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建筑形式设计策略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角度,对当代西方建筑中具有代表性的形式设计策略进行分析和整理,并对当代西方建筑形式转变的社会背景、理论背景和历史线索做出相应的探讨。作者试图在当代西方建筑纷繁的多元化图景中梳理出一些在目标、理论和具体方法上有相似特点或系谱关系的设计策略,这些策略共分为五类:第一,依托原型或结构的生成转换,其中分析了新理性主义的类型学方法、结构主义建筑的方法以及埃森曼的“句法学”特征的建筑。第二,异质元素的形式组合,其中包括拼贴、叠置和平滑混合。第三,超现实的现实主义,其中分析了以屈米和库哈斯为代表的新策略,这些策略以后资本主义社会现实为出发点,通过对计划、社会空间模式的创新推动了建筑形式的发展。第四,形式的拓扑变形,讨论了以新几何学、复杂性理论和当代法国哲学为理论依据,以计算机技术的成就为手段的新建筑形态。第五,探讨了当代建筑中表皮重新得到重视的现象,并归纳了其中的一些策略。论文是对当代西方建筑形式的局部性研究,文中所总结的形式设计策略并不是当代西方建筑形式发展中的全部方法,但是它们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能够从特定的视角反映当代西方建筑形式变化的状况和趋势。论文还在结语中对以上策略进行评论,并提出可资借鉴的方法。
     论文全文约17万字,附图200余幅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practical observation, the dissertation discusses some representatively formal design strategies that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turn of contemporary western architecture. In the pluralistic background, the author tries to pick up several groups of formal operation strategies that each group has similar characters or genealogical relationship in the goals, methods and theoretical base. There are five groups: 1. The gene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archetype or structure. In this group we analyze the methods of typology, structuralism architecture and Eismenn’s syntax architecture. 2. Heterogeneity strategies which include collage, superimposition and smooth mixture. 3. Surrealist realism. In this group we discuss the new strategies of Tschumi and Koolhaas who created new modes of program and space that are based on social reality of the post-capitalism. 4. Topologic transformation strategies that are connected with digital technology, complexity theory and new geometry, has produced new architecture form. 5. This group describes the architectural phenomenons that reflect the attention about the surface of building. Although the dissertation is just a fragmental research, those formal operation strategies that are summed up in this dissertation still can reflect the tendency of contemporary western architecture.
引文
2 Gottfried Semper(1803-79),德国建筑师和理论家,著有《建筑四要素》(The Four Elements of Architecture)等书,他曾设计奥地利新霍夫堡王宫、德莱斯顿市的皇家剧院。Semper根据当时所掌握的考古学资料从人类学的角度探讨了建筑结构和构造类型与文化背景的起源关系。他认为:最早的人类在狩猎、作战或外出后,归来时总要围火而坐。因此,火就成为建筑中的中心要素,或“道德要素”。围绕这中心要素,为了抵御来自自然的三大敌人:风、雨、洪水,就出现了建筑的其它三大要素:墙、屋顶及土基。在公共(宗教)建筑中,火炉演变为神坛。随着人类的发展,这四种建筑要素跟随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而形成了不同的结构和构造方式。
    3 Adrian Forty. Words and Buildings. London:Thames & Hudson,2000,p159
    4 利奥塔.《后现代状况》.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p 209
    5 参见《后现代性中形象的转变》一文,收录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著:《文化转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p91-132
    6 同上,p161
    7 同上,
    8 伊利尔·沙里宁著,顾起源译.《形式的探索》.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p22
    9 齐美尔(Georg Simmel, 1858-1918)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和新康德主义代表人物。他运用康德的认识论研究社会历史领域,在历史哲学和社会学领域方面都作主杰出的贡献。他的“形式社会学”和马克斯韦伯的“理解社会学”对于当时西欧盛行的社会学起到了抑制作用,对后来的社会学理论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影响。
    10 Adrian Forty. Words and Buildings. London:Thames & Hudson,2000,p166
    11 Aldo Rossi.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City. The MIT Press: Cambridge Mass, 1984, p174
    12 Adrian Forty. Words and Buildings. London:Thames & Hudson,2000,p168
    13 Robert Venturi and Denise Scott Brown. Learning from Las Vegas. Theorizing a New Agenda for Architecture: an anthology of architectural history 1965-1995. New York: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1996, p312-313
    14 Adrian Forty. Words and Buildings. London:Thames & Hudson,2000, p169
    15 Jeffery Kipnis. Towards a New Architecture. Architecture and Science, p19
    16 引自邵宏著,《美术史的观念》,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p130
    1 “后工业社会”的概念首次由美国社会学家丹尼斯·贝尔于 1959 年提出,最初这个概念主要指美国的经济结构已从生产商品为主发展到以提供服务为主。两年后,贝尔在此概念中又补充强调了智能技术和科学理论在科学变革中的作用。1973 年,贝尔出版了《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一书,系统地研究了工业社会的未来,预测发达国家的社会结构的变化及其后果。1979 年,贝尔深受微电子学飞速发展的启发,发表了论文《信息社会》,指出:后工业社会就是信息社会,信息社会以知识的生产和处理为基础,其战略资源是信息。他进一步预言,以微电子学为基础的计算机技术和电信技术相互结合,将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交往方式、对知识创造和获得、对职业和工作特点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其中电子计算机技术是关键。
    2 王冶河主编.《后现代主义辞典》.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p207
    3 斯蒂芬·贝斯特、道格拉斯·科尔纳著.《后现代转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p14
    4 同上
    5 斯蒂芬·贝斯特、道格拉斯·科尔纳著.《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p15
    6 image,或译为形象和图像。
    7 盖伊·德波,法国境遇主义者,他在《景观社会》一书中宣称的“影像是商品具体化的最后形式”。
    8 费雷德里克·詹姆逊.《后现代性中形象的转变》,《文化转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p91
    9 同上
    10 参见费雷德里克·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北京:三联书店,1997
    11 同上,p339
    12 大卫·哈维在《后现代状况》一书中提出这样的论点,在现代主义历史与后现代主义运动之间更多的是连续性。他把后者看成是前者的一种特定危机,“一种突出了波特莱尔所阐述的现代性的分裂、短暂、混乱一面的危机”。
    1 Peter Cook. Archigram. Basel: Birkh?user. 1991. P16
    2马克斯·比尔(Max Bill,1908 年-), 瑞士建筑师,包豪斯的早期毕业生,德国乌尔姆造型学院的第一任校长。
    3 窦以德等编译.《诺曼?福斯特》,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P171
    4 Kenneth Frampton. Modern Architecture----a critical history. P303
    5 Charles Jencks. The new paradigm in architecture. architecture review. Feb. 2003.
    6 文丘里.《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P32
    7 同上
    8 Stern. New Directions in Modern American Architecture. Theorizing a New Agenda For Architecture. New York.: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1996. P101
    9 C·詹克斯.《后现代建筑语言》.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P78
    10 Stern. New Directions in Modern American Architecture. Theorizing a New Agenda For Architecture. New York: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1996.P101
    11 C·詹克斯.《后现代建筑语言》.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P86
    12 塔夫里、达科著,刘先觉等译,现代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p387
    13 L·贝纳沃洛著,邹德侬等译.《西方现代建筑史》.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1996
    14 Aldo Rossi.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City. Cambridge Mass.: The MIT Press, 1984.P41
    
    16 即英文的“call to order”,这一用语用来描述一战以后的艺术和建筑领域出现的保守价值观的回归,最早在 1926 年 Jean Cocteau 的一篇短文中,提到一种艺术倾向,这种倾向反对当时占据文化领域的激进的、反体制的观念。
    17 A.Tzonis. Architecture in Europe since 1968, London : P&H, 1997.p11
    18 同上 19 Charles Jencks. The New Morderns. London: Academy Editions, 1990.p223
    20 肯尼斯·弗兰普顿著,张钦楠等译.《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三联书店,2004. p355
    21 Peter Eisenman. Post-Functionalism, Oppositions Reader, New York: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1998. P9-11
    22 Oppositions Reader.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New York. 1998. p676
    23 肯尼斯·弗兰普顿著,张钦楠等译.《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 北京:三联书店,2004.p355
    24 Koolhaas. Delirious New York—A Retroactive Manifesto. New York : The Monacelli Press, 1979
    25 Hal Foster,.Bigness . http://www.lrb.co.uk/v23/n23/fost01.html
    26 参见大卫·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7 Tzonis and Lefaivre. Why Critical Regionalism Today? Theorizing a New Agenda For Architecture.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New York. 1996. P484
    28 “陌生化”是 20 世纪初期俄国形式主义运动的一个主要概念。其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Victor Shklovsky,1893—1984)在其代表作“作为技巧的艺术”一文中认为,“陌生化”在艺术创作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按照什克洛夫斯基的见解,陌生化是一种破坏习惯性的或“自动的”(automatic)感觉(作用)的手段。什氏提出的这一观点是其抨击亚历山大·波特勃尼亚(Alexander Potebnya)和俄国象征主义运动理论的重要部分。什氏针对该学派过分强调“象征与形象”即所谓的“形象思维”(thinking in image)的观点,针锋相对地指出,艺术的立足点在于将事物“陌生化”的能力,将它们用一种新的、出乎意料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并不观察留意事物与它们的特性,因为我们的感觉已成为一种习惯与无意识。艺术的目的在于传递事物被感知时的那种感觉。运用把形式与内容变得令人陌生的手段、通过增大难度和感知的长度,艺术将事物“陌生化”,延长审美感知的过程。
    29 肯尼斯·弗兰普顿著,张钦楠等译.《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 北京:三联书店,2004. p355
    30 保罗·利科(Paul Ricoeur, 1913-),法国哲学家,当代解释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雅斯贝斯与存在哲学》、《解释的冲突》、《解释学与人文科学》、《时间与叙事》、《真理与历史》等。
    31 肯尼斯·弗兰普顿著,张钦楠等译.《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 北京:三联书店,2004. p355
    32 战前 CIAM 的西班牙分会
    33 肯尼斯·弗兰普顿著,张钦楠等译.《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 北京:三联书店,2004.,p366
    
    35 参见肯尼斯·弗兰普顿在《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的相关论述。
    
    
    1 原型(archetype)一词由希腊文 arche(原初)和 typo(形式)组成。原型在古希腊起初指模子或人工制品的最初形式,柏拉图曾用此词说明理念世界中的形式。荣格的原型(archetype)理论与他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密切联系。荣格将集体无意识的内容称为原始意象,原始意象就是原型,在《集体无意识的原型》中,荣格指出,“原型这个词就是柏拉图哲学中的形式”,指的是集体无意识中一种先天倾向,是心理测验的一种先在决定因素,是一切心理反应所具有的普遍一致的先验形式,它使个体以其原本祖先面临的类似情境所表现的方式去行动。 原型尽管归属于集体无意识,但是却能够体验为一种印象式意象。荣格提出原型是一种自从远古时代就存在的普遍意象,在每一种集体无意识中存在着大量的原型,同一原型可能细部或名称有些变化,但它的核心意义是基本相同的。原型以 “种族的记忆”的方式被保留下来,每一个人作为个体的人先天就获得
    一系列意象和模式。 荣格通过对神话的广泛研究和临床的治疗经验,揭示了原型和神话以及神话与艺术之间的关系。他把原型理论扩展到文艺领域:原型,是人类长期心理积淀中未被直接感知到的集体无意识的显现,因而是作为潜在的无意识进入创作过程的,但它们又必须得到外化,最初呈现为一种“原始意象”。在远古时代原型,表现为神话现象,然后在不同时代通过无意识激活为各种艺术形象。这些原始意象及原型之所以能够保存下来,是因为原型有强劲的继承性、传播性和无限生成转换性。如同词语、音符和几何图形,原型在不断的组合排列中产生无穷的既似曾相识又陌生的语句、文章、音乐、图案和绘画。譬如,英雄,大地母亲、智慧老人、魔鬼等原型在作品中屡屡出现,其各个内在意义仍是相对统一的。《灰姑娘》是个很好的例子。源于民间故事、神话的这个童话故事可考的可追溯到 2500 年前的埃及,如今流传在世界各地的《灰姑娘》竟多达 700 多个版本。
    2 皮亚杰(Jean Piaget, 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哲学家,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参见皮亚杰.《结构主义》第一章.
    3 J·M·布洛克曼(1931-)比利时法哲学家。参见 J?M?布洛克曼的《结构主义》
    4 G. C. Argan. On the Typology of Architecture. Theorizing a New Agenda For Architecture. New York: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1996. P242
    5 A. Forty. Words and Buildings. London: Thames & Hudson, 2000. P305
    6 Anthony Vidler. The Third Typology. Architecture Theory Since 1968. Cambridge Mass.: The MIT Press. 2000. p284-295
    7 维德勒在《第三种类型学》一文中指,第二种类型学以技术生产为依托,但它与第一种类型学的“自然类比”有着本质的相似:前者企图从自然中寻找“原初的类型”,后者以一个机器化、人工化了的第二自然为背景。
    8 Aldo Rossi.The Architecture of the City. Cambridge Mass.: The MIT Press, 1984. p21
    9 Aldo Rossi.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City. Cambridge Mass.: The MIT Press,1984. p28
    10 莫里斯·霍布瓦茨,法国社会学家,在其著作《论集体记忆》(On Collective Memory)将集体记忆理论运用于城市,“城市是集体记忆的场所,记忆因此成为整个复杂结构的导线。城市事实的个性和集体特征都安排在同样的城市结构中,在这一结构中,记忆成为城市的意识。”
    11 Antonio Canaletto(1697-1768),18 世纪威尼斯风景画派的代表人物。画风冷静坚实,以威尼斯风光为题材。从今日的史家看来,卡纳列托的风景画也为威尼斯留下历史面貌的“文献资料”,而不仅仅是艺术创作。
    12 Aldo Rossi. An Analogical Architecture. Theorizing a New Agenda for Architecture. New York: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1996. p349
    13 同上
    14 弗兰普敦,《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北京:三联书店,2004 . P334
    15 刘先觉主编,《现代建筑理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P436
    16 Rafael Moneo. On Typology. Oppositions. NO. 13. 1978.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P22~45。
    17 同上
    18 同上
    19 美国哲学家查尔斯?威廉?莫里斯提出的符号学企图将逻辑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熔为一炉,将符号学划分为三部分,即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认为句法学研究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语义学研究符号与它所表达的对象之间的关系,语用学是研究符号及其解释者之间关系的学说。语义学局限于词句及其意义,不考虑使用者;句法学撇开使用者和意义,指研究句法结构关系;语用学考虑到所有方面的要素,因而莫里斯强调的语用学研究。
    20 Colin Rowe. Introduction to Five Architects. Architecture Theory since 1968. Cambridge Mass.: The MIT Press, 2000,P85
    21 乔姆斯基(Avram Noam Chomsky,1928-),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语言学家、生成语言学派的奠基人。他的主要贡献提出了转换生成的语言模式,这一模式的基础是将语言规则和数学、现代数理逻辑结合起来,为自然语言建立起解释规则的概念。这一语言学理论在现代语言学中掀起了所谓的“乔姆斯基革命”,大大促进了理论语言学的发展,并由此发展出生成语法的语言哲学。他的主要著作包括:《语法结构》(1957),《语言理论的当前问题》(1964),《语言与精神》(1968),《生成语法的语义学研究》(1972),《语言理论的逻辑结构》(1975),《规则与表达》(1980)。尽管乔姆斯基并不曾称自己是结构主义者,但他的语言学无论从哲学观念、思想意义还是研究方法来看,都与结构主义有着不解之缘。
    22 Peter Eisenman. Diagram Diaries. New York: Universe, 1999, p48
    23 九宫格指维特科(Rudolf Wittkower)对帕拉迪奥别墅的分析图,柯林·罗在《理想别墅的数字》一文中运用类似的方法分析了柯布西埃的别墅和帕拉迪奥的别墅,揭示两者在组织结构上的一致。九宫格后来发展成为五、六十年代美国建筑院校教学实践的一种原型。
    24 Peter Eisenman, Diagram Diaries, New York: Universe, 1999, p48
    25 乐民成等译. 符号?象征与建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p220
    26 R. E. Somol. Dummy text. Diagram Diaries.New York: Universe, 1999. p2
    27 列维?斯特劳斯对神话原型的分析和结论与容格的原型理论有着相似之处,容格侧重于其心理层面,斯特劳斯关注的是社会和文化模式。
    28 参见赫曼?赫兹伯格著,《建筑学教程:设计原理》,“结构和表述”,p92
    29 Team 10 是一个有多国建筑师组成的松散的学术联盟,成员包括史密森夫妇、范?埃克、雅各布?巴克马、萨德拉?伍兹等人,每个建筑师的建筑语言、系谱和实践地域都不相同。小组在反对现代主义的“功能城市”等方面有着一些共同的研究方向,他们的批判运动旨在寻求建筑实体形式与社会心理需求之间更为恰当的关系。这一主题也成为在 1956 年第十次 CIAM 大会的主题,该小组成员是筹备该次大会的负责人。
    30 肯尼斯?弗兰姆普.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p308
    31 转引自 William J.R.Curtis. Modern Architecture Since 1900,p446
    32 皮亚杰,《结构主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p9
    33 列维?斯特劳斯回顾近代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历程,认为不发达社会并不是它们自己造成的,而是在
    16-19 世纪被西方文明直接和间接地毁灭的。
    34 转引自 William J.R.Curtis. Modern Architecture Since 1900. London: Phaidon, 1996. p550
    35 多贡部落,居住在马里南部、布基纳法索等地。
    36 Kasbah,也做 casbah,指北非的城堡或要塞。
    37 参见,Herman Hertzberger. Articulation. Munich :Prestel Verlag Press, 2002. p53 以及该书中其他相关论述。
    38 “语言〔(langue)和言语(parole),两者总称为(langage)是索绪尔的第一组根本对偶。索绪尔用多种方式来描述这组对偶,言语是个人的、从属的、偶然的,语言是社会的、主要的、等等。从言语的角度来看,两个人说同一个词的声音可能相差很远,从语言的角度来看,这两个相差很远的声音是在说同一个词……说出一个句子(utterance)是属于言语的,而句子(sentence)这个概念却是属于语言的。大致可以概况说,语言被说成是语言共同体成员心中的语法体系,言语则是人们平时所说的那些话,是依赖于语法系统的说话行为。言语是语言的体现。语言学研究实际语言行为中所潜藏的形式系统,因此,在索绪尔看来,语言学的对象是语言,而不是言语。” 资料来源:陈嘉映,《索绪尔简介》,http://xueshu.newyouth.beida-online.com
    39 Herman Hertzberger. Articulation. Munich :Prestel Verlag Press, 2002,p53
    40 肯尼斯·弗兰姆普敦.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 p337
    1 文丘里著,周卜颐译.《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p56
    3 Robert Venturi. Complexity and Contradiction in Architecture. p64. 此段译文参照中译本作了相应调整。
    4 Colin Rowe and Fred Koetter. Collage City, Theorizing a New Agenda For Architecture. New York: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1996. p292。此文为简写本,发表于 1975 年 8 月的 Architecture Review
    5 柯林·罗、弗瑞德著,童明译.《拚贴城市》.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p8
    6 [美]罗伯特?休斯著,刘萍君译. 新艺术的震撼.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 p305
    7 K. Michael Hays. Oppositions Reader. New York: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1998. p676
    8 德勒兹(1925-1995),法国后现代哲学家。60 年代末,他与精神分析学家瓜塔利合作著述了五本书,其中《反俄狄浦斯》、《千座高原》、《哲学是什么》最为著名。《千座高原》对当代西方年轻建筑师影响很大。
    9 柯林·罗、弗瑞德著,童明译.《拚贴城市》.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p276
    10 参见詹克斯.《非理性的理性主义》.《晚期现代建筑及其他》.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p131
    11 恩格尔斯的作品因其在方法学上与意大利新理性主义和类型学的关联,也常常归类为新理性主义建筑
    12 窦以德等编译.《詹姆斯?斯特林》.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p71
    13 邱秀文编译.《矶崎新》.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P110
    14 同上
    15 参见,1980: Narrative, by Arata Isozaki. Richard Koshalek. Arata Isozaki: Four Decades of Architecture.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1998.
    16邱秀文编译.《矶崎新》.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P112
    17 Richard Koshalek. Arata Isozaki: Four Decades of Architecture.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1998. p114
    18 参见 K·弗兰普顿的《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弗兰普顿认为斯特林的作品有装饰性的成分,同时部分建筑元素保留传统的构造特征。
    19 弗兰普敦认为像约翰逊的 AT&T 大楼、格雷夫斯的波特兰大厦等都是文丘里“装饰了的棚子”的大众主义模式,他批评道:“以上这些形象,推动力都是布景术的,而不是构筑性的,于是不仅存在内部实质与外部形式的完全分裂,而且形式本身也排斥了它的构造起源并耗损了它的易读性。在后现代建筑中,古典的和乡土的‘引用’倾向于不协调地互相渗透,它们很快瓦解并与其他更抽象的、通常是立方体的形式混合在一起,对此,建筑师除了自己那些随心所欲的历史应用外,已不再有什么值得尊重的了。”
    20 G·勃劳特彭特等著. 乐名成等译.《符号?象征与建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8. p189
    21 乐民成.《迈克尔?格雷夫斯》(下).《建筑史》26 期.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p239
    22 K·弗兰普顿的评语
    23 詹克斯.《新古典主义及其出现的原则》.《建筑史》第 42 期.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p131
    24 乐民成,《迈克尔?格雷夫斯》(上).《建筑史》25 期.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p201
    25 詹克斯.《新古典主义及其出现的原则》.《建筑史》第 42 期.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p130
    26 K·弗兰普顿,张钦楠等译.《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社,2004. p328
    27 Bernard Tschumi. Abstract Mediation and Strategy, Architecture and Disjunction. Cambridge Mass.: The MIT Press, 1996. p191
    28 同上
    29 C. M. 爱森斯坦. 蒙太奇论.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 p5
    30 彼得?比格尔在《先锋派理论》一书中,将蒙太奇和拼贴置于同一个概念范畴中,拼贴是蒙太奇技巧在绘画中的运用。他引用阿多诺的论述来概括蒙太奇(拼贴)这一断裂的、非整体的艺术形式,“阿多诺这样评述蒙太奇的革命性:“通过与异质现实的协调,艺术的外观解体了,经验现实的碎片被引入到作品之中,从而承认这种断裂,并将之转变成审美效果。”
    31 参见 Koolhaas. S,M,L,XL. New York: The Monacelli Press, 1995. P923
    32 后结构主义(post-stucturalism)当代西方运用解构策略和非中性化的观点来研究哲学、文学创作与文学评论等的文化思潮。它原是哲学领域对传统形而上学的一种颠覆,后扩展到文学批评和创作领域。其滥觞者是法国哲学家德里达,他的解构主义哲学是后结构主义的主要代表理论,另外的主要理论代表包括福柯、拉康、巴特、德勒兹、克里斯蒂娃等人。后结构主义是通常所谓的“解构主义建筑”的理论资源,除了德里达外,上述其他学者同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福柯、巴特和德勒兹。 迈克?海伊斯在《从结构到场地到文本:埃森曼的轨迹》(Form structure to site to text: Eisenman’s trajectory)一文中,认为“卡纳瓦乔方案仅仅在所指的层面进行文本性(textuality)的颠覆和破坏活动,埃森曼显示出了一些后结构主义思想共有的倾向:对文本或对象的解释分裂了读者的期望和习惯,这是一种批判性的姿态,纯粹地依靠文本揭示和反对主流的学科系统中的确定位置的能力。…我们应该认识到,这类置换和审问的方式正冒着成为一种犬儒主义的风险,它可能只触动到主流秩序的一点皮毛,而没有激起能有助于瓦解整个秩序的特殊行动。所以在把卡纳瓦乔方案解释为具有批判力量时,我所感兴趣的是通过与物质制度相挂钩,建筑本身就是一种制度,而不仅仅是拆解形式的游戏,埃森曼的设计是有意识形态的作用的。”
    33 Gerhardus Mercator, 1512-1594,佛兰德地理学家、地图制作家。莫卡托地图是由莫卡托 r 在 1569 年所提出的。至今在航海上仍广为使用,在莫卡托地图中,经度差相同的经线被摊开为平面上距离相同的并行线。而纬线在地图上为与经线垂直的直线,而且莫卡托地图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缩收比例一样。
    34 参见 Jeffery Kipnis. Towards a New Architecture. Architecture and Science. London: Wiley-Academy,2001
    35 Greg Lynn. Architectural Curvilinearity. Architecture and Science. London: Wiley-Academy,2001. p26
    36 绵延是伯格森哲学的重要概念,它是一种时间特性,只存在于我们内心深处的永恒变化、无法风格、前后连续的经验意识之流,它也是非理性的生命冲动之流,构成自我存在的内在基质。绵延是纯粹的质变,没有量的特征,是永恒的统一体,我们无法用理性来定义和分析它。绵延不同于物理学的时间,物理学的时间是通过抽象的空间位置的比较来度量,而绵延是经验变动本身,是非空间的意识之流,在其中过去、现在和将来相互渗透。
    37 逻各斯源于希腊文,原意为“采集”,后演化为“说”。采集的活动需要对物体进行分类和辨别,同时在分类和辨别上有相应的标准和尺度,所以逻各斯最初有“分理”的意思。逻各斯有言说的意思,即词或内在思想借以表达的东西,又有理性的意思,即内在思想本身。赫拉克利特用它表示“说出的道理”,并认为正确的道理表达了真实的原则。今天,我们常用"理性""道理"来翻译"逻各斯"。伽达默尔指出"逻各斯最初的主要意思却是“语言”,因而,人作为“理性的动物”实际也是“语言的动物”。这样,逻各斯就是一种理性的言说。理性的言说使用的是概念和符号体系,是省察的,其叙事方式被认为应反映符合事物之内在联系,因此,逻各斯叙事有严格规则,所以才发展后来的逻辑推理形式。
    38 “分形”一词译于英文 Fractal,是分形几何的创始人曼德尔布罗特(B. B. Mandelbrot)在 1975 年由拉丁语 Frangere 一词创造而成,词本身具有“破碎”、“不规则”等含义。曼德尔布罗特研究中最精彩的部分是 1980 年他发现的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集合,他发现整个宇宙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构成自相似的结构。曼德尔布罗特集合图形的边界处,具有无限复杂和精细的结构。如果计算机的精度是不受限制的话,您可以无限地放大她的边界。当你放大某个区域,它的结构就在变化,展现出新的结构元素。这就象"蜿蜒曲折的一段海岸线",无论您怎样放大它的局部,它总是曲折而不光滑,即连续不可微。微积分中抽象出来的光滑曲线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存在的。所以说,曼德尔布罗特集合是向传统几何学的挑战。
    39 陈永国编译,《游牧思想--吉尔·德勒兹、费力克斯·瓜塔里读本》,长春:吉林出版社,2003. p14
    40 Greg Lynn. Architectural Curvilinearity. Architecture and Science. London: Wiley-Academy,2001. p26
    41 同上
    42 同上,p28
    43 德阿尔西·汤普森(d’Arcy Thompson)的变形方法,这种变化能再次得以表达。比如说,始祖马的颅骨投影成矩形的笛卡儿坐标系,通过这个坐标系的变形,它可以变形为现代马的颅骨;在这变形过程中,出现的诸中间形态相当于马科进化的系统发展诸阶段。这仅仅是一种描述的方法,它并没有告诉我们有关决定变形的定律。
    44 块茎(rhizome)是德勒兹哲学的重要概念,“块茎思维”与“树状思维”相比较:后者是一种集中性的、统一性的、等级化、有序的系统;前者以块茎植物的无固定根系、蔓延、网状的特性比喻了无中心、无序和多样化的系统。
    45 参见,Greg Lynn. Folds, Bodies & Blobs. New York: Princeton Architecture Press, 1998
    46 Bernard Tschumi. Six Concepts, Architecture and Disjunction. Cambridge Mass.: The MIT Press, 1996. p252
    1 Bernard Tschumi. Abstract Mediation and Strategy. Architecture and Disjunction. Cambridge Mass.: The MIT Press, 1996. p98
    2 屈米在 1976-1977 年所作的概念性教学方案《乔伊斯花园》,方案以乔伊斯的作品《为芬尼根守灵》的结构和内容作为设计的计划。
    3 Giovanni Damiani. Continuity. Bernard Tschumi. London: Thames & Hudson. 2003.p155-166
    4 屈米、库哈斯等人都用计划一词来取代功能,计划的含义远大于功能,它包含对功能、使用以及一些偶发性事件和活动等。
    5 Bart Lootsma. Superdutch, New Architecture in the Netherlands.New York: Princeton Architecture Press, 2000.p19。 这一称誉是对库哈斯作品的普遍评语。“社会压缩器”是俄国构成主义早在 20 世纪 20 年代提出的原则,他们认为建筑应服务于日常生活,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际关系等,库哈斯深受其影响。
    6 主要指俄国构成主义
    7 Rem Koolhaas. S, M, L, XL. New York: The Monacelli Press, 1995. P514
    8 同上,P584
    9 同上,p410
    10 Jeffrey Kipnis. “recent Koolhaas”. el croquis 79.p30
    11 Rem Koolhaas. S, M, L, XL. New York: The Monacelli Press, 1995.P1323
    12 参见,Stan Allen:Field Condition. Point + Line. New York: Princeton Architecture Press. 1999
    13 Rem Koolhaas. “Junkspace”. a+u. 2005 年 5 月增刊. p19
    14 Alejandro Zaera. “Notes for a topographic survey”. el croquis 53+79. P409
    15 Rem Koolhaas.《莱姆·库哈斯与学生的对话》.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P10
    16 转引自 Scott Dickson. “Architecture and freedom? Programmatic Innovation in the Work of Koolhaas/OMA”. Journal of Architecture Education. 2003. p6
    17 Bernard Tschumi. “The Architectural Paradox”. Architecture and Disjunction. Cambridge Mass.: The MIT Press,1996. p46
    18 同上
    19 境遇主义国际(Situationist International,1957-1972,简称 SI)是 20 世纪中后期欧洲一个重要的社会文化思潮。它是直接影响到欧洲当代先锋艺术和激进哲学话语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母体。在法国 1968 年的“红色五月风暴”中,境遇主义作为一种批判的艺术观念成为所谓新型“文化革命”的战斗旗帜。其主要代表人物盖伊·德波 (Guy Debord)的著名论著《景观社会》 (1967)和范内格姆 (Raoul Vaneigem)的《日常生活的革命》(1967),深刻影响了后来的鲍德里亚和哈维等人,成为消费社会批判理论和后现代思潮的关键性学术资源。SI 早期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总体都市主义(Unitary Urbanism),即认为建筑会极大地影响到居住在里面的人,要利用所有的艺术和现代技术建构一个完整的城市环境。
    20 本雅明在《论波德莱尔的几个主题》一文中提出“震惊”,以“震惊”经验为中心揭示波德莱尔作品中所反映的个人与现代城市生活之间的紧张关系。他认为震惊是 19 世纪工业化都市的心理特征,是现代主义的特性,其原因在于工业文明的机器“技术使人的感觉中枢屈从于一种复杂的训练”,它的非人化的同一性和节奏打破了心理生活的整体,导致仅仅依靠传统知识和技艺储存的个体无法吸收和同化这些纷繁复杂的都市刺激。屈米认为在当今社会中,“震惊”将更为强烈。
    21 Marco De Michelis. Intertextuality. Bernard Tschumi. London: Thames & Hudson, 2003. P23
    22 Anthony Vidler. The Architectural Uncanny, Cambridge Mass.: The MIT Press, 1992. P103
    23 Bernard Tschumi. Six concepts. Architecture and Disjunction. Cambridge Mass.: The MIT Press, 1996. P208
    24 heterotopia, 异托帮或异位,福柯的概念,他关于“heterotopia”最有名的定义:即认为那是一处与乌托邦(utopia)相反的地方,那里“言语被当场止住”,传统知识的令人宽慰的确实性发生了消解。屈米用这一概念引申为不确定的、非预设的、偶发的建筑空间。
    25 Bernard Tschumi. six concepts, Architecture and Disjunction. Architecture and Disjunction. Cambridge Mass.: The MIT Press, 1996. p255
    26 布莱希特,德国剧作家,20 世纪最有影响的戏剧理论家之一。他所建立非亚里士多德式戏剧的理论影响深远。布莱希特认为以模仿和共鸣为特征的西方传统戏剧妨碍了人们去改造现存世界,他提出了与传统的戏剧理论直接对立的疏离化效果(Verfremdungseffekt)理论:Verfremdung 在德语中是一个非常富有表现力的词,具有间离、疏离、陌生化、异化等多重涵义。布莱希特用这个词指一种方法及其效果。它作为一种方法主要具有两个层次的含义:1.演员将角色表现为陌生的;2.观众以一种保持距离(疏离)和惊异(陌生)的态度看待演员的表演或者说剧中人。布莱希特为疏离化方法下过一个简洁的定义:“疏离化的反映是这样一种反映:对象是众所周知的,但同时又把它表现为陌生的。”然后他强调疏离化的对象是社会动作:“疏离化效果的目的,在于把事件里的一切社会动作陌生化。”把熟悉的社会动作陌生化从而使美学具有了社会学意义,让观众通过戏剧呈现的可变的现实来培养自己批判现实和改造现实的能力。布莱希特的疏离化与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有着非常相近的含义和方法,相关的解释参见第二章尾注。
    27 Bernard Tschumi. Event Cities. Cambridge Mass.: The MIT Press. Cambridge Mass, 1994. P225
    28 Bernard Tschumi. The Architectural Project of Le Fresony. Le Fresony: Architecture In/Between. New York: The Monacelli Press, 1999. p44
    29 来源于法语,意为偶然被发现并具有艺术品价值的天然物品。
    30 Jeffrey Kipnis. “Towards a new architecture”. Architecture and Science. Architecture and Science. London: Wiley-Academy, 2001.P20
    31 凯斯勒曾参加过超现实主义运动,但很快就退出。他的设计“无尽之宅”(endless house)因其子宫形的复杂有机形态,常常被认为是超现实主义建筑,但凯斯勒本人并不认同。
    32 弗兰普敦提出这样的观点。
    33 Anthony Vidler. Fantasy, the Uncanny and Surrealist Theory of Architecture. Conference Fantasy Space: Surrealism and Architecture, Manchester, Sep. 2003
    1 Giuseppa Di Cristina. The Topological Tendency in Architecture. Architecture and Science. London: Wiley-Academy, 2001. p7
    2 参见 Michael Speaks. It’s out there.The Topological Tendency in Architecture. Architecture and Science. London: Wiley-Academy, 2001. p184
    3 参见 Jeffery Kipnis. Towards a New Architecture. Architecture and Science. London: Wiley-Academy, 2001. p16-25
    4 Kenneth Powell, Unfolding folding, Architecture and Science. London: Wiley-Academy, 2001. p15
    5 Gianni Vattiomo,意大利哲学家,专长解释学,并受后结构主义的影响,他提出的“弱思想”(weak thought)或“弱存在论”(weak ontology)是对启蒙以来西方现代思想的一种反思,即现代思想是一种“宏大划分”(great divide)的思维,人类与自然、西方与非西方等等,这种两分法的本质是同一性、总体性的思维。而“弱思想”是一种差异的哲学,“我们所能知道的世界就是差异的世界”,它反对这种大划分,提倡弱化这种分类,在差异中认识世界。
    6 参见 Jeffery Kipnis. A matter of Respect. a+u, 9001.p134-137
    7 Peter Eisenman. Diagram Diaries. New York: Universe, 1999. p171
    8 “弱形式”关注的是形式对形式的作用,是形式之间弱联系的产物。开普尼斯认为关联作用同样破坏了形式与功能之间强势对应关系,如“形式跟随功能”。历史地看,形式与功能之间更多的是关联性的关系,而不是对应关系,形式与功能之间的本质是弱的。关于这点在罗西的类型学研究和屈米的“交叉计划”等等对此作出重新思考和诠释。具体内容可参见本文的第四、五章。
    9 单子是一与多的统一,是客观实在的;单子没有广延,是不可分的;单子是自因的,它具有能动性,表现为欲求、知觉。单子有等级,但是单子之间是连续的;单子是封闭的独立系统,上帝创造了单子并安排了单子的发展历程,这就是“预定和谐说”,实质是先验论思想。单子论通过唯心主义方式表达了物质的质的多样性、物质自动和物质不断变化、必然和偶然等辩证法思想。
    10 [法]吉尔·德勒兹.《福柯/褶子》.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 P154
    11 参见 John Rajchman, Out of the Fold, Architecture and Science. London: Wiley-Academy, 2001. p35-43
    12 [法]吉尔·德勒兹.《福柯/褶子》. 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 p147
    13 恩斯特·梅(Ernst May),德国早期现代建筑。20 世纪 20 年代,恩斯特·梅负责法兰克福的城市建设,当时的法兰克福更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堡垒(诞生了著名的法兰克福学派)。所以在埃尔斯特·麦(Ernst May)主持下建起的 21 个法兰克福居住区,自然充满了人人平等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理想。居民区内的住房排列整齐,式样都几乎相同。其建筑形式是积木式的重复,体现了当时简单工业、流水线和计件工资的社会形态。考虑到能让所有工人都能得到住房,所以造价低廉而使用实惠,租金不得超过一个技术工人工资的
    1/4。为这批居住区配套设计的“法兰克福厨房”,后来成为现在居民厨房的主要形式。
    14 Peter Eisenman. Diagram Diaries. New York: Universe, 1999. p197
    15 突变论的创始人托姆经过严格的推导,证明了当状态变量小于 2、连续变化因素小于 4 时,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突变过程都可用七种最基本的数学模型来表达。它们是:折叠型、尖点型、燕尾型、蝴蝶型、双曲型、椭圆型和抛物型。这些模型为进一步认识质态转化的过程提供了科学依据。它提供的突变模型表明,质变可以通过飞跃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渐变的方式来实现,并给出实现这两种质变方式的范围和条件,从而为考察一个过程是渐变还是飞跃提供了新的判别方法。在严格控制条件的情况下,如果质变经历的中间过渡态是不稳定的,那它就是一个飞跃过程;中间过渡态是稳定的,那它就是一个渐变过程。
    16 Peter Eisenman. Diagram Diaries. Universe: New York: 1999. p197
    17 德勒兹认为:事件有身体(body)引起;而身体及其属性、身体性混合和非身体性事件,都存在于当下现实中,影响其它事件。事件不仅促成实际发生的事件,它们还促进虚拟的事件。
    18 参见,Elcroquis,106/107, p197
    19 该项目是独立电影制作人 J.S.约翰逊在纽约创建的一个非盈利机构,是一个集教学、研究、交流、展览于一体的媒体艺术馆。
    20 [法]吉尔·德勒兹.《福柯/褶子》. 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 P154
    21 但矛盾的是,这一硬质表皮被铺上木质地板,更像干燥的沙漠。不过,不论海洋和沙漠,起伏的形态 有着地景特征。
    22 解辖域化(deterritorialisation):又译“解疆域化”,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德勒兹与加塔利创造的一个概念,指把物质生产和欲望从社会压抑力量下解放出来的过程,又称为“解码”(decoding),因为对压抑性社会符码(codes)进行解码,将会使欲望摆脱限制性的心理与空间疆界,走向开放的自由空间。FOA 利用该概念表明新建筑摆脱了传统交通建筑类型、形象和符号的制约。
    23 Marie-ange Brayer, Archilab: Radical Experiments in Global Architecture, London: Thames & Hudson, 2001
    24 参见 Kenneth Frampton, Seven Point for the Millennium: an untimely manifesto, Architecture Review: November 1999
    25 参见 R. E. Somol. Urbanism without Architecture, Points + Lines. New York: Princeton Architecture Press, 1999. p140
    26 我们通常理解的抽象艺术,其抽象是具象形式的简化,它还残留着再现的痕迹。德勒兹认为传统上物与词的类比关系是一种再现系统,他反对这种再现性。他所谓的抽象是某种先于形式的抽象,它不是内在思想的还原,也不是具体形式的简化。这种抽象是不定形的,又具有形式的多种可能。
    27 参见第四章
    28 Greg Lynn. Animate Form. New York: Princeton Architecture Press, 1998.p16
    29 Peter Zellner. Hybrid Space. London: Thames & Hudson, 1999. p139
    30 同上
    31 L?斯普布鲁克受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关于知觉、运动的理论的启发,他认为身体内在幻觉有着不可遏止的扩展倾向。如不能把汽车简单地看成机器设备,只有人融入到汽车中才能很好地驾驶,这时汽车就成为身体的延展,成为身体的另一层皮肤或器官。
    1 柯孔恩将以摩尔、文丘里、格雷夫斯为代表的美国后现代主义成为新现实主义。具体的论述可详见他的论文 A.Colquoun. figue and form. Essays in Architectural Criticism: Modern Architecture and Historical Change. Cambridge Mass.: The MIT Press. 1985.
    3 散普尔所谓的织物包蛞用于围栏等植物材料的编织。
    4 Gottfried Semper. The Four Elements of Architecture and Other Writing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p249
    5 同上,p257
    6 70 年代在意大利兴起的艺术运动,这些艺术家放弃了传统的材料,转而使用蜡、镜子、铅、报纸、蔬菜等廉价、原始的材料来创作雕刻、装置作品。
    7 Peter Zumthor. Thinking Architecture. Berlin: Birkh?user, 1998. P16
    8 飞机失事后,博伊斯被游牧的鞑郸人所救,他伤势严重,牧人用油脂涂抹他的伤口,用毛毡包裹他。这些经历构成了其个人重要的体验。毛毡和油脂成为博伊斯艺术创作的重要材料,对于他而言,艺术是社会疾病的疗方,而毛毡和油脂就是“药膏”。
    9 转引自 Weston. Materials, Form and Architecture. London: Laurence King Publishing, 2003. p195
    10 Leatherbarrow and Mostaavi. Surface Architecture. Cambridge Mass.: The MIT Press, 2002. p210
    11 Alejandro Zaera. “Continuities, interview with Jacques Herzog”. Madrid: EL Croquis, P12-25
    12 短线穹顶由富勒在 1940 年代提出。富勒基于「少费多用」的理念,倡导这个建筑新设计思路。短线穹顶就是利用三角形网格构成非常坚固的球形结构。它具体地体现了「少费多用」的原理,内部空间最大化而表面积就最小,尽量少地使用材料来降低成本。内部宽敞,空气热力流动无阻碍,效率高而适合作人类的居所。据有关资料,短线穹顶比起一般长方形的居所每年可节省百分之三十的能源。而且可抵御强风及极度温差的变化,适合极地居住之用。短线穹顶结构还启发了两位年轻科学家发现碳分子的新阶,获 1985诺贝尔。他们用富勒的名字称之为“Fullerine”。
    13 Dymaxion 一词,意为“最大限度利用能源的”和“以最少结构提供最大强度的”,常见简洁的译法“物尽其用”、“少费多用”,本文选择后一种译法。
    14 Timothy M Rohan. “From Microcosm to Macrocosm: the Surface of Fuller and Sadao’s US Pavilion at Montreal Expo’67”. Architectural Design, Mar/Apr 2003. p54
    15 1993 年,两位爱尔兰科学家维埃尔和费兰共同提出由十二面体和十四面体构成的气泡结构。
    16 Jeffery Kipinis. “A Conversation with Jacques Herzog”. Madrid: EL Croquis. P27-37
    17 同上
    18 a+u,2002 年 2 月特刊, p35
    19 金·努佛:1987-1994. 台北:圣文书局,1999,p31
    20 原广司. “machine” and “wind”. GA: Toyo Ito, 1972-2001, Tokyo: A.D.A. EDITA, 2001. p14
    21 同上
    22 John Rajchman. Constructions. Cambridge: MIT Press, 1997. p50
    23 “像素”是一种比喻性的说法,指建筑表皮出现的图像和符号(印刷的、电气的和电子的)。S·派瑞拉将“像素”建筑看作一种“弱”表现,它呈现一种非物质的倾向,“弱” 是因为它反对建筑是物质的主流价值观。
    1. 刘先觉主编.《现代建筑理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 刘先觉编著.《密斯·凡·德·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2
    3. 李大夏编著.《路易·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3
    4. 窦以德等编译.《詹姆士·斯特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3
    5. 窦以德等编译.《诺曼·福斯特》.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7
    6. 王建国、张彤编著.《安藤忠雄》.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7.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8. 赵宪章.《西方形式美学----关于形式的美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9. 朱立元主编.《现代西方美学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10. 张志伟主编.《西方哲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1. 冯俊等著.《后现代主义哲学演讲录》.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2. 王冶河主编.《后现代主义词典》.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13. 陈志民等编.《哲学新词典》.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14. 陈永国编译.《游牧思想--吉尔·德勒兹、费力克斯·瓜塔里读本》.长春:吉林出版社,2003
    15. 汪明安著.《福柯的界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6. 王洪生编著.《世界科学技术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17. [意]M·塔夫里著,刘先觉等译.《现代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18. [意]L·贝纳沃洛著,邹德侬等译.《西方现代建筑史》.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1996
    19. [意]M·塔夫里著,郑时龄译.《建筑学的理论与历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20. [意]布鲁诺·赛维著.《现代建筑语言》.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21. [意]P·L·奈尔维著,黄运升译.《建筑的艺术与技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
    22. [美]K·弗兰普顿,张钦楠等译.《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北京:三联书店,2004
    23. [美]凯文·林奇著,林庆怡等译.《建筑形态》.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24. [美]罗伯特·文丘里著,周卜颐译.《建筑的矛盾性与复杂性》.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25. [美]C·詹克斯著,李大夏摘译.《后现代建筑语言》.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0
    26. [美]C·詹克斯著,刘亚芬、邱秀文、吴持敏、窦以德译.《晚期现代建筑及其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27. [美]T·哈姆林著,邹德侬译.《建筑形式美的原则》.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28. [美]伊利尔·沙里宁著,顾起源译.《形式的探索》.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29. [美]卡斯滕·哈里斯著,申嘉、陈朝晖译,《建筑的伦理功能》,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30. [美]柯林·罗、弗瑞德著,童明译.《拼贴城市》.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1. [美]凯文·林奇著,林庆怡等译.《城市形态》.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32. [美]凯文·林奇著,林庆怡等译.《城市意象》.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33. [美]莱斯大学编,裴钊译.《莱姆·库哈斯与学生的对话》.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4. [英]丹尼斯·夏普著.《20 世纪世界建筑——精彩的视觉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5. [英]P·柯林斯著,英若聪译.《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演变——1750-1950》.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6. [英]N·佩夫斯纳著,王申祜译.《现代设计的先驱者》.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37. [英]G·勃劳特彭特等著,乐名成等译.《符号·象征与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38. [英]克里斯·亚伯著,张磊等译.《建筑与个性》.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9. [荷]赫曼·赫兹伯格著.《建筑学教程:设计原理》.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40. [荷]赫曼·赫兹伯格著.《建筑学教程 2:空间与建筑师》.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41. [法]勒·柯布西埃著,陈志华译.《走向新建筑》.天津科技出版社,1991
    42. [丹]S·E·拉斯姆森著,刘亚芬译.《建筑体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43. [挪]舒尔茨著.《存在·空间·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44. [日]宫崎兴二著.《建筑造型百科---从多变形到超曲面》.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5. [英]罗素著.《西方哲学史》(上、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46. [英]特里·伊格尔顿著.《后现代主义的幻想》.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47. [英]达西·汤普森著.《生长与形态》.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48. [法]列维-斯特劳斯著.《野性的思维》.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49. [法]列维-斯特劳斯著,俞宣孟等译.《结构人类学》(第二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50. [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著,岛子译.《后现代状况》.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
    51. [法]米歇尔·福柯著,莫伟民译.《词与物》.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52. [法]罗兰·巴特著.《符号学原理》.北京:三联书店,1999
    53. [法]雅克·德里达著.《论文字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54. [法]让·波德里亚著.《消费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5. [法]吉尔·德勒兹著.《哲学与权利的谈判》.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56. [法]吉尔·德勒兹著.《福柯/褶子》.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
    57. [法]R·舍普等著.《技术帝国》.北京:三联书店,1999
    58. [法]大卫·吕埃勒著.《机遇与混沌》.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
    59. [法] 勒内·托姆.《突变论:思想与运用》.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60. [德]T·W·阿多诺著.《美学理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61. [德]彼得·比格尔著.《先锋派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62. [德]阿道夫·希尔德勃兰特著.《造型艺术中的形式问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3. [美]费雷德里克·詹明逊著.《快感:文化与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64. [美]费雷德里克·詹明逊著.《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北京:三联书店,1997
    65. [美]费雷德里克·詹明逊著.《文化转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66. [美]马泰·卡林内斯库著.《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67. [美]马歇尔·伯曼著.《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68. [美]戴维·哈维著.《后现代的状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69.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著.《后现代理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70.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著.《后现代转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1. [美]艾伦·H·约翰逊编.《当代美国艺术家论艺术》.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
    72. [美]约翰·拉塞尔著,陈世怀、常宁生译.《现代艺术的意义》.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6
    73. [美]理查德·曼凯维奇著.《数学的故事》.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
    74. [美]斯蒂·芬巴尔著.《拓扑试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75.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理解媒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76. [瑞士]皮亚杰著.《结构主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77. [瑞士]海因利希·沃尔夫林著.《艺术风格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78. [比] J?M?布洛克曼著.《结构主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79. [斯]阿莱斯艾尔雅维茨著.《图像时代》.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80. [俄]爱森斯坦著.《蒙太奇》.北京:电影出版社,1998
    81. 福柯、哈贝马斯等著,周宪译.《激进的美学锋芒》.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82. F·弗兰契娜等编,张坚、王晓文译.《现代艺术和现代主义》.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
    1. Stan Allen. Points + Lines. New York: Princeton Architecture Press, 1999
    2. Cecil Balmond. Informal. Munich: Prestel Verlag Press, 2002
    3. Andrew Benjamin. Complexity. London: Academy Edition, 1995
    4. Andrew Benjamin. Architecture Philosophy. London:The Athlone Press, 2000
    5. A.Betsky. Zaha Hadid. London: Thames & Hudson, 1998
    6. Marie-ange Brayer. Archilab: Radical Experiments in Global Architecture. London: Thames & Hudson, 2001
    7. Marie-ange Brayer. Archilab’s Earth Buildings. London: Thames & Hudson, 2003,
    8. Bernard Cache. Earth Moves: The Furnishing of Territories. Cambridge Mass.: The MIT Press, 1995
    9. Peter Cook. Archigram. Basel: Birkh?user, 1991
    10. G. D. Cristina. Architecture and Science. London: Wiley-Academy, 2001
    11. Giovanni Damiani. Bernard Tschumi. London: Thames & Hudson, 2003
    12. S. Dobney. Eisenman Architects. Mulgrave: The Images Publishing, 1995
    13. Peter Eisenman. Diagram Diaries. New York: Universe, 1999
    14. Peter Eisenman. Eisenman: Inside Out.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4
    15. Alberto Ferlenga. Aldo Rossi. Cologne: K?nemann, 2001
    16. A.Forty. Words and Buildings. London: Thames & Hudson, 2000
    17. Kenneth Frampton. Studies in Tectonic Culture--The Poetics of Construction in Nineteenth and Twentieth Century Architecture. Cambridge Mass.: The MIT Press, 1995
    18. Vittorio Gregotti. Inside Architecture. Cambridge Mass. :The MIT Press,1996
    19. S. Giedion. Space, Time and Architectur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1997
    20. Charles Jencks. The New Morderns: from Late to Neo-Modernism. Lodon: Academy Editions, 1990
    21. K. Michael Hays. Architecture Theory Since 1968. Cambridge Mass.: The MIT Press, 2000
    22. K. Michael Hays. Oppositions Reader. New York: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1998
    23. J.Herzog. Herzog & de Meuron: natural history. Lars Muller Publishers,2003,
    24. Herman Hertzberger. Herman Hertzberger: Articulation. Munich :Prestel Verlag Press, 2002
    25. Rem Koolhaas. Delirious New York—A Retroactive Manifesto. New York: The Monacelli Press, 1979
    26. OMA, Rem Koolhaas and B.Mau. S,M,L,XL. New York: The Monacelli Press, 1995
    27. David Leatherbarrow and Mohsen Mostafavi. Surface Architecture. Cambridge Mass.: The MIT Press, 2002
    28. Daniel Liberskind. The Space of Encounter. London: Thames & Hudson, 2001
    29. Bart Lootsma. Super Dutch: New Architecture in the Netherlands. New York: Princeton Architecture Press, 2000
    30. Greg Lynn. Animate Form. New York:Princeton Architecture Press, 1998
    31. Greg Lynn. Folds, Bodies & Blobs. New York: Princeton Architecture Press, 1998.
    32. Kate Nesbitt. Theorizing a New Agenda for Architecture: an anthology of architectural history 1965-1995. New York: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1996
    33. Joan Ockman. Architecture Culture 1943-1968. New York: Rizzoli, 1993
    34. Veronique Patteeuw. Considering Rem Koolhaas and the Office of Metropolitan Architecture. Rotterdam: Nai Publishers, 2003
    35. Veronique Patteeuw. Reading MVRDV. Rotterdam: Nai Publishers, 2003
    36. John Rajchman. Constructions. Cambridge Mass.:The MIT Press, 1997
    37. J.M.Richards. N.Pevsner and D.Sharp. The Anti-rationalists And The Rationalists. Oxford: Architectural Press, 2000
    38. Aldo Rossi.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City. Cambridge Mass.: The MIT Press, 1984
    39. Colin Rowe and R. Slutzky. Transparency. Basel: Birkh?user, 1997
    40. Colin Rowe. The Architecture of Good Intentions. London: Academy Editions, 1994,
    41. I. Solà-Morales. Differences: Topographies of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Cambridge Mass.: The MIT Press, 1996
    42. Gottefeird Semper. The Four Elements of Architecture and Other Writing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43. Bernard Tschumi. Architecture and Disjunction. Cambridge Mass.: The MIT Press, 1996
    44. Bernard Tschumi. Le Fresony: Architecture In/Between. New York: The Monacelli Press. 1999
    45. Bernard Tschumi. Event Cities. Cambridge Mass.: The MIT Press, 1994
    46. Alexander Tzonis and Liane Lefaaivre. Architecture in Europe since 1968. London: P&H, 1997
    47. Antony Vidler. The Architectural Uncanny. Cambridge Mass.: The MIT Press, 1992
    48. Antony Vidler. Warped Space. Cambridge Mass.: The MIT Press, 2000
    49. J. R. William. modern architecture since 1900. London: Phaidon, 1996
    50. Richard Weston. Materials, Form and Architecture. London: Laurence King Publishing, 2003
    51. P. Zeller. Hybrid Space: New Forms in Digital Architecture. London: Thames & Hudson. 1999
    52. Peter Zumthor. Thinking Architecture. Barsel: Birkh?user. 1998.
    53. Kari Jormakka. Flying Dutchmen: Motion in Architecture. Barsel: Birkh?user, 2002
    1. OMA/Rem Koolhaas: 1987-1998. EL Croquis 53+79. Madrid: EL Croquis Editorial, 2000
    2. mvrdv: 1997-2002. El Croquis 111. Madrid: EL Croquis Editorial, 2003
    3. Frank Gehry: 1996-2003. El Croquis 111. Madrid: EL Croquis Editorial, 2003
    4. Toyo Ito: 1986-1995. El Croquis 71. Madrid: EL Croquis Editorial, 1995
    5. HERZOG & DE MEURON. El Croquis 109/110. Madrid: EL Croquis Editorial, 2002
    6. Jean Nonvel:1994-2002. El Croquis 112/113. Madrid: EL Croquis Editorial, 2002
    7. OMA. a + u, 2000 年 5 月临时增刊
    8. H&deM, a + u, 2002 年 2 月临时增刊
    9. Reading the 70’s,a + u, Feb., 2001
    10. Surface Consciousness, Mar/Apr 2003, Architectural Design
    11. New Scrience = New Architecture, Sep/Oct 1997, Architectural Design
    12. Mining Autonomy, Perspecta 33, 2002, The MIT Press, Cambridge Mass.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