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六朝碑刻古文字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漢魏六朝碑刻数量衆多,现存石刻拓片已經超過1400通。這些碑刻保存了大量的小篆文字及隸古定字。以漢魏六朝为研究断代,具有明確的時间性;從碑文中摘錄小篆及隸古定字,研究對象數量自足。碑刻古文字的研究内容包括:數量、形體來源、结構特點、形體演變规律及研究價值。針對這些问题,本文都嘗试做了初步專题研究。我们发现碑刻古文字数量巨大,小篆有861个、隸古定字有251个;形體主要来自《說文》小篆,文字的保守性很强,有部分来自先秦古文;形體上體现出異體衆多、深受隸楷書影響等特點;文字既墨守《說文》,又表现出简化、繁化、異化、同化、類化等规律。我们也试圖用文字学的理論去解释這些现象,力求给出合理的闡釋。
     本文共分五章,其中第二、三、四章是本文研究重點。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绪論。介绍古文字的定義、研究範圍及研究分期;對石刻古文字進行界定,概述了從商代至明清碑刻中保存古文字的情況;漢魏六朝石刻是本文研究對象,其古文字的存在形式為小篆和隸古定字。小篆主要保存在碑文、碑额和墓誌蓋中,隸古定字主要出现在隸書或楷书碑中;總结石刻古文字的研究歷史和现状,分四个时期介绍其主要的研究成果和不足。可以看出,以往研究侧重资料整理,疏忽理論阐发;最後介绍本文使用的研究材料、研究意義、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碑刻小篆文字研究。我们辑錄出小篆文字861个,從時代上看,兩漢和曹魏小篆文字数量多。碑刻小篆的形體结構,绝大多数與《說文》小篆相合,說明《說文》小篆形體基本可靠;有些小篆則來自先秦文字,有些則是漢魏间人根據隸书或小篆偏旁自造。三體石經小篆有347个,是碑刻小篆文字的大宗,其與《說文》小篆存在書體、體態、笔法、结構的不同。碑刻小篆由於形體來源不同、书寫時代不同、書写者不同,同一个文字也存在多種写法,表现为異體繁多。同時,漢魏六朝通行的文字是隸書和楷書,碑刻小篆也不能避免地受到隸书和楷书的影響,主要表现為:(1)文字體態上變小篆的椭圆形为方塊;(2)将小篆婉轉連绵的线条切割分解成笔劃;(3)以隸書或楷书的结構書写小篆。碑刻小篆書體多達11種,書写風格多樣,具有突出的藝術装饰性。碑刻小篆在形體演變上存在簡化、繁化、異化、同化、類化等现象,其中異化比较突出,說明其雖然墨守《說文》,但也大膽地在筆劃、構件或偏旁上進行了改造。千百年來,《說文》經過不断的傳抄、刊刻和篡改,字形有些已經不可靠,我们根據碑刻小篆材料,校正了15个《說文》形體有误的小篆文字
     第三章碑刻隸古定字研究。首先介绍隸古定字有关的知識,我们界定了隸古定字的概念,指用隸害或楷书来轉寫一切古文字的现象,而不僅僅限於转写戰国文字。如何判断一个文字是隸定還是隸燮,先要區分隸定與隸燮的性質。而徙文字规范角度看,隸古定字是當時正體的異體,屬於不规鲍漢字。我们封辑绿出的251个碑刻隸古定字進行来源蹄類,發现近64%来自《說文》小篆隸定,也有不到25%的文字是封金文、战国文字和古隸的隸定,甚至有些隸古定字跟傅世字害中的古文相合。這說明《說文》在當時有巨大影響,傅世字书中的隸古定字来源有自,並非向壁虚造。碑刻隸古定字的形體特點,我们認为主要有:(1)隸定方式靈活多樣;(2)異體繁多;(3)深受當時隸书或楷书的影響。我们封每个特點都做了细緻探讨。碑刻隸古定字跟原形文字封比,也存在简化、繁化、昊化等现象,我们发现訛混现象比较突出,多是構件或偏旁的换用。這至少說明雨个问题:(1)當時人封古文字已经生疏,有些文字已經写法已经错訛;(2)书写者主觀意識很强,根據行文布局,大膽轉寫改造。
     第四章碑刻古文字的特點、存在原因及其利用。我们認为碑刻古文字主要有四个特點:(1)守舊與創新性。文字害写跟原文字笔割完全相同,或者即便有些笔割、構件或偏旁燮異,但结構仍跟古文字相同,這是其守舊性。同畴害窝者在保持结構不變的前提下,大膽對古文字進行筆劃上增減、写異,文字構件或偏旁的省筒、訛變,又表现焉刽新性。(2)廣泛性。碑刻古文字存在于漢魏六朝每个畴期,每種碑刻類型上。(3)畴代性。深受當時隸书或楷害的影響,不僅表现在體態上呈方塊形,遗表现为线条多被拆散为筆劃,结構为隸燮以後今文字的寫法等等。(4)突出的藝衍装饰性。表现為小篆書體衆多、寫法自由,辣古定字结構獨特和刻意追求文字的封稻平衡、二元布白。碑刻存在古文字的原因,我们试圖從文字發展渐燮性、书法家復古求奇心理、前代害體的影響、社會害法的風氣、古文經的发展及傅播、字害的编纂和政府正字工作的疏忽等幾个方面造行總结和探討。研究碑刻古文字,可以用來考校前人封石刻释文的错误和補正《漢语大字典》字形和書證的疏漏。
     第五章碑刻疑鞋古文字考釋。任何文字的研究都是從釋讀原材料開始的。我们在這部分,考释了30个疑難文字,希望能封碑文内容的研究有所補益和帮助。
     本文首次全面探封了碑刻古文字文字学特點及價值,研究了其結構來源、形體特點和形體燮化规律,封於人们了解漢魏六朝這一陪段古文字具有積極的参考價值;可據此上探先秦石刻古文字,下延隋唐碑刻古文字,具有承接作用,為進一步作深入、系统研究奠定了基礎。
Han-wei and Six Dynasties inscriptions are numerous, stone rubbings has more than 1,400 existing now. These inscriptions save a lots of words Xiao Zhuan and Li Gu Ding words. For research in han-wei and Six dynasties date, it has definite time; Xiao Zhuan and Li Gu Ding words Extracted from the inscriptions have sufficient numbers. The research content of ancient words in inscriptions includings:quantity, form sources,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form evolution rules and research values. Aiming at these problems, this article tries to make a preliminary projecting research. We found inscriptions has huge number, Xiao Zhuan is 861 and Li Gu Ding words is 251; the source of these forms is Xiao Zhuan of Shuo Wen,and the conservation is very strong; some words come from the Pre-Qin Dynasty.The forms of these words have many characteristics,such as many allografty forms and deeply influenced by Li Shu and Kai Shu; They cling to Shuo Wen,but show many rules,such as simplifying, increaseing, alienation and typing. We also try to use the theory of philology to explain this phenomenon, and strive to give a good answer.
     This paper has five chapters, and the second, third, and fourth chapter in this paper are more importent. Main contents as follows:
     The first chapter is introduction. We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 research scope and stages; we definition what is acient word in stone carving, and summarizes the situations of keeping in the ancient stone from Shang Dynasty to Ming-Qing dynasties; The stones of Han-Wei andSix Dynasties are our researching object,and its forms of ancient words in inscriptions are Xiao Zhuan and Li Gu Ding words. Xiao Zhuan is preserved in the inscription, the stone forehead and epitaphs lids; Li Gu Ding words are saved in the inscriptions writed by Li Shu and Kai Shu. We summary the research history and status on the ancient of stones;we divid it to four stages and we introduce its mainly achievement and shortage.we find the previou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finishing of materials and negligences theory. In the last,we introduce the research materials, the significances of this research, the research methods and solutions.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researching of inscription's Xiao Zhuan. We excerpts the number of Xiao Zhuan,and it is 861. Observating form the eras,the number in Two-Han and Cao Wei Dynasties is more.The form structure of Xiao Zhuan consistents with Shuo Wen.It reveals the forms of Shuo Wen are reliable. Some forms come form Pre-Qin Dynasty,and the others are created by people living in Han-Wen Dynasty. Xiao Zhuan of Three fonts stone is 347,and it is a huge number.It has many differences with Shuo Wen,such as chirography, shape, brushwork, structure and so on.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sources,the different writing eras, different writers,they cause one word has many forms.The popular words in Han-Wei and Six Dynasties are Li Shu and Kai Shu.They influence Xiao Zhuan in inscriptions profoundly.It mainly shows as follows:(1) in the side of shape,it changes the elliptic shape into square; (2) it cuts the rounding lines into strokes; (3) in the side of structure,it uses Li Shu or Kai Shu'.There are eleven forms of Xiao Zhuan in inscriptions,and have diversified writing styles and the prominent artistry. In the sides of evolution on forms,there are simplifying, increaseing, alienation and typing,and the phenomenon of alienation is very prominent.It shows people although inherit Shuo Wen,but also transform its strokes, components and radicals boldly. For thousands of years,by spreaded,copied and sculptured,some forms of Shuo Wen have produced wrongs.Now we according Xiao Zhuan in inscriptions,and correct fifteen ones.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research of Li Gu Ding words in inscriptions. Firstly,we introduces the related knowledges about Li Gu Ding words,and define what is Li Gu Ding words.We insist that Li Gu Ding words is the phenomenon of writing ancient words by Li Shu or Kai Shu,not only the wods of Zhan Guo era.How to judge one word belonging to Li Gu Ding or Li Bian,we should know the properties between them.From the view of specification in words,the Li Gu Ding words is not standard.Then,we classify 251 Li Gu Ding words into different sources.We find that there is closeing to 64% ones come from Xiao Zhuan in Shuo Wen,and the ones of less than 25% come from Jin Wen or Zhan Guo or Gu Li Shu.They indicate that Shuo Wen has a huge influnce on the society,and the Li Gu Ding words in traditional wording books have reliable source.The traits of Li Gu Ding words in inscriptiongs include:(1) the patterns of how to transfer are various; (2) there are many differeng forms between them; (3) they are influnced deeply by Li Shu or Kai Shu.We discuss every trait meticulously. Compareing with the prototype words,there are rules on simplifying, increaseing, alienation and typing of Li Gu Ding words in inscriptions.The phenomenon on mixing is very prominent.It reveals two issues:(1) people were unfamiliar with Xiao Zhuan,so they often wrote wrong words; (2) the writors had haven strong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so according to the entire layout they had transformated some words boldly.
     The fourth chapter i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cient words in inscriptions, the reasons of its existence and its use.We insist that there are four main characteristics on ancient words of inscriptions:(1) conservation and creativity.The strokes when writing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prototype words, even there are some changes in strokes, components or Chinese character components,but in the structure,there are same.That is its conservation. Meanwhile in the premise of not to change the structure,the writors rewrote words,such as increaseing or decreaseing the strokes, components.That is its creativity.(2)universality.The ancient words exist in every period of Han-Wei and Six Dynasties and every types of inscriptions. (3) epochal character.They are influnced by Li Shu or Kai Shu deeply. It performances that its shape has changed into square,and its lines has changed into strokes,and its structure has changed into the ones of Li Shu or Kai Shu. (4) prominent artistry.There are many chirographies about Xiao Zhuan,and they are wrote arbitrarily,and the structure of Li Gu Ding words is queer.The writors pursuit symmetry and balance of words. As for the reason of the acient words in inscriptions,we summary and explore many aspects,such as gradual change, psychology of pursuiting strange,the influnce of former chirography, Social atmosphere on writing,the spread of ancient classics,the compilation of word books,the negligence of standard words implemented by government and so on.
     The fifth chapter is the explaintion about difficult words. Any study began from interpretating materials. In this section,we interpretate thirty difficult ones,in hope of content research of inscrip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values of ancient words in inscriptions,and we summary some rules on the structure origin, the traits and the changes of shape.They have mang positive values about understanding ancient words in this period.People can continue to research ancient words of Pre-Qin period upward,and ones of Sui-Tang Dynasties.They all deserve to research furtherly and systematically.
引文
张政烺:《古文》,《中国大百科全书·語言文字卷》,第102页,中国大百科全害出版社,1988年。
    ②唐蘭:《古文字学導論》(增訂本),齊鲁书社,1981年;经本植:《古漢捂文字学知識》,四川教育出版社,1984年;陳煒湛、唐钰明:《古文字学纲要》,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陳世辉、湯餘惠:《古文字学概要》,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年;高明:《中国古文字學通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董琨:《中国漢字源流》,商務印害館,1998年;刘志成:《漢字学》,天地出版社,2001年。
    ③李学勤:《古文字学初陪》,中华书局,2006年;林沄:《古文字研究簡論》,吉林大学出版社,1986年;裘锡圭:《文字学概要》,臺灣萬卷樓图書有限公司,1993年;曾憲通:《古文字舆出土文献研究叢书·總序》,《古文字舆出土文献叢考》,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刘剑:《古文字構形学》,第1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黄文僳:《秦至漢初简帛文字研究》,商务印害馆,2008年。
    ④曾憲通:《古文字舆出土文献研究叢书·總序》,第1页,《古文字舆出土文献叢考》,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⑤王国维:《戟国畴秦用籀文六国用古文說》《(史記)所謂古文說》《(漢书>所謂古文說》,《觀堂集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陳萝家:《尚害通输》,中荤害局,1985年。
    ⑥唐蘭:《古文字学導论》(增订本),第30-31页,齊鲁害社,1981年;曾憲通:《古文字舆出土文献研究叢书·總序》,第1页,《古文字舆出土文献装考》,第1页,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趟立伟:《魏三體石经古文辑證》,第212-213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①裘锡圭:《古文字学》,《中国大百科全害》第102-108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曾憲通:《建國以来古文字研究概況及展望》,《中国语文》,1988年第1期;詹鄞鑫:《二十世纪的中国古文字研究综述》,《中国文字研究》第7辑,廣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黄德宽、陳秉新:《漢捂文字学史》(增訂本),第292-297頁,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②上引各家分别见:葉昌熾,《语石》,中华書局,1994年;陸和九,《中國金石学》,明文書局,1981年;馬衡,《中国金石学概要》,收入《凡将齊金石叢稿》,中华书局,1977年;趟超,《中国古代石刻概論》,文物出版社,1997年;黄永年,《碑刻学》,收入《古文献学四講》,鷺江出版社,2003年;毛遠明,《碑刻文獻学通論》,中华害局,2009年。
    ③趟超:《中国古代石刻概论》,第1页,文物出版社,1997年。
    ①高去寻:《小臣(?)石(?)的残片舆铭文》,收入《中央研究院歷史语言研究所集刊》28本下册,第593-609页,1957年。我们對铭文没有按拓片嚴格隸定,探用了现在通行繁髓,特此説明。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婦好墓》,第188-189页,文物出版社,1987年。
    ③于省吾:《雙劍誃古器物圖錄》,中華書局,2009年。
    ④陳邦懷:《商玉版甲子表跋》,《文物》,1978年第2期,72页。
    ⑤王辉、焦南锋、馬振智:《秦公大墓石磐残铭考释》,收入《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瀚文類编·语言文字编·文字卷》,第3431页,中华书局,2009年:另收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7本第2分,第321页,1996年。
    ①张道升:《<行氣玉铭)研究述评及新解》,载《雞西大学學報》,2008年第1期,第146页。
    ②陳邦懷:《戟国(行氟玉铭>考释》,載《古文字研究》第7辑,第187-193页,中華書局,1982年。
    ③黄锡全:《淊前玉圭跋》,《文物研究》第8辑,黄山出版社,1993年。
    ④随縣擂鼓墩一虢墓考古发掘陈:《湖北随縣曾侯乙墓發掘简報》,《文物》第7期,1979年。
    ⑤李鴻雁:《玉璜初探》,《管子学刊》,1988年第3期,第96页。
    ⑥李學勤:《秦懷后磐研究》,《文物》,2001年第1期,53-55、101页。
    ⑦王輝、焦南锋、马振智:《秦公大墓石磬残铭考释》,收入《中研院歷史语言研究所集刊论文颧编·語言文字编·文字卷》,第3391-3432页,中華書局,2009年;另收入《中央研究院歷史语言研究所集刊》67本第2分,第263-322页,1996年。
    ⑧务炳像:《(石鼓文)字數攷》,《古文字研究》第22辑,中华害局,2000年:譚步云《“秦雍十碣”解惑》,《康樂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①陳昭容:《秦系文字研究—從漢字史的角度考察》,中央研究院屋史語言研究所專刊第103虢,2003年。
    ②徐無聞:《小篆為戰国文字說》,收入《徐無聞論文集》,第172-198页,文物出版社,2003年。
    ③陳昭容:《秦系文字研究—從漢字史的角度考察》,第223页,《中央研究院屋史语言研究所專刊》第103虢,2003年。
    ④李家浩:《秦骃玉版铭文研究》,载《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二),第99-128页,2000年;李學勤:《秦玉牘索隐》,载《故宫博物院院刊》,2002年第2期;周鳳五:《(秦惠文王祷祠苹山玉版初探>》,载《中央研究院歷史捂言研究所集刊》,72本第1分,第217-232页,2001年;侯乃峰:《秦骃祷病玉版铭文集解》,載《文博》,2005年第6期。
    ⑤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侯马盟书》,文物出版社,1976年。
    ⑥李裕民:《我封侯马盟害的看法》,《考古》,1973年第3期,第185-191页。
    ⑦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温縣束周盟誓遗址一虢坎發掘簡報》,载《文物》1983年第3期,第78-89页。
    ①陕萝家:《柬周盟誓舆出土载书》,载《考古》1966年第5期,第271-279頁。
    ②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温縣束周盟誓遗址一虢坎发掘筒報》,载《文物》1983年第3期,第78页。
    ③黄盛璋:《平山戰国中山石刻初步研究》,收入《古文字研究》第8辑,中华书局,1983年;赵超:《石刻古文字》,第33-36页,文物出版社,2006年。
    ④张守中:《中山王厝器文字编》,第135-141页,中华害局,1981年。
    ⑤裘锡圭:《戟国文字释讀二則》载《于省吾教授百年挺辰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李学勤:《釋戟国玉璜箴铭》,载《于省吾教授百年挺辰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另载《四海寻珍》,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
    ①北京圖书館金石组:《泰山刻石残字》,载《北京圖害铭藏中国歷代石刻拓彙编》第1册,第7页,1989年。
    ②北京圖書馆金石组:《峰山刻石》,载《北京圆害馆藏中国歷代石刻拓本彙编》第1册,第8页,1989年;俞苗榮、龔天力:《绍具圖書館館藏地方碑拓選》上册,第1页,西泠印社出版社,2006年。
    ③俞苗榮、龔天力:《绍興圖書馆館藏地方碑拓選》上册,第3页,西泠印社出版社,2006年。
    ④王辉:《秦出土文献编年》,第275页,新文豐出版公司,2000年。
    ①此處所列隋唐至清代石刻,均见《北京图書馆藏中国歷代石刻拓本彙编》,第9-90册,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
    ①陳昭容:《秦系文字研究——從漢字史的角度考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第103號,第127页,2003年。华人德先生稱其為“署書”,见其《中國書法史·兩漢卷》,第107-108页,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年。
    ①定躲漢墓竹筒整理组:《定縣40虢漢墓出土竹简简介》,《文物》1981年第8期,第11-13页。
    ②华人德:《中国害法史·雨漢卷》,第50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
    ①裘锡圭:《文字学概要》,第78页,商务印害馆,1988年。
    ②徐在国:《糠定古文疏證·前言》,第1页,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①《隋害》,评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釋》,第2册,第965页,漢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
    ①(宋)欧陽修:《集古绿跋尾》,《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24册,臺灣新文豐出版公司,1982年。
    ②(宋)趟明誠:《金石绿》,《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12册,臺灣新文豐出版公司,1982年。
    ③(宋)洪适:《隸释》,《石刻史料新编》第1輯第9册。《隸續》,《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10册。臺灣新文豐出版公司,1982年。
    ④(宋)欧陽棐:《集古绿目》,《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24册,臺灣新文豐出版公司,1982年。
    ⑤(宋)陳思:《寶刻叢编》,《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24册,第18024页,臺灣新文豐出版公司,1982年。
    ⑥(宋)刘球:《隸韻》,《石刻史料新编》第2辑第17册,臺灣新文豐出版公司,1979年;(宋)婁機:《漢隸字源》、佚名《漢隸分韻》,文渊阁四庫全书本,臺灣商務印书館,1986年;
    ⑦(元)张铉:《金陵碑碣新志》,《石刻史料新编》第3辑第5册,臺灣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明)于奕正:《天下金石志》、盛峙泰:《蒼润轩玄續記》,《石刻史料新编》第2辑第2册,臺灣新文豐出版公司,1979年。
    ①(清)孫星衍:《寰宇訪碑绿》,《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26册,臺潜新文豐出版公司,1982年。
    ②(清)缪荃孫:《藝風堂金石文字目》,《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26册,台灣新文豐出版公司,1982年。
    ③(清)何澂:《思古齋雙钩漢碑篆额》,思古齊刻本,清光绪九年(1883)
    ①(清)王昶:《金石萃编》,《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1-4册,臺灣新文豐出版公司,1982年。
    ②(清)陸增祥:《八瓊室金石補正》,《石刻史料新编》第1輯第6-8册,臺灣新文豐出版公司,1982年。
    ③(清)王念孫:《漢隸拾遗》,《撩书雜誌》卷下第82页,中国書店,1985年。
    ①甘鹏雲:《崇雅堂碑錄》,2辑6册,臺灣新文豐出版公司,1979年。
    ②分别见《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5册,1辑21册,1辑22册,1輯30册,2辑6册,2辑18册,2辑20册,臺湾新文豐出版公司,1982、1979、1986年。
    ③《河南圖書馆藏石目》,《石刻史料新编》第3輯36册,臺湾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
    ④杨殿珣:《石刻题跋索引》,第232页,《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30册,台灣新文豐出版公司,1982年。
    ①榮麗华:《1949-1989四十年出土墓誌》,中華書局,1993年。
    ②趙萬里:《漢魏南北朝墓誌集释》,《石刻史料新编》第3辑3、4册,臺灣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
    ①王家葵,《漢肥致碑考疑》,《宗教学研究》,2001年第2期,47-51页;程章燦,《讀<张遷碑>志疑》,《文献》,2008年第2期,3-16页;王壯弘、馬成名:《六朝墓誌檢要》,27页,上海害店,2008年。赵超:《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编》,57页,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王壯弘、马成名:《六朝墓誌檢要》,40页;赵超《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编》,58页;周铮:《眼猛龍墓誌辨伪》,《收藏家》,2002年第5期,21-23页。
    ①刘世珩《金石文字辨異》,羅振鋆、羅振玉《增订碑别字》、《碑别字拾遗》,《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29册,臺灣新文豐出版公司,1982年。
    ②商承祚:《(石刻篆文编>字锐》,(《古文字研究》第5辑,第211-224页,1981年。
    ③赵超:《中国古代石刻概論》,第171-177页,文物出版社,1997年。
    ④赵超:《石刻古文字》,文物出版社,2006年。
    ①趟立偉:《魏三體石经古文辑證》,第1页,社舍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②林志强:《论傅抄古文的形態燮化及相关问题》,《漢字研究》第1辑,500-504页,中国文字学会、河北大学漢字研究中心编,学苑出版社,2005年。
    ③林志强:《漢碑隸體古文述略》,《古文字研究》第26辑,413-417页,中华書局,2006年。
    ④何山:《漢魏六朝碑刻中的古文字》,《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学報》,2008年第2期,35-37页。
    ⑤见叢彩霎:《雨漢碑刻中篆隸體的特點》,《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86-88页;叢彩云:《兩漢碑刻中的篆隸研究》,南昌大学,2007年。
    ①陸明君:《魏晋南北朝碑别字研究》,文化藝術出版社,2009年。
    ①孫海波:《魏三字石經集錄》,臺灣藝文印书館,1975年。
    ①劉志基、张再興主编:《中國異體字大系·篆书编》,上海書畫出版社,2007年。
    ①睦明君:《魏晋南北朝碑别字研究》,文化藝術出版社,2009年。
    (清)王筠:《說文释例》,第121页,中华书局影印,1987年。
    ②范進军:《大徐本重文初探》,《锐文解字研究》,第390页,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
    ③张棵:《大徐本(説文>小篆或髓初探》,《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1期。
    ①曾憲通:《三體石经舆(锐文>古文合證》,《古文字與出土文献叢考》,第71页,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②许道勋、徐洪興:《中国经学史》,第114-120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①赵衛:《說文籀文研究》,《文字学论叢》第1辑,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
    ①仲楊:《<說文解字>成害年代考》,《醉害研究》,1990年第6期,97-99页。
    ②徐無聞:《小篆为战国文字説》,《徐燕固論文集》,第172-198页,文物出版社,2003年。
    ①羅振玉:《魏三字石经<尚書>残石跋》,《吉石庵叢書》,《羅雪堂全集初编》,臺灣大通書局,1986年。
    ②章太炎:《新出三體石经考》,《章太炎全集》(卷七),第48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③刘安国:《西安市出土的“正始三體石经”残石》,《人文雜誌》,1957年第3期,第67-68页;田野:《魏三體石经在長安出土》,《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9期,第78页。
    ④(日本)下中邦彦:《書道全集》,东京平凡社,1954年。
    ⑤周有光:《字母的故事》,第1-2、11頁,上海教育出版社,1958年。
    ①王元鹿:《普通文字学概論》,贵州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刘志基:《漢字體態瀚》,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许威漢:《漢语文字学概要》,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①趟立偉先生在《魏三體石经古文辑證》里考證了“虎、癸、敢”三字,可参看。见其书第189-190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①吕永進:《異體字的概念》,《異體字研究》第33页,商務印書館,2004年。
    ②裘锡圭:《文字学概要》,第205页,商务印書館,1988年。
    ③王寧:《漢字横形学講座》,第80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④王寧:《漢字構形学構座》,第83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⑤李国英:《異體字的定羲典類型》,《異體字研究》第13-15页,商务印書館,2004年。
    ⑥毛速明:《異写字也應是異體字——以漢魏六朝碑刻文字为例》,《中国文字学报》(第三辑),第207-219页,商務印书馆,2010年。
    ①趟平安:《隸燮研究》,第59-62页,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年。
    ②劉又辛、方有团:《漢字發展史綱要》,第61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
    (唐)房玄龄等:《晋书》,第2册第839页,二十四史全釋本,漢捂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
    ①李学勤:《談“张掖都尉棨信”》,《文物》,1978年第1期,第42-43頁。
    ②馬国權:《鳥蟲书論稿》,《古文字研究》第10辑,1983年;啓功:《古代字體論稿》,第25页,文物出版社,1964年。
    ①商承祚:《鳥書考》,《中山大学学报》,1964年第1期;曹锦炎:《鳥蟲害通考》,上海書畫出版社,1999年。
    ①馬國權:《缪篆研究》,《古文字研究》第5辑,273-275页,中华书局,1981年。
    ①刘涛:《中国書法史·魏晋南北朝卷》,第444页,江稣教育出版社,2009年。
    ②唐蘭:《中国文字学》,第10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③林澐:《古文字研究简论》,第71-85页,吉林大学出版社,1986年。
    ④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输》,第160-164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①许進雄:《简明中国文字学》(修订版),第194-200页,中华书局,2009年。
    ②刘釗:《古文字構形学》,第31-36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③何琳儀:《戰国文字通論》(订補),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
    ④黄文僳:《秦至漢初简帛文字研究》,第53-76页,商务印书馆,2008年。
    ⑤赵立偉:《魏三體石經古文辑證》,第239-249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⑥眼涌泉:《漢語俗字研究》,商务印害馆,2009年。《敦煌俗字研究導論》,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6年;黄微:《敦煌俗字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蔡忠霖:《敦煌漢文寫卷俗字及其现象》,文津出版社,2002年:陸明君:《魏晋南北朝碑别字研究》,文化藝衍出版社,2009年;梁春腾:《楷书部件演燮研究》,復旦大学博士論文,2009年;何山:《魏晋南北朝碑刻文字構件研究》,西南大学博士論文,2010年;伍和忠:《漢字的形體演燮與简化问题》,《廣西师范学院学報》(哲社版),2010年第3期;韩衛斌:《漢字古文字陪段中的简化现象》,《平顶山学院学辍》,2006年第1期。
    ①王寧:《漢字構形学講座》,第39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①唐蘭:《中国文字学》,第103-10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②許進雄:《简明中国文字学》(修订版),第183-194页,中华害局,2009年。
    ③刘釗:《古文字構形学》,第36-41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④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論》(订補),第213-226页,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
    ⑤黄文僳:《秦至漢初筒帛文字研究》,第75-76页,商务印害馆,2008年。
    ⑥趟立伟:《魏三體石经古文辑證》,第249-257页,社会科学文獻出版社,2007年。
    ①張涌泉:《漢语俗字研究》,商务印书馆,2009年。《敦煌俗字研究導論》,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6年;黄徵:《敦煌俗字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蔡忠霖:《敦煌漢文寫卷俗字及其现象》,文津出版社,2002年:孔仲温:《玉篇俗字研究》,台灣学生書局,2000年;陸明君:《魏晋南北朝碑别字研究》,文化藝術出版社,2009年:梁春勝:《楷书部件演變研究》,復旦大学博士論文,2009年;何山:《魏晋南北朝碑刻文字構件研究》,西南大学博士論文,2010年;牟成刚:《漢字演變中的繁化现象及其成因浅析》,《文山師專学報》,2008年第1期;陳鳳:《论漢字字形发展中的简化與繁化》,《南北橋》,2009年第5期;蔡国妹:《试論漢字構造中的繁化现象》,《湘潭大学学報》,2000年S1期。
    ①唐葡:《中团文字学》,第106-10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②何琳儀:《戟国文字通論》(订補),第226-248页,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
    ①黄文傑:《秦至漢初简帛文字研究》,第76-107页,商務印书馆,2008年。
    ②劉釗:《古文字構形学》,第36-41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眼涌泉:《漢語俗字研究》,商务印書馆,2009年;蔡忠霖:《敦煌漢文写卷俗字及其现象》,文津出版社,2002年;孔仲温:《玉篇俗字研究》,臺灣学生害局,2000年。
    ①唐蘭:《中国文字学》,第11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①唐蘭:《古文字学尊論》,齊魯书社,1981年;杨树達:《稹微居金文锐》(增订本)、科学出版社,1997年;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害馆,1988年;何琳儀:《战国文字通論》(訂補),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张涌泉:《漢語俗字研究》,商务印书馆,2009年。《敦煌俗字研究尊論》,臺灣新文豐出版公司,1996年;黄文僳:《秦至漢初简帛文字研究》,商务印害馆,2008年:张桂光:《古文字羲近形旁通用条件的探讨》,《古文字研究》第19辑,中华书局,1992年;王慎行:《古文字與殷周文明》,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任平:《隸害陪段形声羲符通用例析》,《杭州大学学報》,1994年第4期;斡耀隆:《中国文字羲符通用釋例》,臺灣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
    ①何琳儀:《战国文字通論》(订補),第233-237页,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
    ②劉釗:《古文字構形学》,第46-49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③张涌泉:《漢语俗字研究》,第53-54页,商務印书馆,2009年;《敦煌俗字研究導論》,第183-185页,臺灣新文豐出版公司,1996年。
    ①唐蘭:《中国文字学》,第105-10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②何琳儀:《战国文字通論》(订補),第249-251页,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
    ③黄文傑:《秦至漢初簡帛文字研究》,第107-113页,2008年。
    ①张涌泉:《漢語俗字研究》,第63页,商务印害馆,2010年。
    ②黄文僳:《秦至漢初簡帛文字研究》,第114页,2008年。
    ③俞樾:《古害疑羲舉例》,第146页,中华害局,1956年。
    ④唐蘭:《中国文字罩》,第10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⑤张涌泉:《敦煌文害類化字研究》,《敦煌研究》,1995年第4期。《漢语俗字研究》,商务印书馆,2010年。《敦煌俗字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黄微:《敦煌语言文字学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沃興华:《類化字及其訓詁法》,载《于省吾教授百年誕辰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毛速明:《漢字形旁類化研究》,《西南大学学報》,2006年第6期;黄文僳:《秦至漢初筒帛文字研究》,商务印书馆,2008年。
    ①裘锡圭:《文字学概要》,第62页,商务印书馆,1988年。
    ①辛介夫先生認為是王冠和頭盔之形。见其文《王皇二字合笺》,《考古舆文物》,2000年第1期,72-73页。
    ①《尚書序》,见江灏、錢宗武《今古文尚书全釋》,第4-5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
    ②《尚书正羲》,第17页,黄懷信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③《尚书正羲》,第18页,黄懷信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④(宋)陸遊:《老学庵笔記》,中華書局,1985年。
    ⑤裘锡圭:《文字学概要》,第78页,商務印书馆,1988年。
    ⑥顧廷龍:《尚害文字合编·前言》,第1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⑦陳公柔:《评介(尚书文字合编>》,《燕京学报》新四期,第29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⑧徐在国:《隸定古文疏證·前言》,第1页,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⑨刘起釪:《關於隸古定與河图洛書问题》,《傅统文化與现代化》,1997年第2期,第38-46页。
    ①啓功:《古代字體論稿》,第36页,文物出版社,1979年。
    ①李道明:《隸古定古文芻输》,《于省吾教授百年誕辰文集》,第297-305页,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
    ②徐在国:《隸定古文疏證·前言》,第1页,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③隙煒湛:《(穆天子傅)疑難字句研究》,《中山大学学報》,1996年第3期。
    ④王秀麗、别敏鸽:《颜师古(漢书注)“X,古作某”作用颊析》,《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①羅振玉:《古写隸古定尚书真本残卷》,东方学會,1928年。《唐写本隸古定尚书残卷》,《鳴沙石室佚书正續编》,北京圖书館出版社,2004年;徐仁甫《唐寫本隸古定<尚书>残卷跋》,收入《敦煌学研究》,孫彦、薩仁高娃、胡月平選编,第4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王重民:《敦煌古尚书叙錄》,《敦煌古籍叙錄》,中华书局,1979年;吴承仕:《唐写本尚书舜典释文笺》,《華国月刊》,1925年第4期;龔道耕:《唐寫殘本尚書释文考證》,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刘起釪:《<尚書>的隸古定本、古写本》,《史学史资料》,1980年第3期;顧颉刚、顧廷龍:《尚书文字合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刘起釪:《尚书源流及傳本》,遼寧大学出版社,1997年。
    ②吴福熙:《敦煌残卷古文尚书校注》,甘肃人民出版社,1992年;藏克和:《尚书文字校詁》,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顧颉剛、刘起釪:《尚书校释釋論》,中华書局,2005年;林志强:《古本尚书文字研究》,中山大學出版社,2009年。
    ③(宋)洪适:《隸释》卷一,《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9册,第6756页,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2年;(清)嚴可均:《全後漢文》卷一百,中華书局,1958年;(清)孫葆田:《山东通志·藝文志》卷十《石刻史料新编》第2辑第12册,第9278页,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9年。
    ①(清)颇蔼吉:《辣辨序》,《隸辨》第1页,中華書局影印,1986年。
    ②曾憲通:《释“凰”、“皇”及其相關諸字》,《古文字與出土文献叢考》,第16-18页,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①林志强先生《古本尚害文字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1页也列有“風”字演燮表,但與我们所列稍異,可参看。
    ②林志强:《論傅抄古文的三種形態》,《漢字研究》第1辑,500-504页,学苑出版社,2005年;《漢碑隸髓古文述略》,《古文字研究》第26辑,第413-417页,中华害局,2006年。
    ③陸明君:《魏晋南北朝碑别字研究》,文化藝衍出版社,2009年。
    ①林志强:《漢碑隸體古文述略》,《古文字研究》第26辑,第415页,中华书局,2006年。
    ①李道明:《隸古定古文芻输》,《于省吾教授百年誕辰纪念文集》,第297页,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
    ②林志强:《古本<尚书)文字研究》,第51-52页,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
    ③徐在国:《傅抄古文字编·前言》,《傅抄古文字编》,第V頁,线装害局,2006年。
    ①(清)王筠:《說文释例》,中华书局,1987年;(清)张行孚:《説文發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清)许瀚:《與王君友論說文或體俗體》,《攀古小廬全集》,齊鲁书社,1985年。
    ②姚孝遂:《许慎舆(锐文解字>》,中华害局,1983年。
    ③董希謙、张啓焕:《许慎舆說文解字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范進军:《大徐本重文初探》,《锐文解字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张標:《大徐本(説文>小篆或髓初探》,《河北師範大学学报》,1990年第1期;趟平安:《(锐文>小篆研究》,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郭小武:《<說文>篆籀字匿與甲骨文字考释》,《說文解字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
    ①马敘倫:《説文解字研究法》,第50-51页,商务印书馆,1955年。
    ②江舉谦:《說文解字综合研究》,臺灣东海大学出版社,1979年;董希謙、张啓焕:《許慎與說文解字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张標:《大徐本<說文>小篆或體初探》,《河北师范大学学報》,1990年第1期;范進军:《大徐本重文初探》,《説文解字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
    (北齊)魏收:《魏书》,第1660页,二十四史全釋本,漢語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
    ①李学勤:《古文字学初陪》,第2页,中华書局,2006年。
    ①實際上“(?)”字從“虡”字的戟国文字形體演變而来,而“虡”又借为“虞”。可参看曾憲通《徒曾侯乙编锺之锺虡铜人說虡與業》,《古文字與出土文献叢考》,第32-40页,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①李守奎先生有《(曹沫之陳>之辣定舆古文字隸定方法初探》,《漢字研究》第1辑,第493页,学苑出版社,2005年:虞萬里:《由简牘字形的隸定分析形聲字通假的背景——以“常”、“嘗”为中心》,《新出土文献舆古文明研究》,第140-149页,谢維揚、朱淵清主编,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吕俐敏:《试論上博筒中的“容”字——兼論古文字中異横字的隸定》,《蘭洲学刊》,第199-201页,2007年第8期。
    ①李圃:《甲骨文選讀·自序》,第1页,华东師範大学出版社,1981年;陳煒湛、唐钰明:《古文字学纲要》(修订版),第65页,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
    ②趟平安:《隸燮研究》,第63页,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年。
    ①隙淑梅:《东漢碑隸構形系统研究》,第71頁,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①裘锡圭:《文字学概要》,第78页,商务印書馆,1988年。
    ②赵平安:《隸變研究》,第12-13頁,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年。
    ③陳淑梅:《東漢碑隸構形系统研究》,第77-78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④(漢)許慎:《説文解字·序》,《説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經韻樓藏版,2004年。
    ①隙昭容:《秦系文字研究一徒漢字史的角度考察》,第145页,《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一〇三》,2003年。
    ②刘涛:《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第6页,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年。
    ①(北齊)魏收:《魏书》,第1660页,二十四史全浑本,漢语大詞典出版社,2004年。
    ②《玉篇》为官修字害,可见《梁害·萧子顯傳》所附《蕭愷傅》:“先是時太学博士颇野王奉令撰《玉篇》,太宗嫌其祥略未當,以恺博学,于文字尤善,使更舆学士删改。”
    ①曾意通:《從曾侯乙编锺之锺虡铜人說虡與業》,《古文字舆出土文献叢考》,第32-40页,中山大翠出版社,2005年。
    ①刘承斡:《希古樓金石萃编》,《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5册,第3871页,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2年;袁維春:《秦漢碑述》,第88页,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1990年;高文:《漢碑集释》,第25页,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
    ①(清)翁方網:《雨漢金石记》,《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10册,第7336页,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2年;(清)王昶:《金石萃编》,《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1冊,第113页,臺北新文登出版公司,1982年;高文:《漢碑集释》,第49页,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
    ②(清)王念孫:《漢隸拾遗》,《石刻史料新编》第3辑2册,第597页,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
    ①陳昭容:《秦系文字研究—從漢字史的角度考察》,第34页,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第103號,2003年。
    ②(宋)洪適:《隸释》,第51页,中华书局,2003年。
    ①(清)類蔼吉:《隸辨》,第121页,中华書局,2003年。
    ②(清)王昶:《金石萃编》,《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1册,第139页,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2年。
    ③高文:《漢碑集释》,第90页,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
    ④(清)翁方綱:《雨漢金石耙》,《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10册,第7392页,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2年。
    ⑤李發林:《漢碑偶識别》,《考古》,1988年第8期,第733页。
    ⑥陳奇猷:《讀(漢碑偶撒)質疑》,《考古》,1991年第2期,第159页。
    ①高明、葛英会:《古陶文字徵》,第63-64页,中华書局,1991年。
    ②羅福颐:《古璽文编》,第255页,文物出版社,1981年。
    ①(清)陸增祥:《八瓊室金石補正》,《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6册,第4122页,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2年。
    ②葉其峰:《(曹真碑>新考》,《故宫博物院院刊》,2005年第2期,第54页。
    ③(清)朱绪曾:《阴有益齊金石文字记》,《石刻史料新编》第2辑8册,第5804页,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9年:(清)汪鋆:《十二眼齊金石遇眼録》,《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10册,第7811頁,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2年;菜程羲:《漢魏文学考釋》(上),第450页,新文豐出版公司,1997年。
    ①毛速明:《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2册,第324页。
    ②《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3册,第217页。
    ③(宋)洪邁:《隸释·糠續》,卷九,第99页,中华书局,1985年。
    ④秦公:《碑別字新编》,第231页,文物出版社,1985年。
    ①中华书局影印高丽本,1985年。
    ②刘复、李家瑞编,《宋元以来俗字谱》,台湾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2版,第103页。
    ③徐中舒主编,《漢语大字典》,四川人民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第4103页。
    ④吳鋼辑、吴大敏编《唐碑俗字錄》,三秦出版社,2004,牛6月第1版,第178页。
    ⑤黄征著,《敦煌俗字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237-238页。
    ⑥“禹”字還產生了變體“(?)”。如:束魏《元湛墓誌》:“哀感庭禽,悲燋壟树。”(?)北齊《舜禅师造像記》:“減囗之禽,空骤於囗来。”(?)唐《萬德墓誌》:“幼懷禽尚之操。”另“禽”字還有加形俗字“(?)”。“禽”字引申義為飛禽走獸之名,故加“犬”形。碑拓作(?),字见北魏《元崇業墓誌》:“思鳥啁噍,哀禽踯躕,唯兹景行,德音如玉。”柬魏《凝禅寺三级浮圖碑》:”令述开乙篱,目亡於木。“禽”、“(?)”二字,字書不载,應據補。
    ①吴钢辑、吴大敏编《唐碑俗字鲦》,三秦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第18页。
    ②黄征著,《敦煌俗字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325页。
    ③“(?)”字《漢语大字典》不载,應據補。
    ④《中华字海·扌部》学此碑,認為是“擒”字具體。據文意實為“摛”字異體,“摛”義為舒展,“繢”義为布帛。若释作“擒”,則舆文意不合。應據改。
    ⑤隸定作“蝺”,字书不载,應據補。
    ⑥《晋书·地理志下》:“武昌郡,吴置。统縣七:……柴桑。有湓口关。”
    ⑦《晋書·地理上》:“永具元年,分廬江之寻陽、武昌之柴桑二隸置寻陽郡,屬江州。
    ⑧《隋书·地理志下》:“湓城舊曰柴桑,置寻陽郡。梁又立汝南躲。平陳,郡廢,又廢汝南、柴桑二隸,立寻陽縣,十八年改曰彭蠡。”
    ⑨碑刻中常见的位移俗字是左右结構移位元為左右或上下结構。如:邙—(?),鄰—隣,秋—秌,瓞—(?),甜—甛,略—畧,棋—棊等。或上下结構移位元為左右结構。如:峯—峰,崑一崐。
    ⑩《玉篇》残卷“嶽”字構件“山”“獄”位置颠倒(见《玉篇》残卷《山部》第458页);《敦煌俗字典》中“嶽”字俗字也是如此寫。
    ①徐燕固主编:《甲金篆隸字形表》,四川辭书出版社,1991年7月第1版,第297页。
    ①此虎“酸”字受颊化不是個別现象,碑刻中不乏此類字。如:“冕”字,“冠冕”写成“冠勉、冠冤、寇葂”。“冕”字形旁本為“冃”,但受“冠”字影響,形旁類化為“冖”或“宀”。如北魏《张整墓誌》、北魏《封魔奴墓誌))。“蔀”字“剖苻”寫成“蔀苻”(即剖符,碑刻中“艸”頭跟“竹”頭常混用)。“剖”字形符本為“刀”,但受後一字“苻”字影響類化為“艸”。见束漢《西狭颂》。[墩]“敦煌”窝成“墩煌”。如北魏《元倪墓誌》、北魏《李蕤墓誌》》、北魏《奚智墓誌》、北魏《皮演墓誌))。另有,“棟樑(棟樑)”“钜鏕(钜鹿)”、“(?)姑(舅姑)”、(?)驤“(龍骧)”、“榠(榠欞)”、“蔬(获疏)”、“橖(椿橖)”、“(?)(虔劉)”、“槴((?)扈)”、“(?)(憧益)”、“(?)(解褐)”、“捔(掎捔)”、“珪(圭璋)”、“稷(社稷)”、“悀(懽踴)”等,不贅述。這類字即形旁類化俗字。张湧泉稻“類化字”黄征稱“類化俗字”。其定羲目前尚燕定論。
    ②吴荭、张隴寧、尚海啸:《新發现的北魏(大代持節豳州刺史山公寺碑)》,《文物》2007年第7期,第89-96頁。
    ①羅振玉:《芒洛冢墓遗文四编》,《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19册,第14152页,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2年;趟超:《漢魏南北朝墓誌集编》,第65页,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
    ①徐在国:《傅抄古文字编》,第835页,綫装書局,2006年。
    ②何琳儀:《戟国古文字典》,第222页,中华书局,1998年。
    ③《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8册,第61页。
    ④《碑别字新编》,第281页。
    ①(清)翁聘之:《山右石刻叢编》,《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20册,第14958页,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秦公、刘大新:《廣碑别字》,第348页,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
    ①黄锡全:《汗筒注释》,第322页,武漢大学出版社,1990年。
    ②趟立伟:《魏三體石经古文辑証》,第280-282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①曾憲通:《“富”及相关褚字考辨》,《古文字研究》第22辑,中华書局,2001年;《古文字舆古文献叢考》,第85-90页,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①章氏其始祖元哲為彭祖六代孫、彭壽之孫,實出自彭姓。《新唐书》及《通志》稱“凰”,因與黄帝后族“防風氏”有通婚、融合,所以有風姓之稱。可参杨東晨、杨建国《论华姓示族的形成和遷布》,《回原師导學報》,2002年第4期,第29-33、第56页。
    ②(清)端方:《匋齊藏石记》,《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11册,第8113页,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2年。
    ③趟超:《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编》,第488页,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
    ①(东漢)王充:《論衡》,见黄晖《論衡校释》,第1021页,中华害局,1990年。
    ②(隋)萧吉:《五行大羲》,第259-260页,江蘇古籍出版社,1988年。
    ③(宋)沈括:《萝溪笔谈》,见胡道静、金良年、胡小静《夢溪筆談全释》,第222-223页,贵州人民出版社社,1998年。
    ①睦明君:《魏晋南北朝碑别字研究》,第161页,文化藝術出版社,2009年。
    ②華人德:《六朝害法》,第101-113页,上海害法出版社,2003年。
    ③王元军:《六朝书法與文化》,第333-341,上海書畫出版社,2002年。
    [宋]洪适:《隸釋·隸續》,中华害局影印,1985年
    [宋]郭忠恕、夏竦:《汗筒、古文四声韻》,中华害局,1983年。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经韻樓藏版,2004年。
    [清]王昶:《金石萃编》,《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1-4册,薹灣新文豐出版公司,1982年。
    [清]睦增祥:《八瓊室金石補正》,《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6-8册,台灣新文豐出版公司,1982年。
    [清]顧藹吉:《隸辨》,中華书局影印玉渊堂刻本,1986年。
    [清]吴大澂:《說文古籀補》,中华害局影印清光绪二十四年重刊本,1988年。
    [清]丁佛言:《說文古籀補補》,中华书局影印,1988年。
    孫海波:《魏三字石經集绿》,臺灣藝文印书館,1975年。
    羅福颐主编:《漢印文字征》,文物出版社,1978年。
    羅福颐主编:《古璽文编》,文物出版社,1981年。
    漢语大字典字形組:《秦漢魏晋篆隸字形表》,四川辭害出版社,1985年。
    秦公:《碑别字新编》,文物出版社,1985年。
    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四川辭害出版社,1988年。
    北京圖书馆金石组:《北京圖書館藏中国歷代石刻拓本彙编》,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
    徐無闻主编:《甲金篆隸大字典》,四川辭書出版社,1991年。
    高明、葛英会:《古陶文字征》,中革害局,1991年。
    郭若愚:《戟国楚简文字编》,上海书店,1992年。
    曾憲通:《畏沙楚帛书文字编》,中华害局,1993年。
    陳振裕、刘信芳:《睡虎地秦筒文字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
    袁仲一、刘钰:《秦文字類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张守中:《睡虎地秦筒文字编》,文物出版社,1994年。
    滕壬生:《楚系筒帛文字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秦公、刘大新:《庚碑别字》,国隙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
    张守中:《包山楚筒文字编》,文物出版社,1996年。
    商承祚:《石刻篆文编》,中华害局,1996年。
    麒颉刚、顧廷龍:《尚害文字合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永城西漢梁国王陵與寝国》,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
    孫慰祖、徐谷富:《秦漢金文彙编》,上海书店出版設,1997年。
    《新中国出土墓誌·陕西[壹]》,文物出版社,2000年。
    张守中:《郭店楚筒文字编》,文物出版社,2000年。
    隙松長:《属王堆筒帛文字编》,文物出版社,2001年。
    骈宇騫:《银雀山漢筒文字编》,文物出版社,2001年。
    許雄志:《秦印文字彙编》,河南美術出版社,2001年。
    李守奎:《楚文字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吴铜辑、吴大敏:《唐碑俗字绿》,三秦出版社,2004年。
    何琳儀:《战国古文字典——戰国文字聲系》,中华书局,2004年。
    黄征:《敦煌俗字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湯馀惠主编:《戟国文字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
    徐正考:《漢代铜器铭文文字编》,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
    徐在国:《傅抄古文字编》,线装害局,2006年。
    徐玉立主编:《漢碑全集》,河南美衍出版社,2006年。
    俞苗柴、翼天力:《绍興圖害馆舘藏地方碑拓選》,西泠印社出版社,2006年。
    胡海帆、湯燕:《北京大学图害馆藏徐国衛捐赠石刻拓本選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王其禕、周曉薇:《隋代墓誌匯考》(6册),线装書局,2007年。
    程燕:《望山楚筒文字编》,中华书局,2007年。
    李守奎、曲冰、孫伟龙:《上海博物馆藏戟国楚竹害(一—五)文字编》,作家出版社,2007年。
    刘志基、张再具主编:《中国具體字大系·篆害编》,上海书畫出版社,2007年
    张光裕等:《曾侯乙墓竹筒文字编》,臺灣藝文印书馆,2007年。
    毛速明《漢魏六朝碑刻校注》(10册),线装书局,2008年。
    滕壬生:《楚系筒帛文字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
    高明、塗白奎:《古文字類编》(增订本),中华害局,2008年。
    [清]俞樾:《古害疑羲舉例》,中革害局,1956年。
    周有光:《字母的故事》,上海教育出版社,1958年。
    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侯马盟书》,文物出版社,1976年。
    馬衡:《凡将齊金石叢稿》,中华害局,1977年
    江舉謙:《說文解字综合研究》,台灣束海大学出版社,1979年。
    陸和九:《中国金石学》,明文书局,1981年。
    唐蘭:《古文字学尊論》(增订本),齊鲁害社,1981年。
    商承祚:《說文中之古文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姚孝遂:《许慎與<說文解字>》,中华害局,1983年。
    经本植:《古漢语文字学知識》,四川教育出版社,1984年。
    隙萝家:《尚书通输》,中华书局,1985年。
    林沄:《古文字研究筒输》,吉林大学出版社,1986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婦好墓》,文物出版社,1987年。
    隙世辉、湯余惠:《古文字学概要》,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年。
    《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中国大百科全害出版社,1988年。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務印害馆,1988年。
    王凰陽:《漢字学》,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
    黄锡全:《汗筒靛釋》,武漢大学出版社,1990年。
    袁維春:《秦漢碑述》,北京工藝美衍出版社,1990年
    董希谦、张啓焕:《许慎舆說文解字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
    詹鄞鑫:《漢字說略》,遼寧教育出版社,1991年。
    吴福熙:《敦煌残卷古文尚书校注》,甘肃人民出版社,1992年。
    榮麓華:《1949-1989四十年出土墓誌》,中华害局,1993年。
    葉昌熾:《语石》,中华书局,1994年。
    李圃:《甲骨文文字学》,学林出版社,1995年
    高明:《中國古文字学通输》,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张涌泉:《敦煌俗字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
    王元鹿:《普通文字学概论》,贵州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高文:《漢碑集釋》,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
    趙超:《中国古代石刻概論》,文物出版社,1997年。
    刘起釪:《尚書源流及傳本》,遼寧大学出版社,1997年。
    葉程義:《漢魏文学考释》,新文豐出版公司,1997年。
    董琨:《中国漢字源流》,商務印書馆,1998年。
    啓功:《古代字體论稿》,文物出版社,1999年。
    刘志基:《漢字體態論》,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曹锦炎:《烏蟲書通考》,上海書畫出版社,1999年。
    龔道耕:《唐写残本尚書释文考證》,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
    藏克和:《尚書文字校詁》,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
    牟作武:《中国古文字的起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王辉:《秦出土文献编年》,新文豐出版公司,2000年。
    刘又辛、方有国:《漢字發展史纲要》,中国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0年。
    刘志成:《漢字学》,天地出版社,2001年。
    王国維:《觀堂集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王寧:《漢字構形学講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毛遠明:《语文辭書補正》,巴蜀书社,2002年。
    黄徵:《敦煌语言文字学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
    徐在国:《隸定古文疏證》,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
    許威漢:《漢语文字学概要》,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年。
    何琳儀:《戰国文字通论》(订補),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
    黄永年:《古文献学四講》,鹭江出版社,2003年。
    刘葉秋:《中国字典史略》,中华书局,2004年。
    张書巖主编:《異體字研究》,商務印书馆,2004年。
    ;顧颉刚、刘起釪:《尚書校釋譯論》,中华書局,2005年。
    曾憲通:《古文字與出土文献叢考》,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
    唐蘭:《中国文字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陳淑梅:《東漢碑隸構形系统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趙学清:《戰国東方五国文字構形系统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鄭振峰:《甲骨文字構形系统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
    黄德宽、陳秉新:《漢語文字学史》(增订本),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趙超:《石刻古文字》,文物出版社,2006年。
    刘釗:《古文字構形学》,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陳夢家:《中国文字学》,中华書局,2006年。
    李学勤:《古文字学初階》,中华書局,2006年。
    赵立伟:《魏三體石经古文辑證》,社會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黄文傑:《秦至漢初簡帛文字研究》,商務印书馆,2008年。
    王平:《<説文>重文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张起鳳:《古漢字结構變化研究》,中華书局,2008年。
    王壯弘、马成名:《六朝墓誌檢要》,上海书店,2008年。
    赵超:《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
    于省吾:《雙劍移古器物圖錄》,中華害局,2009年。
    毛速明:《碑刻文献学通論》,中华害局,2009年。
    趟平安:《隸燮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年。
    陳煒湛、唐钰明:《古文字学纲要》,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
    林志强:《古本<尚害)文字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
    華人德:《中国书法史·雨漢卷》,江酥教育出版社,2009年。
    刘涛:《中国书法史·魏晉南北朝卷》,江蘇教育出版社,2009年。
    陸明君:《魏晋南北朝碑别字研究》,文化藝術出版社,2009年。
    张涌泉:《漢语俗字研究》,商務印害館,2010年。
    刘安国:《西安市出土的“正始三體石經”残石》,《人文雜誌》,1957年第3期。
    田野:《魏三體石经在畏安出土》,《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9期。
    商承祚:《岛害考》,《中山大学学报》,1964年第1期。
    陈萝家:《束周盟誓與出土載書》,载《考古》1966年第5期。
    李学勤:《谈“张掖都尉棨信”》,《文物》,1978年第1期。
    隙邦懷:《商玉版甲子表跋》,《文物》,1978年第2期。
    隨縣擂鼓墩一虢墓考古發掘陈:《湖北隨縣曾侯乙墓發掘簡报》,《文物》第7期,1979年
    王重民:《敦煌古尚书叙錄》,《敦煌古籍叙録》,中华害局,1979年。
    刘起釪:《<尚书>的隸古定本、古窝本》,《史学史资料》,1980年第3期。
    商承祚:《石刻篆文编(字說)》,《古文字研究》(五),中华书局,1981年。
    定縣漢墓竹簡整理组:《定縣40虢漢墓出土竹筒简介》,《文物》1981年第8期。
    马国權:《缪篆研究》,《古文字研究》第5辑,中华害局,1981年。
    曾憲通:《三體石经古文與《說文》古文合證》,《古文字研究》第7辑,中革害局,1982年。
    陳邦懷:《戟国<行氣玉铭>考釋》,《古文字研究》第7辑,中华书局,1982年。
    马国權:《岛蟲害输稿》,《古文字研究》第10辑,1983年。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温縣束周盟誓遗址一虢坎发掘筒报》,《文物》1983年第3期。
    黄盛璋:《平山戟国中山石刻初步研究》,《古文字研究》第8辑,中华书局,1983年。
    徐無闻:《小篆为戟国文字說》,《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第2期。
    何琳儀《戰國文字與傅抄古文》,《古文字研究》第15辑,1986年。
    曾憲通:《建国以来古文字研究概況及展望》,《中国语文》,1988年第1期。
    李鴻雁:《玉璜初探》,《管子学刊》,1988年第3期。
    李發林:《漢碑偶識別》,《考古》,1988年第8期。
    张標:《大徐本<說文)小篆或體初探》,《河北师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1期。
    仲杨:《(說文解字)成书年代考》,《辭书研究》,1990年第6期。
    陳奇猷:《讀(漢碑偶識)質疑》,《考古》,1991年第2期。
    范進軍:《大徐本重文初探》,《說文解字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
    郭小武:《(說文>篆籀字匯舆甲骨文字考释》,《說文解字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
    黄锡全:《滔前玉圭跋》,《文物研究》第8辑,黄山出版社,1993年。
    张湧泉:《敦煌文书類化字研究》,《敦煌研究》,1995年第4期。
    沃興华:《類化字及其训詁法》,《于省吾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
    李道明:《隸古定古文芻議》,《于省吾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
    王辉、焦南锋、马振智:《秦公大墓石磬残铭考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7 本第2分,1996年。
    裘锡圭:《戟国文字释讀二则》,《于省吾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
    李学勤:《釋战国玉璜箴铭》,《于省吾教授百年誕辰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
    陳煒湛:《<穆天子傅>疑難字句研究》,《中山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到起舒:《关於隸古定與河圖洛害問题》,《傅统文化舆现代化》,1997年第2期。
    隙公柔:《评介(尚害文字合编>》,《燕京学报》新四期,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隙伟武:《试论晚清学者封傅抄古文的研究》,《第二届国隙清代学衍研討会输文》,臺灣高雄中山大学,1999年。
    赖炳伟:《<石鼓文>字數攷》,《古文字研究》第22辑,中华书局,2000年。
    李家浩:《秦骃玉版铭文研究》,载《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二),2000年。
    辛介夫:《王皇二字合笺》,《考古與文物》,2000年第1期
    李学勤:《秦懷后磬研究》,《文物》,2001年第1期。
    趟街:《說文籀文研究》,《文字学输叢》第1辑,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
    周凰五:《(秦惠文王祷祠華山玉版初探)》,载《中央研究院歷史语言研究所集刊》,72本第1分,2001年。
    王家葵,《漢肥致碑考疑》,《宗教学研究》,2001年第2期。
    李学勤:《秦玉牍索隐》,载《故宫博物院院刊》,2002年第2期。
    鄭賢章:《從漢文佛典俗字看漢捂大字典疏漏》,《中国语文》,2002年第3期。
    杨束晨、杨建国《输章姓宗族的形成和遷布》,《固原师尊学报》,2002年第4期。
    周铮:《张猛龙墓誌辨伪》,《收藏家》,2002年第5期。
    黄德宽:《讀(隸定“古文”疏証>》,《史学集刊》,2003年第2期。
    姜允玉:《中山王铜器铭文中所见的傅抄古文》,《古文字研究》第25辑,2004。
    李国英:《巽體字的定羲與類型》,《具體字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
    呂永造:《巽體字的概念》,《異體字研究》,商務印书馆,2004年
    虞萬里:《由筒牘字形的隸定分析形声字通假的背景——以“常”、“嘗”為中心》,《新出土文
    献與古文明研究》,谢維揚、朱渊清主编,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
    李守奎:《(曹沫之隙>之隸定舆古文字隸定方法初探》,《漢字研究》第1辑,第493页,学苑出版社,2005年。
    林志强:《論傅抄古文的形態燮化及相关问题》,《漢字研究》第1辑,中国文字学舍、河北大学漢字研究中心编,学苑出版社,2005年。
    毛速明:《漢魏六朝碑刻文献語言研究的思考》,《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學报》,2005年第1期。
    葉其峰:《(曹真碑>新考》,《故宫博物院院刊》,2005年第2期。
    侯乃峰:《秦骃祷病玉版铭文集解》,载《文博》,2005年第6期。
    譚步云《“秦雍十碣”解惑》,《康樂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
    林志强:《漢碑隸體古文述略》,《古文字研究》第26辑,中華書局,2006年
    詹鄞鑫:《二十世纪的中国古文字研究综述》,《中圖文字研究》第7辑,廣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
    毛速明:《漢魏六朝碑刻具體字研究》,《涪陵師範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毛速明:《漢字形旁類化研究》,《西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丛彩霎:《雨漢碑刻中的篆隸研究》,南昌大学硕士論文,2007年。
    王秀麓、別敏鸽:《颜师古(漢害注>“X,古作某”作用频析》,《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7 年第3期。
    吴荭、张隴寧、尚海啸:《新发现的北魏(大代持節豳州刺史山公寺碑)》,《文物》2007年第7期。
    呂俐敏:《试输上博筒中的“容”字——兼論古文字中巽構字的隶定》,《兰州学刊》,2007年第8期。
    张道升:《(行氣玉铭)研究述评及新解》,载《雞西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何山:《漢魏六朝碑刻中的古文字》,《四川職業技術学院学報》,2008年第2期。
    程章燦,《讀<张遷碑>志疑》,《文献》,2008年第2期期。
    丛彩霎:《雨漢碑刻中篆隸體的特點》,《吕梁教育学院学報》,2008年第3期。
    莫小不:《“隸定古文”及古里印释文問题》,《浙江大學学报》,2008年第5期。
    郭瑞:《魏晋南北朝石刻文字的傅承與燮具》,革束师师范大学博士論文,2008年。
    吴文文:《漢魏文字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徐仁甫:《唐写本隸古定(尚害>残卷跋》,《敦煌学研究》,孫彦、薩仁高娃、胡月平選编,第4册,国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