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医学专科目录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专科目录是将某一专门学科的书籍编制起来的一种目录,医学专科目录是著录医学书籍的专门目录。我国古代医学文献丰富,综合性目录中著录医籍很多,明清时期医学与目录学比较发达,产生很多医学专科目录,大多已佚失,现存明清时期较有价值的医学专科目录有四部,即明代殷仲春著《医藏目录》清代曹禾著《医学读书志》,凌奂著《医学薪传》,丁福保著《历代医学书目提要》,其分类体系与体制结构具有独到的目录学价值,本文利用中医文献资料,运用文献学的理论与方法,从目录学角度研究明清时期医学专科目录的成书编撰、分类体系、体制结构,探究其文献价值,总结其发展变化特点,分析其在目录学史上的地位,探究明清医学专科目录的目录学价值,揭示医学目录的发展与明清社会思想文化变迁的关系。
     本文主要内容分六章,第一章概述古代医学文献从先秦到明清的发展概况,介绍我国古典目录如官藏目录、私家目录、史志目录等关于医学文献的著录与分类情况,阐述我国古代医学专科目录的产生发展概况。第二章主要阐述《医藏目录》的著者生平、成书经过、著录分类体系、医学文献与目录学的价值,论述《医藏目录》以佛教名词分类的特点,论述目录分类中体现的佛教医药观思想。第三章阐述曹禾与《医学读书志》的编撰及目录文献价值,主要研究《医学读书志》著录提要方面的特色,提要记述作者事迹,考辨诸医书源流,记述作者事迹,评论其书,颇有价值。第四章阐述晚清凌奂著《医学薪传》的编撰、分类著录与文献价值,研究其分类与导读书目的特性,为初学医者入门读书指导门径,从著录的西医译著,分析近代西医东传的时代影响。第五章介绍清末民国时期医学家、学者丁福保的生平以及主要著述,阐述他在译述西方医籍,传播西医知识方面的贡献;论述丁福保著《历代医学书目提要》的著录分类情况,概述其著录的特点与分类特色,揭示近代西学东渐背景下医学目录的变化特点。第六章概括分析明清时期医学专科目录的特点与学术价值,探究专科目录的发展与学科发展、学术思想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本文通过对明清医学专科目录的系统研究,概括总结医学专科目录的特点价值。明清医学目录对图书分类的专业化倾向显著,医书的分类包括如医经、伤寒、本草方书、脉经诊法、针灸、临证各科、养生等类。医学目录类目设置专业化,体现医学的专业性,并根据医学学科发展与时代需要,设置新的类目,设立医学丛书、医案医话等类目。医学目录分类更细,划分二级类目,形成子目,一级类目增多,类目的扩充,使医学书籍在目录中的分类更加专业合理。
     明清医学专科目录著录医书范围广泛,方法多样,著录从先秦到清代的历代医学书籍,反映历代医籍的发展概况;著录医籍内容有新的拓展,如著录外国人的医学著述,及民间流传的医籍,反映时代变化与医学文献的发展;著录医书的类型多样,有医学杂志、教材、译著,及医疗歌诀、医学入门普及书籍等,体现明清时期医学文献的丰富多样性;目录的著录方法有不同,在著录撰人方面有以人类书与以书类人两种,反映医学目录的发展水平。
     明清医学专科目录著录项目简明,包括书名、卷数、著者,少数著录版本,反映医书基本信息。目录有些还作有提要、小序,注文,考订图书源流真伪,记载作者的生平事迹,反映历代医学书籍基本概况。
     明清时期医学专科目录具有图书导读的功能,反映对于目录指引读书治学门径功能的重视。医学专科目录的分类著录等方面反映出很强的导读倾向,有利于促进医学入门教育,起到传播普及医学知识的重要作用。
     明清医学专科目录作为现存中医学专科目录,在医学文献的保存、了解、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目录保存大量医学人物、医学文献书目的资料,对于医学史、医学文献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受明清考据学的影响,医学专科目录对医学文献真伪、作者生平等进行考证,撰述者在书目中提出自己的医学学术见解,运用书目弘扬中医学术,具有可贵的医学思想价值。
     明清时期医学专科目录虽并不完善,然而具有重要的目录学价值。专科目录的发展与专科文献、学科发展、社会变迁关系密切,明清时期科技文化发展,古籍考订整理蔚然成风,科技文献尤其是医学文献受到重视,促进医学专科目录的产生发展,医学专科目录有利于医学专业的教育与读书治学的需要。总体来看,明清医学专科目录集中体现明清时期我国医学文献的发展与医学目录的发展水平,反映历代医学书籍发展概况,在我国目录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中医文献学史上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The special catalogue was the catalogue which it collected the special books, the medical special catalogue was the book which it collected the medical books. The medical literatures was very abundance in ancient China,it were noted in the synthesis catalogue. In Ming-Qing periods, Medicine was development, a large of medical literatures was engenderd, the medical special catalogue was produced. There were four medical special catalogue books which it were in existence and value,it included《The medical sutra catalogue》,《The reading summary to medical book》,《The medical firewood passes》,《The catalogue summary of past dynasties medical books》.There was value in classify system and structure of the catalogue books. The thesis studied the classify system and structure of the medical special catalogue in Ming-Qing periods,searched the literature and academacal value of the catalogue books, and summari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talogue, analysed it's status and effect in catalogue history.
     The article content six chapter:the first chapter expounded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medical literatures from ancestor Qing to Ming-Qing periods, and disserted the classify system and noted situation of the medical literatures in feudal official catalogue, personal catalogue,history record catalogue, expounded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he medical special catalogue in ancient China.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d the classify system and structure of《The medical sutra catalogue》by Yin Zhong Chun, searched the value of literature and catalogue,discussed the classify system characteristics with Buddhism word, expounded Buddhism medical thought of catalogue.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d compiled situation and the value of literature and catalogue of《The reading summary to medical book》by Cao He,sdutied the the value of summary. The four chapter discussed compiled situation and the literature value of《The medical firewood passes》by Ling-Huan,sdut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lassify system and directed-reading function,search infection of the modern west medical transtmited from the west medical book by noted. The fifthly chapter expounded scholar Ding Fubao's life and writing, discussed his contribution of transtmiting the west medical knowledge, discussed compiled situation and the literature value of《The catalogue summary of past dynasties medical books》by Ding Fubao,studied the change of medical special catalogue in the modern west medical transtmited. The sixth epitom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value of the medical special catalogue in Ming-Qing periods,studied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catalogue development and society culture change.
     The article studied the medical special catalogue in Ming-Qing periods, sumed up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value of the medical special catalogue. First, the tendency of classify specialization was very notability, the classify of medical books was in the light of medical subject, the classify item was very speciality, and the new classify item was set up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ine and need of times. The classify item was set up to medical series and medical case etc. The classify of catalogue had the second class item. The enlargement of classify item represented classify specialization of the medical catalogue, The classify of catalogue was in reason and specialization.
     It was very abroad and multiplicity that the medical books which nated by the medical special catalogue. In Ming-Qing periods, the catalogue included the TCM literatures,west medical literatures,folklore medical literatures,etc. The types of catalogue was very variety,it included journal,teaching material, translation books,ballads,etc. The means of recording books was various in the catalogue,it was compendious. The structure of the medical catalogue included summary and preface that recorded information of the medical personality and books,made reader to know situation of past dynasties medical books. The medical special catalogue in Ming-Qing periods had the function of directing read,it was acquitted by classifying and noteing.It was avail to medica education and promulgation.
     The medical special catalogue in Ming-Qing periods had importantment literatures value to save and use medical literatures,it had date value to study medical history. The medical special catalogue textual rearched medical literatures as the influence of textual rearching in Ming-Qing periods,and advanced medical academical opinion.
     Though the medical special catalogue was not perfect,it had important status in China catalogue history.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special catalogue was connection with society change and subject development.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culture in Ming-Qing periods made special catalogue accelerated. The medical special catalogue in Ming-Qing periods had important catalogue status and literatures value in medical history.
引文
①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
    ②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目录编),齐鲁书社1988年版,第1页。
    ①曹瑛《论中医目录书及其利用价值》,《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第11期。
    ②张一红《目录学在中医古籍整理中的作用》《山东图书馆季刊》1999年第3期第51-52页。
    ③宋咏梅《浅述古代医学书目的学术特点》《中医文献杂志》2004年第2期第11-12页。
    ④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51页。他指出宋太宗年间编制<神医普救方)一千卷,引书数百部,推测其应有引书目录,可惜不传。
    ⑤程千帆:《校雠广义》目录编,齐鲁书社1988年版,第247页。
    ①李继明:《中医古典目录学史提纲》《中医文献杂志》1999年第4期第5-6页.
    ②马学博:《我国医学文献目录发生发展诸问题探索》,《医古文知识》,1995年第2期第34-36页。
    ③马学博:《殷仲春与<医藏目录>》,《中医文献杂志》1995年第3期第6-7页。
    ①曹丽娟:《<医藏目录>的佛教色彩》,《中医文献杂志》1995年第3期第8-10页。
    ②陈守鹏:《<医籍考>的目录学成就》,《江苏图书馆学报》1999年第6期第45-47页。
    ③倪梁鸣:《从<医籍考>看丹波父子的目录学思想与成就》,《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年第7期第93-96页。
    ①尹广谦:《丁福保生平著作述略》,《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第31-32页。
    ②祝平一:《通贯天学、医学与儒学:王宏翰与明清之际中西医学的交会》,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2000年第1期第165-196页。
    ③祝平一:《宋、明之际的医史与“儒医”》,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2000年第1期第401-448页。
    ④邱仲麟《明代北京的瘟疫与帝国医疗体系的应变》,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2000年第1期第331-376页。
    ①车雄硕 梁永宣:《韩医学史现代研究概况》,《中华医史杂志》2003年第4期第242页。
    ②车雄硕 梁永宣:《韩医学史现代研究概况》,《中华医史杂志》2003年第4期第242-243页。
    ③梁永宣:《朝鲜<医林撮要>所载中朝医学交流史料研究》,《中华医史杂志》2001年第1期第19页。
    ④梁永宣:《日本的汉方医学史研究》,《中华医史杂志》1998年第3期第190-191页。
    ①彭斐章:《目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页。
    ②[汉]班固:《汉书·艺文志》,中华书局1973年版。
    ③[汉]班固:《汉书·叙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
    ④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
    ⑤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仓公传》,卷105,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南朝]范晔:《后汉书·郭玉传》,卷82,中华书局1973年版。
    ③《马王堆汉墓帛书》,文物出版社1979年版。
    ④《阜阳汉简万物》,《文物》1988年第4期。
    ⑤《江陵张家山汉简概述》,《文物》1985年第1期。
    ①《武威汉代医简》,文物出版社1975年版。
    ①张灿玾:《中医古籍文献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年版,第56-57页。
    ①张灿玾:《中医古籍文献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年版,第132页。
    ②张灿玾:《中医古籍文献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年版,第133页。
    ①[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卷三十《方技》,中华书局1973年版。
    ①[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医家类》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329页。
    ①[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医家类》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333页。
    ②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序录》中华书局2007年版。
    ③[明]杨士奇:《文渊阁书目》卷三,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49页。
    ④[明]杨士奇:《文渊阁书目》卷三,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45页。
    ①[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卷三十,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780页。
    ②[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卷三十,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780页。
    ①[宋]郑樵:《通志·艺文略》,中华书局1984年版。
    ①[明]焦竑:《国史经籍志》,商务印书馆民国28年(1939年)版。
    ②汪辟疆:《目录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9-35页。
    ①[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清刻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第199页。
    ①[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四部丛刊三编景宋淳祜本。
    ②顾廷龙:《续修四库全书》,卷920,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③[清]徐树兰:《古越藏书楼书目》,光绪三十年崇宝书局石印本。
    ①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39页。
    ②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39页。
    ①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50-251页。
    ②程千帆:《校雠广义》目录编,齐鲁书社1988年版,第247页。
    ③来新夏:《古典目录学》,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252页。
    ④马学博:《我国医学文献目录发生发展诸问题探索》,《医古文知识》,1995年第2期第36页。
    ⑤马继兴:《中医文献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14页。
    ①叶德辉:《观古堂书目丛刊》,刻本,光绪29年(1903年)。(藏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②[元]脱脱:《宋史·艺文志》卷202《医书》,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5306页。
    ①李经纬、林昭庚:《中国医学通史》(古代),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版,第511-512页
    ②[清]王宏翰:《古今医史》,清抄本,第68页。
    ③严世芸:《中国医籍通考》(四),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617页。
    ①王乐匋:.《新安医籍考》.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99年版,第51页。
    ②[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13,清乾隆60年自然龛刻本,第172页。
    ③严世芸:《中国医籍通考》(四),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618页。
    ④严世芸:《中国医籍通考》(四),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618页。
    ⑤严世芸:《中国医籍通考》(四),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618页。
    ⑥严世芸:《中国医籍通考》(四),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618页。
    ①严世芸:《中国医籍通考》(四),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618页。
    ②严世芸:《中国医籍通考》(四),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618页。
    ③[清]潘衍桐:《两浙輶轩续录》卷40,清光绪刻本,第1943页。
    ④[清]汪日桢:《湖蚕述》,清光绪汪氏刻本,第18页。
    ⑤赵尔巽:《清史稿》列传289艺术一,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5466页。
    ①郭霭春:《中国分省医籍考》(上),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版,第751页。
    ①[清]沈翼机:《浙江通志·嘉兴县志》卷192,《人物·隐逸》,浙江书局刻本,1899年版。
    ②严世芸:《中国医籍通考》第四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614---5615页。
    ③[明]殷仲春:《医藏书目》附《秘传疹子心法》,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第111页。
    ①[明]殷仲春:《医藏书目》,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第3页。
    ②[清]盛枫:《嘉禾徵献录》卷47,清钞本,第421页。
    ③南炳文、何孝荣:《明代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02页。
    ④彭绍升:《居士传》卷37《宋景濂传》,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1年版。
    ⑤[清]稽曾筠:《浙江通志》,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3415页。
    ①[清]任之鼎:《秀水县志》卷8,康熙24年刻本。
    ②[明]殷仲春:《医藏书目》,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第19页。
    ③[明]殷仲春:《医藏书目》,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第98页。
    ④[明]徐向梅:《两浙名贤录》,明天启刻本,卷47,文苑,第1193-1194页。
    ⑤[明]殷仲春:《医藏书目》,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第3-4页。
    ⑥[清]盛枫:《嘉禾徵献录》清钞本,卷47第421页。
    ⑦[清]沈季友:《樵李诗系》清康熙49年刻本,卷17.第344页。
    ①[清]朱彝尊:《明诗综》卷72,清康熙刻本,第1307页。
    ②[清]永溶:《四库全书总目》卷180集部,清乾隆武英殿刻本,第3184页。
    ③[清]姚觐元:《清代禁毁书目》四种,光绪刻咫进斋丛书本,第12页。
    ④[清]沈翼机:《浙江通志·秀水县志》卷六,《人物·隐逸》,浙江书局刻本,1899年版。
    ⑤[清]沈翼机:《浙江通志·秀水县志》卷六,《人物·隐逸》,浙江书局刻本,1899年版。
    ⑥[明]殷仲春:《医藏书目》,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第17页。
    ①严世芸:《中国医籍通考》第四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615-5616页。
    ②[明]殷仲春:《医藏书目》,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第135页。
    ③[明]殷仲春:《医藏书目·洪邦基序》,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第5页。
    ④南炳文、何孝荣:《明代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71页。
    ①严世芸:《中国医籍通考》第四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614-页。
    ②[明]殷仲春:《医藏书目》,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第6页,第12页。
    ①[明]殷仲春:《医藏书目》,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第137页。
    ①[宋]郑樵:《通志·艺文略》,中华书局1984年版。
    ②[明]殷仲春:《医藏书目》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第24页。
    ③[明]殷仲春:《医藏书目》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第27页。
    ①[明]殷仲春:《医藏书目》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第35页。
    ②[明]殷仲春:《医藏书目》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第35页。
    ③[明]殷仲春:《医藏书目》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第45页。
    ①[明]殷仲春:《医藏书目》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第57-59页。
    ②[明]殷仲春:《医藏书目》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第61-62页。
    ③[明]殷仲春:《医藏书目》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第65-67页。
    ①[明]殷仲春:《医藏书目》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第83页。
    ①[明]殷仲春:《医藏书目》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第98-99页。
    ②[明]殷仲春:《医藏书目》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第101页。
    ①[明]殷仲春:《医藏书目》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第101页。
    ②丁福保:《中国佛学大辞典》,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见诸条。
    ①[明]殷仲春:《医藏书目》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第98-99页。
    ②[明]殷仲春:《医藏书目》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第41-42页。
    ①[明]殷仲春: 《医藏书目》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第43页。
    ②[明]焦竑:《国史经籍志》卷3,明万历三十年刻本。
    ③[明]殷仲春:《医藏书目》陈懿典序,抄本。
    ①[明]殷仲春:《医藏书目》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第13页。
    ②[明]殷仲春:《医藏书目》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第14页。
    ③[明]殷仲春:《医藏书目》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第16页。
    ④[明]殷仲春:《医藏书目》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第16页。
    ①[明]殷仲春:《医藏书目·洪邦基序》,群联出版社]955年版。
    ②[明]殷仲春:《医藏书目·陈懿典序》,抄本。
    ③[明]殷仲春:《医藏书目·智舷序》,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
    ④[明]殷仲春:《医藏书目》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第135页。
    ⑤[明]殷仲春:《医藏书目》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第135-136页。
    ①[明]殷仲春:《医藏书目》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第83页。
    ②[明]殷仲春:《医藏书目》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第61页。
    ③[明]殷仲春:《医藏书目》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第79-80页。
    ④[明]殷仲春:《医藏书目》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第27页。
    ①[明]殷仲春:《医藏书目》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第57页。
    ②[明]殷仲春:《医藏书目》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第57-58页。
    ③[明]殷仲春:《医藏书目》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第39页。
    ④[明]殷仲春:《医藏书目》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第39-40页。
    ⑤[明]殷仲春:《医藏书目》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第39-40页。
    ①[明]殷仲春:《医藏书目》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第97页。
    ②[明]殷仲春:《医藏书目》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第98页。
    ③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目录编,齐鲁书社1998年版,第53页。
    ④[明]殷仲春:《医藏书目》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第28页。
    ⑤[明]殷仲春:《医藏书目》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第40页。
    ①[日]丹波元胤:《医籍考·序》,学苑出版社2007年版。
    ②[日]丹波元胤:《医籍考》,学苑出版社2007年版,第602页。
    ③[明]殷仲春:《医藏书目》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第28-29页。
    ①[明]殷仲春:《医藏书目》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第58页。
    ②[明]殷仲春:《医藏书目》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第90页。
    ③曹丽娟:《医藏目录》目录学研究,中医文献杂志,1998年第2期第3-4页。
    ④[明]殷仲春:《医藏书目》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第91页。
    ⑤[明]殷仲春:《医藏书目》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第87-88页。
    ①严世芸:《中国医籍通考》第四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616页。
    ②[明]殷仲春:《医藏书目》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第15页。
    ③李经纬、林昭庚:《中国医学通史》(古代卷)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版,第511贝。
    ④徐向梅:《两浙名贤录》,卷47,文苑,明天启刻本,第1193-1194页。
    ⑤[清]任之鼎:《秀水县志》卷七,《方技》,康熙24年刻本。
    ①[明]殷仲春:《医藏书目》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第98页。
    ①[清]曹禾:《医学读书志》,中医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33页。
    ①[清]汤成烈:《光绪武进阳湖县志》卷24《人物·忠节》,光绪28年刻本第40页。藏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②[清]汤成烈:《光绪武进阳湖县志》卷24《人物·忠节》,光绪28年刻本第41页。藏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③[清]陆鼎翰、庄毓鋐:《武阳志余》附《团练纪实》卷一,光绪十四年活字本,第8页。藏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④[清]陆鼎翰、庄毓鋐:《武阳志余》附《团练纪实》卷一,光绪十四年活字本,第9页。藏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①严世芸:《中国医籍通考》第四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619页。
    ②严世芸:《中国医籍通考》第四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619页。
    ①[清]曹禾:《医学读书志》,中医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3页。
    ②[清]曹禾:《医学读书志》,中医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30页。
    ③[清]曹禾:《医学读书志》,中医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43-44页。
    ④[清]曹禾:《医学读书志》,中医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6-27页。
    ①[清]曹禾:《双梧书屋医书·唐成之序》,抄本(据清咸丰年自刊本抄)。藏北京中医科学院图书馆。
    ①[清]曹禾:《医学读书志》,中医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页。
    ①[清]曹禾:《医学读书志·序》,中医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②[清]曹禾:《医学读书志·序》,中医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①[清]曹禾:《医学读书志》,中医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3页。
    ②[清]曹禾:《医学读书志》,中医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33页。
    ③严世芸:《中国医籍通考》卷四,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621页。
    ④[清]曹禾:《医学读书志》,中医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46-47页。
    ①[清]曹禾:《医学读书志》,中医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55-56页。
    ②[清]曹禾:《医学读书志》,中医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65页。
    ③[清]曹禾:《医学读书志》,中医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83页。
    ④[清]曹禾:《医学读书志》,中医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08页。
    ①[清]曹禾:《医学读书志》,中医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41页。
    ②[宋]郑樵:《通志·校雠略》,中华书局1984年版。
    ①[唐]魏征:《隋书·经籍志》,中华书局1973年版。
    ②[宋]欧阳修:《新唐书·艺文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清]张廷玉:《明史·艺文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①[清]曹禾:《医学读书志》,中医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83页。
    ②[清]曹禾:《医学读书志》,中医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83-84页。
    ①[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85史部目录类《直斋书录解题》条。
    ①[清]曹禾:《医学读书志》,中医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5-26页。
    ②[清]曹禾:《医学读书志》,中医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34-35页。
    ①[清]曹禾:《医学读书志》,中医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50-51页。
    ②[清]曹禾:《医学读书志》,中医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90页。
    ①[清]曹禾:《医学读书志》,中医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01-102页。
    ②[清]曹禾:《医学读书志》,中医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7-28页。
    ①[清]曹禾:《医学读书志·跋》,中医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33页。
    ②[清]庄毓鋐薛绍元:《武阳志馀》卷七《经籍志》,光绪十四年活字本,第19页。藏北京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③[清]曹禾:《医学读书志》,中医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47页。
    ①[清]曹禾:《医学读书志》,中医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10页。
    ①[清]曹禾:《医学读书志》,中医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13-131页。
    ①[清]曹禾:《医学读书志》,中医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①[清]曹禾:《医学读书志》,中医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33页。
    ②[清]曹禾:《医学读书志》,中医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31页。
    ③[清]曹禾:《医学读书志》,中医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39-43页。
    ①[清]曹禾:《医学读书志》,中医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53页。
    ②[清]曹禾:《医学读书志》,中医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55-56页。
    ③[清]曹禾:《医学读书志》,中医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57-58页。
    ①[清]曹禾:《医学读书志》,中医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99页。
    ②[清]曹禾:《医学读书志》,中医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09页。
    ③[清]曹禾:《医学读书志》,中医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24-125页。
    ④[清]曹禾:《医学读书志》,中医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15页。
    ⑤赵尔巽:《清史稿》卷502,列传289《方技》,中华书局,1994年。
    ①丁福保、周青云:《四部总录医药编》下册附录现存医学书目总目,商务印书馆1955年版,第2页。
    ②[清]曹禾:《医学读书志》,中医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26页。
    ①[清]曹禾:《医学读书志》,中医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26页。
    ②[清]曹禾:《医学读书志》,中医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22页。
    ③[清]曹禾:《医学读书志》,中医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22页。
    ④[清]曹禾:《医学读书志》,中医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22-123页。
    ①[清]曹禾:《医学读书志》,中医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94-95页。
    ②[清]曹禾:《医学读书志》,中医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31页。
    ③[清]曹禾:《医学读书志》,中医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21页。
    ④[清]曹禾:《医学读书志》,中医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21页。
    ①[清]曹禾:《医学读书志》,中医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28页。
    ①[清]曹禾:《医学读书附志·序)咸丰二年镌版。藏北京中医科学院图书馆。
    ②[清]曹禾:《医学读书附志·历代伤寒名家医籍考》,咸丰二年版。藏北京中医科学院图书馆。
    ①[清]曹禾:《医学读书附志·历代伤寒名家医籍考》,咸丰二年版。藏北京中医科学院图书馆。
    ①[清]曹禾:《疡医雅言·序》咸丰二年刻本。藏北京中医科学院图书馆。
    ②[清]庄毓鋐 薛绍元:《武阳志馀·经籍志》卷七,光绪十四年活字本18页。藏北京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①[清]曹禾:《豆疹索隐·序》刻本《双梧书屋医书四种》,清咸丰二年自刊本。藏中医科学院图书馆。
    ①[清]董斯张:崇祯《吴兴县志》卷13,清康熙抄本,第153-154页。
    ①[清]稽曾筠:《浙江通志》(雍正),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196,第4799页。
    ②[清]董斯张:崇祯《吴兴县志》清康熙抄本,卷13,第153-154页。
    ①王克文、余方德《湖州人物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第209页。
    ②王克文、余方德《湖州人物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第210页。
    ①[清]凌奂:《吴兴凌氏二种》合刊《医学薪传·序》,光绪庚子跋印本。藏北京中医科学院图书馆。
    ②[清]凌奂:《吴兴凌氏二种》合刊《医学薪传·序》,光绪庚子跋印本。藏北京中医科学院图书馆。
    ①[清]凌奂:《吴兴凌氏二种》合刊《医学薪传·提纲》,光绪庚子跋印本。藏北京中医科学院图书馆。
    ②[清]凌奂:《吴兴凌氏二种》合刊《医学薪传·契目》,光绪庚子跋印本。藏北京中医科学院图书馆。
    ③[清]凌奂:《吴兴凌氏二种》合刊《医学薪传·则古》,光绪庚子跋印本。藏北京中医科学院图书馆。
    ①[清]凌奂:《吴兴凌氏二种》合刊《医学薪传·宜今》,光绪庚子跋印本。藏北京中医科学院图书馆。
    ②[清]凌奂:《吴兴凌氏二种》合刊《医学薪传·旁稽》,光绪庚子跋印本。藏北京中医科学院图书馆。
    ③[清]凌奂:《吴兴凌氏二种》合刊《医学薪传·宗旨》,光绪庚子跋印本。藏北京中医科学院图书馆。
    ①[清]凌奂:《吴兴凌氏二种》合刊《医学薪传·分科》,光绪庚子跋印本。藏北京中医科学院图书馆。
    ②[清]凌奂:《吴兴凌氏二种》合刊《医学薪传·时术》,光绪庚子跋印本。藏北京中医科学院图书馆。
    ①[清]凌奂:《医学薪传·合撰》,光绪庚子跋印本。藏北京中医科学院图书馆。
    ①[清]凌奂:《医学薪传·合撰》,光绪庚子跋印本。藏北京中医科学院图书馆。
    ①[清]凌奂:《吴兴凌氏二种》合刊《医学薪传·序》,光绪庚子跋印本。藏北京中医科学院图书馆。
    ②[清]凌奂:《吴兴凌氏二种》合刊《医学薪传·序》,光绪庚子跋印本。藏北京中医科学院图书馆。
    ③[清]凌奂:《吴兴凌氏二种》合刊《医学薪传·序》,光绪庚子跋印本。藏北京中医科学院图书馆。
    ④[清]凌奂:《吴兴凌氏二种》合刊《医学薪传·序》,光绪庚子跋印本。藏北京中医科学院图书馆。
    ⑤[清]凌奂:《吴兴凌氏二种》合刊《医学薪传·跋》,光绪庚子跋印本。藏北京中医科学院图书馆。
    ①[清]凌奂:《吴兴凌氏二种》合刊《医学薪传·跋》,光绪庚子跋印本。藏北京中医科学院图书馆。
    ②孙纯一:《新医学妙谛》附录《医学薪传·绪言》,1936年东亚印书局,第11页。
    ③孙纯一:《新医学妙谛》附录《医学薪传·绪言》,1936年东亚印书局,第11-12页。
    ①[清]凌奂:《吴兴凌氏二种》合刊《医学薪传·宜今》,光绪庚子跋印本。藏北京中医科学院图书馆。
    ②睛]凌奂:《医学薪传·则古》,光绪庚子跋印本。藏北京中医科学院图书馆。
    ③[清]凌奂:《医学薪传·宗旨》,光绪庚子跋印本。藏北京中医科学院图书馆。
    ④[清]凌奂:《医学薪传·名家》,光绪庚子跋印本。藏北京中医科学院图书馆。
    ①来新夏:《古典目录学》,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57页。
    ②[清]凌奂:《医学薪传·则古》,光绪庚子跋印本。藏北京中医科学院图书馆。
    ③[清]凌奂:《医学薪传·提纲》,光绪庚子跋印本。藏北京中医科学院图书馆。
    ④[清]凌奂:《医学薪传·外科》,光绪庚子跋印本。藏北京中医科学院图书馆。
    ①[清]凌奂:《医学薪传·跋》,光绪庚子跋印本。藏北京中医科学院图书馆。
    ②丁福保:《四部总录医药编》下册附录现存医学书目总目,商务印书馆1955年版。
    ③[清]凌奂:《医学薪传·时术》,光绪庚子跋印本。藏北京中医科学院图书馆。
    ①[清]凌奂:《医学薪传·时术》,光绪庚子跋印本。藏北京中医科学院图书馆。
    ②李经纬、林昭庚:《中国医学通史》(古代卷),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版,第538页。
    ①[清]凌奂:《医学薪传·宜今》,光绪庚子跋印本。藏北京中医科学院图书馆。
    ①[清]凌奂:《医学薪传·异端》,光绪庚子跋印本。藏北京中医科学院图书馆。
    ②[清]凌奂:《医学薪传·异端》,光绪庚子跋印本。藏北京中医科学院图书馆。
    ①刘时觉:《宋元明清医籍年表》,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版,第278页。
    ②[清]凌奂:《本草害利·序》,中医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③[清]凌奂:《本草害利·序》,中医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①[清]凌奂:《本草害利·序》,中医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②[清]凌奂:《本草害利·序》,中医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③[清]凌奂:《本草害利·序》,中医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①[汉]班固《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中华书局1973年版。
    ②[清]凌奂:《吴兴凌氏二种》《饲鹤亭集方·序》合刊合刻本。藏北京中医科学院图书馆。
    ①无锡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无锡文史资料》第27辑《丁福保自述》1993年5月,第10-11页。
    ①丁福保:《畴隐居士学术史》,诂林精舍出版社民国38年版,第173-174页。藏安徽省图书馆。
    ②丁福保:《畴隐居士学术史》诂林精舍出版社,民国38年版,第157-159页。藏安徽省图书馆。
    ①丁福保:《历代医学书目提要》,上海文明书局出版1910年版,第64页。
    ②丁福保:《历代医学书目提要》,上海文明书局出版19]0年版,第66页。
    ①丁福保:《中西医方会通》,上海医学书局,第27页。
    ①陈邦贤:《中国医学史》民国丛书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第198页。
    ②丁福保:《中西医方会通·序》上海书局发行宣统二年初版。
    ①丁福保:《历代医学书目提要·序》上海文明书局1910年版。
    ②丁福保:《历代医学书目提要·序》上海文明书局1910年版。
    ①[明]赵琦美:《脉望馆书目》。涵芬楼影印本1924年版。
    ②[明]陈第:《世善堂藏书书目》,清乾隆知不足斋丛书本。
    ③[清]钱曾:《述古堂藏书目录》,钱氏述古堂钞本。
    ①丁福保:《历代医学书目》,台湾文海出版社,]974年影印本,第3-4页。
    ②丁福保:《历代医学书目》,台湾文海出版社,1974年影印本,第39、46页。
    ①张灿玾:《中医古籍文献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年版,第506页。
    ②丁福保:《历代医学书目》,台湾文海出版社,1974年影印本,第61页。
    ③丁福保:《历代医学书目》,台湾文海出版社,1974年影印本,第61-62页。
    ①丁福保:《历代医学书目·序》,台湾文海出版社,1974年影印本。
    ②丁福保:《历代医学书目·序》,台湾文海出版社,1974年影印本。
    ③丁福保:《历代医学书目·序》,台湾文海出版社,1974年影印本。
    ④丁福保:《历代医学书目·序》,台湾文海出版社,1974年影印本。
    ①严世芸:《中国医籍通考》,南京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717页。
    ②丁福保:《历代医学书目》,台湾文海出版社,1974年影印本,第26-27页。
    ③丁福保:《历代医学书目》,台湾文海出版社,1974年影印本,第25页。
    ④丁福保:《历代医学书目》,台湾文海出版社,1974年影印本,第27页。
    ⑤丁福保:《历代医学书目》,台湾文海出版社,1974年影印本,第58页。
    ①丁福保:《历代医学书目》,台湾文海出版社,1974年影印本,第1页。
    ②丁福保:《历代医学书目》,台湾文海出版社,1974年影印本,第16页,]8页。
    ③丁福保:《历代医学书目》,台湾文海出版社,1974年影印本,第27页。
    ④丁福保:《历代医学书目》,台湾文海出版社,1974年影印本,第30-31页。
    ①王重民:《中国目录学史论集》,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31页。
    ①丁福保:《历代医学书目提要》,上海文明书局1910年版,第76页。
    ①丁福保:《历代医学书目提要》,文明书局1910年版,第66页。
    ②丁福保:《历代医学书目提要》,文明书局1910年版,第71页。
    ③丁福保:《历代医学书目提要·序》上海文明书局1910年版。
    ①丁福保:《内科学纲要·序》上海文明书局1906年版。
    ②丁福保:《医学补习科讲义·绪言》上海文明书局1906年版。
    ③丁福保:《内科学纲要·序》上海文明书局1906年版。
    ④丁福保《中西医方会通·序》上海文明书局宣统二年初版。
    ①丁福保:《历代医学书目提要》,上海文明书局1910年版,第1页。
    ②丁福保:《历代医学书目提要》,上海文明书局1910年版,第17页。
    ①丁福保:《历代医学书目》,台湾文海出版社,1974年影印本,第4页。
    ②丁福保:《历代医学书目提要》,文明书局1910年,第76页。
    ③丁福保:《历代医学书目提要》文明书局1910年版,第3页。
    ①丁福保:《历代医学书目》,台湾文海出版社,1974年影印本,第26-27页。
    ②丁福保:《历代医学书目提要》,上海文明书局1910年版,第9页。
    ③丁福保:《历代医学书目提要》,上海文明书局1910年版,第12页。
    ④丁福保:《历代医学书目提要》,上海文明书局1910年版,第61页。
    ⑤丁福保:《历代医学书目提要》,上海文明书局1910年版,第16页,22页。
    ⑥丁福保:《历代医学书目提要》,上海文明书局1910年版,第5页。
    ①丁福保:《历代医学书目提要》,上海文明书局1910年版,第29页。
    ②丁福保:《历代医学书目提要》,上海文明书局1910年版,第72页。
    ③丁福保:《历代医学书目提要》,上海文明书局1910年版,第71页。
    ④丁福保:《历代医学书目提要》,上海文明书局1910年版,第74页
    ⑤丁福保:《历代医学书目提要》,上海文明书局1910年版,第82页。
    ①姚名达:《中国目录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40页。
    ①[清]曹禾:《医学读书志》,中医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74-页,83页。
    ①[清]曹禾:《医学读书志》,中医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4页。
    ②[清]殷仲春:《医藏书目》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第59页。
    ①潘桂娟樊正伦:《日本汉方医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年,第37页。
    ②潘桂娟樊正伦:《日本汉方医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年,第48页。
    ①丹波元胤(日)著,郭秀梅整理:《医籍考》,学苑出版社2007年,第682页。
    ①[日]丹波元胤著,郭秀梅整理:《医籍考·整理说明》,学苑出版社2007年。
    ①[日]丹波元胤著,郭秀梅整理:《医籍考·序》,学苑出版社2007年。
    ②[日]丹波元胤著,郭秀梅整理:《医籍考·序》,学苑出版社2007年。
    ①[日]丹波元胤著,郭秀梅整理:《医籍考·序》,学苑出版社2007年。
    ②[日]丹波元胤著,郭秀梅整理:《医籍考·序》,学苑出版社2007年。
    ③[日]丹波元胤著,郭秀梅整理:《医籍考·序》,学苑出版社2007年。
    ①[日]丹波元胤著,郭秀梅整理:《医籍考》,学苑出版社2007年,第438页。
    ②[日]丹波元胤著,郭秀梅整理:《医籍考·序》,学苑出版社2007年。
    ①[日]丹波元胤著,郭秀梅整理:《医籍考》,学苑出版社2007年,第49-50页。
    ①[日]丹波元胤著,郭秀梅整理:《医籍考》,学苑出版社2007年,第149页。
    ①[日]丹波元胤著,郭秀梅整理:《医籍考》,学苑出版社2007年,第436页。
    ②[日]丹波元胤著,郭秀梅整理:《医籍考》,学苑出版社2007年,第439页。
    ③[日]丹波元胤著,郭秀梅整理:《医籍考》,学苑出版社2007年,第439页。
    ①[日]丹波元胤著,郭秀梅整理:《医籍考》,学苑出版社2007年,第12页。
    ②[日]丹波元胤著,郭秀梅整理:《医籍考》,学苑出版社2007年,第36-37页。
    ③[日]丹波元胤著,郭秀梅整理:《医籍考》,学苑出版社2007年,第7页,
    ④[日]丹波元胤著,郭秀梅整理:《医籍考》,学苑出版社2007年,第163页。
    ①[日]丹波元胤著,郭秀梅整理:《医籍考》,学苑出版社2007年,第25页。
    ②[日]丹波元胤著,郭秀梅整理:《医籍考》,学苑出版社2007年,第7页。
    ③[日]丹波元胤著,郭秀梅整理:《医籍考》,学苑出版社2007年,第116页。
    ①丹波元胤(多纪元胤)著,郭秀梅整理:《医籍考》,学苑出版社2007年,第680-685页。
    [1](汉)班固.汉书·艺文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唐)魏征.隋书·经籍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宋)欧阳修.新唐书·艺文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5.
    [4](宋)王尧臣.崇文总目[M]. 清粤雅堂丛书本.
    [5](宋)郑樵.通志[M]. 北京:中华书局,1984.
    [6](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M]. 四部丛刊三编景宋淳祜本.
    [7](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M].清刻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
    [8](元)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9](明)杨士奇.文渊阁书目[M]. 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明)焦弦. 国史经籍志[M]. 明万历三十年刻本.
    [11](清)张廷玉.明史[M]. 北京:中华书局,1974.
    [12](清)赵尔巽.清史稿[M]. 北京:中华书局,1994.
    [13](清)刘锦藻.皇朝续文献通考[M]. 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14](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M]. 北京:中华书局,1965.
    [15](清)章学诚校雠通义[M]. 北京:中华书局,1987.
    [16](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7](清)丁仁.八千卷楼书目医家类[M].民国铅印本.
    [18](清)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M]. 清光绪刻本.
    [19](清)徐树兰.古越藏书楼书目[M].光绪三十年崇实书局石印本.
    [20](清)范懋柱.天一阁书目[M]. 清嘉庆文选楼刻本.
    [21](清)庄毓鋐薛绍元.武阳志馀[M]. 光绪十四年活字本.
    [22](清)汤成烈.武进阳湖县志[M]. 光绪二十八年刻本.
    [23](清)徐向梅.两浙名贤录[M]. 明天启刻本.
    [24](清)董斯张.吴兴县志[M]. 清康熙抄本.
    [25](清)王宏翰. 古今医史[M]. 清抄本.
    [26](清)曹禾.双梧书屋医书[M]. 抄本.
    [27](清)凌奂.吴兴凌氏二种(医学薪传)[M].光绪庚子跋印本.
    [28](清)沈翼机.浙江通志[M].浙江书局刻本,1899.
    [29]丁福保.历代医学书目提要[M].上海文明书局1910.
    [30]蒋元卿.中国图书分类之沿革[M]. 北京:中华书局,1941.
    [31]丁福保. 畴隐居士学术史[M]. 上海:诂林精舍出版社民国38年.
    [32]丁福保.四部总录医药编[M]. 商务印书馆 1955年.
    [33]殷仲春. 医藏书目[M]. 上海:群联出版社1955.
    [34](日)丹波元胤.中国医籍考[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
    [35]丁福保.历代医学书目 台湾: 文海出版社1974
    [36]曹禾. 医学读书志[M].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1.
    [37]来新夏.古典目录学浅说[M]. 北京:中华书局,1981.
    [38]孟森.明清史讲义[M]. 北京:中华书局,1981.
    [39]张舜徽.中国文献学[M]. 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
    [40]郭霭春.中国分省医籍考[M].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41]丁福保.中国佛学大辞典[M]. 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42]薛清录.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1.
    [43]王重民.中国目录学史论丛[M]. 北京:中华书局,1984.
    [44]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 北京:中国书店,1985.
    [45]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目录编[M].济南:齐鲁书社,1988.
    [46]马继兴.中医文献学[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47]薛清录.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1.
    [48]来新夏.古典目录学[M]. 北京:中华书局,1991.
    [49]严世芸.中国医籍通考[M]. 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2.
    [50]王余光中国文献学史要略[M]. 桂林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3.
    [51]潘桂娟樊正伦.日本汉方医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
    [52]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M]. 北京:中华书局1994.
    [53]洪湛侯.中国文献学新编[M]. 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54]彭斐章、谢灼华.目录学研究文献汇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
    [55]杨燕起、高国抗.中国历史文献学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
    [56]余庆蓉,王晋卿中国目录学思想史[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57]陈邦贤.中国医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47]张灿玾.中医古籍文献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48]王乐匋.新安医籍考[M].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99
    [49]王大妹.中医古籍版本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
    [50]汪辟强.目录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1]高路明.古籍目录与中国古代学术研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52]李经纬.中国医学通史(古代卷)[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53]王大妹.中医古籍版本学[M].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
    [54]杜泽逊.文献学概要[M].中华书局2001.
    [55]郭康松.清代考据学研究[M].武汉:崇文书局2001.
    [56]王子今.二十世纪中国历史文献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57]顾廷龙.续修四库全书[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58]严季澜,顾植山.中医文献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59]丁伟安.中药文献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60]彭斐章目录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61]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62]李致忠.古书版本学概论[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63]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4]余嘉锡.目录学发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5]叶树声、许有才.清代文献学简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
    [66]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67]刘时觉.宋元明清医籍年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68]南炳文、何孝荣.明代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9]王锦贵.中国历史文献目录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0]李家邦.中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71]杨金长.中医哲学概论[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
    [72]罗炳良.清代乾嘉历史考证学研究[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73]来新夏.清代目录提要[M].济南:齐鲁书社2007.
    [1]马学博.我国医学文献目录发生发展诸问题探索[J].医古文知识,1995,2:34-36.
    [2]马学博. 殷仲春与《医藏目录》 [J]. 中医文献杂志,1995,3:6-7.
    [3]曹丽娟. 《医藏目录》的佛教色彩[J]. 中医文献杂志 1995,3:8-10.
    [4]郭君双.略论中医古籍版本的属性和功用[J]. 中医文献杂志,1995,3:22.
    [5]王新王颖梅. 中医文献分类发展概况[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6,2:62-63.
    [6]陈岩波.中国古代医书目录发展过程及文化分析[J].医学与哲学,1998,3:138-140.
    [7]邢安菊. 《中国医籍考》评介[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3:218.
    [8]梁永宣.日本的汉方医学史研究[J]. 中华医史杂志,1998,3:190-191.
    [9]王余光等. 中国文献学理论研究百年概述[J].图书与情报1999,3:16-17.
    [10]陈守鹏. 《医籍考》目录学成就[J]. 江苏图书馆学报,1999,6:45-47.
    [11]彭斐章.20世纪中国目录学发展历程,成就与局限[J].高校图书馆工作1999,2:1-3.
    [12]胡滨. 明清时期中医药文献述评[J]. 中华医史杂志1999,3:141-143.
    [13]张一红.目录学在中医古籍整理中的作用[J]. 山东图书馆季刊1999,3:51-52.
    [14]李继明.中医古典目录学史提纲[J].中医文献杂志,1999,4:5-6.
    [15]李继明.中医古典目录学史提纲(续完)[J].中医文献杂志,2000,1:19-21.
    [16]许敬生. 简论古代目录书的基本结构[J]. 河南中医,2000,1:70-71.
    [17]王新. 中医文献分类发展与思考[J]. 情报科学 2000,9:791.
    [18]柳申林.中国古代图书分类的理论与实践[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123-127.
    [19]王余光.20世纪中国文献学研究综论[J].图书情报工作 2002,11:5-7.
    [20]盛康益.中医养生学文献整理研究[J].中医文献杂志 2002,3:4-5.
    [21]曹瑛.论中医目录书及其利用价值[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3,4:401-402.
    [21]车雄硕、梁永宣.韩医学史现代研究概况[J].中华医史杂志,2003,4:242-243.
    [22]彭斐章.20世纪中国目录学研究的回眸与思考[J].图书馆论坛 2004,6:5-7.
    [23]万芳.古代中医文献的分类及其研究[J].中医文献杂志 2004,3:1-4.
    [24]宋咏梅.浅述古代医学书目的学术特点[J].中医文献杂志 2004,2:11-12.
    [25]牛亚华.丁福保与近代中日医学交流[J].中国科技史料 2004,4:315-329.
    [26]宋萍.试述我国清代目录学的主要成就及其特点[J].现代情报,2004,6:39-40.
    [27]白国应.关于专科文献分类研究的思考[J].图书馆杂志 2006,2:3-4.
    [28]张灿玾.隋唐五代医学文献发展概述[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122-124.
    [29]王琼.中国古代图书分类的学术价值[J].江西图书馆学刊 2008,2:6-7.
    [30]郑春汛.近代专科目录的兴盛与学术意义[J].山东图书馆季刊 2008,1:14-16.
    [31]刘婷古代综合性书目中的医籍归类和分类[J].中华医史杂志,2008,4:239-241.
    [32]倪梁鸣.从《医籍考》看丹波父子的目录学思想与成就[J]
    [33]陈东辉.古文献学研究若干领域回顾与展望[J].台湾汉学研究通讯27(3).
    [34潘凤娟.从西学到汉学-中国耶稣会与欧洲汉学[J].汉学研究通讯27(2)
    [35]康志杰.医治病患,以彰基督之爱-英国循道会汉口普爱医院研究[J].汉学研究通讯27(2).
    [36]祝平一.通贯天学、医学与儒学-王宏翰与明清之际中西医学的交会[J].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99,1:165-195.
    [37]林富士.头发、疾病与医疗-以中国汉唐之间医学文献为主的初步探讨[J]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集刊,2000,1.47-108.
    [38]梁其姿.宋元明的地方医疗资源初探[J].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三卷(北京:中华书局,2001)
    [39]梁其姿.明代社会中的医药[J]. 法国汉学·第六辑(科技史专号)(北京:中华书店,2002)
    [40]梁其姿.明清中国的医学入朗与普及化[J].法国汉学·第八辑(教育史专号)(北京:中华书店,2003)
    [41]邱仲麟.明代北京的瘟疫与帝国医疗体系的应变[J].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集刊,2004,1.331-337.
    [42]祝平一.宋明之际的医史与“儒医”[J].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2006,2.401-448.
    [43]梁其姿.宋元明的地方医疗资源初探[J].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三卷(北京:中华书局,2001)
    [44]梁其姿.明代社会中的医药[J]. 法国汉学·第六辑(科技史专号)(北京:中华书店,2002)
    [45]梁其姿.明清中国的医学入門朗与普及化[J].法国汉学·第八辑(教育史专号)(北京:中华书店,2003)
    [47]许刚.中国私家目录与时代学术文化[D]. 贵阳: 贵州师范大学,2003。
    [48]陈岩波.中国古代医学书籍发展史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
    [49]郑春汛.清末民初专科目录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