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方政府户籍制度改革的动力机制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阶段,劳动力迁移的需求明显,但当前我国户籍制度是制约劳动力迁移的主要阻碍,想要加速城市化进程,就必须进行户籍制度改革。我国中央国务院提出户籍改革十几年,地方政府不断推出户籍改革新政,但是目前户籍改革还是未达到预期的目标。地方政府在户籍改革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改革的主导者、执行者和维护者,探索地方政府在户籍改革中的动力模型对我国户籍改革的深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户籍改革的难点在于户籍制度上附加的各种福利利益,涉及到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基本的公共服务不平等,改革涉及部门多、统一难度大。本文综合国内外学者对户籍制度的研究,分析户籍改革的必要性,认为地方政府在户籍改革中有重要作用,接着运用利益分析法从地方政府的角度分析户籍改革的现状,通过建立地方政府户籍改革的动力机制模型来剖析户籍改革进展缓慢的原因,指出户籍改革的关键在于改革的动力机制存在缺陷,存在动力不足、压力过大、阻力强大、推力过小的问题。然后,根据存在的问题,从地方政府的户籍改革的源动力、压力、阻力、推力四个方面对户籍改革的动力机制予以重构,提出相关的配套措施,激活地方政府户籍改革的动力,引导地方政府户籍改革的方针和政策的走向。
China is accelerating phase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the demand for labor migration significantly, but the current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in China is the main obstacle restricting labor migration, you want to speed up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we must reform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Household registration reform the State Council of China Central Committee 10 years, household registration reform of local government has introduced the New Deal, but the current household registration reform is still not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 Local government reform in the househol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he leader of reform, implementation and guardians to explore the local household registration reform in the dynamic model the deepening of China's household registration reform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reform, the difficulty lies in residence attached to various welfare benefits, related to education, health housing, social security and other basic public services, inequality, reform involves many departments, unified difficult. This comprehensive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of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the need for reform of household registration, household registration reform that local governmen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Use of the benefit 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ocal government reform and the status of household registration, household registration reform of local government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dynamic mechanism model to analyze the reasons for slow progress in household registration reform, that reform of household registration reform is the key driving force of the deficiencies, there is insufficient power, the pressure is too large, strong resistance, thrust the issue is too small. Then, based on problems from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reform of local government source of power, pressure, drag, thrust on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reform in four areas to be reconstructed dynamic mechanism, proposed by the relevant supporting measures, activate local household registration reform momentum, lead local household registration reform principles and policy direction.
引文
1蔡昉,劳动力迁移的两个过程及其制度障碍[J]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4期.p16
    2蔡昉、都阳、王美艳,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p25.
    3俞德鹏,城乡社会:从隔离走向开放——中国户籍制度与户籍法研究[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p145.
    4林毅夫,蔡萌,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p286.
    5葛笑如.中国二元户籍制度的宏观分析——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J].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第09期.p27.
    6蓝海涛.我国户籍管理制度的历史渊源及国际比较[J].人口与经济,2000年第01期.p16.
    7魏立华.丛艳国.“自利性”户籍制度对中国城市社会空间演进的影响机制分析[J].规划师,2006年第06期.p36.
    8陆益龙.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M].商务印书馆,2003年.p167.
    9Wang Fei-Ling. Organizing through division and exclusion:China's Hukou system[M], Stanford, 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p56.
    10杨风禄.户籍制度改革:成本与收益[J].经济学家,2002(2),p36.
    11马福云,当代中国户籍制度变迁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2001年,p54.
    12陆益龙.正义:社会学视野中的中国户籍制度[J].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01期,p16.
    13王太元.户籍改革:剥离附着利益[J].瞭望新闻周刊,2005(20):p34-35.
    14蔡昉,都阳,王美艳.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p30.
    15肖海英,关于我国户籍制度改革途径的思考[J],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p26-28.
    16俞德鹏.《城乡社会:从隔离走向开放——中国户籍制度与户籍法研究》[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p202.
    17王红茹,中国经济周刊,http://news. sohu. com/20090302/n262538645. shtml,2009年03月02日07:34
    18杨占营,吴诚毅,当代中国户籍制度变迁的困境及政策选择[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4期,p46
    19叶建亮.公共产品歧视性分配政策与城市人口控制[J],经济研究,2006年第11期.p24.
    20牛飞飞,户籍制度的创新路径研究——从城乡对立看户籍改革[J],消费导刊,2009年09期,p25
    21什么叫机制.http://wenwen.soso.com/z/q127178613.htm,2009年4月11日.
    22赫广义.当代中国户籍制度研究——社会影响、改革成就、现实困境及其发展路径[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10):p1-8.
    23刘华.当前户籍制度改革面临的难点与动力基础分析[J].石南警官学院学报,2006(3):p55-56.
    24王威海,周乃宁,张雄,蒋泽.户籍制度改革的动力、阻力与途径探讨[J].理论导刊,2008(3):p16-18.
    252009年迄今户籍改革大事记http://www.ce.cn/cysc/newmain/jdpd/zjxw/201001/27/t20100127_20077256.shtml,中国经济网,2010年1月27日
    26蔡昉、都阳、王美艳,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p236-237
    27郭秀云,从“选择制”到“普惠制”——城市户籍改革政策取向与路径探析,[J]社会科学,2010年第03期,p64-71
    28申办暂住户口登记和申领《上海市外来人员暂住证》(以下简称《暂住证》)手续和程序,http://www. shanghai. gov. cn/shanghai/node2314/node2316/node2329/node2486/node3119/userobjectl 8ai6467. html.
    29国内人才申领上海市居住证需具备哪些条件,http://www.shanghai.gov.cn/shanghai/node2314/node4656/node4661/userobject34ai49.html.2002年6月15日.
    30专家称户籍改革新政并非人才引进政策的全部,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9-02/24/content_10885369.htm,2009年02月2416:14:25来源:文汇报
    31中国上海——居住证制度, http://www. shanghai. gov. cn/shanghai/node2314/node4656/node4662/userobject34ai70. html,2009年2月20日.
    32王浦劬,王清,制度变迁模式新析:利益均衡与制度替代——以当代中国城市户籍制度变迁为验证[J]澳门理工学报,2008年第4期.
    33上海启动第四次户籍制度改革,http://finance. sina. com. cn/roll/20090223/02015886788. shtml,2009年02月23日02:01第一财经日报
    34关于外地来京投资开办私营企业人员办理北京市常住户口试行办法,http://www.bjfamily.com/article890.aspx,2006年7月22日0:46:59.
    35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人员申办本市常住户口试行办法》的通知,http://www.shanghai.gov.cn/shanghai/node2314/node2319/nodel2344/userobject26ail7537.html,2009年2月22日.
    36广东拟推广“积分制”促农民工入户城镇,http://www.chinanews.com.cn/gn/news/2010/01-08/2061257.shtml,2010年01月08日10:13来源:法制日报.
    37[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译本)[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p23.
    38杨冠琼,政府治理体系创新[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p317.
    39于宁,政府职能重塑与政府自利性的约束机制[J],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01期,p28-31.
    40http://www.cbmedia.cn/htmI/05/n-22805.html,2008年4月28日
    41丁煌,定明捷“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案例分析与博弈启示[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11期.p36.
    42陈荟如,地方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利益主体的博弈分析[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1期.p19.
    43[美]H·西蒙,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中译本)[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P45.
    44人大代表认为户籍改革势在必行,关键在利益,http://news. qq. com/a/20100304/001582. htm,2010年3月4日
    45 James E. Anderson. PublicPolicy-Making[M]. Or-lando, Florida: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Inc.1984. p84.
    46刘小年,中国农民工政策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p235.
    47刘小年,中国农民工政策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p238.
    48王桂新等著,《迁移与发展—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证》,科学出版社,2005年.p251-256.
    49张祺、王桂新,人力资本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影响之实证研究,[J]西北人口,2008年第02期,p98-103
    50康丽丽,以纵向博弈视角解读中央政策执行阻滞[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5期.p42.
    51陶然,城市化、农地制度与迁移人口社会保障—一个转轨中发展的大国视角与政策选择,http://www.cnss.cn/xyzx/xsgd/200611/t20061107_101485.html,2005年6月13日
    52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易炼红,http://myy. cass. cn/file/2004020613163. html,光明日报,2004年2月6日
    53朱柔若,社会变迁中的劳工问题[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p169.
    54 Michael Haralambos, Martin Holborn and Robin Heald. Sociology:Themes and Perspectives[M]. London:HarperCollinsPublishers Limited,2000.p55.
    55刘红卿,洛克《政府论两篇》中两种政府合法性的对比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1年第一期,p37-38.
    56岳晓,从问责制的推行看责任政府的重塑[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p18-20.
    57殷志静等著,中国户籍制度改革[M],中国大学出版社,1996年06月第1版,p251.
    58吴勇,地方政府政策执行梗阻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05期,p31.
    55余佳、丁金宏,中国户籍制度:基本价值、异化功能与改革取向[J],人口与发展,2008年05期,p16.
    60汝信,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p172.
    61钱文荣、黄祖辉,转型时期的中国农民工----江三角洲十六城市农民工市民化问题调查[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p354-356.
    62牛飞飞,户籍制度的创新路径研究——从城乡对立看户籍改革[J],消费导刊,2009年09期,p25.
    63蔡昉、都阳、王美艳,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p244
    [1]H. D. Lasswell and A. Kaplan, Power and Society, NH: Yale University Press,1970, p.71.
    [2]Michael Haralambos, Martin Holborn and Robin Heald. Sociology: Themes and Perspectives. London:HarperCollinsPublishers Limited, 2000. p55.
    [3]JamesE. Anderson. PublicPolicy-Making. Or-lando, Florida:Holt, Rine hartandWinston. Inc.1984. p84.
    [4]G. C. Edwards and I. Sharkansky, the Policy Predicamend.San Francisco:W. H. Freeman and Co.1978. P.166
    [5][美]H·西蒙,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中译本)[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p45.
    [6][美]戴维·伊斯顿,政治体系——政治学状况研究[M],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p123.
    [7][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译本)[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p23.
    [8][美]托马斯·戴伊,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M],鞠方安、吴忧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p3.
    [9]《人口研究》编辑部,户籍制度50年[J],人口研究.2008年1月第1期第32卷.p16.
    [10]阿尔蒙德等,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p75.
    [11]蔡昉,劳动力迁移的两个过程及其制度障碍[J],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4期,p25.
    [12]蔡昉、都阳、王美艳,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p235.
    [13]陈荟如,地方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利益主体的博弈分析[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1期,p13.
    [14]戴坚,市场化条件下的户籍制度改革与政策成效分析[D],北京师范大 学硕士论文,2004,p33-37.
    [15]丹尼斯·缪勒,公共选择[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3年版p320.
    [16]丁煌,定明捷“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案例分析与博弈启示[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11期.p28.
    [17]丁煌,政策执行[J],中国行政管理,1991年第11期,p38.
    [18]杰华,都市里的农家女[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p117-120.
    [19]康丽丽,以纵向博弈视角解读中央政策执行阻滞[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5期,p34-36.
    [20]蓝海涛.我国户籍管理制度的历史渊源及国际比较[J],人口与经济,2000年第1期.p26-29.
    [21]李强.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p29-32.
    [22]李仙娥,王春艳,国内外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综述[J],经济纵横,2004年04期.p36-39.
    [23]刘小年,中国农民工政策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p235-239.
    [24]马春文,张东辉,《发展经济学(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p135-137.
    [25]马福云,当代中国户籍制度变迁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1,p79-81.
    [26]宁骚,公共政策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p193.
    [27]宁骚,试论公共决策的现代化[M],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与行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p722.
    [28]牛飞飞,户籍制度的创新路径研究——从城乡对立看户籍改革[J],消费导刊,2009年09期,p23-25.
    [29]钱文荣、黄祖辉,转型时期的中国农民工——长江三角洲十六城市农民工市民化问题调查[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p354-356.
    [30]盛来运,国外劳动力迁移理论的发展[J],统计研究,2005年08期, p72-73.
    [31]史青,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公共政策分析[J],特区经济,2005年05期,p17-19.
    [32]谁有病谁吃药,谁的孩子谁抱走——户籍制度改革三人谈,[J]对话,2009年03期p11-12.
    [33]宋洪远、黄华波、刘光明,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问题分析[J],管理世界,2002年05期,p24-25.
    [34]王浦劬,王清,制度变迁模式新析:利益均衡与制度替代--以当代中国城市[35]户籍制度变迁为验证[J],澳门理工学报,2008年第4期,p32-35.
    [36]王太元,户籍改革——剥离附着利益[J],瞭望新闻周刊,2005年5月16日第20期,p15-16.
    [37]王威海,周乃宁,张雄,蒋泽,户籍制度改革的动力、阻力与途径探讨[J].理论导刊,2008年第3期,p22-24.
    [38]王学杰,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力的结构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07期,p62.
    [39]魏立华,丛艳国.“自利性”户籍制度对中国城市社会空间演进的影响机制分析[J].规划师,2006年第6期,p14-16.
    [40]吴勇,地方政府政策执行梗阻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05期,p28-31.
    [41]肖海英,关于我国户籍制度改革途径的思考[J].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p26-28.
    [42]杨冠琼,政府治理体系创新[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版,p317.
    [43]杨占营,吴诚毅,当代中国户籍制度变迁的困境及政策选择[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4期,p35-38.
    [44]叶麒麟,公共政策过程中的政府利益分析[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3期,p62-63.
    [45]殷志静等著,中国户籍制度改革[M],中国大学出版社,1996年06月第1版,p251-253.
    [46]于宁,政府职能重塑与政府自利性的约束机制[J],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01期,p28-31.
    [47]余佳、丁金宏,中国户籍制度:基本价值、异化功能与改革取向[J],人口与发展,2008年05期,p13-16.
    [48]袁刚,户籍的性质、历史与我国户籍制度改革[J],学习论坛,2008年05期,p19-22.
    [49]张金马,政策科学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p17.
    [50]张世贤,公共政策析论[M],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6年版,p181.
    [51]张宇,浅论中国城市化、人口流迁与户籍制度改革[D],硕士学位论文,四川大学,2003,p56-61.
    [52]张照新、宋洪远,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国际研讨会主要观点综述[J],中国农村观察,2002年01期,p27-31.
    [53]朱柔若,社会变迁中的劳工问题[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p169.
    [54]专家访谈,户改之辩[J],小康,2008年2月上,p18-1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