Titia Loenen. Indirect Discrimination:Oscillating Between Containment and Revolution [A]. (Titia Loenen & Peter Rodrigues ed)Non-discrimination Law: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C].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The Hague/London/Boston,199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