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社会防灾减灾制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自古地域广袤,自然环境多样,为自然灾害的爆发提供了有利条件。秦汉时期,自然灾害就曾多次爆发。据笔者统计,这一时期共有水灾114次,旱灾113次,地震117次,蝗螟灾68次,疫灾42次,风灾40次,雹灾37次,寒灾40次,火灾85次,饥灾73次。如果按灾害爆发频率统计,秦汉时期441年共发生729次灾害,则灾害爆发频率为1.653次/年,是先秦至唐时期自然灾害的比较高发时期,给当时人们带来了严酷的灾难。大量田地、房屋被毁,人民流离失所,甚至爆发人吃人的惨剧。
     为了消除、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秦汉政府通过长时间的摸索,逐渐形成一套防灾减灾制度。
     一、禳灾制度。禳灾制度是在先秦敬仰天帝鬼神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是人们通过对某些超自然力量的祈求或控制,围绕预防或消除自然灾害的目的而形成的制度。秦汉禳灾制度可分为文化禳灾(包括帝王自责制度、祈祷制度、厌胜制度)和政治禳灾(包括改元制度、因灾异免三公制度、选举贤良制度、大赦制度、录囚制度)两种。秦汉人对禳灾制度非常重视,把禳灾看作是根除灾害的重要手段,灾害爆发后,一般是先进行禳灾,后进行减灾。虽然禳灾能安稳民心,但更多的是延缓了政府组织灾民抗灾、救灾。
     二、减灾制度。减灾制度指为消减灾害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系列制度规则。秦汉政府注重禳灾,也很重视组织社会开展减灾工作。
     减灾制度可分为:
     1、灾害预防制度:
     天文学的发展,反映了国家对预防灾害的重视。抓紧农时体现了秦汉农学家规避灾害,获得最大收益的思想。仓库储蓄制度的发展展现了政府对储蓄的认识。水利工程的修建是与天地争斗的伟大成果。农业生产制度的调整和技术进步说明秦汉政府认识到如何降低灾害影响的方法。
     2、灾害控制制度:
     主要包括抢救灾民、治水、捕蝗、救火等制度。
     3、资源配置消减灾害制度:
     缩减政府开支,并鼓励灾民节约。政府在灾后有时节约开支,用于救济灾民。通过颁布水权、有条件地开放国有土地,鼓励市场经济,实现资源配置合理化。实行蠲免和借贷,扶持灾民再生产。利用当地或外地的物资保障灾民衣食。安置流民,使其安心生产。鼓励民间力量救济灾民。为了使救灾制度得以顺利实施,政府还加强监督机制。
     减灾制度的实行,有利于节约社会成本,有利于新技术的使用与推广,促进经济恢复发展,其形成后,能够指导后世的灾害防治,减少了后世灾害防治不力的机会。
     总起来看,秦汉时期的禳灾制度和减灾制度都已初步建立,并取得了效果。秦汉时期是我国大一统帝国的建立时期,其制度创建影响了后世历代帝国,直至
China has had a wide length and breadth of land as well as a variety of natural environment from ancient times, which provides advantages for the eruption of natural disaster. During Qin and Han dynasty, natural disasters have broken out for a great number of times.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of the author, there have been floods 114 times, droughts 113 times, earthquake 117 times, grass hopper and locus infestations 68 times, epidemic diseases 42 times, wind disasters 40 times, hail disasters 37 time, frost disasters 40 times, fires 85 times, and famine disasters 73 times altogether during that time. As there have been altogether 729 times of disasters happening in this time, the disaster eruption frequency of Qin and Han dynasty is 1.653 times per year, which is a higher figure than that of Pre-Qin and Tang dynasty and has brought calamity for people. A large quantity of farmlands and houses were destroyed, people became destitute and homeless and even the tragic of human being eating each other took place.In order to mitigate and eliminate the effects of natural disasters, the governments of Qin and Han Dynasty have established a set of institutions for preventing and reducing disasters after many years of experience. The institutions are the following:1. The institution of dispelling disasters through sacrifice. Developing from the customs of revering ghosts and gods from the time of Pre-Qin, this institution is implemented through people invoking or controlling some supra natural power to preventing or eliminating natural disasters. The approaches of dispelling disasters could be divided into cultural approaches which included emperor self-accusation, prayer and Yansheng, and political approaches which included changing the title of an emperor's reign, removing prime minister in feudal China from office, electing a worthy person, general pardon and retrying prisoners. People in Qin Dynasty attached high importance to this institution and regarded it as a significant way of eliminating disasters. After the eruption of a disaster, people normally dispelled disaster through sacrifice first, then began to reduc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disaster. Although sacrificing can make people peaceful, it delayed the government to organize victims of a natural disaster to rescue the disasters.2. The institution of reducing disasters. This institution refers to those developed from decreasing the influence of disasters. The governments of Qin and Han dynasty took much account of organize the society to reduce disasters as well. The institution could be again divided into three sub-institutions.
    First. The institution of preventing natural disasters. The development of astronomy reflects the recognition of preventing disasters by the government. Grasping the farm time reflects the idea of evading disasters and obtaining the greatest benefit of agriculturist of Qin and Han dynasty. The i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of warehouse storage reflects the government's understanding of storag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of irrigation works is the fruit of people combating with nature. The revision and improve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stitution shows the government's recognition of the approach to decreasing the effects of the disasters.Second. The institution of controlling disasters. This mainly includes saving the victims, water-control, catching locster and fire fighting.Third. The institution of reducing disasters through allocating resources. This includes:a. curtailing expenses of the government and encouraging the economy of the victims.b. by issuing the law of water right and conditional opening the state-owned lands to promote market economy and realize rationalization of resources allocation, c. exempting tax and carrying on loan to help the victims to renew production, d.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local or out-of-town resources to guarantee the victim's life. e. settling down the civilians to ensure them to produce at ease. f. encouraging the country gentlemen and the landed aristocracy to relieve the victims of the disa
引文
1、《尚书正义》,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周礼注疏》,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孟子注疏》,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礼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5、《管子校正》,戴望校正,《诸子集成》6,长沙:岳麓书社1996年版。
    6、《晏子春秋校注》,张纯一校注,《诸子集成》4,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版。
    7、(秦)吕不韦:《吕氏春秋》,《诸子集成》8,岳麓书社1996年版。
    8、(西汉)陆贾:《新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9、(西汉)韩婴:《韩诗外传》,(明)程荣纂辑:《汉魏丛书》,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0、(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义证》,苏舆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11、(西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版。
    12、(西汉)刘安:《淮南鸿烈集解》,刘文典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13、(西汉)桓宽:《盐铁论校注》,王利器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14、(西汉)氾胜之:《氾胜之辑释》,万国鼎辑释,北京:农业出版社1963年新一版。
    15、(东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16、(东汉)班固:《白虎通疏证》,陈立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
    17、(东汉)王充:《论衡校释》,黄晖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18、(东汉)荀悦:《两汉纪》上册《汉纪》,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19、(东汉)应劭:《风俗通义校释》,吴树平校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20、(西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版。
    21、(东晋)常璩:《华阳国志校注》,刘琳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版。
    22、(东晋)袁宏:《两汉纪》下册《后汉纪》,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23、(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疏》,杨守敬、熊会贞疏,陈桥驿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24、(北齐)贾思勰:《齐民要术校释》,缪启愉校释,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年版。
    25、(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26、(南朝粱)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27、(唐)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28、(唐)欧阳询:《艺文类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新一版。
    29、(北宋)李昉:《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30、(北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31、(北宋)徐天麟:《东汉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版。
    32、(南宋)洪适:《隶释》,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33、(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34、(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北京:中国书店1987年版。
    35、(清)沈家本:《历代刑法考》,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36、(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上海:上海书店1998年版。
    37、(清)陈梦雷编:《古今图书集成·草木典》,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38、(清)汪文台辑:《七家后汉书》,周天游校,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9、(清)吴有性:《<温疫论>评注》,浙江省中医研究所评注,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40、(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41、(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
    1、《四川省牧马山灌溉渠古墓清理简报》,《考古》1959年第8期。
    2、《安徽省寿县安丰塘发现汉代闸坝工程遗址》,《文物》1960年第1期。
    3、河南省文化局文物队:《洛阳西汉壁画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4年第2期。
    4、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
    5、南阳汉代画像石编辑委员会编:《南阳汉代画像石》,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6、谢桂华、李均明编:《居延汉简释文合校》,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7、《尹湾汉墓简牍释文选》,《文物》1996年第8期。
    8、《泥墙题记西汉元始五年<四时月令诏条>二七二号》,胡平生、张德芳编撰:《敦煌悬泉汉简释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1、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上海: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
    2、水利电力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编:《人民黄河》,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59年版。
    3、宋希尚:《实业计划之水利研究》,中国台北:国防研究院1960年版。
    4、湖南历史考古研究所:《湖南自然灾害年表》,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
    5、王嘉荫:《中国地质史料》,北京:科学出版社1963年版。
    6、马世骏:《中国东亚飞蝗蝗区的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年版。
    7、(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8、(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五卷《地学》第二分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76年版。
    9、侯外庐:《中国封建社会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0、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史稿》编写组:《中国水利史稿》上册,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79年版。
    11、陈直:《两汉经济史料论丛》,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2、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院研究院编:《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地图集》,北京:地图出版社1981年版。
    13、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朱诗鳌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14、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史述要》编写组:《黄河水利史述要》,北京:水利出版社1982年版。
    15、李君凯:《水稻栽培》,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年版。
    16、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西汉、东汉部分,北京: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
    17、谢毓寿、蔡美彪主编:《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第一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18、顾功叙主编:《中国地震目录》(公元前1831年—公元1969年),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19、栾巨庆:《行星与长期天气预报》,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20、(日)西嶋定生:《中国经济史研究》,冯佐哲、邱茂、黎潮合译,北京:农业出版社1984年版。
    21、钱剑夫:《秦汉赋役制度考略》,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2、靳祖训编:《中国古代粮食贮藏的设施与技术》,北京:农业出版社1984年版。
    23、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4、耿庆国:《中国旱震关系研究》,北京:海洋出版社1985年版。
    23、杨鸿年:《汉魏制度丛考》,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25、邓云特《中国救荒史》,《邓拓文集》第二卷,北京:北京出版社1986年版。
    26、陈高佣等编:《中国历代天灾人祸表》,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影印。
    27、张弓:《唐朝仓廪制度初探》,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28、徐振韬、蒋窈窕:《太阳黑子与人类》,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
    29、王育民:《中国历史地理概论》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30、(英)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31、何炼成主编:《中国经济管理思想史》,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32、罗彤华:《汉代的流民问题》,中国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9年版。
    33、樊树志:《中国封建土地关系发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4、梁家勉主编:《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
    35、曾延伟:《两汉社会经济发展史初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36、刘长林:《中国系统思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37、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38、江晓原:《天学真原》,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39、陈文华:《论农业考古》,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40、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第一卷)先秦秦汉部分,武汉:武汉大学1991年版。
    41、(日)西嶋定生:《二十等爵制》,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版。
    42、宋正海总主编:《中国古代重大自然灾害和异常年表总集》,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43、何星亮:《中国自然神与自然崇拜》,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
    44、谢世俊:《中国古代气象史稿》,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年版。
    45、詹鄞鑫:《神灵与祭祀——中国传统宗教综论》,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46、马伯煌主编:《中国经济政策思想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7、杨生民:《汉代社会性质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
    48、周国林:《战国迄唐田租制度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49、(美)曼库尔·奥尔森:《国家兴衰探源》,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50、王子今:《秦汉交通史稿》,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
    51、马伯英:《中国医学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2、宋杰:《<九章算术>与汉代社会经济》,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53、(美)科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54、(美)郑麟来:《中国古代的食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55、袁林:《西北灾荒史》,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6、文焕然、文榕生著、:《中国历史时期冬半年气候冷暖变迁》,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57、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版。
    58、(美)赵冈:《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59、胡一三主编:《黄河防洪》,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6年版。
    60、郭强、陈兴民、张立汉主编:《灾害大百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61、顾颉刚:《汉代学术史略》,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62、(美)华勒斯坦等:《开放社会科学》,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63、顾浩主编:《中国治水史鉴》,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年版。
    64、王子今:《秦汉区域文化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65、王子平:《灾害社会学》,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66、(美)许倬云:《汉代农业:早期中国农业经济的形成》程农、张鸣译,南京:江苏人民1998年版。
    67、李则芬:《中国历史论文集——从先秦到南北朝》上,中国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98年版。
    68、高敏:《秦汉史探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69、祝总斌:《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2版。
    70、(美)杨联陞:《国史探微》,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71、葛志毅、张惟明:《先秦两汉的制度与文化》,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7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国自然灾害年报(1998)》,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73、(美)安格斯·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远未来》楚序平、吴湘松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74、卓新平:《宗教理解》,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75、张全明、王玉德等著:《中华五千年生态文化》(下),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6、林富士:《汉代的巫者》,中国台北:稻乡出版社1999年新版。
    77、王利华:《中古华北饮食文化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78、张五常:《经济解释——张五常经济论文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79、李小树:《秦汉魏晋南北朝监察史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80、(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第四版),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
    81、程虹:《制度变迁的周期——一个一般理论及其对中国改革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82、卜凤贤《周秦汉晋时期农业灾害和农业减灾方略研究》,杨凌:西北农业科技大学2001年博士论文。
    83、王彦辉:《汉代豪民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4、刘克祥:《简明中国经济史》,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85、刘磐修:《盛世探源——汉唐农业发展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86、孙翊刚:《中国财政问题源流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3月版。
    87、张涛:《经学与汉代社会》,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88、张荣明:《中国的国教——从上古到东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89、(印)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90、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二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1、郭庠林:《中国古代宏观经济管理》,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2、冯贤亮:《明清江南地区的环境变动与社会控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93、张灏:《思想与时代》,许纪霖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94、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
    95、(英)李约瑟原著:《中华科学文明史》第2卷,柯林·罗南改编,-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96、朱绍侯、龚留柱:《盛衰苍茫——汉元成二帝传》,郑州:大象出版社2002年版。
    97、孙筱:《两汉经学与社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98、刘厚琴:《儒学与汉代社会》,济南:齐鲁书社2002年版
    99、吕锡琛:《道家道教与中国古代政治》,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00、李伯重:《理论、方法、发展趋势:中国经济史研究新探》,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1、庞天佑:《秦汉历史哲学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2、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103、阎步克:《品位与职位》,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104、黄留珠:《秦汉历史文化论稿》,西安:三秦出版社2002年版。
    105、顾钰民、陈思明编著:《西方经济学流派》,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6、(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史学家——历史神话的终结者》,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07、(美)尤金·N·安德森:《中国食物》,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08、安德明:《天人之际的非常对话》,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9、余新忠:《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0、陈智勇:《中国古代社会治安管理史》,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1、杨松华;《大一统制度与中国兴衰》,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
    112、郭金霞、苗鸣宇:《大赦·特赦——中外赦免制度概观》,北京:群众出版社2003年版。
    113、贺昌群:《贺昌群文集》第二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14、袁刚:《中国古代政府机构设置沿革》,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15、连玉明主编:《中国国力报告2003——解读“两会”数字中国新时态》,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116、陈业新:《灾害与两汉社会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 (美) Frederick C. Cuny, Disasters and Developmen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2. (美) Douglass C. North,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3. (英) Keith Smith, Environmental Hazards: Assessing Risk and Reducing Disaster (London: Routledge) (1996, 2nd ed.).
    1、劳干《两汉户籍与地理之关系》,《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五本第二分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2、徐中舒《古代灌溉工程原起考》,《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五本第二分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3、马非百《秦汉经济史资料(三)——农业》,《食货》第三卷第1期,1936年。
    4、周筠溪《西汉财政制度之一班》,《食货》第三卷第八期,1936年。
    5、王仲荦《关于中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及封建关系的形成问题》,收入“历史研究”编辑部编《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讨论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
    6、Wolfram Eberhard《汉代天文学与天文学家的政治功能》,刘纫尼译,收入《中国思想与制度论集》,中国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7年版。
    7、李迪《中国古代关于气象仪器的发明》,《大气科学》1978年3期。
    8、唐锡仁《中国古代的地震测报和防震抗震》,收入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编:《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8年版。
    9、杨国顺:《汉代的黄河与治理》,《人民黄河》1980年第3期。
    10、黄今言《汉代田税征课中若干问题的考察》,《中国史研究》1981年第2期。
    11、涌泉《汉代水税刍议》,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编《秦汉史论丛》(第一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2、黄盛璋《关中农田水利的历史发展及其成就》,载其著《历史地理论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3、柳春藩《论汉代“公田”的“假税”》,《中国史研究》1983年第2期。
    14、陈怀荃:《古代大河三角洲地理环境的变迁与西汉的河患》,《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3期。
    15、(美)马斯洛《人的动机理论》,收入林方主编:《人的潜能和价值》,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16、杨玉荣《我国的地震灾害》,收入杜一主编:《灾害与灾害经济》,北京: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88年版。
    17、梁鸿光《建设毋忘防地震》,收入杜一主编:《灾害与灾害经济》,北京: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88年版。
    18、褚庆林《自然灾害的地理学性质》,收入杜一主编:《灾害与灾害经济》,北京:中国城市社会出版社1988年版。
    19、翁文灏《中国地震区分布简说》,收入其著《翁文灏选集》,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9年版。
    20、杨振红《论两汉时期的“火耕水耨”》,《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1期。
    21、郑先兴《论谶纬》,《南都学坛》1991年第3期。
    22、杨世文《汉代灾异学说与儒家君道论》,《中国社会科学》1991年第3期。
    23、吴承明:《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年1期。
    24、(日)加藤繁《汉代的国家财政和帝室财政的区别及帝室财政一斑》,收入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上古秦汉卷,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
    25、刘太祥《东汉防灾赈灾措施》,《南都学坛》1994年第1期。
    26、肖明华《陂池水田模型与汉魏时期云南的农业》,《农业考古》1994年第1期。
    27、陈雍《渤海湾西岸东汉遗存的再认识》,《北方文物》1994年第1期。
    28、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收入(美)科斯等著:《财产权利 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9、国光红《关于古代的祈雨》,《四川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
    30、罗成富、田爱民《两汉监察制度述论》,《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
    31、于振波《汉代“天人感应”思想对宰相制度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4年第6期。
    32、陈国生《唐代自然灾害初步研究》,《湖北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
    33、于希贤《近四千年来中国地理环境几次突发变异及其后果的初步研究》,《中国历史地理研究论丛》1995年第2辑。
    34、马作武《“录囚”“虑囚”考异》,《法学评论》1995年第4期。
    35、周振鹤《从汉代“部”的概念释县乡亭里制度》,《历史研究》1995年第5期。
    36、孙毓棠《两汉国家财政与帝室财政》,收入其著《孙毓棠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
    37、张荣芳《论两汉的“公田”》,收入其著《秦汉史论集》(外三篇),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8、(日)藤田胜久《汉代水利事业的发展》,收入刘俊文主编:《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上古秦汉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39、(日)鹤间和幸《中国古代的水系和地域权力》,收入刘俊文主编:《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上古秦汉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40、陈平《中国封建录囚制度述评》,《渝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2期。
    41、崔华、牛耕《从汉画中的水旱神画像看我国汉代的祈雨风俗》(《中原文物》1996年第3期。
    42、洪琢《明清时期的农业灾荒及其对策》,《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第9卷第2、3期,1996年。
    43、王保顶《汉代灾异观略论》,《学术月刊》1997年第5期。
    44、吕思勉《四史中的谷价》,收入《吕思勉遗文集》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5、邵鸿《西汉仓制考》,《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3期。
    46、王守春《公元初年渤海湾和莱州湾的大海侵》,《地理学报》第53卷第5期,1998年。
    47、王柏中《汉代祭祀财物管理问题试探》,《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1卷第1期。
    48、王子今、周苏平《汉代民间的西王母崇拜》,《世界宗教研究》1999年第2期。
    49、风良《<诗经>所见麦子的种植》,《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2辑。
    50、赵淑玲、昌森《论两汉时代冬小麦在我国北方地区的推广普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2辑。
    51、张剑光、邹国慰《略论两汉疫情的特点和救灾措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52、杨振红《汉代自然灾害初探》,《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4期。
    53、黄今言、温乐平《汉代自然灾害与政府的赈灾行迹年表》,《农业考古》2000年第3期。
    54、周宝瑞《汉代南阳水利建设》,《南都学坛》2000年第4期。
    55、张军《关于制度创新与经济增长的闲话》,《经济学茶座》第3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6、周书灿《有关先秦时期北方地区麦子种植的几个问题的思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第1辑。
    57、王子今《两汉的沙尘暴记录》,《寻根》2001年第5期。
    58、马新《试论两汉乡村工商业与高利贷》,《东岳论丛》2001年第3期。
    59、官德祥《两汉时期蝗灾述论》,《中国农史》2001年第20卷第3期。
    60、王平《汉代天人感应说略述》,收入胡军、孙尚扬主编:《诠释与建构——汤一介先生75周年华诞暨从教50周年纪念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1、伍山林《生产成本的诺斯分解及其他问题》,收入其著:《企业性质解释——节约交易费用与利用社会生产力》附录1,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2、王文涛《两汉的耒耜类农具》,沈长云等编著:《探古集》,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63、吕敏《地方祠祭的举行和升格——元氏县的六通东汉石碑》,《法国汉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编:《法国汉学》第七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64、陈美东《中国古代历法》,《法国汉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编:《法国汉学》(第六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65、陈业新《两汉荒政初探》,《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66、陈业新《两汉祈雨礼俗初探》,张国刚主编:《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四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67、吴海燕、范志军《两汉“风俗使”演变及职能初探》,《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68、吴承明《经济发展、制度变迁和社会与文化思想变迁的关系》,收入《吴承明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69、晋文《以经治国与汉代“荒政”》,收入慈鸿飞、李天石主编:《中国历史上的农业经济与社会》,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0、高恒《汉代壁书<四时月令五十条>论考》,收入韩延龙主编:《法律史论集》第四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71、秦海《制度的历史分析》,吴敬琏主编《比较》第四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年版。
    72、张文华《汉代自然灾害的发展趋势及其特点》,《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73、张文华《汉代蝗灾论略》,《唐都学刊》2003年第1期。
    74、石涛《北宋灾害管理体系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3届博士论文。
    75、杨华星、缪坤和《东汉盐铁政策探析》,《盐业史研究》2003年第3期。
    76、段伟《试论东汉以后黄河长期安流之原因》,《灾害学》2003年第3期。
    77、赵容俊《甲骨卜辞所见之巫者的救灾活动》,《殷都学刊》2003年第4期。
    78、亚历山德拉·贝纳姆、李·贝纳姆《交换成本的测量》,收入(法)克劳德·梅纳尔编《制度、契约与组织》,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79、盛洪《我与科斯》,盛洪著:《经济学精神》,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80、阎守诚、李军《唐代的因灾虑囚》,《山西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81、段伟《汉武帝财政决策与瓠子河决治理》,《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82、李文海《打破分割 促进融合——对历史学学科建设的一点思考》,《人民日报》2004年5月14日。
    83、杨振红《月令与秦汉政治再探讨——兼论月令源流》,《历史研究》2004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