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进步评价尺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自古以来,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就是人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就在人们尽情享受工业文明带来的种种物质财富时,人类却面对社会中的种种不和谐状态。城市膨胀、资源紧张、道德滑坡等种种方面,均体现出了人类的社会发展观念出现了一些偏差。在当前中国,社会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仍然任重而道远。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不断探索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发展道路。因此,从哲学层面进行社会进步评价的研究,无论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从深层次的哲学层面,以社会认知与社会评价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探讨的社会进步评价问题。力求深化对社会进步这一范畴的认识,深化社会认知和社会评价之间的关系的认识。通过对社会进步评价的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的探讨,揭示社会进步这一范畴的本质,进而探讨当代中国的社会进步评价问题,从而为建立合我国国情的社会进步评价体系进行理论探索。本文除绪论外共分为四章,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明确研究的对象。为了理清社会进步评价问题的头绪,本文第一章首先对社会进步思想的历史沿革进行考察。在对中国古代社会进步思想、欧洲理性主义社会进步思想和现代西方社会进步思想的梳理的过程中,引出了马克思主义对以往社会进步思想的超越之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进步观念以实践为基础,突出了社会进步的整体性和阶段性,坚决摒弃了理性主义者以逻辑推演取代历史真实的虚幻态度,批判了将进步与代价割裂开来的形而上学的错误思想。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进步观念的分析基础上,本文继续对社会进步的概念进行重新探讨。在对几组社会进步的相关范畴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社会进步的动力因素和特征。
     其次,分析研究的机理。社会进步,既需要认识,也需要评价。社会进步需要社会主体依据一定的标准所进行的评价,这就意味着人们赋予社会以价值,揭示社会进步的意义。本文第二章首先探讨了认知与实践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其内在机理,从而为社会认知与社会评价进行元问题研究、为正确的社会评价奠定了基础。其次,本文将社会认知与社会评价统一于人的现实实践活动之中,认为社会评价是建立在社会认知基础上的,主体在自身立场上对社会价值的批判性认定。因此,社会评价的基本要素就有社会实践、主体价值和客观规律三个方面。
     再次,剖析社会进步评价的尺度。社会评价总是表现为以一定的尺度来衡量社会整体发展的过程。这种社会评价的尺度是社会评价的标准,是社会评价活动赖以进行的逻辑前提和基本依据。本文第三章首先探究了社会进步评价尺度的内涵,并对社会进步评价尺度进行了分类,确立了社会进步评价的原则。其次,本文将社会进步的评价尺度归结为历史尺度和价值尺度。其中,历史尺度是一种客体的尺度,集中表现为生产力中物的方面;价值尺度是一种主体的尺度,集中表现为生产力中人的因素。生产力即体现了历史尺度,又体现了价值尺度,两种尺度辩证统一于历史发展的整体进程。
     最后,对当代中国的社会进步进行评价。纵观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过程,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进步评价尺度的理解是一个逐渐加深的过程。本文第四章在对建国后经验教训和创新探索总结的基础上,认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在我国各个阶段发展观和社会进步理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生成的。它既标志着对社会进步观念认识的巨大提升,也标志着我国在社会进步评价尺度理论方面的重大突破。接着本文分析了影响我国社会进步的主要问题,确定了当代我国社会进步的评价主体和当代我国社会的整体结构,指出了我国当前社会生产力发展不足和人的现代化程度不高的现实。最后本文对实现我国社会进步的基本途径进行了思考,认为我国的社会进步应从生产力发展、人的发展以及制度建设三个方面进行。
Since ancient times,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human progress are theultimate goal of people. As the people enjoying all the material wealth,whichbrought by industrial civilization,human beings relalise that they facing manyinharmonious state,such as urban expansion,resource constraints and the moraldecline. All the situations are reflected that there have been some deviations in theconcept of social progress. Nowadays,China is facing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iesand challenge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 to the outside world,our economy andsociety have made tremendous progress,but there is still a long way to go,if wewant to achieve the rejuvenation of China. Combined the practice of buildingsocialism in China with Marxist theory guiding,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exploring the social development path that suited to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Therefore,evaluation of social progress from the philosophy angle is very significantin both t heory and practi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ilosophy,this article tak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social cognition and social evaluation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of discussion. Thisarticle also strives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cognition and social evaluation. Through the study on the evaluation of the historicaldimension of social progress and value dimension of social progress,this articlereveals the nature of social progress,and then explores the evaluation of China'ssocial progress,makes the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of evaluating social progresswhich suited to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Apart from introduction,the full text is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First,making the object of study clear. In order to sort out the evaluation ofsocial progress,the first chapter of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the history of theconcept of social progress. In the process of combing the ancient Chinese thinking ofsocial progress with the European rationalism thinking of social progress andmodern Western thoughts of social progress,we lead to the place where Marxismthinking of the social progress transcends the previous thinking of the social progress.The Marxist concepts of social progress based on practice,highlighting the integrityand stage of social progress,resolutely abandon the rationalism’s way that used logical deduction instead of the truth of history,criticize the wrong ideas that splitprogress and costs. In the analysis based on the Marxist concept of social progress,this article continues to re-examine the concept of social progress. On the basis of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everal groups of related concepts of social progress,thisarticle further expounds the dynamic factor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progress.
     Second,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mechanism of study. Social progress,need tobe recognized,also needs to be evaluated. Social progress require the social subjectsto evaluate of social subjects using certain criteria,this means people are givingsocial value,revealing the significance of social progress. The second chapter of thisarticle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ption and practice,and reveals itsinner mechanism for social cognition and social evaluation element problems,laysthe foundation for the correct social evaluation. This article unifies social cognitionand social evaluation into the reality of human practice activities,thinks socialevaluation on the basis of social cognition,the social subject identified in its ownposition on the social value. Therefore,there are three aspects of basic elements insocial evaluation,social practice,the subject value and the objective law.
     What’s more,this article analyzes social progress evaluation scales. Socialevaluation always shows as using the certain scale to measure the process of thewhole social development. Certain scales of social evaluation are the logic ofpremise and basis for social evaluation activities. The third chapter of this articleexplores the connotation of social progress evaluation scales,and classifies the socialprogress evaluation scales,establishes the principle of social progress evaluation.Next,this article attributes social progress evaluation scales to historical dimensionand value dimension. Historical dimension is the scale of the object,concentratedexpressed as the objects of productivity; value dimension is the scale of the subject,concentrated expressed as the human factor of productivity. Productivity reflects thehistorical dimension and the value dimension,the two scales united in the wholeprocess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Last,evaluates of social progress in present China. Throughout the constructionprocess of China's socialist cause,it can be seen that the understanding of socialprogress is an gradual process. The fourth chapter of this article based on thesummary of Chinese experience and innovation,believes that scientific outlook ondevelopment is generated on the basis of summing up all stages of concept of social progress.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not only marks a huge boost in the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of social progress,also marks a major breakthrough inthe social progress evaluation scal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thataffect the social progress in China,determines the evaluation of subject in China'ssocial progress and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our society. This article also points outthe facts that in present China, social productivity and people's degree ofmodernization are insufficient development. At last,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e basicapproachs to achieve social progress in China ar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ity,human development and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引文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①吕清:《论改革开放时期青年社会化过程中价值观的困惑》[J].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
    ②吕清:《论改革开放时期青年社会化过程中价值观的困惑》[J].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
    ①[英]约翰伯瑞:《进步的观念》[M].范祥涛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3页。
    ②彭新武:《论社会进步》[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版,第1页。
    ①邱耕田:《社会发展与社会进步关系辨析》[J].教学与研究,2006,(1)。
    ②丰子义:《关于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J].哲学研究,1995,(1)。
    ③参见袁银传:《历史进步的评价问题讨论综述》[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
    ①刘曙光:《社会发展评价标准理论的深化》[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①边立新:《论科学发展的评价尺度与价值目标》[J].岭南学刊,2006,(6)。
    ①龚培河、万丽华:《“价值尺度服从历史尺度”是一个真命题吗?》[J].长白学刊,2008,(6)。
    ①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M].何兆武、张文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9月第1版,第133页。
    ②郝永平:《进步观念的当代重建》[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0,4(3)。
    ①许征帆主编:《马克思主义辞典》[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208页。.
    ②李庆臻主编:《简明自然辩证法词典》[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78-679页。
    ①杨伯峻:《论语·为政》[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12月第2版,第21-22页。
    ①参见苏舆:《春秋繁露义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12月第1版,第321页。
    ②黄磊:《历史循环论和他者》[D],上海:复旦大学,2008,第80-81页。
    ①《老子》第80章,《老子正诂》,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50-151页。
    ②参见肖父:《论王夫之的历史哲学》,中国史学史论集(二)[100],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①严复:《原强修订稿》,《严复集》[M],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第27页。
    ②严复:《政治讲义·第一会》,《严复集》[M],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第1245页。
    ①康有为:《礼运注》,《孟子微礼运注中庸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63页。
    ②康有为:《日木书目志·白序》,《康有为全集》[M]第三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583页。
    ③康有为:《民功篇》,《康有为个集》[M]第一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5页。
    ①托马斯·莫尔:《乌托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56年版,第35页。
    ②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78页。
    ①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8页。
    ②卢梭:《论科学与艺术》[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1页。
    ③林艳梅:《历史进步论和历史代价论》[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页。
    ④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版,第6页。
    ⑤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版,第154页。
    ①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430页。
    ②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68页。
    ①黑格尔:《历史哲学》[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第38页。
    ②黑格尔:《历史哲学》[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第59页。
    ③约翰逊:《社会学理论》[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101页。
    ①Marcuse·H, Counterrevolution and Revolt [M]. Boston: BeaconPress,1972,1。
    ②参见张振鹏:《西方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研究综述》[J].高校社科动态,2009,(5)。
    ①林艳梅:《历史进步论和历史代价论》[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页。
    ①林艳梅:《历史进步论和历史代价论》[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4-37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384页。
    ①卢之超主编.《马克思主义大辞典》[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年版,第696-697页。
    ①刘炳瑛主编.《马克思主义原理辞典》[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7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79页。
    ③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刘丕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84页。
    ①郝永平:《社会进步的多维规定》[J].江西社会科学,1997,(3)。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3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3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6页。
    ②毛泽东:《毛泽东文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给奥倍倍尔、威李卜克内西、威白拉克等人的通告信》(1879年9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18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83页。
    ①列宁:《列宁全集》[M].第55卷,中文第2版,第142页。
    ②陈会昌主编:《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心理发展卷)》[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5,第121页。.
    ①李德顺:《价值论》[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版,第59页。
    ②齐振华、袁贵仁主编:《哲学中的主体和客体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9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页。注。
    ①欧阳康:《社会认识论——人类社会自我认识之谜的哲学探索》[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1版,第59-60页。
    ②欧阳康:《社会认识论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9月版,第5-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93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61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81页。
    ①马俊峰:《评价活动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52-153页。
    ②马俊峰:《评价活动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5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81页。
    ③列宁:《列宁全集》[M].第14卷,第343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308页。
    ①[苏]康斯坦丁诺夫主编:《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历史过程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2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99页。
    ①列宁:《列宁选集》[M].第1卷,第2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
    ①李德顺:《价值论》[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版,第292页。
    ①陈新汉:《评价论导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第319页。
    ①列宁:《列宁选集》[M]第4卷,第10页。
    ①参见陈新汉:《评价论导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第321-322页。
    ①《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7-5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26页。
    ①参见陈新汉:《评价论导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第330页。
    ①汉斯海因茨霍尔茨;《欧洲马克思主义的若干倾向》[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3年版,第5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3页。
    ①列宁:《列宁选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21页。
    ②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5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07页。
    ④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刘丕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2页。
    ①丰子义:《关于历史进步的评价问题》[J].学术月刊,2007,(12)。
    ②龚培河万丽华:《价值尺度服从历史尺度”是一个真命题吗?》[J].长白学刊,2008,(6)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5页。
    ①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第3卷,第11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6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1页。
    ①毛泽东:《毛泽东文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47页。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79页。
    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73页。
    ④《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17页。
    ①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14页。
    ②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2页。
    ①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6页。
    ①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6卷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33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6卷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4页。
    ①向绪伟:《试论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的内在契合性》[J].长春大学学报,2010(11)。
    ①[法]佩鲁:《新发展观》[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4页。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3、30、31、44、45、46上册、46下册、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江泽民.江泽民文选(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韩树英.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7]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8]赵家祥,李清昆,李士坤.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9]肖前,李秀林,汪永祥.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杨春贵.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教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
    [11]庞元正,董德刚.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12]孙伯鍨,侯惠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和现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3]韩震.西方历史哲学导论[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
    [14]边立新.中国发展深层问题研究[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5.
    [15]吴仁平.对马克思早期哲学著作的理解[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
    [16]吕世荣.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7]刘森林.重思发展——马克思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8]衣俊卿.历史与乌托邦——历史哲学:走出传统历史设计之误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
    [19]庞元正.决定论的历史命运——现代科学与辩证决定论的建构[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
    [20]商逾.历史规律的作用机制[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21]侯衍社.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当代价值[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2]李松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23]宋泽滨.社会全面进步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4]赵家祥主编.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1—5卷)[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25]鲍宗豪,张华金.科学发展观论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6]杨信礼.发展哲学引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
    [27]严强,魏姝.社会发展理论——发展中国家视角[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8]刘怀玉.走出历史哲学乌托邦: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当代沉思[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29]旷三平.唯物史观前沿问题研究——现代哲学视域下的一种理论探索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0]阮青.价值哲学[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31]李恒瑞.发展观念的革命——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论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
    [32]赵凡.哲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
    [33]陶传友,窦爱兰.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底蕴[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8.
    [34]赵理文.历史发展之谜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解答[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
    [35]冯平.评价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
    [36]赵家祥等著.历史哲学[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37]张尚仁.社会历史哲学引论[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38]严建强,王渊明.从思辨的到分析与批判的西方历史哲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
    [39]高峰.社会发展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40]贺善侃.发展哲学研究论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41]韩立新.新版《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2]韩震,孟鸣岐.历史哲学:关于历史性概念的哲学阐释[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43]刘曙光.人的活动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关系[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44]庞卓恒.唯物史观与历史科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5]孙伯鍨,张一兵.走进马克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46]熊晓红,王国银.价值自觉与人的价值[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7]赵家祥等著.历史哲学[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48]庞元正,丁东红.发展理论论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
    [49]孙麾,吴晓明.唯物史观与历史评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50]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对马克思哲学的基础理论和当代意义的反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1]曾繁亮.科学发展的理论既是及其范式转换[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
    [52]张汝伦.历史与实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53]韩庆祥,亢安毅.马克思开辟的道路—一人的全面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54]魏小萍.追寻马克思——时代境遇下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逻辑的分析和探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5]徐春,人的发展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
    [56]宋惠昌.人的发现与人的解放——近代中国价值观的嬗变[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
    [57]冯志亮,桂玉.和谐社会建设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
    [58]范明生,马积华,周积泉.社会发展论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59]商逾.决定论的历史形态——西方决定论史研究[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1998.
    [60]邓京力.历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1]颜晓峰,谈万强.发展观的历史进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62]陈铁民.社会发展理论模式研究——兼论邓小平现代化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
    [63]马俊峰.评价活动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64]滕云起.唯物史观的本质及其与人本史观的对立[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7.
    [65]李德顺.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66]魏小萍.历史主客体导论——从宏观向微观的深化[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67]张江明.社会主义社会主客体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8]袁吉富.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69]何君康,李澄.社会历史的科学探索[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0.
    [70]万斌,王学川.历史哲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71]袁吉富,社会发展的代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72]贾高建.社会发展理论与社会发展战略:建构一种逻辑体系的研究纲要[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
    [73]王晶雄,王善平.社会发展:反思与超越——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
    [74]张一兵.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5]李佑新,李国华,张建民.社会发展论——当代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宏观考察[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76]马克思.古代社会史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77]马克思.历史学笔记[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2.
    [7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79]边立新.当代哲学热点问题研究[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
    [80]毛泽东.毛泽东文集(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83]李惠斌,叶汝贤主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基本问题(第1卷)[M].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社,2006.
    [84]李惠斌,叶汝贤主编.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第2卷)[M].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社,2006.
    [85]李惠斌,叶汝贤主编.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第6卷)[M].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社,2006.
    [86]李惠斌,叶汝贤主编.马克思主义与现代性(第7卷)[M].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社,2006.
    [87]李惠斌,叶汝贤主编.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当代诠释(第8卷)[M].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社,2006.
    [88]李惠斌,叶汝贤主编.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现代解读(第9卷)[M].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社,2006.
    [89]李惠斌,叶汝贤主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前沿问题(第10卷)[M].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社,2006.
    [90]徐亦让.人道主义到唯物史观[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
    [91]李京文.知识经济:21世纪的新经济形态[M].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社,1998.
    [92]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93]杨耕.为马克思辩护: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新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94]冯景源.人类境遇与历史时空——马克思<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95]陈波.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人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96]黄磊.历史循环论和他者[D],上海:复旦大学,2008.
    [1]【美】德尼古莱著.高铦,高戈(译).残酷的选择:发展理念与伦理价值[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英】约翰伯瑞著.范祥涛(译).进步的观念[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3]【美】肯尼思约瑟夫阿罗著.钱晓敏,孟岳良(译).社会选择:个性与多准则[M].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0.
    [4]【英】卡尔波普尔著.何林,赵平(译).历史主义贫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5]【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郭官义(译).重建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6]【苏】列费伊利切夫著.金顺福,侯鸿勋,潘文学,曾宪森译(译).作为一般发展理论的唯物辩证法[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7]【美】威廉M杜格,霍华德J谢尔曼著.张林,徐颖莉,毕冶(译).回到进化:马克思主义和制度主义关于社会变迁的对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8]【美】威廉姆肖著.阮仁慧,钟石韦,冯瑞荃(译).马克思的历史理论
    [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9] D.G.Garan. Our sciences ruled by human prejudice: humanly necessarycausal blindness persisting even in sciences [M]. New York: Philosophical Library,1987.
    [10] E.D. Klemke, A. David Kline, Robert Hollinger. Philosophy: the basicissues [M]. New York:St. Martin's Press,1990.
    [11] Fuller, Steve. Social Epistemology (Second Edi tion)[M].Bloomingtonand Indianapoli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2002.
    [12] Fuller, Steve. ET. Controversial Science: From Content ToContention
    [M].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3.
    [13] Fuller, Steve. Thomas Kuhn: A Philosophical History for Our Times [M].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0.
    [14] Goldman, AlvinI. Pathways To Knowledge: Private and Public
    [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15] Burr, Vivien. Social Constructionism [M]. London; NeWYork: Routledge.2003.
    [16] Kitcher, Philip. In Mendel's Mirror: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 on Biology
    [M].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17] Latour, Bruno. Reassembling the Social: An Introduction toActor-Network-Theory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1]边立新.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以人为本的辩证统一[J].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6,(4)
    [2]边立新.科学发展的评价尺度[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0,4(2).
    [3]李白鹤.论社会进步的当代认同[J].江汉论坛,2004,(3).
    [4]王锐生.论社会进步及其尺度[J].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5).
    [5]叶泽雄,李玲.社会进步的生产力尺度及其人学意义[J].江西社会科学,2008,(7).
    [6]郑祥福.生产力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吗[J].生产力研究,1989,(3).
    [7]吴仲德.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究竟是什么[J].唯实,1989,(5).
    [8]吴秀生,刘文波.论社会进步的合理尺度[J].洛阳师专学报,1996,(8).
    [9]曾繁跃.社会进步的实践性和实践尺度探析[J].探索,1997,(3).
    [10]杨晓莉.社会质量:社会进步的评价尺度[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5).
    [11]张华金.文明:社会进步的综合尺度[J].青海社会科学.1993,(5).
    [12]张风莲.文明是社会进步的综合尺度[J].齐鲁学刊,1996,(1).
    [13]郝永平.社会进步的评价尺度实际效应和动力源泉[J].理论学习,2000,(12).
    [14]莫振良.从发展的悖论探索社会进步的价值尺度[J].湖北社会科学,2008,(10).
    [15]沈佳强.社会进步两种尺度的辩证关系[J].杭州大学学报,1997,(1).
    [16]李碧云,陈宏滨.浅论社会进步评价尺度的理论依据[J].湘潭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17]刘永富.关于社会发展与历史进步的评价尺度的几点元思考[J].武陵学刊,1997,(2).
    [18]余京华,裴正轩.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双重维度——科学性与道德性的统一及其研究意义[J].巢湖学院学报,2009,(5).
    [19]潘峻岭,陈望.30年来中国社会进步理论研究综述[J].湖北社会科学,2010,(5).
    [20]向德平.社会发展评价尺度:从马克思到邓小平[J].学术论坛,2002,(3).
    [21]杨芳,周世兴.“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本质意蕴[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2).
    [22]张玲,张玉.从“三个代表"看社会发展的评价尺度[J].云南社会科学.2003,(2).
    [23]周丹.关于“社会发展”概念的再思考[J].宜宾学院学报,2007,(1).
    [24]张建设,钟玉海.关于发展问题的若干哲学思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5).
    [25]郑志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新思考[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4,(8).
    [26]周娟.关于人是社会发展尺度的哲学思考[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0,(9).
    [27]赵学珍.马克思“两个尺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江汉论坛,2010,(5).
    [28]李炳炎,向刚.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0,(2).
    [29]石书臣,田伯伏.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当代阐释[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1).
    [30]李艳.评价“先进生产力”的哲学维度[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2005,(2).
    [31]施春梅,崔慧永.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7,(10).
    [32]杨鹏亮,申皓.社会发展评价尺度刍议[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6,(3).
    [33]高建明,杨和荣.社会进步的评价尺度及其复杂性[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5,(10).
    [34]袁凌新.社会进步的双重尺度及其意义[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1,(9).
    [35]杨继英,杨朝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发展尺度:公平[J].大庆社会科学,2007,(6).
    [36]袁文艺.试论社会发展的尺度与代价[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2001,(3).
    [37]刘西山,尹曦铭.科学发展观是发展的客体尺度和主体尺度的统一[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8).
    [38]宋德孝.以人为本:社会进步三维评价尺度中的主体尺度关切[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8,(3/4).
    [39]宋德孝,闫方洁.以人为本:社会进步的主体尺度[J].党政论坛,2008,(5).
    [40]糜海波.论人的全面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地位及其实现[J].邵阳学院学报,2010,(9).
    [42]衣俊卿.论发展的尺度[J].学习与探索,1994,(3).
    [43]丁冬红.社会发展的最高原则和实质内容[J].天津社会科学,1996,(1).
    [44]刘森林.当代中国发展着的“发展”观念[J].新华文摘,1994,(1).
    [45]丰子义.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兼论其把握方式与寻求途径[J].北京大学学报,2006,(4).
    [46]李建兴.社会进步评价标准的实践与理论演变[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3,(3).
    [47]金玉国,牟芳华.发展尺度的演进及其一致性研究[J].统计研究,2000,(7).
    [48]江丹林.马克思历史评价理论辨析[J].学术月刊,1995,(4).
    [49]刘曙光.社会发展评价标准理论的深化——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视野[J].郑州大学学报,2005,(6).
    [50]沈佳强.从价值观透视社会历史观[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
    [51]汤文曙.社会进步两种尺度的辩证关系[J].杭州大学学报,1997,(1).
    [52]朱文信.试析价值论研究的人道主义底蕴[J].齐鲁学刊,2002,(6).
    [53]陈先达.唯物史观视野中的“以人为本”[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