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社会变迁中的法学翻译及其影响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晚清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年代,伴随着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西方先进文化如潮水般涌入中国,西方世界从政治、法律、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冲击古老的封建王朝,中国人开始接触到已发展较为完备的西方法学文化。
     第一章介绍了西方先进法学文化在晚清的输入历程。在晚清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由于清廷官方对翻译活动的大力支持和社会时局变迁对西方法学知识的需求,整个晚清社会出现了一股翻译西法、效仿西方的热潮。从19世纪前期开始,已经有进步爱国人士将西方法学书籍和文献引译到中国,最初为适应办理外交事宜的需要,翻译了大量的国际法著作,介绍了许多国际法的知识,后来,随着翻译主体的扩大和出版机构的增多,翻译的领域逐渐突破了国际法的狭隘范围,拓宽到民事和刑事类部门法著作、宪政类丛书以及各种法学书籍。晚清的法学翻译活动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性工程,它的成功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二章主要阐述了晚清法学翻译广泛的参加主体。在晚清,法学翻译之所以能够取得辉煌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广泛的参与主体,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是法学翻译取得丰硕成果的重要前提。官方在翻译活动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拥有人才和资金上的显著优势,与此同时,在晚清法学翻译的过程中,呈现出整个社会各个阶层积极参与译书的现象,广大留学生、进步知识分子、来华的传教士以及其他热衷于西学的外国人,都纷纷加入到译介西方法学书籍的行列中来,与官方译书相比,他们更加注重译介书籍的传播工作,翻译的作品和更具有进步性和思想性。
     第三章分析了法学翻译过程中的基本构成元素,法政词语的翻译和译名统一的问题。西方法学文化由于传统和地域存在的差异,相互之间就有很大的区别,在晚清法学翻译的过程中,翻译何种书籍最能满足需求经历了一个选择、调适和最终定向的过程,西方法学文化的全貌在这场翻译过程中比较完整地展现在国人面前。总体看来,译介的对象无论是大陆法系的成文法典和优秀法学著作,还是英美法系的经典法案例和法学教科书,都是两种异域法学文化相互之间的转译和对接工作,必然会涉及到代表西方政法知识的那些名词、术语和概念,解读这些抽象的符号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翻译的法学作品中包含了大量的负载这些信息的政法词语,在经历了音译和意译的很长一段时间的争论之后,法学翻译者逐渐总结出一套比较完整的中西文之间法律词语的对应方法。在西方法学词语的翻译过程中,译名的统一问题一直是译者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早期法学翻译在形式上的最大问题就是法学词语翻译在译名问题上比较混乱,译名的统一化和系统化的工作尚且没有展开,译名混乱的现象受到晚清许多学者的关注,他们纷纷撰写相关文章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中贡献最大的要数外国传教士傅兰雅和中国近代著名的翻译学家严复。在法学词语的翻译过程中,晚清和日本由于在传统法学文化背景上的相似性和地理位置上的相联性,相互之间有着直接的互动作用,早期晚清法学翻译的成果和在词语翻译上的成功经验对日本译介西法产生了直接的借鉴意义,之后,日本异军突起,在法学翻译上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到了晚清末期整个社会兴起了一鼓效仿日本,学习西方的热潮,日本法学对晚清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所渗透,这尤其体现在日译西方法政词汇在清末社会广泛传播。
     第四章主要说明了在西方先进的法学作品被译成中文后,通过何种媒介顺利出版发行。西方法学书籍被翻译成中文后,必须通过一定的媒介展现到国人的面前,出版书籍和发行报纸是比较常见的两种形式。在晚清,承担翻译出版工作的教会出版机构的非常广泛,官方和民间,国内和国外出版机构纷纷加入到法学翻译成果的出版工作中来前期的翻译出版机构是在官方和教会主办下进行的。官方翻译出版机构中最大的就是京师同文馆与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官方出版机构在人员、资金、设备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教会出版机构也积极参与,翻译出版了大量的西方法政书籍,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墨海书馆、美华书馆、益智书会、广学会等等,它们为西方法学作品的出版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戊戌变法之前,官方和教会是翻译出版西书的主要力量,1898年以后的一个突出的变化就是民营出版机构的大量涌现,民营出版机构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经济上的相对独立性,因此在出版内容上有了相当大的自由度,民营出版机构的翻译力量不再是以外国人为主译者,晚清以来的翻译出版界由于主译者和出版者的变化,翻译的内容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经历了从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到寻求治国方略的重要转变,南洋公学译书馆、商务印书馆、广智书局、金粟斋、会文学社等机构都是在当时很有社会影响力的翻译出版机构,尤其是商务印书馆,在译书思想和书目选择上都独树一帜,在它的努力下,晚清引译西法活动在清末达到了一个高潮。
     第五章主要分析了法学翻译专家和法学翻译人才的培养在晚清译介西法中的重要作用。在西法输入之初,由于国内非常缺乏精通外文的翻译人才,清政府基本上是直接聘任外国人进行翻译的,外国人由于不了解中国语言文化背景,所以他们直译的作品在语言上往往晦涩难懂。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逐渐意识到培养翻译人才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一些民间出版机构、进步知识分子也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把培养翻译人才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晚清法学翻译的进行中涌现出一批杰出的翻译学家,他们不仅翻译了大量的西方政法书籍,同时还具备良好的翻译理论功底,他们在译介西方大量法学著作的同时,还致力于法学翻译理论问题的研究,将法学翻译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来看待,通过他们不懈的努力,法学翻译逐渐走上一条正规化和系统化发展的道路,丁韪良、傅兰雅、严复、梁启超、黄遵宪、张元济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第六章主要阐述了晚清译介西法活动对当时的政治、法律和民众思想产生的深远影响。晚清的这次翻译活动参与主体之广是史无前例的,诸多优秀的翻译专家为翻译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及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官办和民间的大量出版机构也纷纷加入到翻译活动的后期工作中来,将翻译的作品以最快的速度和最便捷的方式展现在国人面前,整个晚清社会的法学翻译在不自觉中形成了一种非常有效的运做模式,这场在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翻译高潮对当时社会的政治、法律、民众思想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政治因素分析,晚清西方法学传入的发展历程与国内政局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清政府的外交策略、实际需求和政治变革的情势直接决定了引译西法的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说,晚清法学翻译是政治变革的直接产物和附属品。与此同时,法学翻译的成果逐渐被广大民众所接纳之后,逐渐摆脱政治力量的束缚,翻译活动也从官方垄断逐渐向民间发展,译书和出版书籍的中心也发生了从官方向民营的转变,法学翻译已逐渐趋于成熟,成为一个相对独立发展的法律科学了,于是,这个独立发展的学科在自身逐渐发展强大,许多翻译出版机构和进步知识分子纷纷利用翻译的西学书籍宣传西法,对清末的政治变革在无形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可以这样说,政治上需求是法学翻译萌芽的动因,而法学翻译在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独立发展历程之后,又在一定程度上对政治变革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它们之间是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从法制变革角度来看,晚清从1864年《万国公法》出版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翻译和引进了西方法学书籍多达数百种,为清末法制改革和预备立宪不仅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清末法制改革和预备立宪固然是中国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但与晚清西方法学著作的大量翻译和引进,西方法律制度和宪政观念的传入是难以分开的。晚清法学翻译活动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通过广泛的参与主体,国内国外出版机构的共同努力,翻译了大量的法学书籍和文献,这些丰硕的翻译成果,为国人展示了一套完整的西方先进法学文明,包括国际法、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商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既将英美国家的君主立宪和分立理论介绍到中国,又把法德国家典型的六法体系展示在国人面前,这些译介西学的成果为晚清变革旧法,制定新律提供了现成的参考资料和良好的范本,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晚清西方法学的传入对中国传统法律观念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奠定了向大陆法系靠拢的翻译道路,是中国传统法律向近代法律发生变迁的开端,加速了中国传统封建法律体系的解体和中国法律近代化的进程。晚清从事法学翻译的群体,不论是官方人员,还是爱国人士、留日学生、进步资产阶级、驻外使领馆官员,均是当时社会进步阶层的代表,这些群体是走在时代前沿的佼佼者,他们的翻译成果不仅促进了知识分子阶层先进的思想观念的形成,而且,为人民大众了解西法提供了便捷的途径,促进了整个民众思想的解放和提高。
     第七章主要介绍了经过一百年的时间之后,我们又一次面临学习西方先进法学文化时,晚清译介西法的经验对我们有哪些借鉴意义。在晚清,由于门户洞开,西学东渐,西方法律文化作为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影响和冲击中国,晚清西方法学的传入正是这种影响和冲击的动力源,其影响和作用是十分深远的。史以为鉴,在晚清法学翻译史上,梁启超的“译书三义”,严复的“译事三难”等翻译理论和标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现在,我们又一次面临法学翻译中的一系列难题。我们翻译西方的法学著作,如何选题是摆在翻译项目的运作者和翻译学家面前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这既关系到能否合理解决国外法学发展概貌和中国法制需求之间矛盾,也涉及到国外先进法学文化的传播和我国法律制度建构之间冲突的合理解决,总的来说,系统性和原创性是选题的基本要求,我们还逐渐形成了一套选题的具体标准。翻译标准问题一直没有一个准确的定性,在晚清,到底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去翻译,从传教士开始就有激烈的争论,在汉译西方法学著作的基本原则中,是直译还是意译,众说纷纭,传统的翻译标准“信、达、雅”是翻译中的一个广为接纳的重要准则,对于晚清法学翻译过程中形成的这些原则或标准在现实的法学翻译中究竟还有多大的作用,不同译者所持的观点是不一样的,在原来的直译和意译的基础上翻译学家们又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还有其他许多翻译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例如翻译的基本元素法政词语的翻译、译名的统一、日译西方法学书籍的当今价值等诸多问题需要我们一一去解决,在这些问题上,我们的先辈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晚清法学翻译在许多方面对我们当今的法学翻译之路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The later period of Qing Dynasty was a special period in the history of China. As the western world invaded China, their advanced cultures spread quickly throughout our whole country. The western world impacted the old feudal dynasty in many aspects, such as politics, law, economy culture etc. Chinese people started to get in touch with the perfect western legal culture.
     Chapter 1 introduced the whole history of western legal culture translated into China. In the several years of later Qing Dynasty, as the support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need of western legal culture, the society appeared a trend to translate western legal works and study their advanced law. From the beginning of 19 century, some patriots had begun to translate some western codes and legal documents into China. In order to satisfy the need of dealing diplomatic affairs, some famous works about international laws had been introduced into our country. Later, as the translating bodies and public institutions grew quickly, the domain of translation broke through the narrow ranges and developed into broad ranges including all kinds of legal books, such as the works about constitutions, civil laws, criminal laws etc. The translation activity in later Qing Dynasty was a systematic project. Its’splendid achievements were the result of many reasons.
     Chapter 2 analysed the large body attending translating activities in later Qing Dynasty. At that time,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dition resulting in getting the accomplish was that people attending translating activities were large, including the advanced stratums of the Qing Dynasty, a large number of student studying abroad, the advanced bourgeoisies, the enlightened publishing persons, the diplomatic ambassadors, some foreigners etc. The advanced stratums of the Qing Dynasty had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talents and funds. Comparing with the advanced stratums, other bodies put the emphases on propagation and their works had more advancement and ideology.
     Chapter 3 wanted to say the correct translation of basic legal vocabulary, terminology, concept which was the basic component of western legal works. As the disparity of different areas in western world, their legal culture had much difference.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activity in later Qing Dynasty, how to choose books adapting to the need of ruling class and society was very important. The government also realized they could not translate books blindly. From the areas of their works, the contents originating not only from adversary law but also from civil law must confer to the basic vocabulary, terminology, concept etc. It was very important to translate them correctly because they were the basic component of the whole works. After a long quarrel of different translating methods, translators summarized some good ways solving this hard problem. Another key problem was the unification of names. In the early days of translations, lots of translators were concerned about the confusion of names. At that time, the unification of names had not started. Then some experts begun to write some articles and organized some meetings to discuss and try to solve this issue. William Alexander Parson Martin and Yanfu were the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s of them. Another important point I wanted to say was that the intim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In the early days, the achievements of our country impacted Japan directly. Then after the famous reformation of Japan, they had taken many methods to study western worlds, including law, politics, economy etc. When a new book was published in foreign country, you could immediately find the same translating works in Japan. Our government dispatched many students studying abroad especially in Japan, the students get the woks to our country. Legal culture of Japan permeated into China in every aspect, especially in the broad spreading of the vocabularies translated into Japan.
     Chapter 4 expounded how to press these translation books and made people know in market. After western legal works were translated, they must be showed to people in some forms, such as newspaper and books. The publishing houses were also comprehensive, including the official and folk houses, domestic and abroad houses. In early days, these tasks were mainly taken by authorities and churches. As we all knew, official translating and publishing houses had superiority in staff, fund, equipment etc. At the same time, some church publishing houses were positive in this activity, such as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 mission press, presby terian mission press, the christian literature society for china etc which attributed much to the publish and spread of legal works. One of marked change after 1898 was that folk publishing houses gradually became a dominant strength. The distinct character of them was the dependent in economy. So they had more free right in contents of choosing books. Another character was the change of translators. Foreigners’work was taken by our own translators. So when the translators and publishing houses changed, the emphases were put on our urgent need. We tried to find some strategies for administration and government. The most famous folk publishing houses was commercial publishing houses which had distinctive styles in choice of books and ideas of embodiment. The translation activity entered into a climax by the endeavour of it.
     Chapter 5 told us the importance of owning our translation experts and cultivating translation talents in our country. As the beginning of translation, the government also invited some foreigners because of lack of translation talents. The works of the foreigners were not suited to the need of our country because the culture background between the invitations and the tradition of our country existed much difference. In this case, the government of Qing Dynasty had begun to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cultivate translation talents. At the same time, some folk publishing houses, advanced bourgeoisies and other patriotic persons also started to cultivate translation talents to satisfy the need of our society. In the period of the activity, some translation experts made much contribution, such as William Alexander Parson Martin, John Fryer, Yanfu, Liang Qichao, Huang Zunxian, Zhang Yuanji etc. They not only translated large number of western political and legal books, but also had the good basic quality especially in the aspects of translation theory. Their original nature made them see translation as a dependent subject. Though their hard work, translation of law gradually became standard and systematic.
     Chapter 6 illustrated the influence to politics, law, people ideas of translation activity in later Qing Dynasty. Translation activity produced great influence to politics, law, people ideas at that time. The translating activity had great effects on Qing Dynasty, heightening the international status of our county, providing rich materials of reforming old laws and promoting the formation of new social ideas. At the analysis of politics, the entering of western legal culture was directly contacted with the change of internal affairs. The contents of translation were decided by diplomatic affairs, actual need and political information at different time in our country. In some senses, translation activity was attached to political information and was the direct product of official information. Then, the outcomes were accepted by people. Translation activity freed from the bunch of politics. Translation activity developed from the monopoly of official department into folk management. Translation activity became more and more mature and turned into an independent subject. So, this subject became strong day by day. Many publishing houses positively took part in the activity. Finally, the dependent legal subject naturally put forward to the political information. Generally speaking, the requirement of politics was the original motive and power of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activity promoted political information at some degree after it developed in a very long time. So we could say political information and translation activity were influenced mutual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was one mutual benefit at that time. From the angle of legal system, in the half century of later Qing Dynasty, we translated hundred of western legal works which supplied abundant materials and theory basics to legal reformation. Although legal reformation was the ultimate result of all sorts of social conflicts, yet it was not separated from translation of western legal books. The outcome of translation demonstrated the whole western developing legal civilization concretely including international laws, constitutional and administrative law, criminal law, civil law, commercial law, criminal and civil procedure law etc. These books introduced different legal system to our country which gave us good models of reformation. The import of western legal system accelerated the dis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feudal legal system and increased the process of modern development of legal system in our country. People attending the translation activity almost were the representatives of social advanced stratums at that time. Their achievements not only promoted the formation of advanced ideas, but also supplied people a convenient way to contact and know western world directly. So we could say they made contribution to the liberation and promotion of people ideas.
     Chapter 7 set forth we can draw lessons from our ancestors in many aspects when we want to study western countries today. As we all knew, legal system was the basic component of western culture. As the origin of influence and impact, the import of western legal system had great meanings. In the history of legal translation in later Qing Dynasty, some translation theory and criterion proposed by famous translation jurists such Liang Qichao and Yanfu had distinct character in that epoch. Nowadays, we once again face how to import western legal system in our country. We encountered some difficulties in the process. For example, how to choose books to satisfy our requirement was a very difficult problem facing to operators of translation project and jurists of translation. This problem is related to solve the problem rising from the conflict between outside legal situation and legal need of our country. This problem also confers to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 rising from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spread of foreign developing legal cultur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our internal legal system. Another example, from later Qing Dynasty to nowadays, the criteria of translation were not defined. Had the traditional principles and criteria formed in that time some actual meaning today? Different translators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They also propose some new ideas at the basic of the old theory. Besides, there are some other urgent problems wanting to solve, such as how to translate relative vocabularies accurately, how to unify the name of legal works, how to appraise lots of western legal books translated by Japanese jurists. Our precedents have summarized som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We can draw lessons from them in many aspects. The brilliant achievements gained in later Qing Dynasty must give us great meanings in new days.
引文
1 《万国公法》同治甲子刊本,第 1 卷第 1 章。《万国公法》一书由惠顿(H. , Wheaton, henry)著,丁韪良翻译,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2 年以 1864 年北京崇实印书馆初版本为底本出版了此书。
    2 《公法便览》卷四,第七章第一节,光绪四年(1878 年)同文馆聚珍版。
    3 《公法会通》卷一,第六章,光绪六年(1880 年)乐善堂聚珍版。
    4 《各国交涉公法论》,“原序”、“续序”,光绪二十四年江南制造局聚珍版。
    5 田涛:《19 世纪下半期中国知识界的国际法观念》,载《近代史研究》2000 年第 2 期。
    
    1 田涛:《19 世纪下半期中国知识界的国际法观念》,载《近代史研究》2000 年第 2 期。
    2 王健:《沟通两个世界的法律意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214 页。
    3 王维俭:《林则徐翻译西方国际法著作考略》,载《中山大学学报》1985 年第 1 期。
    4 《林文忠公政书》,中国书店 1991 年版,第 156 页。
    1 《林文忠公政书》,中国书店 1991 年版,第 156 页。
    2 《林文忠公政书》,中国书店 1991 年版,第 136 页。
    3 《林文忠公政书》,中国书店 1991 年版,第 156 页。
    4 《林文忠公政书》,中国书店 1991 年版,第 174 页。
    5 梁廷枬:《海国四说》,中华书局 1993 年版,第 50、72、78、79 页。
    6 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307 页。
    1 《万国公法》,同治甲子刊本,第 1 卷,第 2 章。
    2 《万国公法》,同治甲子刊本,第 1 卷,第 2 章。
    1 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 1 辑(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229 页。
    2 《瓮牖余谈》,岳麓书社 1988 年版,第 120 页。
    3 张德彝:《航海述奇》,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123 页。
    4 《同文馆题名录》(光绪二十四年),《同文馆记》,参见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154、166-167 页。
    5 参见《星轺指掌·凡例》,光绪二年(1876 年)同文馆聚珍版排印。
    1 葛士濬编:《皇朝经世文续编》(光绪辛丑上海久敬斋刊本),台湾文海出版社影印,卷 104 至 106。邵之棠编:《皇朝经世文统编》,台湾文海出版社影印本,卷 46、48。
    2 丁韪良等译《星轺指掌·凡例》,光绪二年(1876 年)同文馆聚珍版排印,本卷首第 5 页。
    3 参见《公法便览·凡例》,光绪四年(1878 年)同文馆聚珍版。
    1 《公法便览》总论第 1 节,光绪四年(1878 年)同文馆聚珍版。
    2 《公法便览》卷 1,第 1 章,第 16 节,光绪四年(1878 年)同文馆聚珍版。
    3 《公法便览》卷 4,第 7 章,第 1 节,光绪四年(1878 年)同文馆聚珍版。
    4 徐维则:《东西学书录》,转引自邹振环:《京师同文馆及其译书简述》,载《出版史料》1989 年第 2 期。
    5 徐维则:《东西学书录》,转引自邹振环:《京师同文馆及其译书简述》,载《出版史料》1989 年第 2 期。
    6 参见《公法会通·凡例》,光绪六年(1880 年)乐善堂聚珍版。
    7 参见《公法会通》李庚植序,光绪六年(1880 年)乐善堂聚珍版。
    1 参见《公法会通·凡例》,光绪六年(1880 年)乐善堂聚珍版。
    2 参见《公法会通·凡例》,光绪六年(1880 年)乐善堂聚珍版。
    3 参见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编:《中国法律图书总目》,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739 页。
    4 胡兆鸾:《西学通考》卷 16,光绪丁酉年长沙刻本,第 35 页。
    5 《南学会问答》,载《湘报》第 22 号,转引自中华书局 1965 年影印本,第 87 页。
    6 傅兰雅、汪振声译:《公法总论·论公法之源流》,江南制造局锓版(未署年月)。
    1 傅兰雅、汪振声译:《公法总论·公法之大纲》,江南制造局锓版(未署年月)。
    2 傅兰雅、汪振声译:《公法总论·论公法与便法之攸分》,江南制造局锓版(未署年月)。
    3 胡兆鸾:《西学通考》卷 16,光绪丁酉年长沙刻本,第 35 页。
    4 孙宝瑄:《忘庐山日记》,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138 页。
    5 孙宝瑄:《忘庐山日记》,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138 页。
    6《各国交涉变法论》卷 1,第 1 章,江南制造局锓版(未署年月)。
    1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517 页。
    2 梁启超:《读西学书法》,载《戊戌变法》第一册。
    3 姚崧龄:《影响我国维新的几个外国人》,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144 页。
    4 熊月之:《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史略》,载《出版史料》1989 年第 1 期。
    5 (美)乔纳森·斯潘塞:《改变中国》,三联书店 1990 年版,第 154 页。
    1 梁启超:《读西学书法》,载《戊戌变法》第一册。
    2 《湘报》第 21 号,第 83 页,中华书局 1965 年影印本。
    3 《瓮牖余谈》,岳麓书社 1988 年版,第 120 页。
    4 谭嗣同:《报贝元徵》,载于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上),中华书局 1987 年版,第 225 页。
    5 郑观应《盛世危言·公法》,载夏东元主编:《郑观应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第 388-389页。
    6 王韬:《弢园文录外编》,中华书局 1959 年版,第 36 页。
    1 参见《唐才常集》,中华书局 1980 年版,第 44-45 页。
    2 丁韪良:《邦交提要》(卷下),上海商务印书馆 1904 年出版。
    3 丁韪良:《邦交提要》(卷下),上海商务印书馆 1904 年出版。
    1 (日)实藤惠秀著,谭汝兼、林启彦译:《中国人赴日本留学史》,三联书店 1983 年版,第 220 页。
    2 该书所署出版时间为辛丑年十月,亦即 1901 年 11 月,但根据文中王本人所作的书叙署名日期为光绪二十八年十月十四日,以此推断,应当出版于 1902 年。
    1 汪郁年译:《国际法学》序,光绪二十九年上海蒙学报馆藏版。
    2 郭斌:《国际私法》,光绪三十二年湖北法政编辑社增订本,第 4 页。
    3 郭斌:《国际私法》例言,光绪三十二年湖北法政编辑社增订本,第 1 页。
    
    1 郑观应:《公法》,载夏东元主编:《郑观应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第 176 页。
    2 郑观应:《公法》,载夏东元主编:《郑观应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第 176 页。
    3 参见《曾国藩全集》(第 12 册),长沙岳麓书社 1994 年版,第 7205 页。
    
    1 王彦威:《清季外交史料》(卷 120),台北台湾文海出版社影印,第 26 页。
    2 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中译本)(第 2 卷),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373 页。
    1 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中译本)(第 2 卷),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373 页。
    1 陶静:《中国近现代法学用语翻译》,载《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2 年第 2 期。
    1 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中华书局 1979 年版,第 126 页。
    1 参见《东方杂志》第 4 年(1907 年)第 10 期。
    2 该部分内容可以参见何勤华,李秀清著:《外国法与中国法——20 世纪中国移植外国法反思》,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365 页。
    1 转引自何勤华,李秀清著:《外国法与中国法》——20 世纪中国移植外国法反思》,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第 365 页。
    2 有关近代法学留学生的详细情况可以参见郝铁川:《中国近代法学留学生与法制近代化》,载《法学研究》1997 年第 6 期。
    3 何勤华,李秀清著:《外国法与中国法》——20 世纪中国移植外国法反思》,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第 203 页。
    1 另据同文馆 1880 年聚珍版的《法律律例》,该书包括 46 册,除了《民律》占 22 册外,《刑律》为 4 册,《刑名定范》为 4 册,《贸易定律》为 6 册,《园林则律》为 2 册,《民律指掌》为 8 册,而《贸易定律》 实际上是 1807 年《法国商法典》的全译本,共有 648 条。
    2 《法国律例·凡例序》,光绪六年同文馆聚珍排印本卷首。
    3 李贵连:《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法学》(下),在该书中作者引用时务学堂公法门、掌故门课表中在专门学中有《法国律例》这本书。
    4 田涛、李祝环:《清末翻译外国法学书籍评述》,载《中外法学》2000 年第 3 期。
    5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319 页。
    6 李贵连:《沈家本与晚清变法修律》,载张晋藩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法治回眸》,法律出版社 1998 年版, 第 33-34 页。同时可以参见李贵连:《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284 页。
    1 李贵连:《近代中国法制与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1-12 页。
    2 参见《东方杂志》第 4 年(1907 年)第 10 期。
    
    1 参见《东方杂志》第 6 年(1909 年)第 3 期。
    2 此部分内容可以参见李贵连:《沈家本传》,法律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210-211 页。
    3 田涛、李祝环:《清末翻译外国法学书籍评述》,载《中外法学》2000 年第 3 期。
    1 《译书汇编》,1900 年 12 月 6 日,创刊号。
    1 《译书汇编》,1901 年 7 月 30 日,第 7 期。
    
    1 沈家本:《修订法律情形并请归并法部大理院会同办理折》。
    2 《设立考察政治馆酌各国政法纂定成书呈进谕》(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军机处录副档案)。
    3 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册),中华书局 1979 年版,第 50 页。
    1 《商务印书馆历年出版物分类统计》,载于《商务印书馆图书目录 1897-1949》。
    1 《本馆创业史》,载于商务印书馆编:《商务印书馆九十五年》,本书的全名为《1897-1992 商务印书馆九十五年:我和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 1992 年版。
    
    
    1 张元济:《致梁启超第 2 信》,载《张元济书札》(增订本),第 1023 页。
    2 张元济:《法学协会杂志序》,载《张元济诗文》,第 289-290 页。
    1 田涛、李祝环:《清末翻译外国法学书籍评述》,载《中外法学》2000 年第 3 期。
    2 《版权考》:由(英)斯克罗敦、普南和(美)罗白孙著,周仪君译,商务印书馆 1903 年版,第 2 页。
     1 沈家本:《寄簃文存》(卷一),“删除律内重法折”,台湾商务印书馆 1976 年版。
    2 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修订法律大臣沈家本奏请修订法律情形并请归并法部大理院会同办理折,”中华书局 1979 年版,第 838 页。
    1 田涛:《19 世纪下半期中国知识界的国际法观念》,载《近代史研究》2000 年第 2 期。也可参见田涛:《第二法门》,法律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50 页。
    2 鲍源深:《请购刊经史疏》,载陈韬:《同治中兴京外奏议约编》,卷五。
     1 《同治六年五月初六上谕》,载《清实录·穆宗皇帝实录》卷二零二。
    1《 郭崇焘日记》第三卷,第 338 页。
    
    1 《出使英法俄国日记》,第 199 页。
    2 《曾纪泽遗集·日记》,第 365 页。
    1 苑书义等著:《张之洞全集》,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2522 页。
    2 苑书义等著:《张之洞全集》,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4214 页。
    3 董宝良、熊贤君:《从湖北看中国教育近代化》,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245 页。
    4 苑书义等著:《张之洞全集》,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9235 页。
    5 苑书义等著:《张之洞全集》,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9516 页。
    2 《大清法规大全·教育部》,第 1 卷《学堂总章》之《学务纲要》之《各省办理学堂员绅宜先派出洋考察》, 高雄,考证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1139 页。
    3 (日)实藤惠秀著,谭汝兼、林启彦译:《中国人赴日本留学史》,三联书店 1983 年版,第 16-17 页。
    4 《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 52,《轨迹》。
    5 (日)实藤惠秀著,谭汝兼、林启彦译:《中国人赴日本留学史》,三联书店 1983 年版,第 61 页。
    6 (日)实藤惠秀著,谭汝兼、林启彦译:《中国人赴日本留学史》,三联书店 1983 年版,第 451 页。
    1 李喜所:《中国近代的留学生》,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126 页。
    2 黄福庆:《清末留日学生》,中央研究院(台北)1975 年版,第 74 页附表。
    3 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类编》(上册),出版者不详,第 794 页。
    1 参见 Hugh Chan, Modern Legal Education in China, The China Law Review , Vol. 9 , No. 2, 1936.
    2 陆宗舆:《陆闰生先生五十自述记》,载《北京时报》承印,1925 年,第 4 页。
    3 有关这一时期出版的日本法政书籍的情况目前尚没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统计,从北京图书馆编写的《民国时期总书目 1911-1949 法律》(书目文献出版社 1990 年版)中可以看到部分书目。
    4 钱存训著,戴文伯译:《近世译书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载《文献》1986 年第 2 期。
    1 统计数据依据谭汝谦主编:《中国译日书综合目录》,香港中文大学 1980 年版。
    2 叶宋曼瑛:早期中日合作未被揭开的一章:1903 年 1914 年商务与金港堂的合作,载于《Th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1986 年 1 月,第 16 期。
    3 《上海学艺概要(二) 》,载《上海通志馆期刊》第一年,第 529 页。
    4 《商务印书馆九十年》,商务印书馆 1987 年版,第 56 页。
    5 《新潮》1919 年,第一卷第三号。
    6 《新中国》1919 年,第一卷第七期。
    1 《社会主义史》序,载《蔡元培全集》(第三卷),中华书局 1984 年版,第 435 页。
    2 《吴玉章回忆录》,中国青年出版社 1978 年版,第 104 页。
    1 有关留日学生的译述活动及其日文西书中译的文化意义可以参见:晚清留日学生与日文西书的汉译活动,载于《中国近代现代出版史学术讨论会文集》,中国书籍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93-105 页。
    2 中国近代的私人留学早于官派留学,容闳是私人留学的第一人。容闳:广东香山县人,1854 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1855 年曾在香港短期担任高等审判厅翻译和做律师学徒,后应曾国藩的邀请赴安庆,被委任为出洋委员,授五品军工衔,1876 年获得耶鲁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具体内容可以参见石霓译注:《容闳自传——“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百家出版社 2003 年版。另根王健博士的考察:容闳在大学毕业回国后一度衣服了职业有接触,,他曾在极短的时间里担任香港高等审判厅的译员和见习律师,并曾将派森的《契约论》和一部英国法律书籍翻译成中文,具体内容可以参见王健:《中国近代的法律教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54 页。
    3 这批人员中,在清末民初有“国务总理 1 人,外交部长 2 人,公使 2 人,外交官 12 人,海军元帅 2 人,海军军官 14 人,军医 4 人,税务司 1 人,海关官员 2 人,铁路局长 3 人,铁路官员 5 人,铁路工程师 6人,冶矿技师 9 人,电报局官员 16 人,商界 8 人,政界 3 人,医生 3 人,教师 3 人,律师 1 人,报界 2人。”具体内容可参见陈学恂、田正平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料——留学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686 页。
    4 《光绪四年二月十六日督办福州船政吴赞成片》,载于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编辑室、中央档案馆 明清档案部组编:《洋务运动》(5),上海人民出版社 1961 年版,第 207 页。
    5 《福建民报》1934 年 9 月,载于李喜所:《中国近代的留学生》,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93 页。
    6 (美)史华茨著,叶凤美译:《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26 页。
    1 《光绪十六年闰二月初八日裴荫森奏》,参见《船政奏议汇编》,光绪十四年刊本,卷 41,第 8-12 页。
    2 据统计,伍廷芳从 1887 年之后的十几年的时间内,先后写成了《中国宜改革新政论议》、《呈请代奏变法 自强宜求本原大计条陈三策疏》、《中国之评论》、《睡与醒》、《新政真诠》、《中国改革之进步论》、《康有为君政见之评论》、《新政议论》、《与英国巴公爵讨论门户开发》等大量政论文章,宣传他从西方学来的较为激进的近代民主政治思想,具体内容可参见张德美著:《探索与抉择——晚清法律移植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85-186 页。
    3 张百熙等:《奏派学生赴东西洋各国游学折》,载(清)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第 5 册,中华书局 1958 年版。
    4 端方:《奏派学生前赴美、德、俄三国游学折》,载(清)颜世清辑:《约章成案汇览》乙编,卷 32(下)。
    1 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宣统二年归国留学生史料》,载于《历史档案》1997 年第 2 期。考试成绩最优等而被赏于“法政科进士”的留日学生有 4 人,成绩优等而被赏于“法政科举人”的留日学生有 11 人,分别占各等总数的 40%和 58%。
    2 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377—378 页。
    1 参见爱汉者等编:《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中华书局 1997 年影印版,第 339、353、389 页。关于《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出版地点、时间和卷数等,由于许多学者没有看到其原作,故常常有误写和误记。如戈公振著的《中国报学史》(三联书店 1955 年版)和王立新著的《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两书就说该刊 1837 年停刊,共 4 卷(前书第 68 页,后书第 292 页),而韩国学者李宽淑著《中国基督教史略》一书则说该刊是在澳门出版的(第 139 页)。但是根据原作显示,该刊原创办于广州,于 1837 年迁至新加坡,它一直出版至 1838 年 9 月,共有 6 卷。
    3 Britton , Roswell S. : The Chinese Periodical Press, 1800-1912, p23。
    4 参见魏源《海国图志》,岳麓书社 1998 年出版的点校注释本,卷四一,第 19 页。
    1 何勤华:《传教士与近代中国法学》,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 年第 5 期。
    1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三联书店 1955 年版,第 92 页。
    2 蔡武:《谈谈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国立中央图书馆馆刊》,新二卷第 4 期,参见李志刚《香港基督教会史研究》,道声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73 页。
    3 《万国公报》曾于 1883 年停刊,1889 年作为广学会的机关刊物复刊后,仍由林乐知任主编,每周一期,1907 年因林乐知去世而停办,该刊曾是 19 世纪 60 年代以后中国知识分子了解西方世界的主要窗口。
    4 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161 页。
    5 该书开始在《万国公报》上连载时用的是一篇篇的文章名,如“省刑罚”、“体恤狱囚”等,自 1882 年 7月第 698 卷起,始用“自西徂东”之名,至 1884 年,该书正式出版,扉页上署“广东小书会真宝堂发售,光绪十年,西历公元 1884 年,德国花之安发刊”。
    1 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年版,第 393 页。
    2 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年版,第 342 页。
    1 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212 页。
    1 何华伟、钟海涛:《晚清教会学校的特点》,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4 年增刊。
    2 洪拓夷:《清末教会大学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积极影响》,载《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 年第 4 期。
    3 何勤华:《传教士与近代中国法学》,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 年第 5 期。
    1 (德)花之安:《自西徂东》,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92 页。
    2 (英)李佳白:《列国政治异同考》,载《万国公报》1904-02。
    1 (英)哲美森:《华英谳案定章考(李提摩太译) 》,载《万国公报》1892-11。
    2 (英)嘉托玛:《富国新策(山雅谷译) 》,载《万国公报》1898-10。
    1 (英)哲美森:《华英谳案定章考(李提摩太译) 》,载《万国公报》1892-11。
    2 牛锦红:《传教士关于清末法律改革的具体观点》,载《皖西学院学报》2006 年第 1 期。
    3 王立新:《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392 页。
    4 (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 1800—1911 年》(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643 页。
    5 中国近代第一本民法译著《泰西民法志》(英国人甘格士著,胡贻译,上海蔡尔康删订,广学会 1902 年版)是由传教士主持之广学会出版的。
    6 何勤华:《传教士与近代中国法学》,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 年第 5 期。
    1 汤能松等著:《探索的轨迹——中国法学教育发展史略》,法律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491 页。
    2 顾长声:《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来华新教传教士评传》,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214 页。
    3 参见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 2 辑(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979 页、1002 页。
    4 汪向荣:《日本教习》摘编,参见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 2 辑(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3年版,第 46-62 页。
    1 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 2 辑(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916-917 页。
    1 傅兰雅:《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光绪六年(1880 年),载张静庐辑注:《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群联出版社 1953 年版,第二章。
    2 傅兰雅:《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光绪六年(1880 年),载张静庐辑注:《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群联出版社 1953 年版,第二章。
    1 其他音译词可以详见《海国图志》,岳麓书社 1998 年出版的点校注释本。
    1 参见《星轺指掌·凡例》,光绪二年(1876 年)同文馆聚珍版排印。
    2 参见《海国图志》(中),岳麓书社 1998 年出版的点校注释本,卷五十一,第 1408,1421-1422 页。
    1 参见黄河清:《利窦玛对汉语的贡献》,浙江工商大学中日文化研究所网 http: ? ? www.zdrbs.com ? abc, 2005-07-19.
    1 参见《星轺指掌·凡例》,光绪二年(1876 年)同文馆聚珍版排印。
    1 汪向荣:《日本教习》,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27 页。
    2 王晓秋:《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中华书局 2000 年版,第 48 页。
    3 训点本一般指在行间的字句旁边加注日本式读法符号,而刊刻样式则不作任何变动,无论翻刻本或者训点本,都是对中国原刊本的照搬照刻,除了根据译本内扉上的变动,或末页上的发兑书肆名称以及广告外,人们一般情况下很难判别日本的翻刻本与中国的原刊本之间的区别。
    4 以上的统计数据转引自王健:《沟通两个世界的法律意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36 页。
    1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975 页。
    
    1 田正平:《留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76 页。
    2 (日)实藤惠秀著,谭汝兼、林启彦译:《中国人赴日本留学史》,三联书店 1983 年版,第 149 页。
    3 (日)实藤惠秀著,谭汝兼、林启彦译:《中国人赴日本留学史》,三联书店 1983 年版,第 148 页。
    
    1 王健:《晚清法学新词的创制及其与日本的关系》,载《南京大学学报》2005 年第 6 期。
    
    
    1 黄遵宪:《日本国志》,上海图书馆集成印书局,光绪二十四年版,第 683—786 页。
    2 王健:《沟通两个世界的法律意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685—786 页。
    1 参见蔡枢衡:《中国法理自觉的发展》,河北第一监狱 1947 年版,第 123 页。王健:《中国近代的法律教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349 页。
    1 王树槐:《清末翻译名词的统一问题》,载《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台湾),总第 1 期,第 48 页。
    2 梁廷枬:《海国四说》,中华书局 1993 年版,第 45-46 页。
    
    1 参见徐继畲《瀛寰志略》凡例。
    2 魏源:《增广海国图志》(下称《海国图志》),台北珪庭出版社 1978 年版,卷五十,第 765 页。
    3 载于《海国图志》卷四十:“荷兰及弥尔尼壬两国总记”,第 653 页。
    
    1 载于《海国图志》卷六十一:“弥利坚国总记”(下),第 930 页。
    2 载于《海国图志》卷五十一:“英吉利国广述”(上),第 786 页。
    3 转引自方维规:《东西洋考“自主之理”》,载《中外法学》2000 年第 3 期。
    1 李贵年、俞江:《简论中国近代法学的翻译与移植——以我国第一部国际私法译著为例》,载《近代法制与比较法研究》,法律出版社 1997 年版。
    2 孙邦华:《论傅兰雅在西学汉译中的杰出贡献》,载《南京社会科学》2006 年第 4 期。
    1 傅兰雅:《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光绪六年(1880 年),载张静庐辑注:《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群联出版社 1953 年版,第 16-17 页。
    2 参见徐继畲《瀛寰志略》凡例。
    3 Record of The General Conference of the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of China Held at Shanghai, May6-9.1896 p712-p714..
    4 Record of The General Conference of the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of China Held at Shanghai, May6-9.1896 p535.
    5 Record of The General Conference of the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of China Held at Shanghai, May6-9.1896 p531-p547.
    1 Adrian A. Bennett ,John Fryer: 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o Nineteenth Century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7,p32.
    2 John Fryer: The Present Outlook for Chinese Scientific No menclature. Records of the Second riennial Meeting of the Educational Association of China. Held at Shanghai May6-9,1896,Shanghai”American Press byterian Mission Press,1896,p157-p158.
    3 The Chinese Recorder. Feb.1898,p87-94.
    4 Record of The General Conference of the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of China Held at Shanghai, May6-9.1896 p537.
    5 John Fryer: The Present Outlook for Chinese Scientific No menclature. Records of the Second riennial Meeting of the Educational Association of China. Held at Shanghai May6-9,1896,Shanghai”American Press byterian Mission Press,1896,p159.
    6 John Fryer: The Present Outlook for Chinese Scientific No menclature. Records of the Second riennial Meeting of the Educational Association of China. Held at Shanghai May6-9,1896,Shanghai”American Press byterian Mission Press,1896,p157.
    1 Record of The General Conference of the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of China Held at Shanghai, May6-9.1896 p545-p546.
    2 傅兰雅:《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光绪六年(1880 年),载张静庐辑注:《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群联出版社 1953 年版,第二章。
    3 孙邦华:《论傅兰雅在西学汉译中的杰出贡献》,载《南京社会科学》2006 年第 4 期。
    4 傅兰雅:《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光绪六年(1880 年),载张静庐辑注:《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群联出版社 1953 年版,第二章。
    5 傅兰雅:《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光绪六年(1880 年),载张静庐辑注:《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群联出版社 1953 年版,第二章。
    1 傅兰雅:《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光绪六年(1880 年),载张静庐辑注:《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群联出版社 1953 年版,第 15 页。
    1 严复:《与梁启超书》,载王栻主编:《严复集》第 3 册,中华书局 1986 年版,第 519 页。
    2 严复:《京师大学堂译书章程》,载王栻主编:《严复集》第 1 册,中华书局 1986 年版,第 128 页。
    3 严复:《京师大学堂译书章程》,载王栻主编:《严复集》第 1 册,中华书局 1986 年版,第 131 页。
    1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中美关系史料》第一册,《美使列威廉致桂良等照会》,第 305 页。
    1 苏精:《清季同文馆及其师生》,台北上海印刷厂 1985 年版,第 205 页。
    1 吉少甫:《中国出版简史》,学林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280 页。
    2 《同文馆题名录》,光绪二十四年(1898 年)年刊。
    3 《万国公法》董恂序。
    4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 47,载于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民国 55-76 年,即 1966-1987年),台北:文海出版社出版,第 2703-2704 页。
    5 根据《同文馆题名录》1898 年所记历年翻译的书目,《新加坡刑律》是由汪凤藻翻译、丁韪良鉴定,该“提 名录”中称该书“待刊”,后来是否出版待考。
    1 《公法会通·凡例》。
    2 以下内容转引自田涛:《国际法输入与晚清中国》,济南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90-92 页。
    3 《同文馆题名录》光绪五年刊,载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 1 辑(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年版,第 90 页。
    4 《同文馆题名录》光绪十三年刊,载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 1 辑(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93-94 页。
    1 孙子和:《清代同文馆之研究》,附录二,台湾文海出版社 1977 年版,第 563 页。
    1 李贵连:《话说“权利” 》,载《北大法律评论》第 1 卷第 1 辑,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19 页。
    2 江南制造局编:《江南制造局记》,卷二,公牍,文宝书局 1905 年石印本。
    3 甘作霖:《江南制造局之简史》(下),载《东方杂志》第十一卷,第六号。
    4 傅兰雅:《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载张静庐辑注:《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群联出版社 1953 年版,第 12 页。
    5 参见《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与近代科技的引进》,载《出版史料》1986 年第 6 期。
    6 中国史学会编:《洋务运动》(四),神州国光社 1956 年版,第 30 页。
    1 顾长声:《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来华新教传教士评传》,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262 页,该书 由傅兰雅与程瞻洛合评。
    2 姚崧龄:《影响我国维新的几个外国人》,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144 页。
    3 傅兰雅:《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光绪六年(1880 年),载张静庐辑注:《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 群联出版社 1953 年版,第二章。
    1 李贵连:《近代中国法律的变革与日本的影响》,载《比较法研究》1994 年第 1 期。
    2 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增订版),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年版,第 339页。
    3 行龙,李文海:《近代中国的民主觉醒》,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02 页。
    4 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增订版),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年版,第 338页。
    5 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增订版),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年版,第 342页。
    1 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增订版),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年版,第 341页。
    2 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增订版),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年版,第 345页。
    3 马建忠:《适可斋记言·拟设翻译书院议》,载《中国历史学会·戊戌变法》(第一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 年版,第 168 页。
    4 张易:《中国清末的政治思潮与西学翻译》,载《贵州民族研究》2005 年第 3 期。
    1 王韬:《漫游随录》,岳麓书社 1985 年版,第 59 页。
    2 总会设在英国伦敦,成立于 1823 年,支会分设于孟买、孟加拉、锡兰、海峡殖民地,1847 年在香港成立中国支会,1858 年又在上海成立北中国支会,故址在今虎丘路。
    3 (英) 托马斯 (Rew James Thomas):《伟烈亚力传略》,载于伟烈亚力著:《中国研究录》(Chinese Researches),上海:商务印书馆 1897 年,第 1-4 页。
    4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88 页。
    5 参见《百科知识》,1987 年年刊第 799 页。
    6 徐维则:《东西学书录》,转引自邹振环:《京师同文馆及其译书简述》,载《出版史料》1989 年第 2 期,该文中说李善兰所翻译的《代数学本》共 13 卷,“上海墨海书局刊,不戒于火,仅存第一卷。”
    1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205 页:“《六合丛谈》的出版期数既不是 13 期,也没有迁到日本。我在牛津大学波德林图书馆看到,《六合丛谈》出至 1858 年 3 月,共有 15期,出版地点一直在上海。”
    2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三联书店 1955 年版,第 68-69 页。
    3 上海图书馆编:《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录》,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1-3 页。
    4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205 页。
    1 《中国印刷》第十 期(1985 年 11 月),第 94 页。
    1 有关美华书馆的介绍可参见曹裕才:《美华书馆和商务印书馆的渊源》,收于商务印书馆总编室编:《商务印书馆史资料之 31》,北京:商务印书馆内部资料,1985 年 6 月 1 日,第 29-32 页。此外可参见郁为瑾:《商务印书馆与基督教会的关系》,收于商务印书馆总编室编:《商务印书馆史资料之 40》,北京:商务印书馆内部资料,1988 年 3 月 3 日,第 15-16 页。
    2 有关初期美华书馆的情况可以参见(英)麦金托什(Gilbert Mcintosh)著《在华伦敦会印书馆》(The Mission Press in China),美华书馆 1895 年版,第 19-23 页。
    4 有关初期的美华书局的情况可以参见 G · 麦金托什著,方丽译:《美华书馆记事》,载《出版史料》1987年第 4 期。
    1 李迪:《中国数学史简编》,辽宁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394 页。
    2 章锡琛:《漫谈商务印书馆》,载《文史资料选辑》第 43 辑,文史资料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63-64 页。
    1 陈景磐:《中国近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58 页。
    2 王树槐:《基督教教育会及其出版事业》,载林治平编:《近代中国与基督教论文集》,台北宇宙光出版社1981 年版,第 199-202 页。
    3 韦廉臣:《学校教科书委员会的报告》,载《基督教在华传教士大会记录 1890 年》附录。此处是转引自 朱有瓛主编:《近代中国学制史料》(第四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33-37 页。
    4 王树槐:《基督教教育会及其出版事业》,载林治平编:《近代中国与基督教论文集》,台北宇宙光出版社1981 年版,第 199-202 页。
    5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492 页。
    1 苏特尔著,梅益盛、周六路合译:《李提摩太传》,载《戊戌变法》(四),第 235 页。
    2 有关统计数据可参见王树槐:《清季的广学会》,载《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 4 期(下册),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73 年版,第 212-213 页。
    1 葛培义:《致西士步君书》,《万国公报》第 9 年,101 册(1897 年 6 月)。
    2 王树槐:《清季的广学会》,载林治平编:《近代中国与基督教论文集》,第 236 页。
    3 王树槐:《清季的广学会》,载林治平编:《近代中国与基督教论文集》,第 252 页。
    4 王树槐:《清季的广学会》,载林治平编:《近代中国与基督教论文集》,第 236 页。
    5 王树槐:《清季的广学会》,载林治平编:《近代中国与基督教论文集》,第 240-242 页。
    6 见 1898 年《广学会年报》,转引自《中东战纪本末》第三编,第四卷,1896 年图书集成局铅印本。
    1 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164 页。
    2 《万国公报》第 9 年(第 108 册),1898 年 1 月;第七年(第 120 册),1899 年 1 月。
    1 孙家鼐:《复龚景张太史心铭书》,载《万国公报》第 91 册,1896 年 8 月。
    1 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311 页。
    2 参见《谭嗣同全集》(下册),中华书局 1981 年版,第 367 页。
    3 参见《康南海先生口说》,中山大学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31 页。
    1 录自《光绪朝朱批奏折》第 104 辑。
    1 录自盛宣怀:《愚斋存稿》卷六。
    1 参见《交通大学校史》,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43 页。
    2 高平叔:《蔡元培与张元济》,载《民国档案》1985 年第 1 期。
    3 这本书中文译本没有完成,仅翻译了 2 卷,美国韦尔生著,李维格、伍光建译,光绪二十八年版。
    4 《光绪公学所译各书请每种各检二种咨送政务处等》,光绪二十七年六月十日,上海南洋公学卷宗第 3 号。
    5 盛宣怀:《愚斋存稿》,卷五,第 33-35 页。关于盛宣怀十分支持晚清西学翻译的内容可以参见《盛宣怀日记》,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戊寅年季春根据思补楼藏版影印。
    6 汪家熔:《大变动时代的建设者》,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95 页。
    1 《日本法规大全》这本书有两个译本。首译是南洋公学总理沈曾植同意由译书院委托驻日公使馆参赞夏地山组织留日学生翻译的,未曾翻译完成,而且译笔非常不整齐,后来出版,订 120 册,即此目录所列。另外有《新译日本法规大全》,由商务印书馆,经经理夏瑞芳同意,也是组织留日学生分头翻译,订 80册,外加卷首和译名表各一册,印过两次,一大本,一小本。
    2 参见《张元济年谱》,商务印书馆 1991 年版,第 40 页。
    3 张元济:《新译日本法规大全·序》,《新译日本法规大全·卷端册》,商务印书馆 1907 年版。
    1 《本馆创业史》,载于《商务印书馆九十五年》,本书的全名为《1897-1992 商务印书馆九十五年:我和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 1992 年版。
    2 参见王栻主编:《严复集》,中华书局 1986 年版,第 533 页。
    3 孙宝瑄:《忘庐山日记》,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341 页。
    4 吴汝纶:《致严复》,载王栻主编:《严复集》,中华书局 1986 年版,第 1562 页。
    5 《原富》吴汝纶序。
    1 参见商务印书馆编:《商务印书馆九十年》,该书的全名为《1897-1987 商务印书馆九十年:我的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 1987 年版,第 198 页。
    1 参见《上海学艺概要》(二),载《上海通志馆期刊》第 1 年,第 529 页。
    2 章锡琛:《漫谈商务印书馆》;陈叔通《回忆商务印书馆》,载蔡元培著:《商务印书馆九十年》,商务印书馆 1987 年版,第 132 页。
    3 林熙:《从〈张元济日记〉说商务印书馆》,载《出版史料》第 5 辑。
    1 《漫谈商务印书馆》,载商务印书馆编:《商务印书馆九十年》,商务印书馆 1987 年版,第 107 页。
    1 编译所成立时,张元济遂意由好友蔡元培出任所长,蔡元培也表示应允,后来因为《苏报》案,蔡元培从未到职,故从 1902 年创立到 1903 年 5 月为止,编译所所长一职一直悬空,张元济在 1903 年 6 月继任,所以从实质意义上来看他算是第一任所长。
    2 参见袁翰青:《自学有成的科学编译者杜亚泉先生》,载商务印书馆编:《商务印书馆九十年》,商务印书馆 1987 年版,第 85 页。
    1 分别参见俞颂华:《忆钱经宇(智修)先生》,载于商务印书馆编:《商务印书馆九十年》,商务印书馆 1987年版,第 98 页。
    2 庄适:《庄俞家传》,载商务印书馆编:《商务印书馆九十年》,商务印书馆 1987 年版,第 74 页。
    3 郑尔康:《郑振铎在商务印书馆的十年》,载商务印书馆编:《商务印书馆九十年》,商务印书馆 1987 年 版,第 265 页。
    4 这四种名著是《天演论》(Evolution and Ethics)、《原富》(An Inquiry Into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法意》(L’ esprit des Lois)、《群学肆言》(The Study of Sociology),参见史春风:《商务印书馆与中国近代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92 页。
    5 商务印书馆出版严译名著表参见邹振环:《上海翻译出版与文化变迁》,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55页。
    
    1 严复:《致张元济第 2 信》,载王栻主编:《严复集·第三册·书信》,中华书局 1986 年版,第 527 页。
    2 参见《商务印书馆百年大事记》,卷端图片一页正面。
    
    1 邹振环:《20 世纪上海翻译出版与文化变迁》,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50 页。
    2 王云五:《商务印书馆与新教育年谱》,台湾:商务印书馆 1973 年版,第 17-20 页。
    3 王云五:《商务印书馆与新教育年谱》,台湾:商务印书馆 1973 年版,第 18 页。
    4 1910 年 7 月第一期《图书汇报》,商务印书馆出版。
    1 参见 1903 年 9 月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版权考》一书书后广告。
    1 邹振环:《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6 年版,第 216-220 页。
    2 《新译日本法规大全》,张元济序,商务印书馆 1907 年版。
    3 蒋维乔:《高公梦旦传》,载商务印书馆编:《商务印书馆九十五年》,商务印书馆 1992 年版,第 52 页。
    4 参见《上海商务印书馆创业十年新厂落成特别纪念册》,商务印书馆 1907 年版。
    5 参见《商务印书馆出品说明书》,见 1910 年 7 月第一期《图书汇报》。
    1 参见陆典:《〈东方杂志〉的定名》,载《商务印书馆史资料》,商务印书馆内部刊物。
    1 参见《漫谈商务印书馆》,载商务印书馆编:《商务印书馆九十年》,商务印书馆 1987 年版,第 112 页。
    1 《论中国必革政始能维新》,《东方杂志》第 1 卷第 1 号,1904 年 3 月 11 日。
    1 参见《百年书目》电子数据档案。
    2 王建辉:《文化的商务——王云五专题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年版,第 108 页。
    3 林尔蔚:《漫谈商务印书馆》,载商务印书馆总编室编:《商务印书馆馆史资料之 25》,北京:商务印书馆内部资料 1984 年 2 月 10 日,第 7 页。王建辉却认为商务最早的文库是:“东方文库”,它的出现才算是商务近代文库的开始,参见王建辉:《文化的商务——王云五专题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年版,第 108 页。
    1 《广智书局历史》,载《国民日报》1903 年 8 月 17 日。
    1 张朋园:《广智书局(1901—1915 年)——维新派文化事业机构之一》,载《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 2 期。
    1 参见《蒯光典小传》,载于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辑《近代中国对西方及列强认识资料汇编》第 四辑第一分册,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88 年版,第 275 页;另可参见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 1 辑(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406-408 页。
    2 王邃常:《严几道年谱》,商务印书馆 1936 年版,第 55-56 页。
    3 包天笑,刘幼生:《钏影楼回忆录》,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219-222 页。
    1 百科全书:Encyclopedia,19 世纪 60 年代曾经被西方传教士翻译为“大类编书”,《大英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Britannica)最早的中译名是“泰西大类编书”,是 1880 年 6 月傅兰雅《江南制造总局翻译 ?西书事略》一文首先使用的。
    2 参见姜义华编校的《康有为全集》第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年版。
    3 汤寿潜:《新译日本普通百科全书·叙》,载《普通百科全书》,上海会文学社 1903 年版。
    
    1 汤寿潜:《新译日本普通百科全书·叙》,载《普通百科全书》,上海会文学社 1903 年版。
    2 (日)实藤惠秀著,谭汝谦、林启彦译:《中国人留学日本史》,三联书店 1983 年版本,第 226-229 页。
    1 参见《同文馆题名录》,载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上),华东师大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71-72 页。
    2 参见《同文馆题名录》,载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上),华东师大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105-109 页。
    3 苏精:《清季同文馆及其师生》,台北上海印刷厂 1985 年版,第 17-18 页。
    4 毕乃德:《同文馆考》,载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上),华东师大出版社 1983 年版,第205 页。
    5 参见《光绪二十一年八月奉堂瑜》,载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上),华东师大出版社 1983年版,第 139 页。
    6 《公法便览·凡例》,光绪四年(1878 年)同文馆聚珍版。
    1 王健:《沟通两个世界的法律意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48 页。
    2 《万国公法·凡例》,同治甲子刊本。
    3 《公法便览》丁韪良“自序”,光绪四年(1878 年)同文馆聚珍版。
    1 《公法便览·凡例》,光绪四年(1878 年)同文馆聚珍版。
    2 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 1 辑(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61-62 页。
    3 参见《学务纲要》,载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 2 辑(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3 年版, 第 88 页。
    1 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 2 辑(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489-491 页。
    2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316 页。
    1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编:《清史编年》(第 12 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246 页。
    2 王国平:《东吴大学在美国田纳西州的注册文件》,载《苏州大学学报》1999 年第 2 期。
    1 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321 页。
    2 徐彪:《论清末法学教育的经验》,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 年第 3 期。
    1 盛宣怀:《拟设中西学堂禀》,载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 1 辑(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3年版,第 490 页。
    2 段彩华:《民国第一位法学家——王宠惠传》,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 1982 年版,第 16 页。
    3 又根据《天津中西学堂头等学堂 1899 年首届毕业生王宠惠的考凭》(光明日报 1993 年 11 月 18 日,第 4版)中记载,律例学学习的科目为“英文、几何学、八线学、化学、格致学、身理学、天文学、富国策、通商约章、律法总论、罗马律例、英国合同律、田产易主律例、船政律例、听讼法则。”
    1 李贵连:《21 世纪的中国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41 页。
    2 李贵连:《近代中国法律的变革与日本影响》,载《比较法学》1994 年第 1 期。
    1 参见《北洋大学事略》,载《天津文史资料》第 11 辑,第 20-24 页。
    2 高道蕴、高鸿钧、贺卫方编:《美国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增订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580-581页。
    1 高道蕴、高鸿钧、贺卫方编:《美国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增订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591页。
    2 贺卫方编:《中国法律教育之路》,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253 页。
    3 王健:《中国近代法律教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241 页。
    4 《解放前上海的学校》(上海文史资料选辑第 59 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114 页。
    1 参见《大清法规大全·教育部》,第 2 卷《大学堂》之《大学堂章程》,高雄,考证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1171-1173 页。转引自张德美:《探索与抉择——晚清法律移植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96-197页。
    2 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 1 辑(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778 页。
    3 参见《大清教育新法令》第 6 编,载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 1 辑(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519-520 页。
    1 参见《东方杂志》1906 年第 10 期。
    2 关于每年具体开设科目的内容可以参见张德美:《探索与抉择——晚清法律移植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第 200 页。
    3 王健:《中国近代法律教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99 页。
    4 王健:《中国近代法律教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06-107 页。
    1 《清史稿》,中华书局 1962 年版,第 330 页。
    2 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 2 辑(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467 页。
    3 汤能松等著:《探索的轨迹——中国法学教育发展史略》,法律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135 页。
    4 汤能松等著:《探索的轨迹——中国法学教育发展史略》,法律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135 页。
    5 徐彪:《论清末法学教育的经验》,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 年第 3 期。
    1 王健:《中国近代法律教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245 页。
    2 盛宣怀:《奏陈南洋公学历年情形折》,载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 1 辑(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522 页。
    3 盛宣怀:《奏陈南洋公学编辑政治法律诸书纲要折》,载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 1 辑(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519-520 页。
    4 王健:《中国近代的法律教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93 页。
    1 杨湖樵:《经心书院文史资料选辑》(第 34 册),中国文史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103 页。
    2 董宝良、熊贤君:《从湖北看中国教育近代化》,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239 页。
    3 (日)实滕惠秀著,谭汝谦、林启彦译:《中国人留学日本史》,三联书店 1983 年版,第 50 页。
    4 王晓秋:《中日近代文化交流史》,中华书局 2000 年版,第 359 页。
    5(日)实滕惠秀著,谭汝谦、林启彦译:《中国人留学日本史》,三联书店 1983 年版,第 126-146 页。
    1 (日)实藤惠秀著,谭汝谦、林启彦译:《中国人留学日本史》,三联书店 1983 年版,第 233 页。在这本书中,日本学者实藤惠秀认为当时国内法政学堂所使用的教科书,大部分就是由留日法科生编译的这些讲义。
    2 何勤华,李秀清主编:《民国法学论文精萃》(第 1 卷)之附录,法律出版社 2003 年版。
    3 李贵连主编:《20 世纪的中国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37 页。
    4 刘广安教授认为京师法政学堂等开设的“中国古今历代法制考”、“现行及历代法制沿革”,表明了独立的 中国法律史学科在中国的产生。参见刘广安:《20 世纪中国法律史学论纲》,载李贵连主编:《20 世纪的中国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68 页。
    
    1 (美)丁韪良:《花甲忆记》,详见沈弘、恽文捷、郝田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26 页。
    2 韩礼刚:《丁韪良生平简介以及对他的重新评价》,载《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5 年第 3 期。
    1 罗冠宗:《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63 页。
    2 高黎平:《中国近代国际法翻译第一人——丁韪良》,载《延安大学学报》2005 年第 2 期。
    3 罗冠宗:《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50 页。
    4 丁韪良:《万国公法》,译者序,同治甲子刊本,第 3 页。
    1 段琦:《丁韪良与西学东渐》,载《世界宗教研究》,2006 年第 1 期。
    2 关于此书在清政府对外交涉中的作用,夏泉:《试论晚清早期驻外公使的国际法意识》中有详细的论述,载《江西社会科学》1998 年 10 期。
    3 柳宾:《国际法的输入与中国外交近代化的起步》,载《天津社会科学》2001 年第 1 期。
    4 蔡永明:《论晚清洋务思想家的近代外交观》,载《厦门大学学报》2004 年第 4 期。
    1 李贵连:《〈万国公法〉:近代“权利”之源》,载《北大法律评论》1998 年第 1 卷第 1 辑。
    2 何勤华:《<万国公法>与清末国际法》,载《法学研究》2001 年第 5 期。
    1 (美)丁韪良:《西学考略》,同文馆聚珍版,光绪癸末孟夏(1883 年)。
    2 孙邦华:《“万国公报”对西方近代教育制度的植入》,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 年第 3 期。
    3 李珍:《“天演论”的历史地位与学术影响》,中华文史网,admin@qinghistory.cn。
    4 参见(美)丁韪良:《同文馆记》,载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158 页。
    5 参见《筹办夷务始末》,中华书局 1979 年版,卷 8,第 31-35 页。
    6 参见(美)丁韪良:《同文馆记》,载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158 页。
    1 孙邦华:《简论丁韪良》,载《史林》1999 年第 4 期。
    2 京师同文馆课程表(1876 年),详见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7年版,第 31 页。
    3 何大进:《丁韪良与京师同文馆》,载《北方论丛》2005 年第 4 期。
    4 参见(美)丁韪良:《同文馆记》,载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158 页。
    1 参见(美)丁韪良:《同文馆题名录》,载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3年版,第 157-158 页。
    2 张燕清:《丁韪良与〈万国公法〉》,载《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4 年第 3 期。
    1 王尔敏:《上海格致书院志略》,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128 页。
    2 罗新璋:《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 1984 年版,第 32 页。
    3 顾长声:《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来华新教传教士评传》,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248 页;或者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574 页; 这两位作者的统计数据来自于美国另一位学者贝奈特(Adrian A. Bennett)统计译著为 129 部(Adrian A. Bennett, John Fryer: 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o Nineteenth- Century China.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7.“附录”),美国加州大学大学东亚图书馆伊尔文博士(Dr. Cirwin)统计译著不下136 部,王扬宗在《傅兰雅与近代中国的科学启蒙》(科学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26-134 页)认为傅氏译著为 163 部(其中包括《格致汇编》上的科技文章的单行本 23 部) 。
    4 傅兰雅西学著作具体书目可以参见:《论傅兰雅在江南制造局译书及其影响》,载《中国文化研究报学报》(香港中文大学)1993 年新第 2 期,第 39-80 页。
    5 王淳:《近代西学传播大师傅兰雅》,载于《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年第 2 期。
    1 罗新璋:《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 1984 年版,第 36 页。
    2 冯天瑜:《晚清入华新教传教士译业评述》,载《史学月刊》2004 年第 8 期。
    3 傅兰雅:《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光绪六年(1880 年),载张静庐辑注:《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群联出版社 1953 年版,第三章。
    4 傅兰雅:《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光绪六年(1880 年),载张静庐辑注:《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群联出版社 1953 年版,第三章。
    1 Record of The General Conference of the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of China Held at Shanghai, May6-9.1896 p541.
    1 Record of The General Conference of the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of China Held at Shanghai, May6-9.1896 p534。
    2 冯天瑜:《晚清入华新教传教士译业评述》,载《史学月刊》2004 年第 8 期。
    1 孙邦华:《论傅兰雅在西学汉译中的杰出贡献》,载《南京社会科学》2006 年第 4 期。
    1 参见《吴汝纶致严复书》,载王栻主编:《严复集》第 5 册,中华书局 1986 年版,第 1559 页。
    2 胡汉民:《述候官严氏最近政见》,载《民报》(2)。
    3 王栻主编:《严复集》(五),中华书局 1986 年版,第 1561 页。
    
    1 严复:《论世变之亟》,载王栻主编:《《严复集》第 1 册,中华书局 1986 年版,第 2 页。
    2 严复:《致张元济第 1 信》,载王栻主编:《严复集·第三册·书信》,中华书局 1986 年版,第 525 页。
    3 严复:《致张元济第 1 信》,载王栻主编:《严复集·第三册·书信》,中华书局 1986 年版,第 525 页。
    1 严复:《致张元济第 2 信》,载王栻主编:《严复集·第三册》,中华书局 1986 年版,第 529 页。
    1 郭沫若:《谈文学翻译工作》,载《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 年),第 23 页。
    1 高惠群,乌传衮:《翻译家严复传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84 页。
    2 袁可嘉:《论注释和加注的原则》,载《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 年),第 91 页。
    1 王栻主编:《严复集》(五),中华书局 1986 年版,第 1322 页。
    2 王栻主编:《严复集》(五),中华书局 1986 年版,第 1321 页。
    1 王栻主编:《严复集》(五),中华书局 1986 年版,第 1321 页。
    2 范存忠:《漫谈翻译: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论文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3 年版,第 78 页。
    3 王栻主编:《严复集》(五),中华书局 1986 年版,第 1321 页。
    4 王栻主编:《严复集》(五),中华书局 1986 年版,第 1322 页。
    1 鲁迅:《鲁迅全集(四)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 年版,第 375 页。
    2 罗新璋:《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 年版,第 151 页。
    3 张志建:《严复学术思想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1995 年版,第 195 页。
    4 周笃宝:《继承传统译论,建立科学翻译学》,载《中国翻译》2000 年第 2 期。
    5 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况》,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247 页。
    6 王栻主编:严复集(一),中华书局 1986 年版,第 14 页。
    7 王栻主编:《严复集》(五),中华书局 1986 年版,第 1321 页。
    1 冯桂芬:《采西学议——冯桂芬马建忠集》,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84 页。
    2 廖七一:《当代翻译理论探索》,译林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67 页。
    3 李泽厚:《论严复》,《中国思想史论》(中册),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589-590 页。
    
    1 史春风:《商务印书馆与中国近代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94 页。
    2 杨宏雨,王敏:《论梁启超的社会变革思想》,载《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 年第 3 期。
    1 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162 页。.
    2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 1989 年版,《新民说》专集 4,第 55 页。
    3 元冰峰:《清末革命与君宪的论争》,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80 年版,第 124 页。
    4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 1989 年版,《论不变法之害》文集 1,第 3 页。
    5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年 1989 版,《读日本书目志书后》文集 2,第 54 页。
    1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年 1989 版,《大同译书局叙例》文集 2,第 58 页。
    2 班玮:《梁启超的日本观》,载《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4 年第 3 期。
    3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 1989 年版,《夏威夷游记》专集 22,第 185 页。
    1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五》,中华书局 1989 年版,第 226 页。
    2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戊戌变法》,中华书局 1989 年版,第 227 页。
    1 陈先初:《流亡时期梁启超的宪政思想》,载《船山学刊》2004 年第 4 期。
    2 邱远猷,王贵松著:《梁启超宪法学思想研究》,载《法学家》2004 第 3 期。
    3 尤小立:《从“宪政”到“直接行动”———陈独秀前期国家观演变述评》,载《江苏社会科学》2001 年第 3 期。
    4 梁启超:《中国宜讲求法律之学》,载李华兴、吴嘉勋编:《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
    5 李华兴,吴嘉勋编:《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72 页。.
    6 李华兴,吴嘉勋编:《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297 页。.
    7 李华兴,吴嘉勋编:《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440 页。.
    1 郭钢:《论梁启超汲取日译西学的启蒙思想》,载《理论月刊》2006 年第 3 期。
    2 谭绍木:《梁启超宪政思想略论》,载《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 年第 2 期。
    3 范忠信:《认识法学家梁启超》,载《梁启超法学文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或者参见范忠信:《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法理学的主题与特征》,载《法学评论》2001 第 4 期。
    1 魏明枢:《略论黄遵宪对西学的认识历程》,载《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 年第 1 期。
    1 陈铮:《黄遵宪全集》(上册),中华书局 2005 年版,第 1 页。
    2 邱远猷:《论黄遵宪的法治思想》,载《江海学刊》2006 年第 1 期。
    3 参见《己亥杂诗》八九(自注),载《黄遵宪全集》(上册),中华书局 2005 年版,第 158 页。
    4 参见《己亥杂诗》七○,载《黄遵宪全集》(上册),中华书局 2005 年版,第 161 页。
    5 黄遵宪:《日本国志·序》,上海图书馆集成印书局,光绪二十四年,该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年出版 版。
    6 黄遵宪:《日本国志》,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 页。
    1 黄遵宪:《日本国志》,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332 页。
    2 狄葆贤:《平等阁诗话》,钱仲联:《人境庐诗话笺注》(附录三),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1274 页。
    3 吴天任:《黄公度(遵宪)先生传稿》,载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六十八辑》,台北文海出版有限公司印行,第 367 页。
    4 张锐智:《论黄遵宪对近代中日法文化交流的贡献》,载《法学研究》2005 年第 4 期。
    1 黄遵宪:《日本国志》,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683—684 页。
    1 沈家本:《沈寄移先生遗书》,卷四。
    2 王健:《沟通两个世界的法律意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421 页。
    1 张易:《中国清末的政治思潮与西学翻译》,载《贵州民族研究》2005 年第 3 期。
    1 魏源:《海国图志》,台北珪庭出版社 1978 年版,卷 2,筹海篇三。
    2 魏源:《海国图志》,台北珪庭出版社 1978 年版,卷 59,外大西洋墨加洲思叙。
    3 董小旬:《万国公法》序,京师同文馆 1864 年(同治三年)版。
    4 《咸丰朝筹办事务始末》(卷 71),酌拟章程六条。
    1 张斯桂:《万国公法序》,同文馆 1864(同治三年)。
    2 丁韪良:《邦交提要》(卷下),上海:商务印书馆 1904 年版,第 1 页。
    3 田涛,李祝环:《清末翻译外国法学书籍评述》,载《中外法学》2005 年第 5 期。
    4 田涛,李祝环:《清末翻译外国法学书籍评述》,载《中外法学》2005 年第 5 期。
    1 李鸿章:《同治二年二月初十日江苏巡抚李鸿章奏》,载中国历史学会编:《洋务运动》(第二册),上海人民出版社 1961 年版,第 141 页。
    2 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增订版),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年版,第 339页。
    3 行龙,李文海:《近代中国的民主觉醒》,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02 页。
    4 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载中国历史学会编:《戊戌变法》(第二册),上海人民出版社 1961 年版,第197 页。
    5 严复:《救亡决论》,载王栻主编:《严复集》,中华书局 1986 年版,第 42 页。
    1 梁启超:《变法通议·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载《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一》,中华书局 1989 年版,第 10 页。
    2 严复:《救亡决论》,载王栻主编:《严复集》,中华书局 1986 年版,第 10 页。
    3 熊月之:《晚清社会对西学的认知程度》,载王宏志编:《翻译与创作——中国近代翻译小说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38 页。
    4 王晓秋:《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中华书局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402 页。
    5 冯自由:《革命逸史初集》,中华书局 1981 年版,第 99 页。
    6 具体数据可参见王晓秋:《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中华书局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416 页。
    7 毕利干:《法国律例》(凡例序),同文馆光绪六年(1880 年)聚珍版。
    1 (清)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中华书局 1958 年版,第 5439 页。
    1 (清)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中华书局 1958 年版,第 5714 页。
    1 潘培志:《晚清政府改革下的中国外交近代化》,载《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 年第 1 期。
    2 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卷七十一,中华书局点校本 1979 年版,第 2674 页。
    3 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卷七十一,中华书局点校本 1979 年版,第 2675 页。
    4 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卷七十九,中华书局点校本 1979 年版,第 2914 页。
    
    1 陈潮:《19 世纪后期晚清外交体制的重要特点》,载《学术月刊》2002 年第 7 期。
    2 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中译本)(第 2 卷),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353 页。
    1 刘馨:《试论晚清时期外交思潮的演变》,载《外交学院学报》,2006 年第 2 期。
    2 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第 124 页。
    3 郭嵩焘:《郭嵩焘奏稿》,岳麓书社 1983 年版,第 354 页。
    4 《筹办夷务始末》,民国十九年故宫博物院据清内务府写本影印本,同治朝,卷 40,第 29 页。
    5 《筹办夷务始末》,民国十九年故宫博物院据清内务府写本影印本,同治朝,卷 50,第 32 页。
    6 陈晓燕、杨艳琼:《古巴华工案与晚清外交近代化》,载《浙江社会科学》2005 年第 3 期。
    1 朱士嘉:《美国迫害华工史料》,中华书局 1958 年版,第 38 页。
    2 《清季外交史料》,民国二十年北平清季外交史料编纂处铅印本,卷 4,第 17-18 页。
    3 陈翰笙主编:《华工出国史料汇编》第一辑(二),中华书局 1985 年版,第 541-542 页。在晚清外交文献称西班牙为“日斯巴尼亚”,简称“日国”。
    4 郑大华点校:《采西学议—— 冯桂芬、马建忠集》,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84 页。
    5 丁凤麟、王欣之:《薛福成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522 页。
    1 郑大华点校:《采西学议——冯桂芬、马建忠集》,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74-175 页。
    2 论宜遴选使才以重使事,载《申报》1892-07-01。
    3 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第 393 页。
    4 郑大华点校:《采西学议—— 冯桂芬、马建忠集》,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84 页。
    5 郑大华点校:《采西学议—— 冯桂芬、马建忠集》,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84 页。
    1 郑大华点校:《采西学议—— 冯桂芬、马建忠集》,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10 页。
    2 李扬帆:《晚清对外关系研究若干问题再思考》,载《国际政治研究》2002 年第 3 期。
    3 有关李鸿章的外交可参见李扬帆:《近代化的两难——千古变局中的李鸿章外交》,载《中国的发展与 21世纪的国际格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1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二十六,第 33 页。
    2 参见《李鸿章全集·朋僚函稿》(卷十五),海南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1011 页。
    3 郑观应:《公法》,载夏东元主编:《郑观应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
    1 参见王彦威、王亮编:《清季外交史料》,书目文献出版社 1987 年影印本,卷 45,第 14 页。
    1 (清)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中华书局 1958 年版,第 5563 页。
    2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册),中华书局 1979 年版,第 126 页。
    1 傅兰雅:《江南制造局翻译西学事略》,载《格致汇编》第三年夏季册,也可参见张静庐辑注:《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群联出版社 1953 年版,第二章。
    1 张易:《中国清末的政治思潮与西学翻译》,载《贵州民族研究》2005 年第 3 期。
    1 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载《戊戌变法》(第二册),人民出版社 1962 年版。
    2 (清)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中华书局 1958 年版,第 4754 页。
    3 沈家本:《寄簃文存》,政治类典(序),台湾商务印书馆 1976 年版。
    4 郑观应:《盛世危言》,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228 页。
    1 参见《皇朝经济文新编》,第 1 册,台北:文海出版社 1966 年版,第 217 页。
    2 丁俊贤,喻作风:《伍廷芳集》,中华书局 1993 年版,第 48 页。
    3 郑观应:《盛世危言》,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312 页。
    4 郑观应:《盛世危言》,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317 页。
    5 赵树贵:《陈炽集》,中华书局 1997 年版,第 80 页。
    6 参见《皇朝经济文新编》,第 4 册,台北:文海出版社,1988 年 第 43 页。
    1 刘保刚:《晚清法治观念演变探源》,载《史学研究》2003 第 11 期。
    2 参见《皇朝经济文新编》,第 1 册,台北:文海出版社 1966 年版,第 216 页。
    3 李董寿:《广学会大有益于中国论》,《万国公报》第 107 期。
    4 孙宝瑄:《忘庐山日记》,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189 页。
    5 孙宝瑄:〈忘庐山日记》,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251 页。
    1 杨鸿烈:《中国法律思想史》,上海书店 1984 年版,第 333 页。
    1 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430 页。
    1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中华书局 1979 年版,第 843 页。
    2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中华书局 1979 年版,第 827 页。
    1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123 页。有的学者也分别称为内发性的近代化与外发性的近代化。
    2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124 页。
    3 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427 页。
    1 沈家本:《寄簃存文》卷一,“删除律内重法折”,台湾商务印书馆 1976 年版。
    2 参见《法政浅说报》,宣统三年第 17 期,第 19 页。
    3 《大清法规大全·宪政部》卷四。
    1 严复:《致张元济第 1 信》,载王栻主编:《严复集·第三册·书信》,中华书局 1986 年版,第 525 页。
    1 胡适:《四十自述》,载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852 页。
    2 鲁迅:《朝花夕拾·琐记》,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 年版,第 59 页
    3 王汝丰:《严复思想试探》,载《论严复与严译名著》,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 年版,第 72 页。
    
    1 许钧:《翻译释意理论辨——与塞莱斯科维奇教授谈翻译》,载《中国翻译》1998 年第 1 期。
    1 王健:《晚清法学新词的创制及其与日本的关系》,载《南京大学学报》2005 年第 6 期。
    1.丁韪良译:《万国公法》,同治三年刻本;同治四年刊本;光绪二十四年上海申昌石印本;《新辑各国政治艺学全书》(东山主人编,光绪壬寅刊)本。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2 年以 1864 年北京崇实印书馆初版本为底本出版了此书。
    2.丁韪良、联芳、庆常译:《星轺指掌》,光绪二年(1876 年)同文馆聚珍版排印。
    3.丁韪良、汪凤藻等译:《公法便览》,光绪四年同文馆聚珍版;光绪己卯粤东羊城森宝阁活版。
    4.丁韪良、联芳、庆常等译:《公法会通》,乐善堂聚珍版(未署年月);光绪二十四年湖南实学书局校刊本。
    5.丁韪良著、汪凤藻译:《中国古世公法论略》,载于宝轩辑:《皇朝蓄艾文编》(光绪癸卯上海官书局刊本)。
    6.傅兰雅、汪振声译:《公法总论》,江南制造局锓版(未署年月);《西政丛书》(梁启超编,光绪丁酉刊)本;《新辑各国政治艺学全书》本。
    7.傅兰雅、俞世爵译:《各国交涉公法论》,光绪二十年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聚珍版;光绪二十四年重印本;小仓山房石印本;《西学富强丛书》本。
    8.傅兰雅译:《各国交涉便法论》,江南制造局锓版(未署年月)。
    9.杨廷栋述:《公法论纲》,光绪二十八年上海出洋学生编辑所藏版。
    10.林棨编译:《国际公法精义》,光绪二十九年东京闽学会藏版。
    11.卢弼、黄炳言译:《国际公法》,光绪三十四年政治经济社藏版。
    12.陈忠倚:《皇朝经世文三编》,光绪壬寅上海书局石印本(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
    13.《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台)文海出版社 1966 年影印本。《筹办夷务始末补遗》(同治朝),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 年版。
    14.傅兰雅、应祖锡译:《佐治刍言》,江南制造局锓版。
    15.甘韩辑:《皇朝经世文新编续集》,光绪壬寅商绛雪参书局刊本。
    16.《格致书院课艺》,光绪丁酉上海书局石印本。
    17.葛士濬辑:《皇朝经世文续编》,光绪辛丑上海久敬斋刊本,(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
    18.何良栋:《皇朝经世文四编》,(台)文海出版社影印本。
    19.郭嵩焘:《郭侍郎奏疏》,光绪十八年刊本。
    20.郭嵩焘:《养知书屋文集》,光绪十八年刊本。
    21.胡兆鸾:《西学通考》,光绪丁酉长沙刻本。
    22.林乐知:《中西关系略论》,光绪八年申报馆代印本。
    23.麦仲华:《皇朝经世文新编》,光绪辛丑上海书局石印本,台湾文海出版社影印。
    24.葛士濬编:《皇朝经世文续编》,光绪辛丑上海久敬斋刊本。
    25.邵之棠辑:《皇朝经世文统编》,(台)文海出版社影印本。
    26.《湖北学生界》,(台)中华民国史料丛编影印本。
    27.《湘报》,中华书局 1965 年影印本。
    28.《游学译编》,(台)中华民国史料丛编影印本。
    29.《浙江潮》,(台)中华民国史料丛编影印本。
    30.黎庶昌:《西洋杂志》,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
    31.梁启超:《西学书目表》,时务报馆代印本。
    32.梁启超:《读西学书法》,时务报馆代印本。
    33.张之洞:《劝学篇》,光绪二十四年两湖书院刊本。
    34.胡兆鸾:《西学通考》,光绪丁酉年长沙刻本。
    35.王彦威:《清季外交史料》,台北台湾文海出版社影印。
    36.郭斌:《国际私法》,光绪三十二年湖北法政编辑社增订本。
    37.丁韪良:《邦交提要》(卷下),上海商务印书馆 1904 年出版。
    38.丁韪良:《中国六十年》,纽约麦克米伦出版社 1896 年版。
    39.汪郁年译:《国际法学》序,光绪二十九年上海蒙学报馆藏版。
    40.《法国律例·凡例序》,光绪六年同文馆聚珍排印本卷首。
    41.梁廷枬:《海国四说》,中华书局 1993 年版。
    42.沈家本:《寄簃文存》(卷一),台湾商务印书馆 1976 年版。
    43.(清)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中华书局 1958 年版。
    44.黄遵宪:《日本国志》,上海图书馆集成印书局,光绪二十四年版。
    45.梁廷枬:《海国四说》,中华书局 1993 年版。
    46.魏源:《增广海国图志》(《海国图志》),台北珪庭出版社 1978 年版。
    47.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中华书局 1979 年版。
    48.爱汉者等编:《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中华书局 1997 年影印版。
    1.冯特君、宋新宁主编:《国际政治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
    2.《林则徐与鸦片战争研究论文集》,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
    3.程晓霞主编:《国际法的理论问题》,天津教育出版社 1989 年版。
    4.王立新:《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
    5.顾长声:《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来华新教传教士评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年版。
    6.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
    7.刘锡鸿:《英轺私记》,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
    8.谭汝谦主编:《中国译日本书综合目录》,香港中文大学 1980 年版。
    9.《谭嗣同全集》(增订本),中华书局 1981 年版。
    10.王韬:《弢园文录外编》,中华书局 1959 年版。
    11.王铁崖:《中国与国际法——历史与当代》,《中国国际法年刊 1991》,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2 年版。
    12.徐建寅:《欧游杂录》,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
    13.《薛福成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
    14.《林文忠公政书》,中国书店 1991 年版。
    15.张德彝:《随使法国记》,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
    16.周鲠生:《国际法》,商务印书馆 1976 年版。
    17.《曾国藩全集》,长沙岳麓书社 1994 年版。
    18.《瓮牖余谈》,岳麓书社 1988 年版。
    19.张德彝:《航海述奇》,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
    20.孙宝瑄:《忘庐山日记》,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 年版。
    21.姚崧龄:《影响我国维新的几个外国人》,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 1985 年版。
    22.《谭嗣同全集》(上),中华书局 1987 年版。
    23.王韬:《弢园文录外编》,中华书局 1959 年版。
    24.夏东元主编:《郑观应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
    25.《郑观应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
    26.苑书义等著:《张之洞全集》,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
    27.董宝良、熊贤君:《从湖北看中国教育近代化》,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6 年版。
    28.李喜所:《中国近代的留学生》,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
    29.黄福庆:《清末留日学生》,中央研究院(台北)1975 年版。
    30.陈学恂、田正平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料——留学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年版。
    31.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三联书店 1955 年版。
    32.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年版。
    33.汤能松、张董华等著:《探索的轨迹——中国法学教育发展史略》,法律出版社 1995 年版。
    34.汪向荣:《日本教习》,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0 年版。
    35.王晓秋:《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中华书局 2000 年版。
    36.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9 年版。
    37.田正平:《留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6 年版。
    38.参见姜义华编校的《康有为全集》第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年版。
    39.苏精:《清季同文馆及其师生》,台北上海印刷厂 1985 年版。
    40.吉少甫:《中国出版简史》,学林出版社 1991 年版。
    41.《严复集》,中华书局 1986 年版,
    42.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增订版),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年版。
    43.行龙,李文海:《近代中国的民主觉醒》,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44.田涛:《国际法输入与晚清中国》,济南出版社 2001 年版。
    45.孙子和:《清代同文馆之研究》,附录二,台湾文海出版社 1977 年版。
    46.姚崧龄:《影响我国维新的几个外国人》,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 1985 年版。
    47.邹振环:《20 世纪上海翻译出版与文化变迁》,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0 年版。
    48.邹振环:《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6年版。
    49.王云五:《商务印书馆与新教育年谱》,台湾:商务印书馆 1973 年版。
    50.汪家熔:《大变动时代的建设者》,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
    51.孙宝瑄:《忘庐山日记》,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 年版。
    52.王邃常:《严几道年谱》,商务印书馆 1936 年版。
    53.包天笑,刘幼生:《钏影楼回忆录》,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54.王建辉:《文化的商务——王云五专题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年版。
    55.段彩华:《民国第一位法学家——王宠惠传》,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 1982 年版。
    56.高道蕴、高鸿钧、贺卫方编:《美国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
    57.董宝良、熊贤君:《从湖北看中国教育近代化》,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6 年版。
    58.罗新璋:《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 1984 年版。
    59.史春风:《商务印书馆与中国近代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60.高惠群,乌传衮:《翻译家严复传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2 年版。
    61.张志建:《严复学术思想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1995 年版。
    62.廖七一:《当代翻译理论探索》,译林出版社 2000 年版。
    63.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
    64.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 1989 年版。
    65.元冰峰:《清末革命与君宪的论争》,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80 年版。
    66.李华兴,吴嘉勋:《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
    67.丁凤麟、王欣之:《薛福成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
    68.郑大华点校:《采西学议—— 冯桂芬、马建忠集》,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
    69.郑观应:《盛世危言》,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8 年版。
    70.杨鸿烈:《中国法律思想史》,上海书店 1984 年版。
    71.姚菘龄:《影响我国维新的几个外国人》,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 1985 年版。
    72.丁俊贤,喻作风:《伍廷芳集》,中华书局 1993 年版。
    73.赵树贵:《陈炽集》,中华书局 1997 年版。
    74.李贵连:《二十世纪的中国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75.李贵连:《近代中国法制与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76.李贵连:《沈家本传》,法律出版社 2000 年版。
    77.何勤华,李秀清著:《外国法与中国法》——20 世纪中国移植外国法反思》,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78.王健:《中国近代的法律教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79.王健:《沟通两个世界的法律意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80.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 1997 年版。
    81.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
    82.张德美:《探索与抉择——晚清法律移植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83.张柏然、许钧主编:《面向 21 世纪的译学研究》,商务印书馆 2002 年版。
    1.(英)斯克罗敦、普南著,周仪君译:《版权考》,商务印书馆 1903 年版。
    2.(奥)阿·菲得罗斯等著,李浩培译:《国际法》,商务印书馆 1981 年版。
    3.(日)实藤惠秀著,谭汝兼、林启彦译:《中国人赴日本留学史》,三联书店1983 年版。
    4.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中译本),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0 年版。
    5.(美)乔纳森·斯潘塞:《改变中国》,三联书店 1990 年版。
    6.石霓译注:《 容闳自传——“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 》,百家出版社 2003年版。
    7.(美)史华茨著,叶凤美译:《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6年版。
    8.(德)花之安:《自西徂东》,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2 年版。
    9.(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 1800—1911 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年版。
    10.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 年版。
    11.(美)丁韪良,沈弘、恽文捷、郝田虎译:《花甲忆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1.参见《东方杂志》第 4 年(1907 年)到第 6 年(1909 年)的相关内容。
    2.郑永流:《法哲学名词的产生及传播考略》,载《中外法学》1999 年第 1 期。
    3.方维规:《 东西洋考“自主之理” 》,载《中外法学》2000 年第 3 期。
    4.田涛:《19 世纪下半期中国知识界的国际法观念》,载《近代史研究》2000 年第 2 期。
    5.田涛、李祝环:《清末翻译外国法学书籍评述》,载《中外法学》2000 年第 3 期。
    6.何勤华:《传教士与近代中国法学》,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 年第 5 期。
    7.何勤华:《法科留学生与中国近代法学》,载《法学论坛》2004 年第 6 期。
    8.何勤华:《<万国公法>与清末国际法》,载《法学研究》,2001 年第 5 期。
    9.郝铁川:《中国近代法学留学生与法制近代化》,载《法学研究》1997 年第 6期。
    10.王健:《晚清法学新词的创制及其与日本的关系》,载《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 6 期。
    11.李贵年、俞江:《简论中国近代法学的翻译与移植——以我国第一部国际私法译著为例》,载《近代法制与比较法研究》,法律出版社 1997 年版。
    12.李贵连:《近代中国法律的变革与日本的影响》,载《比较法研究》1994 年第 1 期。
    13.李贵连:《〈万国公法〉:近代“权利”之源》,载《北大法律评论》,1998 年第 1 卷第 1 辑。
    14.李贵连:《话说“权利” 》,载《北大法律评论》第 1 卷第 1 辑,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8 年版。
    15.邹振环:《京师同文馆及其译书简述》,载《出版史料》1989 年第 2 期。
    16.熊月之:《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史略》,载《出版史料》1989 年第 1 期。
    17.王维俭:《林则徐翻译西方国际法著作考略》,载《中山大学学报》1985 年第 1 期。
    18.孙邦华:《论傅兰雅在西学汉译中的杰出贡献》,载《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 4 期。
    19.张锐智:《论黄遵宪对近代中日法文化交流的贡献》,载《法学研究》2005年第 4 期。
    20.徐彪:《论清末法学教育的经验》,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 年第 3 期。
    21.蔡永明:《论晚清洋务思想家的近代外交观》,载《厦门大学学报》,2004 年 第 4 期。
    22.冯天瑜:《晚清入华新教传教士译业评述》,载《史学月刊》2004 年第 8 期。
    24.邱远猷,王贵松著:《梁启超宪法学思想研究》,载《法学家》2004 第 3 期。
    25.范忠信:《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法理学的主题与特征》,载《法学评论》2001第 4 期。
    26.张易:《中国清末的政治思潮与西学翻译》,载《贵州民族研究》2005 年第 3期。
    27.潘培志:《晚清政府改革下的中国外交近代化》,载《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 1 期。
    28.陈潮:《19 世纪后期晚清外交体制的重要特点》,载《学术月刊》2002 年第7 期。
    29.刘馨:《试论晚清时期外交思潮的演变》,载《外交学院学报》,2006 年第 2期。
    30.李扬帆:《晚清对外关系研究若干问题再思考》,载《国际政治研究》2002年第 3 期。
    31.许钧:《翻译释意理论辨——与塞莱斯科维奇教授谈翻》,载《中国翻译》1998年第 1 期。
    32.刘保刚:《晚清法治观念演变探源》,载《史学研究》2003 第 11 期。
    33.(法)巴斯蒂:《中国近代国家观念溯源——关于伯伦知理<国家论>的翻译》,载《近代史研究》1997 年第 4 期。
    1.张晋藩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法治回眸》,法律出版社 1998 年版。
    2.何勤华,李秀清主编:《民国法学论文精萃》,法律出版社 2003 年版。
    3.林治平编:《近代中国与基督教论文集》,台北宇宙光出版社 1981 年版。
    4.谭汝谦主编:《中国译日书综合目录》,香港中文大学 1980 年版。
    5.朱有瓛等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3 年版。
    6.张静庐辑注:《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群联出版社 1953 年版。
    7.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民国 55-76 年,即 1966-1987 年),台北:文海出版社出版。
    8.《文史资料选辑》,文史资料出版社 1980 年版。
    9.杨湖樵:《经心书院文史资料选辑》,中国文史出版社 1986 年版。
    10.王彦威、王亮编:《清季外交史料》,书目文献出版社 1987 年影印本。
    11.陈翰笙主编:《华工出国史料汇编》,中华书局 1985 年版。
    12.宋原放等编:《中国出版史料》(近代部分),山东教育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 年版。
    13.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编:《中国法律图书总目》,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1年版。
    14.上海图书馆编:《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录》,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
    15.中国史学会编:《洋务运动》,神州国光社 1956 年版。
    16.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编:《清史编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17.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辑《近代中国对西方及列强认识资料汇编》,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88 年版。
    18.《20 世纪出版文化丛书》,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9 年版。
    19.《清史稿》,中华书局 1962 年版。
    20.《清季外交史料》,民国二十年北平清季外交史料编纂处铅印本。
    21.中国历史学会编:《洋务运动》,上海人民出版社 1961 年版。
    22.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上海人民出版社 1961 年版。
    23.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法战争》,新知识出版社 1956 年版。
    24.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中日战争》,中华书局 1989 年版。
    25.《商务印书馆历年出版物分类统计》,载于《商务印书馆图书目录 1897-1949》。
    26.《本馆创业史》,载于《商务印书馆九十五年》,本书的全名为《1897-1992 商务印书馆九十五年:我和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 1992 年版。
    1.The Chinese Recorder, Vol14, No5, Sept. -Oct.1883. The Chinese Recorder. Feb.1898.
    2.The Chinese Repository, April, 1840.
    3.Knight Biggerstaff, The Earliest Modern Government Schools in China ,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61.
    4.Ralph Covell, W . A . P . Martin: Pioneer of Progress in China, Christian University Press, 1978.
    5.Immanuel C. Y . Hsu, China’s Entrance into the Family of Nation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0.
    6.W . A . P. Martin, A Cycle of Cathy, Fleming H. Revell Company, third edition, 1900.
    7.W . A . P. Martin, The Awaking of China, New York: Doubleday, Page and Company, 1907.
    8.W . A . P . Martin, The Siege in Peking, China against the World , Fleming H. Revell Compangy, 1900.
    9.W. A. P. Martin, Hanlin Papers, second series , Shanghai : Kely & Walsh,1894.
    10. W. A. P. Martin, The Lore of Cathay, or The Intellect of China, Fleming H. V. Company,1901.
    11.G. B. Stevens and W. F. Markwick, The Life , Letters, and Journals of Rev. and Hon Peter, M. D.1986.
    12.Henry Wheaton, Elements of International Law, Oxford, 1936.
    13.Hugh Chan, Modern Legal Education in China, The China Law Review, Vol. 9 , No. 2, 1936.
    14.Record of The General Conference of the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of China Held at Shanghai, May6-9.1896.
    15.Adrian A. Bennett, John Fryer: 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o Nineteenth Century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7.
    16.John Fryer: The Present Outlook for Chinese Scientific No menclature. Records of the Second riennial Meeting of the Educational Association of China. Held at Shanghai May6-9, 1896, Shanghai American Press byterian Mission Press, 189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