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视角下第三部门与政府关系的重塑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全球化时代,政府和第三部门是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两大主体。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载体,它对第三部门的认知和规制直接影响到第三部门的发展,而第三部门的发展状况对政府治理具有重要的支持和制约作用,两者的良性互动对于和谐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中西方第三部门与政府关系模式的比较,分析了当代中国政府与第三部门互动发展中的不和谐现状,在深入剖析其根源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政府与第三部门和谐关系的理想模式以及实现这一模式的路径和方法。
     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导论主要阐述了选题的意义和由来,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本选题的研究文献,简要介绍了第三部门的概念、特征和分类,并指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一章详细地论述了第三部门的理论基础,并阐述了第三部门与政府关系的一般理论,为文章做进一步的论述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章结合现实重点分析了各国第三部门与政府关系的演变,指出西方第三部门与政府关系较为和谐的原因在于国家与社会二元对立的关系,西方国家的政府给予第三部门较多的支持而较少地干预它们的行动。第三章描述了我国第三部门与政府关系的现状及问题,重点指出:相对于西方第三部门的发展而言,中国的第三部门更缺少独立性和自主性,和政府的关系相比而言更多的是一种依赖关系。第四章主要阐述了影响第三部门和政府和谐关系的因素,从政府、社会、第三部门自身三个角度来分析目前我国政府与第三部门关系现状的成因,指出政府、社会和第三部门三方面的问题。第五章描画了构建第三部门和政府和谐关系的基本构思,着力从制度层面、政府层面和第三部门层面论述了互动合作关系的构建,并指出两者互动合作的路径。结束语指出了第三部门和政府未来关系的发展方向,对第三部门和政府的合作共建具有指导意义。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third sector are two main governors of social and public affairs. As the carrier of public authority, the government's cognition and regulation to the third sector affects directly to the third sector's development, and the third sector's developmental condition has an important support and restricted function to the government's governance. Both benign interactions are very importa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harmonious society. By the comparison of the model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ird sector and government in and abroad, this paper has analyzed that interaction between contemporary Chinese government and third sector is not harmonious, and proposed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ird sector on the foundation of analyzing its root thoroughly, as well as the method to realize it.
     The text is totally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introductory remark mainly elaborates the significance and reason of selected topic, summaries research literature on this topic, elaborates the third sector's concept, characteristic and classification briefly, and points out the research method and innovation. Chapter I elaborates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the third sector in detail, and elaborates general theor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ird sector and government, which lays foundation for the further elaboration. Chapter II analyzes the evolution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ird sector and government in various countries with reality, and points out the reason tha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ird sector and government in the west is more harmonious is dual opposit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ation and the society , the government in Western countries gives more support to the third sector than intervening their action. Chapter III describ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ird sector and government in our country, and points out with emphasis: By contrast with the third sector in the West, the third sector is short of independence in Chin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ird sector and government is more a kind of dependent relation. Chapter IV mainly elaborates the factors which affect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ird sector and government, and analyzes the reason of pres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our government and third sector from aspects of government, society and third sector, and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of government, society and third sector. Chapter V describes how to construct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ird sector and government in aspect of system, government and third sector, and mentions the path to interact and cooperate. The conclusion points out the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ird sector and government in future, which has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construct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ird sector and government.
引文
[1]姜士伟,《从公民社会理论看第三部门的合法性》,《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第9期第12页
    [1]文军、王世军,《非营利组织与中国社会发展》,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8-59页
    [1]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3页
    [1]郭国庆、刘彦平,《国外非营利机构的发展及其管理趋势》,《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第53页
    [1]王名主编,莱斯特.M.萨拉蒙等著,《全球公民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5-57页
    [1]张霞、张智河、李恒光主编,《非营利组织管理》,山东人民出版社,2n05年版第78页
    [1]李珍刚,《当代中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互动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页
    [1]参见民政部发布的2006年中国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7-03-15)[2007-01-17],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7/5293656.html
    [2]詹国彬,《论第三部门的发展与政府改革之间的互动》,《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第2期第116页
    [1]邓国胜,《非营利组织评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58页
    [2]邓国胜,《非营利组织评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48页
    [1]邓国胜等,《民间组织评估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7页
    [1]周澜,《“第三部门”在中国发展的困境分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第53页
    [1]王名等,《中国社团改革--从政府选择到社会选择》,社会科学文献小版社,2001年版第90-91页
    [1]兰华,《问题与对策:我国非营利组织管理体制探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52页
    [2]邓国胜,《非营利组织评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57页
    [3]李文良等,《中国政府职能转变问题报告》,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版第438页
    [1]王名、徐宇珊,《中国民间组织的“2003现象”》,载《学海》2004年第4期
    [1]苏力、葛云松,《规制与发展》,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56页
    [1]苏力、葛云松等,《规制与发展》,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89页
    [1]刘丽华、张隽,《发展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管理创新互动关系之缘由探讨》,《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第439页
    [1]李珍刚,《当代中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互动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3页
    [1]梁艳菊,《构筑政府与第三部门的新型关系》,《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第11页
    [1]刘丽华、张隽,《发展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管理创新互动关系之缘由探讨》,《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第438页
    [2]王绍光,《多元与统一-第三部门国际比较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2页
    [1]李文良等,《中国政府职能转变问题报告》,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版第435页
    [1]吴锦良,《政府改革与第三部门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5页
    [1]陈明明,《政府改革及其社会空间:从多元主义到法团主义》出自《公共政策与政府治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84页
    [1]王名、刘培峰,《民间组织通论》,时事出版社,2004年版第79页
    [1]牛天秀,《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责、权、利关系及其平衡》,《唯实》,2003年第7期第60页
    [1]王名、刘培峰,《民间组织通论》,时事出版社,2004年版第72页
    [1]兰华,《问题与对策:我国非营利组织管理体制探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55页
    [2]王名、刘培峰,《民间组织通论》,时事出版社,2004年版第161页
    [1]兰华,《问题与对策:我国非营利组织管理体制探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54页
    [1]黄一涛,《论我国政府与第三部门的合作与互动》,《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1期第46页
    [2]詹国彬,《论第三部门的发展与政府改革之间的互动》,《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第2期第116页
    [1]段溢波,《我国第三部门的兴起与发展》,《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第43页
    [1]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制度环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4页
    [2]孙炳耀,《澳大利亚非营利组织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基金会与非营利机构信息网,http://www.npo.org.cn,2001年3月26日
    [1]《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卷,第333页
    [2]邓国胜等,《民间组织评估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页
    [1]文军、王世军,《非营利组织与中国社会发展》,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2页
    [1]张远、祁光华,《第三部门兴起与我国公共政策的创新》,《探索》,2006年第1期第49页
    [1]孙辉,《公共物品供给中的政府与第三部门伙伴关系》,《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第27页
    [2]黎军,《行业组织的行政法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5-96页
    [1]唐斌,《中国非营利组织研究的新进展》,《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7期第70页
    [2]李珍刚,《当代中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互动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3页
    [3][美]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上海三联出版社,2000年版第90页
    [1]梁艳菊,《构筑政府与第三部门的新型关系》,《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第12-13页
    [2]郭小聪、文明超,《合作中的竞争: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新型关系》,《公共管理学报》,2004年第1期第62页
    1、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2、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3、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4、吴锦良,《政府改革与第三部门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5、赵黎青,《非政府组织与可持续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6、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7、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
    8、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公民社会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9、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汪玉凯,《公共管理与非政府公共组织》,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
    11、盛红生,贺兵,《当代国际关系中的“第三者”--非政府组织问题研究》,时事出版社,2004年版。
    12、王绍光,《多元与统一--第三部门国际比较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3、范丽珠,《全球化下的社会变迁与非政府组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4、李亚平、于海,《第三域的兴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5、珍妮特·V·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6、戴维·奥斯本,《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
    17、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8、B·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9、拉塞尔·M·林登,《无缝隙政府-公共部门再造指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0、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中的系统分析》,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21、邓国胜,《民间组织评估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2、王名,《民间组织通论》,时事出版社,2004年版。
    23、李恒光,《市场与政府之中介》,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4、张霞、张智河、李恒光,《非营利组织管理》,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5、苏力、葛云松等,《规制与发展》,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6、郭于华、杨宜音等,《事业共同体》,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7、王名,《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国际指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8、李珍刚,《当代中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互动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9、彼得·德鲁克,《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30、邓国胜,《非营利组织评估》,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31、萨拉蒙,《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赵黎青,《关于中国非政府组织建设的几个问题》,《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2、吴光芸,方国雄,《解决公共服务需求的重要思路:第三部门提供公共服务》,《桂海论丛》2003年第5期。
    3、李景鹏,《关干非政府组织若干问题的探讨》,《新视野》2003年第1期。
    4、吴锦良,《论政府机构改革与第三部门发展的互动关系》,《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2年第1期。
    5、夏义坤,《论第三部门与我国政府行政关系》,《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6、刘淑影,《第三部门的发展:功能、缺陷及治理对策》,《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7、王华,《治理中的伙伴关系:政府与非政府组织间的合作》,《云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8、[美]卡罗·安·特德,《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关系:可能性与风险》,《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
    9、刘丽华、张隽,《发展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管理创新互动关系之缘由探讨》,《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10、郭小聪,文明超,《合作中的竞争: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新型关系》,《公共管理学报》,2004年第1期。
    11、兰华,《我国公民社会发展与服务型政府建设》,《山东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12、陈华,《第三部门的功能、困境与发展路径》,《求索》,2007年第3期。
    13、潘左华,《转型时期我国第三部门缺失与构建》,《公共管理学报》,2005年第2卷第1期。
    14、史美芳、王良忠,《构建服务型政府与我国第三部门的发展》,《新疆社科论坛》,2005年第1期。
    15、罗湘、谭赛,《政府改革过程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良性互动的模式设计》,《长沙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16、杨和焰,《第三部门的兴起:理论假设检视和现实原由分析》,《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17、王学栋、赵斐,《非政府组织:一个新的研究题域》,《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18、魏涛、叶东梅,《论政府与民间组织合作互强的逻辑选择》,《石家庄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19、苏大林、周巍、申永丰,《走向良性互动: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关系探讨》,《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20、王建军,《论政府与民间组织关系的重构》,《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6期。
    21、徐湘林,《政治特性、效率误区与发展空间》,《公共管理学报》,2005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