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部分放弃刑罚权的可能性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刑罚权是随着国家出现而产生的,由血族复仇、同态复仇演变而来,是人类理性的结晶,刑罚对社会的调节作用有目共睹,它能够有效地维护社会秩序及公民合法权益,给人民以安全感。
     刑罚权作为一种权力,具有无限扩张性,发动成本的昂贵性、惩罚的严厉性和手段的有限性,这不仅与司法资源的有限和稀缺形成尖锐的矛盾,而且刑罚的过量和滥用,会强化犯罪人的反社会情绪,影响改造的效果,造成了再犯增多和再犯危害性增大的不良后果。
     刑罚本来是积极干预,目的是实现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但面对“民不畏死,何以死惧之”时,刑罚其实已经无能为力,此时死刑已经失去意义。这也印证了马克思所言:“自该隐以来,用杀人的方法来防止杀人的行为,都未成功过”。
     刑罚这种暴力不是国家固有的,是维持社会稳定与秩序的需要,国家在运用时必须体现自我节制,有的放矢地将部分刑罚权移交给社会,这是刑罚谦抑主义思想的要求,也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然。
     犯罪的产生是多种元素的进发,刑罚权打击的单一性和犯罪产生原因的多样性就凸现了二者的力量不对称性。正如李斯特所言:最好的社会政策就是最好的刑事政策。这告诫我们对犯罪的预防不能单靠刑罚的镇压与威吓,刑罚权必须进行必要的退让。
     社会发展到今天,人类文明化程度不断提高,国家管理和调控社会的形式日趋多样化,刑罚权只是管理社会的一种非主流的手段,它的运用受到刑事法治理念、人权保障意识、司法成本、刑法谦抑性、自身强制性和破坏性的影响和限制。随着现代法治理念的深入而发生了悄然的变化,其基本脉络是由死刑向自由刑转变、由身体刑向精神刑转变、由惩罚目的向矫正目的转变。恢复性司法、刑事和解为我们增添很多新的刑罚内容,也表明刑罚目的的多层次性,从而降低刑罚本身所带来的“标签”及“社会心理”等负面效应,彰显刑罚权已经从国家刑法主义转变成市民刑法主义这一人类文明进步的思想。
     当前,我国在建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背景下,提出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改变和调整“严打”的策略,使刑罚权的运转走向常态化和程序化。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提出是对过去报复主义、惩罚主义和重刑主义的反省,赋予了刑罚更多的理性主义、人道主义和科学主义内涵,展示了在刑罚过程中注重人权保障,关注罪犯的合法权益,实行“轻轻重重”的做法。这样有利于合理的配置刑罚资源,充分发挥刑法防卫社会的功能,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刑罚权的积极效用。刑罚不仅是剥夺人的权利,刑罚同时应当赋予人权利。刑罚权的历史发展表明:人类对刑罚权的选择是理性思索的结果,是人类进步的足迹,在人类限定的范围内,刑罚权的行使已经从单一的惩罚功能,向恢复正义、保障人权、关注被害人的多层功能并发,非罪化、非刑罚化、轻刑化、非监禁化的成功实践,对刑罚权的运用和功能发挥在社会发展和人权意识深化的推动下应该和必然日益多样化。
Penalty power, the crystal of human rationality, came into being with the foundin g of a country and was developed from the revenge of bloodlines and homomorphism. Its effect on regulating the society is well known. It can maintain the legal rights of s ociety and citizens and gives people a sense of security.
     As a power,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nlimited expansion, costliness, severe p enalty and limited means which are strongly conflict to the limited and scarce judicial resources. Moreover, the overuse and abuse of penalty may strengthen the antisocial emotions of criminals which will affect the results of reformation and increase the rates of crimes.
     Penalty is originally positive interferences aiming at the realization of ordinary a nd special prevention. But if the people are not afraid of death, how can death threaten s them and penalty is powerless and meaningless at that time. Just as what Max once s aid: since Cain, the behaviors of preventing killing by means of killing have never suc ceeded.
     Sentence is not inherent in state but the demands of maintaining the society stability and order. The sentence deferential thoughts require that state should use self-restraint when use it and part sentence right should be handed over targeted to the society, which are also the necess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armonious society.
     Crime comes out from many factors. Sentence is executed to certain crime, while crime has verities, where asymmetry appears. Just as Liszt said that: the best criminal policy comes from the best social policy, which warns us that precaution of crime should not only reply on sentence suppress and threaten. Sentence should make necessary concessions.
     In the modern society, human civilization constantly improves, state management and styles of Social Regulation varies. Sentence is the main way of managing society, and its usage is effected and restricted by criminal Rule of law,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judicial costs, sentence differential, self mandatory and destructive .
     With the in-depth of the modern rule of law concept,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quietly. Its basic routes is changing from death sentence to imprisonment, from physical punishment to mental punishment and from the purpose of punishing to that of correcting. Restorative justic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add many new content of penalty for us, but also shows the multilevel of the purpose of penalty, thereby reducing many negative effects, such as the "label" of the penal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highlighting that the right of punishment has been changed from State Criminal Law Doctrine into the public doctrine, the progress of human civilization.
     Nowadays, in the background of building harmonious society which is people-oriented, China put forward the criminal policy of tempering justice with mercy, and at the same time change and adjust strike-hard strategy to enable the running of the power of criminal penalty to become normal and programmed. The promotion of the criminal policy of tempering justice with mercy is a self-reflection of previous retaliation, punishment and penalty, and it gives more rationalistic, humanitarian and scientific Marxist connotations, showing focus on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during the process of punishment and concern about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criminals to carry out "heavy softly" approach. This helps dispatch penal resources appropriately, which will give full play to the social function of criminal defense, playing a positive effect of the power of criminal penalty on building harmonious society.
     Penalty not only deprives of the rights of persons but also should offer right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penalty power shows that the choice of the penalty power by human is the result of rational consideration, the footprint of human progress, and within the limits of mankind, the running of penalty has grown from a single penalty function to the muti-function of restoring justice, protecting human rights, concerning about the victims. The successful practice of decriminalization, depenalization,dispunishmentlization and non- imprisonment, the operation and functions should be and will be increasingly diversified with the promotion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deepening of human rights awareness.
引文
1 《马克思恩格思全集》第8卷,第578页。
    2 陈浩然,《应用刑法学总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63页。
    3 李卫红,《刑罚的变迁、回归与突破》,《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4 《世界著名法典汉译丛书》编委会《汉穆拉比法典》,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19页。
    5[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189页。
    6 菲利(郭建安译),《犯罪社会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25页。
    7 江开达主编,《精神病学》,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243页。
    8 XXY性染色体异常最早于1961年由美国医生发现,属于“睾丸障碍症侯群”中特别严重的病例,患者的主要特征是:1、外生殖器官和性行为明显异常;2、智商(IQ指数)无明显缺陷;3、削瘦但身材明显偏高(身高与体重比明显失衡):4、缺乏自信,反社会人格和攻击性行为倾向比较明显;5、显性遗传明显,血亲家族成员的行为模式相似。根据德国学者A.Sandberg的研究,XXY性染色体异常患者的犯罪发生率较之一般人员高约60倍,XXY染色体异常与特定的暴力行为之间具有直接的联系,患者的初犯年龄明显偏低。1968年,法国巴黎大审法院以XXY性染色体异常导致限制责任为由,对一名故意杀人犯减轻处罚,判处有期徒刑7年:1972年,日本法院对一名Y体形态异常患者也作出了减轻处罚的决定。美国学者尼尔森(Nielsen)认为,XXY染色体异常患者的偏倚人格和逸脱人格与其异常的遗传基因关系非常紧密,通常的刑罚方法对于这种异常人格的矫正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作用,因而需要从刑事责任能力与刑罚效果相互关系的角度,对XXY染色体异常患者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英国的刑事法庭根据1959年颁布的《精神卫生法》的规定,将XXY染色体患者归入无诉讼能力、无答辩能力和无责任能力的范畴,因而对这类人的特定暴力犯罪宣告无罪。但是,对于XXY染色体异常患者的犯罪行为究竟是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理论上“肯定说”和“否定说”之间的争议非常尖锐。肯定说认为:(1)XXY 等染色体异常同犯罪和反社会行为都有紧密的因果关系;(2)染色体异常患者因人格偏离而形成的犯罪属于典型的遗传性犯罪;(3)患者的智能一般都比较低下;(4)刑罚对于遗传性犯罪人和智能低下的犯罪人难以产生应有的教育功能。否定说则认为:(1)有关染色体异常病例的资料和报告数量太少,据此尚难以得出染色体异常必然引起犯罪的结论;(2)染色体异常患者的智能低下不同于精神病患者的精神错乱;(3)染色体异常患者并未完全丧失认识行为和控制行为的能力;(4)适用刑罚既应当体现其教育功能,但更应当考虑的是预防犯罪和惩罚犯罪的功能。有关克氏综合征患者及其刑事责任等问题,
    可参见:1、J.Nielsen,Prevalence and Incidence of the XXY Syndrome and Klinefelter's Syndrome in an Institution for Criminal Psychopaths,Acta Psychiatrica Scandinavica,Vol.45,1969;
    2、J.E.Williams, Chromosome Abnormality and Legal Accountability,The Criminalist,Vol.5,No.18,1970;
    3、[日]吉益修夫,《XXY症侯群ぉょびKlinefelter症侯群の犯罪學的諸問題》,[日]《犯罪學雜誌》,1971年,第37卷第3期。
    9 比如,犯罪构成理论、现代刑罚制裁理论和刑事责任原理等都是建立在古典主义刑法思想基础之上的当代刑法学研究课题。这类研究课题都具有庞大的理论体系和广泛的研究内容。同时,罪刑法定主义、罪刑等价原则和刑罚人道主义改革等所谓的古典刑事思想三大基础,在当代刑法学理论中继续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发展,依然是现代刑法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10 Jacques Borricand(雅克·博里康),Anne-Made Simon,Droit penal,Procedure penale,Editions DALLOZ,Pads,2002,pp15-16.
    11 1、Marc Ancel(马克·安塞尔),La Defence Sociale Nouvelle(Un mouvement de Politique criminelle humaniste),Deuxeme edition revue et augment6e,1966;
    2、[法]米海依尔·戴尔玛斯-马蒂(卢建平译),《刑事政策的主要体系》,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108页。
    12 从本体论的角度分析,解释是一种存在方式,任何语言上的解释,事实上都是表达方式与理解方式之间相互统一、相互接近的手段,但解释本身已经不被局限在方法论的范畴之中。也就是说,表达具有其固有的历史性与目的性,而理解则必然存在脱离表达的现实性与差异性,因此,理解必须借助于解释,解释是发现真理的目的与手段的相互统一。但是,本体论关于解释的论述仅仅是一般价值范畴内的方法论,而关于法律要素的解释必然涉及特殊的法律利益,因而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对解释本身的限制。众所周知,法律要素的确定是一个立法的过程与结论,其理想的境界应当是排斥任何善意或者恶意的解释,因为任何价值范畴内的解释都有可能扩大或者紧缩立法的本来意图。但是,真正希望达到诸如贝卡里亚等古典主义学者所提出的排斥解释的刑事立法的目标,现实的物质生活条件尚无法提供最起码的依据。换句话说,在当代成文法国家,对于必须使用语言文字的方式加以表达的内容,如果需要追求理解与表达之间的相互统一或者相互接近,那么法律的解释将是不可避免的。在当代注释刑法的理论体系中,对于解释本身的限制已被视为一个重要的理论命题。这是因为,任何一种语言都具有表达的多义性和理解的扩展性,刑法的语言表达又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种种矛盾与难以表达的可能,所以,只有通过一定的解释,将解释视为立法表达与司法理解的纽带,其固有的缺陷才有可能得到弥补或者消除,解释刑法学之所以能够顽强地存在并且蓬勃地发展,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此。但是,如果将有关刑法的解释视为“滞后的法条”与“超前的犯罪”之间相互连接的一种手段,甚至将解释作为增加或者减少刑罚制裁的一个途径,那么任何意义上的解释都违背了解释学意义上的解释的基本目的。
    13 斯鸠别尔(D.St(u|¨)bel),德国刑法学家,主观主义刑法理论的代表,其创立的特殊预防理论,对实证主义的社会防卫思想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这里,所谓的特殊罪体,也即“流动 罪体”(delicti facti transeuntis),在证据学的范畴内特指非客观证据能够直接加以证实的罪过形式,在实体法理论中指的则是犯罪的内在性构成要件,需要通过特殊纠问的方式才能得以确认,主要包括罪过形式、犯罪意图、动机与目的等心理内容。参见:陈浩然,《证据学原理》,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35-137页。
    14 D.Sttibel,Ueber den Tatbestand der Verbrechen,1805,S.25。参见:陈浩然,《应用刑法学总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03页。
    15 “构成要件”的概念源于德语复合词Tatbestand,由tat(行为)bestand(形象、情况、结构)两词构成,早期被用于表达法定证据的外部表现形式。在德国刑法理论环境中,创造Tatbestand这一词汇的本来目的在于翻译拉丁语中的“corpus delicti”(罪体)一语,因而完全属于法定证据范畴内的概念,具有程序法中的“犯罪形式”和证据学意义上的“犯罪事实”的意义。所以,在实体法理论中使用“Tatbestand”一词,其原义似仍应为“行为形象”、“行为结构”,所表示的是“法律确定的抽象的犯罪事实”(贝林语)的概念。日本学者引进德国刑法理论时,将该词翻译为“构成要件”,虽同原义有较大的出入,但尚未形成严重的误解。我国学者在翻译日语词汇“构成要件”时,采用意译的方法,形成了“犯罪构成”的特定用语,语义上的差距同“Tatbestand”的本来意义被进一步扩大。但是,“犯罪构成”或“构成要件”的用法似乎已约定俗成,已被中、日两国的学者广泛使用。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历史上一贯接受德国刑法思想的奥地利刑法理论,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为了迎合本国新刑法注释的需要,力主以威尔采尔曾经使用的“Tatbild”这一用语来替代“Tatbestand”,以创造一个活生生的构成要件形象。按照奥地利学者的说法,“bestand”的概念过于抽象,过于原则,很容易引起复杂多变的联想,而这一源于证据思维的概念一旦被用于实体法,则往往只能造成毫无生气的抽象的印象。事实上,在德语中,“bild”也具有“形象”的意义,但通常指的是客观实在的、具体的形象,一般用于表述诸如照相、绘画等载体所传递的物体图像。所以,较之Tatbestand,“Tatbild”的用语似乎更能反映犯罪构成要件的本来意义,并且很容易同证据思维形成的抽象观念加以区分。从已经掌握的文献资料上分析,使用“bild”替代“bestand”,最早见于威尔采尔撰写的《德国刑法》教科书,但并未被德国学者广泛接受,当代奥地利刑法理论已习惯使用“Tatbild”的概念。
    参见:1、Beling,DieLehre Von Verbrechen(犯罪论),1906版;
    2、H.Welzel,Das Neue Bild des Strafrechtssystem,1957.SS.39-41:
    3、陈浩然,《理论刑法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71-173页。
    16 梅兹格(Edmund Mezger,1883-1962)首先提出了“主观违法要素”的概念,但同时又坚持客观违法的理论观点。因此,他认为,犯罪的构成要件至少应当包含:(一)行为(包括行为的主体、行为的客体等)、(二)侵害法益的结果和(三)主观违法因素(犯罪意图等)三个方面的内容。此后,在“目的行为论”和“责任行为论”的影响下,犯罪构成的理论结构日趋庞大,以至于成为网罗一切犯罪要素的研究课题。梅兹格的主要著作有“Strafrecht,Ein Lehrbuch”(刑法教科书)和“Kriminologie”(犯罪学)。
    17 马克·安塞尔(Marc Ancel,1902--1990),法国著名的刑事法官和刑法学家,法兰西研究院院士,新社会防卫论的代表人物,主张综合所有的社会人文科学,对犯罪现象展开全面的研究,希望将刑罚的防卫功能既建立在尊重犯罪人人格尊严的基础之上,又建立在保卫社会不受犯罪侵犯的目的之上,主要著作有"La defence sociale nouvelle''(新社会防卫论),第一版于1954年出版。
    18[法]米海依尔·戴尔玛斯-马蒂(卢建平译),《刑事政策的主要体系》,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29页。
    19 威尔采尔(Hans Welzel,1904-1977),德国刑法学家和法哲学家,存在主义刑法理论和目的行为论的积极倡导者,他所创立的责任主义原则和刑法哲学的理论观念对传统的刑法学体系造成了重大的冲击,形成了以“实质价值论”为基础的自然法刑法理论。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对犯罪构成理论的重建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目的行为论、规范责任论和实质价值论,不仅形成于纳粹统治时期,更严重的是,其违法论的思想内核实际上又是“法就是民族伦理秩序”这一法西斯主义思维的翻版与补充,因而颇受纳粹统治者的青睐。因此,分析和研究威尔采尔的刑法理论和哲学观念,应当坚持历史的、辩证的态度。威尔采尔的主要著作有“Das Neue Bild des Strafrechtssystems--Eine Einf(u|¨)hrung in die finale Handtungslehre”(目的行为论绪论--刑法体系的新形象)和“Naturrecht und materiale Gerechtigkeit”(自然法与实质正义)。
    20 答责性(Die Verantwortichkeit),即从行为到违法,再从违法到责任之间的线性应答关系,任何违法行为在具体的目的的控制之下,都必然地产生责任,这种内在的联系即答责性。
    21 受谴责性(Die Vorwerfbarkeit),指的是刑事责任的本质来源,即在具备答责性的条件下,由行为人的综合性人身恶性,即所谓的违法性生活态度所体现的关于刑罚的评价结论。因此,刑事责任必然与人的恶性和所谓的“违法性意识构成”(Die rechtswidrige Willensbildung)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2 关于威尔采尔构筑的新刑法学体系,可参见:1.Hans.Welzel,Das Deutsche Strafrecht,6Aufl.,1958,S.119 ff;2.Hans.Welzel,Das Neue Bild des Strafrechtssystem--Eine Einf(u|¨)hrung in die finale Handtungslehre,1957,S.39。
    23 特拉伊宁(A.H.Tpaинин,1883-1957),原苏联著名的刑法学家,苏联科学院通信院士,著有《犯罪构成的一般学说》、《共犯学说》等重要著作,其主张的犯罪构成理论,对新中国的刑法理论研究曾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直至今日,一部分“固守传统”的刑法理论观点,特别是关于犯罪构成的理论体系,所坚持的实际上仍然是特拉伊宁晚年积极主张的犯罪构成的一般学说。
    24 特拉伊宁,《犯罪构成的一般学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8年,第2页。
    25 特拉伊宁,《犯罪构成的一般学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8年,第48-49页。
    26 特拉伊宁,《犯罪构成的一般学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8年,第192页。
    27 关于前苏联刑罚制度,可参见《苏维埃刑事立法纲要》(1924年),主要内容见马克昌等主编,《刑法学全书》,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599-600页。
    28 泷川幸辰(1891-1962),近代日本著名的刑法学家,其反映早期古典主义思想原则的学说,实质上是建立在德国学者梅兹格理论基础之上的折衷性理论。泷川幸辰倡导客观主义的犯罪构成理论,对近代教育刑理论和威尔采尔的目的行为论持批判的态度,主要著作有《犯罪论序说》和《刑法读本》。
    小野清一郎(1891-1986),日本著名的刑法学家,强调罪刑法主义的正义价值,客观主义和报应刑论的主张者,道义责任论的倡导者,强调罪刑法主义的正义价值和刑法注释的伦理作用,著作涉及刑法、刑事诉讼法、监狱学、法理学等广泛的领域,主要著作有《犯罪构成要件理论》、《刑法和法哲学》等。
    29[日]小野清一郎,《刑法概論》(修订版),法文社,1957年,第32页。
    30[日]小野清一郎,《犯罪构成要件理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7页。
    31[日]小野清一郎,《犯罪构成要件理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4页。
    32 #12
    33 吴宗宪,《西方犯罪学史》,警官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21页。
    34 马克昌,《刑法学全书》,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192页。
    35[法]皮埃尔·特律什,《为刑法典在中国出版而作》,《法国刑法典》,国际文化出版社,1999年,第1页。
    36[法]皮埃尔·特律什,《为刑法典在中国出版而作》,《法国刑法典》,国际文化出版社,1999年,第7页。
    37 Daniel Van Ness.New Wine and Old Wineskins:Four Challenges of Restorative Justice,4 Criminal Law Forum.1993.P.259.
    38 陈浩然,《应用刑法学总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65页。
    39 郭建安,《犯罪被害人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75页。
    40 傅达林,《民主法治》,(刑事和解:由“恢复性司法”达致“无害的正义”)http://www.ladx.gov.cn/html/minzhufazhi/2009/0304/3567.html 时间:2006-10-27
    41 傅达林,《民主法治》,(刑事和解:由“恢复性司法”达致“无害的正义”)http://www.ladx.gov.cn/html/minzhufazhi/2009/0304/3567.html 时间:2006-10-27
    42[台]高仰止,《刑法总论之理论与适用》,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6年,第6页。
    43 陈兴良,《刑法哲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6页。
    44[英]J·C·史密斯,B·霍根(李贵方译),《英国刑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 152页。
    45[美]E.博登海默(邓正来译等),《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172页。
    46[日]大谷实(黎宏译),《刑事政策学》,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75页。
    47 马克昌、李希慧,《完善刑法典两个问题的思考》,《法学》,1994年第12期。
    48 许福生,《刑事学讲义》,台湾国兴印刷厂2001年,第48页。
    49[意大利]恩里科·菲利,《实证派犯罪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73页。
    50 杨凤宁,《非监禁刑走向:从世界刑罚趋势看我国刑罚的改革》,《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4年第17卷第6期。
    51 刘强,《美国社区矫正的理论与实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85页。
    52 欧阳康,《合理性与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53 宋践,《当前我国犯罪及其控制》,《法学研究》,2001年第3期。
    54[美]罗伯特·托马斯,《论法和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755页。
    55 高铭暄,《刑法问题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1994年,第56页。
    56 卞建林、杨宇冠,《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摘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转自狄小华、李志刚,《刑事司法前沿问题--恢复性司法研究》,群众出版社,2001年,第175页。
    57 王亚明,杜万松,《中国调解与审判关系新论-从历史的视角》,《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58 孙锐,《刑事普通救济程序功能的类型化分析》,《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59 杨继慧,张翠文,《浅议我国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有关问题》,《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60 肖扬,《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人民法院报》,2006-3-12。
    61 刘柏纯,《外国刑罚体系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3期。
    62 王强军,《非犯罪化在中国》,《宜宾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63 储槐植著,《刑事一体化与关系刑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88页。
    64 游伟,《我国刑事法领域中的“重刑”问题现状、成因及其弊端分析》,《法律适用》,2007年第3期。
    6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78页。
    66 曲三强、苗生明,《社会预防为主,刑罚预防为辅》,《中外法学》,1991年第3期。
    67[苏]格里·沙赫马托大,《刑事责任与刑罚》,法律出版社,1984年,第356页。
    68[美]安德鲁·温赫希,《‘新古典学派'、罪刑均衡与刑罚的理论依据》,《法学译从》,1986年第2期。
    69[意]贝卡利亚,《犯罪与刑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第43页。
    70[英]杰里米·边沁(孙力等译),《立法理论-刑法典原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50页。
    71[意]恩里科·菲利(郭建安译),《犯罪社会学》,中国大百科全书,1990年,第78页。
    72 储槐植译,《美国的犯罪趋势和预防犯罪策略》,《国外法学》,1981年第2期。
    73 汉斯·角西姆·施耐德(王世洲译),《日本与联邦德国的犯罪及其控制》,《中外法学》,1989年第6期。
    74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89页。
    75 杨诚、单民,《中外刑事公诉制度》,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119页。
    76 卢建平,《社会防卫思想》,载高铭暄、赵秉志:《刑法论丛》(第1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第178页。
    77 高铭喧,《略论我国死刑制度改革中的两个问题》,《法学家》,2006年第1期。
    78 赵秉志,郭理蓉,《死刑存废的政策分析与我国的选择》,《法学》,2004年第4期。
    79 陈浩然,《应用刑法学总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82页。
    80 周光权著,《法定刑研究--罪刑均衡的建构与实现》,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第55页。
    81 孙林,《法律经济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53页。
    82 刘强编著,《美国社区矫正的理论与实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80页。
    83 杨凤宁,《非监禁刑走向:从世界刑罚趋势看我国刑罚的改革》.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4年第17卷第6期。
    84[美]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张军等译),《法和经济学》,三联书店,1991年,第755页。
    85 周国强,《非监禁化:国外的实践及其在我国的实现》,《中国监狱学刊》,2007年第4期。
    86 刘柏纯,《外国刑罚体系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22卷第3期2007年6月。
    87 钱晓峰,《香港的社会服务令制度-从谢霆锋案的司法裁决说起》,http://d.wanfangdata.com.cn,2009-6-10 浏览。
    88 董伟,《社区服务令代替刑罚引发争议》摘自《中国青年报》(2004-3-26),http://www.law-lib.com,2009-6-10 浏览。
    89 陈兴良,《从政治刑法到市民刑法--二元社会结构中的刑法修改》,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71页。
    90 摘自《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
    91 郑锴,《轻伤害案件的诉讼成本效益分析及对措施》,2004-6-4http://www.law-lib.com/lw/lw_view.asp?no=3152,2009-5-10 浏览。
    92 《杨玉霞硫酸毁容案》(2007-07-15),http://blog.sina.com.cn,2009-6-10浏览。
    93[英]阿克顿(侯健、范亚峰译),《自由与权力》,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39页。
    [1]马克思恩格思全集[M].第8卷。
    [2]陈浩然.应用刑法学总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3]陈浩然.证据学原理[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4]陈浩然.理论刑法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5]《世界著名法典汉译丛书》编委会.汉穆拉比法典,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6][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M].上海:商务印书馆,1961.
    [7]菲利(郭建安译).犯罪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8]吴宗宪.西方犯罪学史t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7.
    [9]马克昌.刑法学全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
    [10][前苏联]特拉伊宁(王作富等译).犯罪构成的一般学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8.
    [11]马克昌等主编.刑法学全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
    [12][日]小野清一郎.刑法概論(修订版)[M].北京:法文社,1957.
    [13][日]小野清一郎.犯罪构成要件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14][台]高仰止.刑法总论之理论与适用[M].台湾: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6.
    [15]陈兴良.刑法哲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16][英]J·C·史密斯、B·霍根(李贵方译).英国刑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17][美]E·博登海默(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18][日]大谷实(黎宏译).刑事政策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19]许福生.刑事学讲义[M].台湾:台湾国兴印刷厂,2001.
    [20][意]恩里科·菲利(郭建安译).实证派犯罪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21]刘强.美国社区矫正的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3][意]贝卡利亚.犯罪与刑罚[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24][英]杰里米·边沁(孙力等译).立法理论-刑法典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
    [25][意]恩里科·菲利(郭建安译).犯罪社会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1990.
    [26]储槐植.刑事一体化与关系刑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7][英]阿克顿(侯健、范亚峰译).自由与权力[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1.
    [2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9]孙林.法律经济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
    [30]卞建林、杨宇冠.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摘要[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31][美]罗伯特·托马斯(张军等译).论法和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2]高铭暄.刑法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法律出版社,1994.
    [33]周光权.法定刑研究--罪刑均衡的建构与实现[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
    [34]郭建安.犯罪被害人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5][前苏联]格里·沙赫马托大(王作富等译).刑事责任与刑罚[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4.
    [36]马克昌、李希慧.完善刑法典两个问题的思考[J].法学,1994(12).
    [37]杨凤宁.非监禁刑走向:从世界刑罚趋势看我国刑罚的改革[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4(6).
    [38]欧阳康.合理性与当代人文社会科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1(4).
    [39]宋践.当前我国犯罪及其控制[J].法学研究,2001(3).
    [40]王亚明、杜万松.中国调解与审判关系新论-从历史的视角[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7(6).
    [41]孙锐.刑事普通救济程序功能的类型化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7(1).
    [42]杨继慧、张翠文.浅议我国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有关问题[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07(1).
    [43]肖扬.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J].人民法院报,2006-3-12.
    [44]刘柏纯.外国刑罚体系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
    [45]王强军.非犯罪化在中国[J].宜宾学院学报,2006(2).
    [46]储槐植译.美国的犯罪趋势和预防犯罪策略[J].国外法学,1981(2).
    [47]赵秉志.论中国非暴力犯罪死刑的逐步废止[J].政法论坛,2005(1).
    [48]游伟.我国刑事法领域中的“重刑”问题现状、成因及其弊端分析[J].法律适用,2007(3).
    [49]曲三强、苗生明.社会预防为主,刑罚预防为辅[J].中外法学,1991(3).
    [50][美]安德鲁·温赫希.‘新古典学派'、罪刑均衡与刑罚的理论依据[J].法学译从,1986(2).
    [5l][德]汉斯·角西姆·施耐德(王世洲译).日本与联邦德国的犯罪及其控制[J].中外法学,1989(6).
    [52]高铭喧.略论我国死刑制度改革中的两个问题[J].《法学家,2006(1).
    [53]赵秉志、郭理蓉.死刑存废的政策分析与我国的选择[J].法学,2004(4).
    [54]李卫红.刑罚的变迁、回归与突破[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7(2).
    [55]周国强.非监禁化:国外的实践及其在我国的实现[J].、中国监狱学刊,2007(4).
    [56]刘柏纯.外国刑罚体系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
    [57]董伟.社区服务令代替刑罚引发争议[J].中国青年报,2004(3).
    [58][日]吉益修夫.犯罪學雜誌[J].1971(3).
    [59]J.Nielsen,Prevalence and Incidence of the XXY Syndrome and Klinefelter's Syndrome in an Institution for Criminal Psychopaths,Acta Psychiatrica Scandinavica,Vol.45,1969;2,
    J.E.Williams,Chromosome Abnormality and Legal Accountability,The Criminalist,Vol.5,No.18,1970.
    [60][法]皮埃尔·特律什.为刑法典在中国出版而作[J].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99.
    [61]《杨玉霞硫酸毁容案》(2007-07-15),http://blog.sina.com.cn,2009-6-10浏览。
    [62]董伟:《社区服务令代替刑罚引发争议》摘自《中国青年报》(2004-3-26),http://www.law-lib.com,2009-6-10 浏览。
    [63]《杨玉霞硫酸毁容案》(2007-07-15),http://blog.sina.com.cn,2009-6-10浏览。
    [64]郑锴《轻伤害案件的诉讼成本效益分析及对措施》(2004-6-4)http://www.law-lib.com/lw/lw_view.asp?no=3152,2009-6-10 浏览。
    [65]傅达林:《民主法治》,(刑事和解:由“恢复性司法”达致“无害的正义”)http://www.ladx.gov.cn/html/minzhufazhi/2009/0304/3567.html(2006-10-27),2009-6-10浏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