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第三方物流合同法律制度的构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我国引入第三方物流这一概念至今的几十年中,在管理学领域、经济学领域,物流学专业领域都得到了较充分的研究与发展,然而在法律领域却受到了冷遇。由此,第三方物流先进性需求与法律环境滞后性的矛盾凸现,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的法律体系既为国家的宏观管理提供了依据,也为企业的微观活动提供了准则。因此,构建一个完善的第三方物流法律法规体系,规范第三方物流发展中的无序现象,成为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中面临的一个有待解决的迫切问题,摒弃一些物流专业领域的研究,主要从法律环境的角度进行探讨。选择第三方物流合同为视角,因为它是实现第三方物流的唯一有效途径,第三方物流合同在我国合同法中属于典型的无名合同,这样就在实践中具体适用这一合同时造成了极大的随意性,所以,从制度上对其进行规范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三方物流合同主体地位的确立、法律关系的明确化、责任制度的构建、合同内容的确定与合同争议解决途径的选择都应当得到相应的完善。但是构建第三方物流合同法律制度只是优化第三方物流法律环境的一个方面,从这个微观的角度出发映射出其对第三方物流法律规范的影响,体现迅速发展的第三方物流产业与滞后的第三方物流法律制度之间的矛盾,从而引出对第三方物流法律制度宏观层面的构建完善。从提出现实存在的问题到最终提出解决对策,这也是本文希望的最终落脚点。本着这一思路从完善和构建第三方物流合同法律制度的微观方面入手,再拓展到宏观的第三方物流法律制度构建,这样从局部到全局的研究也是本文整体思路的创新之处。
Our country introduces in third party logistics this concept until now several dozens years, in the management science domain, the economic domain, the logistics distribution professional field obtained full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however has actually received the frosty reception in the legal domain. From this,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demand sophistication and legal environment backwardness contradictory in, the market economy is the legal system economy, under the market economy condition, the consummation legal framework has already provided the basis for the national macroscopic management, also has provided the criterion for enterprise's microscopic activity. Therefore, constructs a perfect third party logistics laws and regulations system, the urgent question which in the standard third party logistics development's disorderly phenomenon, becomes in our country third party logistics development to face which waits for solving, abandons some logistics professional field the research, mainly carries on the discussion from the legal environment's angle. The choice third party logistics contract is an angle of view, because it realizes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only efficient path,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contract belongs to the model nameless contract in our country law of contract, like this in reality specifically is suitable when this contract has created the enormous capriciousness, therefore, carries on the standard from the system to it appears especially important. Third party logistics contract main body status's establishment, legal relationship's clarification, liability system's construction, treaty contents' determination and the contract disputed that the key to the situation the choice must obtain the corresponding consummation. But the construction third party logistics contract legal regime is only optimizes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law environment an aspect, maps it from this microscopic angle embarking to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legal norm influence, manifests the rapidly expand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industry and between the lag third party logistics legal regime's contradiction, thus draws out to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legal regime macroscopic stratification plane construction consummation. From proposed that the reality existence's question to proposes the solution countermeasure finally, this is also the final foothold which this article hoped.
引文
1林慧丹:《第三方物流》,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页。
    2戴建平:《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概况及趋势》,《民营科技》,2008年第5期。
    
    1丁力:《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管理》,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2林慧丹:《第三方物流》,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5页。
    3骆温平、田震:《物流学》,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页。
    
    1国际商业技术编辑部:《国际商业技术》,1998年版,第125页。
    2何明珂:《物流系统论》,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年版,第12页。
    1 M.S. Sohail: The Use of Third Party Logistics Services, Technovation, Volume 23, Issue 5, May 2003.
    2传统意义上的第一方物流是指生产企业自身完成仓储、运输等物流活动;第二方物流是指生产企业聘请车队、仓库等物流组织进行运输、仓储等物流活动。
    3汝宜红:《现代物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页。
    4 [美]詹姆斯·约翰逊、唐纳德·伍德、丹尼尔·沃德洛、保罗·小墨菲:《现代物流学》,张敏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46页。
    5戴建平:《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概况及趋势》,《民营科技》,2008年第5期。
    1 Donald J. Bowersox, David J. Closs, Omar K. Helferich: Logistics Management-A Systems Integration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Manufacturing Support, and Materials Procurement, Macmillan Publishing, 1986.P4.
    2 Jeffery K. Cochran, Balaji Ramanujam: Carrier-mode Logistics Optimization of Inbound Supply Chains for 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Volume 103, Issue 2, October 2006.
    3田宇:《美国第三方物流概况》,《国际商业技术》,2006年第4期。
    4田宇:《欧洲第三方物流运行状况调查》,《物流技术》,2006年第5期。
    5贺登才:《入世三年看中国物流》,《商业时代·市场》,2005年第2期。
    1骆念蓓:《国际物流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79页。
    2孙会君:《新经济环境下的第三方物流的发展》,http://info.jctrans.com/xueyuan/wlyt/2004112663852.shtml,访问于2007年5月25日。
    4韩照昆:《浅谈我国第三方物流》,《科学与管理》,2008年第2期。
    1骆温平、田震:《物流学》,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页。
    2 Angappa Gunasekaran, Joseph Sarkis: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in Ecommerce and Third Party Logistics Management,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 Volume 39, Issue 2, March 2003.
    3钟波兰:《电子商务条件下第三方物流运作体系构建研究》,《改革与战略》,2008年第3期。
    4李兵:《电子商务下的第三方物流信息化探讨》,《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年第10期。
    1但斌、吴庆、张旭梅、肖剑:《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与客户企业的共享节约合同》,《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2期。
    2赵云海:《浅析第三方物流合同》,《理论探索》,2007年第1期。
    
    1谈迎莹、李锦飞:《物流合同:工物合作的基础》,《中国物流与采购》,2005年第6期。
    2武春龙:《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竞争环境分析》,《现代商业》,2007年第10期。
    3骆温平、谷中华:《第三方物流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8页。
    
    1田宇:《美国第三方物流概况》,《国际商业技术》,2000年第4期。
    2 Changsu Kim, Kyung Hoon Yang: Third-party Logistics: A Literature Review, Computers & Industrial Engineering, Volume 36, Issue 4, August 2008.
    1贺登才:《美国物流掠影及思考》,《中国储运》,2005年第1期。
    2薛福连:《美国物流安全管理》,《交通与运输》,2004年第3期。
    3周昌林:《第三方物流组织——理论与应用》,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版,第242页。
    
    1 [日]香川敏幸:《日本流通产业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政府作用》,孙前进译,《中国流通经济》,2003年第6期。
    2 [日]加藤修:《国际海上运输货物保险实务》,周学业、王秀芬译,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3严季:《日本物流服务产生、发展的背景》,《交通世界》,2005年第6期。
    
    1 [日]中田信哉:《物流在日本的发展历程与未来趋势》,孙前进译,《中国流通经济》,2003年第11期。
    2胡欣欣:《中日流通业比较研究》,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4年版,第164页。
    3严季:《日本物流服务产生、发展的背景》,《交通世界》,2005年第6期。
    4张静芳:《从美、日物流业的发展探究中国现代物流产业》,《交通科技与经济》,2005年第2期。
    
    1李东贤:《日本现代流通产业》,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15页。
    2戴建平:《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概况及趋势》,《民营科技》,2008年第5期。
    1王佐:《2002年的美国物流》,《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年第17期。
    
    1王军锋、冯定根:《发展宁波第三方物流》,《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年第9期。
    2牛鱼龙:《中国物流经典案例》,海天出版社,2004年版,第156页。
    3朱效娅:《邮政物流合同的风险防范》,《邮政研究》,2006年第3期。
    
    1赵云海:《浅析第三方物流合同》,《理论探索》,2007年第1期。
    2胡顺华、李细枚:《决策第三方物流》,《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8年第12期。
    1于海龙、陆佳微、郑炜炜:《中国物流立法初探》,《世界海运》,2005年第2期。
    
    1王凤鸣:《构建物流法律体系的思考》,《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2吴楠:《试析我国物流法律现状及对策》,《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第19期。
    3周丹:《现代物流发展的法制改进分析》,《铁道经济研究》,2002年第1期。
    4谢五洲:《用标准化打造现代物流》,《交通与运输》,2004年第3期。
    1葛长洪、王蕾:《完善政府职能、促进物流发展》,《河北企业》,2007年第12期。
    1郑光中:《物流法治的缺失》,《中国储运》,2004年第4期。
    1周昌林:《第三方物流组织——理论与应用》,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版,第16页。
    2贺登才:《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中国物流与采购》,2005年第10期。
    3马锦东:《谈第三方物流公司现状》,《中外物流》,2007年第2期。
    1孙宝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供应链伙伴关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5页。
    2张经:《合同管理(下册)》,中国工商出版社,2007年版,第649页。
    3芦岩:《论我国第三方物流信用规制体系的构建》,《港口经济》,2007年第5期。
    1汪宁波、田宇:《美欧第三方物流比较》,《质量与市场》,2007年第2期。
    1汪鸣、冯浩:《我国物流业发展政策研究》,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年版,第122页。
    1刘群:《论我国第三方物流战略联盟存在的问题及其有效构建》,《江苏商论》,2007年第4期。
    2郭秀春:《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模式探讨》,《商场现代化》,2007年总第499期。
    1申凤平、颜文虎、党星:《第三方物流委托代理问题解析》,《商业时代》,2007年第12期。
    2邹晓美、高泉:《第三方物流合同法律关系与法律适用》,《中国流通经济》,2007年第4期。
    3孙家庆:《国际物流理论与实务》,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5页。
    
    1汝宜红:《现代物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页。
    2陈建华:《论物流责任风险与保险》,《保险研究》,2003年第4期。
    1吕昌生:《签订物流合同需注意的问题》,《水运文献信息》,2003年第5期。
    2刘刚:《物流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5年版,第231页。
    3赵军、周荆、孙之斌、刘斌:《货物运输合同若干问题研究》,《法律适用》,2007年第5期。
    4于海龙、陆佳微、郑炜炜:《中国物流立法初探》,《世界海运》,2005年第2期。
    5卢永真:《运输合同》,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第190页。
    1于定勇、郭红亮:《现代物流法律制度》,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9—130页。
    
    1高泉:《论物流合同争议的解决》,《商场现代化》,2007年总第501期。
    2周艳军:《物流法律法规知识》,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年版,第386页。
    
    1尚珂、赵兵:《我国流通领域法律体系研究》,《中国流通经济》,2005年第8期。
    2陈金涛、颜南:《美日物流法律制度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物流管理》,2008年第4期。
    1戴奕、魏波:《构建我国物流法律体系的思考》,《集美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1乌玉洁:《我国物流业的现状及法律环境体系的构建》,《物流管理》,2008年第3期。
    
    1孙良泉:《现代物流框架下法律制度的构建》,《物流管理》,2007年第12期。
    2何立居:《西方物流管理体制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商场现代化》,2005年总第451期。
    1李学兰:《中国现代物流法制环境建设》,《法学论坛》,2004年第2期。
    
    1胡欣欣:《中日流通业比较研究》,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4年版,第169页。
    2秦成德:《论我国现代物流法律体系的构建》,《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1汝宜红:《现代物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3页。
    [1]林慧丹:《第三方物流》,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丁力:《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管理》,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
    [3]汝宜红:《现代物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骆念蓓:《国际物流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骆温平、田震:《物流学》,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骆温平、谷中华:《第三方物流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周昌林:《第三方物流组织——理论与应用》,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版。
    [8]胡欣欣:《中日流通业比较研究》,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4年版。
    [9]李东贤:《日本现代流通产业》,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牛鱼龙:《中国物流经典案例》,海天出版社,2004年版。
    [11]孙宝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供应链伙伴关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2]张经:《合同管理(下册)》,中国工商出版社,2007年版。
    [13]汪鸣、冯浩:《我国物流业发展政策研究》,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年版。
    [14]孙家庆:《国际物流理论与实务》,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5]刘刚:《物流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5年版。
    [16]卢永真:《运输合同》,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
    [17]于定勇、郭红亮:《现代物流法律制度》,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8]周艳军:《物流法律法规知识》,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年版。
    [19]蒋焱兰:《企业合同制作手册》,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0][美]詹姆斯·约翰逊、唐纳德·伍德、丹尼尔·沃德洛、保罗·小墨菲:《现代物流学》,张敏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21][日]加藤修:《国际海上运输货物保险实务》,周学业、王秀芬译,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2]Donald J. Bowersox, David J. Closs, Omar K. Helferich: Logistics Management-A Systems Integration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Manufacturing Support, and Materials Procurement. Macmillan Publishing, 1986.
    [1]戴建平:《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概况及趋势》,《民营科技》,2008年第5期。
    [2]田宇:《美国第三方物流概况》,《国际商业技术》,2006年第4期。
    [3]田宇:《欧洲第三方物流运行状况调查》,《物流技术》,2006年第5期。
    [4]汪宁波、田宇:《美欧第三方物流比较》,《质量与市场》,2007年第2期。
    [5]贺登才:《入世三年看中国物流》,《商业时代·市场》,2005年第2期。
    [6]贺登才:《美国物流掠影及思考》,《中国储运》,2005年第1期。
    [7]贺登才:《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中国物流与采购》,2005年第10期。
    [8]韩照昆:《浅谈我国第三方物流》,《科学与管理》,2008年第2期。
    [9]钟波兰:《电子商务条件下第三方物流运作体系构建研究》,《改革与战略》,2008年第3期。
    [10]李兵:《电子商务下的第三方物流信息化探讨》,《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第10期。
    [11]但斌、吴庆、张旭梅、肖剑:《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与客户企业的共享节约合同》,《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2期。
    [12]赵云海:《浅析第三方物流合同》,《理论探索》,2007年第1期。
    [13]谈迎莹、李锦飞:《物流合同:工物合作的基础》,《中国物流与采购》,2005年第6期。
    [14]武春龙:《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竞争环境分析》,《现代商业》,2007年第10期。
    [15]薛福连:《美国物流安全管理》,《交通与运输》,2004年第3期。
    [16]严季:《日本物流服务产生、发展的背景》,《交通世界》,2005年第6期。
    [17]张静芳:《从美、日物流业的发展探究中国现代物流产业》,《交通科技与经济》,2005年第2期。
    [18]王佐:《2002年的美国物流》,《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年第17期。
    [19]王军锋、冯定根:《发展宁波第三方物流》,《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年第9期。
    [20]朱效娅:《邮政物流合同的风险防范》,《邮政研究》,2006年第3期。
    [21]胡顺华、李细枚:《决策第三方物流》,《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8年第12期。
    [22]于海龙、陆佳微、郑炜炜:《中国物流立法初探》,《世界海运》,2005年第2期。
    [23]王凤鸣:《构建物流法律体系的思考》,《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24]吴楠:《试析我国物流法律现状及对策》,《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第19期。
    [25]周丹:《现代物流发展的法制改进分析》,《铁道经济研究》,2002年第1期。
    [26]谢五洲:《用标准化打造现代物流》,《交通与运输》,2004年第3期。
    [27]葛长洪、王蕾:《完善政府职能、促进物流发展》,《河北企业》,2007年第12期。
    [28]郑光中:《物流法治的缺失》,《中国储运》,2004年第4期。
    [29]马锦东:《谈第三方物流公司现状》,《中外物流》,2007年第2期。
    [30]芦岩:《论我国第三方物流信用规制体系的构建》,《港口经济》,2007年第5期。
    [31]刘群:《论我国第三方物流战略联盟存在的问题及其有效构建》,《江苏商论》,2007年第4期。
    [32]郭秀春:《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模式探讨》,《商场现代化》,2007年总第499期。
    [33]申凤平、颜文虎、党星:《第三方物流委托代理问题解析》,《商业时代》,2007年第12期。
    [34]邹晓美、高泉:《第三方物流合同法律关系与法律适用》,《中国流通经济》,2007年第4期。
    [35]陈建华:《论物流责任风险与保险》,《保险研究》,2003年第4期。
    [36]吕昌生:《签订物流合同需注意的问题》,《水运文献信息》,2003年第5期。
    [37]赵军、周荆、孙之斌、刘斌:《货物运输合同若干问题研究》,《法律适用》,2007年第5期。
    [38]高泉:《论物流合同争议的解决》,《商场现代化》,2007年总第501期。
    [39]尚珂、赵兵:《我国流通领域法律体系研究》,《中国流通经济》,2005年第8期。
    [40]陈金涛、颜南:《美日物流法律制度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物流管理》,2008年第4期。
    [41]戴奕、魏波:《构建我国物流法律体系的思考》,《集美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42]乌玉洁:《我国物流业的现状及法律环境体系的构建》,《物流管理》,2008年第3期。
    [43]孙良泉:《现代物流框架下法律制度的构建》,《物流管理》,2007年第12期。
    [44]何立居:《西方物流管理体制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商场现代化》,2005年总第451期。
    [45]李学兰:《中国现代物流法制环境建设》,《法学论坛》,2004年第2期。
    [46]秦成德:《论我国现代物流法律体系的构建》,《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47][日]香川敏幸:《日本流通产业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政府作用》,《中国流通经济》,孙前进译,2003年第6期。
    [48][日]中田信哉:《物流在日本的发展历程与未来趋势》,《中国流通经济》,孙前进译,2003年第11期。
    [49]M.S. Sohail: The Use of Third Party Llogistics Services,Technovation, Volume 23, Issue 5, May 2003.
    [50]Jeffery K. Cochran, Balaji Ramanujam: Carrier-mode Logistics Optimization of Inbound Supply Chains for 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Volume 103, Issue 2, October 2006.
    [51]Angappa Gunasekaran, Joseph Sarkis: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in Ecommerce and Third Party Logistics Management,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 Volume 39, Issue 2, March 2003.
    [52]Changsu Kim, Kyung Hoon Yang: Third-party Logistics: A Literature Review, Computers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 Volume 36, Issue 4, August 200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