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聘礼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两周时期,聘礼是周天子与诸侯以及诸侯之间遣使往来的外交礼仪。从西周到春秋、战国,随着历史环境的发展变化,聘礼的形式与内容也在不断变化,经历了兴起、繁荣、衰亡的过程。本文以周代聘礼为研究对象,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研究内容,其一,从礼的角度出发,对聘问礼典做细致的梳理,明晰礼仪,阐发礼义,探讨礼制。其二,从史的角度出发,对周代包括西周、春秋、战国各个时期聘问礼的施行情况做全面的考察。以历史发展的眼光,辨证地看待聘问礼在周代的演变,进而以史验经,对礼书的史料价值进行相应判断。全文共分七个部分:
     第一章,对聘礼做准确的界定,探讨聘礼的起源及其在殷商时期的发展。聘有访问、问慰的意思,有婚姻嫁娶的意思,还有聘请、招请的意思。本文所讨论的聘礼,主要取其访问之义。聘字另两种释义,也揭示了聘礼的渊源与变化。礼的起源问题非常复杂,迄今尚无定论,关于聘礼的起源,交往说仍是目前最具启发和说服力的说法。两周时期,聘礼是天子、诸侯等政治实体之间遣使交往之礼,主要有三种类型,即天子聘诸侯、诸侯聘天子与诸侯互聘。聘礼的典型特征是有使者往来其间,出聘目的一般为结友好。甲骨及西周金文材料中凡于此特征相类者,我们均视之为聘。殷商甲骨卜辞中“使人于某”的占问,可看作是商代的聘事,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商代聘礼的情况。卜辞材料显示,殷商时期,聘礼已得到充分发展,商王朝和方国诸侯之间有聘使往来,但聘使在商代聘问活动中的作用并不显著。
     第二章,据金文材料讨论西周时期聘礼的实施。西周时期,聘礼的主要内容是天子聘诸侯,其事在金文中常用省、宁等表示。王后和王室大臣也可遣使聘问诸侯。诸侯遣使聘问天子的情况并不常见,诸侯多亲自前往宗周觐见天子。诸侯之间的互聘活动也不显著。周王与异邦小国之间有使者互访,但小国之君仍要来周觐见。西周时期,殷见礼是天子与诸侯之间一种比较特殊的遣使交往方式。殷见礼一般是天子派大臣到成周或诸侯国某地召集一方诸侯举行集会之礼。殷见礼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变礼。金文所见西周殷见礼与《周礼》中的殷见、殷国等礼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新出霸伯盂铭文中记载的傧礼、赠礼、贿礼等接待宾客的礼仪与《仪礼·聘礼》基本相合,说明西周早期宾礼已经相当齐备。两者在仪节过程、所用礼物及礼节具体程序上仍存在若干差异,表明西周时期礼仪尚未完全定型。
     第三章,分析春秋时期聘礼的特点及发展轨迹。春秋时期,王室衰微,五霸更迭,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聘礼十分稀疏,在政治上也不占重要地位;诸侯之间的聘礼日益频繁,且深受霸主政治的影响。春秋前期,聘礼主要发生在邻国之间。春秋中期,诸侯往聘霸主是聘礼的主要内容,聘以致贡赋的局面逐渐形成,聘礼演变为霸主经济剥削的工具。春秋晚期,随着霸业的衰落,诸侯之间的聘问活动明显减少。春秋时期,诸侯聘问施报之不平衡是此时期聘礼的主要特点,大小国之间受聘多寡及施报聘币丰薄皆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也最终导致了聘礼的衰亡。春秋时期,聘礼有着重要的政治调节作用,聘问活动客观上也加强了各国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春秋时期,行人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行人多由卿大夫充任,主要职掌出使诸侯、接待来使、应对宾客等外交事务,其外交活动的成败往往关系国家之安危,因此行人多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及职业素养。
     第四章,以比较研究的方法对聘礼的仪节内容进行考证。聘礼仪节繁缛,《聘礼》经文依行礼时序可划分为五个部分,33个小节。《聘礼》中礼仪的制定遵循尊卑、谦敬、由便等原则,反映了《聘礼》的编纂受到儒家尊尊亲亲伦理思想的影响。将《左传》所记聘礼仪节与《仪礼·聘礼》相比较,可以发现有些仪节二书的记载相同,仅有详略之异,此类仪节可从经传互证的角度互相发明,可见春秋时期聘问之礼的基本步骤与《聘礼》相符。有些仪节二书记载不尽相同,甚至有互相抵牾处,此类仪节可作为反证以明其确实存在,其不同主要由于春秋时期诸侯卿大夫违礼僭越所造成。还有些仪节二书往往此有彼无或此无彼有,对此则要作具体分析,以探求其原因。比较的研究表明《聘礼》确实经过儒家学者整齐划一的编排,并掺入了理想化的成分,但其撰作确有史实依据。
     第五章,探讨《聘礼》中出现的职官。聘礼在周代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宾主双方为聘礼而动员的职官众多,这在《聘礼》中有集中体现。《聘礼》记诸侯大聘之礼,属诸侯礼,因此所记职官多为诸侯之臣,同时聘使和主国卿大夫的家臣也多参与行礼。《聘礼》所记职官职掌多与《周礼》同名职官相合,也可以在《左传》、《国语》等史料中寻得其历史渊源,特别是《聘礼》以宰为公臣之长的官制体系与《周礼》中的职官系统相合,也接近春秋早期鲁、宋等诸侯国官制的特点。
     第六章,探讨《周礼》中的朝聘制度,并对《周礼》宾礼类职官加以梳理。《周礼》对于朝聘礼制的记述非常完备,且体系谨严。天子聘诸侯有存、覜、省之礼;诸侯聘天子有时聘、殷覜之礼;诸侯朝天子则有四时常朝与会同之礼,其中四时常朝依行礼时间又有朝、觐、宗、遇之别,会同之礼又分为时见、殷见、巡守、殷国四种类型;诸侯之间也有往来朝聘之礼。《周礼》书中保存了一定的周代礼制,也包含有作者的理想化成分。《周礼》对掌宾客事务的职官记载颇为详备,职官众多且职责明确。
     第七章,探讨战国时期聘礼的发展。战国时期,随着诸侯国关系的调整与变化,聘礼在诸侯交往过程中的作用减弱,聘礼已不再经常举行。战国铜铭及简牍材料中仍有以聘问之事纪年者,说明聘礼的影响犹在。七国之间的使臣往来十分频繁,各国仍普遍设有行人之官,使者则多由纵横雄辩之士担任。战国时期的外交实践更加复杂多样。战国时期的外交礼仪继承了春秋聘礼的基本仪节,但也出现带有时代特征的新变化。
Pin Li is a kind of diplomatic action by sending messengers among the emperorand princes in the Zhou Dynasty. There are mainly three types: the emperor visiting theprinces, the prince visiting the emperor and the princes visiting each other. With thedevelopment of history environment from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to the Spring andAutumn Period and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 form and contents of Pin Li isconstantly changing. It has experienced the process of rise, prosperity and decline. Theobject of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Pin Li of the Zhou Dynasty, to review literature onetiquette and to estimate the historical value of these records. The full text is dividedinto seven parts:
     Chapter I, to define Pin Li, explore the Pin Li's origin and its development in theShang Dynasty."Pin" has three meanings: access, marriage, hire. In this article itmeans access. The meanings of "pin" revealed the origin and changes of Pin Li. Thereare many theories about the origin, the theory of association is the most instructive andpersuasive one. Its typical characteristic is sending messengers for friendly intercourse.Activities with this feature could be considered as Pin Li in oracle and bronzeinscriptions materials. For example, the oracle "sent an emissary to a certain place"could be regarded as Pin Li, which partly reflects the condition of Pin Li in the ShangDynasty. Materials shows that Pin Li has been developed fully in the Shang Dynasty,and messengers contacted the king and the princes. But the effect of messengers is notobvious.
     Chapter II, according to bronze inscriptions materials, to discuss theimplementation of Pin Li in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To the time of the WesternZhou, the main contents of Pin Li were sending messengers from the emperor toprinces. These access events are commonly expressed with "Xing","Ning" in the bronze inscriptions. So did the queen and the ministers. It was not common thatprinces visited the emperor. They usually need to visit the emperor themselves. Princesrarely visited each other, too. In addition, there were messengers between the ZhouDynasty and other small countries. The monarch of a small country still need to visitthe emperor. Yinjianli was a special diplomatic way between the emperor and theprinces. Messengers who dispatched by the emperor called several princes togetherand held a rally. There are some changes in practice. Records about Yin Jian Li inbronze inscriptions and Zhou Li have both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The etiquettedescribed in Ba Bo Yu is similar with that in Yi Li, but different in details. This showsthat Bin Li have quite improved at the early Western Zhou Dynasty, not yet completelyset.
     Chapter III, to analysi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ing trajectory of Pin Li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he emperor declined and five overlordsreplaced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Pin Li was becoming very sparse betweenthe emperor and princes, but more frequent among princes. The contents of Pin Liwere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overlord.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at Period, Pin Li mainlyoccurred between neighboring countries. In the mid-term of the Period, the princesvisited the overlord with coins, based on which tribute was formed gradually. Then PinLi gradually became a tool of economic exploitation by the overlord. In the late Springand Autumn Period, diplomatic actions between princes were reduced significantlyalong with the decline of the overlord. The imbalance of giving and repay was themain characteristic of Pin Li during that time. Between large and small countries therewere great differences in the number of visitations and coins. That eventually led to thedecline and fall of Pin Li. Pin Li has playing an important part in political regulation.Economic and cultural exchanges had been strengthened Objectively. Messengers were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Pin Li. Xing Ren most served by literati and officialdom.So they mainly had achieved a high cultural and professional accomplishment. TheirResponsibilities were diplomatic affairs which was often related to national security,such as sending messengers to foreign countries, receiving guests from other countries, and so on.
     Chapter IV, to research Pin Li by a comparative approach. The contents of Pin Licould be divided into five parts,33sections. Humble, respectful and convenience,these are principles in formulating the etiquette in Pin Li. It reflects that the book isinfluenced by the Confucian ethical thought. Compared Pin Li with Zuo Zhuan inrecords about Pin Li, we have discovered several results as follows: firstly, somerecords are similar in two books, just different in details. This shows that the basicsteps of Pin Li at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re concordant. Secondly, somerecords are not the same, even inconsistent. These evidences could prove that it hadexisted. The differences are mainly due to the breach of etiquette by princes or theliterati and officialdom. Thirdly, some contents are found in one book but not in theother. Specific analysis should be made to find out the reasons. The comparative studyshows that Pin Li is based on historical facts, though it is written by confucian scholarswith uniform compilation and idealization.
     Chapter V, to investigate officials in Pin Li. Pin Li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political life of the Zhou Dynasty. Lots of officials participated in activities. Itdescribed the ceremony between the princes, so the officials are most ministers of theprinces, messengers and host country officials. Their responsibilities described in PinLi are similar with Zhou Li. The historical origins could be found in the historicaldocuments like Zuo Zhuan, Guo Yu. The bureaucracy system in Pin Li that Zai is thehighest government official is close to the official system in Zhou Li, as well as theofficial system of princes such as Lu, Song at early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Chapter VI, to analysis ChaoPin system in Zhou Li and review Bin Li officials.Chao Pin activities have been recorded perfectly and rigorously in Zhou Li, whichincluding Cun, Tiao, Xing (emperor to princes), Shi Pin, Yin Tiao, Chao Jian and HuiTong (princes to emperor). ChaoJian included four types: Chao, Jin, Zong, Yu.HuiTong also included four types, namely: ShiJian, YinJian, XunShou, YinGuo.Between the princes there are Chao Pin activities, too. In the book of Zhou Li, theauthor records etiquette of the Zhou Dynasty with idealization. Binli officials are recorded in detail in Zhou Li.
     Chapter VII,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Pin Li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The influence of Pin Li was weakened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with theregulation and changes of the princes. Pin Li was held no longer as frequently asbefore. However, we could find out its influence from materials such as bronzeinscriptions and bamboo slips. Communications between the seven countries were veryfrequent. Many countries had the official position of Xing Ren which were served by alot of eloquent people. Because of the more complex and diverse practice at the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 diplomatic etiquette inheriting from Pin Li of the Spring andAutumn Period has appeared new changes.
引文
1杨天宇:《郑玄三礼注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50页。
    1杨天宇:《仪礼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2钱玄:《三礼通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3谢德莹:《仪礼聘礼仪节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3年。
    4陈戍国《先秦礼制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
    5杨宽:《古史新探》,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6刘雨:《金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8年。
    7李无未:《周代朝聘制度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
    8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4月。
    9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1王龙正:《匍鸭铜盉与覜聘礼》,《文物》,1998年第4期。
    2王龙正:《匍盉铭文补释并再论覜聘礼》,《考古学报》,2007年04期
    3见晁岳佩:《经史散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
    4徐杰令:《春秋邦交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5李无未《战国时期朝聘制度的破坏》,《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04期。
    6杨峰:《〈左传〉中所见礼初探》,四川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7代瑞娟:《〈左传〉礼制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8李崇远:《春秋三传礼异同考要》,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67年。
    9白慕唐:《左传中关于礼的史料分析》,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一般史组)硕士论文,1972年。
    10小林茂:《春秋左氏议礼考述》,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硕士论文,1981年。
    11宋鼎宗:《春秋左氏传宾礼嘉礼考》,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硕士论文,1971年。
    12魏铭仪:《〈春秋左氏传〉聘礼研究》,铭传大学应用中国文学系硕士论文,2008年。
    13李秀亮:《国语礼制资料类纂与初探》,烟台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1郁台红:《春秋朝聘研究》,玄奘人文社会学院中国语文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年
    2庄丽卿:《先秦贽见礼探论》,中兴大学中国文学系硕士论文,2007年。
    3刘永炎:《春秋社会变迁初探——以〈左传〉宾礼为考察重点》,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教学硕士班硕士论文,2008年。
    4舒蓉:《上古宾礼研究》,青岛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5郜积意:《汉代〈春秋〉学中的朝聘礼之争》,《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6郑宪仁:《仪礼聘礼仪节之研究》,南台科技大学学报卷三十一,2006年12月。
    7洪春音:《左传中所见聘礼仪节研究》,《孔孟学报》第七十六期,1998年9月。
    8张中惠:《仪礼聘礼职官职掌探析》,《孔孟月刊》,第32卷第2期,1993年10月。
    9陈智勇:《先秦时期朝聘场合的文化交流与传播》,《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2期。
    10陈智勇:《论先秦时期朝聘仪节的文化特征》,《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1黎虎:《周代交聘礼中的“礼尚往来”原则》,《文史哲》,2009年03期。
    2黎虎:《周代交聘中的对等性原则》,《史学集刊》,2010年第2期。
    3黎虎:《殷代外交制度初探》,《历史研究》,1988年05期。
    4沈之瑜:《试论卜辞中的使者》,《中原文物》,1990年第3期。
    5李无未:《商代朝聘及其相关问题》,《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01期。
    6陈智勇:《试析夏商时期的朝聘关系》,《殷都学刊》,2001年04期。
    7郭旭东:《卜辞与殷礼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8张秀华:《西周金文六种礼制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9郑春生:《朝聘礼制管窥》,《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3期。
    10徐杰令:《春秋聘问考》,《北方论丛》,2003年1期。
    11石艳芳:《试论春秋时期朝聘的特点》,《贵州文史丛刊》,2001年1期。
    12黎虎:《周代的交聘使者及使团》,《史学集刊》,2008年第4期。
    1徐杰令:《略论春秋邦交中的使节》,《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广州:新世纪出版社,2006年,第206-217页。
    2闫丽环:《春秋“行人”初探》,《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3陈彦辉:《试论春秋行人的知识结构》,《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沈松勤:《试论〈左传〉的行人辞令》,《杭州大学学报》,1983年01期。
    5王守谦:《略论〈左传〉中的行人与行人辞令》,《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2期。
    6胡安莲:《论〈左传〉“行人”及其辞令特色》,《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1沈文倬:《略论礼典的实行和〈仪礼〉书本的撰作》,《文史》第15、16辑。
    1俞正燮:《癸巳类稿》,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64页。
    2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1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凤凰出版社,2007年,第1081页。
    1《战国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399页。
    2清朱彬撰,沈文倬、水渭松点校:《礼记训纂》,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845页。
    3如黎虎认为“聘礼乃渊源于远古之婚礼”;婚礼与聘礼之间“具有一定的共性”;西周春秋时期联姻与交聘相结合。见《论聘礼与婚礼的渊源关系》,《文史》,2009年第1期。
    4参钱玄:《三礼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939页。
    5参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
    1杨天宇:《仪礼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366页。
    2胡培翚:《仪礼正义》,《续修四库全书》本,第92册第229页。
    1杨天宇:《仪礼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278页。
    1钱玄:《三礼通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634页。
    2西周金文中就没有发现“聘”字,我们只能通过对金文中具体事件的考察来认定其为聘事。
    3可参郑春生:《朝聘礼制管窥》,《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3期。
    4有学者认为甲骨文中的“”(《合集》36181)、“寇”(《合集》6816)及西周金文“”(《毛公鼎》,《集成》5.2841)等字即是聘字。(李雪山:《商代方国及其制度》,第275-277页。郭沫若:《十批判书》,人民出版社,1954年,第9页。)但这一看法并没有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同,如有学者就认为“甹”字,其义不详。(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中华书局,1996年,第1042页。)几条寇周卜辞,也有学者认为不可能是聘问的使者。(杨升南:《卜辞所见诸侯对商王室的臣属关系》,《甲骨文与殷商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61页。)
    5见《左传》成公八年:“秋,召桓公来赐公命。”
    6《左传》定公十四年:“天王使石尚来归脤。”
    7《左传》文公九年:“秦人来归僖公、成风之襚。”
    1《左传》隐公三年:“王三月壬戌,平王崩。赴以庚戌,故书之。”
    2《左传》隐公四年:“宋公使来乞师。”
    3见簋(《集成》4195):“王命眔弔(叔)父归(馈)吴姬饴器。”
    4包山第12号简。
    1参罗通秀:《论礼的意义及缘起》,《江汉论坛》,1994年09期。
    2杨志刚:《先秦礼制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页。
    3张自慧:《礼文化的价值与反思》,学林出版社,2008年,第40页。
    4常金仓先生说“荀子所言是礼的应用而非礼的起源。”应也是出于这个方面考虑。见《手势语言与原始礼仪》,《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第27页。又可参梅珍生:《晚周礼的文质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80页。
    1王国维:《观堂集林·释礼》,中华书局,1959年,第291页。
    2郭沫若:《十批判书·孔墨的批评》,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96页。
    3裘锡圭:《甲骨文中的几种乐器名称》,《中华文史论丛》,1980年第2辑,第67-81页。
    4林沄:《豊豐辨》,《古文字研究》,1985年第12辑,第181-186页。
    5郑杰祥:《释礼、玉》,《华夏文明》第1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6刘师培:《古政原始论之十·礼俗原始论》,《刘师培全集》第2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第54页。
    7柳诒征:《中国礼俗史发凡》,《柳诒征史学论文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615页。
    1杨宽:《古史新探》,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06页。
    2参彭林:《从俗到礼》,《寻根》,1998年05期;《中国古代礼仪文明》,中华书局,2004年,第20页。
    3钱玄:《三礼通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0页。
    4杨宽:《古史新探》,中华书局,1965年,第234页。
    5李泽厚谓:礼“是原始巫术礼仪基础上的晚期氏族统治体系的规范化和系统化。”见《中国古代思想史》,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8页。
    6杨志刚将其表述为:“礼起源于原始先民的仪式活动。”见《中国礼仪制度研究》,第7页。
    7常金仓:《手势语言与原始礼仪》,《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l期,第26-32页。又可参《周代礼俗研究》,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11-19页。
    1参杨堃:《民族学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2参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45页。《西周册命制度·序》,学林出版社,1986年。《礼的起源》,《孔子研究》,1986年第1期。
    3可参曹建敦,郭江珍:《近代以来礼制起源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平顶山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4杨志刚:《先秦礼制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0页。
    5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三联书店,1996年,第246页。
    6杨华:《先秦礼乐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40页。
    7金景芳先生说:“礼起源于父权制,从儒家论著中可以看出来。”见《古史论集》,济南:齐鲁书社,1981年,第158页。后先生又在《谈礼》一文中说到:“礼是自男女有别开始,至有君臣有上下完成。”见《谈礼》,《历史研究》,1996年第6期。
    8常金仓:《周代礼俗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7页。
    1李衡眉:《礼仪起源于有虞氏说》,《烟台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2高炜:《中原龙山文化葬制研究》,《中国考古学论丛》,科学出版社,1993年。《晋西南与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汾河湾与晋文化》,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6年。
    3高炜:《龙山时代的礼制》,《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235-244页。
    4陈剩勇:《礼的起源——兼论良渚文化与文明起源》,《汉学研究》,1999年第1期。
    5林华东:《从良渚文化看中国文明的起源》,《浙江学刊》,1994年第6期。
    6吴汝祚:《良渚文化礼制的形成及其影响》,《杭州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7郭大顺:《辽河文明的提出与对传统史学的冲击》,《寻根》,1995年第6期。《红山文化的“唯玉为葬”与辽河文明起源特征再认识》,《文物》,1997年第8期。
    8参张自慧:《礼文化的价值与反思》,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年,第36页。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第311页。
    9陈戍国:《先秦礼制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9、13、61页。
    1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50-263页。
    2陈戍国:《先秦礼制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1页。
    3杨宽:《古史新探》,中华书局,1965年,第339页。
    1参岛邦南:《殷墟卜辞研究》,台北鼎文书局,1975年。丁山:《甲骨文所见氏族及其制度》,中华书局,1988年。钟柏生:《殷商卜辞地理论丛》,艺文印书馆,1989年。郑杰祥:《商代地理概论》,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李雪山:《商代分封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2关于商代的爵称,学界有不同的观点,董作宾、胡厚宣、岛邦男、裘锡圭等都曾提出各自的看法。李雪山认为殷商时代诸侯的爵称有侯、伯、子、男、任、田、亚、妇八种。参《商代分封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56页。
    3王国维:《观堂集林》,中华书局,1959年,第465-466页。
    4参董作宾:《五等爵在殷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六本第三分册,1936年。胡厚宣:《殷代封建制度考》,《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张秉权:《卜辞所见殷商政治统一的力量及其达到的范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50本第1分册,1979年,219-220页。岛邦男:《殷墟卜辞研究》。杨升南:《卜辞所见诸侯对商王室的臣属关系》,《甲骨文与殷商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李雪山:《商代分封制度研究》。
    5参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第9章,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黄中业先生亦曾撰《商代“分封”说质疑》一文,认为在中国历史上,分封实始自西周,商代并无分封之事。见《学术月刊》,1986年,第5期。
    6参杨升南:《卜辞所见诸侯对商王室的臣属关系》,《甲骨文与殷商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7林沄:《甲骨文中的商代方国联盟》,《古文字研究》,1981年,第6辑;于省吾:《从甲骨文看商代社会性质》,《东北人民大学人文科学学报》,1957年,第2、3期;齐文心:《关于商代称王的封国君长的探讨》,《历史研究》,1985年第2期;葛英会:《殷墟卜辞中所见王族及相关问题》,《纪念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三十周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l990年;江林昌:《商代前期:部落联盟共主向方国联盟共主的过渡》,《殷都学刊》,2006年第2期。
    8杨升南:《卜辞所见诸侯对商王室的臣属关系》,《甲骨文与殷商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徐义华:《商代国家性质申论》,《殷都学刊》,2007年01期。
    2参王贵民:《说御史》,《甲骨探史录》,三联书店1982年。胡厚宣《殷代的史为武官说》,《全国商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殷都学刊》增刊,1985年2月,第183-197页。黎虎:《殷代外交制度初探》,《历史研究》,1988年05期。沈之瑜:《试论卜辞中的使者》,《中原文物》,1990年第3期。
    1参沈之瑜:《试论卜辞中的使者》,《中原文物》,1990年第3期。
    2参黎虎:《殷代外交制度初探》,《历史研究》,1988年05期;郭旭东:《卜辞与殷礼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博士论文。
    3参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中华书局,1999年,第3432页。
    1参黎虎:《殷代外交制度初探》,《历史研究》,1988年05期;郭旭东:《卜辞与殷礼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陈戍国:《先秦礼制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61页。
    2丁山:《甲骨文所见氏族及其制度》,中华书局,1988年,第13-14页。
    3黎虎:《殷代外交制度初探》,《历史研究》,1988年05期。
    4参陈智勇《试析夏商时期的朝聘关系》,《殷都学刊》,2001年04期;郭旭东《卜辞与殷礼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5参黎虎:《殷代外交制度初探》,《历史研究》,1988年05期。
    1《周礼·大行人》郑注
    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5年,第77页。
    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5年,第27页。
    3何宁撰:《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第533页。
    4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233页。
    5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892页。
    1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凤凰出版社,2007年,第361、593页。
    2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第1495页。
    3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中华书局,1986年,第131页。
    4马承源主编:《商周青铜器铭文选》,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35页,后文引此书省称《铭文选》。
    1黄以周:《礼书通故》,中华书局,2007年,第1195页。
    1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209页。
    2黄以周:《礼书通故》,中华书局,2007年,第2195页。
    3姚际恒著,陈祖武点校:《仪礼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261页。
    1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77页。
    2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中华书局,1997年,第164页。
    1参马承源主编:《商周青铜器铭文选》,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20页。
    1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方濬益《缀遗斋彝器考释》均认为“”即“纪”。
    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5年,第17页。
    3王龙正、姜涛、娄金山:《匍鸭铜盉与覜聘礼》,《文物》,1998年第4期。91页图三。
    4参李学勤:《论应国墓地出土的匍盉》,《平顶山师专学报》,1999年2月。
    5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504页。
    7周永珍:《两周时期的应国、邓国铜器及地理位置》,《考古》,1982年第1期。
    8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461页。
    1胡厚宣等:《甲骨探史录》,北京:三联书店,1982年,第43-44页。
    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5年,第184页。
    3徐锴:《说文系传·韋部》,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04页。
    4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5年,第887页。
    5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651页。
    6参李学勤:《论应国墓地出土的匍盉》,《平顶山师专学报》,1999年2月。
    7参李峰:《西周的政体》,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10年。
    1参沈文倬:《菿闇文存·觐礼本义述》,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391页。
    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5年,第37页。
    1参李峰:《西周的政体》,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10年,第259页。
    1此器出土于浚县辛村,卫国之器,铭文中的公应是卫公。参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12月,第169页。
    2参胡长春:《新出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安徽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第151页。裘锡圭:《应侯视工簋补释》,《文物》,2002年第7期。
    1王龙正、姜涛、娄金山:《匍鸭铜盉与覜聘礼》,《文物》,1998年第4期。
    2李学勤:《论应国墓地出土的匍盉》,《平顶山师专学报》,1999年第1期。
    3刘桓:《关于匍盉“柬”字考释》,《考古》,2001年第6期。
    4陈昌远、王琳:《“匍鸭铜盉”应为“匍雁铜盉”新释》,《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5王龙正:《匍盉铭文补释并再论覜聘礼》,《考古学报》,2007年第4期。
    1李学勤、唐云明:《元氏铜器与西周的邢国》,《考古》,1979年01期。
    2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574页。
    1王引之:《经义述闻》,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93-294页。
    2王聘珍撰,王文锦点校:《大戴礼记解诂》,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26页。
    3黄怀信主撰;孔德利、周海生参撰:《大戴礼记汇校集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第785页。
    4李无未:《周代朝聘制度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26页。
    1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中华书局,1986年,第95页。
    2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中华汉语工具书书库》,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三十三册第484页。
    3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中华书局,1986年,第97页。
    4李峰:《西周的政体》,三联书店,2010年,第257页。
    5姚际恒著,陈祖武点校:《仪礼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261页。
    1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8卷》,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0、32页;《令彝令簋与其它诸器物之综合研究》,《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科学出版社,1961年,第49页。
    1参李学勤《太保玉戈》,《李学勤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第399页;《谈叔夨方鼎及其它》,《文物》,2001年第10期。
    2王辉《叔夨方鼎》,《商周金文》,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46页。
    3陈斯鹏:《唐叔虞方鼎铭文新解》,见张光裕,黄德宽主编:《古文字学论稿》,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80-191页。
    4参徐锡台、李自智,《太保玉戈铭补释》,《考古与文物》,1993年第3期。
    5按:此器的发现及流传、收藏情况可参看庞怀靖:《跋太保玉戈——兼论召公奭的有关问题》,《考古与文物》,1986年第1期。
    6参李学勤:《太保玉戈》,《李学勤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第394页;
    7按:铭文“令厉侯辟,用走百人”,学者尚有不同的解释,笔者此处用李学勤所释。
    8李学勤:《李学勤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第394页。
    9蔡运章:《论太保玉戈铭文及相关问题》,《甲骨金文与古史新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19页。
    1郭沫若:《保卣铭释文》,《考古学报》,1958年第1期;黄盛璋:《保卣铭的时代与史实》,《考古学报》,1957年第3期;孙稚雏:《保卣铭汇释》,《古文字研究第五辑》,中华书局,1981年,第191-210页;孙斌来:《“保卣”铭文释疑》,《吉林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3期。
    2平心:《保卣铭略释》,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中华文史论丛第四辑》,中华书局,1963年,第32-34页;蒋大沂:《保卣铭考释》,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中华文史论丛第五辑》,中华书局,1964年,第63-138页;赵光贤:《“明保”与“保”考辩》,《中华文史论丛第二十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81-186页。
    3彭裕商:《保卣新解》,《考古与文物》,1998年第4期;高智群:《保卣》铭文考释中的几个问题》,《学术集林》卷15,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第73页。
    4王进锋:《〈保卣〉铭剩义》,《唐都学刊》,2008年第3期。
    5黄盛璋:《保卣铭的时代与史实》,《考古学报》,1957年第3期;郭沫若:《保卣铭释文》,《考古学报》,1958年第1期。
    6平心:《保卣铭略释》,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中华文史论丛第四辑》,中华书局,1963年,第32-34页。
    7孙斌来:《“保卣”铭文释疑》,《吉林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3期。
    8彭裕商:《保卣新解》,《考古与文物》,1998年第4期。
    9蒋大沂:《保卣铭考释》,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中华文史论丛第五辑》,中华书局,1964年,第63-138页。
    10李学勤:《李学勤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第394页。
    11赵光贤:《“明保”与“保”考辩》,《中华文史论丛第二十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81-186页。
    1胡顺利:《对保尊铭文考释的一点意见》,《中原文物》,1981年第2期。
    2黄盛璋:《保卣铭的时代与史实》,《考古学报》,1957年第3期。
    3孙斌来:《“保卣”铭文释疑》,《吉林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3期。
    4彭裕商:《保卣新解》,《考古与文物》,1998年第4期。
    5蒋大沂:《保卣铭考释》,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中华文史论丛第五辑》,中华书局,1964年,第63-138页;赵光贤:《“明保”与“保”考辩》,《中华文史论丛第二十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81-186页。
    6白川静说,参孙稚雏:《保卣铭汇释》,《古文字研究第五辑》,中华书局,1981年,第191-210页。
    7平心:《保卣铭略释》,《中华文史论丛第四辑》,中华书局,1963年,第32-34页。
    8李学勤:《邲其三卣与有关问题》,《全国商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殷都学刊》增刊,1985年2月,第453页。
    9黄盛璋:《保卣铭的时代与史实》,《考古学报》,1957年第3期;郭沫若:《保卣铭释文》,《考古学报》,1958年第1期。
    10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中华书局,2004年,第7-9页。
    11高智群:《保卣》铭文考释中的几个问题,《学术集林》卷15,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第78页。
    12可参彭裕商:《保卣新解》,《考古与文物》,1998年第4期。
    1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中华书局,2004年,第41页。
    2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中华书局,1986年,第203页。
    3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8卷,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32页。
    1张光裕:《西周士百父盨铭所见史事试释》,《古文字与古代史》第1辑,历史语言研究所,2007年。
    2黄锡全:《西周“文盨”补释》,张光裕、黄德宽主编:《古文字学论稿》,安徽大学出版,2008年。李学勤:《文盨与周宣王中兴》,《文博》,2008年第2期。
    1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山西省考古所:《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六次发掘》,《文物》,2001年8期。
    2参李伯谦:《叔夨方鼎铭文考释》,《文物》,2001年第8期;李学勤:《谈叔夨方鼎及其它》,《文物》,2001年第10期;饶宗颐等:《曲沃北赵晋侯墓地M114出土叔夨方鼎及相关问题研究笔谈》,《文物》,2002年第5期;《晋侯墓地出土青铜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年。刘钊:《叔夭方鼎铭文管见》,《黄盛璋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2005年,第158-162页。刘宗汉:《叔夨方鼎“王乎殷厥士赍叔夨”解》,《历史研究》,2003年第3期。王辉:《商周金文》,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46页。陈斯鹏:《唐叔虞方鼎铭文新解》,张光裕,黄德宽主编:《古文字学论稿》,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80-191页。
    3陈斯鹏:《唐叔虞方鼎铭文新解》,张光裕,黄德宽主编:《古文字学论稿》,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80-191页。
    4刘雨:《西周金文中的“周礼”》,《金文论集》,紫禁城出版社,2008年。
    5王辉:《叔夨方鼎》,《商周金文》,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46页。左安民说见《细说汉字》,九州出版社,2005年,第502页。
    1刘宗汉:《叔夨方鼎“王乎殷厥士赍叔夨”解》,《历史研究》,2003年第3期。
    2伍仕谦:《微氏家族铜器群年代初探》,《古文字研究》第5辑,中华书局,1981年,第107页。
    3陈斯鹏:《唐叔虞方鼎铭文新解》,张光裕,黄德宽主编:《古文字学论稿》,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80-191页。
    4参张秀华:《西周金文六种礼制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1沈文倬:《觐礼本义述》,《菿闇文存》,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17页。
    2参李学勤:《邲其三卣与有关问题》,《全国商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殷都学刊》增刊,1985年2月,第462页。
    3孙诒让:《周礼正义》卷六十四,中华书局,1987年。
    4金锷:《求古录礼说》,《清经解续编》第三册,上海书店影印本,1988年,第333页。
    5钱玄、钱兴奇:《三礼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656-657页。
    1参刘雨:《西周金文中的“周礼”》,《金文论集》,紫禁城出版社,2008年,第60页。
    2参李峰:《西周的灭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212-214页。王世民:《西周春秋金文中的诸侯爵称》,《历史研究》,1982年03期。
    3唐兰释为使者之名,《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第465页;李学勤释为陈虏系,意为眉敖有所虏获,命人献俘于王,王大笑。《新出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05页;马承源主编《商周青铜器铭文选》释为眉敖之名,见第三册第137页。今从《铭文选》之释。
    4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第466页。李学勤读为唏琋,恐误。
    1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凤凰出版社,2007年,第124页。
    2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中华书局,1997年,第185页。
    3马承源主编:《商周青铜器铭文选》(三),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40页。
    4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202页下。
    5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5年,第238页。
    6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中华书局,1997年,第185页;连劭名:《西周金文中的“眉敖”》,《四川文物》,2007年第3期。
    7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5年,第1348页。
    8杜预:《春秋经传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372页。
    9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中华书局,1997年,第185页。
    10转引自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中华书局,1997年,第185页。
    11参马承源主编:《商周青铜器铭文选》(三),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37页。
    1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中华书局,1986年,第101页。
    2杜预:《春秋经传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77页。
    1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中华书局,1986年,第104页。
    2谢尧亭:《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霸国墓地》,《2010中国重要考古发现》,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年,第65-73页。
    3黄锦前、张新俊:《霸伯盂铭文考释》,武汉大学简帛网论文,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494,2011年6月15日,以下简称黄文。此文后发表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2年05期。
    4曹建敦:《霸伯盂铭文与西周时期的宾礼》,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论文,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1560,2011年6月22日,以下简称曹文。
    5李学勤:《翼城大河口尚盂铭文试释》,《文物》,2011年09期,第67-68页。
    1参陈澧:《东塾读书记(外一种)》,三联书店,1998年,第138页。
    2参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5,第727页。
    3参马承源主编《商周青铜器铭文选》,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三卷第42页。
    1参钱玄、钱兴奇:《三礼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098页。
    2参杨天宇先生:《仪礼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350页。
    3凌廷堪《礼经释例》,上海书店影印《清经解》本,1988年,第五册第172页。
    4笔者按:《仪礼》之“醴”有“醴”、“礼”之争,本文从杨天宇先生用夏炘《学礼管释》之说。见《仪礼译注》,第22页。
    1郭沫若:《金文丛考》,《郭沫若全集》,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79页。
    2李学勤:《小盂鼎与西周制度》,《历史研究》1987年第5期。
    3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中华书局,1986年,第186页。
    4周宝宏:《西周青铜器重器铭文集释》,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382页。
    5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中华书局,2004年,第111页。
    6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选》,第三卷第43页。
    1参杨天宇:《周礼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577页。
    2参杨天宇:《仪礼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388页。
    3《左传·昭公五年》
    1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第853页。
    2杨天宇:《仪礼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356页。
    3参《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中国文物报》2010年1月7日第6、7版“山西重要考古发现”。
    1参杨天宇:《仪礼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342页。
    2参杨天宇:《仪礼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31页、406页。
    3《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1《北史》卷九四《室韦》
    2凌廷堪:《凌廷堪全集·礼经释例》,黄山书社,2009年,第397页。
    3参《仪礼·觐礼》贾《疏》
    1《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中国文物报》2010年1月7日第6、7版“山西重要考古发现”。
    2参胡培翚:《仪礼正义》,《续修四库全书》本,第90册第280页。
    1《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中国文物报》2010年1月7日第6、7版。
    1晁岳佩:《经史子集·论春秋朝聘》,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6页。
    2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周疆域论》,中华书局,1993年,第501页。
    3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5年,第106页。
    1《左传》宣公九年:“春,王使来征聘。”
    2王贵民、杨志清编著:《春秋会要》,中华书局,2009年,第346页。
    3顾栋高:《春秋大事表·春秋宾礼表》,中华书局,1993年,第1561页。
    4晁岳佩:《经史子集·论春秋朝聘》,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5页。
    5唐啖助、赵匡说:“诸侯之于天子,有朝贡,亦无聘。”(黄以周《礼书通故》引)啖、赵著作已佚,不知其何所据而如是说。元赵汸云:“并称如皆以聘礼行也,诸侯于天子有职贡而无聘问。聘问者,上所以交乎下也。”(《春秋集传》卷六)又云:“周制诸侯于天子有见有贡而无聘问。见谓大宗伯朝觐以下六礼,贡谓小行人春入贡也。聘问者上之所以交于下也。”(《春秋属辞》卷五)据此,是赵氏据《周礼》为说。
    6《左传》宣公三年
    7春秋之世,鲁桓公、齐桓公、晋惠公、鲁文公、鲁成公、齐灵公、卫襄公等都曾受周王之赐命。命为何物,历来说法不一,《公羊》以为是赐命服;杜《注》以为是赐命圭;沈钦韩认为是赐命即赐爵;杨《注》则以为赐命只是一种宠命,表示倚畀之深。
    8僖公九年:“王使宰孔赐齐侯胙。”定公十四年:“天王使石尚来归脤。”
    9昭公七年:“卫齐恶告丧于周,且请命。”
    10宣公十五年:“晋侯使赵同献狄俘于周。”
    11僖公二十四年:“王使来告难。”
    12襄公五年:“王使王叔陈生愬戎于晋。”
    13僖公十二年:“齐侯使管夷吾平戎于王。”
    14襄公十年:“晋侯使士匄平王室。”
    2赵鼎新著、夏红旗译:《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5页。
    1按:朝礼与聘礼的主要区别在于朝礼是诸侯礼,聘礼是大夫礼。但是在春秋中期,诸侯朝聘霸主,其政治、经济意义是相同的。故本节的讨论,不再刻意区分。学者论及时多朝聘连言。如钱玄谓:“聘、问、朝三者常通称。”《三礼通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634页;郁台红说:“朝与聘所欲达成之外交目的,所欲产生之作用相同。”《春秋朝聘研究》,玄奘人文社会学院中国语文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年,第151页。
    2《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3按《左传》昭公十年云:“平子伐莒,取郠。”
    4《左传》成公八年
    1《左传》僖公七年云:“齐侯修礼于诸侯,诸侯官受方物。”杨《注》云:“当时诸侯固供职于霸主。”
    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5年,第533页。
    3参晁岳佩:《论春秋朝聘》,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0页。
    4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5年,第955页。
    5郁台红:《春秋朝聘研究》,玄奘人文社会学院中国语文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年,第278页。
    1有学者认为救患、分灾是霸主的义务,朝聘以致贡赋则是诸侯的义务。陈筱芳:《论春秋霸主与诸侯的关系》,《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
    2明卓尔康:《春秋辨义》引郝仲舆(郝敬)说,《四库》本。
    1李无未:《周代朝聘制度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12页。
    2参看魏铭仪:《〈春秋左氏传〉聘礼研究·〈左转〉聘礼实行的原因》,铭传大学应用中国文学系硕士论文,2008年,第101页。
    3郁台红:《春秋朝聘研究》,玄奘人文社会学院中国语文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年,第151页。
    1参见黎虎:《周代交聘礼中的“礼尚往来”原则》,《文史哲》,2009年03期;《周代交聘礼中的对等性原则》,《史学集刊》,2010年第2期。
    1顾栋高:《春秋大事表》,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80册第82页。
    2汪克宽:《春秋胡传附录纂疏卷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65册第89页。
    3徐杰令:《略论春秋邦交中的使节》,《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广州:新世纪出版社,2006年,第205-217页。
    4《左传闵公元年》
    5顾栋高:《春秋大事表》,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80册第87页。
    1胡培翚:《仪礼正义》,《续修四库全书》本,第92册第300页。
    1赵鹏飞:《春秋经荃卷十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57册第358页。
    2《左传僖公四年》
    1《左传昭公十六年》
    1参刘家忠:《试论古籍中“行人”一词的同称异指现象》,《潍坊学院学报》,2005年9月。
    2有学者认为个别诸侯如齐、越之行人未见,当是史籍阙载之故。赵晓斌:《春秋官制研究》,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3杜预:《春秋经传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397页。
    4杜预:《春秋经传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387页。
    5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5年,第480页。
    6孔疏僖公三十年引
    7章炳麟:《官制索隐》,《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人民出版社,第94页。
    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5年,第734页。
    2赵晓斌:《春秋官制研究》,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闫丽环:《春秋“行人”初探》,《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等。
    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5年,第1205页。
    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5年,第891页。
    3杜预:《春秋经传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132页。
    4闫丽环:《春秋“行人”初探》,《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叶重阳:《两周社会转型时期的行人》,《渤海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赵晓斌:《春秋官制研究》,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5赵晓斌:《春秋官制研究》,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第47页。
    6《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5年,第860页。
    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5年,第1111页。
    2《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3陈彦辉:《春秋行人的知识结构》,《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5年,第959页。
    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5年,第960页;陈子展:《诗三百解题》,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56页。
    3杜预:《春秋左传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209-1210页。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5年,第1227-1228页。
    1杜预:《春秋左传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347页。
    2参看陈子展:《诗三百解题》,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49页;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5年,第1332页。
    3钱玄:《三礼通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649页。
    4参闫丽环:《春秋“行人”初探》,《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1事又见《左传·桓公六年》:“公问名于申繻。对曰:‘先君献、武废二山。’”
    2参许子滨:《左传》聘礼礼辞研究,《〈春秋〉〈左传〉礼制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167页。
    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5年,第1111页。
    2参谢浩范、朱迎平:《管子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482页;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第712页;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17页。
    3张固也:《〈管子〉研究》,齐鲁书社,2006年,第275页。
    1沈文倬:《略论礼典的实行和〈仪礼〉书本的撰作》,《文史》第15、16辑。
    2杨伯峻云:“《左传》成书在公元前403年魏斯为侯之后,周安王十三年(公元前389年)以前。”《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5年,第34-41页。关于成书年代问题另可参阅徐中舒:《左传选后序:左传的作者及成书年代》,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胡念贻:《〈左传〉的真伪和写作时代问题考辨》,《文史》第11辑。
    3曹元弼:《礼经学》卷四《会通》,《续修四库全书》本,第94册第726页。曹元弼著,周洪点校:《礼经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52页。
    1邓声国:《清代〈仪礼〉文献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45-46页。
    2邓声国:《清代〈仪礼〉文献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第46页。
    1郑宪仁:《诸侯遣使交聘礼探究——仪节与宗庙图》,2005年第一期青年经学学术研讨会,高雄:国立高雄师范大学,第1-19页。
    2《仪礼正义》的分节起讫全与《仪礼郑注句读》相同,仅个别仪节题名不同。如《句读》谓“卿劳宾”,《正义》作“宾请有事卿先往劳之”;《句读》谓“还玉报享”,《正义》作“还玉及贿礼”;《句读》谓“宾将行公馆宾”,《正义》作“公馆宾宾请命”。
    1杨天宇:《仪礼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350页。
    2凌廷堪:《礼经释例》,《清经解》本,第五册第140页。
    1胡培翚:《仪礼正义》,《续四库》本,第90册第260页。
    2杨天宇:《仪礼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381页。
    3胡培翚:《仪礼正义》,《续四库》本,第90册第236页。
    1胡培翚:《仪礼正义》,《续四库》本,第90册第237页。
    2可参看杜预:《春秋左传集解》,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77页。
    1《诗·小雅·北山》
    1胡匡衷:《仪礼释官》,《清经解》本,第五册第113页。
    2吴廷华:《仪礼章句》,《清经解》本,第二册第362页。
    1沈钦韩:《春秋左氏传补注》,《续清经解》本,第三册第55页。
    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5年,第1124页。
    1参杨天宇:《仪礼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笔者文中对《聘礼》经文的翻译多参考杨天宇先生书中译文,特注出,以表感谢。
    2杨天宇:《仪礼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352页。
    1胡培翚:《仪礼正义》,《续修四库全书》本,第90册第252页。
    2钱玄、钱兴奇:《三礼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632页。
    1胡培翚:《仪礼正义》,《续修四库全书》本,第90册第256页。
    2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年,第866页。
    3胡培翚:《仪礼正义》,《续修四库全书》本,第90册第256页。
    4《国语》,上海:上海古籍书版社,1978年,第247页。
    5赵守正:《管子注释》,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05、229页。
    1胡培翚:《仪礼正义》,《续修四库全书》本,第90册第257页
    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5年,第1278页。
    1王引之:《经义述闻》,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398页。
    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5年,第54页。
    1参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5年,第335页。
    2《国语》,上海古籍书版社,1978年,第321页。
    3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5年,第869页。
    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5年,第589页。
    2说见胡培翚:《仪礼正义》,《续修四库全书》本,第90册第305页。
    1杜预:《春秋经传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449页。
    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5年,第550页。
    1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046-1047页。
    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5年,第1202页。
    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5年,第779页。
    1胡培翚:《仪礼正义》,《续四库》本,第90册第291页。
    1杨天宇:《仪礼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343页。
    2姚淦铭:《先秦食品文化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76页。又《说文》云:“醴,酒一宿孰也。”《周礼·酒正》有“醴齐”,郑《注》曰:“醴犹体也,成而汁滓相将,如今恬(甜)酒矣。”
    1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203页。
    2胡培翚:《仪礼正义》,《续修四库全书》本,第90册第277页。
    1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35页。
    1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99页。
    1汉韩婴撰,许维遹校释:《韩诗外传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42页。
    1胡培翚:《仪礼正义》,《续修四库全书》本,第92册第300页。
    1胡匡衷:《仪礼释官》,阮元编:《清经解》第五册,上海书店影印本,1988年,第95页。
    2清人胡匡衷《仪礼释官》开《仪礼》职官研究之先例。今所见还有杨天宇先生:《谈〈仪礼〉中的宰》,《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5期、《谈〈仪礼〉中的宰夫》,《洛阳师专学报》,1996年第4期;谢乃和:《〈仪礼〉所见周代等级臣僚形态述论》,《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买靳:《试论〈仪礼〉中的家臣》,《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影版)》,2011年第11期;张中惠:《仪礼聘礼职官职掌探析》,《孔孟月刊》,第32卷第2期,1993年10月,等论文涉及《仪礼》职官研究。
    3《仪礼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575页。
    4杨天宇先生:《谈〈仪礼〉中的宰》,《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5期;谢乃和:《〈仪礼〉所见周代等级臣僚形态述论》,《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1胡培翚:《仪礼正义》,《续四库》本,第90册第231页。
    2胡培翚:《仪礼正义》,《续四库》本,第90册第292页。
    3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02页。
    4金鹗云:“古者玉、帛通谓之币。”见《求古录礼说》,王先谦编:《清经解续编》第三册,上海书店影印本,1988年,第333页。
    1胡匡衷:《仪礼释官》,《清经解》第五册,上海书店影印本,1988年,第107页;章太炎:《章太炎全集》(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16页;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5年,第79页。
    2参见赵晓斌:《春秋官制研究》,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第345页。
    1赵晓斌:《春秋官制研究》,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第410页。
    2章太炎:《章太炎全集》(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16页。
    3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5年,第79页。
    4郭克煜等:《鲁国史》,人年出版社,1994年,第157页。
    5杨伯峻云:“大宰之名见于诸经传记者,以侯国言之,其义有二。一为一般官职名,一为冢宰、执政、卿相之义。”《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5年,第79页。
    1胡匡衷:《仪礼释官》,《清经解》第五册,上海书店影印本,1988年,第107页。
    2胡培翚:《仪礼正义》,《续四库》本,第90册第231页。
    1《士婚礼》郑《注》。
    2吴廷华:《仪礼章句》,《清经解》第二册,上海书店影印本,1988年,第363页。
    1胡匡衷:《仪礼释官》,《清经解》第五册,上海书店影印本,1988年,第113页。
    1胡匡衷:《仪礼释官》,《清经解》第五册,上海书店影印本,1988年,第113页。
    2杜预:《春秋经传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387页。
    3胡匡衷:《仪礼释官》,《清经解》第五册,上海书店影印本,1988年,第113页。
    1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中华书局,1986年,第29页。
    2胡匡衷:《仪礼释官》,《清经解》第五册,上海书店影印本,1988年,第114页。
    1胡培翚:《仪礼正义》引,《续四库》本,第90册第297页。
    2顾栋高:《春秋大事表》,中华书局,1993年,第1042页。章太炎:《左传读》,《章太炎全集》(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95页。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5年,第197页。
    3胡匡衷:《仪礼释官》,《清经解》第五册,上海书店影印本,1988年,第114页。
    4赵晓斌:《春秋官制研究》,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第177页。
    5蔡运章:《宗人斧与西周官制》,《文物》,1992年第12期,第63页。
    1胡培翚:《仪礼正义》,《续四库》本,第90册第236页。
    1胡匡衷:《仪礼释官》,《清经解》第五册,上海书店影印本,1988年,第114页。
    2胡培翚:《仪礼正义》,《续四库》本,第90册第282页。
    3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3093页。
    1胡匡衷:《仪礼释官》,《清经解》第五册,上海书店影印本,1988年,第114页。
    2胡培翚:《仪礼正义》引,《续四库》本,第90册第297页。
    3胡培翚:《仪礼正义》引,《续四库》本,第90册第297页。
    1胡培翚:《仪礼正义》,《续四库》本,第90册第275页。
    2胡培翚:《仪礼正义》,《续四库》本,第90册第277页。
    3胡匡衷:《仪礼释官》,《清经解》第五册,上海书店影印本,1988年,第98页。
    4胡匡衷:《仪礼释官》,《清经解》第五册,上海书店影印本,1988年,第121页。
    1胡匡衷:《仪礼释官》,《清经解》第五册,上海书店影印本,1988年,第114页。
    1胡匡衷:《仪礼释官》,《清经解》第五册,上海书店影印本,1988年,第115页。
    1张舜徽说,参见刘重来:《张舜徽先生文献学讲演录》,《历史文献研究》,总第18辑,1999年,第15页。
    1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2984页。
    2钟文烝:《春秋榖梁经传补注》,中华书局,1996年,第61页。
    3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2950页。
    1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凤凰出版社,2007年,第717页。
    2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356页。
    3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2949页。
    1即《职方氏》所谓蛮服
    2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351,2947页。
    1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351页。
    2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351页。
    3金鹗:《求古录礼说·会同考》,《清经解续编》第三册,上海书店影印本,1988年,第334页。
    4沈文倬:《菿闇文存》,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395页。
    5《周礼·大行人》贾疏引
    6《礼记·王制》孔疏引。孙诒让《周礼正义》云:“‘不为古昔’,义不可通,疑当作‘不为左背’。郑意散文则朝觐亦可通称,《礼》说与《春秋》说,义不相违也。”其《校记》又云:“疑当作‘不为互背’。此郑兼取《公羊》及《周礼》说,无所偏主,故云‘不为互背’,明二说通也。”第1348页。
    7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5年,第70页。
    1金鹗:《求古录礼说·朝觐考》,《清经解续编》第三册,上海书店影印本,1988年,第333页。
    2万斯大:《礼记偶笺》,《清经解续编》第一册,上海书店影印本,1988年,第101页。
    3凌廷堪:《礼经释例》,《凌廷堪全集》(一),黄山书社,2009年,第229页。
    4沈文倬:《菿闇文存》,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395页。
    5金鹗:《求古录礼说》,《清经解续编》第三册,第333页。
    6杨天宇:《仪礼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456页。
    1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353页。
    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5年,第34页。
    3沈文倬:《宗周礼乐文明考论》,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17页。
    4金鹗云:“会同之礼有四。”见《求古录礼说》,《清经解续编》第三册。
    5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354页。
    1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354页。
    2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355页。
    3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355页。
    1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中华书局,1994年,第289页。
    2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1年,第455页。
    3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987页。
    4金鹗:《求古录礼说》,《清经解续编》第三册,第333页。
    5参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中华书局,1994年,第291页。
    6参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2983页。
    1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第152页。
    2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2693页。
    1金鹗:《求古录礼说》,《清经解续编》第三册,第336页。
    2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2693页。
    3金鹗:《求古录礼说》,《清经解续编》第三册,第334页。
    4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2694页。
    1徐杰令:《春秋聘问考》,《北方论丛》,2003年1期,第38-42页。
    2《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53页;黄以周:《礼书通故》,中华书局,2007年,第1250页。
    1参见《礼记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490页。
    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5年,第1356页。
    3黄以周:《礼书通故》,中华书局,2007年,第1249页。
    4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2991页。
    5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周礼注疏》,《万有文库》本,第四册第75页。
    1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02页。
    2杨天宇:《周礼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4页。
    3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06页。
    1杨天宇:《周礼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38页。
    2杨天宇:《周礼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44页。
    1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472页。
    2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2951页。
    3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2988页。
    4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489页。
    1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2957、2996页。
    2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3009页。
    3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488页。
    4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3057页。
    5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3058页。
    1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2738页。
    1参胡匡衷:《仪礼释官》,《清经解》第五册,上海书店影印本,1988年,第179页;胡培翚:《仪礼正义》,《续四库》本,第90册第50页;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2815页。
    2《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72页。
    3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2815页。
    4杜预:《春秋经传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977页。
    1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110页。
    2胡匡衷:《仪礼释官》,《清经解》第五册,上海书店影印本,1988年,第114页。
    3参《肆师》贾疏;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475、2997页。
    4即杀、割、匕载诸事。
    5参《大宗伯》贾疏;孙诒让云:“依《大宗伯》注疏,王与后二祼,皆大宗伯摄之。二祼皆有赞。摄王祼时则小宰赞,摄后祼时则内宰赞。”《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521页。
    1《左传》昭公三十年
    1黄汝成:《日知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749页。
    2参陈戍国:《中国礼制史先秦卷》,湖南教育出版社,2011年;李无未:《周代朝聘制度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
    3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250页上251页下;陈世辉、汤余惠:《古文字学概要》,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51页;于省吾:《双剑誃吉金文选》,中华书局,1998年,第369页。
    4马承源主编:《商周青铜器铭文选》,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612页。
    5参陈戍国:《中国礼制史先秦卷》,湖南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374页。
    6陈世辉、汤余惠:《古文字学概要》,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51页;李学勤:《缀古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36页。
    1李学勤先生认为公孙鞅聘楚可能是因为选取了楚国的元旦之日,以致楚人以之纪年。说见《文物中的古文明·有纪年楚简年代的研究》,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439页。
    2李学勤:《文物中的古文明》,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441页。
    1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462页引俞樾说。
    2缪文远:《战国制度通考》,巴蜀书社,1998年,第5页。
    3范祥雍:《战国策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822页。
    4缪文远:《战国制度通考》,巴蜀书社,1998年,第16页。
    5范祥雍:《战国策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266页。
    1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第99页。
    2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36页。
    3《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43页。
    1《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42页。
    2范祥雍:《战国策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254页。
    1《战国策·赵一》:“苏秦为赵王使于秦,反,三日不得见。”
    2《战国策·燕一》:“武安君从齐来,而燕王不馆也。”横田惟孝云:“‘馆’如《聘礼》‘公馆宾’之‘馆’,谓就其馆而见之也。”金正炜曰:“此云‘不馆’,亦谓不一临存之耳。”参范祥雍:《战国策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658页。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M].阮校本.
    [3][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M].阮校本.
    [4][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M].阮校本.
    [5][宋]朱熹.仪礼经传通释[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6][宋]李如圭.仪礼集释[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宋]魏了翁.仪礼要义[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元]汪克宽.礼经补逸[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明]敖继公.仪礼集说[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清]胡培翚.仪礼正义[M].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1][清]孙诒让.周礼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2][清]孙希旦.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
    [13][清]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4][清]凌廷堪.礼经释例[M].阮元编.清经解.上海书店出版社,1988.
    [15][清]邵懿辰.礼经通论[M].王先谦编.清经解续编.上海书店出版社,1988.
    [16][清]江永.礼书纲目[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7][清]黄以周.礼书通故[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8][清]曹元弼.礼经学[M].续修四库全书本.
    [19][清]姚际恒.仪礼通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0][清]秦惠田.五礼通考[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1][清]王引之.经义述闻[M].清经解本.
    [22][清]张尔岐.仪礼郑注句读[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3][清]吴廷华.仪礼章句[M].清经解本.
    [24][清]惠士奇.礼说[M].清经解本.
    [25][清]沈彤.仪礼小疏[M].清经解本.
    [26][清]禇寅亮.仪礼管见[M].清经解续编本.
    [27][清]夏炘.学礼管释[M].清经解续编本.
    [28][清]孔广森.礼学卮言[M].清经解本.
    [29][清]江永.乡党图考[M].清经解本.
    [30][清]段玉裁.经韵楼集[M].清经解本.
    [31][清]金榜.礼笺[M].清经解本.
    [32][宋]聂崇义.新定三礼图[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3][宋]杨复.仪礼图[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4][清]张惠言.仪礼图[M].清经解续编本.
    [35][清]焦循.群经宫室图[M].清经解续编本.
    [36]国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37][汉]刘向集录.战国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38][明]董说.七国考[M].北京:中华书局,1956.
    [39][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40][汉]杜预.春秋左传集解[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41][唐]陆淳.春秋集传纂例[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2][宋]张大亨.春秋五礼例宗[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3][宋]赵鹏飞.春秋经荃:卷十一[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4][宋]刘敞.春秋权衡[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5][元]吴澄.春秋纂言总例[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6][明]石光霁.春秋书法钩玄[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7][清]姚彦渠.春秋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5.
    [48][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M].北京:中华书局,1993.
    [49][清]俞正燮.癸巳类稿[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50][清]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M].长沙:岳麓书社,1994.
    [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
    [3]杨天宇.仪礼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4]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5]杨天宇.周礼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6]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M].北京:文学古籍出版社,1955.
    [7]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
    [1]钱玄.三礼通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钱玄.三礼辞典[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3]杨天宇.郑玄三礼注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4]谢德莹.仪礼聘礼仪节研究[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3.
    [5]陈戍国.先秦礼制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
    [6]刘雨.金文论集[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8.
    [7]李无未.周代朝聘制度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8]沈文倬.宗周礼乐文明考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
    [9]沈文倬.菿闇文存[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0]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11]杨华.先秦礼乐文化[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12]杨志刚.中国礼仪制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3]常金仓.周代礼俗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14]李无未.中国历代宾礼[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
    [15]赵丕杰.中国古代礼俗[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
    [16]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M].北京:中华书局,2004.
    [17]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8]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4.
    [19]杨宽.古史新探[M].北京:中华书局,1965.
    [20]童书业.春秋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1]杨宽.西周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22]顾德龙、朱顺龙.春秋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3]杨宽.战国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24]李峰.西周的灭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25]李峰.西周的政体[M].北京:三联书店,2010.
    [26]晁岳佩.经史散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
    [27]徐杰令.春秋邦交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8]邓声国.清代《仪礼》文献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29]葛志毅.周代分封制度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30]傅隶朴.春秋三传比义[M].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1984.
    [31]陈子展.诗三百题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2]王国维.观堂集林·释礼[M].北京:中华书局,1959.
    [33]张自慧.礼文化的价值与反思[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
    [34]梅珍生.晚周礼的文质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35]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M].北京:三联书店,1996.
    [36]李雪山.商代分封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7]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M].北京:中华书局,1997.
    [38]周宝宏.西周青铜器重器铭文集释[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
    [39]丁山.甲骨文所见氏族及其制度[M].北京:中华书局,1999.
    [40]李学勤.新出青铜器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41]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5.
    [42]王愕.《礼记》成书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7.
    [43]任铭善.无受室文存[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
    [44]胡厚宣等.甲骨探史录[M].北京:三联书店,1982.
    [45]赵鼎新.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6]许田波.战争与国家形成:春秋战国与近代早期欧洲之比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47]陈智勇.先秦社会文化丛论[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
    [48]王贵民、杨志清编著.春秋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9.
    [49]杨宽、吴浩坤主编.战国会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50]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M].北京:中华书局,1988.
    [1]郭沫若主编,胡厚宣总编辑.甲骨文合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1982.
    [2]胡厚宣主编,王宇信、杨升南总审校.甲骨文合集释文[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甲骨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6.
    [4]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M].北京:中华书局,1999.
    [5]容庚.金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5.
    [6]周法高等.金文诂林[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5.
    [7]刘雨、卢岩.近出殷周金文集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2.
    [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M].北京:中华书局,1984-1994.
    [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修订增补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编.殷周金文集成释文[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2001.
    [11]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选[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12]王辉.商周金文[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13]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14]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15]陈伟.包山楚简初探[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
    [16]陈伟.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1]沈文倬.略论礼典的实行和《仪礼》书本的撰作[J].文史.第15、16辑:27-41;1-20.
    [2]胡念贻.《左传》的真伪和写作时代问题考辨[J].文史.第11辑:1-34.
    [3]牛鸿恩.论《左传》的成书年代[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5):19-27.
    [4]郑春生.朝聘礼制管窥[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1(3):56-60.
    [5]莫金山.春秋列国盟会之演变[J].史学月刊.1996(1):14-18.
    [6]陶磊.“聘礼”与先秦的外交礼仪[J].寻根.1998(5):34-35.
    [7]杨向奎.论“礼尚往来”[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9(1):1-3.
    [8]石艳芳.试论春秋时期朝聘的特点[J].贵州文史丛刊.2001(1):20-23.
    [9]徐杰令.春秋聘问考[J].北方论丛.2003(1):38-42.
    [10]徐杰令.朝觐礼考[J].求是学刊.2002(5):116-120.
    [11]徐杰令.春秋邦交思想述论[J].求是学刊.2003(1):106-110.
    [12]徐杰令.春秋时期邦交礼仪的演变[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3):61-65.
    [13]郑钧.春秋时代列国间的惯例[J].孔孟学刊.1984(10):26-31.
    [14]丁进.春秋赋诗的真相[J].学术月刊.2006(3):113-118.
    [15]张宇恕.春秋宴会赋诗研究[J].管子学刊.1998(1):60-64.
    [16]杨钊.《左传》与“诗以言志”[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10):108-111.
    [17]朱金发.浅谈《左传》中的礼[J].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67-70.
    [18]王龙正.匍鸭铜盉与覜聘礼[J].文物.1998(4):88-91.
    [19]王龙正.匍盉铭文补释并再论覜聘礼[J].考古学报.2007(4):405-422.
    [20]李无未.战国时期朝聘制度的破坏[J].社会科学战线.2001(4):139-146.
    [21]郜积意.汉代《春秋》学中的朝聘礼之争[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45-52.
    [22]郑宪仁.仪礼聘礼仪节之研究[J].南台科技大学学报.2006(12):69-83.
    [23]洪春音.左传中所见聘礼仪节研究[J].孔孟学报.1998(9):53-73.
    [24]张中惠.仪礼聘礼职官职掌探析[J].孔孟月刊.第32卷第2期,1993(10):3-12.
    [25]陈智勇.先秦时期朝聘场合的文化交流与传播[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2):86-89.
    [26]陈智勇.论先秦时期朝聘仪节的文化特征[J].湖北社会科学.2005(5):111-113.
    [27]黎虎.周代交聘中的“礼尚往来”原则[J].文史哲.2009(3):124-132.
    [28]黎虎.周代交聘礼中的对等性原则[J].史学集刊.2010(2):19-29.
    [29]黎虎.殷代外交制度初探[J].历史研究.1988(5):36-47.
    [30]沈之瑜.试论卜辞中的使者[J].中原文物.1990(3):17-21.
    [31]李无未.商代朝聘及其相关问题[J].社会科学战线.2000(1):159-167.
    [32]陈智勇.试析夏商时期的朝聘关系[J].殷都学刊.2001(4):17-21.
    [33]徐义华.商代国家性质申论[J].殷都学刊.2007(1):8-17.
    [34]黎虎.周代的交聘使者及使团[J].史学集刊.2008(4):3-9.
    [35]徐杰令.略论春秋邦交中的使节[J].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C].广州:新世纪出版社,2006:206-217.
    [36]闫丽环.春秋“行人”初探[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63-65.
    [37]陈彦辉.试论春秋行人的知识结构[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1-4.
    [38]沈松勤.试论《左传》的行人辞令[J].杭州大学学报.1983(1):137-142.
    [39]王守谦.略论《左传》中的行人与行人辞令[J].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9(02):83-86.
    [40]胡安莲.论《左传》“行人”及其辞令特色[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3(4):25-27.
    [41]杨升南.卜辞“立事”说兼谈商代的战法[J].殷都学刊.1984(2):6-9.
    [42]王贵民.说御史[J].甲骨探史录[M].北京:三联书店,1982:324-332.
    [43]胡厚宣.殷代的史为武官说[J].全国商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殷都学刊增刊.1985,2:183-197.
    [44]林沄.甲骨文中的商代方国联盟[J].古文字研究(第6辑)[C].北京:中华书局,1981:67-92.
    [45]杨升南.卜辞所见诸侯对商王室的臣属关系[J].甲骨文与殷商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128-172.
    [46]杨峰.《左传》中所见礼初探[D].四川大学硕士论文,2003.
    [47]代瑞娟.《左传》礼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48]李崇远.春秋三传礼异同考要[D].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67.
    [49]白慕唐.左传中关于礼的史料分析[D].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一般史组)硕士论文,1972.
    [50]小林茂.春秋左氏议礼考述[D].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硕士论文,1981.
    [51]宋鼎宗.春秋左氏传宾礼嘉礼考[D].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硕士论文,1971.
    [52]魏铭仪.《春秋左氏传》聘礼研究[D].铭传大学应用中国文学系硕士论文,2008.
    [53]李秀亮.《国语》礼制资料类纂与初探[D].烟台大学硕士论文,2008.
    [54]郁台红.春秋朝聘研究[D].玄奘人文社会学院中国语文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
    [55]庄丽卿.先秦贽见礼探论[D].中兴大学中国文学系硕士论文,2007.
    [56]刘永炎.春秋社会变迁初探——以《左传》宾礼为考察重点[D].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教学硕士班硕士论文,2008.
    [57]舒蓉.上古宾礼研究[D].青岛大学硕士论文,2006.
    [58]刘明涛.《左转》外交辞令述论[D].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6.
    [59]翟淑君.春秋时期的会盟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05.
    [60]郭旭东.卜辞与殷礼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0.
    [61]张秀华.西周金文六种礼制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1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