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宋诗派文人群体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清末民初宋诗派文人群体”是本文提出的一个概念,指清光绪、宣统以及民国初年的宗宋诗人群体,主要代表人物有陈三立、郑孝胥、沈曾植、陈衍、陈宝琛等。本文有意突破以理论探讨为主的研究模式,主要以人事、文学活动为研究对象,将其从道光、咸丰宋诗派的脉络中独立出来加以研究,故采用“清末民初宋诗派”的说法。另外,本文认为,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这是一个松散的文学流派,而是一个人员固定、联系密切、在一定程度上有意识利用现代传媒来扩散影响的群体。本文从收集、梳理第一手资料出发,详细分析了这批诗人在1895—1921年的文学活动。论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初步梳理了几个后来成为宋诗派重要成员的诗人的早期文学活动。其中陈三立在湖南和王闿运、郭嵩焘等结碧湖诗社,频繁雅集,多数诗社中人与陈三立一生保持着密切联系。郑孝胥早年有过在京师生活的经历,经由好友王可庄、黄绍箕、张謇、沈曾植和当时文坛优秀诗人建立了广泛联系。陈衍1882年左右在福建结福州支社,他这是只是一个地方性的籍籍无名的诗人。1886年丙戌会试对宋诗派诗人来说意义非凡,这一年,陈三立、郑孝胥、陈衍同时到京师参加会试,郑孝胥初晤沈曾植,郑、沈一见如故,成为挚友;郑孝胥也第一次见到了陈三立,虽然两人在以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实质性交往,但他们有一个互相交叉的朋友群体。
     第二章着重探讨了宋诗派文人群体与张之洞幕府的关系。甲午战争的爆发,深刻改变着文学的面貌,几个宋诗派诗人进入张之洞幕府,在幕府内频繁接触、切磋诗艺、探讨诗歌理论,宋诗派的重要理论“三元说”就萌生在这个时期。同时,幕府交往也为宋诗派和全国优秀诗人的交往提供了一个更大的平台,宋诗派诗人的诗名开始扩散。
     第三章梳理了和宋诗派有关的雅集和结社活动。1907年,宋诗派理论家陈衍来到京师,和京师诗人时常雅集,尤其是以宋诗派诗人为主体的辛亥诗社的活动,在京师产生了重要影响。与此同时,陈三立在南京和其他诗人频繁雅集、唱和,逐渐成为诗坛领袖人物。辛亥革命爆发,多数宋诗派成员来到上海,和其他关系较亲密的遗民结成超社、逸社进行唱和。从这些诗社和雅集活动都可看出宋诗派逐渐成为诗坛的主流。
     第四章通过亲缘、地缘、学缘的研究来探讨宋诗派的影响是如何扩散的。以前的学者也注意到了宋诗派的地缘关系,但对亲缘和学缘的描述较少。本文从阅读原始文献出发,展示了宋诗派文人群体之间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并尝试用关系网络的理论来分析人物之间的亲疏离合。
     第五章重点探讨宋诗派和现代传媒的关系。1912后,陈衍在梁启超主编的《庸言》杂志上发表《石遗室诗话》,是近代宋诗运动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的标志。1915—1920年宋诗派以《东方杂志》为阵地,发表了大量作品,“同光体”成为席卷民国时期古典诗坛的一种文学思潮。在《东方杂志》诗文栏内发表的1700首诗中,其中百分之七十属于宋诗派诗人的创作,本文初步分析了宋诗派力量是如何占据和利用这样重要的文化传播资源的。
     第六章研究宋诗派文人群体和清末民初其他文学群体之间的关系。通过宋诗派与“诗界革命”者关系的研究,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分歧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大;通过对南社1917年唐宋诗之争的重新梳理,我们会发现这是一次文学场域之争,是柳亚子等面对宋诗派的强大压力的一次反击;学衡派是一个精神渊源上和宋诗派很相似的团体,人事上也有诸多纠葛。通过宋诗派与这些文学群体的研究,我们发现这是一个凝聚力很强、对民初其他文学力量有较大影响的团体。
     本文力图超越“新”与“旧”的进化论模式和意识形态决定论的立场,将这一群体放在具体的历史场景中来加以研究。通过大量的资料梳理和细心考论,本文的结论是:清末民初宋诗派是一个介于传统文学流派到现代文学社团之间的过渡性文人群体,体现了中国文学从古典到现代过渡的复杂性。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the literary community of the school ofSong poems (SSP)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LQDERC)",referring to the poets community holding Song dynasty poems in esteem in the yearsof Guangxu, Xuantong and LQDERC. The representatives are Chen Sanli, ZhengXiaoxu, Shen Zengzhi, Chen Yan, Chen Baochen and others. Breaking through theresearch mode of academic discussion, the thesis takes people and their literarymovements as study objects and separates them from the SSP in years of Daoguangand Xianfeng. Therefore, the name of "the school of Song poems in the late Qingdynasty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is adopted. Besides, to the contrary of thecommon belief that this is only a loosely tied literary group, it is a community withfixed members, tight communication and to some extent, consciously, making use ofthe modern media to expand its influence. Basing on the first-hand collected material,this dissertation analyzes in detail the literary activities of these poets in years1895-1921. There are six chapters in this paper:
     The first chapter probes into the early literary activities of several poets who laterbecame heads of SSP. In Hunan, Chen Sanli, Wang Kaiyun, Guo Songtao and so onformedthe Blue Lake Poem Society. They got together frequently and many of themembers kept close touch with Chen Sanli for a lifetime. Zheng Xiaoxu lived hisearly years in Peking and through his good friends—Wang Kezhang, Huang Shaoji,Zhang Qian and Shen Zengzhi, established wide contact with outstanding poets inliterature world in his time. Chen Yan, then only a local noteless poet, founded theBranch Society of Fuzhou in Fujian about the year 1882. The province examination in1882 was significant to the poets of SSP. That year, Chen Sanli, Zheng Xiaoxu andChen Yan went to the capital to take part in the same province examination. Zhengand Shen appreciated each other very much on their first meeting and they becamebosom friends. Zheng also met Chen for the first time. Although having no substantialconnection with each other for rather a long period, they shared a conjunct friendcircle.
     The second part mainly discusse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community of SSPliterati and Zhang Zhidong's thinking pad. The breakout of the war in 1894 had changed the literature field deeply. Several poets of SSP joined Zhang Zhidong'sthinking pad and they met frequently, discussed poems and the theory of poems. Inthis period budded the important theory of SSP—"Three Yuan Theory"(The years ofKaiyuan and Yuanhe in Tang dynasty and Yuanyou in Song dynasty). Meanwhile, thecommunication in the thinking pad provided a greater platform for SSP to contactexcellent poets all over the country and the repute of SSP began to spread.
     The third chapter explores the get-together and society founding of SSP. In 1907,Chen Yan, an ideologue of SSP, went to the capital and often gathered with the Pekingpoets. The activities of "xinhai society" centering poets of SSP exerted great influencein Peking. At the same time, Chen Sanli met other poets in Nanjing and changed theiropinions with frequency and gradually grew to a leader of poem field. With thebreakout of the war in 1911, most of the SSP members went to Shanghai. They recitedand changed opinions with acquaintances who were advocates of the former dynastyand formed "chaoshe society" and "yishe society". From these societies andget-togethers it is clear that SSP was becoming the main stream of the poem field.
     The four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diffusion of the influence of SSP through theconnection by blood, birthplace and discipleship. Former scholars have alreadynoticed the connection by birthplace of SSP, but they pay less attention to theconnection by blood and discipleship. Original documents have been read, this paperexplains the complicated ties among literati communities of SSP and attempts toanalyze the familiarity and alienation among them through the theory of relationnetwork.
     The fifth chapter studies the relation between SSP and modern media. In 1912,Shi Yi Shi Shi Hua published on Yong Yan edited by Liang Qichao was the symbol thatmodern Song poem movement has entered a new era. In 1915-1920, SSP published ahost of articles using the platform of The Orient Magazine and Tongguang style (aschool which mainly imitated the Song poem style; actually, Tong refers to the yearsof Tongzhi and Guang, the years of Guanxu in Qing dynasty) became a literary trendthat prevailed in the classic poem seminar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Of the 1700poems published in the poem column of The Orient Magazine, 70% was composed bySSP. Therefore, how the SSP took up and utilized such important literary diffusionresource is examined in this thesis.
     The sixth chapter explore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SSP literati communityand other literati communities in LQDERC. From researching the ties between SSPand the "revolutionists of poem society", it could be seen that their diverge is not as huge as we thought. From reexamining the controversy between Tang and Songpoems in Nan Society in 1917 we can find that this is a literary dispute—ancounterattack from Liu Yazi against the strong pressure of SSP. And Xueheng Societyresembles SSP a lot in the aspect of spirit origin and its leagues also have complicatedconnections. We can see that SSP is a group with strong cohesion and great forcesover other communities in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This dissertation tries to surpass the standpoint of evolutionary model andideological determinism of "new" and "old" and study the group into the concretehistorical context. Based on plentiful materials and careful study, the conclusion isreached: SSP in LQDERC is a transitional literati community between traditionalliterary school and modern literary society and represents the Chinese culture'stransitional complexity from classic to modernness.
引文
1 《庸言》第二年第一二号合刊,民国三年二月十五日。
    2 《庸言》一卷一号,民国元年十二月一日。
    3 《民国日报》,1917年6月30日—7月3日,转引自《南社史长编》,第451—452页。
    4 原载1923年2月《申报》五十周年纪念刊《最近之五十年》,1924年3月《申报》馆出版单行本。收入1924年11月亚东图书馆初版《胡适文存二集》。
    1 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38页。
    2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版,第222页。
    3 汪辟疆:《近代诗派与地域》,《汪辟疆文集》,上海古藉出版社,1988年版,第297—298页。
    4 汪辟疆:《近代诗派与地域》,《汪辟疆文集》,第299页。
    5 徐一士:《论陈三立》,《一士类稿·一士谭荟》,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第110页。
    1 陈衍:《陈石遗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80页。
    1 汪辟疆:《近代诗派与地域》,《汪辟疆文集》,第299页。
    2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第210页。
    3 钱仲联:《论同光体》,《梦苕庵论集》,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419、423、424页。
    1 见陈思和为“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史”研究书系所作总序,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
    1 葛兆光:《世间原未有斯人——沈曾植与学术史的遗忘》,《读书》,1995年第3期
    2 袁进:《重新理解“同光体”作家的思想和创作》,《社会科学》,2006年第9期。
    3 刘世南先生坦率承认地自己不愿多谈郑孝胥的心理,参见《从著述看学识——<郑孝胥前半生评传>渎后》,《博览群书》,2005年第8期;《清诗流派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4 陈衍:“自海藏提倡荆公诗,李壁注本为之腾价”。《石遗室诗话续编》卷二,《石遗室诗话》,第577页。
    5 “宓按,昔在美国一九一九年陈寅恪自言:在中国近世诗人中,最佩爱郑苏堪之诗,以其意思明显,句句可译成英文(或其他外文)也”。吴宓:《吴宓诗活》,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02页。
    1 “场域”由法国哲学家布尔迪厄在1960年代提出,与“资本”、“习性”、“实践”等概念相联系,构成了一个整体。“场域”概念所要表达的,主要是在某一个社会空间中,由特定的行动者相互关系网络所表现的各种社会力量和因素的综合体。“场域的灵魂是贯穿于社会关系中的力量对比及其实际的紧张关系”。各个场域中行动者之间的斗争,决定于各个行动者所占有的社会地位,决定于各个行动者的“习性”结构和实际活动能力,也决的观定于各个行动者在斗争中所采用的策略。参见(法)高宣扬:《布尔迪厄的象征性实践和权力运作》,冯俊等著《后现代主义哲学讲演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27—249页。近年来也有学者引入场域概念来分析中国新诗的发生。参见姜涛:《“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 “习性”habitus的拉丁文原意,是指生存方式或服饰,后来这个词获得了“体格”、“气质”、“性格”、“性情”、“秉性”的衍生意义,标示着一个有生命的人的体态和性情的状况。Habitus也常被用来表示在外在行为、教育和个人努力的影响下,而固定下来的行为方式、生存方式和持久性的秉性。布尔迪厄用这个词,同时包含客观行为中的实际表现和内心道德意识状态,他说:“在使用别的许多语词之后,我使用‘道德气质’这个词,同伦理学相区别,同时也为了说明那些客观地系统化的道德秉性以及实际活动的原则的总体”。显然,布尔迪厄不但重视经过道德实践而历史地固定下来地行为习惯地原则,而且更加重视在实际活动中起作用的实际活动原则。(法)高宣扬:《布尔迪厄的象征性实践和权力运作》,《后现代主义哲学讲演录》,第212—213页。
    3 (法)高宣扬:《布尔迪厄的象征性实践和权力运作》,《后现代主义哲学讲演录》,第246页。
    1 收入马卫中、张修龄《近代诗论丛》,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8—253页。
    2 徐临江:《郑孝胥前半生评传》,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
    3 苏州大学2006届博士论文,承李玲女士提供线索,马亚中先生惠赐论文,谨表谢意。
    4 魏泉:《论陈衍的“学人之诗”说》,《文艺理论研究》,2006年第4期。
    1 钱钟书:《围城》,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01页。
    2 见吴宗慈:《陈三立传略》,《散原精舍诗文集》,上海古藉出版社,2003年版,第1195—1199页。
    3 陈三立:《清故民政部咨议江苏候补道许君墓志铭》,《散原精舍诗文集》,第940页。
    4 陈三立:《故妻罗孺人状》,《散原精舍诗文集》,第762页。
    5 文廷式:《闻尘偶记》,《青鹤》第1卷第23期,1933年10月。
    1 张朋园:《湖南现代化的早期进展(1860—1916)》,长沙:岳麓书社,2002年版,第138页。
    2 光绪二十五(1898)年陈宝箴致俞明震函:“立儿自经此家国巨变,痛疾万状,虽病不肯服药。日前进药,竟将要碗咬碎,誓不贪生复活……昨日余往青山,师曾孙侍病在侧,立儿忽下床冥立曰:‘我要走!我要走!’师曾孙夙慧,跪言曰‘公公不在此,你老人家不要走!’”汪叔子、张求会编:《陈宝箴集》,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680—1681页。
    3 张求会:《陈寅恪的家族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25页。
    1 宋慈抱:《陈三立传》,李开军校点:《散原精舍诗文集》,第1207页。
    2 陈寅恪:“清季各省初设提学使,先君挚友乔茂先丈树楠为学部尚书容庆所信任,故拟定先君为湖南提学使。是时熊秉三丈希龄适在京师,闻其事,即告当局谓先君必不受职,遂改授其时湖南学政吴子修庆坻”。《寒柳堂记梦未定稿》,三联书店;钱基博:“端方将具疏复其官。三立坚辞……”。《现代中国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5页。
    3 陈三立:《次韵答寄禅上人海上见寄》,《散原精舍诗文集》,第130页。
    4 释敬安:《六月十三日,与刘北固、王君豫、曾重伯、陈伯严、陈伯涛雅集上林寺》,《八指头陀诗文集》,第99页。
    5 释敬安:《六月十五日,碧浪湖看月遇雨,用王壬秋社长韵》,《八指头陀诗文集》,第105页。
    6 释敬安:《九月十九日,玉池老人招集碧浪湖展重阳,因赋》,《八指头陀诗文集》,第106页。
    1 以上人物与陈三立之关系亦可参见:“是岁馆罗氏。时义宁公父子居蜕园,相距甚近。罗顺循、曾觙庵、杜元穆、王伯亮、陈伯涛、文道希常来陈宅,文酒之会,几无虚日,每会必驰函相招”。《廖树衡自定年谱》,“光绪十三年”条目下,《谈廖树衡》,徐一士:《一士类稿》,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05页。
    2 郭嵩焘(1818—1891),字伯琛,号筠仙,晚号玉池老人。湖南湘阴人。少年时游学湖南岳麓书院,与曾国藩、刘蓉等友善,以文字相切磋。道光十七年(1837年)中举。二十七年,成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丁忧归里。咸丰二年(1852),协同曾国藩办团练,在江西与太平军作战。七年,授编修,回京供职,入直上书房。同治元年(1862年),特授苏松粮储道,擢两淮盐运使。二年,署广东巡抚。五年,解任。光绪元年(1875年),授福建按察使。寻命以侍郎候补,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次年,充任驻英国大臣。两年后,复任驻法国使臣,补兵部右侍郎。归国抵沪,谢病归里,主讲城南书院,兼辟思贤讲舍。十七年卒。著有《养知书屋文集》二十八卷、《诗集》十五卷、《礼记质疑》四十九卷等。生平事迹见:《清史稿》第466卷:王先谦《兵部右侍郎郭公神道砷》、缪荃荪《书郭筠仙侍郎事》(《续碑传集》第15卷);梁淑安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76—377页等。
    3 陈三立:“(府君)与郭公嵩焘尤契厚,郭公方言洋务,负海内重谤,独府君推为孤忠闳识殆无其比。藉巡抚湖南,郭公已前卒,遇设施或牴牾,辄自伤曰:‘郭公在不至是也。’”《皇授光禄大夫头品顶戴赏戴花翎原任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湖南巡抚先府君行状》,《散原精舍诗文集》,第855页。
    1 陈三立著、钱文忠校点:《散原精舍文集·前言》,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2 《郭嵩焘日记》卷四,第488页。
    3 《郭嵩焘日记》卷四,第558页。
    4 陈三立:《<庸庵尚书奏议>序》,《散原精舍诗文集》,第885页。
    5 陈三立:《留别墅遣怀》,《散原精舍诗文集》,第436页。
    6 王闿运(1833—1916),字壬秋,号湘绮。湖南湘潭人。咸丰七年(1857年)举人。咸丰九年会试报罢留京,寓山东巡抚署中。后入曾国藩湘军中,参与擘画,因自负奇才,多所不合,遂退归林下。光绪六年(1880年),应四川总督丁宝祯聘,监督成都尊经书院。又应兵部尚书彭玉麟聘,经营船山书院。亦曾任两湖书院山长。光绪三十四年,授翰林院检讨、礼学馆顾问。1914年被袁世凯聘为国史馆馆长,不久即辞去,仍归隐长沙。著有《湘军志》十六卷、文集八卷、诗集十四卷、别集三卷。生平事迹见《清史稿》第482卷;汪辟疆《近代诗人小传稿》,《汪辟强文集》,上海古藉出版社,1988年版,第423页:梁淑安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第26—27页,等。
    7 汪辟疆:《光宣诗坛点将录》,《汪辟疆文集》,第326页。
    1 汪辟疆:《近代诗派与地域》,《汪辟疆文集》,第300—301页。
    2 (美)布鲁姆:“所谓诗人中的强者,就是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向威名显赫的前代巨擘进行至死不休的挑战的诗坛主将们”。《影响的焦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页。
    3 释敬安:(1852—1912),亦名寄禅,人称八指头陀、白梅和尚、三影和尚,湖南湘潭人。同治七年(1868)年入湘阴法华寺出家。次年赴衡阳仁瑞寺充苦行僧。光绪三年(1877)秋,在四明山阿育王寺烧两指燃灯供佛,自此号称八指头陀。历任上封寺、万福禅林主持、天童寺主持。三十四年(1908)宁波成立僧教育会,被推为会长。1912年4月,筹组中华佛教总会,被选为首任会长。同年9月赴北京,要求内务部保护寺产遭拒绝,同日晚回法源寺病逝。杨度将其著作搜集汇刻成册。释敬安二十岁始学诗,中岁识王闿运、邓辅纶,名遂大著。喜咏白梅,号“白梅和尚”。著有《八指头陀诗集》。见王培军:《汪辟疆<光宣诗坛点将录>笺证》(博士论文);梁淑安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第442页。
    4 邓辅纶(1828—1893),字弥之。湖南武冈人。咸丰元年(1851)中乡试副榜。以助军饷叙官内阁中书。太平军兴,请假赴南昌,佐父守城。后以城工劳叙官得浙江道员。晚颇嗜酒,以贫困终。著有《白香亭诗》三卷。其诗宗法魏晋六朝,与王闿运齐名,被视为汉魏六朝诗派之中坚。
    5 释敬安:《寄怀俞恪士观察江南,并柬陈伯严吏部十二首》诗序,《八指头陀诗文集》,第290页。
    6 释敬安:《八指头陀诗文集》,第319页。
    7 释敬安:《八月五日,海藏楼主人招余及陈布衣奉陪朱侍郎晚斋,赋此致谢》,《八指头陀诗文集》,第345页;“夜,古微、寄禅、子言来共饭,寄禅献诗一首”。《郑孝胥日记》,第1058页。
    8 参见释敬安《与俞恪士观察重登扫叶楼》;《俞恪士观察招集后湖,次顾石公韵》:《白下别陈伯严考功》:《六月十八,夜访俞恪士观察新居,坐池上纳凉即事》,《八指头陀诗文集》,第301、303页。
    9 释敬安:《弭寄恪老二绝句》,《八指头陀诗文集》,第325页。
    1 文廷式(1856—1904):字道希,号芸阁,别号纯常、纯常子、叔子、匡庐山人等。江西萍乡人。生于广东。幼入广东学海堂,季课大考均第一。年十七,从陈澧门下,为菊坡精舍高材生。后以科场不售,先后入吴长庆、长善、张树声幕。光绪八年(1882)应顺天乡试,中式第三名,才名渐著。孜孜研究西学,尤注重研究中西文化异同和世界形势。光绪帝亲政后,文廷式因与瑾、珍二妃之季父长善、兄弟志锐、志钧过从甚密,得以结识帝党。光绪十五年,考取内阁中书。光绪十六年会试,成进士,殿试一甲第二。旋授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会典馆纂修。光绪十九年(1893年),充江南乡试同考官。次年大考第一,擢翰林院侍讲学士兼日讲起居注官。甲午战事起,慷慨主战,上疏弹劾李鸿章,反对签订《马关条约》。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参与倡导创办强学会与强学书局,支持光绪皇帝亲政,被视为帝党中坚。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由于后党人物上书弹劾,革职永不叙用,并驱逐回籍。二十六年应赴日本,暮春回国。光绪三十年卒于里。著有《云起轩词抄》一卷、《纯常子枝语》四十卷、《知过轩随录》一卷、《闻尘偶记》等。生平事迹参见:沈曾植《清翰林院侍读学士文君芸阁墓志铭》,钱仲联主编《广清碑传集》,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63页;胡思敬《文廷式传》(《碑传集补》第9卷;王叔子《文廷式》,《清代人物传稿》下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梁淑安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第37—38页。
    2 志锐(1852—1912):字公颖,又字伯愚。满族正红旗人。光绪皇帝珍妃、瑾妃之兄。光绪六年(1880)中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十八年,擢礼部右侍郎。中日甲午战事起,上疏万言筹战守之策,被派赴热河练兵。旋以其妹珍、瑾二妃贬为贵人,被降职为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又数年,改授宁夏副都统。宣统二年(1910),迁杭州将军。次年,调伊犁将军。武昌起义后,新疆义军推为都督,严词拒绝,被杀。著有《廓轩竹枝词》、《穷塞微吟》各一卷。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百七十。志锐与宋诗派人物沈曾植、袁昶、陈三立均有交往。
    3 “洲跌”二字疑为笔误,待查。
    4 胡先骗:《评文芸阁<云起轩词钞>王幼遐半塘定稿剩稿》,《胡先骗文存》上卷,江西高校出版社,1995年版,第228页。
    5 易顺鼎:《诗钟说梦》,《庸言》,第一卷第九号
    6 文廷式:《南旋日记》,赵铁寒编《文芸阁(廷式)先生全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75年版。
    7 王闿运:“夜得重伯片,言文道溪无礼,众皆不然,未知何故。”《湘绮楼日记》,长沙:岳麓书社,1997年版,第1448页;文廷式:“偕星海入城。重伯招饮,王壬秋、俞恪士、陈伯严、罗顺循在座。壬秋语不离势利,余面斥其鄙,罗、王诸人王氏之仆隶也,闻之极为不平。席散后仍与星海宿伯严家,伯严词多悖谬,余以故交聊优容之,然兰枯柳衰咏渊明之诗,诚欲多谢少年之相知耳”。《湘行日记》,《文廷式全集》。
    8 陈三立:《文道希先生遗诗序》,《散原精舍诗文集》,第1066页。
    9“都中胜流,宗室盛伯熙、桐城袁爽秋、嘉兴沈子培、子封兄弟,皆与先生游。伯熙家有意园,饶林亭之盛,一时英才计偕入都者,多主伯熙家。先生及李仲约、沈予培、张季直、梁节庵、王正孺、志伯愚等, 皆意园坐上客。”钱仲联:《文芸阁先生年谱》,赵铁寒编《文芸阁(廷式)先生全集》。
    1 文廷式:《湘行日记》。
    2 沈曾植:《清翰林院侍读学士文君芸阁墓表》,钱仲联主编:《广清碑传集》,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63页。
    3 沈曾植:《清翰林院侍读学士文君芸阁墓表》,钱仲联主编:《广清碑传集》,第1163页。
    4 文廷式:《湘行日记》。
    5 寄禅:《文公达寄示其尊人芸阁学士己亥怀予七绝一章,有怆于怀,因次其原韵二首追述前游》,《八指头陀诗文集》,第327页。
    6 参见陈衍:《近代诗钞》,1923年商务印书馆刻本;钱仲联:《近代诗钞》,第1418页。
    7 吴宓:《空轩诗话》,《吴宓诗话》,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12页。
    8 俞大维:“我的母亲是曾文正公的孙女,我的伯父俞明震(恪士)先生,舅父曾广钧(重们)先生(均是前清翰林),与陈氏父子祖孙皆是好友”。《怀念陈寅恪先生》,张杰、杨燕丽选编《追忆陈寅恪》,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1 梁淑安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第255—256页。
    2 陈三立《抱碧斋遗集序》,见《抱碧斋集》,民国十九年铅印本
    3 汪辟疆《近代诗派与地域》称:“荆楚文学……远绍风骚,近开唐体,渊源一派,灼然可寻……湖湘派近代诗家,或有目为旧派者。其派以湘潭王闿运为领袖,而杨度、杨叔姬、谭延闿、曾广均、程颂万、饶智元、陈锐、李希圣、敬安羽翼之。范增祥、易顺鼎则别子也。”;《汪辟疆文集》,第294页:“近诗人多祖宋祧唐,惟湖湘守八代初唐不变。湘绮而外,若重伯、实甫、陈梅根、饶石顽、李亦元、寄禅诸家,多尚唐音”。《光宣诗坛点将录》,《汪辟疆文集》,第370页。
    4 其生卒年份据陈三立《隆观易传》推定:“光绪三年,复就光荣于宁灵,至数月卒,年三十九”。陈三立《隆观易传》,《散原精舍诗文集》,第759页。
    5 陈三立:《隆观易传》,《散原精舍诗文集》,第758—759页。
    6 徐一士:《谈隆观易》,《一士类稿》,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14—117页。
    7 徐一士:《谈隆观易》,《一士类稿》,第114页。
    8 陈三立《隆观易传》,《散原精舍诗文集》,第758—759页。
    1 《郭嵩焘日记》,卷四,第910页。
    2 陈三立:《检旧箧得熊鹤村光禄遗墨感题》,《散原精舍诗文集》,第2页。
    3 陈正宏:《新发现的陈三立早年诗稿及黄遵宪手书批语》,《文学遗产》,2007年第2期。
    4 陈正宏:《新发现的陈三立早年诗稿及黄遵宪手书批语》,《文学遗产》,2007年第2期。
    5 陈正宏:《新发现的陈三立早年诗稿及黄遵宪手书批语》,《文学遗产》,2007年第2期。
    1 参见中国国家博物馆编,劳祖德整理《郑孝胥日记》:许临江:《郑孝胥前半生评传》,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
    2 邵镜人:《同光风云录》,郑孝胥著,黄坤、杨晓波校点:《海藏楼诗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561页。
    3 除《郑孝胥日记》中所记载的郑孝胥和张之洞的密切关系外,还可参见陈灨一在《记郑孝胥》中的描述:“鄂督张之洞耳其名,招入幕。具疏称其才堪大用,得旨赏道员。但是湖北官场,言必称郑总文案,其势可见矣。”汪辟疆:《光宣以来诗坛旁记》,《汪辟疆文集》,第551页。
    1 1918年1月18日,南洋公学建图书馆,欲由东南各省绅士联名呈请内务部发《四库全书》一部藏图书馆,唐文治欲使郑孝胥列名,郑以不承认民国政府辞之:“余与民国乃敌国也,吾弟乃为安徽政务厅长,以彼列名则可”。《郑孝胥日记》,第1705页。
    2 参见陈衍:《石遗室诗话》卷十三,第212页。
    3 沈葆祯(1820—1879),字翰宇,谥号文肃。福建侯官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进士。曾入曾国藩幕。官至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曾主福州船政局,又以钦差大臣办理台湾海防,并与李鸿章主持筹建海军。沈葆祯生平可参见连横:《沈葆祯评传》,钱仲联主编:《广清碑传集》,第883—884页;(美)庞百腾著,陈具译:《沈葆祯评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4 (美)庞百腾著,陈具译:《沈葆祯评传》,第1页。
    5 《郑孝胥日记》,第17页。
    6 郑孝胥:《二月廿七日集沈祠文肃公生日》,《海藏楼诗集》,第19页。
    7 郑孝胥在诗表达了这种思想:“不带湘淮恶习来,眼中此老自崔巍。道因碑外儒酸味,君实原来是秀才”。 《海藏楼诗集》,第561页
    1 有学者结合郑孝胥在上海所筑海藏楼的象征性行为分析了其“隐”与“仕”之间的困惑,颇有启迪,上文结合郑世恭及沈葆祯分析郑孝胥的人生窘境则为该文所无。参见傅道彬、王秀陈:《海藏楼内外的郑孝胥》,《北方论丛》,2005年第1期。
    2 钱钟书:《谈艺录》卷四十八,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02页。
    3 参见张允侨:《闽县陈公宝琛年谱》,陈宝琛著,刘永翔、许全胜校点:《沧趣楼诗文集》,上海古藉出版社,2006年版,第695—775页。
    1 “予之见君,实同治七年,考功公由翰林改官部曹,萧然外名利,顾以伯兄早丧,有妹殉难苏州,不能豫为之地,则引撼终其身。益以悼亡,故所为诗词,幽峭凄厉。晚乃自祓以内典,然抚接后进,必诱之规范于儒先。宝琛以年家子时就请业,预读书会,每游名园古刹,未尝不从。”陈宝琛:《郑苏龛布政六十寿序》,《沧趣楼诗文集》,第338页。
    2 《沧趣楼诗集》中收有《十一月十四日夜听水斋同苏龛待月即送北行》(1889)、《二月十八日夜泛月入山道得苏龛江南寄诗苏龛竹坡试闽举首也感赋以答》(1891)诗,可以略窥陈宝琛、郑孝胥早期的交往情况。陈宝琛:《沧趣楼诗文集》,第7页、第9页。
    3 宝廷(1840—1890):姓爱新觉罗氏,字竹坡,号偶斋,别号奇奇子。同治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累迁侍读。光绪七年迁礼部右侍郎,授内阁学士。居官甘言事,负直声,与张佩纶、黄体芳、张之洞、陈宝琛等合称“清流”。光绪八年典福建乡试时,归途纳江山船女为妾,返京后上书自劾。九年正月罢职,筑室西山,诗酒自娱。晚年贫甚,靠借贷为生,卒后无以为葬。著有《偶斋诗草内集》、《偶斋诗草外集》等。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百四十四:梁淑安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第308—309页。宝廷为郑孝胥、陈衍、林纾座师。
    4 “(宝廷一引者)因曰‘陈伯潜昨有书来,盛称吾兄少而歧嶷,欲仆以气节相历……”。《郑孝胥日记》光绪九年二月十七日,第34页。
    5 “岁寒松柏”为陈宝琛、陈三立师生间的一段佳话。孙雄《诗史阁诗话》录张仲昭描述云:“光绪乙亥,又与洪文卿同任顺天乡试分校,文卿戏语弢老,谓衡文应娶少年文字,气象峥嵘,他日桃李成荫,罗列鸾台凤阁间,师门得以食报,无再取老师宿儒、迂疏寡效之松柏为也。弢老颇不为然。泊壬午典试江右,洪适督学,弢老询以士风如何,洪戏对曰:‘来此三年,尽载桃李,无一松柏’。弢老入闱后,遂以‘岁寒松柏’命题,所取多章江硕彦。陈散原即是是科获隽。此为立雪所闻。”“弢庵壬申(民国二十一年),有《散原少予五岁今八十矣记其生日亦九月赋寄庐山》诗云:‘平生相许后凋松,投老匡山第几峰。见早至今思曲突,梦清特地省闻钟。真源忠孝吾犹敬,余事诗文世所宗。五十年来彭蠡月,可能重照两龙钟?’挚语可诵。首句本事,即回顾五十年前赣闱试题一段文字因缘也。甲戌(民国二十三年)散原北上,皤然二老,聚首北京,翌年乙亥弢庵卒(寿八十有八)。散原挽以联云:‘沆瀣之契,依慕之私,幸及残年偿小聚;运会所适,辅导所系,务摅素怀见孤忠’。又诗云:‘一掷耆贤与世违,猥成后死更和依?倾谈侍坐空留梦,启圣回天竢见机。终出精魂亲斗极,早彰风节动宫闱。平生余事仍难及,冠古诗篇欲表微。’语极沉著凝练。老门生年亦八十三矣(越二年继卒)。师弟互以诗诣相推许,均精卓为后学所宗。”陈宝琛:《沧趣楼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676—678页。
    1 梁淑安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第14页。
    2 详见后文《清流、维新、遗民:清末民初宋诗派的政治身份》一章。
    3 陈衍:《沈乙庵诗叙》,《石遗室集》,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07页。
    4 《郑孝胥日记》,第385页。
    5 张謇:《张謇日记》,第356—357页。
    6 其生年据陈宝琛《王旭庄妻弟五十寿序》:“君少余四岁…”推算;卒年据《郑孝胥日记》。
    7 陈宝琛:《王旭庄妻弟五十寿序》,《沧趣楼诗文集》,第353页。
    8 郑孝胥:《哭旭庄》,《海藏楼诗卷第九》,《海藏楼诗集》,第287页。
    9 袁昶(1846—1900),字爽秋,一字重黎,晚号芳郭钝叟、钝椎、浙西村人。浙江桐庐人。同治六年(1867年)中举,从留熙载肄业于上海龙门书院。八年,应聘为杭州书院总校。十三年,捐资为中书舍人,历冲方略馆、国史馆校对。光绪二年(1876年)中进士,授户部主事。九年,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十五年,记名御史。十八年,充礼部试分校官。同年十二月,奉旨出任安徽徽宁徽宁池太广道员,次年四月赴任,访问民进疾苦、扩充中江书院、督修水利设施,著有政声。二十四年五月,授江宁布政使。九月,调直隶布政使。旋以三品京堂调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次年二月,补光禄寺卿。六月,改太常寺卿。二十六年,义和团运动歧,主张镇压。八国联军攻陷大沽,袁昶与许景澄反对围攻外国使馆和对外宣战,开罪 于慈禧太后,被杀。著有《浙西村人诗初集》十卷、《安般簃诗集》十一卷、《安般簃集诗续》七卷、《于湖小集》七卷、《于湖文录》九卷、《袁太常戊戌条陈》、《袁太常奏稿》等。参见《清史稿》卷四六六;谭廷献《太常寺卿袁公墓碑》(《续碑传集》卷十七;章棂《袁昶传》(《碑传集三编》卷九;梁淑安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第346—347页,等。
    1 钱仲联:《近百年诗坛点将录》,《梦苕庵论集》,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362页。
    2 薛时雨(1818—1885):字慰农、澍生,晚号桑根老人。安徽全椒人。道光二十三年(1843)中举,咸丰三年(1853)中进士,任浙江嘉兴知县。曾入李鸿章幕。同治三年(1864)补杭州知府。历主杭州崇文书院、江宁尊经书院、惜阴书院凡二十年,一时吴下文人,多其弟子。郑孝胥好友顾云,即薛门弟子。
    3 “袁磢秋为慕淮姊夫,供职户部,是日亦来送场”。《郑孝胥日记》,第38页。
    4 黄绍箕(1854—1908)字仲弢,号穆琴、鲜庵。浙江瑞安人。黄体芳之子,张之洞侄婿。少承家学,工骈体文,金石书画,精于鉴别。光绪六年(1880年)成进士,改庶吉士,散观钦定一等第一,授编修。十一年五月充四川乡试副考官,十一月充武英殿纂修。尝入张之洞幕,执弟子礼。十四、五年间,游京师,与康有为交。甲午战起,国势濒危,乃有志经世,欲求自强。《马关条约》签订时,尝与文廷式等上书抗议。二十一年,黄绍箕参与发起上海强学会。次年返京,充会典馆提调。二十三年充湖北乡试正考官。二十四年授翰林院侍讲。同年十月,奏派京师大学堂总办。二十五年二月迁翰林院侍讲学士。戊戌变法期间,以张之洞《劝学篇》。后派充京师大学堂总办,出为湖北体学使。三十二年,赴日本考察教育,归国后辑《中国教育史长编》。著有《汉书艺文志辑略》、《楚辞补注》等。其诗文后人辑有《鲜庵遗文》一卷。生平事迹见《清史稿》》第444卷:宋慈抱:《黄绍箕传》,钱仲联主编《广清碑传集》,第1146—1147页,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汤志钧《戊戌变法人物传稿》;梁淑安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第394页,等。
    1 郑孝胥:《杂诗》,《海藏楼诗集》,第12页。
    2 郑孝胥:《听水搂偕伯潜夜坐》,《海藏楼诗集》,第9页。
    3 陈声暨:《侯官陈石遗先生年谱》,《陈石遗集》,第1937—2087页。
    4 孔庆茂在《林纾传》中称:“除了林纾、陈衍、郑孝胥、方家澍外,还有几位朋友如卓孝复(芝南)、周长庚(辛仲)等19人斗这里聚会赋诗,宗言、宗神兄弟弟倡议在此成文诗社——‘福州支社’,每月必四五次在玉尺山坊的辛夷楼聚集,炷香开帘,在竹林中置笔砚即兴赋诗,专以言诗歌唱和”。许临江《郑孝胥前半生评传》亦沿袭此说,有误。郑孝胥并非福州支社成员。见孔庆茂:《林纾传》,北京:团结出版社,1998年版,第23页:许临江《郑孝胥前半生评传》,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31页。
    1 参见黄濬:《花随人圣庵摭忆》,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675页;孔庆茂《林纾传》,第22—23页;薛绥之、张俊才编:《林纾研究资科》,福建人民出版社:许临江:《郑孝胥前半生评传》,第33页。
    2 陈衍:《近代诗钞》,1923年商务印书馆刻本。
    3 以上介绍均见《福州支社诗拾》,民国刻本
    1 高梦旦(1870—1936):原名高凤谦,号梦旦,晚年以字行。福建长乐人。1903年加入商务印书馆,为商务重要领导者。庄俞:《悼高公梦旦》,商务印书馆编《1897—1992商务印书馆九十五年:我和商务印书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60页。
    2 张俊才:《林纾评传》,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9页。
    3 林纾(1852—1924),原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福建闽侯(今福州市)人。光绪八年(1882)中举。后数赴礼部试,皆报罢。终身惟仕,以授书、著译、绘画为业。先后执教于福州沧霞精舍、杭州东城讲舍、北京金台书院、五城书院、京师大学堂、北京闽学堂、高等实业学堂、正志学校、励志书院、孔敦大学等校。教书之余,为商务印书馆、京师大学堂译书局翻译西洋小说。甲午战后,曾参与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后,以遗老自居。五四时期反对新文化运动。著有《畏庐文集》、《畏庐诗存》、《闽中新乐府》、《春觉斋论文》、《春觉斋论画》、《文微》、《韩柳文研究法》、《畏庐漫录》、《畏庐琐记》等,并有所详外国作品一百八十余种。参见张俊才:《林纾评传》。
    4 张俊才:《林纾评传》,第30页。
    5 陈声暨:《侯官陈石遗先生年谱》,《陈石遗集》,第1977页。
    6 张允侨:《闽县陈公宝琛年谱》,《沧趣楼诗文集》,第746页。
    7 林纾:《畏庐诗存》,第54页,民国刻本
    8 《贞文先生年谱》,《林畏庐先生年谱》,台北:文海出版社,1975年。
    1 光绪二十一年,陈衍与方家澍、林纾、卓孝复、高风歧为辽南割地事同上书都察院,几人皆为福州支社同人。见陈声暨:《侯官陈石遗先生年谱》,《陈石遗集》,第1970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再如民国三年,林纾在京结晋安耆年会,陈衍、李宗言、卓孝复为其成员。《贞文先生年谱》,《林畏庐先生年谱》。
    2 易顺鼎:《诗钟说梦》,《庸言》第一卷第九号。
    3 张謇(1853—1926):字季直,号啬庵。江苏南通人。同治七年(1868)中秀才。光绪二年(1876),入吴长庆幕,任文书。十一年,应顺天乡试,中举人。二十年,赴京会试,取一甲一名进士,以状元入翰林院,授修撰。时中日甲午战争,力主抗战。二十一年,列名上海强学会。次年,与两江总督刘坤一议兴通州纱厂。旋主讲南京文正书院。二十四年,赴京补散馆试。三十二年,清政府预备立宪,与江、浙立宪人士组织预备立宪公会。宣统元年(1909),任江苏咨议局议长。武昌起义爆发,与章太炎组织中华民国联合会。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实业部总长,后任熊希龄内阁农林、工商总长等职。1915年,辞职南归,于南通兴办实业及教育。著有《张季子文录》十九卷、《张季子诗录》十卷。见梁淑安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第232页。
    4 如《郑孝胥日记》光绪八年(1882)七月二十日:“晨,往怡舅处,见张季直来信,吴小轩统领已率队赴朝鲜,嘱怡舅场后即行东上。”《郑孝胥日记》,第22页。
    1 张謇:《张謇日记》,第302页。
    2 《郑孝胥日记》,第85页。
    3 “得梁星海来书,云‘至鄂,携君诗示陈考功,叹为绝手。陈,谓陈伯严也。’《郑孝胥日记》,第464页。
    4 郑孝胥:《海藏楼杂诗》,《海藏楼诗集》,第191页。
    5 郑孝胥:《答夏剑丞》,《海藏楼诗集》,第172页。
    6 郑孝胥:《春阴简李审言》,《海藏楼诗集》,第242页。
    7 郑孝胥:《陈仁先南湖寿母图》,《海藏楼诗集》,第262页。
    8 郑孝胥:《海藏楼诗集》,第470页。
    9 沈曾桐:字子封,沈曾植弟。曾入李鸿章幕府。后文详述。
    10 《郑孝胥日记》,第84页。
    1 “沈子培比部曾植来,读书敦行人也”。《张謇日记》,第246页。
    2 郑孝胥:《望月怀沈子培》,《海藏楼诗集》,第31页。
    3 《汪康年师友书札》,第1141页
    4 陈声暨:《侯官陈石遗先生年谱》,《陈石遗集》,第1957页。
    1 陈声暨在《侯官陈石遗先生年谱》中“光绪十二年(1886)”条目下写道:“时都下所知,多能诵家君近诗,盖苏堪丈传之也”。这句话说得很勉强,且找不到其他佐证,十二年后,沈曾植见到陈衍的第一句话说的是陈衍《元诗纪事》的事,而没有谈到久仰陈衍诗名的话。“多能诵家君近诗”却乏主语,令人困惑。
    2 1894年11月10日,郑孝胥初晤张之洞,这是郑孝胥生命中的一次转折点,其日记中详细描述。《郑孝胥日记》,第446页。
    1 “张文襄移督两江,傲公随节,延办督署文案兼筹防局营务处。时中东战事起,南北征调,事萃一身,延接批答,昕夕不遑。同居幕府者,柯熏庵(逢时)、袁爽秋(昶)、梁节庵(鼎芬)、黄公度(遵宪)、郑太夷(孝胥)、叶损轩。而陈冯庵甥、李次玉婿、林暾谷皆从公于筹防局。”《沈敬裕公年谱》,《涛园集》,沈云龙主编《中国近代史料丛刊》第六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版,第210页。
    2 胡先骕:“张文襄独以国家之柱石,而以诗领袖群英,颉颃湖湘两江派之首领王壬秋、陈伯严,而别开雍容雅缓之格局,此所以难能而足称也。”《读张文襄<广雅堂诗>》,张大为、胡德熙、胡德焜合编:《胡先骕文存》上卷,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5年版,第181页:钱仲联:“此时风雅坛坫主持者为张之洞”。魏中林整理:《钱仲联讲论清诗》,苏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0页,;林庚白:“同、光诗人什九无真感,惟二张为能自道其艰苦与怀抱,二张者,之洞与謇也。之洞负盛名,领重镇,出将人相,而不作一矜夸语,处新旧变革之际,危疑绝续之交,其身世之感,一见于诗,视謇尤真挚。”“之洞于各体诗并工绝,其五七言古体诗,直可与荆公抗手,无能高下”。《丽白楼诗话》,《丽白楼遗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77、978页。
    1 胡先骕:《四十年来北京之旧诗人》,《胡先骕文存》上卷,江西高校出版社,1995年版,第471页。
    2 郭则法:《十朝诗乘》,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13页。
    3 谭献(1832—1901):原名廷献,字涤生,更名后字仲修,号复堂,自号半厂居士。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同治六年中举。次年会试报罢,选署秀水教谕。光绪十六年,张之洞延主湖北经心书院,越二年,病辞。有《复堂类集》二十一卷。其弟子徐珂辑其论词言辞为《复堂词话》。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六。谭献为近代词学名家。
    4 范旭仑、牟晓朋整理:《谭献日记》,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70页。
    5 正如一位研究者所说:“令人费解的是,三立任教于两湖一事几乎从未经人提及。事实上,此事并非无关紧要。两湖书院开办时,恰逢新学方兴,书院为造就新式人才计,紧随潮流,课程除经史词章外,另开设有天文、地理、数学、测量、化学、博物学、兵法、史略学及兵操等新学科。不数年后,陈宝箴父子在湖南创设的时务学堂就曾部分地参考两湖书院的办学思路和课程设计。如能细加推敲,其中必有待发之覆。仅就三立诸子的教育而吉,甲午战败之后,陈三立与谭嗣同几乎不约而同地重新关注起子侄辈的教育,以冀图谋于将来。这其中除了一连串奇耻大辱的强烈刺激之外,无疑也是受到了两湖书院大力倡导新学的影响。”张求会:《陈寅恪的家族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19—220页。研究者注意到了幕府经历对陈三立的重要性。
    6 陈隆恪:《四致吴宗慈书》,《国史馆馆刊》创刊号,转引自马卫中、张修龄《陈三立年谱》,《近代诗论丛》,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198页。
    7 胡先骗:《读张文襄<广雅堂诗>》,《胡先骗文存》上卷,第181页。
    8 钱基博:“然之洞督鄂之日,尝聘三立校阅经心、两湖书院卷,先施往拜,备极礼敬”。《现代中国文学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3页。
    1 陈三立:《余尧衢诗集序》,《散原精舍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956页。
    2 胡钧:《张文襄公年谱》,转引自自马卫中、张修龄《陈三立年谱》,《近代诗论丛》,第198页。
    3 谭献著,范旭仑、牟晓朋整理:《谭献日记》,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67页。
    4 《谭献日记》,第367页。
    5 《谭献日记》,第370页。
    6 缪荃孙:《艺风老人日记》,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659页。
    7 缪荃孙:《艺风老人日记》,北京大学出版社,第660页。
    8 缪荃孙:《艺风老人日记》,北京大学出版社,第697页。
    1 陈三立:《皇授光禄大夫头品顶戴赏戴花翎原任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湖南巡抚先君行状》,《散原精舍诗文集》,第850、851页。
    2 胡先骕:《与吴宗慈论陈三立传略意见书》(一),《胡先骕文存》上卷,第383页。
    3 屠寄致缪荃孙函:“南菁乃吾乡育才之本,必不可听其糟,阁下总须妥为交代,若陈伯严(分吏部,告假不干)刘慈民(现在版浦掌教)并品学兼优,足以启迪吾乡士者。”见顾廷龙校阅:《艺风堂友朋书札》上册,上海古藉出版社,1980年版,第480页。
    4 高拜石:《古春风楼琐忆》,台湾新生,1997,转引自黎仁凯:《张之洞督鄂期间的幕府》,《史学月刊》,2003年第7期
    5 陈三立:《散原精舍诗文集》,第198、199页。
    6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52页。
    1 张求会在《陈寅恪的家族史》(第218页)一书所开列的此时和陈三立经常聚首的名单中有沈曾植,笔者未见到资料显示,沈曾植直到1898年才进入张之洞幕府,而此时陈三立已离开武昌。
    2 参见:夏孙桐:《缪艺风先生行状》,《碑传集补》卷901《艺风老人年谱》,《艺风老人日记》附录;梁淑安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第468—469页。
    3 《艺风老人年谱》,《艺风老人日记》,第3398页。
    4 汪康年(1860—1911):字穰卿、毅伯。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光绪十五年中举。十六年,应两湖总督张之洞之招,课其孙,旋于自强学院任编辑,又充两湖书院史学斋分教。十八年,赴京会试,中式第二十七名。二十年,补殿试。二十二年,于上海设《时务报》,任经理。二十三年,赴日本考察。二十四年,于上海设《时务日报》,后易名为《中外日报》。三十年,赴京补应朝考,授内阁中书。三十一年,学部聘充谘议官。宣统二年,在北京创办《刍言报》。存有《汪穰卿遗著八卷》、《汪穰卿笔记》等。参见林纾:《汪穰卿先生墓志铭》、唐文治《同年汪穰卿先生传》,《碑传集补》卷五十二;汪诒年:《汪穰卿先生年谱》,上图藏本。
    5 汪诒年《汪穰卿先生年谱》:“光绪十六年庚寅。先生三十一岁。会试报罢,应两湖总督张孝达尚书之洞之招,课其孙刚孙、道孙兄弟。旋在自强书院任编辑事,又充两湖书院史学斋分教,一时名流之在张之洞幕中及官于武昌者,先生皆与纳交。时则有若武进屠敬山寄、无锡华若溪世芳、……江阴缪筱珊荃孙、归安钱念劬恂、瑞安黄仲弢绍箕、石棣杨仁山文会、棉竹杨叔峤锐……皆先生至好也”。上图藏本。
    6 杨锐(1857—1898),字叔峤、钝叔。四川棉竹人。年十九始应童子试,为诸郡县冠。时任四川学政的张之洞邀入幕,命一意读古书,毋事帖括。光绪元年(1875)入尊经书院肄业。张之洞升两广总督,招其办奏牍文字。后又随张之洞入楚佐湖广总督幕。前后十余年,为张之洞所倚重。十一年,中顺天乡试举人。十五年,授内阁中书。后又授总理衙门章京。甲午战起,感愤国事,与康尤为过从甚密,参与强学会。二 十四年,首开蜀学会于京师,又创蜀学堂。戊戌变法中,以陈宝箴密荐,加四品京衔充军机章京。戊戌变法失败,遇难。存《杨叔峤先生文集》一卷,《说经堂诗集》二卷。参见:《清史稿》卷四六四;粱启超:《杨锐传》;粱淑安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第161页。
    1 易顺鼎:《诗钟说梦》,《庸言》第1卷第10号,1913年4月16日
    2 参见陈三立《诰授光禄大夫贵州巡抚沈敬裕公墓志铭》,《散原精舍诗文集》,978—980页;《沈敬裕公年谱》,《涛园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版。
    3 《郑孝胥日记》,第17页。
    4 陈三立:“府君学宗张、朱,兼治永嘉叶氏、姚江王氏说,师友交游,多当代贤杰。最服膺曾文正公及沈文肃公,两公以茶厘事交恶,用府君言得俱解”。《皇授光禄大夫头品顶戴赏戴花翎原任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湖南巡抚先府君行状》,《散原精舍诗文集》,第855页。
    1 黄濬:《花随人圣庵摭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73页。
    2 郭嵩焘:《送陈右铭廉访序》,《郭嵩焘诗文集》,岳麓书社,1983年版,第278页。
    3 陈三立:《喜郑苏龛迁四品京卿沈爱苍除顺天府尹遂有此句》,《散原精舍诗文集》,第73页。
    4 林庚白(1897—1941):福建闽县人。南社重要成员,与柳亚子相交甚笃。林为郑孝胥表侄,和宋诗派成员陈宝琛、沈瑜庆均有亲戚关系,见后文详述。
    5 林庚白:《庚甲散记》,《丽白楼遗集》,第958页。
    6 《郑孝胥日记》,第1747页。
    7 张謇曾称:“爱苍不耐寂寞,又不会经营;子培颇耐寂寞,亦不会经营;苏戡既耐寂寞,又会经营。”见《郑孝胥日记》,第1730页。张謇与沈瑜庆、沈曾植、郑孝胥均有深交,当为知言。
    8 郑孝胥:“闻爱苍昨夜已卒,即往哭之,虽非同志,亦数十年亲爱之交也。革命后恐其不能守节;然闻其夫人以其不出恒诟厉,又傲不礼,爱苍由此愤悒而得疾,犹为贤矣。”《郑孝胥日记》,第1747页。
    9 缪荃孙:《艺风老人日记》,第659、660页。
    10 《郑孝胥日记》,第448页。
    1 《郑孝胥日记》,1894年11月12日,446—447页。
    2 林绍年:字赞虞,晚号健斋,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同治十三年进士,改庶居士,散馆,守编修。充乡试、会试同考官。授御史,在谏垣有直声。后官云南昭通府知府、贵州按察使、云南布政使、云南巡抚、军机大臣、邮传部尚书、度支部右侍郎、河南巡抚、民政部右侍郎、学部右侍郎、弼德院顾问大臣等。林绍年任御史时曾上书请罢颐和园工程。深为士林称许。见陈三立:《清故弼德院顾问大臣民政部右侍郎军机大臣上行走林文直公神道碑铭》,《散原精舍诗文集》,第951—953页。
    1 宋慈抱:《嘉兴沈曾植传》,钱仲联主编《广清碑传集》,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98页。
    2 参见王森然:《近代名家评传》(初集),北京:三联书店,1998:《学部尚书沈公墓志铭》,汪兆铺辑《碑传集三编》,卷八,转引自钟碧容、孙彩霞编《民国人物碑传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67—368页;王蘧常:《嘉兴沈寐叟先生年谱初稿》,《民国人物碑传集》,四川人民出版社,368—377页;宋慈抱:《嘉兴沈曾植传》,钱仲联主编《广清碑传集》,第1098—1099页;许全胜:《沈曾植年谱长编》等。
    3 李慈铭(1830—1894),原名模,字式侯,一字法长;改名慈铭,字爱伯,号莼客;晚年自号越缦老人、莼老等。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同治九年(1870年)举人,光绪六年(1880)成进士,补户部江南司郎中。十五年试御史,十六年补山西道监察御史,转掌山西道。不避权贵,数上封言事,切中时弊。光绪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事起,忧愤而卒。著有《越缦堂诗初集》一十卷、《越缦堂文集》十二卷、《越缦堂文集》十二卷、《越缦堂读史札记》三十卷、《越缦堂诗话》三卷、《越缦堂日记》、《越缦堂读书记》等。1920年,李慈铭同乡蔡元培约同沈曾植、缪荃孙、傅增湘、李盛铎等数十人,将《越缦堂日记》五十一册,用原本影印行世。其生平事迹参见《清史稿》卷486;孙宝圭:《会稽李慈铭传》,钱仲联主编《广清碑传集》,第940—942页;宋慈抱:《会稽李慈铭传》,钱仲联主编《广清碑传集》,第942—943页;梁淑安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第152—153页。
    1 陈衍:《石遗室诗话》,卷十一,第170页。
    2 《沈敬裕公年谱》,《涛园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版,第350—351页。
    3 钱仲联:《近百年诗坛点将录》,《梦苕庵论集》,第360页。
    4 李详:《药里慵谈》,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59页。
    5 林旭:“夫子论诗笑口开,叼逢目色却低回。涪翁不忘弦歌旨,杜老谁区排比才。底用为藩防楚舍,更羞酌水溯强台。似闻辛苦腻颜帢,要傍东家司寇来。” 《写经居士赠诗盛道闽派而病予为涩体谓学芜湖袁使君因答及之》,《晚翠轩集》,民国25年铅印本
    6 关于林旭和闽派诗人论诗的情况,徐珂也有描绘:“光绪甲午、乙未、戊戌,(林旭一引者)三上公车,皆荐而不售,则发愤为诗。取径孟郊、贾岛、陈师道、杨万里,苦涩幽僻,喜从乡人郑孝胥、叶大庄、陈书、陈衍讨论。”《清稗类钞》,文学二
    1 正月初五,沈曾植在武昌度岁,郑孝胥来谈,视新诗数首;正月十二日,郑孝胥访沈曾植;正月十四日,沈曾植访郑孝胥;正月十八日,沈曾植至琴台,与陈衍、梁鼎芬等同赴赴郑孝胥午宴;正月十九日,沈曾植与郑孝胥同谒张之洞夜谈;正月二十六,郑孝胥访沈曾植;二月四日,张之洞访沈曾植,遇郑孝胥;二月十一日,郑孝胥、陈衍访沈曾植;二月十八日,沈曾植宴郑孝胥、张之洞、梁鼎芬、钱恂、纪钜维等;二月十九日,,沈曾植、郑孝胥、纪钜维、梁鼎芬等赴岑春莫约;二月二十五日,郑孝胥访沈曾植,同赴张之洞约;三月九日,沈曾植、郑孝胥等诣张之洞夜谈;三月十二日,郑孝胥借沈曾植停云馆《怀素千文》帖;三月十四日,沈曾植渡江至汉口,过郑孝胥夜谈;三月十五日,沈曾植与郑孝胥同登晴川阁,上大别山,晚沈曾植登船离鄂赴扬;五月十二日,沈曾植自扬州抵汉口,访郑孝胥;五月十四日,沈曾植谒张之洞,郑孝胥、黄绍萁在座;五月十八日,沈曾植访郑孝胥示《同等大别山》诗二首;五月二十日,郑孝胥、李宣龚渡江访沈曾植;五月二十一日,沈曾植、郑孝胥同赴张之洞宴;五月二十四日,沈曾植离鄂,郑孝胥作诗赠别;九月十一日,沈曾植自扬州抵汉口,访郑孝胥;九月十三日,沈曾植谒张之洞,郑孝胥在座;九月十七日,郑孝胥过江访沈曾植;九月二十四日,郑孝胥访沈曾植;十月十八日,郑孝胥过访沈曾植,不值;十月二十一日,沈曾植访郑孝胥谈;十一月二日,郑孝胥渡江访沈曾植;十一月九日,郑孝胥访沈曾植,视疾;十一月十六日,郑孝胥访沈曾植;十一月二十三日,郑孝胥访沈曾植;十二月一日,郑孝胥访沈曾植;十二月十八日,沈曾植欲归扬州,郑孝胥、陈衍等为其饯行。《郑孝胥日记》,第748—782页。
    2 陈衍:《石遗室诗话》卷一,第4页。
    3 陈衍:《石遗室诗话》卷一,第6、7页。
    4 陈衍弟子王真1929年认为“三元说”系陈衍所创,“三关说”系沈曾植所创。(见陈步编:《陈石遗集》(下),1937页。沈曾植弟子王蘧常认为“三元说”系沈曾植、陈衍、郑孝胥三人所创。(见王蘧常:《沈寐叟年谱》,上海《民国丛书》第二辑)本人倾向于后者。
    1 陈衍:《石遗室诗话》卷一,第5页。
    2 陈衍:《石遗室诗话》卷一,第5页。
    3 陈衍:《石遗室诗话》卷十一,第184页。
    4 李宣龚:《硕果亭诗》,民国诗八年排印本
    5 陈衍:《石遗室诗话》卷八,第125页。
    6 陈诗:《尊瓠室诗话》,《民国诗话丛编·二》,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110—111页,
    7 参见孝侯、公叔:《经济文章忆拔翁》,商务印书馆编((1897—1992商务印书馆九十五年:我和商务印书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08—111页;陈诗:《尊瓠室诗话》《民国诗话从编·二》,第110—111页;冒怀苏编著:《冒鹤亭先生年谱》,学林出版社,1998年版,第97页;梁淑安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第146页。
    1 陈衍:《石遗室诗话》卷十,第151页:关于郑孝胥出资赞助《宛陵集》的情况,亦可参见《郑孝胥日记》1911年6月2日:“交《宛陵集》印费一百元与何,取集四部,所任三百元已交足”。《郑孝胥日记》,第1323页。
    2 新会梁氏藏:《梁任公(启超)先生知交手札》,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十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版,第502页。
    3 陈衍:《石遗室诗话》卷十四,第222—223页。
    4 《郑孝胥日记》,第546页。
    5 《郑孝胥日记》,第581页。
    6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0页;深有意味的是,钱钟书早年受乃父影响,和陈衍争论究竟张之洞是否喜欢宋诗:“张孝达之洞《广雅堂诗》下册《过芜湖吊袁沤簃》之四云:‘江西魔派不堪吟,北宋清奇是雅音。双井、半山君一手,伤哉斜日广陵琴。’陈石遗丈谓斥江西派为魔道,而又撇开黄双井为北宋雅音,不免语病。余谓此即本‘论诗宁下涪翁拜’一首之意,丈颁以为的解。”(《谈艺录》,卷44,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54页。)但若干年后,钱钟书又转而认同陈衍的看法,颇追悔年少时的论断:“此余二十二岁时浅见妄言,石遗丈恕其稚騃,故妄听之耳。袁氏《浙西村人集》之学山谷,侪辈共见周知,无可讳饰。故张氏不得不道。观《广雅堂诗集》上册…其薄山谷诗甚矣,岂‘宁下涪翁拜’者哉!”(《谈艺录》,补编,第495页)由钱钟书前后看法的歧异可知断定张之洞是否属宋诗派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张之洞不喜生涩艰深的黄庭坚诗是真,深喜同光体诗人郑孝胥的诗作也是真。文学史的复杂性正在于此。
    7 《郑孝胥日记》,第473页。
    8 郑孝胥:《寿恺堂诗序》,1923铅印本
    1 陈衍参加张之洞幕府雅集的次数不是很多,且位居末流,“南皮广延名流,礼遇有差……而梁鼎芬、蒯光典、陈三立、易顺鼎,位在第一二名流之间,名曰宾僚,时谚呼为分缺间。他如陈庆年、陈衍、张世准之属,不过领官书局月费,时谚呼之未入流。”刘成禺:《洪宪纪事诗本事薄注》,转引自马卫中、张修龄《陈三立年谱》,《近代诗论丛》,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198页。
    2 陈衍:《石遗室师友诗录》,民国石印本,出版日期不详,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本。
    3 陈衍:《石遗室诗话》卷八,第128页。
    4 梁鼎芬生平见《清史稿》第472卷;汪兆铺《梁文忠公别传》(《碑传集三编》第10卷);陈三立《祭梁文忠公文》;温肃《梁文忠公小传》,钱仲联主编《广清碑传集》,第1217—1218页;梁淑安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第420—421页,等。
    1 邸永君《末世孤忠梁鼎芬》http://iea.cass.cn/ygtd/html/mzs_2006061514230043838.htm
    2 陈衍:《近代诗钞》,1923年版
    3 陈三立:《梁节庵诗序》,《散原精舍诗文集》,第825页。
    4 梁鼎芬:《伯严叔峤访予焦山雪中景状再用前韵为贶》,《节庵先生遗诗》,民国十二年刻本。
    5 梁鼎芬:“尚书思友招我至,有陈(三立)杨(锐)易(顺鼎)同追攀”。另:诗后自注云:“余病酒久咳声哑,伯严医治未愈”。《十二月二十日孝达尚书宴集凌霄阁有诗奉和》,《节庵先生遗诗》,民国十二年刻本。
    6 陈三立:《祭梁文忠文》,《散原精舍诗文集》,第977页。
    7 《郑孝胥日记》,第449—450页。
    8 《郑孝胥日记》,第458—459页。
    1 周汉光:《张之洞与广雅书院》,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3年版,第398页。
    2 《郑孝胥日记》,第1513页。
    3 参见吴涑:《蒯公分巡淮扬海道事略》;陈三立:《清故四品京堂蒯公神道碑铭》,《散原精舍诗文集》第1031—1033页;程先甲:《先师蒯礼卿先生行状》;李详:《蒯君别传》;金天翮:《蒯光典吴汝伦左宗棠传》;以上均见钱仲联主编:《广清碑传集》,第1179—1191页。
    4 《郑孝胥日记》,第499页。
    5 《缪荃孙日记》,第786页。
    6 《郑孝胥日记》,第544、545、554、页
    7 《张謇日记》,第380页。
    8 《郑孝胥日记》,第558页
    1 梁淑安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第353页。
    2 陈衍:《石遗室诗话》卷十,第161页。
    3 陈三立:《<顾印伯诗集>序》,《散原精舍诗文集》,第1090页。
    4 程康为程千帆之父。
    5 梁淑安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第437页。
    6 梁淑安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第335页。
    7 参见(美)福尔索姆著,刘阅斌等译《朋友·同事·客人:晚清的幕府制度》一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8 尚小明:《学人游幕与清代学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176、177页。
    1 陈三立:《十桂堂前坐雨赋呈抱冰宫保》,《散原精舍诗文集》,第163页。
    2 龙顾山人纂:《十朝诗乘》,,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13—1014页。
    3 郑孝胥:《山西巡抚丁恪敏公墓志铭》,卞孝萱、唐文权编《辛亥人物碑传集》,团结出版社,北京:团结出版社,1991年版,第654页。
    4 郑孝胥:《题张叔宪槐荫精舍夜话图》,《海藏楼诗集》,第294页。
    5 郑孝胥:《答樊云门冬雨剧谈之作》,《海藏楼诗集》,第227—228页。
    6 郑孝胥:《海藏楼杂诗》,《海藏楼诗集》,第192—193页。
    7 郑孝胥:《广雅留饭谈诗》,《海藏楼诗集》,第102页。
    8 黄濬:《花随人圣庵摭忆》,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版,第106页。
    1 沈瑜庆致梁鼎芬二函,见沈瑜庆:《涛园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第283、286页。
    1 陈衍:《石遗室诗话》卷一,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页。
    2 光绪三十三年(1907),陈衍进京,入学部供职;宣统元年(1909),陈宝琛被荐还朝;宣统二年(1910)七月,郑孝胥进京。见陈声暨:《侯官陈石遗先生年谱》,《陈石遗集》,第1999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张允侨:《闽县陈公宝琛年谱》,《沧趣楼诗文集》,上海古藉出版社,2006年版,第745页,;中国国家博物馆编、劳祖德整理:《郑孝胥日记》,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272页。
    1 关于诗社雅集的情况,诗社成员温肃描绘道:“春与陈弢庵丈、郑苏堪、胡瘦篁、赵尧生、曾刚甫、罗瘿公、潘若海、冒鹤亭、陈石遗、林畏庐诸君为游春之会,会必有诗,畏庐为图。”《温文节公年谱》,《温侍御(毅夫)年谱及檗庵奏稿》,台北:文海出版社,1975年版,第25页;陈衍:“余言庚戍春在都下,与赵尧生、胡瘦唐、江叔海、江逸云、曾刚甫、罗损东、胡铁华诸人创为诗社。过人日、花朝、寒食、上巳之类,世所为良辰者,择一目前名胜之地,挈茶果饼饵集焉。晚则寓于寓斋若酒楼,分纸为即事诗,五七言古近体听之。次集则必易一地,汇交前集之诗,互相品评为笑乐。其主人轮流为之。辛亥则益以陈弢庵、郑苏堪、冒鹤亭、林畏庐、梁仲毅、林山腴而无江氏父子。”《石遗室诗话》卷十二,第202页。另陈声暨:“(陈衍)与江叔海、赵尧生、曾刚甫、杨昀谷、罗掞东、江逸云、林山腴、胡铁华诸君约,遇人日、花朝之等世所好良晨者,择一名胜地,挈茶果饼饵集焉。晚饮寓斋若酒楼,分纸为即事诗,古今韵均听。次集易一地,各缴前集诗,互相品评。其主人轮直之。”与陈衍描述相同,当本此。《侯官陈石遗先生年谱》,《陈石遗集》,第2012页。
    2 赵熙(1867—1948),原名熹,字尧阶;改名熙,字尧生,号香宋。四川荣县人。光绪十七年(1891)中举,次年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二十年授翰林院国史馆编修。二十三年至二十五年,主讲于东川书院。二十九年返京,任国史馆协修、纂修。宣统元年(1909),授御史。次年,转江西道监察御史。以敢于弹劾庆亲王、四川总督、为“戊戌六君子”昭雪而称名朝野。宣统三年,四川掀起保路风潮,任京官川南保路代表。辛亥革命后,以遗民自居,以卖文讲学为生。北洋政府及各路军阀屡次征召,皆辞不就。赵熙在文、史、艺术领域均有成就,诗、词、书、画皆有名于时,亦为近代川剧重要剧作家之一。参见梁淑安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14—315页。
    3 胡思敬(1870—1922),字漱堂,号退庐。江西新昌(今宜丰)人。光绪二十年进士。次年,补殿试,选庶吉士。散馆,改吏部主事。宣统元年(1909),补辽沈道监察御史,转广东道。劾两江总督端方,有直声。辛亥后以遗老自居。张勋复辟,授副都御史。赴任道中,闻事败而返。著有《退庐文集》、《退庐诗集》、《戊 戌履霜录》、《国闻各乘》等,合刊为《退庐全集》。参见陈毅:《胡退庐墓表》,卞孝萱、唐文权编《民国人物碑传集》,北京:团结出版社,1995年版,第935—936页。
    1 唐振常:《直声在天地,诗名满人间——记香宋赵尧生先生》,《川上集》,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278—279页。
    2 江瀚(1853—1935):字叔海,别号石翁山民,福建长汀人。光绪十四年(1888),入诒佩绅幕。易佩绅调任苏藩,随赴苏州。光绪十八年主持重庆东川书院。二十二年赴致用书院讲学。二十三年受聘于长沙校经堂。光绪三十年赴日考察教育。三十一年任江苏高等学堂监督。翌年四月,任清政府学部总务司行走。三十三年升学部参事官。宣统二年(1910)年任京师大学堂分科教授,兼女子师范学堂经理。1912年任京师图书馆馆长。1914年任北京政府政事堂礼制馆总编纂。1915年任参政院参政。1916年任总统府顾问。1928后任故宫博物院理事,接任理事长。著有《慎所立斋诗文集》、《孔宗篇》、《孔学发微》等。徐友春主编:《民国人物大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26页;江庸:《江庸自传》,《江庸诗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3 江庸(1877—1960):字翊云,一作翼云,别号澹堂阁主。福建长汀人。江瀚之子。光绪十四年,随父在易佩绅幕府。光绪十八年,随父至重庆。二十年,从赵熙治诗古文。二十四年,入成都中西学堂肄业。二十六年,入京应顺天乡试。二十七年留学日本,入成城学校。二十九年毕业,入早稻田大学学习法制经济。三十二年毕业回国,北洋大臣袁世凯聘充北洋政法学堂教务长,未到校,学部调充普通司司员兼京师法政学堂教习。三十四年,应学部试,列举人。宣统元年(1909),署大理院推事,充京师法政学堂监督。辛亥革命爆发,随唐绍仪赴武昌议和。1912年,简京师高等审判厅厅长。1913年起,任司法部次长。1916年辞职。1918年,任留日学生监督。1920年,任修订法律馆总裁。1923年,创办《法律评论》周刊。1924年,教育部聘充国立政法大学校长。次年辞职。1927年,任朝阳大学校长1936年,代表中国律师协会参加维也纳国际律师协会会议。1938年,任国民政府参议。1942年,任国民政府参政会主席团成员。1948年,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大法官。1949年,任政协特邀代表。建国后任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委员、上海文史馆馆长等职。著有《趋庭随笔》、《百花山诗草》、《南游诗草》等。。江庸为赵熙弟子。《江庸自传》,《江庸诗选》,第219页。
    4 郑孝胥:“江叔海之子庸,字翊云,持赵尧生书来见,今为大理院推事,自言留学日本早稻田,尝与文虎同舍”。《郑孝胥日记》,第1275页。
    5 江庸:《花朝集陶然亭,赋呈赵尧生师、郑太夷、陈石遗丈,及曾刚甫、胡漱唐、温毅夫诸公》、《清明集天宁寺,迟石遗丈不至》等诗。《江庸诗选》,第7、9页。
    6 曾习经(1867—1926),字刚甫、刚父,号蛰庵。广东揭阳人。肄业于广雅书院,为梁鼎芬弟子。光绪十五年(1889)举人,次年会试中式,十八年,补殿试,成进士,授户部主事,迁员外郎。清末改官制,擢度支部左参议,晋右丞,历官税务处提调、印刷局总办、宪政编查馆学部咨议等。辛亥革命后,于清帝宣布逊位前一天先行引退,以示始终。袁世凯欲罗致,拒不出。购田于河北宁河县,从事垦辟。晚境窘迫。著有《蛰庵诗存》一卷。生平事迹参见梁启超:《曾刚父诗集序》,陈引驰编《粱启超学术论著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27—529页;梁淑安:《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第445页。曾习经有《花朝江亭宴集》、《清明日同社约访万柳堂遗址予到迟社散僧方掩楼扉独自登楼凝望苍翠然晚暮矣》、《法源寺丁香花下》、《花朝同陈弢庵郑苏堪林畏庐赵尧生陈石遗胡漱唐梁众异冒鹤亭温毅夫罗掞东潘若海诣花之寺》、《雪晴江亭社集》、《南河泊》、《弢庵先生招游净业寺》、《潘若海约极乐寺看海棠阻风未往晚饭西安楼》、《赵香宋同年约法源寺看丁香》、《天宁寺牡丹》诸诗,“以上皆庚辛两年,春游结社之作,十之六七也”。 见《石遗室诗话》卷十二,第198—200页。
    1 参见钱仲联:《近代诗钞》,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535页;梁淑安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84—285页。
    2 黄濬:《花随人圣庵摭忆》,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595页。
    3 见罗悖曧《沈培老挽诗》,《瘿庵诗集》,民国十七年叶恭绰刻本;黄濬:《花随人圣庵摭忆》,第596页。
    4 陈声暨:《侯官陈石遗先生年谱》,《陈石遗集》,第2012页。
    5 冒广生(1873—1959),字鹤亭,号瓯隐,亦号疚斋。江苏如皋人。年十二,从外伯祖周星誉受词章学。又十年,从外祖周星诒受校雠、目录学。光绪二十年(1894)中举,考官黄绍第赏其才,选为婿。戊戌变法时期,与康有为、梁启超、林旭、徐珂等维新人士往来密切,列名“保国会”,参与“公车上书”。同年,应经济特科试,因策论中引卢梭《民约论》落榜。历官刑部、农工商部郎中。辛亥革命后,任瓯海(温州)、镇江、淮安等地海观监督、南京考试院考选委员、高等典试委员、国史馆纂修。三十年代末,任教中山大学。1949年以后,被聘为上海文物保管会特约顾问。著有《小三吾亭文甲集》、《诗集》四卷、《词集》二卷、《冒巢民先生年谱》等。冒怀苏编著:《冒鹤亭先生年谱》:梁淑安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第322页。
    6 钱仲联:《近百年诗坛点将录》,《梦笤庵论集》,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356—357页。
    7 黄绍第:字叔颂,号缦庵,浙江瑞安人,黄绍箕弟。光绪庚寅(1890)进士,官湖北候补道。著有《缦庵遗稿》。
    8 《冒鹤亭先生年谱》,第84、89页。
    1 陈衍:《石遗室诗话》卷四,第67页。
    2 《冒鹤亭先生年谱》,第93页。
    3 《冒鹤亭先生年谱》,第138页。
    4 《冒鹤亭先生年谱》,第140页。
    5 《冒鹤亭先生年谱》,第106页;又:光绪二十五年(1899),江标以所藏《冒巢民手书菊饮诗卷》赠冒广生,冒在之后十年间,遍请名流题词,陈三立、沈曾植、范当世、夏敬观、梁鼎芬、易顺鼎、诸宗元等均有题诗。
    6 《冒鹤亭先生年谱》,第401页。
    7 潘博( —1916):原名又博,字弱海,后改为若海。广东南海人。尝与黄节、任元熙、邓实、邓方等同问学于简朝亮。后师康有为,与梁启超、麦孺博相习。宣统年间,往来津沪,与陈三立、朱祖谋往还。又与赵熙、罗惇曧、罗悖、诸宗元、梁鸿志等相交。民国四、五年间,尝佐江苏军幕,与陈三立往还甚密。1915年,袁世凯帝制议起,潘博起兵抗之,遭袁世凯通缉,避居香港,匿康有为宅,悲愤呕血而卒。
    8 《郑孝胥日记》,第1750—1751页,1918年10月24日。
    9 陈三立:《挽潘若海》,《散原精含诗文集》,第528页。
    1 陈三立在《蜕庵集序》中谈到:“余于南海康先生入室弟子获交其乡以诗名者二人,曰潘若海、麦君蜕庵,皆才性人也”。陈三立:《蜕庵集序》,《散原精舍诗文集》,第1152页。陈三立有《答潘若海》诗:“滔滔安所在,此士古之狂。喜得新传句,知仍溷卖浆”,《答潘若海》,《散原精舍诗文集》,第400页。
    2 林思进(1873—1953):字山腴,号清寂翁,四川华阳人。光绪二十九(1903)年举人。次年,东渡日本,考察政教风俗,视野日阔,交游俞广。三十三年,返国,授内阁中书。辛亥,睹国事无可为,告假南归。民国初,友人蒲伯英、杨沧白迭主川政,邀其出,皆婉词拒绝,坚不肯出。后任成都府中学堂监督,又任四川省图书馆馆长。1917,任华阳中学校长,1924年辞去。历教四川高等师范学校、成都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大学。解放后,任四川省文史馆长。著有《清寂堂诗录》、《清寂堂文乙录》、《吴游集》、《华阳人物志》等。见王仲镛《林思进传》,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省志人物志编纂组编:《四川近现代人物传》(第三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87—192页。
    3 汪辟疆:《光宣诗坛点将录》,《汪辟疆文集》,第387页。
    4 梁鸿志(1882—1946),原名仲异,字鸿志,后以字行。福建长乐人。出身仕宦之家,其曾祖父梁章钜,是著名学者。政绩卓著的福建巡抚。梁鸿志六岁时,祖父任长崎领事,全家随同去日本两年。光绪二十九年(1903)中举,后入京师大学堂。毕业后历任山东登莱青道署科长;奉天优级师范学堂教员;法制院科员、法制局秘书、佥事、参事;参议院秘书长等职。因从段祺瑞游,故民初段任国务总理,梁为秘书长,成为皖系、安福系的重要成员。直皖战后,被指为安福系十大祸首之一,列名通缉,隐遁大连、上海等处,以诗酒自娱。八一三凇沪战起,东南数省沦陷,日人于华中制造“维新政府”,梁鸿志出任行政院长。汪伪政权成立,取代维新政府,梁任监察院长。抗战胜利后,以汉奸罪判处死刑。著有《爰居阁诗》。参见秦孝仪主编:《中国近代史辞典——人物部分》,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85年版,第318页。
    5 温肃(1878—1939),原名联璋,字毅夫,号檗庵,广东顺德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举顺天乡试第三名举人,二十九年成进士,廷试,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宣统二年授湖北道监察御史。宣统三年,梁鼎芬至京,居温肃宅。入民国,客张勋幕府四年。1917年张勋复辟,任都察院副都御史。1922,逊帝溥仪任命其于南书房行走。1929年任香港大学汉文讲师。后追随溥仪于伪满洲国。著有《权山文录》、《陈独漉年谱》。参见温必复等:《温文节公哀启》,卞孝萱、唐文权编《辛亥人物碑传集》,北京:团结出版社,1991年版,第644—647页。
    6 梁启超:《曾刚父诗集序》,陈引驰编《梁启超学术论著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28页。
    1 诗社成员之一的胡思敬回忆道:“庚戌之春,予在京师与赵尧生、曾刚父、陈石遗、罗掞东诸君结访古诗社,月必数会,每会必游,每游必有诗。凡前朝遗迹,荒烟蔓草,人迹所不到之区,吟眺搜访殆遍,亦一时盛事也。次年辛亥,石遗招陈伯潜、郑苏龛、林畏庐入社,皆福建人;刚父招温毅夫、潘若海入社,皆广东人也。予宦游累载,所交海内知名之士,闽粤人居多。而吴会英才荟萃之区,反不能与之并驾。地气迁移之渐,人才盛衰消长之机,往往由一二人倡之,传播浸广,风气为之一变。人可不自奋与?”《题松筠庵话别图》,《退庐文集》卷六,《退庐全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75年版,第355—356页
    2 钱仲联:“梁、黄、曾、罗并称‘粤东四家’,并非由于他们代表广东诗最高成就,乃至诗学宗旨的相同——学宋”。魏中林整理:《钱仲联讲论清诗》,苏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4—145页;汪辟疆也认为“粤人而不落粤派者,有梁鼎芬、曾习经、黄节、二罗。能秀、能丽、能婉、能雅,似胜江左”《汪辟疆说近代诗》,上海古藉出版社,2001年版,第286页。
    3 梁启超:《曾刚父诗集序》,陈引驰编《梁启超学术论著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27页。
    4 唐振常:《直声在天地,诗名满人间——记香宋赵尧生先生》,《川上集》,三联书店,1996年,第382页。
    5 《石遗室诗话》卷三,第52页。
    6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4页。
    7 《石遗室诗话》卷十九,第293页。
    1 胡思敬:《题松筠庵话别图》,《退庐文集》卷六,《退庐全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75年版,第355—356页。
    2 “余初至都,冒鹤亭(广生)为余赁居上斜街。群木绕屋,古槐天矫孥空,是数百年物。层楹轩爽,稍具亭轩,缭以朱藤、海棠、丁香诸杂花,间以湖石、枣树覆之。袁珏生(励准)谓是顾侠君先生小秀野草堂。何猨叟题有楹联云:‘草堂小秀野,花市下斜街’者也。余居半载,遂赋悼亡,朋辈相慰藉者,时过从谈宴赋诗。樊樊山云:‘…老作斜街花市长,贫无背郭草堂资…’,又次韵云:‘善本枣梨同秀野,小园杨柳异江潭…’。掞东云:‘背城幽筑占春深,僵石疏花柳十寻。旧主尚闻尊酒帝,荒庵今已属诗淫。相从餔啜夸余子,每喜风骚得嗣音。更酹清觞慰猨叟,斜街花市未销沉。’…昀谷云:‘斜街记访侠君庐,小坐贪看月上初…’。”陈衍:《石遗室诗话》卷三,第35页。
    3 “旧诗人陈衍,与冒广生友善,逊清末叶,同官北平。衍所寓上斜街屋,相传为元顾侠君‘小秀野草堂’故址,以是凡文酒雅集,名流咸乐就之。”林庚白:《丽白楼遗集》,第923页。
    1 陈声暨:《侯官陈石遗先生年谱》,《陈石遗集》,第2015页。
    2 梁鸿志:《花朝后一日陈石遗先生招同何鬯威、朱芷青、曾次公、黄哲维、集小秀野草堂》,《爰居阁诗》;“庚戍花朝后一日,余招鬯威、芷青、仲毅、次公、秋岳数子集小秀野寓庐小饮,限各赋五言律一首。”《石遗室诗话》卷三,第54页;《侯官陈石遗先生年谱》,《陈石遗集》,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011页。
    3 “庐江陈子言(诗)与确士为文字骨肉,屏绝世务,冥心孤往,一意苦吟,今之贾阆仙、李才江也。庚戍十月五日,余招引斜街寓庐,同集者杨昀谷、赵尧生、胡瘦唐、王书衡、马通伯、姚叔节、吴君遂、冒鹤亭、林畏庐。君归赋诗曰:‘…侠君秀野堂,今日石遗室。清流日骈罗,韵事未消歇。’”《石遗室诗话》卷四,第64页:冒怀苏编著:《冒鹤亭先生年谱》,第166页。
    4 《石遗室诗话》卷四,第63页。
    5 陈曾寿(1878—1949),字仁先,号耐寂、复志、焦庵等,湖北蕲水人。嘉道间诗人陈沆之曾孙。少肄业于武昌两湖书院,师从梁鼎芬。年十八,补县学生。光绪二十三年,以选拔贡于朝。二十八岁,与母弟曾则、曾矩,同中式乡举。二十九年,成进士,官刑部主事。一度东游日本。是年,召试经济特科,入高等,寻调学部,累迁员外郎、郎中,最后官至学部右侍郎。辛亥革命后归湖北。1917年参与张勋复辟。后筑室于杭州南湖,幽居奉母。与俞明震为近邻,时相酬唱。1925年赴天津,追随溥仪,后又至长春。晚年南归。家故畜元吴镇画松曰《苍虬图》,因以名阁,所为诗号《苍虬阁集》。
    6 《石遗室诗话》卷二十二,第344页。
    1 陈衍:《重过秀野草堂故居追合哲维怀旧之作》,《陈石遗集》,第203页。
    2 林纾:《辛亥除夕得石遗书却寄》,《畏庐诗存》,民国刻本:《石遗室诗话》卷五,第82页。
    3 “陈子言《岁暮读石遗室诗话奉寄》云:‘松舒夜叉背,枫蕴陆浑火。奇哉先生诗,妙论至繁夥。低回太山咏,寂寞秀野坐。有酒可浇愁,当年曾著我……’”《石遗室诗话》卷二十七,第415页。
    4 陈三立:《清故四品京堂蒯公神道碑铭》,《散原精舍诗文集》,第1031页。
    1 宋慈抱:《陈三立传》,李开军校点:《散原精舍诗文集》,第1207页。
    2 参见《艺风老人年谱》,《艺风老人日记》,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404—3418页。
    3 范当世(1854—1905),初名铸,后易名当世,字无错、铜士,号肯堂、伯子。江苏南通人。少孤贫,力学。补诸生。曾九试秋闱而不第,三十五岁后决意弃举业。与张謇、朱铭盘有“通州三生”之称,与弟范钟、范铠又称“三范”。吴汝伦主冀州,闻其名,邀北上,讲学于保定莲池书院。丧妻,由吴汝伦为之介,续娶桐城姚莹孙女为妻。其岳父姚浚昌曾参曾国藩幕。妻舅兄弟姚永朴、姚永概均为桐城文派嫡传,其继室姚蕴素为女诗人。范当世后入直隶总督李鸿章幕,以诗文课其子。后即南游,客鄂、沪。曾执教通州东渐书院讲席,后又任江宁三江师范学堂总教习。晚年归里,筹办南通小学。著有《范伯子诗集》十九卷、《范伯子文集》十二卷。汪辟疆在《光宣诗坛点将录》中臀之为“天明星霹雳火秦明”。钱仲联《近百年诗坛点将录》中以“天雄星豹子头林冲”譬之,均属非凡。参见马亚中:《<范伯子诗文集>·序》,马亚中、陈国安校点:《范伯子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1 俞明震(1860—1918),字恪士,号觚斋,晚号觚庵。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光绪十六年(1890)进士。以翰林改官刑部,外任道员。甲午中日战争时,在台湾佐唐景菘幕。次年,台湾民主国成立,入阁为内务大臣。后随唐景菘返大陆,居江南。二十八年,为江南水师学堂总办。次年,赴上海参与查办《苏报》案。宣统二年(1910)任甘肃提学使,署布政使。晚归江南,筑室南京西溪与杭州西湖,与陈三立、陈曾寿等诗酒酬唱。著有《觚庵诗存》四卷。陈三立对其诗评价极高:“觚庵诗感物造端,摄兴象空灵杳蔼之域,近益托体陈简斋,句法追钱仲文。”参见陈三立:《俞觚庵诗集序》,《散原精舍诗文集》,第944页。
    2 樊增祥(1846—1931):字嘉父,号云门、樊山,别署天琴老人、身云居士。湖北恩施人。同治六年中举,张之洞荐其为潜江学院山长。其后与张之洞交往甚密,亦受张之洞影响,转向经史致用之学,悉焚其诗词旧作。光绪三年(1877)中进士。二十六年,简授皖北道道员。累官至陕西布政使、江宁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后以遗老自居。袁世凯执政时期曾为参政院参政。著有《樊山集》二十八卷、《樊山续集》三十二卷。樊增祥为晚清名诗人,中晚唐诗派的代表。张之洞认为洞庭湖南北只有两位诗人,一为王闿运,一为樊增祥。其生平事迹参见:梁淑安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第470—471页。
    3 杨钟羲(1865—1940),原名钟广,字惧庵、子晴、芷晴、子勤,号留坨,晚号圣遗居士。正黄旗汉军籍。出身世宦之家,为盛昱表弟。少随父宦居武昌。光绪十一年(1885)应京兆试,中举人,出翁同龢、潘祖荫门下。十五年,成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二十年,充顺天乡试考官,二十一年,充会试考官。二十五年,保送知府,分发浙江。二十九年荐试经济特科,不应。返湖北,授襄阳、安陆知府。三十四年,补授淮安知府,又授江宁知府。辛亥革命后,避地沪上,与沈曾植、李宣龚、陈曾寿、金蓉镜等相唱酬。1923年,谒见溥仪,与王国维等同被任命为南书房行走。1933年东游日本,归国后被溥仪任命为“国立图书馆馆长”。1936年后息影北京。著有《圣遗诗集》、《雪桥词》、《雪桥诗话》、《雪桥诗话续集》、《白山词介》等。参见:《雪桥自定年谱》,《中和月刊》1940年第1卷第10-12号、1941年第12卷第1、2号;梁淑安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第157页。
    4 陈三立:《雪樵诗话续集序》,《散原精舍诗文集》,第914页。
    5 顾云(1845—1906),字子鹏,号石公。江苏上元(今江宁县)人。少逢战乱,避地秦淮,舞稍盘马,豪侠自喜:继乃折节读书,工古文辞,亦豪于诗。归里,补县学生。假馆盔山薛庐,诗酒自娱。光绪十七年(1891)游吉林,为将军长顺修省志,事竣,获报教职,选宜兴训导,署常州教授。著有《盋山诗文录》。参见梁淑安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第353页。
    6 “上元顾君子鹏,振奇磊落人也。丙申荃孙来主钟山,始识君。君工古文辞,读书略观大意。家甚贫而 口不言,天趣盎然。其立身行己皎然自拔于流俗,古人所谓意思深长者,其君之谓与?”缪荃孙:《送顾子鹏之荆溪训导任序》,《艺风堂文集》(一),第622页,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九十五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5
    1 见陈三立《过龙蟠里顾石公故宅》诗后小注,《散原精舍诗文集》,第445页。
    2 见寄禅《挽三公》诗序:“方悲悼间,忽闻江南顾石公亦与三月醉死乌龙潭上”,诗云:“我爱江南顾石公,苦吟终日坐松风。大瓢一醉龙潭月,便于刘伶荷锸同”。梅季点辑:《八指头陀诗文集》,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版,第344页。
    3 陈三立:《过龙蟠里顾石公故宅》,《散原精舍诗文集》,第445页。
    4 叶参:《郑孝胥传》,《民国丛书》第一编,上海书店,1989年版,第2页。
    5 陈衍:《海藏楼诗叙》,《石遗室集》,第510页。
    6 李瑞清,字仲麟,号梅庵,江西临川人。其貌甚魁伟,广颡丰颐,神志内湛而乐易近人。光绪辛卯(1891年),举湖南乡试副榜第一人,以不合例注销。癸巳(1893年),成进士。甲午(1894年)殿试,授庶吉士。寻丁内艰,服阙,改官道员,分江苏,总办两江师范学堂及宁属高等学堂,三署江宁提学使。辛亥革命爆发时,布政使樊增祥逃逸,李瑞清署布政使。拒绝革命军江苏都督程德全的挽留,将库存银两悉数交付江宁士绅,孑身走沪上。临行前,将自己仅有德一辆马车卖掉,得到的钱全部赠给家境窘迫的学生。居沪后,易道士装,匿姓名,自署曰清道人,鬻书画自给。李瑞清文诗均宗汉魏,书备各体,传世者以北魏碑体其字画在民国享有盛誉。民国九年十月卒。著有《清道人遗集》4卷。参见吴宗慈:《李瑞清传》,卞孝萱、唐文权编《民国人物碑传集》,团结出版社,1995年版,第879—881页;朱祥清主编:《江西近现代人物传稿》(第二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76—280页。
    7 朱祥清主编:《江西近现代人物传稿》(第二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笫280页。
    1 陈三立诗集中为李瑞清所作者甚多:《横板桥步月偕仁先李道士》、《有忆李道士客金陵》、《横板桥北草场偕曹东寅李道士玩月》、《夜访李道士共其弟筠庵方留疾仁先恪士亦在座》、《携仁先李道士过太夷海藏楼赏晚菊》、《乙卯元旦仁先李道士见过》、《别墅闲居寄怀陈仁先李道士》等,均见《散原精舍诗文集》。
    2 陈庆年(1863—1929),字善馀。江苏丹徒人。光绪八年(1882)补县学生员,是年秋乡试,与沈曾植交游。十二年,肄业于南菁书院,又与唐文治、赵剑秋、孙师郑等为同学,并为王先谦、黄以周所器重。十四年,中优贡生。后入张之洞幕,居武昌,任译书局总纂,兼两湖书院分教。后赴湘,任高等学堂监督,兼提调湖南全省学务。又赴江南,端方委以江楚编译局、江南图书馆差。1921年,唐文治创办无锡国学专修馆,延其主讲,以病未成行。著有《横山乡人类稿》十三卷、《古香研经室笔记》、《横山乡人丛钞》等。唐文治:《陈君善余墓志铭》,《碑传集补》第五十三卷;梁淑安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第244页。
    3 郑孝胥:《酬石遗题盟鸥榭诗》,《海藏楼诗集》,第310页。
    4 陈三立:《过陈善馀编译局》;《题陈善馀横山草堂图二首》;《善馀侵晨相过值酣卧为门者所拒戏作以诒之》;《陈善馀过话》;《散原精舍诗文集》,第224、283、471、551页。
    5 陈三立:《见在龛集序》,《散原精舍诗文集》,第936—937页;王庚:《今传是楼诗话》,第191页。
    6 陈三立:《见在龛集序》,《散原精舍诗文集》,第936页。
    7 徐凌霄、徐一士:《凌霄一士随笔》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716—717页,;陈宝琛:《林君贻书六十寿序》,《沧趣楼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356页。
    8 陈宝琛:《林君贻书六十寿序》,《沧趣楼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356页。
    9 陈宝琛:《林君贻书六十寿序》,《沧趣楼诗文集》,第356页。
    10 读经会是辛亥以后郑孝胥和几个好友结成的小团体,旨在通过读经来坚定恪守儒家思想的决心,与新思潮抗衡。主要成员均为郑孝胥知交,见《郑孝胥日记》:“爱苍言‘今日读经社已开,到者旭庄、贻书、宣甫’”。1912年7月15日条,第1424页;“辰刻,诣沈爱苍,为读经社第二集,到者旭庄、宣甫、怡书”。1917年7月12日条,第1425页;“赴读经会,仍读《礼记》、《孟子》。”1912年7月28日条,第1426页;“赴读经社,读《孟子·万章》篇、《礼记·玉藻》至《乐记》。鉴泉来入社,子益携其女君珈来听”。1912 年8月4日条,第1427页:“旭庄、宣甫、小宋来,作读经会”。1912年9月15日条,第1432页等。
    1 钱基博:“初三立之移家金陵也,日从两江总督端方游,品评书画,意气甚欢。”《现代中国文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5页。
    2 李有棻为陈三立姻亲,从陈三立在《清故太子少保江宁布政使护理总督李公墓志铭》中的描述中来看,李有棻出任江宁布政使在宣统二十八年(1902),见《散原精舍诗文集》,第893页。
    3 陈三立:《清故四品京堂蒯公神道碑铭》,《散原精舍诗文集》,第1031页。
    4 陈三立:“淑人死,余遯而寄湖上”,(《继妻俞淑人墓志铭》);“当是时,三女怵余以忧死,挟居杭之明圣湖上”,(《长男衡恪状》)《散原精舍诗文集》,第1025、1027页。
    5 此处借用日本学者谷川道雄在《中国社会构造的特质与士大夫的问题》一文中所用概念,见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94页。
    6 陈作霖(1837—1920),字雨生,号伯雨。别号雨叟、可园、冶麓、重光耄道人等。江苏南京人。咸丰元年(1851)中秀才。光绪元年(1875)中举。三应礼部试不售。曾得候补教谕衔,终生不得实缺。曾受徐世昌之邀,参加晚清移诗社,参与《晚清移诗汇》的编选工作。著有《可园文存》十六卷、《可园诗存》二十八卷、《可园词存》四卷、《可园诗话》八卷、《寿藻堂文集》二卷、《养和轩随笔》二卷;编有《金陵通纪》十六卷、《金陵通传》四十九卷。徐世昌称其,“可园研精经史,留心乡邦文献,著述甚夥。江宁文物 自汪晦翁后,允推硕果。……性好山水,淡于荣利。晚岁失明,犹口授子辈吟哦不辍,其孤怀高志,往往见于篇章。感事忧时,清而不激,出入于杜、韩、白、陆,而不袭其貌。晚年喜学山谷,不流偏仄。”陈三立谓:“自余侨江宁,世所推汪先生士铎殁己久,继汪先生而起有声者,犹获接秦君际唐、邓君嘉缉、顾君云及可园陈先生。二十余年间,三君先后殂谢,独先生醇德劬学,岿然系东南之望,乱后人士,考道问业,依以为宗。”陈三立在《可园传易图为陈伯雨翁题》一诗中有“硕果可园翁,望与钟阜伍”句。其生平事迹参见卢前:《孝通陈先生别传》,卞孝萱、唐文权编:《民国人物碑传集》,北京:团结出版社,1995年版,第461页。
    1 陈三立:《江宁陈先生墓志铭》,《散原精舍诗文集》,第984页。
    2 陈三立诗中有“江湖意绪兼率病,墙壁公卿问死生”(《人日》,《诗文集》,第2页);“初有江湖属隐沦”。(《月亭》,《诗文集》,第3页):“插足江湖心倔强”(《次韵答王义门内翰枉赠一首》,《诗文集》,第9页);“藏舟夜半负之去,摇兀江湖便可怜”(《晓抵九江作》,《诗文集》,第41页);“归去江湖残泪在”。(《赠别小鲁还武昌》,《诗文集》,第78页);“但使江湖晚闻道,雕虫解出草玄人”(《书丹徒李生独诵堂遗稿后》,《诗文集》,第102页等,涉及“江湖”处甚多。
    3 陈三立在为好友朱祖谋所作墓志铭中说:“晚处海滨,身世所遭,与屈子泽畔行吟为类”。移之描述陈三立,似无不可。见陈三立:《清故光禄大夫礼部右侍邮朱文直公墓志铭》,《散原精舍诗文集》,第1096页。
    4 胡朝梁:《次韵义宁师见贶》,《诗庐诗钞》,民国十二年铅印本
    5 郑孝胥:《海藏楼杂诗》,《海藏楼诗集》,第191页。
    1 以上论述参见日本学者青木正儿《中华文人的生活》中的有关描述,见(日)清木正儿、吉川幸次郎著《对中国文化的乡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3页。
    2 沈曾植:《海日楼从札》,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60页。
    3 关于陈三立的奖掖后进,张求会在《陈寅恪的家族史》中也有论述,参见此书319—326页。
    4 张晖:《龙榆生先生年谱》,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3页。
    5 征辟疆:《光宣诗坛点将录》,《汪辟疆文集》,第328页。
    1 陈三立致寥树蘅书,见《散原精舍诗文集》,第1167页。
    2 《郑孝胥日记》,第1193页。
    3 《郑孝胥日记》,第1193页。
    1 郑孝胥:《<散原精舍诗>序》,《海藏楼诗集》,第545页,上海古藉出版社,2003
    2 邱明正主编:《上海文学通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46页。
    3 之所以用“遗民”而不用“遗老”的称呼,多少有一点摆脱政治立场而客观研究这批士大夫的意味。可 参照葛兆光在《世间原未有斯人——沈曾植与学术史的遗忘》中关于“遗民”和“遗老”用语的分析,见《读书》,1995年第3期;亦可参照林志宏:《民国即敌国也——清遗民与近代中国政治文化的转变》中有关“遗民”问题的分析,台湾大学历史学研究所2005年博士论文。
    1 吴士鉴诗句,见《石遗室诗话》卷十四,第231页。
    2 瞿鸿横(1850—1918),字子玖,号止庵,晚号西岩老人。湖南善化人。年十七补诸生,肄业城南书院,何绍基、郭嵩焘激赏之。同治十年(1875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光绪元年(1875年),大考翰詹一等第二名,擢侍讲学士,年甫二十六。充日讲起居注官。先后典河南、福建、广西乡试,任河南、浙江、四川学政。光绪二十一年(1896年),充教习庶吉士,转翰林院侍读学士,二十三年,摧詹士府詹士,属刑部右侍郎,再擢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二十五年,授礼部右侍郎,督江苏学政。二十六年任满。八国联军入侵,慈禧太后、光绪西逃,瞿鸿禨奔赴行在,授左都御史、晋工部尚书,入值军机,兼充政务 处大臣。旋充国史馆副总裁,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居各部之上,任尚书。三十一年,清廷下诏预备立宪,参与筹划。三十二年,任协办大学士。庆亲王唆使侍讲学士恽毓鼎劾其揽权恣纵,罢官归里。辛亥革命后迁居上海。袁世凯征为参议员,不就。著有《超览楼诗稿》六卷、《瞿文慎公诗选遗墨》四卷。其生平事迹参见《清史稿》卷四三七;陈三立《皇清诰授光禄大夫特谥文慎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外务部尚书善化瞿公墓志铭》,《散原精舍诗文集》,第959—962页;刘宗向:《瞿鸿禨传》,钱仲联主编《广清碑传集》,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06—1107页;梁淑安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第489—490页。
    1 可考者如:光绪十年(1884年)七月十四日,郭嵩焘邀陈三立、瞿鸿禨、王先谦小酌。《郭嵩焘日记》,卷四,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94页。
    2 陈夔龙(1847—1938),字筱石,别号庸庵居士。贵州贵阳人。光绪元年(1875)中举,十二年成进士。由兵部主事历迁郎中,兼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佐理外交。后以总理衙门保案擢内阁侍读学士。庚子事变时以顺天府丞兼署府尹,旋调太仆寺卿。外兵入京,又为顺天府尹兼留京办事大臣,并随办和议。后擢任漕运总督。光绪二十九年,移河南巡抚。三十二年,署江苏巡抚,翌年擢授四川总督。三十四年调两广总督。宣统元年(1909)复调直隶总督。辛亥革命爆发,引疾去职,遂为上海租界之寓公。著有《水流云在图记》上下册、《梦蕉亭杂记》二卷、《花近楼诗存》等。徐一士:《一士类稿》;高震霄:《清授广禄大夫太子少师故自立总督北洋大臣陈公墓志铭》,卞孝萱、唐文权编《辛亥人物碑传集》,北京:团结出版社,1991年版,第676—679页。
    3 林庚白:《孑楼诗词话》,《丽白楼遗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11页。
    4 周树模(1860—1925):字少朴,号沈观,又号孝甄,晚年自号泊园老人,湖北天门县人。十九岁檄调经兴书院肄业。二十六岁考取乙酉科选拔贡生,即以是科举本省乡试。丙戌会试报罢,留京,馆于屠仁守家。乙丑成进士,以二甲第二名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历任辛卯年广东副主考、甲午会试同考官、癸丑山西副主考、乙未会试同考官、江苏提学使。前后主两湖书院、经心书院、江汉书院、蒙泉书院讲席。壬寅服阙入都,授御史。乙巳以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以御史偕行。丁未(1907年)任奉天左参赞。戊申(1808年)授黑龙江巡抚。辛亥革命后避居沪上。甲寅(1914年)任平政院长。著有《沈观诗文集》。“于诗喜称‘二陈’,谓后山、简斋”。参见《清授光禄大夫建威将军黑龙江巡抚周公墓志》,钱仲联主编:《广清碑传集》,第1228—1229页。
    5 汪辟疆:《光宣诗坛点将录》,《汪辟疆文集》,第345页。
    6 夏敬观:《忍古楼诗话》,张寅彭主编《民国诗话丛编·三》,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28页。
    7 左绍佐(1846—1927),字芴卿、竹芴,湖北应山人。弱冠,受知于张之洞。调经心书院为高材生。光绪 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先后官法曹三十年。庚子,两宫西狩,随扈。旋转御史,掌福建监察道。简广东南绍廉道。辛亥后,避居海上。后出山,官民国。傅岳棻:《应山左芴卿先生墓碑》,卞孝萱、唐文权编:《民国人物碑传集》,北京:团结出版社,1995年版,第611—612页。
    1 傅岳棻:《应山左芴卿先生墓碑》,卞孝萱、唐文权编:《民国人物碑传集》,第611—612页。
    2 《艺风老人年谱》,《艺风老人日记》,第3423页。
    3 吴庆坻(1848—1924),字子修,号悔余生,晚号补松老人。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光绪二年(1876)中举,十二年成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十五年授编修,充会典馆帮总。十七年充顺天乡试同考官。二十三年简四川学政。二十九年简云南学政。三十二年授湖南提学使,东渡日本考察学制。在湘五年,兼署布政使、提法使。宣统三年(1911)乞休。辛亥革命后移家至沪。著有《补松庐诗录》八卷、《悔余生诗》五卷、《补松庐文录》八卷、《蕉廊脞录》八卷等。姚诒庆:《清故湖南提学使吴府君墓志铭》,《碑传集补》卷二○;梁淑安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第170—171页。
    4 吴士鉴(1868—1933),字纲斋,号公詧,吴庆坻子。光绪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充武英殿协修、国史馆协修、会典馆协修、纂修。二十三年,奉命在南书房行走。次年,充会试同考官。二十五年,充武英殿总纂,简江西学政。三十四年,补翰林院授读。宣统二年(1910),充资政院议员。1914年,任《清史稿》总纂。寻归里,专心著述。著有《补晋书经籍志》、《含嘉室诗文集》等。佚名:《吴士鉴传》,钟碧容、孙彩霞编《民国人物碑传集》,第303页。
    5 王乃徵(1861—1933),字病山,晚年号潜道人。四川中江人。光绪十六年进士。后简放江西抚州府知府,查民生疾苦,修水利,惩滑吏,有政声。擢湖北布政使,宣统年间任河南布政使。辛亥革命后,侨寓海上,与陈三立、朱祖谋过从甚密。著有《嵩洛吟草》、《病山遗稿》等。汪辟疆:《光宣以来诗坛旁记》,《汪辟疆文集》,第489页。
    6 汪辟疆:《光宣以来诗坛旁记》,《汪辟疆文集》,第484—486页。
    1 朱祖谋(1857—1931):原名朱孝臧,字古微,号沤尹,又号疆邮。浙江归安人。光绪八年(1882)举人。次年成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充国史馆协修,会典馆总纂总校。十四年,充江西乡试同考官。二十四年,充会试同考官。擢侍讲,充日讲起居住官、侍讲学士。义和团运动起,两次上书请阻止攻击外国驻华使馆,以直言敢谏闻名朝野。二十七年,迭迁少詹事、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兼署吏部侍郎。三十年,出任广东学政。与总督龃龉,称病去职。宣统二年(1910),授弼德院顾问大臣,未就。辛亥革命后,以遗老自居。著有词集《疆邨语业》二卷、补刻一卷,编有《疆邨丛书》一七九种。参见陈三立:《光禄大夫礼部右侍郎朱公墓志铭》,《散原精舍诗文集》,第1095—1097页;梁淑安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第80—81页。
    2 夏孙桐:《清故光禄大夫前礼部右侍郎归安朱公行状》,钱仲联主编:《广清碑传集》,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95页。
    3 陈衍:《石遗室诗话》卷九,第149页。
    4 冯煦(1843—1927),原名熙,后改名煦,字梦华,号蒿庵,晚号蒿叟,辛亥后自称蒿隐公。江苏金坛人。先从成孺(心巢)治经学及天算,后从薛时雨(慰农)学于尊经、惜阴两书院。光绪乙亥中式副榜,太守蒯德模延主文峰书院。光绪八年,以副贡生举于乡。十二年,成一甲三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十四年,典试湖南。返京,历充会典馆、国史馆纂修。二十一年,以京查一等外简安徽凤阳府知府。二十七年,擢山西河东道。二十八年,迁四川按察使。二十九年,署四川布政使。三十一年,迁安徽布政使。翌年,兼署提学使。三十二年,补授安徽巡抚。后卜居江苏宝应。宣统二年(1910年),复起为赈灾大臣,五次出入灾区。民国后侨寓沪上,创义赈协会,以济灾民。著有《蒿庵类稿》三十二卷、《蒿庵类稿续编》三卷、《蒿庵随笔》四卷、《蒙香室词》二卷、《宋六十一家词选》等。参见《清史稿》卷449:蒋国榜:《金坛冯蒿庵先生家传》,钱仲联主编:《广清碑传集》,第1049—1052页;梁淑安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第72页。
    5 王揖唐:《今传是楼诗话》,第116页。;冯煦集中有《答石公》诗,诗云:“极目陪都万幕屯,顾侯杖策气无伦。诗宗南国风骚古,经证东荒地望尊。多病只今宜药裹,旧游终古恋桑根。吾衰五十君行及,争得同归白下门。”徐世昌:《晚清移诗汇》
    6 “余初识苏堪,苏堪侨寓金陵。余讯江左诗人,答书云:‘此间金坛冯煦、上元顾云,皆治诗甚苦’。二人者,时方肄业金陵钟山、惜阴两书院,为薛慰农(时雨)、林欧斋(寿图)高弟”。陈衍:《石遗室诗话》卷十三,第216页。
    7 “冯梦华壬午同年,未与识面,惟从何研孙(维栋)处,得其诗稿一小册,经丧乱后所作,多凄咽之音。其中副车与木庵先兄同年,守风阳时,先兄客淮北,往来每止宿官斋,谈艺甚洽”。陈衍:《石遗室诗话》卷十三,第216页。
    8 冯煦:“身世何劳季主占,与君人海守齑盐。每徵古事搜行秘,还忆清言下漏签。赋别争禁腰带缓,谈空祗觉鬓丝添。自惭牛铎谐钟吕,敢道今来得二严。”徐世昌:《晚清移诗汇》
    9 汪辟疆:《近代诗派与地域》,《汪辟疆文集》,第311页。
    1 沈曾植致缪荃孙函称为“筱珊先生姻年大人阁下”,见顾廷龙校阅:《艺风堂友朋书札》上册,上海古藉出版社,1980年版,第174页。
    2 沈曾植在写给缪荃孙的信中说:“又此间开办存古学学,鄙人用意,微与部章略存通变,与鄂章亦不尽同,大旨谓科学宜用西国相沿教法,古学宜用我国相沿教法,书院日程,源流有自。此意发表,将为时流大閧,公必助我张目。倘能纡驾陋邦,作十日谈,为鉴决此事即耶?”顾廷龙校阅:《艺风堂友朋书札》上册,第174页。
    3 沈曾植致缪荃孙函,见顾廷龙校阅:《艺风堂友朋书札》上册,第176页。
    4 胡先骕:《评俞恪士<觚庵诗存>》,《胡先骕文存》上卷,第143页。
    5 陈三立:《清故太傅赠太师陈文忠公墓志铭》,《散原精舍诗文集》,第1108页。
    6 陈三立:《诰授光禄大夫协办大学士外务部尚书军机大臣善化瞿文慎公墓志铭》,《散原精舍诗文集》,第961页。
    1 陈三立:《六月十二日山谷生日乙庵作社集于泊园观宋刻任天社山古内集诗解用集中观刘永年团连画角鹰韵》,《散原精舍诗文集》,第375页。
    2 林绍年(1849—1916),字赞虞,晚号健斋。福建闽县人。同治十三年进士,改庶吉士,寻用编修充乡试、会试同考。官御史。调署云南昭通府知府,历官云南按察使、贵州按察使、云南布政使、云南巡抚、贵州巡抚、军机大臣、邮传部尚书、度支部右侍郎、河南巡抚。宣统元年(1909),迁民政部右侍郎,三年授学部右侍郎、弼德院顾问大臣。陈三立:《清故弼德院顾问大臣民政部右侍郎军机大臣上行走林文直公神道碑铭》,《散原精舍诗文集》,第951页。
    3 黄濬:《花随人圣庵摭忆》,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版,第113页。
    1 陈三立:《书善化瞿文慎公手写书卷后》,《散原精舍诗文集》,第949页。
    2 沈曾植致缪荃孙函,见《艺风堂友朋书札》上册,第187页。
    3 吴士鉴致缪荃孙函,见《艺风堂友朋书札》上册,第461页。
    4 《郑孝胥日记》,第1572页。
    5 吴士鉴致缪荃孙函,见《艺风堂友朋书札》上册,第461页。
    6 陈衍:《石遗室诗话》卷十四,第230页。
    1 吴士鉴致缪荃孙函,见《艺风堂友朋书札》上册,第453、454、457页。
    2 陈三立:《八月廿八日为渔洋山人生辰补松主社集樊园分韵得鲁字》,《散原精舍诗文集》,第382页。
    3 陈三立:《余尧衢诗集序》,《散原精舍诗文集》,第957页。
    4 见郑孝胥复林纾信:“足下素慕星海,欲立名节,是也。然星海所为,实近于好名。其为师傅,乃出于黎元洪之荐,仆尤耻之…凡忠义者自尽之事,岂可借口塞责获自暴以为名高耶!虽顾亭林所为,不必学也,学之则非亭林矣。”《郑孝胥日记》,1921年7月22日,第1874页。
    5 《郑孝胥日记》,第1572页,1915年8月6日条。
    6 章梫(1861—1949),名正耀,初名桂馨,字立光,号一山,浙江三门县人。著名学者、教育家、书法家。光绪二十八年(1902),任上海澄衷中学校长。同年中举。三十年成进士,授翰林院检讨。三十一年后,历任京师大学堂译学馆提调、监督,京师大学堂经科、文科提调,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校长、邮传部交通传习所(今北京交通大学)代理监督等。辛亥革命后,以遗老自居,谢绝袁世凯、徐世昌罗致,后任教于青岛孔德大学。1917年,参与张勋复辟。1919年,至上海,被张元济聘为商务印书馆编辑。同年10月,浙江省续修《浙江通志》,被总纂沈曾植聘为编辑。1929年,台州六县旱灾严重,以卖字画所得款项救济灾民,又与在沪同乡78人成立“台灾急赈会”,筹集救济款物6万多银元,帮助灾民度过难关。著有《一山文存》、《一山息吟诗集》等。其长孙章文晋解放后任外交部副部长。《章棂先生年谱》,引自:http://www.blogcn.com/u2/97/30/3336423/blog/51261799.html
    1 《郑孝胥日记》,第1571—1573页,1915年8月6日条。
    2 唐晏(1857—1920),原名震在廷,字元素,满洲旗人。光绪八年(1882)年中举,官江宁八旗学堂总办。著有《海上嘉月楼诗稿》。见《海上嘉月楼诗稿》,民国刻本
    3 《郑孝胥日记》,第1573页,1915年8月6日条
    1 胡思敬:《吴中访旧记》,《退庐文集》卷二,《退庐全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75
    2 樊增祥:《三月三日樊园修禊序》,《樊樊山诗集》,第1978—1979页。
    3 刘成禺:《世载堂杂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17—118页。
    1 樊增祥:《郑兰倪柏歌》,《樊樊山诗集》,第1793页。
    2 《石遗室诗话》卷十四,第230页。
    1 曾习经:《花朝江亭宴集》,《石遗室诗话》卷十二,第198页。
    2 陈衍:《清明日掞东毅夫约游万柳堂并寻袁督师墓不得憩夕照寺》,《石遗室诗集》,《陈石遗集》,第172页;曾习经:《清明日同社约访万柳堂遗址予到迟社散僧方掩楼扉独自登楼凝望苍翠然晚暮矣》,《石遗室诗话》卷十二,第198页。
    3 陈衍:《三月十九目尧生铁华招集法源寺看丁香因约春尽日集枣花寺》,《石遗室诗集》,《陈石遗集》,第173页;曾习经:《法源寺丁香花下》,《石遗室诗话》卷十二,第199页。
    4 参见郑孝胥:“晚,赴温毅夫侍御之约于慈仁寺,同至广和居饭,晤曾刚父”。《郑孝胥日记》,第1311页;“古中和节(二月一日)集慈仁寺,毅夫主之,畏丈为绘双松,同人题其后”,《侯宫陈石遗先生年谱》,《陈石遗集》,第2014页:陈衍:《二月一日集旧慈仁寺看松畏庐为毅夫作图题诗其后》,《石遗室诗集卷》,《陈石遗集》,第182页:陈宝琛:《二月二日温毅夫御史招同访松旧慈仁寺》,《沧趣楼诗文集》,第133页。陈宝琛所记为“二月二日”有误。
    5 郑孝胥:“过陈叔伊,同赴罗搂东之约于花之寺。夜,饮广和居”,《郑孝胥日记》,第1312页;曾习经:《花朝同陈弢庵郑苏堪林畏庐赵尧生陈石遗胡漱唐林山腴梁众异冒鹤亭温毅夫罗掞东潘若海诣花之寺》,《石遗室诗话》卷十二,第199页:陈衍:《花朝集花之寺忆与叔雅旧游示掞东》,《石遗室诗集卷第五》,《陈石遗集》,第182页;陈宝琛:《花朝集花之寺》,《沧趣楼诗文集》,第134页。
    6 郑孝胥:“清明集江亭”,《郑孝胥日记》,第1313页;陈衍:《二十三日集江亭苏堪主之春雪忽放晴景色特异》,《石遗室诗集卷》,《陈石遗集》,第183页。陈宝琛:《苏盫招集江亭时瘦唐将假归》,《沧趣楼诗文集》,第134页;梁鸿志:《诗社第一集郑太夷招集江亭会者陈弢庵林畏庐陈石遗三先生赵尧生胡瘦唐罗瘿公曾刚甫冒鹤亭潘若海温毅夫林山腴及余凡十三人》,《爰居阁诗》,民国二十八年刻本。
    7 郑孝胥:“午后,赴林思进之约至南河伯修禊。夜,饮广和居。”《郑孝胥日记》,第1314页:“三月三日, 禊集苇湾,山腴主之”,《侯官陈石遗先生年谱》,《陈石遗集》,第2015页;陈衍:《三月三日苇湾禊集示山腴》,《石遗室诗集卷第五》,《陈石遗集》,第183页;陈宝琛:《苇湾禊集》,《沧趣楼诗文集》,第135页。
    1 林纾:“宣统辛亥三月十五日雨中,冒鹤亭集同人于夕照寺为巢民先生作生日,雨止出游冯益都万柳堂故址,归途经明袁元素大将军墓下,鹤亭嘱为制图。”冒怀苏编著:《冒鹤亭先生年谱》,学林出版社,1998年版,第172—173页。
    2 郑孝胥描述道:“在德胜门西,即李西涯故居。庙为普济寺,有厅曰静鸥斋,面潭带城。缘堤绕出其北,至汇通祠。门外积石临水,南望甚旷,胜于北望。又东,至净业寺,此水又名净业湖。日斜归,饮于西安门外西安楼”。《郑孝胥日记》,第1317—1318页。
    3 郑孝胥:“午后,赴曾刚甫之约于崇效寺,胡瘦篁已行,以四溟山人及二冯诗集分贻同社”。《郑孝胥日记》,第1319页;陈衍:《刚父招集枣花寺牡丹尚未开丁香方盛是日瘦唐尧生未至漫赋吴体》,《石遗室诗集卷》,《陈石遗集》,第183页:陈宝琛:《曾刚甫招饮崇效寺花前》,《沧趣楼诗文集》,第136页;“刚甫招集枣花寺,牡丹尚未开”,《侯官陈石遗年谱》,《陈石遗集》,第2015页。
    1 陈三立:《散原精舍诗文集》,第232页。
    1 《散原精舍诗文集》,第366页
    2 《散原精舍诗文集》,第375页
    3 《散原精舍诗文集》,第381页
    4 《散原精舍诗文集》,第382页
    1 参见冯俊等著:《后现代主义哲学讲演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11—227页。
    1 “咸丰、同治间,为清诗一大转变;所宗尚为杜甫、韩愈以及黄庭坚;而曾国藩以望重位高,实为倡导。国藩诗虽未臻上乘,而提倡黄诗最力,转移风气,影响迄今;此治近代中国文学所宜特别注意也。”龙榆生:《中国韵文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64页。
    2 吴宓著、吴学昭整理:《吴宓自编年谱》,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94页。
    3 参见汪荣祖:《史家陈寅恪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22页。
    4 陈衍:《石遗室诗话》卷十五,第243页。
    5 黄濬:《花随人圣庵摭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786页。
    6 钱仲联:《近代诗钞》,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073页:汪荣祖:《史家陈寅恪传》,第23页。
    1 钱仲联:《近百年诗坛点将录》,《梦苕庵论集》,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362页。
    2 参见汪荣祖:《史家陈寅恪传》,第23—24页。
    3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9—220页。
    4 张晖:《龙榆生先生年谱》,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61页。
    5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第243页。
    6 张允侨:《闽县陈公宝琛年谱》,《沧趣楼诗文集》,上海古藉出版社,2006年版,第766页。
    7 “予始通籍,婿与王氏,君先德文恭公视学山右归,三家同僦屋宣南者三年。王、林世旧,文恭公故馆吾外舅家课可庄兄弟,外舅少女生,文恭公推其命贵且贤,遂有婚约,至是三性洽比如一家人。”陈宝琛:《林君贻书六十寿序》,《沧趣楼诗文集》,第355—356页。
    8 林旭致李宣龚函:“诒丈挚爱,相依甚为安惬。槐窗晚日,情趣殊多”。《晚翠轩集·遗札》,转引自方宝川:《林旭行实系年》,《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3期
    1 陈衍:《石遗室诗话》卷十,第164页。
    2 梁淑安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第145—146页;刘衍文:《双照楼主》,《万象》2004年第1期,第36页。
    3 张晖:《龙榆生先生年谱》,第130页。
    4 陈衍:《石遗室诗话》卷五;王揖唐:《今传是楼诗话》,第90、9l页;《林畏庐先生年谱》,台北:文海出版社,1975年,第58页。
    5 汪辟疆:《光宣诗坛点将录》,《汪辟疆文集》,上海古藉出版社,1988年版,第359页。
    6 张元济:《为设立通艺学堂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文》,《张元济诗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97页。
    7 张元济《挽陈徵宇》,《张元济诗文》,第94页。
    8 陈衍:《石遗室诗话》卷五,第73页。
    9 张允侨:《闽县陈公宝琛年谱》,《沧趣楼诗文集》,第752页
    1 陈三立:《挽陈叔毅世丈》,《散原精舍诗文集》,第354页。
    2 关于陈书的研究,可参见刘建萍:《论陈书对同光体闽派的贡献》一文,见《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但作者的结论:“由此可知::沈瑜庆、林旭、沈鹊应、李宣龚等同光派重要诗人是直接在陈书的指导下开始诗歌创作的。如果陈书当年没有应沈瑜庆之招居其幕,如果不是受陈书的直接教诲熏陶,沈瑜庆等人日后能否成为同光闽派的重要作家就很难说了。”笔者不敢认同,陈书在宋诗派的地位因陈衍鼓吹而提高,实则郑孝胥对其诗作评价甚低,其他宋诗派成员也很少提到陈书的创作。而对沈瑜庆、李宣龚、林旭等人的影响,郑孝胥似乎更大。
    3 按:梁淑安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认为陈书:“二十三年,始以谒选得官,任直隶博野知县”,有误。陈衍《故直隶博野县知县木庵先生墓志铭》称:“年六十二,始以知县赴选,得直隶博野县。适拳匪之乱起,保定为拳渊薮……又二年,乃得归。”据陈衍所述推断,陈书任博野知县当在光绪二十六年,二十八年辞官。详参:陈衍《故直隶博野县知县木庵先生墓志铭》,《石遗室文集》卷三,《石遗室集》,第452、453页;梁淑安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第242页。
    4 陈衍:《故直隶博野县知县木庵先生墓志铭》,《石遗室文集》卷三,《石遗室集》,第452—454页。
    5 徐世昌:《晚清移诗汇》第170卷
    6 参见陈书《弢庵招游听雨斋未果用昌黎炭谷湫祠堂韵寄题》、《呈弢庵》、《与弢庵夜谈》、《听水居士贻诗画扇即次其绝句天字韵》诸诗,《木庵居士诗》,《石遗室丛书》本。
    7 《沧趣楼诗集》中有多首陈宝琛、陈书早期的和诗:《次韵答傲玉》、《傲玉雨中以诗枉存次韵答之》、《俶玉和雪诗并示与含晶酬唱诸作用倒叠韵奉酬》、《上巳花下怅然有感因和傲玉用昌黎寒食日出游韵》等,见陈宝琛:《沧趣楼诗文集》。
    8 陈衍:《故直隶博野县知县木庵先生墓志铭》,《石遗室文集》卷三,《石遗室集》,第452—454页。
    9 《郑孝胥日记》,光绪二十年十一月初九,第450页。
    10 《郑孝胥日记》,光绪二十一年八月二十日,第518页。
    11 文廷式:“晤南通州范仲霖优贡,昔常闻之张蔼卿、俞恪士屡称其才,今时见之也”。《湘行日记》,赵铁寒编《文芸阁(廷式)先生全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75年版。
    12 易顺鼎:《琴志楼诗集》,上海古藉出版社,2000年版,第540页。
    13 陈三立:《范伯子文集跋》,《散原精舍诗文集》,第1011页。
    1 胡先骕:《蜗牛舍诗序》,《胡先骕文存》上卷,第332页。
    2 汤志钧:《戊戌变法人物传稿》,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354页:浙江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浙江近现代人物录》,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21页。
    3 夏敬观:“闽县李释戡宣倜,拔可同年之从弟也。次玉年伯著有双辛夷楼词,拔可妹樨清女士著有花影吹笙室词,皆早逝。释戡父畲曾丈则工为诗。一门词翰,辉映後先。予以文字因缘,获交群从。”《忍古楼词话》
    4 (美)顾德曼著、宋钻友译:《家乡、城市与国家——上海的地缘网络与认同,1853—1937)),上海古藉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1 陈衍:《石遗室诗话》卷十八,第278页。
    2 钱钟书:《谈艺录》,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72页。
    3 汪辟疆:《近代诗派与地域》,《汪辟疆文集》,第300页。
    4 梁淑安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第271页。
    5 陈衍:《榕阴谈屑叙》,《陈石遗集》,第580页。
    1 陈衍:《榕阴谈屑叙》,《陈石遗集》,第579—580页。
    2 陈衍:《近代诗钞》:徐世昌:《晚清移诗汇》,卷一六五。
    3 汪辟疆:《近代诗派与地域》,《汪辟疆文集》,第299页。
    4 陈衍:《知稼轩诗叙》,《石遗室文集》,第522页。
    5 陈衍:《石遗室诗话》卷五,第76页。
    6 陈衍:《石遗室诗话》卷五,第76页。
    7 黄遵宪:《黄遵宪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10页。
    8 刘建萍:《同光派闽派诗人何振岱的诗歌》,《闽江学院学报》第24卷第6期,2003年12月:钱仲联编著:《近代诗钞》,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488页。
    9 陈衍:《石遗室诗话》卷六,第94页。
    10 陈衍:《说诗社诗录序》,《陈石遗集》,第642页。
    1 陈宝琛:《张君姜斋六十寿序》,《沧趣楼诗文集》,第340页;钱仲联主编:《清诗纪事》,卷十九,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3157页;王培军博士论文:《汪辟疆<光宣诗坛点将录>笺证》,第168页。
    2 汪辟疆:《近代诗派与地域》,《汪辟疆文集》,第299页。
    3 陈衍:《知稼轩诗叙》,《石遗室文集》,第522页。
    4 陈衍:《石遗室诗话》,卷五,第75页。
    5 光绪二十七年(1901),陈宝琛辞去鳌峰书院山长后,由张元奇继任。张允侨:《闽县陈公宝琛年谱》,《沧趣楼诗文集》,第732页。
    6 陈宝琛:《张君姜斋六十寿序》,《沧趣楼诗文集》,第340页。
    7 《郑孝胥日记》,1913年3月16日,第1457页。
    8 陈宝琛:《叶肖韩侍御墓志铭》,《沧趣楼诗文集》,第432页:曾意丹、徐鹤苹著《福州世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18、320页。
    9 陈宝琛:《叶恂予同年哀诔》,《沧趣楼诗文集》,第461页。
    10 陈宝琛:《叶恂如同年六十寿序》,《沧趣楼诗文集》,第323页。“叶君恂予(大焯),公戊辰同年,累世通家,同师相友。昔在京师,又同官翰苑。失官归里,常共酬唱,见公雪诗,亦赋和一首”。张允侨:《闽县陈公宝琛年谱》,《沧趣楼诗文集》,第725、726页。
    11 陈宝琛:《叶肖韩侍御墓志铭》,《沧趣楼诗文集》,第432页。
    12 陈衍:《石遗室诗话》卷五,第80页。
    1 王树枬:《郭文安公神道碑》,《陶庐文集》卷二十,台北:文海出版社,1968年版。
    2 陈宝琛:《郭文安公哀诔》,《沧趣楼诗文集》,第470页。
    3 “杜诗两句,则舅氏郭春榆先生(曾忻)拈定者”。黄濬:《花随人圣庵摭忆》,第523页。
    4 孙宣:《龙顾山人传》,见郭则法纂,卞孝萱、姚松点校《十朝诗乘》,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51—1053页。
    5 许钟璐:《清诰授光禄大夫头品顶戴赏戴花翎署浙江提学使侯官郭公墓志铭》,卞孝萱、唐文权编《辛亥人物碑传集》,北京:团结出版社,1991年版,第783页。
    6 严复(1854—1921),初名宗光,字又陵,一字几道,晚号瘉壄老人。福建侯官人。同治五年(1866),考福州马尾船厂附设船政学堂,名列第一。十年,毕业。光绪二年(1876),被派往英国留学,与驻英公使郭嵩焘谈论中西政治学术之异同,深受郭赏识。五年,归国,任福州马江船政学堂教习。六年,调北洋水师学堂,任总教习,后任总办。二十三年,与夏曾佑等在天津办《国闻报》。次年,《天演论》出版,并译《原富》。二十八年,任京师大学堂编译局总办,译作《原富》出版。二十九年,译作《群学肄言》、《群己权界论》出版。三十一年,协助马相伯创办复旦公学,后任校长。二十二年,任安庆高等学堂监督。1912年,任京师大学堂总督兼文科学长、袁世凯总统府顾问。1918年秋,归故里养病。1921年,肺疾加剧而逝。参见:《清史稿》,第486卷;陈宝琛:《严君几道墓志铭》;李猷:《严复传》,钱仲联主编《广清碑传集》,第1140—1142页;梁淑安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第130页。
    7 孙应祥:《严复年谱》,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6页,:牛仰山、孙鸿霓:《严复研究资料》,海峡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26页。
    1 《郑孝胥日记》,第62页。
    2 郑孝胥:《答严几道》,《海藏楼诗集》,第179页。
    3 牛仰山、孙鸿倪编:《严复研究资料》,第31页。
    4 《郑孝胥日记》,第183页。
    5 《郑孝胥日记》,第696、703页。
    6 “《天演论》已校改数番,鲁鱼当少——外签已乞苏龛书得,夹在内页者可用也。”严复致熊季廉信,据马勇推断作于1898年左右。见马勇整理:《严复未刊书信选》,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部编:《近代史资料》,2002年12月,总104号
    7 《郑孝胥日记》,第706页。
    8 严复:《严复日记》,王栻主编《严复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527页;张元济:“晚约严又陵父子在寓便饭。伯训、梦旦作陪,苏龛未到”,张人凤整理:《张元济日记》,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48页;《郑孝胥日记》:“张菊生宴严又陵及其子叔夏,约余作陪,辞之”。第1756页。
    9 如许临江认为:“但是当后来严复开始与民国当权者有了来往之后,郑孝胥就与之交往为耻,近乎与之断交了”。见《郑孝胥前半生评传》,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252页。
    10 参见:“至长发栈时严又陵,谈久之,将租屋于民厚里,暂留上海就医”。《郑孝胥日记》,,民国八年四月二十八日,第1784页;“过严又陵,以吕秋樵手钞诗示余,皆少作,感怅久之”。《郑孝胥日记》,民国八年闰七月十六日,第1796页:“送诗二册与严又陵”。《郑孝胥日记》民国八年闰七月十七日,第1796页:“严 几道复书云:‘自铁良、袁世凯席德、日之说,举国练兵,至今使不义之人持杀人之器,祸在天下。始知不揣其本而务其末之为害也。仆自始至终持中国不宜共和之说,然恐自今以往,未见有能不共和之日。足下所云,亦悬为虚望而已”。《郑孝胥日记》,民国九年八月十四日,第1842页;’“太夷来”,《严复日记》民国八年闰七月十六日条;“太夷又送诗集来”,《严复日记》民国八年闰七月十七日条。
    1 熊元锷(1879—1906),字季廉,后更名为师复。江西南昌人。曾于南昌设乐群学堂,后更名为心远学堂,讲授西学。江西学政吴士鉴极为器重,举其应经济特科。光绪二十九年(1903)举乡试第一,会试不售。归上海,从严复游。曾任复旦公学监督。陈宝箴、陈三立父子罢官闲居南昌,熊元锷常相请教,于陈宝箴执弟子礼。陈宝箴卒,熊元锷前往吊唁,与陈三立始相交,“先侍郎弃其孤西山别墅,君来吊,余始识君,由是交日密,言议意趣,益符契无间,两人者交相引重,世亦颇知之。盖欲尝略阅四方贤士,即吾乡后起俊髦,亦往往有闻焉,然欲得志高而学劬、识沉而魄毅,砥德业堪世变如君,其人邈未之睹也。”陈三立对其可谓推崇备至。后熊元锷入严复门下,“君始为学,号桐城方氏、湘乡曾氏所为书,论议文辞崭崭不苟。其后尽揽近人撰著译述言新法者,独服膺侯官严氏之说,以谓渊览眇旨,根据道要,不为剽猎偏曲蹇浅,犁然当人心,无如严先生者也。于是君年廿三,过谋其友陈三立,孤身定上海,执贽严先生门下。严先生亦惊其英亮卓荦,深相爱重,君之学亦日邃而日变矣”。熊元锷与陈三立交尤契,陈三立每至沪,辄下榻熊宅。陈三立:《南昌熊季廉墓志铭》,《散原精舍诗文集》,第874页:《过季廉胜业里故宅》,《散原精舍诗文集》,第195页。
    2 严复1902年致熊元锷信,《近代史资料》,2002年12月,总104号
    3 严复1902年8月11日致熊元锷信,《近代史资料》,2002年12月,总104号
    4 严复1903年1月31日致熊元锷信,《近代史资料》,2002年12月,总104号
    1 严复1903年11月29日致熊元锷信,《近代史资料》,2002年12月,总104号
    2 严复1907年6月上旬致熊季贞信,《近代史资料》,2002年12月,总104号
    3 严复:《与熊纯如书》,王拭主编《严复集》,第604—605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4 严复1918年3月31日致熊纯如书,《严复集》,第501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5 学界前辈多注意到了这一点,如刘世南先生就认为:“除了郭嵩焘外,三立后来又受到严复的影响”,并结合其诗作进行了分析。见刘世南:《清诗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51页。
    6 陈三立:《散原精舍诗文集》,第83、84页。
    7 陈三立:《散原精舍诗文集》,第175页。
    1 林伟功:《严复与陈宝琛的交谊初探》,唐文基、徐晓望、黄启权主编:《陈宝琛与近代社会》,第503页。
    2 郑孝胥《答严几道》诗中有:“群盗如毛国若狂,佳人作贼亦寻常”字句。见《海藏楼诗集》,第283页。
    3 汪辟疆:《近代诗派与地域》,《汪辟疆文集》,第299页。
    4 《贞文先生年谱》,《林畏庐先生年谱》,台北:文海出版社
    5 胡先骗:《寒光诗集序》,《胡先骕文存》上卷,第350页。
    1 陈衍:《石遗室诗话》续编卷二,第653页。
    2 陈三立:《思斋诗序》,王浩《思斋遗集》卷首,1925年铅印本,转引自贺国强博士论文:《近代宋诗派研究》。
    3 生平事迹见杨增荦:《杨昀谷先生遗诗》卷首,民国二十四年铅饮本;梁淑安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第162页。
    4 夏敬观:《忍古楼诗话》,张寅彭主编《民国诗话丛编·三》,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5 陈衍:《石遗室诗话》续编卷二,第596—597页。
    6 胡先骕:《评亡友王然父思斋遗稿》,《胡先骕文存》上卷,第306页。
    1 胡先骕:《评亡友王然父思斋遗稿》,《胡先骕文存》上卷,第306—311页。
    2 胡先骕:《评亡友王然父思斋遗稿》,《胡先骕文存》上卷,第306、310页。
    3 胡先骕:《评亡友汪然父思斋遗稿》,《胡先骕文存》上卷,第309页。
    4 胡先骕:《评亡友汪然父思斋遗稿》,《胡先骕文存》上卷,第307页。
    5 胡先骕:《评亡友王然父思斋遗稿》,《胡先骕文存》上卷,第306页。
    6 胡先骕:《评亡友汪然父思斋遗稿》,《胡先骕文存》上卷,第307页。
    7 吴宓:“胡先骕主持‘文苑’一门,专刊登江西省人所作之江西诗派(或名之曰同光体)之诗,实则限于胡先骕、邵祖平、汪国垣、王易、王浩五人而已。友、生及来稿,皆不选入一首。”《吴宓自编年谱》,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32页。
    8 胡先骕:《评亡友汪然父思斋遗稿》,《胡先骕文存》上卷,第313页。
    9 吴宓1964年1月27日日记,《忏庵诗稿》,《吴宓诗话》,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22页。
    10 夏敬观从嫁与适华焯兄,见夏敬观:《忍古楼诗话》,张寅彭主编《民国诗话丛编·三》,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2年版,第4页。
    1 梁淑安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第289页。
    2 钱仲联:《近百年词坛点将录》,《梦笤庵论集》,第401页。
    3 邓之诚:《张君孟劬别传》,卞孝萱、唐文权《民国人物碑传集》,第450—452页。
    4 王国维致罗振玉信中提及“孙君砣矻乡党自好之士,张君则学问才气胜于况、孙,而心事殆不可知。近 翰怡为其刻《玉溪生年谱》四卷,索永为之序。”见陈鸿祥《王国维和“广仓学窘”及其他——观堂遗事片断》,《学林漫步》,中华书局,1983年4月版。罗继祖据此认为“观堂于孙、张交本落落,亦由治学途径不同也。”,同时认为信中“而心事殊不可知”之语“此似指其就聘修清史言”。(《枫窗脞语》,罗继祖,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81-82页“海上三君”条)。
    1 王国维:《汉书艺文志举例后序》,见《王国维年谱长编》,第232页。
    2 张尔田:《太史公书义法》序,《孙隘堪所著书》首册,录自《王国维年谱长编》,第193页。
    3 此段关于张尔田的论述依据张笑川兄的硕士论文《张尔田研究》(南开大学2004届),特此致谢。
    4 金天羽:《五言楼诗草序》,转引自钱仲联《论“同光体”》,《梦苕庵论集》,第434页。
    1 蒋维乔:《胡诗庐传》,卞孝萱、唐文权编《民国人物碑集传》,第719—720页。
    2 钱仲联:《近百年诗坛点将录》,《梦苕庵论集》,第371页。
    3 蒋维乔:《胡诗庐传》,卞孝萱、唐文权编《民国人物碑集传》,第719页。
    4 日本学者小川环树谈到:“到了陈与义,再次把苦吟当作了作诗的材料。这实际上有‘为诗而诗’的意味,这或许是诗的题材越来越窄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吧。但同时也告诉我们,作诗这件事与诗人的生活越来越密切,成为其生活的一部分了。其实这也正体现了江西诗派的创作态度。”见(日)小川环树著,周先民译:《风与云——中国诗文论集》,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84页。
    5 李国松:《蘉庵文集》卷首,转引自王培军博士论文《汪辟疆<光宣诗坛点将录>笺证》,第363页。
    6 陈诗:《尊瓠室诗话》,《民国诗话丛编·二》,第112页。
    1 陈衍《石遗室诗话》卷五,《庸言》,第一卷第十五号,民国二年七月一日。
    2 秦孝仪主编:《中国近代史辞典——人物部分》,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85年版,第421页。
    3 陈宝琛:《黄君法溆墓志铭》,《沧趣楼诗文集》,第433页。
    4 陈寅恪:《寒柳堂记梦未订稿》,《寒柳堂集》,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91页。
    5 陈玉堂:《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全编增订本),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440页:《陈石遗先生年谱》,《陈石遗集》,第2022页。
    6 陈衍:《朱芷青哀辞并序》,《庸言》第一卷第十五号。
    7 陈衍:“芷青博览群书,治小学尤劬。而为诗绝不驱使书卷,又罕为古体长篇”。《朱芷青哀辞并序》,《庸言》第一卷第十五号。
    8 陈玉堂:《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全编增订本),第522页。
    1 林庚白:《孑楼诗词话》,《丽白楼遗集》,第907页。
    2 林庚白:《丽白楼诗话》,《丽白楼遗集》,第983页。
    3 参见张晖:《龙榆生先生年谱》,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4 参见张晖:《龙榆生先生年谱》,第22、23页。
    5 “夏剑丞约晚饭,坐有余尧衢父子、沈昆山、周梅泉。有万载人龙沐勋,字榆生,剑丞称其能诗,尝为厦门大学汉文教授,与陈叔伊善”,1928年11月8日;“万载龙榆生沐勋来访”,11月12日,《郑孝胥日记》,第2208、2209页,中华书局,1993。
    6 参见张晖:《龙榆生先生年谱》,第25页。
    7 参见张晖:《龙榆生先生年谱》,第113页。
    1 夏敬观谈到:“万载龙榆生(沐勋),吾乡后起之秀也。父蜕庵先生,与家兄达斋同年乡举。榆生初持其师闽县陈石遗书来晤,坐谈之顷,惊其俊才笃学”。夏敬观在其《赠万载龙榆生(榆生持陈石遗书来谒予初识之方为暨南教授)》一诗中亦有“吾乡佳木挺豫章,枝钩节瘿才质良。闽中大将矜有得,失喜驰示书书行”诗句。可见除了同乡关系、龙父与夏兄系同年关系外,陈衍的介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见夏敬观《忍古楼词话》,参见张晖:《龙榆生先生年谱》,第271页:郑孝胥初晤龙榆生,也在日记中记下了“与陈叔伊善”的字句。见上注。
    2 陈衍:《近代诗钞》,1923年商务印书馆铅印本。
    3 “嘿园于春榆为妹婿,拔贡廷试,春榆则座师也”。陈衍:《石遗室诗话》卷十五,第240页。
    4 陈衍《石遗室诗话》卷五,《庸言》,第一卷第十三号,民国二年六月一日。
    5 林庚白:《孑楼诗词话》,《丽白楼遗集》,第886页。
    6 张晖:《龙榆生先生年谱》,第120页。
    7 钱仲联:《梦笤庵诗话》,第122、124页。
    8 钱仲联:《梦笤庵诗话》,第124、125页。
    1 “我的祖父,又和满清同治皇帝的师傅林天龄先生,发生了连襟关系,而我的伯父和父亲,也因了和什么陈太傅、徐臬台攀了郎舅和儿女亲家……”。林庚白:《林庚白自传》,《丽白楼遗集》,第1219页。
    2 “林浚南表侄来,出诗卷名《醒庵诗》者使余阅之”。《郑孝胥日记》,1912年5月26日,第1417页。
    3 “在学校内,就和梁鸿志、黄浚、胡先骗、黄有书、汪辟疆、王易、姚鹓雏们来往,在学校外,就和陈石遗、郑苏龛、王恭南、沈太侔们来往,也居然像煞‘小名士’,天天在结诗社,敲诗钟,以‘附庸风雅’为乐”。林庚白著、周永珍编:《丽白楼遗集》,第1221页。
    4 柳无忌、段安如主编:《南社人物传》,第524页。
    5 姚鹓雏:《生春水移诗话》,《姚鹓雏剩墨》,第94页。
    6 姚鹓雏:《自叙诗二十四首》,《姚鹓雏剩墨》,第116页。
    1 梁淑安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第201—202页。
    2 汪辟疆:《<光宣诗坛点将录>定本跋》,《汪辟疆文集》,第417页。
    3 林庚白:《孑楼诗词话》,《丽白楼遗集》,第915页
    4 林庚白:《孑楼诗词话》,《丽白楼遗集》,第893页。
    5 姚鹓雏:《桐风萝月馆随笔》,《姚鹓雏剩墨》,第72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
    6 “林浚南来,言有江苏姚某号鹓雏者,能背诵《海藏楼诗》全本,乞以一本遗之。姚今在《太平洋报》,琴南之弟子。”《郑孝胥日记》,1912年6月16日,第1420页。值得注意的是,郑孝胥注意到了姚锡均为林纾弟子的身份。
    1 林庚白:《丽白楼诗话》,《丽白楼遗集》,第978页。
    2 林庚白:《丽白楼诗话》,《丽白楼遗集》,第983页。
    3 林庚白:《<吞日集>自序》,《丽白楼遗集》,第383页
    1 此段描述颇受王水照先生在分析宋代诗人中“欧门”这一文学群体的启发,详见《王水照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15页。
    2 姚鹓雏:《桐风萝月馆随笔》,《姚鹓雏剩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72页。
    3 (美)萧邦奇:《血路——革命中国中的沈定一(玄庐)传奇》,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54页。
    4 《郑孝胥日记》,1920年5月1日,第1824页。
    1 参见李宣龚:《挽太夷年丈》,《海藏楼诗集》,第538页。
    2 姜涛:《“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1页。
    1 如第一卷第一号上杨增荦《讯伯严》;第一卷第六号上胡思敬《寄怀伯严》;第一卷第九号上黄濬《寄海藏先生》:第一卷第二十一号黄濬《奉赠散原先生便乞写示近诗》、梁鸿志《赠太夷》;第一卷第二十四号严复《寄伯严》:第二卷第五号杨增荦《题伯严清明上冢诗后》等诗,均表达了对陈三立、郑孝胥的敬慕之意。
    2 《庸言》二卷四号,民国三年四月五日。
    3 《庸言》第一卷第四号,民国二年一月十六日。
    1 陈声暨:《侯官陈石遗先生年谱》,《陈石遗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020页。
    2 陈衍弟子王真所见按语,见陈声暨《侯官陈石遗先生年谱》,《陈石遗集》,第2020页。
    3 如民国五年四月,陈衍与沈瑜庆同返福建。陈声暨《侯官陈石遗先生年谱》,《陈石遗集》,第2029页。
    1 梁启超:《庚戌秋冬因若海纳交于赵尧生从问诗古文辞书讯往复所以进之者良厚顾羁海外迄未识面辄为长谣以寄遐忆),《庸言》,第一卷第十二号,民国二年五月十六日。
    2 黄濬:《花随人圣庵摭忆》,第595页,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0页。
    4 陈衍:“掞东与尧生及余,为文字骨肉,肆力为诗未久,佳章杰构,己足裒然成集”。《石遗室诗话》卷一,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9页。
    1 “十月,梁任公开办《庸言》杂志,时公为司法总长,约公编诗话。计字酬金,千字计八饼金。月约用万言。公旧有诗话百十则,未成书,兹先编二卷与之……十一月大学年假,将回闽,复以诗话四卷与任公。”“续编诗话四册寄京师”。陈声暨:《侯官陈石遗先生年潜》,《陈石遗集》,第2020—2023页。
    1 钱仲联就认为:“(三关说——引者)则一段议论的写出,后于‘三元’说的提出已经二十年。但信的一开头便说:‘吾尝谓’,可见‘三关’之说,是沈氏早已有之的”。《论‘同光体’》,《梦笤庵论集》,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426页。
    1 钱仲联注意到了陈衍1901年写作《沈乙盫诗叙》和1912年写作《石遗室诗话》时心态的变化:“前文推沈为‘同光体’魁杰,为郑孝胥、王仁堪、陈衍二人共同的叹赏,后文只说是郑一人之言,巳不称为魁杰:前文称‘同光体’诗‘不墨守盛唐”,后文称‘不专宗盛唐’。这些细微出入并非全无关系。1898年陈衍与沈曾植同客武昌,而沈在十八年前文坛巳著盛名,与李慈铭、李文田、黄体芳一辈学者交游,客武昌时,是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史席;陈在张之洞幕府时,仟官报局编纂。声名未起,所以迫叙1886年话,推沈为魁杰,明明足挟沈以自重,是旧时代文人标榜的恶习。”而陈衍1935年左右与1912年心态有更大不同。见钱仲联:《论“同光体”》,《梦笤庵论集》,第416页。
    2 1920年代,陈衍弟子石维岩(铭吾)则以诗的方式表达了对陈衍诗系的认同:“有清一代间,论诗首渔洋。渔洋标神韵,雅颂不敢忘。归愚主温厚,诗教诚不臧。然或失而愚,字缺挟风霜。是皆傍门户,终莫拓宇疆。寿阳祁相国,辅以曾湘乡。寿阳宗韩杜,春海相颉颃。湘乡诗若字,低头豫章黄。杜韩苏黄间,蝯叟目助张。郘亭巢经巢,列宿森其旁。诸公丁世乱,雅废诗将亡。所以命辞意,迥异沈与王。穷者秋蟪馆,并世伏敌堂。诗人信以穷,诗道予以昌。石遗老人出,揭橥号同光。双井孕散原,半山孽海藏。弢庵于二者,亦颇扼其吭。节庵工超逸,中晚多感伤。乙庵喜诘屈,身语难浅商。觚庵学简斋,杜味得苍凉。香宋比陵阳,精卓莫低昂。剑丞视伯足,长者或徐行。博丽斗工巧,云门共龙阳。暾谷迨观槿,后山步趋跄。苍虬起后劲,陈郑观彷徨。壬秋守汉魏,旧派衍湖湘。公度为七言,谢翱欲与翔。喜苏不喜黄,南皮一文襄。各不为地囿,道分而镳扬。诸子自一时,石遗实兼长。石遗持偏师,能以弱制强。石遗挥巨刃,大道辟榛荒。石遗拗秃笔,有时放毫芒。每每下一语,炼于白炼钢。生涩者平易,冷峭者郁苍。词约而事备,貌柔而气刚。视孟穷累累,视韩富穰穰。穷可医肥俗,富可馈贫粮。有如一老树,著花自芬芳。……”(《石遗室诗集》卷二十九,第452—454页)这首诗几乎是陈衍诗系的翻版,对同光体及其他诗人的评述基本上依据《石遗室诗话》的观点。而后半部分则大段歌颂陈衍诗歌的艺术造诣和文坛盟主的地位。陈衍诗坛地位的提高,和这样一批追随者的赞誉之词有着直接关联。刘世南先生也指出石铭吾是在复述陈衍的观点。见刘世南《清诗流派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33页。又:由 云龙《定庵诗话》云:“《石遗室诗话》载石维岩《读石遗诗集》师,有云:‘石遗老人出……诸子自一时,石遗实兼长。’于近代诗家派别,言之历历”。可知陈衍观念此时已深入人心。见张寅彭主编《民国诗话丛编·三》,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588页。
    1 《庸言》第二年第一二号合刊,民国三年二月十五日。
    2 《庸言》一卷一号,民国元年十二月一日。
    3 此种辩析并非全无必要,如徐复观先生在《宋诗特征浅论》一文中即征引1935版中陈衍的有关论述,见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406页。
    1 《郑孝胥日记》,1912年12月10日,第1445页。
    2 《郑孝胥日记》,1913年4月11日,第1460页。
    3 陈衍:《石遗室诗话》卷九,第144页。
    4 林景行(1886—1916),原名昶,字亮奇,后以别字寒碧行世。福建侯官人。13岁肄业于上海圣约翰学校。17岁游学日本,于中央大学功政治经济学。在日期间,参与反清革命活动。1909年南社成立,与妻子徐蕴华同时加入南社。1912年,宋教仁任农林部部长,聘为秘书并推为众议院秘书。1916年春,任上海《时事新报》总编辑。8月,遇车祸身亡。林为李宣龚表弟。逝后数年,李宣龚为其印行《寒碧诗》。内有柳亚子撰《侯官林寒碧墓表》、沈瑜庆《林亮奇弥甥挽诗》、诸宗元《哀寒碧》等。见柳无忌、殷安如编《南社人物传》,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74—375页。
    1 吴宓:《海藏楼诗》,《吴宓诗话》,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01页。
    2 陈衍:《石遗室诗话》卷二十二,第349页。
    3 《本馆四十年大事记》,《1897—1992商务印书馆九十五年:我和商务印书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679页。
    1 冒怀苏:《冒鹤亭先生年谱》,第242—243页
    2 夏敬观:《谭大武传》,卞孝萱、唐文治编:《民国人物碑传集》,北京:团结出版社,1995年版,第805、806页;陈诗:《尊瓠室诗话》卷二,张寅彭主编《民国诗话丛编·三》,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122页。
    3 夏敬观:《谭大武传》,卞孝萱、唐文治编:《民国人物碑传集》,第806页。
    1 钱仲联:《近代诗钞》,南京:江苏古藉出版社,2001年版,第2091—2092页。
    2 陈衍:《近代诗钞》,1923年商务印书馆刻本
    3 陈衍:《奚无识诗序》,《石遗室诗话》附录,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26页。
    4 夏敬观:《忍古楼诗话》,张寅彭主编《民国诗话丛编·三》,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5 汪辟疆:《近代诗人小传稿》,《汪辟疆文集》,上海古藉出版社,1988年版,第439—441页;梁淑安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第335—336页。
    6 陈三立:《安吉吴先生墓志铭》,《散原精舍诗文集》,第1062—1063页。
    7 陈三立:《安吉吴先生墓志铭》,《散原精舍诗文集》,第1062页。
    8 郑孝胥:“吴昌硕、王雪澄、朱古微、况夔笙借竹君宅中宴伯严、子培等晚饭,梅兰芳等均在坐”。《郑孝胥日记》,1920年5月13日,第1826页。
    9 郑孝胥:“吴昌硕来,携诗卷求余作序,并乞书联”,1916年1月12日;“为吴昌硕作《缶庐诗序》”,1916年1月13日。《郑孝胥日记》,第1593页。
    10 钱仲联编著:《近代诗钞》,第1907页。
    1 周达:《今觉庵诗》序,民国二十九年铅印本。
    2 夏敬观:《忍古楼诗话》,张寅彭主编《民国诗话丛编·三》,第9页。
    3 梁淑安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44—145页。
    4 汪辟疆:《光宣以来诗坛旁记》,《汪辟疆文集》,第54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5 梁淑安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第135—136页。
    6 张允侨:《闽县陈公宝琛年谱》,《沧趣楼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751、752页。
    1 陈衍:《近代诗钞》第二十三册,1923商务印书馆刻本
    2 陈衍:《石遗石诗话》卷十九,第297页。
    3 陈衍:《石遗石诗话》续编卷二,第610页。
    4 梁淑安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第336—337页。
    5 冒怀苏:《冒鹤亭先生年谱》,第206页。
    6 刘声木:《苌楚斋随笔》,转引自林志宏:《民国乃敌国也:请遗民与近代中国政治文化的转变》,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 2005年博士论文,第300页。
    7 冒怀苏:《冒鹤亭先生年谱》,第220页。
    8 梁淑安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第32—33页。
    9 王啸苏:《郑沅传》,卞孝萱、唐文权《民国人物碑传集》,第81页。
    10 陈衍:《石遗室诗话》卷八,第127页。
    1 见陈懋鼎:《吴君董卿家传》,吴用威《蒹葭里馆诗》,民国八年排印本,郑孝胥题签,李宣龚序。
    2 汪辟疆:《光宣诗坛点将录》,《汪辟疆文集》,第382页。
    3 吴用威:《论诗》,《东方杂志》,第17卷第16号,1920年8月25日。
    4 冒怀苏编著:《冒鹤亭先生年谱》,第104页。
    5 吴用威:《蒹葭里馆诗》,民国八年排印本。
    6 王培军:“拔可一序,专言彼此交情,而于其诗,仅寥寥数语带过,疑不甚许其诗,故遁而为他辞也”。见其博士论文《汪辟疆<光宣诗坛点将录>笺证》,第284页。
    1 俞润民、陈煦:《德清俞氏——俞樾、俞陛云、俞平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5页。
    2 俞润民、陈煦:《德清俞氏》。
    3 陈衍:《近代诗钞》,1923年商务印书馆刻本;粱淑安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第286、287页。
    4 钱仲联:《论“同光体”》,《梦苕庵论集》,第434页。
    5 《郑孝胥日记》,1923年2月3日、1923年2月26日,第1937、1940页。
    6 金天羽:《与郑苏戡先生论诗书》,《天放楼文言(附诗集)》,台北:文海出版社,第351、352页。
    7 金天羽:“如牵课于宗派,衡量于格调,如刘彦和所谓会己则嗟讽,异我则沮弃,循行数墨。文学之道,苦矣”《与郑苏戡先生论诗书》,《天放楼文言(附诗集)》,台北:文海出版社,第352页。
    8 见金天羽《芴园诗钞序》,转引自钱仲联:《论“同光体”》,《梦苕庵论集》,第434页。
    9 陈衍:《石遗室诗话》卷十九,第302页。
    10 《郑孝胥日记》,1916月26日,第1607页。
    11 陈宝琛:《高颖生妹婿五十诗序》,《沧趣楼诗文集》,第351—352页。
    12 陈衍:《近代诗钞》,1923年商务印书馆刻本
    1 程康:《次韵敷厂见赠》,《东方杂志》,第12卷第12号。
    2 《东方杂志》,第12卷第12号。
    3 《东方杂志》,第13卷第3号。
    4 《东方杂志》,第12卷第12号。
    5 《东方杂志》,第12卷第12号。
    6 《东方杂志》,第13卷第2号。
    7 《鹤柴以近诗见寄赋答》、《廿七日访鹤柴不遇再和前韵作》,《东方杂志》,第17卷第24号,1920年12月25日
    8 《东方杂志》,第17卷第7号。
    9 《郑孝胥日记》,第1559、1560页。
    1 陈三立:《散原精舍诗文集》,第523—527页。
    1 《郑孝胥日记》,第1607页。
    2 《郑孝胥日记》,第1585页。
    3 《郑孝胥日记》,第1605页。
    4 《郑孝胥日记》,第1628页。
    5 《郑孝胥日记》,第1633页。
    6 如梁淑安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中有关“夏敬观”的条目,就没有提到夏在商务印书馆的工作经历。见《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第350页。
    7 “剑丞回,谈前事现将又定印”:“函告编译所,剑办”。张人风整理:《张元济日记》,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52页、第385页。
    8 据《映庵自纪年历》,夏敬观1916年任商务印书馆撰述。见《映庵自纪年历》,上图藏,手抄本
    9 《郑孝胥日记》,第1585页。
    10 《郑孝胥日记》,第1619页。
    1 《郑孝胥日记》,第1620页。
    2 《郑孝胥日记》,第1629页。
    3 《郑孝胥日记》,第1712页。
    4 《郑孝胥日记》,第1715页。
    5 《郑孝胥日记》,第1733页。
    6 《郑孝胥日记》,第1606页。
    7 《郑孝胥日记》,第1787页。
    1 《郑孝胥日记》,第1623页。
    2 《郑孝胥日记》,第1632页。
    3 《郑孝胥日记》,第1634页。
    4 《郑孝胥日记》,第1644页。
    5 《郑孝胥日记》,第1647页。
    6 《郑孝胥日记》,第1777页。
    7 《郑孝胥日记》,第1605页。
    8 《郑孝胥日记》,第1655页。
    9 《郑孝胥日记》,第1728页。
    10 《郑孝胥日记》,第1730页。
    11 《郑孝胥日记》,第1777页。
    12 《郑孝胥日记》,第1777页。
    13 《郑孝胥日记》,第1779页。
    1 《郑孝胥日记》,第1625页。
    2 《郑孝胥日记》,第1815页。
    3 “商务印书馆新董事会,复举余为议长”,《郑孝胥日记》,1918年4月16日,第1723页;“赴商务印书馆董事会,复举于为会长”,《郑孝胥日记》,1919年5月6日,第1781页;“赴商务印书馆董事会,余复被举于为会长”,《郑孝胥日记》,1920年5月13日,第1826页:“赴商务董事会,余复被举为会长”,《郑孝胥日记》,1922年5月16日,第1906页:“至商务董事会,复举为主席”,《郑孝胥日记》,1923年5月12日,第1948页。
    4 据《郑孝胥日记》1917年2月6日:“昨张菊生来函,使余列名师范讲席社发起人,余以书辞之;菊生乃告余:‘前日董事会为教科书事致电北京,已列君名,但以张季直为领袖耳。’”2月7日,郑孝胥即致书李宣龚,托转辞商务印书馆董事;2月8日,李宣龚言以后决不以郑孝胥列名发电,郑孝胥收回辞职书。《郑孝胥日记》,第1645、1646页。张元济在日记中也有记载:“苏龛因用伊名电各省采用书籍,来函辞董事”。《张元济日记》,第217页。
    5 《郑孝胥日记》,第1686页。
    1 见李宣龚所作《<晚翠轩集>序》,林旭《晚翠轩集》,民国二十五年铅印本
    2 孝侯、公叔:《经济文章忆拔翁》,商务印书馆编《1897—1992商务印书馆九十五年:我和商务印书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09页。
    3 孝侯、公叔:《经济文章忆拔翁》,商务印书馆编《1897—1992商务印书馆九十五年:我和商务印书馆》,第109页。
    4 陈衍:《石遗室诗话叙》,《石遗室文四集》,《陈石遗集》,第698页。
    5 郑贞文:《我所知道的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商务印书馆编《商务印书馆九十年》,第206页。
    1 参见:《大陆杂志》第28卷第9期,转引自《中国近代学人像传》,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7年版,144页;梁淑安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第350页。
    2 钱仲联:“平生瓣香宛陵,别标一宗,所谓‘老树着花无丑枝’也。”《近百年诗坛点将录》,《梦苕庵论集》,第362页:“近代江西诗家,陈散原后,最负盛名者,椎夏剑丞。其诗并不学山谷,而为宛凌之清苦。”《梦苕庵诗话》,第30页。
    3 夏敬观:“侯官严幼陵复,与予先後监叔复旦公学,予妹婿熊季廉元锷,其高弟也。丙午丁未戊申之际,笺札往还谈艺,日夕无虚,惟论文论诗为多……”,《忍古楼词话》
    4 严复:“复旦监督一席,若一时难得其人,许复举贤自代,则窃意夏道敬观(夏剑成)与此校交涉凡三四次,于其中办理清醒极熟悉,其人亦精明廉干,似可派充。“《与端方书》,王拭主编《严复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84页。
    5 夏敬观:《忍古楼诗续》,台北:文海出版社,1975年版,第3页。
    6 张元济(1866—1959):字菊生,浙江海盐人。参与维新变法。1902年,任上海南洋公学院长,后进入商务印书馆,负责编译所。1958年任上海文史馆长。
    1 张元济:《挽陈伯岩》,《张元济诗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9页。
    2 张元济:《光绪戊戌政变,六君子以身殉国,余亦去职,先后罹党祸者二十余人。忽忽四十年,沦丧几尽。拔可出示暾谷遗墨,属为题记,感喟不能成一字。前日作数诗吊伯岩,拔可复敦促之。率赋二绝,追思往迹,为之泫然》,《张元济诗文》,第40页。
    3 如八月初七,费念慈宴张元济、沈曾植、缪荃孙,讨论编译书事;八月初八,沈曾植招饮张元济、沈曾植、蔡元培等于一品香:八月初九,张元济、沈曾植、赵风昌、汤寿潜、缪荃孙等于九华楼同进茶点,讨论教育事;八月十二日,张元济于万年春菜馆宴请沈曾植、沈曾桐、缪荃孙等。缪荃孙:《艺风老人日记》。
    4 张树年主编:《张元济年谱》,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40页。
    5 张元济:“登危楼兮瞰长空,海山苍兮旭日红。尝捧心以献兮耿耿孤忠。挥鲁阳之戈兮,终难反乎再中。何忽焉其十出兮,愿与公同关后羿之弓”。《题沈子培海日楼图》,《张元济诗文》,第1页。
    6 据《预备立宪公会报》,张树年主编:《张元济年谱》,第63页。
    7 据《上海近代大事记》,张树年主编:《张元济年谱》,第72页。
    8 据《预备立宪公会报》,张树年主编:《张元济年谱》,第79页。
    9 庄俞:《悼高公梦旦》,商务印书馆编《1897—1992商务印书馆九十五年:我和商务印书馆》,北京:商务 印书馆,1992年版,第60页。
    1 “盖菊生先生与公情投意合,如左右手,事无巨细,必咨于公,语于公,谋于公,重大问题,公未与议者,虽决不行。如遇数人意见不一致,得公片言立可决。公之于事,欲言而言,无可言则不言,言必尽其意,自初入公司于编译所如是,其后于总公司亦如是,故其在公司名位虽有变更,不啻三十年之总参谋长也”。庄俞:《悼高公梦旦》,商务印书馆编《1897—1992商务印书馆九十五年:我和商务印书馆》,第60页。
    2 孝侯、公叔:《经济文章忆拔翁》,商务印书馆编《1897—1992商务印书馆九十五年:我和商务印书馆》,第109页。
    3 郑贞文:《我所知道的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商务印书馆编《商务印书馆九十年》,第203页。
    4 张树年主编:《张元济日记》,第81页。
    5 郑贞文:《我所知道的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商务印书馆编《商务印书馆九十年》,第206页。
    6 徐珂(1869—1921):初字仲玉,改字仲可,浙江余杭人。光绪十五年(1889)中举。师事谭献。数应会试不第,考授内阁中书,改同知。袁世凯在小站练兵时,曾入幕,为将校将授经史大义。戊戌政变后归里,整理谭献《复堂词话》。二十七年,移居上海,任职商务印书馆,为《辞源》编辑。曾加入南社和新南社。著有《真如室诗》、《清捭类钞》等。生平事迹参见夏敬观:《徐仲可墓志铭》,卞孝萱、唐文权编:《民国人物碑传集》,第750、751页:梁淑安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第365页。
    7 夏敬观:《徐仲可墓志铭》,卞孝萱、唐文权编:《民国人物碑传集》,第750—751页。
    1 《郑孝胥日记》,1916年7月5日,第1048页。
    2 孟森(1868—1938):字心史,号莼荪,江苏武进人。出身江南世家,获廪生后,涉猎有关时务译著。光绪二十七年(1901),东渡日本,入东京法政大学习法律,三十年回国。三十一年春,随郑孝胥至广西龙州边防参与戎机,在职期间,编成《广西边事旁记》,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是年冬,辞职返乡,发起预备立宪公会,参与推动立宪。三十四年,任《东方杂志》主编。宣统元年(1909)五月,当选江苏咨议局议员,辞主编职。十月,代表江苏咨议局前往联络奉天、吉林、黑龙江、山东各省咨议局,共同发起联合请愿速开国会运动。辛亥革命爆发,程德全率江浙联军攻南京,由其草誓师文。民国成立,被推为共和党干事。1913年,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乃南下上海,逐渐脱离政治生涯。1915年,《小说月报》刊登其《董小宛考》。1929年,受聘中央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翌年,《清朝前记》出版,为中国学术界有关满清祖先正确史实的开山之作。1931年,受聘为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秦孝仪主编:《中国现代史辞典——人物部分》,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85年版,第176—177页。
    3 “孟莼孙来谈报馆事。”《郑孝胥日记》,1915年11月16日,第1585页:“孟莼孙适在座,共谈久之”。《郑孝胥日记》,1917年6月22日,第1669页。亦可参见附录《年表》。
    4 “宴张菊生、夏剑丞、赵竹君、孟莼孙、陈叔伊、高子益、梦旦、拔可、萧子栗”。《郑孝胥日记》,1916年4月16日,第1605页。
    5 《郑孝胥日记》,第1723页。
    6 诸宗元(1875—1932),字贞状、贞长、真长,别号大至居士。浙江绍兴人。年十岁即熟读《文选》。服膺魏源、龚自珍之学,因魏源字默深,龚自珍号定盫而自题其书斋曰“默定书堂”。中年后改为大至阁。曾与黄节、刘师培、邓实、陈去病、胡朴安等于上海设立国学保存会及藏书楼。南社成立,入社。宣统二年(1910)前后入江苏巡抚、湖广总督瑞潋幕,对南社社友的革命活动有所掩护。1913、1914年在北京作官。1923年为浙江军务善后督办卢永祥幕僚。1925年应梁鸿志之邀赴北京,数月后又南下。曾在杭州西湖购置房屋数间,藏书画万余卷,1929年遭大火,书画尽毁。1932年病逝于上海。一生困顿于僚属之间,身后颇萧条。著有《大至阁诗》、《中国画学浅说》。参见梁鸿志:《<大至阁诗>序》,《大至阁诗》,1934年梁鸿志排印本;粱淑安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第381—382页。
    7 “贻书欲为杨子勤求入印书馆编译所,余商之菊生,苦于无可位置。李梅庵、诸贞长皆欲之,菊生云,惟贞长可请编尺牍”;“拔可来函,托为诸贞长入编辑(译)所事,询之菊生,菊生云,如日内能决议,则下月可发表”:“菊生言,诸贞状入编译所已决议”。《郑孝胥日记》,1913年2月18日,第1454、1455、1459页。
    8 马卫中、张修龄:《陈三立年谱》,《近代诗论丛》,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5页。
    1 袁进:《中国文学观念的近代变革》,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44页。
    1 吴宓:《空轩诗话》,《吴宓诗话》,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54页。
    2 李宣龚和钱钟书的关系即为一例,详见后章。
    3 由云龙:《定庵诗话》,张寅彭主编《民国诗话丛编·三》,第606页。
    1 可参见陈建华对这一口号的缘起和其群体构成的分析,见《晚清“诗界革命”发生时间及其提倡者考辨》一文,《“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83—213页。
    2 关于陈三立与梁启超的交往,可参见高国藩:《陈三立与康有为、梁启超》一文,《九江师专学报》,1995年第1期;张求会《陈寅恪的家族史》一书中的有关章节。
    3 陈寅恪:《读吴其昌传梁启超传书后》,《寒柳堂集》,上海:上海古藉出版社,1980年版,第149页。
    4 梁启超:“余生平所历,镂刻于神识中最深者,莫如丁酉戊戌间之在长沙,时义宁陈公为抚军,其子伯严随侍,江建霞、徐研父先后督学,黄公度陈臬,谭壮飞、熊秉三、唐绂丞以乡党之秀左右其间,咸并力一致,以提倡当时所谓新学,而余实承乏讲席。”《石醉六藏江建霞遗墨》,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93页。
    5 梁启超:《饮冰室诗话》,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1页。
    1 梁启超1922年11月29日《与思顺书》;11月23日《与思成永忠书》。见《梁启超年谱长编》,第967页。
    2 陈三立:《任公讲学白下及北还索句赠别》,《散原精舍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625页。
    3 参见汪荣祖对此诗的解说:“当年,戊戌湖南新政时,散原曾力荐任公到湘为总教习。如今,戊戌维新故事早如隔世,故人重逢,往事不堪回首,辛酸可知。当年因变法而捐躯的同志,尸骨早埋,可以不论,而犹生还者,则仍有身患。第三联始言及任公讲学、著书。似指任公觉世牖民之精神,表现为讲学(所谓强聒)。‘开物’用‘系词’,‘开物成务’;‘精魂’喻精神魄力。意谓任公有开创伟大事业的胸襟与抱负。可惜壮志末酬,只落得‘强聒不休’。既推祟又惋惜。”《史家陈寅恪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18页。
    4 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68页。
    5 《郑孝胥日记》,光绪二十三年正月二十七日,第590页。
    6 夏东元编著:《盛宣怀年谱长编》下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77页。
    7 《郑孝胥日记》,1895年10月1日,第517页。
    8 《郑孝胥日记》,1915年6月17日,第1566页。
    9 陈衍:《石遗室诗话》卷九,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2页。
    10 梁启超:《庚戌秋冬间,因若海纳交于赵尧生侍御,以问诗古文词,书讯往复,所以进之者良厚,顾羁海 外,迄未识面,辄为长谣,以寄遐忆》,汪松涛编注《梁启超诗词全注》,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90页。
    1 陈声暨:《侯官陈石遗先生年谱》,《陈石遗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021页。
    2 陈声暨:《侯官陈石遗先生年谱》,《陈石遗集》,第2021页。
    3 陈衍:《石遗室诗话》卷九,第137页。
    4 梁启超:“近世能镕铸新理想以入旧风格者,当推黄公度”;“昔尝推黄公度、夏穗卿、蒋观云为近世诗界三杰”;“要之,公度之诗,独辟境界,卓然自立于二十世纪诗界中,群推为大家,公论不容诬也”。《饮冰室诗话》,第2、22、26页。
    5 关于黄遵宪与陈三立的交往,可参见管林:《黄遵宪与陈三立的交往》一文,《学术研究》,1995年第3期。此文对黄、陈关系考论甚详,但没有两人见面的具体时间,本文在两人早期交往研究上有所突破。
    6 钱仲联:《黄公度先生年谱》,《人境庐诗草笺注》,上海古藉出版社,1981年版,第1210页。
    1 钱仲联:《黄公度先生年谱》,《人境庐诗草笺注》,第1210页。
    2 《翁同龢日记》光绪二十三年(1897)六月十五日,转引自蒋英豪:《黄遵宪师友记》,中国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262页。
    3 参见:“黄公度所示议通商事宜六条”光绪二十一年七月十三日;“日斜,过黄公度,不遇,议诗卷及条陈还之。”光绪二十一年七月十五日;“晚,赴黄公度邀饮。余尝言,合肥之病国已见矣,其部下号为通晓洋务者必将复用事。夫格国所谓交涉,盖为能守界限言之。国家有界限,条约有界限,而此曹专毁界限以媚他族,国亡无日矣。因以语张季直、黄公度。”光绪二十一年七月二十日:“黄公度来借王介甫、姚惜抱诗,亦约明日晚食”。光绪二十一年七月二十一日;“午后,辞黄公度之约,以王、姚诗假之”。光绪二十一年七月二十二日:《郑孝胥日记》,第508、510页。
    4 中国国家博物馆编:《郑孝胥日记》,第610页。
    1 “《人境庐诗草笺注》序跋中,首序应为郑孝胥,但当时避忌郑孝胥到伪满洲国行为,故他的序未放进去”。魏中林整理:《钱仲联讲论清诗》,苏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8页。
    2 钱仲联:《人境庐诗草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083页。
    3 钱仲联:《黄公度先生年谱》,《人境庐诗草笺注》,第1212页。
    1 缪荃孙:《艺风老人日记》,第730—737页。
    2 黄遵宪致梁启超函,光绪二十八年,黄遵宪著,吴振清等编校整理:《黄遵宪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99、501页。
    3 黄遵宪致梁启超函,光绪三十一年,《黄遵宪集》,第505页。
    1 黄遵宪:《寄题陈氏蜻庐》,《黄遵宪集》,第284页。
    2 “黄公度以柬来,示所作五言古诗,伯严甚推许之”。《郑孝胥日记》,第499页。
    3 陈三立:《散原精舍诗文集》;钱仲联:《黄公度先生年谱》,《人境庐诗草笺注》,第1211页。
    4 陈正宏:《新发现的陈三立早年诗稿及黄遵宪手书批语》,《文学遗产》,2007年第2期。
    5 陈正宏:《新发现的陈三立早年诗稿及黄遵宪手书批语》,《文学遗产》,2007年第2期。
    6 [美]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的焦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页。
    1 钱仲联:《黄公度先生年谱》,《人境庐诗草笺注》,第1214页。
    2 钱仲联:《黄公度先生年谱》,《人境庐诗草笺注》,第1211、1213页。
    3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父谭继洵,官至湖北巡抚。光绪十年(1884)从军新疆,入巡抚刘锦棠幕。前后十年间,遍游各省。喜好剑术,任侠轻生。甲午战后锐意新学。光绪十一年于湖南创立算学社,翌年奉父命入资为候补知府,居南京侯缺,读书一载,著《仁书》。二十三年,弃官归湖南,与黄遵宪等创办时务学堂。二十四年,与唐才常等创立南学会、湘报馆。七月应诏入都,擢四品衔军机章京,参与政变。戊戌政变失败,慷慨就义。著有《谭嗣同全集》。见梁淑安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第467—468页。
    4 《郑孝胥日记》,第594—626页。
    1 《郑孝胥日记》,第626页。
    2 参见谭嗣同致汪康年梁启超函,《谭嗣同全集》,北京:三联书店,1954年版,第355页。
    3 参见谭嗣同致汪康年梁启超函,《谭嗣同全集》,第355页。
    4 参见谭嗣同致汪康年梁启超函,《谭嗣同全集》,第355、356页。
    5 参见谭嗣同致汪康年梁启超函,《谭嗣同全集》,第370页。
    1 魏中林整理:《钱仲联讲论清诗》,第128页。
    1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87页。
    2 栾梅健:《民间的文人雅集——南社研究》,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第60页。
    3 关于南社唐宋诗之争问题,可参见周薇:《同光体与唐宋诗之争》,《江海学刊》,2006年第5期,周文不涉及具体论争细节,主要从理论上阐述;叶帮义、余恕诚:《20世纪的“唐宋诗之争”及其启示》,《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该文亦为理论文章。
    4 柳亚子:《磨剑室诗词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15页。
    5 湘君:《赭玉尺楼诗话》,《民国日报》,1916年1月26日,转引自杨天石、王学庄编著《南社史长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12—412页。
    6 傅熊湘(1884—1931):初名德巍,字声焕,:更名專,又更名熊湘,字君剑,号钝根。湖南醴陵人。光绪二十三年(1906)与同乡宁调元赴上海,共创《洞庭波》杂志,又办《竞业旬刊》,抨击清廷,鼓吹革命。次年返湘,任教中学。为南社早期成员。辛亥革命后,在湘主办《长沙日报》,兼执教师范学校。1916年任《长沙日报》主编。1920年后,任湖南省长署秘书,省议员。1924年,因与柳亚子所发起的新南社宗旨 有异,另组“南社湘集”,任社长,主编《南社湘集》五期,均以五言为主。才富学赡,一生于新闻、教育、文学均声迹颇著,胡适、阳翰笙皆曾为其学生。梁淑安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第440页。
    1 废雅:《说诗一昔话》,《长沙日报》,1916年8月8日—9日,转引自杨天石、王学庄编著《南社史长编》,第426页。
    2 姚大慈:《愿陆沈室诗自叙》,《长沙日报》,1916年8月23日,转引自杨天石、王学庄编著《南社史长编》,第412—427页。
    3 吴虞(1872—1949):原名姬传。二十一岁时改名虞,字又陵,别署爱智、爱智庐主人等。四川新都人。戊戌变法后开始接触新学。光绪三十一年(1905),赴日留学,入东京帝国大学法科。回国后创办法学研究会及通省法政学校。因批判儒学及家族制度而被清政府通辑。辛亥革命后坚持非儒批孔,宣传新学。从1916年开始,在《新青年》上发表著名社论,批判封建礼教。1917年入南社。1921年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1923年加入新南社。1926年后在四川大学等校任教。著有《秋水集》、《吴虞文录》、《吴虞文续别录》等。梁淑安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第181—182页。
    4 吴虞:《与柳亚子书》,《民国日报》,1917年11月17日,转引自杨天石、王学庄编著《南社史长编》,第434页。
    5 《南社丛刻》第十九集,转引自《南社史长编》,第435页。
    1 湘君:《赭玉尺楼诗话》,《民国日报》,1916年12月19日,转引自《南社史长编》,第437页。
    2 吴奥:《吴虞日记》,1917年3月5日,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 柳亚子:《妄人谬论诗派,书此折之》,《民国日报》,1917年3月11日,转引自《南社史长编》,第443页。
    4 《民国日报》,1917年6月30日—7月3日,转引自《南社史长编》,第451—452页。
    5 朱鹓雏:《平诗》,《民国日报》,1917年7月9日,转引自《南社史长编》,第457页。
    6 柳亚子:《论诗五首答鹓雏》,《民国日报》,1917年7月10日,转引自《南社史长编》,第458页。
    1 朱玺:《论诗斥柳亚子》:《中华新报》,1917年7月31日,转引自《南社史长编》,第462页。
    2 《中华新报》,1917年8月7日,转引自《南社史长编》,第465页。
    3 《民国日报》,1917年8月8日,转引自《南社史长编》,第466页。
    4 《民国日报》,1917年8月11日,转引自《南社史长编》,第469页。
    5 《中华新报》,1917年8月19日,转引自《南社史长编》,第488页。
    6 《郑孝胥日记》,1917年8月7日。
    7 《郑孝胥日记》,1917年9月2日。
    1 柳亚子:《与杨杏佛论文学书》,《民国日报》,1917年4月23日,转引自《南社史长编》,第446页。
    2 梁鸿志:《<大至阁诗>序》,《大至阁诗》,1934年梁鸿志排印本
    3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第246页。
    4 黄节(1873—1935),原名晦闻,字玉昆,号纯熙;改名节,别署晦翁、黄史氏等。广东顺德人。曾师事简朝亮两年,又独居云林寺读书十年,学益精进。光绪二十七年(1901)在广州与谢伯英等创办群学书社,以启迪民智。次年应乡试落弟,与邓实至上海创办《政艺通报》,介绍西方文明。三十一年,与邓实等创办国学保存会与《国粹学报。三十三年,主讲于两广优级师范学堂。宣统元年(1909)入同盟会。次年入南社。1911年,与梁鼎芬等在广州办后南园诗社。武昌起义后,应聘任广东高等学堂监督。1912年与谢伯英在广州组织天民社,创办《天民日报》,主张伸民权。1917年后应蔡元培之聘,任教北大,讲授文学史及诗学。其间阎锡山聘其为山西教育厅长、王宠惠聘其为北洋政府国务院秘书长,均辞之。1928年一度出任广东教育厅长,旋辞职,复任教于北京大学。1929年兼任清华大学研究员导师。著有《蒹葭楼诗》二卷、《汉魏乐府风笺》十五卷、《鲍参军诗注》四卷、《谢康乐诗注》四卷、《曹子建诗注》二卷、《诗律》六卷、《诗学》一卷。参见秦孝仪主编:《中国近代史辞典——人物部分》,第321—322页,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85
    5 “过黄晦闻,示律诗二十一首,观其所为,盖学梁星海者也”。《郑孝胥日记》,第1513页
    6 张尔田:《黄晦闻鲍参军诗注序》,《学衡》第二十七期。
    7 汪辟疆:《光宣以来诗坛旁记》,《汪辟疆文集》,第575页。
    8 吴宓:《读散原精舍诗笔记》,《吴宓诗话》,第284页。
    1 黄濬:《花随人圣庵摭忆》,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52页。
    2 诸宗元:《夜过海藏楼,归纪所语,简太夷并示拔可》,《大至阁诗》,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
    3 栾梅健:《民间的文人雅集——南社研究》,第64页。
    1 吴虞:《与柳亚子书》,《民国日报》,1917年4月28日,转引自《南社史长编》,第434页。
    2 闻野鹤:原名宥,1901年生于松江,自幼聪慧,工诗文词。1917年4月加入南社。栾梅健:《民间的文人雅集——南社》,第165页。
    3 闻野鹤:《怬簃诗话》,《民国日报》,1917年6月24日,转引自《南社史长编》,第449页。
    4 王无为:《与野鹤书》,《中华新报》,1917年8月15日,转引自《南社史长编》,第484页。
    5 柳亚子:《与杨杏佛论文学书》,《民国日报》,1917年4月27日,转引自《南社史长编》,第446页。
    1 《吴虞日记》,1917年3月5日,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 陈伯海、袁进主编:《上海近代文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2页。
    3 朱鸳雏:《致妄人柳亚子》,《中华新报》,1917年8月10—12日,转引自《南社史长编》,第473页。
    1 柳亚子:《与杨杏佛论文学书》,《民国日报》,1917年4月27日,转引自《南社史长编》,第446页。
    2 本文作于1916年8月21日,载1916年10月1日《新青年》二卷二号
    3 曹聚仁:<南社巨子柳亚子》,《文坛三忆》,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79页。
    4 这里借用萧邦奇分析沈定一时所采用的视角,参见(美)萧邦奇:《血路——革命中国中的沈定一(玄庐)传奇》,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55页。
    1 《柳亚子的诗和字》,《人物》1980年第1期。
    2 吴宓(1894—1978),原名玉衡,后改名曼陀,又改宓,字雨僧。宣统二年(1910)考取留美资格,入清华学校就读。1917年赴美,就读弗吉尼亚大学。1918年暑假,转入哈佛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系,师从美国文学批评家白壁德。1921年6月毕业,获硕士学位。归国后历任东南大学、东北大学教授、清华国学研究院主任和外语系教授等。1930年赴欧洲游学,1931年归国。1922—1933年间,兼任《学衡》杂志总编、《大公报·文学副刊》编辑。1938年以后,执教于西南联合大学、武汉大学、重庆湘辉文法学院。1962年调入西南师范学院。1978年卒于西安。参见沈卫威《回眸“学衡派”——文化保守主义的现代命运》中的有关介绍,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1 吴宓:《吴宓自编年谱》,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33页。
    2 《审安斋遗稿》中有《和丁叔雅日本留别诗》、《和平等阁主人》、《赠丘仓海》、《和丘仓海南园留别诗》、《送覃孝方赴河南教育厅长任》、《题彭刚直公所画梅花呈祝康南海师生日》、《寄题于右任照相》、《辛酉九月康南海夫子沪上新居落成驰诗命和衰病因循至于经年上月乃步原韵寄呈愧未工也》等诗。陈涛:《审安斋遗稿》,民国十二年刻本
    3 陈涛:《审安斋遗稿》,民国十二年刻本
    4 吴宓:《吴宓诗话》,第260页。
    5 吴宓:《长寿寺禫祭追怀伯澜姑丈》,《吴宓诗集》,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44页。
    6 吴宓:《吴宓诗话》,第259页。
    7 吴宓:《吴宓诗话》,第260页。
    8 俞大维(1898—1993),浙江绍兴人。著名数理逻辑家。曾任国民政府兵工署长、交通部长,台湾“国防部长”。
    9 《吴宓日记》1915年4月5日记有:“是日报载:前纠劾张广建之肃政史,乃俞明震君也”。见《吴宓日记》,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24页。
    1 吴宓:《吴宓自编年谱》,第194页。
    2 “按宓于辛酉八月(1921)始谒先生于上海威赛路俞宅。(始宓甫由美国回沪,故特谒先生及俞寿丞先生,报告寅恪、大维二三年同学情形,及二君平安等事。)先生即深为伤叹,谓无钱寄与寅恪,使其困居外国云云。”《吴宓诗话》,第290页。
    3 陈寅恪:《雨生落花诗评(民国十七年六月)》,《吴宓诗集》,第14页。
    4 黄侃:《黄季刚先生手写日记》,台北:学生书局,1977年版,第123页。
    5 黄侃(1886—1935):字季刚,又字梅君、禾子、季子、季康,别署量守庐主人等。湖北蕲春人。幼承家学,从父读《说文解字》、《千字文》。光绪二十九年考入湖北文普中学堂,因湖广总督张之洞与其父又旧,选送日本留学。翌年因故回国。继而再赴日本,拜章摒麟为师,专攻文字音韵。同时加入同盟会。光绪三十四年因母疾回国。后再度赴日。宣统二年回国,在河南教学。1912年赴上海,任《春声日报》主编。同年加入南社,又加入国学保存会。1913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16年创办《国故》月刊。1923年7月任佛教暑期讲习会讲员。1926年起再任北京大学教授。从1927年起,历任东北大学、金陵大学国文教授,中央大学国文副教授。黄侃能诗善文,尤精经学、音韵、文字、训诂之学。著有《量守庐诗集》、《量守居士词集》、《量守庐日记》、《文心雕龙札记》、《说文古韵》、《尔雅略说》等。见梁淑安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第391、392页。
    1 王揖唐:“新建胡步曾先骕七律如《宿小九华山九华禅院》拗折如意,双井遗音。七绝如《安远道中》:谷转溪回草树昏,经行尽日不逢春。前山雨过云犹湿,百道风泉并一喧。《郊游》云:樱桃作花晴渐稳,野雉出林风正高。胜日作间饶静趣,息心亭畔听松涛。则又合坡、谷为一手矣。君与昀谷、剑丞同邑,行辈略后,昀谷时称其人与诗,诚哉新建之富诗人也。”《今传是楼诗话》,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01页。
    2 胡先骕:《忏庵丛话》,《胡先骕文存》上卷,第503页
    3 胡先骕:《哭沈乙庵师》,《忏庵诗》,《胡先骕文存》上卷,第544页
    1 胡先骕:《忏庵诗》,《胡先骕文存》上卷,第543页
    2 司马朝军、王文晖:《黄侃年谱》,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47页。
    3 “至均益里答访江西胡先骕步曾,觅其居不得”,《郑孝胥日记》,1925年8月22日,第2061页。
    4 胡先骕:《楼居杂诗》,《忏庵诗》,《胡先骕文存》上卷,第636页
    5 吴宓:《吴宓诗话》,第206页。
    6 柳诒徵(1880—1956):字翼谋,号劬堂、知非等。江苏丹徒人。十七岁中秀才,宣统元年(1909年)优贡,先后肄业于南京钟山书院、江阴南菁书院,曾从王先谦、缪荃孙游,后入三江优级师范学堂,拜李瑞清为师。毕业后,得其师缪荃孙之助东渡日本。庚子事变(1900年)后,张之洞命缪荃孙主江南编译局,柳诒徵从之。复历任教于江南两级商业学堂、江南高等实业学堂、两江师范学堂等。清末任镇江府中学堂教席。1912年,学堂改为江苏省立第六中学,任校长。1916年,受聘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国文史地部教授。1921年,南京高师改为国立东南大学,改聘为历史学教授,讲授中国文化史、中国史等。1922年,参与创办《学衡》杂志。1925年后,任教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东北大学,后返南京,再任教中南大学,从事教育四十年。任教外,于1927年起,担任江苏省立第一图书馆馆长(即其业师缪荃孙所办江南图书馆,其后易名为国学图书馆)。1947年当选为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1949年任考试院第一届考试委员。解放后任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委员。著有《中国文化史》、《国史要义》等。参见《柳诒徵年谱简编》,柳曾符、柳佳编《劬堂学记》,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346—372页:秦孝仪主编:《中国近代史辞典——人物部分》,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85年版,第297页。
    7 吴宓:《空轩诗话》,《吴宓诗话》,第201页。
    1 以上均见:柳诒徵《自述》,卞孝萱、唐文权编《民国人物碑传集》,第481—485页。
    2 柳诒徵:“民国五、六年任教南京高师、东南大学,与王伯沆(瀣)共晨夕,王喜谈诗,赣人胡先骕、邵祖平亦昵就。王谈诗,予旁听,久之,亦时有所得。王在龙蟠里图书馆手钞《咏怀堂诗》,假予读之。陈散原亦亟称阮。予益知诗不可为,而取径尤不可简……王又喜谈东野、宛陵二家,予读之,鲜领会,自知用思不能深刻也”。柳诒徵《自述》,卞孝萱、唐文权编《民国人物碑传集》,北京:团结出版社,1995版,第485页。柳文中所谈孟郊(东野)、梅尧臣(宛陵)都是清末民初宋诗派所推崇的诗人,可见宋诗派的阅读时尚对柳诒徵等年轻诗人的影响。
    3 《柳诒徵年谱简编》,柳曾符、柳佳编《劬堂学记》,第349页。
    4 胡先骕:《胡先骕文存》上卷,第107页
    5 《咏怀堂诗》,1928年国立中山大学图书馆排印本,此据《散原精舍诗文集》,第1136页。
    6 胡先骕:《胡先骕文存》上卷,第113页
    1 吴宓:《吴宓诗话》,第204页。
    2 《郑孝胥日记》,第1922页。
    3 梁鸿志:《邵潭秋寄诗卷属为评定书此答之》,《爰居阁诗》,民国二十八年刻本
    4 吴宓:“按宓夙不喜江西派之宋诗,故虽平生久敬散原先生,而多年读《散原精舍诗》未有心得。今于一九心三年二月再取读之,乃深觉其佳”。《读散原精舍诗笔记》,《吴宓诗话》,第284页。
    1 钱钟书:《围城》,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00—101页。
    1 参见(法)高宣扬:《布尔迪厄的象征性实践和权力运作》,《后现代主义讲演录》,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11—227页。
    2 在南社首次雅集的十七位社友中,江苏占了10位,福建只有1位,江西没有。而宋诗派中闽派和赣派力量最为强大,可见从地域分布上两个文人群体也有很大差异。数据分析见栾梅健:《民间的文雅集——南社研究》,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6年版,第59页。
    3 吴宓:《吴宓诗话》,第187页。
    4 黄节:《阮步兵咏怀诗注自序》,《学衡》第五十七期:吴宓诗话中亦摘录此文,见《吴宓诗话》,第187页。
    5 吴宓:《吴宓诗话》,第187—188页。
    1 黄濬:《花随人圣庵摭忆》,转引自《沧趣楼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686页。
    2 [德]德罗伊森:《历史知识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9页。
    3 葛兆光:《世间原未有斯人——沈曾植与学术史的遗忘》,《读书》,1995年第3期。
    1 郑孝胥:“晚,同张菊生诣愚园陈伯严约,议维持复旦学校事”。1906年7月19曰,《郑孝胥日记》,第1049页。
    2 陈衍:《与梁众异黄秋岳书》,《石遗室诗话》,第796页。
    1 陈衍:《海藏楼诗叙》,《石遗室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98页。
    2 张宏生在《诗史的发展与汪辟疆的近代诗学成就(代序)》中也谈到了这一点,可以参见。汪辟疆:《汪辟疆说近代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4页。
    3 袁进:《中国文学观念的近代变革》,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31—32页。
    1 陈三立在《钱塘胡君墓表》中批判了重农轻商之说:“惟中国数千年政俗,类持务本抑末之说,贵农而贱商,若周时寡妇清、汉时卜式有裨国家之急,儒者亦忽视之,群安于陋简,终以自弊”。见《散原精舍诗文集》,第939页。
    2 (法)高宣扬:《布尔迪厄的象征性实践和权力运作》,《后现代主义哲学讲演录》,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18页。
    3 见(法)高宣扬:《布尔迪厄的象征性实践和权力运作》,《后现代主义哲学讲演录》,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21—223页。
    1 陈衍:《石遗室诗话》卷一,第4页。
    2 “久不与子培相见,今夏寓沪访之。登楼伯严先在,坐未定,子培与伯严大哗,责余近来诗话,不甚誉其诗”。陈衍:《石遗室诗话》卷二十六,第400页。
    3 如陈衍和郑孝胥、沈瑜庆之间的冲突。
    4 严复在安徽办新式学堂和时任安徽学政的沈曾植之间发生了冲突,见《严复集》中的有关描述;郑孝胥和易顺鼎在广西发生了严重冲突,影响到两人以后的交往。
    1 可参见布尔迪厄对“习性”交响乐式表演的无意识性和自律性的表现的描绘,见冯俊等著《后现代主义哲学讲演录》,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22页。
    2 陈三立:《关季华遗集跋》,《散原精舍诗文集》,第895页。
    3 此处借用刘纳《陈三立:最后的古典诗人》中的概念,见《文学遗产》,1999年第6期。
    1 郭柏荫:《春溟诗集序》,《天开图书楼文稿》卷三,《侯官郭氏家集汇刻》,台北:文海出版社,1975年版,第219页。
    2 涂小马:《“同光体”研究综述》,《苏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3 朱自清:《朱自清全集》卷九,日记,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520页。
    4 参见吴宓1964年读《海藏楼诗》笔记,见《吴宓诗话》,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00页。
    《庸言》、《东方杂志》、《青鹤》、《小说月报》、《学衡》、《民国日报》(上海)、《万象》(沈阳)
    郭嵩焘.郭嵩焘日记[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
    曹伯严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缪荃孙.艺风老人日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马卫中、张修龄.陈三立年谱[M],近代诗论丛.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
    冒怀苏.冒鹤亭先生年谱[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
    司马朝军、王文晖.黄侃年谱[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徐全胜.沈曾植年谱长编[D],华东师范大学
    孙应祥.严复年谱[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吴宓.吴宓日记[M].北京:三联书店,1998
    王闿运.湘绮楼日记[M].长沙:岳麓书社,1997
    恽毓鼎.恽毓鼎澄斋日记[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4
    李慈铭.越缦堂日记[M].杨州:广陵书社.2004
    张晖.龙榆生先生年谱[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张謇.张謇日记[M],张謇全集(第6卷).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
    中国国家博物馆编、劳祖德整理.郑孝胥日记[C].北京:中华书局.1993
    张元济.张元济日记[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张树年主编.张元济年谱[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卞孝萱、唐文权.辛亥人物碑传集[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1
    卞孝萱、唐文权编.辛亥人物碑传集[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1
    (美)布鲁姆.影响的焦虑[M].北京:三联书店.1989
    曹伯严.胡适日记全编[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曹聚仁.文坛三忆.北京[M]:三联书店.1999
    陈思和.试论“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锋性[J].复旦学报.2005(6)
    陈思和.陈思和自选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陈思和.新文学整体观[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陈思和.草心集[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陈衍.石遗室师友诗录[M].民国石印本
    陈衍.近代诗钞[M].1923年商务印书馆刻本
    陈衍.石遗室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陈宝琛著,刘永翔、许全胜校点.沧趣楼诗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陈广宏.竟陵派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陈离.在“我”与“世界”之间——语丝社研究.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
    陈声聪.兼于阁诗话[M].上海:上海古藉出版社.1990
    陈声聪.兼于阁杂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陈诗.尊瓠室诗.民国刻本
    陈三立.散原精舍诗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陈三立.散原精舍诗集[M].商务印书馆民国十一年刊本。
    陈三立.散原精舍文集[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陈涛.审安斋遗稿[M].台北:文海出版社
    陈诗.尊瓠室诗话[M].民国诗话丛编·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陈衍.石遗室集[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
    陈衍.石遗室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陈寅恪.寒柳堂集[M].上海:上海古藉出版社.1980
    陈寅恪.陈寅恪集·诗集[M].北京.三联书店.2001
    陈玉堂.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全编增订本)[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
    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M].北京:三联书店.1997
    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陈平原、王枫(编).追忆王国维.[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M],北京:三联书店,2001。
    陈寅恪.诗集[M],北京:三联书店,2001。
    陈夔龙.梦蕉亭杂記[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5。
    陈曾寿.苍虬阁诗[M],台北:文海出版社,1977
    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M].上海:上海古藉出版社.2000
    戴正诚(编).郑叔问先生年谱[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
    [美]德罗伊森.历史知识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狄葆贤.平等阁诗话[M]
    丁文江.梁启超年谱长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范当世.范伯子诗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范旭仑、牟晓朋整理.谭献日记[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范旭仑.容安馆品藻录·陈衍[J],万象.2005(1)
    范旭仑.容安馆品藻录·冒广生[J],万象.2005(2)
    范旭仑.容安馆品藻录·胡先驌[J],万象.2005(4)
    范旭仑.容安馆品藻录·陈寅恪[J],万象.2005(6)
    范旭仑.容安馆品藻录·李宣龚[J],万象.2005(12)
    樊增祥.樊樊山诗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方宝川.林旭行实系年[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3)
    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冯俊等著.后现代主义哲学讲演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傅杰.王国维论学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傅道彬、王秀陈.海藏楼内外的郑孝胥.北方论丛[M].2005(1)
    福州支社诗拾[M].民国刻本
    关爱和.桐城派与五四新文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关爱和.近代文学论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6
    耿云志、欧阳哲生(主编).胡适书信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郭长海、金菊贞.高旭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郭则法纂,卞孝萱、姚松点校.十朝诗乘[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
    郭则沄.郭则沄遗稿三种[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
    郭曾炘.邴庐日記[M].民国二十三年侯官郭氏刊本。
    顾之京整理.顾随:诗文论丛[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顾廷龙(校阅).艺风堂友朋书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黄侃.黄季刚先生手写日记[M].台北:学生书局.1977
    黄侃.黄侃日記[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黄濬.花随人圣庵摭忆[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黄霖.近代文学批评史[M].上海:上海古藉出版社.1993
    黄遵宪.黄遵宪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贺国强.近代宋诗派研究[D].苏州大学.2006
    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续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6
    胡先驌.胡先驌文存[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5
    胡思敬.退庐全集[M].台北:文海出版社,1961
    胡颂平.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M].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4
    胡先驌.胡先驌文存[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5
    江瀚.慎所立斋文詩集[M].台北:文海出版社.1972年,据1924年太原排印本
    蒋天枢.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增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姜涛.“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蒋英豪.黄遵宪诗友录[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江庸.江庸诗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吉川幸次郎.我的留学記[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
    [美]杰罗姆B.格里德尔.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金理.从兰社到《现代》——以施蛰存、戴望舒、杜衡及刘呐鸥为核心的社团研究[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
    金蓉镜.滮湖遗老集[M].民国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金天羽.天放楼文言(附诗集)[M].台北:文海出版社,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从刊》第三十一辑
    [德]卡尔·曼海姆.保守主义.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康有为.康有为全集[M].上海:上海古藉出版社.1987—1992
    柯劭忞.蓼园诗钞[M].上海:中华书局,1924。
    孔庆茂.林纾传[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8
    鲲西.林旭之死[J],万象.2005(5)
    蒯光典.金粟斋遗集[M].台北:文海出版社,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从刊》第三十一辑
    梁鼎芬.节庵先生遗诗[M].民国刻本
    栾梅健.民间的文人雅集——南社研究[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
    梁鸿志.大至阁诗[M].1934年梁鸿志排印本
    梁启超.饮冰室诗话[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9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上海:上海古藉出版社,2000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M].上海:中华书局
    梁鸿志.爰居阁诗[M].民国二十八年刻本
    梁淑安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M].北京:中华书局.1997;
    [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李伯元.南亭笔记[M].南京:江苏古藉出版社.2000
    李洪岩.钱钟书与近代学人[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李家骥(等整理).林纾诗文选.[J],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缪荃孙.艺风老人日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李瑞清.清道人遗集[M].台北:文海出版社,1961
    李肖聃(著)绛希(点校).星庐笔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3
    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修订本)[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李详.七月窳作[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李详.药里慵谈[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李详.李审言文集[M].南京:江苏古藉出版社.1989
    李宣龚.硕果亭诗[M].台北:文海出版社
    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M].北京:三联书店,1988
    林庚白(著)、周永珍(编).丽白楼遗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林纾.畏庐三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
    林纾.畏庐文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
    林纾.畏庐续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
    林纾.畏庐诗存[M].民国刻本
    林旭.晚翠轩集[M].1936年闽县李氏铅印本
    林畏庐先生年谱[M].台北:文海出版社
    柳曾符、柳佳(编).劬堂学記[G].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罗志田.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刘成禺:世载堂杂忆[M].北京:中华书局,1960
    刘成禺、张伯驹(等著):洪宪纪事诗三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刘建萍.同光派闽派诗人何振岱的诗歌[J],闽江学院学报,2003(12)
    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M].上海:上海古藉出版社.2000
    刘衍文.双照楼主[J].万象,2004(1)
    刘诒徵.中国文化史[M].上海:上海书店,1990
    柳亚子.南社丛刻[M].江苏:广陵古藉刻印社,1996
    柳亚子.南社丛刻第二十三集第二十四集未刊稿[G].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
    柳亚子.磨剑室诗词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柳亚子.磨剑室诗文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柳无忌(编).南社纪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柳无忌(编).柳亚子年谱[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柳无忌、殷安如.南社人物传[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柳无忌、殷安如主编.南社人物传[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黎仁凯.张之洞督鄂期间的幕府[J],史学月刊.,2003(7)
    刘世南.清诗流派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M].上海: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
    罗悖曧.瘿庵诗集[].民国刻本
    龙榆生.龙榆生词学论文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龙榆生.中国韵文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缪荃孙.艺风堂文集[M].台北:文海出版社
    缪荃孙.艺风老人日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马勇.严复学术思想评传[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
    马一浮.马一浮集[M].杭州:浙江古籍、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马卫中.光宣诗坛点将录[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
    马卫中、张修龄.近代诗论丛[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
    马亚中.近代诗歌史[M].台北:学生书局.1992
    冒怀苏.冒鹤亭先生年谱[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
    冒鹤亭.小山吾亭词话[M]
    毛大奉、王斯琴(编注)近百年詩钞.[M].长沙:岳麓书社,1999
    [日]木山英雄.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木山英雄中国现代文学思想论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牛仰山、孙鸿霓.严复研究资料[C].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0
    [美]庞百腾.沈葆祯评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钱钟书.石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钱钟书.管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79
    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4
    钱钟书.槐聚诗存[M].北京:三联书店.2002
    钱钟书.宋诗选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钱仲联.近代诗钞[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钱仲联.陈衍诗论合集[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钱仲联.梦苕庵论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3
    钱仲联.梦笤庵诗话[M].济南:齐鲁书社.1986
    钱仲联.人境庐诗草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钱仲联.广清碑传集[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
    钱仲联.清诗纪事[M].南京:江苏古藉出版社.1989
    钱仲联.沈曾植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1
    秦孝仪.中国近代史辞典——人物部分[M].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85
    瞿鸿禨.瞿文慎公诗选遗墨[M].民国石印本
    任访秋.中国近代文学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
    商务印书馆.1897—1992商务印书馆九十五年:我和商务印书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商务印书馆.1897—1992商务印书馆九十五年:我和商务印书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桑兵.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M].北京:三联书店.1995
    尚小明.学人游幕与清代学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沈大德、吴廷嘉.梁启超评传[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
    沈瑜庆.涛园集[M].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
    沈卫威.胡适周围[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
    沈卫威.回眸“学衡派”——文化保守主义的现代命运[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沈曾植.海日楼札丛·海日楼题跋[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1998
    沈曾植.海日楼诗集(二卷本)[M].民国刊本。v
    释敬安.八指头陀诗文集[M].岳麓书社.1984
    释敬安.八指头陀诗文集[M].长沙:岳麓书社.1984
    司马朝军、王文晖.黄侃年谱[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省志人物志编纂组.四川近现代人物传(第三辑)[C].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孙雄.旧京诗文存[M].民国十九年排印本。
    孙之梅.南社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唐晏.海上嘉月楼诗集[M]1.921年排印本。
    唐晏.涉江先生文钞[M].民国十年(1921)刊本。
    唐晏.海上嘉月楼诗稿[M].民国刻本
    唐文基、徐晓望、黄启权.陈宝琛与近代社会.陈宝琛教育基金会
    汤志钧.戊戌变法人物传稿.北京:中华书局,1961
    太常袁公行略.上海图书馆手抄本
    王伯沆.王伯沆<红楼梦>批语汇录[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
    王培军.汪辟疆<光宣诗坛点将录>笺证[D],华东师范大学,2006
    王森然.近代二十家评传[M]
    王森然.近代名家评传(初集)[M].北京:三联书店,1998
    王树枬.陶庐文集[M].民国刻本
    王揖唐.今传是楼诗话[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王晋光(编著).1919-1949旧体诗文集叙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王庆祥、肖立文(校注),罗继祖(审定)、长春市政协文史和學习委員会(编).罗振玉王国维往东书信[G].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
    王孝绳编.王苏州(仁堪)遗书[M].台北:文海出版社,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从刊》第十四辑
    王仲镛(主编).赵熙集[M].成都:巴蜀书社,1996
    汪辟疆.汪辟疆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汪荣祖.史家陈寅恪传[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汪松涛.梁启超诗词全注[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汪诒年.汪穰卿先生年谱[M].上图藏本
    汪叔子、张求会.陈宝箴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5
    赵铁寒编.文芸阁(廷式)先生全集[M].台北:文海出版社
    吴宓著、吴学昭整理.吴宓自编年谱[M].北京:三联书店,1995
    吴宓.吴宓自编年谱[M].北京:三联书店,1995
    吴宓.吴宓诗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吴宓.吴宓诗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吴庆坻.蕉廊脞录.北京:中华书局,1997
    吴士鉴.含嘉室文存[M].1941年叶景葵钞本。
    魏中林整理.钱仲联讲论清诗[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4
    夏敬观.忍古楼诗[M].民国二十六年刻本
    夏敬观.忍古楼诗话.民国诗话丛编·三[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夏敬观.忍古楼诗续.民国刻本
    夏承焘.夏承焘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夏孙桐.观所尚斋文存[M].民国二十八年(1939)排印本。
    萧一山.清史大纲.上海:上海古藉出版社
    [日]小川环树.风与云——中国诗文论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5
    [美]萧邦奇.血路——革命中国中的沈定一(玄庐)传奇[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徐友春.民国人物大辞典[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
    徐世昌.晚清移诗汇[M]
    徐一士.一士类稿[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徐珂.清稗类钞[M].北京:中华书局,1984
    徐凌霄、徐一士.凌霄一士随笔[M].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
    许临江.郑孝胥前半生评传[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许俊雅.黑暗中的追寻——栎社研究.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
    新会梁氏藏.梁任公(启超)先生手札[M].台北:文海出版社
    咸立强.寻找归宿的流浪者——创造社研究[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
    许纪霖.二十世记中国知识分子史论[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姚鹓雏.姚鹓雏剩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
    沃邱仲子.当代名人小传[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杨圻(著),马卫中、潘虹(校点).江山万里楼诗词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杨天石、王学庄.南社史长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叶参、陈邦直、党庠周(合编).郑孝胥传[M].上海:上海书店,1989(据满洲图书株式会社1938年版影印)。
    易宗夔.新世说[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
    易順鼎(著)、王飈(校点).琴志楼詩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严迪昌.清诗史[M]杭州:浙江古藉出版社。2002
    袁思亮.蘉菴文集[M].台北:文海出版社,1975
    袁昶.浙西村人初集[M].光绪刻本
    袁英光、刘寅生等编,王国维年谱长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袁进.近代文学的突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袁进.中国文学观念的近代变革[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
    曾克耑.涵负楼诗.民国二十五年年上海铅印本
    张晖.龙榆生先生年谱[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张健.清代诗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张杰、杨燕丽.追忆陈寅恪[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
    张灏.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
    张俊才.林纾评传[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
    张朋园.湖南现代化的早期进展(1860—1916)[M].长沙:岳麓书社.2002
    张求会.陈寅恪的家族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张人凤。智民之师——张元济[J].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
    浙江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浙江近现代人物录[C].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张树年编.张元济友朋书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张树年、张人凤编.张元济书札(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张哲俊。吉川幸次郎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4
    张仲礼.中国绅士[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
    张元济.张元济诗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张之洞.张之洞全集(第12册)[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章梫.一山文存[M].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据1918刘氏嘉业堂刊本影印)
    赵尔巽等.清史稿[C].北京:中华书局,1998
    闵尔昌编.碑传集补[M],台北:文海出版社,1971(据1932年北平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排印本影印)
    郑逸梅.文苑花絮[M].北京:中华书局。2005
    郑逸梅.清末民初文坛轶事[M].北京:中华书局,2005
    郑逸梅.书报旧话[M].北京:中华书局,2005
    郑逸梅.近代名人丛话[M].北京:中华书局,2005
    郑逸梅.南社丛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周策纵.周策纵自选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周广秀.萧剑诗魂——柳亚子评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周汉光.张之洞与广雅书院[M].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3
    周家禄.寿恺堂诗序[M].1923铅印本
    周树模.沈观斋诗[M].民国二十二年周氏原抄影印本
    周裕楷.宋代诗学通论[M].成都:巴蜀书社.1997
    周延祁(编).吴兴周梦坡(庆云)先生年谱[M].台北:文海出版社,1972
    周质平.胡适与中国现代思潮[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朱义胄.林琴南先生学行谱记四种[G].台北:世界书局,1965
    诸宗元.大至阁诗[M].民国刊本
    中国近代学人像传[C].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