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廷芳与共和政治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伍廷芳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人物,早年留学英伦,学成归国后先任职于港英政府,后入李鸿章幕。在充当李鸿章幕僚期间,用自己所学的国际法知识为李鸿章和清政府办理了许多交涉案件,受到李鸿章的高度赏识。李鸿章在甲午战争后下台,清政府鉴于伍廷芳的外交才能,先后两次任命他为驻美公使。伍廷芳在此期间对清政府忠心耿耿,希望清政府加快立宪步伐,摆脱民族危机,但是清廷的一系列做法令伍廷芳大为失望,心灰意冷的他最后选择了加入革命派,与其一道推翻清政府,在中国建立自己向往的民主共和制度。本文的研究就集中在晚年的伍廷芳在建立和维护共和制度所做的贡献上
     辛亥革命爆发后,伍廷芳受革命派之邀,出山任民军的外交代表。为了推翻专制制度,建立共和制度,伍廷芳与清廷代表唐绍仪就国体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艰苦的谈判,最终在中国建立了共和制度。伍廷芳由清廷的旧官僚转变为革命党,不但被人指责为叛徒,还面临着清廷宗社党的死亡威胁,伍廷芳向他们解释了自己从追求建立君主立宪转变为民主共和的原因,同时希望他们早点加入到建设新的国家中来。
     中华民国建立后,伍廷芳由于与革命党的隔阂和对袁世凯的反感,选择离开了民国初年的政治舞台。离开政治舞台的伍廷芳没有闲着,有感于国人共和知识缺乏,他走进了自己的书斋,以自己留英驻美的经历,写了大量的书籍来介绍英美的政治制度,同时指出在我国应该怎样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家。
     伍廷芳平静的书斋生活很快就被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所打破,为了维护共和制度,伍廷芳再次出山,加入到了反对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的斗争中来。逆历史潮流的袁世凯和张勋很快被历史抛弃,伍廷芳为了实现自己民国图治的理想,接受了黎元洪的邀请在政府任职,但事与愿违的是,民国很快陷入各派军阀无休止的争斗中。伍廷芳为了维护真正的民主共和制度,和孙中山一起既反对北方军阀又反对南方军阀,最后积劳成疾,病死于讨伐陈炯明的炮火声中。
     伍廷芳早年帮助清廷君主立宪,对清廷失望后,转而追求民主共和,伍廷芳生命的最后十年为建立和维护共和,南北奔波,最后可以说为此而献身。
Wu Ting-fang, an important figure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has early studied in England and then held a post in British Hong Kong government before becoming an assistant to Li Hung-chang. He was highly appreciated by Li for dealing with cases of diplomatic affairs by using his knowledge of international law. Li Hung-chang retired after Sino-Japanese War of 1894-1895.In view of Wu Ting-fang's diplomatic skills, the Qing government has twice appointed him as ambassador to the U.S.. During this period, he was loyal to the Qing government, hoping to accelerate the pace of constitutional and save the national crisis. To his disappointment, the Qing government did not want to do anything to change the situation. Finally, he chose to join the revolutionaries, overthrew the Qing government with them and established a democratic republican system. This dissertation will focus on Wu Ting-fang's contributions to the establishment and maintenance of republican system in his late years.
     After the outbreak of the 1911 revolution, Wu Ting-fang was invited by the revolutionaries and appointed diplomatic representative. In order to overthrow the autocracy and establish the republican system, Wu Ting-fang made tough negotiations about the form of government with Tang Shao-yi who was on behalf of the Qing government and then established the republican system in china at last. From an old imperial bureaucracy into a revolutionary party member, Wu Ting-fang was not only accused as a traitor, but also faced a threat of death by the Qing government. He explained to them why he turned his first pursuit of constitution monarchy into the establishment of democratic republic. And he also hoped them to join the revolutionary to build a new country as soon as possible.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Wu Ting-fang chose to leave the early Republic's political arena because of the gap with the revolutionary party as well as the resentment of the Yuan. Wu Ting-fang had never retired and sit still after leaving the political arena. He went into his den and still pursued his ideal. Feeling a lack of knowledge about the Republican, he wrote a lot of books to introduce the Anglo-American political system and he also pointed out how to build a truly democratic republic.
     Wu Ting-fang's quiet den life was soon destroyed by two things:one was that Yuan Shi-kai proclaimed himself emperor and the other was that Zhang Xun Restoration.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republican system, Wu Ting-fang came out again. He joined the struggle against the Yuan emperor and Zhang Xun Restoration and soon succeeded. To realize his ideal of the Republic of prosperity, Wu Ting-fang accepted the position provided by Li Yuan-hung Government. However, things went contrary to his wishes. Republic of China fell into the endless crossfire between warlords. Together with Sun Yat-sen, Wu Ting-fang fought for the truly Democratic Republic. They fought against the northern warlords as well as the southern ones. Finally, Wu Ting-fang broken down from constant overwork and died in the crusade against the Chen Jiongming.
     In a word, Wu Ting-fang helped the Qing government constitutional monarchy in his early years, but turned into the democratic republic after the disappointment of this government. During his last ten years, Wu Ting-fang had been running around for the establishment and the maintenance of the Democratic Republic.It could be said that he devoted all his life to this great cause.
引文
①张礼恒:《从东方到西方——伍廷芳与中国近代社会的演进》,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5页。
    ②欧阳哲生:胡适文集(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02页。
    张晋藩:《中国近代法律思想史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225页。
    ②刘选、王振亚:《中国法制史话》,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张礼恒:《伍廷芳的外交生涯》,团结出版社2008年版。
    ①张云樵:《伍廷芳与清末政治改革》,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7年版,序言。
    张礼恒:《从西方到东方——伍廷芳与中国近代社会的演进》,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页。
    张礼恒:《从西方到东方——伍廷芳与中国近代社会的演进》,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371页。
    ④张礼恒:《从西方到东方——伍廷芳与中国近代社会的演进》,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371页。
    章开沅:《离异与回归》,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张朋园:《立宪派与辛亥革命》,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第7页。
    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第1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7—128页。
    Eric hoffer.The True Believer. p.26。转引于张朋园:《立宪派与辛亥革命》,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第10页。
    《伍秩庸博士哀思录·附伍朝枢“诔文”》,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未刊本,第2页。
    (?)《北华捷报》1883年4月27日。
    《北华捷报》1886年6月18日。
    《国会记录》第47界国会(1882年),第13卷第3部分,第2130页。
    伍廷芳:《美国视察记》,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689页。
    (?)伍廷芳:《美国视察记》,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690页。
    (?)伍廷芳:《美国视察记》,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690页。
    (?)伍廷芳:《美国视察记》,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690页。
    伍廷芳:《美国视察记》,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690页。
    伍廷芳:《论美国与东方交际事宜》,见《伍廷芳集》(上),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27、128页。
    ②伍廷芳:《论美国与东方交际事宜》,见《伍廷芳集》(上),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27、128页。
    ③伍廷芳:《论美国与东方交际事宜》,见《伍廷芳集》(上),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27、128页。
    ④伍廷芳:《论美国与东方交际事宜》,见《伍廷芳集》(上),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27、128页。
    伍廷芳:《美国视察记》,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690页。
    ①伍廷芳:《美国视察记》,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691页。
    ②伍廷芳:《美国视察记》,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691页。
    ③伍廷芳:《美国视察记》,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691页。
    ④伍廷芳:《美国视察记》,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691页。
    ⑤伍廷芳:《美国视察记》,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695页。
    ⑥伍廷芳:《美国视察记》,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695页。
    (?)伍廷芳:《延寿新法》,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54页。
    伍廷芳:《奏请变通成法折》,见《伍廷芳集》(上),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47页。
    ③伍廷芳:《奏请变通成法折》,见《伍廷芳集》(上),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48页。
    (?)伍廷芳:《奏请变通成法折》,见《伍廷芳集》(上),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48页。
    伍廷芳:《奏请变通成法折》,见《伍廷芳集》(上),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48页。
    (?)伍廷芳:《奏请变通成法折》,见《伍廷芳集》(上),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0页。
    (?)伍廷芳:《致外务部电》,见《伍廷芳集》(上),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300页。
    有关抓捕梁启超的电文可参见伍廷芳:《致总理衙门函》,见《伍廷芳集》(上),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7576页。
    伍廷芳:《致总理衙门函》,见《伍廷芳集》(上),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75页。
    伍廷芳:《奏请剪发不易服折》,见《伍廷芳集》(上),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993年版,第358—-—360页。
    伍廷芳:《奏请剪发不易服折》,见《伍廷芳集》(上),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359页。
    ⑥伍廷芳:《奏请剪发不易服折》,见《伍廷芳集》(上),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359页。
    伍廷芳:《奏请剪发不易服折》,见《伍廷芳集》(上),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359页。
    (?)孙中山:《伍秩庸博士墓表》,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未刊本,第3页
    (?)欧阳哲生:胡适文集(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02页。
    (美)孔华润:《美国对中国的反应——中美关系的历史剖析》,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65页。
    (?)赵尊岳:《惜阴堂辛亥革命记》,《近代史资料》(总51号)1983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79页。
    (?)《李平书七十自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58页。
    赵尊岳:《惜阴堂辛亥革命记》,《近代史资料》(总51号)1983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79页。
    ④观渡庐编:《共和关键绿》,第一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856),文海出版社,第7页。
    《伍秩庸博士哀思录·附哀启》,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未刊本,第3页。
    溥伟:《让国御前会议日记》,《辛亥革命》(八),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11页。
    伍廷芳:《致清庆邸书》,《伍先生(秩庸)公牍》,《近代中国史料从刊·正编》(652),(台湾)文海出版社,第12页。
    ④伍廷芳:《致清庆邸书》,《伍先生(秩庸)公牍》,《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正编》(652),(台湾)文海出版社,第12页。
    伍廷芳:《致清庆邸书》,《伍先生(秩庸)公牍》,《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正编》(652),(台湾)文海出版社,第11页。
    伍廷芳:《致清庆邸书》,《伍先生(秩庸)公牍》,《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正编》(652),(台湾)文海出版社,第12页。
    ①伍廷芳:《致清庆邸书》,《伍先生(秩庸)公牍》,《近代中国史料从刊·正编》(652),(台湾)文海出版社,第12页。
    ②伍廷芳:《奏请监国赞同共和文》,见《伍廷芳集》(上),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367页。
    ③伍廷芳:《奏请监国赞同共和文》,见《伍廷芳集》(上),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367页。
    ④伍廷芳:《论前清官吏当知民国非易国》,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637页。
    ⑤伍廷芳:《论前清官吏当知民国非易国》,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638页。
    ①黄任潮:《张竞生谈孙中山对南北议和的指示》,《辛亥革命回忆录》(八),文史资料出版社1981年版,第413页。
    ②伍廷芳:《复孙文、黄兴电》,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446页。
    ③伍廷芳:《致广东同乡函》,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422页。
    ④“姚案”指姚荣泽案,“宋案”指宋汉章案,这都是民国初年比较有影响的两大案件,关于这方面的论述可以参见张礼恒:《从西方到东方——伍廷芳与中国近代社会的演进》,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临时政府公报》,1912年2月22日,第19号。
    (?)《伍秩庸博士哀思录》,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未刊本,第5页。
    (?)《申报》1911年11月17号,第三版。
    观渡庐编:《共和关键録》,第一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856),文海出版社,第7页。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354页。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95页。
    李华兴:《民主与近代中国》,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④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青年杂志》1卷6号,1916年2月15日。
    伍廷芳:《论复辟谬说扰害共和》,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645页。
    ②伍廷芳:《论复辟谬说扰害共和》,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645页。
    伍廷芳:《论复辟谬说扰害共和》,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645页。
    ④伍廷芳:《论复辟谬说扰害共和》,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649页。
    伍廷芳:《论复辟谬说扰害共和》,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649页。
    伍廷芳:《论复辟谬说扰害共和》,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649页。
    (?)伍廷芳:《论复辟谬说扰害共和》,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649页。
    (?)伍廷芳:《论复辟谬说扰害共和》,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651页。
    (?)伍廷芳:《论前清不国之原因》,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65页。
    (?)伍廷芳:《论前清不国之原因》,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66页。
    伍廷芳:《论前清不国之原因》,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66页。
    (?)伍廷芳:《论前清不国之原因》,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66页。
    ①伍廷芳:《论中国改共和之原理》,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67页。
    ②伍廷芳:《论中国改共和之原理》,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68页。
    ③伍廷芳:《论中国改共和之原理》,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67页。
    ④伍廷芳:《论中国改共和之原理》,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68页。
    ⑤伍廷芳:《论中国改共和之原理》,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68页。
    ⑥伍廷芳:《论中国改共和之原理》,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67页。
    ⑦伍廷芳:《中华民国图治刍议·序》,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63页。
    伍廷芳:《中华民国图治刍议·序》,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63页。
    ⑧伍廷芳:《论中国改共和之原理》,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68页。
    伍廷芳:《中华民国图治刍议·序》,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63页。
    伍廷芳:《论前清不国之原因》,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65页。
    ②伍廷芳:《论前清不国之原因》,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65页。
    ③伍廷芳:《论前清不国之原因》,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65页。
    ④伍廷芳:《论前清不国之原因》,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67页。
    (?)伍廷芳:《论民国应用何等治法》,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70页。
    (?)伍廷芳:《论司法之独立》,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67页。
    (?)伍廷芳:《论财政之挽救》,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77页。
    (?)伍廷芳:《论财政之挽救》,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77页。
    (?)伍廷芳:《论中国生齿日繁亟需培养》,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634页。
    ①伍廷芳:《论中国生齿日繁亟需培养》,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635页。
    ②伍廷芳:《论中国生齿日繁亟需培养》,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634页。
    ③伍廷芳:《论中国生齿日繁亟需培养》,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637页。
    ④伍廷芳:《论教育亟需改良》,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73页。
    ⑤伍廷芳:《论教育亟需改良》,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73页。
    ⑥伍廷芳:《论教育亟需改良》,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73页。
    ⑦伍廷芳:《论外交失败及难易》,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621页。
    (?)伍廷芳:《论外交失败及难易》,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622页。
    (?)伍廷芳:《论外交失败及难易》,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622页。
    (?)伍廷芳:《论民国图治终睹成绩》,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652页。
    (?)伍廷芳:《论复辟谬说扰害共和》,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647页。
    伍廷光编:《伍廷芳历史》,台北文海出版社,1996年版,第21页。
    (?)伍廷光编:《伍廷芳历史》,台北文海出版社,1996年版,第22页。
    (?)伍廷光编:《伍廷芳历史》,台北文海出版社,1996年版,第22页。
    ①伍廷光编:《伍廷芳历史》,台北文海出版社,1996年版,第32页。
    ②伍廷芳:《致袁世凯书》,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787页。
    ③伍廷芳:《致袁世凯书》,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788页。
    沈云龙:《黎元洪评传》,(台北)文海出版社1978年版,第22页。
    沈云龙:《黎元洪评传》,(台北)文海出版社1978年版,第22页。
    ③伍朝枢:《伍秩庸博士哀思录·附哀启》,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未刊本,第1页。
    ④伍廷芳:《致袁世凯书》,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788页。
    沈云龙:《黎元洪评传》,(台北)文海出版社1978年版,第55页。
    (?)伍廷光编:《伍廷芳历史》,台北文海出版社1996年版,第50页。
    转引自张礼恒:《伍廷芳的外交生涯》,团结出版社2008年版,第205页。
    (?)《长沙日报》,1917年5月30日。转引于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三册,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202页。
    ④(美)保罗·芮恩施:《一个美国外交官使华日记——1915—1919年美国驻华公使回忆录》,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09页。
    ①伍廷芳:《致伍廷芳电》,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797页。
    ②《长沙日报》,1917年6月17日。转引于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三册,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155页。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三册,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156页。
    ③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三册,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156页。
    《中华新报》,1917年6月16日。
    ④伍廷光编:《伍廷芳历史》,台北文海出版社,1996年版,第54页。
    吴玉章:《辛亥革命》,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5页。
    梁启超:《代段祺瑞讨张勋复辟通电》,载《饮冰室文集》第三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8页。
    ①程慎修编:《程璧光殉国记》,文海出版社1982年版,第39页。
    ②伍廷芳:《斐律滨赛会记》,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658页。
    ③孙中山:《在宴请海军、滇军官佐会上的讲话》,见《孙中山全集》第四卷,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编,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04页。
    伍廷芳:《致护法各省区军政首领电》,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815页。
    ②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版,第502页。
    伍廷芳:《军政府对内宣言》,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828页。
    ④伍廷芳:《致护法各省区军政首领电》,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815页。
    伍廷芳:《致护法各省区军政首领电》,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815页。
    伍廷芳:《致护法各省区军政首领电》,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815页。
    ①伍廷芳:《致护法各省区军政首领电》,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815页。
    ②伍廷芳:《致护法各省区军政首领电》,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815页。
    ③伍廷芳:《致徐世昌电》,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835页。
    ④伍廷芳:《致徐世昌电》,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834页。
    ⑤伍廷芳:《致徐世昌电》,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834页。
    ⑥伍廷芳:《致徐世昌电》,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834页。
    ⑦伍廷芳:《致徐世昌电》,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834页。
    伍廷芳:《军政府对友邦宣言书》,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833页。
    伍廷芳:《就政务总裁通电》,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824页。
    伍廷芳:《就政务总裁通电》,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825页。
    ①伍廷芳:《致孙中山书》,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825页。
    ②伍廷芳:《致孙中山书》,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826页。
    ③伍廷光编:《伍廷芳历史》,台北文海出版社,1996年版,第45页。
    ④伍廷芳:《离粤通电》,见《伍廷芳集》(下),丁贤俊、喻作凤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870页。
    孙中山:《复伍廷芳函》,见《孙中山全集》第5卷,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90页。
    ①伍廷光编:《伍廷芳历史》,台北文海出版社1996年版,第47页。
    ②伍廷光编:《伍廷芳历史》,台北文海出版社1996年版,第47页。
    ③丁中江:《北洋军阀史话》第4册,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35页。
    ①《申报》,中华民国十一年六月二十九日。
    ②《申报》,中华民国十一年六月二十九日。
    ③《申报》,中华民国十一年六月二十九日。
    ④《申报》,中华民国十一年六月二十九日。
    ⑤《申报》,中华民国十一年六月二十九日。
    张謇:《追悼孙中山的演说》,《张季子九录·文录》。转引自章开沅:《张謇与中国近代化》,《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4期。
    《申报》、《民报》、《时务报》、《新民丛报》、《东方杂志》、《新青年》
    1.丁贤俊、喻作凤编:《伍廷芳集》(上、下),中华书局1993版。
    2.观渡庐(伍廷芳):《共和关键录》,(台湾)文海出版社。
    3.伍廷芳等编:《大清新编法典》,(台湾)文海出版社。
    4.伍廷光编:《伍廷芳历史》,(台湾)文海出版社。
    5.伍朝枢:《伍朝枢日记》,《近代史资料》(总69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6.《孙中山全集》(第一至第九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
    7.陈锡祺主编:《孙中山年谱长编》,中华书局1991年版。
    8.王彦威:《清季外交史料》,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编。
    9.吴汝纶编:《李文忠公全集》,光绪三十四年印。
    10.廖一中:《袁世凯奏议》(上、下),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编。
    11.郭嵩焘:《伦敦与巴黎日记》,岳麓书社1984年版。
    12.刘锡鸿:《英轺私记》,岳麓书社1984年版。
    13.容闳:《西学东渐记》,岳麓书社1984年版。
    14.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5.蒋廷黼:《中国近代史》,岳麓书社1987年版。
    16.杨鸿烈:《中国法律发达史》,商务印书馆1930版。
    17.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996年版。
    18.周锡瑞(美国):《改良与革命——辛亥革命在两湖》,中华书局1982年版。
    19.张晋藩:《中国近代法律思想史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20.章开沅:《离异与回归——传统文化与近代化关系试析》,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1.张云樵:《伍廷芳与清末政治改革》,(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7年版。
    22.张礼恒:《从西方到东方——伍廷芳与中国近代社会的演进》,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23.桑兵:《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三联书店1995年版。
    24.张朋园:《梁启超与民国政治》,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25.张朋园:《中国民主政治的困境》,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26.张朋园:《梁启超与清季革命》,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1.丁贤俊:《孙中山与民元法制论争》,《法学研究》1986年第6期。
    2.丁贤俊:《论孙中山与伍廷芳》,《近代史研究》1987年第4期。
    3.丁贤俊:《论孙中山民元让位》,《历史研究》1988年第6期。
    4.张秀清:《张勋复辟时期的伍廷芳》,《民国春秋》1990年第2期。
    5.李忠兴:《伍廷芳晚清政坛的“新型官僚”》,《档案与史学》1996年第6期。
    6.李忠兴:《从君宪到共和——论伍廷芳的政治制度思想》,《学术月刊》1997年第4期。
    7.崔禄春:《伍廷芳携款出走之真相》,《民国春秋》1996年第4期。
    8.唐自斌:《伍廷芳法律思想简论》,《湖南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9.李学智:《辛亥革命中的伍廷芳》,《天津师大学报》1998年第3期。
    10.杨军:《辛亥时期伍廷芳态度的转变》,《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11.张礼恒:《对外交人才伍廷芳的争夺》,《民国春秋》1998年第4期。
    12.梁建:《伍廷芳对中美关系的认识》,《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4期。
    13.伍福佐:《伍廷芳在南北议和中的斗争艺术》,《文史杂志》2000年第5期。
    14.梁建:《伍廷芳晚清外交活动述评》,《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15.颜德如:《伍廷芳:爱国护法的刚毅之士》,《21世纪》2001年第4期。
    16.张礼恒:《论辛亥革命期间伍廷芳与革命党人的关系》,《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1期。
    17.张本顺:《伍廷芳的司法独立观初探》,《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6期。
    18.孙晓飞:《伍廷芳均势外交思想初探》,《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19.朱云平:《伍廷芳与中国审判制度近代化》,《安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3期。
    20.于建胜:《伍廷芳与清末政治法律改革》,《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啊第4期。
    22.牛锦红:《伍廷芳的“门户开放”观》,《皖西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23.张玮:《公理对强权的抗争——晚清外交家伍廷芳出使美国》,《国际人才交流》2003年第5期。
    24.李运昌:《论伍廷芳的外交思想》,《山东电大学报》2003年第4期。
    25.杨莉:《伍廷芳与清末修律》,《零陵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26.余从荣:《伍廷芳的香港生涯》,《五邑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