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彪西管弦乐曲《大海》中的东方因素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德彪西的音乐创作是吸收多种艺术美学思想、融合东西方文化精神的典型代表。《大海》是其作品中规模最大的一部管弦乐曲,包含了他众多的个性音乐特征,是德彪西创作成熟期的代表作品。本文以《大海》为例,主要论述了德彪西把东方绘画的艺术美学思想与其音乐创作相互融合的个人特色,分析了《大海》中融入的东方加美兰音乐元素及其它要素。
     《大海》中体现了东方文化中的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尤其是与中国古代文人画家们在表现自然景观上所体现山的美学思想的一致性,即“天人和一”、“弦外之音”以及“以象立意”等;它在众多方面都体现山了加美兰的创作技巧,如持续音、固定音型的使用,织体对位的模仿,调式、和声的相似性等,在对《大海》音乐本体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德彪西对爪哇加美兰的音乐曾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作品出版时德彪西选择了日本版画家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里》作为封面,一是表现出他对日本浮世绘的浓厚兴趣,二是表达了他作品中具有的绘画性因素。文章对以上三方面尔方因素在《大海》中的具体体现进行了论述,从文化和技术角度进行了分析,并试图找山德彪西受尔方因素影响的内因和外因。
     德彪西在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及兄弟艺术的融合方面是一个成功的典范,文章也着力从这方面给人以启示和借鉴。
Debussy's music creation was the typical representative work that absorbed many kinds of artistic aesthetic ideology, and fused the East and West culture spirit. 'La Mer' was his most large-scale orchestral music, which contained many musical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it was the representative work during Debussy's creation maturity. The paper taked 'La Mer' for example, and discussed the personal characteristic that Debussy fused the artistic aesthetic ideology of the oriental painting art and music creation, and analyzed oriental gamelan music elements and other factors of 'La Mer'.
     'La Mer' reflected China classical aesthetic ideology, especially the aesthetic ideology consistency that China ancient scholars and painters reflected on the performance of natural landscape ,which was 'harmony between the heaven and human ', 'Sound outside what the string is making between the lines ' and 'approach determined by figure'. Its music reflected gamelan creative skills in many aspects, for example, the use of continuous tone and fixed voice type, the texture counterpoint imitation, the similarity of pitch and the harmony, etc. It could be seen that Debussy once studied Javanese gamelan music thoroughly on the analysis of 'La Mer' music ontology. Debussy choosed Japanese printer—Katsushika Hokusai's 'surfing in Kanagawa' as cover on the publication of 'La Mer', it was reflected that on the one hand he liked Japan Ukiyoe, on the other hand his work had painting factors. The paper discussed the reflection of 'La Mer' above three aspects of oriental elements, and analyzed it from the cultural and technical perspective, and tried to find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influenced by oriental elements.
     It was a successful model that Debussy fused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 and brother art. The inspiration could be given from the paper.
引文
[1]巴黎公社起义是1871年3月18日至5月28日,巴黎无产阶级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为推翻地主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建立无产阶级国家政权而进行的一次武装斗争。武装起义虽然仅进行了72天,但它却以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具有世界意义的第一次演习,载入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光辉史册。
    [2]魏尔伦(Paul-Marie Veriaine,1844-1896),是法国象征派诗歌的“诗人之王”,与马拉美、兰波齐名。在诗歌艺术上,魏尔伦是一位反叛既有传统的诗人。出版诗集《智慧》、《死后书》等。
    [3]引自:让·巴拉凯《德彪西画传》P.6
    [4]同上
    [1]引自:让·巴拉凯《德彪西画传》P.122
    [2]见本页注七。
    [3]见第四页注二。
    [4]夏尔·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 1821-1867),法国十九世纪最著名的现代派诗人,象征派诗歌先驱,代表作有《恶之花》。
    [5]阿尔蒂尔·兰波(Arthur Rimbaud)(1854-1891)法国诗人。他用谜一般的诗篇和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吸引了众多的读者,成为法国文学史上最引人注目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对超现实主义和意识流小说也影响深远,他的《元音》和《醉舟》成为象征派诗歌的代表作。
    [6]梅克夫人:俄罗斯富豪遗孀,柴可夫斯基的资助人。
    [7]斯特芳·马拉美(1842-1898)是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和散文家。1896年,被选为“诗人之王”,成为法国诗坛现代主义和象征主义诗歌的领袖人物。著有《诗与散文》、诗集《徜徉集》等。长诗《希罗狄亚德)(1875)、《牧神的午后》(1876)是他著名的代表作。马拉美的诗歌主要特点表现在:1.追求语言美、句法多变化和音乐性,确立了自由诗的形式;2.诗歌有多种象征含义,导致晦涩难懂;后期诗作尤其如此,需要读者去发现含义;3.具有深奥的哲理。
    [8]马拉美在家中举办的诗歌沙龙是当时法国文化界最著名的沙龙,一些著名的诗人、音乐家、画家都是他家的常客,如魏尔伦、兰波、德彪西、罗丹夫妇等。因为沙龙在星期二举行,因此被称为“马拉美的星期二。
    [1]参见:饶文心《世界民族音乐文化》P.82
    [2]引自:同上
    [1]参考自:朱秋华《德彪西》P.32
    [2]参考自:让·巴拉凯《德彪西画传》P.108
    [1]关于九、十、十一这三点文章正文进行了详细论述。
    [2]引自:朱秋华《德彪西》P.137
    [1]爱伦·(Edgar Allan Poe,1809-1849)美国诗人、小说家及批评家,长期担任报刊编辑工作。其作品是在任何时代都是“独一无二”的风格。语言和形式精致、优美,内容多样。侦探小说鼻祖、科幻小说先驱之一、恐怖小说大师、象征主义先驱之一,唯美主义者。受到过爱伦·影响的主要人物有:柯南·道尔、波德莱尔、斯特芳·马拉美、儒勒·凡尔纳、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希区柯克、蒂姆·伯顿等。爱伦·最著名的文艺理论是“效果论”,他力图在自己的作品中先确立某种效果,再为追求这种效果而思考创作。他在《怪异故事集》序中称“自己的作品绝大部分都是深思熟虑的苦心经营”。
    [2]葛饰北斋(1760-1849)、安藤广重(1797-1858)均为日本江户末期的浮世绘画家。
    [3]引自:戴维·考克斯《德彪西的管弦乐曲》P.36
    [1]亨德里克·威廉·房龙(Hendrik Willem Van Loon 1882--1944),荷籍美国著名人文主义作家和历史学家。出生在荷兰的鹿特丹,1903年就读于美国康奈尔大学,1911年获德国摹尼黑大学博士学位。房龙多才多艺,有二十多部作品在全世界出版,并畅销不衰。他的著作主要涉及历史和人物传记,文笔优美,知识广博,深入浅出。
    [2]引自:房龙《艺术》P.356
    [1]参考自:童炜钢《西方人眼中的东方绘画艺术》P.91
    [2]黄宾虹(1865-1955)名质,字朴存,生于浙江金华。擅长山水、花卉并注重写生,但成名相对较晚。50岁以后,他的画风逐渐趋于写实,80岁以后,才真正形成了人们所熟悉的“黑、密、厚、重”的画风。黄宾虹晚年的山水画,所画山川层层深厚,气势磅礴,惊世骇俗,这一显著特点,也使中国的山水画上升到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在我国近现代绘画史上,有“南黄北齐”之说,“北齐”指的是居住在北京的花鸟画巨匠齐白石,而“南黄”说的就是浙江的山水画大师黄宾虹。由于黄宾虹在美术史上的突出贡献,在他90岁寿辰的时候,被国家授予“中国人民优秀的画家”称号。其著作有:《黄山画家源流考》、《虹庐画谈》、《古画微》、《画学编》、《金石书画编》、《画法要旨》等,与邓实合辑《美术丛书》并有辑本《黄宾虹画语录》。)
    [3]引自:邵大箴《印象派绘画于中国审美趣味》
    [1]引自:http://www.sina.com.cn,2000年08月14日北京晚报
    [2]缂(Kè)丝(英译:silk tapestry with cut designs),又称作“刻丝”、“克丝”或“尅丝”,文异音同。旧时又“长刻丝”、“刻丝作”、“刻色”等。缂丝在海外也有其他名称“缀锦”、“缀织”、“织成锦”等。《玉篇》说:“缂,织纬也。”由于织造的作品在图案与素地接合处微显高低,呈现一丝裂痕,犹如镂刻而成,故称“刻丝”。其成品正反两面如一,与苏绣双面绣有异曲同工之妙。与刺绣、玉雕和象牙雕、景泰蓝并称为中国四大特种工艺品,并与云锦合称为中国两大珍品手工丝织物。古有“织中之圣”和“一寸缂丝一寸金”的美誉。由于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又被称之为“千年不坏艺术织品”。
    [1]引自:曹洞颇、邬建编著《丹青妙笔的意蕴:中国绘画赏析》P.5
    [2]引自:汤普森《德彪西:一个人和一位艺术家》P.17
    [1]引自:汤普森《德彪西:一个人和一位艺术家》P,18
    [1]参考自:汤普森《德彪西:一个人和一位艺术家》P.18
    [2]保罗·杜卡(1865-1935),法国作曲家,代表作有交响诗《魔法师的门徒》。
    [1]引自:《德彪西<大海>三首交响素描》P.5
    [2]引自:《德彪西<大海>三首交响素描》P.2
    [1]引自:戴维·考克斯《德彪西的管弦乐曲》P.46
    [2]引自:汤普森《德彪西:一个人和一位艺术家》P.24
    [3]引自:巴拉凯《德彪西画传》P.189
    [1]引自:让·巴拉凯《德彪西画传》P.102
    [2]引自:王耀华《世界民族音乐概论》P.129
    [1]参见:饶文心《世界民族音乐文化》P.77
    [2]参见:同上
    [3]参见:同上
    [4]参见:同上
    [1]参见:饶文心《世界民族音乐文化》P.82
    [2]引自:同上
    [3]引自:同上
    [1]引自: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P.279
    [2]具体分析见本章第三节。
    [3]引自:洛秦《心&音.com--世界音乐人文叙事》P.84
    [4]引自:Glenn Watkins《Soundings:Music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P.122
    [5]引自:洛秦《心&音.com--世界音乐人文叙事》P.84
    [6]具体分析实例见本章第三节。
    [1]引自:熊辉婧《论德彪西钢琴音乐的东方色彩》
    [1]引自:王耀华《世界民族音乐概论》P.15
    [1]引自:戴维·考克斯《德彪西的管弦乐曲》P.39
    [1]参考自:戴维·考克斯《德彪西的管弦乐曲》
    [1]引自:让·巴拉凯《德彪西画传》扉页
    [2]引自:汤普森《德彪西:一个人和一位艺术家》P.14
    [1]1603-1867年间,也叫德川幕府时代。
    [2]菱川师宣:日本浮世绘创始人。
    [3]引自:马延岳《外国美术史》P.218
    [4]印象派绘画代表人物作品中的浮世绘因素: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是较早的一位版画收藏家,他的作品《和服妇人》则是让自己的妻子穿上和服作为模特,背景是充满异国风情的扇子;他的《睡莲》更是明显体现出日本风格的影响:他特意建造了日本式的庭院,园中种满了睡莲,莲池上还架起日式拱桥;《睡莲》的构图则与安藤广重的《名所江户百景 龟户天神境内》如出一辙。马奈(Edouarad
    [1]引自:马延岳《外国美术史》P.218
    [2]作品见附录二。
    [3]引自:戴维·考克斯《德彪西的管弦乐曲》P.36
    [1]引自:戴维·考克斯《德彪西的管弦乐曲》P.45
    [2]引自:马延岳《外国美术史》P.218
    [3]引自:张前,王次熠《音乐美学基础》P.93
    [1]引自:戴维·考克斯《德彪西的管弦乐曲》P.45
    [2]爱德加·德加(Edgar Degas,1834-1917)印象画派代表人物。日本式的倾向,在他身上表现的更彻底,如题材的选择、独特的画面布局都表现出明显的“日本化”。其绘画注重色彩,大面积的色块占据着画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不过,这种色彩始终为现实主义服务。其画风不仅体现了印象派的特点,还有许多古典主义因素,因此其作品的意义远远超过人们在印象派中给予他的地位。
    [3]造成这一现象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日本绘画中存在着多页作品这样一种形式,因此许多欧洲人误以为是完整的作品,事实上却只是一个较大的多页作品的片段;二是,浮世绘作品最初是以瓷器和茶叶的包装材料这样一种附属身份进入欧洲的,因此按需要对包装材料进行剪裁的可能性极大;三是,描绘在日本的折叠屏风上的作品,一整幅屏风画必然会被人为地切割为数个部分,而一个被割裁的形象往往会在另一扇与之毗连的屏风上出现。
    [1]见47页注三。
    [2]引自:周姗《西方乐坛上的“椰岛之歌”--印度尼西亚甘美兰对西方音乐的影响》
    [3]参见:“德彪西”《分析德彪西<大海>》,http://www.popiano.org/index.htm
    巴拉凯,让(Jean Barraque)(法):《德彪西画传》,(宋杭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毕明辉:《20世纪西方音乐中的“中国因素”》,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6
    曹洞颇、邬建:《丹青妙笔的意蕴:中国绘画赏析》,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5
    蔡幸子“画中有乐 乐中有画--音乐与绘画的关系脞谈”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0.6)
    代百生“德彪西的钢琴作品〈塔〉中的东方情调诠释”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7.1)
    房龙(Van Loon,H.W.)(美):《艺术》,(赵莤,赵栩译),北京出版社,2000.12
    格劳特(Grout,D.J.),帕利斯卡(Palisca,C.V.)(美):《西方音乐史》,(汪启璋等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1
    葛云《东方之风--日本浮世绘版画对印象派、后印象派绘画的影响研究》(学位论文)
    高云龙“自然·精神与画家-从浮世绘版画看印象派”
    洪英、牛少岩“20世纪音乐创作的开拓者-关于德彪西音乐创作美学思想的分析”音乐探索,(2004.1)
    黄河涛“禅与中国艺术精神的嬗变”
    蒋毅“论音乐与绘画的色彩共性及运用”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3)
    考克斯,戴维(David Cox)(英):《德彪西的管弦乐曲》,(廖叔同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8
    朗多尔米,保(Paul Landormy)(法):《西方音乐史》,(朱少坤等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6
    洛秦:《心&音.com--世界音乐人文叙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5
    林瑞芝“德彪西: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东方”音乐探索(1985.1)
    李荣“论音乐与美术的通融关系--以德彪西音乐作品为例”中国音乐,(2005.2)
    马延岳:《外国美术史》,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7
    彭永启“德彪西音乐创作中的艺术自觉”上海音乐学院学术文粹,外国音乐研究卷
    钱亦平:《世界著名交响诗欣赏》,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4
    钱亦平:《钱仁康音乐文选》(下),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7
    饶文心:《世界民族音乐文化》,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9
    沈旋“德彪西的音乐语言”上海音乐学院学术文粹,外国音乐研究卷
    邵大箴“印象派绘画与中国审美趣味”
    史琳“对利玛窦与中西音乐交流几个问题的探讨”郑州大学学报,(2005.7)
    容惠“圣日尔曼莱昂的‘绿海'”,《三联爱乐》2007.6
    童炜钢:《西方人眼中的东方绘画艺术》,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8
    汤普森(Thompson,O.)(美):《德彪西:一个人和一位艺术家》,(朱晓蓉,张洪模译),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11
    王澍《德彪西音乐中的“意识流”现象初探》(学位论文)
    王耀华:《世界民族音乐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
    王振志“日本浮世绘版画对印象派几位画家的影响”
    王文“‘调性'观念的探索与创新-德彪西、斯克里亚宾调性手法研究”中国音乐学,(2004.2)
    武宁“德彪西音乐的诗意和色彩--从德彪西的音乐剑音乐、文学、绘画的关系”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4.4)
    熊辉婧《论德彪西钢琴音乐的东方色彩》(学位论文)
    徐昀《论相关文化因素对德彪西钢琴音乐的影响》(学位论文)
    奚泰来“竹摇神韵鼓瑟天籁--浅谈印尼的传统音乐甘美兰”合肥学院学报,(2004.3)
    张前,王次炤:《音乐美学基础》,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5
    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2
    朱秋华:《德彪西》,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1
    周宁:《世界是一座桥: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建构》,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
    张石森等:《西方印象主义艺术》,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5.11
    周姗“西方乐坛上的‘椰岛之歌'一印度尼西亚甘美兰对西方音乐的影响”文艺天地
    Fulcher,Jane,Debussy and His World,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1
    Lockspeiser,Edward,Debussy:His life and mind,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
    Lesure,Francois,"Debussy,(Achille-) Claude,"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USA: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Pasler,Jann,"Impressionism,"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USA: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Trezise,Simon,Debussy:La Mer,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Trezise,Simon,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Debussy,Oxfor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Vallas,Léon,Claude Debussy:His Life and Works,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s,1973
    Watkins,Glenn,Soundings:Music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New York:Schirmer Books,1988
    《德彪西〈大海〉三首交响素描》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