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小说的虚幻现实主义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从中国先锋作家中脱颖而出的莫言,经过三十余年对“乡土中国”的创造性写作,已经形成自己的“虚幻现实主义”小说风格。创作方法对梦境、幻觉、无意识、自由联想等“心理现实”的描写,美学范式对美与丑的并置以及哲学话语对辩证发和诡辩论的挪用,构成了莫言小说的虚幻现实主义风格。这种风格的生成内因是中国现代性的文化语境和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强力反动,而生成外因是新感觉主义、意识流、魔幻现实主义等西方艺术流派对莫言的小说创作的深刻影响。
     莫言小说在叙述内容、叙述话语、叙述动作以及语言和文体上,都做出了富有成效的大胆实验。特别在叙述视角上的变换,赋予小说叙事极大的自由,也增加了叙述对象的虚幻性,这为莫言小说的虚幻现实主义风格奠定了“叙事”基础。莫言小说在形式上从未失去先锋性,而莫言的小说形式包含着对本民族的历史和现实的多层面、多角度的审视。
     莫言小说的人物谱系主要包括少年形象、“父性”形象、“母性”形象和知识分子形象。“把好人当坏人来写,把坏人当好人来写,把自己当罪人来写”是莫言小说的人物塑造方法,这改变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中人物形象的惯常描写模式。莫言小说常把人物放置在驳杂的社会语境中展开对人性的深度挖掘,悖论性的人物形象是虚幻现实主义的显著特征。
     莫言小说具有强烈的反思意识和批判精神。在历史书写中,莫言小说尽可能多地“还原”历史的各种建构性力量;其中,“外国人”形象的引入,成为透视中国历史的一个独特侧面。在现实描绘中,莫言小说通过讲述动物故事、鬼怪故事而生发的一系列怪诞事件,成为批判当下现实的一种特殊维度。乡土文化在中国文化结构中日渐式微,包括莫言在内的部分中国作家开启了一种“新乡土文学”写作。莫言的虚幻现实主义融合西方现代小说艺术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学资源,在中国文学史上开拓了一片广阔的生发空间。在这个意义上,莫言小说的虚幻现实主义风格具有“世界文学”的品质。
In his dissertation Hallucinatory Realism:Mo Yan's Fictional World, the present author examines aspects of "hallucinatory realism", Mo Yan's novel style designated by Nobel Prize Committee. He studies Mo Yan's description of psychological reality (dreams, hallucinations, unconsciousness, free association, etc.), the juxtaposition of beauty and ugliness in aesthetic paradigm, the utilization of dialectics, and sophistry in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While subverting the stale narrative style, Mo Yan the avant-gardist restores as much as possible constructive forces of recent Chinese history in his self-labeled "Northeast Gaomi Township" works. On one hand, Mo Yan's novel style originates from the cultural context of Chinese modernity and powerful rebellion against socialist realism;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form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Western literary trends, such as modernism and magic realism.
     Mo Yan's works are highly experimental in plot and structure and narrative discourse. His multi-voiced narrative perspectives contribute greatly to the art of fiction. Moreover, his multidimensional and multi-lateral explorations for Chinese history and reality are conveyed in most expressive ways, matching his narrative style.
     Mo Yan's way of characterization is metaphysical, for he "regards good guys as bad ones, bad guys as good ones, and himself as a sinner". His paradoxical characters deconstruct the traditional stereotypical black-and-white type of characterization.
     The present author tries to prove that Mo Yan is a hallucinatory realist, instead of a magic realist, clarifying a long-standing hearsay of "Mo Yan the magic realist" among many critics. He argues that Mo Yan's hallucinatory realism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and world literature as well.
引文
① 南帆:《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生活》,《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① 童明:《莫言的谵妄现实主义》,《南方周末》2012年10月19日。
    ② 王德领:《莫言与幻觉现实主义》,《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① http://en.wikipedia.org/wiki/Hallucinatory realism#cite note-3,2013-5-28.
    ② Osborne, Harold.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Twentieth Century Art.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1, p.529.
    ③ Lindner, Burkhardt. Hallucinatory Realism:Peter Weiss'Aesthetics of Resistance, Notebooks, and the Death Zones of Art. New German Critique, No.30 (1983), pp.127-156.
    ④ 王一川:《中国现代学引论——现代文学的文化维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5页。
    ① 李掖平:《激情·狂放·魔幻·诡奇——重读莫言小说“红高粱家族”》,《山东文学》2012年第11期。
    ① 宁明:《论莫言创作的自由精神》,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② 张灵:《叙述的源泉——莫言小说与民间文化中的生命主体精神》,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
    ① 杨枫:《民间中国的发现与建构——莫言小说创作综论》,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② 钟怡雯:《莫言小说:“历史”的重构》,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版。
    ③ 张清华:《莫言与新历史主义文学思潮——以《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檀香刑》为例》,《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④ 刘广远:《莫言的文学世界》,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⑤ 吴义勤:《中国当代新潮小说论》,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37-92页。
    ⑥ 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① 南波:《<1949-2000中外文学比较史>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文学评论》2010年第3期。
    ① 刘江凯:《认同与“延异”: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接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26-230页。
    ② 《师傅越来越幽默》(Shifu, You'll Do Anything for a Laugh)由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编译,纽约阿尔卡德(Arcade)出版社于2001年出版,包括《师傅越来越幽默》、《人与兽》、《翱翔》、《铁孩》、《灵药》、《爱情故事》、《沈园》和《弃婴》共8篇短篇小说。
    ③ 《(爆炸)及其他小说》(Explosions and Other Stories)由魏恺贞(Janice Wickeri)和邓肯·休伊特(Duncan Hewitt)编译,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研究中心出版于1991年,包括《爆炸》、《老枪》、《苍蝇》、《飞艇》、《断手》和《金发婴儿》共6篇短篇小说。
    ④ 邵璐:《莫言小说英译研究》,《中国比较文学》2011年第1期。
    ① 包括林丽君(Sylvia Li-chun Lin)采访莫言的整理稿《我在美国出版的3本书》(My 3 American Books)、葛浩文的《禁食:莫言的有毒食品》(Forbidden Food:"The Saturnicon" of Mo Yan)、王德威(David Der-wei Wang)的《莫言的文学世界》(The Literary World of Mo Yan)、陈颖(Shelley W.Chan)的《从父权世界到母权世界:论莫言小说<红高粱家族>和<丰乳肥臀>》(From Fatherland to Motherland:On Mo Yan's Red Sorghum & Big Breasts and Full Hips)、托马斯·英奇(M. Thomas Inge)的《西方人眼中的莫言》(Mo Yan: Through Western Eyes)共5篇文章。
    ② 包括莫言的《六条生命寻求一个人物》(Six Lives in Search of a Character)、刘洪涛的《莫言小说与中国乡土文学传统》(Mo Yan's Fiction and the Chinese Nativist Literary Tradition)和黄承元(Alexander C. Y. Huang)的《作为幽默家的莫言》(Mo Yan as Humorist)等文章。
    ① Ling Tun Ngai. Politics of Sexuality:The Fiction of Zhang Xianlliang, Mo Yan and Wang Anyi. Ph. 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1994.
    ② Vivian P. Y. Lee. The Presentation of History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Fiction:Han Shaogong, Mo Yan, Su Tong. Ph. D dissertation,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2001.
    ③ Wong, Timothy C. Shifu, You'll Do Anything for a Laugh by Mo Yan. World Literature Today, Vol.76, No.2(2002), p.118.
    ④ Wu, Fatima. Explosions and Other Stories by Mo Yan. World Literature Today, Vol.66, No.3 (1992), p.579.
    ⑤ 熊修雨:《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影响力因素分析》,《文学评论》2013年第1期。
    ① 1988年10月,《文学评论》编辑部和《钟山》编辑部联合在无锡召开了“现实主义与先锋派文学”研讨会,会谈纪要以《旋转的文坛——“现实主义与先锋派文学”研讨会纪要》(李兆忠)为题发表于《文学评论》1989年第1期,这可能是“先锋小说”(当时叫“先锋派文学”)这一称谓的最早出现。
    ② 孙犁:《老荒集》,山东画报出版社,1999年版,第100页。
    ① 莫言:《<透明的红萝卜>创作前后》,《上海文学》2006年第8期。
    ② 朱向前:《天马行空——莫言小说艺术评点》,《小说评论》1986年第2期。
    ③ 徐怀中、莫言等:《有追求才有特色——关于<透明的红萝卜>的对话》,《中国作家》1985年第2期。
    ① 莫言:《天马行空》,《解放军文艺》1985年第2期。
    ② [法]雨果:《<克伦威尔>序言》,见于伍蠡甫:《西方古今文论选》,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00页。
    ① 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20页。
    ② 同上。
    ③ 南帆:《冲突的文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128页。
    ① [法]让-保尔·萨特:《福克纳小说中的时间:<喧哗与骚动>》,见于李文俊编,《福克纳评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58-159页。
    ② 莫言、罗强烈:《感觉和创造性想象——关于中篇小说<红高粱>的通信》,《中国青年报》1986年7月18日。
    ① 廖昌胤:《悖论》,《外国文学》2010年第5期。
    ② 同上。
    ③ [俄]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玲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62页。
    ① [捷]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许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291页。
    ②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1年10月26日。
    ① 南帆:《无名的能量》,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22页。
    ② [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47-48页。
    ③ 高远东:《未完成的现代性》(上),《鲁迅研究月刊》1995年第6期。
    ④ 见于南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99个词》,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231-232页。
    ① 张法、张颐武、王一川:《从“现代性”到“中华性”》,《文艺争鸣》1994年第2期。
    ② 杨春时、宋剑华的《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近代性》(《学术月刊》1996年第12期)一文,反对机械地套用西方文学史的分期来划分中国文学,但吊诡的是,他们的结论又掉入了西方文学史的分期标准。孙絮在《现代性·近代性·现代主义》(《学术月刊》1997年第5期)一文中指出,20世纪中国文学只具备近代性、不具备现代性。但“近代性”观念的提出,却都是以欧美近代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为参照标准,因而这是一个很可质疑的命题。
    ③ 龙泉明:《近代性,还是现代性?》,《南方文坛》1997年第2期。
    ④ 伍方裴:《现代性:跨世纪中国文学展望的一个文化视角》,《文艺研究》1998年第1期。
    ① 王一川:《中国现代学引论——现代文学的文化维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5页。
    ① “高密东北乡”到底是在莫言的哪一篇小说中第一次出现?在《自述》(《小说评论》2002年第6期)一文中,莫言说“高密东北乡”这个字眼第一次在《白狗秋千架》(《中国作家》1985年第4期)中出现,而他于2012年12月7日在瑞典学院的演讲中说,在《秋水》(《奔流》1985年第8期)中第一次出现了“高密东北乡”这个字眼。就小说艺术而言,《秋水》中的“高密东北乡”更具有“创世纪”的意义。
    ② 《红树林》最先是一部影视文学剧本,由检察日报影视部于1998年拍摄成18集连续剧,后由海天出版社于1999年出版。此小说以城市为背景,描写了喧闹而真切的现实生活,是莫言第一次离开“高密东北乡”而走进城市的小说。此小说讲述了三名同窗好友在共和国的旗帜下相伴成长,而到了改革开放的年代,面对权欲、钱欲、情欲的陷阱,有的经不住诱惑,贪赃枉法,跌进深渊:有的出淤泥而不染,两袖清风,正义凛然。其中两个青梅竹马的老干部子女,在儿十年的磨炼奋斗和恩怨情仇的碰撞与纠葛中,虽然分道扬镳,却是藕断丝连。这种人生况味也体现在那位美丽纯朴的渔家姑娘珍珠身上,她从红树林边闯入了现代化都市,经历了迷茫而凄楚的人生,最后终于昂起了头,勇敢地迎接了命运的挑战。《红树林》在艺术风格上从传说、神话、虚幻中走出,以处处在场又并不真实存在、全知全能又是第一人称的“我”展开叙述,从而使叙事少了一点激情和狂乱,多了一份稳重与平静。
    ③ 林在勇:《心灵底片的曝光——试析莫言作品的瞬间印象方式》,《文学评论家》1986年第5期。
    ① 南帆:《八十年代:话语场域与叙事的转换》,《文学评论》2011年第2期。
    ② Dickens,Charles.A Tale of Two Cities.London:Chapman & Hall,1859,p.1.
    ③ 陈晓明:《以个人风格穿透现代性历史——莫言小说艺术特质漫议》,《山东文学》2012年第11期。
    ① 阎连科:《发现小说》,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页。
    ② 同上,第7页。
    ③ [美]达米安·格兰特:《现实主义》,周发祥译,昆仑出版社,1989年版,第2-4页。
    ④ [法]罗杰·加洛蒂:《论无边的现实主义》,吴岳添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① [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393页。
    ② [美]R·韦勒克:《文学研究中现实主义的概念》,见于《批评的诸种概念》,丁泓等译,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230-231页。
    ③ 江苏五院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文艺论著选读》,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66页。
    ④ 转引自倪蕊琴:《论中苏文学发展进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21页。
    ① 王一川:《中国现代学引论——现代文学的文化维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24页。
    ② 高楠:《现实主义淡出当下文论的体系性思考》,《文学评论》2013年第1期。
    ③ 袁洪庚:《以兽喻人:“莫格街凶杀案”中的反讽与犬儒主义》,《外国文学研究》2012年第1期。
    ① 南帆:《无名的能量》,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59-60页。
    ② 阎连科:《发现小说》,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81-182页。
    ① [德]恩格斯:《致敏·考茨基》(1885年11月26日),见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84页。
    ② [德]恩格斯:《致斐·拉萨尔》(1859年5月18日),见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83页。
    ① 吴义勤:《“极品”莫言——以莫言的两部长篇小说为例》,《山东文学》2012年第11期。
    ② [美]伊恩·P·瓦特:《小说的兴起——笛福、理查逊、菲尔丁研究》,高原、董红钧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7页。
    ③ [匈]卢卡奇:《卢卡奇文学论文集》(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88页。
    ④ 林精华:《何谓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评论》2012年第3期。
    ① 1980年,《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这首歌一经推出便传唱大江南北.全曲用明快爽朗的音乐语言和充满活力的节奏,倾诉出1980年代初中国青年对未来的无限向往与憧憬。
    ① [英]彼得·福克纳:《现代主义》,邹羽译,北方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5页。
    ② Lodge, David. The Modes of Modern Writing. 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77, pp.201-203.
    ③ 刘象愚、杨恒达、曾艳兵:《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页。
    ④ [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29页。
    ① 胡启立:《在中国作家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祝词》,《文艺研究》1985年第2期。
    ② 南帆:《文学的维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4页。
    ① 程光炜:《80年代文学批评的“分层化”问题》,《文艺争鸣》2010年第3期。
    ② 莫言:《翻译家功德无量——在北京大学世界文学研究所成立大会上的发言》,见于《小说的气味》,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③ 苏童:《令人愉悦的阅读》,《文学自由谈》1990年第3期。
    ④ 周新民、苏童:《打开人性的皱折——苏童访谈录》,《小说评论》2004年第2期。
    ⑤ 罗屿:《苏童:《河岸》让我新生》,《新世纪周刊》2009年第14期。
    ① 王干:《苏童《河岸》终结先锋文学》,《中华读书报》2009年4月22日。
    ② 余华:《我的文学道路》,《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4期。
    ③ 余华:《川端康成和卡夫卡的遗产》,《外国文学评论》1990年第2期。
    ④ 格非:《欧美作家对我创作的启迪》,《外国文学评论》1991年第1期。
    ⑤ [法]杜特莱:《莫言谈中国当代文学边缘化》,《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① 莫言:《独特的声音》,见于《锁孔里的房间——影响我的10部短篇小说》,新世界出版社,1999年版,第1-8页。
    ② 莫言:《自述》,《小说评论》2002年第6期。
    ③ 莫言、杨庆祥:《先锋·民间·底层》,《南方文坛》2007年第2期。
    ① 赵稀方:《二十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新时期卷),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54页。
    ② 莫言:《白狗秋千架》,《中国作家》1985年第4期。
    ③ 莫言:《说说福克纳这个老头儿》,《当代作家评论》1992年第5期。
    ④ 莫言的《清醒的说梦者——关于余华及其小说的杂感》(《当代作家评论》1991年第2期)一文,谈及卡夫卡的《乡村医生》与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认为余华以一批条理清楚的“仿梦小说”成为中国当代文坛第一个清醒的说梦者。
    ⑤ 郑树森:《小说地图》,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7页。
    ① 朱栋霖:《1949-2000中外文学比较史》(上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489页。
    ② [德]叔本华:《人生的智慧》,韦启昌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7页。
    ③ 叶立文:《“复述”的艺术——论当代先锋作家的文学批评》,《文学评论》2012年第4期。
    ① 陈光孚:《魔幻现实主义》,花城出版社,1986年版,第9-10页。
    ① 此观点系袁洪庚教授提出,在此深表感谢。
    ② [美]艾布拉姆斯:《文学术语词典》(第7版),吴松江等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91-393页。
    ③ 刘象愚、杨恒达、曾艳兵:《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21页。
    ④ [哥伦比亚]马尔克斯:《两百年的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谈创作》,朱景冬等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10页。
    ① [哥伦比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范晔译,南海出版公司,2011年版,第38-39页。
    ② 莫言:《丰乳肥臀》,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第283页。
    ③ 莫言、杨庆祥:《先锋·民间·底层》,《南方文坛》2007年第2期。
    ④ 莫言:《翻译家功德无量——在北京大学世界文学研究所成立大会上的发言》,见于《小说的气味》,当 代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第7-8页。
    ⑤ 莫言、杨庆祥:《先锋·民间·底层》,《南方文坛》2007年第2期。
    ① 朱栋霖:《1949-2000中外文学比较史》(上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603页。
    ② 莫言:《两座灼热的高炉》,《世界文学》1986年第3期。
    ① 朱栋霖:《1949-2000中外文学比较史》(上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613页。
    ② 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花城出版社,1981年版,第35页。
    ① [俄]普罗普:《故事形态学》,贾放译,中华书局,2006年版。
    ② 李扬:《中国民间故事形态研究》,汕头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①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08页。
    ② 王干:《先锋作家足球队》,《检察日报》2010年7月9日。
    ① 吴亮:《马原的叙述圈套》,《当代作家评论》1987年第3期。
    ② 马原:《阅读大师》,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1-12页。
    ③ 康林:《莫言与川端康成——以小说<白狗秋千架>和<雪国>为中心》,《中国比较文学》2011年第3期。
    ① 刘再复:《莫言了不起》,东方出版社,2013年版,第46-47页。
    ① 张志忠:《论长篇小说的结构艺术》,《小说评论》1988年第6期。
    ② 黄惟群:《文学的不二之法——当今小说的尴尬与前景》,《南方文坛》2009年第5期。
    ③ 陈思和:《关于长篇小说结构模式的通信》,《当代作家评论》1988年第3期。
    ④ 莫言:《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1期。
    ① 莫言、李敬泽:《向中国古典小说致敬》,《新京报》2005年12月29日。
    ②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修订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51页。
    ① 阎连科:《发现小说》,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58页。
    ① 曹文轩:《第二世界——对文学艺术的哲学解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56页。
    ② 吴义勤:《中国当代新潮小说论》,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14-129页。
    ① 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花城出版社,1981年版,第81页。
    ① 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50-157页。
    ② 同上,第130页。
    ① 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56页。
    ①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85-270页。
    ② 莫言:《关于<红高粱>的写作情况》,《南方文坛》2006年第5期。
    ① [苏]伊·谢·科恩:《自我论》,佟景韩译,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17页。
    ① 莫言:《诉说就是一切》,《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5期。
    ① 郜元宝:《告别丑陋的父亲们》,《钟山》1994年第3期。
    ② 南帆:《冲突的文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62页。
    ① 程德培:《被记忆缠绕的世界——莫言创作中的童年视角》,《上海文学》1986年第4期。
    ① 莫言:《听取蛙声一片》,见于《<蛙>代后记》,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第343页。
    ② 莫言:《红蝗》,《收获》1987年第3期。
    ① 莫言:《酒国》,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第311页。
    ② [美]布斯:《小说修辞学》,华明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05-206页。
    ① 这句话的“原型”是“在浪漫多情的时代,弟兄们,不要审判自己的亲兄弟”(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
    ① [法]热奈特:《热奈特论文集》,史中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71页。
    ②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5页。
    ③ 鲁枢元:《论新时期文学的“向内转”》,《文艺报》1986年10月18日。
    ④ 伊瑟尔:《隐在的读者》,见于胡经之、王岳川:《文艺学美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44-345。
    ① 陈晓明:《以个人风格穿透现代性历史——莫言小说艺术特质漫议》,《山东文学》2012年第11期。
    ② 莫言、杨庆祥:《先锋·民间·底层》,《南方文坛》2007年第2期。
    ① 莫言:《说说福克纳这个老头儿》,《当代作家评论》1992年第5期。
    ② 钱锤书:《旧文四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52页。
    ③ 曹文轩:《第二世界——对文学艺术的哲学解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3页。
    ④ 王一川:《近五十年文学语言研究札记》,《文学评论》1999年第4期。
    ① 转引自D·C·米克:《论反讽》,周发祥译,昆仑出版社,1992年版,第28页。
    ① 朱栋霖:《1949-2000中外文学比较史》(上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596页。
    ② 朱栋霖:《1949-2000中外文学比较史》(下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60-163页。
    ③ 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5页。
    ④ 曹文轩:《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15页。
    ① 陆正兰:《论体裁指称距离——以诗歌为例》,《文学评论》2012年第2期。
    ② 这9个短篇小说分别为“酒神主义”小说《酒精》、“严酷现实主义”小说《肉孩》、“妖精现实主义”小说《神童》、“武侠小说”《驴街》、“纪实小说”《一尺英豪》、“新写实主义”小说《烹饪课》、“非干预社会”小说《采燕》以及不知是什么主义的《猿酒》和《酒城》。
    ① [美]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陈永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页。
    ① Marcus, Mordecai. "What Is an Initiation Story?" in William Coyle. The Young Man in American Literature:The Initiation Theme. New York:The Odyssey Press,1969, p.32.
    ① [美]托马斯·沃尔夫:《一部小说的故事》,黄雨石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24页。
    ② 莫言:《讲故事的人》,《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12月10日。
    ① 莫言研究会:《莫言与高密》,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年版,第80页。
    ① 程德培:《被记忆缠绕的世界——莫言创作中的童年视角》,《上海文学》1986年第4期。
    ②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作家与白日梦》,见于《论文学与艺术》,常宏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106页。
    ① 莫言:《阅读与人生》,《中国德育》2008年第10期。
    ② 吴义勤:《“极品”莫言——以莫言的两部长篇小说为例》,《山东文学》2012年第11期。
    ① 莫言:《诉说就是一切》,《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5期。
    ② 李敬泽:《纸现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5页。
    ③ [德]君特·格拉斯:《铁皮鼓》,胡其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年版,第58页。
    ① [德]君特·格拉斯:《铁皮鼓》,胡其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年版,第61页。
    ② 学界一般认为,西方现代小说起源于18世纪,而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是鲁迅的《狂人日记》。
    ① 邓凯:《莫言:我始终在跟马尔克斯搏斗》,《光明日报》2011年7月31日。
    ① [英]乔治·奥威尔:《一九八四》,孙仲旭译,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39页。
    ② 吴义勤:《“极品”莫言——以莫言的两部长篇小说为例》,《山东文学》2012年第11期。
    ① 莫言说,如果把《酒国》和《丰乳肥臀》进行比较,那么《酒国》是我的美丽刁蛮的情人,而《丰乳肥臀》则是我的宽厚沉稳的祖母。
    ② 笔者以为此句描写并不符合人的生理常态,葛浩文在其英译本中把它改为"Her gaze traveled from the man to the bearers and musicians",可以说弥补了原文的遗憾.
    ① 张清华:《<丰乳肥臀>:通向伟大的汉语小说》,《山东文学》2012年第11期。
    ② 莫言:《丰乳肥臀》,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
    ① 莫言:《丰乳肥臀》,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第524页。
    ②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授奖词”,http://www.chinawriter.com.cn/news/2011/2011-09-20/102619.html,2012-12-31.
    ① 南帆:《冲突的文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13页。
    ② 莫言:《听取蛙声一片》,见于《<蛙>代后记》,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第343页。
    ① 南帆:《冲突的文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155页。
    ② 莫言:《幽默与趣味》,见于《怀抱鲜花的女人》,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401页。
    ① 莫言在《丰乳肥臀》中写到上官领弟成为“鸟仙”时,随笔提起了“在高密东北乡短暂的历史上,曾有六个因为恋爱受阻、婚姻不睦的女性,顶着狐狸、刺猬、黄鼠狼、麦梢蛇、花面獾、蝙蝠的神位,度过了她们神秘的、让人敬畏的一生”(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后来莫言又改为五个这样的女性(“蝙蝠”改为“猞猁”神位),减少了“麦梢蛇”神位(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笔者以为,这一文本改动意义不大,“高密东北乡短暂的历史上”只减少一个这样的神位,不足以说明高密东北乡的人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① [美]拉塞尔·雅各比:《最后的知识分子》,洪洁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① 莫言:《<丰乳肥臀>新版自序》,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
    ② Cai Rong. The Subject in Crisis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4, p.175.
    ① 转引自老舍:《马克·吐温——“金元帝国”的揭露者》,《世界文学》1960年第10期。
    ② 莫言:《丰乳肥臀》,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① 莫言:《丰乳肥臀》,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第265页。
    ① 莫言:《梦境与杂种》,见于《怀抱鲜花的女人》,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360页。
    ① 南帆:《冲突的文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185页。
    ② 詹明信、张旭东:《马克思主义与理论的历史性》,见于《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陈清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44-45页。
    ③ 张隆溪:《比较文学研究入门》,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2-53页。
    ④ 见于朱耀伟:《当代西方批评论述的中国图像》“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① 《第二届“红楼梦奖”首奖作品》,http://redchamber.hkbu.edu.hk/sc/winners/2nd/dream,2012-10-15.
    ① 陈思和:《人畜混杂,阴阳并存的叙事结构及其意义》,《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第6期。
    ① 陈思和:《人畜混杂,阴阳并存的叙事结构及其意义》,《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第6期。
    ① Mo Yan. Six Lives in Search of a Character:The 2009 Newman Prize Lecture. Trans. by Sylvia Li-chun Lin. World Literature Today, Vol.83, No.4 (2009). pp.26-27.
    ② 谢榛、王夫之:《四溟诗话·姜斋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0页。
    ① [美]托马斯·沃尔夫:《一部小说的故事》,黄雨石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12页。
    ② 南帆:《冲突的文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13页。
    ① 莫言:《欢乐》,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65页。
    ① [美]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吕瑞兰、李长生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87页。
    ① 莫言:《白狗秋千架》,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361页。
    ①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35页。
    ② 阿城:《闲话闲说: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第93页。
    ③ 刘再复:《莫言了不起》,东方出版社,2013年版,第47页。
    ① Mo Yan. My 3 American Books. World Literature Today, Vol.74, No.3 (2000), pp.473-476.
    ① 庄锡华:《文化传统与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历程》,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45页。
    ① 鲁迅:《致陈烟桥》,见于《鲁迅全集》(第1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1页。
    ② Liu Hongtao. Mo Yan's Fiction and the Chinese Nativist Literary Tradition. World Literature Today, Vol. 83, No.4(2009). pp.30-31.
    ① Attridge,Derek.The Singularity of Literature.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2004,p.60.
    ② Ibid.,55-56.
    ③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年版,第42-43页。
    ①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8页。
    ① 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鲁迅研究》,尹慧珉译,岳麓书社,1999年版,第61页。
    ② 周宪:《走向创造的境界——艺术创造力的心理学探索》,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4-104页。
    ③ 莫言:《读鲁杂感》,见于《小说的气味》,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第37页。
    ① 莫言:《读书杂感》,见于《小说的气味》,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第49-50页。
    ② 鲁迅:《一件小事》,见于《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82页。
    ③ 鲁迅:《故乡》,见于《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10页。
    ④ 王彬彬:《鲁迅笔下的无赖儿郎——也谈鲁迅对流氓文化的批判》,《江汉论坛》2005年第1期。
    ① 沈从文:《<边城>题记》,见于《沈从文全集》(第8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57页。
    ① 南帆:《无名的能量》,人民文学出版礼,2012年版,第266页。
    ① 莫言:《蛙》,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第258页。
    ② 陈晓明:《中国当代文学主潮》,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83页。
    ① 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影印本),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② 雷达:《历史的灵魂与灵魂的历史——论红高粱系列小说的艺术独创性》,见于《雷达自选集·文论卷》,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36页。
    ③ 陈思和:《民间的浮沉——对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尝试性解释》,《上海文学》1994年第1期。
    ① 陈思和:《民间的还原——文革后文学史某种走向的解释》,《文艺争鸣》1994年第1期。
    ② 莫言研究会:《莫言与高密》,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年版,第173页。
    ③ 祁志祥:《“肇于道”、“源于物”、“本于心”、“渊于经”——中国古代的文源论概观》,《汉中师院学报》1991年第1期。
    ④ 莫言研究会:《莫言与高密》,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年版,第6-7页。
    ① Wang, David Der-wei. The Literary World of Mo Yan. World Literature Today, Vol.74, No.3 (2000), pp.487-494.
    ② 莫言:《文学创作的民间资源》,《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1期。
    ③ 阿来:《文学创作中的民间文化元素》,《解放日报》2007年2月25日。
    ④ 刘绍铭:《入了世界文学的版图——莫言著作、葛浩文译文印象及其他》,《作家》1993年第8期。
    ① 高旭东等:《诺贝尔文学奖与中国:从鲁迅到莫言》,《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
    ② 莫言:《讲故事的人》,《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12月10日。
    ① 周宁:《跨文化研究:以中国形象为方法》,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23页。
    ② 同上,第22页。
    ① 莫言研究会:《莫言与高密》,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年版,第174页。
    ① 李朝全:《中国当代文学外译作品图书目录》http://www.chinawriter.com.cn/fyzz/table/index.html, 2012-10-30.
    ② 它们分别是《河岸》(The Boat to Redemption.2010)、《碧奴》(Binu and the Great Wall:The Myth of Meng,2001)《我的帝王生涯》(My Life as Emperor,2005)、《米》(Rice,1995)、《妻妾成群》(Raise the Red Lantern,1993)和《刺青:三部中篇小说》(Tattoo:Three Novellas,2010)、《(桥上的疯妈妈)及其他小说》(Madwoman on the Bridge and Other Stories,2008)。
    ③它们分别是《兄弟》(Brothers.2009)、《在细雨中呼喊》(Cries in the Drizzle.2007)、《许三观卖血记》(Chronicle of a Blood Merchant,2003)《活着》(To Live2003)和《往事与刑罚》(The Past and the Punishments,1996)。
    ④这包括残雪的《垂直运动》(Vertical Motion:Stories,2011)《最后的情人》(The Last Lover,2010)、《五香街》(Five Spice Street,2009)、《绣花鞋》(The Embroidered Shoes.1997)和《天堂里的对话》(Dialogues in Paradise1991),王安忆的《长恨歌》(The Song of Everlasting Sorrow,2008)、《锦绣谷之恋》(Brocade Vallev.1992)、《荒山之恋》(Love on a Barren Mountain,1991)和《小城之恋》(Love in a Small Town,1988),阎连科的《受活》(Lenin's Kisses.2012)、《丁庄梦》(Dream of Ding Village2011)和《为人民服务》(Serve the People,2007),毕飞宇的《玉米》(Three Sisters,2010)和《青衣》(The Moon Opera,2007),李锐的《无风之树》(Trees Without Wind,2012),刘恒的《苍河白日梦》(Green River Daydreams2001),刘震云的《手机》(CellPhone,2011)张炜的《古船》(The Ancient Ship,2008),姜戎的《狼图腾》(Wolf Totem2008),韩少功的《马桥词典》(A Dictionary of Maqiao,2003)叶兆言的《一九三七年的爱情》(Nanjing1937A Love Story,2003),阿来《尘埃落定》(Red Poppies,2002),贾平凹的《浮躁》(Turbulence1987),等等。
    ⑤ 康慨:《一少二低三无名:中国当代文学在美国》,《中华读书报》2011年1月12日。
    ⑥ 王侃:《中国当代小说在北美的译介和批评》,《文学评论》2012年第5期。
    ⑦陈安娜、万之:《中文文学的胜利——写在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时》,《三联生活周刊》2012年第42期。
    ① 夏志清称葛浩文为“公认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之首席翻译家”,不仅“首席”,甚至几乎惟一。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在《纽约客》杂志上写道:“在美国,中国当代小说翻译差不多成了一个人的天下,这个人就是葛浩文。”厄普代克把葛浩文比喻是“接生婆”。截至目前,葛浩文已译介了20多位中国(包括台湾、香港)现当代作家的近50部作品。
    ② Mo Yan. Red Sorghum:a Family Saga. Tr. Howard Goldblatt. NY:Viking Penguin,1993, p.13.
    ③ 张健:《传播出去的中国文学已非原初》,《社会科学报》.2011年7月7日。
    ① 葛浩文:《从翻译视角看中国文学在美国的传播》,《中国文化报》2010年1月25日。
    ② 季进:《另一种声音——海外汉学访谈录》,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24页。
    ③ 莫言:《天堂蒜薹之歌》(代后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329页。
    ① 黄惟群:《对当今文学批评的批评》,《文艺报》2011年6月15日。
    ② 《鲁迅小说全集——阿Q正传与其他作品》(The Real Story ofAh-Q and Other Tales of China:The Complete Fiction of Lu Xun)由英国知名汉学家蓝诗玲(Julia Lovell)翻译,出版于2009年,入选“企鹅经典”丛书。《边城》(Border Town)曾入选“熊猫丛书”于1981年出版,后由金介甫(Jeffrey C.Kinkley)翻译在西方出版于2009年。
    ③ 张隆溪:《比较文学研究入门》,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9页。
    ① [美]托马斯·沃尔夫:《一部小说的故事》,黄雨石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14页。
    ② 转引自莫言研究会:《莫言与高密》,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年版,第177-178页。
    ① 吴义勤:《先锋的还原——九十年代文化转型的一个例证》,《文艺评论》1995年第1期。
    ② [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34页。
    ③ 刘再复:《再说“黄土地上的奇迹”》,《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第1期。
    ① 刘再复:《莫言了不起》,东方出版社,2013年版,第81-82页。
    ② 《第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专辑》,《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4期。
    ③ 一般认为,1980年代初期中国“意识流”小说的始作俑者是王蒙。他的《夜的眼》、《春之声》、《布礼》、《蝴蝶》、《风筝飘带》等小说,表现出对“意识流”叙述的兴趣,也带来了沸沸扬扬的争议。“意识流”小说在中国几乎是无师自通,这说明新时期以来中国作家终于鼓起勇气开始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
    ① 李文俊:《<喧哗与骚动>译本序》,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
    ② 赵稀方:《二十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新时期卷),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28页。
    ③ Sartre, Jean-Paul. "On The Sound and the Fury: Time in the Work of Faulkner". In David Minter (ed.). The Sound and the Fury:An Authoritative Text, Backgrounds, and Context Criticism. New York:W. W. Norton & Company, Inc.,1994, pp.268-269.
    ① 周罡、莫言:《发现故乡与表现自我——莫言访谈录》,《小说评论》2002年第6期。
    ① 梅琼林:《对立与虚无——莫言现象的哲学基点和艺术视角论纲》,见于李斌、程桂婷编,《莫言批判》,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78-279页。
    ② 黄惟群:《中国当代文学鼎盛期再望》,《南方文坛》2008年第5期。
    ① [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78页。
    1.《蚌》,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
    2.《生死疲劳》,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3.《四十一炮》,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4.《檀香刑》,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
    5.《红树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6.《丰乳肥臀》,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
    7.《食草家族》,华艺出版社,1993年版。
    8.《酒国》,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
    9.《十三步》,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10.《天堂蒜薑之歌》,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11.《红高粱家族》,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师傅越来越幽默》,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
    13.《怀抱鲜花的女人》,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
    14.《欢乐》,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
    15.《与大师约会》,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16.《白狗秋千架》,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17.《小说的气味》,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
    18.《会唱歌的墙》,作家出版社,2012年版。
    19.《用耳朵阅读》,作家出版社,2012年版。
    1. Attridge, Derek. The Singularity of Literature. 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2004.
    2. Chan, Shelley W. A Subversive Voice in China:The Fictional World of Mo Yan. Amherst, NY: Cambria Press,2011.
    3. Chi Pangyuan & David D. W. Wang.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Second Half of a Modern Century:a Critical Survey. 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2000.
    4. Chow Rey.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 in the Age of Theory:Reimagining a Field. 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2000.
    5. Deppman Hsiu-Chuang. Adapted for the Screen: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 and Film.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10.
    6. Gimpel, Denise. Lost Voices of Modernity:a Chinese Popular Fiction Magazine in Context.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2.
    7. Goodheart, Eugene. Does Literary Studies Have a Future?. Wisconsin: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99.
    8. Huang Yibing.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from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o the future.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7.
    9. Kinkley, Jeffrey C. Corruption and Realism in Late Socialist China:the Return of the Political Novel.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10. Kong Shuyu. Consuming Literature:Best Sellers and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Literary Produc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11. Larson, Wendy. From Ah Q to Lei Feng:Freud and revolutionary spirit in 20th century China.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
    12. Laughlin, Charles A. Contested Modernities in Chinese Literature.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5.
    13. Laughlin, Charles A. The Literature of Leisure and Chinese Modernity.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8.
    14. Li Hua. Contemporary Chinese fiction by Su Tong and Yu Hua:Coming of Age in Troubled Times. Leiden and Boston:Brill,2011.
    15. Lu Tonglin. Misogyny, Cultural Nihilism, and Oppositional Politics:Contemporary Chinese Experimental Fiction.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16. Osborne, Harold.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Twentieth Century Art.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1.
    17. Sheldon H. Lu. Chinese Modernity and Global Biopolitics: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Visual Culture.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7.
    18. Wang Yiyan. Narrating China:Jia Pingwa and His Fictional World. Oxon:Routledge,2006.
    19. Widmer, Ellen & David Der-wei Wang. From May fourth to June fourth:Fiction and Film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Cambridge and Lond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3.
    20. Ying Lihua.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Lanham:The Scarecrow Press, Inc.2010.
    1.曹文轩:《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曹文轩:《第二世界——对文学艺术的哲学解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
    3.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4.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2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陈晓明:《中国当代文学主潮》,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陈赞:《困境中的中国现代性意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范伯群、朱栋霖:《1898-1949中外文学比较史》(上下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9.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花城出版社,1981年版。
    10.葛桂录:《雾外的远音:英国作家与中国文化》,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1.公仲:《世界华文文学概要》,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龚鹏程:《文学散步》,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年版。
    13.洪治纲:《守望先锋:兼论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发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4.季进:《另一种声音——海外汉学访谈录》,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5.姜智芹:《当东方与西方相遇——比较文学专题研究》,齐鲁书社,2008年版。
    16.姜智芹:《中国新时期文学在国外的传播与研究》,齐鲁书社,2011年版。
    17.李朝全:《文艺创作与国家形象》,华艺出版社,2007年版。
    18.李继凯:《20世纪中国文学的文化创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19.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回望二十世纪中国》,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4年版。
    20.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北京三联书店,2011年版。
    21.刘江凯:《认同与“延异”: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接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2.刘象愚、杨恒达、曾艳兵:《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3.刘再复:《莫言了不起》,东方出版社,2013年版。
    24.吕敏宏:《葛浩文小说翻译叙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25.马悦然:《另一种乡愁》,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
    26.孟繁华:《众神狂欢:当代中国的文化冲突问题》,今口中国出版社,1997年版。
    27.南帆:《冲突的文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28.南帆:《无名的能量》,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版。
    29.南志刚:《叙述的狂欢和审美的变异——叙事学与中国当代先锋小说》,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30.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1.宋炳辉:《方法与实践:中外文学关系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2.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3.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34.王德威:《当代小说二十家》,北京文联书店,2006年版。
    35.王宁《多元共生的时代: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36.王宁:《后现代主义之后》,中国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37.王宁:《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8.王一川:《中国现代学引论:现代文学的文化维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9.温儒敏、陈晓明:《现代文学“新传统”及其当代阐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0.谢大振:《译介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1.吴义勤:《中固当代新潮小说论》,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42.严家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43,阎连科:《发现小说》,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44.杨义:《二十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45.张弘:《跨越太平洋的雨虹:美国作家与中国文化》,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6.张清华:《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论》,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47.张清华:《中国当代作家海外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48.周宁:《跨文化研究:以中国形象为方法》,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49.周宪:《走向创造的境界——艺术创造力的心理学探索》,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0.朱栋霖:《1949—-2000中外文学比较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1.[德]彼得·比格尔:《先锋派理论》,高建平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2.[德]古茨塔夫·勒内·豪克:《绝望与信心——论20世纪末的文学和艺术》,李永平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3.[法]米歇尔·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莫伟民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4.[法]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5.[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美]弗莱德·R·多尔迈:《主体性的黄昏》,万俊人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7.[美]赫伯特·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黄勇、薛民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8.[美]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宋伟杰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
    9.[美]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徐大建、张辑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0.[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秘鲁]略萨:《中国套盒:致一位青年小说家》,赵德明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12.[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赵旭东、方文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13.[英]汤因比:《艺术的未来》,王治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