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儒学与文学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全面系统地考察了北魏时期儒学和文学存在发展的过程,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论述。在对儒学存在和发展的描述中,本论文首先考察了汉晋之间儒学的发展和变化,提出这一时期的儒学由思想学术、政治制度、礼仪风俗以及士人活动四个层面构成。进而指出在北魏儒学中,政治制度层面的儒学是最稳定、最具影响力的,而不同时期,儒学存在的重心又经过从士人活动、政治制度、礼仪风俗到思想学术的转移,从而在社会生活中确立了其主导性地位。
     本论文将北魏文学分为三个部分来考察:太和以前的北方汉人文学;太和以后北方汉人文学与南方文学的交流和融合;北魏皇族的文学创作。
     第一部分以崔浩之狱为界分为两个时期:前一时期,由河北诸政权入魏的作家奠定了北魏文学重功用的传统,北魏政权以儒学为单纯统治方法的观念造成了文学总体发展的低靡。但以赞颂为功用的儒学文艺观为文学在这一时期的存在争取了空间,使得后一时期,北魏文学在高允等人的努力下又得到发展,并出现了学习南方文学的内容。
     第二部分分别以应用性散文和诗赋为重点,揭示了太和以后儒学文化与文学间的关系:儒学从政治制度向思想学术等层面的拓展使文学得到重视,最终在北魏末期到东魏形成了重视士人文学才能的社会风尚。儒学的文艺观也在这一时期对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儒学重视社会功用的文艺观,形成了北魏文学以应用性散文为主要体裁的文体结构;“美刺”和“言志”的文学功用论形成了北魏文学与社会政治紧密联系的思想内容;儒学中典正古雅的美学主张形成了北魏文学的主要审美倾向。而儒学中文质并重的观念也促进了北魏对南方文学的学习。
     第三部分通过考察北魏皇族对汉族文学的接受及其文学实践,本论文认为:北魏儒学在前述四个层面上的存在和深入,从政治、文化上完成了北魏政权的汉化,而为其所影响的文学则通过情感表达方式的规定和情感类型的强调造成了鲜卑民族心理的汉化,完全改变了鲜卑上层贵族的民族特征。
In this dissertation, relations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literature in Bei Wei dynasty are discussed. To describe the existing of Confucianism in the period from Han dynasty to Jin dynasty, four layers that politic system, thoughts, proprieties custom; activities of scholar-bureaucrat were given. These four layers also exist in Bei Wei dynasty, the steadiest and influential one is. Along Bei Wei dynasty, the most influential layer of Confucianism has turned from activities of scholar-bureaucrat to politic system, then proprieties and custom, and learning and thoughts, at last, takes the leading position in society.
     In the dissertation, the literature in Bei Wei dynasty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Writing of Han nation writers before 477A.D, Writing of Han nation writers between 477A.D and 550A.D. and Writing of the royal family. In the first part, the thought that Confucianism is just a sort of rule artifice limited literature in a narrow space. Literature just pays a tribute to the political. In the second part, two layers of Confucianism, politic system and thoughts, had made literature recognized. Ideas about literature from Confucianism make influence on writing. The idea of usefulness on literature makes literature in Bei Wei dynasty has much relation on political. Idea of admiring and criticism given the view on literature to writers and supervised their writing. Aesthetic taste of classicality and elegance to literature is also from Confucianism. During study to the north writers, the principle that pays equal attention to content and skill was practiced, which is also from Confucianism.
     Acceptation to Chinese literature of royal family in Bei Wei dynasty and their writings are also discussed in the dissertation, alter view is point out: Confucianism in the layers makes Bei Wei regime turn to the Han nationality in culture. Literature influenced by Confucianism makes the mentality of Bei Wei royal family changed. The nationality of Xian Bei disappeared along with the change in fashion of expiration one's mention.
引文
[1]曹道衡,刘跃进,《南北朝文学编年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5。
    [1]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北京:三联书店,2001,200。
    [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36。
    [2]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276。
    [1]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2。
    [2]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58。
    [3]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59。
    [4]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128。
    [5]余敦康,《魏晋玄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83。
    [1]此处参考陈明,《儒学的历史文化功能》,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中编第二章有关内容。
    [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
    [1]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420。
    [2]详见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33。
    [3]班固,《汉书·元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277。
    [1]陈明,《儒学的历史文化功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76。
    [2]苏舆,《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174。
    [3]苏舆,《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172。
    [4]胡平生,《孝经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4。
    [5]此处参见唐长孺《魏晋南朝的君父先后论》,见《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3,233。
    [1]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4.30。
    [2]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81。
    [1]班固,《汉书·郊祀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1210。
    [2]苏舆,《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112。
    [3]王柏中,《两汉国家祭祀制度研究》,吉林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45。
    [1]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580-582。
    [2]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196。
    [3]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1397。
    [4]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1411。
    [5]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6。
    [6]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24。
    [7]杨树达,《汉代婚丧礼俗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81。
    [1]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1293。
    [2]对于汉代禁止民间淫祀以及复仇之风与儒家经义的关系,此处限于篇幅,不作详细论述,可参见张涛,《经学与汉代的丧葬、祭祀活动及复仇之风》,《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60。
    [1]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141。
    [2]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2699。
    [3]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3623。
    [4]此处参见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的相关内容。
    [1]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3626。
    [2]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2557。
    [3]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3640。
    [4]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887。
    [5]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1487。
    [1]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2459。
    [2]鲁迅,《鲁迅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515。
    [3]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295。
    [1]皮锡瑞,《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2004,109。
    [2]杨勇,《世说新语校笺》,北京:中华书局,2006,158。
    [1]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北京,三联书店,2001,200。
    [2]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2688。
    [3]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2741。
    [4]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2751。
    [1]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2826。
    [2]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2888。
    [3]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2893。
    [4]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2897。
    [5]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2971。
    [6]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2735。
    [7]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2831。
    [1]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2680。
    [2]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2741。
    [3]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2748。
    [4]焦循,《孟子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546。
    [1]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3058。
    [2]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3120。
    [1]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2828.
    [2]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183。
    [3]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102。
    [1]晋之代魏,在一些士族之中存在不同看法,如《晋书·庚纯传》所载庚纯以高贵乡公之事攻击贾充。士风的影响,也使忠的观念非常淡薄,如《晋书·王戎传附王衍传》载王衍劝石勒称尊号事。《晋书·忠义传》所收的人物,大多是忠于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地方官吏,而对于西晋王朝,似乎没有特别的感情。
    [2]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2895。
    [1]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2663-2664。
    [2]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2824。
    [3]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3185。
    [1]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3167。
    [2]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3168。
    [3]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3169。
    [1]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2979。
    [1]武汉大学历史系,《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一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113-119。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3。
    [1]马长寿,《乌桓与鲜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36。
    [2]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057。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4-5。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5。
    [3]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5。
    [4]关于力微死后至昭成帝之间拓跋氏历史的演变,详见田余庆,《拓跋史探》,北京,三联书店,2003。
    [5]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599。
    [6]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6○2。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8。
    [2]马长寿,《乌桓与鲜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42。
    [3]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602。
    [4]此处可参考田余庆,《拓跋史探》,北京:三联书店,2003。
    [5]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609。
    [6]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610。
    [7]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2971。
    [8]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6。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20。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789。
    [3]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621。
    [4]逯耀东,《从干城到洛阳》,北京:中华书局,2006,47。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27。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2733。
    [3]详见逯耀东,《从平缄到洛阳》,北京:中华书局,2006,73页注释。
    [4]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620。
    [5]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621。
    [1]李延寿,《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787。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069。
    [3]详见逯耀东,《从平城到洛阳》,北京:中华书局,2006,84,86。
    [4]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069。
    [5]逯耀东,《从平城到洛阳》,北京:中华书局,2006,84。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827。
    [2]详见《魏书·崔逞传》,758。崔逞被杀的直接原因是道武帝认为其对“贬其主号”的命令执行不力。其中透露出北魏对于汉人在文化上与南方敌国同族的忌惮,由此而导致政治上的猜忌。但出于争夺人才的目的,又不得不对汉族士人示以宽大,所以在其后记“太祖深悔之”。同样,崔浩死后,太武帝也有追悔之意,《魏书·世祖纪下》:“司徒崔浩既死之后,帝北伐,时宣城公李孝伯疾笃,传者以为卒也。帝闻而悼之,谓左右曰:‘李宣城可惜。'又曰:“朕向失言。崔司徒可惜,李宣城可哀。”(107页)这种举动失宜的情况时有发生,正可说明北魏统治者在对待汉人态度上的矛盾。
    [3]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811。
    [1]干春松,《制度儒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38。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2971。
    [3]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2971。
    [4]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634。
    [5]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2973。
    [6]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北京:三联书店,2001,92。另外,马长寿《乌桓与鲜卑》一书对于北魏八部、八国制以及八公、八座到泰常二年置六部大人官的变化,认为六部之名,取法周官天官冢宰及地官司徒之义,详见该书263-269页。从北魏的国家化过程也可以看出其官制的儒学化所经历的阶段。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72。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2976。
    [3]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2993。
    [4]邓奕琦,《北朝法制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5,41。
    [5]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469。
    [6]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2877。
    [7]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北京:三联书店,2001,120。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842。
    [2]邓奕琦,《北朝法制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5,90。
    [3]邓奕琦,《北朝法制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5,94-95,
    [4]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909。
    [5]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2874。
    [6]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2886。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35。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97。
    [3]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882。此处《魏书·儒林传序》记为“皇子学',而《魏书·高祖纪下》则记:“(太和十六年四月)甲寅,幸皇宗学,亲问博士经义。”为《魏书》帝纪中记皇宗学之始,又《咸阳王禧传》记:“咸阳王禧,字永寿。太和九年封,加侍中、骠骑大将军、中都大官。文明太后令曰:‘自非生知,皆由学诲。皇子皇孙,训教不立,温故求新,盖有阙矣。可于闲静之所,别置学馆,选忠信博闻之士为之师傅,以匠成之。'”太和九年封王并加侍中等官职的,还有广陵王羽、北海王详,文明太后令为皇族子孙设立学校,当以皇宗名之。故皇子学即皇宗学之讹,当在孝文帝太和九年(485)由冯太后下令设立。
    [4]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842。
    [5]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261。
    [1]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168。
    [2]干春松,《制度儒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51。
    [3]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841。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841。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842。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342-1343。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842。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842。
    [2]本节古今地名对应情况均据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四册,北京:地图出版,1982。
    [3]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843。
    [4]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2947。
    [5]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843。
    [6]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844。
    [7]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94。
    [8]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844。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824。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844。
    [3]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845。
    [4]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847。
    [5]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848。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850。另,本传载其论学曰:“‘人之立身,虽百行殊途,准之四科,要以德行为首。君若能入孝出悌,忠信仁让,不待出户,天下自知。倘不能然,虽复下帷针股,蹑(?)从师,正可博闻多识,不过为土龙乞雨,眩惑将来,其于立身之道有何益乎?孔门之徒,初亦未悟,见皋鱼之叹,方归而养亲。嗟乎先达,何自觉之晚也。束修不易,受之亦难,敢布心腹,子其图之。'由是四方学者莫不高其行义而希造其门。”这种以知行合一为儒学最高境界的观点,正和河北一带的学风相吻合,可与第二节相关内容相参见。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851。
    [3]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851。
    [4]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854。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855。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855。
    [3]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857。
    [4]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858。
    [5]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858。
    [6]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229。
    [7]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859。
    [8]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052。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859。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860。
    [3]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861。
    [4]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861。
    [1]朱祖延,《北魏伕书考》,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1。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869。
    [1]朱祖延,《北魏佚书考》,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2。
    [2]所列诸作家及其卒年,可参见《附录1》。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842。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081。
    [3]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624。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390。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874。
    [3]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481。
    [4]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078。
    [5]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085。
    [6]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197。
    [7]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198。
    [8]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348。
    [9]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349。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494。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465。
    [3]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504。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599。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602。
    [3]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601。
    [4]金涛声点校,《陆机集》,北京:中华书局,1982,119。
    [5]在北魏墓志中,铭文部分所体现出的抒情手法以及用词特征都和卫操碑文一致,可以认为,北魏墓志继承 了汉代诔碑文的写作,并以此作为一种文体特征保留下来。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611。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611。
    [3]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371。
    [4]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612。
    [5]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614。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614。本论文所引文章,标题均据严可均《全后魏文》。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635。
    [3]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37。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620。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28。
    [3]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758:太祖攻中山未克,六军乏粮,民多匿谷,问群臣以取粟方略.逞曰:“取椹可以助粮,故飞鸮食椹而改音,《诗》称其事。”太祖虽衔其侮慢,然兵既须食,乃听以椹当租。逞又曰:‘可使军人及时自取,过时则落尽.'太祖怒曰:‘内贼未平,兵人安可解甲仗入林野而收椹乎?是何言欤!'以中山未拔,故不加罪。夭兴初,姚兴侵司马德宗襄阳戍,戍将郗恢驰使乞师于常山王遵.遵以闻.太祖诏逞与张衮为遵书以答.初,恢与遵书云:‘贤兄虎步中原',太祖以盲悖君臣之体,敕逞、衮亦贬其主号以报之.逞、衮乃云‘贵主'.太祖怒曰:‘使汝贬其主以答,乃称贵主,何若贤兄也!'遂赐死。后司马德宗荆州刺史司马休之等数十人为桓玄所逐,皆将来奔,至陈留南,分为二辈,一奔长安,一归广固。太祖初闻休之等降,大悦,后怪其不至,诏兖州寻访。获其从者,问故,皆曰:‘国家威声远被,是以休之等咸欲归阙,及闻崔逞被杀,故奔二处。'太祖深悔之.自是士人有过者,多见优客.”
    [4]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623。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155。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156。
    [2]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31。
    [3]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96。
    [4]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71。
    [5]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63。
    [6]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58。
    [7]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158。
    [8]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159。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149。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150。
    [3]钱钟书,《管锥编》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2,1498。
    [4]钱钟书,《管锥编》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2,1493。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150。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347。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347。
    [3]萧华荣,《魏晋南北朝诗话》,济南:齐鲁书社,1986,215。
    [4]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344。
    [5]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195。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944。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945。
    [3]曹道衡,《南北朝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374。
    [1]周建江,《北朝文学史》,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88。
    [1]金涛声点校,《陆机集》,北京:中华书局,1982,2。
    [2]魏徵,《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1730。
    [1]此处从曹道衡、刘跃进,《南北朝文学编年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32。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807。
    [3]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807。
    [4]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825。
    [5]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807。
    [6]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812。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813。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819。
    [3]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819。
    [4]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808。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808。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816。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817。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817。
    [3]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826。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827。此处“浩既不信佛道”句,中华书局本《魏书》断句为“浩既不信佛、道”,崔浩既以寇谦之为师,不能说不信道教,似不应当将“佛道”断开,但本传又记其‘性不好老庄之书”,称道家为‘家人筐箧中物,不可扬于王庭也”。若此句指道家言,又应当断开,从上下文来判断,此处“佛道”当指崔模所信奉的佛教,故不当断开。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832。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832。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688。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825。
    [2]周一良,《周一良集》第2卷:《魏晋南北朝史札记》,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65.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069-1070。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2404。
    [3]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812。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827。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812。
    [3]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2205。
    [4]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2205,2206。
    [5]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289。
    [1]魏收,《魏书·沮渠蒙逊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2205。
    [2]曹道衡,《南北朝文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91,372。
    [3]严可均辑,《全后魏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22。
    [4]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960。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961。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067。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067。
    [3]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413。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414。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068。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070-1071。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076-1077。
    [3]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2012。关于恭宗之死,李凭《北魏平城时代》一书120页专设《正平事变》一节考证。认为恭宗之死的真正原因是其与太武帝之间的权力之争。崔浩和高允两人在其中也起到不同作用。崔浩与恭宗不和,可能在太武帝面前有攻击东宫的言行。而《魏书·高允传》所记恭宗末年高允上书谏其亲近左右、营立田园。正可以说明本论文对高允在政治上调和态度的描述。李凭,《北魏平城时代》,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09。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072。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2739。
    [3]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3053。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461。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073。
    [3]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077。
    [4]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086。
    [5]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090。
    [6]兴膳宏著,彭恩华译,《六朝文学论稿》,长沙:岳麓书社,1980,363。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157。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157。
    [3]魏收,《魏书》,北袁:中华书局,1974,1157。
    [4]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156。
    [5]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157。
    [1]郭茂倩辑,《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419。
    [2]郭茂倩辑,《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438。
    [3]郭茂倩辑,《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376。
    [4]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2829。
    [1][日]兴膳宏著,彭恩华译,《六朝文学论稿》,长沙:岳麓书社,1980年,373。
    [2][日]兴膳宏著,彭恩华译,《六朝文学论稿》,长沙;岳麓书社,1980年,374。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078。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842。
    [3]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085。
    [4]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2739。
    [5]曹道衡、刘跃进,《南北朝文学编年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203。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078。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081。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3038。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31。
    [3]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31。
    [4]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32。
    [5]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077。
    [1][日]兴膳宏著,彭恩华译,《六朝文学论稿》,长沙,岳麓书社,1980年,370。
    [2]李凭,《北魏平城时代》,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211。
    [3]严可均辑,《全后魏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73。
    [1]严可均辑,《全后魏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74。
    [2]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547。
    [3]严可均辑,《全后魏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74。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198。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211。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089。
    [2]《魏书·刘芳传》记刘芳和为平齐民到平城,“南部尚书李敷妻,司徒崔浩之弟女;芳祖母,浩之姑也。芳至京师,诣敷门,崔耻芳流播,拒不见之。”北京:中华书局,1974,1219。
    [3]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520。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865。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865。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869-870。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077。
    [3]此处对于宋初散文特点的可参见郭预衡《中国散文史)第三章第一节对何承天、谢灵运、颜延之等人的论述。郭预衡,《中国散文史》,北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456-464。
    [1]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2037。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308。
    [3]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308。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198。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199。
    [3]此处作年据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75,卷136。又《魏书·高祖纪》、《魏书·刑罚志》都记太和八年班禄事,大概这时淮南王他提出异议,高闾上表反驳。
    [4]本文见《魏书·李彪传》,题目从严可均《全后魏文》。关于本文作年,从文中“太和建号,逾于一纪”来看,当作于太和十二年以后。文中又有“今 二圣躬行俭素,诏令殷勤”、“今二圣哀矜罪辜”等,则此时文明太后尚在世。《魏书·李彪传》在本文以后记“文明太后崩,群臣请高祖公除,高祖不许。”则本文当作于太和十二年至太和十四年之间。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385。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302。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340-1341。本文作年,《魏书》言“既定迁都”,《资治通鉴》以此事系于齐明帝建武元年(494)正月,并摘录本文,故据以订显宗作本文于太和十八年(494)正月。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630。
    [3]文见《魏书·摹容白曜传》,题目从严可均《全后魏文》。魏书·慕容白曜传》记:“(皇兴)四年冬见诛。初乙浑专权,白曜颇所侠附,缘此追以为责。及将诛也,云谋反叛,时论冤之。……太和中,著作佐郎成淹上表理白曜曰:……高祖览表,嘉愍之。”曰以下即本文。据《魏书·文明太后传》:“显祖即位,尊为皇太后。丞相乙浑谋逆,显祖年十二,居于谅闍,太后密定大策,诛浑,遂临朝听政”,乙浑之诛在天安元年(466),事由文明太后,太和十四年(490),文明太后崩,记成淹“太和中”理摹容白曜,当在文明太后卒后,姑系于490年。
    [4]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121。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121-1122。
    [2]关于本文的作年:《魏书·崔玄伯转附僧渊传》记:“迁洛之后,为青州中正。寻出为征东大将军、广陵王羽谘议参军,加显武将军。讨海贼于黄郭,大破之。萧鸾乃遣其族兄惠景遗僧渊书,说以入国之屈,规令改图。僧渊复书曰……”即本文,文题据《全后魏文》卷二十三。《魏书·岛夷道成传》记:太和二十一年十二月“萧鸾将王县纷等万余人寇南青州黄郭戍,戍主崔僧渊击破之,悉虏其众。”《魏书·高祖纪》记太和二十二年“三月,破鸾北平将军崔惠景。”《南齐书·崔慧景传》记此事在永泰元年,与《魏书》合。文章中有“今秋中月,云罗必举”,应当是作于太和二十二年(498)正月至二月。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631-633。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391-1393。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188。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055。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055。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u88。《魏书·崔光传》记:“正始元年夏,有典史事元显献四足四翼鸡,诏散骑侍郎赵邕以问光,光表答日”即本文。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445。
    [2]文见《魏书》本传,题目据《全后魏文》卷四十九。
    [3]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318。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344。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799。“卿定是神口”一句中,“卿”字《魏书》作“即”,据文意,当为“卿”,今从《北史》改。
    [2]《魏书·高祖纪》记太和二十三年四月丙午朔孝文帝崩,“(三月庚子)诏王肃为尚书令”。《魏书·世宗纪》记:“(景明元年正月)丁未,萧宝卷豫州刺史裴叔业以寿春内属,骠骑大将军、彭城王勰帅车骑十万赴之。……夏四月丙申,彭城王勰、车骑将军王肃大破之,斩首万数。”王肃次年卒,《魏书》不记其间有其入京事。所以其在省咏诗只能在太和二十三年。
    [2]李延寿,《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403。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539。
    [2]姚思廉,《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556。《南史》所记与此略同,且云杨华本名杨白华,魏将杨大眼之子。此事不见《魏书》,而《魏书·杨大眼传》记其“有三子,长甑生,次领军,次征南,皆潘氏所生,气干咸有父风。”甑生于大眼卒后劫其尸入梁。《魏书·天象志二》“正始元年,荆州刺史杨大眼大破群蛮樊秀安等。”《魏书》本传称其为荆州,在州二年而卒。则其卒至晚在正始三年(506)。《魏书·皇后列传》记“太后得志,逼幸清河王怿,淫乱肆情,为天下所恶”,《梁书》亦记“魏胡太后逼通之”,而正始中宣武帝尚在,不当称太后,在时间上《梁书》、《魏书》所记差距甚大。此事可信度较低。《梁书》以其为胡太后所作,《乐府诗集》记无名氏作,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认为胡太后作。今从《乐府诗集》。
    [3]郭茂倩,《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040。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325,1326。
    [2]杨勇,《洛阳伽蓝记校笺》,北京:中华书局2005,73。
    [3]逯钦立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2212,2213。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605。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605。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608,1609。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536,1540。《魏书》本传在赋之后记神龟末之事。神龟二年为519年,本文之作,当在516到519年之间。刘跃进《魏晋南北朝文学编年史》415页认为《思归赋》作于熙平元年(516),其所据为《魏书·袁翻传》,但传中记熙平初至写作本文间仕历复杂,不可能发生在一年之中,所以其若无其它证据,其说当不成立。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540。
    [3]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541。
    [4]严可均辑,《全梁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卷三十三。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541。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544。
    [3]《魏书·李谐传》记“元颢入洛,以为给事黄门侍郎。顥败,除名,乃为《述身赋》曰”,《魏书·孝庄纪》记“(永安二年)秋七月戊辰,都督尔朱兆……丁丑,获元顥弟顼,斩于都市。诏受元颗爵赏、阶级,悉追夺之。”则李谐此赋当作于此后不久。
    [4]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460。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461。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458。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458。
    [1]本文见《魏书·李骞传》,记:“曾为《释情赋》曰……寻加散骑常侍,殷州大中正、镇南将军、尚书左丞,仍以本官兼散骑常侍使萧衍。后坐事免,论者以为非罪。”据《魏书·孝静纪》,“(兴和三年)八月甲子,遣兼散骑常侍李骞使于萧衍。”则赋当作于是年以前,赋文中有“单阏之年,无射之月,余承乏摄官,居于本省。”知是年岁支值卯。赋文中记孝武西奔云“始蒙尘以播荡,卒流彘而居郑”,天平元年至兴和三年间值卯仅一,即天平二年(535),无射为九月之律,故云。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836。
    [3]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840。
    [4]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378。
    [5]常景的文学活动经历北魏和东魏两个朝代,在这里称其为东魏作家,借用了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的体例,以其卒年决定其朝代归属。
    [6]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806。
    [7]《魏书·常景传》记:“景淹滞门下,积岁不至显官,以蜀司马相如、王褒、严君平、扬子云等四贤,皆有高才而无重位,乃托意以赞之。……景在枢密十有余年,为侍中崔光、卢昶、游肇、元晖尤所知赏。累迁积射将军、给事中.延昌初,东宫建,兼太子屯骑校尉,录事皆如故,”《魏书·肃宗纪》记孝明帝“延昌元年(512)十月乙亥,立为皇太子。”上溯十作年,当在太和末或景明初,姑从下限定。
    [1]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377。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806。
    [3]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806。
    [4]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806。《魏书》“惕焉而惧曰:”后有双引号上半,但后文不见下半,曰后当是文章正文,故将引号删去。
    [5]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806。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807。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876。
    [3]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876。
    [1]欧阳询,《艺文类聚》,北京:中华书局,1982,1311。
    [2]欧阳询,《艺文类聚》,北京:中华书局,1982,1311,1312。
    [3]李百药,《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655。
    [4]温子昇作品系年,均据罗国威《温子昇年谱》,见《辽宁大学学报》1998年第3、4期,以下不重注。
    [5]李百药,《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4。
    [6]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876。
    [1]李延寿,《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1726。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877。
    [3]张溥著,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80。
    [4]李延寿,《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1589-1592。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876。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876。
    [3]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876。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430。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874。
    [3]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874。
    [4]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875。
    [5]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875。
    [6]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875。
    [1]郭茂倩,《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371。
    [2]逯钦立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2220。
    [3]郭茂倩,《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1054,1055。
    [1]耶律铸,《双溪醉隐集》卷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逯钦立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2220。
    [3]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95。
    [4]逯钦立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2220。
    [5]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2955。
    [6]逯钦立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2221。
    [1]汉诗中此句两出,一为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一为《古诗十九首》中“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而前者或以为蔡邕作,其命题又不以首句,且诗中内容亦与诗题无密切关系,与汉乐府诗题相关的特点不合,姑统谓之汉诗。
    [2]逯钦立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2221。
    [3]逯钦立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2221。
    [4]《古乐苑》卷三十九,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5]《古乐苑》提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382。
    [2]《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2218页收有李谐的《江浦赋诗》一首,诗为五言:“帝献二仪合。黄华千里清。边笳城上响。寒月涌中明。”《魏书·孝静纪》记李谐使梁在天平四年(537),此诗当作于此时,可见其对齐梁诗的熟悉程度和模仿能力。
    [1]李百药,《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492。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6。
    [3]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7。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24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53。
    [3]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2739。《魏书》礼志。《魏书》列传第八十八记:世祖真君四年来朝,称其国西北有国家先帝旧墟,石室南北九十步,东西四十步,高七十尺,室有神灵,民多祈请。世祖遣中书侍郎李敞告祭焉,刊祝文于室之壁而还。
    [4]文见北京图书馆金石组,《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三册,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4。
    [5]见《文物》,1997年第12期《山西灵丘北魏文成帝南巡碑》一文。
    [6]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602。
    [1]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2345。
    [2]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2346。
    [3]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2347。
    [4]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2:147。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819。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39。
    [3]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599。
    [4]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86。
    [5]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329。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65。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73。
    [3]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75。
    [4]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78。
    [5]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81。
    [6]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79。
    [7]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79。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258。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240。
    [3]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310。
    [4]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264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338。
    [2]廷寿,《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335。
    [3]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313。
    [4]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313。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314。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313。
    [3]李百药,《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15。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359。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75。
    [3]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464。
    [4]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571。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571,572。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581。
    [3]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484。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419,422。
    [2]严可均辑,《全后魏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5。本文严可均注出自《隋书·天文志上》,隋书记:“至明元永兴四年壬子,诏造太史候部铁仪,以为浑天法,考璇玑之正。”则本文作于明元帝永兴四年(412)。
    [3]严可均辑,《全后魏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9。本文严可均注出自《魏书·食货志》,《魏书》记;“和平二年秋,诏中尚方作黄金合盘十二具,径二尺二寸,镂以白银,钿以玫瑰,其铭曰”则本文作于文成帝和平二年(461)。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87。
    [2]严可均辑,《全后魏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78。本文严可均注出自《初学记》 五。文云:“维太和十八年,敬诏告于嵩高中岳之灵',本文当作于太和十八年(494)。
    [1]程章灿,《魏晋南北朝赋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237。
    [2]程章灿,《魏晋南北朝赋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239。
    [3]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75。
    [4]严可均辑,《全后魏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78。
    [1]严可均辑,《全后魏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79。
    [2]曹道衡,(南北朝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375。
    [1]严可均辑,《全后魏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61。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572。
    [3]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273。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481。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483。
    [3]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483。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483,484。
    [2]北京图书馆金石组,《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五册,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12。
    [3]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483,504。
    [1]杨勇,《洛阳伽蓝记校笺》,北京:中华书局,2006,17。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483。这种将佛教思想与儒学观念相比附的观点出自太武法难后沙门县靖所撰的《提谓波利经》。
    [3]郭茂倩,《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396。
    [1]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278。
    [2]丁福保,《佛学大辞典》,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292.“五观”条:“一真观,观真谛之理而断见思之惑之空观也。
    [清]阮元校刻 《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杨伯峻 《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汉]司马迁撰《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汉]班固撰《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南朝宋]范晔撰 《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西晋]陈寿撰 《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唐]房玄龄等撰 《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梁]沈约 《宋书》,中华书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梁]萧子显撰 《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唐]姚思廉撰《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唐]姚思廉撰《陈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唐]李延寿撰《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北齐]魏收撰 《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唐]李百药撰《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唐]令狐德棻撰《周书》,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
    [唐]李延寿撰《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唐]魏征等撰 《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宋]王钦若等编 《宋本册府元龟》,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唐]徐坚 《初学记》,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杨勇 《世说新语校笺》,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杨勇 《洛阳伽蓝记校笺》,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陈桥驿 《水经注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清]姚振宗 《隋书经籍志考证》,《二十五史补编》本。
    [清]章宗源泉 《隋书经籍志考证》,《二十五史补编》本。
    [唐]欧阳询《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宋]李昉等编 《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宋]郭茂倩 《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国家图书馆善本金石组编《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石刻文献全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
    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
    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
    《大正新修大藏经》,日本大正13年至昭和3年(1924-1928)一切经刊行会铅印本。
    韩理洲《全隋文补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
    逯钦立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刘汝霖著《东晋南北朝学术编年》,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张可礼著《东晋文艺系年》,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
    (美)勒内·韦勒克(Rene Wellek),(美)奥斯汀·沃伦(Austin Warren)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钱钟书《管锥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萧涤非著《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郭预衡著 《中国散文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日)兴膳宏著;彭恩华译 《六朝文学论稿》,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
    曹道衡著,《南北朝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
    李开元、管芙蓉著 《北魏文学简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王运熙,顾易生主编 《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罗宗强著 《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刘跃进著 《中古文学文献学》,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
    穆克宏著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述略》,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曹道衡著 《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程章灿著 《魏晋南北朝赋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
    曹道衡著 《中古文学史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周勋初《魏晋南北朝文学论丛》,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孙明君著 《汉魏文学与政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葛晓音主编 《汉魏六朝文学与宗教》,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曹道衡、刘跃进著,《南北朝文学编年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钱志熙著 《魏晋南北朝诗歌史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牟华林著 《温子昇集校注》,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
    皮锡瑞,《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冯友兰著 《中国哲学史》,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年。
    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葛兆光著 《中国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
    姜林祥主编《中国儒学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
    赵吉惠等主编《中国儒学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
    姜广辉主编《中国经学思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李泽厚著《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汤用彤著《魏晋玄学论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罗宗强著《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
    侯旭东著《五、六世纪北方民众佛教信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刘惠琴著 《北朝儒学及其历史作用》,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陈明著 《儒学的历史文化功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蒲慕州著《墓葬与生死--中国古代宗教之省思》,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吕思勉著 《两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王仲荦著 《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陈寅恪著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陈寅恪著 《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陈寅恪著 《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李亚农著 《周族的氏族制与拓跋族的前封建制》,上海:华东人民出版社,1954年。
    唐长孺著 《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周一良著 《周一良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杜士铎主编 《北魏史》,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2年。
    (日)前田正名著,李凭等译 《平城历史地理学》,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年。
    蒋宝德、李鑫生《中国地域文化》,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7年。
    陈爽著《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程维荣著《拓跋宏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谢宝富著《北朝婚丧礼俗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朱大渭等著 《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牛润珍著《汉至唐初史官制度的演变》,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黎虎著 《魏晋南北朝史论》,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年。
    韩国河著 《秦汉魏晋丧葬制度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李凭著 《北魏平城时代》,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周征松著 《魏晋隋唐间的河东裴氏》,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熊德基著 《六朝史考实》,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杨泓著 《汉唐美术考古和佛教艺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米文平著 《鲜卑史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
    周建江著 《太和十五年--北魏政治文化变革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
    胡阿祥著 《魏晋本土文学地理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汪波著 《魏晋北朝并州地区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薛瑞泽著 《嬗变中的婚姻--魏晋南北朝婚姻形态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2001年。
    王青著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与神话》,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彭自强著 《佛教与道教的冲突与融合--以汉魏两晋时期为中心》,成都:巴蜀书社,2001年。
    刘纯鑫著 《魏晋南北朝诗文韵集与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李书吉著 《北朝礼制法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王素著 《敦煌吐鲁番文献》,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阎步克著 《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毛汉光著 《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李文才著 《南北朝时期益梁政区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许福谦著 《南北朝二史八书疑年录》,北京出版社、文津出版社,2003年。
    田余庆著 《拓跋史探》,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韩树峰著 《南北朝时期淮汉迤北的边境豪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张金龙著 《北魏政治与制度论稿》,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3年。
    田余庆著 《东晋门阀政治》 第4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